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0313A - 移动终端的壳体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30313A CN1630313A CNA2004101012002A CN200410101200A CN1630313A CN 1630313 A CN1630313 A CN 1630313A CN A2004101012002 A CNA2004101012002 A CN A2004101012002A CN 200410101200 A CN200410101200 A CN 200410101200A CN 1630313 A CN1630313 A CN 16303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charge
- lid
- heat
- housing according
- discharge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sings, housings
- H04B1/036—Cool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Dry Shavers And Cl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允许由内部构件产生的热量的改良消散。改良的壳体包括第一个盖子,所述第一个盖子结合到第二个盖子,同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所述空间可以容纳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一个热量排放部件结合到第二个盖子,从而可以排放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这样,移动终端内部构件产生的热量有效地被排放,从而防止产品由于过热而受损,并且提高系统功能和使用者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并且更特别的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具有热量排放性能。
技术背景
通常,热量通过印刷电路板(PCB)被产生在移动终端内,所述印刷电路板被安装在移动终端的壳体内。更特别的是,位于PCB上的功率放大模块(PAM)产生大约80℃的热量,所述功率放大模块用于放大传输功率,并且将放大的传输功率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这个热量被传输到PCB,键座和壳体,从而降低系统功能。而且,由于反复性的温度变化和元件之间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产品也会受损,并且键座外围的温度会升高,导致使用中的不适。
此外,相关技术的移动终端不包括热量排放机构,所述热量排放机构用于排放PAM产生的热量,并且移动终端的壳体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所述合成树脂材料具有很弱的热量排放特性。因此,需要一种结构,所述结构用于排放移动终端内产生的热量,从而减少使用中的不适,防止产品受损,并且提高系统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提供至少下文描述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一个热量排放部件,所述热量排放部件排放移动终端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热量排放部件可以结合到壳体的一个部分,并且可以被定位成以便与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相接触,从而将热量从热量产生部分引开,并且引到热量排放部件。
为了获得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与本发明的目的相一致,所述目的在这里被具体化并且被广泛地描述,这里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个盖子;第二个盖子,所述第二个盖子结合到第一个盖子,并且与第一个盖子之间提供了一个用于容纳热量产生部分的空间,所述热量产生部分例如印刷电路板等;以及一个热量排放部件,所述热量排放部件被一体地结合到第二个盖子,并且排放从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
为了进一步获得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与本发明的目的相一致,所述目的在这里被具体化并且被广泛地描述,这里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个盖子,第二个盖子,以及一个热量排放部件,所述第二个盖子结合到第一个盖子,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所述热量排放部件结合到第二个盖子,并且设定成可以排放移动终端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
为了进一步获得这些和其它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目的在这里被具体化并且被广泛地描述,这里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个盖子,第二个盖子,以及一个热量排放部件,所述第二个盖子结合到第一个盖子,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其中所述的空间设定成可以容纳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所述热量排放部件被安排在所述空间中,并且设定成可以将移动终端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引开,并且引到热量排放部件。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详细的描述中,本发明前述的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显然。
本发明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被提出,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对下文进行分析后,其部分地将变得很显然,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认识到。正如在附属权利要求中被特别地指出的一样,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优点可以被认识到并且被实现。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结合下图进行详细说明,在下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内部示意性平面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平面视图;
图4是一个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实施例沿着图3中线IV-IV获得的剖视图;
图5是一个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实施例沿着图3中线IV-IV获得的剖视图;
图6是一个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实施例沿着图3中线IV-IV获得的剖视图;
图7是一个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实施例沿着图3中线IV-IV获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一个具有壳体30的主体10,所述的壳体30形成主体10的外壳,多个用于输入信息的键12,一个用于传输声音信号的麦克风14,以及一个用于供电的可拆卸地连接到主体10背面的电池50。一个折叠器20可以通过铰链部分15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10,并且所述折叠器可以包括一个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板22,以及一个用于接收声音信号的扬声器24。
移动终端内由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壳体30的热量排放性能被消散,所述热量产生部分例如是安装在壳体30内的印刷电路板。现在将描述移动终端壳体的实施例。
如图2和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30,包括第一个盖子32和第二个盖子34,在所述第一个盖子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键12,所述第二个盖子34结合到第一个盖子32,从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移动终端各种构件的空间,所述构件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例如一个印刷电路板51,所述印刷电路板51被安装在第一个盖子32和第二个盖子34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热量排放部件40可以结合到第二个盖子34,从而将由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排出。
印刷电路板51可以包括一个功率放大模块(PAM)53,所述功率放大模块用于放大传输功率,并且发射放大的传输功率。当PAM53运行时,产生大约80℃的热量。印刷电路板51还可以包括一个接地结构(pattern)55,所述接地结构用于电连接印刷电路板51的每个构件。接地结构55可以由热传导材料形成。
如图4所示,第二个盖子34包括一个用于容纳电池50的凹入的电池容纳部分35。所述电池容纳部分35包括被隔离壁37分隔开的一对侧壁36,从而分别覆盖住位于第一和第二个盖子32和34之间的印刷电路板,所述隔离壁37形成在这对侧壁36之间。
热量排放部件40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合到第二个盖子34的隔离壁37。例如,热量排放部件40可以粘附到第二个盖子34的隔离壁37的朝向印刷电路板51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在热量排放部件40的一个表面上的接触部分42与印刷电路板51的接地结构55相接触。接触部分42可以具有一个与接地构件55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从而增强热量排放性能。热量排放部件40可以由一种材料制成,所述材料例如是具有高水平热传导性的金属。热量排放部件40可以与第二个盖子34分开制作,或者热量排放部件40可以与第二个盖子34一体地模制。
当移动终端运行时,印刷电路板51上的功率放大模块53,以及移动终端的其它构件产生高温热量。这个热量被传输到印刷电路板51的接地结构55,接地结构55然后通过接触部分42将热量传输给热量排放部件40。通过将传输到热量排放部件的热量从移动终端受影响的构件消散开,热量排放部件40充当了一个散热设备。这样,壳体30中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消散,从而减少了任何由于移动终端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影响,防止了产品的损坏,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功能。
在下文中,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将被结合附图1-5进行解释,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构件。
图5所示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第一个盖子32和第二个盖子134,在所述第一个盖子3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键12,所述第二个盖子134结合到第一个盖子32,从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移动终端各种构件的空间,所述构件包括但不限于热量产生部分,例如安装在第一个盖子32和第二个盖子134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的印刷电路板51。热量排放部件140可以结合到第二个盖子134,从而将由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排出。
如图5所示,第二个盖子134包括一个用于容纳电池50的凹入的电池容纳部分135。所述电池容纳部分135包括被隔离壁137分隔开的一对侧壁136,从而覆盖住位于第一和第二个盖子32和134之间的印刷电路板51,所述隔离壁形成在这对侧壁之间。
热量排放部件140可以具有一个薄板形状,并且可以由一种具有高水平热传导性材料,例如一种金属制成。热量排放部件140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合到第二个盖子134的隔离壁137。例如,热量排放部件140可以粘附到第二个盖子134的隔离壁137的朝向印刷电路板51的一个表面上。
为了在热量排放部件140与印刷电路板51的接地结构55之间建立接触,第二个盖子134包括一个凸出部分138。第二个盖子134的凸出部分138从隔离壁137的朝向印刷电路板51的一个表面凸出,并且可以具有一个与接地结构55类似的形状。由于凸出部分138的形状,热量排放部件140的接触部分142是弯曲的,这允许接触部分142接触接地结构55。凸出部分138和接触部分142可以具有与接地结构55相对应的形状,从而提高热量排放性能。热量排放部件140可以与第二个盖子134一体地模制。
图5中所示移动终端的壳体的运行和效果,与图4中所示移动终端的壳体的运行和效果基本上相同。
在下文中,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将结合附图1-6进行解释,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构件。
图6所示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第一个盖子32和第二个盖子234,在所述第一个盖子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键12,所述第二个盖子234结合到第一个盖子32。热量排放部件240可以结合到第二个盖子234,从而将由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排出。
如图6所示,第二个盖子234包括一个开口部分239,并且热量排放部件240可以被插进第二个盖子234的开口部分239中。当被插进第二个盖子234的开口部分239中时,热量排放部件240和第一个盖子32形成一个空间,所述空间用于容纳热量产生部分,例如印刷电路板51。热量排放部件240与第二个盖子234的一对侧壁236一起,还提供了一个用于容纳电池50的电池容纳部分235。接触部分242从热量排放部件240朝向印刷电路板51的表面凸出,从而允许与印刷电路板51的接地结构55接触。接触部分242可以具有一个与接地结构55相对应的形状,从而可以提高热量排放性能。第二个盖子234和热量排放部件240可以一体地模制。
热量排放部件240被插入形成在第二个盖子234的侧壁236中的开口部分239中并由其支撑,而不是由在这对侧壁236之间延伸的任何类型的隔离壁支撑。因此,由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不被任何类型隔离壁隔离,所述隔离壁如图4和图5所示的隔离壁37和137。相反地,热量可以被直接向外排放,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的热量排放特性。
在下文中,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将结合附图1-7进行解释,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构件。
图7所示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第一个盖子32和第二个盖子334,在所述第一个盖子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键12,所述第二个盖子结合到第一个盖子32。热量排放部件340可以结合到第二个盖子334,从而将由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排出。
热量排放部件340被插入到形成在第二个盖子334中的开口339中,并且与第一个盖子32一起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热量产生部分的空间,所述热量产生部分例如印刷电路板51。热量排放部件340和侧壁336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电池50的电池容纳部分335。热量排放部件340包括一个接触部分342,所述接触部分342从热量排放部件340朝向印刷电路板51的表面凸出。当热量排放部件340被插入到第二个盖子334的开口339中时,热量排放部件340的接触部分342与印刷电路板51的接地结构55相接触。接触部分342可以具有一个与接地结构55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从而提高热量排放性能。
为了提高热量排放效率,图7所示热量排放部件340包括多个热量排放片344。一个通孔330形成在第二个盖子334的侧壁336中。通孔330允许外部空气进入到热量排放部件340和电池50之间形成的空间,并且更特别的是,进入到由相邻的热量排放片344沿着热量排放部件340以一定间隔形成的空间中。通过形成在相邻热量排放片344之间间隔的外部空气对热量排放部件340进行冷却。这样,由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冷却,从而提高系统功能和使用者便利性。
图4-7所示移动终端的壳体的特点可以相互结合。此外,这些壳体可以被用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上,这些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包括一个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上的折叠器的折叠型终端,棒型终端,翻转型终端,以及滑盖型终端。
在这里被广泛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壳体,可以提高系统功能,并且有效地排放移动终端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所述热量产生部分例如印刷电路板或功率放大模块。
前述实施例和优点仅仅是示例证性的,不能被解释成限定本发明。本说明书所教导的内容可以容易地应用到其它类型的设备上。本发明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然的。在权利要求书中,机构加功能的子句是想要覆盖在这里被描述成完成所陈述功能的结构,并且不仅覆盖结构等同物,而且也覆盖等同结构。
Claims (35)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
第一个盖子;
第二个盖子,所述第二个盖子结合到第一个盖子,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空间;以及
热量排放部件,所述热量排放部件结合到第二个盖子,并且构造成排放由移动终端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产生部分包括一个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构造成安装在第一和第二个盖子之间形成的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构造成从热量排放部件朝着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伸出,并且构造成与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结构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包括多个热量排放片,所述热量排放片沿着热量排放部件的长度以预定间隔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中第二个盖子包括通孔,所述通孔构造成允许空气流入和流出形成在热量排放部件相邻的热量排放片之间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通孔形成在第二个盖子的电池容纳部分的侧壁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中电池容纳部分包括移动终端的一个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由第二个盖子的侧壁以及在侧壁之间延伸的热量排放部件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与第二个盖子一体地模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第二个盖子包括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构造成在其中容纳热量排放部件,其中热量排放部件构造成插入所述开口中,从而在第二个盖子的侧壁之间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其中第二个盖子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热量排放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第二个盖子和热量排放部件是一体地模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包括多个热量排放片,所述热量排放片沿着热量排放部件的长度以预定间隔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其中第二个盖子包括通孔,所述通孔构造成允许空气流入和流出形成在相邻的热量排放片之间的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第二个盖子包括隔离壁,所述隔离壁构造成延伸通过第一个盖子的暴露空间,并且其中热量排放部件构造成粘附到隔离壁的朝着印刷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其中隔离壁包括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从隔离壁的一个表面凸出,并且其中热量排放部件包括大致与隔离壁和凸出部分相一致的薄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体,其中凸出部分从隔离壁的朝着印刷电路板的一个表面凸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其中隔离壁的凸出部分的形状,与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结构的形状相对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的形成在隔离壁凸出部分上的部分,构造成接触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被物理地结合到第二个盖子,并且被热结合到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
1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移动终端。
20.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
第一个盖子;
第二个盖子,所述第二个盖子结合到第一个盖子,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其中所述空间构造成可以容纳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以及
热量排放部件,所述热量排放部件设置在所述空间中,并且构造成将移动终端热量产生部分产生的热量引到热量排放部件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产生部分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在形成于第一和第二个盖子之间的所述空间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壳体,其中第二个盖子包括一对侧壁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隔离壁,并且其中热量排放部件设置在隔离壁朝着印刷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从热量排放部件朝着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凸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壳体,其中接触部分具有与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结构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其中接触部分构造成与接地结构相接触,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热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壳体,其中隔离壁包括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从隔离壁朝印刷电路板方向的表面伸出,并且其中热量排放部件与隔离壁的表面相一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的与隔离壁凸出部分相耳一致的部分形成接触部分,其中该接触部分具有与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结构的形状相一致的形状,并且其中接地部分构造成与接地结构相接触,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热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壳体,其中第二个盖子包括一对侧壁,并且其中热量排放部件构造成插入形成在这对侧壁中的开口中,从而可以在这对侧壁之间延伸,并且形成第二个盖子的后表面。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从热量排放部件朝着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凸出。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壳体,其中接触部分具有与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结构的形状相一致的形状,并且其中接触部分构造成与接地结构相接触,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热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包括多个热量排放片,所述热量排放片沿着热量排放部件的长度以预定间隔形成。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壳体,其中第二个盖子包括通孔,所述通孔构造成将外部空气引入形成在相邻的热量排放片之间的空间中。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通孔形成在第二个盖子的一对侧壁的至少一个中。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从热量排放部件朝着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伸出,并且其中接触部分具有与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结构的形状相一致的形状,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热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壳体,其中热量排放部件物理地结合到第二个盖子,并且热结合到移动终端的热量产生部分。
35.一种包括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壳体的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3-0094297 | 2003-12-20 | ||
KR1020030094297 | 2003-12-20 | ||
KR1020030094297A KR100608730B1 (ko) | 2003-12-20 | 2003-12-20 | 방열기능을 구비한 이동단말기의 케이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30313A true CN1630313A (zh) | 2005-06-22 |
CN100586129C CN100586129C (zh) | 2010-01-27 |
Family
ID=34511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10101200A Active CN100586129C (zh) | 2003-12-20 | 2004-12-20 | 移动终端的壳体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330356B2 (zh) |
EP (1) | EP1545097B1 (zh) |
JP (1) | JP4044554B2 (zh) |
KR (1) | KR100608730B1 (zh) |
CN (1) | CN100586129C (zh) |
AT (1) | ATE406753T1 (zh) |
DE (1) | DE602004016107D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16838A (zh) * | 2012-06-29 | 2014-01-1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终端设备 |
CN106061158A (zh) * | 2010-02-02 | 2016-10-26 | 苹果公司 | 电子设备组件和相关方法 |
CN109074852A (zh) * | 2016-07-06 | 2018-12-21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在结构上支持外壳的散热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83806B (en) | 2005-06-07 | 2007-07-11 | Htc Corp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CN100518467C (zh) * | 2005-06-27 | 2009-07-22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CN101605156B (zh) | 2005-08-25 | 2013-01-0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便携装置、用于便携装置的壳体和用于制造该壳体的方法 |
US8325483B2 (en) * | 2006-04-27 | 2012-12-04 | Kyocera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heat conduction member |
JP4640277B2 (ja) * | 2006-07-14 | 2011-03-0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装置 |
JP5179746B2 (ja) * | 2006-11-22 | 2013-04-10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装置 |
JP4694517B2 (ja) * | 2007-02-26 | 2011-06-0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携帯電子機器 |
US20080310108A1 (en) * | 2007-06-13 | 2008-12-18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External heat sink for electronic device |
KR101469986B1 (ko) * | 2008-04-29 | 2014-12-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휴대용컴퓨터 |
US7817420B2 (en) * | 2008-08-20 | 2010-10-19 | Olympus Ndt | Portable environmentally robust enclosure optimized for size, weight, and power dissipation |
US8054629B2 (en) * | 2008-09-30 | 2011-11-08 | Intel Corporation | Microfins for cooling an ultramobile device |
US8551283B2 (en) | 2010-02-02 | 2013-10-08 | Apple Inc. | Offset control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
KR101281974B1 (ko) * | 2011-09-07 | 2013-07-05 | 주식회사 팬택 | 냉각 구조를 갖는 휴대용 단말기 |
KR20130088614A (ko) * | 2012-01-31 | 2013-08-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JP5536184B2 (ja) * | 2012-12-06 | 2014-07-02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US10120423B1 (en) * | 2015-09-09 | 2018-11-0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Unibody thermal enclosure |
JP2017188597A (ja) * | 2016-04-07 | 2017-10-12 |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 基板ユニットおよび基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CN206472427U (zh) * | 2016-09-28 | 2017-09-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
KR20220086263A (ko) * | 2020-12-16 | 2022-06-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방열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81382A (en) * | 1982-09-29 | 1984-11-06 | Villa Real Antony Euclid C | Programmable telephone system |
US4858071A (en) * | 1987-02-24 | 1989-08-15 | Nissan Motor Co., Ltd. | Electronic circuit apparatus |
US4905123A (en) * | 1987-10-08 | 1990-02-27 | Navistar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rp. | Heat sink bus assembly |
JPH02262724A (ja) * | 1989-04-03 | 1990-10-2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携帯無線装置の筐体 |
EP0658030B1 (en) * | 1993-12-09 | 2003-06-11 | Nec Corporation | Foldable portable radiotelephone |
FR2731133B1 (fr) * | 1995-02-28 | 1997-04-11 | Alcatel Mobile Comm France | Systeme de fixation de la semelle conductrice thermique d'un composant electronique de puissance a un bloc dissipateur thermique, et coffret, notamment de radiotelephone portatif, incluant un tel systeme |
US5930115A (en) * | 1996-08-26 | 1999-07-27 | Compaq Computer Corp. |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
JP3548444B2 (ja) * | 1998-12-17 | 2004-07-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半導体集積回路 |
US6672370B2 (en) * | 2000-03-14 | 2004-01-06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ssive phase change thermal management |
US20040190253A1 (en) * | 2003-03-31 | 2004-09-30 | Ravi Prasher | Channeled heat sink and chassis with integrated heat rejector for two-phase cooling |
-
2003
- 2003-12-20 KR KR1020030094297A patent/KR10060873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
- 2004-12-16 DE DE602004016107T patent/DE602004016107D1/de active Active
- 2004-12-16 AT AT04029854T patent/ATE406753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12-16 EP EP04029854A patent/EP1545097B1/en active Active
- 2004-12-17 US US11/013,799 patent/US7330356B2/en active Active
- 2004-12-17 JP JP2004366926A patent/JP404455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2-20 CN CN200410101200A patent/CN100586129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1158A (zh) * | 2010-02-02 | 2016-10-26 | 苹果公司 | 电子设备组件和相关方法 |
CN106061158B (zh) * | 2010-02-02 | 2019-04-09 | 苹果公司 | 电子设备组件和相关方法 |
CN103516838A (zh) * | 2012-06-29 | 2014-01-1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终端设备 |
CN109074852A (zh) * | 2016-07-06 | 2018-12-21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在结构上支持外壳的散热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TE406753T1 (de) | 2008-09-15 |
CN100586129C (zh) | 2010-01-27 |
US20050136969A1 (en) | 2005-06-23 |
EP1545097B1 (en) | 2008-08-27 |
KR20050062276A (ko) | 2005-06-23 |
JP4044554B2 (ja) | 2008-02-06 |
JP2005183991A (ja) | 2005-07-07 |
US7330356B2 (en) | 2008-02-12 |
DE602004016107D1 (de) | 2008-10-09 |
KR100608730B1 (ko) | 2006-08-04 |
EP1545097A1 (en) | 2005-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30313A (zh) | 移动终端的壳体 | |
US8086284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rtable telephone with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mounting | |
KR101390082B1 (ko) | 프로젝터를 구비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
US7586753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ing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US6664486B2 (en) | Step keys, step key assembly, and terminal having the step key assembly | |
US7555118B2 (en) | Microphone coupler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
EP1583332B9 (en) | Mobile station with sound speaker | |
US6128515A (en) | Combined global positioning and wireless telephone device | |
EP1739933B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hielded microphone | |
US677662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for mobile phones | |
US20070238495A1 (en) | Microphone coupler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
WO2014119897A1 (en) | Antenna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 |
US20030003970A1 (en) |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CN101500185A (zh) | 扬声器组件 | |
US8199466B2 (en) | Housing assembly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08033638A2 (en) | Microphone array in housing | |
CN114338881A (zh) | 终端设备 | |
US20170324149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ar cover thereof | |
CN100479470C (zh) | 移动终端 | |
KR100772985B1 (ko) | 휴대폰 및 휴대용 음향기기의 이어폰 세트 | |
JP4112848B2 (ja) | 携帯電話機におけるスピーカ部の取付構造 | |
US8503970B1 (en) |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with interchangeable speaker modules | |
KR101353420B1 (ko) | 슬라이드 타입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
KR102015577B1 (ko) | 안테나 캐리어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 |
KR20130096923A (ko) | 마이크로 폰 홀더용 장착 판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