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2693A - 扬声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2693A
CN1622693A CN 200410097392 CN200410097392A CN1622693A CN 1622693 A CN1622693 A CN 1622693A CN 200410097392 CN200410097392 CN 200410097392 CN 200410097392 A CN200410097392 A CN 200410097392A CN 1622693 A CN1622693 A CN 1622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framework
wire harness
speaker unit
low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973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部友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okita Pioneer K K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okita Pioneer K K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okita Pioneer K K,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Tokita Pioneer K K
Publication of CN1622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2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扬声器装置(1)不仅包括磁铁(12)和板(10),而且包括形成例如磁电路的圆筒状轭(8)。在轭(8)的外部,在从轭的上端部到底部的方向设置有具有绝缘性质的框架(4)。此外,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把声音信号提供给音圈的端子等的连接部(6),并且与外部放大器连接的线束(17)通过例如软焊与连接部(6)连接。为了与连接部(6)连接,去除线束(17)的端部的绝缘材料,并使导线(17a)露出进行软焊。当扬声器装置(1)是比较小型时,导线(17a)的露出部分容易与金属轭(8)接触。通过把框架(4)设置成防止与连接部(6)连接的线束(17)与轭(8)接触,可防止线束(17)的导线(17a)的露出部分与轭(8)接触而发生电气短路。

Description

扬声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小型扬声器装置和高频扬声器中,把提供用于驱动扬声器装置的声音信号的配线线束(以下简称为“线束”)和与该线束连接的端子设置成相互邻接。因此,当把线束的端部的导线的露出部分软焊到扬声器装置的端子上时,由于导线的露出部分和轭等的扬声器的金属部分相互接触,因而可能会发生电气短路。注意的是,在日本专利申请第7-222282号和第8-132977号公报中对涉及小型扬声器装置和高频扬声器的技术作了揭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实现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线束的导线的露出部分与轭接触的扬声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装置,包括:轭,包括底部和在相对于底部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壁部;以及具有绝缘性质的框架,安装在圆筒状壁部的外侧,以便从与底部对置侧的上端部延伸到底部;其中,框架设置成防止与设置在框架上的连接部连接的线束与轭接触。
上述扬声器装置可以包括与例如磁铁和板一起形成磁电路的圆筒状轭。在轭的外部,在从轭的上端部到底部的方向设置有具有绝缘性质的框架。此外,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把声音信号提供给音圈等的端子等的连接部,并且与外部放大器连接的线束通过例如软焊与连接部连接。为了与连接部连接,去除线束的端部的绝缘材料,并使导线露出,以便能进行软焊。当扬声器装置是比较小型时,导线的露出部分容易与金属轭接触。在上述扬声器装置中,框架设置成防止与连接部连接的线束与轭接触。因此,可防止线束的导线的露出部分与轭接触而发生电气短路。
框架可以具有使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设置在框架上的连接部连接的线束和轭之间的形状。这样,由于线束不与轭直接接触,因而能可靠防止两者之间的电气短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轭的底部侧的框架的端部可以在轭的底部的下方延伸。这样,框架总是能位于线束和轭之间。此外,可以在轭的底部侧的框架的端部,在轭存在的内侧的方向形成切断面。这样,把轭收容在框架内变得更容易,并可确保线束和轭之间的间隔。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轭的底部侧的框架的端部可以至少在与线束对置的框架的圆周区域内,或者至少在连接部存在的框架的圆周区域内,在轭的底部的下方延伸。这样,在轭的周围,由于框架至少在轭的周围存在线束的区域内位于线束和轭之间,因而能可靠防止两者的接触。
在结合以下简述的附图阅读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时,将更清楚明白本发明的性质、功效和其他特点。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的构成,图1A是从正上方位置看见的平面图,图1B是侧面图,图1C是底面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下部框架和磁电路单元的图,图2A是断面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下部框架和轭的构成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下部框架和轭的构成的图;以及
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装置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A至图1C概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1的构成图。将在以下说明的扬声器装置1是高频扬声器等的小型扬声器装置。
图1A示出从扬声器装置1的正上方位置看见的平面图,图1B示出扬声器装置1的侧面图。图1C示出扬声器装置1的底面图。如图1A至图1C所示,扬声器装置1主要包括:上部框架2,振动板3,下部框架4以及轭8。
在上部框架2上,在圆周方向形成有臂2a,这样,上部框架2形成为圆顶形状。在上部框架2上装设有圆顶状振动板3。上部框架2采用具有绝缘性质的材料形成。例如,上部框架2可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来形成。在上部框架2固定有下部框架4。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1的应用不限于圆顶状的扬声器装置。
下部框架4固定在上部框架2的下部,并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形成磁电路的轭8从图1B的下方向插入到下部框架4的内部空间内。此外,在下部框架4内收容有音圈(未作图示)。声音信号的电流从放大器通过设置在下部框架4的侧面的两个端子6被提供给音圈。扬声器装置1依靠从放大器提供给音圈的声音信号的电流和上述磁电路所产生的磁场来产生驱动力。依靠驱动力,振动板3振动,并产生声音。注意的是,下部框架4也采用具有绝缘性质的材料形成。例如,下部框架4可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来形成。
端子6采用金属材料形成。把线束17的导线插入和卷绕到端子6的中心部分上,然后将端子6和线束17通过软焊相互固定。
下面,将参照图2A和图2B对上述轭8进行详细说明。图2A示出下部框架4、轭8、板10以及磁铁12的断面图。
轭8是杯形状,并由底部8a和在相对于底部8a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壁部8c形成。在轭8的中空部8b内收容有板10和磁铁12。如上所述,磁铁12产生用于驱动振动板3的磁场。设置在磁铁12上的板10通过粘合剂装设到磁铁12上,并与磁铁12形成一体,以用作磁场发生单元。并且,磁铁12的底面也通过粘合剂装设到轭8上。形成在轭部8内的螺钉孔9用作用于确认轭8和磁铁12是否可靠地相互装设的目视观察孔。同时,螺钉孔9用于拧紧固定部(未作图示),该固定部使与扬声器装置1连接的线束17等固定。
图2B示出图2A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2B是将下部框架4的底部的下端部4a和轭8的底部8a的外周部8d放大的图。在外周部8d形成有弯曲部(R形状)。即,将外周部8d倒角成使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两个断面都为圆弧状。在本实施例中,在下部框架4的底部的下端部4a形成有内周侧,即轭8侧的切断面。这样,当把轭8插入到下部框架4内时,可减少下部框架4和轭8之间的接触阻力。因此,在扬声器装置1的组装过程中,可顺利进行轭8向下部框架4内的插入。
图3示出线束17与扬声器装置1连接的状态。如上所述,在下部框架4的外周壁设置有两个端子6,以便把声音信号的电流提供给音圈。声音信号的电流从放大器等的外部装置通过连接器19和线束17被提供给扬声器装置1。连接器19与跟放大器侧连接的连接器(未作图示)连接。线束17是通过将多根导线捆扎来形成,并覆盖有树脂材料等的绝缘材料。在线束17的端部去除绝缘材料,以使导线17a露出。露出的导线17a与扬声器装置1的端子6电连接。一般,端子6采用金属形成,并且线束17的导线17a的端部和端子6通过软焊相互固定。把端子6和线束17软焊在由图3所示的对角线部15表示的区域内。
当扬声器装置1是小型时,有时难以在与线束17的端部软焊的端子6和轭8的侧面之间生成足够空间。这样,当通过去除绝缘材料的覆盖物以进行软焊而露出的导线17a的部分长时,在露出的导线17a和金属轭8的侧面或底面之间接触时,可能会发生电气短路。
在本发明中,下部框架4形成为使线束17的导线17a的部分不与轭8的侧面和底面接触。具体地说,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把下部框架4在垂直方向的长度决定成使下部框架4的下端部4a的位置P2位于轭8的底面的位置P1的下方。这样,轭8的整个侧面覆盖有下部框架4,并且具有绝缘性质的下部框架4有必要位于线束17(特别是,线束17的导线17a的部分)和轭8之间。这样,可防止线束17的导线17a和轭8的电气短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由于在下部框架4的下端部4a形成有在内周方向的切断面4c,因而下部框架4的下端部4a的外周侧位于比内周侧更远离轭8的底部8a的位置,线束17很难与轭8接触。
图4示出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1的另一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A和图2B以及图3所示,下部框架4形成为使下部框架4的下端部4a在其整个圆周内位于轭8的底面8e的下方。然而,仅在线束17存在的区域内,即,仅在形成有端子6的下部框架4的圆周区域内,线束17的导线17a的部分和轭8的侧面或底部可能会相互接触。因此,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线束17存在的下部框架4的圆周区域内,即,仅在形成有端子6的区域内,下部框架4形成为使下部框架4的下端部4a在轭8的底面8e的下方延伸。即,在线束17不存在的区域内,下部框架4的下端部4a可以在轭8的底面8e或其上方结束。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下部框架4有必要位于线束17和轭8之间,因而能可靠防止两者的接触。
图5A和图5B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图5A是本发明的轭和下部框架的断面图,图5B是由图5A所示的虚线圆B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轭8通过锻造来形成,并且与图2的例子类似,在底部8a的外周部8d形成有预定弯曲形状(R形状)。即,将外周部8d倒角成使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两个断面都为圆弧状。与图2类似,在下部框架4的下端部4a形成有在轭8侧的方向的切断面4c。在弯曲形状(R形状)开始的圆筒状壁部8c侧的起始位置P0被设定成位于下部框架4的下端部的位置P2的上方。此外,位置P2被设定在底面8e的位置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轭8的底部8a在下部框架4的下方延伸并露出,然而底部8a的弯曲形状(R形状)形成为与线束17分离。因此,如果下部框架4的下端部4a的位置P2位于下部框架4的弯曲形状(R形状)起始位置P0的下方,则可防止线束17的导线17a和轭8之间的电气短路。

Claims (6)

1.一种扬声器装置(1),包括:
轭(8),包括底部(8a)和在相对于底部(8a)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壁部(8c);以及
具有绝缘性质的框架(4),安装在圆筒状壁部(8c)的外侧,以便从与底部(8a)对置侧的上端部延伸到底部(8a);
其中,框架(4)设置成防止与设置在框架(4)上的连接部(6)连接的线束(17)与轭(8)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其中,框架(4)具有使框架(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设置在框架(4)上的连接部(6)连接的线束(17)和轭(8)之间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其中,轭(8)的底部侧的框架(4)的端部(4a)在轭(8)的底部(8a)的下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其中,轭(8)的底部侧的框架(4)的端部(4a)具有在轭(8)存在的内侧的方向形成的切断面(4c)。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其中,轭(8)的底部侧的框架(4)的端部(4a)至少在与线束(17)对置的框架(4)的圆周区域内,在轭(8)的底部(8a)的下方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装置(1),其中,轭(8)的底部侧的框架(4)的端部(4a)至少在连接部(6)存在的框架(4)的圆周区域内,在轭(8)的底部(8a)的下方延伸。
CN 200410097392 2003-11-27 2004-11-29 扬声器装置 Pending CN16226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96732A JP4376039B2 (ja) 2003-11-27 2003-11-27 スピーカ装置
JP2003396732 2003-1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2693A true CN1622693A (zh) 2005-06-01

Family

ID=34722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97392 Pending CN1622693A (zh) 2003-11-27 2004-11-29 扬声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76039B2 (zh)
CN (1) CN162269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2478A (ja) * 2007-01-11 2008-07-2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
US8259987B2 (en) 2007-01-11 2012-09-04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Diaphragm, diaphragm assembly an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76039B2 (ja) 2009-12-02
JP2005159804A (ja) 2005-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201C (zh) 微型扬声器
CN1489880A (zh) 电声传感器
US7433486B2 (en) Speak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4180193A (ja) フラットコイルスピーカ用振動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ラットコイルスピーカ
CN1860824A (zh) 双重底座以及使用该双重底座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
JP2001309487A (ja) 動電型スピーカ
JP2005269335A (ja) スピーカ装置
JP3262688B2 (ja) 電子機器の接続ターミナル
CN1622693A (zh) 扬声器装置
CN1942015A (zh) 扬声器
CN107396264B (zh) 扬声器
US20050094842A1 (en) Speak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856442B2 (ja) スピーカ
US20040099436A1 (en) Electric cord and loudspeaker using the electric cord
JP2008118477A (ja) 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2000059887A (ja) スピーカ
JP3502077B2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3531261B2 (ja) スピーカ
US20080049965A1 (en) Speaker device
JP2001121082A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2667755B1 (ko) 이어폰용 스피커
CN217546288U (zh) 一种省略焊盘的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US11950074B2 (en) Speaker
CN1148105C (zh) 扬声器装置
KR200269446Y1 (ko) 초소형 스피커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