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9769A - 喷墨头 - Google Patents

喷墨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9769A
CN1579769A CN200410057434.1A CN200410057434A CN1579769A CN 1579769 A CN1579769 A CN 1579769A CN 200410057434 A CN200410057434 A CN 200410057434A CN 1579769 A CN1579769 A CN 1579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late
groove
ink supply
supply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574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0487C (zh
Inventor
寺仓达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9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9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04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048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Production of nozzles
    • B41J2/1607Production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609Production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nger type, chamber walls consisting integrally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09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nger type, chamber walls consisting integrally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Production of nozzles
    • B41J2/1621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41J2/162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bonding and adhe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09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nger type, chamber walls consisting integrally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 B41J2002/14217Multi layer finger type piezoelectric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09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nger type, chamber walls consisting integrally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 B41J2002/14225Finger type piezoelectric element on only one side of the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002/14306Flow passage between manifold and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59Matrix arrangement of the pressure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0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一喷墨头,它包括一流动通道单元。该流动通道单元包括多块板,该多块板叠置起来并且形成一共同墨水腔室和多个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墨水流动通道。多块板包括通过粘接剂彼此粘接在一起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形成有构成一部分墨水流动通道的多个供墨孔。该第一板在除了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接触的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形成有第一沟槽。第一沟槽沿着与喷墨头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喷墨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以进行打印的喷墨记录设备的喷墨头。
背景技术
一般存在一种如此构成的喷墨头,从墨水槽提供给集管的墨水分配给多个压力腔室,并且向这多个压力腔室选择地施加脉冲压力,从而从与压力腔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射出墨水。在这种喷墨头中,通过将多块具有形成压力腔室等的开口和孔的板层叠来构成包括压力腔室、集管、喷嘴或用于连接这些的墨水流动通道的流动通道单元。
构成该流动通道单元的多块板通常由粘接剂粘接在一起并且彼此层叠在一起。当通过将粘接剂涂覆在每块板的一个表面上来将两块板彼此粘接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粘接剂流进形成在每块板中的开口或孔中,已经提出在这些开口或孔的周边中形成用于使多余粘接剂流出的排出沟槽(参见,例如JP-A-2002-96477(图4))。也就是说,在构成流动通道单元的多块板中,围绕着每个压力腔室、集管、用于使压力腔室和喷嘴连通的连通孔以及用于使压力腔室和集管连通的通孔形成有多条排出沟槽。所有这些排出沟槽形成在其中直接涂覆有粘接剂并且与另一块板粘接的每块板的粘接区域中。
发明内容
在通过使用粘接剂来将上述多块板粘接在一起的情况中,通常提前从特定的方向将粘接剂输送并且涂覆在板表面上。在采用刮棒涂布机、辊式涂布机或橡皮滚子作为粘接剂的涂布装置的情况下,粘接剂沿着传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同时被扩展。但是,与在JP-A-2002-96477中所披露的多块板一样,在只在直接粘接在另一块板上的每块板的粘接区域中形成粘接剂排出沟槽的情况下,沿着传送方向从上游侧流出的部分粘接剂也涂覆到没有直接粘接的板的非粘接区域上。这样粘接剂就可能流进形成在非粘接区域中的开口或孔(例如在JP2002-96477中的通孔)里面。
本发明在构成流动通道单元的板的没有粘接在另一块板上的非粘接区域中以及在粘接区域中设有一排出沟槽,用来防止粘接剂流进形成在非粘接区域中的开口或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喷墨头包括一流动通道单元。该流动通道单元包括多块板,该多块板叠置起来并且形成一共同墨水腔室和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多条墨水流动通道。多块板包括通过粘接剂彼此粘接在一起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形成有构成一部分墨水流动通道的多个供墨孔。第一板在除了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接触的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形成一第一沟槽。第一沟槽沿着与喷墨头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在喷墨头的流动通道单元中,形成有共同墨水腔室和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墨水流动通道。多块板限定了该共同墨水腔室和墨水流动通道。当第二板层叠到形成有多个供墨孔的第一板上时,可以沿着喷墨头的纵向方向将粘接剂传送给第一板。因此,第一板和第二板粘接在一起。
第一板在除了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接触的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形成第一沟槽。第一沟槽排出所传送的粘接剂。第一沟槽沿着与喷墨头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因此,如果粘接剂沿着第一方向传送,则形成在该部分区域中的第一沟槽将沿着第一方向流动的粘接剂排出。因此,防止了该粘接剂流进形成在第二区域中的供墨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喷墨头包括一流动通道单元。该流动通道单元包括多块板,它们层叠在一起并且形成一共同墨水腔室和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多条墨水流动通道。多块板中的一块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多个供墨孔并且在其另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凹槽部分。凹槽部分在其底表面处与至少一个供墨孔连通。
在该喷墨头中,流动通道单元包括多块板,它们层叠在一起并且形成有共同墨水腔室和墨水流动通道。其中一块板构成共同墨水腔室的其中一个壁。其中一块板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有供墨孔,并且在其另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凹槽部分。该凹槽部分在其底表面处与至少一个供墨孔连通。
如上所述,至少一个供墨孔与凹槽部分的底表面连通。因此,如果粘接剂沿着纵向方向传送,则沿着纵向方向流动的粘接剂不会粘接在供墨孔的周边部分上。这样就可以防止粘接剂流进多个供墨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喷墨头的透视图。
图2为沿着图1的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为头主体的平面图。
图4为由图3的单点划线围绕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由图4的单点划线围绕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沿着图5的VI-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为头主体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8为促动器单元的视图,其中图8A为促动器单元的剖视图,而图8B为一平面图,显示出单独电极。
图9为从背面看的供应板的视图。
图10为在图9的矩形框架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1为显示出一改进实施例并且与图10相对应的视图。
图12为显示出另一个改进实施例并且与图10相对应的视图。
图13为一局部剖视图,显示出在另一个改进实施例中的供应板和集管板。
图14为显示出另一个改进实施例并且与图10相对应的视图。
图15为显示出另一个改进实施例并且与图12相对应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案的喷墨头1包括一头主体70和一基座71。该头主体70将墨水喷射到片材上,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矩形平面形状。基座71设置在头主体70上方。在该基座71中,形成有两个墨水储存器3,它们用作被提供给头主体70的墨水的流动通道。
头主体70包括其中形成有墨水流动通道的一流动通道单元4以及粘接在流动通道单元4的上表面上的多个促动器单元21。流动通道单元4和促动器单元21如此构成,从而多块薄板相互层叠并且粘接在一起。用作馈电部件的柔性印刷电路(FPC)50粘接在促动器单元21的上表面上,并且向两侧引出。基座71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在基座71中的墨水储存器3为沿着基座71的纵向方向形成的基本上为长方体的中空区域。
基座71的下表面73从位于开口3b附近的周围区域向下伸出。基座71只在靠近下表面73的开口3b的部分73a处与流动通道单元4接触。因此,除了靠近基座71的下表面73的开口3b的部分73a之外的区域与头主体70分开,并且该促动器单元21设置在该分离部分中。
基座71粘接固定在形成在支架72的夹持部分72a的下表面中。支架72包括夹持部分72a和沿着与之垂直的方向从夹持部分72a的上表面延伸出并且相互间隔特定间距的一对伸出部72b。粘接在促动器单元21上的FPC50通过弹性部件83例如海绵沿着支架72的每个伸出部72b的表面布置。驱动器IC80设置在布置在支架72的伸出部72b的表面上的FPC50上。为了将从驱动器IC80输出的驱动信号发送给头主体70的促动器单元21(后文描述),通过焊接使FPC50与驱动器IC80和促动器单元21电连接。
由于具有基本上为长方体形状的散热器82设置成与驱动器IC80的外表面紧密接触,所以可以有效散发出由驱动器IC80所产生出的热量。板81设置在驱动器IC80和散热器82上方,并且位于FPC50外面。密封件84分别设置在散热器82的上表面和板81之间以及在散热器82的下表面和FPC50之间以将它们粘接。
图3为在图1中所示的头主体70的平面图。在图3中,形成在基座71中的墨水储存器3由虚线假想地显示出。这两个墨水储存器3沿着头主体70的纵向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相互间隔特定间隔。这两个墨水储存器3的每一个在一个端部处具有一开口3a并且通过该开口3a与墨水槽(未示出)连通,从而它总是填充有墨水。许多开口3b沿着头主体70的纵向方向设置在相应墨水储存器3中,并且如上所述将相应墨水储存器3和流动通道单元4连接在一起。这许多开口3b成对,并且每对两个开口沿着头主体70的纵向方向彼此相邻设置。与一个墨水储存器3连通的开口对3b和与另一个墨水储存器3连通的开口对3b以交错的方式布置。
在没有布置开口3b的区域中,在平面图中具有梯形形状的多个促动器单元21以交错的方式布置,并且布置成与开口对3b相反的图案。每个促动器单元21的平行相对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与头主体70的纵向方向平行。相邻促动器单元21的倾斜侧边的部分沿着头主体70的宽度方向相互重叠。
图4为由在图3中的单点划线围绕的区域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设置用于每个墨水储存器3的开口3b与用作共同墨水腔室的集管5连通。每个集管5的顶端一分为二,并且形成用作共同墨水腔室的子集管5a。此外,在平面上看时,从相邻开口3b分叉出的两个子集管5a从促动器单元21的两个倾斜侧边的每一个中延伸出。也就是说,在促动器单元21下面,四个子集管5a相互分开,并且沿着促动器单元21的平行相对侧边延伸。
与促动器单元21的粘接区域相对应的流动通道单元4的下表面为喷墨区域。如后面所述一样许多喷嘴8以矩阵的形式布置在喷墨区域的表面上。为了简化该图,在图4中只显示出其中一些喷嘴8,但是这些喷嘴8实际上设置在整个喷墨区域上。
图5为由在图4中所示的单点划线围绕的区域的放大图。图4和5显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沿着与喷墨表面垂直的方向看到其上以矩阵形式布置有流动通道单元4的许多压力腔室10的平面。每个压力腔室10在平面图中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其中每个角部弯曲,并且其较长的对角线与流动通道单元4的宽度方向平行。每个压力腔室10的一个端部与喷嘴8连通。其另一个端部通过孔隙12(见图6)与用作共同墨水流动通道的子集管5a连通。当在平面上看时,在与每个压力腔室10重叠的位置处,在促动器单元21上形成有一单独电极,它在平面图中具有与压力腔室10类似的形状并且其尺寸小于压力腔室10。为了简化该图,图5只显示出许多单独电极35中的一些。顺便说一下,在图4和5中,为了使这些图清楚易懂,位于促动器单元21或流动通道单元4中并且应该用虚线画出的压力腔室10、孔隙12等用实线画出。
在图5中,其中分别包含有压力腔室10(10a、10b、10c、10d)的多个假想菱形区域10x沿着两个方向即布置方向A和布置方向B以矩阵的形式相邻布置。因此,这些菱形区域10x没有相互重叠,并且共同具有相应侧边。布置方向A为喷墨头1的纵向方向,即子集管5a的延伸方向,并且与菱形区域10x的短对角线平行。布置方向B为菱形区域10x的一条斜线的方向,从而相对于布置方向A形成一钝角θ。压力腔室10和相应菱形区域10x共享中心位置。这两者的边界线当在平面上看时相互分开。
沿着布置方向A和布置方向B这两个方向以矩阵的形式相邻布置的压力腔室10沿着布置方向A彼此分开与37.5dpi等同的距离。此外,在一个喷墨区域中,沿着布置方向B设有16个压力腔室10。沿着布置方向B在两个端部处的压力腔室10是虚设的,并且不用来喷墨。
以矩阵形式设置的多个压力腔室10如图5所示一样沿着布置方向A构成多个压力腔室排。这些压力腔室排根据在沿着与图5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看时相对于子集管5a的位置而分成第一压力腔室排11a、第二压力腔室排11b、第三压力腔室排11c和第四压力腔室排11d。这些第一至第四压力腔室排11a至11d以四个为单位从促动器单元21的上边向其下边按照11c→11d→11a→11b→11c→11d→...→11b的顺序循环布置。
在构成第一压力腔室排11a的压力腔室10a和构成第二压力腔室排11b的压力腔室10b中,相对于当沿着与图5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看时与布置方向A垂直的方向,这些喷嘴8不均匀地分布在图5的纸面的下边上。这些喷嘴8分别设置在相应菱形区域10x的下端处。另一方面,在构成第三压力腔室排11c的压力腔室10c和构成第四压力腔室排11d的压力腔室10d中,相对于第四方向,这些喷嘴8不均匀地分布在图5的纸面的上边上。这些喷嘴8分别设置在相应菱形区域10x的上端处。在第一和第四压力腔室排11a和11d中,当沿着与图5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看时,这些压力腔室10a和10d的一半或更多与子集管5a重叠。在第二和第三压力腔室排11b和11c中,压力腔室10b和10c的任何区域都没有与子集管5a重叠。因此,对于属于任意压力腔室排的压力腔室10,虽然与该压力腔室10连通的喷嘴8没有与子集管5a重叠,但是该子集管5a的宽度形成得尽可能宽。因此,可以平稳地将墨水提供给相应的压力腔室10。
接下来,将进一步参照图6和7对头主体70的剖面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每个喷嘴8通过压力腔室10和孔隙12与子集管5a连通。这样,为每个压力腔室10形成一单独墨水通道32,它从子集管5a的出口经过供墨孔15、孔隙12、压力腔室10和连通孔14延伸至喷嘴8。
如图6所示,压力腔室10和孔隙12沿着多块薄板的层叠方向设置在不同深度处。根据该结构,如图5所示,在与促动器单元21下面的喷墨区域相对应的流动通道单元4中,与一个压力腔室10连通的孔隙12当在平面上看时布置在与这个压力腔室10相邻的另一个压力腔室10相同的位置处。因此,由于压力腔室10密集地布置,所以可以通过占用面积相对较小的喷墨头1来实现高分辨率图像打印。
如图7所示,头主体70具有这样一种层叠结构,其中层叠有总共十块板状构件,即从顶部开始依次为促动器单元21、空腔板22、基板23、孔隙板24、供应板25、集管板26、27和28、盖板29和喷嘴板30。其中,除了促动器单元21之外的九块板构成流动通道单元4。
如后面所述一样,促动器单元21如此构成,从而层叠了四块压电板41至44(参见图8A)。电极如此设置在其上,从而只有其最上面层为具有在施加电场时变为活性层的部分的层(下面简称为“包括活性层的层”),并且其余三层为非活性层。空腔板22为一金属板,其中设有许多与压力腔室10相对应的许多基本上为菱形的开口。基板23为一金属板,其中相对于空腔板22的其中一个压力腔室10设有位于压力腔室10和孔隙12之间的连通孔和位于压力腔室10和喷嘴8之间的连通孔。孔隙板24为一金属板,其中相对于空腔板22的其中一个压力腔室10,除了由两个孔和连接它们的半蚀刻区域形成孔隙12之外,设有从压力腔室10至喷嘴板8的连通孔。供应板25为一金属板,其中相对于空腔板22的其中一个压力腔室10,设有使孔隙12与子集管5a连通的供墨孔15和从压力腔室10至喷嘴8的连通孔14。集管板26、27和28为金属板,其中相对于空腔板22的其中一个压力腔室10,除了子集管5a之外,还设有从压力腔室10至喷嘴8的连通孔。盖板29为一金属板,其中相对于空腔板22的其中一个压力腔室10,设有从压力腔室10至喷嘴8的连通孔。喷嘴板30为一金属板,其中相对于空腔板22的其中一个压力腔室10设有喷嘴8。
这十块板21至30如此相互设置并且层叠,从而形成如图6中所示的单独墨水通道32。该单独墨水流动通道32首先通过供墨孔15从子集管5a向上走,在孔隙12中水平延伸,然后进一步向上走,在压力腔室10中再次水平延伸,沿着远离孔隙12的方向向下倾斜地稍微延伸,最后垂直向下朝着喷嘴8延伸。
接下来,将对层叠在流动通道单元4的最上面层的空腔板22上的促动器单元2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8A为促动器单元21和压力腔室1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8B为一平面图,显示出粘接在促动器单元21的表面上的单独电极35的形状。
如图8A所示,促动器单元21包括四块压电板41至44,每块压电板形成为具有大约15μm的相同厚度。这些压电板41至44为布置成在形成于头主体70的一个喷墨区域中的许多压力腔室10上延伸的连续层状平板(连续平板层)。压电板41至44作为连续平板层布置成在许多压力腔室10上延伸,从而可以通过采用例如丝网印刷技术以高密度将单独电极35布置在压电板41上。因此,形成在与单独电极35对应的位置处的压力腔室10也可以高密度布置。还有,可以进行高分辨率图像的打印。压电板41至44由具有铁电性的锆酸钛酸铅(PZT)陶瓷材料制成。
单独电极35形成在最上面层的压电板41上。形成在整个板表面上并且具有大约为2μm的厚度的共用电极34介于最上面层的压电板41和下面的压电板42之间。单独电极35和共用电极34两者都由金属材料例如Ag-pd制成。
单独电极35具有大致为1μm的厚度。如图8B所示,单独电极35在平面图中具有与在图5中所示的压力腔室10几乎类似的基本上菱形形状。基本上为菱形的单独电极35的其中一个锐角部分延伸出,并且其端部设有一圆形焊盘部分36,它与单独电极35电连接并且其直径大约为160μm。焊盘部分36例如由包含玻璃粉的金制成。如图8A所示,焊盘部分36粘接在单独电极35的延伸部分的表面上。
共用电极34在未示出区域处接地。通过这个结构,共用电极34在与所有腔室10对应的区域中同等地保持在接地电位处。此外,单独电极35通过包括单独用于相应单独电极35的不同导线的FPC50与驱动器IC80连接。因此,可以控制与相应压力腔室10对应的相应单独电极35的电位(参见图1和2)。
接下来,将对促动器单元21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促动器单元21的压电板41的极化方向为其厚度方向。也就是说,促动器单元21具有所谓的单形态式结构,其中上面(即,远离压力腔室10)一块压电板41做成为其中存在活性层的层,下面(即,靠近压力腔室10)三块压电板42至44做成为非活性层。因此,当使单独电极35具有特定的正或负电位时,例如当电场和极化都沿着相同的方向时,夹在电极之间的压电板41的电场施加部分用作活性层(压力产生部分),并且根据压电横向效应沿着与极化方向垂直的方向收缩。另一方面,由于压电板42至44没有受到电场的影响,所以它们没有自发改变。因此,在上层压电板41和下层压电板42至44之间在沿着与极化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变形方面出现差异。整个压电板41至44变形以朝着非活性侧伸出(单形态变形)。这时,如图8A所示,由于压电板41至44的下表面固定在用于形成压力腔室10的隔壁(空腔板)22的上表面上,所以这些压电板41至44最终变形以朝着压力腔室侧伸出。因此,压力腔室10的容积降低,墨水的压力升高,并且从喷嘴8喷射出墨水。之后,当单独电极35恢复至具有与共用电极34相同的电位时,这些压电板41至44恢复至具有初始形状。压力腔室10的容积回到初始容积。因此,从集管5侧吸入墨水。
可以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另一种驱动方法。预先使单独电极35具有与共用电极34不同的电位。在每次给出喷射请求时就立即使单独电极35具有与共用电极34相同的电位。可以按照规定的定时使单独电极35再次具有与共同电极34不同的电位。在该情况下,在单独电极35和共用电极34具有相同电位时使压电板41至44恢复至具有初始形状。因此,与初始状态(其中这两个电极的电位彼此不同的状态)相比,该压力腔室10的容积增加,并且从集管5侧将墨水吸入到压力腔室10中。之后,这些压电板41至44变形以在使单独电极35再次具有与共用电极34不同的电位时朝着压力腔室10侧伸出。压力腔室10的容积减小。因此,施加给墨水的压力上升,并且将墨水排出。
在图6和7中所示的促动器单元21和构成流动通道单元4的多块板22至30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一起,并且相互层叠在一起。也就是说,在通过粘接工具或滚子将粘接剂传送到板的一个表面上之后,粘上将要粘接在该板上的另一块板。这时,为了防止粘接剂流进分别形成在这些板22至30中并且构成部分单独墨水流动通道32的开口或孔,在两块层叠板的粘接区域中形成多个排出沟槽。粘接区域至少包括由在图10中的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及位于在图9中所示的弯曲线外面的区域(几乎图9的右半部分)。
这里,将按照图9和10对多块板22至30中尤其是在构成子集管5a的上壁并且形成有多个供墨孔15的供应板25(第一板)进行说明。图9为显示出从背面(下表面)侧看的供应板25的视图。该供应板25形成有多个供墨孔15和多个连通孔14。供墨孔15构成部分单独墨水流动通道32,并且用来使子集管5a与孔隙12连通。连通孔14构成部分单独墨水流动通道32,并且使这些压力腔室10与喷嘴8连通。
多个连通孔14布置在与图5的四个压力腔室排11a至11d相对应的位置处沿着流动通道单元4的纵向方向布置成四排。如图6所示,多个连通孔14的周边部分为粘接在下集管板26(第二板)上的粘接区域25a,并且是其中需要涂覆粘接剂的区域。因此,在多个连通孔14的周边部分中形成有多个圆形排出沟槽16。多个圆形排出沟槽16分别包围着多个连通孔14,并且防止在粘接时运动的多余粘接剂流进连通孔14。这多个圆形排出沟槽16形成为相互连通。
另一方面,多个供墨孔15在与子集管5a对应的位置处沿着流动通道单元4的纵向方向布置成两排。如图6、9和10所示,这多个供墨孔15的周边部分面对着用作共用墨水腔室的子集管5a。因此,供墨孔15的周边部分为没有粘接在下面的集管板26上的非粘接区域25b(参见图6),并且不需要给该部分施加粘接剂。
但是,在供应板25和集管板26这两块板粘接在一起的情况下,通过辊式涂布机或刮棒涂布机将粘接剂传送在供应板25的背面上。为了便于传送,在那时粘接剂的传送方向为流动通道单元4的纵向方向(第一方向)。这时,虽然粘接剂沿着第一方向从上游侧流向下游侧,但是粘接剂仍有可能沿着第一方向从上游侧流向不需要涂覆粘接剂的非粘接区域25b,并且该粘接剂可能流进多个供墨孔15中。
然后,在该供应板25中,将沿着第一方向传送以便将集管板26粘接在供应板25上的粘接剂排出的排出部分17形成在位于这两块板的粘接区域25a外面的非粘接区域25b中。该排出部分17包括排出沟槽18和排出沟槽19。排出沟槽18沿着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二方向分散延伸并且相对于多个供墨孔15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上游部分处。排出沟槽19沿着第二方向连续延伸并且相对于排出沟槽18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上游部分处。顺便说一下,虽然排出沟槽18和19在图9和10中相互分开,但是排出沟槽18和19可以相互连通。
也就是说,相对于设置用于四个子集管5a的每一个的两排供墨孔,相对于这些供墨孔15在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部分处形成有一个排出沟槽18,从而排出沟槽18在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看时与至少两排供墨孔15部分重叠。另外,当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看时,相对于每个都与位于在图9和10中的上边上的两排供墨孔15相对应的两个排出沟槽18连续地形成排出沟槽19,从而该排出沟槽19与两个排出沟槽18重叠。同样,还相对于在图9和10中的两个下排出沟槽18,连续地形成排出沟槽19,从而该排出沟槽19在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看时与排出沟槽18重叠。
因此,首先使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流出的粘接剂向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上游侧处的连续延伸的排出沟槽19排出。由于排出沟槽19形成为相对较长并且连续,所以该沟槽的容积较大,并且可以使大量粘接剂排出。另外,在不能通过排出沟槽19使粘接剂完全排出的情况下,使粘接剂向相对于排出沟槽19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下游侧处的排出沟槽18排出。如上所述,这两种排出沟槽18和19能够确定地将流进供墨孔15的周边部分即非粘接区域25b的粘接剂排出。
根据如上所述的喷墨头1,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用于排出沿着第一方向传送的粘接剂的排出部分17形成在多个供墨孔15的周边部分中,该部分是位于供应板25和集管板26粘接的区域外面的非粘接区域25b,不需要涂覆粘接剂并且不会直接粘接在另一块板上。排出部分17包括相对于供墨孔15在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部分处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两种排出沟槽18和19。因此,这两种排出沟槽18和19将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朝着非粘接区域25b流动的粘接剂排出。可以防止粘接剂流进多个供墨孔15中。另外,排出沟槽19位于形成有连通孔14的粘接区域25a的上游侧附近。因此,不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即在用来防止多余粘接剂在将供应板25和集管板25粘接时流进连通孔14的排出沟槽16中,尤其是设在上游侧处的排出沟槽16在粘接之前填充有粘接剂,并且在粘接时这种排出沟槽16针对粘接剂的最初的排出效果受到损坏。
这两种排出沟槽18和19如下形成。在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看时,这些排出沟槽18相对于设置成与四个子集管5a的每一个相对应的两排供墨孔15分散形成,从而与供墨孔15至少部分重叠。当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看时,排出沟槽19在相对于排出沟槽18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部分处连续地形成以与两个排出沟槽18重叠。因此,在通过具有相对较长长度和较大沟槽容积的排出沟槽19使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流出的大部分粘接剂排出之后,可以使不能通过该排出沟槽19完全排出的粘接剂由形成在下游侧处的排出沟槽18排出。由此,可以防止粘接剂流进通向非粘接区域25b的供墨孔15中。换言之,即使粘接剂流进非粘接区域25b也可以防止粘接剂流入到供墨孔15中并防止堵塞供墨孔15。因此,提供给与这些供墨孔15连通的单独墨水流动通道32的墨水量变得均匀。
接下来,将对其中对上述实施方案作出了各种变化的改进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与该实施方案相同的结构由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其说明将省略。
1)如图11所示,排出部分17A除了上述实施方案的两种排出沟槽18和19之外还包括环形排出沟槽90,每一个都包围着在多个供墨孔15中的设在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处的一个或多个供墨孔15。如上所述,即使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流出的粘接剂不能由这两种排出沟槽18和19完全排出,也可以通过这些环形排出沟槽90将粘接剂排出。因此,可以防止粘接剂流进该粘接剂容易流入到其中的上游侧供墨孔15中。在图11中,设有包围着两个上游侧供墨孔15的圆形排出沟槽90。但是,该环形排出沟槽90可以只设置用于最上游侧的供墨孔15,或者环形排出沟槽90可以设置用于三个或多个供墨孔15。
相反,当将粘接剂传送到供应板25上并且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流出的粘接剂量不是很大时,可以省去构成排出部分17的这两种排出沟槽18和19中的一个。
2)如图12和13所示,凹槽部分91向上凹入并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凹槽部分91由在面对着用作共用墨水腔室的子集管5a的一部分供应板25中的半蚀刻区域形成。要注意的是,该供应板25形成子集管5a的上壁。布置成两排的多个供墨孔15与凹槽部分91的内端(图13的上端)连通。通过这种结构,即使粘接剂从作为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方向向面对着子集管5a的非粘接区域25b流动,凹槽部分91也能防止粘接剂流进与凹槽部分91的内端连续的供墨孔15。要注意的是,凹槽部分91如图15所示一样可以与一部分供墨孔15连通。如果凹槽部分91与位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上的供墨孔15连通,则该凹槽部分91还可以防止粘接剂流进连通的供墨孔15。由于凹槽部分91充分地排出粘接剂,则粘接剂就不可能流进没有与该凹槽部分91连通的下游供墨孔15中。
3)上述实施方案可以如下所述一样改变。在该改进实施方案中,与上述实施方案类似,其中不需要施加粘接剂并且没有直接粘接在另一块板上的非粘接区域25b形成在供应板25和集管板26粘接在一起的区域外面。通过孔隙12与压力腔室10连通的多个供墨孔15在该非粘接区域25b中打开。将沿着第一方向传送的粘接剂排出的排出部分17形成在多个供墨孔15的周边部分处。排出部分17与前面实施方案的相同之处在于,在相对于供墨孔15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侧处,该排出部分17至少包括沿着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两种排出沟槽18和19中的分散布置的排出沟槽18。
这里,在该改进实施例中,代替排出沟槽18,可以如图14中所示一样形成沿着第二方向分散布置的排出沟槽118。该排出沟槽118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另外,多个排出沟槽18可以包括这样的排出沟槽18,供墨孔15沿着其延伸方向布置在延伸线上。在将粘接供应板25和集管板26所必须的粘接剂涂覆在供应板25上的情况中,根据留在从沿着第一方向的上游部分到布置在最上游侧处的供墨孔15的区域中的粘接剂量来确定流进供墨孔15的粘接剂量和被该粘接剂损坏的供墨孔数量。
另一方面,在该改进实施例中,沿着作为粘接剂传送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排出沟槽18形成在其中形成有多个供墨孔15的非粘接区域25b上游侧处。因此,可以更有效地使从上游侧扩展的粘接剂流进该排出沟槽18。此外,可以可靠地防止粘接剂流进粘接剂容易流入到其中的上游侧供墨孔15中。特别是,使排出沟槽18沿着供墨孔15的布置方向延伸在下面情况中是有效的。在子集管5a中的墨水的流动方向与排出沟槽18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墨水在子集管5a中的流动没有受到阻止,并且防止了留下气泡。顺便说一下,还有在该改进实施例中,不必说,排出部分17可以与包围着供墨孔15的上述环形排出沟槽90结合构成,或者排出沟槽19连续地形成以在沿着第一方向看时与粘接区域和非粘接区域重叠。
在上面的说明中,已经对其中本发明应用于形成有使子集管5a与孔隙12连通的供墨孔15的供应板25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形成有单独墨水流动通道32的多块板22至30当中,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其中没有直接传送了粘接剂的非粘接区域的另一块板。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面对着压力腔室10的基板23或形成有如图6中所示的孔隙12的孔隙板24。

Claims (19)

1.一种喷墨头,它包括:
一流动通道单元,它包括多块板,该多块板叠置起来并且形成一共同墨水腔室和多个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墨水流动通道,其中:
多块板包括通过粘接剂彼此粘接在一起的第一板和第二板;
第一板形成有构成一部分墨水流动通道的多个供墨孔,并且在除了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接触的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中形成一第一沟槽;并且
所述第一沟槽沿着与喷墨头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第一沟槽将沿着喷墨头的纵向方向传送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一个第一区域上的粘接剂排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第一沟槽连续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第一沟槽包括多个彼此分开的第一沟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第一板在第一沟槽和供墨孔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二沟槽;并且
这些第二沟槽彼此分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第二沟槽沿着与喷墨头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第二沟槽沿着喷墨头的纵向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第一沟槽与所述第二沟槽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第一沟槽笔直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供墨孔沿着喷墨头的纵向方向成一排布置;并且
如果沿着该排供墨孔画一假想线,则该假想线与第一沟槽相交。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供墨孔沿着喷墨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多排中;并且
设置在这些排的一端处的供墨孔和第一沟槽之间的距离彼此相等。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第一板形成有包围着包括至少一个供墨孔的孔组的环形沟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供墨孔沿着喷墨头的纵向方向成一排布置;并且
该孔组包括位于该排的一个端部处的供墨孔。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第一板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有一凹槽部分;
第一沟槽形成在第一板的该一个表面上;
供墨孔形成在第一板的另一个表面上;并且
凹槽部分在其底表面处与供墨孔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第一板的一个表面粘接在第二板上。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第一板构成共用墨水腔室的其中一个壁;
供墨孔与该共用墨水腔室连通;
第一沟槽形成在位于供墨孔附近的区域中,面对着共用墨水腔室,并且其上没有涂覆粘接剂。
17.一种喷墨头,它包括:
一流动通道单元,它包括多块板,该多块板叠置起来并且形成一共同墨水腔室和多个与该共同墨水腔室连通的墨水流动通道,其中:
多块板中的一块形成有位于其一个表面上的多个供墨孔和位于其另一个表面上的凹槽部分,并且构成了共用墨水腔室的其中一个壁;并且
所述凹槽部分在其底面处与至少一个供墨孔连通。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供墨孔沿着喷墨头的纵向方向成一排布置;并且
所述凹槽部分与位于该排供墨孔的一个端部处的至少一个供墨孔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喷墨头,其中所述供墨孔通过所述凹槽部分与所述共用墨水腔室连通。
CNB2004100574341A 2003-08-13 2004-08-13 喷墨头 Active CN13304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92788A JP3879718B2 (ja) 2003-08-13 2003-08-13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92788/2003 2003-08-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52754A Division CN101028758B (zh) 2003-08-13 2004-08-13 喷墨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9769A true CN1579769A (zh) 2005-02-16
CN1330487C CN1330487C (zh) 2007-08-08

Family

ID=3356278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7404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4188Y (zh) 2003-08-13 2004-08-13 喷墨头
CNB2004100574341A Active CN1330487C (zh) 2003-08-13 2004-08-13 喷墨头
CN2007100052754A Active CN101028758B (zh) 2003-08-13 2004-08-13 喷墨头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7404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4188Y (zh) 2003-08-13 2004-08-13 喷墨头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52754A Active CN101028758B (zh) 2003-08-13 2004-08-13 喷墨头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80917B2 (zh)
EP (1) EP1506870B1 (zh)
JP (1) JP3879718B2 (zh)
CN (3) CN2784188Y (zh)
DE (1) DE602004016088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1120B2 (ja) * 2004-07-29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US7600850B2 (en) * 2006-03-01 2009-10-1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ternal vent channel in ejection hea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US7766455B2 (en) * 2006-03-29 2010-08-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lexible adhesive materials for micro-fluid ejection head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JP2008087249A (ja) * 2006-09-29 2008-04-17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10069618A (ja) * 2008-09-16 2010-04-02 Brother Ind Ltd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445034B2 (ja) * 2009-10-29 2014-03-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5633459B2 (ja) * 2011-03-31 2014-12-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5539482B2 (ja) * 2011-12-15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US8950849B2 (en) * 2012-02-13 2015-02-10 Xerox Corporation Water vapor control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6385B2 (ja) 1991-02-18 2000-12-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DE69431036T2 (de) * 1993-12-24 2002-11-07 Seiko Epson Corp Lamellenartig aufgebaute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kopf
JP3183017B2 (ja) * 1994-02-24 2001-07-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噴射装置
JP2933608B1 (ja) * 1998-05-14 1999-08-16 新潟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43610B2 (ja) * 1999-06-23 2002-11-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12309B2 (ja) 2000-09-22 2006-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ヘッド
US6536879B2 (en) * 2000-09-22 2003-03-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aminated and bonded construction of thin plate parts
JP4075317B2 (ja) * 2001-04-11 2008-04-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06870B1 (en) 2008-08-27
EP1506870A2 (en) 2005-02-16
JP3879718B2 (ja) 2007-02-14
JP2005059410A (ja) 2005-03-10
US7380917B2 (en) 2008-06-03
CN101028758B (zh) 2010-06-09
EP1506870A3 (en) 2005-03-23
CN1330487C (zh) 2007-08-08
CN2784188Y (zh) 2006-05-31
US20050036012A1 (en) 2005-02-17
DE602004016088D1 (de) 2008-10-09
CN101028758A (zh) 200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52048Y (zh) 喷墨头
EP1493576B1 (en) Inkjet printing head
US6984027B2 (en) Ink-jet head and ink-jet printer having ink-jet head
CN2784188Y (zh) 喷墨头
US7014294B2 (en) Ink-jet head and ink-jet printer having ink-jet head
CN100349740C (zh) 喷墨头
CN100341702C (zh) 喷墨打印头
CN100343056C (zh) 喷墨头
CN2789024Y (zh) 喷墨头
US7290865B2 (en) Inkjet head
US20050024442A1 (en) Inkjet printing head
US7159970B2 (en) Ink-jet head
CN1280095C (zh) 喷墨头以及有喷墨头的喷墨打印机
EP1336488A2 (en) Ink-jet head and ink-jet printer having ink-jet head
JP421844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CN2789022Y (zh) 喷墨打印头
CN1579768A (zh) 喷墨头和包括在喷墨头中的储墨单元
JP420677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を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