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3212A - 折叠容器 - Google Patents

折叠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3212A
CN1603212A CN 200410028244 CN200410028244A CN1603212A CN 1603212 A CN1603212 A CN 1603212A CN 200410028244 CN200410028244 CN 200410028244 CN 200410028244 A CN200410028244 A CN 200410028244A CN 1603212 A CN1603212 A CN 1603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locking component
foldable container
long sidewall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282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8257C (zh
Inventor
岩田貴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3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3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82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82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容器,具有以铰链连接于底部1的一方的相对的侧壁2和同样以铰链连接于底部的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3,通过从组装成箱形的状态将一方的相对的侧壁2朝底部方向倒下,然后,使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3朝底部方向倒下,从而可进行折叠;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一方的相对的侧壁的锁定构件H形成多个配合块h2,与该多个配合块对应地在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3形成可配合上述多个配合块的多个配合凹部3d。可抑制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侧壁的内侧方向或外侧方向的变形。

Description

折叠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以铰链连接于底部的侧壁的折叠容器,涉及这样一种折叠容器,该折叠容器从组装为箱形的状态使一方相对的侧壁倒下重叠于底部,接着,使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倒下,重叠到已重叠于底部的一方的相对的侧壁上,从而可进行折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上述折叠容器,在该折叠容器中,通过由配置到侧壁的上端部的锁定构件从组装成箱形的状态锁定先倒的侧壁和后倒的侧壁,从而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防止上述先倒的侧壁朝底部方向倒下。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种将这样的锁定构件配置于侧壁的上端部和中间部位的折叠容器。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17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8-5479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锁定构件配置于侧壁的上端部的折叠容器中,在侧壁的中央部分未配置锁定构件,所以,存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的侧壁的中央部分朝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外侧方向或内侧方向变形的问题。
另外,在将锁定构件配置到侧壁的上端部和中间部分这样2个部位的场合,必须进行2次锁定构件的解除作业,因此,存在锁定构件的解除作业的作业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折叠容器,该折叠容器具有以铰链连接于底部的一方的相对的侧壁和同样以铰链连接于底部的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通过从组装成箱形的状态将一方的相对的侧壁朝底部的方向倒下,然后,使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朝底部方向倒下,从而可进行折叠;其中:第1,在配置于一方的相对的侧壁的锁定构件形成多个配合块,与该多个配合块对应地在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形成可配合上述多个配合块的多个配合凹部;第2,在配置锁定构件的侧壁穿设操作用窗孔,通过该操作用窗孔可从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内侧操作锁定构件。
由于在配置于一方的相对的侧壁的锁定构件形成多个配合块,相应于该多个配合块在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形成可配合上述多个配合块的多个配合凹部,所以,可抑制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侧壁朝内侧方向或外侧方向的变形。
在锁定构件形成多个配合块,由锁定构件的一次操作将多个配合块配合到配合凹部或从配合凹部排出地构成,所以,折叠容器的组装作业或折叠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在配置锁定构件的侧壁穿设操作用窗孔,可从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内侧操作锁定构件,所以,折叠容器的折叠作业的作业性提高,同时,可通过操作用窗孔确认锁定构件的位置,所以,可进一步提高折叠容器的折叠作业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组装成箱形的状态的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透视图。
图2为组装途中或折叠途中的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透视图。
图3为折叠状态的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透视图。
图4为构成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锁定构件和长侧壁的透视图。
图5为构成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锁定构件的透视图。
图6为省略了顶板的锁定构件配置于长侧壁的状态的本发明折叠容器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7为同样省略了顶板的锁定构件配置于长侧壁的状态的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8为构成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宗旨,则不限定于本实施例。
符号1为底部,在底部1的相对的长边立设长边侧堤部(土手部)1a,另外,在底部1的相对的短边立设短边侧堤部1b。短边侧堤部1b的高度构成得比长边侧堤部1a的高度更高。符号2为由适当的铰链构件连接于底部1的相对的长边侧堤部1a的长侧壁,符号3为由适当的铰链构件连接于底部1的相对的短边侧堤部1b的短侧壁。
如图1所示,在从组装成箱形的状态如图3所示那样折叠时,先解除后述的锁定构件,使长侧壁2朝底部1方向倒下,如图2所示那样将长侧壁2重叠到底部1。然后,使短侧壁3朝底部1方向倒下,重叠到已重叠于底部1的长侧壁2上,从而如图3所示那样折叠。另外,从图3所示折叠的状态将短侧壁3大体垂直地立起,然后将长侧壁2大体垂直地立起,从而可组装成图1所示箱形。
下面,根据图1~图4说明长侧壁2。
长侧壁2具有横向伸长的大体长方形的板状部2a,板状部2a从板状部2a由相对板状部2a大体垂直地延伸的周状凸缘部2b围住。
在长侧壁2,通过越过构成周状凸缘部2b的相对的垂直凸缘2b1朝外侧延长板状部2a,从而形成纵向伸长的接合框4。在接合框4的垂直端沿上下方向以适当数量形成与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大体平行的配合凸片4a。在本实施例中,示出形成4个配合凸片4a的例子。
在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的上端附近穿设纵向伸长的长方形的透孔5a,另外,在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的中间穿设纵向伸长的长方形的透孔5b。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这样的例子,即,在形成于接合框4上端部的最上部的配合凸片4a与从上数第2个配合凸片4a之间穿设位于上方的透孔5a,另外,在最下部的配合凸片4a与从下数第2个配合凸片4a之间穿设位于下方的透孔5b,2个配合凸片4a处在位于上方的透孔5a与位于下方的透孔5b之间。
在穿设于长侧壁2的形成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的2个透孔5a、5b中的、位于上方的透孔5a的上方近旁,与形成周状凸缘部2b的上端凸缘2b2平行地形成上部水平肋6,另外,在位于下方的透孔5a的下方近旁,与上述上端凸缘2b2平行地形成下部水平肋7。另外,在长侧壁2的板状部2a隔开预定间隔地形成从周状凸缘部2b的上端凸缘2b2延伸到下端凸缘2b3的适当数量的垂直肋8。而且,可根据需要在长侧壁2的板状部2a适当地形成水平肋或垂直肋。
如上述那样,在长侧壁2的板状部2a相对板状部2a大体垂直地形成周状凸缘部2b、上部水平肋6、下部水平肋7、垂直肋8等,形成这些周状凸缘部2b、上部水平肋6、下部水平肋7、垂直肋8等的面在将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时形成位于外侧的外壁面2a1,当将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时,位于内侧的内壁面2a2形成于未形成这样的周状凸缘部2b和肋的平坦的面。
在长侧壁2的板状部2a形成由构成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上部水平肋6、下部水平肋7、最接近垂直凸缘2b1的垂直肋(以下称为垂直凸缘侧垂直肋,用符号8a表示)8a围住的、配置后述的锁定构件的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
接近垂直凸缘侧垂直肋8a地在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形成连接上部水平肋6和下部水平肋7的弹性片收容肋9。在弹性片收容肋9通过使弹性片收容肋9朝垂直凸缘侧垂直肋8a方向凸出,从而形成2个部位的大体ㄑ字状的凹部9a。在本实施例中,示出大体ㄑ字状的凹部9a由位于凹部9a的中央部的垂直部9a1、从垂直部9a1的上端朝上方延伸的上部倾斜部9a2、及从垂直部9a1的下端朝下方延伸的下部倾斜部9a3形成的例子。符号10为在适当的部位连接弹性片收容肋9与垂直凸缘侧垂直肋8a的、用于加强弹性片收容肋9的多个水平连接肋。
另外,在位于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上部水平肋6下面的大体中央部,使接合块6a垂下,在形成接合块6a和长侧壁2的板状部2a的外壁面2a1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同样,在位于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下部水平肋7的上面的大体中央部立设接合块7a,在接合块7a和形成长侧壁2的板状部2a的外壁面2a1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
符号H为配置于上述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锁定构件。锁定构件H具有箱状的基部h1,基部h1具有相对的垂直侧板h1a、连接相对的垂直侧板h1a的上端的上部板h1b、连接相对的垂直侧板h1a下端的下部板h1c,同时,包括封闭由相对的垂直侧板h1a、上部板h1b、下部板h1c形成的空间部的一方的开口的顶板h1d,顶板h1d越过一方的垂直侧板h1a地延伸,由该延伸部分形成外延部h1e。
在相对外延部h1e位于相反侧的另一方的垂直侧板h1a形成隔开预定间隔而且相对垂直侧板h1a垂直的一对配合块h2。
另外,在位于外延部h1e侧的一方的垂直侧板h1a安装相对垂直侧板h1a垂直的弹性片安装块h3a。在弹性片安装块h3a上面的前端部安装朝垂直侧板h1a方向往上方倾斜的上部弹性片h3b,同时,在弹性片安装块h3a的下面的前端部也安装朝垂直侧板h1a方向往下方倾斜的下部弹性片h3c,由弹性片安装块h3a、上部弹性片h3b、及下部弹性片h3c形成箭头状的弹性构件h3。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弹性构件h3在位于外延部h1e的一方的垂直侧板h1a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1对,并配置到外延部h1e下。
在形成上述锁定构件H的基部h1的上部板h1b的长度方向的大体中央部分前端立设与上部板h1b垂直的上部导向板h4。同样,在形成锁定构件H的基部h1的下部板h1c的长度方向的大体中央部分前端垂设与下部板h1c垂直的下部导向板h5。
通过使形成锁定构件H的基部h1的顶板部h1d的预定区域朝形成于箱形的基部h1的内侧凹下,形成手或手指可插入的操作用凹部h6。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锁定构件H在形成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安装。
锁定构件H的顶板h1d位于外侧地(形成于锁定构件H的顶板h1d的操作用凹部h6位于外侧地)配置,同时,将锁定构件H的1对配合块h2配合到穿设于形成长侧壁2的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的1对透孔5a、5b。另外,将安装于锁定构件H的1对弹性构件h3插入到形成于弹性片收容肋9的1对凹部9a内,使得形成弹性构件h3的上部弹性片h3b接触于上部倾斜部9a2,形成弹性构件h3的下部弹性片h3c接触于下部倾斜部9a3;该上部倾斜部9a2和该下部倾斜部9a3均用于形成在位于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弹性片收容肋9形成的该1对凹部9a。另外,将立设于形成锁定构件H的基部h1的上部板h1b的上部导向板h4插入到形成于接合块6a与板状部2a的外壁面2a1之间的间隙,并且,同样将垂设于形成锁定构件H的基部h1的下部板h1c的下部导向板h5插入到形成于接合块7a与板状部2a的外壁面2a1之间的间隙;该接合块6a垂下在位于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上部水平肋6的下面,该接合块7a立设在位于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下部水平肋7的上面。
如上述那样,分别将1对锁定构件H安装到形成于长侧壁2两侧的2个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这样,在将锁定构件H配置到形成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状态下,形成锁定构件H的弹性构件h3的上部弹性片h3b和下部弹性片h3c如上述那样分别接触到形成弹性片收容肋9的凹部9a的上部倾斜部9a2和下部倾斜部9a3,同时,上部弹性片h3b的前端和下部弹性片h3c的前端处于朝相互接近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的状态;该弹性片收容肋9位于形成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因此,由产生了弹性变形的上部弹性片h3b和弹性构件h3恢复原状的倾向产生的弹性力,换言之上部弹性片h3b的前端与下部弹性片h3c的前端的离开倾向产生的弹性(赋势)力,使配置到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锁定构件H朝形成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的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方向移动,如图6所示那样,配合到穿设于形成长侧壁2的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的1对透孔5a、5b的、锁定构件H的1对的配合块h2的前端h2a凸出到接合框4的前端4b。在该状态下,形成锁定构件H的基部h1的相对的垂直侧板h1a中的、位于与外延部h1e相反侧的一方的垂直侧板h1a接触或接近形成长侧壁2的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同时,在形成锁定构件H的基部h1的相对的垂直侧板h1a中的、位于外延部h1e侧的另一方的垂直侧板h1a与形成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的垂直凸缘侧垂直肋8a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
另外,在位于形成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板状部2a穿设可插入手或手指的操作用窗孔11。在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形成的操作用凹部h6的侧壁h6a位于该操作用窗孔11内地构成。
下面,主要根据图2和图8说明短侧壁3。
短侧壁3具有横向伸长的大体长方形的板状部3a,在板状部2a的两端垂直部形成与板状部3a大体垂直地纵向伸长的接合框3b。在接合框3b沿上下方向穿设适当数量的配合凹部或配合孔(以下称配合孔)3b1。该配合孔3b1穿设与形成于长侧壁2的接合框4的配合凸片4a相同的数量,当将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时,短侧壁3的接合框3b与长侧壁2的接合框4相对,同时,在穿设于短侧壁3的接合框3b的配合孔3b1配合形成于长侧壁2的接合框4的配合凸片4a地构成。
另外,在位于接合框3b附近的板状部3a的内面(将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时位于内侧的面)凸设与内面大体垂直并隔开预定间隔地凸设1对凸片3c1,凸片3c1的前端由大体平行于接合框3b的垂直片3c2连接。这样,由1对凸片3c1和垂直片3c2形成大体匚字状的堤部3c。邻接于接合框3b由大体匚字状的堤部3c和接合框3b围住的配合凹部3d形成于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附近。
在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外壁面(当将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时位于外侧的面)适当地形成外周凸缘3e、适当数量的水平肋3f、垂直肋3g。
下面,说明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锁定构件H等的动作和功能。
在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下,短侧壁3的接合框3b与长侧壁2的接合框4相对,同时,在穿设于短侧壁3的接合框3b的配合孔3b1配合形成于长侧壁2的接合框4的配合凸片4a,另外,由产生了弹性变形的上部弹性片h3b和下部弹性片h3恢复原状的倾向产生的弹性力,换言之上部弹性片h3b的前端与下部弹性片h3c的前端的离开倾向产生的弹性力,使锁定构件H的1对的配合块h2配合于由接近短侧壁3的接合框3b形成的大体匚字状的堤部3c和接合框3b围成的1对配合凹部3d。
如上述那样,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的、配置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的1对配合块h2和形成于短侧壁3的1对配合凹部3d形成的1对配合位置中的一方的配合位置处于长侧壁2和短侧壁3的上端部附近,另外,另一方的配合位置处于长侧壁2和短侧壁3的中央部附近,所以,与配合位置处于侧壁的上端部的已有的折叠容器相比,可抑制长侧壁2和短侧壁3的朝中央部附近的内侧方向或外侧方向的变形。
在如图3所示那样对图1所示的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进行折叠时,将手指伸入到形成于锁定构件H(该锁定构件H配置到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长侧壁2)的基部h1的操作用凹部h6,使锁定构件H朝长侧壁2的中央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那样,从接合框4的前端4b拉入锁定构件H的1对配合块h2的前端h2a,使其从形成于短侧壁3的接合框3b的1对配合凹部3d排出。此后,使长侧壁2朝底部1方向倒下,重叠到底部1。此后,使短侧壁3朝底部1方向倒下,重叠到已重叠于底部1的长侧壁2上,从而如图3所示那样对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进行折叠。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位于形成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板状部2a穿设手或手指可插入的操作用窗孔11,所以,将手伸入到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内部,将手指插入到操作用窗孔11,将手指接触于形成操作用凹部h6的侧壁h6a,使锁定构件H朝长侧壁2的中央方向移动,可将锁定构件H的1对配合块h2从形成于短侧壁3的1对配合凹部3d排出。这样,从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内侧也可操作锁定构件H,所以,可提高锁定构件H的操作性,进而可提高折叠容器的折叠作业的作业性。
当进行组装于箱形的折叠容器的折叠作业时,作业者站在相对的长侧壁2的一方的长侧壁2的大体中央部操作配置到相对的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在组装成箱形折叠容器不大的场合,从外侧将手指伸入到配置于位于前面的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的操作用凹部h6,使锁定构件H移动,使长侧壁2朝底部1方向倒下,接着,从外侧将手指伸入到配置于较远一方的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的操作用凹部h6,使锁定构件H移动,可使长侧壁2朝底部1方向倒下。然而,在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较大的场合,从外侧将手指伸入到配置于位于前面的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的操作用凹部h6,使锁定构件H移动,可使长侧壁2倒往底部1方向,但有时伸长手从外侧将手指伸入到配置于较远一方的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的操作用凹部h6使锁定构件H移动较困难,另外,由于不能确认配置于较远一方的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的操作用凹部h6的位置,所以,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折叠作业的作业性变差,但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位于形成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配置区域A内的板状部2a的操作用窗孔11从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内侧操作配置到较远一方的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同时,可通过操作用窗孔11确认锁定构件H的位置,所以,折叠容器的折叠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下面,如图1所示那样说明将图3所示折叠状态的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的作业。
先如图2所示那样使大体倒成水平状态的短侧壁3大体垂直地立起。然后,使重叠于底部1地倒下的长侧壁2朝垂直方向回转,但长侧壁2在接近大体垂直的时刻或者预先将手指伸入到在配置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的基部h1形成的操作用凹部h6,使锁定构件H朝长侧壁2的中央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那样,从接合框4的前端4b拉入锁定构件H的1对配合块h2的前端h2a。然后,使短侧壁3的接合框3b与长侧壁2的接合框4相对,同时,使形成于长侧壁2的接合框4的配合凸片4a配合到穿设于短侧壁3的接合框3b,此后,当使手指离开形成于锁定构件H的基部h1的操作用凹部h6时,如图6所示那样,锁定构件H的配合块h2的前端h2a凸出到接合框4的前端4b,配合到形成于短侧壁3的接合框3b的配合凹部3d。这样,将折叠状态的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
在本实施例中,在位于锁定构件H的配合块h2外侧的面换言之位于长侧壁2的板状部2a的外壁面2a1侧的面的前端部形成倾斜导向面h2b。在配合块h2的前端部形成这样的倾斜导向面h2b,从而在折叠容器的组装作业中,使短侧壁3立设后,当立设长侧壁2时,没有必要由手操作锁定构件H而如图7所示那样将锁定构件H的1对配合块h2拉入。如图6所示那样,在锁定构件H的1对配合块h2的前端h2a凸出到接合框4的前端4b的状态下使长侧壁2朝垂直方向回转时,在形成于长侧壁2的接合框4的配合凸片4a配合到形成于短侧壁3的配合孔3b1前后,使配合块h2接触到形成于短侧壁3的大体匚字状的堤部3c,但由于配合块h2的倾斜导向面h2b接触于堤部3c地构成,所以,锁定构件H反抗形成弹性构件h3的上部弹性片h3b和弹性构件h3的弹性力朝长侧壁2的中央方向移动,所以,配合块h2可越过形成于短侧壁3的堤部3c,在配合块h2越过堤部3c后,锁定构件H由形成弹性构件h3的上部弹性片h3b和弹性构件h3的弹性力朝形成长侧壁2的周状凸缘部2b的垂直凸缘2b1方向移动,配合块h2配合到形成于短侧壁3的配合凹部3d。
如上述那样,通过在位于锁定构件H的配合块h2外侧的面的前端部形成倾斜导向面h2b,从而在折叠容器的组装作业时,不由手操作锁定构件H,仅使长侧壁2直接朝垂直方向回转,即可使形成于长侧壁2的接合框4的配合凸片4a配合到形成于短侧壁3的配合孔3b1,同时,可将锁定构件H的配合块h2配合到形成于短侧壁3的配合凹部3d,所以,可提高折叠容器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配置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形成2个配合块h2,与2个配合块h2对应,在短侧壁3形成2个配合凹部3d,但也可在配置于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形成3个以上的配合块h2,同时,相应于3个以上的配合块h2,在短侧壁3形成3个以上的配合凹部3d。
构成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长侧壁2的下部通过铰链构件连接于底部1,另外,短侧壁3的下部同样通过铰链构件连接于底部1,所以,长侧壁2的下部和短侧壁3的下部很少朝内侧方向或外侧方向变形,所以,配置于上述长侧壁2的锁定构件H的多个配合块h2和形成于短侧壁3的多个配合凹部3d形成的多个配合位置至少配置到长侧壁2和短侧壁3易于朝内侧方向或外侧方向变形的、长侧壁2和短侧壁3的上端部附近和中央部附近。通过这样构成,可有效地抑制长侧壁2和短侧壁3朝内侧方向或外侧方向变形。
当然,也可在长侧壁2的下部和短侧壁3的下部配置形成锁定构件H的配合块h2与形成于短侧壁3的配合凹部3d的配合位置。通过这样将上述配合位置配置到长侧壁2的下部和短侧壁3的下部,从而可防止底部1与长侧壁2的铰链连接部和底部1与短侧壁3的铰链连接部的损伤。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长侧壁2配置锁定构件H,在短侧壁3形成可由形成于锁定构件H的多个配合块h2配合的配合凹部3d,但也可在短侧壁3配置锁定构件H,在长侧壁2形成可由形成于锁定构件H的多个配合块h2配合的配合凹部。

Claims (2)

1.一种折叠容器,具有以铰链连接于底部的一方的相对的侧壁和同样以铰链连接于底部的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通过从组装成箱形的状态将一方的相对的侧壁朝底部的方向倒下,然后,使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朝底部方向倒下,从而可进行折叠;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一方的相对的侧壁的锁定构件形成多个配合块,同时,与该多个配合块对应地在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形成可配合上述多个配合块的多个配合凹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在配置锁定构件的侧壁穿设操作用窗孔,通过该操作用窗孔可从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的内侧操作锁定构件。
CNB2004100282447A 2003-09-29 2004-03-10 折叠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782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7398/2003 2003-09-29
JP2003337398A JP4125207B2 (ja) 2003-09-29 2003-09-29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3212A true CN1603212A (zh) 2005-04-06
CN100478257C CN100478257C (zh) 2009-04-15

Family

ID=3453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28244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78257C (zh) 2003-09-29 2004-03-10 折叠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125207B2 (zh)
CN (1) CN10047825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52222B2 (ja) * 2005-12-19 2011-03-16 三甲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8257C (zh) 2009-04-15
JP2005104490A (ja) 2005-04-21
JP4125207B2 (ja)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50420A (zh) 折叠容器的组合模块
CN1852839A (zh) 物品收纳箱
CN1147034C (zh) 薄型电连接器
CN1799944A (zh) 折叠容器
CN1162594C (zh) 用于连接预制式板的连接装置
CN1603212A (zh) 折叠容器
CN1095952C (zh) 能量输送链及用于它的中间件和插件
CN1144303C (zh) 铅蓄电池
CN108604742A (zh) 一种弹片和终端
CN110822223B (zh) 悬臂装置
CN2749815Y (zh) 一种仓储运输托盘箱
CN2880700Y (zh) 一种输送容器及其角件
CN1993277A (zh) 准备好安装的模块容器或类似设备
CN2823131Y (zh) 一种折叠式箱子
CN100340457C (zh) 折叠式容器
CN1651315A (zh) 折叠容器
CN108466767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盖的eps组合箱
JP4939363B2 (ja)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US11659112B1 (en) Scanner and load bearing structure thereof
CN2832686Y (zh) 一种输送容器分隔装置
CN1572661A (zh) 折叠容器
CN215929840U (zh) 一种顶盖、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1504390A (zh) 可折叠的容纳箱
CN1880189A (zh) 折叠集装箱
CN1389376A (zh) 托架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2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2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