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4205B - 数控电磁织机 - Google Patents

数控电磁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4205B
CN1664205B CN 200410099710 CN200410099710A CN1664205B CN 1664205 B CN1664205 B CN 1664205B CN 200410099710 CN200410099710 CN 200410099710 CN 200410099710 A CN200410099710 A CN 200410099710A CN 1664205 B CN1664205 B CN 1664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ion device
weft insertion
support plate
controller
w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997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4205A (zh
Inventor
戴明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997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64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664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4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64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42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数控电磁织机,是织机的五个功能部分都在数控伺服系统控制下工作的一种新型织机。它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突破了现有织机曲柄轴每转一周,开口、引纬、打纬各动作一次,并只能是在给定的时间内工作的限制。二是突破了现有各种织机,对引纬长度的限制。数控电磁织机的实现,砍掉了现有织机都具有的主电动机和由主电动机到五大功能部分必不可少的机械传动机构和机械转换机构,消除了这些机械运动所耗费的能量,降低了噪声,简化了织机的机械结构。织机数控化后,改变织机的控制软件,就可以改变织物的组织。以数控电磁织机更新换代老式织机,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劳动环境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对我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纺织行业的利益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Description

数控电磁织机
一、发明的名称:数控电磁织机
二、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纺织机器制造、磁场和电磁场以及数控伺服技术
三、本发明的技术背景:
古今中外,不论是人工织机,还是机织织机,都是由五大机构(或者说五大功能部分)所组成,这些机构是:
1、开口机构——把经纱上下分开,组成织口;
2、引纬机构——引导纬纱进入并穿过梭口;
3、打纬机构——把新引入的纬纱推向织口,形成织物;
4、送经机构——把经纱不断地补充送向织口;
5、卷取机构——把新形成的织物引离并形成布卷。
这似乎是织造过程一成不变的规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好像是织机的经典组成模式。
进入机织时代以来,在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织机之间,除了引纬机构方面有所变化,并形成名称不同的各种织机(包括有梭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外,其他四大机构,并无多大变化,几乎成了织机的大同小异的通用部分。所以在我后面新设计的织机里,对于应用成功的部件,也将予以采用。
各种机织织机,名称上有区别,性能上也有所不同,但就织机的整体机械结构的程式上来讲,却仍然是类同的,即都是由一台电动机带动皮带轮、曲柄轴、齿轮等传动机构,进而推动凸轮、偏心轮、曲轴、杠杆等转换机构,使织机的五大机构依次地运动,来完成织造过程。由一台电动机带动一套特定的机械结构运动,固然有它一定的优点,即各部分的动作不会紊乱,但也由此带来了诸多的缺点,这就是:①使整台织机的结构变得十分复杂,给加工制造带来麻烦;②机器的传动机构和机械转换机构太多,耗费了大量的能量;③这些众多的机械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噪声,污染了劳动环境;④织机的织造运动,都是开口、引纬、打纬循环往复地匀速地动作,即曲柄轴每转一周,它们各工作一次,见附图一。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工作时间分配,即不能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引纬操作,而它却是提高引纬率及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再进一步深入观察可以发现,现有织机经过复杂的传动、转换,最终完成织造动作的三个主要部件,即开口动作的综框,引纬动作的引纬器,打纬动作的筘,都是可由直线运动来完成,见附图二。而且综框的上下直线运动,行程最大也不过30cm;筘的前后直线运动,行程最大也不超过20cm;如果引纬器的很长行程的直线运动也可以顺利解决的话,那么织机的整体结构程式,将可以进行很大的改变。变得结构很简单,变得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变得更有利于数控化。
我所引证和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有:
1、《新型织机》编著陈明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2、《机织学》编包玫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3、《棉织设备》主编黄故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4、《1515型织机修理工作法》纺织工业部生产司编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四、发明的目的
基于以上对现有织机的观察与分析,形成了我设计新织机的构想,以制造出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更新型的织机,并用此织机更新换代我国仍在大量使用的老式织机,变我纺织工业大国为纺织工业强国。从此,我国不但不要再花巨资引进他国的织机设备和技术,反而可以大量出口我国生产的更新型的织机和技术,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这就是我苦心钻研,发明数控电磁织机的目的。
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数控伺服系统高度发达的今天,我认为仍然以机械传动和机械转换为主而工作的织机,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所以我想彻底改革它。但是正如我前边提到的,织机的五大功能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而最终完成织造动作的综框、引纬器和筘,更是绝对不能少。所以我的设计思路是:①原织机各功能部分的相对位置和支撑框架基本保持不变,见附图二;②砍掉现有织机的主电动机以及由主电动机到各功能部分的机械传动机构和机械转换机构;③各功能部分运动的动力由数控伺服系统来提供,并且各功能部分的工作时间分配,完全由控制器来决定;④织机工作的逻辑框图如附图三所示。开口、引纬、打纬三个主要动作的时间配合与分配见附图四;⑤现有织机上应用成功的部件,能采用的依旧采用。
新织机各功能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现分述如下:
1、开口机构
开口机构的结构,因织物的组织、布纹、花色图案等的不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像旧式织机上使用的曲柄传动、偏心轮传动和凸轮传动的简单的开口机构,都可以用一个直线伺服电机来完成;对于织造较复杂的织物所使用的踏盘式开口机构,可以用一台旋转伺服电机直接推动踏盘轴来完成;对于织造很复杂的织物时,可以使用各式多臂机构开口,只要将推动多臂机构运动的动力以旋转伺服电机代替即可。特别是使用电子多臂机构时,其电控程序还可与整个织机的控制程序融为一体而工作,不再需要另加微电脑来控制,这便突显了数控织机的优越性。
2、引纬机构
在各种织机里,引纬操作都是很长行程的左右直线运动,也是突显该织机不同于其他织机的最关键的功能部分。故它的引纬驱动机构及其工作原理,都是进行了特别设计。
在我设计的数控电磁引纬机构中,其技术核心是磁场在引纬系统中的应用,即磁场在它可以作用到的范围内,有隔着非导磁体也能吸引导磁体的能力。关键的技术措施是应用数控技术,造成一个可控的流动磁场,并以此磁场构成引纬驱动机构。所谓可控的流动磁场,就是要它存在时,它就存在;要它消失时,它就消失;要它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流动时,它就按给它的指令实现流动;要它强时它就强,要它弱时它就弱。这样的磁场如何形成呢?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一种名曰电磁体链式,一种名曰电车式。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构成引纬驱动机构,但它们却属于两种不同的工作机理。一种是在数控下产生并能流动的磁场能量;一种是数控下的机械运动载着磁场能量流动。电磁体链式属于前者,电车式属于后者。
对于被电磁引纬驱动机构驱动的引纬器,需要对它作特别设计,才能很好地适应数控电磁引纬驱动机构对它的作用。
a)对引纬器的特别设计
上述的两种引纬驱动机构,都是用流动磁场隔着非导磁体的引纬器运行支持板吸引引纬器运动,来完成引纬操作的。为使引纬器工作得更好,需要对它作特别的设计:①引纬器的外形设计成类似于有梭织机中使用的边尖平头梭的形状,但小而轻,并且外壳是周身封闭起来的,边尖是为了更好的利于分开经纱;②引纬器的底部(贴近支持板的一面),平行于支持板平面,装一良导磁体片,其长度为20cm,宽1cm。当流动的磁场出现时,就可以吸引着引纬器一起运动;③为了克服磁场对引纬器吸引力的分力之一——法向引力(正压力)所增加的引纬器与支持板之间滑动磨擦力,要给引纬器装上四个转动非常灵活的轮子,使引纬器变成一个滚动运行的四轮小车,以克服此滑动磨擦力,并提高引纬速度和节省能源;④引纬器的腹腔内,装有可以指示引纬器在运行过程中所处位置的红外发射管和电池。根据编程,在需要指示出引纬器所处的位置时,它就会发给控制器反馈信号,并使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否则引纬操作是不能正确地完成的;⑤在引纬器两端的平头处,各安装一个类似于剑杆织机的夹持式纬纱交接方式中所用的接纬钳口,以便到时接受从筒子上退下来的并由送纬钳口送来的纬纱。
正是由于对引纬器进行了上述的特别设计,才能使引纬器在数控电磁引纬方式中,正确可靠地运行。
b)数控电磁体链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数控电磁体链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的结构是在紧贴下经线的下边,装一供引纬器运行的并且是透光的支持板。其长度比筘幅长40cm,宽为10cm,厚为1cm。在支持板两端各长出筘幅的20cm处,各装一引纬器停留箱。在紧贴支持板的下边,装一供引纬驱动机构运行的导槽,其长度与支持板等长,高、宽各为5cm,厚为1cm,材料使用非导磁体也非导电体的。支持板与长槽固定为一体,在织造过程中,除打纬时它们可以被垂直压下去5cm,打纬结束立即返回原位外,其他时刻它们前后左右上下都不能动。在长槽内安装一电磁体链,这些电磁体在电气上和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在设置位置上,相互间隔10cm,并且严格地排成一条直线。电磁体的铁心是开口的,呈矮U字形,开口朝上摆放,并使其顶部紧贴支持板,见附图五。每块电磁体的线圈的供电线,连接至控制器。另外,在每块电磁体中心处的旁边的板下面,各装一红外传感器的红外接收管,其信号传输线也连接到控制器,以使控制器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引纬器运行的速度。
在长槽内安装的电磁体链,不加电时它不起任何作用。可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它就能形成引纬驱动机构——可来回流动的磁场,并可隔着支持板吸引引纬器来回运动,完成引纬操作。
电磁体链式的引纬工作原理,现简介如下:织造过程是开口、引纬、打纬三个运动相继往复运行。当开口运动将要完成时,控制器就给从左端数第一块电磁体的线圈通电并产生很强的磁场(假定引纬器是停留在左边的停留箱内),受强磁场的吸引,引纬器迅速向其运动,在引纬器越靠近磁场吸引力越强的作用下,引纬器飞速地到达电磁体1的中心处,此时红外传感器接收管1,收到引纬器携带的红外发射管发出的信号,并立即将此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当控制器收到此反馈信号后,便立即断掉电磁体1的电并给电磁体2供电,于是电磁体1磁场消失电磁体2磁场产生。而此时引纬器却藉电磁体1已经给了它的动量(P1=mV1)继续前冲,并且又受到电磁体2的磁场的吸引,前冲力更猛。当引纬器冲至电磁体2的中心处时,红外传感器接收管2又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于是控制器又断电磁体2的电并给电磁体3加电,进而引纬器又以更大的动量(P2=mV2)前冲,再加上电磁体3的吸引,引纬器的前冲速度将变为V3。如此运动重复下去,引纬器的运动速度将变为Vn,而Vn>Vn-1>Vn-2……V3>V2>V1。这样引纬器到达右端的停留箱时,不是要把停留箱冲坏吗?不会的,因为当控制器测得引纬器的运动速度已经足够大时,就不会再给后续的电磁体加电,让引纬器靠已经获得的动能,不但可以安全的到达右停留箱内,完成一次自左至右的引纬操作,而且还可以藉剩余的能量,完成一次新的一条纬纱的交接,为下一次引纬做好准备。当下一次开口运动将要完成时,控制器就会给从右端数的第一块电磁体加电,产生磁场吸引引纬器,接着重演上述的接力过程,最后完成自右至左的引纬运动。如此往复运行,便可完成一次次的引纬操作。
c)数控电车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数控电车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的结构,也是在紧贴下经线的下边,装一供引纬器运行的而且是透光的支持板。其长度比筘幅长40cm,宽为10cm,厚为1cm。支持板两端各长出筘幅的20cm处,各装一引纬器停留箱。在紧贴支持板的下边,装一供引纬驱动机构运行的导槽,其长度与支持板等长,高为8cm,宽为5cm,厚为1cm。材料用非导磁体亦非导电体的。在槽内装一由小型无刷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电车,车顶载着一块形状也是矮U字形的永磁体。此载着永磁体的电车,就构成了引纬驱动机构,隔着支持板可吸引动引纬器。当电车被加电沿着长槽跑动时,就吸引着引纬器一起跑。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车来回往复跑动,便可完成引纬操作。在支持板接近端头的适当地方的板下,也各装有一个红外传感器的接收管,为得是发给控制器反馈信号,以保证引纬器安全进入停留箱,并可藉剩余能量完成一次新的一条纬纱的交接,为下一次引纬做好准备。
选用无刷直流电动机为电车的动力,是因为它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启动力矩大,反应灵敏,转速特高,正反转易控制,机内无磨损,免维护、寿命长。所以它是伺服系统十分优良的部件。
为给电车供电和对它实行控制,采用类似公交无轨电车那样的滑动供电的方法,其结构是沿长槽的两则壁,各安装两条非导磁体良导电体的与长槽等长的裸导线,见附图六。上边一对是给电车供电,下边一对用于对电车控制。为保证供电和控制的可靠,采用多刷并一刷的结构,这样即使有一个电刷抖动了一下瞬时与供电线脱离接触,还有其他几个电刷与电路接触着,保证了不间断供电。
3、打纬机构
打纬的动作可以视为筘在很短距离内的前后直线运动,所以用直线伺服电机,直接推动就可完成。当引纬器将要出梭口时,控制器就收到了可开始打纬的反馈信号。于是筘就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打纬。也就在筘将新引入的纬纱推向织口的瞬间,筘又触动了让它回程的传感器,于是控制器在此传感器的提醒下,又控制筘回到原停留的位置。大家都知道,电子线路电信号的传输时间,通常是以微秒计量的,而对于机械运动来讲,以1毫秒来计量,也显得时间太短了。所以传感器发出信号到控制器给出新的控制信号,这个时间间隔是不会给筘的正常运动造成多大影响的。
为了让筘的运动不致于产生歪斜偏扭,最好加装筘运动的导槽,并且用型号与性能参数完全相同的两台直线伺服电机从筘框的两边在同一控制信号下推动它。
4、送经和卷取机构
送经和卷取机构,在工作中是直接地由经纱联系着的两个功能部分,也就是送经量和卷取量必须保持着严密的量的关系,才能保持经纱张力的始终恒定不变,从而能织造出高质量的织物。因此送经和卷取在控制器的统一控制下动作,是最能发挥其作用和效能的系统组合。
从附图二可见,最能感受经纱张力的部位是胸梁和后梁。所以在胸梁和后梁上各安装若干个压力传感器,取胸梁上几个传感器的平均值和后梁上几个传感器平均值,作为衡量经纱张力的依据,然后由控制器对此数据运算后,发出对经轴伺服服电机和卷取伺服电机各应有的旋转量,即可保持经纱张力的恒定不变。为了使经纱从满轴到空轴以及布卷从空轴到满轴都能平衡准确地转动运行,应使用调速范围极宽的伺服电机,并应用转速比极大的蜗轮蜗杆,使之适应很高速和很慢速的调整,以保持经纱张力的始终恒定不变。另外在织口处设置织口位置传感器,一但织口前后偏移,即发信号至控制器,让控制器随时调整送经机构和卷取机构,以始终保持织口的位置严格不变。最大限度地发挥控制器的软件的作用,充分实现软件伺服,是数控电磁织机追求的目标。
六、本发明与现有织机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数控电磁织机与现有织机比较,实现了两大突破。其一是突破了现有织机曲柄轴每转一周,开口、引纬、打纬各工作一次,而且只能是在给定的时间内工作的限制(见附图一)。而这种限制是极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其二是突破了应用不同引纬方式工作的现有各种织机,对引纬长度的限制。也就是说以数控电磁引纬方式工作的数控电磁织机,实现了引纬长度想多长就多长,直至其他方面(比如机械实现上和挡车工的体力上)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为止;
由于上述的两大突破,将会使织造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2、由于数控电磁织机实现了数控伺服系统化后,必然就砍掉了现有织机都具有的主电动机和由主电动机到各功能部分必不可少的机械传动机构和机械转换机构。因而消除了上述机械运动耗费的能量。另外也因简化了织机的机械结构,给织机的加工生产,提供了方便和减少了加工量。
3、因为数控电磁织机的机械结构大大简化,也就大大地降低了由于机械运动产生的噪声,改善了工人们的劳动环境。
4、因为数控电磁织机消除了机械传动、机械转换和机械撞击等机构,所以织机工作会更平稳,震动更小;
5、由于数控电磁织机,全机都是在数控伺服系统控制下工作,所以操作会更方便;
6、适应性强。对于各种原料品种的纱和各种纱号的纱以及强捻和弱捻的纱,它的适应性几乎可以与有梭织机比美。而对于色织它又可与剑杆织机相比。
七、说明书附图的简略说明
说明书附图共4页6图。
附图1是表明现有织机各功能部分运动时间的分配与配合。由图可见,各功能部分的运动必须限定在曲柄轴(主轴)每旋转一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
附图2是表明织机各功能部分的相对位置与织造工艺流程示意图。现有各种织机之间除引纬方式上有区别外,各种织机在组成模式上都是类同的。
图中所示:1-经纱  2-织轴  3-后梁  4-停经片  5-综丝孔眼6-综丝  7-钢筘  8-织口  9-引纬器  10-胸梁  11-刺毛辊12-导布辊  13-卷布辊  14-开口凸轮  15-曲柄
附图3是表明数控电磁织机逻辑控制方框图。
在图中,→表示一对信号线,
Figure G200410099710020051108D000071
表示多对信号线。控制器是由简单的微电脑或可编程控制器构成,它是根据程序和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而控制执行装置(伺服机构)的。功率放大是由可控硅或功率放大三极管等构成。伺服机构由高速直流伺服电机构成。
附图4是表明数控电磁织机三个主要功能部分可以做到的工作时间分配图。由图可见,对于决定制造效率的三个主要功能部分的工作时间,在数控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来确定,不再受曲柄轴转一周时间局限。如图中:
t1~t3是开口运动时间          t2~t4是引纬运动时间
t3~t6是开口满开保持时间      t5~t7是打纬运动时间
附图5是电磁体链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的支持板和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电车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的支持板和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八、本发明人认为实现该发明的最好方法
说明书的前几部分,虽然对数控电磁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但它仅是原理性的设计。开发、转化和实施这项发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数控电磁织机的整机结构要比现有织机大大简化,就需要重新考虑机座和框架的设计;靠近磁场处的非导磁体亦非导电体的材料,也需要仔细选择;各功能部分最佳工作参数的确定,也需要用实验来确定;特别是针对确定使用后的伺服系统硬件,作针对性的数控软件的设计,更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后续工作。总之,在对数控电磁织机进行工业设计时,肯定会对原理性的设计,有许多地方会作更合理更便于生产制造的改变和改进的。所以上述的工作,对于擅长于机械加工制造的纺织机器制造厂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像这样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我认为从组织上来说,最好是电子技术研究所与纺织机器制造厂联合进行工业设计为好。这样既可以发挥各自的专长,又能快速出成果,大大缩短出样机和批量投产的时间。
从生产产品的顺序上来讲,应本着先解决有无而后提升的原则,来使数控电磁织机尽快投放市场。虽然数控电磁体链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和数控电车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都可以做成数控电磁引纬方式的织机,可是电磁体链式较电车式实现起来技术含量虽高但技术难度较大。所以我认为首先设计制造电车式数控电磁织机为最好。

Claims (4)

1.一种数控电磁织机,包括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和数控伺服系统,其特征是由电车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驱动引纬器完成引纬操作,电磁引纬驱动机构以电磁力驱动引纬器动作,所述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和卷取机构运动的动力均由数控伺服系统提供,工作时间分配完全由控制器来决定;
所述的电车式电磁引纬驱动机构的结构是在紧贴下经线的下边,装一供引纬器运行而且透光的支持板,其长度比筘幅长40cm,宽为10cm,厚1cm,支持板两端各长出筘幅的20cm处,各装一引纬器停留箱,在支持板接近端头的适当地方的板下面,各装有一个红外传感器的红外接受管,在紧贴支持板的下边,装一供引纬器驱动机构运行的导槽,其长度与支持板等长,高为8cm,宽为5cm,厚1cm,材料为非导磁体亦非导电体;在槽内装一由小型无刷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电车,沿导槽的两侧壁,各安装两条非导磁体良导电体的与导槽等长的裸导线,上边一对给电车供电,下边一对用于对电车的控制,电车车顶载着一块形状为矮U字形的永磁体,永磁体开口朝上摆放并贴近支持板,此载着永磁体的电车构成电磁引纬驱动机构,隔着支持板吸引引纬器运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车在导槽内来回往复跑动,完成引纬操作;
所述的引纬器的外形设计成类似于有梭织机中使用的边尖平头梭的形状,但小而轻,并且外壳是周身封闭起来的,在其底部平行于支持板平面装一良导磁片,长度不超过20cm,宽1cm,该引纬器底部装有四个转动灵活的轮子,用以克服磁场对引纬器的法向引力即正压力所导致的引纬器与支持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该引纬器的腹腔内装有指示引纬器在运动过程中所处位置的红外发射管和电池,根据编程,在需要指示出引纬器所处位置时,该红外发射管能发给控制器反馈信号,并使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指令;在该引纬器两端平头处,各装有一个类似于剑杆织机夹持式纬纱交接方式中所用的接纬钳口,用以接受从筒子上退下来并由送纬钳口送来的纬纱。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数控电磁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用来控制开口、引纬、打纬三个运动的往复运行,每次开口运动完成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车引导引纬器运动,完成引纬操作,并根据支持板两端处的红外传感器接受管,保证在引纬过程中引纬器得以安全进入停留箱,并可借剩余能量完成一次新的一条纬纱的交接,该控制器根据引纬器发出的位置反馈信号,在引纬器将要出梭口时,控制筘完成打纬,之后再控制筘回到原停留位置。
3.一种数控电磁织机,包括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和数控伺服系统,其特征是由电磁体链式引纬驱动机构驱动引纬器完成引纬操作,电磁体链式引纬驱动机构以电磁力驱动引纬器动作,所述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和卷取机构运动的动力均由数控伺服系统提供,工作时间分配完全由控制器来决定;
所述的电磁体链式引纬驱动机构的结构是在紧贴下经线的下边,装一供引纬器运行而且透光的支持板,其长度比筘幅长40cm,宽为10cm,厚1cm,支持板两端各长出筘幅的20cm处,各装一引纬器停留箱,在紧贴支持板的下边,装一供引纬器驱动机构运行的导槽,其长度与支持板等长,高、宽各为5cm,厚1cm,材料用非导磁体亦非导电体的,支持板与长槽固定为一体,在织造过程中,除打纬时它们被垂直压下去5cm,打纬结束立即返回原位外,其他时刻它们前后左右上下都不能动;在长槽内安装一电磁体链,这些电磁体在电气上和结构上相互独立,在设置位置上相互间隔10cm,并且严格的排成一条直线,电磁体的铁心是开口的,呈矮U字形,开口朝上摆放,并使其顶部紧贴支持板,每块电磁体的线圈的供电线,连接至控制器,在每块电磁体中心处的旁边的板下面,各装有一红外传感器的红外接受管,其信号传输线也连接至控制器,以使控制器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引纬器运行的速度,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磁体链能够形成来回流动的磁场,并可隔着支持板吸引引纬器来回运动,完成引纬操作;
所述的引纬器的外形设计成类似于有梭织机中使用的边尖平头梭的形状,但小而轻,并且外壳是周身封闭起来的,在其底部平行于支持板平面装一良导磁片,长度不超过20cm,宽1cm,该引纬器底部装有四个转动灵活的轮子,用以克服磁场对引纬器的法向引力即正压力所导致的引纬器与支持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该引纬器的腹腔内装有指示引纬器在运动过程中所处位置的红外发射管和电池,根据编程,在需要指示出引纬器所处位置时,该红外发射管能发给控制器反馈信号,并使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指令;在该引纬器两端平头处,各装有一个类似于剑杆织机夹持式纬纱交接方式中所用的接纬钳口,用以接受从筒子上退下来并由送纬钳口送来的纬纱。
4.如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数控电磁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用来控制开口、引纬、打纬三个运动的往复运行,开口运动将要完成时,该控制器给左端数第一块电磁体的线圈通电并产生很强的磁场,引导引纬器迅速向其运动,当引纬器到达第一块电磁体的中心处时,该控制器根据引纬器的反馈信号,断掉第一块电磁体的电流并给第二块电磁体通电,引导引纬器继续向前运动,如此重复下去,当控制器测得引纬器的运动速度足够大时,就不再给后面的电磁体通电,使引纬器依靠已获得的动量,安全到达右停留箱,完成一次自左至右的引纬操作,并籍剩余的能量,完成一次新的一条纬纱的交接;当下一次开口运动将要完成时,该控制器就给从右端数第一块电磁体通电,重复上述接力过程,完成自右至左的引纬运动。
CN 200410099710 2004-12-28 2004-12-28 数控电磁织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64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99710 CN1664205B (zh) 2004-12-28 2004-12-28 数控电磁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99710 CN1664205B (zh) 2004-12-28 2004-12-28 数控电磁织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4205A CN1664205A (zh) 2005-09-07
CN1664205B true CN1664205B (zh) 2010-09-22

Family

ID=3503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9971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64205B (zh) 2004-12-28 2004-12-28 数控电磁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642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3579A (zh) * 2020-01-15 2020-04-10 华应奎 一种双层双梭口的有梭引纬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3682A (en) * 1972-07-27 1975-02-04 Voest Ag Electrically operated race for producing a travelling field
CN85204084U (zh) * 1985-09-25 1987-07-29 刘显群 无噪声织机
CN1033400A (zh) * 1987-12-01 1989-06-14 林嘉仁 带磁力梭子的纺织机
CN1058815A (zh) * 1991-07-27 1992-02-19 郭福成 磁力织机
CN1373244A (zh) * 2001-08-13 2002-10-09 戴明义 电磁织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3682A (en) * 1972-07-27 1975-02-04 Voest Ag Electrically operated race for producing a travelling field
CN85204084U (zh) * 1985-09-25 1987-07-29 刘显群 无噪声织机
CN1033400A (zh) * 1987-12-01 1989-06-14 林嘉仁 带磁力梭子的纺织机
CN1058815A (zh) * 1991-07-27 1992-02-19 郭福成 磁力织机
CN1373244A (zh) * 2001-08-13 2002-10-09 戴明义 电磁织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9-71461A 1984.04.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4205A (zh) 2005-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4327B (zh) 新型三维织机
CN1997783B (zh) 织机、特别是用于生产一种具有配列花纹的纱罗织物的喷气织机
US3835894A (en) Apparatus for moving thread guide devices of textile machines
CN107805873B (zh) 一种自动缂丝织机
CZ280729B6 (cs) Ústrojí pro vytváření okraje perlinky
CN201241230Y (zh) 新型三维织机
CN1664205B (zh) 数控电磁织机
US3717182A (en) Rapier loom
CN106245200B (zh) 起绒织机中的绒头经纱的开口控制方法
CN87108047A (zh) 双层剑杆织机和双层织造技术
CN2900568Y (zh) 剑杆毛巾织机
CN101008124B (zh) 全自动提花毛巾小样织机
US4031922A (en) Vertically arranged triaxial weaving machine
CN101709529B (zh) 全电力驱动小样织布机
US2938547A (en) Weft holding means for weaving looms with continuous weft feed
US4529016A (en)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weft wires in a weaving loom
EP1888825B1 (en) Terry loom and modular terry loom appliance
CN1821470B (zh) 用于剑杆织机的剑杆支持带或支持杆的驱动装置
CN201981340U (zh) 一种双层窄幅织带机
CN201546002U (zh) 全电力驱动小样织布机
CN210529150U (zh) 提花机的绞边装置
CN104195726B (zh) 一种自动化2.5d立体编织装置
US3391714A (en) Actuation for multiple-loom weft inserters
CN103437045B (zh) 一种毛巾织机起圈控制装置
CN102936777B (zh) 一种塑料网格布编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