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8755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8755A
CN1648755A CN 200510055831 CN200510055831A CN1648755A CN 1648755 A CN1648755 A CN 1648755A CN 200510055831 CN200510055831 CN 200510055831 CN 200510055831 A CN200510055831 A CN 200510055831A CN 1648755 A CN1648755 A CN 1648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ridge
data line
pixe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558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1796C (zh
Inventor
曾贵圣
曾旭平
郑江崇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5100558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71796C/zh
Publication of CN1648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8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17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179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有源矩阵、控制开关、像素电极及凸出物。有源矩阵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包括数个像素,且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相邻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正交所界定而成。控制开关设置于像素内,且控制开关与第一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耦接。像素电极设置于像素内,并与控制开关耦接。凸出物设置于像素电极与第一数据线之间,及/或像素电极与第二数据线之间,及/或像素电极与第一扫描线之间,及/或像素电极与第二扫描线之间。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避免液晶显示装置在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发生漏光的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请同时参照图1A~1B,图1A绘示的是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电路架构图,图1B绘示的是沿着1B-1B’剖面线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放大图。在图1A~1B中,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11、一彩色滤光片基板12及一液晶层13,液晶层13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11和彩色滤光片基板12之间,并具有数个液晶分子13a。薄膜晶体管基板11包括一第一底材11a、一有源矩阵(active pixel)14、至少一薄膜晶体管15及至少一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16。有源矩阵14设置于第一底材11a上,并至少包括一像素P3,像素P3是由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S3和一第二扫描线S4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D3和一第二数据线D4正交所界定而成。薄膜晶体管15设置于第一底材11a之上,并位于像素P3内,薄膜晶体管15与第一扫描线S3和第一数据线D3耦接。ITO像素电极16设置于第一底材11a之上,并位于像素P3内,ITO像素电极16与薄膜晶体管15耦接。其中,为了避免因为ITO像素电极16与第一数据线D3及第二数据线D4之间产生电性耦合现象(coupling effect)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10发生画面颜色不均(mura)的现象,ITO像素电极16是与第一数据线D3及第二数据线D4保持适当距离,如图1A所示。
如图1B所示,彩色滤光片基板12是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11的上方,并包括一第二底材12a、一黑色矩阵17、一彩色滤光片18及一ITO共同电极19。黑色矩阵17是设置于第二底材12a上,而对应有源矩阵14,且使ITO像素电极16的主要部分露出。彩色滤光片18设置于第二底材12a上,且彩色滤光片18的边缘覆盖黑色矩阵17的边缘,且彩色滤光片18对应于被黑色矩阵17露出的ITO像素电极16的主要部分。ITO共同电极19设置于彩色滤光片18及黑色矩阵17之上,用以与ITO像素电极16产生一电场而控制液晶分子13a的转向。
然而,如图1C所示,当薄膜晶体管基板11及彩色滤光片基板12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如受到x方向的侧向剪应力)时,薄膜晶体管基板11及彩色滤光片基板12之间将会产生相对的位移。此时,即使黑色矩阵17在薄膜晶体管基板11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2相对位移后刚好可以遮住ITO像素电极16及第一数据线D3之间的部分区域,但由于此区域内的液晶分子13a的排列仍然可以改变入射光L的相位或偏振方向,导致液晶显示装置10产生漏光的问题。如此一来,将会大大地降低液晶显示装置10的开口率,且缩小液晶显示装置10的视角范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利用空间中的立体障碍,如凸出物,使得基板及凸出物的部分的液晶分子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转向而改变入射光的相位或偏振方向,避免液晶显示装置在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发生漏光的问题,以增加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口率,且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一有源矩阵、一控制开关、一像素电极及一凸出物。有源矩阵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包括数个像素,且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正交所界定而成。控制开关设置于像素内,且控制开关与第一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耦接。像素电极设置于像素内,并与控制开关耦接。凸出物设置于像素电极与第一数据线之间,及/或像素电极与第二数据线之间,及/或像素电极与第一扫描线之间,及/或像素电极与第二扫描线之间。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一有源矩阵、一控制开关及一像素电极。有源矩阵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包括数个像素,且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正交所界定而成。控制开关设置于像素内,且控制开关与第一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耦接。像素电极设置于像素内,并与控制开关耦接。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包括一黑色矩阵、一彩色滤光片及一凸出物。黑色矩阵对应有源矩阵,并使像素电极的主要部分露出。彩色滤光片与黑色矩阵的边缘部分重叠,且对应于被黑色矩阵露出的像素电极的主要部分。凸出物设置于黑色矩阵与彩色滤光片部分重叠处的上方,或黑色矩阵与彩色滤光片邻接处的黑色矩阵的上方。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上述的凸出物是以平行第一扫描线及/或第二扫描线及/或第一数据线及/或第二数据线的方向设置。此外,上述的凸出物是连续或不连续的。另外,上述的凸出物是选自由光间隔物材料、光阻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组其中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一有源矩阵、一控制开关、一像素电极及一第一凸出物。有源矩阵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包括数个像素,且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正交所界定而成。控制开关设置于像素内,且控制开关与第一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耦接。像素电极设置于像素内,并与控制开关耦接。第一凸出物设置于像素电极与第一数据线之间,及/或像素电极与第二数据线之间,及/或像素电极与第一扫描线之间,及/或像素电极与第二扫描线之间。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上方,包括一黑色矩阵、一彩色滤光片及一第二凸出物。黑色矩阵对应有源矩阵,并使像素电极的主要部分露出。彩色滤光片与黑色矩阵的边缘部分重叠,且对应于被黑色矩阵露出的像素电极的主要部分。第二凸出物设置于黑色矩阵与彩色滤光片部分重叠处的上方,或黑色矩阵与彩色滤光片邻接处的黑色矩阵的上方。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上述的第一凸出物及第二凸出物是以平行第一扫描线及/或第二扫描线及/或第一数据线及/或第二数据线的方向设置。此外,上述的第一凸出物及第二凸出物是连续或不连续的。另外,上述的第一凸出物及第二凸出物是选自由光间隔物材料、光阻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组其中之一。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的是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电路架构图;
图1B绘示的是沿着1B-1B’剖面线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放大图;
图1C绘示的是图1B液晶显示装置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的部分剖面放大图;
图2A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电路架构图;
图2B绘示的是沿着2B-2B’剖面线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放大图;
图2C绘示的是图2B液晶显示装置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的部分剖面放大图;
图3A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电路架构图;
图3B绘示的是沿着3B-3B’剖面线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放大图;
图3C绘示的是图3B液晶显示装置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的部分剖面放大图;
图4A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电路架构图;
图4B绘示的是沿着4B-4B’剖面线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放大图;
图4C绘示的是图4B液晶显示装置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的部分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特别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设置一凸出物于像素电极与扫描线及/或像素电极与数据线之间,可以使得基板及凸出物的部分的液晶分子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转向而改变入射光的相位或偏振方向,避免液晶显示装置在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发生漏光的问题,以增加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口率,且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范围。至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凸出物的设置位置及形成方式将分别以实施例一至三参照附图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A~2B,图2A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电路架构图,图2B绘示的是沿着2B-2B’剖面线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放大图。在图2A~2B中,液晶显示装置20包括一第一基板21、一第二基板22及一液晶层23。第二基板22设置于第一基板21的上方,液晶层23设置于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之间,并具有数个液晶分子23a。
第一基板21包括一第一底材21a、一有源矩阵(active pixel)24、至少一控制开关25、至少一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26及至少一凸出物(protrusion)27。有源矩阵24设置于第一基板21的第一底材21a上,并包括数个像素,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基板21的第一底材21a上相邻的二扫描线(scan line,or gate line)以及相邻的二数据线(data line,or sourceline)正交所界定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有源矩阵24是以一像素P1为例说明,像素P1是由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S1和一第二扫描线S2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D1和一第二数据线D2正交所界定而成。控制开关25是以位于第一底材21a之上的方式设置于像素P1内,且控制开关25与第一扫描线S1和第一数据线D1耦接。其中,控制开关25可以是晶体管或其他电子元件,如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像素电极26是以位于第一底材21a之上的方式设置于像素P1内,并与控制开关25耦接。其中,像素电极26可以是透明电极,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
凸出物可设置于像素电极26与第一数据线D1之间,及/或像素电极26与第二数据线D2之间,及/或像素电极26与第一扫描线S1之间,及/或像素电极26与第二扫描线S2之间,即凸出物设置于像素电极26与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第一数据线D1及第二数据线D2之间的任一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凸出物27设置于像素电极26与第一数据D1之间,如一个直立的“I”字型凸出物。其中,凸出物27可延伸至控制开关25的上方,凸出物27及第二基板22之间的距离远小于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之间的夹厚(cell gap),如图2B所示。
至于凸出物的设置位置及形状将举例说明如下。当凸出物设置于像素电极26与第一扫描线S1之间及像素电极26与第一数据线D1之间时,凸出物犹如一“L”字形凸出物。当凸出物设置于像素电极26与第一扫描线S1之间、像素电极26与第一数据线D1之间及像素电极26与第二扫描线S2之间时,凸出物犹如一“U”字形凸出物。当凸出物设置于像素电极26与第一扫描线S1之间、像素电极26与第一数据线D1之间及像素电极26与第二扫描线S2之间和像素电极26与第二数据线D2之间时,凸出物犹如一方环形凸出物。在本实施例中,凸出物的位置及形状并不仅限于上述。
如图2C所示,当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如受到x方向的侧向剪应力)时,由于凸出物27存在于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之间,其利用液晶层23所在空间中的立体障碍,使得第二基板22及凸出物27之间的部分的液晶分子23a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转向而改变入射光的相位或偏振方向,避免液晶显示装置20在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发生漏光的问题,以增加液晶显示装置20的开口率,且提升液晶显示装置20的视角范围。
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亦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第一底材21a及第二底材22a包括玻璃基板、透明塑胶基板或透明绝缘基板。此外,虽然凸出物27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连续的条状结构表示,但凸出物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条状结构,对于上述各种形状的凸出物的设计也是如此。另外,凸出物27或上述各种形状的凸出物是选自由光间隔物材料、光阻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组其中之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B~2C所示,第二基板22包括一第二底材22a、一黑色矩阵30、一彩色滤光片31及一共同电极32。黑色矩阵30是以位于第二底材22a之上的方式对应有源矩阵24,并使像素电极26的主要部分露出。彩色滤光片31是以位于第二底材22a之上的方式与黑色矩阵30的边缘部分重叠,如彩色滤光片31的边缘覆盖黑色矩阵30的边缘,且彩色滤光片31对应于被黑色矩阵30露出的像素电极26的主要部分。共同电极32设置于彩色滤光片31及黑色矩阵30之上,用以与像素电极26产生一电场而控制液晶分子23a的转向。共同电极32可以是透明电极,如ITO。其中,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可以分别为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彩色滤光片基板,彩色滤光片31包含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等颜色的彩色滤光片。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A~3B,图3A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电路架构图,图3B绘示的是沿着3B-3B’剖面线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放大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40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及凸出物47的设置位置,至于其他相同的构成部件继续沿用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在图3A~3B中,液晶显示装置40包括一第一基板41、一第二基板42及一液晶层23。第二基板42设置于第一基板41的上方,液晶层23设置于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之间,并具有数个液晶分子23a。
第一基板41包括一第一底材21a、一有源矩阵44、至少一控制开关25及至少一像素电极26。有源矩阵44设置于第一基板41的第一底材21a上,并包括数个像素,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基板41的第一底材21a上相邻的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二数据线正交所界定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有源矩阵44是以一像素P2为例作说明,像素P2是由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S1和一第二扫描线S2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D1和一第二数据线D2正交所界定而成。至于控制开关25及像素电极26设置于像素P2内的方式与实施例一的控制开关25及像素电极26设置于像素P1内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基板42包括一第二底材22a、一黑色矩阵30、一彩色滤光片31、一共同电极32及至少一凸出物47。至于本实施例的黑色矩阵30、彩色滤光片31及共同电极32设置于第二底材22a上的方式与实施例一的黑色矩阵30、彩色滤光片31及共同电极32设置于第二底材22a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凸出物设置于共同电极32上,并可位于黑色矩阵30与彩色滤光片31部分重叠处的上方,或黑色矩阵30与彩色滤光片31邻接处的黑色矩阵30的上方,并对应于像素电极26的一邻近于第一数据线D1的侧边、及/或一邻近于第二数据线D2的侧边、及/或一邻近于第一扫描线S1的侧边、及/或一邻近于第二扫描线S2的侧边,以形成“L”字形、“U”字形或方环形凸出物。
在本实施例中,凸出物47设置于黑色矩阵30与彩色滤光片31部分重叠处的上方,并对应于像素电极26的一邻近于第一数据线D1的侧边,如一“I”字形凸出物。其中,如图3B所示,凸出物47及第一基板41之间的距离远小于第一基板41及第二基板42之间的夹厚(cell gap)。
至于凸出物的设置位置及形状举例说明如下。当凸出物对应于像素电极26的一邻近于第一数据线D1的侧边、一邻近于第一扫描线S1的侧边时,凸出物犹如一“L”字形凸出物。当凸出物对应于像素电极26的一邻近于第一数据线D1的侧边、一邻近于第二数据线D2的侧边及一邻近于第一扫描线S1的侧边时,凸出物犹如一“U”字形凸出物。当凸出物对应于像素电极26的一邻近于第一数据线D1的侧边、一邻近于第二数据线D2的侧边、一邻近于第一扫描线S1的侧边及一邻近于第二扫描线S2的侧边时,凸出物犹如一方环形凸出物。在本实施例中,凸出物的位置及形状并不仅限于上述。
如图3C所示,当第一基板41及第二基板42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如受到x方向的侧向剪应力)时,由于凸出物47存在于第一基板41及第二基板42之间,其利用液晶层23所在空间中的立体障碍,使得第一基板41及凸出物47之间的部分的液晶分子23a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转向而改变入射光的相位或偏振方向,避免液晶显示装置40在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发生漏光的问题,以增加液晶显示装置40的开口率,且提升液晶显示装置40的视角范围。
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亦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第一基板41及第二基板42可以分别为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彩色滤光片基板。虽然凸出物47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连续的条状结构表示,但凸出物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条状结构。另外,凸出物47是选自由光间隔物材料、光阻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组其中之一。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4A~4B,图4A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电路架构图,图4B绘示的是沿着4B-4B’剖面线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放大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40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基板42及凸出物47,而第二基板42及凸出物47已于实施例二中揭露且说明过,至于其他相同的构成部件,继续沿用相同的标号,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设置于第一基板21上的凸出物而言,其可设置于像素电极26与第一数据线D1之间,及/或像素电极26与第二数据线D2之间,及/或像素电极26与第一扫描线S1之间,及/或像素电极26与第二扫描线S2之间。此外,对于设置于第二基板42上的凸出物而言,其可设置于共同电极32上,并可位于黑色矩阵30与彩色滤光片31部分重叠处的上方,或黑色矩阵30与彩色滤光片31邻接处的黑色矩阵30的上方,并对应于像素电极26的一邻近于第一数据线D1的侧边、及/或一邻近于第二数据线D2的侧边、及/或一邻近于第一扫描线S1的侧边、及/或一邻近于第二扫描线S2的侧边。
如图4C所示,当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42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如受到x方向的侧向剪应力)时,由于凸出物27及47存在于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42之间,其利用液晶层23所在空间中的立体障碍,使得第一基板21及凸出物47之间和第二基板42及凸出物27之间的部分的液晶分子23a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转向而改变入射光的相位或偏振方向,避免液晶显示装置50在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发生漏光的问题,以增加液晶显示装置50的开口率,且提升液晶显示装置50的视角范围。
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亦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凸出物27及47是可作为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对组不良时的参考依据。若凸出物27及47相互干涉时,表示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产生对组不良的现象,以提醒作业人员或组装机台重新进行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的对位组装,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对组不良的产生机率。此外,凸出物27及47的厚度和亦可小于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42之间的夹厚,表示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对组不良时,凸出物27及47不会相互干涉,但还是可以避免第一基板21及凸出物47之间、或第二基板42及凸出物27之间、或凸出物27及47之间的部分的液晶分子23a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转向而改变入射光的相位或偏振方向。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利用空间中的立体障碍,如凸出物,将漏光区域空间填满,使得基板及凸出物的部分的液晶分子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转向而改变入射光的相位或偏振方向,避免液晶显示装置在对组不良或受到侧向剪应力时发生漏光的问题,以增加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口率,且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范围。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经以一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各种的修改与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
一有源矩阵,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包括多个像素,且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正交所界定而成;
一控制开关,设置于该像素内,且该控制开关与该第一扫描线和该第一数据线耦接;
一像素电极,设置于该像素内,并与该控制开关耦接;
一凸出物,设置于该像素电极与该第一数据线之间,及/或该像素电极与该第二数据线之间,及/或该像素电极与该第一扫描线之间,及/或该像素电极与该第二扫描线之间;
一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上方;以及
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控制开关是一晶体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凸出物是以平行该第一扫描线及/或该第二扫描线及/或该第一数据线及/或该第二数据线的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凸出物是连续或不连续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凸出物是选自由光间隔物材料、光阻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组其中之一。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
一有源矩阵,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包括多个像素,且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的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正交所界定而成;
一控制开关,设置于该像素内,且该控制开关与该第一扫描线和该第一数据线耦接;及
一像素电极,设置于该像素内,并与该控制开关耦接;
一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上方,包括:
一黑色矩阵,对应该有源矩阵,并使该像素电极的主要部分露出;
一彩色滤光片,与该黑色矩阵的边缘部分重叠,且对应于被该黑色矩阵露出的该像素电极的主要部分;及
一凸出物,设置于该黑色矩阵与该彩色滤光片部分重叠处的上方,或该黑色矩阵与该彩色滤光片邻接处的该黑色矩阵的上方;以及
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控制开关是晶体管。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凸出物是以平行该第一扫描线及/或该第二扫描线及/或该第一数据线及/或该第二数据线的方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凸出物是连续或不连续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凸出物是选自由光间隔物材料、光阻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组其中之一。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
一有源矩阵,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包括多个像素,且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正交所界定而成;
一控制开关,设置于该像素内,且该控制开关与该第一扫描线和该第一数据线耦接;
一像素电极,设置于该像素内,并与该控制开关耦接;以及
一第一凸出物,设置于该像素电极与该第一数据线之间,及/或该像素电极与该第二数据线之间,及/或该像素电极与该第一扫描线之间,及/或该像素电极与该第二扫描线之间;
一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上方,包括:
一黑色矩阵,对应该有源矩阵,并使该像素电极的主要部分露出;
一彩色滤光片,与该黑色矩阵的边缘部分重叠,且对应于被该黑色矩阵露出的该像素电极的主要部分;及
一第二凸出物,设置于该黑色矩阵与该彩色滤光片部分重叠处的上方,或该黑色矩阵与该彩色滤光片邻接处的该黑色矩阵的上方;以及
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控制开关是晶体管。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凸出物及该第二凸出物是以平行该第一扫描线及/或该第二扫描线及/或该第一数据线及/或该第二数据线的方向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凸出物是连续或不连续的。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凸出物是选自由光间隔物材料、光阻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组其中之一。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凸出物是连续或不连续的。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凸出物是选自由光间隔物材料、光阻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组其中之一。
CNB200510055831XA 2005-03-15 2005-03-15 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179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55831XA CN100371796C (zh) 2005-03-15 2005-03-15 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55831XA CN100371796C (zh) 2005-03-15 2005-03-15 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8755A true CN1648755A (zh) 2005-08-03
CN100371796C CN100371796C (zh) 2008-02-27

Family

ID=3487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58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1796C (zh) 2005-03-15 2005-03-15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1796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4915A (zh) * 2015-06-24 2017-01-1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7523B2 (ja) * 1994-04-04 1996-10-23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29882B2 (ja) * 1995-03-16 2004-05-24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H11311786A (ja) * 1998-02-27 1999-11-09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738125B2 (en) * 1999-12-27 2004-05-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293419C (zh) * 2004-07-07 2007-01-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间隙壁支撑结构的平面显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4915A (zh) * 2015-06-24 2017-01-1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71796C (zh) 2008-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5773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having low-resistance common electrode layer
CN100573292C (zh)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制造其对向基板的方法
CN1808188A (zh) 滤色器阵列面板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751263A (zh) 电泳式多色显示装置
US2011010235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530724A (zh) 四色液晶显示器及用于该液晶显示器的面板
CN1991487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90878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40002777A1 (en)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2944952A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US2022010752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00185417A1 (en) Display panel
CN1220105C (zh) 主动矩阵型显示装置
US2021016529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3091898A (zh) 液晶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0407014C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9547209B2 (en) Liquid crystalline display with enhanced display quality thereof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86424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64875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757353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624532A (zh) 反射式双屏幕液晶显示面板
JP5109424B2 (ja) 反射型表示装置
CN1598675A (zh) 薄膜晶体管数组
CN205405014U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集成触控显示面板
CN100345040C (zh) 镜面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