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8257A - 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终端侧收发装置、以及中继侧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终端侧收发装置、以及中继侧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8257A
CN1518257A CNA2003101245722A CN200310124572A CN1518257A CN 1518257 A CN1518257 A CN 1518257A CN A2003101245722 A CNA2003101245722 A CN A2003101245722A CN 200310124572 A CN200310124572 A CN 200310124572A CN 1518257 A CN1518257 A CN 1518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ransmission medium
unit
access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45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1
鹿岛正幸
松野和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18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8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05Optical Code Multipl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为了抑制成本,提高生产率,提供一种备有关于由多个通信终端对传输媒体进行的存取,实施规定方式的存取控制的终端侧收发装置的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将不同的扩散码赋予上述各通信终端的终端侧收发装置,各终端侧收发装置将用所赋予的扩散码扩散的光信号输出给上述传输媒体。另外,在该结构中,备有向在数据链路层以上的协议层中进行中继处理的切换中继装置提供的中继侧终端装置,该中继侧终端装置作为其接收用结构要素,最好备有进行对应于上述各扩散码的逆扩散的逆扩散单元。

Description

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 终端侧收发装置、以及中继侧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例如,适用于利用ATM-PON的以太网(注册商标)等的系统。
另外,本发明涉及作为这样的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的结构要素的终端侧收发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作为这样的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的结构要素的中继侧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以太网的普及、以及对以太网的访问线路的宽带化的进展,要求用户装置(存取系统)的大容量化。存取系统针对用电的情况,包括下述的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系统,而针对用光的情况,包括下述的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ATM-PON等。在使用电的情况下,10Mbps以上的数据通信有困难,因而要求采用光技术。
另外,在LAN(局域网)中,如下述的非专利文献3中所述,具有10/100BASE-T、以及Gigabit这样的接口,利用切换集线器,能从总线连接变更为星型连接。
[非专利文献1]
“XDSL/FTTH教科书”アスキ-出版社
[非专利文献2]
“光存取系统”,冲电气研究开发,第182号,Vol.67,No.1,2000年4月
[非专利文献3]
Gigabit Ethernet教科书”アスキ-出版社
可是,上述的ATM-PON多种方法由于时分多路复用,所以对于从各个通信终端(客户机器、服务机器等)等朝向网络机器(集线器、切换集线器、双层切换器、三层切换器等)或上述访问线路的上行信号来说,有必要进行使来自各通信终端的信号不会发生冲突的时序控制,并且不会产生充分的执行速度。另外,执行时序控制用的模块的追加、脉冲串(burst)接收用的O/E(光电变换)模块的追加成为必要,所以作为上述网络机器,除了分层切换器(双层切换器或三层切换器等)以外,还需要ATM切换器,从而成本增大。
作为LAN的网络结构,例如有图2或图3所示的结构,但例如在图2所示的网络结构中,将网络机器10作为用于装备收发机、即AUI(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的集线器,若将该LAN内的多个通信终端11A~11N收容在这一个集线器10中,则该集线器10的端口数比图3所示的集线器(收发机)16A~16M的端口数多,规模大。另外,帧的冲突频繁发生,生产率可能显著下降。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该系统备有关于由多个通信终端对传输媒体进行的存取,实施规定方式的存取控制的终端侧收发装置,该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将不同的扩散码赋予上述各通信终端的终端侧收发装置,各终端侧收发装置将用所赋予的扩散码扩散的光信号输出给上述传输媒体。
另外,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终端侧收发装置,关于由多个通信终端对传输媒体进行的存取,实施规定方式的存取控制,该终端侧收发装置的特征在于:将不同的扩散码赋予上述各通信终端的终端侧收发装置后,各终端侧收发装置将用所赋予的扩散码扩散的光信号输出给上述传输媒体。
另外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中继侧终端装置,关于由多个通信终端对传输媒体进行的存取,该装置对应于进行规定方式的存取控制的多个终端侧收发装置,被提供给在数据链路层以上的协议层次中进行中继处理的切换中继装置,该中继侧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接收用结构要素,备有进行与被赋予上述多个终端侧收发装置中的各个装置的各扩散码对应的逆扩散的逆扩散单元,同时作为发送用结构要素,备有将从上述切换中继装置接收的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输出给上述传输媒体的电-光变换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至第三实施形态的LAN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
图2是现有的LAN的结构例。
图3是现有的LAN的结构例。
图4是第一至第三实施形态的操作说明图。
图5是第一至第三实施形态的LAN的总体结构例。
图6是在第一实施形态中使用的OCDM终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
图7是在第一实施形态中使用的OCDM收发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
图8是在第二实施形态中使用的OCDM终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
图9是在第二实施形态中使用的OCDM收发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
图10是在第三实施形态中使用的OCDM终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
图11是在第三实施形态中使用的OCDM收发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
图12是表示第一至第三实施形态中使用的相关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另一实施形态中使用的相关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形态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终端侧收发装置、以及中继侧终端装置的实施形态。
第一至第三实施形态是利用码分多路复用(CDM)技术的实施形态,但其特征在于:能同时访问传输线路的通信终端数利用CSMA/CD机构加以限定。另外在第一至第三实施形态中,虽然对传输线路的存取控制本身直接利用通常的CSMA/CD机构,但由于一并使用CDM(OCDM),所以只要基本上在CDM中所允许的多路数上限以下,即使多个通信终端同时访问传输线路,也不会看作CSMA/CD机构发生了冲突(collision),与单纯使用CSMA/CD相比,能提高生产率。
(A-1)第一实施形态的结构
图5中示出了本实施形态的LAN20的总体结构例。
图5中,该LAN20包括:切换器21、OCDM终端22A~22P、耦合器23A~23P、通信终端24A~24Q、以及传输线路LA1~LP1、LA2~LP2、LA11~LA14、LB11~LB14、LP11~LP14。
其中在OCDM终端22A~22P之上,图中所示的切换器21、传输线路LA2~LP2是传输、中继电信号的部分,具有与通常的以太网同样的功能。
因此,切换器21是切换集线器、双层切换器、三层切换器等中继装置,传输线路LA2~LP2是双绞电缆或同轴电缆等传输线路。另外,根据需要,该传输线路LA2~LP2的全部或一部分即使不是有线传输线路,而是无线传输线路也没关系。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上述切换器21之上还存在网络机器(例如,路由器等)。
与此不同,在OCDM终端22A~22P之下,图中所示的耦合器23A~23P、传输线路LA1~LP1、LA11~LA14、LB11~LB14、LP11~LP14是传输光信号用的部分。
图5中所示的切换器21具备与所连接的各传输线路LA2~LP2一一对应的多个端口PA~PP,但这里,将其中配置在端口PA之下连接的传输线路LA2、OCDM终端22A、传输线路LA1、耦合器23A、传输线路LA11~LA14、通信终端24A~24D部分取出,将其详细结构示于图1中。配置在该端口PA以外的各端口PB~PP之下连接的部分的结构,实际上也与图1相同。
在图1中,耦合器23A是进行光的分支(光波分离)或结合(光波结合)用的有方向性的光学构件,至少备有四个端子。
其中端子T1连接在与OCDM终端22A相连接的上述传输线路LA1上,端子T2连接在与OCDM收发机27A相连接的上述传输线路LA11上,端子T3连接在与OCDM收发机27B相连接的上述传输线路LA12上,端子T4连接在OCDM收发机27D上连接的上述传输线路LA14上。
该耦合器23A的分支或结合具有方向性,所以从端子(分散端子)T2~T4中的某一个端子(例如,T2)输入的光信号(例如,MAC帧0A11等)只从端子(汇集端子)T1输出,而不从其他分散端子(例如,T3)输出。另外在光信号同时被输入分散端子T2~T4中的多个端子中的情况下,这些光信号在该耦合器23A中被多路复用(光波结合)后,从汇集端子T1输出。
反之,如果光信号(例如,MAC帧RA1)被输入汇集端子T1中,则在该耦合器23A中被多路分离(光波分离)后,从其他所有的分散端子T2~T4输出该光信号。
通过传输线路LA11连接在该耦合器23A的分散端子T2上的上述通信终端24A具备个人计算机25A、收发机26A及27A。通信终端24以外的通信终端(例如,25B)实际上具有与该通信终端24A相同的结构,但这里主要说明该通信终端24。
作为该通信终端24A的结构要素的个人计算机25A虽然也可以替换成具有网络功能的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但这里假设是通常的个人计算机。
上述收发机26A虽然是现有的用于以太网的常规收发机,但上述收发机27A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具有特征的OCDM用收发机。这些收发机26A和27A都是属于作为OSI参照模型的最下层的物理层的结构要素。属于OSI参照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图中未示出的结构要素(MAC模块)连接在收发机26A上,进行对上述CSMA/CD所对应的传输线路(这里为传输线路LA11)的存取控制。该MAC模块连接在收发机26A上这一点、以及MAC模块本身的功能都与以往相同。
在图1所示的例中,收发机26A与10BASE-T或100BASE-T对应,但不必将该收发机26A的规格限定于这两种规格。
该收发机26A和27A能配置得确保相互连接即可。例如,也可以安装在传输线路(这里为LA11)一侧,还可以装载在个人计算机25A中所安装的LAN卡(LAN适配器)中。另外,也能这样构成:收发机26A装载在LAN卡中,从外部将OCDM收发机27A安装在该LAN卡中。在从外部安装的情况下,作为产品,如果提供具有相当于该OCDM收发机27A的功能的单元,则使用户直接灵活地使用已经购入和利用的现有LAN卡(内置收发机26A的功能)成为可能。
在OCDM收发机27A中,设定使通信终端24A发送的信号扩散,以实现OCDM的扩散码(这里为C1)。扩散码的设定虽然能动态地进行,但这里是预先静态地进行。
扩散码至少在被收容在相同的OCDM终端(这里为22A)属下的通信终端之间(这里为24A~24D之间)有必要保证唯一性。
在静态设定方法中,考虑各种情况,例如可以在作为产品的OCDM收发机(例如,27A)或装载了该OCDM收发机的LAN卡的制造工序中设定,也可以在LAN中追加通信终端时设定。在追加时设定的情况下,如果通信终端个数不多,则可以认为确保唯一性比较容易,但在被收容在相同的OCDM终端(例如,23A)属下的通信终端个数较多的情况下、或通信终端的追加或删除频繁发生的情况下,无误地确保唯一性的设定操作有可能成为很大的负担。与此不同,在在制造工序中设定的情况下,例如,如果预先根据在全局确保唯一性的MAC地址,生成该扩散码,则能与MAC地址连动地确保扩散码的唯一性。
假设根据个人计算机25A的用户U1对该个人计算机25A进行的操作等,从收发机26A发送了作为收容有规定用户信息的电信号的MAC帧IA11,则该MAC帧IA11通过在OCDM收发机27A内进行的处理,被扩散、进行电-光变换后,以作为光信号的MAC帧OA11的形式被输出给传输线路(光导纤维光缆)LA11。
在通信终端24B和24D中也能进行同样的处理。这里,将作为从通信终端24B发送的光信号的MAC帧作为OA12,将作为从通信终端24D发送的光信号的MAC帧作为OA14。
在通信终端24B、24D等中同时并行地进行同样的处理的情况下,该MAC帧OA12、OA14、以及上述MAC帧OA11在耦合器23A中被多路复用(光波结合)后,从上述汇集端子T1输出给传输线路LA1。
虽然根据包含耦合器23A的传输线路LA11~LA14及LA1的内部结构,决定切换器21和各通信终端24A~24D之间的物理性的布局,但在只使用上述耦合器23A作为耦合器的情况下,该布局呈星型。但是,例如通过将多个耦合器组合起来等,实际上能实现总线型的布局。
例如,将上述耦合器23A和同样的耦合器一个一个地配置在各传输线路LA11~LA14中,将各耦合器的汇集端子连接在配置方的传输线路(例如,LA11)上,同时将多个分散端子连接在其他各传输线路(例如,LA12、LA14等)上,实际上能实现总线型的布局。因为在此情况下,作为一例,从通信终端24A发送的上述MAC帧OA11,经由被配置在传输线路LA11上的耦合器(图中未示出)和上述耦合器23A,不仅被输出给传输线路LA1,而且经由被配置在传输线路LA11上的该耦合器和被配置在另一传输线路(例如,LA12)上的耦合器,被输出给另一传输线路。
该总线型是对应于传输电信号的同轴电缆的布局,星型是对应于传输电信号的双绞电缆的布局。
在本实施形态中,能采用任意的布局,但在采用星型的情况下,由于在光波结合后的传输线路LA1中只发生传输线路中的MAC帧的冲突,所以在通信终端(例如,24A)一侧进行对应于CSMA/CD的存取控制时,有必要将传输线路LA1中引起冲突的事实通知通信终端(例如,24A)。
另外,作为传输线路LA11~LA14及LA1,由于在发送用和接收用、即在向上的方向(从通信终端(例如24A)向切换器21的方向为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中是使用不同的光导纤维线束,还是使用相同的光导纤维线束,冲突的条件也会不同。另外,所谓光导纤维线束是由心线和缠绕它的包皮构成的传输线路的最小构成单位。
通常,在CSMA/CD中,当检测到自通信终端发送的MAC帧由于冲突而被破坏(即,实际上发生了冲突)时,或者当自通信终端进行的MAC帧的发送和接收同时发生时,将实际上未发生冲突而看作发生了冲突作为触发,开始进行包括停止从自通信终端发送帧等的一系列CSMA/CD的顺序。在上述总线型的布局中,如果在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中使用相同的光导纤维线束构成,则基于检测自通信终端发送的MAC帧实际上由于冲突而被破坏,能执行通常的CSMA/CD的顺序。
但是,通常在总线型布局的传输线路中,只允许一组通信终端之间(例如,24A和24D之间)的通信,该一组通信终端在通信过程中,如果在另一组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则会发生冲突,结果任意一组通信终端之间都不能进行通信,但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使用OCDM,所以只要在OCDM所允许的多路复用数的上限以下,多组通信终端即使同时访问传输线路,CSMA/CD的机构也不会发生冲突。因为在传输线路中即使发生冲突,由于使用上述扩散码进行逆扩散,所以能获得(上述MAC模块)未破坏的原来的MAC帧。
因此,用简单的CSMA/CD也能提高生产率。
多路复用数的上限是多少,由扩散码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来决定。能使该上限为与属下的全部通信终端24A~24D数量相同或更多。在此情况下,能省略由CSMA/CD进行的存取控制,但需要通信终端24A~24D数量的10倍的芯片数(扩散)。
另外,如果考虑各通信终端24A~24D的实际作业率等,则未必需要所有的通信终端24A~24D经常进行通信,所以能有效地将比该上限值多的通信终端24A~24D收容在属下。
在将比上限值多的通信终端24A~24D收容在属下的情况下,暂时能发生进行该上限以上的多路复用的事实。在此情况下,由逆扩散获得的译码结果不是正常的结果。因此,上述的由CSMA/CD进行的存取控制成为必要。
其次,用图6说明上述OCDM终端22A的内部结构。
(A-1-1)OCDM终端的内部结构例
在图6中,该OCDM终端22A备有光/电变换器30、电/光变换器31、相关器32A~32D、判断电路33、缓冲器34、以及MUX电路35。
其中光/电变换器30是对从上述传输线路LA1接收的光信号(MAC帧OA11等)进行光/电变换而变换成电信号的电路。从该光/电变换器30输出的电信号被供给n个相关器32A~32D。
n个相关器32A~32D中的每一个都是进行与各扩散码(例如,上述扩散码C1)对应的逆扩散的电路,其输出被供给判断电路33。该n可以是能在OCDM终端22A属下使用的扩散码的个数、即可以是与OCDM终端22A属下存在的通信终端25A~25D的个数相同的个数。
通过该相关器32A~32D进行的逆扩散,也能抽出时钟,所以不需要脉冲串模块(脉冲串接收用的O/E模块),也不需要时序控制,所以能降低成本。
该相关器(例如,32A)的内部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图12所示的结构。它是使用移位寄存器的众所周知的被称为匹配滤波器的模拟相关器,例如,能用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2)实现。
图12中,被输入移位寄存器50中的模拟数据是从上述光/电变换器30供给的电信号,经过码运算部51从加法部52输出的相关结果输出信号被供给上述判断电路33。作为被供给移位寄存器50的模拟数据,能直接使用从光/电变换器30输出的电信号。
判断电路33判断相关器32A~32D输出的逆扩散结果是否是正常的MAC帧,只将正常的MAC帧存储在缓冲器34中。在该判断中不需要检查MAC帧的有效负载部分中收容的用户信息等,只进行MAC标题等的定型检查就足够了。例如,也可以与检查上述的MAC模块冲突时进行的检查相同。
另外,在进行上述的冲突通知的情况下,由该判断电路33断定了上述逆扩散结果不是正常的NAC帧时,将冲突通知发送给各通信终端24A~24D。在该冲突通知中虽然可以利用传输线路LA11~LA14、或LA1,但也可以在它们之外准备专用的传输线路。
这是因为传输线路LA11~LA14及LA1在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中使用个别的光导纤维线束的情况下,由于只在向上的方向发生冲突,所以没有这种必要,但在使用相同的光导纤维线束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冲突而不能正常地传递冲突通知用的MAC帧,所以个别地准备专用的传输线路的必要性大。
存储该判断电路33断定为正常的MAC帧的缓冲器34暂时存储后,将将该MAC帧供给MUX电路35。MUX电路35将从缓冲器34接收的MAC帧在时间上进行多路复用后,输出给传输线路LA2。
电/光变换器31是将从上述传输线路LA2供给的作为电信号的MAC帧变换成作为光信号的MAC帧,输出给传输线路LA1的电路。
切换器21通过收发机21A连接在上述传输线路LA2上。
该收发机21A是对应于上述的端口PA的部分。收发机21A的功能虽然可以与上述收发机26A相同,但由于利用上述MAC电路35能在时间上多次重复地供给从多个收发机(例如,26A~26D)发送的MAC帧,所以成为速度更高的规格。
通过该收发机21A接收MAC帧的供给的切换器21根据该MAC帧收容的规定的地址(例如,MAC标题中的对方MAC地址),对该MAC帧进行中继处理,分配给适当的端口(例如,PB)。
在布局为上述星型的情况下,且在相同的端口(例如,PB)属下的通信终端之间(例如,24A和24D之间)对MAC帧进行存取的情况下,由切换器21进行的中继处理成为必要,但在布局为上述总线型的情况下不需要。
经由传输线路LA2供给上述电/光变换器31的MAC帧也是接受由该切换器21进行的中继处理的MAC帧。
另一方面,图7中示出了上述OCDM收发机27A的内部结构例。其他OCDM收发机27B、27D的内部结构例也与其相同。
(A-1-2)OCDM收发机的内部结构例
图7中,该OCDM27A备有光/电变换器40、电/光变换器41、以及扩散器42。
其中光/电变换器40对应于上述光/电变换器30,电/光变换器41对应于上述电/光变换器31,所以其详细说明从略。
另外,扩散器42是用上述扩散码C1使从收发机26A供给的MAC帧扩散后供给电/光变换器41的电路。由该扩散器42进行的扩散是对应于由上述相关器32A~32D中的某一个进行的逆扩散的操作。
另外,由用户U2操作上述个人计算机25B,由用户U4操作上述个人计算机25D。
以下,说明有上述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形态的工作。
(A-2)第一实施形态的操作
上述切换器21进行中继处理,从端口PA~PP中的某一个端口输出的MAC帧被供给该端口属下的全部通信终端。这一点对于上述布局为总线型或是星型来说都一样,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使用或是不使用相同的光导纤维线束也都一样。
另外,该MAC帧的发送源当然既可以存在于LAN20内,也可以存在于LAN20以外。
例如,在从端口PA输出了的情况下,该MAC帧被供给端口PA属下的通信终端24A~24D。
这时,在图5中,OCDM终端22A~22P之上所示的切换器21、传输线路LA2~LP2传输并中继电信号,OCDM终端22A~22P之下所示的耦合器23A~23P、传输线路LA1~LP1、LA11~LA14、LB11~LB14、LP11~LP14传输光信号,与已经说明的相同。
另一方面,用图4中的时序说明从端口(例如,PA)属下的通信终端发送MAC帧时的工作。
从图4(A)至(D),横轴为时间轴,位置越靠右对应于越早的时刻。另外,在图4(A)至(E)的例中,上述多路复用数的上限值为2。
如图4(A)所示,通信终端24A的收发机27A在时序中按照MAC帧F11、F12、F13、F14的顺序发送各MAC帧。
同样在图4(B)中,通信终端24B的收发机27B在时序中按照MAC帧F21、F22、F23、F24的顺序发送各MAC帧,在图4(C)中,通信终端24D的收发机27D在时序中按照MAC帧F31、F32、F33、F34的顺序发送各MAC帧。
从图4(D)可知,MAC帧F11(此外没有同时传输的MAC帧)单独传输,MAC帧F21和F31在时间上同时传输,MAC帧F12和F22在时间上同时传输,MAC帧F13和F33在时间上同时传输,MAC帧F23单独传输,MAC帧F14、F24、F33同时传输。
另外,这些MAC帧(例如,F11)在按照上述扩散码C1~Cn被扩散了的状态下,在传输线路中被传输。
这里,假设上述布局是星型的,则由上述耦合器23同时传输的各MAC帧(例如,F21和F31)在上述传输线路LA1中被多路复用。
由于多路复用数的上限值为2,所以如果被多路复用的(同时被传输的)MAC帧的个数达到两个,则逆扩散结果变成正常的MAC帧,能进行正常的通信。这时,上述判断电路33只将作为逆扩散结果的正常的MAC帧存储在上述缓冲器34中。被存储在缓冲器34中的MAC帧经过MUX电路35、传输线路LA2、切换器21等,到达该通信对方MAC地址指定的通信终端。
与此不同,例如,如传输MAC帧F14、F24、F33的时序所示,如果同时被传输的MAC帧的个数变为3个等,上限值超过2,则上述逆扩散结果变成不是正常的,判断电路对属下的各通信终端24A~24D进行上述冲突通知。
在接收到了冲突通知的各通信终端24A~24D中,上述MAC模块等按照CSMA/CD的顺序进行存取控制。通常,在CSMA/CD中,如果检测冲突(在此情况下,如果收到冲突通知),则经过了对应于补偿算法的随机时间后,再次进行MAC帧的发送(再发送)。另外,在一般的CSMA/CD中,检测到了冲突的通信终端在进行该再发送之前,为了将冲突的发生传输给冲突区(在本实施形态的情况下,冲突区相当于端口(例如,PA)属下的全部通信终端(例如,25A~25D))内的全部通信终端,变成发送连续的阻塞信号,但在本实施形态中,进行冲突通知的情况下,可以节省阻塞信号的发送。
在布局是上述总线型的情况下,由于各通信终端24A~24D内的上述MAC模块本身能检测超过上限值的个数的MAC帧的同时传输,所以虽然OCDM终端22A的判断电路不需要进行冲突通知,但在不进行冲突通知的情况下,最好发送上述阻塞信号。
另外,由于各通信终端24A~24D内的上述MAC模块本身能检测超过上限值的个数的MAC帧的同时传输,所以如果需要,也可以在各通信终端中进行其他通信终端用的扩散码(拿通信终端24A来说,为扩散码C2或Cn等)的设定。
在布局是星型的情况下也好是总线型的情况下也好,在OCDM终端22A中的逆扩散的结果是正常的MAC帧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切换器21的中继处理等,MAC帧到达各MAC帧的通信对方MAC地址指定的通信终端。
另外,在总线型的情况下,各端口(例如,PA)属下的通信终端之间(例如,24A和24D之间)进行存取的MAC帧即使不利用由切换器21进行的中继处理,也能到达通信对方,这一点与已经说明的相同。
(A-3)第一实施形态的效果
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则由于能减少再发送的频度,所以能提高生产率。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结构比上述ATM-PON还简单,不需要进行上述的时序控制用的模块、ATM切换等,所以能抑制成本。
另外,通过在上述OCDM终端(例如,22A)中进行的逆扩散,还能抽出时钟,而不需要脉冲串模块,这一点也有助于抑制成本。
(B)第二实施形态
以下,只说明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地方。
本实施形态是关于在第一实施形态中未必明确的上述冲突通知的实现方法而设计的实施形态。
(B-1)第二实施形态的结构及操作
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地方只在于OCDM终端和OCDM收发机的内部结构。图5所示的LAN20的总体结构例、或图1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等,本实施形态也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其详细说明从略。
图8中示出了本实施形态的OCDM终端22A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本实施形态的OCDM终端22B~22P的结构也与该OCDM终端22A相同。
在图8中,带有与图6相同的标记的30、31、32A~32D、34、35的各结构要素的功能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其详细说明从略。
图8所示的判断电路33A的功能基本上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判断电路33相同,但欲进行上述冲突通知时,将规定的通知信息NT1~NTD供给NACK信息包赋予部36,要求进行冲突通知用的MAC帧的发送。
如果按照通常的CSMA/CD的顺序,该冲突通知是给冲突区内的全部通信终端(例如,24A~24D)发送的通知,例如,即使在来自任意两个发送源的MAC帧不能正常地逆扩散的情况下,也能将冲突通知发送给该两个以外的所有的通信终端。在通常的CSMA/CD中,本来冲突发生时,MAC帧被破坏,所以表示MAC帧的发送源的发送源MAC地址也不能正常地译码,因为推断特定的发送源(例如,通信终端24A)本身就不可能。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向冲突区内的全部通信终端发送冲突通知的情况下,作为收容了该冲突通知的MAC帧的通信对方MAC地址,能利用将冲突区内的全部通信终端作为通信对方指定的广播地址。如果利用网络结构(例如,采用上述总线型的布局的情况下等)进行广播,则该冲突通知有可能越过上述切换器21而到达不需要通知的其他冲突区,可是只是图1、图5所示的网络结构,没有这种可能性。
但是在本实施形态的情况下,只要在OCDM终端(例如,22A)一侧管理扩散码(例如,C1)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就能根据扩散结果不正常的扩散码(例如,C1),特定由于冲突而被破坏了的MAC帧的发送源的地址,所以能将冲突通知只发送给发生了冲突的MAC帧的发送源的通信终端。
即使在使用广播的情况下,且即使在只对发生了冲突的MAC帧的发送源进行冲突通知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以一定间隔数次发送该冲突通知的MAC帧。
接收该冲突通知的通信终端侧的OCDM收发机(例如,27A)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如图9所示。
在图9中,带有与图7相同的标记的40、41、42的结构要素的功能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其详细说明从略。
图9所示的缓冲发送控制部43将上述MAC帧IA11暂时存储在缓冲器中,是通过控制来自该缓冲器的读出时序,决定对传输线路LA11的MAC帧OA11的发送时序的部分。
向传输线路LA11发送后,只要缓冲器的容量允许,MAC帧IA11的内容也被存储在该缓冲器内,所以通过再次读出存储的MAC帧IA11,就能实现上述再发送。
在通信终端24A中,在NACK处理部44接收到上述NACK信息包赋予部36发送的冲突通知的情况下,再次进行从该缓冲器的读出,进行该再发送。
(B-2)第二实施形态的效果
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则能获得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能提供进行冲突通知或再发送用的具体的结构。
(C)第三实施形态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与第一、第二实施形态不同的地方。
本实施形态在光信号的阶段进行在第一、第二实施形态在电信号的阶段进行的扩散和逆扩散。
如果在电信号的阶段进行扩散和逆扩散,则虽然难以实现1Gbps以上的数据传输率,但如果在光信号的阶段进行,则能实现1Gbps以上的高速的数据传输率。
(C-1)第三实施形态的结构及操作
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地方只在于OCDM终端和OCDM收发机的内部结构。图5所示的LAN20的总体结构例、或图1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等,本实施形态也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其详细说明从略。
图10中示出了本实施形态的OCDM终端22A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本实施形态的OCDM终端22B~22P的结构也与该OCDM终端22A相同。
在图10中,带有与图6相同的标记的30、33、34、35的各结构要素的功能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其详细说明从略。
图10所示的n个光逆扩散器37A~37D对应于上述相关器32A~32D,但在光信号的阶段进行逆扩散,这一点不同。
这样由于设有n个光逆扩散器37A~37D,所以也设有n个带有标记30A~30D的光/电(O/E)变换器。
另一方面,发送MAC帧OA11的OCDM收发机22A的内部结构例如图11所示。
图11和图7的不同点只在于上述扩散器42被置换成光扩散器45。
光扩散器45将电/光变换器41输出的光信号的阶段的MAC帧扩散后输出给传输线路LA11。
作为光扩散器45进行的扩散(光扩散)方式,能采用改变多波长的发生顺序的波长跳跃方式等。
(C-2)第三实施形态的效果
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则能获得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能实现比第一实施形态的速度高的数据传输率。
(D)其他实施形态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形态中,作为对传输线路的存取控制方式,虽然采用了CSMA/CD,但在本发明中也能利用CSMA/CD以外的存取控制方式。
例如,也能利用100VG-AnyLAN等。
即使利用任意的存取控制方式,在本发明中,在关于多路复用数的上述上限值的范围内,多个通信终端同时发送是可能的。
另外,由于该上限值与扩散码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关,所以也能有预先未必明确地判明了的情况。如100VG-AnyLAN所示,在根据来自通信终端侧的请求特定的存取控制装置赋予发送权的类型的存取控制方式中,根据上限值能同时赋予发送权的通信终端个数变化后,有必要预先判明该上限值。与此不同,在CSMA/CD这样的存取控制方式中,检查实际上逆扩散结果是否正常,能根据该检查结果进行存取控制,所以没有必要预先判明上限值,就这一点而言是有利的。
另外,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形态中,上述通信终端24A~24D虽然假设是用户(例如,U1)操作的个人计算机,但所有的服务机当然也是可以的。例如,也可以是对应于邮寄服务器、Web服务器、DNS服务器等各种服务器的服务机。
另外,作为对各通信终端动态地设定上述扩散码的方法,虽然考虑了各种方法,但例如还能采用利用DHCP机构的方法。
即DHCP是DHCP服务器根据来自DHCP客户的要求,在DHCP客户中动态地设定TCP/IP关联的参数的方法,作为该TCP/IP关联的参数,虽然有IP地址、子网络屏蔽、默认网关等,但其中包括上述扩散码。
扩散码是对应于OSI参照模型的物理层的参数,与属于OSI参照模型的网络层等的TCP/IP关联的值不同,但也可以这样扩展DHCP的功能。
在此情况下,将DHCP客户的功能装载在上述通信终端(例如,24A)中,将DHCP服务器设置在LAN20中。
每当各通信终端欲开始通信时,便动态地分配扩散码,如果该通信结束后回收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DHCP服务器侧如果使进行组合的扩散码的个数与上述多路复用数的上限值一致,则也可以控制得使上述逆扩散的结果并非不正常。
另外,作为上述的相关器(例如,32A)的内部结构,除了已经说明的图12以外,例如也能采用图13所示的结构。
在图13中,A/D变换部55对从光/电变换器30供给的上述电信号(多值信号)进行A/D变换,变换成数字信号(双值信号),将该数字信号供给数字匹配滤波器56。
该数字匹配滤波器56采用数字电路实现了与图12所示的匹配滤波器相同的功能。
在以上的说明中主要的硬件上实现了本发明,但也能以软件形式实现本发明。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能抑制成本,提高生产率。

Claims (6)

1.一种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对由多个通信终端对传输媒体进行的存取,实行规定方式的存取控制的终端侧收发装置,该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
将不同的扩散码赋予上述各通信终端的终端侧收发装置,各终端侧收发装置将利用所赋予的扩散码扩散的光信号输出给上述传输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向在数据链路层以上的协议层中进行中继处理的切换中继装置提供的中继侧终端装置,
该中继侧终端装置具备作为其接收用结构要素的、用于进行对应于上述各扩散码的逆扩散的逆扩散单元,同时还具备作为其发送用结构要素的、用于将从上述切换中继装置侧接收的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并输出给上述传输媒体的第一电-光变换单元,
上述终端侧收发装置具备作为其发送用结构要素的、用于扩散发送的电信号的电扩散单元和用于将从该电扩散单元输出的扩散后的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并输出给上述传输媒体的第二电-光变换单元,同时还具备作为其接收用结构要素的、用于将从上述传输媒体接收的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变换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在数据链路层以上的协议层中进行中继处理的切换中继装置提供的中继侧终端装置,
该中继侧终端装置具备作为其接收用结构要素的、用于进行对应于上述各扩散码的逆扩散的逆扩散单元,同时还具备作为其发送用结构要素的、用于将从上述切换中继装置侧接收的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并输出给上述传输媒体的第一电-光变换单元,
上述终端侧收发装置具备作为其发送用结构要素的、用于将发送的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的第三电-光变换单元和利用所赋予的扩散码扩散从该第三电-光变换单元输出的光信号的光扩散单元,同时还具备作为其接收用结构要素的、用于将从上述传输媒体接收的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变换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侧终端装置包括:
用于暂时存储上述逆扩散单元输出并发送给上述切换中继装置的解调信息的缓冲单元;以及
用于接收用于表示该解调信息被适当的通信对方正常接收的正常响应信号或表示未被正常接收的非正常响应信号,并在所接收的响应信号是该非正常响应信号的情况下,再次发送存储在上述缓冲单元中的适当解调信息的再发送控制单元。
5.一种终端侧收发装置,对由多个通信终端对传输媒体进行的存取,实行规定方式的存取控制,其特征在于:
将不同的扩散码赋予上述各通信终端的终端侧收发装置后,各终端侧收发装置将利用所赋予的扩散码扩散的光信号传送给上述传输媒体。
6.一种中继侧终端装置,其被对应于对由多个通信终端对传输媒体进行的存取、进行规定方式的存取控制的多个终端侧收发装置,而提供给在数据链路层以上的协议层中进行中继处理的切换中继装置,该中继侧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作为接收用结构要素的、进行对应于被分别赋予上述多个终端侧收发装置中的各扩散码的逆扩散的逆扩散单元,同时
具备作为发送用结构要素的、用于将从上述切换中继装置接收的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并输出给上述传输媒体的电-光变换单元。
CNA2003101245722A 2003-01-09 2003-12-30 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终端侧收发装置、以及中继侧终端装置 Pending CN15182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03117A JP4419391B2 (ja) 2003-01-09 2003-01-09 伝送媒体アク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側ターミナル装置
JP003117/2003 2003-01-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8257A true CN1518257A (zh) 2004-08-04

Family

ID=32708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45722A Pending CN1518257A (zh) 2003-01-09 2003-12-30 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终端侧收发装置、以及中继侧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24753B2 (zh)
JP (1) JP4419391B2 (zh)
CN (1) CN151825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47715B1 (ko) * 2003-03-12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코드분할 다중화를 적용한 수동형 광 가입자 망
KR100539926B1 (ko) 2003-05-06 2005-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이용한 코드 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의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
DE602005024141D1 (de) * 2004-08-20 2010-11-25 Panasonic Corp Optische vorrichtung zur multimode-übertragung
US20060133332A1 (en) * 2004-12-16 2006-06-2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adio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to mobile access points
JP4561403B2 (ja) * 2005-02-25 2010-10-1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分割多重送受信方法及び光分割多重送受信装置
JP4548324B2 (ja) * 2005-12-02 2010-09-22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1対n通信システム、同期確立方法及び同期追従方法
US7903973B1 (en) 2005-12-23 2011-03-0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ynamic temporal duration optical transmission privacy
US7792427B1 (en) 2006-01-30 2010-09-0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ata storage and retrieval
JP4876602B2 (ja) * 2006-02-02 2012-02-1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860395B2 (en) * 2006-02-02 2010-12-28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ptical access network system
US7991288B1 (en) * 2006-02-07 2011-08-02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ata storage encryption and retrieval
CN101741660A (zh) * 2008-11-20 2010-06-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器连接装置
US8606117B1 (en) * 2010-05-20 2013-12-10 Adtra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obtrusively testing optical fibers
US8472952B1 (en) * 2010-11-30 2013-06-25 Sprint Spectrum L.P. Discovering a frequency of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US8619674B1 (en) 2010-11-30 2013-12-31 Sprint Spectrum L.P. Delivery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 information
US8881258B2 (en) * 2011-08-24 2014-11-04 Mcafee,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eventing infections from spreading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dynamic application of a firewall policy
TWI467937B (zh) * 2012-06-08 2015-01-01 Univ Nat Chiao Tung 可降低背景光雜訊之發光二極體通訊裝置
US10367667B2 (en) * 2017-09-29 2019-07-30 Nxp B.V. Joint ad-hoc signal and collision detec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3474A (en) * 1986-02-28 1987-10-27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Spread spectrum 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SS-CDMA) light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76168B1 (en) * 1998-02-12 2006-07-11 Aqu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ulticarrier interferometry to enhanc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US6574268B1 (en) * 2000-11-21 2003-06-03 Bbnt Solutions Llc Asymmetric orthogonal code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24753B2 (en) 2008-01-29
JP2004221641A (ja) 2004-08-05
JP4419391B2 (ja) 2010-02-24
US20040141499A1 (en) 2004-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18257A (zh) 传输媒体存取控制系统、终端侧收发装置、以及中继侧终端装置
CN1248427C (zh) 通信系统、通信控制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
CN1251444C (zh) 构筑无线网络系统的方法及无线传送装置
CN1249954C (zh) 用于无源光网的传输可变长度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240242C (zh) 转移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6198C (zh) 通过有线电视系统的返回路径发送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007C (zh) 自愈网络
CN1151616C (zh) 波分多路复用通信网络监控系统和终端站
CN1215673C (zh) 光网络
CN1871750A (zh) 模块化插座
CN1925656A (zh) 多模通信集成电路及其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
CN1518247A (zh) 中继通信系统
CN1805566A (zh) 分体式基站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和基带单元
CN1717885A (zh) 光波长多路复用接入系统
CN1684396A (zh) 无线传输系统、无线中继系统和通信装置
CN1099746C (zh) 抽出式电气开关装置及其初始化方法和运行方法
CN1839575A (zh) 用于光通信网中可容易配置和扩展的模块式节点结构
CN1081053A (zh) 交叉连接通信网络中选择连接路径的方法
CN101061650A (zh) 通过传送进行框体插槽间通信的通信装置、配线转换体及配线方法
CN1779669A (zh) 服务器、控制服务器的数据通信的方法、计算机产品
CN1842999A (zh) 建立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的方法、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的发送接收设备和基站以及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
CN1925463A (zh) 包通信装置
CN101064645A (zh) 单一设备同时支持多个无线局域网的方法
CN1756120A (zh) 多维网络资源分配
CN1815932A (zh) 光网络系统和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