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7490A -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液晶驱动器电路和液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液晶驱动器电路和液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7490A
CN1637490A CNA2004101019618A CN200410101961A CN1637490A CN 1637490 A CN1637490 A CN 1637490A CN A2004101019618 A CNA2004101019618 A CN A2004101019618A CN 200410101961 A CN200410101961 A CN 200410101961A CN 1637490 A CN1637490 A CN 1637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voltage
liquid crystal
bipolar voltage
bip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1019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6240C (zh
Inventor
小竹良太
河岛利孝
植田充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37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7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62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624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22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 passive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69Details of the physics of pixel operation
    • G09G2300/0478Details of the physics of pixel operation related to liquid crystal pixels
    • G09G2300/0482Use of memory effects in nematic liquid crystals
    • G09G2300/0486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 including chiral-nematic liquid crystals, with transitions between focal conic, planar, and homeotropic stat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1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for resetting or blanking
    • G09G2310/063Waveforms for resetting the whole screen at o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可通过第一驱动器向第一电极施加双极性电压和通过第二驱动器向第二电极施加双极性电压,且该双极性电压具有施加于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从而改变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来显示信息。该显示装置包括一个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器将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控制第二驱动器将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可以将预定象素的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改变至预定的状态。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液晶驱动器电路和液晶驱动方法
相关申请交叉参考
本发明享有2003年12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优先权文档No.2003-426203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与此。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以及液晶驱动器电路和液晶驱动方法,更确切的说,涉及适用于使用胆甾型液晶来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以及液晶驱动器电路和液晶驱动方法。
2.相关技术的描述
液晶显示装置采用,例如,简单矩阵型的TN(扭曲向列)液晶和STN(超扭曲向列)液晶,有源矩阵型的TFT(薄膜晶体管)液晶和MIM(金属—电介质—金属)液晶。
在简单矩阵型中,X电极和Y电极以矩阵的方式设置,这些电极以适当的时序切换为ON/OFF,以驱动在交叉位置中的液晶。与使用有源矩阵型的产品相比较,简单矩阵型的液晶显示器装置一般都价格较低,因为电极数量少和结构简单使得容易生产和高成品率。然而,由于构成象素的液晶电极并不是独立的,所以存在着电压互相影响。会干扰附近的单元,使得各个象素难以清晰地显示。另一方面,不同于简单矩阵型,有源矩阵型在各个象素(对各个象素添加一个有源元件以驱动液晶)的导通和截止之间切换。与简单矩阵型相比较,尽管有源矩阵型具有优越的性能,例如,较快的响应时间、小的图像拖尾以及较宽的视角,但是它的制造成本是高的。
为了在使用上述液晶的显示装置中保持显示性能,就需要继续对液晶施加电压。当施加液晶的电压持续预定的时间时,就会发生称之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的图象拖尾现象。为了能够避免“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例如,可以使 帧反相的技术,它在预定的时间周期中将施加在象素电极上的电压倒置。如果是采用诸如帧反相之类的极性反相的技术,则施加在信号线上的电压幅度就需要是单极性驱动电压幅度的两倍。为了使得施加在信号线上的电压幅度降低一半,可以使用常用的反相技术或者类似技术。
与以上所讨论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较,在使用胆甾型液晶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状态的转移(在平面状态和焦点圆锥之间)取决于所施加的电压。使用这一方法,就能够显示信息,并且一旦显示了信息就能够保持而无需再施加功率(例如,见“液晶器件手册(Liquid Crystal Device Handbook)”(由Nikkan KogyoShimbun公司出版,19989年9月29日,pp.352-355)。
胆甾型液晶可以选择性地反射具有对应于在平面状态中液晶螺旋层的间距的波长的光,并且在焦点圆锥状态几乎是透明的。
参考图1和图2,讨论胆甾型液晶的液晶屏1的结构。图1是胆甾型液晶屏1的剖面图,图2图示说明了胆甾型液晶屏1的两个电极的结构。
透明的列电极(ITO,氧化锡铟)12可以采用蒸发沉积(或者溅射)的方法以条状形状设置在玻璃基片11-1上,而透明的行电极(ITO,氧化锡铟)15可以采用蒸发沉积(或者溅射)的方法以条状形状设置在玻璃基片11-1上。聚酰亚胺层13-1和13-2大约有几个微米厚,可以设置在玻璃基片11-1和11-2的一侧上,其中透明的列电极12和透明的行电极15都是采用蒸发沉积(或者溅射)的。
玻璃基片11-1和11-2可以采用大约几个微米(例如,大约5m)间隙厚度的间隙构件或者类似构件粘结在一起,这样可以将透明列电极12的电极条通过聚酰亚胺层13-1和13-2与透明行电极15的电极条相互交叉和面对着。将胆甾型液晶注射到玻璃基片11-1和11-2之间的间隙中,例如,可以采用真空注入方法,来形成胆甾型液晶薄膜14。
对于胆甾型液晶屏1来说,就不需要取向聚酰亚胺层和在玻璃基片上安装偏振片,如同在通常使用TN(扭曲向列)液晶中的情况。
胆甾型液晶的分子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螺旋状的结构(螺旋形结构)。由于螺旋状结构随着所施加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数值而变化的,所以状态是可以变化的。正如图3所示,胆甾型液晶可以具有两种稳定的状态:焦点圆锥状态和平面状态,这取决于所施加的双极性脉冲的电压。平面状态是一种使得特殊波长范围内的光线可经历干涉散射的状态,而焦点圆锥状态是一种光线可以在一个广阔范围内传输的状态。
因此,信息可以在胆甾型液晶屏1上显示,其第一种颜色是由在平面状态中反射光线的波长范围所确定的,而第二种颜色可以在液晶处于焦点圆锥状态透明时通过液晶显示所观察到。一般来说,例如,通过使得胆甾型液晶在平面状态中无规则地反射在特殊波长范围内的光线,以及在胆甾型液晶层14处于黑色时着色一部分,并在焦点圆锥状态使得黑色变成透明和可观察的,就可以在胆甾型液晶屏1上显示出一定波长颜色的单色和黑色。
正如图3所示,将胆甾型液晶的状态变化成平面状态所需的双极性电压的电压Vps大约是将状态变化成焦点圆锥状态所需双极性电压的电压Vfs的两倍。
当双极性脉冲电压施加在预定的象素电极上时,胆甾型液晶的状态为焦点圆锥状态或者平面状态,并且如果此后不再施加电压,仍保持着该状态。当如果需要再施加双极性电压时,胆甾型液晶就会根据所施加的电压数值来变化它的状态。一般来说,使用胆甾型液晶的胆甾型液晶屏1一旦施加双极性电压脉冲而之后无需提供功率就可以保持所显示的信息。
图4显示了一例当变化胆甾型液晶屏1的预定象素的显示时施加在预定电极上的驱动电压波形的实例。如果将具有电压Vps的双极性脉冲施加在焦点圆锥状态中的预定象素电极,则状态就会变化成平面状态,使得显示颜色成为第一颜色,反之如果将具有电压Vfs的双极性脉冲施加在平面状态中的预定象素电极,则状态就会变化成焦点圆锥状态,使得所显示的颜色可以从第一颜色变化成第二颜色。
例如,在胆甾型液晶屏1中,当具有电压数值Vps的双极性脉冲电压施加在整个电极上时,则整个显示区域就进入平面状态,并且所显示的信息就立即复位,此后,当具有电压脉冲Vfs的双极性脉冲电压施加在所需位置的象素电极上时,则就可以显示预定的信息。并且所显示的信息可以保持着且之后无需再施加电压。
图5是显示一例适用于驱动胆甾型液晶屏1的相关技术的典型液晶驱动器电路21结构实例的方框图。本文所进行的讨论是假定胆甾型液晶屏1可以显示n×m象素信息。
列驱动器31,输入的是时钟(CLK)信号和表示要在胆甾型液晶屏1上显示信息的数据(DATA)信号,连接着驱动电压±V2和GND(0V),并且按照以下参考图7所讨论的预定的定时向胆甾型液晶屏1的透明列电极12的列(信号)电极Y1至Yn施加预定电压。
行驱动器32,输入的是时钟(CLK)信号,连接着驱动电压±V1和GND,其中GND与提供给列驱动器31的GND相同,并且按照以下参考图7所讨论的预定的定时向胆甾型液晶屏1的透明行电极15的行(扫描)电极X1至Xn施加预定电压。
驱动电压V1和V2具有满足V1+V2>Vps的电压数值。
接着,以下讨论以两种颜色来显示3×3,9×9象素的特殊实例(两种颜色,一种是特殊波长的颜色和黑色,例如,如果特殊波长的颜色是绿色,则可以绿色和黑色两种颜色来显示象素)。
例如,正如图6所示,讨论在黑色的3×3,9×9象素和特殊波长颜色的其它象素之间显示六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在胆甾型液晶处于平面状态中所显示特殊波长的颜色使得特殊波长的光线可经历干涉散射,而通过在焦点圆锥状态中的透明胆甾型液晶的透射可显示黑色的颜色。
图7和图8是说明列驱动器31和行驱动器32工作的时序图。图7是说明由列驱动器31施加至列电极X1至X3的双极性脉冲的电压和时序的时序图,以及由行驱动器32施加至行电极Y1至Y3的双极性脉冲的电压和时序的时序图,以显示图6所示的3×3,9个象素的信息。图8是说明通过施加参考图7所示的电压,将双极性脉冲施加至3×3的交叉象素电极(X1,Y1)至(X3,Y3),9个象素(在透明列电极12和透明行电极15的交叉点上的交叉电极)的时序图。
首先,为了复位现在所保存的信息,正如图7所示,将电压V1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列电极Y1至Y3,以及将电压-V2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行电极X1至X3。因此,正如图8所示,(V1+V2)的双极性脉冲施加在对应于象素(X1,Y1)至(X3,Y3)的交叉电极。由于V1+V2>Vps,所以在两个电极,即,在透明的列电极12和透明的行电极15,之间的胆甾型液晶就会进入平面状态,并且使得特殊波长的光线经历干涉散射。即,在所有的象素(X1,Y1)至(X3,Y3)上可显示特殊波长的颜色(以下称之为所有平面复位)。
因此,正如图7所示,行驱动器32顺序扫描行电极X1、X2和X3,并且施加具有电压V3的双极性脉冲以选择的行电极的一个。与行电极的选择时序相一致,列驱动器31选择性地将反相特性的-V4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列电极Y1至Y3。这里,假定V3+V4>Vfs,V1>V3和V2>V4。
正如图8所示,V3+V4>Vfs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六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这六个象素对应于以相同时序施加双极性脉冲的行和列电极的象素电极。因此,在透明的列电极12和透明的行电极15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胆甾型液晶在对应的位置上进入就会进入焦点圆锥状态,并且变成为透明。一般来说,六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是以黑色显示的。
由于V3+V4>Vfs并且电压数值Vps大约是电压数值Vfs的两倍,所以可满足V1+V2>V3+V4。
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在所有平面状态复位之后,将所需的象素从特殊波长的颜色改变为黑色颜色,就可以在胆甾型液晶显示屏1显示信息。
发明内容
用于变化至平面状态的双极性电压Vps和用于变化至焦点圆锥状态的双极性电压Vfs都随着在电极之间的间隙厚度而变化。例如,如果间隙厚度为5m,Vps为大约40V和Vfs为大约20V。即,为了在胆甾型液晶显示屏1显示信息,Vps=40V的双极性脉冲电压施加至所有象素位置上,以进行所有平面的复位;之后,Vfs=20V的双极性脉冲电压施加至所需象素位置上,以改变至焦点圆锥状态。
然而,在所有平面都复位之后,胆甾型液晶的反射率/投射率在复位之前处于平面状态中的象素位置和在复位之前处于焦点圆锥状态中的象素位置之间稍微有点变化。当双极性脉冲电压Vfs施加至所需位置时,就希望这些象素具有均匀的焦点圆锥状态。即使双极性脉冲电压Vfs施加至在象素位置上具有稍微差异的反射率/投射率的胆甾型液晶,胆甾型液晶的反射率/投射率就会在象素位置上变成稍微不同。因此,在胆甾型液晶屏1上的显示可以具有不充分的对比度或者可以变成为非均匀的。
希望使用胆甾型液晶来改善显示的对比度以及允许均匀地显示信息。本发明已经考虑了上述情况,以及其它与相关技术有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件,用于通过向第一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来改变胆甾型液晶的状态以显示信息;第一驱动部件,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第二驱动部件,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二电极,该双极性电压具有施加于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此外,显示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双极性电压在预定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双极性电压(具有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以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将预定象素的胆甾型液晶的状态变化至预定的状态。
预定状态可以是复位状态,并且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复位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
因此,预定状态可以是显示信息的状态,并且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将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从复位状态变化至显示信息的状态。
显示部件具有多个胆甾型液晶,可以在平面状态中反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方法包括第一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第一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第二双极性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并且第二双极性电压具有第一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
显示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以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一次性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显示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中,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具有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可以通过变化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来显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一电极;第二驱动部件,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二电极,且该双极性电压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以及控制部件,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驱动部件的操作。在液晶驱动器电路中,控制部件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可以将预定象素的胆甾型液晶的状态变化至预定的状态。
预定状态可以是复位状态,并且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复位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
另外,预定状态可以是显示信息的状态,并且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将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从复位状态变化至显示信息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方法包括:第一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第一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第二双极性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并且第二双极性电压具有第一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
液晶显示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一次性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另外,液晶驱动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驱动器电路和驱动方法中,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具有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通过利用胆甾型液晶的状态变化来显示信息,并且可以改善显示的对比度和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可以驱动液晶,从而通过改变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来显示信息,并且可以驱动液晶来改善显示的对比度和均匀性。
附图的简要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结合附图的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图示说明了胆甾型液晶屏;
图2图示说明了胆甾型液晶屏;
图3图示说明了胆甾型液晶的状态和所施加的双极性脉冲电压;
图4图示说明了用于驱动胆甾型液晶的波形;
图5显示了相关技术中的液晶驱动器电路的方框图;
图6图示显示了一例被显示的数据的实例;
图7显示施加在图5所示液晶驱动器电路的行电极和列电极的电压的时序图;
图8是显示从胆甾型液晶屏图5中所示液晶驱动器电路施加至行电极和列电极的交叉电极上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时序图;
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晶驱动器电路的方框图;
图10是显示GND电平和由图9所示液晶驱动器电路施加至行电极和列电极的电压的第一模式的时序图;
图11是显示由图9所示液晶驱动器电路施加至胆甾型液晶屏各个象素的交叉电极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第一模式的时序图;
图12是说明液晶驱动器电路的第一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显示GND电平和由图9所示液晶驱动器电路施加至行电极和列电极的电压的第二模式的时序图;
图14是显示由图9所示液晶驱动器电路施加至胆甾型液晶屏各个象素的交叉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第二模式的时序图;
图15是说明液晶驱动器电路的第二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显示GND电平和由图9所示液晶驱动器电路施加至行电极和列电极的电压的第三模式的时序图;
图17是显示由图9所示液晶驱动器电路施加至胆甾型液晶屏的各个象素交叉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第三模式的时序图;和,
图18是说明液晶驱动器电路的第三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法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显示装置(即,显示装置包括胆甾型液晶屏1和液晶驱动器电路14,正如图9所示)包括:显示部件(即,图9所示的胆甾型液晶屏1),用于通过向第一电极(即,透明列电极12)和第二电极(即,透明行电极15)施加电压改变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来显示信息;第一驱动部件(即,图9所示的列驱动器52),用于向第一电极施加双极性电压;第二驱动部件(即,图9所示的行驱动器53),用于向第二电极施加双极性电压,且该双极性电压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的特性。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部件(即,图9所示的控制器51),用于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可以将预定象素的胆甾型液晶的状态变化至预定的状态。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显示装置,其预定状态是复位状态(即,所有平面复位),并且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即,电压数值V1满足于V1+V2>Vps)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即,电压数值-V2满足于V1+V2>Vps)以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复位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显示装置,预定状态可以是显示信息的状态(焦点圆锥状态),并且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即,电压数值V3满足于V3+V4>Vps)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即,电压数值-V4满足于V3+V4>Vps)以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将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从复位状态(平面状态)变化至显示信息的状态。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讨论了适用于具有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中显示器(例如,图1所示的胆甾型液晶屏1)可用于通过向第一电极(即,透明列电极12)和第二电极(即,透明行电极15)施加电压以显示在胆甾型液晶中的信息。该显示方法包括:第一电压施加步骤(图12所示的步骤S2、图15所示的步骤11或者图22所示的步骤S21或S22的处理),用于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第一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第二双极性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并且第二双极性电压具有第一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显示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压施加步骤(图12所示的步骤S1或者图15所示的步骤S12的处理),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一次性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显示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压施加步骤(图18所示的步骤S21或S22的处理),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即,透明列电极12),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一种液晶驱动器电路(即,图9所示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可适用于通过向第一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驱动一包括胆甾型液晶的液晶显示器件(即,图1所示的胆甾型液晶屏1)。液晶驱动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即,图9所示的列驱动器52),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一电极;第二驱动部件(即,图9所示的行驱动器53),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二电极,且该双极性电压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以及控制部件(即,图9所示的控制器51),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驱动部件的操作,其中,控制部件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可以将预定象素的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改变至预定的状态。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液晶驱动器电路是使其预定状态可以是复位状态(即,所有平面复位),并且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即,电压数值V1满足于V1+V2>Vfs)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即,电压数值-V2满足于V1+V2>Vfs)以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复位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液晶驱动器电路是使其预定状态可以是显示信息的状态(焦点圆锥状态),并且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即,电压数值V3满足于V3+V4>Vps)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即,电压数值-V4满足于V3+V4>Vps)以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将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从复位状态(平面状态)改变至显示信息的状态。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液晶显示方法是一种适用于通过向第一电极(即,透明列电极12)和第二电极(即,透明行电极15)施加电压来驱动包括胆甾型液晶的液晶显示器件(即,图9所示的胆甾型液晶屏1)的液晶驱动器电路(即,图9所示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的方法。液晶显示方法包括:第一电压施加步骤(图1所示的步骤S1、图15所示的步骤11或者图18所示的步骤S21或S22的处理),用于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第一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第二双极性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并且第二双极性电压具有第一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液晶显示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压施加步骤(图12所示的步骤S1或者图15所示的步骤S12的处理),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一次性施加至第一电极(即,透明列电极12),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即,透明行电极15)。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液晶显示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压施加步骤(图18所示的步骤S21或S22的处理),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即,透明列电极12),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参考附图讨论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9是显示本发明适用于驱动胆甾型液晶屏1所采用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的结构方框图。胆甾型液晶屏1和电源单元(例如,电池,在附图中未显示)构成了液晶显示装置。
类似相关技术电路的部分采用类似的参考符号来表示,并且可适当地省略其讨论。
胆甾型液晶屏1类似于参考图1至图4所讨论的相关技术中的胆甾型液晶屏。
在胆甾型液晶屏1中,当双极性脉冲在象素电极之间所具有的电位差等于或大于所施加的Vps时,在对应于象素位置上的胆甾型液晶就进入平面状态,使得所对应的象素可以第一颜色显示,该第一颜色是由在平面状态中反射光线的波长范围所确定。此外,在胆甾型液晶屏1中,当双极性脉冲在象素电极之间所具有的电位差等于或大于所施加的Vfs时,在对应于象素位置上的胆甾型液晶就进入焦点圆锥状态,使得所对应的象素可以第二颜色显示,该第二颜色在焦点圆锥状态中可通过液晶观察到。
所进行的讨论是假定:通过在平面状态中使得胆甾型液晶可无规律地反射特殊波长范围内的光线并将胆甾型液晶层14之下的部分着色成黑色,以及使得在焦点圆锥状态中黑色可以透过和观察到,因此在胆甾型液晶屏1上可以显示特殊波长的单色和黑色。然而,,第一种颜色是由在平面状态中所反射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线索确定,即,特殊波长的颜色,它可以是诸如绿色、蓝色和红色之类的任何颜色,而透过液晶可观察到的第二颜色也可以是任何颜色。
很显然,使用在平面状态具有不同的光线反射波长范围的胆甾型液晶层14,就可以采用胆甾型液晶屏1来进行多种颜色的显示。
正如图3所示,将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改变至平面状态所需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电压数值Vps大约是将状态改变至焦点圆锥状态所需双极性脉冲电压的电压数值Vfs的两倍。
在胆甾型液晶屏1中,例如,当具有电压数值Vps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整个平面区域时,整个显示区域就进入到平面状态,使得所显示的信息复位(所有平面复位),并且之后,当具有电压数值Vfs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所需位置上的交叉象素电极使改变至焦点圆锥状态并显示预定信息时,以及如果之后没有施加电压,则所显示的信息就能够保持。
控制器51控制列驱动器52和行驱动器53,向列驱动器52提供时钟(CLK)和表示要在胆甾型液晶屏2上显示信息的数据(DATA)信号,向行驱动器53提供时钟(CLk)信号。
列驱动器52,从控制器51输入时钟(CLK)信号,连接着驱动电压±V2和基准电压GND,并且按照以下参考图10、13和16所讨论的时序向胆甾型液晶屏1的透明列电极12的列(信号)电极Y1至Yn施加预定电压。
行驱动器52,从控制器51输入时钟(CLK)信号,连接着驱动电压±V1和基准电压GND,并且按照以下参考图10、13和16所讨论的时序向胆甾型液晶屏1的透明行电极15的行(扫描)电极X1至Xm施加预定电压。
控制器51可以根据需要连接着驱动器54,以及可以将磁盘61、光盘62、磁光盘63或者半导体存储器64安装在驱动器54上,以接受和发送信息。
接着,参考图10至12,讨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0和图11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列驱动器52和行驱动器53的操作的时序图,其中,在当前显示信息的所有平面复位之后,诸如图6所示的6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都以黑色显示,而其它象素则以特殊波长的颜色来显示,以便于显示3×3,9个象素。
图10是一时序图,该时序图说明了在所有平面复位当前所显示的信息之后,由列驱动器52施加至列电极X1至X3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电压和时序,以及由行驱动器53施加至行电极Y1至Y3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电压和时序,以便于使得胆甾型液晶屏1可均匀地显示如图6所示的3×3,9个象素。图11是一时序图,该时序图说明了使用参考图10所讨论的施加电压,将双极性脉冲施加至交叉象素电极(X1,Y1)至(X3,Y3)的3×3,9个象素。
为了能够复位当前所保持的信息,就需要将电压等于或大于Vps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象素(X1,Y1)至(X3,Y3)。在控制器51的控制下,行驱动器53向行电极X1至X3提供具有电压V1和预定时间宽度的双极性脉冲,而列驱动器52向列电极Y1至Y3提供具有电压-V2的预定时间宽度的双极性脉冲。
因此,正如图11所示,双极性V1+V2施加至象素(X1,Y1)至(X3,Y3)的交叉象素电极。由于V1+V2>Vps,所以在对应象素位置上的透明列电极12和透明行电极15两个电极之间的胆甾型液晶层14进入平面状态,使得特殊波长的光线可经历干涉散射。也就是说,象素(X1,Y1)至(X3,Y3)都以特殊波长颜色显示,并且状态进入所有平面复位的状态。
当双极性电压Vfs选择性地施加至所有平面复位中的象素(X1,Y1)至(X3,Y3)中的一个象素时,该状态就转移至焦点圆锥状态,从而在焦点圆锥状态的屏1上显示所需信息。然而,象素(X1,Y1)至(X3,Y3)的光发射率/投射率并不是均匀的,它取决于在所有平面复位之前的状态是平面状态还是焦点圆锥状态。
因此,为了能够避免这一现象,在控制器51的控制下,正如图10所示,当行驱动器53陆续扫描行电极X1、X2和X3并且将具有电压V3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行电极时,则当选择各个行电极时可在预定时间内多次施加双极性电压3V(在图10,在预定时间的两倍)。在控制器51的控制下,正如图10所示,列驱动器52选择性地将具有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以对应于各个行电极的选择时间施加至列电极Y1至Y3。
具体的说,在选择了行电极X1并且将双极性电压3V在预定时间(在图10中,是预定时间的两倍)内多次施加至该电极的同时,列驱动器52将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以施加至行电极X1选择脉冲的相同时序施加至列电极Y1和Y2;在选择了行电极X2并且将双极性电压3V在预定时间(在图10中,是预定时间的两倍)内多次施加至该电极的同时,将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以施加至行电极X2选择脉冲的相同时序施加至列电极Y2和Y3;在选择了行电极X3并且将双极性电压3V在预定时间(在图10中,是预定时间的两倍)内多次施加至该电极的同时,将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以施加至行电极X3选择脉冲的相同时序施加至列电极Y2和Y3。
正如图11所示,由于双极性脉冲电压V3+V4>Vfs是在预定时间(在图11中,是预定时间的两倍)内多次施加至同时施加双极性脉冲的行和列电极的交叉象素电极,所以在相对应象素位置上,透明列电极12和透明行电极15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胆甾型液晶14就进入到均匀的焦点圆锥状态,而与所有平面复位状态之前的状态无关,并且变成为透明的(具有均匀透明的状态)。也就是说,所选择的6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都以黑色均匀显示,而其它象素则仍旧以特殊波长的颜色来显示。
在图10和图11中,尽管在预定时间周期内重复施加电压的次数显示为两倍,但是,很显然,在预定时间内的重复施加电压的数量也可以是等于或大于两倍的任何倍数。为将状态改变至焦点圆锥状态所重复施加的电压数值较佳地被设置成相同,以便于进入焦点圆锥状态的象素光透射率是恒定的。
预定周期的时间持续期可以由信息显示所需的速度和驱动液晶地所用的时间来确定。为将液晶的状态改变至焦点圆锥状态,在预定时间宽度中可以施加的双极性电压需要多少次可以由相对于电压的液晶响应速度来确定。也就是说,为了在预定时间内能几次施加双极性电压而使得电压的一次施加时间变得非常之短,则液晶就不能够响应所施加的电压,从而状态的变迁就不可能。根据液晶的粘性和液晶的间隙厚度,液晶响应所需的电压施加时间会变得不同。
为了能够实现均匀的显示,较好的方法是增加在预定周期宽度持续期中的双极性电压的重复施加时间的次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较佳的是延长预定时间的宽度。然而,随着预定时间宽度的延长,信息显示的完成速度就降低。因此,较佳的是,根据所需的显示性能来适当地设置预定时间宽度以及电压的复复施加次数。
由于双极性电压的施加方法类似于本发明所采用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的第一实施例,所以能够改善显示信息的均匀性,因为通过在预定时间内多次施加双极性电压,以便于转移到焦点圆锥状态,就有可能以均匀的黑色(或者其它所需的颜色)来显示所需的象素,而与在所有平面复位之前的状态无关,并且保持其它象素以在平面状态中所反射光的特殊波长颜色显示。
采用这一方法,在装备了本发明所采用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有可能将任何象素的显示颜色从平面状态中所反射光的特殊波长颜色翻转到均匀的黑色(或者其它预定颜色)。
接着,参考图12所示的流程图讨论适用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的第一处理。
在步骤S1,控制器51控制列驱动器52将具有电压V1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列电极Y1至Y3,以及控制行驱动器53将具有电压-V2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行电极X1至X3。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执行所有的平面复位。
在步骤S2,控制器51控制行驱动器53扫描行电极并且在预定时间周期内以T次将所选择的电压3V施加至行电极,并且控制列驱动器52与扫描/施加行电极的时序相同步在预定时间周期内以T次选择性地将具有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4V施加至列电极,从而将只在所需象素位置上的液晶改变化至焦点圆锥状态,以显示所需信息,并中断该项处理。
例如,当列驱动器52将电压施加至胆甾型液晶屏1的透明列电极12的列电极Y1至Y3,以及当行驱动器53将电压施加至透明行电极15的行电极X1至X3,且各自采用参考图10所讨论的时序时,图11所示的双极性脉冲电压可交叉施加至对应于象素(X1,Y1)至(X3,Y3)的象素电极。因此,在胆甾型液晶屏13×3,9个象素的所有平面复位之后,就可以将状态转移至焦点圆锥状态的双极性脉冲两次施加至6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使得在对应象素位置上的液晶能够比相关技术情况下变得更加透明。因此,用户所希望的象素可以均匀的黑色(或者另一种预定颜色)显示,而其它象素以在平面状态中所反射光的特殊波长颜色显示。
采用这一处理,使用胆甾型液晶的液晶显示装置一旦显示就能够不用电源供给就保持信息,它能将任意象素的显示颜色从特定波长的颜色改变至另一种均匀颜色,且与复位之前每个象素的状态无关。
接着,参考图13至图15,讨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13和14是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列驱动器52和行驱动器53的操作的时序图,其中,在当前所显示信息的所有平面复位之后,诸如图6所示的6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可以黑色显示,而其它象素可以特定波长的颜色显示,以便于显示3×3,9个象素。
图13是一时序图,它说明在当前显示信息的所有平面复位之后,使得胆甾型液晶屏1能够显示如图6所示的3×3,9个象素的信息,由列驱动器52施加至列电极X1至X3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电压和时序和由行驱动器53施加至列电极Y1至Y3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电压和时序。图14是一时序图,它说明了使用参考13所讨论的施加电压,将双极性脉冲施加至(X1,Y1)至(X3,Y3)的3×3,9个象素的交叉象素电极的时序。
为了能够复位当前所保持的信息,就需要将等于或大于Vps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X1,Y1)至(X3,Y3)的3×3,9个象素的交叉象素电极。正如参考图7和图8所讨论的相关技术的情况,即使通过在一个预定周期内施加一个双极性脉冲来执行所有平面复位,则在应该透射光线的平面状态中的液晶透射率会变得稍微不同。为了能够避免这一现象,在控制器51的控制下,行驱动器53将具有电压V1的双极性脉冲在预定时间宽度内多次(在图13中为两倍)施加至行电极X1至X3,列驱动器52将具有电压-V2的双极性脉冲在预定的时间宽度内多次(在图13中为两倍)以与施加至行电极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行电极Y1至Y3。
因此,正如图14所示,双极性脉冲V1+V2在预定周期的两倍施加至象素(X1,Y1)至(X3,Y3)的交叉象素电极。由于V1+V2>Vps,所以在对应象素位置上的透明列电极12和透明行电极15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胆甾型液晶层14就进入具有更加均匀反射率的平面状态,而与复位之前各个象素的状态是平面状态还是焦点圆锥状态无关,使得特定波长的光线经历干涉散射。也就是说,象素(X1,Y1)至(X3,Y3)都以特定波长的颜色显示,并且状态进入所有平面的复位状态。
此后,在控制器51的控制下,正如图10所示,行驱动器53顺序扫描行电极X1、X2和X3,并且将具有电压V3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行电极,以选择一个行电极。在控制器51的控制下,正如图13所示,列驱动器52根据各个行电极的选择时序选择性地将具有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施加至列电极Y1至Y3。特别是,当选择行电极X1时,列驱动器52将具有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施加至列电极Y1和Y2;当选择行电极X2时,将具有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施加至列电极Y2和Y3;以及当选择行电极X3时,将具有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施加至列电极Y2和Y3。
正如图14所示,由于V3+V4>Vfs的双极性电压交叉施加至以相同时序施加双极性脉冲的行和列电极的象素电极上,所以在对应象素位置上的透明列电极12和透明行电极15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胆甾型液晶层14就进入焦点圆锥状态,并且变成为透明的。也就是说,可选择的6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可以黑色显示,而其它象素可以特定波长的颜色显示。
根据信息显示所需的速度以及驱动液晶所需的时间可以适当地选择预定周期的时间持续期。根据液晶相对于电压的相应速度,可以确定在预定宽度内可以施加双极性电压的多少次以执行所有平面复位并将所有象素的液晶状态改变至平面状态。也就是说,为了在预定时间中可以几次施加双极性电压,如果一次电压施加时间非常短,那么液晶就不能响应所施加的电压,因而状态的迁移就不可能。根据液晶的粘性和液晶的间隙厚度,液晶响应所需的电压施加时间会变得不同。为了能够使复位显示屏幕上的光线反射率恒定,较佳的是执行所有平面复位所需时间的重复施加的电压数值都是相同的。
由于所施加的双极性脉冲是采用类似于本发明所使用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法,因此显示可以设置成所有平面均匀复位,而与复位各个象素之前的状态无关。与相关技术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好地改善显示的对比度。
接着,参考图15所示的流程图,讨论适用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的第二处理。
在步骤S11,控制器51控制列驱动器52将具有电压V1的双极性脉冲在预定周期内以T次施加至列电极Y1至Y3,以及控制行驱动器53将具有电压-V2的双极性脉冲在预定周期内以T次施加至行电极X1至X3。这样,执行所有的平面复位。
在步骤S12,控制器51控制行驱动器53扫描行电极并且将选择电压3V施加其上,以及控制列驱动器53选择性地将具有反相特性的-4V双极性脉冲与扫描/施加于行电极的时序同步地施加至行电极,从而驱动胆甾型液晶屏,只将在需要象素位置上的液晶改变成焦点圆锥状态,显示所需信息,并中止处理。
例如,当列驱动器52向胆甾型液晶屏1的透明列电极12的列电极Y1至Y3施加电压且行驱动器53向透明行电极15的行电极X1至X3施加电压时,可分别以参考图14所讨论的时序,在所有平面复位的过程中在预定时间的两倍将图15所示的双极性电压施加至对应于象素(X1,Y1)至(X3,Y3)的交叉象素电极。因此,在胆甾型液晶屏1的3×3,9个象素的所有平面复位且在所有象素位置上都具有均匀发射率之后,可以将适用于将状态转变成焦点圆锥状态的时间脉冲施加至6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使得所对应的液晶变成透明的。因此,用户所希望的象素可以诸如黑色之类预定的颜色来显示,而其它象素则可以平面状态中所发射光线的特定波长来显示。
采用这些处理,使用胆甾型液晶的液晶显示装置一旦显示就能够保持信息而不需要电源供给,它能够以更加均匀的状态来复位信息。
接着,参考图16至图18,讨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16和图17是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列驱动器52和行驱动器53的操作的时序图,其中,在当前显示信息的所有平面复位之后,诸如图6所示的6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都可以黑色来显示,并且其它象素可以特定波长颜色来显示,以便于显示3×3,9个象素。
图16是一时序图,它说明了由列驱动器52施加至列电极X1至X3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电压和时序和由行驱动器53施加至行电极Y1至Y3的双极性脉冲电压的电压和时序,以便于使得胆甾型液晶1在当前所显示信息的所有平面复位之后能够显示如图6所示的3×3,9个象素。图17是一时序图,它说明通过使用参考图16所讨论的施加电压将双极性脉冲施加至3×3,9个象素的(X1,Y1)至(X3,Y3)的交叉象素电极。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预定时间周期内多次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在经历所有平面复位象素中的所需要象素的交叉电极上,使状态变化至焦点圆锥状态,就能够实现胆甾型液晶1的均匀性和高对比度的显示,以及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将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内多次施加至所有象素的交叉电极,以执行所有平面复位,就能够实现胆甾型液晶1的均匀性和高对比度的显示。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在预定时间周期内多次将具有等于或大于Vps的电压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象素(X1,Y1)至(X3,Y3),以复位当前所保持的信息,以及将具有电压Vfs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预定象素,以通过改变所需象素的状态来显示所需信息,就能够进一步改善在胆甾型液晶1上所显示信息的对比度和显示均匀度。
也就是说,为了复位当前所保持的信息,就必需将具有等于或大于Vps的电压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象素(X1,Y1)至(X3,Y3)。在控制器51的控制下,行驱动器53将具有电压V1的双极性脉冲在预定时间宽度内多次(在图16中是两倍)施加至行电极X1至X3,以及列驱动器52将具有电压-V2的双极性脉冲在预定时间宽度内多次(在图16中是两倍)与施加至行电极的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行电极Y1至Y3。
因此,正如图17所示,双极性V1+V2施加至象素(X1,Y1)至(X3,Y3)的交叉象素电极。由于V1+V2>Vps,所以在对应象素位置上的透明列电极12和透明行电极15两个电极之间的胆甾型液晶层14进入更加均匀的平面状态,使得特定波长的光线可经历干涉散射。也就是说,象素(X1,Y1)至(X3,Y3)都以特定波长颜色显示,并且状态进入均匀的所有平面复位的状态。
此后,在控制器51的控制下,正如图16所示,当行驱动器53顺序扫描行电极X1、X2和X3并且将具有电压V3的双极性脉冲在选择一个行电极时在预定时间内多次(在图16中是两倍)施加至行电极。在控制器51的控制下,正如图16所示,列驱动器52选择性地将具有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以相应于各个行电极的选择时序在预定时间内多次(在图16中是两倍)施加至列电极Y1至Y3。具体的说,在选择了行电极X1时,列驱动器52将具有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施加至列电极Y1和Y2;在选择了行电极X2时,将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施加至列电极Y2和Y3;在选择了行电极X3时,将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V4施加至列电极Y2和Y3。
正如图17所示,由于双极性脉冲电压V3+V4>Vfs是在预定时间内两次施加至以同样的时序被施加了双极性脉冲的行和列电极的交叉象素电极,所以在相对应象素位置上,透明列电极12和透明行电极15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胆甾型液晶14就进入焦点圆锥状态,并且变成为透明的。也就是说,所选择的6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都以特定的颜色,诸如黑色显示,而其它象素则仍旧处在平面状态以特定反射光的颜色来显示。
预定周期的时间持续期可以由信息显示所需的时间和驱动液晶所化的时间来正确确定。通过将所有象素的液晶状态改变至平面状态,在预定时间宽度中所施加的双极性电压需要多少次来执行所有平面复位,可以由相对于电压的液晶响应速度来确定。也就是说,为了在预定时间内能几次施加双极性电压而使得电压的一次施加时间变得非常之短,则液晶就不能够响应所施加的电压,从而状态的变迁就不可能。根据液晶的粘性和液晶的间隙厚度,液晶响应所需的电压施加时间会变得不同。
由于双极性电压的施加方法类似于本发明所采用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的第三实施例,在所有平面复位中,可以均匀地执行复位,而与各个象素复位之前的状态无关。经历过转移至焦点圆锥状态的各个象素都可以具有均匀的透射率,从而可以改善对比度和均匀性。
接着,参考图18所示的流程图,讨论适用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驱动器电路41的第一处理。
在步骤S21,控制器51控制列驱动器52将具有电压V1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列电极Y1至Y3,以及控制行驱动器51将具有电压-V2的双极性脉冲施加至行电极X1至X3。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执行所有的平面复位。
在步骤S22,控制器51控制行驱动器53以扫描行电极并且在预定时间周期内以T次将所选择的电压3V施加至行电极,并且控制列驱动器52与扫描/施加行电极的时序相同步在预定时间周期内以T次选择性地将具有反相特性的双极性脉冲-4V施加至列电极,从而驱动胆甾型液晶屏,将只在所需象素位置上的液晶改变至焦点圆锥状态,以显示所需信息,并中断该项处理。
例如,当列驱动器52将电压施加至胆甾型液晶屏1的透明列电极1 2的列电极Y1至Yn,以及当行驱动器53将电压施加至透明行电极15的行电极X1至Xm,且各自采用参考图16所讨论的时序时,将图17所示的双极性脉冲电压施加至对应于象素(X1,Y1)至(X3,Y3)的交叉象素电极。因此,在胆甾型液晶屏13×3,9个象素的所有平面复位之后,就可以将状态转移至焦点圆锥状态的双极性脉冲两次施加至6个象素(X1,Y1)、(X1,Y2)、(X2,Y2)、(X2,Y3)、(X3,Y2)和(X3,Y3),使得在对应象素位置上的液晶能够比相关技术情况下变得更加透明。因此,用户所希望的象素可以均匀的黑色显示,而其它象素以反射光的特定波长颜色显示。
在图18所示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21中为所有平面复位所施加的双极性电压和在步骤S22中为液晶转移到焦点圆锥状态所施加的双极性电压都是在预定时间周期内以T次来施加的。然而,在步骤S21中为所有平面复位所施加的双极性电压和在步骤S22中为液晶转移到焦点圆锥状态所施加的双极性电压也都可以是以等于或大于两次的不同次数来施加的。
采用这一处理,使用胆甾型液晶的液晶显示装置一旦显示就能够保持信息而不需要电源供给,它能够以更加均匀的对比度和更加清晰的质量来显示。
尽管已经讨论了两种颜色的显示,但是,很显然,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使用胆甾型液晶的液晶装置的多种颜色的显示。
以上所讨论的一系列处理都可以采用软件来执行。构成软件的程序可从存储媒体安装到以专用硬件构成的计算机或者通过安装各种程序被安装到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存储媒体正如图19所示,可以是各种存储程序的磁盘61(包括移动磁盘)、光盘62(包括CD-ROM(小型盘—只读存储器),DVD(数字通用磁盘))、磁光磁盘63(包括ND(小型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64。
在本说明书中,很显然,在存储媒体中所记录的描述程序的步骤包括以描述的次序顺序地执行处理的时间,以及也包括不一定要顺序地执行的时间,且可以部分执行,也可以是单独执行。
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士应该理解的是,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改进、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但这些都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或者是其等效。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显示部件,用于通过向第一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而改变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来显示信息;第一驱动部件,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第二驱动部件,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二电极,且该双极性电压具有施加于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部件以将双极性电压在预定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具有与施加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将预定象素的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改变至预定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状态是复位状态;以及,
所述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复位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状态是显示信息的状态;以及,
所述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将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从复位状态改变至显示信息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件包括可以在平面状态中反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线的胆甾型液晶。
5.一种适用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通过向第一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用于以胆甾型液晶显示信息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方法包括:
第一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第一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第二双极性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且第二双极性电压具有第一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一次性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以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8.一种用于驱动液晶显示器件的液晶驱动器电路,该液晶显示器件包括通过向第一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的胆甾型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驱动器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部件,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一电极;
第二驱动部件,用于将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二电极,且该双极性电压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驱动部件的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双极性电压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可以将预定象素的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改变至预定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液晶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状态是复位状态;以及,
所述控制部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复位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驱动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状态是显示信息的状态;以及,
所述控制部件控制第一驱动部件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和控制第二驱动部件将第二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将胆甾型液晶的预定象素的显示从复位状态改变至显示信息的状态。
11.一种用于液晶驱动器电路的液晶显示方法,该液晶驱动器电路驱动包括通过向第一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的胆甾型液晶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方法包括:
第一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第一双极性电压在第一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第二双极性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且第二双极性电压具有第一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液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一次性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液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压施加步骤,用于将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双极性电压的第三双极性电压在不同于第一预定周期的第二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将具有第三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第四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第三双极性电压相同的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
14.一种显示装置,它包括通过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以改变胆甾型液晶状态来显示信息的显示器,向第一电极施加双极性电压的第一驱动器,以及向第二电极施加双极性电压的第二驱动器,且该双极性电压具有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
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器将双极性电压在预定时间周期中多次施加至第一电极,以及控制第二驱动器将具有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反相特性的双极性电压以与施加至第一电极的双极性电压的相同时序施加至第二电极,从而可以将预定象素的胆甾型液晶的状态改变至预定的状态。
CNB2004101019618A 2003-12-24 2004-12-20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液晶驱动器电路和液晶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2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6203 2003-12-24
JP2003426203A JP4470096B2 (ja) 2003-12-24 2003-12-24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並びに、液晶駆動回路および液晶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7490A true CN1637490A (zh) 2005-07-13
CN100356240C CN100356240C (zh) 2007-12-19

Family

ID=34746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196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240C (zh) 2003-12-24 2004-12-20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液晶驱动器电路和液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79059B2 (zh)
JP (1) JP4470096B2 (zh)
KR (1) KR20050065292A (zh)
CN (1) CN100356240C (zh)
TW (1) TWI2853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688B (zh) * 2021-11-17 2023-02-11 虹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膽固醇液晶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5916B2 (ja) * 2008-10-17 2013-10-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トリクス表示素子および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WO2010138568A2 (en) * 2009-05-28 2010-12-02 Kent Displays Incorporated Writing tablet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JP5071442B2 (ja) * 2009-06-03 2012-1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227660A (en) * 2010-12-22 2012-07-01 Ind Tech Res Ins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multi-stable display panel
CN105807458B (zh) * 2016-05-20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压的烧录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203120A (zh) * 2021-11-16 2022-03-18 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手写板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8840B1 (en) * 1997-05-12 2001-07-31 Kent Displays Incorporated Unipolar waveform dr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bista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6278429B1 (en) * 1998-09-11 2001-08-21 Kent State University Bistable reflective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tilizing super twisted nematic driver chips
US6812913B2 (en) * 2000-02-17 2004-11-02 Minolta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riving metho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1329265A (ja) * 2000-05-22 2001-11-27 Minolta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GB0022055D0 (en) * 2000-09-07 2000-10-25 Secr Defence Addressing multistable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evices
JP3606830B2 (ja) * 2001-11-02 2005-01-05 株式会社ジーニック 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ドライバ
JP3891018B2 (ja) * 2002-02-18 2007-03-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駆動方法、駆動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705436B2 (ja) * 2003-01-21 2005-10-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並びに、液晶駆動回路および液晶駆動方法
US6911965B2 (en) * 2003-01-28 2005-06-28 Kent Displays Incorporated Waveform sequen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bistable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2688B (zh) * 2021-11-17 2023-02-11 虹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膽固醇液晶顯示裝置
US11947204B2 (en) 2021-11-17 2024-04-02 Iris Optronics Co., Ltd. Cholestero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9160A (en) 2005-09-01
US7379059B2 (en) 2008-05-27
JP2005181916A (ja) 2005-07-07
JP4470096B2 (ja) 2010-06-02
KR20050065292A (ko) 2005-06-29
TWI285360B (en) 2007-08-11
US20050156846A1 (en) 2005-07-21
CN100356240C (zh) 200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5547C (zh) 液晶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88821C (zh) 用于双稳态液晶显示的动态驱动方法和装置
JP453063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211697C (zh) 液晶板驱动装置及液晶装置
CN1261806C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841148A (zh) 有源矩阵型双稳定性显示装置
CN1165883C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636236A (zh) 液晶装置
CN194281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614675A (zh) 多配置显示驱动器
CN178822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41120A (zh) 电光装置用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417770A (zh) 胆甾醇型液晶板显示器及驱动器
TW200910325A (en) Display devices
CN1185536C (zh) 双稳态向列设备及寻址双稳态向列设备的方法
CN180259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528377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742315A (zh) 驱动电泳显示器
CN1942817A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06103746A9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670809A (zh) 液晶显示器件,它的驱动方法及电子器件
CN1637490A (zh)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液晶驱动器电路和液晶驱动方法
CN1700078A (zh) 显示装置
CN1881012A (zh) 双稳态对掌性向列型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235181C (zh) 液晶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