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7096A - 对多个数据载体进行编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多个数据载体进行编目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47096A CN1647096A CN03809135.6A CN03809135A CN1647096A CN 1647096 A CN1647096 A CN 1647096A CN 03809135 A CN03809135 A CN 03809135A CN 1647096 A CN1647096 A CN 16470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station
- transmission parameter
- data carrier
- instruction
- i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40000005373 Panax quinquefoli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534 oscil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time domain, e.g. using binary tree search or RFID responses allocated to a random time slot
- G06K7/1003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time domain, e.g. using binary tree search or RFID responses allocated to a random time slot interrogator driven, i.e. synchrono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一种借助于以无接触方式与多个数据载体(2)进行通信的通信站(1)对该多个数据载体(2)进行编目的方法中,可利用传输参数、优选为时隙(TS)的集合(TS(1)、TS(2)、……TS(N)、TS(N+1)、……(TS(K)),该集合包括第一子集(TS(1)、……TS(N))和第二子集(TS(N+1)、……TS(K)),其中连续地执行编目过程(MP1、MP2、MP3、……),未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只使用包含在第一子集中的传输参数向通信站(1)发射它们的识别数据(ID),以便进行编目,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只使用包含于第二子集中的传输参数向通信站(1)发射它们的识别数据(ID)。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于通信站对多个数据载体进行编目(inventorize)的方法,该通信站以无接触方式与数据载体进行通信,其中编目过程被连续地执行,其中,存在于通信站通信区的数据载体产生识别信号,并使用可从多个传输参数中选择的一个传输参数向通信站传送识别信号,该传送的识别信号由通信站接收,以及,为了在编目过程中明确接收数据载体的识别信号,通信站产生并传送确认指令,而所述数据载体接收并处理该确认指令。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载体,其被设计用来与通信站无接触通信,并且包括具有下列装置的集成电路,即:识别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识别信号;确认指令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通信站生成并发送给数据载体的确认指令;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可通过其从多个传输参数中选择一个传输参数,其中生成的识别信号可以使用所选传输参数被发送给通信站。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据载体的集成电路,其被设计用来与通信站无接触通信,该集成电路包括下列装置,即:识别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识别信号;确认指令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通信站生成并发送给数据载体的确认指令;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可通过其从多个传输参数中选择一个传输参数,其中生成的识别信号可以使用所选传输参数被发送给通信站。
背景技术
以上第一段中列举的方法和以上第二段中列举的数据载体公开在两个相互对应的专利文件US 5 537 105 A1和EP 0 494 114 B1中。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在每个编目过程期间定义时隙,数据载体在该时隙中向通信站传送它们的识别信号,在该过程中可能在某些时隙中出现所谓冲突而在其它的时隙中没有出现,在该过程中,通过确认指令只确认那些其识别信号在一个时隙内在其上被发送给通信站的数据载体。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在数据载体内接收确认指令,结果相应数据载体被设置成或被切换到静止状态,在该静止状态中,具体地说,只要数据载体位于通信站的通信区内,数据载体就不再向通信站传送识别信号。数据载体只能在所谓的加电复位之后脱离上述静止状态,所谓加电复位的情况是,如果相应数据载体被带离该通信站的通信区,并接着经过一段时间后被带入一个通信站的一个通信区,则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所谓的加电复位。在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存在缺点,即全部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被设置成上述的静止状态,并因此可以不再与通信站进行后续的通信,这在某些应用情况下已被证明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消除上面列举的问题,以及实现一种改进的方法、一种改进的数据载体和一种改进的集成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在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提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以下述具体方式表示特征,即:
借助于通信站对多个数据载体进行编目的方法,该通信站以无接触的方式与数据载体进行通信,编目过程被连续地执行,其中存在于该通信站的一个通信区内的数据载体产生识别信号,并使用可从多个传输参数中选择的一个传输参数向该通信站传送识别信号,,并且其中,被该传送的识别信号由通信站接收,为了对在编目过程中明确接收数据载体识别信号,通信站产生并传送确认指令,而所述数据载体接收并处理该确认指令,其中作为处理确认指令的结果,在后续的编目过程期间,每个已接收并处理确认指令的数据载体使用某一预定传输参数向通信站传送响应信号,该某一预定传输参数不同于可从中选择用于向通信站传输发送识别信号的一个传输参数的多个传输参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在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中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因此能够以下述的方式表现特征,即:
数据载体被设计用来与通信站进行无接触通信,并包括具有下列装置的集成电路,即:识别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识别信号;确认指令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通信站生成并发送给数据载体的确认指令;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可通过其从多个传输参数中选择一个传输参数,其中生成的识别信号可以使用选定传输参数被发送给通信站;响应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响应信号;控制装置,与响应指令检测装置和传输参数选择装置相互作用,并且作为通过确认指令检测装置检测到确认指令的结果,可借助于该控制装置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控制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即:该传输参数选择装置选择某一预定传输参数,该某一预定传输参数不同于可从中选择用于向通信站发送识别信号的一个传输参数的多个传输参数,其中生成的响应信号可被使用该某一预定传输参数发送给通信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在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中提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能够以下述方式表现特征,即:
用于数据载体的集成电路,数据载体被设计用来与通信站进行无接触式通信,该集成电路包括下述装置,即:识别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识别信号;确认指令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通信站产生并发送给数据载体的确认指令;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可通过其从多个传输参数中选择一个传输参数,其中生成的识别信号可以使用所选传输参数发送给通信站:响应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响应信号;控制装置,与确认指令检测装置和传输参数选择装置相互作用,以及作为通过确认指令检测装置检测到确认指令的结果,可借助于该控制装置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控制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即:传输参数选择装置选择某一预定参数,该某一预定参数不同于可从中选择用于向通信站发送该识别信号的一个传输参数的多个传输参数,其中生成的响应信号可以使用该某一预定传输参数发送给通信站。
通过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有利于以按照电路可容易实施的方式达到效果,实际上,即使已经发生编目以后,通过通信站已经编目的全部数据载体可以继续与通信站进行通信,而勿需额外费用,然而,关于此点,有利于在仍将进行的以编目为目的的通信与已发生编目之后的通信之间保证清晰的分隔,具体地,已进行编目之后的通信通过不同于完成编目之前的通信的传输参数来进行。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措施以简单方式达到效果,即:对于每个编目过程,具体根据发送给通信站的响应信号,有可能检测到已识别的数据载体是否仍然位于该通信站的通信区内。例如,这可以是非常有利的,即:如果在所谓的货盘(pallet)上提供预定数目的集装箱(container),其中每个集装箱都装备有数据载体,并且如果该货盘和在其上所提供的集装箱一起被带入一个通信站的区域内,那么如果为了对全部数据载体以及、进而对全部集装箱进行编目,来执行编目操作,关于此点,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该措施,有可能通过评估该响应信号,以简单方式确定全部数据载体以及、进而该货盘的全部集装箱已经被编目。此外,在该应用实例的情况中,可容易地确定托盘、集装箱和其上装备的数据载体是否已被移出该通信站的通信区,因为再没有一个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使用某一预定传输参数向通信站发送响应信号,此后该通信站可以安排后续托盘将被带入其通信区。
根据本发明的措施进一步有利于达到这样的效果,即:应保留在实际编目操作之外的已编目的数据载体,仍可再次与通信站通信,例如通过发射可由通信站产生的独立唤醒指令,以便在再次的编目操作中能够归入不合要求地或错误地或由于干扰信号而划分为已编目的数据载体,或者通过产生有可能导致暂时关闭射频信号的“加电”复位信号,该射频信号可以通过通信站产生并可被传送给存在于该通信站通信区中的全部数据载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如果识别信号作为响应信号而生成,是非常有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响应信号发生装置则由识别信号发生装置形成。这尤其有利于在电路方面尽可能简单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在即将执行对数据载体的编目而发射识别信号的过程中使用的传输参数,例如可由时隙形成,而用于在编目已经完成之后发射响应信号的传输参数,例如可由不同类型的调制或不同类型的编码形成。为了即将执行的编目,被用来发射识别信号的传输参数也可以由不同类型的调制和不同类型的编码形成。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已经证明尤其有利,即:如果通信站传送编目指令,并且借助于该编目指令在用作传输参数的时隙之间生成时间基准,并作为处理确认指令的结果,如果在后续编目过程期间,每个已经接收并处理确认指令的数据载体,在某一时隙范围内向通信站传送它的响应信号,如果所述传送发生在单个时隙内,关于此点,则已证明尤其有利。这样的解决方案已经证明有利,即:关于特别简单的可实现的电路设计,一方面关于在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之间进行的良好通信,另一方面在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和通信站之间的良好通信。
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方面明显在于下述示例性实施例,并将参照下述示例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以方框电路图的形式,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站基本上在本文上下文中的一部分。
图2以方框电路图的形式,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载体在本文上下文中的一部分,该数据载体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集成电路。
图3在时间图表中,示意性示出在三个连续编目过程中出现的指令和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通信站1,而图2示出数据载体2。数据载体2包括集成电路3。通信站1和数据载体2被设计成彼此进行无接触式通信。在标准应用情况下,多个数据载体2处于与通信站1的通信连接中,数据载体2位于通信站1的通信区内。包含于每个数据载体2内的数据可被读出或数据可被写入每个数据载体2之前,必须借助于与数据载体2以无接触的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站1,来执行多个数据载体2的所谓编目。在这样的编目过程中,对于每个数据载体2,对相应数据载体2非常重要的标识数据ID通过相应的数据载体2向通信站1发送并存储在通信站1中,从而,在通信站1中,对于具有与通信站1通信连接的所有数据载体2,标识数据ID是已知的,所以对于通信站1,有可能能够以受控制的方式通过使用对数据载体非常重要的识别数据ID无差错地进入通信连接,例如,以便从相应数据载体2读出有用数据或将有用数据存入相应数据载体2。
通信站1包括微型计算机4。还可提供固定线路的逻辑电路来代替微型计算机4。此外,通信站1包括石英晶体振荡器5,通过该石英晶体振荡器5可以产生馈送到微型计算机4的时钟信号CLK。微型计算机4经总线连接6连接未在图1中示出的主机,以便能够执行在主机和微型计算机4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微型计算机4,多个装置与功能被实现,然而,这里只在本文详细研究其中基本的装置与功能。
微型计算机4包括过程控制装置7,通过该过程控制装置7,可以控制可在微型计算机4中执行的过程。微型计算机4而且包括编目指令发生装置8、确认指令发生装置9、时隙检测装置10、识别信号检测装置11、冲突检测装置12、编码装置13和解码装置14。微型计算机4还包括一些另外的指令发生装置、信号发生装置、指令检测装置和信号检测装置,然而在此不详细研究它们。
编目指令发生装置8用来产生编目指令INVCO。确认指令发生装置9用来产生确认指令QUITCO。时隙检测装置10用来检测相应的时隙,在该时隙中,至少一个识别信号IDS以及进而包含于其中的标识数据ID在进行编目过程期间被发送给通信站1。识别信号发生装置11用来检测识别信号IDS以及包含于其中的识别数据ID。冲突检测装置12用来检测在至少两个基本上同时在一个时隙内发射的识别信号IDS之间的冲突。编码装置13用来对提供给它们的信号或指令编码、因而也对编目指令INVCO和确认指令QUITCO进行编码。编码装置13在对提供给它们的指令执行编码以后传送已编码指令CCO。解码装置14用来对馈送给它们的已编码识别信号CIDS进行解码。解码装置14在执行解码之后传送已解码的识别信号IDS。
通信站1进一步包括调制装置15,可向调制装置15提供借助于编码装置14产生的已编码指令CCO,而且也可以向调制装置15提供载体信号CS。为了产生载体信号CS,通信站1包括载体信号发生器16,可从石英晶体振荡器5向载体信号发生器16提供时钟信号CLK,载体信号发生器16使用时钟信号CLK产生载体信号CS。通过调制装置15使用提供的编码指令CCO,可以调制载体信号CS,调制装置15在执行调制之后,传送调制过的已编码指令MCCO。调制过的编码指令MCCO可以提供给第一放大器装置17,第一放大器装置17适于放大调制过的已编码指令MCCO。在通信站1需要向数据载体2发射指令的情况下使用编码指令CCO,进行未调制载体信号CS的所述调制。在数据载体2需要向通信站1发射信号的情况下,借助于载体信号发生器16产生的未调制载体信号CS,由调制装置15以未调制的方式传递给第一放大器装置17。调制过的已编码指令MCCO和未调制载体信号CS可通过放大器装置17提供给匹配装置18,匹配装置18将提供给它们的调制过的已编码指令MCCO或载体信号CS传递给站传输装置19,此时,站传输装置19包括传输线圈20。传输线圈20被提供用来与数据载体2传输线圈进行电感耦合即变压器耦合。站传输装置19还可以包括传输偶极,以代替传输线圈20。还可以提供能够以电容的方式或光的方式工作的站传输装置,以代替包括传输线圈20或偶极的站传输装置19。
站传输装置19不但用来通过通信站1向位于通信站1通信区内的数据载体2发送指令和信号,而且用来接收相应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的信号。例如,识别信号IDS将由数据载体2发射给通信站1。所述识别信号IDS以识别信号IDS被编码和调制的方式发射,从而调制过的已编码识别信号MCIDS借助于站传输装置19来接收。接收到的经调制的识别信号MCIDS由站传输装置19经匹配装置18提供给第一滤波器装置21,第一滤波器装置21适于过滤掉干扰分量并向解调装置22传送无扰的调制编码识别信号MCIDS。解调装置22被设计成对提供给它们的调制编码识别信号MCIDS进行解调制。在对已编码识别信号IDS解调以后,解调装置22将已编码识别信号CIDS传送给第二放大器装置23,第二放大器装置23适于放大提供给它们的编码识别信号CIDS。第二滤波器24连接的下游是第二放大器装置23,第二滤波器24适于更进一步的滤波,并在滤波之后将已编码识别信号CIDS传送给解码装置14。
如同已经提到的,提供并设计通信站1,用于与多个数据载体2无接触通信。数据载体2具有如下所述参照图2所示数据载体2相同的设计。
除集成电路3之外,数据载体2包括连接到集成电路3的第一端子26和第二端子27的传输线圈25。通过传输线圈25,经通信站1的传输线圈20,数据载体2能够以无接触的方式与通信站1进行通信。包含于集成电路3中的电容器28与传输线圈25并联。传输线圈25和电容器28形成振荡电路,该振荡电路被调谐到工作频率,并且是数据载体传输装置29的一个元件。数据载体传输装置29还可以包括代替传输线圈25的传输偶极。也可以提供能够以电容的方式或光的方式工作的数据载体传输装置,以代替包括传输线圈25或偶极的数据载体传输装置29。
数据载体2的集成电路3、进而数据载体2包括电源电压发生装置30、时钟信号再生装置31、解调装置32和调制装置33。所述四个装置30、31、32和33都连接到数据载体传输装置29。
电源电压发生装置30用来使用数据载体传输装置传送的信号来产生电源电压V,即,例如使用调制的已编码指令MCCO或使用未调制载体信号CS。电源电压V可借助于电源电压发生装置30产生,其可以提供给集成电路3所有需要电源电压V的元件,然而没有在图2中分别示出不需要电源电压V的元件。“加电”检测装置34连接到电源电压发生装置30,电源电压发生装置30的输出信号即相应的生成电源电压V,可提供给“加电”检测装置34。通过“加电”检测装置34,有可能检测到是否有足够高的电源电压V可用。如果这种足够高的电源电压V可用,“加电”检测装置34传送一个所谓的“加电”复位信号POR。
时钟信号再生装置31用来使用由数据载体传输装置29传送的信号再次产生时钟信号CLK,即例如使用调制编码指令MCCO或使用未调制载体信号CS。时钟信号再生装置31传送时钟信号CLK。可以提供内部振荡器代替时钟信号再生装置31,内部振荡器与由数据载体传输装置29传送的信号无关,并可以通过它产生时钟信号CLK。具体地,如果通信站与数据载体之间的通信在非常高的工作频率上发生,例如在处于所谓的UHF范围或处于微波范围的工作频率上,这样的内部振荡器是有利的。
解调装置32用来对提供给它们的指令和信号进行解码,即,例如对调制编码指令MCCO进行解调。在执行对调制编码指令MCCO的解调制之后,解调装置32传送已编码指令CCO。
调制装置33用来调制信号,例如调制可提供给调制装置33的已编码识别信号CIDS。副载体信号SCS而且还可提供给调制装置33。为了产生副载体信号SCS,提供副载体信号发生器35,可从时钟信号再生装置31向其提供时钟信号CLK,利用时钟信号CLK,副载体信号发生器35产生副载体信号SCS。在执行调制时,例如,通过调制装置33,作为已编码识别信号CIDS的函数,调制副载体信号SCS,其结果,调制装置33传送调制编码标识信号MCIDS,MCIDS接着通过数据载体传输装置29发送给通信站1,关于这一点,具体借助于传输线圈25。
数据载体2的集成电路3以及、进而数据载体2包括微型计算机36。还可提供固化线路的逻辑电路来代替微型计算机36。通过微型计算机36,许多装置与功能被实现,然而,这里本文只更详细地研究其中基本的装置与功能。“加电”复位信号POR和时钟信号CLK可提供给微型计算机36,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早已知的目的。
集成电路3进一步包括经连接38连接到微型计算机36的存储器装置37。存储器装置37包括多个存储区,其中只有一个存储区39用点划线表示。对于数据载体2很重要并非常明确的识别数据ID存入存储区39。许多其它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装置37中,但并不更详细研究。
解码装置40和编码装置41通过该微型计算机36实现。解码装置40被提供用来对提供给它们的指令和信号进行解码,即,也用于对已编码指令CCO进行解码。在对已编码指令CCO解码以后,解码装置40传送解码的指令,例如编目指令INVCO或确认指令QUITCO。编码装置41用来对信号进行编码,例如对识别信号IDS进行编码。在对识别信号IDS进行编码以后,编码装置41传送已编码识别信号CIDS。
此外,通过微型计算机36实现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时隙选择装置45和控制装置46。下面将更详细地研究装置43、44、45和46的功能。此外,微型计算机36包括过程控制装置47,通过过程控制装置47,可以控制可在微型计算机36中执行的过程。
提供并设计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以检测提供给它们的编目指令INVCO。如果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检测到编目指令INVCO,则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传送第一控制信息项CI1。
提供并设计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以检测提供给它们的确认指令QUITCO。如果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则确认指令检测装置传送第二控制信息项CI2。
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用来产生识别信号IDS。为了能够产生所述识别信号IDS,从存储装置37的存储区39读出的识别数据ID被提供给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识别信号IDS通过识别数据ID和诸如安全数据之类的附加数据产生。就此点已经标明,即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同时还形成响应信号发生装置,响应信号可通过它产生,此时,同样通过识别数据ID产生,并通过识别信号IDS形成,但是没有必要必须是这种情况,因为响应信号也可不同于识别信号IDS,下文将更详细地研究响应信号的用途。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生成的识别信号IDS必须被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用于编目。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通信站1和数据载体2的设计是这样的,使得在数据载体2编目期间,编目过程MP1、MP2、MP3、MP4等被连续地执行,在每个编目过程中定义时隙TS的集合TS(1)、TS(2)、TS(3)、TS(N-2)、TS(N-1)、TS(N)、TS(N+1)、TS(K-2)、TS(K-1)和TS(K),这也将在下面参照图3更详细研究它。通过时隙选择装置45,有可能定义时隙TS(1)~TS(N),在时隙TS(1)~TS(N)中,识别信号IDS由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传递给编码装置41,并接着提供给调制装置33,从而由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因此可通过时隙选择装置45从多个时隙中选择一个时隙TS,有可能使用所选时隙将生成的识别信号IDS发送给通信站1。这样的时隙TS将被当作所谓的传输参数,从而时隙选择装置45被当作传输参数选择装置,通过传输参数选择装置,可从多个传输参数中选择一个传输参数,有可能使用所选参数将生成的识别信号IDS发送给通信站1。
为了控制时隙选择装置45,提供了控制装置46。控制装置46在输入侧与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存储器装置37相互作用,而在输出端与时隙选择装置45相互作用,具体通过这样方式,即:可将来自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的第一控制信息项CI1、来自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的第二控制信息项CI2提供给控制装置46,且可由控制装置46将第三控制信息项CI3提供给时隙选择装置45,通过第三控制信息项CI3,可在数据载体2中实现选定时隙TS。正如已经提到的,控制装置46在输入侧与存储器装置37相互作用,具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即识别数据ID可从存储器装置37的存储区39提供给控制装置46。
控制装置46以这种方式设计:作为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检测到编目指令INVCO的结果以及、进而作为接收到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传送的第一控制信息项CI1的结果,保证它们产生并传送这样的第三控制信息项CI3,时隙选择装置45从时隙TS的第一子集TS(1)~TS(N)中选择一个时隙TS。在这个处理过程中,控制装置46使用在该处理过程中同样提供给它们的识别数据ID,在控制装置46中用于此目的的识别数据ID部分,通过在控制装置46中执行的算法计算第三控制信息项CI3,通过这种第三控制信息项CI3,取决于所述识别数据ID部分的时隙TS被选定。然而,时隙TS还可由随机发生器选择,随机发生器早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
此外,控制装置46还以这样的方式来设计,即:作为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以及、进而作为接收到这中情况下由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传送的第二控制信息项CI2的结果,控制装置46适于确定这样的第三控制信息项CI3,通过第三控制信息项CI3来选择某一预定时隙TS,该某一预定时隙来源于时隙TS的第二子集TS(N+1)~TS(K)。
关于这一点,还应当标明的是,作为检测到编目指令INVCO的结果,通过检测到的编目指令INVCO以及、进而通过生成的第一控制信息项CI1,时间基准可在时隙TS之间产生,具体地,在通信站1中发生并消逝的时隙与数据载体2中发生并消逝的时隙之间。对于合乎要求的工作模式、因而对于由通信站1对数据载体2进行合乎要求的编目而言,在通信站1和数据载体2中所述时隙TS之间存在的这种时间基准很重要。
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这样设计,即:作为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进而作为受其影响出现的第二控制信息项CI2和控制装置46生成的第三控制信息项CI3的结果,可由时隙选择装置45来选择时隙范围,时隙范围由时隙TS的第二子集TS(N+1)~TS(K)形成。然而,就此还应指出,在替换的数据载体2未示出的情况下,还可提供一种设计,即:作为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时隙选择装置45被设计成只选择单个某一预定时隙TS。
通过通信站1对多个数据载体2的完整编目过程参照图3描述如下。图3在下面示出彼此三个连续发生的编目过程,即编目过程MP1、MP2和MP3。后续的编目过程MP4在图3仅以更加示意的方式表明。
假设,在数据载体2的编目方法开始时,总共八(8)个数据载体2位于在通信站1的通信区内。通过A、B、C、D、E、F、G和H来表征所述数据载体2。在数据载体2编目方法的开始、因而在第一编目过程MP1的开始,而且在每个更进一步的编目过程MP2、MP3、MP4等等的开始,编目指令INVCO根据指定的传输协议由通信站1产生,并被发送给全部数据载体2。根据所述传输协议,在编目指令INVCO结束时定义等待时间TW。在等待时间TW已经消逝以后,在通信站1和全部数据载体2中,都开始时隙TS集合的第一时隙TS(1),时隙TS的集合或序列包括时隙TS(1)、TS(2)、TS(3)、TS(N-2)、TS(N-1)、TS(N)、TS(N+1)、TS(K-2)、TS(K-1)和TS(K)。时隙的所述集合TS(1)~TS(K)发生在连续的编目过程MP1、MP2和MP3等中的每一个期间。关于该时隙TS,应当再次指出,时隙TS的子集TS(1)~TS(K)包括两个子序列,即第一子序列TS(1)~TS(N),以及第二子序列TS(N+1)~TS(K)。因此,时隙的第一子序列TS(1)~TS(N)被提供,以便在所述第一子序列TS(1)~TS(N)中,仍未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每个都应答通信站1,从而在第一子序列TS(1)~TS(N)中全部仍未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向该通信站1发射它们的识别信号IDS以及、因而也发射它们的标识数据ID。时隙的第二子序列TS(N+1)~TS(K)被提供,以便在第二子序列TS(N+1)~TS(K)中,那些数据载体2每个都对通信站1作出响应,即那些数据载体2已经被编目,并且它们的识别数据I D因而在通信站1中已被了解。此时,全部时隙TS(1)~TS(K)具有相同的长度,即相同的持续时间,但是没有必要必须这样,因为时隙TS具有不同的时间跨度也是可能的,例如时隙TS的时间跨度取决于其中所发射的数据块的长度。
向全部数据载体2发射编目指令INVCO达到这样的效果,即通过每个数据载体2中的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检测到编目指令INVCO,结果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 2在每个数据载体2中传送第一控制信息项CI1,并将其提供给控制装置46。其结果是,通过控制装置46和通过识别数据ID来产生作为识别数据ID部分功能的第三控制信息项CI3,结果,时隙TS的适当选择通过时隙选择装置45从时隙的第一子集TS(1)~TS(N)中做出。作为每个数据载体2的时隙选择装置45的时隙选择的结果,如下所述的情况在根据图3假设的实例中得以实现。
在根据图3假设的实例中,数据载体2以大写字母A表征的识别数据ID-A在第一时隙TS(1)被发送给通信站1。因为只有所述识别数据ID-A在第一时隙TS(1)中通过相应数据载体2被发送给通信站1,结果由识别信号检测装置11明确检测到识别数据ID-A,接着以勿需详述的方式保存在通信站1中,从而所述数据载体2被编目。在相应数据载体2向通信站1发射识别数据ID-A、以及检测到识别数据ID-A之后,通信站1在临近第一时隙TS(1)结束时产生确认指令QUI TCO,并将其发送给以大写字母A表征的数据载体2,结果在相应的数据载体2中通过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 3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从而产生第二控制信息项CI2。
在后续的第二时隙TS(2)中,识别数据ID-B和ID-C由相应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一个时隙内,识别数据ID-B和ID-C被两个数据载体2同时发送给通信站1,所以导致冲突,冲突通过冲突检测装置12来检测。反过来,结果在通信站1没有产生确认指令QUITCO。
在后续的第三时隙TS(3)中,只有以大写字母D表征的数据载体2向通信站1发射识别数据ID-D,结果由识别信号检测装置11检测到识别数据ID-D并且然后存储在通信站1中,从而所述数据载体被编目。接着,确认指令发生装置9在通信站1中产生确认信号QUITCO,由通信站1发送给以大写字母D表征的数据载体2。
接着,根据假设实例,三个相应数据载体2的识别数据ID-E、ID-F和ID-G由所述数据载体2在时隙TS(N-2)发送给通信站1,这再次导致冲突,冲突通过冲突检测装置12来检测,从而防止确认信息项QUITCO的生成。
最后,以大写字母H表征的数据载体2的识别数据ID-H在时隙TS(N-1)被发送给通信站1,识别数据ID-H被借助于识别信号检测装置11检测到,结果所述数据载体2被编目,并且确认指令QUITCO借助于确认指令发生装置9产生,并由通信站1发送给以大写字母H表征的数据载体2。
在时隙TS的第一子集TS(1)~TS(N)的最后一个时隙TS(N)期间,没有其它识别数据出现。同样地,在第一编目过程MP1期间,在时隙TS的第二子集TS(N+1)~TS(K)的时隙中,没有识别数据出现。
在第一编目过程MP1以后,按照传输协议自动开始第二编目过程MP2,在第二编目过程MP2的开始某一时间之后,编目指令INVCO由通信站1发送给数据载体2。然而,相当有可能,在第二编目过程MP2的开始以及、在全部必需的更进一步的编目过程MP3、MP4等的开始,不通过通信站1产生编目指令INVCO,并不将其发送给数据载体2。
在第二编目过程MP2中,相应数据载体2的识别数据ID-B在第一时隙TS(1)中被发送给通信站1,结果对所述数据载体2进行编目,而且在临近第一时隙TS(1)结束时确认指令QUITCO通过通信站1发送给以大写字母B表征的数据载体2。在后续的第二时隙TS(2)中,识别数据ID-C由相应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此后,确认指令QUITCO被发送给相应的数据载体。在第三时隙TS(3)中,识别数据ID-E和ID-G由相应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从而冲突发生并被冲突检测装置12检测到,因此阻止确认信号QUITCO的生成。在时隙TS(N-2)中,识别数据ID-F由相应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结果确认指令QUITCO在时隙TS(N-2)中被发送给相应数据载体2。
现在,在时隙TS的第二子序列TS(N+1)~TS(K)期间,在某一时间之后,那三(3)个数据载体2的识别数据ID-A、ID-D和ID-H以尤其有利的方式,被发送给通信站1,此三(3)个数据载体2已经在先前编目过程MP1期间借助于它们的识别数据ID-A、ID-D和ID-H被编目。在该处理过程中,第二控制信息项CI2从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提供给控制装置46,通过该控制装置46,第三控制信息项CI3在每个相应数据载体2中产生,该控制信息项的结果是,借助于包含在相应数据载体2中的时隙选择装置45,规定以大写字母A表征的数据载体2在时隙TS(N+1)中向通信站1发射它的识别数据ID-A,以大写字母D表征的数据载体2在时隙TS(K-2)中发射它的识别数据ID-D,以大写字母H表征的数据载体2在时隙TS(K)中发射它的识别数据ID-H。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益处,即:在每个编目过程中间,不但仍未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向通信站1发射它们的识别数据ID,而且先前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也附加地向通信站1发射它们的识别数据ID,从而在每个编目过程期间,有利地识别数据ID总是被全部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例如,可以简单方式确定全部数据载体2是否仍然位于通信站1的通信区内。
在后续的编目过程MP3中,在时隙TS的第一子序列TS(1)~TS(N)的期间,识别数据ID-E和ID-G在不同的时隙即在时隙TS(1)和TS(3)中通过相应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其通过识别检测装置11检测,从而然后在通信站1中,以大写字母E和G表征的数据载体2被编目,在所有情况下通过在第一时隙TS(1)和在第三时隙TS(3)中产生确认信号QUITCO并将其传送给相应数据载体2来发信号通知。在第三编目过程MP3中,在时隙TS的第二子序列TS(N+1)~TS(K)的期间,识别数据ID-A、ID-C、ID-B、ID-H、ID-D、和ID-F由相应数据载体2在时隙TS(N+1)、TS(K-2)、TS(K-1)和TS(K)中发送给通信站1。
根据按照如上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万一一个时隙中在至少两个信息数据之间发生冲突,则在所述时隙中不产生确认指令QUITCO。因为如果冲突发生,通信站1在时隙中产生短转移指令,因此该转移指令具有向下一时隙的即时转移,结果,在每个这种时隙中存在可被预防的时间损失。尤其如果在时隙内根本没有识别数据被发送给通信站1,就生成这种转移指令,因为作为产生转移指令的结果,则时间增益特别高。
还应当提到的是,确认指令QUITCO以及生成的任何转移指令,每个都具有比特结构,其既不在源自阅读器、也不在源自数据载体的其它比特序列中产生。
在按照如上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通信站1在检测到合乎要求的识别数据ID之后,在每个相应时隙中生成确认指令QUITCO,并被发送给相应的数据载体2。这种用于某一数据载体2的确认指令QUITCO可包括简单的比特组合或甚至仅仅单个比特。然而,如果确认指令QUITCO包括即将确认的数据载体2的识别数据ID的一部分,它已证明是十分有利的。这保证了实际上只有即将被确认的数据载体2始终得到确认,在两个数据载体在一个时隙内响应的情况下,其防止远离的数据载体2被以不期望的方式而确认,而其中一个数据载体离通信站1很远以至于它的识别数据ID不能到达通信站1。还应当提到的是,绝对没有必要在每个时隙TS中发射确认指令QUITCO,但是在每个编目过程MP1、MP2和MP3结束时,这仍可分别进行。
在根据如上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各种传输参数由时隙TS形成,通过利用传输参数,识别数据ID可由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因此,提供控制装置46,用于控制时隙选择装置45。其它解决方案也是可能的,其中传输参数由不同的编码选项或由不同的调制条件形成。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设计和提供控制装置46,例如,分别用于控制编码装置41或用于控制副载体信号发生器35。在提到的第一种情况下,由控制装置46激活在编码装置41中的不同编码选项,当然,编码装置41具有适于该用途的设计。在所述第二种情况下,控制装置46具有这样的效果,即相互不同的副载体信号SCS通过与副载体频率有关的副载体信号发生器35产生,并且以这种方法实现不同的调制条件。
用于某一数据载体2的确认指令QUITCO包括相应数据载体2的识别数据ID的一部分,还包括与传输参数有关、即按照如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与时隙有关的信息项,通过利用时隙,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的识别数据ID即将在后续的编目过程期间由相应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
应当再次明确指出的是,在时隙TS的第二子集TS(N+1)~TS(K)的期间,识别数据ID即识别信号IDS没有必要必须作为响应信号通过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但是与通过识别数据ID形成的识别信号IDS不同的响应信号也可被发送给通信站1。本文中重要的是,在第一子集TS(1)~TS(N)期间发射的信号是识别信号,用于即将执行的编目,并且在第二子集TS(N+1)~TS(K)期间发射的信号是响应信号,用于确认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的存在。
此外应当提到的是,在用于确认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存在的响应信号不同于用于对数据载体进行编目的识别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响应信号可以是非常短的,且仅包括几个比特,并可仅在单个时隙中被发送给通信站1,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特别有利于允许所述单个时隙发射已被编目的数据载体2的响应信号,以便在时间方面符合等待时间TW。这实现了在尽可能短的编目持续时间方面特别有利的解决方案。
在如上所述按照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假定全部识别数据ID-A、ID-B、ID-C、ID-D、ID-E、ID-F、ID-G、和ID-H彼此不同。然而,应当标明的是,在如下情况下也可应用所述方法,例如,如果一些识别数据是相同的,例如识别数据ID-A、ID-D和ID-H,由于所述识别数据都仅在单个时隙TS内通过相应数据载体2发送给通信站1,则在通信站1中以明确和合乎要求的方式检测到所述识别数据,从而以合乎要求的方式对相应数据载体进行编目。
在如上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其中在时隙TS的第二子集TS(N+1)~TS(K)期间发送给通信站1的响应信号由识别信号IDS形成,至于相应于识别信号IDS的这些响应信号是否在先前执行的编目过程期间被检测到以及、进而相应数据载体2是否已被编目,可检查发送给通信站1的响应信号。如果在所述检查工作期间发现数据载体2在第二子集TS(N+1)~TS(K)期间向通信站1发射了相应于识别信号IDS的响应信号,而不是相应于已知并保存在通信站1中的识别信号IDS,通信站1检测到相应数据载体2还未被编目,此后,通信站1在随后执行附加过程中具有对相应数据载体2进行编目的选项。
在根据如上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假定在执行对数据载体2进行编目的方法期间,预定数目的八(8)个数据载体2位于通信站1的通信区内。然而,应明确指出的是,在执行这种方法的期间,附加的数据载体2还可以进入通信站1的通信区。
Claims (12)
1.一种借助于以无接触方式与多个数据载体(2)进行通信的通信站(1)对该多个数据载体(2)进行编目的方法,其中,连续地执行编目过程(MP1、MP2、MP3、MP4),并且存在于通信站(1)通信区内的数据载体(2)产生识别信号(IDS)并使用可从多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中选择的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向通信站1传送该识别信号(IDS),其中已传送的识别信号(IDS)由通信站(1)来接收,为了在编目过程中明确接收数据载体(2)的识别信号(IDS),通信站(1)产生并传送确认指令(QUITCO),所述数据载体(2)接收和处理该确认指令(QUITCO),其中,作为处理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已接收并处理确认指令(QUITCO)的每个数据载体(2)在后续的编目过程(MP2、MP3、MP4)期间使用某一预定传输参数(TS(N+1)、......TS(K-2)、TS(K-1)、TS(K))向通信站(1)传送响应信号(IDS),该某一预定传输参数(TS(N+1)、......TS(K-2)、TS(K-1)、TS(K))不同于可从中选择用于向通信站(1)发射识别信号(IDS)的一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的多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信号(IDS)作为响应信号(IDS)生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站(1)传送编目指令(INVCO),通过所述编目指令(INVCO),在用作传输参数的时隙之间生成时间基准,并且,作为处理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已接收并处理确认指令(QUITCO)的每个数据载体(2)在后续的编目过程(MP2、MP3、MP4)期间,在某一时隙范围(TS(N+1)、......TS(K-2)、TS(K-1)、TS(K))内向通信站(1)传送它的响应信号(ID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处理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已接收和处理确认指令(QUITCO)的每个数据载体(2)在后续的编目过程(MP2、MP3、MP4)中,在单个时隙(TW)内向通信站(1)传送它的响应信号。
5.一种数据载体(2),其被设计用来与通信站(1)进行无接触式通信,并且包括具有下列装置的集成电路(3),即: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用于产生识别信号(IDS);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用于检测由通信站(1)生成并发送给数据载体(2)的确认指令(QUITCO);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可通过其从多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中选择一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其中生成的识别信号(IDS)可以使用所选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发送给通信站(1);响应信号发生装置(44),用于产生响应信号(IDS);以及控制装置(46),它与响应指令检测装置(43)和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相互作用,作为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可通过该控制装置(46)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控制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即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选择某一预定传输参数(TS(N+1)、......TS(K-2)、TS(K-1)、TS(K)),该某一预定传输参数(TS(N+1)、......TS(K-2)、TS(K-1)、TS(K))不同于可从中选择用于向通信站(1)发射识别信号(IDS)的一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的多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其中生成的响应信号(IDS)可使用某一预定传输参数(TS(N+1)、......TS(K-2)、TS(K-1)、TS(K))被传输到通信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载体(2),其中,所述响应信号发生装置(44)由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形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载体(2),其中,提供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用于检测编目指令(INVCO),通过该装置(42),可在用作传输参数的时隙(TS)之间生成时间基准,并且作为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所述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被设计成选择某一预定时隙范围(TS(N+1)、......TS(K-2)、TS(K-1)、TS(K))。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载体(2),其中,作为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所述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被设计成选择单个某一指定时隙(TW)。
9.一种用于数据载体(2)的集成电路(3),数据载体(2)被设计用来与通信站(1)进行无接触式通信,该集成电路(3)包括下列装置,即: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用于产生识别信号(IDS);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用于检测由通信站(1)生成并发送给数据载体(2)的确认指令(QUITCO);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可通过其从多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中选择一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其中生成的识别信号(IDS)可使用所选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被发送给通信站(1);响应信号发生装置(44),用于产生响应信号(IDS);以及控制装置(46),它与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和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相互作用,作为确认指令检测装置(43)检测到响应指令(QUITCO)的结果,可通过该控制装置(46)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控制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即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选择某一预定传输参数(TS(N+1)、......TS(K-2)、TS(K-1)、TS(K)),该某一预定传输参数(TS(N+1)、......TS(K-2)、TS(K-1)、TS(K))不同于可从中选择用于向通信站(1)发射识别信号(IDS)的一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的多个传输参数(TS(1)、TS(2)、TS(3)、......TS(N-2)、TS(N-1)、TS(N)),其中生成的响应信号(IDS)可使用某一预定传输参数(TS(N+1)、......TS(K-2)、TS(K-1)、TS(K))被传输到通信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电路(3),其中,所述响应信号发生装置(44)由识别信号发生装置(44)形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电路(3),其中,提供编目指令检测装置(42),用于检测编目指令(INVCO),通过该装置(42),可在用作传输参数的时隙(TS)之间生成时间基准,并且作为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所述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被设计成选择某一预定时隙范围(TS(N+1)、......TS(K-2)、TS(K-1)、TS(K))。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电路(3),其中,作为检测到确认指令(QUITCO)的结果,所述传输参数选择装置(45)被设计成选择单个某一指定时隙(TW)。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2100399 | 2002-04-23 | ||
EP02100399.1 | 2002-04-23 | ||
PCT/IB2003/001440 WO2003091938A1 (en) | 2002-04-23 | 2003-04-09 | Method of inventorizing a plurality of data carrier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7096A true CN1647096A (zh) | 2005-07-27 |
CN1647096B CN1647096B (zh) | 2010-05-26 |
Family
ID=29265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0913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47096B (zh) | 2002-04-23 | 2003-04-09 | 对多个数据载体进行编目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22813B2 (zh) |
EP (1) | EP1502230B1 (zh) |
JP (1) | JP4422607B2 (zh) |
CN (1) | CN1647096B (zh) |
AT (1) | ATE448523T1 (zh) |
AU (1) | AU2003219365A1 (zh) |
DE (1) | DE60329999D1 (zh) |
TW (1) | TWI291137B (zh) |
WO (1) | WO200309193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68132A1 (en) * | 2006-05-16 | 2008-03-20 | Georges Kayanakis | Contactless radiofrequency device featuring several antennas and related antenna selection circuit |
CN101114353B (zh) * | 2006-07-26 | 2012-11-28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集装箱跟踪管理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40151A (en) * | 1990-06-15 | 1997-06-17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tags |
JP3100716B2 (ja) * | 1991-01-04 | 2000-10-23 | シーエスアイアール | 識別装置 |
US5940006A (en) * | 1995-12-12 | 1999-08-1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Enhanced uplink modulated backscatter system |
DE19651708A1 (de) * | 1996-12-12 | 1998-06-25 | Altvater Air Data Systems Gmbh | Netz zum Übertragen von Datenpaket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 Netzes |
GB9724183D0 (en) * | 1997-11-14 | 1998-01-14 | British Tech Group | Identification system |
JPH11205334A (ja) * | 1998-01-16 | 1999-07-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非接触icカードの認識システム及び認識方法 |
GB2340692B (en) * | 1998-08-18 | 2002-12-11 | Identec Ltd | Transponder identification system |
US6377203B1 (en) * | 2000-02-01 | 2002-04-23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Collision arbi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multipl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
ATE293268T1 (de) * | 2000-07-31 | 2005-04-15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Kommunikationsstation und datenträger mit verbessertem quittierungsprotokoll |
EP1197909B1 (en) * | 2000-10-13 | 2004-09-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ontactless ic card, respond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
US7253717B2 (en) * | 2000-11-29 | 2007-08-07 | Mobile Technic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d tracking RFID transponders |
-
2003
- 2003-04-09 JP JP2004500240A patent/JP442260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4-09 US US10/512,166 patent/US8022813B2/en active Active
- 2003-04-09 EP EP03715175A patent/EP150223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09 WO PCT/IB2003/001440 patent/WO200309193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4-09 AT AT03715175T patent/ATE448523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4-09 AU AU2003219365A patent/AU200321936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4-09 CN CN03809135.6A patent/CN164709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4-09 DE DE60329999T patent/DE60329999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18 TW TW092109080A patent/TWI29113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04262A (en) | 2004-03-16 |
US20050173526A1 (en) | 2005-08-11 |
DE60329999D1 (de) | 2009-12-24 |
TWI291137B (en) | 2007-12-11 |
JP4422607B2 (ja) | 2010-02-24 |
US8022813B2 (en) | 2011-09-20 |
CN1647096B (zh) | 2010-05-26 |
JP2005524266A (ja) | 2005-08-11 |
ATE448523T1 (de) | 2009-11-15 |
WO2003091938A1 (en) | 2003-11-06 |
AU2003219365A1 (en) | 2003-11-10 |
EP1502230B1 (en) | 2009-11-11 |
EP1502230A1 (en) | 2005-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9088153A1 (en) | Tag identification method, tag anti-collision method, rfid tag | |
CN1710897A (zh) | 阅读器设备及其传输方法和标签 | |
CN1607545A (zh) | 可实时转换协议的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及卡系统 | |
WO2010074374A1 (ko) | 자기장 기반의 저주파 대역 무선통신의 물리계층 구성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실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되어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매체 | |
CN101305383B (zh) | 在信号流中检测定界符模式的方法和rfid阅读器 | |
US20100226461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157688C (zh) | 配备有至少两个解码级的数据承载装置 | |
CN1679044A (zh) | 藉助于通信站清点转发器的方法 | |
CN1714365A (zh) | 辨别应答器是否属于应答器组的方法 | |
CN1240040A (zh) | 非接触型通信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询问器 | |
CN1647096A (zh) | 对多个数据载体进行编目的方法 | |
CN1949244A (zh) | 射频识别系统多读写器协调工作的方法 | |
CN1735893A (zh) | 激活对等通信单元的通信模式的方法 | |
US8749352B2 (en) | Method for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t least one transponder within a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 |
Wang et al. | A novel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with dynamic tag number estimation for RFID systems | |
JP4832757B2 (ja) | データ・キャリア整理分類方法 | |
US20110148599A1 (en) | Rfid reader, rfid tag, and method of recognizing plurality of rfid tags | |
CN1331090C (zh) | 用于以不同的重复频率传送数据的数据载体 | |
CN1462408A (zh) | 带有包含站识别信号生成装置的通信站的转发器系统 | |
JP2006086911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リーダ/ライタ装置及び無線タグ検出方法 | |
CN1639727A (zh) | 借助于不同协议来与应答器及其他通信站进行通信的通信站 | |
EP1642227B1 (en) | Data carrier with modification means for modifying the load period | |
US20050099267A1 (en) | Communication station for communication with transponders and further communication stations with the aid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
US20100085158A1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electronic device and transponder | |
CN1656506A (zh) | 具有用于评估自同步信号信息的信号评估装置的无源数据载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