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4688A - 控制器、程序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程序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4688A
CN1604688A CNA2004100831923A CN200410083192A CN1604688A CN 1604688 A CN1604688 A CN 1604688A CN A2004100831923 A CNA2004100831923 A CN A2004100831923A CN 200410083192 A CN200410083192 A CN 200410083192A CN 1604688 A CN1604688 A CN 1604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ve norm
equipment
state variable
information
en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31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川和也
畑山佳纪
武村浩司
太田晴也
堀吉宏
杉本悦子
日置敏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4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4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04Q9/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ous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烦杂操作,就可顺利且简便地进行设备间的联合控制的控制器。规定包含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应满足其的条件,该条件满足时所执行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的执行标准,在控制器中设定描述了状态变量、条件、控制内容的执行标准,以进行监视端设备和控制端设备间的联合控制。标准生成部(103)根据来自用户IF部(102)的联合控制数据生成执行标准。将该执行标准存储在执行标准DB(106)中。若状态信号接收部(107)从设备接收了状态通知,则将对应于此的状态变量及其值送到标准执行部(105)。标准执行部(105)从执行标准DB(106)中抽出与其匹配的执行标准,并将其控制内容送到设备控制部(108)。

Description

控制器、程序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输入来控制设备的控制器,尤其适合于联合控制多个家庭内设备时使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并标准化了经本地网控制家庭内设备的所谓网络家电系统。该系统将本地服务器等控制器连接到本地网上,通过从该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来控制对象设备。在这里,利用ECHONET、UPnP、SCP等通信协议来进行控制器和家庭内设备间的通信。另外,利用将电源供给到各个家庭内设备的电源供给线等作为通信网。即,通过将家庭内设备和控制器的万能插口(consent)连接到电源终端,从而将家庭内设备和控制器连接到本地网上。
另外,作为该网络系统的构成例,例如,已知有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构成例。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0-276478号公报
在上述本地网系统中,例如,假定若关闭了起居室的电动百叶窗,则彼此联合地控制打开起居室的照明设备等多个家庭内设备的场面。
但是,在UPnP等现有技术中,不能顺利且简便进行这种联合控制。即,现有的UPnP由输出设备控制信号的控制点(CP)和由CP控制的一个或多个设备(本地网系统中为家庭内设备)构成,设备的控制通过CP向各个设备输出控制信号后,从设备接收其响应来实现。即,CP和各个设备一一对应,因此,为了进行设备间的联合控制,必须对CP生成组合多个控制信号而使其动作用的应用程序。这时,需要描述应用程序的程序技术,因此,为了设定一个联合控制,需要烦杂的操作。
另外,在UPnP中,在追加了新设备的情况下,虽然从该设备向CP宣告了自身具有的功能,但是在其他设备间的联合控制中包括该功能的情况下,必须改变或重新修改现有的应用程序,进一步需要烦杂的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那么烦杂的操作、可顺利且简单地进行设备间的联合控制的控制器。
本发明规定包括监视对象的状态变量、应满足该状态变量的条件与满足了该条件时所执行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的执行标准,通过在控制器中设定描述了这些状态变量、条件、控制内容的执行标准,而进行监视端设备和控制端设备间的联合控制。
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特征如下。
技术方案1的发明将发明作为控制器来把握,该控制器包括:输入机构,其用于设定设备间的联合控制;执行标准生成机构,其从由所述输入机构输入的联合控制信息生成联合控制设备间用的执行标准;执行标准存储机构,其按每个执行标准划分存储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的执行标准;执行标准抽出机构,其比较从设备提供的状态信息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存储的执行标准群而抽出适合于所述状态信息的执行标准;设备控制机构,其根据由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抽出的执行标准而对控制对象设备进行控制。在这里,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的执行标准包括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应满足该状态变量的条件、满足了所述条件时执行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并且,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比较从设备供给的状态信息中的状态变量及其值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存储的各个执行标准的状态变量及其条件,而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的执行标准群中抽出两者彼此匹配的执行标准,所述控制机构根据由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抽出的执行标准中含有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来控制该控制端设备。
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控制器中,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本地网等局域网上,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经该网络从所述设备接收状态信息,所述控制机构通过经该网络发送控制信号而对控制对象设备进行控制。
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控制器中,所述执行标准所包含的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包括:识别该状态变量用的信息、识别该监视端设备的类别用的信息与识别该监视端设备的设置场所用的信息。并且,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从由所述设备接收的状态信息中生成包含识别状态变量用的信息、识别该设备的类别用的信息、识别该设备的设置场所用的信息与该状态变量的值的信息,比较所生成的信息与所述执行标准群,而从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的执行标准群中抽出与所生成的信息匹配的执行标准。
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控制器中,所述执行标准中含有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规定为该控制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及其值,该状态变量包括识别该状态变量用的信息、识别该监视端设备的类别用的信息与识别该监视端设备的设置场所用的信息。所述控制机构从作为控制内容含有的识别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类别用的信息与识别所述监视端设备的设置场所用的信息中特定控制对象设备,且从作为控制内容含有的状态变量及其值中确定该控制对象设备的控制内容。
技术方案5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中,所述执行标准中含有用来设定执行了该执行标准时,是否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删除该执行标准的模式设定信息。而且,所述控制机构在执行了基于执行标准的控制后,参照该执行标准中含有的模式设定信息,并根据该模式设定信息,进行该执行标准的删除。
技术方案6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中,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的执行标准包括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应满足该状态变量的条件与满足了所述条件时、特定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删去的执行标准的信息。
技术方案7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中,在多个监视端设备中设定的各设定条件都满足时,设定联合控制,以便执行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动作的情况下,对每个监视端设备的设定条件准备所述执行标准,在准备完的各个执行标准中包含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及其条件与和该准备完的执行标准相关联用的信息。
技术方案8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中,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按每个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来区分、存储所述执行标准群。
技术方案9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控制器中,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对同一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构成存储信息的数据结构,以使其可对应多组存储由应满足该状态变量的条件与所述条件满足时所执行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所构成的组,当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了执行标准时,从该执行标准中抽出应满足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的条件与满足了所述条件时所执行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来构成组,并对应于相应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来存储该组。
技术方案10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或9所述的控制器中,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比较从设备供给的状态信息中的状态变量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存储的划分执行标准群的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而特定两者彼此匹配的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并从对应于所特定的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的执行标准群中抽出包含相当于从所述设备供给的状态信息中的状态变量的值的条件的执行标准。
技术方案11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中,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在存储了执行标准时,检索与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的执行标准中的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一致的所述状态变量的划分,比较属于所检索的该划分的所述条件—控制内容的组和成为存储对象的执行标准的所述条件及控制内容,判断两者是否不矛盾,并根据判断结果来控制存储。
技术方案1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中,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比较已经存储的执行标准群中,属于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的划分的所述条件—控制内容的组,检索有相互矛盾的组,并根据检测结果来控制已存储信息。
技术方案1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1或12所述的控制器中,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在所述条件重复且所述控制内容不同时,判断为两执行标准间有矛盾。
技术方案14的发明,将本发明作为程序来把握,是一种至少将技术方案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各机构的功能提供给计算机用的程序。
技术方案15的发明,将本发明作为存储介质来把握,是一种存储了至少将技术方案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各机构的功能提供给计算机用的程序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并不限于家庭内设备的联合控制,也可适用于其他设备间的联合控制。
本发明的特征乃至其技术意义与效果可根据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更加明白。但是,下面的实施方式始终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乃至各构成要件的术语的意义等并不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在控制器中设定描述了状态变量、条件、控制内容的执行标准,而进行监视端设备和控制端设备间的联合控制,所以即使不另外生成复杂的应用程序,也可简单地设定各设备间的联合控制。
另外,即使在将新设备连接到网络的情况下也无需改变或改写与该设备相关联以外的现有的执行标准,仅通过改变与该新设备相关的执行标准或生成新执行标准就可以了。
此外,如技术方案2~4所示,通过将监视端设备及其状态条件、控制端设备及其控制状态规定为设备的状态变量、设备的类别、设备的设置场所和状态变量的值(条件),从而可顺利且适当地特定与网络相连的各设备及其状态,可高效地进行联合控制。尤其,如下面的实施方式那样,若用公共的数据单位(事件)来管理监视端设备及其状态条件、控制端设备及其控制状态,则可简化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和执行标准的对照处理,可减轻联合控制时的处理负担。
进一步,如技术方案5所述,若可设定删去执行标准的可否,则可在每次重新设定期间省去通常进行的联合控制,可进一步简化联合控制设定时的手续。
另外,如技术方案6所述,若由执行标准生成机构所生成的执行标准中包含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应满足该状态变量的条件、满足了所述条件时特定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删去的执行标准的信息,则可与标准执行同样,通过处理删去已执行标准,可实现已执行标准的删去处理的简化。
另外,如技术方案7那样,通过设定执行标准,从而在多个监视端设备中设定的各设定条件都满足时,可以设定执行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动作这样的联合控制。
如技术方案8或9那样,若按每个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来划分存储执行标准群,则可简化联合控制时的执行标准的抽出处理。即,如技术方案10所示,比较从设备供给的状态信息中的状态变量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存储的划分执行标准群的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特定两者彼此匹配的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从对应于所特定的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的执行标准群中抽出包含相当于由所述设备供给的状态信息中的状态变量的值的条件的执行标准,从而即便不完全检索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有的执行标准,也可高效地抽出联合控制所需的执行标准。
根据技术方案8或9的发明,也可以达到可简单检测执行标准间的相互矛盾的效果。即,如技术方案11~13所示,即使不完全检索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存储的所有执行标准,而仅调查属于一个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的划分的条件—控制内容的组,就可检测出执行标准间的相互矛盾,由此,可以简化相互矛盾的检测处理。
除此之外,根据技术方案8或9的发明,如下面的实施例4所述,还可同时达到可简化执行标准群的维护操作的效果。
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的效果,可通过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本地网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设备DB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事件和执行标准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执行标准DB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联合控制时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2的执行标准DB的构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联合控制时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3的执行标准DB的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4的执行标准DB的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5的本地网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5的执行标准注册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5的执行标准删除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5的标准DB管理表格的构成的图。
图中:100-控制器,101-通信控制部,102-用户IF部,103-标准生成部,105-标准执行部,106-执行标准DB,107-状态信号接收部,108-设备控制部,110-标准执行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表示实施例1的本地网系统的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00和家庭内设备1a~1c、2a~2g、…经本地网连接。在这里,与上述现有例相同,控制器100和家庭内设备1a~1c、2a~2g、…间的通信可利用ECHONET、UPnP、SCP等通信协议。另外,可以利用向各家庭内设备供给电源的电源供给线等作为通信网。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器100在硬件上可由任意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他LSI等来实现。另外,在软件上可通过装载到存储器中的具有记录控制功能的程序等来实现。图1表示由硬件和软件实现的控制器100的功能块。当然这些功能块可仅由硬件、仅由软件或这些的组合等各种形态来实现。
如图1所示,控制器100由通信控制部101、用户IF部102、标准生成部103、设备DB104、标准执行部105、执行标准DB106、状态信号接收部107和设备控制部108构成。
通信控制部101控制经由网络等外部通信网的数据通信。在这里,通信控制部101若从外部接收了联合控制用数据,则将其向标准生成部103输出。另外,在该联合控制用数据中添加发送源用户的用户ID及其参数。通信控制部101将这些用户ID和密码与联合控制数据一起送到标准生成部103。
用户IF部102向用户提示联合控制设定用的输入画面、例如由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等构成的输入画面。并且,向标准生成部103输出经该输入画面输入的联合控制用数据。另外,该输入画面中包括请求输入用户ID和密码的项目。因此,与联合控制数据一起,从用户同时输入自己的用户ID和密码。用户IF部102将这些用户ID和密码与联合控制数据一起送到标准生成部103。
标准生成部103根据从用户IF部102或通信控制部101接收的联合控制数据生成执行标准(后述),并将其输出到标准执行部105。这时,比较从通信控制部101或用户IF部102接收的用户ID及密码与设备DB中存储的用户ID及密码,以验证是否有该联合控制的设定权限。在这里,设备DB104是存储连接到本地网的家庭内设备的信息的数据库。
图2表示设备DB104中存储的数据构成。设备DB104中按每个设备区分存储有家庭内设备的名称(设备名)、该家庭内设备的设置场所(位置)、可利用该家庭内设备的用户的识别信息(用户ID)和其密码。另外,当家庭内设备连接到本地网时,在设备DB104中自动或手动注册图2所示的该设备的信息。
标准生成部103在根据从通信控制部101或用户IF部102接收的联合控制用数据生成执行标准之前,从设备DB104中抽出控制端设备的用户ID和密码,并验证这些是否与从通信控制部101或用户IF部102接收的用户ID和密码一致。并且,在一致时,根据所接收的联合控制用数据生成执行标准,并向标准执行部105输出。另一方面,在不一致时,将错误通知发送到通信控制部101或用户IF部102。
回到图1,标准执行部105将从标准生成部103接收的执行标准注册到执行标准DB106。另外,若从状态信号接收部107接收了状态数据(事件),则参照执行标准DB106中注册的执行标准,适当将控制数据(动作)输出到设备控制部108。另外,后面详述事件和动作的构成与标准执行部105的处理。此外,后面详述执行标准DB106中注册的数据构成。
状态信号接收部107将经本地网从家庭内设备1a~1c、2a~2g、…接收的状态信号(基于ECHONET、UPnP、SCP等通信协议的信号)转换为状态数据(事件)后,将其输出到标准执行部105。
设备控制部108将从标准执行部105接收的控制数据(动作)转换为控制信号(基于ECHONET、UPnP、SCP等通信协议的信号)后,经本地网,发送到控制对象的家庭内设备。另外,在对没有发送状态信号的设备(例如图1的照明设备2g)发送了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代理对应于该控制动作的状态数据(事件)的生成,将所生成的状态数据(事件)发送到标准执行部105。另外,例如通过参照描述了家庭内设备的功能·规格的管理表来进行控制端设备是否是发送状态信号的设备的判别。该管理表除了内置于设备控制部108的形态之外,也可以为同时注册在设备DB104中而进行参照的形态。
接着,参照图3,说明事件的结构和执行标准的结构。
图3(a)表示事件的结构。在这里,所谓事件是指用来规定对象(事件的状态:后述)的最小数据单位,由识别对象用的事件段落和规定对象的内容用的“Value”构成。
通常,在进行设备间的联合控制的情况下,当一个设备(监视端设备)为某一状态时,取变更其他设备(控制端设备)的状态的控制形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对象”的公共概念来捕捉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和控制端设备的状态,并以“事件”这样的数据单位来表现该概念。
因此,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和控制端设备的状态都由事件表现。例如,在设定了“若起居室的温度为26度,则打开起居室的冷气”这样的联合控制的情况下,若监视端设备为温度计、控制端设备为空气调节器,则都由事件来表现温度计的温度状态和空气调节器的驱动状态。
另外,如图3(a)所示,事件划分为Name、Device、Location、Value。
其中,“Name”规定该设备的状态变量。例如,若该设备是空气调节器,则为“冷气”、“暖气”、“除湿”、“送风”等。另外,“Device”规定该设备的名称。例如,为空气调节器、温度计、DVD等。此外,“Location”规定该设备的设置场所。例如,为起居室、大门、子女房间1、子女房间2等。再有,“Value”规定由“Name”规定的状态变量的内容(值)。例如,若“Name”是温度,则为“26度”,另外,若“Name”为冷气,则为“ON”等。
在联合控制中,若是监视端设备,则该事件表示该监视端设备当前时刻的对象的内容,若是控制端设备,则表示该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后的对象的内容。例如,如上所述,在设定“若起居室的温度为26度,则打开起居室的冷气”的联合控制的情况下,监视端对象为Name=温度、Device=温度计、Location=起居室、Value=26度以上,控制端对象为Name=冷气、Device=空气调节器、Location=起居室、Value=ON。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图3(b)所示的执行标准来规定该联合控制。
在这里,如该图所示,一个执行标准由事件、条件(condition)、动作构成。其中,在事件中描述了监视端对象的事件段落。另外,在条件中,描述了基于监视端对象的Value的判断条件。进一步,在动作中仍描述了控制端对象的事件。如上所述,由标准生成部103生成该执行标准。依次在执行标准DB106中注册所生成的执行标准。
图4表示执行标准DB106中注册的执行标准的构成例。
在该图中,标准No.001中注册了上述的“若起居室的温度为26度以上,则打开起居室的冷气”的执行标准。即,在该执行标准的事件中作为监视端对象的事件段落,描述为Name=温度、Device=温度计、Location=起居室。另外,在条件中描述了Value=26度以上来作为监视端对象的Value。并且,在动作中作为控制端对象的事件,描述了Name=冷气、Device=空气调节器、Location=起居室、Value=ON。
另外,可使用该执行标准,联合控制3台以上的设备。
该图所示的“A”示例了连续地联合控制3台设备时的执行标准。即,由标准No.002的执行标准和标准No.003的执行标准设定“下午6点后,打开大门的照明,关闭起居室的百叶窗。”的联合控制。
在这里,在标准No.002的执行标准中设定了“下午6点后,打开大门的照明。”的联合控制,另外,在标准No.003的执行标准中设定了“打开大门的照明后,关闭起居室的电动百叶窗。”的联合控制。因此,若执行标准No.002的执行标准,则接着执行标准No.003的执行标准,由此,在一系列的流程中联合控制时钟、照明设备和电动百叶窗。
另外,该图所示的“B”示例了以两台设备的状态为条件,来联合控制其他设备时的执行标准。即,由标准No.010的执行标准和标准No.011的执行标准,设定“关闭起居室的电动百叶窗,且若起居室的人体感应传感器检测出人,则打开起居室的照明”的联合控制。
在这里,标准No.010的执行标准中虽然与通常的联合控制时相同,在“事件”和“条件”中记载了监视端对象的事件,但是在动作中代替控制端对象的事件,而描述了作为跳到端执行标准的标准No.011。由此,当标准No.010中描述的监视端设备(起居室的电动百叶窗)的“事件”及“条件”和标准No.011中描述的监视端设备(起居室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的“事件”及“条件”两者同时满足时,执行标准No.012中描述的监视端设备(起居室的照明设备)的“动作”。
上述执行标准由执行标准生成部103生成。这时,从通信控制部101或用户IF部102向标准生成部103供给上述执行标准的生成所需的数据,即,将特定监视端设备和控制端设备的对象用的数据作为联合控制数据。例如,在用户IF部102的输入画面中包括取得这些数据用的输入项目。
接着,参照图5的流程图来说明上述本地网系统中的联合控制时的动作。
若从连接到本地网的设备中接收了状态通知(状态信号)(S201、S101),则状态信号接收部107将该状态通知转换为事件(S102),并将其送到标准执行部105。标准执行部105比较所接收事件的事件段落与在执行标准DB106中注册的各个执行标准的“事件”,判断描述了与该事件段落一致的“事件”的执行标准是否注册在执行标准DB106中(S104)。
在这里,在该执行标准没有注册在执行标准DB106中的情况下,返回到S101,等待接收下一个状态通知。另一方面,在注册了该执行标准的情况下,比较该执行标准的条件与从状态信号接收部107接收的事件中的Value(S105),判断该Value是否适合于该执行标准的条件(S106)。
在这里,在Value不适合于条件的情况下返回到S101,等待接收下一状态通知。另一方面,在Value适合于条件时,将该执行标准的“动作”送到设备控制部108。设备控制部108从所接收的“动作”中的“Device”和“Location”的规定中特定控制对象设备,同时,从“Name”和“Value”中把握该设备的控制内容。并且,生成对应于该控制内容的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到该控制端设备(S107)。
控制对象设备若接收了控制信号(S202),则将自己的动作状态切换到对应于该控制信号的动作状态(S203),并将表示切换后的动作状态的状态通知(状态信号)发送到状态信号接收部107(S204)。状态信号接收部107将所接收的状态通知转换为事件后,将其送到标准执行部105(S108)。标准执行部105从所接收的事件中特定已执行标准,并从执行标准DB中删去该已执行的执行标准(S109)。并且,返回到S101,等待接收下一状态通知。
另外,在S107中,在对没有发送状态通知的设备发送了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省略S202~S204的处理。这时,假定由控制对象设备执行该控制动作,由设备控制部108生成事件后,将其送到标准执行部105。标准执行部105根据该事件,进行上述S108的处理。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仅通过生成描述了“事件”、“条件”、“动作”的执行标准后,将其注册到执行标准DB106中即可执行设备间的联合控制,故即使不另外生成复杂的应用程序,也可简单设定各设备间的联合控制。
另外,即使在将新设备连接到本地网的情况下,也不必改变或改写除与该设备相关联以外的现有执行标准,仅通过进行与该新设备相关的执行标准的改变或新执行标准的生成就可以了。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虽然从执行标准DB106中删去了已执行的执行标准,但是也可根据用户的设定,限制执行标准的删去。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存储在执行标准DB106的数据中包含“设定模式”,在输入控制数据时,根据用户的意思,可任意设定可否删去已执行的执行标准。另外,在该图中,在设定模式为“1”时,限制删去已执行的执行标准。
这时,如图7那样改变联合控制时的处理流程。即,与上述图5的处理流程相比,追加S121,当从控制对象设备接收了状态通知时(S108),仅在该已执行的执行标准的设定模式为“0”时(S121),从执行标准DB106中删去该已执行的执行标准(S109)。
根据图6和图7的变形例,可在每次重新设定期间省去通常进行的联合控制,可进一步简化联合控制设定时的手续。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中,从设备发送的状态通知生成事件,标准执行部105解释该事件并特定已执行标准,而删去所特定的已执行标准,但是例如,也可如图8所示,在执行标准DB1016中预先注册用来删去已执行标准的执行标准(该图的No.004的执行标准),并根据该执行标准从执行标准DB106中删去已执行标准。由此,标准执行部105不需要担负特定已执行标准的处理负担,可简化标准执行部105的处理。
另外,在图8所示的(A)的情况下,通过No.002和No.003的执行标准,进行“下午6点后,打开大门的照明,关闭起居室的百叶窗”的联合控制,若通过执行该联合控制而从电动百叶窗发送了“关闭起居室的百叶窗。”的状态通知,则从状态信号接收部107向标准执行部105发送对应于该状态通知的事件、Name=开关状态、Device=电动百叶窗、Location=起居室、Value=关闭。并且,执行与该事件匹配的No.002的执行标准,并从执行标准DB106中删去No.002~No.004的执行标准而作为其动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例了描述有条件的执行标准,但还可有将省略了条件的描述的执行标准注册到执行标准DB106中的联合控制的形态。例如,在监视对象设备的状态变量变化时(不限定变化的条件),在使控制对象设备执行特定(动作)的动作的情况下,仅在执行标准中描述“事件”,条件为NULL。这时,若从监视对象设备发送了与“事件”中描述的状态变量相关的状态通知,则不管该状态变量的值(Value),一律执行该执行标准的动作中描述的控制动作。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每个联合控制生成执行标准,并将其分别注册到执行标准DB106中,但是也可代替此,如图9所示,对公共的一个事件注册多种条件和动作的组。这时,根据一组条件和动作(对pair),来设定一个联合控制。
例如,在图9中,在标准No.001中,针对每个对注册与Name=温度、Device=温度计、Location=起居室的事件相关的联合控制。其中,在对No.001中设定“若温度为26度以上,则打开起居室的冷气”的条件和动作,另外,在对No.002中设定“若温度为23度以下,则关闭起居室的冷气”的条件和动作。
另外,在该图中,在标准No.033中针对每个对注册与Name=开关状态、Device=电动百叶窗、Location=起居室的事件相关的联合控制。其中,在对No.001中设定“若开关状态为关闭,则删去标准No.12的对No.3的对和本身(标准No.33的对No.01的对)”的条件和动作,另外,在对No.002中设定“若开关状态为关闭,则执行标准No.36的对No.3的对的控制”的条件和动作。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以对为单位注册联合控制。按每个对进行联合控制的追加和删去、修正。另外,还使用对进行一个控制与另一控制的链接。另外,下面,参照流程图详细描述对的追加、删除的处理动作。
图10表示本实施例的控制器100的构成例。
控制器100与上述图1所示的控制器100相比,标准执行部110的功能不同。即,标准执行部110除了上述图1的标准执行部105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判断由标准生成部103生成的执行标准是否与已经注册在执行标准DB106中的执行标准(对)矛盾的矛盾判断功能与没有矛盾时,从由标准生成部103供给的执行标准中抽出条件和动作来构成对,并将其追加到相应的标准No.中的标准合成功能。
而且,可如上述图9所示那样地变更执行标准DB106的数据结构。对于其他结构与上述图1相同。
图11表示执行标准注册时的处理动作。
若由标准生成部103生成了执行标准(S301),则标准执行部110参照执行标准DB106(S302),判断与所生成的执行标准的事件相同的事件是否已存在于执行标准DB106中(S303)。在这里,若不存在(S303:否),则将所生成的执行标准新注册到执行标准DB106中(S307)。这时,将执行标准的条件和动作作为对,而将对No.001添加到其上(S309)后,注册到执行标准DB106中。
另一方面,在与所生成的执行标准的事件相同的事件已经存在于执行标准DB106中的情况下(S303:是),标准执行部110依次参照属于该事件的对。例如,在所生成的执行标准为Name=温度、Device=温度计、Location=起居室的情况下,参照属于图9所示的标准No.001的对1、对2…。并且,抽出所生成的执行标准的条件的Name、Device、Location-致的对(S304),并判断所抽出的对中所生成的执行标准和条件(Value)是否重复,且是否存在动作(Value)不同的对(S305)。所谓条件(Value)重复是指,例如“26度以上”和“26度以上”这样完全一致的情况与“26度以上”和“27度以上”或“26度以上”和“27度以下”这样局部重复的情况。
若S305的判断为是,则将所生成的执行标准设为与已经注册的执行标准矛盾(处于控制矛盾的关系),而进行错误显示等错误输出处理(S308)。这时,不在执行标准DB106中注册所生成的执行标准。
例如,若所生成的执行标准为事件(Name=温度、Device=空气调节器、Location=起居室)、条件(Value=27度以下)、动作(Name=冷气、Device=空气调节器、Location=起居室、Value=OFF),则图9的标准No.001的对No.001和条件(Value=26度以上)重复,且动作(Value=ON)不同,则不将该执行标准注册到执行标准DB106中。
若S305的判断为否,则从所生成的执行标准的条件和动作构成对,将对No.添加到其上(S306),注册到执行标准DB106中,以使其属于该事件(在S303中为同一事件)。这时,标准执行部110在属于该事件(标准No.)的对中,将最终的对No.(=k)加上1后的对No.添加到该对(S306)。
图12表示执行标准删除时的处理动作。
若开始删除处理,则标准执行部110以标准No.和对No.为基础特定删除对象的对,并从执行标准DB106中删除该对(S401)。接着,标准执行部110判断执行了该删除的结果、该对所属的标准No.中是否没有对残留(S402),在有残留的情况下,进行提供给残留对的对No.的重新编号(S403)。具体而言,当删除中间的对No.的对时,进行重新编号,以便保持对No.的连续性,使得后面的对No.各上移一位。并且,当通过该删除和重新编号,联合控制的链接状态不合适的情况下,修改对应的对的描述,以使链接状态为合适状态(S404)。
例如,图9的标准No.033的对No.002中,在链接端对(标准No.036、对No.003)的对No.从对No.003重新编号为对No.02的情况下,将标准No.033的对No.002的描述从“链接→标准36/对3”修正为“链接→标准36/对2”。另外,在删除了链接端对(标准No.036、对No.003)的情况下,将标准No.033的对No.002的描述修正为“NULL”。
另一方面,在S402中,判断为该标准No.中没有残留对的情况下,标准执行部110从执行标准DB106中删除该标准本身(S405)。并且,与上述相同,在S404中,进行链接的整理。
根据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相比,可以显著减轻联合控制执行时的处理负担。
即,在上述实施例1中,由于容易且分别注册执行标准,故需要完全检索执行标准DB106中的执行标准,来抽出相当于事件(来自设备的状态通知)的执行标准。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对每个事件整理对(条件和动作),故可以仅通过检索与事件(来自设备的状态通知)一致的事件划分(标准No.),从属于检索到的事件划分(标准No.)的对群中检索相应的对,即使不完全检索所有的执行标准,也可高效地抽出该执行标准(对)。
另外,如本实施例那样,若按每个事件整理对(条件和动作),还可以达到可简单进行相互矛盾的执行标准(对)的检测的效果。即,仅对各事件的对群判断执行标准间的相互矛盾就可以了。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执行标准注册时检测出相互矛盾,可预先防止注册矛盾的执行标准(对),但是一旦注册了执行标准(对),也可在注册后检测出相互矛盾的对,而排除相互矛盾的对。这时也可仅对属于该事件的对群检测相互矛盾,故与上述实施例1那样、简单且分别注册执行标准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简化相互矛盾的检测处理。这种情况下,作为相互矛盾的检测方法,也可使用例如上述图11的S305的处理方法。
另外,如本实施例那样,若按每个事件整理对(条件和动作),则可以达到可简化维护已注册的执行标准时的操作的效果。例如,在维护与特定的事件相关的联合控制的情况下,仅调查相应事件的对群就可以了,可以极其简单地进行维护。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实现标准执行时的处理的简化、相互矛盾的执行标准的检测处理的简化、标准维护时的操作的简化。
另外,在上述中,虽然根据对的删除来重新编号对No.,但是也可不进行重新编号处理,而将删除后的对的对No.提供给之后相对该事件注册的对。这样,不会因重新编号而使对之间的链接状态变为不恰当,因此,不需要另外进行如上所述那样的修正链接源对的描述的处理。
此外,该情况下,也可使用图13所示的标准DB管理表格,按每个标准No.管理对No.的使用状况。图中,标志“1”表示No.在使用中,另外,标志“0”表示删除了对的对No.为空状态。也可将该标准管理表格另外追加到例如执行标准DB106中。
但是,这时,若该标准No.的对No.全部在使用中,则与上述相同,将1加到最终的对No.(=k)的对No.提供给新追加的对。另外,在删除了链接端对的情况下,与上述相同,需要将链接源对的描述改变为NULL。这是因为若不这样,则链接了与链接源对没有关系的对。
在上述中,虽然在要新注册的对与已经注册的对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使要新注册的对的注册无效,但是也可代替此,删除已注册的对,而使要新注册的对的注册有效。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当然可以有其他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用户ID和密码进行用户认证,但是也可代替此,使用指纹认证等认证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划分为Name、Device、Location、Value的事件来进行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化的监视和联合控制标准的设定,但是上述事件的数据结构是一例,也可采用其他数据结构,来作为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现为事件的状态变化信息的数据结构和联合控制标准的数据结构。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在技术方案的范围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5)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机构,其用于设定设备间的联合控制;
执行标准生成机构,其从由所述输入机构输入的联合控制信息生成联合控制设备间用的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存储机构,其存储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的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抽出机构,其比较从设备供给的状态信息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存储的执行标准群,抽出适合于所述状态信息的执行标准;和
设备控制机构,其根据由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抽出的执行标准来控制控制对象设备,
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的执行标准包括: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应满足该状态变量的条件、满足了所述条件时执行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
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比较从设备供给的状态信息中的状态变量及其值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存储的各个执行标准的状态变量及其条件,并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的执行标准群中抽出两者彼此匹配的执行标准,
所述控制机构根据由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抽出的执行标准所包含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来控制该控制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本地网等局域网上,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经由该网络从所述设备接收状态信息,所述控制机构通过经由该网络发送控制信号而对控制对象设备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标准所包含的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包括:识别该状态变量用的信息、识别该监视端设备的类别用的信息与识别该监视端设备的设置场所用的信息,
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从由所述设备接收的状态信息,生成包含识别状态变量用的信息、识别该设备的类别用的信息、识别该设备的设置场所用的信息与该状态变量的值的信息,比较所生成的信息与所述执行标准群,而从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的执行标准群中抽出与所生成的信息匹配的执行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标准中含有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规定为该控制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及其值,该状态变量包括识别该状态变量用的信息、识别该监视端设备的类别用的信息与识别该监视端设备的设置场所用的信息,
所述控制机构从作为控制内容含有的识别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类别用的信息与识别所述监视端设备的设置场所用的信息中特定控制对象设备,且从作为控制内容含有的状态变量及其值中确定该控制对象设备的控制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标准中含有用来设定执行了该执行标准时、是否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删除该执行标准的模式设定信息,
所述控制机构在执行了基于执行标准的控制后,参照该执行标准中含有的模式设定信息,并根据该模式设定信息,进行该执行标准的删除。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的执行标准包括: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应满足该状态变量的条件与满足了所述条件时、特定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删去的执行标准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多个监视端设备中设定的各设定条件都满足时,设定联合控制,以便执行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动作的情况下,对每个监视端设备的设定条件准备所述执行标准,在准备完的各个执行标准中包含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及其条件与和该准备完的执行标准相关联用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按每个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来区分存储所述执行标准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对同一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构成存储信息的数据结构,以使其可对应多组存储由应满足该状态变量的条件与所述条件满足时所执行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所构成的组,当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了执行标准时,从该执行标准中抽出应满足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的条件与满足了所述条件时所执行的控制端设备的控制内容来构成组,并对应于相应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来存储该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标准抽出机构比较从设备供给的状态信息中的状态变量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中存储的划分执行标准群的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以特定两者彼此匹配的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并从对应于所特定的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的执行标准群中抽出包含相当于从所述设备供给的状态信息中的状态变量的值的条件的执行标准。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在存储执行标准时,检索与由所述执行标准生成机构生成的执行标准中的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一致的所述状态变量的划分,比较属于所检索到的该划分的所述条件-控制内容的组和成为存储对象的执行标准的所述条件与控制内容,判断两者是否不矛盾,并根据判断结果来控制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比较已存储的执行标准群中、属于所述监视端设备的状态变量的划分的所述条件-控制内容的组,检索有相互矛盾的组,并根据检测结果来控制已存储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标准存储机构在所述条件重复且所述控制内容不同时,判断为两执行标准间有矛盾。
14.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用于至少将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各机构的功能提供给计算机。
1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了至少将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各机构的功能提供给计算机用的程序。
CNA2004100831923A 2003-09-30 2004-09-29 控制器、程序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6046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42596 2003-09-30
JP2003342596 2003-09-30
JP2003396332A JP2005130423A (ja) 2003-09-30 2003-11-26 コントローラ、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3396332 2003-11-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4688A true CN1604688A (zh) 2005-04-06

Family

ID=34655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831923A Pending CN1604688A (zh) 2003-09-30 2004-09-29 控制器、程序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130423A (zh)
KR (1) KR20050031959A (zh)
CN (1) CN16046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8711A (zh) * 2006-03-22 2014-11-19 核心无线许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电话和upnp控制点整合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49604A (zh) * 2015-06-12 2016-12-2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632499A (zh) * 2019-03-15 2021-11-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和设备管理服务的提供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5892B2 (ja) * 2003-11-20 2010-08-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連携制御装置、連携制御方法およびサービス連携システム
JP4602206B2 (ja) * 2005-09-05 2010-12-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操作履歴蓄積用再生映像抽出装置及び操作履歴蓄積用再生映像抽出方法
JP4637050B2 (ja) * 2006-05-01 2011-02-2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機器制御装置とその動作方法
KR100791298B1 (ko) * 2006-05-19 2008-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홈 네트워크에서의 디바이스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08033618A (ja) * 2006-07-28 2008-02-14 Hitachi Ltd マネージャ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952384B2 (ja) * 2007-05-31 2012-06-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被制御機器、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150166B2 (ja) 2007-08-24 2013-02-20 株式会社東芝 設備機器集合生成支援装置及び方法
JP5118518B2 (ja) * 2008-03-12 2013-01-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055121A (ja) * 2009-08-31 2011-03-17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124665A (ja) * 2009-12-08 2011-06-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及び設備機器システム
WO2011145381A1 (ja) * 2010-05-21 2011-1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ラ、ライト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5473810B2 (ja) * 2010-07-16 2014-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01217B2 (ja) * 2011-10-18 2016-04-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遠隔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機器遠隔制御方法
ES2735021T3 (es) 2013-02-20 2019-12-13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y dispositivo de activación de operación para comunicaciones máquina a máquina
WO2014189106A1 (ja) * 2013-05-23 2014-1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機器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142659B (zh) * 2013-11-12 2017-02-15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场景切换方法及系统
JP2015195509A (ja) 2014-03-31 2015-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画像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6320569B2 (ja) * 2015-01-14 2018-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宅内制御装置および宅内制御システム
JP6567986B2 (ja) * 2015-06-12 2019-08-2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73645B2 (ja) 2016-09-29 2021-05-1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バイス連携支援システム
JP2018063537A (ja) * 2016-10-12 2018-04-19 株式会社東芝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電子機器、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JP7281684B2 (ja) * 2018-07-10 2023-05-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方法、機器情報出力システム、機器情報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95026A (ja) * 2019-05-27 2020-1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設定装置、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定方法
JP7442437B2 (ja) 2020-12-28 2024-03-04 株式会社Lixil 遠隔制御装置、遠隔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78715A (ko) * 1996-05-21 1997-12-12 손영목 원격조정 통합 가정 자동화 시스템
JP2001086572A (ja) * 1999-07-13 2001-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家電機器制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KR20010017425A (ko) * 1999-08-11 2001-03-05 구자홍 가전기기 통합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0574671B1 (ko) * 1999-11-23 2006-04-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가입자 망 시스템의 홈 오토메이션 수행 방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8711A (zh) * 2006-03-22 2014-11-19 核心无线许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电话和upnp控制点整合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49604A (zh) * 2015-06-12 2016-12-2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6249604B (zh) * 2015-06-12 2020-11-1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632499A (zh) * 2019-03-15 2021-11-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和设备管理服务的提供方法
CN113632499B (zh) * 2019-03-15 2023-11-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和设备管理服务的提供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30423A (ja) 2005-05-19
KR20050031959A (ko) 2005-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04688A (zh) 控制器、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03959374B (zh) 用于控制装置的声控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JP6231327B2 (ja) 端末制御方法、端末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装置
WO2014098477A1 (ko)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홈 디바이스를 원격으로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641585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程序
CN100530013C (zh) 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47311B (zh) 智能中控系统、设备、服务器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
CN105867141A (zh) 一种基于有效指令范围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682227A (zh) 医学信息管理系统
WO2020228041A1 (zh) 场景操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581777A (zh) 网络系统、室内设备控制服务器和中间服务器
US20090232028A1 (en) Configu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configure devices in application systems
CN1955747A (zh) 一种设备检测监控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8033618A (ja) マネージャ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914857A (zh) 访问控制系统及其访问控制设备和资源提供设备
US20090232020A1 (en) Automatic-configu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ding devices to application systems
US20210167984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ir condition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287937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设备状态提示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CN1266600C (zh) 家用网络设备、家用网络控制方法及其使用该方法的系统
JP2010113682A (ja) 来訪者情報検索方法、来訪者情報検索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CN1577342A (zh) 对网络对应机器的访问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80104A (zh)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CN106559473A (zh)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488102A (zh) 网关装置和网关设定工具
CN1596029A (zh) 控制器、程序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