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4592A - 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使用它们的p2p系统及指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使用它们的p2p系统及指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4592A
CN1604592A CNA2004100683781A CN200410068378A CN1604592A CN 1604592 A CN1604592 A CN 1604592A CN A2004100683781 A CNA2004100683781 A CN A2004100683781A CN 200410068378 A CN200410068378 A CN 200410068378A CN 1604592 A CN1604592 A CN 1604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life span
information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po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683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4148C (zh
Inventor
山本贵之
大條成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366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3259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261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3544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4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4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41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414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8Timers or timing mechanisms used in protoc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2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 G06F16/1834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implemented based on peer-to-peer networks, e.g. gnutell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51File or database maintenance
    • Y10S707/99952Coherency, e.g. same view to multiple users
    • Y10S707/99953Recovera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51File or database maintenance
    • Y10S707/99952Coherency, e.g. same view to multiple users
    • Y10S707/99955Archiving or back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考虑与发送源上的内容之生存时间有关的内容,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广泛传递的内容、共享内容的一种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使用它们的P2P系统及指针系统。为了实现该目的,信息终端装置以及信息共享方法,接收被赋予生存时间的内容,改变该内容中所赋予的生存时间,并将被赋予该变更后的生存时间之内容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在经过被变更后的生存时间之后删除内容。

Description

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 使用它们的P2P系统及指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网络中共享内容的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以及使用它们的P2P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内容自动消除装置,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从存储装置内自动消除所接收的内容,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存储装置的自动消除装置”,该内容自动装置在“输出内容时,根据输出时间的长短,决定其内容的保存时间,在该内容达到保存时间后,就消除所述内容”(参见专利文献1(特开2001-43168号)的摘要)。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内容自动消除装置,是有关所接收的内容的生存时间,而对于有关将其接收到的内容发送到其他装置后、在发送对方中的内容生存时间这一点来说,没有予以任何考虑。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考虑了这一点,它提供了适于共享内容的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以及使用它们的P2P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以下这样的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以及P2P系统。
本发明的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以及P2P系统的特征在于,接收被赋予生存时间的内容,改变其生存时间、并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内容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
利用该特征,所接收的内容由于被赋予了生存时间,因此能够在发送端设定生存时间,从而可以在内容配送(日文:配信)端进行内容配送的控制。由于改变了生存时间,因此可以设定与其信息终端装置相应的生存时间。由于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内容发送到其他装置,因此能够控制在发送接收端的内容的生存时间。由此,从而可以在整个P2P系统中控制生存时间,从而适用于内容的共享。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适用于内容共享的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以及P2P系统。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ad hoc网络的结构。
图2图示了节点的存储结构以及与其他节点的信息收发。
图3图示了内容的结构。
图4图示了在可连接的所有节点上执行检索时之存储器内部。
图5图示了节点类型的结构。
图6图示了内容类型的结构。
图7是一张高速缓冲存储垃圾收集器(cache garbage collector)的说明图,高速缓冲存储垃圾收集器用于删去生存时间届满后的内容。
图8是本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9是执行内容操作(contents action)的流程图。
图10图示了内容操作的结构。
图11图示了节点状态的结构。
图12是ad hoc网络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3是第一实施例的内容操作的流程图。
图14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图15是ad hoc网络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6是第二实施例的内容操作的流程图。
图17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效果。
图18是ad hoc网络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9是第三实施例的内容操作的流程图。
图20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效果。
图21是节点(信息终端装置)的说明图。
图22是带有指针的生存时间延长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带有指针的生存时间延长系统的处理之说明图。
图24是一张说明图,用于说明信息配送企业利用系统的准备处理。
图25是一张说明图,用于说明节点从利用系统准备开始到使用报告为止的处理。
图26是一张说明图,用于说明信息配送企业基于节点的指针报告,将配送费用(日文:配信料)支付给指针管理中心的处理。
图27是指针内容元数据的说明图。
图28是计算生存时间延长系数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生存时间延长系数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利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在本实施例形态中,对形成P2P网络的ad hoc网络进行说明。
P2P是由多数节点共享信息的装置,具有其他节点原样不动地检索在节点上公开的信息之特征。当检索存在于别人的节点上之信息时,至少必须使用被检索端的CPU资源。当然,为了发生通信,还要使用被检索端的网络资源。仅仅通过在节点上进行公开,使得在大规模的P2P网络中,检索效率极端恶化。节点在离线的情况下不能获取信息。为此,考虑将节点上的存储器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从而提高共享效率的方法。这些是由于互助考虑了达成使所参加的P2P的各节点容易使用的信息共享环境而被提出的,用来代替在P2P中提供一点儿资源;这起因于由于作为背景,网络性能、CPU性能、存储器装载量的飞跃提高,而使得各节点的剩余资源的集合超过了大规模集中服务器。例如,为了利用集中服务器来实现Napster,必需巨大的投资,但是通过汇集数千万台的PC的一部分资源,从而仅仅利用数台PC就可以实现Napster系统。即,提供不令人发愁程度的资源,创造舒适的环境,是P2P的本质。如果废弃集中服务器而执行P2P化,则能够享受在集中服务器中不能实现的各种优点。
所谓ad hoc网络,是指在该情况中存在的节点之间形成的网络。随着近年来的有关移动技术的提高,开始关注在几十米左右的较短距离中进行直接通信的方法,将其作为高速、低成本且自由度高的通信方法。
图1是有关ad hoc网络中的动态网络之说明图,该网络形成了P2P网络。所谓P2P网络,显示了利用信息的发送功能和信息的检索功能而可共享信息的节点群。在说明中,所谓直接通信区域,是指例如在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红外线通信等短距离无线通信中可进行通信的区域,如果将其他节点包含于直接通信区域内,则能够对该节点发送信息。即,在彼此被包含于直接通信区域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双向通信。直接通信区域是概念性显示的区域,实际上,也可以不反映无线所能够到达的区域。
在图1中,101到123属于状态1,151到172属于状态2。状态1表示了某个时刻,状态2表示了从状态1经过了一定时间后的状态。101到105以及从151到155分别表示各个节点。从111到115以及从161到165分别表示了各个直接通信区域。在状态1中,节点101和102的可直接通信区域111和112含有彼此的节点,因此可以相互进行通信。同样,节点102和103也可以进行通信。因此,节点101、102、103形成了P2P网络。节点104和105,由于在可直接通信区域内不含有两者中的另一个节点,而不能通信。因此,节点104和105分别单独形成P2P网络104和105。
接下来,对从状态1开始经过某个时间后的状态2进行说明。在状态2中,节点101和105分别移动到节点151和155的位置上。在状态2中,由于形成P2P网络121的节点101离开了直接通信区域,因此P2P网络121再构成为新的P2P网络171。同样,节点151和154以及155分别加到了直接通信区域,因此借助于各个节点可以再构成新的P2P网络172。在P2P网络的再构成中,执行了构成P2P网络的成员的脱离、加入处理。
图21是节点说明图。在图21中,2101是CPU,2102是存储器或硬盘等存储部、2103是用于连接到网络或是用于直接连接到其他节点的接口、2104是键盘或触摸面板等输入部、2105是屏幕或扬声器等输出部。在输入部2104上,也可以连接能够获取节点的前进方向或纬度经度之模块。
节点的存储部2102,成为图2那样的存储器内部结构。图2是节点的存储器结构的说明图。
210和220以及230表示各个节点。节点具有公开存储器区域211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212。所谓公开存储器区域,是登录并公开节点生成的内容之区域。其他节点能够获取登录于没有特别设定限制之公开存储器区域内的内容。所谓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是用于保存其他节点生成的内容之区域。其他节点可以获取被保存于没有特别设定限制之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内的内容。在图2中,节点210公开了内容215至217。例如,在节点230获取了内容217后,将其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232内。在节点220向节点210发送了内容后,该内容被保存于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212内。即,公开存储器区域是保存原始内容的区域,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是保存复制内容的区域。也可以是原始内容不被保存于公开存储器区域内的结构或没有公开存储器区域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节点共同使用地安装类似功能,但是,概念上其与图2相同。
这里,内容是内容保持者可以参考的,且有必要为更有效地为多个节点所参考。前者被安装为存在保证,后者被安装为共享效率。存在保证也可以存储于内容保持者使用的节点内等而可参考的。共享效率也可以扩展到内容保持者使用的节点之外进行复制,以作为P2P网络而提高共有效率。这在考虑一个终端的情况下,难以在存储器的使用中存在竞争关系,而在对存储器的使用量有限制的情况难以并存。因此,存储器被分为存在保证用和共享效率用2部分,这样就取得了以下效果:如果在将内容登录到存储器上的时刻,明确了是哪个存储器,则很容易执行各存储器内的管理。在本实施例中,将存在保证用存储器称为公开存储器,将共享效率用存储器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
图3是内容的说明图。内容由元数据(meta data)310和内容数据311构成。310是作为内容之说明的元数据。内容ID311是专门用来在所有P2P网络内唯一判别内容的ID。发行者ID 312与内容ID相同,是用于判断内容发行者的ID。内容类型313表示内容的种类,例如是新闻、体育运动等。内容操作314是本实施例中的一个特征数据,表示了对生存时间的处理。有关内容操作的详情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生存时间315,表示不删除内容的时间,是以年月日时分秒等日期时间、或还剩5分钟等时间来表示。经过了生存时间的内容,由保持内容的节点从存储器上将其删除。所谓从存储器内删除,不仅包含删除内容,还包含使该内容成为不能再现的状态。生存上限时间316是本实施例的一个特征数据,表示再设定生存时间中的上限时间。生存上限时间的细节将在后面进行说明。自由区域317是不与上述311~316相对应的区域。
生存时间既可以按预定消除生存时间的时刻进行设置,也可以是按从节点接收内容开始能够生存的时间进行设置。如果用时刻来设置生存时间,则具有以下效果:在将写入到执行后述的内容操作804之高速缓冲存储器820内的内容发送到其他节点时,没有必要在内容中反映接收后的经过时间,从而能原样发送。如果按时间来设置生存时间,则能得到即便在节点的计时器不准确的情况下,也可以正确操作的效果。
320是内容的内容数据。所谓内容数据指示了内容的实体,例如如果是新闻报道,则其指示报道。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内容也可以具有访问控制属性,使生存时间315和自由区域317之外的数据311、312、313、314、316为禁止写入。这种情况防止了内容的改变。
图4表示了接收、收集的内容,以及该内容的判断。410表示请求源节点,420和430表示请求目标节点。在图4中,节点410对内容进行请求,节点420和430检索符合该请求的内容,并将该内容发送到节点410。从公开存储器区域421和431、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422和432中发送出含有内容的检索结果。所接收的检索结果保存于节点410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421内。
在内容的数据容量比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要多的情况下,有必要删除不需要的内容。413是保存必要内容的区域,414是保存不需要内容的区域。在内容的种类平均、节点的收集倾向也没有明显偏向的情况下,内容的大半为不需要的内容,必要内容只不过是一部分。即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同时,413中存储了遵从节点设置的内容。另一方面,414中,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溢出开始,经常发生内容的改换。即,节点保持的内容被强烈依赖于检索源节点的嗜好之内容以及不会被偶然删除的内容所占据。
这是本质问题,并且不能为未知节点预测并提供必要的内容。因此,对内容添加了最小限度地保留生存时间的限制。在内容的生存时间为最小限的情况下,高速缓冲存储器溢出比较难。但是,特别是在ad hoc环境下,由于生存时间短的原因,因此很难希望节点之间移向宽广的区域。因此,使用图5到图11,来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本发明。
利用图5来说明节点的内容收集设置。设置分为作为方针501的项目之积极收集511、消极收集521、拒绝收集531以及大分类502、中分类503、以及小分类504。所谓积极收集,是指喜好程度高、积极进行内容收集的设置。所谓消极收集是尽管不是积极地执行内容收集,但在接收了成为消极收集对象的内容之情况下,能够在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内尽可能长时间地进行保存的设置。所谓拒绝收集,是在收集了用户不想收集的内容的情况下,大幅缩短生存时间的设置。尽管考虑了收集了节点的用户在接收后想马上将其删除的情况,但是,在adhoc网络中,如果在接收后直接删除,则会使将内容传递到更广的区域内变为不可能。因此,大幅缩短生存时间,使在不想执行收集的用户的节点上生存得不太长,并且提供了将该内容传递到其他节点的机会。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分别表示各个内容类型的分类。按照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的顺序,内容的分类程度逐渐变细。在本例中,符合积极收集的内容如果被接收,则其被保存于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的不被删除的区域内。或者在其他节点中也可以明示地提出检索请求。符合消极收集的内容,如果被接收,则被保存于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的较难被删除的区域内。符合拒绝收集的内容,保存于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的比较容易被删去的区域内。
接下来,利用图6,对在内容收集设置中所使用的内容类型313进行说明。内容类型与内容收集设置相同,由与喜好数据相关的大分类601、中分类602、小分类603构成。在本例中,可以看出,大分类是购物(shopping),中分类是折扣、小分类是汽油。在利用节点的检索中,例如也可以仅仅使用大分类,在该情况下,仅仅利用内容类型的大分类进行比较。
接下来,利用图7,对经过生存时间315时,自动删除内容的高速缓冲存储垃圾收集器进行说明。高速缓冲存储垃圾收集器是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内附带的管理功能。
在图7中,从701到716是状态1的、从751到766是状态2的高速缓冲存储垃圾收集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在本例中,状态2表示从状态1开始经过20分钟后的状态。在状态1中,由于内容711到716的生存时间位于所有高速缓冲存储垃圾收集器701的当前时刻之后,因此没有被删除。在状态2中,内容761、764、765的生存时间位于高速缓冲存储垃圾收集器751的当前时刻之前,由于生存时间超过了当前时刻,因此,成为删除对象,高速缓冲存储垃圾收集器751删除内容761、764、765。
利用图8,对执行以上那样的处理之节点的内容接收时的处理和定期处理进行说明。从801到806表示内容接收处理的一系列的流程。从811到815表示由高速缓冲存储垃圾收集器进行的定期处理的一系列的流程。在节点接收了内容后(801),确认有无回叫的登录(802)。所谓回叫的登录,是指预先登录了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在本例中,可以将接收内容作为802的成立条件,也可以将特定的内容类型或发行者ID作为802的成立条件。如果802的条件成立,则执行适当的回叫处理(803),之后,结束处理(806)。在不执行回叫处理的情况下,节点执行内容操作处理(804)。尽管回叫登录处理不是必须的,但通过执行该登录处理,具有所谓能够根据特定的内容类型、发行者ID来单独设置处理的效果。有关内容操作的处理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接下来,执行向高速缓冲存储器区域820内的写入(805),并结束处理(806)。另外,还并行地启动定期操作(日文:發火)的定时器(811)。由于处理811是在节点启动时执行的,因此通常先于801而处理。定时器被启动,如果超过了定时器的设置时间,则定时器执行操作(812)。接下来,确认高速缓冲存储器802的所有内容的生存时间315(813),如果超过了生存时间(814),则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删除相应的内容(815)。
被写入高速缓冲存储器820的内容,响应于其他节点的发送请求、或是单方地被再发送到其他节点。在利用时间来设置生存时间的情况下,在向其他节点发送内容时,有必要从生存时间中扣除经过时间。但是,在利用时间设定生存时间且不反映经过时间的设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原封不动地发送到其他节点。
利用图9到图11来说明内容操作804。内容操作由类型操作(typeaction)910和状态操作(state action)920构成。在内容操作开始后(901)、首先,开始类型操作910(911)。在类型操作中,使用内容操作314内记载的类型操作1010来计算生存时间(912)。计算是对每个操作对象1001来执行的。判断方法1002,内容类型500和节点类型600的分类是一致的,在一致的情况下,执行对生存时间的处理1003。例如,在内容类型与节点类型的积极收集之分类一致的情况下,若大分类一致则向生存时间追加2分钟、若中分类一致则向生存时间追加4分钟、若小分类一致则向生存时间追加6分钟。消极收集的情况下,在大分类一致下向生存时间追加1分钟、在中分类一致下向生存时间追加2分钟、在小分类一致下向生存时间追加3分钟。在拒绝收集的情况下,大幅度缩短生存时间,例如5分钟。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生存时间不变。在生存时间比生存时间上限316靠后的情况下,将生存时间设定为生存时间上限。接下来,将求出的生存时间设定为内容的生存时间315(913),并结束类型操作的处理(914)。
接下来,开始状态操作(921)。在状态操作中,为节点状态1100的操作对象1101的每项执行生存时间的计算(922)。在接收的内容中,由于被赋予了作为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等终端的状态之终端状态,因此,检测节点的节点状态,并根据该终端状态和检测出的该节点状态,来改变生存时间。在本例中,由于移动方向1102是180°,因此可以求得d=1.0,因为移动速度为40km/h,因此,可以求得追加时间为10分钟。因此,生存时间被追加了10分钟。计算出的生存时间被再次设定为生存时间315(923),之后,结束状态操作的处理(924)。通过以上流程,结束了所有的处理(925)。
这里,设置生存时间上限的理由如下。在节点之间,在每次被复制而使生存时间延长的情况下,会产生必要内容以及多于必要内容的内容生存之缺陷。按10分钟来设置生存时间的内容在由于接收而被追加了1分钟的情况下,如果在10分钟内在100个节点上顺序执行传播,则生存时间变为剩余90分钟,例如在有效期限20分钟的定时服务等广告中,产生了不按照内容的作者之意图的情况。因此,如果设定生存时间上限,就能够适当地反映内容的作者之意图。生存时间的上限也可以是时刻。
在操作对象不符合积极收集、消极收集或拒绝收集中任何一种的情况下,不执行对生存时间的处理,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如果采取不是越是拒绝收集就越缩短度生存时间例如是减去1分钟的方式,则也是可以的。如果是这样,则在早期就删除重要度低的内容,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存储器的容量。
在图9中,执行类型操作和状态操作这两者,但是,毋庸置疑也可以仅仅执行单独一个操作处理。根据仅设置单独一个操作,能够构造更简单的系统。
根据使用上述内容操作的方法,内容具有生存时间短、难以占有公开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特性,通过不需要内容的节点,容易向以内容为必要内容的节点传达内容。
以下,将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在ad hoc网络中,配送源提供广告,并将其传送给兴趣高的节点。
图12显示了各节点移动的ad hoc网络的结构。由于各节点定期检索信息,因此,1201将公开的广告内容传播给1211、1212。但是,在网络中,没有被连接的节点1221至1223不传播信息。在图12中,按照A型、B型、C型的顺序,使本例中对广告内容的兴趣降低。
此时,如图13所示,考虑使用内容类型和节点类型,来传播信息。在节点接收了内容后,就开始内容操作处理(1301)。在接收了内容后的节点为A型之情况下,内容类型500与节点类型600一致(1311)。因此,生存时间延长(1312)、从而再设置生存时间315(1314)。在本例中,仅仅执行了类型操作1310,状态操作1320由于没有被记载于内容操作314内,因此不予执行。因此,在结束了类型操作处理后,就结束操作处理(1302)。如果接收了内容的节点是B、C型,则生存时间被设短。
通过以上的流程,如图14所示来传播信息。1402和1403表示经由A型节点多的区域来传播信息的样子。在B、C型节点多的区域内,生存时间变短,信息传播难。如果是这样,则在区域1404那种A型节点聚集的区域内,很容易聚集广告内容。
以第一实施例为更具体的应用例子,例如,设1401是汽车销售店,A是对汽车兴趣高的人,B是普通人,C是对汽车兴趣低的人。如果1401将新车试驾的广告提供给附近的节点,则随着各节点分别移动,通过1402或1403的路径来传播广告。A聚集的区域1404如果适当地设定生存时间,则自然聚集了信息。此时,信息不仅经由A,也经由B或C。
接下来,对使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二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在ad hoc网络中,配送源提供广告,并进一步控制广告的传达区域。
图15表示按照各节点存在于路线内的程度来进行移动的ad hoc网络的结构。由于各节点定期检索信息,因此,1503将公开的广告内容从1511传送到1515。但是,在网络中,不向未连接的节点1521传播信息。在图12中,按照A型、B型、C型顺序,对本例的广告内容之兴趣降低。
此时,如图16所示,考虑利用内容类型、节点类型、状态操作和节点状态,来传播信息。在节点接收了内容后,就开始内容操作处理(1601)。首先,执行类型操作1610。比较内容类型500和节点类型600(1611)、在类型一致的情况下执行1612,在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1613。在本例中,在A型的节点上,生存时间加长了一分钟,在B型和C型节点上,生存时间缩短了一分钟。接下来,将求出的生存时再设定为生存时间315(1614)。
接下来,执行状态操作1620。使用状态操作1020的处理方法,利用节点状态1100的各参数,来执行生存时间的计算处理1630。在本例中,首先,求取各节点的方向(1631),分别利用1632、1633、1634来求出t值。接下来,在1632的情况,在1635中,利用节点状态值来分别执行1637、1638、1639的处理。在执行了1633和1634的情况下,在1636中,使用节点状态值来分别执行1637、1638、1639的处理。接下来,根据t和v的值来计算生存时间(1640),并将其再次设定为生存时间315(1621)。通过以上操作,结束了操作处理(1602)。
利用以上流程而在接近图17所示的区域1701之范围内传播信息。配送源1702能够经由类型A以外的节点,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将被删除内容传播到目标区域内。
以第二实施例作为进一步具体应用的例子,例如,1702是加油站,在面对的道路不可能右转横截的情况下,如果设纸面上为北,则对于从北来的车之广告,其效果低下。这种情况,如果在将从配送源直接接收内容之事记录在节点状态内,作为通过了配送源时,通过的车中,北上的车在状态操作中的生存时间大幅缩短,而在没有通过的车中,与南下的车相同,状态操作中的生存时间大幅缩短,则,能够防止信息向北广泛传播。如果,在没有通过的车中,北上的车生存时间延长,而在通过的车中,南下的车生存时间延长,则能够促进信息向南传播。再者,如果适当地利用时刻来设置生存时间的上限,则能够防止必要以上的信息之南下。
接下来,对使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三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在ad hoc网络中,在某个区域内共享信息。
图18显示了各节点移动的ad hoc网络结构。各节点通过与GPS(全球定位系统)、或短距离无线通信以及无线基站进行交通通信,从而能够检测自己的位置。各节点为了定期检索信息,节点将公开的内容传播给所有可连接的节点。在图18中,按照A型、B型、C型的顺序,对某个节点所公开的内容之兴趣变低。1810是想保持信息的区域。在1811公开了内容后,1812接收了内容。1813存在在ad hoc网络再构成时接收内容的情况。
此时,如图19所示,考虑利用内容类型、节点类型、状态操作以及节点状态进行的信息传播。在节点接收了内容后,开始内容操作处理(1901)。首先,执行类型操作1910。比较内容类型500和节点类型600(1911),在类型一致的情况下,执行1912,在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1913。在本例中,在A型节点中,生存时间加长1分钟,在B型和C型节点中,生存时间缩短1分钟。接下来,将求出的生存时间再设定为生存时间315(1914)。接下来,执行状态操作1920。使用状态操作1020的处理方法,利用节点状态1100的各参数,执行生存时间的计算处理1930。在本例中,首先,执行节点的位置判断(1931)、在其位于区域外的情况下执行1932,在其位于区域内的情况下执行1933,并求出t值。接下来,在生存时间上加上t值(1934)、使用求出的值而对生存时间315进行再设定(1921)。通过以上流程,结束了操作处理(1902)。
通过以上流程,信息在靠近图20所示的区域2010之范围内进行传播。配送源(日文:配信元)2011,能够高效地在同一区域内保持经由类型A以外的节点、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被删除的内容。例如,在2020内,在接收的情况下,在1931中,作为区域内或附近区域,通过将比1932更短的时间追加到生存时间上,从而能够提高内容存在于区域2010内的可能性。
作为更具体地应用第三实施例的一个例子,例如,在2010是由主题公园、大型购物中心构成的复合设施的情况下,在复合设施外,不需要面向复合设施内的人之信息。此时,在设施内,利用短距离无线来提供信息,借助于纬度经度来设定区域,如果设定为在该区域内延长信息的生存时间,在区域外缩短生存时间,则有可能在区域2010内按照高概率、区域2020按照比2010的概率低一定程度的概率来传播信息。
有关上述传播方法,如果多个相同的节点反复按照顺序接收内容,则产生所谓反复执行同一内容操作之问题。因此,对内容赋予表示为所有内容中的唯一一个的ID,如果开始接收某个ID的内容,则将该内容ID存储于节点的存储器内,接下来,如果接收内容,则确认是否接收了与过去相同的内容,如果接收了与过去相同的内容之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删除该内容。
以上是以由于无线传输范围等空间的制约,而通过在存在于该场内的节点之间形成的ad hoc网络来构成的P2P网络为前题的,但是,例如在可连接所有节点的互联网等环境中,也可以将由节点群动态形成的组作为ad hoc网络的一部分。例如,以汇集于某个网络上的揭示板(日文:揭示板)上的节点为组,在构成仅仅可在组内进行通信的P2P网络的情况下,当解散该组、变更组之构成成员、形成其他组等时,就变为与由于空间制约而形成的ad hoc网络相同。
在从其他节点探索信息的情况下,为了简单而设置为定期地执行,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为在深夜等通信业务不混杂之时间段来检索信息。如此一来,能够避免由于通信业务的混杂而引起的麻烦。
根据以上的实施例,由于接收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内容,因此,能够在发送端设定生存时间,从而可以在内容配送侧进行内容配送的控制。由于能够变更所接收的内容中附加的生存时间,因此,能够根据接收的信息终端装置的嗜好来设置生存时间。由于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内容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因此,能够控制在作为发送对方的其他信息终端装置中的生存时间。
由此,在P2P系统中,由于被赋予生存时间的内容进行流通,能够防止信息终端装置的存储器变为无用(パンク)。由于根据各个信息终端装置的用户的嗜好来改变生存时间,因此,即便在为了内容的流通而必须在用户存储器内存储与嗜好不符的内容之情况下,也能够缩短生存时间、能够为该用户提前删除不需要的内容。
如果所接收的内容之生存时间在改变时,即便能够缩短也不能立即删除,则能够防止由于在接收后立即删除与用户嗜好不符的内容而引起的内容不流通之状况。
根据以上实施例,在信息终端装置中,除了使用者的嗜好等信息外没有进行公开,因此,能够有效收集信息。从而可能共享经由嗜好不吻合的终端之信息。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是关于将被赋予生存时间而被配送的内容,再配送到其他P2P节点之信息终端装置以及系统。在该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利用指针内容和它之外的通常的内容,来改变生存时间的处理。由于是优先于通常的内容来处理指针内容,因此,其特征在于,提供指针作为其报酬。这里,所谓指针内容,意味着由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指针系统来配送的内容。
以下,尽管是使用上述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不执行类型操作910、状态操作920的内容操作804之系统中,也可以使用根据是否是指针内容还是通常内容来改变所赋予的生存时间,或者,改变变更比例的方式执行的实施例之例子。
第四实施例是这样一种系统:优先处理信息配送企业配送于P2P节点上的广告等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信息配送企业支付优先处理的等价。延长的等价作为指针被评价。所谓优先处理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存在以下一个例子。在节点为P2P系统提供的存储器区域内有富裕的情况下,指针内容与通常的内容相比,按照更长的比例来延长生存时间。在该存储器区域内没有余量的情况下,存在以下之例子:指针内容与通常的内容相比,按照更短的比例来缩短生存时间,或者是,使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保持不变,而仅仅缩短通常的内容的生存时间。
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改变生存时间的条件或变更的程度,听从于信息配送企业的酌情处理。在这种状况下,信息配送企业的一部分,将内容延长时间的延长程度设定为充分长于必要以上,作为结果存在生存时间事实上成为无限的可能性。如果考虑将P2P节点全体作为一个系统,则系统内的内容多半全都由这些内容所填充。如此,多数节点的存储器区域通常都被使用到上限,在到达生存时间之前,节点删除内容。即,生存时间本身没有形成完整的意义。这在频繁发送不需要的广告邮件之电子邮件中,近似于由于不需要的广告而超过了邮箱容量,对用户来说必要的邮件没有到达的状态。
因此,第四实施例作为会员制服务,提供了一种结构,能够使信息配送企业与用户共存。特别是,中心点是:作为比通常节点内容优先地处理节点上的指针内容(例如,在到达生存时间之前,设定为不能删除指针内容)之补偿,信息配送企业向用户提供指针的结构;以及利用各种条件,以指针管理中心为系统整体,将信息配送企业希望的生存时间修正为最适当的值之结构。如果与通常内容相比,没有优先处理指针内容(例如在指针内容到达生存时间之前,用户将其删除),则指针也会被自动地删除。
以下,利用附图来说明第四实施例。图22是赋予指针的生存时间延长系统的系统结构图。2201是广域网络、2202是指针管理中心、2203是信息配送企业终端、2204到2206是P2P连接的节点。指针管理中心2202是统括了对生存时间的延长之等价附加指针的系统之终端。2203是信息配送企业的终端,例如相当于饭店、便利店的POS终端等。2204到2206是利用第1到第3实施来说明的节点,以及是第四实施例说明的节点。2204到2206也可以与指针管理中心2202没有必要经常连接在一起,仅在使用指针管理中心2202的情况下才被连接。
接下来,使用图24到图26,来说明赋予指针的生存时间延长系统的流程。信息配送企业对指针管理中心执行利用登录(2301)。在利用登录数据发送中被发送的利用登录数据是识别信息配送企业的企业ID以及/或企业名、针对延长生存时间的收费条件。企业ID也可以是指针管理中心赋予的。所谓收费条件是:在节点对信息配送企业行使指针内容的情况下,随行使的次数来收取一定的金额;在行使时收取节点支付的金额的一定比例;对于节点延长指针内容的生存之情况来收取一定的金额;在节点使生存时间增加来作为生存时间的再设定之情况下,在其增加量上乘以一个1以上的系数来收取一定的金额等等。在这些收费条件中,在作为对应于延长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之报酬的费用、对应于行使指针内容之成果报酬的费用中,包含上述以外的类似费用条件。信息配送企业,也可以设置费用上限。接收了利用登录的指针管理中心,将这些条件、数据登录到指针管理中心。
接下来,指针管理中心将指针系统的使用权提供给信息配送企业(2302)。指针系统的使用权包含证明书依赖权,它是在指针管理中心内生成含有生存时间延长系统的证明书的权利。以上的处理2301和2302,是与指针管理中心之间执行的处理,作为信息配送企业使用本系统的准备。
接下来,就信息配送企业使用指针系统时的、作为发送指针内容前的处理的2303和2800以及2304,进行说明。
在行使证明书依赖权的情况下,信息配送企业向节点发送作为配置的指针内容中的元数据的指针内容元数据2700,而指针管理中心进行接收(2303)。指针管理中心保存所接收的内容元数据,并根据指针内容元数据计算出生存时间延长系数(2800)。指针管理中心生成包含所算出系数的指针系统证明书,将其发送给信息配送企业终端(2304)。指针系统证明书也可以是指针管理系统利用密钥来对其执行加密,通过为节点等配置公开密钥,从而能够保证证明书的可靠性。步骤2304可以在系统管理中心判断出改变生存时间延长系数的任意定时来执行。例如,最初发行的证明书的生存时间延长系数不是有效果的值,它是在指针管理中心检测到以下情况时的定时被执行的:使用报告2309与信息配送企业的预定相比过少的情况、或是在生存时间延长系数过大、使用报告2309与信息配送企业的预定相比过大的情况等等。
接下来,对作为节点利用指针系统的准备的、与指针管理中心之间执行的处理2305和2306进行说明。节点对指针管理中心执行利用登录(2305)。在节点的利用登录中,节点将执行识别的节点ID以及/或用户名发送给指针管理中心。节点ID也可以是指针管理中心提供的。节点也可以交出利用登录时保存于节点内的用户的嗜好等数据。节点在利用登录时,接收了来自指针管理中心的指针系统证明书之公开密钥(2306)。
接下来,就使用本指针系统来配送内容的处理2307和2308进行说明。信息配送企业终端,对节点发送指针内容(2307)。在节点没有执行指针系统的利用登录之情况下,接收的节点作为象第1到第3实施例那样的通常内容执行操作。在节点执行了指针系统的利用登录之情况下,即是本服务的会员的情况下,执行后述的生存时间延长处理2308。不仅在直接接收来自于信息配送终端的指针内容的情况下执行本处理,如2205或2206那样,在接收了来自其他节点的指针内容之情况下也执行本处理。
在由于用户的意思或生存时间延长系数而被延长的指针内容之生存时间内,例如在可以与作为便利店等POS终端的信息配送企业终端直接通信的情况下,节点将保存指针内容之事报告给信息配送企业终端(2309)。被报告的数据也被传送给指针管理中心。在步骤S2307中所配送的指针内容中,也可以包含作为赠卷(coupon)或信息配送企业的位置信息等、在节点与信息配送企业终端直接通信之前保持指针内容是有益的信息。步骤2309是信息配送企业终端为了检验指针内容的传送范围、有效性,而接收使用报告的步骤,随着节点的不同,也存在不执行本步骤的情况。
接下来,将对信息配送企业基于节点的指针报告而向指针管理中心支付配送费用的处理2310、2311以及2312进行说明。在节点被定期或某种程度地存储了指针的情况下,自动的或由用户指示而对指针管理中心行使保持的指针(2310)。在行使了指针后,节点上的指针减少了行使过的量。指针按照由指针管理中心指定的比率,与金钱等有价物、或是能够在信息配送企业终端上行使的假想流通货物等进行交换。可以将交换后的结果发送给节点(2311)。
信息配送企业终端,根据指针内容的实际使用效果来支付指针内容的配送费用(2312)。在配送费用的计算中,也可以使用利用2301设置的收费条件。
图27是指针内容元数据的说明图。指针内容元数据是详细说明320所示的内容数据的数据,对于313所示的内容类型以及314所示的内容操作的数据的一部分的进行了放大。2701到2705是指针内容元数据的一个例子,也可以是说明指针内容的数据。指针管理中心使用指针内容元数据的一部分来计算生存时间延长系数。
使用图28的计算流程图和图29的表来说明生存时间延长系数。在开始处理后,首先,计算基准值,并附加到延长系数上(2801)。所谓基准值是仅仅由金额决定的延长系数,计算是例如是以2811那样的函数行使提供的。在2811中,例如使用指针管理中心保持的基本比率函数,计算出基本金额为10万日元等,基准值为1.5;基本金额为100万日元等,基准值为3的值。接下来,使用数据库2812求出元数据适合(fit)系数,并将其附加到延长系数上(2802)。所谓元数据适合系数,在元数据2902与图5的内容收集设置、设置于节点上的用户的年龄等数据相匹配的情况下,是导出内容的生存时间上所乘的系数值时所使用的值。数据库2812是指针管理中心利用经验而求出的系数值的集合,例如,在指针系统中,在对象年龄2911是重要参数的情况下,对象年龄适合系数变高。接着,向延长系数附加一个平衡数据(2803)。所谓平衡数据,是在全部合计了基准值2921和适合系数2903后的值上所乘的一个调整值。
参数是用于使在2801和2802中求出的延长时间接近指针内容的最适当的解所使用的值。例如,利用2801和2802所求出的值可以是指针管理中心根据经验等而等同的值,但不用说必须是对指针内容来说为正确的值。由于季节、天气、网络负载等各种原因,最适当的解是变化的,该最适当的解基本不可能通过计算而变为一致。为此,指针管理中心使用参数来改变延长系数,从而使其接近信息配送企业假定的使用报告2309。2813是基的于这种经验的平衡数据的数据库。
2801到2803是计算延长系数的一个例子,如果可使用节点持有的数据决定生存时间最终所乘的系数,则也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方法。平衡数据具有作为相应于系统负载的调整值的功能。例如,在指针内容在达到系统的界限容量之前在节点之间流动的情况下,由于大部分节点的存储器区域都填满了指针内容,因此,必须在达到生存时间之前,利用节点的判断来执行删除,或是拒绝接收新内容。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生存时间系统没有充分起作用,因此系统负载必须下降。此时,如果平衡数据变小,新配送的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缩短,则能够降低系统的负荷,使节点的存储器区域内有富裕量,指针内容在达到生存时间之前可生存在节点上。在大多数节点的存储器区域内有充分的富裕量,即在系统容量有余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大平衡数据的值,提高系统负荷。通过利用以2309的使用报告、网络的监视、作为监视器执行协作的节点所作出的报告等,来测量系统负荷,并基于经验来决定该平衡数据的值。
求出的生存时间延长系数由表示节点所持有的数据种类的类型2901、该数据2902、在与节点持有的数据相匹配的情况下所使用的适合系数2903、基准值2921、以及平衡数据2922构成。在本例中,例如,在保持节点的用户的年龄为24岁,作为收集内容,大分类是购物、中分类是折扣、小分类是轮胎的情况下,适合系数大分类2912使用0.1,中分类2913使用0.2,适合系数的总和变为0.3。将其加上基准值后,再乘以平衡数据,则最终的延长系数求出为1.425。
对使用利用以上过程求出的生存时间延长系数之生存时间延长处理2308进行说明。生存时间延长处理2308使用生存时间延长系数,根据节点持有的数据计算出最终的延长系数。在操作处理901到925中执行生存时间延长处理2308。912和922也可以不利用指针系统来计算所设置的生存时间。在利用指针系统的情况下,为了延长这样求出的生存时间,利用911到922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将最终的延长系数乘以生存时间,来延长生存时间。设延长后的生存时间是将设定的上限新添加到生存上限时间316或指针内容元数据上之后所得到的生存上限时间。在使用本系统的情况下,在到达生存时间之前的删除中,节点需要对指针内容和通常的内容进行区别和处理。节点能够在到达生存时间之前删除指针内容,但是,在删除的同时,节点必须要删除对应的指针。
接下来,对在生存时间延长处理2308中,将所得到的指针写入节点存储器区域内的过程进行说明。设所得到的指针为2308中求出的最终的延长系数或延长后的生存时间。将所得到的指针写入节点的指针保存区域内。所谓节点的指针保存区域,是用户不可改变的、节点上的数据存储器区域。对应于指针系统的P2P中间设备(ミドルゥェァ)能够将数据写入到指针保存区域内。P2P中间设备保持有私有密钥和公开密钥,在改变指针信息的情况下,使用私有密钥来写入指针信息。在需要中间设备读入指针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公开密钥读入指针信息。例如,节点接收了带有指针的信息并延长了生存时间的情况下,需要在已经得到的指针上加上新获取的指针。此时,使用公开密钥来读入指针信息,使用私有密钥来写入指针信息。该公开密钥与在指针管理中心内保持的都相同,在指针报告2309中被使用。
如此,在该第四实施例中,所谓指针内容,是添加了在节点中使用指针系统所需的证明书、生存时间延长系数等数据后的内容。在不使用指针系统的节点中,由于不使用在指针内容上执行添加的区域,因此,能够与通常的内容相同地进行处理。在利用指针内容的节点中,节点参照附加于指针内容上的区域,来识别它是利用指针系统的内容。
在第四实施例中,为了优先处理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而在指针管理系统中执行生存时间延长系数的计算2800。但是,也存在在节点上计算生存时间延长系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优先处理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之报酬,提供了指针。但是,由于指针管理中心没有直接计算出生存时间延长系数,因此,与指针管理中心计算出的生存时间延长系数相比,存在节点提供更多的指针之可能性。因此,也可以实现使赋予指针的比例比受指针管理中心控制的情况小的适当的指针赋予。
如果使用第四实施例,则可以得到以下叙述的效果。如果系统内的内容量有某种程度的增加,则节点的存储器区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节点或作为节点使用者的用户在生存时间前删除内容的必要。此时,指针内容能够在到达生存时间之前存在于节点上,能够在系统内进行流通。另一方面,将不使用指针系统的通常的内容作为删除候补,与指针内容相比被较早地从节点上删除。即,对于信息配送企业来说,如果使用赋予指针的生存时间延长系统,则具有能够增加广告等内容的流通可能性之效果。
在信息终端装置中,用户能够获取对于将他人发送的广告等散布到更多其他人所作的贡献之报酬。广告等的配送者,对于不利用本系统的配送者,能够优先执行广告等配送,由于广告的生存时间为适于本系统的量,因此能够有效地执行流通。指针管理中心能够从配送者处获取本系统的使用费用。
在至此为止的本实施例中的“信息终端装置”,是以在终端用户所持的终端执行信息处理的情况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是,不用说,即便是不在终端而在途中执行实施例中所记载的信息处理之装置,也能够应用至此为止的实施例。

Claims (29)

1.一种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被赋予了生存时间的内容;
生存时间变更单元,用于变更赋予到由上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内容中的生存时间;
发送单元,用于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所述内容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以及
删除单元,用于在经过了由上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变更的生存时间后,删除所述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本信息终端装置内,具有用于存储作为内容种类的节点类型的节点类型存储单元,
向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内容中赋予作为内容种类的内容类型,
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到的内容中被赋予的内容类型、以及存储在上述节点类型存储单元内的节点类型,来变更所述生存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点类型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想积极执行收集的节点类型的积极收集节点类型;
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在所述内容类型与所述积极收集节点类型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生存时间延长第一预定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在所述内容类型与所述积极收集节点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生存时间缩短第二预定时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点类型存储单元存储与积极收集节点类型相比、想收集的程度小的消极收集节点类型;
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在所述内容类型与所述消极收集节点类型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生存时间延长比所述第一预定时间短的第三预定时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点类型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想拒绝收集的节点类型的拒绝收集节点类型;
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在所述内容类型与所述拒绝收集节点类型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生存时间缩短比所述第二预定时间长的第四预定时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存时间为时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存时间为自所述接收单元接收起的时间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在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了内容时,变更赋予到所述内容中的生存时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节点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作为本信息终端装置的状态的节点状态,
向所接收的内容中赋予作为信息终端装置的状态的终端状态,
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根据赋予到所接收的内容中的终端状态以及由所述节点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节点状态,来变更所述生存时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状态包含本信息终端装置的移动方向或移动速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索收集所述内容的检索收集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对赋予所述内容中的生存时间设置一个上限值;
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在不超过所述上限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生存时间进行变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送单元,用于与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有无进行生存时间的变更无关地,将在所述接收单元进行接收时被赋予的生存时间原样不动地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在上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变更生存时间的情况下,将被赋予该变更后的生存时间的内容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
16.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用于接收被赋予了生存时间的内容;
生存时间变更步骤,用于变更被赋予到在上述接收步骤所接收的内容中的生存时间,以在接收时刻之后的时刻进行删除;
发送步骤,用于将被赋予了在上述生存时间变更步骤中变更的生存时间的内容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以及
删除步骤,用于在经过了在上述生存时间变更步骤中变更后的时间后,删除所述内容。
17.一种用于共享内容的P2P系统,具有第1信息终端装置、第2信息终端装置以及第3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信息终端装置将赋予了生存时间的内容发送到所述第2信息终端装置,
所述第2信息终端装置变更赋予到所发送的所述内容中的生存时间;
上述第2信息终端装置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所述内容发送到所述第3信息终端装置,以及
共享内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P2P系统,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3信息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内容中所赋予的生存时间是由所述第2信息终端装置变更后的生存时间。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P2P系统,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3信息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内容中所赋予的生存时间是在所述第1信息终端装置中赋予的生存时间。
20.一种终端信息装置,具有:用于接收内容的接收单元;用于存储内容的存储单元;用于发送内容的发送单元;用于变更内容的生存时间的生存时间变更单元;以及,用于删除内容的删除单元;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被赋予生存时间的内容,
所述存储单元具有:接收内容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内容;以及非公开内容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没有在其他信息终端装置上公开的内容;
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变更存储在所述接收内容存储单元中的内容中所附加的生存时间;
所述发送单元,执行来自其他信息终端装置的检索,在符合该检索的内容存储于所述接收内容存储单元内的情况下,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所述内容发送到所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在存储在所述非公开内容存储单元内的情况下,不将所述内容发送到所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
所述删除单元,在经过由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变更后的生存时间后,删除由所述接收内容存储单元存储的内容。
21.一种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被赋予了生存时间的内容;
接收内容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内容;
生存时间变更单元,用于变更存储在上述接收内容存储单元中的内容中所赋予的生存时间;
发送单元,执行来自其他信息终端装置的检索,在符合该检索的内容存储于所述接收内容存储单元内的情况下,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所述内容发送到所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以及
删除单元,用于在经过由上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变更后的生存时间后,删除所述接收内容存储单元内存储的内容。
22.一种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被赋予了生存时间的第1内容和第2内容;
生存时间变更单元,用于变更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的第1内容和第2内容中所赋予的生存时间;
发送单元,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所述第1内容和第2内容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以及
删除单元,用于在经过由上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变更后的时间后,删除所述第1内容和第2内容;
与处理所述第2内容的生存时间相比,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优先处理所述第1内容的生存时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存时间变更单元在执行优先处理的情况下,获取指针作为其报酬。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处理是指按照大于所述第2内容的生存时间的比例来延长所述第1内容的生存时间。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处理是指按照小于所述第2内容的生存时间的比例来缩短所述第1内容的生存时间。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处理是指将所述第1内容的生存时间保持不变,而将所述第2内容的生存时间缩短。
27.一种指针系统,具有信息终端装置、信息配送企业终端、以及指针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配送企业终端向所述指针管理中心发送指针系统的利用登录数据;
所述指针管理中心根据所发送的利用登录数据,许可使用指针系统;
所述信息配送企业终端,将想发送给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指针内容的元数据发送到指针管理中心;
所述指针管理中心,计算作为用于延长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的系数的生存时间延长系数,将其发送到所述信息配送企业终端;
所述信息配送企业终端,将所述时间延长系数和被赋予了生存时间的指针内容发送到所述信息配送企业终端;
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所述指针内容,利用所述生存时间延长系数来变更所接收的上述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将被赋予了生存时间的所述指针内容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在经过了上述变更后的生存时间后,删除所述指针内容。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指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在使用所述生存时间延长系数来变更所接收的上述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的情况下,获取指针作为其报酬。
29.一种指针系统,包含信息终端装置、信息配送企业终端、以及指针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配送企业终端向所述指针管理中心发送指针系统的利用登录数据,
所述指针管理系统中心根据所发送的利用登录数据,许可指针系统的使用,
所述信息配送企业终端,向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发送被许可的、赋予了生存时间的指针内容,
所述信息终端装置,接收指针内容和未被许可使用指针系统的、赋予了生存时间的通常内容,变更所接收的所述指针内容以及通常内容的生存时间,将被赋予生存时间的所述指针内容以及所述通常内容发送到其他信息终端装置,在经过所述变更后的生存时间之后,删除所述指针内容和所述通常内容,与处理所述通常内容的生存时间相比,优先处理所述指针内容的生存时间,并被赋予指针以作为其优先处理的报酬。
CNB2004100683781A 2003-09-29 2004-08-31 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使用它们的p2p系统及指针系统 Active CN1004841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36689A JP4232593B2 (ja) 2003-09-29 2003-09-29 情報端末装置
JP336689/2003 2003-09-29
JP2004026199A JP4635446B2 (ja) 2004-02-03 2004-02-03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情報送受信方法
JP026199/2004 2004-0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4592A true CN1604592A (zh) 2005-04-06
CN100484148C CN100484148C (zh) 2009-04-29

Family

ID=3438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83781A Active CN100484148C (zh) 2003-09-29 2004-08-31 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使用它们的p2p系统及指针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7506125B2 (zh)
CN (1) CN100484148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742B (zh) * 2005-05-27 2013-01-02 微软公司 对有时间限制的消息进行有效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93063B (zh) * 2006-11-29 2013-01-02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通信网络中安全距离计算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76756A (zh) * 2011-07-05 2013-06-26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数据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WO2014048108A1 (zh) * 2012-09-28 2014-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业务中参数设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4054389A (zh) * 2012-01-18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便携式终端之间建立无线局域网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12304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93395A (zh) * 2018-01-02 2019-07-09 爱信诺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生存指数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542117A (zh) * 2019-02-06 2020-08-14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工业网络中的循环时隙操作
CN112095233A (zh) * 2019-06-17 2020-12-18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信息赋予系统、方法、介质、终端、及缝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23220B2 (en) * 2003-09-17 2009-04-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aspace: communication middleware for partially connected mobile ad hoc networks
JP4325579B2 (ja) * 2005-03-29 2009-09-02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再生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データ再生プログラム
US9660808B2 (en) * 2005-08-01 2017-05-23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system
US7796589B2 (en) * 2005-08-01 2010-09-14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8874477B2 (en) 2005-10-04 2014-10-28 Steven Mark Hoffberg Multifactorial optim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0466611C (zh) * 2005-10-28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网络节点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
US9203928B2 (en) 2008-03-20 2015-12-01 Callahan Cellular L.L.C. Data storage and retrieval
US7636759B1 (en) * 2008-09-29 2009-12-22 Gene Fein Rotating encryption in data forwarding storage
US7636761B1 (en) * 2008-09-29 2009-12-22 Gene Fein Measurement in data forwarding storage
US8458285B2 (en) 2008-03-20 2013-06-04 Post Dahl Co.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Redundant data forwarding storage
US7599997B1 (en) 2008-08-01 2009-10-06 Gene Fein Multi-homed data forwarding storage
US8386585B2 (en) * 2008-04-25 2013-02-26 Tajitshu Transfer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over data forwarding framework
US8452844B2 (en) * 2008-05-07 2013-05-28 Tajitshu Transfer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Deletion in data file forwarding framework
US8599678B2 (en) 2008-07-10 2013-12-03 Tajitshu Transfer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Media delivery in data forwarding storage network
US8370446B2 (en) 2008-07-10 2013-02-05 Tajitshu Transfer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dvertisement forwarding storage and retrieval network
US8352635B2 (en) * 2008-09-29 2013-01-08 Tajitshu Transfer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Geolocation assisted data forwarding storage
US8478823B2 (en) * 2008-09-29 2013-07-02 Tajitshu Transfer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elective data forwarding storage
US7685248B1 (en) * 2008-09-29 2010-03-23 Gene Fein User interface in data forwarding network
US8549198B2 (en) * 2009-03-27 2013-10-01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8782267B2 (en) * 2009-05-29 2014-07-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systems, devic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delivering additional content using a multicast streaming
WO2012007988A1 (ja) * 2010-07-13 2012-0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装置
US8700747B2 (en) 2011-04-19 2014-04-15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dressing devices in a multi-drop network
US8819170B2 (en) 2011-07-14 2014-08-26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US8856864B2 (en) 2012-09-27 2014-10-07 Intel Corporation Detecting, enforcing and controlling access privileges based on sandbox usage
CN104812006B (zh) * 2014-01-24 2019-11-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缓存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7814A (en) * 1986-05-01 1989-0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ariable address mode cache
JPH08331175A (ja) * 1995-05-31 1996-12-13 Sony Corp 情報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US6212545B1 (en) 1997-10-31 2001-04-03 Fujitsu Limited Distributed searching system and search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the distributed searching system
JP3603613B2 (ja) 1997-10-31 2004-1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散検索システムおよび分散検索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検索装置
JP2000020689A (ja) * 1998-07-01 2000-01-21 Minolta Co Ltd 画像データ管理装置、画像記録装置、画像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4286986B2 (ja) 1999-08-03 2009-07-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自動削除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自動削除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573422B2 (ja) 1999-11-30 2010-11-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を実現す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機械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2165162A (ja) * 2000-11-27 2002-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予約録画管理装置
JP2003067276A (ja) 2001-08-22 2003-03-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異なるp2pファイル交換ネットワーク間の相互接続方法、および、p2pファイル交換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DE50305486D1 (de) 2002-03-11 2006-12-07 Vodafone Holding Gmbh Verfahren zur ortsabhängigen mobilen kommunikation
US7808939B2 (en) * 2003-03-28 2010-10-05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Routing in wireless ad-hoc networks
US20040249871A1 (en) * 2003-05-22 2004-12-09 Mehdi Bazo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moving documents from a knowledge repository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742B (zh) * 2005-05-27 2013-01-02 微软公司 对有时间限制的消息进行有效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93063B (zh) * 2006-11-29 2013-01-02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通信网络中安全距离计算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76756A (zh) * 2011-07-05 2013-06-26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数据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4054389A (zh) * 2012-01-18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便携式终端之间建立无线局域网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54389B (zh) * 2012-01-18 2018-09-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便携式终端之间建立无线局域网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48108A1 (zh) * 2012-09-28 2014-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业务中参数设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6612304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93395A (zh) * 2018-01-02 2019-07-09 爱信诺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生存指数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9993395B (zh) * 2018-01-02 2021-04-16 爱信诺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生存指数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542117A (zh) * 2019-02-06 2020-08-14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工业网络中的循环时隙操作
CN111542117B (zh) * 2019-02-06 2023-09-26 日立能源瑞士股份公司 无线工业网络中的循环时隙操作
CN112095233A (zh) * 2019-06-17 2020-12-18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信息赋予系统、方法、介质、终端、及缝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32680A1 (en) 2009-05-21
US8078812B2 (en) 2011-12-13
US7506125B2 (en) 2009-03-17
CN100484148C (zh) 2009-04-29
US20050071568A1 (en) 2005-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04592A (zh) 信息终端装置、信息共享方法、使用它们的p2p系统及指针系统
Wei et al. A survey of social-aware routing protocols in delay tolerant networks: Applications, taxonomy and design-related issues
US9680766B2 (en) Predictive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CN1989499B (zh) 用于搜索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He et al. Near-optimal allocation algorithms for location-dependent tasks in crowdsensing
Jedari et al. A game-theoretic incentive scheme for social-aware routing in selfish mobile social networks
US20100094939A1 (en) Transient networks
US20060218153A1 (en) Building social networks using shared content data relating to a common interest
US20060218225A1 (en) Device for sharing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among users over a network
RU2497293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оциальной сети
Nguyen et al. PPCS: A progressive popularity-aware caching scheme for edge-based cache redundancy avoidance in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s
CN1497465A (zh) 用于自动访问个人信息的系统与方法
CN1465169A (zh) 在计算机网络中利用语义描述标记对数据分组进行高性能寻址和路由选择
CN1419774A (zh) 带上下文的计算设备和方法
CN1694402A (zh) 信息发送方法、发送系统、信息提供装置和信息检索装置
Mhemed et al. Void avoidance opportunistic routing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3179148A (zh) 一种在互联网中分享附件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Huang et al. Caching joint shortcut routing to improv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Li et al. On selecting vehicles as recommenders for vehicular social networks
Wu et al. Human activity optimal cooperation objects selection routing scheme in opportunistic networks communication
US200500916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gital contents using open API
Bosunia et al. Efficient data delivery based on 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s
Amadeo A literature review on caching transient contents in vehicular named data networking
Abdo et al. Operator centric mobile cloud architecture
Pu et al. sNDN: a social-aware named data framework for cooperative content retrieval via D2D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01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01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3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2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