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6964A - 图像发送装置及图像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发送装置及图像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6964A
CN1516964A CNA038004550A CN03800455A CN1516964A CN 1516964 A CN1516964 A CN 1516964A CN A038004550 A CNA038004550 A CN A038004550A CN 03800455 A CN03800455 A CN 03800455A CN 1516964 A CN1516964 A CN 1516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r device
view data
picture transmitter
code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04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川真人
伊藤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16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6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14Multiplexing of additional data and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06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management of server-side video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5Multiplexing of several video streams
    • H04N21/23655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e.g. by controlling the encoder to alter its bitrate to optimize the bandwidth utiliz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编码单元(100-1,100-2)同时编码不同的图像。识别信息生成单元(103)生成将被附加到编码数据上的识别数据,以便识别编码数据是基于第一CH图像数据的编码数据还是基于第二CH图像数据的编码数据。识别信息附加单元(105-1,105-2)将该识别信息附加到编码数据上。将具有识别信息的编码数据存储在具有环形缓冲结构的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这样,可以向多个信道的图像数据的编码数据分配不同的位速率,以便通过单个信道被发送,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图像发送装置及图像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发送装置和图像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压缩和编码图像数据的装置以及发送压缩和编码的图像数据的装置,已经提出了使用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处(ITU-T)推荐的用于编码运动图像的算法的图像编码装置和用于发送编码数据的装置。
然后,在图像编码和发送技术正吸引更多关注的当前状况下,关注处理多信道图像信号诸如TV电话、运动图像分布以及同时发送这些信号的装置,即,通过一个信道执行发送的装置,并且期望将此用在更多的服务中及应用范围广泛。
未审日本专利申请7-284103描述了一个用于多信道的图像发送装置。根据该装置,调整量化参数以便允许有效地发送多信道的编码数据而不降低图像质量。
图1是示例说明传统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在这里,下文将解释例如编码和发送两种类型的图像数据的情形。
将第一图像数据输入到编码部件1300-1并编码,此后将其写入具有双面(双存储体(bank))结构的中间缓冲器1302-1的一个存储体中。此时,从另一存储体读取已经写入的编码数据,并将其写入发送缓冲存储器1304中。当由于写入编码数据使得中间缓冲器1302-1的一个存储体变为满时,将编码部件1300-2的输出切换到另一个,与此同步,切换从中间缓冲器1302-1的读取。
基本上用与第一图像数据相同的方式,经编码部件1300-2和中间缓冲器1302-1处理第二图像数据。然而,由于发送缓冲存储器1304的输入的数量为1,实际上以时分方式执行写入第一编码数据和写入第二编码数据。
然而,图1所示的图像发送装置具有中间缓冲器1302-1和1302-2,可以同时编码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
通过上述处理,两种类型的编码数据被存储到发送缓冲存储器1304中并通过一个信道发送。然而,由于发送缓冲存储器1304不能同时执行写入和读取,如图5B所示,当结束写入第一编码数据(写入1)和写入第二编码数据(写入2)时,执行读取。
在传统的图像发送装置中,由于多个编码数据混合在单个发送缓冲存储器中,统一制定每个编码数据的大小(编码量)以便发送数据的接收端能够分开各个数据。
然而,通过控制量化参数,调整其他数据的编码量以便编码量符合某一编码数据量。然而,根据情况,存在由于不满足编码量,必须冗余地分配信息(编码)的问题。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必须固定通过一个写入操作而从每个编码部件流入缓冲器的编码量,从每个编码部件输出的编码数据被限定到相同的位速率。
此外,由于发送缓冲存储器不能同时执行写入和读取,存在在发送编码数据过程中出现空闲时间以致进一步降低传输效率的问题。
此外,由于发送缓冲存储器不能同时执行写入和读取,当编码数据被从中间缓冲器读取以写入发送缓冲存储器时出现空闲时间,以及每个信道需要具有双面(双存储体)结构的缓冲存储器,以便减少空闲时间以及当可能进行写入时立即开始写入,导致硬件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发送装置和图像发送方法,能够经一个信道发送多个信道的图像数据的编码数据,所述信道具有分配给其的不同位速率。
本发明的主题在于,将通过其发送图像数据的信道的识别信息添加到编码图像数据上,以便向多个信道的图像数据分配不同的位速率,以及将具有所添加的该信道的识别信息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一缓冲器中,该缓冲器能够用独立定时执行每个存储和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说明传统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A是示例说明环形缓冲结构的视图;
图3B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编码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视图;
图3C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发送缓冲存储器的数据结构的视图;
图3D是示例说明在分开后,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视图;
图3E是示例说明在分开后,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结构的视图;
图4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发送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A是示例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发送缓冲存储器的处理内容的视图;
图5B是示例说明在传统的图像发送装置中,发送缓冲存储器的处理内容的视图;
图6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7是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时分操作的框图;
图8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图像发送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0A是示例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发送缓冲存储器的剩余数据大小的变化的视图;
图10B是示例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量化参数值的变化的视图;
图11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图像发送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3是根据实施例4,解释跳帧的控制的视图;
图14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图像发送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2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在这里,例如,解释通过使用运动图像编码系统,诸如基于ITU-T或ISO推荐的H.261、H.263、MPEG-1、MPEG-2、MPEG-4,两种类型的图像数据对应于两个信道的情形。
在该图中,编码部件100-1执行第一信道(在下文中根据需要缩写为CH)的图像数据的压缩/编码(在下文中称为第一编码)。编码部件100-2执行第二CH的图像数据的压缩/编码(在下文中称为第二编码)。
发送缓冲存储器102是具有下面将描述的环形缓冲结构的存储器,并且是暂时存储由编码部件100-1和100-2生成的编码数据的缓冲存储器。
识别信息生成部件103生成添加到编码数据上的识别信息,以便执行存储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编码数据间的识别。识别信息添加部件105-1和105-2将该识别信息添加到编码数据上。
编码控制部件104控制第一编码的定时和第二编码的定时。编码控制部件104还根据这些编码,控制选择器101的切换。
在这里,下面将解释环形缓冲结构:
如图3A中所示,该环形缓冲结构具有这样的数据结构200,其中,当读指针或写指针位于地址202上以及地址递增1时,指针移动到位置201,即,这是一种考虑到硬件或软件而安装的数据结构。
下面将给出更详细的说明。即,环形缓冲结构是管理下一个将读取的位置(R)、下一个将写入的位置(W)、缓冲器的大小(S)以及写入(未写)数据的量(D)这四个变量的数据结构。
R和W是获得存取缓冲器主体的下标变量并且从0改变到S-1。除了当达到S-1时R和W除返回到0外,该值通常递增。当D=0时,这表示环形缓冲器为空,以及当D=S时,这表示环形缓冲器为满。
当执行从环形缓冲器读取时,从R读取一个字节,以及R递增1并且同时D递减1。当执行向环形缓冲器写入时,将一个字节写入到W位置以及W递增1同时D递增1。
接着,将给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发送装置的操作的说明。
编码部件100-1和100-2同时分别编码不同的图像。将缓冲器提供给每个编码部件100-1和100-2的输入级,并且当没有执行编码时暂时存储输入的图像数据。
识别信息生成部件103生成将添加到编码数据上的识别信息,如图3B所示,以便识别编码数据是基于第一CH的图像数据的编码数据还是基于第二CH的图像数据的编码数据。
另外,这里的识别信息包括两个,即CH信息211和数据大小信息212。其他信息可以包括在该信息中。
识别信息由识别信息添加部件105-1和105-2添加到编码数据上,并且顺序地存储到具有输入/输出端的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
由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具有环形缓冲结构,能在任意定时从输出端获取编码数据。读指针被更新对应于此次获取的编码数据的大小的量。
当根本没有存储数据时,即,除了当写指针和读指针位于同一地址时,能在任意定时获取编码数据。
由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输入的数目为1,通过选择器101,以时分方式交替存储第一和第二编码数据,以及当存储数据时,顺序地更新存储器的写指针。
假定首先存储的第一和第二编码数据是编码数据1A和编码数据2A,以及稍后存储的第一和第二编码数据为编码数据1B和编码数据2B。在发送缓冲器102中,用这种方式混合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即,它们的长度是可变的,如图3C所示。
编码部件100-1和100-2执行这种编码,即,不输出具有大于预定大小的编码数据,以便防止发送缓冲存储器102溢出。
由于将识别信息添加到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获取的编码数据上,每个CH的编码数据很容易从数据序列中分离,在该数据序列中,在连接到输出端的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中混合多个不同的编码数据,如图3D和3E所示。
接着,将参考图4的流程图,给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发送装置的操作的说明。
编码控制部件104确定定时是否是执行第一编码的编码定时(ST301)。当其是第一编码定时时,编码部件100-1执行第一编码处理(ST302)并将表示第一编码数据的识别信息添加到编码数据上(ST303)。
类似地,编码控制部件104确定定时是否是执行第二编码的编码定时(ST304)。当其是第二编码定时时,编码部件100-2执行第二编码处理(ST305)并将表示第二编码数据的识别信息添加到编码数据上(ST306)。
在将识别信息添加到第一和第二编码数据上后,确定定时是否是第一编码数据的写入定时(ST307)。当其是写入定时时,将编码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存储器102(ST308)。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写指针被更新对应于此次写入的编码数据的大小的量。
接着,确定定时是否是第二编码数据的写入定时(ST309)。当其是写入定时时,将编码数据写入到发送缓冲存储器102(ST310)。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写指针被更新对应于此次写入的编码数据的大小的量。
由于可以在除了根本没有存储数据的任意定时获取编码数据,如果其是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输出(读取)编码数据的定时,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输出编码数据。读指针被更新对应于此次输出的编码数据的大小的量。
图5是将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与传统装置的处理内容进行比较的视图,图5A示例说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情形,以及图5B示例说明传统装置的情形。
在传统装置中,必须在经过写入1和写入2步骤之后,执行读取步骤,然而与传统装置不同,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能在任意定时读取编码数据,于是在读取步骤期间,不会出现空闲时间。因此,显示出提高了编码数据的传输效率。
此外,由于当开始将第一编码数据存储到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瞬间与开始存储下一编码数据的瞬间之间的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短于传统装置的情形,应理解到能减少或消除缩短用于等待前置级中而不是发送存储器102的存储处理时间所需的中间缓冲器。
此外,发送缓冲存储器102能够存储具有可变长度的编码数据,消除了如在传统装置中,在一个存储步骤中为固定编码量更需要的用于调整量化参数来增加编码量的处理,于是缩短了一个存储步骤所需的时间并最终使上述的两个效果进一步起积极作用。
此外,在由编码部件100-1和100-2生成的编码量上没有限制,从而消除了将编码量降低到小于为确保图像的准确度初始所需的编码量的需要。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将不同的位速率分配给多信道的图像数据的编码数据,允许通过一个信道执行发送并提高发送效率。此外,能用简单的结构实现相关发送。
另外,该实施例解释了外部装置分离编码数据的情形。然而,可以采用将编码数据分开装置连接到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输出端的结构。
此外,该实施例解释了例如,发送缓冲存储器102具有环形缓冲结构的情形。然而,如果缓冲器能用独立定时交替地执行写入和读取,任何缓冲器均是可以的。例如,可以使用按存储时间顺序获取存储在某一地址的数据的存储器,即,可以使用具有FIFO(先入先出)结构的存储器,该结构使用最新存储的数据被最后获取的系统。
(实施例2)
图6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另外,该图像发送装置具有与图2中所示的图像发送装置相同的基本结构,以及与图2的装置具有相同结构的部件用相同的标记表示并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该图中,将第一CH和第二CH的图像数据输入到编码部件501中,以及用时分方式执行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
时分控制部件502执行这样的控制,即编码部件501以时分方式切换将被编码的对象。将与图2的每个编码部件100-1和100-2相同的缓冲器提供给编码部件501的输入级,从而允许显然地仅通过一个编码部件输入第一CH和第二CH的图像数据并执行同时编码。
将给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发送装置的操作的说明。
单个编码部件501通过时分控制部件502的控制,交替地执行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如图7所示。当在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中使用相同的帧速率时,通过时分控制交替地执行编码。此外,即使当使用不同的帧速率时,时分控制部件502管理每个帧速率并用正确的编码定时执行编码处理,从而显然允许如上所述同时执行多个编码。
关于通过时分控制切换编码处理的处理单元,可以使用图像单元,即帧单元或MB(宏块)单元,以及可以根据该装置的结构设置切换时间。
接着,将参考图8所示的流程图,给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发送装置的操作的说明。
时分控制部件502基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剩余数据大小,确定定时是否是执行第一编码的编码定时,以便防止发送缓冲存储器102溢出(ST701)。
当在步骤ST701中,其是执行第一编码的编码定时时,编码部件501执行第一编码处理(ST702)。当完成该编码处理时,将表示第一编码数据的识别信息添加到编码数据上(ST703),与实施例1类似。在向其添加识别信息后,将编码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存储器102(ST704)。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写指针被更新对应于此次写入的编码数据的大小的量。
接着,时分控制部件502确定定时是否是执行第二编码的编码定时,与上述类似(ST705)。
当在步骤S705中为执行第二编码的编码定时时,编码部件501执行第二编码处理(ST706)。当完成该编码处理时,将表示第一编码数据的识别信息添加到编码数据上(ST707)。在向其添加识别信息后,将编码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存储器102(ST708)。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写指针被更新对应于此次写入的编码数据的大小的量。发送缓冲存储器102在任意定时输出编码数据,与实施例1类似。读指针被更新对应于此次输出的编码数据的大小的量。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以时分方式执行编码处理,从而允许用更简单的结构,即仅一个编码部件实现与实施例1相同的功能。
(实施例3)
图9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另外,该图像发送装置具有与图2所示的图像发送装置相同的基本结构,以及与图2的装置具有相同结构的部件用相同的标记表示,并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该图中,量化参数控制部件801基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留下的编码数据的量,控制编码部件100-1和100-2中的量化参数,这样执行从编码部件100-1和100-2向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写入的位速率达到最佳编码量或线路传输率达到最佳编码量。
此外,根据量化参数的控制,还控制第一编码的定时、第二编码的定时以及选择器101的切换。
接着将给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发送装置的操作的说明。
由于编码后的数量随目标运动图像是否显示许多运动而改变,必须将数据量控制到适合于上述位速率和线路传输率。
在该实施例中,假定发送缓冲存储器102是用于调整数据量的缓冲器。此外,参数控制部件801基于剩余编码数据的量,执行编码中使用的量化参数的调整。
图10是解释如何基于传输缓冲器102的剩余数据大小,调整量化参数的视图。图10A示例说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剩余数据大小的变化,以及图10B示例说明量化参数值的变化。如该图所示,在时间t1、t2、t3和t4测量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剩余数据大小,并基于测量的值确定量化参数。
当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剩余太多编码数据时,增加量化参数以便抑制生成编码量并防止编码数据流入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相反地,当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剩余少量编码数据时,降低量化参数以便控制大量编码数据流入发送缓冲存储器102。在图10中,断续地执行编码(图10中的粗线部分)。
相对于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单独地管理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剩余数据大小并反馈到编码部件100-1和100-2,以便调整量化参数。
因此,能与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无关地单独执行由于量化参数控制的速率控制。此外,可共同地管理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剩余数据量,以便在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同时执行量化参数控制。
接着,将参考图11所示的流程图,给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发送装置的操作的说明。注意到省略了将编码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步骤,因为它们与实施例1的步骤相同。
当完成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发送编码数据时(ST1001),量化参数控制部件801检查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剩余的第一编码的数据量(ST1002)。通过该值确定在下一第一编码中使用的量化参数(ST1003)。然后,类似地检查第二编码的数据量(ST1004),以及确定在下一第二编码中使用的量化参数(ST1005)。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与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无关地单独执行由于量化参数控制的速率控制。此外,可以共同地管理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剩余数据量,以便在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同时执行量化参数控制。
此外,在实施例1中,可以减少或消除中间缓冲器,该中间缓冲器是降低用于等待在前置级而不是发送存储器102中存储处理的时间所需的。然而,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能调整从编码部件100-1和100-2输出的编码量,存在即使根据该实施例,输入到图像发送装置的图像数据增加了,也存在不提供中间缓冲器的很大可能性。
此外,编码数据滞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达很长时间的事实意味着,在图像数据被输入到该实施例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瞬间和图像数据被实际发送的瞬间之间的时间增加了,并且这将导致传输延迟。然而,由于可以通过上述结构抑制滞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数据量,可以抑制传输延迟。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基于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中的编码数据的量,调整编码中使用的量化参数,允许总是将存储在发送缓冲存储器中的编码数据的量维持在最佳状态,并执行适合于线路传输速率的编码。因此,可以降低传输延迟并稳定地发送编码数据。
(实施例4)
图12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另外,该图像发送装置具有与图2所示的图像发送装置相同的基本结构,以及用相同的标记表示与图2的装置具有相同结构的部件并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该图中,跳帧控制部件1101以这样一种方式执行跳帧控制,以基于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编码数据的量,获得适合于位速率和传输速率的编码量。此外,还根据跳帧控制,控制第一编码的定时、第二编码的定时和选择器101的切换。
接着,将给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发送装置的操作的说明。
该装置的特征是,当即使调整量化参数也不能防止数据量流入发送缓冲存储器时,执行跳过编码帧的控制。这是因为当不能防止数据量流入发送缓冲存储器时,实际发送编码数据的时间变得延迟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跳帧控制部件1101当监视到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编码数据量时,执行这样的控制,即跳过编码部件100-1和100-2的编码并且不执行编码,直到下一编码定时到来,于是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数据量大于固定值(阈值)(时间t5、t6、t8、t10、t12、t14),如图13所示。
同时,执行从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输出端的读取,并且当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数据量低于阈值时,在下一编码定时执行编码处理。
由于可以根据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的每一个,管理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数据量,能与第一编码部件100-1和第二编码部件100-2无关地控制跳帧。此外,可以共同管理发送缓冲存储器102的剩余数据量,以便在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同时执行跳帧控制。
接着,将参考图14的流程图,给出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发送装置的操作的说明。
跳帧控制部件1101确定定时是否是第一编码定时(ST1311)。然后,当其是第一编码定时时,确定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第一编码的剩余数据量是否低于阈值(ST1312)。当其低于阈值时,执行第一编码处理(ST1313),并将识别信息添加到第一编码数据上(ST1314)。
类似地,跳帧控制部件1101确定定时是否是第二编码定时(ST1318)。然后,当其确定是第二编码定时时,确定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第二编码的剩余数据量是否低于阈值(ST1319)。当其低于阈值时,执行第二编码处理(ST1320),并将识别信息添加到第二编码数据上(ST1321)。下面的流程与图4中的ST307至ST310相同,将省略说明。
由于可以根据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的每一个,管理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数据量,能与第一编码部件100-1和第二编码部件100-2无关地控制跳帧。此外,能共同管理发送缓冲存储器的剩余数据量,以便在第一编码和第二编码同时执行跳帧控制。
此外,通过上述结构,在实施例1中,可以减少或消除降低用于等待在前置级而不是发送存储器102中存储处理的时间所需的中间缓冲器。然而,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确实可以调整从编码部件100-1和100-2输出的编码量,即使输入到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发送装置的图像数据增加了,也不需要中间缓冲器。
此外,编码数据滞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达很长时间的事实意味着,图像数据被输入到该实施例的图像发送装置的瞬间和实际上发送图像数据的瞬间之间的时间增加了,以及这将导致传输延迟。然而,由于能通过上述结构抑制滞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102中的数据量,能抑制传输延迟。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当编码数据量太大时,基于留在发送缓冲存储器中的编码数据量跳过帧间的编码处理,以便将滞留在发送缓冲器中的编码数据量控制到某一大小,从而允许降低传输延迟并稳定地传输编码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发送装置不限于同时编码和发送第一CH和第二CH的两种类型的图像数据的情形,以及这能很容易地应用到同时编码和发送三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图像数据的情形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发送装置可以用软件来实现,并执行从包含该软件的存储介质读取,以便可以实现本发明。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发送装置可以被安装在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上,从而允许提供均具有上述功能的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发送装置可以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不同位速率分配给多信道的图像数据的编码数据,允许通过一个信道执行传输并提高传输效率。
本申请是基于2002年2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052805,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能被应用于图像发送装置和图像发送方法。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发送装置,包括:
编码部件,用于编码多个信道的图像数据;
添加部件,用于将识别所述多个信道的识别信息添加到编码图像数据上;以及
缓冲器,存储从所述添加部件输出的图像数据,并用与存储定时无关的定时输出过去存储的图像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缓冲器包括FIFO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缓冲器包括环形缓冲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其中,所述识别信息是有关所述信道的信息和有关所述编码图像数据的大小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编码部件以时分方式,有选择地编码所述多个信道的图像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部件,用于基于存储在所述缓冲器中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控制所述编码部件,以产生适合于输出存储在所述缓冲器中的图像数据的传输速率的编码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基于存储在所述缓冲器中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控制所述编码部件的量化参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基于存储在所述缓冲器中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控制所述编码部件执行图像数据的跳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其中,以帧单元执行所述跳帧。
1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
11.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发送装置的基站装置。
12.一种图像发送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编码多个信道的图像数据;
将用于识别所述多个信道的识别信息添加到编码图像数据上;以及
存储从所述添加步骤输出的图像数据,并用与存储定时无关的定时输出过去存储的图像数据。
13.一种图像发送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述步骤:
编码多个信道的图像数据;
将用于识别所述多个信道的识别信息添加到编码图像数据上;以及
存储从所述添加步骤输出的图像数据,并用与存储定时无关的定时输出过去存储的图像数据。
CNA038004550A 2002-02-28 2003-02-26 图像发送装置及图像发送方法 Pending CN15169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2805/2002 2002-02-28
JP2002052805A JP2003259315A (ja) 2002-02-28 2002-02-28 画像伝送装置および画像伝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6964A true CN1516964A (zh) 2004-07-28

Family

ID=27764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004550A Pending CN1516964A (zh) 2002-02-28 2003-02-26 图像发送装置及图像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146102A1 (zh)
EP (1) EP1406441A1 (zh)
JP (1) JP2003259315A (zh)
CN (1) CN1516964A (zh)
AU (1) AU2003211307A1 (zh)
WO (1) WO200307375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9489C (zh) * 2005-07-28 2008-02-13 上海大学 动态接入编码策略的嵌入式无线编码装置
CN102256097A (zh) * 2010-05-19 2011-11-23 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信号传输监控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01979A (zh) * 2012-08-09 2012-11-28 武汉微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视频混合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1674479B (zh) * 2008-09-11 2013-07-03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3560862A (zh) * 2013-10-18 2014-02-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编码速率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5648A (ja) * 2008-12-11 2009-03-1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画像データ圧縮装置
JP5444040B2 (ja) * 2010-02-25 2014-03-19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伝送システム
JP5688443B2 (ja) * 2013-11-22 2015-03-25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伝送システム
US10818087B2 (en) 2017-10-02 2020-10-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elective streaming of immersive video based on field-of-view prediction
US10659815B2 (en) * 2018-03-08 2020-05-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of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for 360-degree videos
CN111372038B (zh) * 2018-12-26 2021-06-18 厦门星宸科技有限公司 多串流影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2334B2 (ja) * 1992-05-29 1997-1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画像信号の符号化伝送方法
JPH099232A (ja) * 1995-06-19 1997-01-10 Nec Eng Ltd 符号化制御装置
JP3664338B2 (ja) * 1996-07-24 2005-06-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JPH1070710A (ja) * 1996-08-27 1998-03-10 Sony Corp 多重化装置及び多重化方法
US6078619A (en) * 1996-09-12 2000-06-20 University Of Bath Object-oriented video system
US6243417B1 (en) * 1996-12-12 2001-06-05 Sony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image data, and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6263020B1 (en) * 1996-12-24 2001-07-1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t rate control in a digital video system
JPH11340935A (ja) * 1998-05-28 1999-12-10 Sony Corp データ多重化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034038A (ja) * 2000-07-14 2002-01-3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画像符号化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9489C (zh) * 2005-07-28 2008-02-13 上海大学 动态接入编码策略的嵌入式无线编码装置
CN101674479B (zh) * 2008-09-11 2013-07-03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2256097A (zh) * 2010-05-19 2011-11-23 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信号传输监控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56097B (zh) * 2010-05-19 2013-06-05 车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信号传输监控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01979A (zh) * 2012-08-09 2012-11-28 武汉微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视频混合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3560862A (zh) * 2013-10-18 2014-02-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编码速率控制方法
CN103560862B (zh) * 2013-10-18 2017-01-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编码速率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3211307A1 (en) 2003-09-09
EP1406441A1 (en) 2004-04-07
JP2003259315A (ja) 2003-09-12
US20040146102A1 (en) 2004-07-29
WO2003073759A1 (fr) 2003-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6338C (zh) 传送流编码器及对传送流编码的方法
CN111434112B (zh) 全局匹配patch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34991C (zh) 数字视频信号块间内插预测编码/解码装置及高效编码方法
CN1264333C (zh) 视频编码方法及设备、视频译码方法及设备
TWI696381B (zh) 用於非4:4:4色度子採樣之顯示串流壓縮(dsc)之熵寫碼技術
CN1516964A (zh) 图像发送装置及图像发送方法
CN1135841C (zh) 编码数据的特殊重现方法和装置
CN1659580A (zh) 基于空间预测的帧内编码
CN1642282A (zh) 视频编码系统
CN1826812A (zh) 视频编码器和编码视频的方法
TW201408074A (zh) 可縮放資料串流及網路實體
CN108293141B (zh) 用于高动态范围视频数据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以及接收方法
US20190222853A1 (en) Transform Block Coding
CN101056401A (zh) 信息传送设备和信息传送方法
US200802760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xt Address Generation for Motion Vectors and Coefficients
CN1787641A (zh) 图像信息解码方法和图像信息编码方法
CN1256848C (zh) 用于译码可变长度编码的装置和方法
CN1825964A (zh) 片上处理视频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186943C (zh) 块间预测编码/译码的装置和方法
CN1675933A (zh) 视频编码和解码技术
CN1586070A (zh) 影像合成装置
CN102474565A (zh) 在无线hd1.1中用于图形模式压缩的比特流语法
JP2022504604A (ja) 画像圧縮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210947C (zh) 摄像机设备和具有该摄像机设备的电子设备
CN1299510C (zh) 压缩运动图像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