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4566A - 伤痛胶囊 - Google Patents
伤痛胶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24566A CN1524566A CNA031511236A CN03151123A CN1524566A CN 1524566 A CN1524566 A CN 1524566A CN A031511236 A CNA031511236 A CN A031511236A CN 03151123 A CN03151123 A CN 03151123A CN 1524566 A CN1524566 A CN 15245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capsule
- blood
- treating wound
- p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品,具体是一种中药配制的伤痛胶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骨折的疼痛和伤筋,它以三七,血竭,丹参,细辛,制香附,延胡索,茯苓,陈皮,白芷为原料,按常规方法配制成胶囊,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肌肉痉挛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功能恢复。同时,本发明无毒副作用,制作、使用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品,具体是一种中药配制的伤痛胶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骨折的疼痛和伤筋。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092066C公开了一种“骨关节炎止痛膏”,它以三七、丹参、血竭、细辛等44种中药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熬制,对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疗效。但有如下不足,一是原料过多达44种,其中不乏名贵药材,配制较复杂,提高了成本;二是止痛膏为外用,吸收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情况,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配制简单,成本较低的治疗伤痛损伤的伤痛胶囊。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根据中医对急性软组织挫伤、骨折的认识,按照中医组方和制备原则加工而成的胶囊。
本发明由中药按常规方法配制,其特征在于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
三七200~300g,血竭40~80g,丹参200~400g,细辛20~40g,制香附200~400g,延胡索300~500g。
本发明的优选配比是:
三七220~280g,血竭50~70g,丹参250~350g,细辛25~35g,制香附250~350g,延胡索350~450g,茯苓250~350g,陈皮250~350g,白芷160~200g。
本发明的最优配比是:
三七250g,血竭60g,丹参300g,细辛30g,制香附300g,延胡索400g,茯苓300g,陈皮300g,白芷180g。
本发明配方中与现有的伤痛药膏相比,新加入了延胡索、香附、茯苓、陈皮等中药。延胡索可活血行气止痛、化瘀镇痛、扩张血管;香附为理气药,性平,可解热镇痛、抗菌抗炎;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有利尿、促进造血的功能;白芷,可散风除湿消肿止痛;陈皮,具有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的功能。它们与三七、血竭、丹参、细辛等中药配制在一起,使本发明对镇痛、消瘀的疗效更为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由中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
三七250g,血竭60g,丹参300g,细辛30g,制香附300g,延胡索400g,茯苓300g,陈皮300g,白芷180g。
本发明通过药效学试验和临床试验可以证明其具有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骨折的疼痛和伤筋。
1.药效学试验
1.1实验材料
受试物:
我们对伤痛胶囊进行了药效学的动物试验,方法如下:把伤痛胶囊和活血止痛胶囊0.25g/粒(批号000604,南京中山制药厂)作对照组,从伤痛胶囊对微循环的影响,对血肿的散瘀作用,止痛作用等方面,对伤痛胶囊的药效学进行了实验。
动物ICR小鼠、SD大鼠,均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动物房提供[浙实动准字(96)007号]
1.2实验方法和结果
1.2.1.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伤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12只。伤痛胶囊分别按6、3、1.5g.kg-1,阳性对照以3g.kg-1,灌活血止痛胶囊,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的饮用水,单次灌胃给药30min后,用0.4%戊巴比妥钠0.3ml/10g腹腔注射麻醉,俯式固定于观察台,记录给药后40min小鼠耳廓的三级分支血管小动脉(A)、小静脉(V)管径、网状毛细血管数及血流速度,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管径。血流速度按田牛氏半定量法分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滞流七个等级,流速按等级序值法(Ridit法)处理。结果如表1、表2。
表1 伤痛胶囊对小鼠耳廓小动脉(A)小静脉管径(V)
及毛细血管开放量的影响(X±S)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A管径(um) | V管径(um) | 毛细血管数(条) |
空白对照 | - | 10 | 16.25±4.71 | 38.13±7.48 | 3.29±0.51 |
活血止痛 | 3 | 10 | 23.75±5.53** | 38.75±4.93 | 4.91±0.44** |
伤痛胶囊 | 1.5 | 10 | 21.25±4.45* | 38.13±5.47 | 4.18±0.62** |
3 | 10 | 21.2±53.23* | 40.0±5.27 | 4.70±0.28** | |
6 | 10 | 21.63±3.59** | 41.85±5.95 | 5.04±0.47**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 伤痛胶囊对小鼠耳廓毛细血流流态的影响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流速等级 | ||
线流(+) | 线粒流(++) | 粒线流(+++) | |||
空白对照 | - | 11 | 2 | 5 | 4 |
活血止痛 | 3 | 12 | 11 | 0 | 1 |
伤痛胶囊 | 1.5 | 10 | 8 | 1 | 1 |
3 | 11 | 7 | 4 | 0 | |
6 | 12 | 11 | 1 | 0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结果表明:伤痛胶囊可显著增加小鼠耳廓细动脉管径及毛细血管的开放数,以中、大剂量尤为显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显著改善血流速度,促进循环。
1.2.2.对大鼠自身血肿的散瘀作用
取SD大鼠50只,体重150-170g雄性,每鼠乙醚麻醉后,心脏取血0.15ml,注入左侧足跖部血瘀,造模1小时后量取足跖周长根据肿胀程度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活血止痛胶囊组、伤痛胶囊大、中、小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灌胃饮用水1.5ml/100g体重。单次灌胃给药2小时后,量取左右足跖周长的差值为指标,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伤痛胶囊对大鼠自身血肿的影响(
X±S)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只数 | 造模前(cm) | 造模1小时肿胀值(cm) | 造模1小时差值 | 两足跖周长差值(cm) | 药后2小时差值 |
空白对照 | - | 10 | 2.22±0.04 | 2.63±0.13 | 0.41±0.12 | 2.67±0.10 | 0.45±0.10 |
活血止痛 | 3 | 10 | 2.22±0.04 | 2.65±0.13 | 0.43±0.12 | 2.55±0.10 | 0.34±0.08* |
伤痛胶囊 | 1.5 | 10 | 2.24±0.05 | 2.65±0.14 | 0.41±0.11 | 2.57±0.08 | 0.31±0.10** |
3 | 10 | 2.22±0.04 | 2.64±0.13 | 0.42±0.11 | 2.57±0.09 | 0.35±0.08* | |
6 | 10 | 2.25±0.05 | 2.68±0.13 | 0.43±0.13 | 0.61±0.06 | 0.36±0.08* |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伤前胶囊各剂量组均有显著消除自身血瘀作用。
1.2.3.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的影响:
ICR小鼠50只体重20-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伤痛胶囊大、中、小三个剂量组,空白组灌胃常水0.6ml/只,阳性组和伤痛组灌胃不同浓度混悬液0.6ml/只,单次灌胃给药1h,将二甲苯0.05ml滴于小鼠右耳20分钟后处死动物,用9mm打孔器沿左右耳廓相同部位打孔取耳片,分别称重以两耳片差值作为肿胀程度指标,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伤痛胶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的影响(X±S、mg)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左耳片重片/mg | 右耳片重片/mg | 两耳片重量差 |
空白对照 | - | 10 | 30.98±6.73 | 11.50±0.77 | 19.48±6.26 |
活血止痛 | 3 | 10 | 23.27±4.56 | 11.46±1.07 | 12.69±5.66* |
伤痛胶囊 | 1.5 | 10 | 22.98±0.61 | 11.58±0.95 | 11.40±4.56* |
3 | 10 | 22.91±7.10 | 11.71±0.91 | 11.20±6.71* | |
6 | 10 | 28.69±4.13 | 12.00±0.43 | 17.69±4.69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伤痛胶囊大、中剂量对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1.2.4.对小鼠醋酸所致扭体数的影响
实验用小鼠50只,体重18-2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空白对照组成、伤痛胶囊大、中、小三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只小鼠单次灌胃给药0.6ml药后1h,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0.1ml/10g体重,记录20min内的扭体数,结果见表4。
表5 伤痛胶囊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影响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扭体数(X±S、次) |
空白对照 | - | 10 | 56.5±19.01 |
活血止痛 | 3 | 10 | 38.3±17.44* |
伤痛胶囊 | 1.5 | 10 | 38.5±13.39* |
3 | 10 | 39.3±18.90* | |
6 | 10 | 46.3±18.97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伤痛胶囊大中剂量组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1.3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伤痛胶囊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增血流速度有利于血瘀的消除及损伤后微循环障碍的修复,实验结果还证明了伤痛胶囊的消肿和镇痛作用,为伤痛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药效依据。
2.临床试验
2.1临床资料
2.1.1一般资料
本组共495例,治疗组345例,阳性对照A组活血止痛胶囊50例,B组消炎痛肠溶片50例,空白对照组50例;性别:男267例,女228例,男女比例1.17∶1;四组比较,X2=0.1533,P>0.05。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3.8岁;其中,小于30岁232例,31~45岁183例,46~60岁80例;四组相比较,U=0.3115;P>0.05。病程:伤后1天287例,2天124例,3天84例,平均1.6天,四组比较X2=1.6928,P>0.05。部位:上肢158例,下肢337例;病情:轻度89例,中度198例,重度208例,四组比较,U=0;P>0.05。
2.1.2诊断标准
以外伤后四肢相应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痉挛、功能障碍及皮肤灼热等作为研究的诊断标准。
2.1.3排除标准
(1)18岁以下,6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患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结核、肿瘤等疾病者。(3)骨折及其他脏器损伤、脑外伤者。(4)对此药物过敏者。
2.1.4剔除标准
(1)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2)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或理疗者。
2.2治疗方法
2.2.1分组
(1)治疗组
药物来源:温岭骨伤科医院制剂室
规格:0.5g/粒
给药方法:饭后口服,每日3次,每次1.0g
(2)对照组
A组 活血止痛胶囊,药物系南京中山制药厂生产;
规格:0.25g/粒;
给药方法:饭后口服,每日3次,每次0.75g。
B组 消炎痛,江苏太仓制药厂;
规格:25mg/粒;
给药方法:饭后口服,每日3次,每次25mg。
空白对照组
口服乳酶生片,每日3次,每次3片。
2.2.2观察指标
(1)受伤部位疼痛、压痛及肿胀的程度,功能受限的范围,肌肉痉挛及皮肤灼热的状况。(2)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3)皮肤过敏及肠胃反应。(4)精神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情况。
2.2.3病情程度评估
(1)疼痛:难以忍受3分,能够忍受2分,轻痛1分。(2)肿胀:与健侧相同部位的周径相比,>1cm3分;<1cm、>0.5cm2分;<0.5cm1分。(3)压痛:轻压即痛或拒按3分;压痛无拒按2分;压痛需用力1分。(4)肌肉痉挛:如板状,弹性消失3分;弹性差2分;稍痉挛,弹性可1分。(5)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减少30度以上3分;30~20度2分;20度以下1分。(6)皮肤灼热:明显灼热3分;中度灼热2分;轻度灼热1分。病情程度根据娄氏分度标准,分为轻、中、重三度:1~6分为轻度;7~12分为中度;13~18分为重度。
2.2.4疗效判定标准
2.2.4.1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判定。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治疗后总体分不大于1分;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治疗后总体分减少1/3以上;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治疗后总积分减少不足1/3。疗效标准:治愈:肿痛消退,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退,但残留轻度肿痛和功能障碍;有效:症状明显改善,但伤处仍有肿痛,功能受限;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2.2.4.2试验方法
在医院内由指定医生负责,凡经确诊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口服额定药量,7天为1个疗程,观察病例均以两个疗程为限。
2.2.4.3观察点
3天、5天、7天、9天、11天、14天
2.2.4.4观察项目
所有入选对象均由医师按观察项目进行登记随访及住院医师病情记录,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2.3治疗结果
2.3.1总疗效
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8%,有效率84.1%;
表1:两组总疗效比较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
治疗组 | 345 | 91 | 80 | 122 | 52 | 84.1% | |
对照组 | A组 | 505050 | 1381 | 14122 | 141710 | 91337 | 82%74%26% |
B组 | |||||||
空白对照组 |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U=0.2158P>0.05;与B组比较U=1.6185 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4.6128P<0.001有显著性差异。
表2:单项症侯疗效
项目 |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疼痛 | 治疗组 | 2.50±0.54* | 0.52±0.65** | |
对照组 | A组 | 2.43±0.5 | 0.68±0.73 | |
B组 | 2.48±0.43 | 0.63±0.5 | ||
空白组 | 2.51±0.38 | 1.83±0.68 | ||
肿胀 | 治疗组 | 2.14±0.83* | 0.28±0.54*** | |
对照组 | A组 | 2.04±0.78 | 0.62±0.70 | |
B组 | 1.98±0.75 | 1.25±0.60 | ||
空白组 | 2.11±0.71 | 1.50±0.68 |
压痛 | 治疗组 | 2.44±0.58 | 0.40±0.46** | |
对照组 | A组 | 2.48±0.54 | 0.75±0.62 | |
B组 | 2.54±0.44 | 0.60±0.56 | ||
空白组 | 2.40±0.48 | 1.60±0.61 | ||
肌肉痉挛 | 治疗组 | 1.80±0.9 | 0.11±0.25** | |
对照组 | A组 | 1.75±0.68 | 0.65±0.33 | |
B组 | 1.26±0.88 | 0.56±0.73 | ||
空白组 | 1.58±0.53 | 1.12±0.64 | ||
功能障碍 | 治疗组 | 1.60±0.79 | 0.15±0.54** | |
对照组 | A组 | 1.48±0.93 | 0.81±0.49 | |
B组 | 1.56±0.85 | 0.52±0.61 | ||
空白组 | 1.40±0.78 | 0.98±0.67 | ||
皮肤灼热 | 治疗组 | 1.55±0.62 | 0.38±0.34* | |
对照组 | A组 | 1.66±0.94 | 0.56±0.61 | |
B组 | 1.54±0.71 | 0.53±0.42 | ||
空白组 | 1.60±0.81 | 1.18±0.65 |
从单项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痉挛、功能障碍及皮肤灼热等症候改善方面有显著的疗效,特别在退肿、缓解、肌肉痉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上表。
表3:病情程度与疗效
程度 | 组别 | 临床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合计 | 有效率 | |
轻度 | 治疗组 | 40 | 12 | 2 | 0 | 54 | 100% | |
对照组 | A组 | 9 | 1 | 2 | 0 | 12 | 100% | |
B组 | 6 | 5 | 1 | 1 | 13 | 92% | ||
空白组 | 1 | 2 | 6 | 1 | 10 | 92% | ||
中度 | 治疗组 | 29 | 41 | 60 | 11 | 141 | 92% | |
对照组 | A组 | 2 | 12 | 2 | 1 | 17 | 94% | |
B组 | 2 | 5 | 1 | 2 | 10 | 80% | ||
空白组 | 0 | 0 | 5 | 15 | 20 | 25% | ||
重度 | 治疗组 | 22 | 27 | 60 | 41 | 150 | 72.7% | |
对照组 | A组 | 2 | 1 | 10 | 8 | 21 | 62% | |
B组 | 0 | 2 | 15 | 10 | 27 | 62% | ||
空白组 | 0 | 0 | 0 | 20 | 20 | 0 |
从上表可知,治疗组中各不同病情程度组的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对照组之间在轻度组无明显差异,在中度及重度组有明显差异,P分别<0.05,<0.01,见上表
年龄与疗效关系
年龄(岁) | 组别 | 临床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合计 | 有效率 | |
18-30 | 治疗组 | 63 | 58 | 26 | 25 | 172 | 85% | |
对照组 | A组 | 10 | 7 | 6 | 5 | 28 | 82% | |
B组 | 6 | 3 | 6 | 5 | 20 | 75% | ||
空白组 | 1 | 1 | 1 | 9 | 12 | 25% | ||
31-45 | 治疗组 | 25 | 12 | 76 | 20 | 133 | 84% | |
对照组 | A组 | 3 | 5 | 5 | 3 | 16 | 81% | |
B组 | 2 | 6 | 1 | 4 | 13 | 69% | ||
空白组 | 0 | 1 | 5 | 15 | 21 | 28% | ||
46-60 | 治疗组 | 3 | 10 | 20 | 7 | 40 | 82% | |
对照组 | A组 | 0 | 2 | 3 | 1 | 6 | 83% | |
B组 | 0 | 3 | 10 | 4 | 17 | 76% | ||
空白组 | 0 | 0 | 4 | 13 | 17 | 23% |
两组间年龄与疗效比较,治疗组各年龄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各年龄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上表。
2.3.2安全性观察: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对治疗组345例用药前后均作了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全部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有皮肤过敏。说明伤痛胶囊无明显毒性反应和副作用,安全可靠,能长期使用。
表4:用药后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名称 | 例数 | 不良反应发生率 |
恶心呕吐 | 2 | 0.5% |
头昏 | 1 | 0.3% |
总的不良反应率:0.8%。
2.4讨论
损伤疾病中,气滞血瘀常同时并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痛者,形伤气也。”李中梓的注解是“气喜宣通,气伤则壅闭而不通,故痛;形为质象,形伤则稽留而不化,故肿。”在伤科中的形伤肿即瘀血造成肿胀而言。马莳的注解说:“然其为肿为痛,复有相因之机,先有痛而后发肿者,盖以气先受伤而形亦受伤,谓之气伤形也,先有肿而后为痛者,盖以形先受伤,而气亦受伤,谓之形伤气也,形非气不充,气非形不生,形气相为依附,而病之相因者又如此。”说明伤气者,每多兼有血瘀,而血伤瘀凝,必致阻碍气机流通。《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说:“跌仆闪挫,卒然受身,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
伤痛胶囊中,血竭,味甘咸、性平、活血化瘀、止血,为跌打损伤之圣药;以味甘微苦性温的三七,入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定痛;丹参味苦而性微寒,“养血活血,生新血,行宿血”三者同为君药。血之运行,有赖于气之推动,气有一息不运,则血有一息不行,所以方中配以味辛苦、性温的延胡活血行气止痛,“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功能行气解郁、止痛消肿,本品芳香辛行,主入肝经气分,同为臣药。本方配细辛,取其通痹散结、祛风散寒、止痛之所长,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之间的风湿而蠲痹止痛;加以味辛性温的白芷,散风除湿、消肿止痛,两者合为佐药。使以陈皮行气止痛、健脾和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此方诸药合用,不仅行血分瘀滞,又能行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瘀去气行,诸证可愈。
根据现代的药理学研究显示:血竭水煎醇沉液能明显加快红细胞及血小板的电泳速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抗血栓形成。三七缩短凝血时间,而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同时三七提取物还能对抗ADP所致家兔血小板聚集,并使全血粘度下降,三七总皂甙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丹参能提高纤溶而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改善微循环,并能调节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的作用,三种药物协同作用,既能止血又能散瘀消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玄胡含有二十种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茯苓提取物能促进钠离子排出,具有利尿消肿作用。白芷中的白芷毒素、细辛挥发油、香附挥发油均能提高痛阈,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作用。本实验的药效学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该组方在改善微循环,对微血管的扩张、促进血肿的吸收、抗炎镇痛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本研究对495例软组织损伤患者,根据其病情的轻、中、重及年龄分层配对,随机单盲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伤痛胶囊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肌肉痉挛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0.01,其消肿镇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伤痛胶囊的退肿、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明显,既能镇痛,又能促进功能恢复。同时,我们对治疗组作了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跟踪检测,结果前后均正常,说明伤痛胶囊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2.5结论
通过上述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明了伤痛胶囊对软组织损伤有明显的抗炎、消肿、止痛,有效率84.1%,而且副作用少,为骨伤科临床提供了一种良药。伤痛胶囊其它方面的作用还待于进一步研究发掘。
本发明用于急性软组织挫伤的疼痛和伤筋,骨折的疼痛,饭后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
本发明进行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后,表明其是一种疗效显著,配制简单,成本较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伤痛损伤的伤痛胶囊。
Claims (3)
1、一种伤痛胶囊,由中药按常规方法配制,其特征在于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
三七200~300g,血竭40~80g,丹参200~400g,细辛20~40g,制香附200~400g,延胡索300~50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痛胶囊,其特征在于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
三七220~280g,血竭50~70g,丹参250~350g,细辛25~35g,制香附250~350g,延胡索350~450g,茯苓250~350g,陈皮250~350g,白芷160~200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痛胶囊,其特征在于每1000粒胶囊中含有下列重量的中药:
三七250g,血竭60g,丹参300g,细辛30g,制香附300g,延胡索400g,茯苓300g,陈皮300g,白芷180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51123 CN1259949C (zh) | 2003-09-17 | 2003-09-17 | 治疗伤痛的胶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51123 CN1259949C (zh) | 2003-09-17 | 2003-09-17 | 治疗伤痛的胶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4566A true CN1524566A (zh) | 2004-09-01 |
CN1259949C CN1259949C (zh) | 2006-06-21 |
Family
ID=34286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1511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949C (zh) | 2003-09-17 | 2003-09-17 | 治疗伤痛的胶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59949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3461A (zh) * | 2015-01-20 | 2015-05-20 | 吴春光 | 一种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药剂 |
CN108853301A (zh) * | 2018-09-21 | 2018-11-23 | 郭强 | 一种用于督灸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03
- 2003-09-17 CN CN 03151123 patent/CN125994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3461A (zh) * | 2015-01-20 | 2015-05-20 | 吴春光 | 一种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药剂 |
CN108853301A (zh) * | 2018-09-21 | 2018-11-23 | 郭强 | 一种用于督灸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9949C (zh) | 2006-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47541A (zh) | 一种治疗肝肾病、糖尿病、哮喘、风湿、皮肤肿瘤的药物 | |
CN101711848B (zh) | 一种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526314A (zh) | 一种治疗腹股沟疝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4524247B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541676A (zh) | 一种产后补血保健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840160A (zh) | 抗骨质增生粉 | |
CN1259949C (zh) | 治疗伤痛的胶囊 | |
CN102526275B (zh) |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05846A (zh) | 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制剂 | |
CN103520283B (zh) | 一种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33277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藏药 | |
CN109010549A (zh) | 接骨祛风活血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88421A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367939A (zh) | 一种治疗疑病性神经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93777C (zh) | 感冒脐疗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 |
CN1544019A (zh) | 一种治疗痹证型颈椎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2526544B (zh) |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的口服散剂中药 | |
CN101045116A (zh) |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药物 | |
CN101317903A (zh) |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07315A (zh) | 一种预防和治疗骨科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 |
CN1569085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235840A (zh) | 治疗类风湿、风湿病的中药散剂 | |
CN100344322C (zh) | 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2204C (zh) | 治疗咳嗽的中药散剂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16634C (zh) | 治疗疼痛的药物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