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4207A - 超导磁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导磁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4207A
CN1684207A CN 200510064507 CN200510064507A CN1684207A CN 1684207 A CN1684207 A CN 1684207A CN 200510064507 CN200510064507 CN 200510064507 CN 200510064507 A CN200510064507 A CN 200510064507A CN 1684207 A CN1684207 A CN 1684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ntainer
pipeline
vacuum tank
coi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645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闲康则
渡边洋之
池田孝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4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4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6/00Superconducting magnets; Superconducting coils
    • H01F6/02Quenching;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during quench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6Safety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H01F27/402Association of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means
    • H01F2027/406Temperature sensor 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01F27/10Liquid cooling
    • H01F27/12Oil cooling
    • H01F27/14Expansion chambers; Oil conservators; Gas cushion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drying, o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6/00Superconducting magnets; Superconducting coils
    • H01F6/04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ainers, Films, And Cooling For Superconductive Device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导磁体装置。提供一种在连通线圈容器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能够防止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的超导磁体装置。其具有:收纳了超导线圈并且收纳了用于将该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液化制冷剂的线圈容器、将该线圈容器包容于内且从外侧将该线圈容器真空绝热的真空容器、一端部与线圈容器内连通,另一端部位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其采用在管路被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的至少一处设有加热管路的加热机构的结构。即使管路内进入了包含空气等具有冻结可能性成分的气体并冻结时,通过加热机构加热管路能够融解冻结并消除管路的堵塞。

Description

超导磁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线圈容器内收纳了超导线圈并且收纳了用于将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点以下的液化制冷剂的超导磁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超导磁体装置中,超导线圈被用于将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点以下的液化制冷剂、例如液氦等冷却。因此,超导磁体装置的低温恒温器,与超导线圈一起将制冷剂收纳于线圈容器内,并且,为了真空绝热,线圈容器在被形成真空层的真空容器包裹于内的状态下构成。此外,在线圈容器上,适当地连接了所谓用于将制冷剂注入线圈容器内的管路、及用于将线圈容器内的气相制冷剂向线圈容器外排出管路的与线圈容器内连通的管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平5-55032号公告(第3页,第1图))。
此外,作为超导磁体装置的低温恒温器的结构,在真空容器与线圈容器之间,设有收纳区别于作为线圈容器内制冷剂液氦的液化制冷剂液氮的氮容器,除了真空隔热以外,提出了用该氮容器内的液氮进行隔热的技术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特开平9-64425号公告(第6~8页,第1图))。
但是,超导线圈,其在利用通电而产生磁场时,形成超导线圈的线圈导体一部分或移动,或破坏覆盖线圈导体并浸渍于线圈导体之间而使线圈导体一体化的树脂浸渍材料而产生所谓的机械干扰,其成为热干扰并使产生机械干扰的线圈导体的局部温度上升。因该干扰的温度上升而超过周围制冷剂的冷却,破坏了超导状态并转移到常传导,所以在线圈导体上产生电阻并发热,并将温度上升到达超导线圈全体的现象称为失超。
当产生该失超现象时,因来自该超导线圈的热使超导线圈周围的制冷剂蒸发气化且制冷剂的体积数百倍地膨胀。因这种失超现象的制冷剂气化而产生制冷剂气体时线圈容器内的压力上升,但冷剂气体通过与线圈容器连结的排气管路等被排到真空容器的外侧,以抑制线圈容器内的压力上升。
但是,此时,随着线圈容器内制冷剂气体排出的压力降低,当线圈容器内的压力与真空容器外侧的打气压相等时,由于排气管路等的一端部与线圈容器联通,且管路与另一端部与位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连接或是开口时会侵入空气等的气体。因此,当进入排气管路或其他管路的气体中含有或伴随能冻结的成分时,则有产生该成分在这些管路的中途冻结的可能。例如,由于在排气管上具有对大气的开口,或者进入空气、或者冻结含于空气中或与其伴随的水分及氮气。并且,特别是在超导磁体装置具有冷却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冷冻机时,因冷冻机的运转冷却了制冷剂而线圈容器内处于负压,所以来自大气侧能引起冻结的水分或氮气等的进入更明显。
这样,当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中进入了含有冻结成分的气体时,该成分在管路的中途冻结,有完全堵塞管路的可能性。在因冻结而堵塞管路的状态下,当线圈容器内则产生失超现象时,且因来自超导线圈的热使超导线圈周围的制冷剂蒸发气化而使制冷剂体积数百倍地膨胀时,由于利用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不能将气化了的制冷剂从线圈容器排出,所以有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线圈容器的耐压,并损坏线圈容器的可能性。
此外,不仅失超现象、当产生真空容器内真空状态失常的真空破坏时,线圈容器内的制冷剂也会因不能真空隔热、或从真空容器外侧进入的热而蒸发且气化了的制冷剂体积数百倍地膨胀。此时,若在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则由于利用该管路不能将气化了的制冷剂从线圈容器排出,所以有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线圈容器的耐压,并损坏线圈容器的可能性。
因此,当产生这种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因冻结而出现的堵塞时,必须采取防止产生因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的措施。
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防止产生在氮气容器内减压或与氮气容器内连通管路的冻结,其将收纳了液体氮的独立氮气容器或槽与氮气容器连结。并且,通过用从该独立的氮气容器或槽向氮气容器供给加压氮气,使氮气容器内压力比大气压高,即,通过使其处于正压,来防止产生在氮气容器内减压或与氮气容器内连通管路的冻结。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考虑在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造成的线圈容器的破损。此外,专利文献2的结构,不能防止当在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形成的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造成的线圈容器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形成堵塞时,防止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造成的线圈容器的破损。
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其具有:收纳了超导线圈并且收纳了用于将该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液化制冷剂的线圈容器;将该线圈容器包容于内且从外侧将该线圈容器真空绝热的真空容器;一端部与线圈容器连通,另一端部位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其在管路被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的至少一处设有加热该管路的加热机构,以此解决所述问题。
利用这种结构,即使当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配置的管路中进入了含有可冻结成分的气体并冻结时,利用加热机构加热管路可以融解冻结并解除管路的堵塞。因此,当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形成堵塞时,能够防止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管路在真空容器内侧以蛇行状态配置,加热机构采用的结构是设置在以蛇行状态配置的管路的弯曲部分。管路的弯曲部分,是流通于管路内的气体流速低或容易产生滞留的部分,因此容易产生冻结。因此,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更加可靠地消除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因冻结而形成的堵塞,并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当在连通线圈容器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因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再有,管路具有内径比其他部分细的部分,且加热机构采用的结构是被设置于内径比其他部分还细的部分。管路的内径比其他部分还细的部分,比其他部分容易产生因冻结而形成的堵塞。但是,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更加可靠地消除从线圈容器配置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因冻结而形成的堵塞,并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当在连通线圈容器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的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造成的线圈容器破损。
还有,管路是将线圈容器内的气相制冷剂向外侧排出的排气管路,并具有当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处于打开状态的阀,加热机构采用被设置于加热所述阀的位置的结构。在设置于排气管路上的阀部分,有时因冻结而不能打开阀,此外,在阀部分由于有时其流动口径比其他部分狭窄,所以容易产生因冻结而形成的管路堵塞。因此,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更加可靠地解除在从线圈容器配置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的堵塞,并能够更加可靠地能防止当连通线圈容器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造成的线圈容器的破损。
再有,在真空容器内具有包围线圈容器的热密封板,加热机构,是被配置在管路热密封板与线圈容器之间的配管部分上的结构。此外,在真空容器内具有包围线圈容器的热密封板,加热机构,是被配置在管路热密封板与真空容器之间的配管部分上的结构。如此,因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中进入了含有冻结成分的气体或与其相随的能冻结成分的种类而凝固点不同。因此,根据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中进入含有冻结成分的气体或与其相随的能冻结的成分,而决定在管路上的加热机构的设置位置,以可靠地消除从线圈容器到真空容器外侧配置的管路内因冻结而形成的堵塞,并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当连通线圈容器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其是具备检测管路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或线圈容器内的压力、及管路的配置于真空容器外侧部分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的结构。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比较用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出的管路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或线圈容器内的压力、及管路配置于真空容器外侧部分压力的压力,以能够检测因冻结产生的管路堵塞,从而能够了解使加热机构动作的时点。
并且,其是具备当用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出的管路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或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管路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外侧部分压力的设定压力时使加热机构动作的控制部的结构。根据这种结构,控制部判断因冻结产生的管路堵塞并使加热机构动作,从而能够利用加热机构融解冻结并消除堵塞。
此外,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其具有:检测管路被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或线圈容器内压力的检测机构、冷却被收纳于线圈容器内的制冷剂的冷冻机、控制该冷冻机动作的控制部,该控制部,其是当用检测机构检测的管路被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或线圈容器内压力超过设定的压力时,停止用冷冻机对被收纳于线圈容器内制冷剂冷却的结构。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当线圈容器内的液相制冷剂气化并从管路排出时,停止用冷冻机对被收纳于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冷却,所以能防止线圈容器内的制冷剂被排出后,线圈容器内处于负压。因此,能够防止因线圈容器内处于负压,而在管路内进入含有或伴随冻结成分的气体,且因冻结产生的管路堵塞。因此,在线圈容器内的制冷剂被排出后残留液相的制冷剂,即使因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该液相制冷剂被气化,由于管路没有被堵塞,所以气化了的制冷剂从线圈容器排出。即,可以防止在与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的外侧连通的管路中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并且,其还具有检测管路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或线圈容器内压力的检测机构、冷却被收纳于线圈容器内的制冷剂的冷冻机、控制该冷冻机动作的控制部,该控制部采用的是当用检测机构检测的管路被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或线圈容器内压力超过设定的压力时,停止用冷冻机对被收纳于线圈容器内制冷剂冷却,并使加热所述管路的加热机构动作的结构。以此,即使管路内进入含有或伴随冻结成分的气体,也可以防止因冻结产生的管路堵塞。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当连通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其具有:收纳了超导线圈并且收纳了用于将该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液化制冷剂的线圈容器、将该线圈容器包容于内且从外侧将该线圈容器真空绝热的真空容器、一端部与线圈容器连通,另一端部位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设在线圈容器内且加热该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制冷剂加热机构、检测管路被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或线圈容器内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控制制冷剂加热机构动作的控制部,控制部采用当用压力检测机构检测的管路被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或线圈容器内压力低于设定的压力时,使制冷剂加热机构动作对制冷剂进行加热的结构。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线圈容器内总是处于比配置在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开口或被连结空间的压力高的状态,所以能防止管路内进入含有空气等具有可冻结性成分的气体。从而,由于能够防止管路因冻结而堵塞,所以能防止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通过采用除了这种对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加热机构或压力检测机构、以及控制部以外,还具备加热管路的加热机构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当连通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其具有:收纳了超导线圈并且收纳了用于将该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液化制冷剂的线圈容器、将该线圈容器包容于内且从外侧将该线圈容器真空绝热的真空容器、一端部与线圈容器连通,另一端部位于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在管路被配置于真空容器内侧部分的至少一处设有当该管路内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被压破并使气相制冷剂从该管路流出的爆裂部,以解决所述问题。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当在从线圈容器配置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进入了含有空气等具有可冻结性成分气体且在冻结状态下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当线圈容器内压力上升且管路内压力超过规定的压力时,由于爆裂部被压破且气相制冷剂从管路向真空容器内流出,所以能够防止产生线圈容器的破损。即,能够防止当连通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通过并用这种爆裂部、及加热机构,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当连通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一种具有:所述任何一种超导磁体装置、装有位于形成在该超导磁体装置的超导线圈之间磁场空间内的检测体的台板、解析来自被检测体的核磁共振信号的解析部构成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并且,一种具有:所述任何一种超导磁体装置、提取来自位于形成在该超导磁体装置的超导线圈之间磁场空间内的检测体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探头、解析用该探头提取的信号的解析部构成的核磁共振装置。因此,能够防止当连通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当连通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第1及第2实施例的概略结构模式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具备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概略结构模式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具备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核磁共振装置概略结构模式的方块图。
图4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第1实施例概略结构模式的剖面图,是在重力式止逆阀位置设置电热器实例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第1实施例概略结构模式的剖面图,是在热密封板外侧位置设置电热器实例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第1实施例概略结构模式的剖面图,是在热密封板内侧位置设置电热器实例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第3实施例概略结构模式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第4实施例概略结构模式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超导磁体装置,3-超导线圈,5-线圈容器,7-真空容器,9-热密封板,11-冷冻机,13-控制部,15-排气管路,17-电热器,19-配线,21a-第1压力计,21b-第2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6说明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实施例。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概略结构模式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具备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概略结构模式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具备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核磁共振装置概略结构模式的方块图。图4~图6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概略结构模式图,是电热器设置位置的各个实例剖面图。
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如图1所示,其具有:收纳超导线圈3的线圈容器5、包裹线圈容器5的真空容器7、并且,由设于真空容器7内且包围线圈容器5的热密封板9等构成的低温恒温器。并且,超导磁体装置1,还具有:冷却收纳于线圈容器5内的例如液氦等液化的制冷剂10及热密封板9的冷冻机11、控制冷冻机11等动作的控制部13。
线圈容器5,其被形成能密闭的容器,并起到贮存制冷剂10的作用。在这种线圈容器5上,连接着用于向该线圈容器5内注入制冷剂的注入管、及用于排出线圈容器5内气相状态氦的排气管路,并且,连接着为检测线圈容器5内压力而设置的管路等若干管路。在图1中,只表示了用于排出线圈容器5内气相状态氦的排气管路15。其是以一端部与线圈容器5内连通、另一端部位于真空容器7外侧的状态配置了排气管路15,且该位于真空容器7外侧的端部采用的结构为,处于开口于大气中的状态、或通常被堵塞但根据线圈容器5内压力能开口于大气中。
排气管路15那样的从线圈容器5配置到真空容器7外侧的管路,为了绝热,在真空容器7内向相反方向交替弯曲并被配置为折曲状。并且,在排气管路15的弯曲部分,设有作为用于加热该排气管路15弯曲部分的加热机构的电热器17。电热器17通过配线19与控制部13电连接。
此外,在排气管路15配置于真空容器7外侧的部分、及与线圈容器5连结侧的部分,各自安装了用于检测排气管路15内压力的第1压力计21a及第2压力计21b。第1压力计21a及第2压力计21b,分别通过配线19与控制部13电连接。此外,设在与线圈容器5连结侧部分的第2压力计21b,由于检测与线圈容器5内压力基本相同压力部分的压力,所以能被安装在线圈容器5内,且能检测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
真空容器7,被形成密闭的容器,真空容器7内侧与线圈容器5外侧的空间,即,真空容器7内,必要时利用安装的无图示真空泵可以处于真空状态,在利用真空泵而处于真空状态以后,保持真空状态并形成了真空层。热密封板9,是利用遮挡辐射热而对线圈容器5隔热的板,并处于被设置于真空容器7内真空空间内的状态。
冷冻机11,其由从真空容器7上面外侧直至线圈容器5通过纵向槽而设置的冷却头11a、压缩冷冻机用制冷剂的压缩机11b、在冷却头11a与压缩机11b之间循环冷冻机用制冷剂的冷冻机循环管路11c等构成。冷却头11a,其用冷却线圈容器5内气相部分的方法冷却液化了的制冷剂10,并且,也冷却热密封板9。这种冷却头11a,其被纵向设置并冷却线圈容器5内气相部分,以便能高效率地冷却被收纳于线圈容器5内的制冷剂10,可以提高冷冻机的效率。
控制部13,其根据第1压力计21a检测值与第2压力计21b检测值之差、即排气管路15配置于真空容器7外侧的部分与连结于线圈容器5侧部分的压力差或其绝对值控制电热器17的动作。如果排气管路15被堵塞,则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比排气管路15没有被堵塞状态升高,并加大排气管路15配置于真空容器7外侧的部分与连结于线圈容器5侧部分的压力差。因此,控制部13,其用第2压力计21b检测出的排气管路15与线圈容器5连结侧部分或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比第1压力计21a检测出的排气管路15配置于真空容器7外侧的部分压力升高到设定压力以上时,其对电热器17通电并进行加热。
以下,说明用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形成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以下,简称MRI)、及核磁共振装置(以下,简称NMR)的结构实例。此外,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结构的模式图,但在应用于MRI或NMR时,线圈容器5或真空容器7等的形状、超导线圈3的位置等应适当地变更。
MRI,如图2所示,其由:超导磁体装置1、能出入利用超导磁体装置1具备的相对面的超导线圈3所形成了磁场的空间23的病床25、构成解析来自装在病床25上的检测体的核磁共振信号的解析部、以及控制超导磁体装置1或病床25动作的微机27等构成。超导磁体装置1和微机27,被配线29电连接。图2所示的MRI的超导磁体装置1空间23,其对应于图1的线圈容器5中央部所示的空间23。因此,在图2所示的MRI上,对向的超导线圈3,分别被收纳于上下的圆盘状部分,空间23,处于被真空容器7外面包围的状态。此外,图2所示的MRI,是对作为放在病床25上的检测体的人等进行断面摄影的装置,但在将物体作为检测体时,适合使用承载检测体的台板等取代病床25。
另一方面,NMR,如图3所示,其由:超导磁体装置1;被配置于超导磁体装置1具备的相对面的超导线圈3所形成了磁场的空间23,且放入检测体的取样管29;提取来自放入检测体的取样管29内检测体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探头31;解析用探头31提取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分光计33;以及控制超导磁体装置1或分光计33动作的微机35等构成。微机35和超导磁体装置1及分光计33,以及分光计33与探头31,分别通过配线37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NMR的超导磁体装置1的空间23,其对应于表示在图1的线圈容器5中央部的空间23。因此,在图3所示的NMR中,是将图1所示的超导磁体装置1旋转90度的状态。并且,在图3所示的NMR中,为了防止超导磁体装置1因冷冻机11而振动,有时也采用不设置冷冻机11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的超导磁体装置1中,如图1所示,有可能空气进入排气管路15,并在排气管路15内冻结空气中的水分或氮气,而将排气管路15堵塞。但是,在超导磁体装置1中,当排气管路15因冻结而被堵塞时,从排气管路15被堵塞部分直至线圈容器5的压力比没有被堵塞时上升。因此,当用第2压力计21b检测出的压力,比用第1压力计21a检测出的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时,与电热器17通电并加热排气管路15。并且,利用电热器17对排气管路15的加热而融解冻结,以消除排气管路15的堵塞。因此,即使在排气管路15产生冻结,也能融解冻结并消除排气管路15的堵塞,由于排气管路15不会处于堵塞状态,所以即使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线圈容器5内的气相制冷剂,也能通过排气管路15被排放到大气中。
在这种本实施例超导磁体装置1中,即使从线圈容器5配置到真空容器7外侧的排气管路15内进入了包含或伴随空气等具有可冻结性的成分的气体、并冻结了管路,也可以利用电热器17加热管路以融解冻结并消除排气管路的堵塞。因此,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形成的堵塞时,能够防止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但是,在如本实施例超导磁体装置1的排气管路15一样,以折曲状态配置的管路中,由于管路的弯曲部分,是流动于管路内气体的流速低或容易产生滞留的部分,所以容易产生冻结。因此,如本实施例超导磁体装置1的排气管路15一样,在以折曲状态配置的排气管15那样的管路弯曲部设有电热器17,以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消除从线圈容器5配置到真空容器7外侧的如排气管15那样的管路因冻结而形成的堵塞。因此,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的堵塞时,能够防止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但是,电热器17,只要是真空容器7内管路的部分,也可以设在弯曲部分以外的其他地方。以下说明向这种管路弯曲部分以外的地方设置电热器17的情况。例如,在超导磁体装置1的排气管15中,如图4所示,是设置了重力式止逆阀39的场合。重力式止逆阀39,其在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处于打开状态,当比设定压力小时则因重力而关闭。如此地在排气管15上设置了当超过如重力式止逆阀39设定的线圈容器5内压力时能处于打开状态的阀时,阀有时因冻结而打不开,此外,由于阀门的构造,有时在阀部分流动通道的口径变的比其他管拉部分狭窄。因此,在如重力式止逆阀39的阀上容易产生因冻结而形成的管路堵塞。
但是,当采用在排气管15上设置了重力式止逆阀39的结构的场合,通过在加热重力式止逆阀39的位置设置电热器17,能够更加可靠地消除从线圈容器5配置到真空容器7外侧的如排气管15那样的管路因冻结而形成的堵塞,并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以下,虽然没有图示出,但如设有阀时的说明所述的那样,当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如排气管15的管路部分其内径有比其他部分细的部分时,其内径比其他部分变细的部分,比其他部分容易产生因冻结而形成的堵塞。因此,在这样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的部分,有内径比其他部分细的部分时,在加热该管路内径比其他部分细部分的位置上设置电热器17。这样,能够更加可靠地消除从线圈容器配置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因冻结而形成的堵塞,并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的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如本实施施例超导磁体装置1那样在具备热密封板9时,真空容器7内以热密封板9分隔的外侧和内侧,其温度不同。因此,因进入如排气管路15的从线圈容器5配置到真空容器7外侧管路的气体包含或伴随的可冻结成分的凝固点,而产生因冻结的堵塞位置有时也不同。
因此,当因进入如排气管路15的从线圈容器5配置到真空容器7外侧管路的气体包含或伴随的可冻结成分的凝固点,在真空容器7内配置在比热密封板9更靠外侧的部分产生冻结时,如图5所示,在比排气管路15在真空容器7内的热密封板9更靠外侧部分,在对配管进行加热的位置设置电热器17。另一方面,当在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的热密封板9内侧的部分产生冻结时,如图6所示,在加热排气管路15配置于靠近真空容器7内热密封板9内侧部分的位置设置电热器17。
在如此将电热器17的设置位置置于真空容器7内热密封板9的外侧或内侧,而构成具备热密封板9的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情况,也可以说是在管路的弯曲部分设置电热器17的情况。在图1中,表示的是在位于真空容器7内热密封板9外侧的排气管路15弯曲部分设置了电热器17的场合,但因具有可冻结性成分的凝固点,也可以在位于真空容器7内热密封板9内侧的排气管路15弯曲部分设置电热器17。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中,具备检测排气管路15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外侧部分压力的第1压力计21a、及检测排气管路15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侧部分压力的第2压力计21b。并且,在第2压力计21b检测出的压力,比第1压力计21a检测出的压力高出设定压力时,控制部13对电热器17通电。因此,控制部判断因冻结而产生的管路堵塞而使电热器17等的加热机构动作并能融解冻结消除管路的堵塞。
但是,也可以采用不具备比较第1压力计21a检测出的压力、及第2压力计21b检测出的压力并自动地对电热器17通电的控制部13的结构。此时,只要具备第1压力计21a和第2压力计21b,操纵者通过比较第2压力计21b检测出的压力、及第1压力计21a检测出的压力,就能够检测因冻结产生的排气管路15堵塞,从而知道使电热器17动作的必要。此外,也可以采用不具备第1压力计21a和第2压力计21b的结构。此时,当出现因冻结而堵塞排气管路15的状况时,使电热器17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说明形成加热机构的电热器17安装之处,电热器17只被安装在一处。但是,电热器17,也可以设在本实施例指出的具有因冻结产生堵塞可能性的多处。如此利用将电热器17设置在多处,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因冻结产生的堵塞,并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形成的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第2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说明适用本发明超导磁体装置的第2实施例。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与第1实施例相同结构等的说明,只说明与第1实施例不同结构或特征。
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是控制部在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停止用冷冻机对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冷却。并且,控制部在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对电热器通电并进行管路加热。即,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是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但是控制部13,其在用第2压力计21b检测的排气管路15与线圈容器5连结侧部分的压力、即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停止用冷冻机对被收纳于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冷却。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中,控制部13,其在用第2压力计21b检测的排气管路15与线圈容器5连结侧部分的压力、即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对电热器17通电并进行排气管路15的加热。
因而,在进行超导磁体装置41的维修保养或更换等服务时、例如将线圈容器5内的制冷剂气化并排出的作业时,当因制冷剂气化而致使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时,停止利用冷冻机11对被收纳于线圈容器5内制冷剂的冷却。因此,在线圈容器5内制冷剂被气化并被排到线圈容器5之外以后,线圈容器5内处于负压,能够防止排气管路15内吸入具有冻结可能性的水或氮气,从而能够防止因冻结产生的管路堵塞。
若使线圈容器5内的制冷剂气化并被排到线圈容器5之外以后,当线圈容器5内处于负压时,则有可能在排气管路15内吸入具有冻结可能性的水或氮气,排气管路15有因冻结而被堵塞的可能性。并且,在排气管路15因冻结而被堵塞的状态下,即使在线圈容器5内残留了少量的液相制冷剂,当因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等的热浸入而使残留的液相制冷剂气化并体积膨胀时,线圈容器5有破损的可能性。
在这种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在线圈容器5内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利用停止用冷冻机对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冷却,可以防止线圈容器5内处于负压、并能防止排气管路15内因冻结产生的管路堵塞。因此,即使线圈容器5内制冷剂被排出后残留了液相制冷剂,并因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等该液相制冷剂被气化,由于管路没有被堵塞,气化了的制冷剂能从线圈容器排出。即,能防止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的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中,由于当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对电热器17通电并进行排气管路15的加热,即使排气管路15内吸入具有冻结可能性的水或氮气,也能够防止如排气管路15的管路内产生冻结。因此,当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通过对电热器17通电,可以防止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与第1实施例一样,电热器17,也可以根据超导磁体装置的结构或具有冻结可能性成分的种类,设在如排气管路15那样的管路的适当位置。
此外,也可以采用不设置加热排气管路15的电热器17的结构、或不设置第1压力计21a的结构,但作为图1的结构,也可以是具备进行本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及第1实施例的控制两方的控制部的结构。
(第3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7说明适用本发明超导磁体装置的第3实施例。图7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概略结构模式的剖面图。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第1及第2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说明与第1及第2实施例不同的结构或特征。
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与第1及第2实施例的不同点,是设置在线圈容器内液相制冷剂中的净化电热器,连接在与电热器一起形成加热机构的控制部上,当线圈容器内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利用净化电热器加热线圈容器内的液相制冷剂。即,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1,如图7所示,在控制部13上,除了电热器17,还电连接着作为设置在线圈容器5内液相制冷剂中的制冷剂加热机构的净化电热器43。并且,控制部13,当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即,用第2压力计21b检测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对净化电热器43通电、并加热液相制冷剂。此外,将用于控制部13对净化电热器43通电的设定压力,设定为比大气压力高的压力。
因而,在进行超导磁体装置41的维修保养或更换等服务时、例如进行制冷剂注入操作时等,即使线圈容器5呈向大气开放状态,由于当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净化电热器43动作并将线圈容器5内的液相制冷剂气化,所以能将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保持为正压。因此,可以防止如排气管路15的从线圈容器5配置到真空容器7外侧管路内吸入空气、即具有冻结可能性的水或氮气等,从而可以防止因冻结产生的管路堵塞。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即能够防止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如图7所示,通过与加热排气管路15电热器17的组合使用,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但是,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采用不设置加热排气管路15的电热器17,而只设置控制部13及净化电热器43的结构。
(第4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8说明适用本发明超导磁体装置的第4实施例。图8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概略结构模式的剖面图。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第1~第3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只说明与第1~第3实施例不同的结构或特征。
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与第1~第3实施例的不同点,是取代电热器等构成的加热机构,而设置了当如排气管路的从线圈容器配置到真空容器外侧管路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被挤破并使气相制冷剂从该管路流出的爆裂部。即,本实施例的超导磁体装置45,如图7所示,在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比热密封板9还靠近线圈容器5侧空间的排气管15部分设置了爆裂部47。爆裂部47,是能在排气管15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管壁被破坏并处于与真空容器7内连通的状态的部分,例如可以用波纹管管壁比其他管路部分薄的部件做成爆裂部。此外,爆裂部47的破裂压力,被设定为比线圈容器5的耐压低。
因此,当排气管15因冻结被堵塞、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上升、并超过爆裂部47的耐压时,爆裂部47被破坏且线圈容器5内的气相制冷剂从爆裂部47向真空容器7内流出,由此可以防止线圈容器5内的压力超过线圈容器5的耐压、而损坏线圈容器5。即,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而形成堵塞时,能够防止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在真空容器7中,有时也设置当真空容器7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释放真空容器7内压力的安全阀等的释放机构,但若设置了如此的释放机构,即使从爆裂部47向真空容器7内流入气相制冷剂且真空容器7内上升,也不会超过真空容器7耐压,而损坏真空容器7。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靠近热密封板9线圈容器5侧空间的排气管15部分设置了爆裂部47。但是,如第1实施例中所说明,由于因具有冻结可能性成分的凝固点,而改变了因冻结产生堵塞的位置,所以也可以是根据具有冻结可能性成分的凝固点,在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靠近热密封板9外侧空间的排气管15部分设置爆裂部47的结构。并且,也可以在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靠近热密封板9线圈容器5侧空间的排气管15部分、并且若在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靠近热密封板9外侧空间的排气管15部分的两方设置爆裂部47,则能更可靠地防止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的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只显示了在如排气管15的管路被配置于真空容器7内侧的部分设置了爆裂部47的结构。但是,若适当地组合并使用爆裂部、第1~第4实施例中所示的设置加热管路的电热器等加热机构的结构或停止用冷冻机冷却的结构、设置加热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净化电热器等制冷剂加热机构的结构,则可以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当连接线圈容器和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内产生冻结的堵塞时因产生失超现象或真空破坏而产生的线圈容器破损。
此外,在第1~第4实施例中,只表示了作为从线圈容器5配置到真空容器7外侧管路的排气管路15,并在加热排气管路15的电热器17或排气管路15上设置了爆裂部47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在线圈容器5上,连接排气管路15以外的管路,电热器17和爆裂部47,也可以适当地配置在具有因冻结而堵塞可能性的排气管路15以外的从线圈容器5配置到真空容器7外侧的管路上。
此外,在第1~第4实施例中,表示了设置了冷冻机11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设置冷冻机11的结构。此外,冷冻机并不局限于纵置,也可以使用斜或横置的冷冻机。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结构的超导磁体装置,也适用于具有从线圈容器配置到真空容器外侧各种各样管路的各式结构的超导磁体装置。并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使用MRI或NMR的超导磁体装置,也适用于各种用途的超导磁体装置。

Claims (15)

1.一种超导磁体装置,其具有:收纳了超导线圈并且收纳了用于将该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液化制冷剂的线圈容器、将该线圈容器包容于内且从外侧将该线圈容器真空绝热的真空容器、一端部与所述线圈容器连通,另一端部位于所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其特征在于:
其在所述管路被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内侧部分的至少一处设有加热该管路的加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以蛇行状态配置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侧,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以所述蛇行状态配置的管路的弯曲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具有内径比其他部分细的部分,且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内径比其他部分细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是将所述线圈容器内的气相制冷剂排向外侧的排气管路,并具有当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处于打开状态的阀,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加热所述阀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真空容器内具有包围所述线圈容器的热密封板,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管路配置于所述热密封板与所述线圈容器之间的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真空容器内具有包围所述线圈容器的热密封板,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管路配置于所述热密封板与所述真空容器之间的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所述管路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的内侧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压力、及所述管路的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外侧部分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当用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所述管路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的内侧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所述管路的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外侧部分压力的设定压力时,使所述加热机构动作的控制部。
9.一种超导磁体装置,其具有:收纳了超导线圈并且收纳了用于将该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液化制冷剂的线圈容器、将该线圈容器包容于内且从外侧将该线圈容器真空绝热的真空容器、一端部与所述线圈容器连通,另一端部位于所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所述管路被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的内侧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压力的检测机构、冷却被收纳于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制冷剂的冷冻机、控制该冷冻机动作的控制部,该控制部在用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检测的所述管路被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的内侧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压力时,停止用所述冷冻机对被收纳于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制冷剂的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所述管路配置于真空容器的内侧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冷却被收纳于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制冷剂的冷冻机、控制该冷冻机动作的控制部,该控制部在用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检测的所述管路被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的内侧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压力时,停止用所述冷冻机对被收纳于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制冷剂的冷却,同时,使所述加热机构动作。
11.一种超导磁体装置,其具有:收纳了超导线圈并且收纳了用于将该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液化制冷剂的线圈容器、将该线圈容器包容于内且从外侧将该线圈容器真空绝热的真空容器、一端部与所述线圈容器连通而另一端部位于所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设在所述线圈容器内且加热该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制冷剂加热机构、检测所述管路被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的内侧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控制所述制冷剂加热机构动作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用所述压力检测机构检测的所述管路被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的内侧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压力低于设定的压力时,使所述制冷剂加热机构动作并对制冷剂进行加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在所述线圈容器内并加热该线圈容器内制冷剂的制冷剂加热机构、检测所述管路被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内侧的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控制所述制冷剂加热机构动作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用压力检测机构检测的所述管路被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内侧的部分或所述线圈容器内的压力低于设定的压力时,使所述制冷剂加热机构动作并对制冷剂进行加热。
13.一种超导磁体装置,其具有:收纳了超导线圈并且收纳了用于将该超导线圈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液化制冷剂的线圈容器、将该线圈容器包容于内且从外侧将该线圈容器真空绝热的真空容器、一端部与所述线圈容器连通而另一端部位于所述真空容器外侧的管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路被配置于所述真空容器内侧部分的至少一处设有当该管路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被压破并使气相制冷剂从该管路中流出的爆裂部。
14.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和解析核磁共振信号的解析部,所述核磁共振信号来自位于形成于该超导磁体装置的所述超导线圈之间的磁场空间内的检测体。
15.一种核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提取来自位于形成于该超导磁体装置的所述超导线圈之间的磁场空间内的检测体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探头、解析用该探头提取的信号的解析部。
CN 200510064507 2004-04-16 2005-04-11 超导磁体装置 Pending CN16842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21511 2004-04-16
JP2004121511A JP2005310811A (ja) 2004-04-16 2004-04-16 超伝導磁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4207A true CN1684207A (zh) 2005-10-19

Family

ID=34940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64507 Pending CN1684207A (zh) 2004-04-16 2005-04-11 超导磁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587114A3 (zh)
JP (1) JP2005310811A (zh)
CN (1) CN1684207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4532B (zh) * 2009-05-15 2011-09-21 美时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1581524B (zh) * 2008-05-12 2011-11-16 英国西门子公司 致冷剂容器的被动过压和欠压保护
CN102346240A (zh) * 2010-07-30 2012-02-0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在升流期间操作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60610A (zh) * 2009-06-05 2012-05-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制冷机冷却型超导磁铁
CN103177840A (zh) * 2011-12-22 2013-06-26 通用电气公司 热虹吸冷却系统和方法
CN103377788A (zh) * 2012-04-27 2013-10-30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超导磁体系统
CN104052040A (zh) * 2014-06-24 2014-09-17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氮气增强绝缘性能的饱和铁芯型超导限流器
CN104865982A (zh) * 2014-02-26 2015-08-26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及其压力控制装置
CN105873509A (zh) * 2013-11-29 2016-08-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7430920A (zh) * 2015-04-10 2017-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超导磁体
CN107564657A (zh) * 2016-06-30 2018-01-09 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低温恒温器组件和系统
CN108630376A (zh) * 2018-03-29 2018-10-09 杭州汉胜科磁体设备有限公司 超导磁体二级冷却装置及二级冷却方法
CN109872857A (zh) * 2019-02-14 2019-06-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低温背场磁体及高温超导单元交流损耗测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58647B3 (de) * 2005-12-08 2007-08-09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r Quenchauslösung bei erhöhtem Wasserstand bei einem Kryomagneten, sowie Kryomagnet und MRT-Gerät
JP4814630B2 (ja) * 2005-12-21 2011-1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超電導電磁石装置
JP4796995B2 (ja) * 2007-06-11 2011-10-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超伝導磁石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磁気共鳴撮像装置、並びに核磁気共鳴装置
JP2009082308A (ja) * 2007-09-28 2009-04-23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Mri装置
JP5322489B2 (ja) * 2008-04-29 2013-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超電導電磁石
CN101923148B (zh) * 2010-05-21 2013-06-05 南京丰盛超导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紧凑的超导磁体用冷头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8364A (en) * 1979-08-09 1981-03-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mergency gas discharging device
JP3045638B2 (ja) * 1994-07-04 2000-05-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超電導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GB2421299B (en) * 2004-12-16 2010-09-29 Gen Electr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lting ice in an exhaust tube of a container holding helium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1524B (zh) * 2008-05-12 2011-11-16 英国西门子公司 致冷剂容器的被动过压和欠压保护
CN101884532B (zh) * 2009-05-15 2011-09-21 美时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2460610A (zh) * 2009-06-05 2012-05-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制冷机冷却型超导磁铁
CN102460610B (zh) * 2009-06-05 2013-10-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制冷机冷却型超导磁铁
CN102346240A (zh) * 2010-07-30 2012-02-0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在升流期间操作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CN103177840A (zh) * 2011-12-22 2013-06-26 通用电气公司 热虹吸冷却系统和方法
US9958519B2 (en) 2011-12-22 2018-05-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hermosiphon cooling for a magnet imaging system
CN103377788A (zh) * 2012-04-27 2013-10-30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超导磁体系统
CN105873509A (zh) * 2013-11-29 2016-08-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4865982A (zh) * 2014-02-26 2015-08-26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及其压力控制装置
CN104052040B (zh) * 2014-06-24 2017-05-31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氮气增强绝缘性能的饱和铁芯型超导限流器
CN104052040A (zh) * 2014-06-24 2014-09-17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氮气增强绝缘性能的饱和铁芯型超导限流器
CN107430920A (zh) * 2015-04-10 2017-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超导磁体
CN107430920B (zh) * 2015-04-10 2019-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超导磁体
US10490329B2 (en) 2015-04-10 2019-11-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uperconducting magnet
CN107564657A (zh) * 2016-06-30 2018-01-09 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低温恒温器组件和系统
CN108630376A (zh) * 2018-03-29 2018-10-09 杭州汉胜科磁体设备有限公司 超导磁体二级冷却装置及二级冷却方法
CN109872857A (zh) * 2019-02-14 2019-06-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低温背场磁体及高温超导单元交流损耗测量装置
CN109872857B (zh) * 2019-02-14 2021-07-2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低温背场磁体及高温超导单元交流损耗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87114A3 (en) 2008-02-27
EP1587114A2 (en) 2005-10-19
JP2005310811A (ja) 200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4207A (zh) 超导磁体装置
KR101990521B1 (ko) 크라이오펌프 시스템, 크라이오펌프 제어장치, 및 크라이오펌프 재생방법
KR101527070B1 (ko) 크라이오펌프 및 그 재생방법
CN104864645B (zh) 压缩式制冷机
TWI534349B (zh) Cryogenic pump, cryogenic pump regeneration method and cryogenic pump control device
CN1480698A (zh) 除霜器及使用这种除霜器的冰箱
CN104567158B (zh) 控制制冷机系统中制冷液泄漏量的系统及方法
EP2290300A1 (en) Fuel cell cogeneration system
CN103245119B (zh) 制冷机安装结构
CN102175456A (zh) 直筒形液氮液氦双介质兼容热沉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CN107877256A (zh) 一种汽车紧固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装置
US20110120147A1 (en) Pressurized Superfluid Helium Cryostat
CN101994903A (zh) 用于包含超导磁体的冷冻剂容器的失超路径
CN106158228B (zh) 用于超导磁体的冷却系统及磁体系统
JP4814630B2 (ja) 超電導電磁石装置
CN1612270A (zh) 用于液态氦冷却的磁体的零回流排气组件
KR101574940B1 (ko) 초전도 자석을 냉각하기 위한 폐쇄형 냉한제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099245B (zh) 一种智能锂电池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43420A (zh) 带有替代的失超设备的磁场产生装置
CN103021486B (zh)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运输多功能台架及卸料冷却方法
JP2712096B2 (ja) 極低温液体汲出し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0877987U (zh) 一种真空焊接炉
KR101312255B1 (ko) 증기유량 측정장치 및 방법
KR102385435B1 (ko) 냉매 기화 장치
KR101523227B1 (ko) 가스를 매개체로 하는 반도체 제조공정설비용 온도 제어시스템의 냉매 누출 점검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냉매 누출 점검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