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0884A - 显像剂排出单元、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输送系统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像剂排出单元、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输送系统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0884A
CN1680884A CNA200510065034XA CN200510065034A CN1680884A CN 1680884 A CN1680884 A CN 1680884A CN A200510065034X A CNA200510065034X A CN A200510065034XA CN 200510065034 A CN200510065034 A CN 200510065034A CN 1680884 A CN1680884 A CN 1680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path
receiving element
unlatching
discharg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650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4440C (zh
Inventor
春山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D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Data Corp filed Critical Oki D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80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0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44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444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2/00Dispensing
    • Y10S222/01Xer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从排出单元(16)接收显像剂的显像剂接收单元(32)。显像剂接收单元包括从显像剂排出单元(16)通过其中接收显像剂的路径(62+71、75+71、75+76、90+71),该路径适于在长度上膨胀和收缩。显像剂接收单元运动与显像剂排出单元密封接合时,使得显像剂接收单元经由该路径与显像剂排出单元连通。压迫构件(67)在长度膨胀的方向上压迫该路径。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在显像剂排出单元推动显像剂接收单元时接收来自显像剂排出单元的驱动力,驱动力以所述开启闭合构件造成该路径开启的方式作用在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上。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只在显像剂排出单元运动与显像剂接收单元密封接合之后开启该路径。

Description

显像剂排出单元、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输送系统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像剂排出单元、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输送系统和一种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传统成像装置使用例如墨粉的显像剂。墨粉从墨粉盒供应到显像单元。接着显像单元供应墨粉到静电潜像上,以便将静电潜像显像成可视图像。在墨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之后,某些墨粉不能转印到印刷介质上并保留在感光鼓上。清洁单元从感光鼓上去除残留墨粉并将残留墨粉作为废弃墨粉供应到墨粉输送路径。接着,废弃墨粉通过墨粉输送路径输送到废弃墨粉接收单元。以此方式,墨粉在成像装置中从一个区段输送到另一不同的区段。
图23表示一个区段和另一区段之间传统的接口。图2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图23的两个区段。图25是图24结构的透视图。
参考图23-25,墨粉在墨粉输送路径41内输送到废弃墨粉罐44。第一挡板42枢转地安装在墨粉输送路径41的前端部分内。第二挡板43安装在墨粉输送路径41的前端部分的下侧上,并可以在墨粉输送路径41的运动方向上前后滑动。第三挡板45枢转地安装在废弃墨粉罐44上。弹簧46安装在墨粉输送路径41的前端部分的下侧上,并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压迫第二挡板43。当墨粉输送路径41在箭头B的输送方向上进给以便配合在形成在废弃墨粉罐44内的开口40内时,墨粉输送路径41推动第三挡板45到旁边,并且第二挡板43邻靠用作止挡的废弃墨粉罐44。第二挡板43抵抗弹簧46的压迫力向后推动,使得第一挡板42围绕销42a转动以便向下开启墨粉输送路径41的前端部分。
采用墨粉输送路径41和废弃墨粉罐44之间的所述传统接口,第三挡板45与墨粉输送路径41的前后运动可操作地相关,围绕销45a枢转,以便开启和闭合开口40。因此,当墨粉输送路径41经由开口40进入或离开废弃墨粉罐44时,废弃墨粉罐44中的废弃墨粉趋于通过开口40溢出。直到第三挡板45的前端部分已经完全装配到开口40内或完全离开开口40为止,一直存在墨粉溢出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所述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像剂排出单元、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输送系统和一种结合有显像剂排出单元、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输送系统的成像装置。
显像剂排出单元16排出显像剂到显像剂接收单元32。显像剂经由形成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内的开口52排入到显像剂接收单元32。开启和闭合构件53可相对于开口52运动以便开启和闭合开口52。
第一压迫构件55在闭合开启和闭合构件53的方向上压迫开启和闭合构件53;
当接合部分54接合显像剂接收单元32时接合部分54接收来自显像剂接收单元32的驱动力,驱动力以开启和闭合构件53造成开启和闭合构件53开启的方式作用在接合部分54上;
其中接合部分54造成开启和闭合构件53只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运动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密封接合之后开启开口52,使得显像剂排出单元16经由开口52和显像剂接收单元32连通。
显像剂接收单元32从排出单元16接收显像剂。从显像剂排出单元16经由路径62+71、75+71、75+76、90+71接收显像剂。路径62+71、75+71、75+76、90+71适于在长度上膨胀和收缩。当显像剂接收单元32运动与显像剂排出单元16密封接合时,路径62+71、75+71、75+76、90+71经由开口g2、h2与显像剂排出单元16连通。压迫构件67在进行膨胀的方向上压迫路径62+71、75+71、75+76、90+71。当显像剂排出单元16推动显像剂接收单元32时,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接收来自显像剂排出单元16的驱动力,驱动力以开启闭合构件63、66、64造成路径62+71、75+71、75+76、90+71开启的方式作用在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上。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只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运动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密封接合之后开启路径62+71、75+71、75+76、90+71,使得显像剂排出单元16经由路径62+71、75+71、75+76、90+71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连通。
路径62+71、75+71、75+76、90+71包括第一路径构件71、77和相对于第一路径构件71、77滑动运动的第二路径构件62、90。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包括接合部分66。当第一路径构件71抵抗第一压迫构件67相对于第二路径构件运动时,第一路径构件71与接合部分66接合以便造成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开启路径62+71、75+71、75+76、90+71。
第二路径构件62安装在第一路径构件71之上。
第二路径构件75安装在第一路径构件76内。
第二路径构件62具有引导表面75b,并且开启和闭合构件80具有引导表面80a。当第二路径构件62的引导表面75b推动开启和闭合构件75的引导表面80a时,开启和闭合构件80开启路径62+71、75+71、75+76、90+71。
第一路径构件76具有擦拭开启和闭合构件80表面的清洁构件85。
路径77、90包括第一路径构件77和第二路径构件90,第二路径构件90与第一路径77连通,并可以路径在长度上可膨胀和收缩的方式相对于第一路径77弹性运动。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包括当显像剂排出单元16推动显像剂接收单元32时接收来自第二路径构件90的驱动力,驱动力以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开启路径77、90的方式作用在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上。
显像剂输送系统包括显像剂排出单元和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排出单元包括形成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内并且显像剂从显像剂排出单元16通过其中排出的第一开口52。第一开启和闭合构件53安装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上并可相对于第一开口52运动,以便开启和闭合第一开口52。第一压迫构件安装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上并在闭合第一开口52的方向上压迫第一开启和闭合构件53。显像剂经由路径62+71、75+71、75+76、90+71从显像剂排出单元16排出。该路径能够在长度上膨胀和收缩。显像剂接收单元32包括形成在显像剂接收单元32内并显像剂通过其中接收到显像剂接收单元32内的第二开口g1、h1。第二压迫构件67安装在显像剂接收单元32上,并在膨胀路径62+71、75+71、75+76、90+71的方向上压迫第一路径构件。第二开启和闭合构件63、80安装在显像剂接收单元32上以便开启和闭合路径62+71、75+71、75+76、90+71。当路径62+71、75+71、75+76、90+71膨胀时,第二开启和闭合构件63、80闭合路径62+71、75+71、75+76、90+71。第二开启和闭合构件63、80只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运动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密封接合之后开启,使得显像剂排出单元16经由第一开口52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连通。接合部分54安装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上。当接合部分54推动显像剂接收单元32时,接合部分接收来自显像剂接收单元32的驱动力。驱动力以第一开启和闭合构件53开启第一路径62+71、75+71、75+76、90+71的方式作用在接合部分54上。
成像装置结合所述的显像剂输送系统。
本发明其它的适用范围将从下面给出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明白。但是,应该理解到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特定实例只通过示例给出,这是由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此详细说明中将明白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不同变型和改型。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给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中将更加完全理解本发明,附图只通过实例给出,并因此不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按照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处理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接口;
图4是接口及其周围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接口及其周围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接口的截面图;
图7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接口;
图8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接口;
图9表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接口;
图10表示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接口;
图11-13表示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接口;
图14-17表示按照第四实施例的接口;
图18表示按照第五实施例的接口;
图19-21表示按照第五实施例的接口;
图22表示按照第六实施例的接口;
图23表示一个区段和另一区段之间的传统接口;
图2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图23的两个区段;以及
图25是图24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
成像装置的总体构造
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处理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和2,成像装置以串联排列方式结合四个处理单元11a-11d,以便分别形成黄、紫、青和黑色图像。墨粉盒35可拆卸地连接到相应一个处理单元11a-11d上。每个处理单元包括在其中接收墨粉盒35的安装部分36。安装部分36具有形成其中的墨粉接收开口37。曝光单元14和转印单元29靠近相应一个处理单元11a-11b布置。每个处理单元包括感光鼓12,充电辊13、显像单元15和清洁单元16围绕感光鼓布置。清洁单元16在本发明中用作显像剂排出单元。
采用所述的成像装置,驱动源和齿轮(未示出)转动驱动感光鼓12。充电辊13在感光鼓12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充电。曝光单元14用光线照射感光鼓12的充电表面,以便形成静电潜像。显像单元15采用墨粉将静电潜像显像成墨粉图像。为此,新鲜未使用的墨粉从墨粉盒35供应到显像单元15。
转印辊29将墨粉图像转印到例如从纸盒17供应的纸张的记录介质10上。某些墨粉不能进行转印并保留在感光鼓12上。感光鼓12上的残留墨粉通过清洁单元16去除。清洁单元16包括壳体16a、刮刀(未示出)和螺旋输送器30(图3)。刮刀以刮刀邻靠感光鼓12的表面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6a上。螺旋输送器30围绕其纵向轴线转动并平行于感光鼓12的转动轴线延伸。螺旋输送器30通过马达(未示出)转动驱动,并将从感光鼓12上刮除的废弃墨粉(残留墨粉)输送到清洁单元16。壳体16a是一个处理单元11a-11d的壳体的一部分。
纸盒17在其中保持记录介质10的堆摞。跳动辊18布置在记录介质10的堆摞之上以便将记录介质10逐张供应到介质输送路径。在跳动辊18的下游设置供应辊19a和压紧辊20a,以及在供应辊19a和压紧辊20a的下游设置对准辊19b和压紧辊20b。供应辊19a和压紧辊20a在其中保持记录介质10,并相互转动接触以便将记录介质10进给到对准辊19b和压紧辊20b。供应辊19a和压紧辊20b首先停止。接着,供应辊19a和压紧辊20a将记录介质10向前供应,直到记录介质10的整个前边缘邻靠对准辊19b和压紧辊20b。随后,对准辊19b和压紧辊20b转动以便进给记录介质10。跳动辊18和对准辊19a和19b通过驱动马达(未示出)可操作地转动驱动。
定影单元23包括加热辊23a和加压辊23b。定影辊23a和加压辊23b将热量和压力施加到转印到记录介质10上的墨粉图像上。在定影之后,记录介质10离开定影单元23。排出辊24a和24b以及压紧辊25a和25b相互协作以夹持关系保持记录介质并通过马达(未示出)转动,以便将记录介质10排出成像装置。
成像装置的操作
将描述所述成像装置的操作。跳动辊18供应纸盒17内保持的记录介质堆摞的顶页。供应辊19a和压紧辊20a与对准辊19b和压紧辊20b协作,以便以夹持关系在其中间保持每页记录介质。接着,供应辊19a和压紧辊20a以及对准辊19b和压紧辊20b转动以便供应记录介质10到感光鼓12和处理单元11a的转印辊29之间限定的转印点。接着,黄墨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10上。
随后,记录介质10顺序通过处理单元11b-11d,使得紫、青和黑墨粉图像对准地转印到记录介质10上,以便形成全彩色墨粉图像。
接着,定影单元23将完整的彩色墨粉图像定影成全彩色永久图像。随后,记录介质10以夹持关系保持在排出辊24a和压紧辊25a之间。排出辊24a和压紧辊25a转动以便将记录介质10输送到排出辊24b和压紧辊25b,继而排出记录介质10。
如上所述,螺旋输送器30将从感光鼓12上除去的废弃墨粉输送到清洁单元16的一个端部上。墨粉接着接收在墨粉接收单元32,继而供应废弃的墨粉到废弃墨粉罐34。废弃墨粉罐34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上。墨粉接收单元32在本发明中用作显像剂接收单元。
墨粉接收单元32包括中空圆柱形壳体32a、螺旋输送器31和马达33。中空圆柱形壳体32a在记录介质10输送的方向上延伸,并用作墨粉输送路径。螺旋输送器31在壳体32a内转动以便输送墨粉。马达33转动驱动螺旋输送器31。当马达33驱动螺旋输送器31时,在处理单元11a-11d中从感光鼓12上去除的废弃墨粉在记录介质10的相反方向上在壳体32a内输送。换言之,废弃墨粉相对于记录介质10的输送方向输送到上游端。
清洁单元和墨粉接收单元之间的接口
现在将描述清洁单元16和墨粉接收单元32之间的接口。在第一实施例中,清洁单元16与墨粉接收单元32协作以便形成本发明的显像剂输送系统。
图3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接口。图4是接口及其周围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接口及其周围的局部截面图。图6是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接口的截面图。
参考图6,中空筒体51设置成形成废弃墨粉通过其中输送到墨粉接收单元32的墨粉路径。在中空筒体51的底部形成开口52。挡板53是中空筒体的形状,并在其中具有开口56。挡板53在中空筒体51内转动和滑动安装,使得当挡板53转动时,根据挡板53相对于中空筒体51的位置,开口56运动进入或离开与开口52的对准。
为了开启和闭合挡板53,设置径向向外伸出通过筒体51的杆54。杆54在闭合挡板53的方向上通过弹簧55压迫。杆54通过止挡(未示出)限制其转动位置。弹簧55安装在杆54和清洁单元16的永久部分之间。
墨粉接收单元32包括废弃墨粉通过其中接收的中空筒体71,中空筒体71紧靠清洁单元16的开口52下部定位。中空筒体62滑动地安装在中空筒体71之上。中空筒体71和62具有矩形截面。中空筒体71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h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h2。中空筒体62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g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g2。
中空筒体62具有略微大于中空筒体71的外尺寸(周边)的内尺寸(周边),使得中空筒体71的外表面可在中空筒体62的内表面上滑动。中空筒体62在靠近下开口h1的位置上具有突出部f1,突出部f1在相反方向上向外径向伸出。弹簧67以弹簧67朝着清洁单元16压迫中空筒体62的方式安装在突出部f1和壳体32a之间。中空筒体71和62和弹簧67协作以便形成伸缩墨粉路径,弹簧67在拉神“伸缩件”的方向上压迫中空筒体62。
挡板63在中空筒体71的内表面上安装在中空筒体71的下端部分上。当短杆66操作时,挡板63围绕轴64枢转以便开启和闭合下开口g1和h1以及上开口g2和h2。扭簧65安装在轴64上,并在闭合挡板63的方向上压迫挡板63。
中空筒体62具有沿着中空筒体71的内壁从上开口h2延伸到下开口h1的接合部分68。当中空筒体62朝着壳体32a抵抗弹簧67的压迫力运动时,接合部分68推动短杆66以便开启挡板63。突出部70平行于中空筒体71和62的轴向从壳体32a朝着清洁单元16的杆54向上延伸。邻靠构件69由例如海绵的弹性材料制成,并布置在中空筒体62上,以便围绕形成在中空筒体外开口h2的下侧内。邻靠构件69完全围绕开口52。
将描述所述构造的接合部分的操作。
图7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接口。图8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接口。
当处理单元11a-11d(图1)连接到成像装置上时,清洁单元16也连接到墨粉接收单元32上。参考图6,清洁单元16首先在箭头D所示的方向上运动。中空筒体51的底部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使得开口52和上开口h2完全与环境密封。此时,挡板53和63处于其闭合位置,并因此墨粉T密封在清洁单元16内。
当清洁单元16如图7所示进一步在D方向上运动时,中空筒体62也抵抗弹簧67的压迫力运动,同时中空筒体51和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接合部分68推动短杆66,造成挡板63抵抗扭簧65的压迫力开启。此时,突出部70邻靠杆54。
如图8所示,当清洁单元16进一步在D方向上运动时,突出部70抵抗弹簧55的压迫力向上推动杆54。注意到突出部抵抗弹簧55的压迫力向上推动杆54以便只在挡板80完全或充分开启之后开启开口52。当开口52开启时,墨粉T从清洁单元16经由开口56和52排出到墨粉接收单元32内。
在这种情况下,挡板53只在挡板63至少充分开启时开启,确保墨粉T落入墨粉接收单元32。因此,清洁单元16的外表面不被墨粉T污染。
拆卸清洁单元
将给出当处理单元11a-11d从成像装置拆卸时清洁单元16从墨粉接收单元32上拆卸的操作的说明。当清洁单元16在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上运动时,弹簧55的压迫力造成杆54朝着墨粉接收单元32运动以便闭合挡板53。
弹簧67的压迫力造成中空筒体62朝着清洁单元16运动,而中空筒体51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突出部68运动离开与杆66的接合,使得扭簧65的压迫力造成挡板63闭合。此时,筒体51始终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使得开口52和上开口h2完全密封。因此,墨粉T不会由于挡板63的开启和闭合操作而泄漏或者散开。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清洁单元16安装在墨粉接收单元32上时,只在筒体51和邻靠构件69相互接合以便将开口52和上开口h2与环境完全密封之后,墨粉接收单元32一侧上的挡板63开启。随后,清洁单元16一侧上的挡板53开启。当清洁单元16从墨粉接收单元32上拆卸,清洁单元16一侧上的挡板53开启,其中筒体51和邻靠构件69完全与环境密封。接着,墨粉接收单元32一侧上的挡板53闭合。因此,墨粉T不会由于挡板63的开启和闭合操作而泄漏或散开。
第二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元件给出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9表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接口。参考图9,墨粉接收单元32具有设置成接收墨粉T(图6)的中空筒体71,中空筒体71与形成在清洁单元16内的开口52对准。中空筒体75可滑动地装配在中空筒体71内。中空筒体71和76具有矩形截面。中空筒体71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h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h2。中空筒体62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g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g2。清洁单元16和墨粉接收单元32协作以便形成本发明的墨粉输送系统。
中空筒体75具有略微小于中空筒体71的内直径的外直径,使得中空筒体75的外表面可在中空筒体71的内表面上平稳滑动。中空筒体75在靠近下开口h2的位置上具有突出部f2,突出部f2径向向外伸出。弹簧67安装在突出部f2和壳体32a之间,使得弹簧67朝着清洁单元16压迫中空筒体75。
挡板63安装在中空筒体71的下端部上,围绕轴64枢转。扭簧65安装在轴64上,并在闭合挡板63的方向上压迫挡板63。杆设置在挡板63上,并进行操作以便造成挡板63开启和闭合。当杆66操作以便开启或闭合挡板63时,下开口g1和h1以及上开口g2和h2开启或闭合。
当中空筒体75抵抗弹簧67的压迫力运动时,同时中空筒体51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中空筒体75的一端75a抵抗扭簧65的压迫力推动杆66。这造成挡板63开启。
其它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并省略其描述。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例构造成使得安装在中空筒体71内的中空筒体75和挡板只在杆66推动中空筒体75的一端75a时开启。该构造简化中空筒体75的构造。另外,落入中空筒体75内的墨粉T不泄漏。
第三实施例
与第二实施例类似的元件给出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构造
图10表示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接口。参考图10,墨粉接收单元32具有设置成接收墨粉T(图6)的中空筒体76,中空筒体76与清洁单元16一侧的开口52对准。中空筒体75可滑动地装配在中空筒体76内。中空筒体75和76具有矩形截面。中空筒体71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h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h2。中空筒体62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g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g2。清洁单元16和墨粉接收单元32协作以便形成本发明的墨粉输送系统。
中空筒体75具有略微小于中空筒体76的内直径的外直径,使得中空筒体75的外表面可在中空筒体76的内表面上滑动。中空筒体75在靠近下开口h2的位置上具有突出部f2,突出部f2径向向外伸出。弹簧67安装在突出部f2和壳体32a之间,使得弹簧67朝着清洁单元16压迫中空筒体75。
中空筒体75在其一端75a具有引导表面75b(斜切表面),引导表面75b相对于中空筒体75运动方向成一个角度(大约45度)。挡板80通过支承构件(未示出)支承以便闭合和开启壳体32a内侧上的中空筒体76的下开口g1。挡板80在垂直于中空筒体75运动方向的方向上运动,由此开启和闭合下开口g1和h1。为此,挡板80在其一端具有引导表面(斜切表面),引导表面以与引导表面75b相同的角度倾斜。
弹簧81在壳体32a内侧上靠近挡板80布置,在闭合下开口g1和h1的方向上压迫挡板80。当中空筒体75抵抗弹簧67的压迫力朝着墨粉接收单元32运动时,引导表面75b运动与挡板80接合。引导表面75b以凸轮方式带动引导表面80a以便运动挡板80到旁边,使得挡板80抵抗弹簧81的压迫力开启。
连接清洁单元
将描述所述构造的接口的操作。图11-13表示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接口。
当处理单元11a-11d(图1)连接到成像装置上时,清洁单元16也连接到墨粉接收单元32上。参考图11,清洁单元16在箭头D所示的方向上朝着墨粉接收单元32运动,中空筒体51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这使得开口52和上开口h2完全与环境密封。此时,挡板53和80闭合,并因此墨粉T密封地保持在清洁单元16内。
当清洁单元16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在D方向上运动时,中空筒体51也抵抗弹簧67的压迫力运动,同时中空筒体51和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引导表面75b推动引导表面80a,造成挡板80抵抗扭簧81的压迫力开启。此时,突出部70邻靠杆54。
如图13所示,清洁单元16进一步在D方向上运动,突出部70抵抗弹簧55的压迫力向上推动杆54。注意到突出部70抵抗弹簧55的压迫力向上推动杆54以便只在挡板80完全或充分开启之后开启开口52。当开口52开启时,墨粉T从清洁单元16经由开口56和52排出到墨粉接收单元32内。
如上所述,挡板53只在挡板80至少充分开启之后开启,确保墨粉T落入墨粉接收单元32。因此,清洁单元16的外表面不被墨粉T污染。
拆卸清洁单元
将给出当处理单元11a-11d从成像装置拆卸时清洁单元16从墨粉接收单元32上拆卸的操作的说明。
当清洁单元16在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上运动时,弹簧55的压迫力造成杆54朝着墨粉接收单元32运动以便闭合挡板53。
弹簧67的压迫力造成中空筒体75朝着清洁单元16运动,而中空筒体51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此时,筒体51始终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使得开口52和上开口h2与环境完全密封。因此,墨粉T不会由于挡板80的开启和闭合操作而泄漏或者散开。
在第三实施例中,当清洁单元16安装在墨粉接收单元32上时,只在筒体51和邻靠构件69相互接合以便将开口52和上开口h2与环境完全密封之后,墨粉接收单元32一侧上的挡板80开启。随后,清洁单元16一侧上的挡板53开启。
当清洁单元16从墨粉接收单元32上拆卸时,清洁单元16一侧上的挡板53闭合,其中筒体51和邻靠构件69完全与环境密封。接着,墨粉接收单元32一侧上的挡板80闭合。接着,挡板80闭合。因此,墨粉T不会由于挡板80的开启和闭合操作而泄漏或散开。
如上所述,中空筒体75安装在中空筒体76内,使得当中空筒体75的引导表面75b推动引导表面80a时,挡板80开启。该构造简化中空筒体75的构造,并在墨粉T经由中空筒体75落入墨粉接收单元32时防止墨粉T泄漏。
由于挡板80在垂直于墨粉T从清洁单元15落入墨粉接收单元32方向的方向上开启和闭合,挡板80不形成墨粉烟雾。
第四实施例
与第三实施例类似的元件给出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4-17表示按照第四实施例的接口。
靠近中空筒体76的下开口g1设置清洁元件85。当挡板80开启和闭合下开口g1时,清洁元件85在挡板80的表面上滑动,使得从挡板90上清洁墨粉颗粒。
当处理单元11a-11d(图1)连接到成像装置上时,清洁单元16也连接到墨粉接收单元32上。参考图15,当清洁单元16在箭头D所示的方向上朝着墨粉接收单元32运动时,中空筒体51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这使得开口52和上开口h2完全与环境密封。此时,挡板53和80始终闭合,并因此墨粉T密封地保持在清洁单元16内。
当清洁单元16如图16所示进一步在D方向上运动时,中空筒体75也抵抗弹簧67的压迫力运动,同时中空筒体51和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引导表面75b(斜切表面)推动引导表面80a(斜切表面),造成挡板80抵抗扭簧81的压迫力开启。此时,清洁元件擦拭挡板80的表面,使得从挡板80的表面上清洁墨粉颗粒。同样,突出部70邻靠杆54,如图16所示。
如图17所示,当清洁单元16进一步在D方向上运动时,突出部70只在挡板80完全或充分开启之后抵抗弹簧55的压迫力向上推动杆54。因此,开口52开启,使得墨粉T从清洁单元16排出到墨粉接收单元32内。
应该注意到挡板53只在挡板80至少充分开启之后开启,确保墨粉T落入墨粉接收单元32,而不粘连到挡板80的外表面上。即使墨粉粘连到挡板80的外表面上,清洁构件85可将其擦拭掉。
当处理单元11a-11d从成像装置拆卸并且清洁单元16从墨粉接收单元32上拆卸时,清洁元件85在挡板80的运动期间擦拭挡板80的外表面。
换言之,即使墨粉由于某些原因粘连到挡板80的外表面上,也可从挡板80上清洁墨粉颗粒。这防止操作者的手被墨粉污染。清洁单元16和墨粉接收单元32协作以便形成本发明的显像剂输送系统。
第五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元件给出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8表示按照第五实施例的接口。参考图18,墨粉接收单元32具有设置成接收墨粉T的中空筒体77,中空筒体77与清洁单元16一侧的开口52对准。中空筒体90安装在中空筒体77上。中空筒体90由手风琴形状的弹性材料制成,并因此可以弹性膨胀和收缩。中空筒体77和90具有矩形截面。中空筒体77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g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g2。中空筒体90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h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h2。清洁单元16和墨粉接收单元32协作以便形成本发明的墨粉输送系统。
大致矩形环状构件91安装在中空筒体90的顶部上。当清洁单元16与矩形环状构件91接触时,中空筒体90压迫清洁单元16。矩形环状构件91具有从上开口h2向下延伸到下开口g1的突出部92。中空筒体77和90协作以便形成可以膨胀和收缩的墨粉路径。
挡板63在中空筒体77的内表面上安装在中空筒体77的下端部上。短杆66设置成操作挡板63。当短杆66操作时,挡板63围绕轴64枢转以便开启和闭合下开口g1。扭簧65安装在轴64上并在闭合挡板63的方向上压迫挡板63。
将描述所述构造的接口的操作。图19-21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接口。
连接清洁单元
当处理单元11a-11d(图1)连接到成像装置上时,清洁单元16也连接到墨粉接收单元32上。参考图19,当清洁单元16在箭头D所示的方向上朝着墨粉接收单元32运动时,中空筒体51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这使得开口52和上开口h2完全与环境密封。此时,挡板53和63始终闭合,并因此墨粉T密封地保持在清洁单元16内。
当清洁单元16如图20所示进一步在D方向上运动时,中空筒体90也抵抗弹簧67的压迫力收缩,同时中空筒体51和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突出部92推动短杆66,造成挡板63开启。此时,突出部70邻靠杆54。
如图21所示,清洁单元16进一步在D方向上运动,突出部70抵抗弹簧55的压迫力向上推动杆54。注意到突出部70抵抗弹簧55的压迫力向上推动杆54以便只在挡板80完全或充分开启之后开启开口52。当开口52开启时,墨粉T从清洁单元16经由开口56和52排出到墨粉接收单元32内。
在这种情况下,挡板53只在挡板64至少充分开启时开启,确保墨粉T落入墨粉接收单元32。因此,清洁单元16的外表面不被墨粉T污染。
拆卸清洁单元
将给出当处理单元11a-11d从成像装置拆卸时清洁单元16从墨粉接收单元32上拆卸的操作的说明。
当清洁单元16在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上运动时,弹簧55的压迫力造成杆54朝着墨粉接收单元32运动以便闭合挡板53。
中空筒体90的压迫力造成环状构件91朝着清洁单元16运动,同时中空筒体51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突出部92运动离开与杆66的接合,使得扭簧65的压迫力造成挡板63闭合。此时,筒体51保持与邻靠构件69紧密接触,使得开口52和上开口h2与环境完全密封。因此,墨粉T不会由于挡板63的开启和闭合操作而泄漏或者散开。
中空筒体90和中空筒体77之间的紧密接触接合完全防止墨粉T泄漏。另外,中空筒体90压迫环状构件91贴靠清洁单元16。这消除了设置用于压迫中空筒体贴靠清洁单元16的弹簧的需要,并简化墨粉接收单元32的构造。
第六实施例
与第五实施例类似的元件给出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22表示按照第六实施例的接口。
参考图22,墨粉接收单元32具有设置成接收墨粉T的中空筒体77,中空筒体77与清洁单元16一侧的开口52对准。中空筒体90安装在中空筒体77上。中空筒体90由手风琴形状的弹性材料制成,并因此可以弹性膨胀和收缩。中空筒体77和90具有矩形截面。中空筒体77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g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g2。中空筒体90在其下端具有下开口h1,并在其上端具有上开口h2。清洁单元16和墨粉接收单元32协作以便形成本发明的墨粉输送系统。
矩形环状构件91安装在中空筒体90的顶部上。当清洁单元16与矩形环状构件91压力接触时,中空筒体90压迫矩形环状构件91贴靠清洁单元16。矩形环状构件91具有相对于与中空筒体90膨胀和收缩方向平行的中空筒体90的轴线在直径上相对的两个突出部95和96。突出部95和96从上开口h2向下延伸到下开口g1。中空筒体77和90协作以便形成可以膨胀和收缩的墨粉路径。
造成中空筒体90抵抗起本身弹性进行收缩,使得矩形环状构件91朝着突出部95运动,使得突出部95推动杆66。突出部95向下推动短杆66,造成挡板63围绕轴64枢转,以便开启下开口g1。
在中空筒体90内延伸的引导件85和96防止墨粉T粘连到或停留在手风琴形状的内表面上。这使得挡板63可靠地开启和闭合。
在本发明中,中空筒体62、71、75-77和90已经描述成具有矩形截面。截面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圆形、多边形或类似形状。
因此描述了本发明,将理解到本发明可以许多方式改变。这种变型不认为是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所有的这些变型旨在包括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排出显像剂到显像剂接收单元(32)的显像剂排出单元(16),包括:
显像剂通过其中排入到显像剂接收单元(32)的开口(52);
可相对于所述开口(52)运动以便开启和闭合所述开口(52)的开启和闭合构件(53);
在闭合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53)的方向上压迫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53)的第一压迫构件(55);
接合部分(54),当所述接合部分(54)接合显像剂接收单元(32)时接收来自显像剂接收单元(32)的驱动力,驱动力以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53)造成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53)开启的方式作用在所述接合部分(54)上;
其中所述接合部分(54)造成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53)只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运动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密封接合之后开启所述开口(52),使得显像剂排出单元(16)经由所述开口(52)和显像剂接收单元(32)连通。
2.一种从排出单元(16)接收显像剂的显像剂接收单元(32),包括:
路径(62+71、75+71、75+76、90+71),从显像剂排出单元(16)通过该路径接收显像剂,所述路径(62+71、75+71、75+76、90+71)适于在长度上膨胀和收缩;
开口(g2、h2),当显像剂接收单元(32)运动与显像剂排出单元(16)密封接合时,所述路径(62+71、75+71、75+76、90+71)经由开口(g2、h2)与显像剂排出单元(16)连通;
压迫构件(67),该压迫构件在进行膨胀的方向上压迫所述路径(62+71、75+71、75+76、90+71);以及
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当显像剂排出单元(16)推动显像剂接收单元(32)时,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接收来自显像剂排出单元(16)的驱动力,驱动力以所述开启闭合构件(63、66、64)造成所述路径(62+71、75+71、75+76、90+71)开启的方式作用在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上;
其中,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只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运动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密封接合之后开启所述路径(62+71、75+71、75+76、90+71),使得显像剂排出单元(16)经由所述路径(62+71、75+71、75+76、90+71)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像剂接收单元(3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62+71、75+71、75+76、90+71)包括第一路径构件(71、77)和相对于第一路径构件(71、77)滑动运动的第二路径构件(62、90);
其中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包括接合部分(66);
其中当第一路径构件(71)抵抗第一压迫构件(67)相对于第二路径构件运动时,第一路径构件(71)与接合部分(66)接合以便造成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开启所述路径(62+71、75+71、75+76、90+7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像剂接收单元(32),其特征在于,第二路径构件(62)安装在第一路径构件(71)之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像剂接收单元(32),其特征在于,第二路径构件(75)安装在第一路径构件(76)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像剂接收单元(32),其特征在于,第二路径构件(62)具有引导表面(75b),并且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80)具有引导表面(80a);
其中当第二路径构件(62)的引导表面(75b)推动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75)的引导表面(80a)时,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80)开启所述路径(62+71、75+71、75+76、90+7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像剂接收单元(32),其特征在于,第一路径构件(76)具有擦拭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80)表面的清洁构件(85)。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像剂接收单元(3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77、90)包括第一路径构件(77)和第二路径构件(90),第二路径构件(90)与第一路径(77)连通,并可以所述路径在长度上可膨胀和收缩的方式相对于第一路径(77)弹性运动;
其中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包括当显像剂排出单元(16)推动显像剂接收单元(32)时接收来自第二路径构件(90)的驱动力,驱动力以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开启所述路径(77、90)的方式作用在所述开启和闭合构件(63、66、64)上。
9.一种显像剂输送系统,包括:
第一开口(52),该开口形成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内并且显像剂从显像剂排出单元(16)通过其中排出;
第一开启和闭合构件(53),该构件安装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52)运动,以便开启和闭合所述第一开口(52);
第一压迫构件,该构件安装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上并在闭合所述第一开口(52)的方向上压迫所述第一开启和闭合构件(53);
路径(62+71、75+71、75+76、90+71),显像剂经由所述路径从显像剂排出单元(16)排出,所述路径能够在长度上膨胀和收缩;
第二开口(g1、h1),该开口形成在显像剂接收单元(32)内并显像剂通过其中接收到显像剂接收单元32内;
第二压迫构件(67),该构件安装在显像剂接收单元(32)上,并在膨胀路径(62+71、75+71、75+76、90+71)的方向上压迫第一路径构件;
第二开启和闭合构件(63、80),该构件安装在显像剂接收单元(32)上以便开启和闭合路径(62+71、75+71、75+76、90+71),其中当路径(62+71、75+71、75+76、90+71)膨胀时,所述第二开启和闭合构件(63、80)闭合路径(62+71、75+71、75+76、90+71),并且只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运动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密封接合之后开启,使得显像剂排出单元(16)经由所述第一开口(52)与显像剂接收单元(32)连通;以及
接合部分(54),该部分安装在显像剂排出单元(16)上,当所述接合部分(54)推动显像剂接收单元(32)时,所述接合部分接收来自显像剂接收单元(32)的驱动力,驱动力以第一开启和闭合构件(53)开启所述第一路径(62+71、75+71、75+76、90+71)的方式作用在所述接合部分(54)上。
10.一种结合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像剂输送系统的成像装置。
CN200510065034A 2004-04-09 2005-04-11 显像剂排出单元、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输送系统和成像装置 Active CN1005944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6141/2004 2004-04-09
JP116141/04 2004-04-09
JP2004116141A JP4578848B2 (ja) 2004-04-09 2004-04-09 現像剤受取ユニット、現像剤搬送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0884A true CN1680884A (zh) 2005-10-12
CN100594440C CN100594440C (zh) 2010-03-17

Family

ID=34909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65034A Active CN100594440C (zh) 2004-04-09 2005-04-11 显像剂排出单元、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输送系统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94230B2 (zh)
EP (1) EP1584991B1 (zh)
JP (1) JP4578848B2 (zh)
CN (1) CN10059444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982A (zh) * 2015-02-27 2021-08-17 佳能株式会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7999B1 (en) * 2005-09-21 2012-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artridge for developing device
US7548710B2 (en) * 2006-10-25 2009-06-1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ual sliding shutter system
JP4511583B2 (ja) * 2007-11-09 2010-07-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5624294B2 (ja) * 2009-09-02 2014-11-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ング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842356B2 (ja) * 2009-09-15 2011-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111835B2 (ja) * 2013-05-09 2017-04-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50661B2 (ja) * 2013-08-12 2017-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
US9459557B1 (en) * 2015-07-24 2016-10-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95833B2 (ja) * 2015-07-28 2019-10-2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機構、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55716B2 (ja) * 2016-09-14 2021-04-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器、現像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32955B2 (ja) * 2017-03-16 2021-09-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022915B2 (en) 2018-06-05 2021-06-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belt unit having cleaning unit
JP7166804B2 (ja) * 2018-06-22 2022-1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GR1010258B (el) * 2021-07-08 2022-06-27 ΙΟΥΛΙΑ ΚΑΙ ΕΙΡΗΝΗ ΤΣΕΤΗ ΦΑΡΜΑΚΕΥΤΙΚΑ ΕΡΓΑΣΤΗΡΙΑ ΑΒΕΕ με δ.τ. "INTERMED ΑΒΕΕ", Συνθεση που περιεχει καροτενοειδη, βιταμινες, συνενζυμο q10, αμινοξεα και μεταλλα για χρηση ως αυτομαυριστικο χωρις εκθεση στον ηλι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8660U (ja) * 1983-05-13 1984-1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回収装置
JPH0197368U (zh) * 1987-12-17 1989-06-28
US5621507A (en) * 1993-11-30 1997-04-15 Mita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developing device and toner cartridge used therefor
JPH10123866A (ja) 1996-10-21 1998-05-15 Oki Data:Kk カラー画像記録装置
JP3445202B2 (ja) * 1999-03-29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3966639B2 (ja) 1999-03-31 2007-08-2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記録装置
JP4297667B2 (ja) 2002-08-27 2009-07-1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貯蔵容器、印刷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26018A (ja) * 2002-09-30 2004-04-22 Canon Inc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982A (zh) * 2015-02-27 2021-08-17 佳能株式会社
CN113267981A (zh) * 2015-02-27 2021-08-17 佳能株式会社
CN113267981B (zh) * 2015-02-27 2024-04-26 佳能株式会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00873A (ja) 2005-10-27
EP1584991B1 (en) 2016-12-07
JP4578848B2 (ja) 2010-11-10
CN100594440C (zh) 2010-03-17
EP1584991A3 (en) 2012-01-25
US20050226658A1 (en) 2005-10-13
US7194230B2 (en) 2007-03-20
EP1584991A2 (en) 2005-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0884A (zh) 显像剂排出单元、显像剂接收单元、显像剂输送系统和成像装置
CN1773387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1064147C (zh) 处理暗盒的再生方法及处理暗盒
CN1129816C (zh) 感光体组件、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303485C (zh) 处理盒翻新方法
CN1258865A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装置
CN1101559C (zh) 显影盒以及电照相成像装置
CN2632728Y (zh) 处理单元及影像形成设备
CN101057187A (zh) 图像形成设备、色粉盒、显影剂盒和图像承载构件盒
CN1619431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1862416A (zh) 处理盒,盒,图像携带体盒,显影盒,色粉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462911A (zh)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677279A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940775A (zh) 处理盒、成像装置、在装置主体上安装拆卸处理盒的方法
CN192872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834823A (zh) 处理盒和可与之一起使用的成像设备
CN1591236A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677261A (zh)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658085A (zh) 显影装置和印刷装置
CN1010342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40761A (zh) 显影装置
CN1900839A (zh) 成像处理模块及具有该成像处理模块的成像装置
CN1324412C (zh) 成像设备
CN1900842A (zh) 显影剂盒、打印过程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776539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9

Address after: Tiger gate, 1, 7, 12, Tokyo harbour, Japan

Patentee after: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ki Data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