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2024A - 存储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存储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2024A
CN1622024A CN200410050025.9A CN200410050025A CN1622024A CN 1622024 A CN1622024 A CN 1622024A CN 200410050025 A CN200410050025 A CN 200410050025A CN 1622024 A CN1622024 A CN 1622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storage
data
physical disks
signal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500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3914C (zh
Inventor
安川博则
岛田朗伸
藤井小津江
村上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2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2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39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391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62Virtualisation aspects
    • G06F3/0665Virtualisation aspects at area level, e.g. provisioning of virtual or logical volum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66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for peripheral storage systems, e.g. disk cache
    • G06F12/0873Mapping of cache memory to specific storag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a user or administra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9Disk arrays, e.g. RAID, JBO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06Multiuser, multiprocessor or multiprocessing cache systems
    • G06F12/084Multiuser, multiprocessor or multiprocessing cache systems with a shared cach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26Using a specific storage system architecture
    • G06F2212/261Storag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存储器控制装置设置有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具有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的某一个可通信地连接的多个通信端口,并可通信地连接在存储数据的多个物理驱动器上,根据经通信端口从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的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对物理驱动器进行数据的读写;第一存储器存储在物理驱动器内的数据中被读写的数据;第二存储器存储包含分配给每个使用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的通信端口、物理驱动器和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一旦经用户接口从用户接收到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的发送请求,就把分配给用户的通信端口识别符、物理驱动器识别符和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发送到用户接口。

Description

存储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近年来的信息技术的进步,要进行多个用户共同使用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合并。在存储器合并时,各用户用分配给自己的硬盘驱动器或通信端口等存储资源来利用存储器装置。这种情况下,必须由各用户的系统管理者分别对分配给自己的存储资源进行利用存储资源的各种设定。
但是,在现有的存储器装置中,为了进行这各种设定,系统管理者对存储器装置发送存储器装置的构成信息时,有可能把包含分配给其他用户的有关存储资源的那份构成信息也发送过来。
因此,各系统管理者就必须注意在分配给自己的存储资源的范围内使用存储器装置,并进行存储器装置的各种设定。而且,还必须留意不要因误设定等使其他用户的存储资源受到影响。因此,增加了系统管理者的负担,这就要谋求减轻这种负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存储器控制装置设置有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具有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的某一个可通信地连接的多个通信端口,并可通信地连接在存储数据的多个物理盘驱动器上,经所述通信端口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所述物理盘驱动器中存储的数据的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对所述物理盘驱动器进行数据的读写;第一存储器存储物理盘驱动器内存储的数据中被读写的数据;第二存储器存储包含分配给每个使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的所述通信端口、所述物理盘驱动器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一旦经用户接口从所述用户接收到所述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的发送请求,就把分配给所述用户的所述通信端口的识别符、所述物理盘驱动器的识别符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发送到所述用户接口。
从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和附图能清楚本申请公开的其他课题及其解决方法。
可以提供存储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的整体构成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的外观构成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存储器控制装置的外观构成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管理终端的构成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物理盘驱动器管理表。
图6是本实施例的LU管理表。
图7是本实施例的信道控制部的框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盘控制部的框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的存储资源分配给多个用户的分配方式。
图11是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的存储资源的分配方式。
图12是本实施例的CLPR管理表。
图13是本实施例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示图。
图14是本实施例的SLPR管理表。
图15是本实施例的端口管理表。
图16是本实施例的用户管理表。
图17是本实施例的用户对应表。
图18是本实施例的共享存储器示图。
图19是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中分割分配存储资源时的系统构成图。
图20是本实施例的分割分配存储资源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本实施例的分割定义画面示图。
图22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分配给各用户的存储资源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23是本实施例的构成信息画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构成
首先,图1示出包含本实施例的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存储器系统600的整体构成框图。
存储器系统600具备存储器控制装置100和存储器驱动装置300,存储器控制装置100按照例如从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到的指令对存储器驱动装置300进行控制。例如从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接收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对设置在存储器驱动装置300内的物理盘驱动器330中存储的数据进行读写;存储器控制装置100例如从信息处理装置6至8(200)接收管理存储器系统600的各种指令,进行存储器系统600的各种设定。
信息处理装置200是具备CPU或存储器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信息处理装置200所具备的CPU通过执行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信息处理装置200既可以是例如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也可以是主机计算机。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被用作例如银行的自动存取款系统或飞机的座席预约系统等中的中枢计算机。信息处理装置6至8(200)被用作保养、管理存储器系统600的管理计算机。
这里,各信息处理装置200可以作为不同的用户的信息处理装置200,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至2和6(200)可以作为用户A的信息处理装置200,信息处理装置3至5和7(200)可以作为用户B的信息处理装置200。信息处理装置8(200)可以作为管理存储器系统600整体的存储器管理者的信息处理装置200。这里所谓用户可以是例如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的部署等部门,也可以是其他个人。
图1中,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经SAN500连接到存储器控制装置100,其间可以进行通信。SAN500是以存储器驱动装置300提供的作为存储资源中的数据管理单位的块为单位在与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之间进行数据的授受的网络,经SAN500进行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与存储器控制装置100之间的通信可以按照例如光纤信道通信协议来进行。
当然,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与存储器控制装置100之间不一定经SAN500连接,例如也可以经LAN(局域网)连接起来,也可以不经网络直接连接起来。在经LAN连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例如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在不经网络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例如FICON(Fibre Connection)(注册商标)或ESCON(Enterprise System Connection)(注册商标)、ACONARC(Advanced Connection Architecture)(注册商标)、FIBARC(FibreConnection Architecture)(注册商标)等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信息处理装置6至8(200)经LAN400连接到存储器控制装置100,LAN400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专用的网络,经LAN400进行的信息处理装置6至8(200)与存储器控制装置100间的通信可以根据例如TCP/IP通信协议进行。
存储器驱动装置
存储器驱动装置300设置有多个物理盘驱动器330,可以用它对信息处理装置200提供大容量的存储区,物理盘驱动器330可由硬盘驱动器等数据存储媒体或构成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的多个硬盘驱动器构成(以下把构成一个RAID的多个硬盘驱动器也记述为RAID组或ECC组)。物理盘驱动器330提供的物理存储区即物理单元内可以设定逻辑存储区即逻辑单元(以下也记述为LU)(以下把包含物理单元和逻辑单元的用来存储数据的存储区也记述为存储单元310)。
存储器控制装置100与存储器驱动装置300之间既可以像图1所示的那样直接连接起来,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存储器驱动装置300还可以与存储器控制装置100构成为一体。
存储器控制装置
存储器控制装置100设置有信道控制部110、共享存储器(第二存储器)120、高速缓冲存储器(第一存储器)130、盘控制部140、管理终端160和连接部150。
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用信道控制部1至8(110)经SAN500进行与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间的通信。
信道控制部110具备用来进行与信息处理装置200之间的通信的通信接口,并具备与信息处理装置200授受数据输入输出指令的功能。
各信道控制部110同时用LAN151与管理终端160连接起来,这样,就能够从管理终端160发送安装由信道控制部110执行的微程序,后面将要描述信道控制部110的构成。
连接部150把信道控制部110、共享存储器120、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盘控制部140、管理终端160互相连接起来。信道控制部110、共享存储器120、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盘控制部140、管理终端160之间的数据或指令的授受经连接部150来进行,连接部150例如由纵横制开关构成。
共享存储器120和高速缓冲存储器130是信道控制部110、盘控制部140共有的存储器,共享存储器120主要是被用来存储控制信息或指令等,而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主要是用来存储数据。
例如,在某信道控制部110从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到的数据输入输出请求是写入指令的情况下,该信道控制部110就把写入指令写入到共享存储器120内,同时把从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到的写入数据写入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另一方面,盘控制部140监视共享存储器120,一旦检测到写入指令已经被写入到共享存储器120内,盘控制部140就根据该指令从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读出写入数据并写入到存储器驱动装置300内。
在某信道控制部110从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到的数据输入输出请求是读出指令的情况下,该信道控制部110就检查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内是否存在成为读出对象的数据。这里,如果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内存在该数据,信道控制部110就把该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200。另一方面,如果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内不存在成为读出对象的数据,该信道控制部110就把读出指令写入到共享存储器120,同时监视共享存储器120。检测到共享存储器120中已经写入了读出指令的盘控制部140从存储器驱动装置300读出成为读出对象的数据并把它写入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同时将其要点写入共享存储器120。然后,一旦检测到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已经写入了成为读出对象的数据,信道控制部110就把该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200。
这样在信道控制部110以及盘控制部140之间通过高速缓冲存储器130进行数据的授受,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在物理盘驱动器330中存储的数据中,通过信道控制部110或者盘控制部140存储读写的数据。
此外,在从信道控制部110对于盘控制部140的数据的写入或读出的指示中间通过共享存储器120间接进行的结构外,也可以有从信道控制部110对于盘控制部140的数据的写入或读出的指示中间不通过共享存储器120直接进行的结构。
信道控制部110内也可以作成具有盘控制部140的功能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
盘控制部140可通信地连接在存储数据的多个物理盘驱动器330上,来进行存储器驱动装置330的控制。例如,如上所述,根据信道控制部110从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到的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对存储器驱动装置300进行数据的读写。
各盘控制部140用内部LAN151一起连接到管理终端160上,相互可以进行通信。这样就能够从管理终端160发送安装由盘控制部140执行的微程序等。后面将要描述盘控制部140的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记载了对信道控制部110和盘控制部140独立地设置共享存储器120和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但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共享存储器120或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也可以各自分散地设置在信道控制部110和盘控制部140内。这种情况下,连接部150就把具有分散的共享存储器120或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信道控制部110和盘控制部140相互连接起来。
也可以把信道控制部110、盘控制部140、连接部150、共享存储器120、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至少几个构成为一体。
管理终端
管理终端160是用来保养、管理存储器系统600的计算机,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管理终端160来进行例如存储器驱动装置300内的物理盘驱动器330的构成的设定或信息处理装置200与信道控制部110之间的通信路径即通路的设定、逻辑单元的设定、信道控制部110或盘控制部140中执行的微程序的安装等。这里,作为存储器驱动装置300内的物理盘驱动器330的构成的设定可以取为例如物理盘驱动器330的增减、RAID构成的变更(从RAID1变更为RAID5等)。另外,还可以由管理终端160进行存储器系统600的动作状态的确认或故障部位的确定、由信道控制部110进行的操作系统的安装等作业。这些设定或控制都可以由操作者从管理终端160所具备的用户接口或从显示由管理终端160动作的Web服务器提供的Web页的信息处理装置6至8(200)的用户接口来进行。操作者等可以操作管理终端160进行障碍监视对象或内容的设定、障碍通知目标的设定等。
管理终端160既可以内装在存储器控制装置100中,也可以采取外设的方式。管理终端160既可以作为专用来进行存储器控制装置100和存储器驱动装置300的保养、管理的计算机,也可以采用在通用的计算机中带有保养、管理功能的方式。
管理终端160的构成框图表示在图4上。
管理终端160设置有CPU161、存储器162、端口163、记录媒体读取装置164、输入装置165、输出装置166和存储装置168。
CPU161负责管理终端160的整体控制,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62内的由进行各种动作的代码构成的存储器管理程序162C就能够提供存储器系统600的保养、管理功能。同样,例如通过执行存储器管理程序162C能够实现作为上述Web服务器的功能等。在存储器162中存储有物理盘驱动器管理表162A、LU管理表162B、存储器管理程序162C、用户管理表162D、用户对应表162E、SLPR管理表162F、CLPR管理表162G和端口管理表162H。
物理盘驱动器管理表162A是用来管理设置在存储器驱动装置300内的物理盘驱动器330的表,图5表示出物理盘驱动器管理表162A。图5中,示出存储器驱动装置300所具备的多个物理盘驱动器330中的#001号盘至#006号盘。对于各个物理盘驱动器330,表示有容量、RAID构成、使用状况和ECC组号。
LU管理表162B是用来管理逻辑设定在上述物理盘驱动器330内的逻辑单元的表,图6表示出LU管理表162B。图6中示出存储器驱动装置300所设定的多个逻辑单元中的#1号LU至#3号LU。对于各个逻辑单元表示有物理盘驱动器号、容量、RAID构成、所属CLPR。后面将描述CLPR。
下面来描述存储在管理终端160的存储器162内的其他表,即用户管理表162D、用户对应表162E、SLPR管理表162F、CLPR管理表162G和端口管理表162H。LU管理表162B、SLPR管理表162F、CLPR管理表162G和端口管理表162H是被分配给每个使用信息处理装置200的用户的包含通信端口或物理盘驱动器330及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的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如图18所示,被存储在共享存储器120内。其复制件存储在管理终端160的存储器162内。
记录媒体读取装置164是用来读取记录媒体167内记录的程序或数据的装置,所读取的程序或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162或存储装置168内。因此,可以用记录媒体读取装置164从上述记录媒体167中读取例如记录在记录媒体167上的存储器管理程序162C,并存储在存储器162或存储装置168内。作为记录媒体167,可以使用软盘或C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媒体读取装置164既可以作成为内装于管理终端160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外设的方式;存储装置168例如是硬盘装置或半导体存储装置等;输入装置165是由操作者等向管理终端160输入数据等所用的用户接口;作为输入装置165例如可以使用键盘或鼠标;输出装置166是用于向外部输出信息而使用的用户接口,作为输出装置166,例如使用显示器或打印机等;端口163连接在内部LAN151上,这样管理终端160可以进行和信道控制部110或盘控制部140等的通信。端口163连接在连接部150上,这样,管理终端160就能够把数据或者写入或者读出共享存储器120或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端口163还连接在LAN400上,这样,管理终端160就能够与信息处理装置6至8(200)进行通信。
外观图
图2表示出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的外观构成,图3表示出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外观构成。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采取把存储器控制装置100和存储器驱动装置300容纳在各自的机箱内的形式,在图2的示例中,存储器驱动装置300的机箱配置在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机箱的两侧。
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正面中央部设置有管理终端160,管理终端160用盖子盖着,如图3所示,把盖子打开就能够使用管理终端160。图3所示的管理终端160采用所谓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形式,但是采用任何方式都可以。
在管理终端160的下部,设置有用来安装信道控制部110或盘控制部140、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共享存储器120、连接部150的插槽。信道控制部110或盘控制部140、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共享存储器120、连接部150设置有电路基板构成功能板,并将这些功能板插装在各插槽内。在各插槽内设置有用来插装这些功能板的导轨,把各功能板沿导轨插入到插槽内就能够把信道控制部110或盘控制部140、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共享存储器120、连接部150安装在存储器控制装置100中。在各插槽的纵深方向正面部设置有用来将各功能板与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电气连接的连接器。
在存储器控制装置100内设置有用来散发由信道控制部110等产生的热的风扇170。风扇170除设置在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上面部之外,还设置在插槽的上部。
信道控制部
图7表示出信道控制部110的构成,信道控制部110构成为具备电路基板118的一个单元化的功能板。信道控制部110包含1片或多片电路基板118。在电路基板118上形成有处理器1(119)、通信协议芯片115、DMA(Direct Memory Access)114、存储器1(117)、存储器控制器1(111)和连接器116。
通信协议芯片115提供与信息处理装置200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功能,例如,按照光纤信道通信协议进行从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的数据的输出输入请求的接收或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控制。通信协议芯片115和连接的连接器116构成可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200的某一个通信连接的通信端口。
处理器1(119)、存储器1(117)、DMA114和存储器控制器1(111)经通信端口从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对物理盘驱动器330内存储的数据的数据输出输入请求,并在盘控制部140或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共享存储器120、管理终端160之间进行数据或指令的授受。
DMA114根据来自处理器1(119)的指示向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传送从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的数据,或向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内的数据。
DMA114和连接的连接器116与存储器控制装置100侧的连接器嵌合起来,就把信道控制部110电气连接到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连接部150或管理终端160上。
盘控制部
图8表示出盘控制部140的构成。
盘控制部140具备接口部141、存储器143、CPU142、NVRAM(nonvolatile random-access memory)144、连接器145;这些部件形成为一体组件。
接口部141设置有经连接部150在与信道控制部110等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或在与存储器驱动装置30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
CPU142负责盘控制部140的整体控制,同时进行信道控制部110或存储器驱动装置300、与管理终端160之间的通信。CPU142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3或NVRAM144内的各种程序来实现本实施例的盘控制部140的功能。
NVRAM144是存储负责CPU142的控制的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在NVRAM144内的程序的内容可以根据来自管理终端160的指示进行写入或改写。
盘控制部140设置有连接器145,把连接器145与存储器控制装置100侧的连接器嵌合起来,就将盘控制部140与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连接部150或存储器驱动装置300、管理终端160等电气连接在一起。
信息处理装置
图9是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200的构成框图。信息处理装置200具备CPU210、存储器220、端口230、记录媒体读取装置240、输入装置250、输出装置260和存储装置280。
CPU210负责信息处理装置200的整体控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由用来进行各种动作的代码构成的业务程序220A或管理程序220B来实现本实施例的各功能。例如,CPU210执行业务程序220A来提供上述银行的自动存取款服务等的信息处理服务。CPU210执行管理程序220B就能够进行在上述管理终端160中动作的Web服务器提供的Web页的显示、或物理盘驱动器330的构成的变更、或信息处理装置200与信道控制部110之间的通信路径即通路的设定、逻辑单元310的设定等。记录媒体读取装置240是用来读取记录在记录媒体270上的程序或数据的装置,所读取的程序或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220或存储装置280中。
因此,能够用记录媒体读取装置240从记录媒体270上读取记录在记录媒体270上的业务程序220A或管理程序220B,并能够存储在存储器220或存储装置280中。作为记录媒体270可以使用软盘或C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媒体读取装置240既可以作成为内装于信息处理装置200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外设的方式;存储装置280例如可以是硬盘装置或半导体存储装置等;存储装置280既可以作成为内装于信息处理装置200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外设的方式,在外设的情况下,可以作为经通信网络连接的其他信息处理装置200的存储装置280,也可以作成为经SAN500连接的存储器系统600。
输入装置250是由操作信息处理装置200的操作者等向信息处理装置200输入数据等所用的用户接口;作为输入装置250,例如采用键盘或鼠标器等;输出装置260是用于向外部输出信息的用户接口,作为输出装置260,例如使用显示器或打印机等;端口230可以采用经SAN500与存储器控制装置100进行通信的装置,这时,端口230例如可以由HBA(HostBus Adapter)构成。端口230也可以采用经LAN400等的通讯网络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200进行通信的装置,这时,也可以经端口230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例如业务程序220A或管理程序220B,并能够存储在存储器220或存储装置280中。
图9中示出了把业务程序220A和管理程序220B都存储到存储器220内的情况下的示例,但是也可以仅把某一方存储到存储器220内。例如,图1中的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可以仅把业务程序220A存储在存储器220内,而信息处理装置6至8(200)可以仅把管理程序220B存储在存储器220内。
存储器系统的分割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由多个用户共同使用,即,由存储器系统600提供的包含通信端口或物理盘驱动器330、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的存储资源被分割提供给各用户,各用户在分配给自己的范围内使用各存储资源。图10表示出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对多个用户分割提供的形式,在图10中,存储器系统600具备的通信端口、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和物理盘驱动器330被分割为3个,分别分配给A公司、B公司、C公司。A公司、B公司、C公司都有各自的系统管理者(分割存储器管理者),各分割存储器管理者为在分配给自己公司的存储资源的范围内使用存储器系统600而进行设定。例如,对分配给自己公司的物理盘驱动器330设定逻辑单元,或设定从自己公司的信息处理装置200访问逻辑单元的通信路径即通路,等等。
另一方面,还有为把存储器系统600的存储资源分配给各公司使用的系统管理者(存储器管理者),存储器管理者可以作为进行存储器系统600的存储资源提供的存储器服务提供者的业务员等。
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中的存储资源的分割概况。
即,在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中,各用户按照所谓SLPR的组被分配给存储资源,例如,如图17的用户对应表162E所示,可以把SLPR0分配给用户A(例如图10中A公司),把SLPR1分配给用户B(例如图10中B公司),把SLPR2分配给用户C(例如图10中C公司)。全部SLPR由存储器管理者来分配。
在各SLPR(第二对应清单)内,通信端口与CLPR(第一对应清单)一一对应。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PORT0(通信端口0)和CLPR0被分配给SLPR0;PORT1(通信端口1)、CLPR1和CLPR2被分配给SLPR1;PORT2(通信端口2)、PORT3(通信端口3)和CLPR3被分配给SLPR3。
在各CLPR(第一对应清单)内,ECC组320与ECC组320内存储的数据中的可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内的数据量(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一一对应。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ECC组0和100GB(千兆字节)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被分配给CLPR0;ECC组1和100GB(千兆字节)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被分配给CLPR1;ECC组2和100GB(千兆字节)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被分配给CLPR2,ECC组3和100GB(千兆字节)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被分配给CLPR3。
按照以上的分配,A公司可以用PORT0来使用ECC组0的物理盘驱动器330和100GB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B公司可以用PORT1来使用ECC组1的物理盘驱动器330、ECC组2的物理盘驱动器330和分别对各个物理盘驱动器330的100GB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C公司可以用PORT2和PORT3来使用ECC组3的物理盘驱动器330和100GB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
把分配给各CLPR的ECC组320和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一一对应并存储起来的是图12所示的CLPR管理表162G。
CLPR管理表162G具有“识别符”栏、“高速缓冲器容量”栏、“ECC组”栏和“所属SLPR识别符”栏。“识别符”栏中记载着CLPR组的识别符;“高速缓冲器容量”栏中记载着分配给各CLPR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ECC组”栏中记载着分配给各CLPR的ECC组320的识别符;“所属SLPR识别符”栏中记载着分配给CLPR的SLPR识别符。
在图5所示的物理盘驱动器管理表162A中具有“ECC组”栏,因此,参照物理盘驱动器管理表162A和CLPR管理表162G就能够确定各物理盘驱动器330属于哪个CLPR组,还能够确定属于哪个SLPR组。
在图6所示的LU管理表162B中具有“所属CLPR识别符”栏,这样,各CLPR组就能够与分配给该CLPR组的ECC组320内逻辑设定的逻辑单元一一对应起来。如上所述,逻辑单元的设定可以由管理分配给自己的存储器系统600的存储资源的分割存储器管理者来进行。
可是,在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中,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被分配给各CLPR。把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分配给各CLPR,共用存储器系统600的各用户就能够使用分配给自己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而不受其他用户使用存储器系统600的影响。即,在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中,也可以把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分割提供给每个用户。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中,即使多个用户共同使用存储器系统600,由于各用户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命中率不受其他用户使用存储器系统600的影响,所以用户之间无依存关系,能够实现可提供独立的存储资源的存储器合并。
为了把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分配给各CLPR,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具有控制区和数据区。数据区是存储数据的区域,与通常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一样,按每个规定的数据块长给数据区附上地址。另一方面,在控制区内存储对每个CLPR存储使用中的数据块号码,根据分配给各CLPR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来增减分配给各CLPR的数据块的数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CLPR0至CLPR3都分配100GB的存储容量,所以,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都分配同样数目的数据块。可以按照例如来自管理终端160的指示变更分配给各CLPR的数据块的数目。
图14示出的是表示各SLPR组的分配的SLPR管理表162F。
SLPR管理表162F具有“可用CU号”栏和“可用SSID”栏。“可用CU号”栏内记载着分配给各SLPR的CU(控制单元)的号码,所谓CU是指设定在存储器系统600内的逻辑存储器系统600,对信息处理装置200进行控制,使之犹如各CU是独立的存储器系统600那样。“可用SSID”栏内记载着分配给各SLPR的SSID(存储器系统识别)的号码,所谓SSID是指把逻辑设定在各ECC组320内的LDEV(Logical DE Vice)的号码设定一个一定数的段落的识别符。在SLPR管理表162F中,也可以仅取“可用CU号”栏和“可用SSID”栏的某一栏,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是主机系计算机的情况下,可以仅取“可用SSID”栏;在信息处理装置1至5(200)是开放系计算机的情况下,可以仅取“可用CU号”栏。
表示各SLPR的通信端口的分配的是图15所示的端口管理表162H,端口管理表162H具有“端口号”栏和“所属SLPR识别符”栏。“端口号”栏内记载着通信端口的识别符;“所属SLPR识别符”栏内记载着分配有该通信端口的SLPR识别符。
用以上的各表能够进行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所具备的存储资源的分割和向各用户的分配。
下面用图19至图21来说明把这些存储资源分配给各用户的处理。与图1一样,图19是包含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的系统构成图,在图19中,被记载为信息处理装置(存储器装置管理用)200的信息处理装置(以下也记述为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是上述存储器管理者所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200,例如,可以作为图1中的信息处理装置8(200)。在图19中,被记载为信息处理装置(用户管理用)200的信息处理装置(以下也记述为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是上述分割存储器管理者所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200,例如,可以作为图1中的信息处理装置6至7(200)。
根据图20的流程图来说明把存储资源分配给各用户的处理流程。信息处理装置200的CPU210和管理终端160的CPU161分别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由进行各种动作的代码构成的管理程序220B和存储在存储器162内的由进行各种动作的代码构成的存储器管理程序162C来实现以下的处理。
首先,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从用户接口接受由存储器管理者输入的用户ID和密码(S1000);然后,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经LAN400把用户ID和密码发送到管理终端160(S1001);管理终端160参照存储在存储器162内的用户管理表162D进行用户认证(S1002)。用户管理表162D表示在图16上。
用户管理表162D具有“用户ID”栏、“用户名”栏、“密码”栏、“备注”栏。“用户ID”栏中记载着分割存储器管理者或存储器管理者的识别符;“用户名”栏中记载着分割存储器管理者名或存储器管理者名;“密码”栏中记载着分割存储器管理者或存储器管理者的密码;“备注”栏根据需要记载注释事项。
管理终端160参照用户管理表162D就能够对照从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来的用户ID和密码进行存储器管理者的认证。通过这样进行存储器管理者的认证,就能够防止由冒充存储器管理者的第三者变更存储器系统600的构成。
然后,管理终端160把认证结果发送到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S1003);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从管理终端160接受作为存储器管理者的认证时,在步骤S1004,进到“是”;把分割定义画面显示在用户接口中(S1005),分割定义画面的显示也可以通过显示从管理终端160发送来的Web页来进行。
分割定义画面的例子表示在图21上。如上所述,存储器管理者分配全部SLPR,因此,如图21所示,存储器管理者可以参照、更新存储器系统600的全部存储资源的分配信息。而且存储器管理者从分配定义画面进行上述SLPR和CLPR的设定输入。在分配定义画面上,用鼠标器等的光标点击“OK”时,存储器管理者输入的内容就被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接受(S1006)。然后,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把该内容发送到管理终端160(S1007)。
这样,管理终端160更新共享存储器120的LU管理表162B、SLPR管理表162F、CLPR管理表162G、端口管理表162H(S1008)的内容;然后,从共享存储器120中读出LU管理表162B、SLPR管理表162F、CLPR管理表162G、端口管理表162H,来更新存储在管理终端160的存储器162内的这些表的内容(S1009);此后,管理终端160对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设定结束通知(S1010)。按照以上的处理,存储器管理者就能够进行存储器系统600的存储资源的分割和分配。这里,把用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进行SLPR和CLPR的设定的情况作为示例,但是也可以不用存储器装置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而由管理终端160进行这些设定。
下面用图22的流程图来说明像上述那样在分配给各用户的存储器系统600的存储资源的范围内由各用户的存储器管理者(分割存储器管理者)进行存储器系统600的设定的情况的处理流程。信息处理装置200的CPU210和管理终端160的CPU161分别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由进行各种动作的代码构成的管理程序220B和存储在存储器162内的由进行各种动作的代码构成的存储器管理程序162C来实现以下的处理。
首先,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接受从用户接口输入的用户ID和密码(S2000);然后,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经LAN400把用户ID和密码发送到管理终端160(S2001);管理终端160参照存储在存储器162内的用户管理表162D进行用户认证(S2002)。
管理终端160参照用户管理表162D就能够对照从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来的用户ID和密码,进行分割存储器管理者的认证。通过这样进行分割存储器管理者的认证,就能够防止由冒充分割存储器管理者的第三者变更存储器系统600的构成。
然后,管理终端160把认证结果发送到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S2003);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从管理终端160接受作为分割存储器管理者的认证时,在步骤S2004,进到“是”,把构成信息取得请求(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发送请求)发送到管理终端160(S2005),构成信息取得请求是用来取得分配给各用户的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的指令。一旦接受构成信息取得请求,管理终端160就参照存储在存储器162内的用户对应表162E、LU管理表162B、SLPR管理表162F、CLPR管理表162G、端口管理表162H把分配给该用户的包含通信端口的识别符、物理盘驱动器330的识别符和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容量的存储资源的分配信息提取出来(S2006),发送到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S2007)。
然后,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把构成信息画面显示在用户接口中(S2008)。构成信息画面的显示也可以通过显示从管理终端160发送的Web页来进行。
图23表示出构成信息画面的例子,图23中的示例是显示分配给用户A的SLPR0的存储资源分配信息的情况。如图23所示,分割存储器管理者可以参照并更新存储器系统600所具备的存储资源中分配给自己的存储资源的分配信息。在构成信息画面中,不显示未分配给自己的存储资源的分配信息。而且,分割存储器管理者可以根据构成信息画面上显示出来的存储资源分配信息进行分配给自己公司的SLPR和CLPR的设定。另外,把这些信息取入到管理程序220B内,分割存储器管理者就能够在分配给自己公司的存储资源的范围内进行对物理盘驱动器330的逻辑单元310的设定,或由自己公司的信息处理装置200进行可访问的逻辑单元的设定、由自己公司的信息处理装置200进行向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通信路径即通路的设定等各种设定作业。在构成信息画面上,用鼠标器等的光标点击“OK”栏时,分割存储器管理者输入的内容就被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接受(S2009)。然后,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把该内容发送到管理终端160(S2010)。
这样,管理终端160更新共享存储器120的LU管理表162B、SLPR管理表162F、CLPR管理表162G、端口管理表162H(S2011);然后,从共享存储器120中读出LU管理表162B、SLPR管理表162F、CLPR管理表162G、端口管理表162H,来更新管理终端160的存储器162的内容(S2012);此后,管理终端160对用户管理用信息处理装置200发送设定结束通知(S2013);用户信息处理装置200把设定内容显示在用户接口内(S2014)。按照以上的处理,分割存储器管理者就能够在分配给自己的存储器系统600的存储资源的范围内进行存储资源的设定。这里,所表示的示例是用用户信息处理装置200进行设定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不用用户信息处理装置200而由管理终端160来进行设定。
如以上的说明,在包含本实施例的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存储器系统600中,可以仅仅把分配给各自用户的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发送给各用户。因此,各用户能够对于分配给其他用户的存储资源独立地对分配给自己的存储资源进行各种设定。所以,例如即使存在对各用户的存储资源的误设定,也可以防止对其他用户的存储资源产生影响。在例如共同使用存储器系统600的企业间也能够防止某企业的机密事项泄露给其他企业。
可以使用分配给自己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而使共用存储器系统600的各用户不受其他用户使用存储器系统600的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存储器系统600内,即使多个用户共同使用存储器系统600,各用户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命中率也不会受其他用户使用存储器系统600的影响,所以,用户之间就无依存关系,能够实现可提供独立的存储资源的存储器合并。即,即使在按存储器合并的方式运用存储器系统600的情况下,各信息处理装置200也能够进行数据输出输入处理,而不受其他信息处理装置200进行的数据输出输入处理引起的性能劣化等的影响。
因此,在包含本实施例的存储器控制装置100的存储器系统600中,虽然各信息处理装置200的用户共同使用存储器系统600,但是能够像使用专用的存储器系统600进行数据输出输入处理。
另外,还能够使进行存储器合并时的系统管理简易化,从而降低系统管理成本。
以上说明了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是上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可以得到不背离其宗旨的变更、改进,其等同物均包含在本发明内。

Claims (7)

1.一种存储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具有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的某一个可通信地连接的多个通信端口,并可通信地连接在存储数据的多个物理盘驱动器上,经所述通信端口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所述物理盘驱动器中存储的数据的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对所述物理盘驱动器进行数据的读写;第一存储器存储所述物理盘驱动器内存储的数据中被读写的数据;第二存储器存储分配给每个使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的包含所述通信端口、所述物理盘驱动器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
一旦经用户接口从所述用户接收到所述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的发送请求,就把分配给所述用户的所述通信端口的识别符、所述物理盘驱动器的识别符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发送到所述用户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存储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包含所述物理盘驱动器与存储在所述物理盘驱动器内的数据中的可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量的第一对应清单和所述第一对应清单与所述通信端口的第二对应清单。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存储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盘驱动器由构成RAID的多个硬盘驱动器构成。
4.一种存储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控制装置设置有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具有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的某一个可通信地连接的多个通信端口,并可通信地连接在存储数据的多个物理盘驱动器上,经所述通信端口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所述物理盘驱动器中存储的数据的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对所述物理盘驱动器进行数据的读写;第一存储器存储物理盘驱动器内存储的数据中被读写的数据;第二存储器存储分配给每个使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的包含所述通信端口、所述物理盘驱动器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
一旦经用户接口从所述用户接收到所述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的发送请求,就把分配给所述用户的所述通信端口的识别符、所述物理盘驱动器的识别符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发送到所述用户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存储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包含所述物理盘驱动器与存储在所述物理盘驱动器内的数据中的可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量的第一对应清单和所述第一对应清单与所述通信端口的第二对应清单。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存储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盘驱动器由构成RAID的多个硬盘驱动器构成。
7.一种存储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信道控制部、盘控制部、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信道控制部具有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的某一个可通信地连接的多个通信端口,经所述通信端口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由构成RAID的多个硬盘驱动器构成的物理盘驱动器中存储的数据的数据输入输出请求;盘控制部可通信地连接在所述多个物理盘驱动器上,并根据所述数据输入输出请求对所述物理盘驱动器进行数据的读写;第一存储器存储物理盘驱动器内存储的数据中被读写的数据;第二存储器存储包含分配给每个使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的所述通信端口、所述物理盘驱动器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
一旦经用户接口从所述用户接收到所述存储资源的管理信息的发送请求,就把分配给所述用户的所述通信端口的识别符、所述物理盘驱动器的识别符和所述第一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发送到所述用户接口。
CNB2004100500259A 2003-11-28 2004-06-24 存储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39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00515 2003-11-28
JP2003400515A JP2005165441A (ja) 2003-11-28 2003-11-28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及び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2024A true CN1622024A (zh) 2005-06-01
CN1313914C CN1313914C (zh) 2007-05-02

Family

ID=34544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002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3914C (zh) 2003-11-28 2004-06-24 存储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219192B2 (zh)
EP (1) EP1548561B1 (zh)
JP (1) JP2005165441A (zh)
CN (1) CN1313914C (zh)
DE (1) DE602004009274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0577B2 (ja) * 2003-07-24 2010-04-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レージ構成情報の設定方法
JP4257783B2 (ja) 2003-10-23 2009-04-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論理分割可能な記憶装置及び記憶装置システム
JP2005267008A (ja) * 2004-03-17 2005-09-29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管理方法およびストレージ管理システム
JP4878433B2 (ja) * 2004-05-11 2012-02-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憶装置構成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構成管理方法
JP4704780B2 (ja) * 2005-03-24 2011-06-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記憶装置と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エア並びにストレージ制御における管理者の認証方法
JP4813843B2 (ja) * 2005-08-04 2011-11-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装置、ディスクキャッシュ制御方法及びディスクキャッシュの容量割当方法
US20070088931A1 (en) * 2005-10-17 2007-04-19 Nobuyuki Osaki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uthorize cross-partition commands
US8028044B1 (en) 2006-02-10 2011-09-27 Netapp, Inc. Flexible storage planning
US20070233868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Tyrrell John 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provisioning of storage across a plurality of storage systems
US8260831B2 (en) * 2006-03-31 2012-09-04 Netap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flexible storage manager with threshold control
JP4892382B2 (ja) 2007-03-27 2012-03-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憶装置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EP2023536B1 (en) * 2007-08-10 2010-11-03 Alcatel Lucent Access system and network architecture with access system
US8086816B2 (en) * 2008-10-20 2011-12-27 Dataram,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rformance aspects of a data storage and access routine
JP5224065B2 (ja) * 2009-10-26 2013-07-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そ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386418B2 (en) * 2009-11-30 2013-0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telligent storage service catalog
JP6171816B2 (ja) * 2013-10-04 2017-08-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データ管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05619965A (zh) * 2014-11-28 2016-06-01 苏州力合光电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自润滑薄膜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7421A (en) * 1979-10-18 1984-08-21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Virtual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JPH0291747A (ja) * 1988-09-29 1990-03-30 Hitachi Ltd 情報処理装置
US5239659A (en) * 1991-06-19 1993-08-24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hantom duplex copy group apparatus for a disk drive array data storge subsystem
US5640530A (en) * 1992-12-17 1997-06-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e of configuration registers to control access to multiple caches and nonvolatile stores
US5537534A (en) * 1995-02-10 1996-07-1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isk array having redundant storage and methods for incrementally generating redundancy as data is written to the disk array
US5890204A (en) * 1996-06-03 1999-03-30 Emc Corporation User controlled storage configuration us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5854942A (en) * 1996-09-06 1998-12-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storage subsystem configuration
US6014730A (en) * 1996-12-26 2000-01-11 Nec Corporation Dynamic adding system for memory files shared among hosts, dynamic adding method for memory files shared among host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recording dynamic adding program for memory files shared among hosts
JP3228182B2 (ja) * 1997-05-29 2001-11-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憶システム及び記憶システムへのアクセス方法
US5960451A (en) * 1997-09-16 1999-09-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available capacity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with variable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US6078990A (en) * 1998-02-06 2000-06-20 Ncr Corporation Volume set configuration using a single operational view
US7107534B1 (en) * 1998-03-24 2006-09-12 Adaptec, Inc. Storage area network administration
US6421711B1 (en) * 1998-06-29 2002-07-16 Emc Corporation Virtual ports for data transferring of a data storage system
US6260120B1 (en) * 1998-06-29 2001-07-10 Emc Corporation Storage mapping and partitioning among multiple host processors in the presence of login state changes and host controller replacement
US7165152B2 (en) * 1998-06-30 2007-01-16 Em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ccess to storage devices in a storage system with access control
JP4392877B2 (ja) * 1998-09-18 2010-01-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装置
US6519679B2 (en) * 1999-06-11 2003-02-11 Dell Usa, L.P. Policy based storage configuration
US6538669B1 (en) * 1999-07-15 2003-03-25 Dell Products L.P.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onfiguration of a storage system
US6343324B1 (en) * 1999-09-13 2002-01-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share storage device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by configuring host-to-volume mapping data structures in the controller memory for granting and denying access to the devices
WO2001095113A2 (en) 2000-06-06 2001-12-13 Bhavsar Shyamkant R Fabric cache
EP1317711A1 (en) * 2000-08-11 2003-06-11 3Ware, Inc. Architecture for providing block-level storage access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US6480932B1 (en) * 2001-01-31 2002-11-12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Computer system having a host computer coupled to a disk drive with a drive-selected-application partition for storing data for execution by the host computer in response to drive-determined conditions
US6606690B2 (en) * 2001-02-20 2003-08-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storage area network 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JP2002259065A (ja) 2001-03-02 2002-09-13 Hitachi Ltd トレース情報採取機構を備えた記憶システム
JP2003015826A (ja) * 2001-07-04 2003-01-17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装置における共有メモリコピー機能
US7500069B2 (en) * 2001-09-17 2009-03-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e access to network logical storage partitions
US7024517B1 (en) * 2001-09-27 2006-04-04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data storage in accordance with workload requirements
US7133907B2 (en) * 2001-10-18 2006-11-07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configuring system resources
JP2003216348A (ja) * 2001-11-14 2003-07-31 Hitachi Ltd 記憶装置の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装置
JP2003242097A (ja) * 2002-02-15 2003-08-29 Hitachi Ltd クロスコール機能を備えるディスク制御装置
US20030172069A1 (en) * 2002-03-08 2003-09-11 Yasufumi Uchiyama Access management server, disk array system, and access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JP2003303054A (ja) * 2002-04-08 2003-10-24 Hitachi Ltd 計算機システム、記憶装置及び記憶装置運用監視方法
JP4704659B2 (ja) 2002-04-26 2011-06-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憶装置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制御装置
US7167915B2 (en) * 2002-10-18 2007-01-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nitoring storage resources used by computer applications distributed across a network
JP3944449B2 (ja) * 2002-12-19 2007-07-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計算機システム、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キャッシュ制御方法
US7523408B2 (en) * 2003-05-30 2009-04-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presenting status information in a storage subsystem copy services product
JP4311637B2 (ja) * 2003-10-30 2009-08-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憶制御装置
JP5031195B2 (ja) * 2005-03-17 2012-09-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管理ソフトウェア及びグルーピン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48561B1 (en) 2007-10-03
DE602004009274D1 (de) 2007-11-15
US20050120171A1 (en) 2005-06-02
US7219192B2 (en) 2007-05-15
JP2005165441A (ja) 2005-06-23
EP1548561A1 (en) 2005-06-29
US20070168611A1 (en) 2007-07-19
DE602004009274T2 (de) 2008-07-10
CN1313914C (zh) 2007-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3914C (zh) 存储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82088C (zh) 磁盘阵列装置及磁盘阵列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0342351C (zh) 存储子系统和存储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652084A (zh) 计算机系统、管理装置、存储装置以及计算机装置
CN1315056C (zh) 存储系统
EP1889142B1 (en) Quality of service for data storage volumes
EP151094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rtitioning and managing storage subsystems
CN1311361C (zh) 可以逻辑分割的存储装置和存储装置系统
US20150058498A1 (en) Management Of Shared Storage I/O Resources
CN1848066A (zh) 存储控制装置以及存储系统
JP2022111153A (ja) 格納媒体を多重モードで動作させる管理システム、それを含む格納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て格納媒体を管理する方法
CN1790281A (zh) 存贮控制器及存贮控制方法
JP2010097372A (ja) ボリューム管理方式
CN1836214A (zh) 需要时节点和服务器实例分配和解除分配
CN1619509A (zh) 使用并行访问卷控制对逻辑卷的访问的装置和方法
CN1808411A (zh) 访问内容可寻址存储系统的虚拟库中的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JP2009087124A (ja) 記憶デバイス及び記憶デバイス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CN1940849A (zh) Raid系统及其重构/回拷处理方法
Tavakkol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ynamic page allocation strategies in SSDs
CN1694081A (zh) San系统中虚拟化智能控制器的实现方法
JP2007102762A (ja) 論理パーティション分割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に於けるリソース管理方法
CN1921449A (zh) 稳定的、最小歪斜资源流控制方法与系统
US20090006739A1 (en) Request priority seek manager
CN1690981A (zh) 使用盘驱动器构成独立盘冗余阵列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670652A (zh) 存储管理方法以及存储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