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9714A - 进行附加扫描的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进行附加扫描的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9714A
CN1629714A CNA2004101046901A CN200410104690A CN1629714A CN 1629714 A CN1629714 A CN 1629714A CN A2004101046901 A CNA2004101046901 A CN A2004101046901A CN 200410104690 A CN200410104690 A CN 200410104690A CN 1629714 A CN1629714 A CN 1629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 value
output
scanning
macro
condense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1046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炳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Techw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9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9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进行附加扫描的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其包括宏观模式下的扫描、普通模式下的扫描以及附加扫描。在宏观模式下的扫描中,如果用户设置了宏观模式,则扫描一个在第一距离之内的区域。在普通模式下的扫描中,如果用户设置了普通模式,则扫描一个在所述第一距离之外的区域。在附加扫描中,如果判断出在宏观模式扫描时找到的聚焦透镜位置不具有最大聚焦值,则另外在普通模式下进行扫描;如果判断出在普通模式扫描时找到的聚焦透镜位置不具有最大聚焦值,则另外在宏观模式下进行扫描。

Description

进行附加扫描的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
本申请基于2003年12月1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3-93764要求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全部引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尤其是用于聚焦马达被步进驱动、寻找最大聚焦值与图像信号中的高频成份的量成比例的聚焦透镜位置的照相机的自动聚焦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照相机例如数字照相机(比如Samsung Techwin Co.,Ltd制造的Digimax 350SE)的自动对焦,用户必须按下快门按钮,并且用户必须选择宏观模式(macro mode)或者普通模式。
当物离聚焦透镜在第一距离之内,例如30cm到80cm时,宏观模式是合适的。如果用户设置了宏观模式,则自动对焦在所述第一距离之内的区域中进行。当物离聚焦透镜在所述第一距离之外,例如80cm到无穷远时,普通模式是合适的。如果用户设置了普通模式,自动对焦就在第一距离之外的区域中进行。
在这样的传统的自动对焦方法中,由用户设置宏观模式或者普通模式。但是,大多数用户可能难以判断对于当前的物位置是宏观模式合适还是普通模式合适。如果用户未能适当地设置模式,自动对焦的精度就可能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它能够在即使用户未能在宏观模式和普通模式之间选择合适的模式的情况下增强自动对焦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这种照相机一般具有被步进驱动的聚焦马达,其中,进行扫描以寻找聚焦透镜的具有与图像信号中的高频成份的量成比例的最大聚焦值(focus value)的位置,并根据扫描的结果设定聚焦透镜的最终位置。该方法包括在宏观模式下的扫描、在普通模式下的扫描以及附加扫描。在宏观模式下的扫描中,如果用户设置了宏观模式(宏观模式对于物离聚焦透镜在第一距离之内的状态是合适的),则扫描第一距离之内的区域。在普通模式下的扫描中,如果用户设置了普通模式(普通模式对于物离聚焦透镜在第一距离之外的状态是合适的),则扫描第一距离之外的区域。在附加扫描中,如果判断出在宏观模式扫描中找到的聚焦透镜位置不具有最大聚焦值,则另外进行普通模式下的扫描;如果判断出在普通模式扫描中找到的聚焦透镜位置不具有最大聚焦值,则另外进行宏观模式下的扫描。
在该方法中,由于自适应地进行附加扫描,即使用户未能在宏观模式和普通模式之间选择适当的模式,也能改善自动聚焦的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更加清楚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
图1的立体图图示了本发明的数字照相机的前部和顶部;
图2的透视图图解了图1的数字照相机的背面;
图3图示了图1的数字照相机1的入射光的部分的结构;
图4是图1的数字照相机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拍摄控制算法的流程图;
图6A的曲线图图示了示于图5的自动对焦设置例程(操作707)的主要特性;
图6B是图示于图5的AF设置例程(操作707)的流程图;
图7的曲线图图示了示于图6B的操作S30、S90和S110中使用的第一和第二参考特性曲线;
图8是示于图6的操作S10的流程图;
图9是示于图6的操作S20和S80的流程图;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于图6的操作S30和S90的流程图;
图10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示于图6的操作S30和S90的流程图;
图11是示于图6的操作S50的流程图;
图12是示于图6的操作S70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数字照相机1的前部和顶部包括麦克风MIC、自定时指示灯11、闪光灯12、快门按钮13、模式旋钮盘14、功能选择按钮15、拍摄信息显示器16、取景器17a、功能锁定按钮18、闪光强度传感器19、镜头单元20以及外部接口单元21。
在自定时模式下,自定时指示灯11从快门按钮13被按下的时候到快门30动作的时候工作设定的时间。
模式旋钮盘14用来选择和设置数字照相机1的工作模式,比如静像拍摄模式、夜景拍摄模式、运动图像拍摄模式、播放模式、计算机连接模式以及系统设置模式。功能选择按钮15用来选择数字照相机1的操作模式中的任何一个。
拍摄信息显示器16显示与拍摄有关的功能的信息。功能锁定按钮18在用户选择了显示在拍摄信息显示器16上的功能之一时使用。
如图2所示,数字照相机1的背面包括扬声器SP、电源按钮31、监视器按钮32、自动对焦指示灯33、取景器17b、闪光灯就绪指示灯34、彩色LCD显示板35、确认/删除按钮36、回车/再现按钮37、菜单按钮38、广角变焦按钮39W、远摄变焦按钮39T、向上按钮40up、向右按钮40ri、向下按钮40do以及向左按钮40le。
监视器按钮32用来控制彩色LCD显示板的操作。例如,当用户按下监视器按钮32时,在彩色LCD显示板35上显示图像和拍摄信息。当用户再次按下监视器按钮32时,只在彩色LCD显示板35上显示图像。当用户三次按下监视器按钮32时,彩色LCD显示板35关闭。
自动对焦指示灯33在自动对焦完成时工作。闪光灯就绪指示灯34在图1的闪光灯12进入就绪模式时工作。确认/删除按钮36用于设置模式的过程中的确认和删除。回车/再现按钮37用于输入数据或者用于播放模式(再现模式)的停止或者播放。菜单按钮38用于对从模式旋钮盘14选择的模式显示菜单。向上按钮40up、向右按钮40ri、向下按钮40do以及向左按钮40le用于设置模式的过程。
图3图解了图1的数字照相机的入射光的一部分的结构。图4是图1的数字照相机的整体配置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3和图4描述图1的数字照相机1的整体结构。
包括镜头单元20和过滤器单元41的光学系统(OPS)对光进行光学处理。镜头单元20包括变焦透镜ZL、聚焦透镜FL和补偿透镜CL。
当用户按下用户输入单元(INP)所包括的广角变焦按钮39W或者远摄变焦按钮39T时,对应于广角变焦按钮39W或者远摄变焦按钮39T的信号被中继到微控制器512。微控制器512控制镜头驱动器510,从而使变焦马达MZ运行,从而,变焦马达移动变焦透镜ZL。换句话说,当用户按下广角变焦按钮39W时,变焦透镜ZL的焦距变短,从而扩展视角。当用户按下远摄变焦按钮39T时,变焦透镜ZL的焦距边长,从而使视角变窄。由于是在设定了变焦透镜ZL的位置的状态下调节聚焦透镜FL的位置,聚焦透镜FL的位置难以影响视角。
如果对一个物自动地或者手动地聚焦,聚焦透镜FL的位置相对于物距Dc而变化。由于是在设定了变焦透镜ZL的位置时调节聚焦透镜FL的位置,物距Dc受变焦透镜ZL的位置的影响。
在自动聚焦模式下,内置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507中的主控制器通过微控制器512控制镜头驱动器510,从而驱动聚焦马达MF。相应地,能够将聚焦透镜FL移动预定的距离,在此过程中,能够设定聚焦透镜FL的位置,在该位置,与图像信号所包含的高频成份的量成比例的聚焦值,例如聚焦马达MF的位置步数,最大。
补偿透镜CL不单独地工作,因为补偿透镜CL是对整个折射率进行补偿。附图标记MA表示驱动光圈(未图示)的马达。该光圈驱动马达MA当在指定的曝光模式下和不在指定的曝光模式下时具有不同的旋转角。在指定的曝光模式下,如果在物所在的区域中用户所需的区域与显示在数字照相机1的彩色LCD显示板35上的指定检测区域匹配,则根据该指定检测区域的平均亮度设置数字照相机1的曝光。
OPS的过滤器单元41所包括的低通滤光器(OLPF)用于消除高频光噪声。OPS的过滤器单元所包含的红外截除滤光器(IRF)阻挡入射光中的红外成份。
电荷耦合器件(CCD)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光电转换单元(OEC)将来自OPS的光转换为模拟电信号。这里,DSP 507控制定时电路502以控制OEC和相关双采样器暨模数转换器(correlation-double-sampler-and-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CDS-ADC))501的操作。CDS-ADC 501处理来自OEC的模拟信号,消除高频噪声,调整模拟信号的幅度,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DSP 507处理来自CDS-ADC 501的数字信号,生成由亮度和色度值构成的数字图像。DSP 507执行图5所示的拍摄控制算法。
由微控制器512操作的光源(LAMP)包括自定时指示灯11、自动聚焦指示灯33以及闪光灯就绪指示灯34。INP包括快门按钮13、模式旋钮盘14、功能选择按钮15、功能锁定按钮18、监视器按钮32、确认/删除按钮36、回车/再现按钮37、菜单按钮38、广角变焦按钮39W、远摄变焦按钮39T、向上按钮40up、向右按钮40ri、向下按钮40do以及向左按钮40le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504临时存储来自DSP 507的数字图像信号。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505存储DSP 507的操作所需的算法和设置数据。在存储卡接口506中插拔用户存储卡。来自DSP507的数字图像信号被输入到LCD驱动器514,从而在彩色LCD显示板35上显示图像。
来自DSP 507的数字图像信号能够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21或者通过用于串行通信的RS232C接口508以及RS232C连接器21b进行传输。来自DSP 507的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通过视频过滤器509和视频输出单元21c传输,作为视频信号。
音频处理器513能够将来自麦克风MIC的声音中继到DSP 507或者扬声器SP。另外,音频处理器513能够将来自DSP 507的音频信号输出到扬声器SP。微控制器512响应于来自闪光灯强度传感器19的信号控制闪光灯控制器511的操作,从而驱动闪光灯12。
图5的流程图图解了示于图4的DSP 507的拍摄控制算法。下面结合图1到图5描述DSP 507的拍摄控制算法。INP所包含的快门按钮13具有两级。换句话说,在操作广角变焦按钮39W和远摄变焦按钮39T之后,当用户将快门按钮13轻按到第一级时,来自快门按钮13的第一级信号S1被打开。
当用户将快门按钮13完全按下到第二级时,快门按钮13的第二级信号S2被打开。因此,当来自快门按钮13的第一级信号S1打开时开始拍摄控制算法(操作701)。这里,已经设定了变焦透镜ZL的当前位置。
DSP 507检查存储卡的剩余空间(操作702),判断存储卡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以记录数字图像(操作703)。当存储卡不具有足够的可记录空间时,DSP 507指示存储卡空间不足(操作704)。当存储卡具有足够的可记录空间时,执行以下操作。
在自动白平衡(AWB)模式下,设置与AWB相关的参数(操作705)。在自动曝光模式下,DSP 507通过测量入射的光亮度计算曝光量,并根据所计算出来的曝光量来驱动光圈驱动马达MA(操作706)。
在自动对焦模式下,设置聚焦透镜FL的当前位置(操作707)。下面结合图6A和6B详细描述自动对焦(AF)设置例程算法。
判断第一级信号S1是否开(操作708)。当第一级信号S1未开时,意味着用户不想拍摄。因此,拍摄操作终止。当第一级信号S1开时,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第二级信号S2是否开(操作709)。当第二级信号S2未开时,意味着用户未完全将快门按钮13按到第二级。因此,重新执行操作706。
当第二级信号S2开时,意味着用户将快门按钮13完全按到了第二级。因此,执行拍摄操作(操作710)。换句话说,微控制器512操作DSP 507,定时电路502操作OEC和CDS-ADC 501。
接下来,压缩图像数据(操作711),创建压缩图像文件(操作712)。DSP 57创建的图像文件通过存储卡接口506被存储到用户的存储卡中(操作713),结束拍摄控制算法。
图6A的曲线图图解了图5所示的AF设置例程的主要特性(操作707)。见图6A,DS表示图3所示的聚焦透镜FL的驱动步数,FV表示聚焦值(focus value)。附图标记ZM表示对于物离聚焦透镜FL在第一距离之内,例如30cm到80cm的状态,宏观模式下的扫描区域。附图标记ZN表示对于物离聚焦透镜FL在第一距离之外的状态(例如80cm到无穷远)在正常模式下的扫描区域。
DSI是对应于无穷远距离的聚焦透镜FL驱动步数。DSB是对应于离物80cm的距离的聚焦透镜FL驱动步数。DSM是对应于具有最大聚焦值的距离的透镜聚焦透镜FL驱动步数。DSS是对应于离物30cm的距离的驱动步数。下面结合图6A描述图5所示的AF设置例程算法的主要特性。
如果用户设置了普通模式,则DSP 507在普通模式的扫描区ZN中进行第一扫描。如果在扫描区ZN中未获得要最终设置的最大聚焦值,则DSP 507在宏观模式的扫描区ZM中附加进行第二扫描。
相反,如果用户设置了宏观模式,则DSP 507在宏观模式的扫描区ZM中进行第一扫描。如果在扫描区ZM中未获得要最终设置的最大聚焦值,则DSP 507在普通模式的扫描区ZN中附加进行第二扫描。
图6B的流程图图解了图5所示的AF设置例程算法。图7的曲线图图解了用在图6B所示的操作S30、S90和S110中的第一和第二参考特性曲线。在图7中,DS是聚焦透镜FL的驱动步数,FV表示聚焦值。C1是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2是第二参考特性曲线。BDS是在使用第二参考特性曲线C2时要最终设置的最大聚焦值附近的区域。ADS和CDS表示使用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1时的区域。下面结合图6B和图8描述示于图5的AF设置例程算法。初始化DSP 507以进行自动对焦(S10)。DSP 507执行基本扫描(S20)。如果用户对物离聚焦透镜FL在第一距离之内,例如从30cm到80cm的状态设置了宏观模式,则DSP 507扫描对应于所述第一距离的区域。相反,如果用户对物离聚焦透镜FL在第一距离之外,例如从80cm到无穷远的状态设置了普通模式,则DSP 507扫描所述第一距离之外的区域。
在基本扫描操作(S20)所包括的宏观模式扫描或者普通模式扫描操作期间,每隔第一数量的聚焦马达MF(图4)驱动步,例如8个驱动步,DSP 507输出与图像信号所包含的高频成份的量成比例的聚焦值FV。这里,聚焦马达是步进马达。每当输出聚焦值FV时,更新最大聚焦值FV。每当在基本扫描操作(S20)中输出聚焦值FV时,从图7的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1判断输出的聚焦值FV是否在上升或者下降(S30)。具体地,如果最大聚焦值FV和输出的聚焦值FV之间的差相对于最大聚焦值FV的百分数大于基于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1的第一参考,则DSP 507判定输出的聚焦值FV下降了。
基于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1的第一参考百分数较低,大约为百分之十到二十,因为当前聚焦值FV的位置有很高的可能性不在最终设置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相邻位置的聚焦值FV之间的差较小。
如果判定输出的聚焦值FV已经下降了(S40),则将当前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视为聚焦透镜FL的整个移动范围中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相应地,DSP 507参照图7的第二参考特性曲线C2检查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S110)。在这种情况下,停止宏观模式扫描或者普通模式扫描操作,每隔小于所述第一驱动步数的第二驱动步数(例如1个驱动步)扫描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附近的区域。这样,设定聚焦透镜FL的最终位置。具体地,对于聚焦马达MF的每一个驱动步,DSP 507输出一个聚焦值FV,该聚焦值与图像信号中所包含的高频成份的量成比例。每当输出聚焦值FV时,更新最大聚焦值FV。每当输出聚焦值FV时,根据图7的第二参考特性曲线C2判定输出的聚焦值FV是否上升了或者下降了。具体地,如果最大聚焦值和输出的聚焦值FV之间的差相对于最大聚焦值FV的百分数大于一个基于第二参考特性曲线C2的第二参考,则DSP 507判定输出的聚焦值下降了,否则DSP 507判定输出的聚焦值FV上升了(见图10A或者图10B)。
基于第二特性曲线C2的第二参考百分数大于第一参考百分数,因为最终设置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附近的相邻位置的聚焦值FV之间的差较大。如果判定输出的聚焦值FV下降了,则将当前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视为聚焦透镜的整个移动范围中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
如果在操作S40中判定输出的聚焦值FV上升了,则当前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不被视为聚焦透镜FL的整个移动范围中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因此执行随后的步骤。
DSP 507判断聚焦透镜FL是否位于边界区域(S50)。边界区域指的是在S20中用于宏观模式扫描或者普通模式扫描操作的区域。如果聚焦透镜FL不位于边界区域,则DSP 507继续执行基本扫描操作(S20)及其随后的步骤。如果聚焦透镜FL位于边界区域,则执行附加扫描。
具体地,如果判定在宏观模式扫描操作中获得的聚焦值FV不是最大的,则附加执行普通模式扫描。相反,如果判定在普通模式扫描操作中获得的聚焦值FV不是最大的,则附加执行宏观模式扫描。
由于这样自适应地执行附加扫描,即使用户未能在宏观模式和普通模式之间选择适当的模式,也能改善自动对焦的精度。
具体地,初始化DSP 507以进行附加扫描(S70)。DSP 507执行附加扫描(S80)。在附加扫描操作(S80)所包含的宏观模式扫描或者普通模式扫描期间,对于聚焦马达MF(图4)的每第一数量的驱动步,例如8个驱动步,DSP 507输出与图像信号中所包含的高频成份的量成比例的聚焦值FV。
每当输出聚焦值FV时,更新最大聚焦值FV。每当在附加扫描操作(S80)中输出聚焦值FV时,从图7的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1判断输出的聚焦值FV是否上升或者下降了(S90)。具体地,如果最大聚焦值FV和当前聚焦值FV之间的差相对于最大聚焦值FV的百分数大于基于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1的第一参考,则DSP 507判定当前聚焦值FV下降了。否则DSP 507判定当前聚焦值FV上升了。
基于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1的第一参考百分数较低,大约为百分之十到二十,因为当前聚焦值FV的位置有很高的可能性不在最终设置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相邻位置的聚焦值FV之间的差较小。
如果判定输出的聚焦值FV已经下降了(S100),则将当前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视为聚焦透镜FL的整个移动范围中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相应地,DSP 507检查图7的第二参考特性曲线C2中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S110)。上面已经描述了S110。
如果判定输出的聚焦值FV上升了(S100),则当前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不被视为聚焦透镜FL的整个移动范围中的最大聚焦值FV的位置。因此,执行附加扫描步骤(S80)及其随后的步骤:
图8的流程图图解了图6所示的S10。见图8,如果用户设置了宏观模式(S81),则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开始移动的开始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对应于离物30cm的位置步数。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停止移动的结束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对应于离物80cm的位置步数。聚焦马达MF的驱动步数被设置为8,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的边界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的结束位置的位置步数加上驱动步数(8)乘以2(S82)。在图6的S60中使用边界位置。
如果用户设置了普通模式(S81),则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的开始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对应于离物无穷远的位置步数。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的结束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对应于离物80cm的位置步数。聚焦马达MF的驱动步数被设置为8,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的边界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聚焦透镜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的结束位置的位置步数减去驱动步数(8)乘以2(S83)。图6的S60使用该边界位置。
DSP 507使用微控制器512驱动聚焦马达MF,并将聚焦透镜FL移动到开始位置(S84)。
图9是图解图6所示的S20和S80的流程图。见图9,DSP 507使用微控制器512以预定数量的驱动步驱动聚焦马达MF,从而移动聚焦透镜FL(S91)。
DSP 507使用微控制器512驱动光圈马达MA,使图4的OEC曝光(S92)。DSP 507处理从CDS-ADC 501接收到的帧数据,输出与帧数据中所包含的高频成份的量成比例的聚焦值FV(S93)。
DSP 507将当前聚焦值FV更新为输出的聚焦值FV(S94)。如果更新的当前聚焦值FV大于最大聚焦值FV(S95),则DSP 507将最大聚焦值FV更新为更新的当前聚焦值FV,相应地,最大聚焦值位置被更新为当前聚焦值位置(S96)。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6所示S30和S90的流程图。见图10A,DSP 507计算当前聚焦值FV相对于最大聚焦值的下降比(S101),该计算使用下述公式:
下降比=(最大聚焦值-当前聚焦值)/最大聚焦值       (1)
如果下降比大于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1的第一参考RTH,则DSP507判定当前聚焦值FV已经下降了(S102和S104)。否则DSP 507判定当前聚焦值FV上升了(S102和S103)。
图10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图6所示的S30和S90的流程图。图10B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0A的实施例相比,能够对当前聚焦值FV是处在上升状态还是处在下降状态进行更为精确的判断。
如果当前聚焦值FV大于前一聚焦值,则DSP 507判定当前聚焦值FV处在上升状态,结束S30和S90(S200和S203)。如果当前聚焦值FV小于前一值,则DSP 507执行下面的步骤。
DSP 507利用公式1计算下降比(S201)。如果所得到的比值大于第一参考特性曲线C1的第一参考RTH,则DSP 507判定当前聚焦值FV下降了(S202和S204)。否则DSP 507判定当前聚焦值FV上升了(S202和S203)。
图11是图6所示的S50的流程图。见图11,如果用户设置了宏观模式,DSP 507比较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当前位置的步数与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边界位置的步数(操作111和112)。如果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当前位置的步数大于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边界位置的步数,则DSP 507判定当前位置是在边界区中(S114),并且要最终设置的最大聚焦值的位置处在附加扫描区中(操作115)。
如果用户设置了普通模式,则DSP 507比较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当前位置的步数与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边界位置的步数(操作111和113)。
如果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当前位置的步数大于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边界位置的步数,则DSP 507判定当前位置是在边界区中(S114),并且要最终设置的最大聚焦值的位置处在附加扫描区中(操作115)。
图12是图6所示S70的例程图。见图12,如果用户设置了宏观模式(S121),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开始移动的开始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对应于当前位置的位置步数。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停止移动的结束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对应于离物无穷远的位置步数。聚焦马达MF的驱动步数被设置为8(操作122)。
如果用户设置了普通模式(S121),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的开始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对应于当前位置的位置步数。聚焦马达MF的对应于聚焦透镜FL的结束位置的位置步数被设置为对应于离物30cm的位置步数。聚焦马达MF的驱动步数被设置为8(操作123)。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对焦方法中,由于自适应地执行附加扫描,即使用户未能在宏观模式和普通模式之间选择合适的模式,也能改善自动对焦的精确度。
尽管上面结合实施例具体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可以从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其中,执行扫描以寻找聚焦透镜的具有与图像信号中的高频成份的量成比例的最大聚焦值的位置,并根据扫描的结果设定聚焦透镜的最终位置,该方法包括:
如果用户设置了宏观模式,则在宏观模式下扫描一个在第一距离之内的区域;
如果用户设置了普通模式,则在普通模式下扫描一个离物在所述第一距离之外的区域;以及
如果判断出在宏观模式扫描时找到的聚焦透镜位置不具有最大聚焦值,则在普通模式下进行附加扫描;如果判断出在普通模式扫描时找到的聚焦透镜位置不具有最大聚焦值,则在宏观模式下进行附加扫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宏观模式下的扫描和普通模式下的扫描包括:
对于聚焦马达的每第一数量的驱动步,输出聚焦值;以及
每当输出聚焦值时更新最大聚焦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每当输出聚焦值时,判断输出的聚焦值是否已上升或者下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最大聚焦值和输出的聚焦值之间的差相对于最大聚焦值的百分数大于第一参考百分数,则判定所述输出的聚焦值已下降,否则判定所述输出的聚焦值已上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判定输出的聚焦值已下降,则结束宏观模式下的扫描或者普通模式下的扫描;
以小于所述第一驱动步数的第二驱动步数扫描所述最大聚焦值的位置附近的区域;以及
设置所述聚焦透镜的最终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焦透镜的最终位置的设置包括:
对所述聚焦马达的第二驱动步数输出聚焦值;以及
每当输出聚焦值时更新所述最大聚焦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每当输出聚焦值时,判定输出的聚焦值是否已上升或者下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最大聚焦值和输出的聚焦值之间的差相对于最大聚焦值的百分数大于第二参考百分数,该第二参考百分数大于所述第一参考百分数,则判定所述输出的聚焦值已下降,否则判定所述输出的聚焦值已上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判定输出的聚焦值已上升,则继续宏观模式下的扫描或者普通模式下的扫描。
10.一种使照相机自动对焦的设备,其中,执行扫描以寻找聚焦透镜的具有与图像信号中的高频成份的量成比例的最大聚焦值的位置,并根据扫描的结果设定聚焦透镜的最终位置,该设备包括:
输入装置,允许用户在拍摄图像之前设置拍摄的宏观模式或者普通模式;
如果用户设置了宏观模式,则在宏观模式下扫描一个在第一距离之内的区域的装置;
如果用户设置了普通模式,则在普通模式下扫描一个在所述第一距离之外的区域的装置;以及
控制器,如果判断出在宏观模式扫描时找到的聚焦透镜位置不具有最大聚焦值,则在普通模式下进行附加扫描;如果判断出在普通模式扫描时找到的聚焦透镜位置不具有最大聚焦值,则在宏观模式下进行附加扫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在宏观模式和普通模式下进行扫描的装置:
对于聚焦马达的每第一数量的驱动步,输出聚焦值;以及
每当输出聚焦值时更新最大聚焦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每当输出聚焦值时,判断输出的聚焦值是否已上升或者下降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根据最大聚焦值和输出的聚焦值之间的差相对于最大聚焦值的百分数是否大于第一参考百分数,判定所述输出的聚焦值是否已下降或者上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进行以下操作的装置:
如果判定输出的聚焦值已下降,则结束宏观模式下的扫描或者普通模式下的扫描;
每隔第二驱动步数扫描所述最大聚焦值的位置附近的区域,所述第二驱动步数小于所述第一驱动步数;以及
设置所述聚焦透镜的最终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以下述方式设置所述聚焦透镜的最终位置:
对所述聚焦马达的第二驱动步数输出聚焦值;以及
每当输出聚焦值时更新所述最大聚焦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每当输出聚焦值时,判定输出的聚焦值是否已上升或者下降的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根据最大聚焦值和输出的聚焦值之间的差相对于最大聚焦值的百分数是否大于第二参考百分数来判定所述输出的聚焦值是否已上升或者下降的装置,该第二参考百分数大于所述第一参考百分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输出的聚焦值已上升,则所述控制器继续宏观模式下的扫描或者普通模式下的扫描。
CNA2004101046901A 2003-12-19 2004-12-17 进行附加扫描的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 Pending CN16297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393764 2003-12-19
KR1020030093764A KR100562404B1 (ko) 2003-12-19 2003-12-19 추가 스캐닝이 수행되는 카메라의 자동 포커싱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9714A true CN1629714A (zh) 2005-06-22

Family

ID=34675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1046901A Pending CN1629714A (zh) 2003-12-19 2004-12-17 进行附加扫描的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719603B2 (zh)
KR (1) KR100562404B1 (zh)
CN (1) CN16297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735B (zh) * 2008-01-25 2012-02-15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装置控制方法
US8379138B2 (en) 2008-01-25 2013-02-19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2404B1 (ko) * 2003-12-19 2006-03-17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추가 스캐닝이 수행되는 카메라의 자동 포커싱 방법
US20070147817A1 (en) * 2005-09-29 2007-06-28 Jingqiang Li Camera feature with divided autofocus search range
KR100749096B1 (ko) * 2006-04-14 2007-08-13 (주) 픽셀플러스 자동 초점 조절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비디오 카메라 및 이를이용한 자동 초점 조절 방법
US7835637B2 (en) * 2006-09-20 2010-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dictive focus value calculation for image capture devices
US8125560B1 (en) 2007-08-13 2012-02-28 Ambarella, Inc. System for topology based automatic focus
US8190015B2 (en) 2007-09-07 2012-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mping lens vibration
KR100935320B1 (ko) 2007-11-07 2010-01-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자동초점 조정방법
CN101470325B (zh) * 2007-12-27 2010-06-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及方法
KR101411906B1 (ko) * 2008-03-21 2014-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영장치, 그 제어방법 및 제어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위한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 기록매체
JP2010054730A (ja) * 2008-08-27 2010-03-11 Samsung Digital Imaging Co Ltd 合焦位置検出装置、撮像装置及び合焦位置検出方法
KR100965320B1 (ko) * 2008-10-08 2010-06-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연속 오토포커스 자동 제어장치 및 자동 제어방법
JP5336952B2 (ja) * 2009-07-02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JP5325966B2 (ja) * 2011-11-25 2013-10-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US9451155B2 (en) * 2014-07-30 2016-09-20 Apple Inc. Depth-segmenting peak tracking autofocus
KR102552930B1 (ko) 2018-06-27 2023-07-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널 하부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2234A (en) * 1981-11-17 1984-11-13 Nippon Kogaku K.K. Automatic focusing device
US4509842A (en) * 1983-02-01 1985-04-09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system capable of focus detection through an interchangeable objective lens
US4841370A (en) * 1986-11-17 1989-06-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Automatic focusing circuit for automatically matching focus in response to video signal
US5119121A (en) * 1988-06-30 1992-06-02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amera having macro and normal operational modes
JPH05241066A (ja) 1992-02-26 1993-09-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合焦装置
JP3195070B2 (ja) 1992-10-02 2001-08-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ビデオカメラ
JPH10341359A (ja) * 1997-06-06 1998-1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マクロモード警告装置を有するカメラ
JP2001208959A (ja) * 2000-01-24 2001-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像装置、自動合焦方法及び合焦の手順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797543B2 (ja) * 2001-10-26 2006-07-1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JP3992992B2 (ja) * 2002-02-19 2007-10-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被写体像取得装置
JP3944039B2 (ja) * 2002-09-13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562404B1 (ko) * 2003-12-19 2006-03-17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추가 스캐닝이 수행되는 카메라의 자동 포커싱 방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735B (zh) * 2008-01-25 2012-02-15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装置控制方法
US8379138B2 (en) 2008-01-25 2013-02-19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493493B2 (en) 2008-01-25 2013-07-23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19603B2 (en) 2010-05-18
KR100562404B1 (ko) 2006-03-17
US20050134720A1 (en) 2005-06-23
US20100225800A1 (en) 2010-09-09
US8368802B2 (en) 2013-02-05
KR20050062093A (ko) 2005-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29714A (zh) 进行附加扫描的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方法
CN1838736A (zh) 在连拍模式下拍摄的数字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731267A (zh) 自动对焦方法和使用同一方法的数码照相装置
CN1777236A (zh) 自适应显示图标的数字拍摄装置和控制该数字拍摄装置的方法
CN1774040A (zh) 执行综合显示模式的数字拍摄装置和控制该装置的方法
CN1731268A (zh) 自动对焦方法和使用自动对焦方法的数字照相装置
CN1769994A (zh) 半按下快门机构时处理屏幕上显示的装置和方法
CN1746760A (zh) 控制数码照相装置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数码照相装置
CN1667485A (zh) 使用语音识别的控制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数字拍摄设备
CN101068311A (zh) 摄像装置及其程序
CN1770255A (zh) 在放大或者缩小图像时控制图像的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30016A (zh) 具有帮助功能的摄像设备和用于控制该摄像设备的方法
CN1777226A (zh) 用于使在数码相机中的图像旋转的设备和方法
CN1908720A (zh) 自动聚焦装置和方法,摄影装置
CN1649418A (zh) 摄像装置
JP2008092175A (ja) 撮影装置及び露出制御方法
CN1829288A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方法
CN1694511A (zh) 控制数字拍摄装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数字拍摄装置
US7339613B2 (en) Method of monitoring digital camera capable of informing user of inadequate photographing
US20070132877A1 (en) Auto-focusing method using variable noise level and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747530A (zh) 控制数字拍摄装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数字拍摄装置
CN1645236A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777239A (zh) 控制数字拍摄装置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数字拍摄装置
CN1658057A (zh) 数字照相装置的对焦方法
CN1740896A (zh) 控制数字拍摄设备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数字拍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GITALAL IMAG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TECHWI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8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814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TECHWIN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TECHWI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11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HAN GUO GYEONGGI TO: GYEONGGI, SOUTH KORE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Korea Gyeongg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