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9515A - 除湿单元 - Google Patents

除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9515A
CN1639515A CN02829364.9A CN02829364A CN1639515A CN 1639515 A CN1639515 A CN 1639515A CN 02829364 A CN02829364 A CN 02829364A CN 1639515 A CN1639515 A CN 1639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entilating duct
cooling
dehumidifying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293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37064C (zh
Inventor
末冈敬久
喜冠南
神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9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9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70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70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46Means for feed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1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adsorp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6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spaced plates with inserted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06Silica or silic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25Coated, impregnated or composite ad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30Physical properties of adsorbents
    • B01D2253/34Specific shapes
    • B01D2253/342Monoli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80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38Cooling or heating systems

Abstract

一种除湿单元,由具备数个第1通风道(3)的吸附用元件(1)与具备数个第2通风道(4)的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成,在冷却用元件(2)的平面方向内侧设置开口部(24),使之呈框状,使冷却用空气(Ab)流过该开口部(24)。采用如此构成,由于开口部(24)的存在,使第2通风道(4)的长度变短,可降低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增加其流量。另外,在开口部(24)部分,冷却用空气(Ab)直接与吸附用元件(1)接触,提高了二者间的传热效率。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增加再加上传热效率提高,促进了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使除湿单元长期具备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Description

除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对潮湿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吸附剂的除湿单元已为公众所知,在图35及图36中,揭示了以往的该除湿单元的构造例。
以往的该除湿单元Z0,将具有多个通风道35、35…、并于该通风道35的内面载有吸附剂的吸附用元件31与具有多个通风道45、45…的冷却元件41,以90°的平面相位将该各通风道35与该通风道45相互大致垂直地依次叠层而构成。
并且,在该除湿单元Z0中,使潮湿空气(即,被处理空气Aa)流动于上述各吸附用元件31、31…的各通风道35、35…中,而使冷却用空气流动于上述各冷却元件41、41…的上述各通风道45、45…中,在上述吸附用元件31中,凭借载于上述通风道35壁面的吸附剂,吸附潮湿空气中的水分,使之成为低湿度空气,另一方面,对在该吸附用元件31中因水分吸附而产生的吸附热,通过与流通于上述冷却元件41的通风道45中的冷却用空气Ab进行热交换而散热。由此使上述除湿单元Z0的上述吸附剂长期维持良好吸附能力,发挥高除湿能力。
上述除湿单元Z0中,构成该除湿单元Z0的上述吸附用元件31与冷却元件41中,上述吸附用元件31是由折曲成波纹板状的通风道形成材32与固定于该通风道形成材32两面上的一对平板状侧板材33、33构成双面瓦楞板纸状。该通风道形成材32与侧板材33,例如由以陶瓷纤维为原材料的纤维纸构成,且,其表面上分别载有硅胶等吸附剂。
另一方面,上述冷却元件41由折曲成波纹板状的通风道形成材42与固定于该通风道形成材42的两面上的一对平板状侧板材43、43构成双面瓦楞板纸状。该通风道形成材42与侧板材43都由譬如铝薄板等金属薄板构成。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除湿单元Z0中,上述吸附用元件31用由折曲板材构成的通风道形成材32形成,上述第1通风道35、35…呈三角形的截面形状,而上述冷却元件41用由折曲板材构成的通风道形成材42形成,上述第2通风道45、45…呈三角形的截面形状。
此场合下,从尽可能地扩大流动于上述第1通风道35内的被处理空气Aa与该第1通风道35的内面上所载的吸附剂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大吸附能力的观点考虑,将上述吸附用元件31的上述第1通风道35设置成三角形的截面形状不存在问题。
然而,上述冷却元件41与上述吸附用元件31不同,不要求扩大上述第2通风道45的内面与流动于此的冷却用空气Ab间的接触面积,反而要求抑制冷却用空气Ab的流通阻力以期降低压力损失,增加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以期扩大吸热容量等的散热效率。
为此,在上述冷却元件41中将上述第2通风道45的截面形状设成三角形的构成与上述要求相反,不利于提高上述冷却元件41的散热效率、进而在提高除湿单元Z0的除湿能力。
即,流路的流通阻力较多地受其截面形状的支配,在锐角的角部,壁面对空气流的接触阻力大,该角部的附近区域实际上成为空气不流动的区域。为此,将上述第2通风道45的截面形状设为三角形时,有效通道面积占全通道面积的比例小。例如,与具有相等通道面积的矩形截面的通风道相比较,具有三角形截面形状的第2通风道45中有效通道面积小而造成流通阻力大,使流动于其中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增大。因而,从提高冷却元件41的散热效率的观点考虑,应采取措施以降低该冷却元件41的压力损失。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降低冷却用元件的压力损失来使除湿单元长期维持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具体手段,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构成。
技术方案1的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具有将其平面方向内侧作为开口部24的框状形态,用该开口部24将所述各第2通风道4、4…隔断成分别位于其通道方向一端的入口部4a与位于另一端的出口部4b。
技术方案2的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截面形状。
技术方案3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1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截面形状。
技术方案4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1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三角形的截面形状。
技术方案5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1、3或4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开口部24内,设有对该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进行抑制的气流调节构件X。
技术方案6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1、3或4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入口部4a,设有对通过该入口部4a而流入所述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进行调节、随着接近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而越来越增大流量的流量调节构件Y。
技术方案7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6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构件Y设定为,所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各入口部4a、4a…的通道长度随着接近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而越来越缩短。
技术方案8的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具备与所述第2通风道4、4…重合而将该第2通风道4、4…在其通道方向隔断的开口部24A、24B,并且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阻力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阻力大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
技术方案9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8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长度大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
技术方案10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9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从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起到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为止阶段性地减少。
技术方案11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9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从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起到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为止直线性地减少。
技术方案12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9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从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起到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为止曲线性地减少。
技术方案13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8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截面积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截面积小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
技术方案14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9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截面积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截面积小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
技术方案1 5的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具备与所述第2通风道4、4…重合而将该第2通风道4、4…在其通道方向隔断的开口部24A、24B,并且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俯视通道方向设定成倾斜状,即,随着向下游侧延伸而越来越接近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
技术方案16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8、9、13或14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俯视通道方向设定成倾斜状,即,随着向下游侧延伸而越来越接近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
技术方案17的除湿单元是在方案8、9、13、14或15的除湿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与其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沿着冷却用空气Ab在所述冷却用元件2中的流动方向而前后设有数组。
本发明通过如此构成,获得下列效果。
(a)技术方案1的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具有将其平面方向内侧作为开口部24的框状形态,用该开口部24将所述各第2通风道4、4…隔断成分别位于其通道方向一端的入口部4a与位于另一端的出口部4b。
因而,本发明的除湿单元通过使被处理空气Aa流动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各第1通风道3、3…内,使该被处理空气Aa中所含的水分由载于该各第1通风道3、3…的吸附剂依次吸收而除湿,并且,因水分吸附而产生的吸附热通过与流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进行热交换而向该冷却用空气Ab散热,能长期维持良好上述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作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增强效果,上述除湿单元可长期具备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在该基本效果以外,还可获得下列特有的效果。
即,本发明的除湿单元的上述冷却用元件2呈具备开口部24的框状形态,上述第2通风道4、4…由该开口部24隔断成位于其通道方向的一端的入口部4a、4a…与另一端的出口部4b、4b…,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减短与该开口部24对应部分的长度。其结果,与譬如将上述各第2通风道4、4…设置成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全长范围内延伸的场合相比较,由于该通道长度的减短,可使流动于此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降低。并且,因该压力损失的降低而使流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增加,使因该冷却用空气Ab产生的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得到促进。
另一方面,由于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设置上述开口部24,使流动于该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直接接触,与不设开口部24、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始终隔着通道壁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接触的构成相比较,提高了该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间的传热效率,由此,促进了冷却用空气Ab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
因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增大产生的对散热作用的促进效果加上因传热性的提高而产生的对散热作用的促进效果,上述除湿单元可实现除湿能力的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设置上述开口部24可促进对吸附热的散热,此即意味着,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的要求散热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流动于该冷却用元件2侧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即可将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更薄。因而,本发明的除湿单元通过减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厚度尺寸,可实现除湿单元的高度方向的紧凑、小型化,或者在高度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的叠层个数,从而增加除湿能力。
另外,本发明的除湿单元由于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开口部24的一端及另一端处分别设置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入口部4a、4a…与出口部4b、4b…,从上述入口部4a、4a…侧流入的冷却用空气Ab受到该入口部4a、4a…的整流作用与偏流抑制作用,其流动稳定,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压力损失,并且,由于冷却用空气Ab在上述出口部4b、4b…侧在受到该出口部4b、4b…的整流作用的状况下流出,因而,尽可能地抑制了伴随冷却用空气Ab流出而发生的噪声,可获得提高除湿单元的静音化的效果。
(b)技术方案2的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截面形状。
因而,本发明的除湿单元通过使被处理空气Aa流动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各第1通风道3、3…内,使该被处理空气Aa中所含的水分由载于该各第1通风道3、3…的吸附剂依次吸收而除湿,并且,因水分吸附而产生的吸附热,通过与流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进行热交换而向该冷却用空气Ab散热,上述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长期维持良好,作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增强效果,上述除湿单元可长期具备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在该基本效果以外,还可获得下列特有的效果。即,本发明的除湿单元,因上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截面形状,与以往具有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场合相比较,增加了该第2通风道4的有效截面积,由此降低流动于该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其结果,因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增加而使该冷却用空气Ab的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得到促进,由此有助于除湿单元的除湿能力进一步提高。
(c)技术方案3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截面形状。因而,与譬如以往的具有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场合相比较,增加了该第2通风道4的有效截面积,由此降低流动于该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与此同时,除了因第2通风道4的截面形状而获得的降低压力损失的效果,还具有因上述冷却用元件2设置上述开口部24而获得的降低压力损失的效果,使上述冷却用元件2整体的压力损失更进一步降低,进而有助于除湿单元的除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d)技术方案4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三角形的截面形状。因而,尽管呈大致三角形截面形状的第2通风道4的有效截面积占其总截面积的比例较小、压力损失大,但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开设上述开口部24而得到的降低压力损失的效果可对上述缺点加以弥补,作为上述冷却用元件2整体的压力损失得到抑制而减小,其结果,可获得记述于上述(a)中的同样的效果。
(e)技术方案5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开口部24内,设有对该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进行抑制的气流调节构件X。因而,该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受到抑制,使上述冷却用空气Ab与吸附用元件1之间的热交换尽可能地在该开口部24全域范围内均匀地进行,进一步促进了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有助于除湿单元的除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f)技术方案6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入口部4a,设有对通过该入口部4a而流入所述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进行调节、随着接近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而越来越增大流量的流量调节构件Y。
上述吸附用元件1中的吸附热的温度分布与水分吸附作用的程度相对应,在被处理空气Aa流入该吸附用元件1的流入侧、即上游侧处高,而在下游侧则低。因此,若冷却用空气Ab均匀地从沿与该第1通风道3、3…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4…流入、且在上述开口部4内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流动,则热交换必然集中在温差大的部位、即与上述第1通风道3、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进行,而几乎不在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进行热交换,使该开口部24的全部区域中的有效热交换区域减少、热交换效率降低,即对吸附热的散热效率降低。
在这种场合,本发明是在上述开口部24内设置流量调节构件Y,通过该流量调节构件Y,对流动于该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进行调节,使越接近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3…的下游流量越大,使有效热交换区域扩大至上述开口部24的广阔范围,由此改善热交换效率,提高对吸附热的散热效率,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除湿单元的除湿能力。
(g)技术方案7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构件Y设定为,所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各入口部4a、4a…的通道长度随着接近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而越来越缩短。由此,可容易地通过上述开口部24的形状设定来形成该流量调节构件Y,其结果,可更为廉价地获得上述(f)记述的效果。
(h)技术方案8的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具备与所述第2通风道4、4…重合而将该第2通风道4、4…在其通道方向隔断的开口部24A、24B,并且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阻力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阻力大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
因而,本发明的除湿单元通过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设置上述开口部24A、24B,与不设该开口部24A、24B、将上述第2通风道4、4…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全长范围内连续形成的场合相比较,由于该开口部24A、24B的存在而相应地缩短了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由此降低流动于该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该压力损失的降低使流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增加,促进了该冷却用空气Ab的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
另外,由于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设置上述开口部24A、24B,使流动于该开口部24A、24B内的冷却用空气Ab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直接接触,与不设开口部24A、24B、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始终隔着通道壁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接触的构成相比较,提高了该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间的传热效率,促进了冷却用空气Ab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
在这样的冷却用元件2中,因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增大产生的对散热作用的促进效果加上因传热性的提高而产生的对散热作用的促进效果,使上述除湿单元的除湿能力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从上述开口部24A、24B的上游侧流入该开口部24A、24B的冷却用空气Ab由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在流过与该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的空气与流过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的空气之间形成温度分布坡度,然而存在温度分布坡度的冷却用空气Ab流入上述开口部24A、24B内并在此混合,由此尽可能地消除了该温度分布坡度,实现该冷却用空气Ab的冷却能力均匀化。
进而,由于本发明将位于上述开口部24A、24B的下游侧的连续的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阻力设定成,靠近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上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处的通道阻力大于靠近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处,因此,当冷却用空气Ab从上述开口部24A、24B向上述第2通风道4、4…侧流动时,该冷却用空气Ab积极地向该第2通风道4、4…中靠近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即,由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被处理空气Aa的温度分布坡度而导致与该被处理空气Aa间的温度差小、对热交换的贡献度较低的部位附近)处流动,使该部位的热交换作用得到促进,由此扩大上述冷却用元件2中的有效热交换区域。
作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增强效果,进一步地提高了除湿单元的除湿能力。
(i)技术方案9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长度大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由此对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阻力进行调节,因此可用对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进行调节这种简单构成获得上述(h)记述的效果。
(j)技术方案10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从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起到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为止阶段性地减少。因而,该第2通风道4、4…制作时的长度设定容易,由此可降低成本。
(k)技术方案11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从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起到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为止直线性地减少。因而,上述第2通风道4、4…相互间的冷却用空气Ab流量、即对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热的冷却能力发生连续性变化,进而有助稳定于冷却用元件2整体的冷却性能。
(l)技术方案12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从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起到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为止曲线性地减少。因而,上述第2通风道4、4…相互间的冷却用空气Ab流量、即对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热的冷却能力发生连续而顺利的变化,进而有助于稳定冷却用元件2整体的冷却性能。
(m)技术方案13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截面积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截面积小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由于采用该简单的构成实现对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阻力的变更,因而,可廉价地获得上述(h)记述的效果。
(n)技术方案14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截面积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截面积小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由于采用上述简单的构成,因而可廉价地获得上述(i)记述的效果。
(o)技术方案15的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具备与所述第2通风道4、4…重合而将该第2通风道4、4…在其通道方向隔断的开口部24A、24B,并且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俯视通道方向设定成倾斜状,即,随着向下游侧延伸而越来越接近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
因而,本发明的除湿单元通过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设置上述开口部24,与不设该开口部24A、24B、将上述第2通风道4、4…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全长范围内连续形成的场合相比较,由于开口部24A、24B的存在而使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变短,由此降低流动于该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该压力损失的降低使流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增加,促进了该冷却用空气Ab的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
另外,由于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设置上述开口部24A、24B,使流动于该开口部24A、24B内的冷却用空气Ab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直接接触,与不设开口部24A、24B、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始终隔着通道壁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接触的构成相比较,提高了该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间的传热效率,由此促进了冷却用空气Ab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
在这种冷却用元件2中,因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增大产生的对散热作用的促进效果加上因传热性的提高而产生的对散热作用的促进效果,使上述除湿单元可实现除湿能力的进一步的提高。
另一方面,从上述开口部24A、24B的上游侧流入该开口部24A、24B的冷却用空气Ab,由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会在流动于与该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的空气与流动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的空气之间形成温度分布坡度,然而由于存在温度分布坡度的冷却用空气Ab流入上述开口部24A、24B内并在此混合,因此尽可能地消除了该温度分布坡度,使流向与该开口部24A、24B的下游侧连续的上述第2通风道4、4…侧的冷却用空气Ab具有大致均匀的温度。并且,由于本发明使位于上述开口部24A、24B的下游侧的上述第2通风道4、4…的俯视时的通道方向倾斜成越往下游侧越接近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上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因而,当冷却用空气Ab从上述开口部24A、24B向上述第2通风道4、4…侧流动时,该冷却用空气Ab被强制性地向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即,由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被处理空气Aa的温度分布坡度而导致与该被处理空气Aa间的温度小、对热交换的贡献度低的部位附近)处偏流、积极地向该部位2d附近流动,使该部位的热交换作用得到促进,由此扩大上述冷却用元件2中的有效热交换区域。
作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增强效果,进一步地提高了除湿单元的除湿能力。
(p)技术方案16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俯视通道方向设定成倾斜状,即,随着向下游侧延伸而越来越接近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因而,当冷却用空气Ab从上述开口部24A、24B向上述第2通风道4、4…侧流动时,该冷却用空气Ab被强制性地向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即,由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被处理空气Aa的温度分布坡度而导致与该被处理空气Aa间的温度小、对热交换的贡献度低的部位附近)处偏流、积极地向该部位2d附近流动,使该部位的热交换作用得到促进,由此扩大上述冷却用元件2中的有效热交换区域。因该有效热交换区域的扩大,而更进一步地促进了上述(h)、(i)、(m)或(n)中记述的效果。
(q)技术方案17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与其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沿着冷却用空气Ab在所述冷却用元件2中的流动方向而前后设有数组。因而,上述开口部24A产生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降低作用、冷却用空气Ab的温度均匀化作用及传热促进作用、加上调节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或通道截面积而变更通道阻力、积极地使冷却用空气Ab发生偏流而产生的冷却用元件2有效热交换区域的扩大作用,在冷却用空气Ab的流动方向得到数次重复,从而可更为确实地获得上述(h)、(i)、(m)、(n)或(o)中记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示于图1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3为示于图1的除湿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为示于图4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示于图7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9为示于图7的除湿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为示于图10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示于图12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5为示于图14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7为示于图16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18为示于图16的除湿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0为示于图19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2为示于图21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16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17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18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19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20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21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22的除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5为以往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36为示于图35的除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适宜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I:实施例1
图1~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该除湿单元Z1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及技术方案4的发明,如图1所示,将数个吸附用元件1、1…与数个冷却用元件2、2…以90°的平面相位依次相互叠层而形成叠层体,并且,如图3所示,在其叠层方向两端部分别安装端板9、9,并用沿叠层体的四个边角设置的四根框材10、10…对这些端板9、9进行连接,使这些组成部分一体化而成。以下,对构成该除湿单元Z1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及冷却用元件2的各自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吸附用元件1的构成)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方便说明,在图2中将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平面相位转动90°,使之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平面相位相同。以下,在其他实施例的图5、图8、图11、图13、图15、图17、图20、图22中亦作相同处理),上述吸附用元件1为由下述的通风道形成材11及一对侧板材12、12所构成的双面瓦楞板纸状。
即,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由采用了陶瓷纤维的纤维纸构成,做成在纤维纸的厚度方向交替折曲、整体呈波纹板状的折曲板材,并且在其表面载有硅胶等适宜的吸附剂。而上述的一对侧板材12、12都由采用了陶瓷纤维的纤维纸形成平板状,其表面载有硅胶等适宜的吸附剂,并在一侧的表面形成有分离薄片层14。
并且,以分离薄片层14朝向上述侧板材12、12的外侧的状态,将上述侧板材12、12分别接合固定于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的两面,使之一体化,从而构成具有第1通风道3、3…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该第1通风道3、3…在与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的各谷部对应的部位相互平行延伸。因而,在该吸附用元件1中,沿其平面方向排列的上述第1通风道3、3…由于上述一对侧板材12、12的上述分离薄片层14,14而与外部完全分离。
此外,作为在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及侧板材12上加载吸附剂的方法,可在对作为原材料的纤维纸进行抄纸时将之抄入、或浸渍于混有吸附剂的浸渍液中等。
另外,上述分离薄片层14用于阻止上述侧板材12的气液流通、将上述第1通风道3与下述的冷却用元件2侧的第2通风道4完全分离,例如,通过在上述侧板材12的表面粘贴塑料薄膜或在上述侧板材12表面蒸镀金属材料(例如铝)、或在上述侧板材12的表面涂覆水系聚氨酯树脂等有机粘合剂而形成。
(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
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冷却用元件2具有由下述通风道形成材21及侧板材22构成的单面瓦楞板纸状。
即,上述通风道形成材21由将铝薄板等金属薄板或树脂薄板在其厚度方向交替折曲而形成的、整体上具波纹板状形态的折曲板材构成。另外,上述侧板材22由铝薄板等金属薄板或树脂薄板构成为平板状。
并且,在上述通风道形成材21的一面上接合固定上述侧板材22,使之一体化,然后在其平面方向中央部进行冲压加工,使该处形成矩形的开口部24,由此构成上述冷却用元件2。因而,该冷却用元件2在整体上具有矩形框状形态。
在该冷却用元件2中,由于上述通风道形成材21与侧板材22的一体化,在它们之间利用该侧板材22的各谷部形成平行延伸的多个第2通风道4、4…,并且,这些第2通风道4、4…本应成为从冷却用元件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连续的通道,但由于形成上述开口部24,上述各第2通风道4、4…中除位于两侧端构成框的部分以外,在通道方向的中间部被切断,成为在平面方向将该开口部24夹于中间、一侧处存在入口部4a、另一侧处存在出口部4b的形态。换言之,上述各第2通风道4、4…虽然被隔断成入口侧与出口侧,但其中间部分于上述开口部24处相互连通。
(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的组装)
将具有上述构成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上述冷却用元件2以90°的平面相位关系依次相互叠层,并通过用上述端板9、9及上述框材10、10…将该叠层体进行固定连接,得到如图3所示的具矩形块状外观形态的除湿单元Z1。在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的叠层状态下,该冷却用元件2被上述吸附用元件1从其两侧夹在中间,因而,设于该冷却用元件2上的上述开口部24被各吸附用元件1封闭其两个开口面,形成具有所需容积的空室部5(参照图2)。并且,该空室部5分别通过上述入口部4a、4a及出口部4b、4b与外部相通。因而,在具有矩形块状外观形态的上述除湿单元Z1中,在其四个侧面中,在互为相对的一对侧面上,有上述吸附用元件1、1…的各第1通风道3、3…的端部分别开口,同时,在互为相对的另一对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有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各第2通风道4、4…的入口部4a、4a…开口,在另一个侧面上有出口部4b、4b…开口。
在此,对该除湿单元Z1的作用等进行说明。在该除湿单元Z1中,作为被处理空气Aa的潮湿空气流动于上述各第1通风道3、3…,冷却用空气Ab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中,由此对该被处理空气Aa进行除湿。即,在上述吸附用元件1中,当被处理空气Aa流动于上述各第1通风道3、3…内时,该被处理空气Aa所含的水分被载于该各第1通风道3、3…的吸附剂依次吸附、除去,由此而除湿并作为低湿度空气被排出。
另一方面,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中,利用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对在上述吸附用元件1发生的吸附热进行吸热而发挥散热作用。通过使该吸附热散热,使上述吸附用元件1上的吸附剂始终维持适宜的温度,长期具有高吸附能力,其结果,使上述除湿单元Z1长期地维持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如下所述,尤其是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造上的特点可使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发挥更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第1,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减少使得湿能力提高。即,本实施例的上述冷却用元件2具备开口部24,且该开口部24使上述第2通风道4、4…在其通道方向分别被隔断成上述入口部4a与出口部4b,且其中间部分成为各第2通风道4、4…共同的空室部5。因而,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各个入口部4a、4a…分别流入的冷却用空气Ab从各入口部4a、4a迅即流入上述空室部5,在该空室部5内自由地由上述入口部4a侧向出口部4b侧流动后,从该各出口部4b、4b…排出。
此时,因为上述空室部5内不存在妨碍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构件,因而,能尽可能地减少对该冷却用空气Ab的流通阻力。因此,与上述第2通风道4、4…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端到另一端连续形成的构成(即不设上述开口部24的构成)相比,设置上述开口部24可使上述第2通风道4的通道长度减少,从而该冷却用元件2整体的压力损失减少。此外,该种因开设上述开口部24而获得的压力损失降低效果,对于如本实施例那样将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设成三角形截面的构造(即,有效截面积在总截面积中所占比例小、易使流通阻力变大的构造)也同样可有效地发挥作用。
因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中,尽管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因其可降低压力损失,因而可增加流通于上述第2通风道4中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由此可提高该冷却用空气Ab对吸附用元件1处产生的吸附热的散热效率,从而有助于除湿单元Z1的除湿能力的提高。
另外,此时因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开口部24一端与另一端分别设置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入口部4a、4a…与出口部4b、4b…,因而在上述入口部4a、4a…处,对经该入口部4a、4a…流入上述开口部24的冷却用空气Ab进行整流,并防止发生在该第2通风道4、4…排列方向的偏流,其结果,可稳定上述空室部5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动,可使压力损失进一步降低。
第2,因促进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之间的热传导而提高了除湿单元Z1的除湿能力。即,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中设置上述开口部24而形成上述空室部5,在与空室部5对应的部分,该空室部5内的冷却用空气Ab直接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侧板材12相接触,因而,与以往除湿单元(参照图35)那样的、在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处存在侧板材的场合相比较,所隔的构件数减少,使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间的传热阻力减小,由此可促进上述第2通风道4处的冷却用空气Ab对于上述第1通风道3处产生的吸附热进行吸热的散热作用,其结果,有助于提高上述除湿单元Z1的除湿能力。
作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增强效果,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可获得更高水平的、并且是长期稳定的除湿能力,进而,有助于该除湿单元Z1的商品价值的提高。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开设上述开口部24,可促进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间的传热,同时因压力损失的减少而可增大冷却用空气Ab流量而促进散热,因而假设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要求散热量保持不变,也可因压力损失的降低及散热促进的效果而减小上述空室部5处的流量,可将要降低空室部5容量的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更薄,进而,可减少由该冷却用元件2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构成的上述除湿单元Z1的高度尺寸而实现小型化,尤其在将该除湿单元Z1作为空调机的除湿机构而组装入空调机的场合,还有助于空调机的小型化。
进而,在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上,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出口部4b、4b…处,冷却用空气Ab在从上述空室部5侧通过该出口部4b、4b…流出时受到整流,因而,可尽量地抑制该冷却用空气Ab流出时发出的噪声,其结果,可确保除湿运行时的宁静,在采用该除湿单元Z1作为空调机的除湿机构的场合,有利于静音空调的实现。
II:实施例2
图4及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除湿单元Z2。该除湿单元Z2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及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
即,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是将由折曲板材构成的通风道形成材21与由平板构成的侧板材22做成单面瓦楞板纸状,由此形成上述冷却用元件2,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2仅由折曲板材所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21构成上述冷却用元件。其余的构成、即在其平面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24、在整体上具有框状形态则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冷却用元件2相同。
因而,在将仅由该通风道形成材2 1形成的冷却用元件2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叠层而构成除湿单元Z2的场合,如图5所示,该冷却用元件2的各第2通风道4、4…的所有部位、即与由上述开口部24构成的空室部5对应的部分以及分别与上述入口部4a、4a…和出口部4b、4b…对应的部分,全都直接面对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侧板材12。因此,与譬如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那种在与上述入口部4a、4a…及出口部4b、4b…对应的部分隔着上述侧板材22而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接触的构成相比较,流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的冷却用空气Ab与因吸附热而升温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间的传热效率更高,由此促进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进而有助于更进一步地提高上述除湿单元Z2的除湿能力。
此外,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III:实施例3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除湿单元Z3。该除湿单元Z3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及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上。
即,在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中,上述吸附用元件1是用由折曲板材构成的通风道形成材11及由接合在该通风道形成材11两面上的一对平板体构成的侧板材12、12三者来形成双面瓦楞板纸状,并在一对侧板材12、12的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分离薄片层14,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3则是用由折曲板材构成的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与接合在该通风道形成材11的一个面上的一片侧板材12二者来形成单面瓦楞板纸状,并且在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侧板材12的表面及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的开放侧的面上分别形成上述分离薄片层14。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是在波纹板状的通风道形成材21的一面上接合固定平板状的侧板材22,且在其平面方向中央部对通风道形成材21和侧板材22一体地施以冲压加工,以在该处形成矩形的开口部24,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3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由通风道形成材21与侧板材22二个构件构成,但在形成上述开口部24时,仅对上述通风道形成材21进行矩形冲压,上述侧板材22则原封不动地留该开口部24的底部。此外,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制作时,是预先对上述通风道形成材21施以冲压加工以形成上述开口部24,然后,在该通风道形成材21上接合固定上述侧板材22(未经冲压)。
具备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除湿单元Z3是由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与一块侧板材12这二个构件构成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用通风道形成材11及一对侧板材12、12这三个构件构成吸附用元件1的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相比较,该吸附用元件1的构成构件少,由此可使制作简化并降低成本。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IV:实施例4
图7~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除湿单元Z4。该除湿单元Z4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将数个吸附用元件1、1…与数个冷却用元件2、2…以90°的平面相位依次交替叠层形成叠层体,并且,如图9所示,在该叠层体的叠层方向两端部分别装配端板9、9,并用沿叠层体的四个边角设置的四根框材10、10…连接端板9、9,使之一体化。以下,就构成该除湿单元Z4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对各自的具体构成等进行说明。
如图7及图8所示,上述吸附用元件1具备由下述的通风道形成材11与一对侧板材12、12所构成的双面瓦楞板纸状形态。
即,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由采用了陶瓷纤维的纤维纸构成,是在纤维纸的厚度方向交替折曲的、整体上具有波纹板状的折曲板材,并且,在其表面载有硅胶等适宜的吸附剂。另一方面,上述一对侧板材12、12都由采用了陶瓷纤维的纤维纸形成为平板状,其表面载有硅胶等适宜的吸附剂,并且,在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分离薄片层14。
并且,将上述侧板材12、12以分离薄片层14朝向外侧的状态分别接合固定于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的两面上,形成一体化,从而构成具有在与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的各谷部对应的部位平行延伸的第1通风道3、3…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因而在该吸附用元件1中,在其平面方向排列的上述第1通风道3、3…因上述一对侧板材12、12上的上述分离薄片层14而处于与外部完全分离的状态。
此外,对上述通风道形成材11及侧板材12加载吸附剂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1的吸附用元件1的场合相同。另外,有关上述分离薄片层14的形成方法,也与上述实施例1的吸附用元件1的场合相同。
如图7及图8所示,上述冷却用元件2,仅由下述的通风道形成材21构成。即,上述通风道形成材21由将铝薄板等金属薄板或树脂薄板在其厚度方向交替地折曲成梯形状的、整体上具有梯形波纹板状形状的折曲板材构成。
将如上构成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上述冷却用元件2以具90°的平面相位依次相互叠层,并对该叠层体以上述端板9、9及上述框材10、10…固定连接,从而制得如图9所示的具有矩形块状的外观形态的除湿单元Z4。并且,如图8所示,在构成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通风道形成材21与分别位于其两面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1的侧板材12之间,用该通风道形成材21的谷部形成具有梯形截面形状(即,大致呈矩形的截面形状)的数个第2通风道4、4…。
因而,如图9所示,上述除湿单元Z4中,在其四个侧面中互为相对的一对侧面上,有上述吸附用元件1、1…的各第1通风道3、3…的端部分别开口,而在互为相对的另一对侧面上,有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各第2通风道4、4…的端部分别开口。
在此,对该除湿单元Z4的作用等进行说明。该除湿单元Z4中,作为被处理空气Aa的潮湿空气流动于上述各第1通风道3、3…,冷却用空气Ab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由此对该被处理空气Aa进行除湿。即,在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当被处理空气Aa流动于上述各第1通风道3、3…内时,该被处理空气Aa所含的水分被该各第1通风道3、3…中加载的吸附剂依次吸附、除去而除湿,作为低湿度空气排出。
另一方面,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对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产生的吸附热进行吸热而发挥散热作用。通过对该吸附热进行散热,使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剂始终维持于适宜的温度而长期保持高吸附能力,其结果,上述除湿单元Z4可长期地维持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此处,由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造上的特点,能使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发挥更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即,在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4中,设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4…具有梯形截面形状,因而,该各第2通风道4、4…的有效通道面积比譬如具有与该第2通风道4相等的总通道面积的截面呈三角形的通风道的有效通道面积更大。因而,上述第2通风道4的流通阻力小,流经于此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降得更低。该压力损失的降低可增大该第2通风道4中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其结果,可提高上述冷却用空气Ab对吸附热的散热效率,使上述除湿单元Z4长期地维持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V:实施例5
如图10及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除湿单元Z5。该除湿单元Z5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及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4的除湿单元Z4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
即,在上述实施例4的除湿单元Z4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用由折曲成梯形状的折曲板材所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21构成,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5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由在折曲成梯形状的折曲板材上在其平面方向中央部开设开口部24后形成的框状形态的通风道形成材21构成。因而,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虽然利用谷部而形成平行延伸的第2通风道4、4…,但由于形成有上述开口部24,该第2通风道4、4…仅有其两端部分别作为入口部4a、4a…及出口部4b、4b…而保留,除此以外的中间部则由上述开口部24取而代之。
将如上构成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上述冷却用元件2以具90°的平面相位关系依次相互叠层,并对该叠层体以上述端板9、9及上述框材10、10…固定连接而制得除湿单元Z5。如图11所示,该除湿单元Z5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被上述吸附用元件1从其两侧夹在中间,由此,设于该冷却用元件2上的上述开口部24被该各吸附用元件1、1将其两个开口面封闭,形成具有所需容积的空室部5。另外,该空室部5分别通过上述入口部4a、4a…与出口部4b、4b…与外部相通。
此处,对该除湿单元Z5的作用等进行说明。在该除湿单元Z5中,通过使作为被处理空气Aa的潮湿空气流动于上述各第1通风道3、3…、并使冷却用空气Ab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来对该被处理空气Aa进行除湿。即,在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被处理空气Aa流动于上述各第1通风道3、3…内时,该被处理空气Aa,因其中所含水分被该各第1通风道3、3…中加载的吸附剂依次吸附、除去而除湿,作为低湿度空气排出。
另一方面,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由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对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产生的吸附热进行吸热而发挥散热作用。通过对该吸附热进行散热,使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剂始终维持于适宜的温度而长期保持高吸附能力,其结果,上述除湿单元Z5可长期地维持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此外,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5,除上述基本效果外还可获得下列特有的效果。
第1,由设置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第2通风道4的截面形状形成的效果。即,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5与上述实施例4的除湿单元Z4同样,由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具备呈梯形状的截面形状的第2通风道4、4…,可降低该冷却用元件2中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并通过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增加而提高对吸附热的散热效率,从而,可实现除湿单元Z5的除湿能力的进一步的提高。
第2,通过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开设上述开口部24而获得的效果。即,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5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具备开口部24,上述各第2通风道4、4…在其通道方向由该开口部24被隔断成上述入口部4a与出口部4b,且,其中间部分成为该各第2通风道4、4…共同的空室部5,因此,从入口部4a、4a…流入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自该各入口部4a、4a…迅即流入上述空室部5,并在该空室部5中自由地从上述入口部4a侧向出口部4b侧流动,然后从该各出口部4b、4b…排出。
此时,在上述空室部5内不存在阻碍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构件,因而,可将对该冷却用空气Ab的流通阻力尽量降低。与上述第2通风道4、4…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端到另一端连续形成的构成(即,不设上述开口部24的构成)相比,因设置上述开口部24而使上述第2通风道4的通道长度减少,导致该冷却用元件2整体的压力损失减少。其结果,可增加流动于上述第2通风道4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由此可提高该冷却用空气Ab对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热的散热效率,从而有助于除湿单元Z5的除湿能力的提高。
另外,该场合中,因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开口部24一端与另一端分别地设置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入口部4a、4a…与出口部4b、4b…,因而,在上述入口部4a、4a…处,对经该入口部4a、4a…流入上述开口部24的冷却用空气Ab进行整流,并防止在该第2通风道4、4…的排列方向发生偏流,其结果,可稳定上述空室部5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动,可使压力损失进一步降低。
第3,促进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之间的热传导而获得的效果。即,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5中,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中利用上述开口部24而形成上述空室部5,在与空室部5对应的部分,该空室部5内的冷却用空气Ab直接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侧板材12相接触,因而,与以往的除湿单元(参照图35)那种在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处存在侧板材的场合相比较,隔着的构件数减少,使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间的传热阻力减小,由此,可促进上述第2通风道4处的冷却用空气Ab对上述第1通风道3处产生的吸附热进行吸热的散热作用,其结果,有助于上述除湿单元Z5的除湿能力的提高。
第4点效果在于,如上所述,通过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开设上述开口部24促进了上述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间的传热,同时因压力损失的减少而增大了冷却用空气Ab流量,从而促进散热,因而,假设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要求散热量保持不变,因压力损失的降低及散热促进的效果,可减小上述空室部5处的流量,例如可将要降低空室部5容量的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更薄,进而,可减少由该冷却用元件2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构成的上述除湿单元Z5的高度尺寸而实现小型化,尤其当将该除湿单元Z5作为空调机的除湿机构而组装入空调机的场合,还有助于空调机的小型化。
第5,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5,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出口部4b、4b…处,冷却用空气Ab从上述空室部5侧通过该出口部4b、4b…流出时受到整流,因而,可尽量地抑制伴随该冷却用空气Ab流出时的噪声的发生,其结果,可确保除湿运行时的宁静,例如在采用该除湿单元Z5作为空调机的除湿机构的场合,有利于静音空调的实现。
VI:实施例6
图12及图1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除湿单元Z6。该实施例6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4的除湿单元Z4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构成。
即,上述实施例4的除湿单元Z4中,上述吸附用元件1上由纤维纸制的折曲板材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11及接合在该通风道形成材11两面上的纤维纸制的一对平板体所形成的侧板材12、12这三者形成双面瓦楞板纸状,该通风道形成材11与一对侧板材12、12上各自载有吸附剂,并且,在一对侧板材12、12的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分离薄片层14,而在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6中,上述吸附用元件1是由纤维纸制的且载有吸附剂的折曲板材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11与分别接合在该通风道形成材11两面上的铝薄板等金属薄板或树脂薄板制的一对侧板材16、16构成,并且,在该一对侧板材16、16的内面上直接加载吸附剂,将之作为吸附剂层18。
具有如此构成的吸附用元件1的除湿单元Z6,由于吸附剂直接载于上述侧板材16上,与实施例4的除湿单元Z4那种将吸附剂载于纤维纸制的侧板材12上的场合相比较,该吸附剂与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的第2通风道4间的间隔缩短,而且,尤其当上述侧板材16由金属薄板构成的场合,由于该金属薄板的热传导率大,还可提高上述吸附用元件1上的吸附剂产生的吸附热向冷却用元件2侧的传热效率,进而有助于上述除湿单元Z6的除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效果均与上述实施例4的除湿单元Z4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V11:实施例7
图14及图1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7的除湿单元Z7。该除湿单元Z7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及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5的除湿单元Z5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构成。
即,上述实施例5的除湿单元Z5中,上述吸附用元件1由纤维纸制的折曲板材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11及接合在该通风道形成材11两面上的纤维纸制的一对平板体所形成的侧板材12、12这三者形成为双面瓦楞板纸状,该通风道形成材11与一对侧板材12、12上各自载有吸附剂,并且,在一对侧板材12、12的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分离薄片层14,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6中,上述吸附用元件1是由纤维纸制的且载有吸附剂的折曲板材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11与分别接合在该通风道形成材11两面上的铝薄板等金属薄板或树脂薄板制的一对侧板材16、16构成,并且,在该一对侧板材16、16的内面上直接加载吸附剂,将之作为吸附剂层。
具有如此构成的吸附用元件1的除湿单元Z7,由于吸附剂直接载于上述侧板材16上,与譬如实施例5的除湿单元Z5那样将吸附剂载于纤维纸制的侧板材12上的场合相比较,该吸附剂与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的第2通风道4间的间隔缩短,而且,尤其当上述侧板材16由金属薄板构成的场合。由于该金属薄板的热传导率大,还可提高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剂产生的吸附热向冷却用元件2侧的传热效率,进而有助于上述除湿单元Z7的除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4及5的除湿单元Z4及Z5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VIII:实施例8
图16~图1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8的除湿单元Z8。该除湿单元Z8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6的除湿单元Z6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
即,在上述实施例6的除湿单元Z6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由用折曲成梯形状的折曲板材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21构成,将形成于该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的截面形状设成梯形状、即大致呈矩形的形状,以期降低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而在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8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由数片条板状的分隔壁材23、23…按所定间隔平行立设而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21构成,将形成于该各分隔壁材23、23…间的第2通风道4的截面形状设成矩形,以期降低压力损失。
由于上述构成的冷却用元件2的除湿单元Z8的上述冷却用元件2由数片分隔壁材23、23…按所定间隔配置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21构成,因而,与譬如以折曲板材构成该通风道形成材21的场合相比较,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4及6的除湿单元Z4及Z6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IX:实施例9
图19及图2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9的除湿单元Z9。该除湿单元Z9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及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8的除湿单元Z8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
即,上述实施例8的除湿单元Z8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由数片条板状的分隔壁材23、23…按所定间隔平行立设而形成的通风道形成材21构成,并将形成于该各分隔壁材23、23…间的第2通风道4的截面形状设为矩形,以期降低压力损失,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9是在构成上述通风道形成材21的分隔壁材23、23…中,将分别位于两侧端的二片分隔壁材23、23做成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全长对应的长尺寸一体物,而将其它的分隔壁材23、23…做成短尺寸的第1材23a与第2材23b、将之分别设于上述第2通风道4的通道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将形成于该各第1材23a、23a…间的矩形通道作为上述第2通风道4的入口部4a、4a…,将形成于各第2材23b、23b…间的矩形通道作为上述第2通风道4的出口部4b、4b…。结果,在上述各第1材23a、23a…与各第2材23b、23b…之间,形成面对上述入口部4a、4a…及出口部4b、4b…的矩形空间部、即上述开口部24。
具备如此构成的冷却用元件2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除湿单元Z9,具有下列效果。
(a)通过将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第2通风道4、4…设成流通阻力小的矩形截面形状,并设置上述开口部24,以减少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长度以期降低流通阻力,可使上述冷却用元件2中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进一步降低。
(b)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设置上述开口部24,使流动于由该开口部24构成的空室部5内的冷却用空气Ab与其所接触的吸附用元件1间的传热效率提高。
作为(a)、(b)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增强效果,有助于上述除湿单元Z9的除湿能力的更进一步的提高。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4、6及8的除湿单元Z4、Z6及Z8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实施例10
图21及图2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0的除湿单元Z10。该除湿单元Z10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及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
即,在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用由折曲板材构成的通风道形成材21与由平板体构成的侧板材22来形成单面瓦楞板纸状,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0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只由下述的通道构成体25构成。
即,上述通道构成体25具有厚板框状形态,在由矩形截面形状的第2通风道4、4…沿横方向多个排列而形成的厚板状一体成形体的平面方向中央部以冲压等方式形成矩形的开口部24。并且,在该通道构成体25上,因形成有上述开口部24,在上述各第2通风道4、4…中,分别位于该第2通风道4的排列方向两端的第2通风道4为在其全长范围内连续的通道,而其它位于排列方向内侧的第2通风道4、4…则仅有残留于其一端的入口部4a、4a…及另一端的出口部4b、4b…,这些入口部4a、4a…与出口部4b、4b…都面对着开口部24。
由上述冷却用元件2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交替叠层构成的上述除湿单元Z10,具有如下效果。
(a)由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流通阻力小的矩形截面形状,流动于该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降低,由此,可增加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提高吸附热的散热效率。
(b)通过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设置上述开口部24,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缩短了与该开口部24相应的长度,因而,与第2通风道4在冷却用元件2的全长范围内连续的场合相比较,该第2通风道4的流通阻力小,流动于此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降低,由此,可增加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提高对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热的散热效率。
(c)通过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设置上述开口部24,可提高流动于该开口部24构成的空室部5内的冷却用空气Ab与其所接触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之间的传热效率。
上述效果相互配合,有助于上述除湿单元Z10的除湿能力的更进一步的提高。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的除湿单元Z1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I:实施例11
图2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1的除湿单元Z11。该除湿单元Z11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及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其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0的除湿单元Z10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
即,上述实施例10的除湿单元Z10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由排列多个第2通风道4、4…、并在其平面方向中央部设置开口部24而形成的厚板框状的通道构成体25构成,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1是在上述通道构成体25的上述开口部24内的通道方向大致中央部设置中间通道体29(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偏流抑制机构X’),从而将该开口部24分为前后两部分,并在该中间通道体29内设置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各入口部4a、4a…及出口部4b、4b…对应的中间通道4c、4c…,由该通道构成体25构成上述冷却用元件2。
在具备该种构成的冷却用元件2的除湿单元Z11中,当譬如冷却用空气Ab通过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各入口部4a、4a…流入上述开口部24内时,若该开口部24为单一的容积部,则冷却用空气Ab在该开口部24内自由流动而在该处发生偏流,从而对开口部24处的冷却用空气Ab的吸热作用产生不良影响,但通过在上述开口部24内设置上述中间通道体29,使流入该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在其流动方向的中间部受到该中间通道体29的整流作用,使该偏流尽可能地受到抑制。其结果,可提高冷却用元件2对吸附热的散热效率,进而可更进一步地提高上述除湿单元Z11的除湿能力。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10的除湿单元Z1、Z10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II:实施例12
图2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除湿单元Z12。该除湿单元Z12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及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上述实施例11的除湿单元Z11是在上述开口部24的通道方向的中间部横切般地设置中间通道体29,使流动于上述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因该中间通道体29的作用而在其流动方向的途中受到整流,以期对该开口部24内的偏流加以抑制,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2是在上述开口部24内设置将该开口部24在左右方向分为两部分的分隔壁30(相当于技术方案书中所述的‘偏流抑制机构X’),使流入该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向左右方向分流,以期提高该开口部24部分的冷却用空气Ab的对吸附热的散热效率,进而可更进一步地提高上述除湿单元Z12的除湿能力。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10及实施例11的除湿单元Z1、Z10、Z11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III:实施例13
图2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3的除湿单元Z13。该除湿单元Z13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及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具有将上述实施例11的除湿单元Z11与上述实施例12的除湿单元Z12相组合而成的构造。
即,上述实施例11的除湿单元Z11是在上述开口部24内设置中间通道体29,在上述实施例12的除湿单元Z12是在上述开口部24内设置分隔壁30,分别对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进行抑制,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3是在上述开口部24内同时设置上述中间通道体29与上述分隔壁30。
因通过设置上述冷却用元件2,流入上述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在该开口部24内受到上述中间通道体29的整流作用和上述分隔壁30的分流作用,可更可靠地抑制该开口部24内的偏流,其结果,上述除湿单元Z13具有更高水平的除湿能力。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10、实施例11及实施例12的除湿单元Z1、Z10、Z11、Z12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IV:实施例14
图2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4的除湿单元Z14。该除湿单元Z14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技术方案6及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可视为上述实施例10的除湿单元Z10的扩展例。
即,上述实施例10的除湿单元Z10中,形成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平面方向中央部的上述开口部24设成与该冷却用元件2的外形对应的矩形形状(换言之,位于该开口部24的一端的上述入口部4a、4a…具有相同的长度),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4中,该开口部24的形状并不呈矩形,而形成为,上述入口部4a、4a…的一边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的通道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朝外侧偏移倾斜的大致梯形形状。即,通过该开口部24的形状设定,使位于该开口部24的一端的上述入口部4a、4a…的通道长度随着从上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向下游侧接近而逐渐减小(换言之,越接近上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端,通道长度越短)。此外,本实施例以通道长度不同的上述各入口部4a、4a…构成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偏流抑制机构X′。
通过对上述入口部4a、4a…的通道长度进行这样的设定,使该各入口部4a、4a…中越接近上述第1通风道3下游端的,通其道阻力越小,因而,越是在通道阻力小的部分、即越接近上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端的部分,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越大,因而,上述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分布也同样是越接近上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端越大。即,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4通过使上述各入口部4a、4a…的通道长度在上述第1通风道3的通道方向不一致,故意使冷却用空气Ab在上述开口部24内发生偏流。利用该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可获得如下的效果。
通过了解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热的温度分布可知,该吸附热的温度与水分吸附作用的程度相对应,即,在被处理空气Aa流入该吸附用元件1的流入侧、即上述第1通风道3、3…的上游处高,在下游处低。因而,若使冷却用空气Ab均等地从沿着与该第1通风道3、3…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4…流入,且冷却用空气Ab在上述开口部24内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流动,则热交换必然集中在温差大的部位、即与上述第1通风道3、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进行,而在与下游侧对应部位几乎不进行热交换,结果造成该开口部24的有效热交换区域减少,由此引起热交换效率下降,即,对吸附热的散热效率下降。
在此场合下,若如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4那样,对上述入口部4a、4a…的通道长度进行调节,将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调节成越接近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3…的下游端越大,则能够尽可能地使热交换在该开口部24的全域内进行,扩大该开口部24处的有效热交换区域,由此提高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对吸附热的散热效率,有助于上述除湿单元Z14的除湿能力更进一步提高。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10的除湿单元Z1、Z10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V:实施例15
图2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Z15。该除湿单元Z15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8、技术方案9、技术方案10及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与上述各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除湿单元Z14同样,是将具有多个第1通风道3、3…的数个吸附用元件1、1与具有多个第2通风道4、4…的数个冷却用元件2、2…以90°的平面相位依次相互叠层并使之一体化,以使该第1通风道3与第2通风道4在俯视时相互正交。
并且,本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Z15中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具有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吸附用元件1同样的构成,该除湿单元Z15的特点在于其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及其作用、效果。以下仅对该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等进行详述,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构成及由该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组合而成的除湿单元Z15的基本作用、效果可则援引上述各实施例的相应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上述冷却用元件2用由具矩形截面形状的第2通风道4、4…沿横方向多个排列而成的厚板状一体成形体形成的通道构成体25构成。并且,本实施例中,在沿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通风道方向适当分离的二个位置上,例如利用冲压成形而形成贯通该冷却用元件2表里两面的上游侧开口部24A与下游侧开口部24B。通过形成该各开口部24A、24B,使上述冷却用元件2具有位于通道方向最上游部2a的上游侧通道部2A、位于中间部的中间通道部2B及位于最下游部2b的下游侧通道部2C这三个沿通道方向的前后顺序设置的通道部。因而,上述第2通风道4、4…具备分别隔着上述各开口部24A、24B而互为相对的不连续的三个流路,即设于上述上游侧通道部2A的第1流路4A、4A…、设于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及设于上述下游侧通道部2C的第3流路4C、4C…。
另外,本实施例中,上述中间通道部2B与下游侧通道部2C形成具有宽窄二部分的平面形状。即,上述中间通道部2B与下游侧通道部2C的后端边缘都为与通道方向大致垂直的直线状,而其前端边缘都为直线状延伸的二段式阶梯状。并且,在此场合,该中间通道部2B与下游侧通道部2C的宽度尺寸、即通道方向尺寸设定为,当上述冷却用元件2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处于叠层状态时,位于与该吸附用元件1侧的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一侧端2c附近的部位大,而位于与该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另一侧端2d附近的部位窄。
因而,在上述中间通道部2B与下游侧通道部2C中,各自的第2流路4B、4B…与第3流路4C、4C…的通道长度分别为,靠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者长、靠近上述另一侧端2d者短。对应于该通道长度的不同,在上述中间通道部2B与下游侧通道部2C中,对冷却用空气Ab产生的通道阻力为,靠近上述一侧端2c者大、靠近另一侧端2d者小。
在将具有如上构成的上述冷却用元件2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组合而构成上述除湿单元Z15的场合,具有如下的作用、效果。不过,在该除湿单元Z15中,上述开口部24A、24B的两个开口面分别被与之相邻的吸附用元件1封闭,分别形成上游侧空室部5A及下游侧空室部5B,上述上游侧通道部2A的第1流路4A、4A…与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分别面对上述上游侧空室部5A,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与上述下游侧通道部2C的第3流路4C、4C…分别面对上述下游侧空室部5B。
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5中,冷却用空气Ab从其第1流路4A、4A…侧导入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4…,该冷却用空气Ab按上述上游侧空室部5A→上述第2流路4B、4B…→下游侧空室部5B→上述第3流路4C、4C…的顺序依次流动,对分别与该冷却用元件2的两面相邻设置的上述吸附用元件1、1进行冷却、使该吸附用元件1处产生的吸附热散热。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冷却用元件2中,因设有上述各开口部24A、24B,与譬如不设置该各开口部24A、24B而将上述第2通风道4、4…做成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全长范围内连续的通道的场合相比,由于各开口部24A、24B的存在,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缩短,由此使流动于该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的压力损失降低。其结果,因该压力损失的降低而可增加流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侧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促进该冷却用空气Ab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提高作为除湿单元整体的除湿能力。
另外,当被处理空气Aa流动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3…内时,载于该吸附用元件1的吸附剂对被处理空气Aa中水分的吸附、除去作用集中于上述第1通风道3、3…的上游侧进行,因而,该吸附用元件1的吸附热也是在与上述第1通风道3、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局部性升高。若从上述冷却用元件2来看,热交换集中在其全域中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分进行,该冷却用元件2的有效热交换区域在热交换全部区域中所占的比例小,结果,成为其热交换能力低劣化的原因。
在上述场合,若如本实施例那样将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1流路4A、4A…及上述下游侧通道部2C的第3流路4C、4C…的通道长度设定成,该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附近长、另一侧端2d附近短,使此两部位间产生不同的通道阻力,则冷却用空气Ab偏向通道阻力小的另一侧端2d处流动,在通道阻力大的一侧端2c的流量减少。结果,在上述吸附用元件1上,在第1通风道3、3…上游侧的集中除湿作用由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冷却用空气Ab的冷却作用降低而受到抑制,使除湿作用向该第1通风道3、3…的下游侧扩大。因而,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中,另一侧端2d部位也有助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冷却作用、即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由此可扩大该冷却用元件2中的有效热交换区域,使除湿单元Z15全体具备更高的除湿能力。
另外,当冷却用空气Ab从第1流路4A、4A…导入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第第2通风道4、4…时,如上所示,由于上述吸附用元件1侧的吸附热在上述第1通风道3的通道方向存在温度分布坡度,流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相互间产生温度差。然而,本实施例由于在上述第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途中设有上述上游侧空室部5A及下游侧空室部5B,因流经上述第2通风道4、4…而产生温度差的冷却用空气Ab就流入上述上游侧空室部5A,由此混合,并作为温度大致相等的冷却用空气Ab流入上述第2流路4B、4B…,而因流经该第2流路4B、4B…而产生温度差的冷却用空气Ab则流入上述下游侧空室部5B,由此混合,并作为温度大致相等的冷却用空气Ab流入上述第3流路4C、4C…,从上述冷却用元件2整体来看,使与上述冷却用空气Ab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上述吸附用元件1处的被处理空气Aa的流动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坡度尽可能地被消除,使该冷却用元件2全域能有效地发挥热交换作用,进而有助于上述除湿单元Z15的除湿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上设置上述各空室部5A、5B,使流动于该各空室部5A、5B内的冷却用空气Ab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直接接触,与譬如与不设置上述各空室部5A、5B(即,上述开口部24A、24B)、流动于上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始终隔着通道壁与上述吸附用元件1接触的构成相比较,提高了该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间的传热效率,由此促进了冷却用空气Ab对吸附热的散热作用。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由通道构成体25构成,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种构成,例如,如同上述各实施例那样,也可将该冷却用元件2构成为单面瓦楞板纸状、波纹板状等,关于这一点,以下各实施例亦如此。
XVI:实施例16
图2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6的除湿单元Z16。该除湿单元Z16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8、技术方案9、技术方案11及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可视作上述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Z15的变形例。
即,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6中,与上述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Z15同样,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上,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Z15中,设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中间通道部2B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上游端边缘设定成二段式阶梯状,而本实施例则将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中间通道部2B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上游端边缘的大致中央部做成直线状倾斜。
从而,本实施例的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1流路4A、4A…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第3流路4C、4C…的通道阻力是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附近的大通道阻力向上述另一侧端2d附近的小通道阻力连续变化,而不会如上述实施例15的冷却用元件2那样发生不连续地变化通道阻力,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冷却性能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本实施例中,仅使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中间通道部2B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上游端边缘的大致中央部的一定范围内呈直线状倾斜,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种构成,例如,也可使该上游端边缘从其一端至另一端的全域范围中呈直线状倾斜。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5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VII:实施例17
图2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7的除湿单元Z17。该除湿单元Z17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8、技术方案9、技术方案12及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可视作上述实施例16的除湿单元Z16的变形例。
即,上述实施例16的除湿单元Z16中,设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中间通道部2B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上游端边缘的大致中央部呈直线状倾斜,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7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中间通道部2B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上游端边缘的大致中央部呈向外侧突出的曲线形状。
为此,本实施例的冷却用元件2也与上述实施例16的冷却用元件2同样,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1流路4A、4A…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第3流路4C、4C…的通道阻力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附近的大通道阻力向上述另一侧端2d附近的小通道阻力逐渐地变化,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冷却性能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上述以外的构成及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5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VIII:实施例18
图3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8的除湿单元Z18。该除湿单元Z18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8、技术方案9、技术方案12及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与上述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7同样,可视作上述实施例16的除湿单元Z16的变形例。
即,上述实施例16的除湿单元Z16中,设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中间通道部2B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上游端边缘的大致中央部呈直线状倾斜,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8中,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中间通道部2B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上游端边缘的大致中央部呈向内侧突出的曲线形状。
为此,本实施例的冷却用元件2也与上述实施例16的冷却用元件2同样,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1流路4A、4A…及下游侧通道部2C的第3流路4C、4C…的通道阻力,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附近的大通道阻力向上述另一侧端2d附近的小通道阻力逐渐地变化,在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冷却性能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上述以外的构成及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5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IX:实施例19
图3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9的除湿单元Z19。该除湿单元Z19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5及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与上述实施例15~实施例18的除湿单元Z15~Z18同样,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构成上。
即,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9的冷却用元件2,在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方向形成前后二个开口部24A、24B,由此,上述第2通风道4、4…由设于上游侧通道部2A的第1流路4A、4A…、设于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及设于下游侧通道部2C的第3流路4C、4C…构成,该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5~实施例18的除湿单元Z15~Z18中的冷却用元件2相同,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上述中间通道部2B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至另一侧端2d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宽度(即、将上述第2流路4B、4B…的通道长度设为大致相等),并且,该各第2流路4B、4B…的通道方向设置成倾斜状态,即越向下游侧越接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另一侧端2d。
不过,由于使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的通道方向倾斜,该中间通道部2B就无法与上述上游侧通道部2A及下游侧通道部2C一体地形成(例如,采用冲压方式形成),因而,要将该中间通道部2B与构成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通道构成体25分体形成,事后将之组装于通道构成体25上。
如上所述,通过将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的通道方向设置成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另一侧端2d(即,上述吸附用元件1的第1通风道3、3…的下游侧)倾斜,当冷却用空气Ab从上述上游侧空室部5A通过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流向上述下游侧空室部5B侧时,就在该第2流路4B、4B…中被强制性地向上述另一侧端2d偏流,使该另一侧端2d的流量多于一侧端2c。即,上述实施例15~实施例18的冷却用元件2中通过使上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阻力不相等而实现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而本实施例的冷却用元件2则是通过使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的通道方向倾斜而实现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
因而,具备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19也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5~实施例18的除湿单元Z15~Z18同样的作用、效果。
XX:实施例20
图3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0的除湿单元Z20。该除湿单元Z20适用于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8、技术方案13及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可视作上述实施例19的除湿单元Z19的变形例。
即,在上述实施例19的除湿单元Z19中,通过将设于其冷却用元件2的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的通道截面积设计成相等,且将该第2流路4B、4B…的通道方向设定成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另一侧端2d倾斜,来实现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而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20是通过将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的通道截面积设置成从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向另一侧端2d逐渐增大,使该第2流路4B、4B…相互间的通道阻力产生差异,从而,实现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
由于该冷却用元件2使上述中间通道部2B的第2流路4B、4B…的通道截面积产生变化,因此该中间通道部2B无法与上述上游侧开口部24A及下游侧通道部2C一体化地形成(例如,采用冲压方式形成),因而要将该中间通道部2B与构成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上述通道构成体25分体形成,而事后将之组装于通道构成体25上。
本实施例的除湿单元Z20,也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5~实施例18的除湿单元Z15~Z18同样的作用、效果。
XXI:实施例21
图3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1的除湿单元Z21。该除湿单元Z21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8、技术方案9、技术方案10、技术方案16及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具有将上述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Z15的冷却用元件2与上述实施例19的除湿单元Z19的冷却用元件2组合而成的构成。
即,该实施例的冷却用元件2中,将上述中间通道部2B与下游侧通道部2C的平面形状做成二段式阶梯状,其第2流路4B、4B…及第3流路4C、4C…的通道长度设定成靠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处长、靠近另一侧端2d处短,并且,该第2流路4B、4B…及第3流路4C、4C…的通道方向呈倾斜状态,即,随着向通道下游延伸而接近上述另一侧端2d。
由于具备该种构成的冷却用元件2,流动于该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在上述中间通道部2B与上述下游侧通道部2C双方都二个阶段地受到如下作用:由于使第2流路4B、4B…及第3流路4C、4C…的通道方向倾斜而产生的强制偏流作用,以及由于使上述第2流路4B、4B…及第3流路4C、4C…的通道长度相异、以使通道阻力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偏流作用,因此可使由于该冷却用空气Ab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另一侧端2d偏流所导致的有效热交换区域的扩大效果更为可靠,作为上述除湿单元Z21整体具有更高的除湿能力。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Z15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XXII:实施例22
图3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2的除湿单元Z22。该除湿单元Z22适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8、技术方案9、技术方案10、技术方案14及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具有将上述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Z15中的冷却用元件2与上述实施例20的除湿单元Z20中的冷却用元件2加以组合而成的构成,兼备两者的特征。
即,该实施例的冷却用元件2中,将上述中间通道部2B与下游侧通道部2C的平面形状做成二段式阶梯状,其第2流路4B、4B…及第3流路4C、4C…的通道长度设定成,靠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处长、靠近另一侧端2d处短,并且,该第2流路4B、4B…及第3流路4C、4C…的通道截面积,设定成靠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一侧端2c处小、靠近另一侧端2d处大。
由于具备该种构成的冷却用元件2,流动于该冷却用元件2的第2通风道4、4…的冷却用空气Ab在上述中间通道部2B与上述下游侧通道部2C双方都二个阶段地受到如下作用:由于使第2流路4B、4B…及第3流路4C、4C…的通道长度不同而使通道阻力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偏流作用,以及由于使上述第2流路4B、4B…及第3流路4C、4C…的通道截面积相异、以使通道阻力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偏流作用,因此可使由于该冷却用空气Ab向上述冷却用元件2的另一侧端2d偏流所导致的有效热交换区域的扩大效果更为可靠,作为上述除湿单元Z22整体具有更高的除湿能力。
上述以外的构成及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5的除湿单元Z15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对除湿单元有用。

Claims (17)

1.一种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具有将其平面方向内侧作为开口部(24)的框状形态,用该开口部(24)将所述各第2通风道(4)、(4)…隔断成分别位于其通道方向一端的入口部(4a)与位于另一端的出口部(4b)。
2.一种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截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截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具有大致呈三角形的截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开口部(24)内,设有对该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偏流进行抑制的气流调节构件(X)。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用元件(2)的所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入口部(4a),设有对通过该入口部(4a)而流入所述开口部(24)内的冷却用空气(Ab)的流量进行调节、随着接近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而越来越增大流量的流量调节构件(Y)。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构件(Y)设定为,所述各第2通风道(4)、(4)…的各入口部(4a)、(4a)…的通道长度随着接近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而越来越缩短。
8.一种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具备与所述第2通风道(4)、(4)…重合而将该第2通风道(4)、(4)…在其通道方向隔断的开口部(24A)、(24B),并且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阻力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阻力大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长度大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从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起到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为止阶段性地减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从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起到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为止直线性地减少。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长度设定成,从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起到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为止曲线性地减少。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截面积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截面积小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通道截面积设定成,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上游侧对应的部位(2c)附近的通道截面积小于与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附近。
15.一种除湿单元,由吸附用元件(1)与冷却用元件(2)交替叠层而构成,所述吸附用元件(1)由载有吸附剂、供被处理空气(Aa)流通的数个第1通风道(3)、(3)……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所述冷却用元件(2)由供冷却用空气(Ab)流通的数个第2通风道(4)、(4)…在平面方向排列而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用元件(2)具备与所述第2通风道(4)、(4)…重合而将该第2通风道(4)、(4)…在其通道方向隔断的开口部(24A)、(24B),并且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俯视通道方向设定成倾斜状,即,随着向下游侧延伸而越来越接近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
16.根据权利要求8、9、13或14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的俯视通道方向设定成倾斜状,即,随着向下游侧延伸而越来越接近与所述吸附用元件(1)的所述第1通风道(3)的下游侧对应的部位(2d)。
17.根据权利要求8、9、13、14或15所述的除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24A)、(24B)与其下游侧的所述第2通风道(4)、(4)…沿着冷却用空气(Ab)在所述冷却用元件(2)中的流动方向而前后设有数组。
CNB028293649A 2002-07-24 2002-07-24 除湿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70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2/007509 WO2004010056A1 (ja) 2002-07-24 2002-07-24 除湿素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9515A true CN1639515A (zh) 2005-07-13
CN100337064C CN100337064C (zh) 2007-09-12

Family

ID=30490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936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7064C (zh) 2002-07-24 2002-07-24 除湿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96961B2 (zh)
EP (1) EP1553355A4 (zh)
CN (1) CN100337064C (zh)
AU (1) AU2002320690B2 (zh)
WO (1) WO200401005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4547B (zh) * 2005-07-26 2010-12-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N102213558A (zh) * 2011-04-13 2011-10-12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逆流板壳式热交换器板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3354B1 (en) * 2002-07-22 2011-03-16 Daikin Industries, Ltd. Dehumidification unit, and adsorbing element used for the dehumidification unit
DE102006008786B4 (de) * 2006-02-24 2008-01-1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dsorptions-Wärmepumpe, Adsorptions-Kältemaschine und darin enthaltene Adsorberelemente auf Basis eines offenporigen wärmeleitenden Festkörpers
US8091868B2 (en) * 2008-07-23 2012-01-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WVT design for reduced mass and improved sealing reliability
US8293114B2 (en) * 2008-10-10 2012-10-23 Gambro Lundia Ab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heat exchanging
EP3668098A1 (en) 2009-01-27 2020-06-17 InterDigital V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orm selection in video encoding and decoding
GB2482100B (en) 2009-04-27 2014-01-22 Dri Eaz Product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nd monitoring dehumidifiers
US20120168136A1 (en) * 2009-09-16 2012-07-05 Masaru Takada Total heat exchange element
CA2847163C (en) 2011-08-31 2019-12-03 Dri-Eaz Products, Inc. Dehumidifiers with improved fluid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ture
DE112012004290T5 (de) * 2011-10-14 2014-07-31 Dri-Eaz Products, Inc. Entfeuchter mit verbesserten Wärmetauscherblöcken und damit verbundene Verfahren zur Verwendung und Herstellung
US9513067B2 (en) * 2012-09-26 2016-12-06 Sonoco Development, Inc. Convection based temperature assured packaging system
USD731632S1 (en) 2012-12-04 2015-06-09 Dri-Eaz Products, Inc. Compact dehumidifier
DE102016012842A1 (de) * 2016-10-27 2018-05-03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Plattenwärmetausch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333631B (zh) * 1969-07-17 1971-03-22 C Munters
JPS5753304Y2 (zh) * 1978-09-06 1982-11-18
JPS56132471U (zh) * 1980-03-07 1981-10-07
US4854129A (en) * 1987-06-11 1989-08-08 Hickley Pieter Cool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5226298A (en) * 1991-01-16 1993-07-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hermoelectric air conditioner with absorbent heat exchanger surfaces
US5212956A (en) * 1991-01-18 1993-05-25 Ari-Tec Market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s cooling
US5547019A (en) * 1994-10-28 1996-08-20 Iacullo; Robert S. Thermoelectric intercooler cooling turbocharged air
JPH08313186A (ja) 1995-05-24 1996-1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器
CA2283089C (en) * 1999-05-10 2004-05-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it
JP2001062242A (ja) * 1999-08-30 2001-03-13 Seibu Giken Co Ltd 除湿装置
US6361588B1 (en) * 1999-12-22 2002-03-26 Jose Moratalla Selective permeability energy recovery device
US6705096B2 (en) * 2000-09-27 2004-03-16 Idalex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plate apparatus for dew point evaporative cooler using a trough wetting system
EP1553354B1 (en) * 2002-07-22 2011-03-16 Daikin Industries, Ltd. Dehumidification unit, and adsorbing element used for the dehumidification uni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4547B (zh) * 2005-07-26 2010-12-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N102213558A (zh) * 2011-04-13 2011-10-12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逆流板壳式热交换器板束
CN102213558B (zh) * 2011-04-13 2012-10-03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逆流板壳式热交换器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10056A1 (ja) 2004-01-29
CN100337064C (zh) 2007-09-12
US20050235673A1 (en) 2005-10-27
AU2002320690A1 (en) 2004-02-09
EP1553355A1 (en) 2005-07-13
EP1553355A4 (en) 2010-01-20
AU2002320690B2 (en) 2007-03-29
US7596961B2 (en) 2009-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37064C (zh) 除湿单元
CN1277089C (zh) 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蒸发器的集管和制冷系统
CN1934393A (zh) 调湿装置
CN100350208C (zh)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CN1795349A (zh) 湿度控制装置
CN1671999A (zh) 空调装置
CN1527923A (zh) 吸附部件与空调装置
CN1864033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585874A (zh) 空调装置
CN1103898C (zh) 分体式空调器
CN1851372A (zh) 热交换器
CN1293351C (zh) 制冷循环用贮罐、带贮罐的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用冷凝装置
CN1320794A (zh) 制冷剂循环系统
CN1527925A (zh) 空调装置
CN1173132C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及该室内机的安装结构
CN1605804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864035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788187A (zh) 热交换器
CN1930427A (zh) 调湿装置
CN101031758A (zh) 换气装置、空调系统、换气系统及建筑物
CN1946279A (zh) 机柜温控装置、处理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609519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664452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645029A (zh) 换热器
CN1890508A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