CN1692441A - 数据编辑方法和数据编辑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编辑方法和数据编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2441A
CN1692441A CNA2003801002076A CN200380100207A CN1692441A CN 1692441 A CN1692441 A CN 1692441A CN A2003801002076 A CNA2003801002076 A CN A2003801002076A CN 200380100207 A CN200380100207 A CN 200380100207A CN 1692441 A CN1692441 A CN 1692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ck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02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城井学
川上高
王尾诚司
海锋俊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92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2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5/9201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video sign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188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devices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ontents to/from a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19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devices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ontents to/from a record carrier using a device identifier associated with the player or recorder, e.g. serial numbers of playback apparatuses or MAC addres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2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2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217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the cryptographic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read from a specific source
    • G11B20/00253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the cryptographic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read from a specific source wherein the key is stored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347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the cryptographic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read from a specific source wherein the key is stored on th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the medium identifier is used as a ke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5317PP modulation, i.e. the parity preserving RLL(1,7) code with rate 2/3 used on Blu-Ray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3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 G11B2020/183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using a Reed Solomon [RS] co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编辑方法和数据编辑设备,其中数据编辑方法能够减小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流数据的编辑处理的负载并实现更高速度的编辑。假设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流数据通过文件系统作为文件管理。使用通过文件系统管理的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一个轨道一个轨道地管理流数据。通过重写界定在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中的每个轨道的轨道管理信息的内容逐个轨道地执行分段和擦除的编辑。应用这种结构,在逐个轨道地执行分段或擦除时不需要重写文件系统。

Description

数据编辑方法和数据编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编辑记录在预定的记录媒体上的数据的数据编辑方法和数据编辑设备。
背景技术
个人计算机包括作为存储媒体的HDD(硬盘驱动器)。
在本领域中十分公知的是,采用文件系统在刚才所提及的HDD上记录文件和从其上再现。例如,作为所提及的类型的文件系统,FAT(文件分配表)是公知的(例如,参看Microsoft Extensible FirmwareInitiative FAT32 File System Specification http://www.microsoft.com/hwdev/hardware/fatgen.asp).
近年来,已经提出了能够记录和再现内容数据比如视频和音频数据的AV设备,并且这种设备已经成为上述的个人计算机的通用的外围设备。
如刚才所提及的这种AV设备例如具有它能够被携带的尺寸和形状。该AV设备通过预定的数字接口连接到个人计算机以便例如它能够从个人计算机侧获取内容数据并将内容数据记录并保留在装载在其中的预定的记录媒体上。
在内容数据已经以这种方式存储在记录媒体之后,该AV设备本身可以从记录媒体再现该内容数据并输出内容数据作为声音和图像。
为了管理记录在如上文所述的这种AV设备上的记录媒体上的内容数据,也已经提出并实施采用例如文件系统。在以这种方式采用文件系统时,由于文件管理的形式类似于在通过数据接口连接的个人计算机中的文件管理形式,因此与个人计算机的亲密性同样增加,并且在这方面可用性较高。
此外,可取的是使用户在使用中方便使如上文所述的这种AV设备具有编辑功能比如内容数据的分段和擦除。
然而,以如上文所述的方式采用文件系统管理所记录的数据时,带来了如下的问题。
根据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直接管理物理地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数据。因此,需要更新文件系统的内容本身,以便例如响应内容数据的编辑比如分段或擦除可以正确地获得编辑的结果。
例如,如上文所述的这种AV设备,文件系统的更新是一种极其繁重的处理并且给系统施加相当大的负载。因此,一旦进行编辑处理比如上文所述的分段或擦除,则要求稍微较长的时间以结束文件系统的更新。结果,要求相当长的时间来进行编辑处理。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上述的原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通过文件系统作为文件管理的内容数据(流数据)的编辑过程能够以减小的处理负担执行以实现改善系统的效率。
因此,考虑上文所述的原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减小处理负担以在通过文件系统作为文件管理的内容数据(流数据)的编辑处理中实现改善系统的效率。
因此,数据编辑方法以如下的方式构造。
具体地说,在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编辑方法中,第一数据管理步骤和第二数据管理步骤被执行。第一数据管理步骤基于文件系统以文件为单元管理记录在预定的记录媒体上的流数据。第二数据管理步骤基于包括轨道管理信息的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以轨道为单元执行管理。轨道管理信息由信息元形成,每个信息元是对应于一个轨道的信息,每个轨道是在该文件单元内的流数据的范围内的数据部分,并且该轨道管理信息指示与文件单元的流数据和信息元的协调,每个信息元指示在对应的文件单元的流数据中的一个轨道的数据位置。
此外,执行在将文件单元的流数据分段以形成多个轨道的轨道分段或者擦除一个轨道的轨道擦除,第二数据管理步骤响应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的方式执行在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中的轨道管理信息的内容的更新过程。
同时,数据编辑设备以如下的方式构造。
本发明的数据编辑设备包括第一数据管理装置和第二数据管理装置被执行。第一数据管理装置基于文件系统以文件为单元管理记录在预定的记录媒体上的流数据。第二数据管理装置基于包括轨道管理信息的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以轨道为单元执行管理。轨道管理信息由信息元形成,每个信息元是对应于一个轨道的信息,每个轨道是在该文件单元内的流数据的范围内的数据部分,并且该轨道管理信息指示与文件单元的流数据和信息元的协调,每个信息元指示在对应的文件单元的流数据中的一个轨道的数据位置。
此外,执行在将文件单元的流数据分段以形成多个轨道的轨道分段或者擦除一个轨道的轨道擦除,第二数据管理装置响应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的方式执行在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中的轨道管理信息的内容的更新过程。
根据具有如上文所述的构造的本发明,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流数据首先通过文件系统被作为文件管理。然后,使用一种管理结构,其中通过由文件系统管理的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以轨道为单元管理流数据。因此,通过重写具有界定在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中的每个轨道的信息内容的轨道管理信息的内容,执行以轨道为单元的这种分段或擦除(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
在采用如上文所述的这种结构时,在执行以轨道为单元的分段或擦除编辑时,不需要依赖于文件系统的重写。
附图说明
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的实例的方块图;
附图2A和2B所示为说明该实施例的盘的格式的视图;
附图3所示为该实施例的盘的面积结构的示意性视图;
附图4A和4B所示为该实施例的盘的管理结构的示意性视图;
附图5所示为该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存储部分的方块图;
附图6所示为该实施例的盘上的文件结构的实例的原理性视图;
附图7所示为该实施例的AV轨道索引文件的结构的实例的视图;
附图8A和8B所示为说明AV流文件和AV头文件的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9所示为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的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10所示为说明轨道再现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附图11所示为说明通过对应于轨道的分段编辑的AV头文件和AV轨道索引文件的轨道管理的实例的视图;
附图12所示为说明通过对应于轨道的擦除编辑的AV头文件和AV轨道索引文件的轨道管理的实例的视图;
附图13所示为说明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和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与AV流数据的关系的实例的视图;
附图14所示为说明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和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与轨道分段的AV流数据的关系的实例的视图;
附图15所示为说明在盘擦除上的ES偏移的设定的实例的视图;
附图16所示为开始盘上擦除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附图17所示为盘上擦除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附图18A至18C所示为说明在AV流文件中的轨道擦除区的再现时间宽度的视图;
附图19所示为说明通过在附图17中所示的处理形成的列表的数据的结构的实例的视图;
附图20所示为说明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和块加密单元与AV流文件的关系的视图;
附图21所示为说明一种实例的视图,其中通过分段经加密的AV流文件形成的轨道被擦除,并且IV变成轨道擦除的目标的数据部分;和
附图22所示为说明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块加密单元和加密链单元与AV流文件的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以下述的顺序进行描述。
1.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
2.盘和存储部分的结构
3.AV数据的管理
4.轨道分段和擦除编辑
5.盘上擦除
6.经块加密的AV流文件的盘上擦除
1.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
作为举例,作为一种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是一种用于执行磁场调制类型的数据记录的磁光盘的小型盘(MD)的记录和再现设备。注意,该记录和再现设备是这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它不仅允许在已经普及的用于音乐应用的小型盘上记录,而且还可用于进行更高密度记录的高密度盘,并且不仅可用于视频数据的存储,而且还可用于计算机使用的各种数据的存储。
参考附图1描述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
在附图1中,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所示为能够与例如作为个人计算机(或网络)100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
记录和再现设备1例如能够起用于个人计算机100的外部存储设备的作用,在个人计算机100中记录和再现设备1通过传输线101比如USB缆线等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或者,在记录和再现设备1通过个人计算机100或通过它所提供的功能连接到网络,记录和再现设备1通过这种功能可以直接连接到网络,记录和再现设备1可以下载音乐或各种类型的数据并将所下载的音乐或数据存储在装入到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存储部分2中的盘上。
另一方面,记录和再现设备1例如起AV(音频-视频)设备的作用,即使它没有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等。例如,记录和再现设备1能够将从另一AV设备等输入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AV数据)记录在盘上或再现并输出记录在盘上的音乐数据等。
总之,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是一种能够作为通用的数据存储设备的设备,在这种通用的数据存储设备中它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等并通过它本身也可用作用于AV数据的记录和再现设备。
记录和再现设备1包括存储部分2、高速缓冲存储器3、USB接口4、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显示部分6、操作部分7、系统控制器8、ROM 9、RAM 10、高速管理存储器11和NV-RAM 12。
存储部分2执行对所装入到其中的盘的记录和/或从其中进行再现。下文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小型盘系统的盘的结构和用于该盘的存储部分2。
高速缓冲存储器3是一种执行通过存储部分2将要记录的数据缓存到盘上或通过存储部分2从该盘中读出数据的高速缓冲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3例如由D-RAM形成。
通过系统控制器(CPU)8启动的任务控制数据写入高速缓冲存储器和/或从其中读出数据。
在USB接口4通过作为USB缆线的传输线101连接到例如个人计算机100时它执行数据传输的处理。
例如在记录和再现设备1本身起音频设备作用时,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执行记录或再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的处理。
系统控制器8执行整个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控制并执行与连接到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个人计算机100的通信控制。
ROM 9具有在其中存储的用于系统控制器8的操作程序、固定的参数等。
RAM 10由系统控制器8用作工作区和用作各种所需类型的信息的存储区。
RAM 10通过存储部分2例如存储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和从盘中读出的特定信息。RAM 10例如存储P-TOC数据、U-TOC数据、播放列表数据、FAT数据、唯一的ID和散列值。P-TOC数据和U-TOC数据是记录在小型盘上的音乐轨道等的管理信息。此外,虽然下文进行了描述,但是符合用于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小型盘系统的高密度盘使用通过P-TOC和U-TOC以管理的形式构造的FAT文件系统。播放列表是在高密度盘上通过ATRAC系统等管理音乐数据等地址等的信息并且在FAT系统中作为文件记录。在装入高密度盘时,也读入FAT和播放列表信息。单元ID、散列值等是用于对传输给个人计算机100等的数据进行验证处理或加密/解密和自个人计算机100等传输来的数据进行验证处理或加密/解密的信息。
高速缓存管理存储器11例如由S-RAM形成,并且存储用于管理高速缓冲存储器3的状态的信息。系统控制器8参考高速缓存管理存储器11以执行数据高速缓存处理的控制。下文描述高速缓存管理存储器11的信息。
NV-RAM(非易失性RAM)12用作即使在断电时也不应该消失的数据的存储区。
显示部分6显示在系统控制器8的控制下要提供给用户的各种信息。例如,显示部分6显示操作状态、模式状态、调谐等的数据的标题信息、轨道号、时间信息和其它的信息。
操作部分7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操作键、慢进盘等作为用户进行操作的各种操作元件。用户操作该操作部分7以发出记录或再现或数据通信所要求的操作的指令。系统控制器8基于通过操作部分7输入的操作信息执行预定的控制处理。
在连接了个人计算机100等时系统控制器8例如如下地控制。
系统控制器8使通过USB接口4连接的个人计算机100的通信有效并执行命令的接收比如写请求或读出请求、状态信息和其它所需的信息的传输等。
系统控制器8例如响应盘装入到存储部分2中给存储部分2发出从盘中读出管理信息等的指令并通过高速缓冲存储器3获取这种所读出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在RAM 10中。
在P-TOC和U-TOC的管理信息读入时,系统控制器8可以抓取盘的轨道记录状态。
此外,在CAT读入时,系统控制器8可以抓取在数据轨道中的高密度数据簇的结构并将其置于这样的状态:其中它用于对来自个人计算机100的数据轨道的存取请求。
此外,通过唯一的ID和散列值,系统控制器8可以执行盘验证和其它的处理或将该值发送给个人计算机100以使它们通过个人计算机100处理。
如果从个人计算机100接收对某些数据的读出请求,则系统控制器8控制存储部分2来执行数据的读出。所读出的数据在需要时通过没有示出的AV信号处理部分进行信号处理,然后将其写入到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然而,如果所请求的数据已经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则通过存储部分2进行的读出不需要。这是所谓的高速缓存命中。
系统控制器8执行写入到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的数据的读出和通过USB接口4将该数据发送给个人计算机100的控制。
如果从个人计算机100接收对某些数据的写请求,则系统控制器8将发送其中的数据置入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然后,系统控制器8控制存储部分2以将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的数据记录在盘上。
注意,写在盘上的数据以称为簇的最小单元执行。例如,一个簇包括32个FAT扇区。
如果请求通过个人计算机100等记录的数据量是几个扇区并且小于一个簇,则执行称为分块的处理。具体地说,系统控制器8控制存储部分2以读出包括FAT扇区的簇。所读出的簇数据写入到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
然后,系统控制器8从个人计算机100将FAT扇区的数据(记录数据)通过USB接口4输送给高速缓冲存储器3以便高速缓冲存储器3执行存储在其中的具有FAT扇区的数据的簇数据的重写。
然后,系统控制器8使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的簇数据处于这样的状态:其中所需的FAT扇区被重写以传递给存储部分2中。存储部分2将簇单元的数据写在盘上。
注意,前文的描述是用于在例如传递给个人计算机100和自个人计算机100中传递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的记录和再现的控制,并且通过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执行例如小型盘系统的音频数据的记录和再现时的数据传递。
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例如包括作为输入系统的模拟声音信号输入部分比如线输入电路/麦克风输入电路、A/D转换器和数字音频数据输入部分。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进一步包括ATRAC压缩编码器/解码器。ATRAC压缩编码器/解码器是用于根据ATRAC系统执行音频数据的压缩/解压处理的电路。注意,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自然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通过该结构可以记录并再现通过某些其它格式比如MP3压缩的音频数据,并且在这种实例中,记录和再现设备可以包括与所压缩的音频数据的格式兼容的编码器/解码器。
此外,在通过本实施例可以记录和再现的视频数据的格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MPEG4。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可以包括用于比如刚才所提到的格式的编码器/解码器。
此外,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包括作为输出系统的数字音频数据输出部分和模拟音频信号输出部分比如D/A转换器和线输出电路/耳机输出电路。
此外,在本实例中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包括加密技术处理部分5a。加密技术处理部分5a根据例如用于要记录在盘上的AV数据的预定的算法执行加密处理。此外,例如,在从盘中读出的AV数据处于加密形式时,加密技术处理部分5a根据需要对AV数据执行解密的解密处理。
在例如数字音频数据(或者模拟声音信号)作为输入TIN输入到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中时作为通过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执行的处理将音频数据记录在盘上。输入的线性PCM数字音频数据或作为模拟声音信号输入并通过A/D转换器转换的线性PCM音频数据进行ATRAC压缩编码并累积地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然后,以预定的时序(在对应于ADIP簇的数据单元中)从高速缓冲存储器3读出该数据并将其传递给存储部分2。存储部分2根据预定的调制方法调制由此输入的压数据并将经调制的数据记录在盘上。
在从盘中再现小型盘系统的音频数据时,存储部分2将再现的数据解调成ATRAC压缩的数据并将经ATRAC压缩的数据传递给高速缓冲存储器3。然后,经ATRAC压缩的数据从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读出并传递给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对输送到其中的压缩的音频数据执行经ATRAC压缩解码以形成PCM音频数据并从数字音频数据输出部分输出线性PCM音频数据。或者,线性PCM音频数据通过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声音数据信号,并线输出/耳机输出该模拟声音信号。
注意附图1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结构是一种实例,例如,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可以包括不仅用于音频数据而且还用于视频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系统。
此外,为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除了USB接口之外,还可以使用其它的某些外部接口比如IEEE 1394。
2.盘和存储部分的结构
通过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用作记录媒体的盘例如是小型盘系统的盘。记录和再现设备1不仅可具体用于迄今所使用的小型音乐盘,而且还可以用于可记录用于计算机使用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高密度盘。
附图2A和2B所示为用于比较的音频小型盘(和MD-DATA)和高密度盘的技术规范。
如附图2A所示,根据小型盘(和MD-DATA)的格式,轨道间距1.6微米和位长是0.59微米/位。此外,激光波长λ是λ=780,并且光学头的数字孔径NA是NA=0.45。
作为记录方法,使用沟槽记录方法。换句话说,沟槽(在盘的记录表面上的沟槽)用作记录和再现的轨道。
作为地址方法,采用这样的方法:它利用摆动的沟槽,其中作为地址信息的摆动形成在作为单个螺旋形成的沟槽(轨道)的相对侧上。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通过摆动记录的绝对地址也称为ADIP(在预制沟槽中的地址)。
作为记录数据的调制方法,采用EFM(8-14调制)方法。此外,作为误差校正方法,采用ACIRC(高级交叉交织里德-所罗门码),以及对于数据交错,采用旋转(convolution)型数据交错。数据的冗余度是46.3%。
此外,数据的检测法是逐位法。作为盘驱动方法,采用CLV(恒定线性速度),以及CLV的线性速度是1.2m/s。
记录和再现的标准数据是133kB/s,以及记录容量是164MB(在MD-DATA,140MB)。
此外,称为簇的数据单元用作最小的重写单元,并且一个簇由包括32个主扇区和四个链接扇区的36个扇区形成。
同时,对于高密度盘,在当前的情况下可用两个标准。在此,用于高密度盘的两个标准表示为高密度盘(1)和高密度盘(2)。
首先,根据高密度盘(1),轨道间距是1.5至1.6微米,线密度是0.437微米/位,以及记录容量上升到300MB。此外,在标准速度下的传递速率是4.37Mbps,以及线性速度是2.4m/sec。
同时,根据高密度盘(2),轨道间距是1.25微米,线密度是0.16微米/位,以及记录容量上升到1GB。此外,在标准速度下的传递速率是9.83Mbps,以及线性速度是1.98m/sec。
注意,虽然在附图2B中没有示出,但是作为记录数据的调制方法,采用RLL(1,1)PP(RLL:有限的运行长度,PP:校验保存/禁止rmtr(重复最小过渡运行长度)法,它被认为是适合于高密度记录。作为误差校正方法,使用具有更高校正容量的BIS(串指示子码)的RS-LDC(交错交织里德-所罗门码)法。对于数据交错,使用块完成型交错。数据冗余度是20.50%。
此外,用于数据的检测方法是使用部分响应PR(1,2,1)ML的维特比(Viterbi)解码法。
注意,RLL(1-7)调制和RS-LDC误差校正方法是例如公开在日本专利公开Hei 11-346154、国际专利申请出版物WO 00/07300等中。
同时,盘驱动方法是CLV(恒定线速度)或ZCAV(区域恒定角速度)。
在盘上的区域结构在附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
如附图3所示,盘的最内周边侧是P-TOC(原版预制的TOC)区,它具有作为预制区的物理结构。换句话说,该区域是记录了压印的形式的只再现的数据的区域,作为管理信息的P-TOC是作为只再现数据记录。
可记录的区域(允许磁光记录的区域)提供在预制区的外周边上并作为可记录和可再现的区域形成,其中形成了用于记录轨道的导向槽的沟槽。
可记录的区域的最内周边侧是U-TOC区域。
注意,在U-TOC区域中,提供了预制区的缓冲区域和用于激光束的输出功率的调节的功率校准区域等。此外,在U-TOC区域中的特定的三个簇的间隔内重复地记录U-TOC数据三次。
虽然在此省去了U-TOC的内容的细节,但是规定了U-TOC以使记录在节目区域中的轨道的地址、自由区域的地址等能够被记录并且关于每个轨道的轨道名称的信息、记录日期等也能够记录。
在可记录的区域中,警报轨道和数据区域形成在U-TOC区域的外周边侧上。报警轨道是在其上记录了表示这个盘是高密度盘并且不能通过常规的小型盘播放器再现的报警声音的报警轨道。数据区域是用于音频数据、用于计算机使用的数据等的记录的区域。
具体地说,在普通的小型音乐盘中,一个或多个音乐轨道记录在数据区域中。
在高密度盘的情况下,数据区域用作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存储区域。
参考附图4A和4B描述盘的管理结构。
附图4A所示为在用于音乐的小型盘系统中的管理结构。
在这种实例中,P-TOC和U-TOC作为管理信息记录。
P-TOC以作为不能被重写的信息的凹坑的形式记录。在P-TOC中,盘的总容量、在U-TOC中的U-TOC位置、功率校准区域的位置、数据区域的开始位置、数据区域的结束位置(引出位置)等作为盘的基本管理信息记录。
同时,记录在可记录的区域中的U-TOC是响应轨道(音频轨道/数据轨道)的记录、擦除等被重写的管理信息,由此管理关于每个轨道(形成轨道的每个部分)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和模式。U-TOC也管理在数据区中还没有记录轨道的作为自由区的一部分,即可重写的区域。
例如,在三个曲调的音频轨道作为ATRACT数据记录在如附图中所示的数据区域中时,U-TOC管理每个具有开始地址、结束地址和模式信息的三个轨道,并进一步管理记录日期和小时和标题信息。
高密度盘的管理结构如附图4A所示。
还是在高密度盘中,以适合常规的小型盘系统的方法记录U-TOC和P-TOC。
虽然在附图4A的数据区域中示出了一个高密度数据轨道,但是U-TOC管理作为一个轨道的高密度数据轨道。
具体地说,U-TOC管理作为在盘上的整个数据轨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位置。注意,U-TOC也管理报警轨道的位置。
高密度数据轨道是以根据RS-LDC和RLL(1-7)PP法调制的高密度数据形成的轨道。
在高密度数据轨道中,记录了管理包括在数据轨道中的高密度数据簇的簇属性表(CAT:簇书型表)。CAT管理形成数据轨道的每个高密度数据簇的属性(公开属性是允许/禁止、正常/异常等)。
在数据轨道中其公开属性是禁止的高密度数据簇用于记录盘所特有的唯一的ID(UID)和用于版权保护的数据篡改的校验的散列值(散列)等。当然,除了所提及的信息之外,还可以记录不应该给公众开放的各种类型的其它信息。
不应该给公众开放的区域允许仅通过那些经特别允许存取的设备限制性地存取。
包括在数据轨道中拟定公开的高密度数据的区域(可输出的区域)是通过通用的数据接口比如USB接口或SCSI接口可存取并且可用作记录区域的区域。
例如,在附图4A的情况下,所示为在可输出的区域中构造的包括FAT和通过FAT管理的数据文件的FAT文件系统。
具体地,在可输出的区域中记录的数据不由U-TOC管理而是以通用的管理信息比如FAT管理,并且是通过不符合小型盘系统的外部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在ATRAC系统等的音乐数据等记录在FAT系统上时,播放列表作为这种音乐数据等的管理文件的管理信息记录。播放列表作为文件记录在FAT系统上,一旦再现音乐数据文件,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系统控制器从播放列表中抓取地址等。
注意,每个都具有上文所描述的结构的多个数据轨道可以记录在盘上。在本实例中,每个数据轨道从U-TOC作为一个轨道管理,并且在每个数据轨道中的可输出的区域中的数据通过FAT等管理。例如,每个数据轨道自动具有FAT文件系统。或者一个FAT文件系统可以记录在多个数据轨道上。
虽然上文描述了这样的实例:其中信息比如唯一的ID是通过在数据轨道中的FAT没有管理的数据,它可以以任何逻辑形式记录,只要它作为不由FAT管理的信息处理。例如,拟定不公开的信息的专用轨道可作为例如从U-TOC直接管理的轨道提供,或者如上文所描述的这种信息可以记录在U-TOC/P-TOC中。此外,在不用于U-TOC的U-TOC区域中的部分可用于提供不应该拟定公开的信息的记录区域。
注意,虽然为了描述的方便将常规的小型盘称为“小型音乐盘”,但是称为MD-DAT的小型盘也落在小型音乐盘的标准之中。
当然,音乐数据可以作为数据文件或高密度盘记录。例如一旦在从网络或个人计算机下载音乐文件时可以执行这种记录。
在附图1中的存储部分2形成为用于如上文所描述的这种小型盘和作为通用的数据记录媒体的高密度盘的盘驱动部分。
在附图5中示出了存储部分2的结构的实例。
所示的盘90是如上文所描述的小型音乐盘、高密度盘(1)或另一高密度盘(2)。
在存储部分2中,通过主轴马达29根据CLV方法驱动装入的盘90以旋转它。
一旦记录/再现,激光束通过光学头19辐射到盘90上。
一旦记录,光学头19输出高功率级的激光束以加热记录轨道到它的居里温度。一旦再现,光学头19输出相当低的功率级的激光束以通过克尔磁效应检测来自反射光的数据。为此,虽然没有具体示出,但是作为激光输出装置的激光二极管、包括偏振分束器、物镜等的光学系统和检测反射光的检测器并入在光学头19中。提供在光学头19中的物镜例如通过两轴机构支撑以便在盘的径向方向和在朝向盘或偏离盘的方向上移动。
磁头18设置在盘90上与光学头19相对的位置上。磁头18执行将以记录数据调制的磁场施加给盘90的操作。
此外,虽然没有示出,提供线程马达和线程机构以用于在盘的径向方向上移动整个光学头19和磁头18。
除了包括光学头19和磁头18的记录和再现头系统和包括主轴马达29的旋转驱动系统之外,存储部分2还包括记录处理系统、再现处理系统、伺服系统等。
记录处理系统包括一旦在小型音乐盘上记录时执行第一调制方法的调制(EFM调制和ACIRC编码)的块和一旦在高密度盘上记录时执行第二调制方法(RLL(1-7)PP调制和RS-LDC编码)的另一块。
再现处理系统包括一旦在小型音乐盘(和高密度盘的U-TOC)的再现时执行对应于第一调制系统的解码(EFM解调和ACIRC解码)的块和一旦在高密度盘的再现时执行对应于第二调制方法(基于使用部分响应PR(1,2,1)的数据检测、维特比解码和RS-LDC解码的第二调制方法的RLL(1-7))的解调的另一块。
如光学头19的激光束辐照到盘90上的反射光所检测的信息(由光电检测器通过激光束的反射光的检测获得的光电流)输送给RF放大器21。
RF放大器21对输入到其中的检测信息执行电流电压转换、放大、矩阵计算等以抽取再现RF信号、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槽信息(作为在盘90上的轨道摆动记录的ADIP信息)等作为再现信息。
一旦再现小型音乐盘,通过RF放大器所获得的再现RF信号通过EFM解调部分24和ACIRC解码器25处理。
具体地说,再现RF信号二进制化成通过EFM解调部分24解调的EFM信号串和EFM,并进一步通过ACIRC解码器25进行误差校正和去交错(deinterleave)处理。换句话说,在这个时间点上,再现RF信号转换为ATRAC压缩数据。
此外,一旦再现小型音乐盘,选择器26选择B接触面侧,并将解调的ATRAC压缩数据从盘90中作为再现数据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压缩的数据输送给附图1的高速缓冲存储器3。
在另一方面,一旦再现高密度盘时,通过RF放大器获得的再现RF信号通过RLL(1-7)PP解调部分22和RS-LDC解码器23处理。
具体地说,使用PR(1,2,1)和维特比解码通过RLL(1-7)PP解调部分22对再现RF信号进行数据检测以获得作为RLL(1-7)代码串的再现数据,并对RLL(1-7)代码串执行RLL(1-7)解码处理。此外,通过RS-LDC解码器23对再现数据执行误差校正和去交错处理。
此外,一旦在再现高密度盘时,选择器26选择A接触面侧,将解调的数据作为再现数据从盘90中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将解调数据输送给附图1的高速缓冲存储器3。
从RF放大器21输出的轨道误差信号TE和聚焦误差信号FE输送给伺服电路27,同时将沟槽信息输送给ADIP解码器30。
ADIP解码器30使用带通滤波器执行对沟槽信息的带宽限制以抽取摆动分量,然后执行FM解调和双相解调以抽取ADIP地址。
作为在盘上的绝对地址的信息的所抽取的ADIP地址输送给在附图8中所示的系统控制器8。系统控制器8基于ADIP地址执行所要求的控制处理。
沟槽信息输送给伺服电路27以进行主轴伺服控制。
伺服电路27基于例如通过从再现时钟(在解码时的PLL系统时钟)对沟槽信息的相位误差进行积分获得的误差信号形成CLV伺服控制的主轴误差信号。
此外,基于如上文所述的从RF放大器21输送的主轴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或者来自系统控制器8的轨道跳跃指令、存取指令等,伺服电路27形成各种伺服控制信号(跟踪控制信号、聚焦控制信号、线程控制信号、主轴控制信号等)。伺服电路27将所形成的伺服控制信号输出给马达驱动器28。总之,伺服电路27执行所需的处理比如对伺服误差信号的相位补偿处理、增益处理和目标值设定处理和上文所述的各种指令以形成各种伺服控制信号。
马达驱动器28基于从伺服电路27输送的伺服控制信号形成所要求的伺服驱动信号。在此伺服驱动信号是用于驱动两轴机构的两轴驱动信号(用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的两个信号)、驱动线程机构的线程马达驱动信号和驱动主轴马达29的主轴马达驱动信号。
基于如上文所描述的这种伺服驱动信号,执行用于盘90的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和用于主轴马达29的CLV控制。
在要执行在盘90上的记录操作时,从高速缓冲存储器3中输送数据。
一旦进行小型音乐盘的记录,选择器16连接到B接触面,因此ACIRC编码器14和EFM调制部分15起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没有示出的音频处理部分的压缩数据从DATA IN输入并通过ACIRC编码器14进行交错和与错误校正代码相加,然后通过EFM调制部分15进行EFM调制。
然后,EFM调制数据通过选择器16输送给磁头驱动器17,磁头18基于EFM调制数据将磁场施加给盘90以执行数据记录。
一旦进行高密度盘的记录,选择器16连接到A接触面,因此RS-LDC编码器31和RLL(1-7)PP调制部分13起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没有示出的存储器传输控制器的高密度数据通过RS-LDC编码器31交错和与RS-LDC系统的错误校正代码相加,然后通过RLL(1-7)PP调制部分13进行RLL(1-7)调制。
然后,以RLL(1-7)代码串的形式的记录数据通过选择器16输送给磁头驱动器17,磁头18基于调制数据将磁场施加给盘90以执行数据记录。
一旦在进行如上文所述的这种再现和记录时,激光驱动器/APC20使激光二极管执行激光束发射操作。然而,激光驱动器/APC 20也执行APC(自动激光功率控制)操作。
具体地,虽然没有示出,监测激光功率的检测器提供在光学头19中,检测器的监测信号反馈回激光驱动器/APC 20。激光驱动器/APC20比较当前作为监测信号获得的激光功率和事先的激光功率并使在它们之间的误差反映在激光驱动信号上,由此控制从激光二极管中稳定地输出具有预设值的激光功率。
注意,在激光功率中,作为再现激光功率或记录激光功率的值通过系统控制器8设置在激光驱动器/APC 20的里面的寄存器中。
上文所述的操作(存取操作、各种伺服操作、数据写操作和数据读出操作)都基于来自系统控制器8的指令执行。
3.AV数据的管理
从前文的描述中可以认识到,例如小型音乐盘在原理上仅允许记录音频数据,而高密度盘也允许一般目的的数据记录。
这种通用目的数据包括例如AV数据比如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换句话说,AV数据也可以记录在本实施例的高密度盘上。特别是关于AV数据的记录,由于高密度盘与小型音乐盘相比具有较大的容量,因此认为高密度盘适合于高数据率的流数据的视频数据的记录。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以如在附图6中所示的方式在FAT文件系统中管理记录在高密度盘上的AV数据。
首先,在FAT文件系统中,执行管理以使AV数据的目录存在。在此,AV数据的目录临时具有“Hi-MDV”的目录名称。
首先,AV数据的实体以作为AV流文件的文件单元管理并存储在目录Hi-MDV中。然后,AV头文件以存储在目录Hi-MDV中的每个AV流文件对应的方式存储。在AV头文件中,存储关于以如下文所描述的方式的协调的AV流文件的预定的内容的信息。此外,在此通过应用除了文件的扩展名之外公共的文件名称来建立在AV头文件和AV流文件之间的联系。
AV轨道索引文件是其中描述管理以轨道为单元存储在目录Hi-MDV中的AV数据的管理信息的文件。虽然从下文的描述中可以认识到这些,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在目录Hi-MDV中的AV数据的AV流文件是完全在FAT文件系统上管理但没有作为轨道处理的文件。通过AV轨道索引文件管理轨道。
附图7的(a)所示为AV轨道索引文件的结构的实例。如该图所示,AV轨道索引文件包括播放顺序表和轨道信息表。
首先,AV轨道索引文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轨道描述符。每个轨道描述符对应于一个轨道提供,并具有应用在其中的一个编号比如在该附图中可看到的轨道描述符#1,#2,...,#n。注意,根据例如通过分段擦除的编辑结果可能丢失轨道描述符的编号,这些编号不必是连续的。
播放顺序表以轨道为单元界定了再现顺序。例如,在这种情况下的播放顺序表包括从左边起以存储位置编号P1至P(n)顺序地表示的存储位置,并且轨道描述符编号存储在存储位置中。在此,由于#2存储在存储位置编号P1中,#1存储在存储位置编号P2中,...,以及#n存储在存储位置编号P(n-1)中,因此轨道再现顺序是如下的顺序:轨道描述符#2指示的轨道→轨道描述符#1指示的轨道→...→轨道描述符#n指示的轨道。注意,在这种实例中的播放顺序表中,例如存储位置编号P3表示为“-”,并且这种代表没有存储轨道描述符编号。总之,在本实施例中,在该附图的情况下,轨道描述符编号不需要以根据再现顺序以存储位置编号P1开始的朝左的组合状态存储。通过连续地拾取根据存储位置编号存储的轨道描述符编号获得了再现顺序。
一个轨道描述符具有如附图7的(b)所示的信息内容。具体地说,一个轨道描述符具有轨道文件ID、Play from(自...播放)、PlayTo(播放至)和CODEC信息。
轨道文件ID指示包括通过当前的轨道描述符所指示的轨道的数据的AV流文件(和AV头文件)的文件ID。文件ID对应于例如给AV流文件(和AV头文件)的文件名称。
Play from指示在通过文件ID所指示的AV流文件中的当前的轨道描述符所指示的轨道的再现要开始的时间。Play To指示再现应该结束的时间。
CODEC信息存储关于AV流文件的编解码的方法的信息和关于在编解码之后的数据的时间信息等。
附图8A所示为AV流文件的结构。
参考附图8A,从通过箭头标记a所指示的AV流文件的数据开始位置起,有时提供作为ES(基本流)偏移的区域。响应本实施例的AV流文件通过FAT文件系统管理的事实增加ES偏移。在FAT文件系统中,例如,存在以簇为单元执行数据的记录和再现的条件。由于下文描述的这种处理比如在记录时写或者这种处理比如分段、盘上擦除等的结果,通过箭头标记b所指示的内容数据的再现开始位置(再现时间“0”)不必自扇区的顶部开始。为了填充包括在内容数据的再开始位置的簇中的自由区,以如上文所描述的方式界定ES偏移。
在ES偏移之后,设置AV数据的实体的内容数据。
在此,在附图7的(b)中所示的Play From和Play To指示了在例如以附图8A的箭头标记c所指示的轨道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上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的轨道由内容数据(AV流文件)的一部分形成。当然,如果Play From指示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0”和Play To指示通过在附图8A中的箭头标记e所指示的内容数据的最后结束位置的时间,则该轨道包括一个AV流文件的所有的部分的内容数据。
附图8B所示为一个AV头文件所具有的信息内容的实例。
首先,ES偏移大小指示关于当前的AV头文件对应的AV流文件的ES偏移的数据大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下文描述了细节,但是作为例如AV数据的分段编辑处理的结果以多个轨道存在于单个的AV流文件中的方式管理一个AV流文件。在这种情况下,要参考的多个轨道描述符存在于与单个AV流文件的对应关系中。换句话说,在与一个AV流文件的对应关系中要参考的轨道描述符的数量是可变的。
参考计数器指示以这种方式要参考的轨道描述符的数量。例如,如果通过参考计数器所指示读值是“2”,则相对于AV头文件对应的AV流文件要参考的轨道描述符的数量是2。则这指示作为两个轨道的数据部分存在于AV流文件中。
在通过“轨道擦除”所擦除的轨道存在于AV头文件对应的AV流文件中时擦除标志具有指示1的标志。虽然下文详细描述该细节,但是“轨道擦除”是在AV轨道索引文件上重写作为编辑过程执行轨道擦除的处理,相反地说,不执行FAT文件系统的重写。换句话说,认为在AV轨道索引文件上而不是在FAT文件系统上擦除轨道,并且管理在该盘记录包括擦除的轨道的数据部分的AV流文件本身。
总的播放时间指示AV头文件对应的AV流文件的总的再现时间。换句话说,总的播放时间指示在附图8A中通过箭头e所指示的最末端上的再现时间。
注意,在AV头文件具有上文所描述的这种结构和信息内容时,上文所描述的信息内容可设置到固定的长度以分配预定数量的字节。总之,AV头文件可以设定到固定的长度。在AV头文件具有固定的长度时,在例如更新已经寄存在盘上的AV头文件的情况下由于它的大小也变化,因此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例如形成单个的AV头文件的多个数据部分在盘上以在物理上离散的状态记录。因此,获得了如下的优点:进一步简化了通过FAT的AV头文件的管理,有利于读出和存取等。这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AV头文件具有固定的长度也减轻了对FAT文件系统的处理负担。
现在,考虑前文的描述,参考附图9描述单个AV流文件的轨道管理的实例。在附图9中所示的轨道管理是最简单的实例,并且它表示在其中将AV流文件作为单个的轨道管理的情况中的轨道管理。例如,在将单个AV流文件记录在盘上的情况下,如果这种标记操作比如轨道分段不是中间特定执行,则实现了在附图9中所示的在AV流文件和轨道之间的这种关系。
首先,在此在附图9中的(b)中所示的AV流文件具有MP000007.VSF的文件名和扩展名。具体地说,扩展名VSF指示该文件是AV流文件,以及该AV流文件由MP000007的文件名指定。
然后,假设AV流文件从数据开始位置具有1千字节的ES偏移的区域,在这之后,在盘上设置并记录了总的再现时间“100”的内容数据。
与AV流文件配合的AV头文件在附图9中示出。这个AV头文件具有MP000007.VHF的文件名和扩展名。扩展名VHF指示该文件是AV头文件,以及该AV头文件由MP000007的文件名指定。
然后,附图9的(b)AV流文件和附图9的(c)的AV头文件在除了它的扩展名之外的文件名部分上具有公共的“MP000007”,因此它们彼此配合。
注意,描述了在FAT文件系统的管理下应用AV流文件和AV头文件的文件名(+扩展名)的确认。
然后,在与附图9的(b)的AV流文件的ES偏移具有1千字节的事实相配的关系中,指示1千字节的1000置于附图9的AV头文件的ES偏移大小中。
此外,参考计数器具有值1并且指示要参考的轨道描述符的数量是1。
同时,擦除标志具有值0,并且这指示通过“轨道擦除”所擦除的轨道不存在于附图9的(b)中所示的AV流文件(内容数据)中。
在与附图9的(b)中所示的内容数据的最末端上的再现时间是“100”的事实相配的关系中,总的播放时间具有被置于其中的100。
此外,在与附图9的(b)的AV流文件的相配的关系中,要参考的一个轨道描述符#n被指示在附图9的(a)中所示的AV轨道索引文件中的轨道信息表中。
虽然将7置于在该附图中的轨道描述符#n的轨道文件ID中,但这指示通过附图9的(b)的AV流文件和附图9的(c)的AV头文件所公共的文件名“MP000007”中的“000007”。具体地说,在这种情况下的轨道文件ID指示给AV流文件和AV头文件的文件名的共同的值,因此指定了在AV流文件、AV头文件和轨道描述符之间的配合关系。
此外,指示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0”的0置于轨道描述符#n的Play From中。此外,Play To具有置于其中指示对应于在内容数据的最末端的再现时间“100”的100。如果参考轨道描述符#n的Play From和Play To,则识别为附图9的(b)的AV流文件的内容数据应该作为从开始位置(再现时间“0”)至结束位置(再现时间“100”)的一个轨道来再现。
在此,假设这里的CODEC信息是类型X,但实际上它存储关于所要求的编解码的信息。
现在,参考附图10的流程图描述再现第n个要再现的轨道的处理操作。注意,在这个附图中所示的处理通过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系统控制器8执行。
首先,在步骤S101中系统控制器8准备直到接收轨道再现指令。然后,例如如果用户等通过操作部分7的操作与第n个要再现的轨道的指定一起发出了开始再现的指令并响应该指令产生了命令,则系统控制器8的处理如下地进行到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系统控制器8执行在V轨道索引文件的读入。注意,虽然这个读入可以在从盘中读出时执行,但是它也可以在从RAM 10中读入时执行。换句话说,一旦装入了盘,则从该盘中读出AV轨道索引文件并将其存储在RAM 10中,以便此后存取RAM 10以根据情况需要读入AV轨道索引文件。在应用这个时,不需要每次存取盘并且以同样多地减小的时间周期执行该处理。
在下一步骤S103中,系统控制器8参考由此读入的AV轨道索引文件的播放顺序表以指定那些再现顺序编号是n的轨道描述符的编号。为此,系统控制器8例如执行自播放顺序表的存储位置编号P1起的连续扫描并参考在扫描中第n次命中的轨道描述符的编号。
然后,在步骤S104中,系统控制器8识别在上文所描述的步骤S103中指定的编号的轨道描述符中存储的轨道文件ID。然后,系统控制器8指定对应于所识别的轨道文件ID的文件名所给定的AV头文件和AV流文件。
在步骤S105中,系统控制器8参考在上文所描述的步骤S104中指定的AV头文件中存储的ES偏移大小以与上文描述类似地指定在步骤S104中所指定的AV流文件的再现开始位置。总之,系统控制器8指定内容数据的开始位置的再现时间“0”的位置。
在下一步骤S106中,系统控制器8识别在前面在步骤S104中所指定的AV头文件中存储的Play From的值。然后系统控制器8存取从在上文描述的步骤S105中指定的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0”的位置所给定的基点起偏移了Play From的时间的再现时间位置。然后,系统控制器8以由此存取的再现时间位置开始的内容数据的再现。
然后在步骤S107中,系统控制器8识别在前面在步骤S104中指定的AV头文件中存储的Play To的值,然后识别从通过该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0”的位置所给定的基点起偏移了Play To的时间的再现时间位置。然后,系统控制器8准备一直到通过Play To的时间所指示的再现时间位置的再现结束。
然后,在判别直到通过Play To的时间所指示的再现时间位置的再现结束时,这显示第n个轨道的再现全部完成,并且系统控制器8由此例如执行在步骤S108中的再现结束处理。
这样,可以认识到在本实施例中以轨道和再现控制为单元的数据管理可以通过参考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的内容实现。这显示在执行以轨道和再现控制为单元的数据管理时不使用在FAT文件系统级的管理信息的内容,而是使用通过FAT文件系统管理的索引信息文件(AV轨道索引文件)、头文件(AV头文件)等。
4.轨道分段和擦除编辑
在上文描述的轨道管理下,可以以轨道为单元通过改变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的内容执行编辑。在此,描述作为这种编辑处理的轨道分段编辑和轨道擦除编辑。
首先,描述轨道分段编辑。
在此,假设在轨道分段编辑之前的轨道的管理状态是上文参考附图9所描述的管理状态。具体地说,在附图9中所示的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作为一个轨道管理。在下文的描述中,描述对在附图9的(b)中所示的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执行的轨道分段和轨道擦除的编辑。
假设以在附图11的(b)中所示的方式执行上文参考附图9(b)所描述的方式作为一个轨道管理的AV流文件的轨道分段。具体地说,假设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的内容数据划分为包括再现时间“0”至“80”的数据部分的轨道和包括再现时间“80”至“100”的另一数据部分的另一轨道。注意下文将前者称为轨道#n,将后者称为轨道#m。
为允许执行这种管理以使以上文所描述的方式对AV流文件执行分段编辑,将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从附图9的(a)和(c)中所示的形式分别改变到附图11的(a)和(c)中所示的形式。
首先,改变AV头文件以使参考计数器的值从1改变到2,如附图11所示,以便指示要参考的轨道描述符的数量为2(2个轨道包括在AV流文件中)。注意,关于在这个阶段的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由于ES偏移的大小和该内容的最末端的再现时间是“100”仍然保持,因此不改变在AV头文件中的ES偏移大小的值和总的播放时间。此外,擦除标志的值仍然保持等于0并且在这个阶段不改变,因为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的内容数据不包括被擦除的轨道。
如果在AV轨道索引文件中参考具有对应于AV头文件和AV流文件的文件名的轨道文件ID的轨道描述符,则存在包括轨道描述符#n和#m的轨道描述符,例如如附图11的(a)所示。轨道描述符的这个编号与在附图11的(c)中所示的参考计数器的值2对应。换句话说,作为轨道分段的结果,在与增加一个轨道的对应关系中轨道描述符#m被加入到轨道描述符#n中。
轨道描述符#n通过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0”至“80”的数据部分界定了轨道#n。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以下文的方式重写关于在附图9的(a)中所示的轨道描述符#n的所需的信息实现这些。
首先,与附图9的(a)类似,轨道描述符#n的轨道文件ID指示7。因此,指定轨道描述符#n描述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的中的轨道。
然后,由于Play From和Play To分别指示0和80,因此指示在附图11中所示的轨道#n的数据部分的再现开始时间是“0”,再现结束时间是“80”。因此,在此已经重写了Play To的值。
注意,保持CODEC信息以使它指示类型X。然而,例如,关于再现时间的信息和某些其它的信息有时根据情况需要改变到每个轨道对应的内容中。
此外,通过分段编辑重写形成的轨道描述符#m通过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80”至“100”的数据部分界定了轨道#m。
轨道描述符#m的轨道文件ID也指示7。换句话说,指定轨道描述符#m也描述在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中的轨道。
此外,Play From和Play To分别指示80和100。由此,Play From和Play To指示自内容数据的再现开始位置(再现时间“0”)给定的基点起的轨道#m的再现开始时间和再现结束时间。
这样,通过将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的内容设定到在附图11的(a)和(c)中所示的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管理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以便如附图11的(b)所示地划分它的轨道。
现在,研究另一种情况:其中执行擦除关于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的轨道#n的编辑并且作为以在附图12的(b)所示的方式编辑的结果仍然保留轨道#m。
注意,为了确认,在此的擦除仅仅是通过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进行的管理,但不涉及通过FAT文件系统实际记录在盘上的数据部分的擦除。换句话说,虽然在用户接口上轨道似乎要被擦除,但是并不从盘上擦除它,只要在FAT文件系统上它不作为擦除管理。
在本说明书中,通过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管理的擦除称为“轨道擦除”,以及在FAT文件系统上管理的擦除称为“盘上擦除”。
因此,如附图12所示,为允许将轨道作为擦除管理,以如在附图12的(a)所示的方式设定AV轨道索引文件的轨道描述符。
具体地说,响应轨道描述符#n的擦除,擦除对应于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的轨道描述符中的轨道描述符#n,同时仅仅轨道描述符#m仍然保留。轨道描述符#m的内容类似于附图11的(a)的轨道描述符#m的内容。
此外,响应刚才所描述的轨道擦除编辑,将AV头文件的内容从附图11的(c)的内容更新到附图12的(c)的内容。具体地说,参考计数器从2改变到1,现在指示要参考的轨道描述符的数量(在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的中的轨道数量)是1。
在这一阶段,关于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由于已经轨道擦除的轨道仍然保持存在,因此应该设定擦除标志。因此,将该标志的值从0重写为1。
顺便指出,本实施例可以以上文参考附图9、11和12所描述的方式执行轨道分段编辑和轨道擦除编辑。在考虑到对用户的便利性时,对于如上文所述的这种编辑处理优选采用称为取消的结构配制,它允许恢复在编辑之前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轨道分段和轨道擦除的取消是可能的并且例如可以以如下的方式执行。
首先,再次以附图9和11作为实例描述关于轨道分段的取消。
首先,在预先假定取消是可能的时,在轨道描述符的编辑处理之前的内容和对于编辑的目标的AV流文件的AV头文件保存并保持在预定的存储区域中,例如在RAM 10中。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如附图11所示的方式从附图9的状态执行轨道分段的编辑,在附图9的(a)中所示的轨道描述符#n的内容和附图9的(c)中所示的AV头文件保存并保持在存储区域中。
然后,在要执行关于轨道分段的取消时,首先从AV轨道索引文件中删除附图11的(a)中所示的轨道描述符#n和#m的两个轨道描述符。然后,将已经存储在存储区域中的附图9的(a)中所示的轨道描述符#n置于AV轨道索引文件中。
AV头文件也被从附图11的(c)中所示的内容重写到已经保存在存储区域中的附图9的(c)中所示的内容。
通过执行上文所述的这种处理,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从附图11的(a)和(c)所示的内容改变到附图9的(a)和(c)所示的内容中。因此,此后将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的内容数据作为单个轨道管理。换句话说,已经执行了关于轨道分段编辑的取消。
如果一旦在取消上文所描述的轨道分段编辑时在附图11的(a)和(c)中所示的内容的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保存在存储区域中,则可能执行从附图9中所示的管理状态到在附图11中所示的轨道分段之后的管理状态的取消。
执行与上文所描述的处理类似的处理,也在执行取消以便从执行了轨道擦除的附图12中所示的状态中恢复附图11所示的状态。
具体地说,在执行轨道擦除以便从在附图11所示的管理状态中获得附图12所示的管理状态时,将附图11的(a)和(c)中所示的轨道描述符#n和#m和AV头文件保存在保存区域中。
然后,在要执行取消时,从AV轨道索引文件中删除附图12的(a)中所示的轨道描述符#m。可替代地,已经保存在保存区域中的附图11的(a)中所示的轨道描述符#n和#m置于AV轨道索引文件中。
此外,将AV头文件从附图12的(c)中所示的内容重写成已经保存在保存区域中的附图11的(c)中所示的内容中。
结果,通过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进行的文件名=MP000007.VSF的AV流文件的管理从附图12的(a)和(c)中所示的内容改变到附图11的(a)和(c)中所示的内容。因此,这显示已经执行了关于轨道删除编辑的取消。
5.盘上擦除
下面描述删除对应于在文件系统上的轨道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的盘上擦除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文的描述中可以认识到,AV流文件(内容数据)通过FAT文件系统管理和在FAT文件系统下提供AV轨道索引文件(索引信息)管理。应该注意的是,关于在盘上记录的数据,通过FAT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的大小和在将数据作为内容数据管理的情况下的数据管理单元的大小彼此不同。首先参考附图13描述这个。
附图13原理性地示出了内容数据的数据管理单元和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与某些AV流文件的之间的关系。
首先,假设在区域A中的AV流文件作为内容数据存在,如附图13的(a)所示。AV流文件的内容均等地分段为如附图13的(b)中所示的10个数据管理单元A至J。
相反,假设FAT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将AV流文件均等地分段为四个数据管理单元A至D。
注意,在附图13的(b)中所示的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是通过AV轨道索引文件的规范所确定的索引单元。同时,在附图13的(c)中所示的FAT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例如是簇单元。
上文结合附图13给出的描述显示如下。
首先,在对附图13的(a)的AV流文件(A)的内容数据执行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时,在附图13的(b)中所示的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A至J之间的一个边界位置被确定为分段位置或擦除位置。
相反,如果试图通过例如对FAT文件系统的管理执行盘上擦除,则在附图13中所示的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A至D之间的一个边界位置被确定为要擦除的数据部分的边界位置。
然后,如果相互比较附图13的(b)和(c),则显示在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之间的边界位置和在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之间的边界位置彼此根本不一致。
例如,在附图13中,为了说明的方便,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的大小设定为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的大小的2.5倍。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B和C之间的边界与在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E和F之间的边界一致,但是在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A和B之间和在数据管理单元C和D之间的边界错位以使它们分别被包括在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C和H中。同时,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B、D、G和I每个都包括在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的块中。
然后,假设对在附图13中所示的状态中的区域A的AV流文件的数据执行轨道分段编辑,以将该数据划分为如附图14所示的区域A-1和A-2的数据部分以形成两个轨道#n和#m。在这种情况下,在附图14的(b)中所示的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G和H之间的边界位置上执行轨道分段编辑。
注意,为了确认,与附图13的(b)和(c)的模式相同的模式分别在附图14的(b)和(c)中示出。
参考附图15描述这样的情况:其中以上文参考附图14所描述的方式执行了分段编辑之后,试图执行对应于在AV流文件(A)的区域A-1的轨道#n的盘上擦除。
在此,假设为了盘上擦除轨道#n试图通过重写FAT完全擦除在整个区域A的AV流文件中的区域A-1。因此,在区域A-1和A-2之间的边界与在附图15的(c)中所示的但包括在该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C的块中的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之间的任何边界不相符合。
因此,如果试图在盘上完全擦除区域A-1,则对应于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A、B和C的三个连续块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被擦除。然而,该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C的块包括在附图15的(b)中所示的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H的前半部分。换句话说,附图15的(a)中所示的AV流文件的区域A-2中的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H的前半部分的数据部分被在盘上擦除。
因此,在试图在盘上擦除对应于轨道#n的数据部分时,对应于该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A和B的两个连续块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被擦除以避免区域A-2的顶部部分的擦除。
因此,附图15的(a)中的区域A-3通过FAT的重写从该盘中擦除。然而,作为在区域A-3之后的区域A-4的数据部分仍然保留在区域A-1中。这个区域A-4是从数据管理单元C的顶部位置开始和在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G和H之间的边界位置结束的数据部分,如附图15所示。
这样,在试图基于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在盘上擦除通过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形成的轨道时,轨道的数据部分有时仍然实际保留在它的最末端部分上而没有在盘上擦除。
在刚才所描述的情况下,对应于区域A-4的差别出现在盘上实际擦除的数据的大小和在用户侧在盘上似乎要被擦除的数据的大小之间。然后,由于刚才所描述的这种差别的数据部分出现并且这种部分的数量在每次执行盘上擦除时增加,因此在盘上实际擦除的数据的大小和在用户侧在盘上似乎要被擦除的数据的大小之间的误差连续地增加。
因此,为消除刚才所描述的这种缺陷,在本实施例中,区域A-4被作为加入到在附图15的(a)中所示的连续区域A-2的顶部的ES偏移处理。此外,作为附图15所示的盘上擦除的结果,通过区域A-4(ES偏移)+区域A-2所示的区域作为在FAT文件系统上在附图15的(a)中所示的AV流文件的盘上记录的区域管理。
根据前述的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前提是记录在盘上的数据通过FAT文件系统管理。基于这种前提,通过重写由FAT管理的数据文件(比如AV轨道索引文件、AV头文件等)的内容,可以执行内容数据(AV流文件)的轨道分段和轨道擦除编辑,而不依赖于FAT的重写。
例如,如果试图执行仅依赖于FAT的重写的内容数据(AV流文件)的编辑而不通过数据文件(比如AV轨道索引文件、AV头文件等)的重写执行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编辑,则在每次执行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编辑时执行FAT的重写。由于FAT的重写是比例如在操作数据文件时的处理负担更重的处理,因此对系统的负担同样多地增加。这造成如下的缺点:例如要求更多的时间来结束编辑处理(以完成FAT的重写)。
相反,在通过以如在本实施例中的方式重写数据文件来执行编辑时,由于在每次执行编辑时不再需要重写FAT,因此可以以更轻的负担执行编辑处理,并且可以预料到快速的编辑处理操作。
在此,在如上文所描述通过数据文件(比如AV轨道索引文件、AV头文件等)的重写执行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的情况下,通过在盘上的擦除(FAT的重写)在例如轨道的数据部分的擦除中有如下的意义。
首先,在通过重写FAT肯定地擦除数据的情况是其中用户任意地检测不需要的数据的情况。这希望仅记录在盘上的需要数据以使盘的记录容量可以尽可能地节省。这不限于本实施例,它还也可以应用在使用任何其它的可重写的媒体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擦除不仅涉及上文所描述的记录容量的节省,而且还具有下文描述的意义。
具体地说,即使执行了通过数据文件(比如AV轨道索引文件、AV头文件等)的重写进行轨道擦除,由于在盘上记录时在FAT上管理通过轨道擦除而擦除的数据部分,如果执行轨道擦除,则在从用户看的内容的总的数据大小和仍然记录在盘上但没有被实际擦除的内容的总的数据大小之间的差别出现,后者的总的数据大小大于前者的总的数据大小。
然后,在轨道擦除的次数增加时,在通过用户所看到的通过文件系统管理的所有的轨道的总的数据大小(总的再现时间)和在盘上仍然记录的而没有被实际擦除的所有的内容(AV流文件)的总的数据大小之间的差别逐渐地增加。由于该差别增加,例如盘的记录容量变得大于用户所估计的容量,并且有时这造成如下的对用户不利的缺点:在某一时间点上,由于容量的短缺的缘故,不能记录估计足够可记录在盘上的内容。
因此,例如,如果在盘上擦除通过轨道擦除所擦除的轨道,则可以消除如上文所描述的在用户侧上的数据大小和在FAT管理上的数据大小之间的差别的这种问题。
从这开始,例如,可以估计后面的自动在盘上的擦除操作作为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实际应用。
具体地说,在通过FAT不能擦除的轨道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重写的结果擦除的轨道的总的数据大小变得大于某一水平时,它显示在通过数据文件管理的所有的轨道的总的数据大小和仍然保持记录而没有实际擦除的所有的内容(AV流文件)的总的数据大小之间的差别大于一固定的水平。
在不满足刚才描述的条件时,对于通过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给定目标,执行对应于所要求的数据大小的量的盘上擦除。
附图16和17的流程图所示为上文所描述的自动盘上擦除操作的处理操作。注意,也是在该附图中所示的处理由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系统控制器8执行。
首先,该系统在每个固定的时间间隔之后执行数据大小检查。在此数据大小检查核对如上文所述的在通过数据文件所管理的所有的轨道的总的数据大小和仍然在盘记录的而没有实际被擦除的所有的(内容数据)的总的数据大小之间的差别。
此外,该系统在每个固定的时间间隔之后内部地产生用于数据大小检查的命令。因此,作为附图16的步骤S201的处理,系统控制器8准备直到获取数据大小检查的命令。然后,在获取该命令之后,系统控制器8的处理进行到如下的步骤S202中进行处理。
在步骤S202中,系统控制器8读入在AV轨道索引文件中的轨道信息表。然后,系统控制器8识别通过存储在所读入的轨道信息表中的每个轨道描述符的Play From和Play To所指示的时间宽度并对在Play From和Play To之间的时间宽度进行求和。通过这种求和,计算目前通过数据文件(AV轨道索引文件和AV头文件)所管理的所有的轨道的再现时间的总的再现时间的值。
然后,在下一步骤S203中,将总的再现时间的值转换为根据预定的计算规则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的大小b的值。
然后在步骤S204中,执行FAT的读入。然后在下一步骤S205中,系统控制器8通过参考读入的FAT计算通过FAT在盘上记录时管理的所有的AV流文件的总的数据大小c。
然后在下一步骤S206中,系统控制器8判别关于在上文所描述的步骤S203中所获得的值b和在步骤S205中获得的值c的c-b是否高于事先设定的固定值。
在此,如果获得了肯定的结果,则这显示通过FAT没有擦除的那些轨道的总的数据大小(虽然它们由于数据文件的重写的结果被轨道擦除了)大于某一固定的水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在步骤S207的盘上擦除处理。通过这种盘上擦除处理,通过FAT没有擦除的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重写的结果它们被轨道擦除的轨道的数据部分的擦除以对应于所需的数据大小的量的轨道的单元执行。
相反,如果在步骤S206中获得了否定结果,则立即结束该处理,系统控制器8进行在步骤S201的处理直到获得了下一数据大小检查命令。
通过在附图17中所示的程序可以执行在步骤S207的盘上擦除处理。
在附图17中所示的盘上擦除处理中,系统控制器8首先读入AV头文件并搜寻其中由此读入的在AV头文件中擦除标志=1的那些AV头文件。
在此,搜寻其中擦除标志=1的AV头文件是用于指定AV头文件的文件名称。这显示指定每个都包括通过数据文件进行轨道擦除但通过FAT没有擦除的数据部分的那些AV流文件。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擦除标志置于AV头文件中,可以清楚地识别每个都包括通过数据文件进行轨道擦除但通过FAT没有擦除的数据部分的那些AV流文件和每个都不包括这种数据部分的那些AV流文件。
如果假设擦除标志没有置于AV头文件中,则不可能判别作为通过数据文件进行轨道擦除但通过FAT没有擦除的轨道是否存在于AV流文件中。换句话说,即使试图仅在盘上擦除在AV流文件上作为通过数据文件进行轨道擦除但通过FAT没有擦除的轨道的数据部分,只要它不可能判别这种数据部分是否存在于AV流文件中就仍然不能正确地执行这些。
在擦除标志没有置于AV头文件中时,整个AV流文件不能被在盘上擦除,例如直到对形成AV流文件的所有的轨道执行了通过数据文件进行的轨道擦除并且AV头文件的参考计数器具有值0。
然后在下一步骤S302中,系统控制器8首先执行轨道信息表的读入。然后,系统控制器8识别存储对应于在上文所描述的步骤S301中从存储在轨道信息表中的轨道描述符中搜索出的AV头文件的文件名称的轨道文件ID的轨道描述符。
然后在步骤S303中,系统控制器8基于在前面的步骤S302中识别的轨道描述符和在步骤S301中读入的AV头文件的内容识别AV流文件的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再现时间宽度。
参考附图18A至18C描述在步骤S303中的再现时间宽度识别的处理。
在此假设在附图18A至18C中所示的三个AV流文件每个都包括轨道擦除的(和通过盘上擦除(FAT重写)没有被擦除的)数据部分。
此外,假设对应于在附图18A至18C中所示的AV流文件的轨道文件ID是轨道文件ID=0、轨道文件ID=1和轨道文件ID=2。
首先,在附图18A中所示的AV流文件中,虽然整个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宽度是“400”,但是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是再现时间范围从“150”至“400”的区域,并且该数据部分的再现时间宽度是“250”。
同时,在附图18B中所示的AV流文件中,与附图18A类似,整个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宽度是“400”。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区域B是从“250”至“400”的再现时间的范围。因此,数据部分的再现时间宽度是“150”。
此外,在附图18C中所示的AV流文件的整个内容数据的再现时间宽度是“600”。在这种情况下的轨道擦除数据部分是在区域A至E中的区域B和D。区域B是从“200”至“300”的再现时间的范围和它的再现时间宽度是“100”。区域C是再现时间“500”至“550”的范围,并且它的再现时间宽度是“50”。
在此,例如,在对应于在附图18A所示的AV流文件的AV头文件中,总的播放时间指示400。在对应于在附图18A中所示的AV流文件的轨道描述符中,存储作为轨道管理区域A的内容,它的PlayFrom和Play To分别指示0和150。
然后,从总的播放时间=400、Play From=0和Play To=150的信息中,可以识别轨道擦除的区域B的再现时间宽度是“250”(=400-150)。
也是关于在附图18B和18C中所示的AV头文件,通过利用对应的AV头文件的总的播放时间的值和存储在要参考的轨道描述符中的Play From和Play To可以指定作为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每个区域的再现时间宽度。
然后,在如上文在步骤S303中所描述识别了每个轨道擦除数据部分的再现时间宽度之后,系统控制器8在下一步骤S304中以再现时间宽度的顺序形成了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列表。
例如,该列表是在附图19中所示的列表。在附图19中所示的列表是其中在包括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AV头文件是如在附图18A至18C中所示的AV头文件的实例中的列表。
在附图19中所示的列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指定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地址状的信息和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再现时间宽度的信息以所列的顺序存储。存储用于指定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信息在此包括AV头文件的文件ID(轨道文件ID),该文件ID包括关于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Play From/Play To的值和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
在此,从在附图18A至18C中所示的AV头文件的轨道擦除数据部分中,在附图18A中所示的AV头文件的区域B具有“250”的最大的再现时间宽度。第二最大的再现时间宽度是附图18B的AV头文件的区域B的再现时间宽度“150”。此外,附图18C的AV头文件的区域B的再现时间宽度是“100”,以及区域D的再现时间宽度是“50”。
因此,在附图19中所示的列表顺序编号1中,存储关于在附图18A中所示的AV头文件的区域B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将ID=0和Play From/Play To=150/400的信息作为用于指定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信息存储。因此,指定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是在附图18A中所示的AV头文件的区域B。此外,作为再现时间宽度的信息,存储250。
在列表顺序标号1之后的列表顺序标号2至4中,以上文所描述的再现时间宽度的顺序存储关于附图18B的AV头文件的区域B和附图18C的AV头文件的区域B和D的信息。
然后在下一步骤S305中,系统控制器8参考在步骤S304中形成的列表的内容以根据所列表的顺序执行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盘上擦除。总之,系统控制器8根据所列表的顺序执行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盘上擦除以便可以获得在盘上的需要的数据擦除量。
在此,例如以如在附图19中所示的方式根据所形成的列表的顺序连续地在盘上擦除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这显示连续地擦除以具有最大的再现时间宽度的区域开始的这种区域,即包括最大尺寸的数据块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中,执行在盘上的AV流文件的写以使它的数据在盘上尽可能在物理上连续地被记录。因此,需要注意以便尽可能地不离散地记录它们。
这是由下述的原因造成的,由于记录媒体是一种盘,因此访问离散地记录的数据以执行流数据的记录或再现将从访问时间和搜寻时间的需要方面给该系统增加负担。
考虑到这种情况,也在通过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盘上擦除形成自由容量时,优选尽可能地在盘上形成在物理上连续的自由容量。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以具有上文所描述的最大的再现时间宽度的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开始的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优选执行盘上擦除。因此,也通过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盘上擦除,获取尽可能地连续地的自由容量。
注意,盘上擦除的列表的顺序的形成完全依赖于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的再现时间宽度。因此,具有某一再现时间宽度的数据部分在盘上不必具有物理上连续性,而是可能离散地记录在盘上。
然而,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首先被构造成使它执行写以使一个AV流文件可以尽可能地记录在盘上的在物理上连续的区域中。因此,以相当大的可能性实现上文所描述的效果。
6.加密块的AV流文件的盘上擦除
本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1包括例如在附图1中所示的输入和输出处理部分5中的加密技术处理部分5a。加密技术处理部分5a执行加密和解密处理。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记录在盘上的数据有时为加密的形式。
块加密是一种公知的加密算法,而CBC模式是一种块加密模式。
在此,下文简要地描述根据CBC模式的加密处理。
·将明文数据D划分为相等数据长度的块d1,d2,...,dn。
·准备长度等于该块的长度的IV(初始化矢量)。
·对d1和IV的异或OR进行加密,这以e1表示。
·对d2和e1的异或OR进行加密,这以e2表示。
·对d3和e2的异或OR进行加密,这以e3表示。
·连续地重复类似的过程,确定所得的e1,e2,...,的串为密文。
然后,在附图20中示出了在加密技术处理部分5a能够根据CBC模式执行对应于块加密的加密/解密处理的情况中在AV流文件、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FAT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和块加密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实例。注意,与AV流文件的单元的关系完全是为了描述的方便的原理性关系,它不必与实际的关系相同。
根据附图20,在附图20的(a)中所示的AV流文件一般具有区域A。此外,作为附图20的(b)的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AV流文件的区域A对应于5个管理单元A至E的大小。
同时,关于附图20的(c)中所示的FAT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管理单元A和B和连续的管理单元C的部分对应于AV流文件的区域A。此外,它们与在附图20的(b)中所示的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具有如下的关系:该内容的2个数据管理单元的大小等于FAT文件系统的一个数据管理单元的大小。
此外,在附图20的(d)中所示的块加密单元与FAT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具有如下的关系:8个块加密单元具有等于一个数据管理单元的大小。因此,四个块加密单元的大小等于该内容的一个数据管理单元的大小。
在此,假设执行轨道分段编辑以便将附图20的(a)的AV流文件的区域A分段为在附图20中所示的分段位置上的区域A-1和另一区域A-2。分段位置对应于在附图20的(b)中可看见的内容数据的管理单元B和C之间的边界位置。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分段位置也与在附图20的(c)中所示的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A和B之间的边界一致。
此外,在该附图中所示的分段位置也对应于在附图20的(d)中所示的块加密单元A和B之间的边界。
在以如上文所描述的方式执行AV流文件的轨道分段时,假设对应于在直接在边界之前的块加密单元A的AV流文件的数据小块是包括作为IV(初始化矢量)的所需的数据的数据部分,该边界以在该附图中所示的块加密单元的顺序对应于分段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例如在附图20的(a)中所示的整个AV流文件是加密块的链接范围。
然后,进一步假设在以如上文参考附图20所描述的方式执行轨道分段编辑之后,例如对AV流文件的区域A-1的数据部分执行盘上擦除。对应于这种编辑的结果的状态在附图21中示出。
从这个附图中可以看出,执行AV流文件的区域A-1的数据部分的盘上擦除是重写FAT以便对应于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A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可以从盘中擦除。
然而,如果对应于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A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简单地通过FAT的重写从盘中擦除,则也擦除了包括在对应于块加密单元A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中的IV。
这个IV是连续的块加密单元的数据部分的加密和解密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如果这个IV简单地从盘中擦除,则不可能为再现和输出数据部分而正确地执行在连续的区域A-2中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的加密和解密处理。
作为针对上文所描述的相关的技术的缺陷的一种措施,例如,包括与对应于数据管理单元A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类似的IV的数据部分有时留在盘上而不被擦除。
然而,例如从附图20中也可以看出,如果试图留下对应于包括IV的块加密单元A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以不从盘上擦除,则终究不能避免完全留下对应于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A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而不从盘上擦除它。因此,在这个附图的情况下,作为AV流文件的区域A-1的数据部分终究仍然保留而不从盘上擦除。
这显示,为留下包括IV的块加密单元的数据部分,必须实际留下例如数据大小大于该数据部分的数据大小的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的数据。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有效地确保盘的自由容量。
此外,作为另一种对策,有时的情况是:将包括类似于对应于块加密单元A的AV流文件的数据部分的IV的一个块加密单元的数据例如写入在盘上确保的预定的用于存储的地址区域并在需要IV时从该用于存储的地址区域中读出并使用该数据。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盘上必须确保用于存储IV的数据的区域,因此同样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用户数据可写入的盘的容量减少。此外,由于用于存储的地址区域和在用于存储的地址区域中记录的IV的数据由FAT管理,因此FAT文件系统也同样地复杂,并且该处理的负担也变得更重。
因此,本实施例以附图22中所示的方式解决了上述的问题。注意,由于附图22的(a)、(b)、(c)和(d)类似于附图21的(a)、(b)、(c)和(d),因此在此省去对它们的描述。
附图22的(e)所示为加密链单元。从在附图22的(e)中所示的加密链单元和附图22的(b)中所示的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之间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设置内容的加密链单元和数据管理单元以使其彼此相同。
此外,关于这个附图,一个加密链单元对应于在附图22的(d)中所示的4个块加密单元。
总之,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加密链单元置于该内容的一个数据管理单元的范围内。作为这种情况的实例,将内容的加密链单元和数据管理单元设置成与附图22中彼此相同。因此,例如,两个或更多个加密链单元同样可以置于该内容的一个数据管理单元的范围内。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IV都可以是常数(例如0)。
在采用上文参考附图22所描述的技术时,一旦在盘上擦除时不需要如上文所述留下对应于数据管理单元或文件系统的单元的量的包括IV的数据部分或者将IV保存在盘上所提供的存储区域中,并且解决了上文所描述的问题。
注意,为实施附图22中所示的技术,加密技术处理部分5a被构造成使它在基于上文参考附图22所给出的描述所确定的预定链的范围上执行对记录在盘上的AV流文件的加密处理。
下文是关于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首先,上文参考附图6至12描述了通过重写数据文件(AV轨道索引文件、AV头文件等)执行AV流文件的内容数据的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的编辑。因此,由于本实施例不依赖于在AV流文件的内容数据的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的编辑之前阶段上的FAT的重写,因此减轻了对FAT的重写的处理负担,例如可以实现同样更高的编辑处理操作。
此外,以在附图15中所示的方式对AV流文件执行盘上擦除,如果要在盘上擦除的数据区域的最末端部分仍然保留而没有被擦除,则不被擦除的剩余数据部分作为ES偏移加入到在数据部分之后的轨道数据部分的顶部上以形成AV流文件。因此,出现在盘上的实际被擦除的数据的大小和在用户侧在盘上似乎要被擦除的数据的大小之间的差别可以被消除。
换句话说,在通过文件系统进行的文件管理下通过数据文件(AV轨道索引文件、AV头文件等)执行轨道管理,消除了如上文所描述的情况下的失配以便可以执行更加有效的数据管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文参考附图17所描述在AV头文件中提供擦除标志。然后,检查擦除标志的状态以判别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是否存在于一个AV流文件中。具体地说,由于提供了擦除标志,即使可以在盘上擦除的数据部分是AV流文件的一部分,仍然可以正确地找出该数据部分并且有效地形成盘的自由容量。
此外,如上文参考附图17和18A至18C所描述,轨道擦除的数据部分以具有最大的再现时间宽度的数据部分开始的顺序在盘上擦除。通过这些操作,可以实现尽可能连续的自由容量。这使得可以形成上文所描述的自由容量并考虑写/读出效率。
通过采用如上文所描述的技术,更有效的数据管理在如下的情况中实施:其中在文件系统进行的文件管理下通过数据文件(AV轨道索引文件、AV头文件等)执行轨道管理。
此外,通过以如上文参考附图22所描述的方式界定加密链范围,也是在要擦除例如通过CBC模式等加密的AV流文件的轨道分段获得的数据部分时,不需要存储并保存IV,并且可以预见FAT重写处理等的负担的减轻和盘容量的节省。
总之,在采用该配制以类似地在通过文件系统进行的文件管理下通过数据文件(AV轨道索引文件、AV头文件等)执行轨道管理时也执行上文所描述的这种技术以更有效地进行数据管理。
顺便指出,例如通过执行程序的系统控制器8实施上文参考附图所描述的技术。该程序事先存储并保留在例如记录和再现设备1的ROM 9中。
可替换地,该程序可以临时地或永久地存储(记录)在可移动的记录媒体比如柔性盘、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MO(磁光)盘、DVD(数字通用盘)、磁盘和半导体存储器中。这种可移动的记录媒体可以作为软件包提供。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程序可以记录在盘90中并且作为软件包提供。因此,记录和再现设备1可以通过再现盘90安装程序以读出该程序并将该程序存储在ROM 9中。
此外,例如如果使本实施例的处理被执行的程序存储在各种记录媒体中,则通过将该程序安装在通用的个人计算机等中可以执行本实施例的操作。
注意,不仅可以从上文所提及的可移动的记录媒体中安装程序,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比如LAN(局域网)或因特网从其中存储了该程序的服务器中下载该程序。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文所描述的结构。例如,上文参考附图所描述的处理过程等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地修改。此外,如上文所描述,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编辑的目标的AV流文件(流数据)是视频数据,但是该视频数据的格式并不特别限制这里的格式。此外,不仅可以使用视频数据而且还可以使用例如包括压缩编码格式的各种格式的音频数据。
此外,虽然在此的记录和再现设备用于小型盘(MD)系统的盘,但是该记录和再现设备并不限于这种盘,它还可以具有用于通过其它各种方法可记录的盘媒体的结构。此外,在采用其中在文件系统的管理下通过数据文件执行的轨道管理的数据管理结构时,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除了盘媒体之外的作为应用目标的其它媒体。
如上文所描述,根据本发明,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流数据通过文件系统作为文件管理。使用这作为前提条件,通过以文件系统所管理的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以轨道为单元管理流数据。然后,通过重写界定在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中的每个轨道的轨道管理信息的内容执行一个轨道的单元中的分段或擦除的编辑(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
在采用如上文所描述的结构时,一旦在轨道单元中进行分段或擦除编辑处理,不需要重写文件系统,并且同样地减轻了编辑处理的负担。因此,例如可以实现更高速度的编辑操作。
此外,在通过文件系统的重写基于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从记录媒体中擦除流数据时,如果从记录媒体中的擦除的目标的数据部分的一部分仍然保留在对应于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的数据区域中,则将数据部分的剩余部分作为偏移区域加入到流数据的实体的顶部中。然后,将偏移区域加上流数据的实体作为流数据的新的文件管理。
因此,在盘上实际擦除的数据大小和在用户侧在盘上似乎要被擦除的数据的大小之间的差别被消除了。
此外,在本发明中,界定轨道擦除信息(擦除标志)并检查轨道擦除信息的状态以判别已经执行轨道擦除编辑的数据部分是否存在于流数据的一个文件中以便可以执行该数据部分的擦除。因此,被认为是不需要的数据部分(虽然它是例如流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可以从盘上被适当地擦除以有效地形成盘的自由容量。
此外,如下地执行加密处理:在其中加密块要被链接的范围可以置于用于以带有轨道管理信息的轨道单元管理流数据的最小数据单元(内容的数据管理单元)的范围内。这样,也是在要擦除通过加密的流数据的文件的轨道分段获得的数据部分时,不需要存储并保存加密所需要的信息比如IV。因此,可以减小重写文件系统等的处理的负担并可以预见盘容量的节省。
这样,本发明首先通过采用在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下通过数据文件执行的轨道管理的结构配制实现了处理负担减小的效果和其它的效果。此外,在采用刚才所描述的这种结构配制时,对于要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数据可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

Claims (8)

1.一种数据编辑方法,包括:
基于文件系统以文件为单元管理记录在预定的记录媒体上的流数据的第一数据管理步骤;
基于包括轨道管理信息的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以轨道为单元执行管理的第二数据管理步骤,轨道管理信息由信息元形成,每个信息元是对应于一个轨道的信息,每个轨道是在该文件单元内的流数据的范围内的数据部分,并且该轨道管理信息指示与文件单元的流数据和信息元的协调,每个信息元指示在对应的文件单元的流数据中的一个轨道的数据位置;
其中在执行在将文件单元的流数据分段以形成多个轨道的轨道分段或者擦除一个轨道的轨道擦除时,所说的第二数据管理步骤响应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的方式执行在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中的轨道管理信息的内容的更新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编辑方法,其中所说的第一数据管理步骤能够管理数据以使偏移区域提供在作为一个文件的流数据的顶部并在偏移区域之后设置流数据的实体;和
在执行通过文件系统的重写从记录媒体擦除流数据的轨道单元的数据部分的在媒体上的擦除时,如果作为在媒体上的擦除的目标的轨道单元的数据部分的部分数据仍然保留在包括作为在媒体上的擦除的目标的轨道单元的数据部分的最末端位置的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的数据部分中,则管理剩余的部分数据作为偏移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编辑方法,其中所说的第一数据管理步骤形成并保留指示是否已经对作为轨道的至少一个数据部分通过轨道擦除而执行了擦除的轨道擦除信息,其中所述的轨道形成作为一个文件的流数据,以及
所说的第一数据编辑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参考轨道擦除信息判别具有轨道可擦除的数据部分的流数据的判别步骤;和
基于在流数据判别步骤中的判别结果确定作为要被擦除的轨道的数据部分并控制所说的第一数据管理步骤以便轨道擦除所确定的作为轨道的数据部分的控制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编辑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链接要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数据的加密块并对所链接的加密块进行加密的加密处理步骤,
其中所说的加密处理步骤执行加密处理以使加密块链接在通过轨道管理信息在该轨道单元内管理流数据的最小数据单元的范围内。
5.一种数据编辑设备,包括:
第一数据管理装置,用于基于文件系统以文件为单元管理记录在预定的记录媒体上的流数据;
第二数据管理装置,用于基于包括轨道管理信息的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以轨道为单元执行管理,轨道管理信息由信息元形成,每个信息元是对应于一个轨道的信息,每个轨道是在该文件单元内的流数据的范围内的数据部分,并且该轨道管理信息指示与文件单元的流数据和信息元的协调,每个信息元指示在对应的文件单元的流数据中的一个轨道的数据位置;
其中,在执行在将文件单元的流数据分段以形成多个轨道的轨道分段或者擦除一个轨道的轨道擦除时,所说的第二数据管理装置响应轨道分段或轨道擦除的方式执行在轨道管理数据文件中的轨道管理信息的内容的更新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编辑设备,其中所说的第一数据管理装置能够管理数据以使偏移区域提供在作为一个文件的流数据的顶部并在偏移区域之后设置流数据的实体;和
在执行通过文件系统的重写从记录媒体擦除流数据的轨道单元的数据部分的在媒体上的擦除时,如果作为在媒体上的擦除的目标的轨道单元的数据部分的部分数据仍然保留在包括作为在媒体上的擦除的目标的轨道单元的数据部分的最末端位置的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单元的数据部分中,则管理剩余的部分数据作为偏移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编辑设备,其中所说的第一数据管理装置形成并保留指示是否已经对作为轨道的至少一个数据部分通过轨道擦除而执行了擦除的轨道擦除信息,其中所述的轨道形成作为一个文件的流数据,以及
所说的数据编辑设备进一步包括:
通过参考轨道擦除信息判别具有轨道可擦除的数据部分的流数据的判别装置;和
基于所述流数据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确定作为要被擦除的轨道的数据部分并控制所说的第一数据管理装置以便轨道擦除所确定的作为轨道的数据部分的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编辑设备,进一步包括链接至少要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数据的加密块并对所链接的加密块进行加密的加密处理装置,
其中所说的加密处理装置执行加密处理以使加密块链接在通过轨道管理信息在该轨道单元内管理流数据的最小数据单元的范围内。
CNA2003801002076A 2002-12-09 2003-12-04 数据编辑方法和数据编辑设备 Pending CN16924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57159A JP4007177B2 (ja) 2002-12-09 2002-12-09 データ編集方法、データ編集装置
JP357159/2002 2002-1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2441A true CN1692441A (zh) 2005-11-02

Family

ID=32500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801002076A Pending CN1692441A (zh) 2002-12-09 2003-12-04 数据编辑方法和数据编辑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74350B2 (zh)
EP (1) EP1473728A4 (zh)
JP (1) JP4007177B2 (zh)
KR (1) KR20050083549A (zh)
CN (1) CN1692441A (zh)
WO (1) WO20040538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5927A (zh) * 2020-09-29 2020-12-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文件编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62033A1 (en) * 2002-03-29 2005-11-24 Kazuhiko Yamashita Data recording apparatus, data recording method,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KR101242040B1 (ko) * 2006-06-26 2013-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포터블 기기의 재생 목록 자동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JP4259588B2 (ja) * 2007-03-30 2009-04-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404130B2 (ja) 2007-10-22 2010-01-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端末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424410B2 (ja) 2007-11-07 2010-03-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
KR100877894B1 (ko) * 2007-11-14 2009-01-14 주식회사 한단정보통신 셋톱박스에서의 디지털 동영상 파일 편집방법
GB201515382D0 (en) * 2015-08-28 2015-10-14 Bighand Ltd Digital dictation workflow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5969A (en) * 1986-05-15 1988-10-04 Aquidneck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Optical disk storage forma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ulating a magnetic tape drive
JP2979100B2 (ja) * 1991-03-13 1999-11-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レコーダ
JPH06236313A (ja) * 1993-02-09 1994-08-23 Teac Corp 音声信号記録再生装置
EP0673034B1 (en) * 1994-03-19 2003-07-16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then playing information back from that disk
US5574905A (en) * 1994-05-26 1996-1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editing and data recovery
JP3557721B2 (ja) * 1995-05-11 2004-08-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5844911A (en) * 1996-12-12 1998-12-01 Cirrus Logic, Inc. Disc storage system with spare sectors dispersed at a regular interval around a data track to reduced access latency
JPH10301818A (ja) * 1997-04-28 1998-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ァイル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管理方法
US6816666B1 (en) * 1998-02-03 2004-11-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er,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a
US6278678B1 (en) * 1999-02-12 2001-08-21 Sony Corporation Editing apparatus, edi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4406988B2 (ja) * 1999-03-29 2010-0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記録媒体、記録方法、記録装置
MY122279A (en) * 1999-03-03 2006-04-29 Sony Corp Nonvolatile memory and nonvolatile memory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2000268539A (ja) 1999-03-12 2000-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可変長圧縮音声データの記録編集方法
TW529267B (en) * 1999-03-15 2003-04-21 Sony Corp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tual identification between apparatuses
JP4288751B2 (ja) * 1999-05-25 2009-07-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データ処理装置
JP4214665B2 (ja) * 2000-07-25 2009-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JP2002124022A (ja) * 2000-10-18 2002-04-26 Yamaha Corp オーディオ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
JP4304861B2 (ja) 2000-12-28 2009-07-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JP3797104B2 (ja) * 2000-12-28 2006-07-12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オーディオ信号録音装置
JP2002216419A (ja) * 2001-01-19 2002-08-02 Sony Corp ダビング装置
JP3629216B2 (ja) * 2001-03-08 2005-03-16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フラグメンテーション機能を有するディスク記憶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フラグメンテーション方法
JP2002278996A (ja) * 2001-03-22 2002-09-27 Sony Corp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3861625B2 (ja) * 2001-06-13 2006-12-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装置、記録装置、データ転送方法
AU2003201837A1 (en) * 2002-04-01 2003-10-23 Sony Corpor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storage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5927A (zh) * 2020-09-29 2020-12-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文件编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15927B (zh) * 2020-09-29 2023-08-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文件编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92685A (ja) 2004-07-08
EP1473728A4 (en) 2008-04-02
KR20050083549A (ko) 2005-08-26
EP1473728A1 (en) 2004-11-03
US20050091442A1 (en) 2005-04-28
WO2004053876A1 (ja) 2004-06-24
JP4007177B2 (ja) 2007-11-14
US7174350B2 (en) 2007-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3884C (zh) 微型盘存储介质的记录方法
CN1293554C (zh) 盘记录介质、盘驱动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103101C (zh) 数据再生方法和数据编码方法
CN1232981C (zh) 编辑方法
CN1698120A (zh) 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容数据传输方法
CN1941142A (zh) 光学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再现方法
CN100347778C (zh) 记录方法和存储介质驱动装置
CN1308329A (zh) 转录设备和转录方法
CN1507628A (zh) 编辑方法和装置
CN1457494A (zh) 转录设备
CN1296932C (zh) 盘片的初始化方法
CN1284163C (zh) 再现方法以及数据存取方法
CN1692441A (zh) 数据编辑方法和数据编辑设备
CN1265375C (zh) 再现设备、记录和再现系统、再现方法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CN1265373C (zh) 在存储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记录方法
CN1276422C (zh) 再现方法和装置
CN1277265C (zh) 用于管理存储介质上轨道的轨道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256731C (zh) 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和记录方法
CN1272786C (zh) 记录方法以及编辑方法
CN1295703C (zh) 存储介质初始化和取消方法
CN1777942A (zh) 聚集系统
CN1299287C (zh) 再现方法及装置、记录方法及装置以及产生管理表的方法
CN1230824C (zh) 数据再现、记录装置及再现、记录方法
CN1643607A (zh) 再生方法与设备,及记录方法与设备
CN1308946C (zh) 用于往返于磁光存储介质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51102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