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6810A - 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6810A
CN1626810A CN 200310107353 CN200310107353A CN1626810A CN 1626810 A CN1626810 A CN 1626810A CN 200310107353 CN200310107353 CN 200310107353 CN 200310107353 A CN200310107353 A CN 200310107353A CN 1626810 A CN1626810 A CN 1626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mentioned
lateral displacement
reciprocal compressor
mgmt dep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073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民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3101073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26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626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6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由往复式电机、活塞、共振弹簧和支撑弹簧组成的压缩机;往复式电机固定在框架上;活塞结合在往复式电机的转子上,在固定在框架上的圆筒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吸入介质气体并进行压缩;共振弹簧在框架之间弹力支撑活塞和转子,使得活塞和转子一起进行直线运动;支撑弹簧由将弹簧材料缠绕形成的螺旋弹簧构成,弹力支撑在箱体和框架之间;它还包括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构成横向位移减弱装置的支撑弹簧由固定部、弹性部和质量部构成;固定部形成在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的底面和与箱体底面相对着的框架上;弹性部使弹簧材料保持一定螺距的间距缠绕形成;质量部使弹簧材料紧靠着缠绕形成。

Description

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往复式压缩机,尤其涉及压缩机本体的支撑弹簧。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往复式压缩机使活塞(PISTON)在圆筒(CYLINDER)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吸入气体并进行压缩后排出。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包括有如下结构:箱体(CASE)(10)、框架部(20)、往复式电机(30)、压缩部(40)、共振弹簧部(50)和支撑弹簧部(60)。
上述箱体(10)上分别设置有气体吸入管(SP)和气体排出管(DP);上述框架部(20)弹力支撑在箱体(10)的内部;上述往复式电机(30)固定在箱体(10)的内部,支撑在上述框架部(20)上;上述压缩部(40)连结在上述往复式电机(30)的转子(33)上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吸入介质气体并进行压缩;上述共振弹簧部(50)弹力支撑上述往复式电机(30),引导共振运动;上述支撑弹簧部(60)弹力支撑框架部(20)的底面。
上述框架部(20)由前方框架(21)、中间框架(22)和后方框架(23)构成。上述前方框架(21)支撑往复式电机(30)的定子(31)(32)一侧,同时支撑压缩部(40)的圆筒(41)和活塞(42);上述中间框架(22)结合在上述前方框架(21)上,支撑往复式电机(30)的定子(31);上述后方框架(23)结合在上述中间框架(22)上,用于支撑共振弹簧部(50)。
上述往复式电机(30)由外侧定子(31)、内侧定子(32)和转子(33)构成。上述外侧定子(31)固定在上述前方框架(21)和中间框架(22)之间;上述内侧定子(32)位于外侧定子(31)的里面,固定在上述前方框架(21)上;上述转子(33)介于上述外侧定子(31)和内侧定子(32)之间,沿着磁通方向进行直线往返运动。
上述压缩部(40)包括有如下结构:圆筒(41)、活塞(42)、吸入阀门(VALVE)(43)和排出阀门组装体(44)。上述圆筒(41)插入结合在前方框架(21)上;上述活塞(42)结合在往复式电机(30)的转子(33)上,在圆筒(41)的内部进行往返运动通过气体流路(F)吸入介质气体并进行压缩;上述吸入阀门(43)安装在活塞(42)的前端面,用于开闭上述气体流路(F);上述排出阀门组装体(44)可拆卸地安装在上述圆筒(41)的前端面,限制压缩气体的排出。
上述共振弹簧部(50)由弹簧支撑台(51)、前方侧共振弹簧(52)和后方侧共振弹簧(53)构成。上述弹簧支撑台(51)结合在转子(33)和活塞(42)的连结部;上述前方侧共振弹簧(52)以弹簧支撑台(51)为中心,支撑上述弹簧支撑台(51)的前方侧;上述后方侧共振弹簧(53)支撑弹簧支撑台(51)的后方侧。
上述支撑弹簧部(60)由前方侧支撑弹簧(61)和后方侧支撑弹簧(62)构成。上述前方侧支撑弹簧(61)固定在前方框架(21)的底面两侧和与上述前方框架(21)的底面两侧相对应的箱体(10)的底面两侧;上述后方侧支撑弹簧(62)固定在后方框架(23)的底面两侧和与上述后方框架(23)的底面两侧相对应的箱体(10)的底面两侧。
如图2a所示上述前方侧支撑弹簧(61)和后方侧支撑弹簧(62)由将弹簧材料保持一定间距的螺(PICTH)(t)均匀缠绕形成的压缩螺旋弹簧构成。
图中未说明的符号(P)是压缩室。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进行说明。
也就是说,向往复式电机(30)的外侧定子(30)施加电源,使上述外侧定子(31)与内侧定子(32)之间形成磁通(flux),使上述转子(33)和活塞(42)一起沿着磁通的方向进行运动;与此同时,上述活塞(42)通过共振弹簧部(50)在圆筒(41)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使得圆筒(41)的压缩式(P)内产生压力差,将介质气体吸入到上述压缩式(P)内进行压缩直到达到一定压力后排出,反复执行上述一系列的过程。
这时,由于通过前方侧支撑弹簧(61)和后方侧支撑弹簧(62)弹力支撑框架部(20)的下部,可以抵消经过上述框架部(20)传递到箱体(10)上的上述往复式电机(30)和压缩部(40)产生的振动。
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往复式压缩机存在如下缺点:
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中,由于未考虑到压缩机产生横方向振动的特性,使支撑振动体的各支撑弹簧(61)(62)的螺距的间距相同地形成,导致如图2a、2b所示的弹簧的横向刚性变弱,而产生压缩机的横向位移(L)和压缩机本体的过渡倾斜,加重了压缩机振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以有效地抵消振动体的横向位移和由于横向位移导致的倾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包括由往复式电机、活塞、共振弹簧和支撑弹簧组成的往复式压缩机:往复式电机固定在框架上,使转子在箱体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活塞结合在往复式电机的转子上,在固定在框架上的圆筒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吸入介质气体并进行压缩;共振弹簧在框架之间弹力支撑所述活塞和转子,使得活塞和转子一起进行直线运动;支撑弹簧由将弹簧材料缠绕形成的螺旋弹簧构成,弹力支撑在箱体和框架之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构成所述横向位移减弱装置的支撑弹簧由固定部、弹性部和质量部构成;所述固定部形成在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的底面和与所述箱体底面相对着的框架上;所述弹性部使弹簧材料保持一定螺距的间距缠绕形成;所述质量部使弹簧材料紧靠着缠绕形成。
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其中弹性部延续在两侧固定部上;所述质量部延续在两侧弹性部之间。
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其中弹性部使两侧的螺距的间距以质量部为中心相互不同地形成。
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其中质量部延续在两侧固定部上;所述弹性部延续在两侧质量部之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往复式压缩机一实例的纵向断面图。
图2a、图2b是现有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支撑弹簧振动状态的简示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例的往复式压缩机纵向断面图。
图4a、图4b是本发明往复式压缩机的支撑弹簧振动状态的简示图。
图5是本发明变形例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支撑弹簧正向视图。
图6a、图6b是本发明变形例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支撑弹簧振动状态的简示图。
图中标号说明:
20:框架部(FRAME UNITY)    30:往复式电机
40:压缩部                 50:共振弹簧部
100:支撑弹簧部            110,210:前方侧支撑弹簧
120,220:后方侧支撑弹簧   111,121:固定部
112,122:弹性部           113,123:质量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a、5、6a所示,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包括有如下结构:箱体(10)、框架部(20)、往复式电机(30)、压缩部(40)、共振弹簧部(50)和支撑弹簧部(100)。
上述箱体(10)上分别设置有气体吸入管(SP)和气体排出管(DP);上述框架部(20)弹力支撑在上述箱体(10)的内部;上述往复式电机(30)固定在上述箱体(10)的内部,支撑在框架部(20)上;上述压缩部(40)连结在往复式电机(30)的转子(33)上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吸入介质气体并进行压缩;上述共振弹簧部(50)弹力支撑往复式电机(30),引导共振运动;上述支撑弹簧部(100)弹力支撑框架部(20)的底面。
上述框架部(20)由前方框架(21)、中间框架(22)和后方框架(23)构成。上述前方框架(21)支撑往复式电机(30)的定子(31)(32)一侧,同时支撑上述压缩部(40)的圆筒(41)和活塞(42);上述中间框架(22)结合在前方框架(21)上,支撑往复式电机(30)的定子(31);上述后方框架(23)结合在上述中间框架(22)上,用于支撑共振弹簧部(50)。
上述往复式电机(30)由外侧定子(31)、内侧定子(32)和转子(33)构成。上述外侧定子(31)固定在前方框架(21)和中间框架(22)之间;上述内侧定子(32)位于外侧定子(31)的里面,固定在上述前方框架(21)上;上述转子(33)介于外侧定子(31)和内侧定子(32)之间,沿着磁通方向进行直线往返运动。
上述压缩部(40)包括有如下结构:圆筒(41)、活塞(42)、吸入阀门(43)和排出阀门组装体(44)。上述圆筒(41)插入结合在前方框架(21)上;上述活塞(42)结合在往复式电机(30)的转子(33)上,在圆筒(41)的内部进行往返运动并通过气体流路(F)吸入介质气体进行压缩;上述吸入阀门(43)安装在上述活塞(42)的前端面,用于开闭气体流路(F);上述排出阀门组装体(44)可拆卸地安装在圆筒(41)的前端面,限制压缩气体的排出。
上述共振弹簧部(50)由弹簧支撑台(51)、前方侧共振弹簧(52)和后方侧共振弹簧(53)构成。上述弹簧支撑台(51)结合在上述转子(33)和活塞(42)的连结部;上述前方侧共振弹簧(52)以上述弹簧支撑台(51)位中心,支撑弹簧支撑台(51)的前方侧;上述后方侧共振弹簧(53)支撑上述弹簧支撑台(51)的后方侧。
上述支撑弹簧部(100)由前方侧支撑弹簧(110)和后方侧支撑弹簧(120)构成。上述前方侧支撑弹簧(110)固定在前方框架(21)的底面两侧和与上述前方框架(21)的底面两侧相对应的箱体(10)的底面两侧;上述后方侧支撑弹簧(120)固定在后方框架(23)的底面两侧和与上述后方框架(23)的底面两侧相对应的箱体(10)的底面两侧。
上述前方侧支撑弹簧(110)和后方侧支撑弹簧(120)由具有一定强度的弹簧材料保持一定螺距的间距(t)连续缠绕形成的压缩螺旋弹簧构成。
如图4a、4b所示,上述各自的支撑弹簧(110)(120)由固定部{(111)(111)(121)(121)}、弹性部{(112)(112)(122)(122)}和质量部(113)(123)构成。上述固定部{(111)(111)(121)(121)}压入固定在上述箱体(10)和框架部(20)上;上述弹性部{(112)(112)(122)(122)}保持一定螺距的间距缠绕延续在两侧固定部{(111)(111)(121)(121)}上;上述质量部(113)(123)的弹簧材料紧靠着缠绕并在两侧弹性部{(112)(112)(122)(122)}的之间延续。
上述固定部{(111)(111)(121)(121)}的弹黄材料大概缠绕2圈,使得可以压入固定在上述箱体(10)的底面和与上述箱体(10)的底面相对着的前方框架(21)或者后方框架(23)的弹簧固定突起(图中未示)上。
上述弹性部{(112)(112)(122)(122)}使螺距的间距(t)均匀地形成,不仅可以吸收往复式电机(30)和压缩部(40)横向振动,而且还可以吸收由于自身荷重产生的纵向振动;另外,虽然图中未示,也可以使两侧弹性部{(112)(112)(122)(122)}的螺距的间距(t)相互不同地形成。在上述情况下,由于螺距的间距(t)大的地方刚性比螺距的间距(t)小的地方刚性相对更强,更能降低横向位移。
上述质量部(113)(123)弹簧材料的缠绕相接程度大概是固定部的2-4倍,使得具有可以承担上述往复式电机(30)和压缩部(40)横向振动的刚性。
图中与现有技术的相同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
图中未说明的符号(P)是压缩室。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的作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也就是说,向往复式电机(30)的外侧定子(30)施加电源,在外侧定子(31)与内侧定子(32)之间形成磁通(flux),使上述转子(33)和活塞(42)一起沿着磁通的方向进行运动;与此同时,使上述活塞(42)通过共振弹簧部(50)在圆筒(41)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使得圆筒(41)的压缩式(P)内产生压力差,将介质气体吸入到上述压缩式(P)内进行压缩直到达到一定压力为止,然后排出,反复执行上述一系列的过程。
这时,上述往复式电机(30)的转子(33)和压缩部(40)的活塞(42)进行往返运动,使振动体压缩机本体向着横方向过渡摇晃,引发压缩机振动;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支撑振动体的支撑弹簧(110)(120)由压缩螺旋弹簧形成,并在支撑弹簧(110)(120)的中间具备了使弹簧材料紧靠着缠绕的质量部(113)(123),增强了如图4a、4b所示的对横向振动的刚性,可以降低压缩机本体的横向位移(L1),所以可以有效地降低压缩机振动。
下面,对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的变形例进行详细说明。
也就是说,在上述一实施例中,使弹性部{(112)(112)(122)(122)}延续在两侧固定部{(111)(111)(121)(121)}上,将质量部(113)(123)延续在两侧弹性部{(112)(112)(122)(122)}的之间。如图5所示,在本变形例的支撑弹簧(210)(220)中,使质量部{(212)(212)(222)(222)}延续在两侧固定部{(211)(211)(221)(221)}上,将弹性部(213)(223)延续在两侧质量部{(212)(212)(222)(222)}的之间。
如图6a所示,在上述情况下,通过使弹簧材料紧靠着缠绕的质量部{(212)(212)(222)(222)},增强了两侧支撑弹簧(210)(220)横方向的刚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上述往复式电机(30)和压缩部(40)的振动产生的横向位移(L2)。于是,可以减弱压缩机振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可以带来如下效果。
在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中,由于在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支撑弹簧的中间具备了使弹黄材料紧靠着缠绕的质量部,增强了各支撑弹簧的横向刚性,所以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往复式电机和压缩部的倾斜,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因往复式电机和压缩部的倾斜产生的压缩机振动。

Claims (4)

1、一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包括由往复式电机、活塞、共振弹簧和支撑弹簧组成的往复式压缩机;往复式电机固定在框架上,使转子在箱体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活塞结合在所述往复式电机的转子上,在固定在框架上的圆筒的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吸入介质气体并进行压缩;共振弹簧在所述框架之间弹力支撑所述活塞和转子,使得括塞和转子一起进行直线运动;支撑弹簧由将弹簧材料缠绕形成的螺旋弹簧构成,弹力支撑在箱体和框架之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构成所述横向位移减弱装置的支撑弹簧由固定部、弹性部和质量部构成;
所述固定部形成在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的底面和与所述箱体底面相对着的框架上;
所述弹性部使弹簧材料保持一定螺距的间距缠绕形成;
所述质量部使弹簧材料紧靠着缠绕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延续在两侧固定部上;所述质量部延续在两侧弹性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使两侧的螺距的间距以质量部为中心相互不同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部延续在两侧固定部上;所述弹性部延续在两侧质量部之间。
CN 200310107353 2003-12-12 2003-12-12 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 Pending CN1626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7353 CN1626810A (zh) 2003-12-12 2003-12-12 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7353 CN1626810A (zh) 2003-12-12 2003-12-12 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6810A true CN1626810A (zh) 2005-06-15

Family

ID=34758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07353 Pending CN1626810A (zh) 2003-12-12 2003-12-12 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268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5511A (zh) * 2019-05-28 2019-08-2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安装架及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5511A (zh) * 2019-05-28 2019-08-2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安装架及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168C (zh) 线性压缩机
CN1432107A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弹簧支撑结构
CN1769681A (zh) 线性压缩机
CN1637288A (zh) 往复式压缩机防磨损装置
CN100342135C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752443A (zh) 线性压缩机的消声器
CN1420271A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活塞支承结构
CN1516785A (zh) 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
CN1856647A (zh) 用于固定往复式压缩机电机定子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626810A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位移减弱装置
CN1219973C (zh) 压缩机高压排管的吸振构造
CN1637291A (zh)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供油设备
CN1246585C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00335783C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CN1704586A (zh) 用于封闭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CN1626798A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支撑装置
CN1626801A (zh) 往返运动式压缩机的排出阀门支撑装置
CN1228548C (zh) 往返运动式压缩机
CN1626808A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弹簧固定结构
CN1228547C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296622C (zh) 空气压缩机
CN1880760A (zh) 线性压缩机的排出部结构
CN1249346C (zh) 往返运动式压缩机的活塞初期位置调控装置
CN1249344C (zh) 往复式压缩机共振弹簧的排列结构
CN1856648A (zh) 具有衰减其横向位移的支撑单元的往复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