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5084A - 用于通过转发器的可选择存储区来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通信站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通过转发器的可选择存储区来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通信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5084A
CN1605084A CNA028251431A CN02825143A CN1605084A CN 1605084 A CN1605084 A CN 1605084A CN A028251431 A CNA028251431 A CN A028251431A CN 02825143 A CN02825143 A CN 02825143A CN 1605084 A CN1605084 A CN 1605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block
transponder
catalogue
bloc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5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7382C (zh
Inventor
F·阿特曼恩
M·塞努斯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605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5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73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73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ircuits, e.g. for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code in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按照这样一种方式设计通信站(1)和转发器(2),以便能够利用各存储区(36,37,38,39,40)来执行一个编目操作,所述存储区提供于转发器(2)的一个可寻址存储器(35)中,并且在其中储存不同的标识数据(UIDDATA,USERDATA)。

Description

用于通过转发器的可选择存储区来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通信站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与转发器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所述通信站包括编目装置,所述编目装置被设计用于对与通信站通信连接的那些转发器进行编目,并且所述编目装置包括编目命令生成装置,该编目命令生成装置被设计用于生成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通过对编目命令数据块的评估,在一个转发器中能够找到转发器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标识数据被储存,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该转发器的编目,因为,为了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目的,依靠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规定一个发射参数用于发射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要从转发器发射到通信站,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与通信站无接触通信的转发器,所述转发器包括一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存储区,并且在所述存储器中,分配给转发器的第一标识数据和分配给转发器的第二标识数据都被储存在至少一个各自的存储区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与通信站无接触通信的转发器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包括一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存储区,并且在所述存储器中,分配给集成电路的第一标识数据和分配给集成电路的第二标识数据都能够被储存在至少一个各自的存储区中。
就上述通信站和上述转发器以及上述集成电路而言,例如可以参考国际标准ISO 14443和ISO 15693,并且可以参考由申请人投入市场的名称为I-Codel的转发器系统。这样一个通信站和这样一个转发器以及这样一个集成电路因此已知。
在每一个已知的实施例中,事实就是:总是使用这些转发器的相同存储区并因此总是使用储存在这些存储区中的并对于所涉及的转发器来说唯一的一个序列号(即,唯一标识数据块)来执行对与通信站通信连接的每个转发器的编目操作,所有转发器的所述唯一标识数据块总是被储存在转发器的存储器的相同存储区中并因此总是能够在同一地址下被找到。例如,对于投入市场的名称为I-Codel的转发器系统,有关的唯一序列号码,即唯一标识数据块,在所有转发器中都被储存在所涉及转发器的存储器的两个固定预置存储区中。
已知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设计,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即:只可利用储存在转发器中的存储器的固定预置存储区中的序列号(即,利用唯一标识数据块)来执行编目操作。这个问题的结果是转发器的编目只有有限的灵活性,由于对于转发器及其集成电路以及对于通信站的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借助于储存在固定预置存储区中的唯一标识数据块来执行编目操作是不利的)出现后,这种有限灵活性呈现出所不希望的局限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消除上面的局限性及其所导致的缺点并实现一种改进的通信站、一种改进的转发器以及一种改进的集成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站提供一些发明特征,所以本发明中的通信站其特征在于如下:
用于与转发器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其中每个转发器被设计来与通信站无接触通信并且每个转发器包括一个可寻址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一些存储区,每个存储区有一个地址,并且在所述存储器中,分配给转发器的第一标识数据和分配给转发器的第二标识数据每一个都被储存在至少一个各自的存储区中;并且所述通信站包括编目装置,所述编目装置被设计用于对与通信站通信连接的转发器进行编目,并且所述编目装置包括编目命令生成装置,编目命令生成装置被设计用于产生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所述数据块包括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凭借它,在一个转发器中能够找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标识数据被储存,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该转发器的编目,因为依靠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规定一个发射参数用于发射一个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要从转发器发射到通信站,其中,用于产生至少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的编目命令数据块产生装置被设计成具有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提供了一些发明特征,所以本发明中的转发器其特征在于如下:
用于与通信站无接触通信的转发器,所述通信站包括用于对与通信站通信连接的转发器进行编目的编目装置,并且所述转发器包括一个可寻址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一些存储区,每个存储区有一个地址,并且在所述存储器中,分配给转发器的第一标识数据和分配给转发器的第二标识数据每一个都被储存在至少一个各自的存储区中;并且所述转发器包括用于识别至少一项控制信息的识别装置,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转发器的编目,并且所述转发器包括存储区选择装置,选择装置与识别装置相互作用,并凭借它,依靠由识别装置识别的控制信息,可选择至少一个存储区,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标识数据被储存,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转发器的编目,因为,为了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目的,依靠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规定一个发射参数用于发射一个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要从转发器发射到通信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提供了一些发明特征,所以本发明中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如下:
用于一个与通信站无接触通信的转发器的集成电路,所述通信站包括用于对与通信站通信连接的集成电路进行编目的编目装置,并且所述集成电路包括一个可寻址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一些存储区,每个存储区有一个地址,并且在所述存储器中,分配给集成电路的第一标识数据和分配给集成电路的第二标识数据每一个都被储存在至少一个各自的存储区中;并且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用于识别至少一项控制信息的识别装置,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集成电路的编目,并且所述集成电路包括存储区选择装置,选择装置与所述识别装置相互作用,并凭借它,依靠由识别装置识别的控制信息,可选择至少一个存储区,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标识数据可以被储存,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集成电路的编目,因为,为了对集成电路进行编目的目的,依靠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规定一个发射参数用于发射一个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要从集成电路发射到通信站。
如本发明中提供的那些特征简单且低附加成本地产生这样的可能性,即在按照本发明设计的通信站、按照本发明设计的转发器以及按照本发明设计的集成电路的帮助下,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这些转发器可任意地执行不同的编目操作,在不同编目操作之间的差别是:使用提供于转发器或集成电路的可寻址存储器中相关存储器的不同可选择存储区或者使用存储在这些可选则存储区中的标识数据来执行这些编目操作。从而使一种使用至少一个可选存储区来任意地执行一个编目操作的简单方法成为可能,在所述存储区中,一个转发器或集成电路的唯一序列号,即,一个转发器或集成电路的唯一标识数据块,被储存;或者,使一种使用至少一个可选存储区来任意地执行一个编目操作的简单方法成为可能,在所述存储区中,转发器的典型用户数据,即,特性用户数据块,被储存。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唯一标识数据块被转发器或此类转发器的集成电路的生产商在它的制造期间分配并储存在转发器或集成电路的存储器中,并且因为特性用户数据块由转发器或转发器集成电路的用户储存在转发器或集成电路的存储器中。因此这有利地产生了使用由生产商分配的标识数据块或者使用由用户分配的用户数据来执行一个编目操作的可能。在这里应该强调,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所执行的编目操作,即,依靠用于编目操作的可选存储区或者依靠储存在这些可选存储区中的标识数据(或者是唯一标识数据块或者是典型用户数据块),为从转发器到通信站的数据发射的发射信号选择一个可从几个选项中选择的发射参数,对于所述可选发射参数来说,例如可能从好几个可能的时间窗口的开始时间中或者从用于编码数据的编码类型中、或者从用于调制发射信号的副载波信号的副载波频率中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站、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以及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其他有利实施例,其特征在于从属权利要求之中。所带来的优点将参考下面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解释。
本发明的上述各个方面以及另外的方面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将参考这些实施例解释之。
参考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可是,本发明不限制为附图。
图1以框图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对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站来说重要的部分。
图2以框图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对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发器以及此转发器的集成电路来说重要的部分。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用图1的通信站能够产生此编目命令数据块,并且能用图2的转发器处理之。
图4示出了两个不同的编目命令数据块,用根据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站(未示出)能够产生此编目命令数据块,并且用根据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的转发器(未示出)能够处理之。
图1示出了通信站1。通信站1被提供并设计用于与转发器无接触通信。图2示出了这样一个转发器2。随后将更详细地论述转发器2的设计。
通信站1包括一台微型计算机3。可是,可替代地,可以提供一个硬连线逻辑电路来代替微型计算机3。在微型计算机3的帮助下实现一系列装置和功能;在这里将只是进一步论述那些对此来说重要的装置和功能。微型计算机3经由数据连接4连接到主机(未示出)。微型计算机3包括序列控制装置5,它可用来控制若干序列,特别是程序流。微型计算机3连接到定时信号生成器6,用定时信号生成器6能够产生定时信号CLK,此定时信号CLK被馈送给微型计算机3用于已知目的。
用微型计算机3实现编目装置7。编目装置7被设计来对与通信站1通信连接的转发器2进行编目。编目应该理解为意指通信站1唯一且无差错地接收来自与通信站1通信连接的每个转发器2中的发射信号,而且每个转发器2因此被唯一识别,而且对于每个被识别的转发器2,所接收到的发射信号,并因此最好是特性或典型标识数据,在通信站1中可用。在这种情况下编目装置7包括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和标识数据识别装置9以及标识数据处理装置10。
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被开发用于生成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这样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如图3所示。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包括一个命令数据块COMDB、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以及一个掩模数据块MASKDB。命令数据块COMDB通知与通信站1通信连接(即:在通信站1的一个通信区中)的所有转发器2:这些转发器2应该被编目。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向与通信站1通信连接的转发器2提供一个控制信息项,利用控制信息项,在一个转发器2中能够找到转发器2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储存标识数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
图1的通信站1被如此有利设计以使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被设计来生成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所述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包括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在迄今为止已知的转发器系统中,没有这样的可从一组可能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过去或者现在被包括在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中,因为这在过去或现在是不需要的,因为在迄今为止所知的转发器系统中,只有预置存储区或者储存在这些预置存储区中的内容(即,标识数据)被一直用于编目目的。根据上面提及的选择选项,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被设计来像图3中一样生成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其具有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所述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包含转发器的存储器的一个地址数据存储区的地址B60,在所述地址数据存储区中,转发器2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的至少一个地址被储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标识数据被储存,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
关于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的选择,还应该强调:通过从经由数据连接4连接到通信站1的主机中输入相应的控制信息项,可以在通信站1中做出这样一个选择。可替代地,通过在通信站上提供的控制键的帮助下输入相应控制信息,也可以做出这样一个选择。
掩模数据块MASKDB通知每个转发器2:储存在转发器2的存储器中的标识数据(即,例如唯一标识数据块或者转发器2用户的好几个典型用户数据块)的哪一部分被用于执行编目操作。这个掩模数据块MASKDB还可被用于其它目的,例如,掩模数据块MASKDB可用于时隙共同决定的所谓时隙编目过程中,在其中,转发器2对通信站1应答而发射它的发射信号。可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不但可以被有利地使用在时隙编目过程中,而且也可以使用在其它编目过程中,例如,其中,执行所谓的标识数据逐比特比较或检查。
来自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中的输出被输入到编码装置11,利用编码装置11,一个输入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受到编码。在编码之后,编码装置11输出一个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CIVTDB。来自编码装置11中的输出被输入到调制装置12,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CIVTDB可以被馈送给调制装置12,并且由载波信号生成器13生成的载波信号CS也可以被馈送给它。利用调制装置12,被应用的载波信号CS能够依靠类似地被应用的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CIVTDB而被调制,所以在调制之后,调制装置12输出一个已调制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来自调制装置12的输出被输入到放大装置14,放大装置14放大已调制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来自放大装置14的输出被输入到匹配装置15,并且从这里被输入到发射装置16,发射装置16包括一个发射线圈17并且能够作为既发送又接收的装置。为了发射到存在于通信站1的通信区中的所有转发器2(如图2),则由放大装置14放大的一个已调制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经由匹配装置15被馈送到发射装置16。
迄今为止所描述的电路部分可用于把信号从通信站1发射到如图2中的转发器2。也在通信站1中提供对从如图2中的转发器2发射信号到通信站1的发射有效的那些装置。这些装置也包括发射装置16和匹配装置15。
在这些装置之中还有滤波装置18,滤波装置18连接到匹配装置15,并且已调制已编码标识数据MCID以及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其他信号能够被馈送给滤波装置18。来自滤波装置18的输出被输入到解调装置19,来自后者的输出被输入到解码装置20。在一个特定接收信号已被滤波装置18滤波之后,它被解调装置19解调并随后被解码装置20解码,因此在已调制已编码标识数据MCID发射到通信站1的情况下,已编码标识数据CID在解调装置19之后出现并且标识数据ID在解码装置20之后出现。
来自解码装置20的输出被输入到标识数据识别装置9。如果在通信站1中根据一个发射参数只有单个转发器2的标识数据被接收,则标识数据识别装置9可以识别以具有某个特定发射参数的发射信号的形式而被发射到通信站1的标识数据ID。可是,当根据一个发射参数在通信站1中接收到两个或更多转发器2的标识数据时,即:当所谓的冲突已发生时,标识数据识别装置9还可以识别,那么在此之后必须执行至少一个另外的编目操作。在已识别标识数据ID的清楚识别之后,已识别标识数据ID被馈送给标识数据处理装置20,所述标识数据处理装置20处理已识别标识数据ID。例如,已识别标识数据ID可以被储存在微型计算机3的存储器中。可替代地,已识别标识数据ID可以经由数据连接4被传递给主机(未示出)。已识别标识数据ID此外可以被转发给确认信号生成装置,所述确认信号生成装置然后用于生成一个确认信号,确认信号被发射给在已完成的编目操作过程中被编目(即,被唯一识别)的转发器2。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转发器2。转发器2被设计用于与如图1中的通信站1无接触通信。在这种情况下转发器2是这样一个转发器2:其连接到产品并在其中储存关于该产品的数据,例如有关产品类型、售价、制造日期、制造国家、过期日期以及类似特性的数据,以及每个转发器2唯一的并因此重要的序列号,即,一个特性标识数据块。所存储数据例如可以对应于所谓的EPC码(电子产品码)或者所谓的EAN码。EPC码是总共九十六(96)比特的一个数据字,利用它,世界上的每个产品都能够被显著地且可区别地标记。可是,可替代地,可以为了其它应用目的而提供并开发转发器2。
转发器2包括一个集成电路21。转发器2还包括发射装置22。发射装置22由提供在集成电路21外部的一个发射线圈23和实现于集成电路21内的一个电容24组成。发射线圈23连接到集成电路21的端子触点25。发射线圈23和电容24形成一个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等于要从通信站1发射到转发器2的至少一个信号的工作频率,虽然这不需要一定如此。在本例中,要被发射到转发器2的信号是一个调幅载波信号,例如,是已调制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但是它也可以是另外一个发射信号。
提供并开发形成接收装置的发射装置22,用于接收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这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包含在已调幅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中。利用如图1中的通信站1,可以生成已调幅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并且利用通信站1产生的并影响转发器2的一个场将MCIVTDB无接触发射到转发器2。在本例中由电感装置(即,由变换器)进行发射。可是,可替代地,发射可以由电磁装置执行。利用编目命令数据块IVTB,把通知引向出现在通信站1的通信区中的该转发器2或者若干转发器2,也就是说该转发器(组)2应参与编目操作。
转发器2或集成电路21包括一个能源提供电路26和一个时钟恢复级27以及一个解调级28。能源提供电路26和时钟恢复级27以及解调级28每一个都连接到端子触点25,从而向这些电路元件的每一个都提供用转发器2接收的信号,同时因此也提供了用转发器2接收的已调幅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
正如早已已知的,提供并开发能源提供电路26用于利用馈送给它的信号来生成一个直接供电电压V。还提供并开发能源提供电路26用于生成所谓的″带电复位″(Power on Reset)信号POR,如果向转发器2提供足够的能源并因此由能源提供电路26生成一个足够高的直接供电电压V时,则生成所述信号POR。
提供并开发时钟信号恢复级27用于使用馈送给它的信号(例如已调幅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来恢复时钟信号CLK。所述方法也是早已已知的。
提供并开发解调级28,用于解调已调幅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已调幅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MCIVTDB能够被馈送给解调级28,因此,解调级28生成并输出一个解调了的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CIVTDB。来自解调级28的输出被输入到解码级29,已编码编目命令数据块CIVTDB可以被馈送给解码级29,并且通过解码级29解码这个仍被编码的数据块。这个数据块的编码先前在通信站1中被执行。在解码之后解码级29输出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
迄今为止所描述的装置在转发器2的接收模式中生效。但是,利用转发器2也可执行从转发器2到通信站1的发送模式或发射模式。为此,转发器2或集成电路21包括编码级30和编码级30后的调制级31,以及连接到调制级31的副载波信号生成器32。调制级31在输出端被连接到端子触点25并因此连接到发射装置22,发射装置22还形成发送装置。包括标识数据ID的各种信号能够被馈送给编码级30,稍后将详细论述所述标识数据的来源。编码级30启动标识数据ID的编码,在所述编码之后,编码级30输出编码标识数据CID。编码标识数据CID能够被馈送给调制级31。由副载波信号生成器32生成的副载波信号SCS也可以被馈送给调制级31。使用副载波信号SCS,调制级31对已编码标识数据CID执行调幅,因此,调制级31向发射装置22提供已调幅且已编码的标识数据MCID,所述发射装置22提供对通信站1的发射。可是,也可以执行调相或调频来代替调幅。
转发器2或转发器2的集成电路21包括微型计算机33。可是,也可以提供一个硬连线逻辑电路来代替微型计算机33。″带电复位″(Poweron Reset)信号POR和时钟信号CLK以及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能够被馈送给微型计算机33,并且微型计算机33输出标识数据ID。
微型计算机33与存储装置34协作,存储装置34包括RAM和ROM或EEPROM,但是这也是早已已知的。存储装置34包括一个可寻址存储器35。可寻址存储器35包括若干存储区,其中一些存储区在图2中用标记号36、37、38、39、40和41来标记。存储区41是一个所谓的地址数据存储区。每个存储区拥有一个地址。图2中,规定了存储区36到41的地址,即地址B01、B02、B10、B11、B12和B60。
在可寻址存储器35中,分配给转发器2的第一标识数据ID被储存(或者能够被储存)在地址为B01和B02的两个存储区36和37中。这个第一标识数据ID包括所谓序列号,即转发器2的一个特性唯一标识数据块IUDDATA。在可寻址存储器35中,分配给转发器2的第二标识数据ID被储存(或者能够被储存)在存储区38、39和40中。这个第二标识数据ID包括转发器2的用户的一个典型用户数据块USERDATA。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区38、39和40的三个地址B10、B11和B12被储存在可寻址存储器35中,储存在地址为B60的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原因是:在此假定的情况下,地址为B10、B11和B12的三个存储区38、39和40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并且为此,为了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的目的,可以读取储存在地址为B10、B11和B12的三个存储区38、39和40中的第二标识数据ID,即用户数据块USERDATA;稍后将详细论述这个问题。
微型计算机33包括序列控制装置42,它可用来控制若干序列,特别是程序流。
此外用微型计算机33实现用于识别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的识别装置43。解码级29输出的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能够被馈送给识别装置43。识别装置43能够识别每一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中的命令数据块COMDB。在识别这样一个命令数据块COMDB之后,识别装置43输出一个控制信号CS,它被馈送给序列控制装置42,结果,序列控制装置42控制微型计算机33中用于执行编目操作所必需的一个程序流。
识别装置43还包括另一些识别装置44,这些另外的识别装置44被提供并开发,用于识别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指出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并且为了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的目的,能够从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读取储存在其中的标识数据ID。在此所述的情况下,由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形成控制信息,其包含在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中(参见图3)。另一些识别装置44能够识别这样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并在识别这样一个选择数据块DSELDB之后输出已识别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在此情况下,另一些识别装置44因此被设计来识别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所述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形成一个控制信息项。
微型计算机33也可用来实现存储区选择装置45,它与另一些识别装置44协作,并且它能够依靠由另一些识别装置44识别的控制信息(即,依靠由另一些识别装置44识别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选择所述存储区(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储存了标识数据),并且为了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的目的,能够从中读取储存在其中的标识数据ID,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因为,为了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的目的,依靠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规定一个发射参数用于发射一个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要从转发器2发射到通信站1。在此情况下,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包含转发器2的可寻址存储器35的地址数据存储区41的地址B60,在所述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储存转发器2的存储器35的三个存储区38、39和40的三个地址B10、B11和B12,为了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的目的,能够从所述三个存储区38、39和40中读取储存在其中的标识数据ID,即,用户数据块USERDATA。当存储区选择装置45从另一些识别装置44中接收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时,存储区选择装置45提供来读取储存在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的数据,即,读取地址B10、B11和B12。
微型计算机33也可用来实现数据处理装置46,它与存储区选择装置45协作,并被提供和设计用来处理从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读取的数据,即用来处理地址B10、B11和B12。由存储区选择装置45从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读取的数据,即地址B10、B11和B12,被馈送给数据处理装置46,在此之后,数据处理装置46把地址B10、B11和B12转发给存储区选择装置45,结果,存储区选择装置45提供用来读取储存在地址为B10、B11和B12的存储区38、39和40中的第二标识数据ID,即,用户数据块USERDATA。从存储区38、39和40中读取的用户数据块USERDATA被馈送给存储区选择装置45,随后,使用包含在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中的掩模数据块MASKDB来确定用户数据块USERDATA中要作为标识数据ID发射给通信站1用于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的那部分数据,所述掩模数据块MASKDB被识别装置43识别并被馈送给存储区选择装置45。在此情况下,假定从整个第二标识数据ID(即,用户数据块USERDATA)中,只有储存在地址为B11的存储区39中的第二标识数据ID(即,用户数据块的所述部分USERDATA(B11))被使用来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结果,存储区选择装置45只选择储存在地址为B11的存储区39中的那部分用户数据块USERDATA(B11)并随后把它作为标识数据ID馈送给编码级30;稍后将详细论述这个问题。
转发器2或转发器2的集成电路21包括发射参数确定装置47,该装置47紧随存储区选择装置45之后,在此情况下由时间窗口判断装置47来形成所述发射参数确定装置47。用微型计算机33来形成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由存储区选择装置45选择的标识数据ID,即来自存储区39中用地址B11储存的那部分用户数据块USERDATA(B11),能够被馈送给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此外,一个控制信息项CIMA能够从存储区选择装置45中被馈送给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此项CIMA指出馈送给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的标识数据ID来自哪个存储区。馈送给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的控制信息CIMA因此向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提供信息,所述信息涉及标识数据ID所来自的存储器35的存储区,这在每一种情况中都要被处理。这个标识数据ID可以是转发器2的特性唯一标识数据块IUDDATA,或者是转发器2的用户的典型用户数据块USERDATA,或者是这些数据块的一些部分。使用控制信息CIMA,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运行一个预置算法来确定时间窗口,在所述时间窗口中,馈送给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的标识数据ID,即那部分用户数据块USERDATA(B11)被转发给编码级30。在这种情况下,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被开发来确定在六十四(64)个不同开始时间处开始的总数为六十四(64)的时间窗口TW,正如在图2中象征性地规定的一样。可是,可替代地,也可以选择在不同时间处开始的不同数目的时间窗口。例如,三十二(32)或者一百二十八(128)或者二百五十六(256),也可以是一个不是2的倍数的数。然后,在一个特定时间窗口TW中被时间窗口确定装置47选择并转发、形成被选择用于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的标识数据ID的那部分用户数据块USERDATA(B11)被编码级30编码,并随后被调制级31调制,在此之后,可以进行从转发器2到通信站1的发射。
在选定的标识数据ID从转发器2发射到通信站1之后,可以在通信站1中以已知的方式执行一个编目操作。
在从如图1中的通信站1以及如图2中的转发器2形成的转发器系统中,获得的重要优点是:在储存在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的地址数据B10、B11和B12的帮助下,能够确定或找到用于编目操作的标识数据ID,这提供如下重要优点:通过改变储存在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的地址数据来改变用于编目操作的标识数据ID是很可能的。例如,利用转发器2的发射装置22可以无接触地改变储存在或者可储存在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的这个地址数据。例如,把储存在地址为B60的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的地址数据B10、B11和B12改变为地址数据B01和B02是一种使标识数据块UIDDATA代替用户数据块USERDATA用于编目目的的简单方式。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在地址为B60的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的存储器内容:代替地址B10、B11和B12,只有地址B10,或者只有地址B11,或者只有地址B12,或者只有地址B10和B11,或者只有地址B10和B12,或者对地址B10、B11和B12附加的一个地址,被储存。应该提到,在如上面所解释的间接寻址的情况下,代替从通信站发射到转发器的地址数据存储区的地址,也可以提供一个转发器中的、用于这样一个地址数据存储区的预置地址。
在从如图1中的通信站1以及如图2中的转发器2形成的转发器系统中,由那些存储区38、39和40的地址数据存储区41执行间接寻址,为了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的目的,从中读取所储存的标识数据,即,形成第二标识数据的用户数据块USERDATA。在具有一个通信系统(未示出)和一个转发器(未示出)的另一个转发器系统中,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其中,发生对影响转发器编目的那些存储区的直接寻址,并且,为了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目的,能够从中读取储存在这些存储区中的标识数据。在这个转发器系统中,未示出的通信站包括编目命令生成装置,它被开发来生成两个不同的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1和IVTDB2,所述不同的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1和IVTDB2被示意性地表示在图4中。两个不同的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1和IVTDB2每一个都包括相同的命令数据块COMDB。两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1和IVTDB2的每一个都分别包括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或DSELDB2。相异地配置这两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和DSELDB2。第一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包含未示出转发器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的至少一个地址,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相关转发器的第一标识数据,即标识数据块UIDDATA,被储存。第二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2包含未示出转发器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的至少一个地址,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第二标识数据,即用户数据块USERDATA,被储存。
在这种情况下,未示出转发器2的识别装置相当于如图2中的转发器2的另一些识别装置44,它们被设计来分别识别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两个不同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和DSELDB2。如果未示出通信站1发送第一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1给未示出转发器2,则因此为了编目目的读取储存在所述转发器的可寻址存储器中的并形成第一标识数据的标识数据块UIDDATA,并将其作为发射信号发射给通信站,依靠读出第一标识数据的存储区,规定一个发射参数(优选地是时间窗口的开始时间)。另一方面,如果未示出的通信站发送具有第二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2的第二编目数据块IVTDB2给未示出的转发器2,则因此为了编目目的读取储存在所述转发器的存储器中的并形成第二标识数据的用户数据块USERDATA,并将其作为发射信号发射给通信站,依靠读出第二标识数据的存储区,规定一个发射参数(优选地是时间窗口的开始时间)。这个转发器系统因此还提供一种为了编目目的而利用不同存储区或者利用储存在不同存储区中的不同标识数据的简单方法,在不同编目数据块IVTDB1或IVTDB2的帮助下调用或找到不同的存储区或标识数据是可能的。
还应该提到:不同的编目数据块IVTDB1和IVTDB2还包括不同的掩模数据块MASKDB1和MASKDB2,以使在每个情况中为了编目目的可以利用不同标识数据的不同部分。
在具有本发明通信站以及本发明转发器的一种转发器系统中,为了编目目的,利用可寻址存储器的两个不同存储区或者利用它们所包含的第一或第二标识数据是很可能的。在此,可以由唯一标识数据块UIDDATA形成第一标识数据,由典型用户数据块USERDATA形成第二标识数据。可是,也存在由唯一标识数据块UIDDATA的第一部分形成第一标识数据而由相同唯一标识数据块UIDDATA的第二部分形成第二标识数据的可能性。此外也可能由典型用户数据块USERDATA的第一部分形成第一标识数据而由相同典型用户数据块USERDATA的第二部分形成第二标识数据的可能性。
还应该提到:也可能把控制信息馈送给本发明的转发器,这个控制信息指出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将影响转发器的编目,在此情况下,为了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目的,读取储存在其中的标识数据,并且这个控制信息包含附加信息,所述附加信息确定为了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目的要读取的标识数据的哪一部分以用于编目操作。这个附加信息提供一种为了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目的而利用所储存的标识数据的不同尺寸部分,所使用的那些部分的尺寸取决于转发器的应用;例如如此以致如果只有相对少量的转发器要被编目,则只有相对小部分的所储存标识数据被用于编目,然而如果相对大量的转发器要被编目,则相对大部分的所储存标识数据被用于编目。这些附加信息可以由具有掩模值和掩模长度的掩模来形成,而且也可由一个所谓的散列值来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站和根据本发明的转发器的上面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或选择存储区目的的控制信息以数据块的形式从通信站发射到有关的转发器,其中所述存储区将影响转发器的编目并且为了编目目的将从中读取标识数据。可是,可替代地,把这些控制信息例如作为一个标记直接存储在转发器或者转发器集成电路的存储器中也是可能的,其能够在制造期间被转发器的生产商编程,或者被用户编程。通过实现所谓金属掩模或者集成熔丝的特定开发,这些控制信息也可以在转发器集成电路的制造期间被实现在集成电路中。
作为从转发器发射到通信站用于发射信号的发射的一个发射参数,当根据本发明用上述通信站和转发器执行编目操作时,依靠从中读取或曾从中读取标识数据的所选定存储区,由时间窗口确定装置来规定时间窗口的各个开始时间。可是在替换实施例中,依靠基于所选择存储区规定一个发射参数从而影响转发器编目的所述所选择存储区,发射信号的编码类型或者用于调制发射信号的副载波信号也可以作为一个发射参数而被引进。
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通信站和转发器中,所选择存储区被用于规定编目操作中要从转发器发射到通信站的发射信号的发射参数,以及另外,储存在这些存储区中的标识数据部分被发射到通信站。这不需要一定如此,因为也可只利用所选择存储区或者利用储存在这些存储区中的标识数据来规定发射参数,但不使用所储存的标识数据或其一部分作为用于编目目的的发射信号,而改为使用储存在转发器的可寻址存储器中的其它数据。
在参考图2描述的转发器中,存储装置34包括被实现为一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器35。可是,可替代地,这样一个存储器35可以包括被实现为分离单元的好几个存储级,例如用一个存储级实现用地址B01和B02编址的存储区,并且用另一存储级来实现用地址B10、B11和B12编址的存储区。在此,例如用一个所谓的金属掩模可以形成地址为B01和B02的存储区,该掩模然后形成一个存储级。

Claims (11)

1.一种用于与转发器(2)无接触通信的通信站(1),所述转发器(2)的每一个转发器(2)被设计来与通信站(1)无接触通信,并且每个转发器(2)包括一个可寻址存储器(35),所述存储器(35)包括存储区(36,37,38,39,40,41),每个存储区具有地址(B01,B02,B10,B11,B12,B60),并且在所述存储器(35)中分配给转发器(2)的第一标识数据(UIDDATA)和分配给转发器(2)的第二标识数据(USERDATA)每一个都被储存在至少一个各自的存储区中,并且
所述通信站(1)包括编目装置(7),
所述编目装置(7)被设计用于对与通信站(1)通信连接的转发器进行编目,并且
所述编目装置(7)包括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编目命令生成装置被设计用于生成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IVTDB1,IVTDB2),所述数据块包括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凭借它,在转发器(2)中能够找到存储器(35)的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中储存标识数据(UIDDATA,USERDATA),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因为依靠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规定一个发射参数(TW)用于发射一个发射信号(USERDATA(B11)),所述发射信号要从转发器(2)发射到通信站(1),以便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
其中,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IVTDB1,IVTDB2)的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被设计成具有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站(1),其中: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被设计用于生成一个具有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的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所述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包含转发器(2)的存储器(35)的一个地址数据存储区(41)的地址(B60),在所述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储存转发器(2)的存储器(35)的至少一个存储区(38,39,40)的至少一个地址(B10,B11,B12),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8,39,40)中储存标识数据(USERDATA)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8,39,40)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站(1),其中:编目命令生成装置被设计用于生成两个不同的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1,IVTDB2),其每一个具有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DSELDB2),所述两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DSELDB2)不相同,并且其中,第一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包括转发器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的至少一个地址,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储存第一标识数据(UIDDATA),并且其中,第二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2)包括转发器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的至少一个地址,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储存第二标识数据(USERDATA)。
4.一种用于与通信站(1)无接触通信的转发器(2),所述通信站(1)包括编目装置(7),用于对与通信站(1)通信连接的转发器(2)进行编目,并且
所述转发器(2)包括一个可寻址存储器(35),所述存储器(35)包括存储区(36,37,38,39,40,41),每个存储区有一个地址(B01,B02,B10,B11,B12,B60),并且在所述存储器(35)中,分配给转发器(2)的第一标识数据(UIDDATA)和分配给转发器(2)的第二标识数据(USERDATA)每一个都被储存在至少一个各自的存储区中,并且
所述转发器(2)包括用于识别至少一项控制信息(IVTDB;IVTDB1,IVTDB2)的识别装置(44),所述控制信息指出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并且
所述转发器(2)包括与识别装置(44)相互作用的存储区选择装置(45),并且利用它,依靠由识别装置(44)识别的控制信息(IVTDB;IVTDB1,IVTDB2),可选择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中储存标识数据(UIDDATA,USERDATA),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因为依靠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规定一个用于发射一个发射信号(USERDATA(B11))的发射参数(TW),所述发射信号要从转发器(2)发射到通信站(1),以便对转发器(2)进行编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发器(2),所述转发器(2)被提供用于与通信站(1)无接触通信,其中,所述编目装置(7)包括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编目命令生成装置被设计用于生成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IVTDB1,IVTDB2),其包括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凭借它,在转发器(2)中能够找到转发器(2)的存储器(35)的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中储存标识数据(UIDDATA,USERDATA),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在其中,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被设计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IVTDB1,IVTDB2),它具有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并且
在所述转发器(2)中,识别装置(44)被设计用于识别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形成至少一项控制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发器(2),其中:识别装置(44)被设计用于识别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所述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包含转发器(2)的存储器(35)的一个地址数据存储区(41)的地址(B60),在所述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储存转发器(2)的存储器(35)的至少一个存储区(38,39,40)的至少一个地址(B10,B11,B12),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8,39,40)中储存标识数据(USERDATA)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8,39,40)影响转发器(2)的编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发器(2),其中:识别装置被设计用于识别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两个不同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DSELDB2),第一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包含转发器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的至少一个地址,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储存第一标识数据(UIDDATA),并且第二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2)包含转发器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的至少一个地址,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储存第二标识数据(USERDATA)。
8.一种用于与通信站(1)无接触通信的转发器(2)的集成电路(21),所述通信站(1)包括编目装置(7),用于对与通信站(1)通信连接的集成电路(21)进行编目,所述集成电路(21)包括一个可寻址存储器(35),所述存储器(35)包括存储区(36,37,38,39,40,41),每个存储区具有一个地址(B01,B02,B10,B11,B12,B60),并且在所述存储器(35)中,分配给集成电路(21)的第一标识数据(UIDDATA)和分配给集成电路(21)的第二标识数据(USERDATA)每一个都可被储存在至少一个各自的存储区中;并且
所述集成电路(21)包括识别装置(44),用于识别至少一项控制信息(IVTDB;IVTDB1,IVTDB2),所述控制信息指出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影响集成电路(21)的编目,并且
所述集成电路(21)包括与识别装置(44)相互作用的存储区选择装置(45),并且利用它,依靠由识别装置(44)识别的控制信息(IVTDB;IVTDB1,IVTDB2),可选择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中能够储存标识数据(UIDDATA,USERDATA),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影响集成电路(21)的编目,因为依靠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规定一个发射参数(TW)用于发射一个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要从集成电路(21)发射到通信站(1),以便对集成电路(21)进行编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电路(21),所述集成电路(21)被提供用于与通信站(1)无接触通信,通信站(1)中的编目装置(7)包括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其被设计用于生成包括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的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IVTDB1,IVTDB2),凭借它,在集成电路(21)中,能够找到集成电路(21)的存储器(35)的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中能够储存标识数据(UIDDATA,USERDATA),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6,37,38,39,40)影响集成电路(21)的编目,在其中,编目命令生成装置(8)被设计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编目命令数据块(IVTDB;IVTDB1,IVTDB2),它具有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并且
在所述集成电路(21)中,识别装置(44)被设计用于识别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DSELDB1,DSELDB2)形成至少一项控制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电路(21),其中:识别装置(44)被设计用于识别一个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中选择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所述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包含集成电路(21)的存储器(35)的一个地址数据存储区(41)的地址(B60),在所述地址数据存储区(41)中能够储存集成电路(21)的存储器(35)的至少一个存储区(38,39,40)的至少一个地址(B10,B11,B12),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8,39,40)中能够储存标识数据(USERDATA)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38,39,40)影响集成电路(21)的编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电路(21),其中:识别装置被设计用于识别可从一组存储区选择数据块选择的两个不同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DSELDB2),第一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1)包含集成电路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的至少一个地址,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能够储存第一标识数据(UIDDATA),并且第二存储区选择数据块(DSELDB2)包含集成电路的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存储区的至少一个地址,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区中能够储存第二标识数据(USERDATA)。
CNB028251431A 2001-12-17 2002-12-11 用于通过转发器的可选择存储区来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通信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73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1000760.7 2001-12-17
EP01000760 2001-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5084A true CN1605084A (zh) 2005-04-06
CN1327382C CN1327382C (zh) 2007-07-18

Family

ID=8176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514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7382C (zh) 2001-12-17 2002-12-11 用于通过转发器的可选择存储区来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通信站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6995651B2 (zh)
EP (1) EP1461762B1 (zh)
JP (1) JP4180519B2 (zh)
KR (1) KR20040066911A (zh)
CN (1) CN1327382C (zh)
AT (1) ATE377803T1 (zh)
AU (1) AU2002366416A1 (zh)
DE (1) DE60223407T2 (zh)
WO (1) WO20030526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441900T1 (de) * 2003-10-29 2009-09-15 Nxp Bv Kommunikations-partner-anwendung mit automatischer sendemodus-aktivierung
ATE501600T1 (de) * 2003-11-14 2011-03-15 Nxp Bv Elektroakustischer wandler mit einer elektronischen schaltung
GB0428377D0 (en) * 2004-12-24 2005-02-02 British Telecomm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security
JP4691987B2 (ja) * 2004-12-28 2011-06-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タグおよび携帯端末
EP1836652B1 (en) 2005-01-12 2017-06-2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ansponder security
JP4768752B2 (ja) 2005-01-12 2011-09-07 ブリティッシュ・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パブリック・リミテッド・カンパニー 無線周波数識別タグ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US7581678B2 (en) 2005-02-22 2009-09-01 Tyfone, Inc. Electronic transaction card
US7307531B2 (en) * 2005-05-20 2007-12-11 Xerox Corporation Coupler boar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memory devices
JP2008543211A (ja) * 2005-06-14 2008-11-27 エヌエックスピー ビー ヴィ 鍵暗号化情報及び関連する鍵を伝送するトランスポンダシステム
US20080307197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Calvin Duane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istent Hardware System Serial Numbers
US7770966B2 (en) * 2007-11-12 2010-08-10 Be Aerospace, Inc. Convertible passenger seat assembly
US9741027B2 (en) 2007-12-14 2017-08-22 Tyfone, Inc. Memory card based contactless devices
JP5101378B2 (ja) * 2008-04-16 2012-1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ーダライタ、通信処理装置、通信処理方法、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100033310A1 (en) * 2008-08-08 2010-02-11 Narendra Siva G Power negotation for small rfid card
US7961101B2 (en) * 2008-08-08 2011-06-14 Tyfone, Inc. Small RFID card with integrated inductive element
US8451122B2 (en) 2008-08-08 2013-05-28 Tyfone, Inc. Smartcard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circuits and systems
US8231061B2 (en) 2009-02-24 2012-07-31 Tyfone, Inc Contactless device with miniaturized antenn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6463A (en) * 1983-04-21 1987-04-07 Intelli-Tech Corporation LIMIS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CA2074702C (en) * 1991-07-29 1996-11-19 Donald J. Urbas Programmable transponder
DE4205567A1 (de) * 1992-02-22 1993-08-26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zugriffs auf einen speicher sowie anordn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US5499017A (en) * 1992-12-02 1996-03-12 Avid Multi-memory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tag
US5673037A (en) * 1994-09-09 1997-09-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frequency tag group select
US5942987A (en) * 1994-09-09 1999-08-24 Intermec Ip Corp.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write broadcast capability
US6172596B1 (en) * 1994-09-09 2001-01-09 Intermec Ip Corp.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types of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0704815A3 (en) * 1994-09-30 1997-04-09 Hughes Identification Devices Programmable transponder with high field strength: system and method
US5600708A (en) * 1995-08-04 1997-02-04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Over the air locking of user identity modules for mobile telephones
US5889941A (en) * 1996-04-15 1999-03-30 Ubiq Inc.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mart card personalization
US6130602A (en) * 1996-05-13 2000-10-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Radio frequency data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5929779A (en) * 1996-05-31 1999-07-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ad/write protocol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JPH10214232A (ja) * 1997-01-30 1998-08-11 Rohm Co Ltd Icカードおよびicカードの運用方法
JP4085478B2 (ja) * 1998-07-28 2008-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憶媒体及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WO2001071487A2 (en) * 2000-03-21 2001-09-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ata carrier having address mode extension means and command extension means
EP1309460B1 (en) * 2000-07-26 2010-08-25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Electronic tire manage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23407D1 (de) 2007-12-20
WO2003052673A1 (en) 2003-06-26
DE60223407T2 (de) 2008-09-04
ATE377803T1 (de) 2007-11-15
US20030128124A1 (en) 2003-07-10
CN1327382C (zh) 2007-07-18
JP4180519B2 (ja) 2008-11-12
EP1461762A1 (en) 2004-09-29
US6995651B2 (en) 2006-02-07
EP1461762B1 (en) 2007-11-07
JP2005513628A (ja) 2005-05-12
US20060097851A1 (en) 2006-05-11
KR20040066911A (ko) 2004-07-27
AU2002366416A1 (en) 2003-06-30
US7786846B2 (en) 2010-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05084A (zh) 用于通过转发器的可选择存储区来对转发器进行编目的通信站
CN1710897A (zh) 阅读器设备及其传输方法和标签
CN1157688C (zh) 配备有至少两个解码级的数据承载装置
WO2009088153A1 (en) Tag identification method, tag anti-collision method, rfid tag
EP1023687A1 (en) An electronic tag including rf modem for monitoring motor vehicle performance with filtering
CN1679044A (zh) 藉助于通信站清点转发器的方法
US20110063087A1 (en) Resistive and capacitive modulation in an electromagnetic transponder
JP2005513628A6 (ja) トランスポンダの選択可能なメモリ領域によってトランスポンダを目録化する通信局
CN1714365A (zh) 辨别应答器是否属于应答器组的方法
US20030210133A1 (en) Transponder system with acknowledgements associated with respective transponders
CN1122939C (zh) 非接触式数据交换系统的改进的冲突管理方法
CN1461453A (zh) 移动电话的无触点电子标签
CN1313011A (zh) 包括具有不同存储容量的标签的射频识别系统的同步方法
US8749352B2 (en) Method for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t least one transponder within a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292905A (zh) 通过电磁连接在阅读器和移动对象之间传送数据的过程,系统和设备
CN1313967C (zh) 用于发送具有不同传输参数的不同存储的状态信息的无线数据载体
CN1862565A (zh) 被动式射频识别系统的编码格式
CN1372675A (zh) 具有用于与一个接收数据流同步的装置的数据载体
CN1585959A (zh) 用于以不同的重复频率传送数据的数据载体
RU2175815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от станции данных к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двум мобильным носителям данных
WO1999062196A2 (en) Write/rea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with transponders, having first coding means and second coding means
CN1589454A (zh) 用于使用不同传输参数来传送数据的数据载体
US642143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ce transmission of a binary data sequence from a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CN1243315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提供实现该方法的程序的媒体
CN1647096A (zh) 对多个数据载体进行编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X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ffective date: 200711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1109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Patentee after: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Patentee befor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