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6055A - 为ieee802.11e mac提供服务质量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为ieee802.11e mac提供服务质量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86055A
CN1586055A CNA028224000A CN02822400A CN1586055A CN 1586055 A CN1586055 A CN 1586055A CN A028224000 A CNA028224000 A CN A028224000A CN 02822400 A CN02822400 A CN 02822400A CN 1586055 A CN1586055 A CN 1586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os
station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24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S·南塔戈帕兰
崔圣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586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6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43Gateway controllers, e.g.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MGCP] cont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04L47/724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at intermediate nodes, e.g.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RSV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1Real 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4Applicable to portable or mobi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IEEE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提供服务质量(QoS)信令的设备和方法被公开。本发明包括一种WLAN,它能够提供往返于WLAN中的无线QoS站的三种类型的服务质量(QoS)信令。逆流QoS信令建立发源于WLAN中无线QoS站的一个QoS流。顺流QoS信令建立一个被发送给WLAN中目的地无线QoS站的QoS流。侧流QoS信令建立在WLAN的同一QoS基本业务组中的源无线QoS站和目的地无线QoS站之间的一个QoS流。

Description

为IEEE 802.11E MAC提供服务质量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通常旨在用于处理多媒体信号的系统和方法,尤其旨在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提供服务质量(QoS)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诸如机顶盒、高端电视、数字电视、小型电视接收机、存储产品、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互联网设备等等之类的高质量多媒体设备的发展,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结构以及对这些设备的新特性的更多开放性。这些多媒体新产品的发展确保公众将继续增加它对于多媒体业务的要求。网络设计者和工程师因此继续设计能够通过集成网络符合实时和非实时多媒体转送不断增加的要求的系统。
基于Internet协议(IP)的互联网提供一种不向用户保证任何服务级别的“best effort”(尽力而为)型数据传送服务。IP网络上的“besteffort”服务允许把复杂性固定在最终的主机上,以使网络可以保持简单。互联网的显著发展证明这种方法能调节得很好。
另一方面,在最近几年,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WLAN)作为移动/便携式设备的(室内)宽带无线接入的主要技术已经浮现。IEEE802.11由于支持“best effort”服务而可以被认为是“以太网”的无线形式。IEEE 802.11工作组现在正在为现有的传统802.11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定义一个新补充,以便支持服务质量(QoS)。新的802.11eMAC将通过在无线局域网(WLAN)上使能诸如话音和视频服务之类的应用来扩展802.11应用领域。
新的IEEE 802.11e标准将构造该产业的第一个支持QoS的真正通用无线标准。IEEE 802.11e将通过家庭、企业和公众接入网环境提供无缝互操作性,并仍然提供符合每种网络类型独特需求的那些特性。与其它无线倡议不同,IEEE 802.11e通过向现有的IEEE 802.11标准添加QoS特性和多媒体支持并同时保持向传统标准完整的向下兼容性而成为了复盖家庭和商务环境的第一个无线标准。
多媒体业务的QoS支持是将通过多个连网家庭电子设备和个人计算机传送话音、音频和视频的无线本地网的关键。宽带业务供应商把QoS和有多媒体能力的家庭网络视为提供诸如视频点播、音频点播、IP上的语音和高速互联网访问这类住宅用户增值业务的一个重要要素。
为了提供适当的业务,将需要对网络业务类型确定某些数量和质量级别。这需要向网络增加某些性能,以便使网络能够从其它类型的业务中区分对延迟、抖动和损耗具有严格定时要求的业务。这就是在设计QoS供协议时所要实现的目的。QoS供应不产生带宽,但是更有效地管理带宽,以符合一个宽范围的应用要求。QoS供应的目标是提供超过当前“best effort”IP业务的某些级别的可预言性和控制。
QoS支持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信令协议,它允许一个给定QoS会话的最终主机(和中间节点)传送期望的QoS级别和相应的资源量。已经发展了IP层中和局域网环境中的若干端对端QoS信令协议,以满足宽范围的应用需求。最熟知的协议是资源预留协议(RSVP)和它的扩展,该扩展被称为:对于局域网环境的子网带宽管理器(SBM)。
任何QoS协议的挑战是为各个单独流量或集合提供有区别的传送而不断开在运行中的网络。向网络增加一个“智能”递增级别以及改进“best effort”业务则表示对已经使互联网取得巨大成功的网络设计的一个根本改变。
在本领域中需要在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和更高层之间的协调,以使流应用(streaming application)能够请求并达到它们的QoS要求。在本领域中还需要在802.11e MAC和更高层之间实现一些协调以便提供QoS。在本领域中还需要把无线局域网(WLAN)转换为端对端QoS环境中的QoS网络。
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设备和方法,所述设备和方法将为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提供改良的服务质量(QoS)信令。
本发明通常包括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提供改良的服务质量(QoS)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在本发明一个有利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设备包括一个无线局域网,它能够提供往返于WLAN中的无线QoS站之间的三种类型的服务质量(QoS)信令。逆流QoS信令建立发源于WLAN中无线QoS站的一个QoS流。顺流QoS信令建立被发送给WLAN中目的地无线QoS站的一个QoS流。侧流QoS信令建立在WLAN的同一QoS基本业务组中的源无线QoS站和目的地无线QoS站之间的一个QoS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的QoS需求来为QoS流规定和协商网络资源的设备和方法。本发明的MAC级别QoS信令与诸如资源预留协议(RSYP)和子网带宽管理器(SBM)之类的较高层QoS信令协议交互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的同一QoS基本业务组内的源无线QoS站和目的地无线QoS站之间建立侧流连接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中的IEEE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提供服务质量(QoS)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中的IEEE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提供服务质量(QoS)顺流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中的IEEE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提供服务质量(QoS)逆流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中的IEEE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提供服务质量(QoS)侧流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前面,已经相当概括地略述了本发明的特征和技术优点,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随后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下面,将描述形成本发明权利要求主题的本发明另外的特征和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为了本发明的相同目的可以轻易地使用作为基础公开的概念和特定实施例来用于修改或设计其他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了解,这些等价结构没有偏离本发明宽广形式的精神和范围。
在进行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之前,阐明在此专利文献各处所使用的某些单词和短语可能是有利的:术语“包括”和“包含”及其派生词意指无限制的包括;术语“或”是包容性的,意思是说和/或;短语“与......相关”和“与之相关”及其派生词,可以意指包括、被包括在...之内、与...互连、包含、被包含在...之内、连接到或者与...连接、耦合到或者与...耦合、可与...通信、与...合作、交错、并置、与...紧邻、被捆绑到或者与...捆绑、具有、具有...性质等等;而术语“控制器”“处理器”或者“设备”是指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设备、系统或它的一部分,这样一个设备可以以硬件、固件或软件、或者至少上述两者的某些组合的形式来实现。应当指出:与任何特定控制器相关的功能可以被本地或远程地集中或分布。在本专利文献各处提供某些单词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多数实例中(如果不是最大多数实例的话),这样的定义适用于如此定义的单词和短语先前的使用中以及将来的使用中。
为了更完整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结合附图对下列说明进行参考,附图中类似数字是指类似物体,并且其中:
图1说明了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举例的现有技术扩展业务组,它包括一个主机、一个分布系统、一个第一服务质量(QoS)基本业务组(QBSS)和一个第二服务质量(QoS)基本业务组;
图2说明了七个现有技术开放系统互连(OSI)网络层;
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一个服务质量(QoS)无线站的举例的结构;
图4说明了现有技术资源预留协议(RSVP)网络单元的举例的结构;
图5说明了现有技术集中带宽分配器(BA)的举例的结构;
图6说明了现有技术分布带宽分配器(BA)的举例的结构;
图7说明了IEEE 802.11e服务质量(QoS)数据的现有技术帧格式;
图8说明了IEEE 802.11e业务规范单元的现有技术帧格式;
图9是说明顺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的有利实施例第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顺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的有利实施例第二部分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逆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的有利实施例第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逆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的有利实施例第二部分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侧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的有利实施例第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侧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的有利实施例第二部分的流程图;和
图15是一个流程图,说明了侧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用于在源QoS站和目的地QoS站之间建立一个物理层传输速率的本发明方法有利
实施例的一部分。
在下面讨论的图1到15以及在此专利文件中阐明以便描述本发明改良系统和方法原理的各个实施例,只是作为说明而将不应该以任何方式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易理解本发明的原理也可以被成功应用到任何类型的无线网络系统中。
图1说明了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举例的现有技术扩展业务组100。扩展业务组100包括一个主机110、一个分布系统115、一个第一服务质量(QoS)基本业务组(QBSS)120和一个第二服务质量(QoS)基本业务组140。一个QoS基本业务组(QBSS)包括许多无线QoS站(QSTA),它们执行相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并竞争对同一共享媒体的接入。一个QBSS可以是单独的,或者,它也可以被连接到一个分布系统。通常,一个分布系统是一个有线主干局域网(LAN)。
一个服务质量(QoS)接入点(QAP)是连接到分布系统的一个无线QoS站。QAP在QBSS和分布系统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QBSS的MAC协议可以由QBSS的QAP内的中央协调功能来完全分配或控制。如图1所示,QBSS 120通过QAP 125连接到分布系统115,而QBSS 140通过QAP 145连接到分布系统115。QBSS 120还包括QSTA 130和QSTA 135。QBSS 140还包括QSTA 150和QSTA 155。
图2说明了七个现有技术开放系统互连(OSI)网络层。这些层是本领域熟知的并在这里为了参考而被包括。第一层是物理层210,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220,第三层是网络层230,第四层是传输层240,第五层是会话层250,第六层是表示层260,第七层是应用层270。
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一个服务质量(QoS)无线站的举例的结构300。此结构的许多单元是本领域熟知的。站管理实体(SME)310从应用层扩展到物理层。物理层在图3中由物理层收敛协议(PLCP)375和物理层管理实体(PLME)380来表示。MAC层335位于物理层收敛协议(PLCP)375之上。MAC层管理实体(MLME)340位于物理层管理实体(PLME)380之上。
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层)325位于MAC层335之上。LLC层325包含分类实体(CE)330。中间层320位于LLC层325之上。应用层315位于中间层320之上。
MAC层355包含混合协调器355。混合协调器355包含混合协调功能(HCF)360和增强型分配协调功能(EDCF)365。MAC层管理功能(MLME)340包含带宽管理器(BM)345和调度实体(SE)350。
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DSBM)370位于MAC层管理功能(MLME)340之上。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DSBM)370能够与LLC层330、MAC层管理功能(MLME)340和站管理实体(SME)310通信。
为了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为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提供一个改良的服务质量(QoS)信令,需要清楚理解较高层协议和IEEE 802.11e MAC之间的角色和关系。类似资源预留协议(RSVP)和子网带宽管理器(SBM)那样的那些较高层信令协议执行宏管理,而IEEE802.11e MAC执行微管理,例如,给不同的队列分配不同的业务流以及在不同的队列中调度业务。
在上文中,MAC层信令很重要,它不仅从较高层传送QoS信息到MAC,而且在不同的MAC实体之间传送QoS信息。为了避免在网络中执行QoS协议时的潜在问题,端到端原理仍然是所有QoS设计者的主要焦点。结果,“遗弃边缘复杂性并保持网络核心尽可能简单”的基本原则是QoS结构中的一个中心主题。
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信令(例如,端对端信令、IEEE 802.11e的MAC级别信令、以及内部信令或在IEEE 802.11e站内的端对端信令和MAC级别信令之间的交互作用)。
1.资源预留协议(RSVP)。
图4说明了现有技术资源预留协议(RSVP)网络单元400的举例的结构。这个举例的结构是本领域熟知的并在这里为了参考而被包括。
资源预留协议(RSVP)是这样一个信令协议,它提供预留建立和控制以便使能综合业务,它用来对IP网络上的电路仿真提供最接近的模型。对于应用(主机)和网络单元(路由器和交换机)来说,RSVP是所有QoS技术中最复杂的。结果,它也实现了与标准“best effort”IP业务的最大偏离,并且就业务保证、资源分配量化度(granularity)以及反馈细节方面向QoS使能的应用和用户提供最高QoS级别。
主机使用RSVP来代表一个应用数据流向网络请求一个特定的QoS级别。RSVP通过网络传送所述请求,访问该网络使用来传送所述会话的每个节点。在每个节点,RSVP企图为会话产生一个资源预留。接收机规定它要用来接收来自源中的业务流时的QoS级别。基于此信息,中间节点留出那次会话所需要的带宽。为了在节点处进行资源预留,RSVPdaemon(数据自适应鉴定监视器)410与两个本地判定模块(即,许可控制模块430和策略控制模块420)通信。许可控制模块430判定所述节点是否有足够资源来提供所请求的QoS。策略控制模块420判定用户是否具有用于进行预留的一个管理许可。如果检查失败,则RSVP数据自适应鉴定监视器410返回一个错误通知给发起所述请求的应用过程440。如果两个检查都成功,RSVP数据自适应鉴定监视器410在分组分类器450和分组调度器460中设置参数,以实现所期望的QoS。分组分类器450判定每个分组的QoS,分组器460安排分组传输以达到每个会话的预期QoS。
RSVP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可伸缩性。RSVP按比例变化到非常大量的多播组,因为它使用面向接收机的预留请求,这些请求在它们沿着多播树向上进展时会合并起来。单个接收机的预留不需要传播到多播树的源去。反之,它只传播到它到达树的一个预留分支。虽然RSVP协议被特别设计用于多播应用,但是它还可以做出单播预留。有关RSVP协议的附加信息在Braden R.等人的“Resource ReSerVationProtocol(RSVP)Version1:Functional Specification”(资源预留协议(RSVP)版本1:功能规范)(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征求意见资料2205,1997年9月)中可以找到。
RSVP端对端信令的流程工作如下。
(1)发射机借助TSPEC(业务规范)来表征根据带宽上下边界、延迟和抖动方面的呼出业务量。RSVP把具有TSPEC信息的一则路径消息发送到单播或多播目的地址。沿着顺流路由的每个RSVP使能的路由器建立一个路径状态,所述路径状态包括路径消息的前一源地址。
(2)为了进行一个资源预留,接收机发送一则RESV(预留请求)消息到发射机。除了TSPEC,RESV消息包括一个RSPEC(请求规范)和一个滤波器规格;RSPEG指示所需业务类型(受控或可确保的负载);滤波器规格表征正在做出预留的诸如传送协议和端口号之类的分组。RSPEC和滤波器规格一起表示一个流描述符,该流描述符被路由器使用来识别每个数据流或会话。RSPEC携带该接收机希望那个连接所具有的QoS数值。这可特别应用在一个其中的不同接收机具有不同QoS要求的多播环境中。
(3)当沿着从接收机到发射机的路由路径的每个RSVP路由器接收到RESV消息时,它使用许可控制过程来验证该请求并分配必要的资源。如果由于缺乏资源或认可失败而导致无法满足该请求,则路由器返回一则错误给接收机。如果接受,则路由器发送RESV消息给下一逆流路由器。
(4)当最后一个路由器(即在源和第二顺流路由器之间的路由器)接收到RESV消息并接受该请求时,它发回一则确认消息给接收机。对于多播情况,这里是发生流量合并的位置。
(5)当发射机或接收机结束一次RSVP会话时,有一个明确释放(tear-down)过程以用于释放所述预留。
RSVP启动两种类型的业务。它们是可确保的业务和可控制的负载业务。
可确保的业务尽可能接近地去仿真一个专用虚拟业务。除了根据TSPEC参数确保带宽有效性之外,通过合并来自沿着路由路径的各种网络单元的参数,则可确保的业务对端到端排队延迟提供稳定(可用算术方式证明的)边界。
可控制的负载业务相当于无载条件下的“best effort”业务。因此,它优于“best effort”但是无法提供严格的保证。
RSVP使用令牌桶(token bucket)模式来表征它的输入输出队列算法。一个令牌桶被设计来平滑呼出业务流,但是与漏桶模式不同,令牌桶考虑了短期的较高数据速率。令牌桶参数、令牌速率、桶深度和峰值速率是TSPEC和RSPEC的一部分。RSPEC参数与TSPEC参数不同。基于TSPEC和RSPEC参数,路由器决定留出带宽和其它所需的资源。这里是RSVP参数的一个简短概述。
令牌速率。令牌速率“r”是每秒以字节为单位测量的流量的可忍受速率。这反映流量的平均速率。
令牌桶深度。令牌桶深度“b”是短期内数据速率能够超过可忍受平均值的程度。令牌桶深度还指示在任何时间周期“t”上发送数据数量不能超过“rt+b”。
峰值速率。峰值速率“p”表示最大源发送速率。更准确地说,在时间周期“t”上发送的数据数量不能超过“pt”。
最小警戒尺寸。最小警戒尺寸“m”是由发送应用产生的最小分组尺寸。如果分组比“m”更小,则认为它的尺寸为“m”。
最大分组尺寸。最大分组尺寸“M”是以字节为单位测量的最大分组尺寸。
正如在下面将看到的,这些参数将应被转换到IEEE 802.11eQoS支持的环境中。
2.子网带宽管理器(SBM)。
QoS保证几乎只与它们最弱的链路一样。QoS会话是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端对端。这意味着沿着所述路由的每个路由器/桥梁必须支持QoS供应。发射机和接收机主机必须使能QoS以使得应用能够明确地使能它,或者以使得系统能够代表应用来隐含地使能它。来自应用中的每个开放系统互连(OSI)层必须知道QoS以使得高优先级业务真正接收到高优先级。局域网(LAN)必须使能QoS以使高优先级帧在它们通过网络媒体(例如,主机到主机,主机到路由器以及路由器到路由器)时接收到高优先级处理。
LAN(或者LAN的子网)一般说来由诸如以太网交换机、桥梁和以太网集线器之类的层2和层1网络设备构成,因此这样一个LAN环境整体看上去像对层3路由器的一个跳跃。作为一个共享广播媒体或者甚至按照它的切换形式,层2和1设备提供与一个其可变延迟会影响实时应用的“best effort”IP业务相似的业务。可是,IEEE已经向后适配于层2技术,从而通过为业务区别提供协议机制来考虑QoS支持。
IEEE 802.1D标准定义了诸如以太网交换机之类的层2设备如何能够对各个帧进行分类并按优先级排序,以便加快实时业务的传送。用于特定链路层(ISSLL)上的综合业务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已经定义了较高层QoS对层2技术的映射。这样一个映射的机制被称作子网带宽管理器(SBM)。SBM是一个信令协议,它通过使能较高层QoS协议的映射来允许在局域网环境中在终端节点、桥梁和路由器(在LAN边缘)之间进行通信和协调。SBM框架中的基本要求是:所有业务必须经过至少一个SBM使能的桥梁。SBM的主要组件是:
(1)带宽分配器(BA)。带宽分配器保持子网上的资源分配状态并根据可用资源执行许可控制。
(2)请求器模决(RM)。请求器模块驻留于每个终端主机中以及任何桥梁中。寄存器模决根据管理员定义的策略在层2优先权值和较高层QoS协议参数之间映射。例如,如果与RSVP一起使用,请求器模块将把TSPEC、RSPEC或滤波器规格数值映射到层2优先权值。
带宽分配器的位置确定SBM结构的类型。存在有两种结构类型,就是集中型和分布型。图5说明了具有集中型带宽分配器(BA)550的一个举例的结构500。图6说明了具有分布型带宽分配器(BA)650与分布型带宽分配器(BA)655的一个举例的结构600。如图5和图6所示的举例的结构是本领域熟知的并在此被包括用于参考。
图5说明了包括QoS应用510、请求器模块515和MAC层520的第一RSVP主机/路由器。图5还说明了包括QoS应用525、请求器模块530和MAC层535的第二RSVP主机/路由器。层2单元540和层2单元545每个都可以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RSVP主机/路由器的中间桥梁或交换机。集中型带宽分配器(BA)550位于层2单元555之上。集中型带宽分配器(BA)550被耦合到QoS应用510和QoS应用525。层2单元555被耦合到请求器模块(RM)515和请求器模块(RM)530。
图6说明了包括QoS应用610、请求器模块615和MAC层620的第一RSVP主机/路由器。图6还说明了包括QoS应用625、请求器模块630和MAC层635的第二RSVP主机/路由器。层2单元640和层2单元645每个都可以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RSVP主机/路由器的中间桥梁或交换机。分布型带宽分配器(BA)650位于层2单元640之上。分布型带宽分配器(BA)650被耦合到请求器模块615和分布型带宽分配器(BA)655。分布型带宽分配器(BA)655位于层2单元645之上。分布型带宽分配器(BA)655被耦合到请求器模块630和分布型带宽分配器(BA)650。
不论每一网络段只有一个带宽分配器还是有一个以上带宽分配器,则都只有一个SBM被称作指定SBM(DSBM)。指定的SBM可以被固定配置或者在其他SBM中选择。SBM协议提供一个“RM到BA”或“BA到BA”信令机制,以用于起动预留、查询关于可用资源的BA、以及改变或删除预留。在QoS使能的应用和RM之间也使用SBM协议,但是这涉及到使用应用编程接口(API)而不是涉及该协议。因此,它只共享功能基元(primitive)。在下面将概述对SBM的简要说明。
(1)DSBM对它的网络段之内的资源限制进行初始化并对其保持跟踪。
(2)DSBM客户机(即,任何有RSVP能力的端主机或路由器)寻找在该段上附加到每个接口的DSBM。这通过监控ALLSBM地址来执行,此地址是预留的多播IP地址224.0.0.17。
(3)当发送一则路径消息时,SBM客户机把它发送到DSBM逻辑地址。这是由224.0.0.16给出的一个预留多播地址,而不是发送到目的地RSVP地址。
(4)在接收到路径消息后,DSBM建立在桥梁中的路径状态,存储它从其出发而来的层2和层3地址,并把它自己的层2和层3地址放在路径消息中。DSBM然后把这则路径消息转发到下一跳跃(这可以是另外一个DSBM或者是下一个网段)。
(5)当发送RSVP RESV消息时,主机把它发送到第一跳跃,第一跳跃是从路径消息中得到的DSBM。
(6)DSBM估计所述请求,并且,如果足够的资源可用,则转发到下一跳跃;否则,返回一则错误信息。
3.QoS的IEEE 802.11e MAC。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包括一个QoS接入点(QAS)和一个或多个QoS站(QSTA)的IEEE 802.11e WLAN被称为一个QoS基本业务组(QBSS)。IEEE 802.11e MAC定义被称为混合协调功能(HCF)的单个协调功能。HCF提供可控制的且基于竞争的信道接入机制。HCF的基于竞争的信道接入,由于它的根源于传统DCF(即,传统IEEE 802.11 MAC),因而常常被称为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EDCF)。集中型协调器被称为混合协调器(HC)且通常共处于QAP中。
A.HCF基于竞争的信道接入(EDCF)。
EDCF基于一个“listen-before-talk(先听后说)”协议,该协议被称为载波侦测多路接入/冲突避免(CSMA/CA),其中,一个帧能够在收听所述信道一个随机时间段之后被发射。它向由较高层所标记的不同优先权的各个帧提供有区别的信道接入。由于基于分布式竞争的信道接入和无线媒体不确定性的性质,EDCF不能保证任何严格的QoS。可是,它提供所谓的“按优先级排序”的QoS,这对于能够忍受统计帧损耗的那些应用可能是很有用的。利用EDCF,单个MAC可以拥有多个队列,这多个队列对于不同优先权并行独立地工作。使用不同的CSMS/CA竞争参数来发射具有不同优先权的帧。也就是说,基本上,一个具有较高的优先级的帧在比具有较低的优先权帧在概率上更短的周期内收听所述信道之后被发射。注意:由EDCF支持的流概念并不存在。每个单独的帧基于它的相应优先权而被相对地对待。
B.HCF可控制信道接入。
HCF的可控制信道接入基于“poll-and-response”(轮询和响应)协议,其中,一个QSTA在它接收到来自HC的一个轮询帧时发射它等待中的帧。由于QSTA根据EDCF信道接入来竞争信道,所以,对于信道竞争向HC给出最高优先权。也就是说,HC可以在它的下行链路帧或轮询帧发射之前通过在比任何其它QSTA更短的时间内收听所述信道来赢得竞争。通过轮询一个QSTA,HC向所述QSTA许可一个轮询发射时机(TXOP),在此,TXOP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期间,被轮询的QSTA(被称为TXOP持有者)承担所述信道上的控制。在特定的轮询帧中规定轮询TXOP的持续时间。也就是说,在一个轮询TXOP期间,TXOP持有者可以发射多帧,只要这些事务处理的总持续时间不超过轮询TXOP持续时间即可。
由于中心可控制特性,HCF能被用于所谓的“参数化的”QoS以及“按优先级排序的”QoS。为了支持参数化的QoS,HC和QSTA(或多个QSTA)建立连同特定数据流的业务量特性和QoS要求一起的一个(层2无线链路)数据流。一旦建立这样一个数据流,则HC按照所同意的规格试图向相应的QSTA许可TXOP(如果所述流从QSTA到QSTA或者从QSTA到HC)或者发射那些帧(如果流是从HC到QSTA)。如何建立并保持这样一个参数化流可由如下将被编址的MAC信令来处理。
4.IEEE 802.11e MAC信令。
IEEE 802.11e MAC 335定义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信令。一种类型是站内(Intra-STA)信令,另一种是站间(Inter-STA)信令。在站管理实体(SME)310和MAC层管理实体(MLME)340之间定义一个站内信令。SME310是一个逻辑实体,它与OSI堆栈中的所有层通信,而MLME 340是MAC层335的一个逻辑管理实体。SME 310和MLME 340之间的关系结构概况可参见图3。Inter-信令位于IEEE 802.11e WLAN的同一QBSS内的两个或更多MAC实体之间。例如,利用一个流设置的管理帧在HC 355和QSTA之间的通信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种站内信令存在于逻辑链路控制(LLC)325和MAC层335之间。
A.LLC和MAC之间的站内(Intra-STA)信令。
通过MAC业务接入点(SAP)来自LLC 325去往MAC 335的每个数据帧携带从零(0)到十五(15)中的一个优先权数值。在MAC 335内,这个数值被称作业务标识符(TID)。从零(0)到七(7)的TID数值规定特定帧的实际优先权,其中:数值七(7)表示最高优先权,数值零(0)表示最低优先权。具有TID数值为从零(0)到七(7)的帧,基于它的优先权数值,经由按优先级排序的QoS而被提供。从八(8)到十五(15)的TID数值规定所述特定帧所属的相应业务流。也就是说,这样一个TID正好就是相应流的标记,而数字本身不说明与QoS级别相关的任何事。属于一个业务流的每一帧被提供,它受到在业务流的HC 355和参与的QSTA(s)之间达成一致的特定业务规范(TSPEC)中提供给MAC 335的QoS参数值的支配。
B.SME和MLME之间的站内(Intra-STA)信令。
SME 310和MLME 340为若干站/层管理动作进行交互作用,这些动作例如有:开始一个新的QBSS;扫描信道以便查找一个新的接入点(AP);以及关联一个新的接入点(AP)。脱离所有这些不同的功能,为QoS流设置而考虑SME 310和MLME 340之间的交互作用。QAP的MLME 340有两个与QoS相关的实体。它们是带宽管理器(BM)345和调度实体(SE)350。带宽管理器(BM)345负责保持对无线带宽的跟踪,而调度实体350负责基于不同业务流的需求来分配TXOP。
为作为IEEE 802.11e的一部分,为SME 310和MLME 340之间的信令定义下列MLME SAP基元,以处理业务流设置。注意:这些MLME SAP基元被用来支持参数化QoS,因为它需要一个业务流设置。
C.MLME SAP基元。
(1)MLME-ADDTS.请求。MLME-ADDTS.请求由SME 310发送给MLME340,以便启动一个具有规定参数的流管理帧。这个基元利用能够支持参数化QoS业务转送的一个或多个规定对等MAC实体来请求增加或修改一个业务流。
(2)MLME-ADDTS.确认。MLME-ADDTS.确认由MLME 340发送给SME310,以便确认流管理帧的发射。这个基元利用一个或多个规定对等MAC实体来通知业务流增加或修改尝试的结果。
(3)MLME-ADDTS.指示。MLME-ADDTS.指示由MLME 340发送给SME310,以便通知由另一对等MAC实体启动增加或修改一个业务流。当一个流管理帧已从所述对等MAC中抵达时,发信号通知这个基元。
(4)MLME-ADDTS.响应。MLME-ADDTS.响应由SME 310发送给MLME340,以便对由规定QSTA MAC实体启动的业务流增加(或修改)进行响应。
(5)MLME-WMSTATUS.请求。MLME-WMSTATUS.请求由SME 310发送给MLME 340,以便向MLME 340请求可用的信道带宽量、信道状态和QoS流的使用中的量。这可以周期性地产生或者在启动或修改QoS流时产生。
(6)MLME-WMS TATUS.确认。MLME-WMSTATUS.确认由MLME 340发送给SME 310,以便响应于MLME-WMSTATUS.请求基元而报告其结果。
(7)MLME-SIDESTREAM-BW-QUERY.请求。MLME-SIDESTREAM-BW-QUERY.请求由SME 310发送给MLME 340,以便请求源QSTA(例如,QSTA130)去探测具有同一QBSS(例如,QBSS 120)中的目的地QSTA(例如,QSTA 135)的可实现的传输速率。这个基元包含那个流的帧尺寸和最小物理层传输速率,二者均从RSVP PATH/RESV消息中导出。
(8)MLME-SIDESTREAM-BW-QUERY.响应。MLME-SIDESTREAM-BW-QUERY.响应由SME 310发送到MLME 340,以便指示源QSTA(例如,QSTA130)能够侧流到同一QBSS(例如,QBSS 120)中的目的地QSTA(例如,QSTA 135)去的最大传输速率。
(9)MLME-SIDESTREAM-BW-QUERY.指示。MLME-SIDESTREAM-BW-QUERY.指示由MLME 340发送给SME 310,以便通知由对等MAC实体的侧流连接可实现的传输速率的探测启动或结果。当一个流管理帧已从所述对等MAC中抵达时,就发信号通知这个基元。
还存在有被定义来处理QoS流的释放(tear-down)流程的MLME-DELTS.请求、确认、指示和响应基元。应当指出:一些基元启动一个流管理帧,而通过接收一个QoS管理帧来发信号通知某些其他基元。例如,当一个QoS管理帧被接收时产生MLME-ADD TS.指示的同时,MLME-ADDTS.请求启动一个QoS流管理帧发射。QoS管理帧的实际发射属于如下详细描述的外部信令。
D.站间(Inter-STA)信令。
每一单个QoS数据帧携带TID数值,所述TID数值识别按优先级排序的QoS情况下帧的优先权或者参数化的QoS情况下相应业务流的优先权。为了携带这些信息,IEEE 802.11e QoS数据帧报头增加2个八位字节QoS控制字段710,如图7所示。QoS控制字段使用四(4)个比特来指示TID数值,并且同时还携带某些其它的QoS相关信息。例如,所述特定帧已经从其中出列的该队列的状态也被指示,以便帮助TXOP许可对HC的调度。
为站间信令定义两种类型的QoS管理帧,以便设置、修改和删除由前一子节中描述的相应MLME SAP基元所启动的业务流。第一类型包括用于设置或修改QoS流的Add TS请求和响应QoS动作帧。第二类型包括用于删除QoS流的Delete TS请求和响应QoS动作帧。每个QoS动作管理帧指示业务规范(TSPEC)信息单元,以便传送相应QoS需求和业务规范。
如图8所示,业务规范(TSPEC)单元800包括众多的业务流目标。基于那些数值,MAC层335企图为一个特定流预留带宽,并且如果它们可用时就提供(honor)出它们。这个单元中的许多实体根据例如在考虑MAC层开销和无线信道条件之后从RSVP PATH/RESV消息中规定的较高层需求而被直接映射。那些实体包括标称MSDU尺寸、最小数据速率、平均数据速率、最大短脉冲串尺寸、延迟限度和抖动限度。另一方面,诸如TS信息、重试间隔、不活动间隔、轮询间隔和TX速率之类的某些实体与MAC层335的不同机制更为相关。
5.RSVP/SBM和MAC信令的交互作用。
为了设置一个参数化连接而考虑RSVP、SBM和IEEE 802.11e MAC信令的交互作用。假定QAP/HC主管DSBM。假定在HC/QAP355内的SME 310和DSBM(或BA)能够通信。虽然SBM最初被设计来象IEEE 802.1D桥梁规范中定义的那样把呼入流映射到八级(8)优先权(类似于IEEE 802.11e按优先级排序的QoS),但是SBM可被用来为IEEE 802.11e WLAN的参数化QoS分配带宽。在接入点(AP)连接到只能基于八(8)个优先权级别提供按优先级排序的QoS的其它IEEE 802型网络的情况下,则只在IEEE802.11e分段中而不在其它分段中提供参数化QoS。这并非是一个不合理的方法,因为由于无线分段的相对较小而且波动的带宽可用性,它通常是QoS会话的整个端对端网络性能的瓶颈。
考虑一个典型有线子网,在其中,所有的终端主机是有RSVP/SBM能力的。因此,RSVP/SBM的信令机制被用来路由无线分段中的QoS会话。基于业务发起地并基于在该分段中业务预定地,则有三种方案在无线环境中变得重要起来。这三种方案是:(1)顺流信令,(2)逆流信令和(3)侧流信令。
在顺流信令中,源是一个连接到有线环境的设备,而目的地是QBSS中的QSTA。如果源是QSTA而目的地是在有线网中,则流被称作逆流。如果源和目的地在同一QBSS中并且使用无线媒体彼此直接通信,则流被称为侧流。
假定在用于主管DSBM的HC中执行所有带宽预留。在无线分段中在管理带宽方面,HC比任何其它站具有更多消息,在这个意义上这是非常一致的。随后,只考虑连接建立情况。连接删除类似于连接建立。信令MLME-DELTS.请求、MLME-DELTS.确认和MLME-DELTS.指示被用于连接删除。这可由接收机或者源来启动。
A.顺流信令。
有线网100中的主机110经由QBSS 120的HC/QAP 125朝向QBSS 120的QSTA 130通信。因此,数据流从有线网100中的主机110传递到考虑中的QSTA(在此为QSTA 130)。
(1)在有线主机110中的RSVP通过一则路径消息为要被传给QSTA130的一个QoS流启动一个连接请求。在经历有线网部分之后,路径消息最后到达与HC/QAP 125共处的DSBM,接着作为IEEE 802.11e的一个数据类型帧被转发给QSTA 130。响应于这则路径消息,QSTA 130处的RSVP产生一则RESV消息,并且它被发射到HC/QAP 125处的DSBM。
(2)DSBM向HC/QAP 125中的SME 310请求信道状态。
(3)HC/QAP 125中的SME 310接着朝向MLME 340通信,以便获取关于当前信道状态的信息,所述信息由位于MLME 340中的BM 345掌握着。使用两个MLME SAP基元来获取信道状态,明确地说,就是MLME-STATUS.请求和MLME-WMSTATUS.确认。关于信道状态的信息被传递给SME 310,它接着把它给DSBM用于做出许可判定。
(4)DSBM为顺流会话从PATH/RESV消息中提取QoS参数,并通过说明经由SME 310来自HC/QAP 120的MAC 335中的信道状态更新来对所述会话做出许可判定。
(5)如果会话被许可,那么DSBM通知SME 310这次会话能够被许可并把源地址(SA)、目的地址(DA)和TID值传递给SME 310。SME 310然后为那次会话形成包括SA、DA和TSID字段的流标识符(SID)。
(6)SME 310还经由MLME-ADDTS.请求来把与流相关的SID和QoS值传递到MLME 340,以用于预留资源。此信息被位于MLME 340中的调度实体(SE)350使用,以便在被许可流的运行时间期间调度TXOP。
(7)MLME 340接着把包含流操作(Add)和QoS参数的一个Add TS请求QoS动作帧发送给目的地QSTA 130。在发送管理帧之后,HC/QAP 125的MLME 340产生一个MLME-ADDTS.确认给SME 310。
(8)一从HC/QAP 125中收到管理帧后,接收的QSTA 130检查新的顺流的SID和QoS参数。QSTA 130的MLME通过MLME-ADDTS.指示来把上面的信息传递给QSTA 130的SME。如果QSTA 130的SME决定接受这个流,则它用此流特性更新它自己并向HC/QAP 125启动MLME-ADDTS.响应。如果所述流特性不可接受,那么QSTA 130的SME可以启动一个删除操作,因为它不能够接受这个连接请求。
(9)在从QSTA 130中收到肯定响应后,HC/QAP 125中的MLME 340通过MLME-ADDTS.指示把那个信息传递给SME 310。SME 310然后通知DSBM,后者接着把RESV消息转发给局域网环境中的源或者转发给下一个路由器。
上述顺流信令的方法在图9和图10中被总结。图9是一个流程图,说明了用于顺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有利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如图9所示的步骤共同用参考数字900来指代。图10是一个流程图,说明了用于顺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有利实施例的第二部分。如图10所示的步骤共同用参考数字1000来指代。
有线主机中的RSVP发送一则路径消息,以请求将一个QoS流发送给目的地QSTA(步骤910)。这则路径消息到达与HC/QAP共处的DSBM并作为IEEE 802.11e的数据类型帧被转发到目的地QSTA(步骤920)。目的地QSTA中的RSVP把一则RESV消息发送给与HC/QAP共处的DSBM(步骤930)。
与HC/QAP共处的DSBM向QAP中的SME请求信道状态更新(步骤940)。QAP中的SME从MLME中的带宽管理器(BM)获取信道状态更新并将它发送到与HC/QAP共处的DSBM(步骤950)。DSBM从新的PATH/RESV消息中获取QoS参数并使用信道状态更新来对顺流会话做出许可判定(步骤960)。
对于一个许可会话,DSBM把源地址、目的地地址和TID值传递给QAP的SME,然后QAP的SME产生一个流标识符(SID)(步骤970)。QAP的SME把流的SID和QoS值发送给QAP的MLME,以便预留资源(步骤980)。
QAP的MLME中的调度实体(SE)在许可流的运行时间期间调度发射时机(TXOP)(步骤1010)。QAP的MLME把包含流操作和QoS参数的一个Add TS请求QoS动作帧发送给目的地QSTA(步骤1020)。QAP的MLME产生一则MLME-ADDTS.确认消息并把它发送到QAP的SME(步骤1030)。目的地QSTA把新的顺流的SID和QoS参数发送到目的地QSTA的SME(步骤1040)。
目的地QSTA的SME判定是否接受所述新的顺流(判定步骤1050)。如果目的地QSTA的SME不接受所述新的顺流,那么目的地QSTA的SME发送一则否定响应(步骤1060),然后所述方法继续进行。如果目的地QSTA的SME接受所述新的顺流,则目的地QSTA的SME用所述流特性更新它自己并发送一则MLME-ADDTS.响应消息给HC/QAP(步骤1070)。
HC/QAP中的MLME使用MLME-ADDTS.指示消息把一则肯定响应从目的地QSTA传递到QAP的SME(步骤1080)。QAP的SME通知DSBM,并且DSBM发送一则RESV消息给局域网环境中的源(步骤1090)。
B.逆流信令。
在逆流信令中,QSTA是流连接的始发者,而接收者是有线网中的目的地。逆流信令通过QoS基本业务组(QBSS)的HC/QAP。
(1)源QSTA处的RSVP通过发送一则路径消息来启动一个流连接。这则路径消息被转发给位于HC/QAP 125中的DSBM,后者接着把路径消息转发给有线网100中的下一个DSBM或者路由器。
(2)如果所有中间节点具有足够资源来容纳所请求的连接,则DBSM最后将接收到来自有线网100中的一则RESV消息。在收到RESV消息后,DSBM为当前信道状态信息而联系HC/QAP 125的SME 310。DSBM还从PATH/RESV消息中提取那个流的QoS参数。
(3)HC/QAP 125的SME 310通过使用两个MLME SAP基元(明确的说,MLME-WMSTATUS.请求和MLME-WMSTATUS.确认)来从MLME 340中获取信道状态信息。在从MLME 340中接收到信道状态更新后,SME 310把那则信息传递给DSBM。基于从SME 310中获取的信息,DSBM做出许可判定。
(4)如果DSBM决定许可这次会话,则它为确认而联系SME 310,并通知它这次会话能够被许可并把源地址(SA)、目的地址(DA)和TID值传递给SME 310。
(5)HC/QAP 125的SME 310使用一则MLME-ADDTS.请求消息把SID(包括SA,DA和TID)和QoS参数传递给MLME 340以用于带宽分配。MLME 340接着把包含流操作(Add)和QoS参数的用于逆流会话的一个Add TS请求QoS动作管理帧发送给源无线QoS站。在发送管理帧之后,HC/QAP 125的MLME 340产生并发送一则MLME-ADDTS.确认消息给SME310。
(6)在接收到Add TS请求QoS动作管理帧后,源QSTA 130通过一则MLME-ADDTS.指示消息传递QoS参数。如果源无线QoS站的SME决定许可所述流,则它用所述流参数更新它自己,并通过指示Add TS响应QoS动作帧来发送它。如果不,则返回否定响应给HC/QAP 125,以便或者重新协商或撤消所述连接请求。
(7)在收到肯定的ADD TS响应QoS动作帧后,HC/QAP 125的MLME 340使用一则MLME-ADDTS.指示消息来通知QAP 125的SME 310。QAP 125的SME 310然后通知DSBM:连接被接受。然后,DSBM把RESV消息转发给源QSTA 130。
上述逆流信令的方法在图11和图12中被总结。图11是一个流程图,说明了用于逆流IEEF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有利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如图11所示的步骤共同用参考数字1100来指代。图12是一个流程图,说明了用于逆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有利实施例的第二部分。如图12所示的步骤共同用参考数字1200来指代。
在源无线QoS站(源QSTA)处的RSVP发送一则路径消息来请求对有线网单元的一个QoS流连接(步骤1110)。这则路径消息到达与HC/QAP共处的DSBM并被发送给有线网中的下一个DSBM或路由器(步骤1120)。DSBM从有线网中接收到一则RESV消息并向HC/QAP中的SME请求信道状态更新(步骤1130)。
DSBM从PATH/RESV消息中提取所述流的QoS参数(步骤1140)。HC/QAP中的SME从MLME中的带宽管理器(BM)获取信道状态更新并将它发送到DSBM(步骤1150)。DSBM使用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对逆流会话做出许可判定(步骤1160)。
对于一个许可会话,DSBM把源地址、目的地地址和TID值传递给QAP的SME,然后QAP的SME产生一个流标识符(SID)(步骤1170)。QAP的SME把流的SID和QoS值发送给QAP的MLME,以便预留资源(步骤1180)。
QAP的MLME中的调度实体(SE)在许可流的运行时间期间调度一个发射时机(TXOP)(步骤1210)。QAP的MLME把包含流操作和QoS参数的一个Add TS请求QoS动作帧发送给源QSTA(步骤1220)。QAP的MLME产生一则MLME-ADD TS.确认消息并把它发送到QAP的SME(步骤1230)。源QSTA把新的逆流的SID和QoS参数发送到源QSTA的SME(步骤1240)。
源QSTA的SME判定是否接受所述新的逆流(判定步骤1250)。如果源QSTA的SME不接受所述新的逆流,那么源QSTA的SME发送一则否定响应(步骤1260),然后所述方法继续进行。如果源QSTA的SME接受所述新的顺流,则源QSTA的SME用所述流特性更新它自己并发送一则MLME-ADDTS.响应消息给HC/QAP(步骤1270)。
HC/QAP中的MLME使用MLME-ADDTS.指示消息把一则肯定响应从源QSTA传递到QAP的SME(步骤1280)。QAP的SME通知DSBM,并且DSBM发送一则RESV消息给源QSTA(步骤1290)。
C.侧流信令。
在侧流信令中,源QSTA 130和目的地QSTA 135二者都在同一QBSS120中。HC/QAP 125将确定在源QSTA 130和目的地QSTA 135之间的通信是否将是一个侧流通信或者将经由HC/QAP 125被中继。此判定不仅对于路由信息很重要,而且对于无线媒体的带宽节省也很重要。
必须按照一种不同的方式确定信道状态信息,因为HC/QAP 125需要知道源QSTA 130和目的地QSTA 135是否能够以源QSTA 130想要发射的速率彼此直接通信。侧流信令的优势为:它通过直接发射业务而不是经由HC/QAP 125来中继相同的流从而节约带宽。假设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在物理层中使用相同的传输速率,则在上述中继情况中被消耗的带宽是侧流发射消耗带宽的两倍。
(1)来自源QSTA 130中的RSVP始发一则路径消息。这则路径消息被转发给位于HC/QAP 125中的DSBM,而不是发给目的地QSTA 135。
(2)DSBM接收路径消息并把路径消息转发给目的地QSTA 135。目的地QSTA 135始发RESV消息,该消息被转发给DSBM。
(3)DSBM在收到RESV消息后,将为信道状态信息而联系HC/QAP 125的SME 310。由于这是在同一QBSS(在这里为QBSS 120)中的两个站之间的通信,所以HC/QAP 125将设法确定:对于源QSTA 130而言,它是否是我们所希望的到目的地QSTA的侧流信令,因为侧流信令可能更为带宽有效。把关于将源QSTA 130考虑为侧流信号或者逆流信号的判定留给HC/QAp 125。
(4)HC/QAP 125的SME 310将通过要求源QSTA 130启动一个信道状态更新来使它的MAC 335产生一个动作帧给源QSTA 130。这通过MMLESAP基元MLME-SIDESTREAM-BW-QUERY.请求来实行。这个帧具有所述流所需的标称帧尺寸和最小物理层传输速率信息。
(5)为了获取信道状态信息,源QSTA 130中的SME启动最大传输速率探测。基于标称的帧尺寸,它以最高速率产生分组并期待来自接收机的一则确认。如果接收机响应,那么那个速率被认为是在源QSTA 130和目的地QSTA 135之间可实现的物理层传输速率。如果确认未被接收,则通过以一个较低的速率(高达由HC/QAP 125通知的最小传输速率)发射那些帧来重复信道状态探测序列。源QSTA 130执行更新以确定速率,然后通过一个响应动作帧把那个信息中继给HC/QAP 125。这利用一则MLME-SIDESTREAM-BW-QUERY.响应消息来完成。
(6)使用一则MLME-SIDESTREAM-BW-QUERY.指示消息把所述响应从MLME传递给HC/QAP 125的SME 310。HC/QAP 125中的SME 310一收到信息就判定是否把所述请求许可作为侧流信令或者作为逆流/顺流信令。如果最小的传输速率都不可实现,则无法建立侧流连接,于是逆流/顺流连接是仅有的候选者。将判定结果传递给DSBM。
(7)DSBM产生一则RESV消息并把RESV消息转发给源QSTA 130以用于更新RSVP连接。
注意:对于侧流信令,TSPEC单元必须具有接收机地址,它指示所述流是经过HC/QAP 125还是直接传递到目的地QSTA 135。
上述侧流信令的方法在图13和图14中被总结。图13是一个流程图,说明了用于侧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有利实施例的第一部分。如图13所示的步骤共同用参考数字1300来指代。图14是一个流程图,说明了用于侧流IEEE 802.11e MAC信令的本发明方法有利实施例的第二部分。如图14所示的步骤共同用参考数字1400来指代。
源QSTA中的RSVP发送一则路径消息,用于请求对目的地QSTA的一个QoS流连接(步骤1310)。这则路径消息到达与HC/QAP共处的DSBM并被转发到目的地QSTA(步骤1320)。目的地QSTA始发一则RESV消息并把它转发到DSBM(步骤1330)。DSBM联系HC/QAP的SME并请求信道状态更新(步骤1340)。
HC/QAP的SME促使HC/QAP的MAC发送一个动作帧给源QSTA,以便促使源QSTA发起一个信道状态更新(步骤1350)。源QSTA中的SME确定源QSTA和目的地QSTA之间的一个物理层传输速率(步骤1360)。下面参考图15更完整地描述步骤1360的方法。源QSTA执行信道状态更新以确定速率并使用一则MLME-SIDESTREAM-BW-QUERY.响应消息把所述速率发送给HC/QAP的MLME(步骤1370)。
HC/QAP的MLME使用一则MLME-SIDESTREAM-BW-QUERY.指示消息把响应传递给HC/QAP的SME(步骤1410)。HC/QAP的SME然后确定源QSTA和目的地QSTA之间的最小传输速率是否可实现(步骤1420)。如果最小传输速率可实现,那么使用侧流信令协议(步骤1430)。如果最小传输速率不可实现,那么逆流/顺流信号协议传输速率可实现(步骤1440)。
HC/QAP的SME通知DSBM:正在使用哪一种信令协议(步骤1450)。DSBM产生一则RESV消息并把RESV消息发送给源QSTA以便更新RSVP连接(步骤1460)。
图15是一个流程图,说明了本发明方法有利实施例的一部分,用于为侧流IEEE 802.11e MAC信令在源QoS站和目的地QoS站之间建立一个物理层传输速率。图15提供关于在图13的步骤1360中描述的方法的附加细节。
源QSTA中的SME以最大传输速率发射信道状态探测帧到目的地QSTA(步骤1510)。然后,源QSTA中的SME确定它是否已经接收到来自目的地QSTA的一个确认:确认目的地QSTA能够使用源QSTA发送的所述传输速率(判定步骤1520)。如果源QSTA中的SME接收到来自目的地QSTA的这样一个确认,那么源QSTA中的SME使用被目的地QSTA确认的传输速率(步骤1530)。所述方法然后继续到图13的步骤1370。
如果源QSTA中的SME没有接收到来自目的地QSTA的这样一个确认,那么源QSTA中的SME降低信道状态探测帧的传输速率(步骤1540)。然后,源QSTA中的SME确定降低的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最小可允许的传输速率(判定步骤1550)。如果降低的传输速率不大于最小可允许的传输速率,那么源QSTA中的SME使用所述最小可允许的传输速率(步骤1570)。所述方法然后继续到图13的步骤1370。
如果降低的传输速率大于最小可允许的传输速率,那么源QSTA中的SME以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发射信道状态探测帧给目的地QSTA(步骤1560)。然后,控制返回到步骤1520,并且源QSTA中的SME确定它是否已经接收到来自目的地QSTA的一个确认:确认目的地QSTA能够使用源QSTA发送的所述传输速率(判定步骤1520)。流程继续直到目的地QSTA确认一个传输速率为止。控制最后进行到图13的步骤1370。
用于提供服务质量(QoS)信令的本发明方法的那些步骤可以由储存在诸如DVD或CD-ROM之类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实现。在图3中这样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示意性地表示为CD-ROM盘390。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他们能够此处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修改而没有偏离本发明宽广形式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2)

1.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100)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提供服务质量(QoS)顺流信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信令来与包括如下之一的一个较高层信令协议通信:资源预留协议(RSVP)较高层信令协议和子网带宽管理器较高层信令协议;和
通过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为所述QoS顺流信令提供一个期望的QoS级别。
2.权利要求1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有线网的一个网络单元中为要被传给所述无线局域网(100)的一个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一个QoS流产生一个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一则路径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把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传送给所述目的地QoS站(130);
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目的地QoS站(130)中产生一则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预留请求)消息;
把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传送给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的QoS接入点(125)中与混合协调器(355)共处的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向所述QoS接入点(125)的站管理实体(310)请求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获取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MAC层管理实体(340)中的信道更新信息;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的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传送给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使用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和所述QoS参数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为所述请求的QoS流做出一个许可判断。
3.权利要求2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发送一则内部消息给所述请求的QoS流被许可的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所述内部消息包括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业务标识符值;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产生一个流标识符,它包括所述QoS流的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一个业务流标识符字段;
把所述流标识符和与所述QoS流相关的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以便为所述QoS流预留资源;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向所述目的地QoS站(130)发送一个QoS动作帧,后者包括一个流增加/修改操作和所述QoS参数;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发送一则内部确认消息到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所述QoS流的所述流标识符和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和
在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为所述QoS流做出一个接受判断。
4.权利要求3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QoS流已经被接受之后,用流特性更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从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送一则肯定响应QoS动作帧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混合协调器(355),指示所述QoS流已经被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接受;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肯定响应QoS动作帧之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使所述调度实体(350)为所述QoS流安排一个发射时机;
把发射时机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的一则肯定响应内部消息发送到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把来自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的一则肯定响应RESV(预留请求)消息发送到请求所述QoS流的所述有线网的所述网络单元。
5.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100)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提供服务质量(QoS)逆流信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信令来与包括如下之一的一个较高层信令协议通信:资源预留协议(RSVP)较高层信令协议和子网带宽管理器较高层信令协议;和
通过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为所述QoS逆流信令提供一个期望的QoS级别。
6.权利要求5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100)的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源无线QoS站(130)中,为要被传给有线网的目的地网络单元的一个QoS流产生一个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一则路径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把来自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目的地网络单元;
把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预留请求)消息在内的一则连接响应消息从所述目的地网络单元传送到在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的QoS接入点(125)中与混合协调器(355)共处的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向所述QoS接入点(125)的站管理实体(310)请求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从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以及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获取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MAC层管理实体(340)中的信道更新信息;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的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传送给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使用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和所述QoS参数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为所述请求的QoS流做出一个许可判断。
7.权利要求6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发送一则内部消息给所述请求的QoS流被许可的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所述内部消息包括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业务标识符数值;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产生一个流标识符,它包括所述QoS流的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一个业务流标识符字段;
把所述流标识符和与所述QoS流相关的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以便为所述QoS流预留资源;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向所述源QoS站(130)发送一个QoS动作帧,后者包括一个流增加/修改操作和所述QoS参数;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发送一则内部确认消息到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所述QoS流的所述流标识符和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和
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为所述QoS流做出一个接受判断。
8.权利要求7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QoS流已经被接受之后,用流特性更新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从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送一则肯定响应QoS动作帧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混合协调器(355),指示所述QoS流已经被所述源无线QoS站(130)接受;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肯定响应QoS动作帧之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使所述调度实体(350)为所述QoS流安排一个发射时机;
把发射时机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的一则肯定响应内部消息发送到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把来自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的一则肯定响应RESV(预留请求)消息发送到请求所述QoS流的所述源无线QoS站(130)。
9.一种用于为无线局域网(100)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提供服务质量(QoS)侧流信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信令来与包括如下之一的一个较高层信令协议通信:资源预留协议(RSVP)较高层信令协议和子网带宽管理器较高层信令协议;和
通过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为所述QoS侧流信令提供一个期望的QoS级别。
10.权利要求9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一个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QoS接入点(125)的混合协调器(355)中,判定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源无线QoS站(130)是否能够与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直接通信。
11.权利要求9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100)的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源无线QoS站(130)中,为要被传给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的一个QoS流产生一个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一则路径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把来自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传送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
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中产生一则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把来自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中的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传送到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的QoS接入点(125)中与混合协调器(355)共处的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向所述QoS接入点(125)的站管理实体(310)请求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MAC层管理实体(340)中的动作帧消息发送到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以便启动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中,判定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的一个物理层传输速率;
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执行一个信道状态更新,以判定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和
把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与一个响应动作帧一起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
12.权利要求11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发送一个响应动作帧到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判定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的一个最小传输速率是否可实现;
当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不可能彼此直接通信时,在确定所述最小传输速率不可实现之后使用所述QoS接入点(125)来发送所述QoS流。
13.权利要求12中要求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发送一则内部消息到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所述内部消息通知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正在使用哪类通信;和
从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发送一则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预留请求)消息在内的较高层响应消息到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以便更新一个QoS协议连接。
14.权利要求9中要求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中确定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的物理层传输速率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以最大传输速率把信道状态探测帧从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射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
判定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是否确认所述最大传输速率;
如果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确认所述最大传输速率,则把所述最大传输速率作为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使用;
降低要被发射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的所述信道状态探测帧的传输速率;
如果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不大于最小可允许传输速率,则把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作为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使用;
以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把信道状态探测帧从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射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
判定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是否确认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和
如果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确认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则把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作为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使用。
15.一种无线局域网(100),能够为所述无线局域网(100)中的至少一个无线QoS站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提供服务质量(QoS)顺流信令,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能够:
利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信令来与包括如下之一的一个较高层信令协议通信:资源预留协议(RSVP)较高层信令协议和子网带宽管理器较高层信令协议;和
通过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为所述QoS顺流信令提供一个期望的QoS级别。
16.权利要求15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能够:
在有线网的一个网络单元中为要被传给所述无线局域网(100)的一个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一个QoS流产生一个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一则路径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把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传送给所述目的地QoS站(130);
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目的地QoS站(130)中产生一则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预留请求)消息;
把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传送给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的QoS接入点(125)中与混合协调器(355)共处的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向所述QoS接入点(125)的站管理实体(310)请求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获取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MAC层管理实体(340)中的信道更新信息;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的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传送给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使用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和所述QoS参数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为所述请求的QoS流做出一个许可判断。
17.权利要求16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还能够:
从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发送一则内部消息给所述请求的QoS流被许可的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所述内部消息包括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业务标识符数值;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产生一个流标识符,它包括所述QoS流的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一个业务流标识符字段;
把所述流标识符和与所述QoS流相关的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以便为所述QoS流预留资源;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向所述目的地QoS站(130)发送一个QoS动作帧,它包括一个流增加/修改操作和所述QoS参数;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发送一则内部确认消息到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所述QoS流的所述流标识符和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和
在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为所述QoS流做出一个接受判断。
18.权利要求17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还能够:
在所述QoS流已经被接受之后,用流特性更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从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送一则肯定响应QoS动作帧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混合协调器(355),指示所述QoS流已经被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接受;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肯定响应QoS动作帧之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使所述调度实体(350)为所述QoS流安排一个发射时机;
把发射时机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的一则肯定响应内部消息发送到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把来自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的一则肯定响应RESV(预留请求)消息发送到请求所述QoS流的所述有线网的所述网络单元。
19.一种无线局域网(100),能够为所述无线局域网(100)中的至少一个无线QoS站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提供服务质量(QoS)逆流信令,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能够:
利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信令来与包括如下之一的一个较高层信令协议通信:资源预留协议(RSVP)较高层信令协议和子网带宽管理器较高层信令协议;和
通过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为所述QoS逆流信令提供一个期望的QoS级别。
20.权利要求19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能够: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100)的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源无线QoS站(130)中,为要被传给有线网的目的地网络单元的一个QoS流产生一个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一则路径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把来自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目的地网络单元;
把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预留请求)消息在内的一则连接响应消息从所述目的地网络单元中传送到在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的QoS接入点(125)中与混合协调器(355)共处的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向所述QoS接入点(125)的站管理实体(310)请求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从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以及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获取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MAC层管理实体(340)中的信道更新信息;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的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传送给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使用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和所述QoS参数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为所述请求的QoS流做出一个许可判断。
21.权利要求20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还能够:
从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发送一则内部消息给所述请求的QoS流被许可的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所述内部消息包括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业务标识符数值;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产生一个流标识符,它包括所述QoS流的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一个业务流标识符字段;
把所述流标识符和与所述QoS流相关的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以便为所述QoS流预留资源;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向所述源QoS站(130)发送一个QoS动作帧,它包括一个流增加/修改操作和所述QoS参数;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发送一则确认消息到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所述QoS流的所述流标识符和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和
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为所述QoS流做出一个接受判断。
22.权利要求21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还能够:
在所述QoS流已经被接受之后,用流特性更新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从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送一则肯定响应QoS动作帧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混合协调器(355),指示所述QoS流已经被所述源无线QoS站(130)接受;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肯定响应QoS动作帧之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使所述调度实体(350)为所述QoS流安排一个发射时机;
把发射时机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的一则肯定响应内部消息发送到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把来自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的一则肯定响应RESV(预留请求)消息发送到请求所述QoS流的所述源无线QoS站(130)。
23.一种无线局域网(100),能够为所述无线局域网(100)中的至少一个无线QoS站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提供服务质量(QoS)侧流信令,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能够:
利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信令来与包括如下之一的一个较高层信令协议通信:资源预留协议(RSVP)较高层信令协议和子网带宽管理器较高层信令协议;和
通过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为所述QoS侧流信令提供一个期望的QoS级别。
24.权利要求23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还能够:
在一个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QoS接入点(125)的混合协调器(355)中,判定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源无线QoS站(130)是否能够与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直接通信。
25.权利要求23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还能够: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100)的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源无线QoS站(130)中,为要被传给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的一个QoS流产生一个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一则路径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把来自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
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中产生一则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资源预留)消息;
把来自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中的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传送到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的QoS接入点(125)中与混合协调器(355)共处的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向所述QoS接入点(125)的站管理实体(310)请求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MAC层管理实体(340)中的动作帧消息发送到所述源无线QoS站,以便启动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中,判定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的一个物理层传输速率;
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执行一个信道状态更新,以判定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和
把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与一个响应动作帧一起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
26.权利要求25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还能够: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发送一个响应动作帧到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判定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的一个最小传输速率是否可实现;和
当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不可能彼此直接通信时,在确定所述最小传输速率不可实现之后使用所述QoS接入点(125)发送所述QoS流。
27.权利要求26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还能够: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发送一则内部消息到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所述内部消息通知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正在使用哪类通信;和
从所述指定于网带宽管理器(370)发送一则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预留请求)消息在内的较高层响应消息到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以便更新一个QoS协议连接。
28.权利要求25中要求的无线局域网(100),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100)还能够:
以最大传输速率把信道状态探测帧从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射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
判定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是否确认所述最大传输速率;
如果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确认所述最大传输速率,则把所述最大传输速率作为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使用;
降低要发射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的所述信道状态探测帧的传输速率;
如果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不大于最小可允许传输速率,则把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作为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使用;
以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把信道状态探测帧从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射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
判定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是否确认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和
如果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确认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则把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作为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使用。
29.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为无线局域网(100)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提供服务质量(QoS)逆流信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信令来与包括如下之一的一个较高层信令协议通信:资源预留协议(RSVP)较高层信令协议和子网带宽管理器较高层信令协议;和
通过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为所述QoS顺流信令提供一个期望的QoS级别。
30.权利要求29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有线网的一个网络单元中为要被传给所述无线局域网(100)的一个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一个QoS流产生一个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一则路径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把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传送给所述目的地QoS站(130);
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目的地QoS站(130)中产生一则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预留请求)消息;
把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传送给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的QoS接入点(125)中与混合协调器(355)共处的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向所述QoS接入点(125)的站管理实体(310)请求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获取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MAC层管理实体(340)中的信道更新信息;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的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传送给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使用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和所述QoS参数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为所述请求的QoS流做出一个许可判断。
31.权利要求30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发送一则内部消息给所述请求的QoS流被许可的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所述内部消息包括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业务标识符数值;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产生一个流标识符,它包括所述QoS流的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一个业务流标识符字段;
把所述流标识符和与所述QoS流相关的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以便为所述QoS流预留资源;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向所述目的地QoS站(130)发送一个QoS动作帧,它包括一个流增加/修改操作和所述QoS参数;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发送一则内部确认消息到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所述QoS流的所述流标识符和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和
在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为所述QoS流做出一个接受判断。
32.权利要求31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QoS流已经被接受之后,用流特性更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从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送一则肯定响应QoS动作帧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混合协调器(355),指示所述QoS流已经被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接受;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肯定响应QoS动作帧之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使所述调度实体(350)为所述QoS流安排一个发射时机;
把发射时机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的一则肯定响应内部消息发送到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把来自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的一则肯定响应RESV(预留请求)消息发送到请求所述QoS流的所述有线网的所述网络单元。
33.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为无线局域网(100)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提供服务质量(QoS)逆流信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信令来与包括如下之一的一个较高层信令协议通信:资源预留协议(RSVP)较高层信令协议和子网带宽管理器较高层信令协议;和
通过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为所述QoS逆流信令提供一个期望的QoS级别。
34.权利要求33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100)的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源无线QoS站(130)中,为要被传给有线网的目的地网络单元的一个QoS流产生一个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一则路径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把来自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目的地网络单元;
把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预留请求)消息在内的一则连接响应消息从所述目的地网络单元中传送到在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的QoS接入点(125)中与混合协调器(355)共处的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向所述QoS接入点(125)的站管理实体(310)请求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从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以及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在所述QoS接入点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获取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MAC层管理实体(340)中的信道更新信息;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的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传送给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使用所述信道状态更新信息和所述QoS参数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为所述请求的QoS流做出一个许可判断。
35.权利要求33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发送一则内部消息给所述请求的QoS流被许可的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所述内部消息包括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业务标识符数值;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产生一个流标识符,它包括所述QoS流的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和一个业务流标识符字段;
把所述流标识符和与所述QoS流相关的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以便为所述QoS流预留资源;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向所述源QoS站(130)发送一个QoS动作帧,它包括一个流增加/修改操作和所述QoS参数;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发送一则内部确认消息到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所述QoS流的所述流标识符和所述QoS参数发送给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和
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为所述QoS流做出一个接受判断。
36.权利要求35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QoS流已经被接受之后,用流特性更新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从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送一则肯定响应QoS动作帧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混合协调器(355),指示所述QoS流已经被所述源无线QoS站(130)接受;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肯定响应QoS动作帧之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使所述调度实体(350)为所述QoS流安排一个发射时机;
把发射时机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的一则肯定响应内部消息发送到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和
把来自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的一则肯定响应RESV(预留请求)消息发送到请求所述QoS流的所述源无线QoS站(130)。
37.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为无线局域网(100)中的IEEE 802.11e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提供服务质量(QoS)侧流信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335)信令来与包括如下之一的一个较高层信令协议通信:资源预留协议(RSVP)较高层信令协议和子网带宽管理器较高层信令协议;和
通过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为所述QoS侧流信令提供一个期望的QoS级别。
38.权利要求37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一个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QoS接入点(125)的混合协调器(355)中,判定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源无线QoS站(130)是否能够与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直接通信。
39.权利要求37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无线局域网(100)的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源无线QoS站(130)中,为要被传给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中的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的一个QoS流产生一个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一则路径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QoS流的QoS参数;
把来自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传送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
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中产生一则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资源预留)消息;
把来自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中的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传送到所述QoS基本业务组(120)的QoS接入点(125)中与混合协调器(355)共处的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
在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中向所述QoS接入点(125)的站管理实体(310)请求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把来自所述QoS接入点(125)的MAC层管理实体(340)中的动作帧消息发送到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以便启动一个信道状态更新;
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中,判定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的一个物理层传输速率;
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中执行一个信道状态更新,以判定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和
把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与一个响应动作帧一起发送给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
40.权利要求39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MAC层管理实体(340)发送一个响应动作帧到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
在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判定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的一个最小传输速率是否可实现;和
当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不可能彼此直接通信时,在确定所述最小传输速率不可实现之后使用所述QoS接入点(125)发送所述QoS流。
41.权利要求40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QoS接入点(125)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中发送一则内部消息到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所述内部消息通知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正在使用哪类通信;和
从所述指定子网带宽管理器(370)发送一则包括所述较高层信令协议的RESV(预留请求)消息在内的较高层响应消息到所述源无线QoS站(130),以便更新一个QoS协议连接。
42.权利权利要求39中要求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90)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在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站管理实体(310)中确定所述源无线QoS站(130)和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之间的物理层传输速率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以最大传输速率把信道状态探测帧从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射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
判定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是否确认所述最大传输速率;
如果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确认所述最大传输速率,则把所述最大传输速率作为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使用;
降低要发射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的所述信道状态探测帧的传输速率;
如果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不大于最小可允许传输速率,则把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作为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使用;
以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把信道状态探测帧从所述源无线QoS站(130)的所述站管理实体(310)发射到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
判定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是否确认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和
如果所述目的地无线QoS站(135)确认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则把所述降低的传输速率作为所述物理层传输速率使用。
CNA028224000A 2001-11-13 2002-11-12 为ieee802.11e mac提供服务质量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Pending CN15860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5179901P 2001-11-13 2001-11-13
US60/351,799 2001-11-13
US10/180,570 US20030093526A1 (en) 2001-11-13 2002-06-26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signaling for wireless mac layer
US10/180,570 2002-06-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6055A true CN1586055A (zh) 2005-02-23

Family

ID=2687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224000A Pending CN1586055A (zh) 2001-11-13 2002-11-12 为ieee802.11e mac提供服务质量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093526A1 (zh)
EP (1) EP1449330A1 (zh)
JP (1) JP2005510131A (zh)
CN (1) CN1586055A (zh)
WO (1) WO200304326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548A (zh) * 2008-05-08 2011-05-18 北电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应用的网络感知适配器
CN103765975A (zh) * 2011-07-25 2014-04-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扩展服务集的直接链路建立
CN103118301B (zh) * 2006-03-31 2016-04-27 英特尔公司 用于跨层视频质量管理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3875272A (zh) * 2019-12-23 2021-12-31 索尼集团公司 实时应用
US20220377607A1 (en) * 2016-05-11 2022-11-24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8632B1 (en) * 2000-07-14 2006-06-27 At&T Corp. RSVP/SBM based up-stream session setup, modification, and teardown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US20030135640A1 (en) * 2002-01-14 2003-07-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group transmission and acknowledgment
US7394794B2 (en) * 2002-01-17 2008-07-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ffic identifier field usage in a polling frame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network
CN1706136A (zh) * 2002-08-02 2005-12-07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无线局域网带宽分配的系统及方法
US7154900B1 (en) * 2002-08-13 2006-12-2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ross-carrier, multilayer communications path
US7995583B2 (en) * 2002-09-10 2011-08-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nouncing a pending QoS service schedule to a wireless station
US20040049570A1 (en) * 2002-09-17 2004-03-11 Frank Ed H.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management in a hybrid wired/wireless network
US20040081095A1 (en) * 2002-10-29 2004-04-29 Yonghe Liu Policing mechanism for resource limited wireless MAC processors
CA2504862C (en) 2002-11-08 2012-07-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eee 802.11e mac signaling to support qos
US20060056296A1 (en) * 2002-12-09 2006-03-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scheduler based on virtual frames
JP3996096B2 (ja) * 2003-06-23 2007-10-24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無線lan通信システム
KR101204608B1 (ko) * 2003-07-16 2012-11-23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네트워크 관리 엔티티들간의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US6958982B2 (en) * 2003-07-16 2005-10-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mobile station physical measurements and MAC performance statistics in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of an access point
BRPI0412174A (pt) * 2003-07-17 2006-08-22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étodo de sinalização para controle de redes wlan
US8005055B2 (en) 2003-07-23 2011-08-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50128977A1 (en) * 2003-07-23 2005-06-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581791B (zh) * 2003-08-01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通信网络中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质量的方法
RU2006109019A (ru) * 2003-09-22 2006-08-1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Nl) Способы для устранения неоднозначности tsf таймера ieee 802.11е элемент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US7289447B2 (en) 2003-10-21 2007-10-30 Comcast Cable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packet-level device for traffic regulation in a data network
DE60334417D1 (de) * 2003-11-26 2010-11-1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Ienstqualität für voip über drahtlose 802.11-lans
US7072652B2 (en) * 2003-12-15 2006-07-04 Intel Corporation Handoff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50138451A1 (en) * 2003-12-19 2005-06-23 Simpson Floyd D. Uplink poll-based power save delivery method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or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US6917598B1 (en) * 2003-12-19 2005-07-12 Motorola, Inc. Unscheduled power save delivery method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or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US7222196B2 (en) * 2003-12-22 2007-05-2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of packet data in a packet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mid-stack and upper-level layers
US7506043B2 (en) * 2004-01-08 2009-03-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ntrol
ATE439754T1 (de) * 2004-02-20 2009-08-1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von differentiertem verkehr in einer drahtlosen lokalbereichsnetzwerkumgebung und korrespondierende drahtlose lokalbereichsnetzwerkstation
US7519035B2 (en) * 2004-02-23 2009-04-1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to negotiate consumed power versus medium occupancy time in MIMO based WLAN systems using admission control
GB2411549B (en) * 2004-02-27 2007-07-25 Toshiba Res Europ Ltd Method of routing in an ad hoc network
JP4528541B2 (ja) 2004-03-05 2010-08-18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ATE419701T1 (de) * 2004-04-26 2009-01-15 Telecom Italia Sp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blaufsteuerung von synchronen und asynchronen datenpaketen über das gleiche netzwerk
US7965691B2 (en) 2004-06-01 2011-06-21 Broadcom Corporation Network time reservation cancellation
CN100514961C (zh) 2004-08-02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际协议服务质量的信令交互方法
US7590775B2 (en) 2004-08-06 2009-09-15 Andrew Joseph Alexander Gildfind Method for empirically determining a qualified bandwidth of file storage for a shared filed system
GR1005055B (el) * 2004-08-27 2005-12-06 Atmel Corporation Μεθοδος και συστημα για ενα μηχανισμο διασφαλισης ποιοτητας υπηρεσιας για ασυρματα δικτυα.
WO2006026291A1 (en) * 2004-08-27 2006-03-09 Atm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quality of service mechanism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60045051A1 (en) * 2004-08-30 2006-03-02 Andreas Floro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quality of service mechanism for a wireless network
WO2006026310A1 (en) * 2004-08-30 2006-03-09 Atm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quality of service mechanism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60045022A1 (en) * 2004-08-31 2006-03-02 Jarkko Kneckt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acket acknowledgment replies during operation of a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46308B1 (en) * 2004-09-17 2009-06-09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Model and method of an n-tier quality-of-service (QoS)
EP3364573B1 (en) 2004-10-29 2024-03-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transmitter
JP4401392B2 (ja) * 2004-12-02 2010-01-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KR100667700B1 (ko) 2004-12-02 2007-01-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휴대 인터넷 시스템의 단말 장치와 단말 장치에서의 상향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7242960B2 (en) * 2004-12-13 2007-07-1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llular network services and an intelligent integrated broadcast television downlink having intelligent service control with feedback
US20060146709A1 (en) * 2004-12-30 2006-07-06 Boris Ginzbur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miting data rates supported by a wireless LAN
CN103731924B (zh) 2005-01-18 2017-03-01 夏普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US7760644B2 (en) * 2005-03-03 2010-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P multiser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making resource reservations for priority traffic
WO2006095787A1 (ja) * 2005-03-10 2006-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中継装置
US20060218353A1 (en) * 2005-03-11 2006-09-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path-based traffic stream admiss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TW201004242A (en) 2005-03-11 2010-01-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path-based traffic stream admiss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7583649B1 (en) 2005-08-12 2009-09-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Rate adaptation
CN100370776C (zh) * 2005-08-25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US7787470B2 (en) * 2005-12-15 2010-08-31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rovisioning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module in wireless base stations
US20070165610A1 (en) * 2006-01-17 2007-07-19 Yu-Chee Tseng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voice over ip call in a wlan
CN101496387B (zh) * 2006-03-06 2012-09-05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移动无线网络中的接入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WO2007104341A1 (en) * 2006-03-15 2007-09-20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data rate adaptation and lower power controlin a wlan semiconductor chip
US20090225682A1 (en) * 2006-04-04 2009-09-10 Alex Peter Grote-Lopez Optimization Procedure for Wireless Networks Operating in Infrastructure Mode with Standard Protocol IEEE 802.11
JP4935156B2 (ja) 2006-04-05 2012-05-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lan装置、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EP2039107A1 (en) * 2006-06-29 2009-03-25 Telecom Italia S.p.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bandwith exploitation in real-time audio/video communications
DE102006045298A1 (de) * 2006-09-26 2008-03-27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WO2008064967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sour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lans
US7830804B2 (en) * 2007-01-17 2010-11-09 Sierra Wireless, Inc. Quality of service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over socket
JP4543049B2 (ja) * 2007-02-05 2010-09-15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
KR100961744B1 (ko) * 2007-02-05 2010-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스케줄링 장치 및방법
US8345591B2 (en) * 2007-07-20 2013-01-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plurality of physical layers to retain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wireless device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CN101499954B (zh) * 2008-01-30 2012-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预留的方法以及节点设备
US9148893B2 (en) * 2008-03-03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channel load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09129B2 (en) * 2008-06-04 2013-08-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media access control paramete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1030957A1 (en) * 2009-09-09 2011-03-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canning channel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O2011049314A2 (en) 2009-10-21 2011-04-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existing networks in tvws
US9668230B2 (en) * 2009-11-10 2017-05-30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ecurity integr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and a wired network using a wireless gateway proxy
CN101827027B (zh) * 2009-12-25 2013-02-1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层间协作的家庭网络QoS保障方法
CN105530709B (zh) 2010-03-12 2019-07-12 Lg电子株式会社 Wlan系统中的设备
WO2011115449A2 (en) 2010-03-19 2011-09-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available channe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AU2010350801B2 (en) 2010-04-07 2013-10-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white space map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WO2011145796A1 (en) 2010-05-18 2011-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station enablement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KR101829839B1 (ko) 2010-06-07 2018-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Wlan 시스템 내에서 스테이션의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US9763140B2 (en) * 2010-11-02 2017-09-12 Cisco Technology, Inc. Resource reservation on networks comprising wireless and wired segments
CN102204209B (zh) * 2011-05-06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媒介网络中的QoS协商方法和系统及网络设备
EP2997762B1 (en) * 2013-05-15 2019-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eterministic quality of service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2134417B1 (ko) * 2013-07-04 2020-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세스 포인트 및 복수 개의 단말들을 포함하는 네트워크에서 멀티캐스트 패킷의 재전송을 위한 액세스 포인트 및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US9894690B2 (en) * 2013-11-11 2018-02-13 Intellectual Discovery Co., Ltd. Station and method of setting connection the access point and the station
CA2953310A1 (en) * 2014-07-07 2016-01-14 Sony Corporation Recept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7787046A (zh) * 2016-08-31 2018-03-0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站点和接入点
US10541937B2 (en) 2017-07-18 2020-0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level resource reservation
CN109428671A (zh) * 2017-08-23 2019-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信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US11838204B2 (en) * 2020-05-01 2023-12-05 LTN Global Inc. Scalable system and method that use logical entities for production of programs that use multi-media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434A (en) * 1859-06-14 Improvement in corn-harvesters
US5636140A (en) * 1995-08-25 1997-06-0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flexible MAC layer interface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5787080A (en) * 1996-06-03 1998-07-28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ervation-based wireless-ATM local area network
US6198728B1 (en) * 1996-12-19 2001-03-06 Phil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ATM
US6049549A (en) * 1997-08-14 2000-04-11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daptive media control
US6721331B1 (en) * 1999-12-15 2004-04-13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entralized prioritized scheduling in a CSMA/CA wireless system
AU2001241654A1 (en) * 2000-02-23 2001-09-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over paths having a wireless-link
EP1154600A1 (en) * 2000-05-09 2001-11-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3G or Future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iv)
US6850981B1 (en) * 2000-07-14 2005-02-01 At&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of frame scheduling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US6950397B1 (en) * 2000-07-14 2005-09-27 At&T Corp. RSVP/SBM based side-stream session setup, modification, and teardown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US6999442B1 (en) * 2000-07-14 2006-02-14 At&T Corp. RSVP/SBM based down-stream session setup, modification, and teardown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US7068632B1 (en) * 2000-07-14 2006-06-27 At&T Corp. RSVP/SBM based up-stream session setup, modification, and teardown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EP1211851A1 (en) * 2000-11-30 2002-06-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a multicasting network
US7010002B2 (en) * 2001-06-14 2006-03-07 At&T Corp. Broadband network with enterpris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esidential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301B (zh) * 2006-03-31 2016-04-27 英特尔公司 用于跨层视频质量管理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2067548A (zh) * 2008-05-08 2011-05-18 北电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应用的网络感知适配器
CN102067548B (zh) * 2008-05-08 2014-06-18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应用的网络感知适配器
CN103765975A (zh) * 2011-07-25 2014-04-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扩展服务集的直接链路建立
US20220377607A1 (en) * 2016-05-11 2022-11-24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US20220377606A1 (en) * 2016-05-11 2022-11-24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US11979771B2 (en) * 2016-05-11 2024-05-07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US11979772B2 (en) * 2016-05-11 2024-05-07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CN113875272A (zh) * 2019-12-23 2021-12-31 索尼集团公司 实时应用
CN113875272B (zh) * 2019-12-23 2024-04-30 索尼集团公司 实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510131A (ja) 2005-04-14
US20030093526A1 (en) 2003-05-15
EP1449330A1 (en) 2004-08-25
WO2003043266A1 (en) 200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86055A (zh) 为ieee802.11e mac提供服务质量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CN1104124C (zh) 以太网中第一装置向至少一第二装置传输数据包的方法
US7630351B1 (en) RSVP/SBM based up-stream session setup, modification, and teardown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US7298724B2 (en) In-band QoS signaling reference model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CN1189059C (zh) 带宽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222137C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带宽请求/准许协议的方法和设备
TWI334286B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qos service schedule and bandwidth allocation to a wireless station
US8437323B2 (en) Admission control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US7899012B2 (en) Virtual streams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US6970422B1 (en) Admission control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US7738378B1 (en) RSVP/SBM based side-stream session setup, modification, and teardown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US7068633B1 (en) Enhanced channel access mechanisms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JP5080064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これ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CN101032125A (zh) 网络阵列、转发器设备及操作转发器设备的方法
CN1906900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调度器
JP2005510131A6 (ja) IEEE802.11eMACのためのサービス品質シグナリングを提供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682493A (zh) 用于向无线站通告未决QoS服务调度的设备和方法
US6999442B1 (en) RSVP/SBM based down-stream session setup, modification, and teardown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CN1703042A (zh) 基于协调器的无线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CN1503474A (zh) 无线接入网络系统、无线接入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01047586A (zh) 用于无线mesh网的业务QoS保证方法和装置
WO2002007388A2 (en) Frame classification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777134A (zh) 无线接入控制站及无线接入控制方法
CN1645860A (zh) 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中针对话音业务的终端上行调度方法
JP2007158729A (ja) パケット相乗り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