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9206A - 用于数字传输的具有更少频率源的多频段收发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数字传输的具有更少频率源的多频段收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9206A
CN1539206A CNA028152999A CN02815299A CN1539206A CN 1539206 A CN1539206 A CN 1539206A CN A028152999 A CNA028152999 A CN A028152999A CN 02815299 A CN02815299 A CN 02815299A CN 1539206 A CN1539206 A CN 1539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frequency range
oscillator signal
inpu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52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蒂芬・普拉特
斯蒂芬·普拉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Corp of US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Mobi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Corp of U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Mobi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Corp of USA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Mobi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Corp of USA
Publication of CN1539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92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3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 H04B1/406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with more than one transmission mode, e.g.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减少频率源的同时,使用双频段收发器在第一和第二频段中发射和接收信号的系统和方法(如图2)。通过减少双频段收发器工作所需频率源的数目,并使用公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中频,本发明也减少了其工作所需的滤波器和其它元件的数量。来自这两个频率源(205,210)的振荡信号被缩放、合成、混频和滤波,这样,只需要两个主频率源来操作这个双频段收发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前端和后端。

Description

用于数字传输的具有更少频率源的多频段收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的体系结构,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使通信收发器中的频率源和滤波器减至最少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蜂窝和无线通信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标准和协议的颁布不断地困扰着这个行业。这种困扰以及频谱的分割导致在可预见的将来需要双频段、双模式的无线收发器。
一些无线电话设备的产品已成功地提供了双模式收发器(支持两种或更多协议的收发器),和/或双频段收发器(在多个频率范围中工作的收发器)。然而,这些双频段、双模式的收发器有着明显的缺点,这些缺点由本发明得以解决。早期的双频段收发器包括两个收发器,这两个收发器包含了在这两个频段中工作所需的电子元件。这就等于把两个在不同频段中工作的收发器捆绑在一起。元器件的使用率、功耗和尺寸的低效是不可接受的。
在现今的双频段无线电收发器中,一个频段的元器件可被共享,使收发器可以工作于另一个频段。现今的技术的一个关键点是使用可在第一和第二频段之间切换的振荡器(频率源)。频率源的频段基本上是收发器发射和接收频段的函数。然而,现有技术不能完全将双频段收发器所需的振荡器的数目减少到本发明的水平。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标是减少元器件数量,尤其是减少双频段收发器所需要的频率源和滤波器的数目。
除了使用多频段频率源,在现今提供的某些技术中还使用一个固定的第二频率源。在一些现有技术的发射器中,双频段频率源产生第一振荡频率,第二频率源产生第二振荡频率。然而,现有技术不能利用这两个振荡器来满足发射器和接收器前端和后端的所有的主要需求。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使发射器和接收器前端和后端所需的频率源数量减至最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可处理多频段信号的收发器,该收发器需要更少的频率源和滤波器。这种双频段收发器仅需要两个频率源就可完全满足发射器和接收器前端和后端部分的需求。因而,本发明的一个创造性的方面就是更少的频率源。另一个创造性的方面就是其中至少一个频率源具有更宽的频率范围,使得收发器可以处理更多的频段。本发明的优点,以及上述创造性的方面,就是减少了元器件(包括频率源和滤波器)的数目并降低了成本。
发射和接收信道的频率由频率源的偏移量分开。第一频率源被馈送到两个输入发射器混频器,该混频器也接收I和Q输入。每个发射器混频器独立地将第一频率源的输出和输入信号(未调制的I和Q发射信号)进行合成。各个输入发射器混频器的输出叠加在一起形成调制信号(IF发射信号)。IF发射信号是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输出发射器混频器的输入。此外,第二频率源具有与第一频段输出发射器混频器的直接电连接,并通过频率缩放器(frequency scaler)连接到第二频段输出发射器混频器。如果收发器工作于第一频段,则第二频率源信号将和IF发射信号合成,结果产生对应于第一频段的发射器输出信号(RF发射信号)。而当收发器工作于第二频段时,第二频段输出发射器将缩放(scale)后的第二频率源信号与IF发射信号进行合成。结果产生对应于第二频段的RF发射信号。
这两个频率源也被用于收发器的接收器部分。如果收发器工作于第一频段,则第一频段输入接收器混频器将输入信号(RF接收信号)和第二频率源信号进行合成,以获得第一IF接收信号。如果收发器工作于第二频段,则第二频段输入接收器混频器将RF接收信号和缩放后的第二频率源信号进行合成,以获得第一IF接收信号。在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IF接收信号被再一次下变频以获得第二IF信号。最后,IF接收信号(或第二IF接收信号)和第一频率源信号进行合成,以获得输出接收器信号(未调制的接收信号)。利用编程装置来设置第一和/或第二频率源的频率,并使用缩放器来获得特定的频率,收发器可工作于两个频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100。
图2是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需元器件和功能块的详细原理图20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可在第一和第二频段中进行发射和接收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100。某些信号当在一个频段内发射和接收时可能出现,但在另一个频段内工作时可能不会出现。在实现本发明时,对基带处理器作如下假设:
1.基带可以调制从调制器的发射器I和Q输入端通过的数字信号和FM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可以是∏/4DQPSK、GSM、8-PSK或任何可用于TDMA系统的数字调制方案的形式。这种既可调制数字信号又可调制FM模拟信号的能力使得可在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共享同一IF振荡器,因为IF振荡器在FM模式中不直接调制。
2.数字信号和FM模拟信号都在接收器的正交解调器中解调,并通过接收器的I和Q输出端输出以由基带进一步处理。
3.在数字模式下,RF锁相环(PLL)可以由基带处理器进行编程以在接收时隙和发射时隙间切换频率。对于时分复用(TDMA)系统,接收器和发射器不同时工作,只要在接收和发射时隙之前设置好了频率,RFPLL就可以改变频率。
第一频率源105被用作振荡源,用于对输入端139处提供的输入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输入发射信号是声音或数据信号的数字化表现形式。第一频率源105具有输出端106,输出端106的电连接使得其信号施加在后端发射器混频器130的输入端133处。第一频率源105可以是压控振荡器(VCO)或其它可提供输入发射信号上变频所需频率的频率源。这个实施例的频率源由锁相环结构进行稳定,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当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后端发射器混频器130对输入的发射信号和来自第一频率源105的频率进行上变频(合成)。本领域所公知,后端发射器混频器130的输入139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而共同的形式包含一个同相“I”信号和一个异相“Q”信号。后端发射器混频器130的输出137是IF发射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这些IF发射信号也可以是经过了滤波,以获得随后处理所必需的频率。滤波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框图100中没有详细描述。在减少频率源的同时,本发明对于每个频段使用公用的发射和接收IF通道,从而减少了所需的滤波器的数目。
来自后端发射器混频器130的IF发射信号被电连接到前端发射器混频器135的第一输入端145。前端发射器混频器135还有第二和第三输入端。前端发射器混频器135的第二输入端111被电连接到第二频率源110的输出端112上。在工作于第一频段时这种连接把第二振荡信号提供到前端发射器混频器13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频率源110是可编程的,能够在一个频率范围内振荡。当收发器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前端发射器混频器将IF发射信号和第二振荡信号合成,从而在输出端147处获得最终的对应于第一频段的发射频率。
当本发明工作于第二频段时,情况基本类似于第一频段的情况;而二者的区别如下。后端发射器混频器130将第一输入端139处的输入发射信号和来自后端发射器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133处的第一频率源105的第一振荡信号进行合成,以在输出端137生成IF发射信号。然后这个IF发射信号被提供到前端发射器混频器135的输入端145。当收发器工作于第二频段时,第二频率源110的输出112被传送到频率缩放器115的输入端141。缩放器是一种根据其增频或分频系数对其输入端的频率进行倍增或划分以提供缩放后的频率输出的设备。频率缩放器115的输出端143处的信号,即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被提供到前端发射器混频器135的输入端119。前端发射器混频器135将IF发射信号和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进行合成,以在其输出端147生成对应于第二频段的最终发射器频率。无论收发器工作于哪个频段,前端发射器混频器135都在输入端145接收相同的IF发射信号。
除了在第一和第二频段内进行发射外,收发器也在第一和第二频段内进行接收。当工作于第一频段时,第二频率源110产生对应于第一频段的第二振荡信号。第二频率源110的输出端112被电连接到前端接收器混频器120的第一振荡输入端113上。
当收发器工作于第一频段时,前端接收器混频器120在第一振荡输入端113处接收来自第二频率源110的第二振荡信号。RF接收信号在前端接收器混频器120的RF输入端121被接收,并与第二振荡信号合成从而在输出端123生成IF接收信号。
当收发器工作于第二频段时,第二频率源110在其输出端112,通过缩放器115,为前端接收器混频器120的第二振荡输入端117提供振荡信号。第二频率源110的输出端112处的振荡信号被电连接到缩放器115的输入端141。缩放器115的输出端143被电连接到前端接收器混频器120的第二振荡输入端117。因此,前端接收器混频器120接收到对应于第二频段的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并将这个振荡信号和RF信号混合,产生IF接收信号。
前端接收器混频器120的IF输出端123被电连接到后端接收器混频器125的IF接收输入端127。如果收发器工作于第一频段,则后端接收器混频器125接收到由第二振荡信号和RF接收信号合成的IF接收信号。类似的,如果收发器工作于第二频段,则后端接收器混频器125接收到由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和RF接收信号合成的IF接收信号。无论当时收发器工作于哪个频段,这个IF接收信号也是IF接收输入端127的输入。
除了IF输入端127,后端接收器混频器125还有一个电连接到第一频率源105的输出端106的振荡输入端129。无论收发器工作于哪个频段,后端接收器混频器125都在IF输入端127接收到相同的IF接收信号,并将其与振荡输入端129处的第一振荡信号进行合成。后端接收器混频器125的输出131是对应于相应频段的未调制的接收器信号(基带)。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能够以除了TDMA以外的形式实现,包括GSM、EDGE和CDMA形式。
图2是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原理图200。总体上说,该原理图可看成包含了一个发射器通道243、一个接收器通道245、以及两个频率源205和210。第一频率源205最好连接成锁相环结构。第一频率源205最好还是可编程的,以在一个频率范围内振荡。注意,图200所示的发射器为两个频段使用相同的发射器中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频率源210包含了一个电压倍增器240来扩展频率源的调谐范围。电压倍增器240被电连接到RF锁相环239的输出端,这样允许第二频率源210的控制信号有更大的频率范围。
通过讨论发射器通道243和接收器通道245中通用的元器件,可以全面地阐述图200中的细节。在阐述通用的元器件之后,将阐述发射器通道243的第一和第二频段操作,最后讨论接收器通道245的第一和第二频段操作。
第一频率源205和第二频率源210为发射器通道243和接收器通道245所共有。第一频率源205的频率由IF锁相环电路241维持。类似的,第二频率源210的频率由RF锁相环电路239维持。
I和Q输入(基带)是与发射器通道243相关联的第一发射器混频器209和第二发射器混频器211的输入。此外,第一发射器混频器209和第二发射器混频器211被电连接到与发射器通道243相关的第一频率缩放器207的输入端。第一频率缩放器207从第一频率源205接收第一振荡信号,并为第一发射器混频器209和第二发射器混频器211提供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这两个混频器通常彼此有一个90度的相位偏移,这是处理信号的I和Q分量的标准方法。这样,这两个混频器会将它们各自的发射器信号输入与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而它们各自的输出将会在加法器233中相加。第一和第二发射器混频器各自的输出相加后形成IF发射信号。根据收发器200工作的频段,IF发射信号将作为第三发射器混频器213的输入,或第四发射器混频器215的输入。第三发射器混频器213和第四发射器混频器215被用于将IF发射信号转换为RF。
第三发射器混频器213和第四发射器混频器215的第二输入是第二振荡信号,该信号是第二频率源210的输出。第二频率源210最好是一个可编程的频率源,能够在一个频率范围内振荡。
如前所述,收发器200可工作于多个频段,为方便起见只描述第一和第二频段。当工作于第一频段时,用于将IF信号转换为RF信号的通道包含第三发射器混频器213。第三发射器混频器213将IF信号与来自第二频率源210的第二振荡信号进行合成。当工作于第一频段时,第四发射器混频器215被禁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几种常用技术中的一种来在适当的时间禁用第四发射器混频器215,本发明并不关注所使用技术的细节。第三发射器混频器213的输出235是对应于第一频段的RF发射信号。这个RF信号接下来可以被提供给天线电路(图中没有标示出)用于发射。
类似的,如果收发器200工作于第二频段,则来自第二频率源210的第二振荡信号将通过第二频率缩放器217,作为第四发射器混频器215的输入。第二频率缩放器217的输入是来自第二频率源210的第二振荡信号。第二频率缩放器217的输出是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该信号是第四发射器混频器215的输入。第四发射器混频器215将IF发射信号与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进行合成。第四发射器混频器215的输出235是对应于第二频段的RF发射信号。
如前所述,除了能够在第一和第二频段内发射信号,收发器也能够在第一和第二频段内接收信号。第一接收器混频器219和第二接收器混频器221处于接收器通道245内,这两个混频器被用于将RF转换为IF。第二频率源210被电连接到第一接收器混频器219和第二接收器混频器221。但是第二频率源210是通过第二频率缩放器217电连接到第二接收器混频器221。此外,第一接收器混频器219和第二接收器混频器221都有RF输入237,它们各自的输出端被电连接到第三接收器混频器223的第一输入端。
当收发器200工作于第一频段时,第二频率源210输出第二振荡信号。第二振荡信号是第一接收器混频器219的输入;而如果需要的话,第二振荡信号可以进行缩放。此外,第一接收器混频器219在第二输入端处接收RF输入信号237。第一接收器混频器219将RF输入信号237和第二振荡信号合成。第一接收器混频器219的输出是第一接收器IF。这样,第一接收器IF就是第三接收器混频器223的输入。
而当收发器200工作于第二频段时,第二频率源210的输出,即第二振荡信号,被连接到第二频率缩放器217的输入端。第二频率缩放器217的输出是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这样,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是第二接收器混频器221的输入。此外,第二接收器混频器221接收RF输入信号。第二接收器混频器221将RF输入信号和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合成。第二接收器混频器221的输出是第一接收器IF,其被连接到第三接收器混频器223。这样,第三接收器混频器223的输入是第一接收器IF。需要指出的是当收发器200工作于第二频段时,第一接收器混频器219不工作,而当收发器200工作于第一频段时,第二接收器混频器221不工作。
除了接收第一接收器IF信号外,第三接收器混频器223还具有第二输入端,其通过第三频率缩放器225电连接到第一频率源205。第一频率源205的第一频率输出是第三频率缩放器225的输入。第三频率缩放器225的输出是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这样,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是第三接收器混频器223的第二输入。
无论当时收发器200工作于哪个频段,第三接收器混频器223都将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和第一接收器IF信号合成。第三接收器混频器223的输出是第二接收器IF,其电连接到第四接收器混频器227和第五接收器混频器229。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第四接收器混频器227和第五接收器混频器229之间存在90度相位差,且被设置成同相“I”信号和异相“Q”信号的共同形式。因而关于I和Q方案的深入细节在此略过。
第四接收器混频器227和第五接收器混频器229的第二输入是来自第一频率源205通过第四频率缩放器231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第四频率缩放器231的输入是来自第一频率源205的第一振荡信号,它的输出是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该信号是第四接收器混频器227和第五接收器混频器229的输入。收发器200无论工作于第一还是第二频段,第四接收器混频器227和第五接收器混频器229分别独立地对第二接收器IF(从第三接收器混频器223接收)与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从第四频率缩放器231的输出端接收)进行接收和合成。第四接收器混频器227和第五接收器混频器229在其各自的接收器I和Q输出端产生未调制的接收信号(基带),这可在基带处理器(图中未标示)中作进一步处理。
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显然本发明可以有其它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并得到本说明书的支持。

Claims (30)

1.一种多频段收发器,其使用了更少数目的频率源,同时允许对输入信号进行频率缩放,该收发器包括:
第一频率源,用于生成第一振荡信号;
后端发射器混频器,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和未调制的发射信号,并生成中频(IF)发射信号;
后端接收器混频器,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和IF接收信号,并生成未调制的接收信号;
第二频率源,用于生成第二振荡信号,其中,当所述的收发器工作于第一模式时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可对应于第一频段,或当所述的收发器工作于第二模式时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可对应于第二频段;
前端发射器混频器,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二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和所述的IF发射信号,生成射频(RF)发射信号,该信号在所述的收发器工作于所述的第一模式时对应于所述的第一频段,以及在所述的收发器工作于所述的第二模式时对应于所述的第二频段;以及
前端接收器混频器,被电连接到第二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和RF接收信号,以生成所述的IF接收信号,所述的RF接收信号在所述的收发器工作于所述的第一模式时与所述的第一频段相关联,在所述的收发器工作于所述的第二模式时与所述的第二频段相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收发器,其中,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所述的前端接收器混频器还包括:
RF接收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的RF接收信号;IF接收输出端,所述的前端接收器混频器将所述的RF接收信号和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所述的IF接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收发器,其中,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所述的后端接收器混频器还包括:
IF接收输入端,用于接收与所述的第一频段相关联的所述IF接收信号;未调制接收输出端,所述的后端接收器混频器将所述的IF接收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所述的未调制接收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收发器,其中,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所述的后端发射器混频器还包括:
未调制发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的未调制发射信号;IF发射输出端,所述的后端发射器混频器将所述的未调制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所述的IF发射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收发器,其中,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所述的前端发射器混频器还包括:
IF发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的IF发射信号;RF发射输出端,所述的前端发射器混频器将对应于所述第一频段的所述IF发射信号与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对应于所述第一频段的所述RF发射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收发器,其中,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所述的前端接收器混频器还包括:
RF接收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的RF接收信号;IF接收输出端,所述的前端接收器混频器将所述的RF接收信号和所述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所述的IF接收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收发器,其中,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所述的后端接收器混频器还包括:
IF接收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的IF接收信号;未调制接收输出端,所述的后端接收器混频器将所述的IF接收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所述的未调制接收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收发器,其中,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所述的后端发射器混频器还包括:
未调制发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的未调制发射信号;IF发射输出端,所述的后端发射器混频器将所述的未调制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所述的IF发射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收发器,其中,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所述的前端发射器混频器还包括:
IF发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的IF发射信号;RF发射输出端,所述的前端发射器混频器将所述的IF发射信号与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对应于所述第二频段的所述RF发射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还包括编程机制,使得所述的第二频率源可被编程以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和所述的第二频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其中,所述的第一频段是蜂窝频段,所述的第二频段是PCS频段。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其中,所述的第一频段是GSM频段,所述的第二频段是DCS1800频段。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其中,所述的第二振荡器位于锁相环结构中,所述的锁相环包括电压倍增装置,用于扩展所述的第二振荡器的调谐范围,并降低信噪比。
14.一种无线电话,其具有可工作于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的双频段接收器,所述的双频段接收器包括:
第一频率源,用于生成第一振荡信号;
第二频率源,用于生成第二振荡信号;
前端接收器混频器,其具有射频(RF)接收输入端,该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RF接收信号;振荡信号输入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二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缩放振荡信号输入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该输入端通过缩放器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以接收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以及中频(IF)接收输出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其提供由所述输入RF信号和所述第二振荡信号合成的IF接收信号,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其提供由所述输入RF信号和所述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合成的所述IF接收信号;以及
后端接收器混频器,其具有IF接收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的IF接收信号;振荡输入端,其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振荡信号;以及未调制接收输出端,用于提供由所述IF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一振荡信号合成的未调制接收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双频段接收器还包括编程机制,使得所述的接收器可被编程以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和所述的第二频段。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第二频率源还包括编程机制,使得所述的接收器可被编程以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和所述的第二频段。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第一频段是蜂窝频段,所述的第二频段是PCS频段。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第一频段是GSM频段,所述的第二频段是DCS1800频段。
19.一种无线电话,其具有双频段发射器,用于在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内发射信号,所述的双频段发射器包含:
第一频率源,用于生成第一振荡信号;
第二频率源,用于生成第二振荡信号;
后端发射器混频器,其具有未调制发射输入端,用于接收未调制的发射信号;振荡信号输入端,其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以及中频(IF)发射输出端,用于提供由所述的未调制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的IF发射信号;以及
前端发射器混频器,其具有IF发射输入端,用于接收IF发射信号;振荡信号输入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二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缩放后振荡信号输入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该输入端通过缩放器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二频率源,用于接收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以及RF发射输出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其提供由所述IF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二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的RF发射信号,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其提供由所述IF发射信号和所述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的所述RF发射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双频段发射器还包括编程机制,使得所述的双频段发射器可被编程以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和所述的第二频段。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第二频率源还包括编程机制,使得所述的双频段发射器可被编程以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和所述的第二频段。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第一频段是蜂窝频段,所述的第二频段是PCS频段。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第一频段是GSM频段,所述的第二频段是以下频段中的一个:
(a)DCS1800频段;
(b)蜂窝频段;以及
(c)PCS频段。
24.一种无线电话,其具有双频段收发器,用于在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内发射和接收信号,所述的第一频段和所述的第二频段各具有接收和发射信道,该双频段收发器包含:
第一频率源,用于生成第一振荡信号;
第一频率缩放器,其具有振荡信号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以及缩放后振荡信号输出端,用于提供第一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
第一发射器混频器,其具有未调制发射输入端,用于接收未调制的发射信号;第一频率缩放器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频率缩放器,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一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以及由所述的未调制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第一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的IF发射输出;
第二发射器混频器,其具有未调制发射输入端,用于接收未调制的发射信号;第一频率缩放器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频率缩放器,用于接收具有90度相移的所述第一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以及IF发射输出端,用于提供由所述的未调制发射信号和所述的具有90度相移的第一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的IF发射信号;
第二频率源,用于生成第二振荡信号,其中,所述的第二频率源可被编程以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和所述的第二频段;
第三发射器混频器,其具有IF发射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混频器,用于接收由来自所述第一混频器和所述第二混频器的IF发射信号叠加生成的所述IF发射信号;振荡信号输入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二频率源以接收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以及RF发射输出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该输出端提供由所述的IF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的RF发射信号;
第二频率缩放器,其具有振荡信号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第二频率源,用于接收第二振荡信号;以及缩放后振荡信号输出端,用于提供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以及
第四发射器混频器,其具有IF发射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混频器,用于接收由来自所述第一混频器和所述第二混频器的所述IF发射信号叠加生成的所述IF发射信号;振荡信号输入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该输入端通过所述的第二频率缩放器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二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以及RF发射输出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其提供由所述的IF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的RF发射信号。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还包括:
第一接收器混频器,其具有射频(RF)接收输入端,用于接收RF接收信号输入;振荡信号输入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二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IF接收输出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时,其提供由所述的第二振荡信号和所述的RF接收信号合成而生成的第一IF接收信号;
第二接收器混频器,其具有射频(RF)接收输入端,用于接收RF接收信号;振荡信号输入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二缩放器,用于接收所述的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IF接收输出端,当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时,其提供由所述的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和所述的RF接收信号合成而生成的IF接收信号;
第三频率缩放器,其具有振荡信号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频率源,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以及缩放后第一振荡信号输出端,用于提供第二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
第三接收器混频器,其具有缩放后振荡信号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三频率缩放器,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二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IF接收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一IF接收信号;以及第二IF接收输出端,用于提供由所述的第二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和所述的第一IF接收信号合成而生成的第二IF接收信号;
第四频率缩放器,其具有振荡信号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一频率源,用于接收第一振荡信号;缩放后振荡信号输出端,用于提供第三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
第四接收器混频器,其具有第二IF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三接收器混频器,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二IF信号;振荡信号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四频率缩放器,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三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以及未调制接收输出端,用于提供由所述的第二IF信号和所述的第三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的未调制接收信号;以及
第五接收器混频器,其具有第二IF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三接收器混频器,用于接收所述的第二IF信号;振荡信号输入端,该输入端被电连接到所述的第四频率缩放器,用于接收所述的具有90度相移的第三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以及未调制接收输出端,用于提供由所述的第二IF信号和所述的具有90度相移的第三缩放后的第一振荡信号合成而生成的未调制接收信号。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还包括编程机制,使得所述的接收器可被编程以工作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频段。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其中,所述的第二频率源还包含编程机制,使得所述的接收器可被编程以工作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频段。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其中,所述的第一频段是蜂窝频段,所述的第二频段是PCS频段。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电话,其中,所述的第一频段是GSM频段,所述的第二频段是以下频段中的一种:
(a)DCS1800频段;
(b)蜂窝频段;以及
(c)PCS频段。
30.一种操作双频段收发器装置的方法,该双频段收发器装置使用更少数目的的频率源,同时可对信号进行频率缩放处理,该方法包括:
生成第一振荡信号;
生成第二频率信号;
如果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工作于所述的第一频段,则进一步执行如下的步骤:
接收未调制的发射信号;
通过合成所述的未调制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而生成IF发射信号;
通过合成所述的IF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而生成对应于所述第一频段的RF发射信号;
接收射频(RF)接收信号;
通过合成所述的RF接收信号和所述的第二频率信号而生成IF接收信号;
通过合成所述的IF接收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而生成未调制接收信号;
如果所述的双频段收发器工作于所述的第二频段,则进一步执行如下的步骤:
接收未调制的发射信号;
通过合成所述的未调制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而生成IF发射信号;
通过合成所述的IF发射信号和所述的缩放后的第二振荡信号而生成与所述第二频段相关联的RF发射信号;
接收RF接收信号;
对所述的第二频率信号进行缩放而生成缩放后的第二频率信号;
通过合成所述的RF接收信号和所述的缩放后的第二频率信号而生成IF接收信号;以及
通过合成所述的IF接收信号和所述的第一振荡信号而生成未调制接收信号。
CNA028152999A 2001-08-07 2002-08-05 用于数字传输的具有更少频率源的多频段收发器 Pending CN15392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923,978 US6952593B2 (en) 2001-08-07 2001-08-07 Multi-band tranceivers with reduced frequency sources for digital transmissions
US09/923,978 2001-08-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9206A true CN1539206A (zh) 2004-10-20

Family

ID=25449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152999A Pending CN1539206A (zh) 2001-08-07 2002-08-05 用于数字传输的具有更少频率源的多频段收发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52593B2 (zh)
EP (1) EP1415404A1 (zh)
JP (1) JP2004538709A (zh)
KR (1) KR20040032890A (zh)
CN (1) CN1539206A (zh)
WO (1) WO20030153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0978A (zh) * 2009-06-23 2012-05-16 诺基亚公司 双信道传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41729B2 (en) * 2005-07-13 2014-02-04 Creighton University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gastrointestinal procedures
US8906040B2 (en) * 2005-07-13 2014-12-09 Creighton University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gastrointestinal procedures
DE102006011682B4 (de) * 2006-03-14 2015-04-09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Transceiver-Schaltungsanordnung
US8892159B2 (en) * 2011-05-12 2014-11-18 St-Ericsson Sa Multi-standard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with common balun and mixer
KR102120926B1 (ko) 2016-07-18 2020-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송수신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10326454B2 (en) 2017-06-02 2019-06-1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All-digital phase locked loop using switched capacitor voltage doub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0342A (en) * 1996-02-16 1997-08-20 Northern Telecom Ltd Dual mode radio transceiver front end
US5881369A (en) * 1996-07-03 1999-03-09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Dual mode transceiver
US5794159A (en) * 1996-08-07 1998-08-11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Dual band mobile station employing cross-connecte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ircuits
JP3898830B2 (ja) * 1998-03-04 2007-03-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バンド無線端末装置
US6028850A (en) * 1998-07-10 2000-02-22 Hyundai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frequency pla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0978A (zh) * 2009-06-23 2012-05-16 诺基亚公司 双信道传输
CN102460978B (zh) * 2009-06-23 2015-08-12 诺基亚公司 用于双信道传输的方法、装置和无线电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538709A (ja) 2004-12-24
US20040152484A1 (en) 2004-08-05
EP1415404A1 (en) 2004-05-06
US6952593B2 (en) 2005-10-04
KR20040032890A (ko) 2004-04-17
WO2003015300A1 (en) 200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25C (zh) 发送机和收发机
CN1123134C (zh) 多频带通信接收机和接收通信信号的方法
US9270301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F signals through various radio interface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5519885A (en) Method to generate different frequency signals in a digital radio telephone
US5890051A (en) On-channel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in a dual band mobile phone
CN1130841C (zh) 用于超高频频段进行频率预处理的可集成电路
CN100341251C (zh) 低泄漏本地振荡器系统
EP1320189A1 (en) Multi-band frequency synthesiser for mobile terminals
CN1104779C (zh) 无线电接收方法和无线电接收设备
CN1126282C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EP1362414A2 (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ircuit for radio frequency
CN1218500C (zh) 双频带收发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539206A (zh) 用于数字传输的具有更少频率源的多频段收发器
EP1434362B1 (en)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EP0860049B1 (en) Frequency convers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illimeter wave radio
CN1205752C (zh) 多频段频率发生器和使用它的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发送/接收单元
CN1193511C (zh) 具有单独本地振荡器的调频通信系统
EP0945990B1 (en) Multiband receiver for multiband radio signals and multiband mobile telephone comprising a receiver
CN100342654C (zh) 双模式/三频带频率合成器
EP1032982B1 (en)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in a dual band mobile phone
JP4220836B2 (ja) マルチバンド発振器
EP065584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s
CN1205579A (zh) 无线通信装置
EP1257065A1 (en) Frequency synthesiser for mobile terminals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020069948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송수신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