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6805A - 热转移板、板组和板式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转移板、板组和板式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6805A
CN1516805A CNA028121139A CN02812113A CN1516805A CN 1516805 A CN1516805 A CN 1516805A CN A028121139 A CNA028121139 A CN A028121139A CN 02812113 A CN02812113 A CN 02812113A CN 1516805 A CN1516805 A CN 1516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erture
plate
heat transfer
transfer plate
or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21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7024C (zh
Inventor
��������ķ������
拉尔夫·布洛姆格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fa Laval AB
Original Assignee
Alfa Laval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fa Laval AB filed Critical Alfa Laval AB
Publication of CN1516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6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70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70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65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guiding means or impingement means inside the header bo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28D9/00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28D9/005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with U-flow or serpentine-flow inside conduits; with centrally arranged openings on th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热转移板,具有第一口部(A)和分别为两种流体设置的至少各一个孔口(1、4),第二口部(B)和分别为两种流体设置的至少各一个孔口(2、3),及一个位于所说两口部(A、B)之间的热转移部。在第一口部(A)内的孔口(1、4)位于平行于板纵向(L)的第一几何线(LA;LA1、LA2)上,而在第二口部(B)内的孔口(2、3)位于平行于板纵向(L)的第二几何线(LB;LB1、LB2)上。有一流动限制器(5)至少被布置在第一口部(A)的至少一个最接近第二口部(B)的孔口上。在第二口部(B)上有一相应的流动限制器(6)。

Description

热转移板、板组和板式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用的热转移板,该板包括设在其第一边部上的第一口部,其上为每一种流体具有至少一个孔口;设在其第二边部上的第二口部,其上为每一种流体具有至少一个孔口,和设在所说两个口部之间的热转移部,在第一口部上的孔口位于一条基本平行于板纵长方向的第一几何线上,在第二口部上的孔口位于一条基本平行于板纵长方向的第二几何线上。本发明还涉及板组和板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由多块热转移板装配而成的板组,在板与板之间形成板间净空。在大多数情况下,每隔一个板间净空都与第一流入和流出管道连通,从而形成一个流域引导第一流体在所说流入和流出管道之间流动。相应地另一组每隔一个板间净空都与第二流入和流出管道连通,形成第二流体的流动。这样这些板就与通过其一个侧表面的一种流体和通过其另一个侧表面的另一种流体接触,从而使这两种流体有一相当可观的热交换。
现代的板式热交换器所具有的热转移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金属板坯制出的,它们经过压制和冲孔来得到其最终形状。每一块热转移板通常设有四个或多个“孔口”由在板的四个角上冲出的贯穿孔构成。有时沿着板的短边在角上冲出的孔口之间还冲有增添的孔口。不同板上的孔口形成所说的流入和流出管道,它们与板平面成横向地延伸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密封垫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密封设施被交替地布置在每隔一个板间净空的一些孔口的周围以及在其他板间净空的其他一些孔口的周围,这样来分别形成第一和第二流体用的两条分开的管道。
由于操作时在热交换器内有相当大的流体压力,因此热转移板必须足够坚固方可不被流体压力变形。使用由金属板坯制成的板所以可能只是因为这些板多少可获得支承,我们可使这些板设有某种波纹而使这些板在大量点上互相支承。
这些板被一起夹紧在两块抗挠力强的端板(或框架板)之间成为一个“框架”,这样来构成在每一个板间净空内都有流动管道的坚强单元。两块端板被多个夹紧螺栓夹紧在一起,螺栓通过沿着每一端板周边制出的孔与两块板接合。在某些板式热交换器内,这些板是用焊接或钎焊连接在一起的,在该情况下,使用端板的目的是要保护好热交换器的热转移板。
当要设计用于较高压力的上述型式的板式热交换器时,必须作专门的考虑。设计用于较低压力的热转移板可具有大的热转移表面。但若所说流体是用高压供应,那么大的热转移表面就会造成大的作用力,该力必须被框架或板间的焊料吸收。
由于液体压力而作用在端板上的弯曲力矩与板宽的二次方成正比。一般地说,在100-150巴(10-15MPa)的压力下需要用厚的端板以便能使用上述型式的、具有大的孔口的、宽的热转移板。
再者,将板组充分夹紧以便得到正确的密封需要一定的力,夹紧螺栓的大小必须能承受这样的力,但每一个螺栓又不能太大而不便操作,因此在高压下应用时需要用大量的螺栓。在极高压力下有时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沿着板的周边甚至无法安置所有需要的螺栓。
另外,必需使用刚强的框架,这将使构造的费用增多,特别是在板数较少的板式热交换器中框架费用占着整个费用的较大比重时,这种构造相对于所达到的热交换能力来说是太贵了。
这里还应提到在德国专利DE-A1-19716200中说明的一种板式热处理器。公报披露在该板式热交换器中,所有孔口即包括用于不同流体的孔口都被定位于一条同一的直线上。据说这样做是为了在热转移板的宽度上流体能更好地分布。板的形状基本上为一狭长的长方形,并且供其中一种流体使用的两个孔口都被定位于板的两个短边的外端,而供另一种流体使用的两个孔口都被定位于内侧。结果在两个外端孔口之间的流动可沿着热转移板的整个宽度分布,但在两个内侧孔口之间的流动在板宽上的分布就很差。这样,这种设计也没有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个方便的解决方案。
还应提到另一种通常使用狭板的板式热交换器,即一种型式非常特殊的热交换器,被称为落膜汽化器。这种热交换器例如曾在欧洲专利EP-A1-548360和EP-A1-411123中说明过。落膜汽化器被用来从果汁、糖液或类似物中汽化水或某些其他液体以资得到较高浓度的果汁或在溶液中的糖。
在这种落膜汽化器中使用一种型式非常特殊的狭长板和一种特殊的密封系统。蒸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一个定位于最上部的孔口供应的,并向下流动通过每隔一个板间净空,最后通过一个或多个定位于板的最下部的孔口从汽化器排出。从中要蒸发掉液体的流体通过一个上口供应并通过一个下口排出。但这个上口并非位于板的上部而是要从上部向下朝下口位移一个相当大的距离。液体从流入口通过由密封垫设置的狭长的预热管道上升到板的上部,然后在预热管道的两侧向下流动到位于板的下部的流出口。在EP-A1-411123中,流入口被定位于板的下部,而在EP-A1-548360中,上部被定位于正好高出板的中心。这种构造只是打算用于在落膜汽化器中盛行的极其特殊的流动条件。它毕竟不能在一般板式热交换器的传统领域内发挥作用。如果将这种构造用于大的流动,将会有极其大的压力降,这将使效率降至不能满意的程度。
另外,应该评述按照美国专利US-A-4708199的板式热交换器。该专利公开一块圆形的板,其上设有多个带突缘的孔和平面孔。它们交错地定位于相同的半径上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相同的节距。多块板堆叠在一起,每一块板都比在其下面的板转过一个节距。环绕孔周的突缘将叠置在上面的板的下侧密封,这样就可形成一孔通向在本板与上面一板之间的板间净空的流域内。由于这些板都是互相相对转动一个节距,每隔一个板的孔口将与每隔一个流域连通。这种特殊构造被研发供焊接的板式热交换器使用,其目的是这样可不需用两种不同的板互相交替堆积。但这种构造在高压下使用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圆形的板相对于给定的热转移表面来说跨度为最大,这样会受到过大的载荷。
因此现在还没有完全令人满意的传统的热交换器可被用在高压力下。虽有一些变型但都有各种缺点。例如,它们会使框架的构造不必要地笨重,金属片材料被很差地利用,或者流动会在板的整个宽度上不能令人满意地分布。首先,后面一个流动的分布问题必须解决,因为板式热交换器的效率高度依靠流体流动在板的宽度上有良好的分布。
本发明的综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给上述这些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一个专门目的是要在上述型式的板式热交换器内提供良好的流动分布。还有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构造,这种构造与已知的流体使用较高压力的用途的构造相比,能够造出简单而价廉的框架。再有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构造,这种构造能较好地利用热转移板的材料。本发明的另外一些目的和优点可从下面的说明中获知。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可用上述型式的热转移板来达到,其特征在于,设有流动限制器至少布置在第一口部内与至少一个位于最接近第二口部的孔口邻近,该流动限制器具有这样的延伸度,使每一条从所说孔口到对面使用同一流体的口部内一个孔口的几何直线都能延伸通过所说流动限制器,并且该流动限制器位于所说孔口和第二口部之间。
按照这种方式设计的热转移板的构造可很好地利用板的热转移表面。这意味着能使热转移和框架板做得尽可能地小。另外孔口的位置本身就可造成从最远离对面口部的孔口进出的流体的良好的流动分布。与现有技术的构造不同的是,新的构造还允许从最接近对面口部的孔口进出的流体也能有良好的流动分布。这就是用布置在至少一个所说孔口邻近的流动限制器来做到的。
由于流动限制器在所说孔口邻近按照上述方式延伸,从该孔口进出的流体流动便可得到良好的分布,不会造成很大的压力降。这种构造的特点是可以确保流体在从流入口流到流出口时不能直接在两个孔口之间直接流动而是必须经过转折或者至少要受流动限制器的影响。
另外流动限制器被定位于所说孔口和第二口部之间,它可使流体的流动分布在热转移部的整个宽度上,而不是直接被引导到相应的流入口或流出口上。此外流动限制器能控制流体的流动距离使两种流体在长度基本相同的距离上流动,这一点就两种流体之间热交换的优化而言是有利的。借鉴上述情况,便有可能这样设计热转移板,使它们虽然狭窄但就所完成的热交换而言却具有高效率。这一点在使用高压流体的用途上特别有利。因为宽板需要非常坚强而昂贵的框架和框架板。这样创新的构造便可给上述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优选的实施例将在从属的权利要求中明白说明。
按照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说设有流动限制器的孔口构成一种流体的流入口。由于导引流体的流入,所说流体在供应时便已得到良好的分布。
按照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说设有流动限制器的孔口构成一种流体的流出口。由于控制流体的流出,所说流体在整个板宽上而且在通过流出口流出之前的最后一部分内的流动能得到良好的分布。
最好流动限制器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到所说孔口圆周的一半光景,这样可确保流体流动的良好分布。
有效的做法是将一添加的或第二流动限制器布置在第二口部内一个孔口的邻近,该孔口一方面处在最接近第一口部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构成一种流体的流出口。这样便可造成两种流体的良好分布。取决于孔口的位置,第一流动限制器应被定位于一个相应流入口的邻近或另一流体的流出口邻近。当设计在各口部内的孔口而该孔口处在最接近对面口部的位置上时,对流动限制器的需要尤其明显。处在最接近对面口部的位置上的孔口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构成足够的流动限制器以便处在最远离对面口部的位置的孔口上的流体的流入或流出。
与第一流动限制器类似,还可设置第二流动限制器来满足构造上的要求,其作用可参照第一流动限制器来解释。
按照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流动限制器可具有一个在板上整体形成的压出的脊,并可在板式热交换器内该板的安装位置上与一邻接的热转移板对接。这是一种有利于制造的构造。使用制有脊部的板就能例如用板成对焊接在一起。装配成板组。这种构造例如有利于这样的用途,其中一种流体为果汁、糖液或某些其他的流体需要定期将板清洗,而另一种液体为水。由于只有每隔一个的板间净空要被清洗,而在拆卸时的搬运应尽可能地简单,这时可方便地只将那些需要清洗的板间净空卸下,而将其全部分留在盒体内搬运。
按照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流动限制器可具有一个在板上整体形成的压出的沟,和一个布置在沟内的密封垫圈,该垫圈适宜在板式热交换器内的安装位置上与一邻近的热转移板对接。这是一种有利于制造的构造。例如这种构造可被用于这样的情况。当需要制造就孔口和模型式样而言为一种型式的板,但就环绕孔口的密封垫圈等而言要得到两种型式的板。这时只要正确地使用密封垫圈便可得到两种可被交替使用的板,而这两种不同的板可由同一种型式的金属板制成。因为压制模具很昂贵,所以板的设计最好能只使用一种型式的压制模型,即只用一个压制模具来完成。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每一口部内的孔口都被定位于同一几何直线上。这使热转移板能被制造得很窄,且能使定位于最远离对面的孔口上进出的流体自动地得到流动分布,并能得到容易设计的孔口形状配置使该板能交替地被使用。
按照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口部内的孔口据以定位的第一几何直线和第二口部内的孔口据以定位的第二几何直线都基本上平行于热转移板,而在热转移板的横向上,这两条直线相互偏移一个距离。采用这种设计,能够得到例如一个可交替使用的板,并能对两种流体提供长度相同的流动路径。另外,孔口的位置使流体能在板的整个宽度上容易地得到良好的流动分布。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流动限制器沿着其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范围部分开放使部分流体能流动通过流动限制器。这个设计能在板的整个宽度上造成良好的流动分布。在某些用途中,一个完全密实的流动限制器能在其邻近背离孔口的一侧造成一个过分小的流动。只要让一小部分流动通过流动限制器便可消除这个危险。
按照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各口部内被定位于最接近对面口部的孔口设计用于第一流体,而在各口部内被定位于最远离对面口部的孔口设计用于第二流体。这样该热转移板便能使用于要经受相位变化如从蒸汽变到液体或反过来变化的流体,这种流体与不经受任何相位变化的流体相比,在造成相同数量的热交换的情况下可不需要具有长度相同的流动路径。另外,位置最接近对面口部的孔口能自动将流动分布作用提供给位置最远离对面口部的两个孔口之间的流体流动。
为了得到可交替使用的热转移板,各孔口被相对于一条对称线对称地布置。取决于该板是否被用于一种流体、两种流体或没有一种流体需要经受相位变化而选用对称线。
本发明的上述这些目的也可用板组或在各独立的权利要求内所限定型式的板式热交换器来达到。
附图的简要说明
下面将结合所附略图用举例阐明本发明目前优选实施例的方法较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为一热转移板,环绕其纵轴线或横轴线转动后可交替使用。
图2为一热转移板,环绕一条在板中心的板平面法线转动后可交替使用。
图3-4为一热转移板设计用于一种流体具有相位变化时,环绕其纵轴线转动后可交替使用,在本例中相位变化是从蒸汽变为液体(见图3)。
图5-6为一热转移板设计用于一种流体具有相位变化时,环绕其纵轴线转动后可交替使用,在本例中相位变化是从液体变到蒸汽(见图5)。
图7-8为一热转移板设计用于两种流体都有相位变化时,环绕一条在板中心的板平面法线转动后可交替使用。
图9为一热转移板,环绕其纵轴线或横轴线转动后可交替使用。
图10为图3所示热转移板的可替代的设计。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从图显然可见,按照优选实施例的热转移板具有狭长、基本上为长方的形状。在每一短边上各制有一个口部A、B。在每一个口部A、B内各制有两个称为孔口的通孔1-4。这些板打算以传统方法装配成板组使每一个孔口1-4形成一个延伸通过板组的管道。第一孔口1形成第一流入管道打算用于第一流体,第二孔口2形成第一流出管道打算用于所说流体,第三孔口3形成第二流入管道打算用于第二流体,而第四孔口4形成第二流出管道打算用于所说流体。
按惯例每隔一个板间净空与第一流入管道和第一流出管道连通,每一板间净空适宜成为一个流域并引导第一流体在所说流入和流出管道之间流动。与此相应,另一组板间净空与第二流入管道和第二流出管道连通以便第二流体流通。这样这些板通过其一个侧表面与一种流体接触,并通过其另一侧表面与另一种流体接触,使相当多的热交换能在两种流体之间发生。图中阐明在板的两侧预定发生的每一种流体的流动。实线箭头指在图面上侧的流动,而虚线箭头指在图面下侧或后侧的流动。
从图可见热转移板还包括流动限制器,它们被布置在各该部内的位于最接近对面口部的孔口的邻近。流动限制器5-6被制成压出的脊,该脊适宜与邻接板的相应的脊对接。作为流动限制器5、6,还可能使用设置在两块并置板的压出槽内的密封垫片。在制有打算用来焊接的脊的图面所示侧焊接在一起的密封垫片或流动限制器用实线指出,在图面另一侧制有的打算用来焊接的脊或在图面这一侧制有的未被充填的密封垫片槽则用点划线指出。
流动限制器可以是直的或某些其他优选的形状,可根据流动情况选用。图中所示流动限制器5、6最好延伸到各该孔口圆周的一半,即约为半圆。流动限制器5、6位于孔口面向对面口部的一侧。
在上述说明中,没有考虑特殊的实施例,因此如果没有另外的声明,上述说明可用于下面将要说明的实施例。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热转移板包括在上口部A内的第一流入口1和在下口部B内的第一流出口2,这些孔口设计用于第一流体的流动。另外,板1在下口部B具有第二流入口3,在上口部A内具有第二流出口4。这些孔口设计用于第二流体的流动。
热转移板设计用于全部焊接或铜焊的热交换器上,并且沿着其周边和环绕其孔口制有多个设计用于焊接的平行的脊7和槽8。从图面沿侧边向上该板有一被内部脊7包围的内部流动限定区域,内部脊7适应与邻接板的相应脊焊接在一起。另外设有相应的脊7环绕两个在外边的孔口3、4。脊7用点划线指出。在另一侧,板1有一沿着其周边延伸的脊(图1所示板的一侧上为槽8),该脊适宜与邻接板上相应的脊焊接在一起。另外环绕两个在内侧的孔口各有一个相应的脊(在图1所示板的一侧上为槽8)。按这方式可以确保整个热交换器与外界隔绝,同时每隔一个板间净空可在液流上与其中两个孔口连通,而其余的板间净空可在液流上与其余的孔口连通。如果该板是由金属板压制而成,那么在一侧的脊便可造成在反面一侧的槽,这又意味着在板的不同侧上的脊只有在添加额外的材料时才能相交。因此重要的是相对于板的周边和孔口在各情况下需要注意哪些脊是在最里边的和最外边的。
从图1可见,在两个外边孔口3、4之间的流将被迫在板的整个宽度上分布,因为在每一口部内的里边孔口1、2必须与第二流体的流动(虚线的箭头)隔绝,因此第二流体的流动被迫在两个里边孔口1、2的两侧分开。为了使第一流体的流动(实线的箭头)能够分布,上述流动限制器5、6被布置在各该孔口1、2和对面的口部之间。
图2示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这设计中,在一个口部外边的孔口1(即位于最远离对面口部的孔口)在液流上与在另一口部里边的孔口2(即位于接近对面口部的孔口)连通。该板设有密封垫片(粗实线)并被设计可环绕平面的板中心上的法线转动而可交替使用。这意味着在该板前侧下半部的密封垫片形状与邻接板前侧上半部的密封垫片形状相似。从图2可见流出口4设有流动限制器5,该限制器基本上为U字形并被定位于这个孔口和对面口部之间。两个流入口1、3未设流动限制器。在这情况下没有必要设置,因为两个里边的孔口2、4构成对流动的限制,来自流入口1、3的流动必须分开到中间流出口2、4的两侧流动。
图3-4示出还有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这设计中,两个外边的孔口1、2在液流上互相连通,两个里边的孔口3、4在液流上互相连通。两个里边的孔口设有上述型式的流动限制器5、6。构成第一流体流入口的最上面的孔口1占有板宽的较大部分。在图10所示的变型中,孔口10占有板宽的主要部分。构成第一流体流出口的最下面的孔口2要比流入口1小得多。在本例中,它还小于用于第二流体的两个孔口。该板为半焊接板,意为该板被成对地焊接。在设有密封垫片的板内,相应的功能可由布置在半平面内的密封垫片槽来完成,该槽能使密封垫片在半焊接时,板上的脊被布置与邻接板的相应脊焊接在一起。在板的另一侧即脊的背面会形成槽,该槽在某些部分上适宜用来夹持密封垫片。例如在图4和10中可见,在长边上的粗实线在口部内变成一条向内偏转的实线和一条继续向上的点划线。沿长边的粗实线指出有一个密封垫片被放置到槽10内并被压下到全部压入深度,而在另一侧(即背面)形成一条设计用来焊接的脊。另外向内偏转的实线指有一密封垫片11被放置在槽内,它只被压下到一半压入深度。如果这个槽被压下到全部压入深度,它将在另一侧形成一个密封脊,但在本例中从最上面的孔口向下到实际的热转换部是允许的,不需要密封。继续沿板的周边延伸的点划线指压下到全部压入深度的槽尚在继续延伸,其在另一侧形成一条设计用来焊接的脊。环绕两个外边的孔口1、2设有密封垫片槽,它被压下到基本一半压入深度,可用来支承环绕各该孔延伸的密封垫片12。
可以不必轮流使用一半压入深度和全部压入深度,而是能够一致地使用一半压入深度,然后将要放入槽内的密封垫片布置在需要密封的地方。例如密封垫片可沿着板的周边布置在板的两侧,而环绕不同孔口的密封垫片只需设在板的一侧,于是可设置流动限制器,只要环绕涉及的孔口,按照所需的U字形范围将密封垫片放置入槽内即可,这可从图3、4和10中看到。
图5-6示出使用图3、4和10中的板的一种不同的方法,那就是让流体在相反的方向上流动。当一种流体要被汽化时就可使用这个流动方向。被汽化的流体从下面的小口1向上流动到上面的大口2。另一种流体则以相反的方向在两个里边的孔口3、4之间流动。另外,密封垫片、焊缝等可按图3、4和10所示实施例相关说明中的一种方法制成。
图7-8示出还有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这板中,在上口部B内的孔口2、3被向一条纵长边位移,而在下口部A内的孔口1、4则被向另一条纵长边位移。在上口部B内外边的孔口3在液流上与在下口部A内里边的孔口4连通。相应地,在上口部B上里边的孔口2在液流上与在下口部A上外边的孔口1连通。两个外边的孔口1、3大于两个里边的孔口2、4并构成两种流体的流入口。
按这种方法设计孔口能够得到长度相同的流动路径及两种流体用的流入口1、3和流出口2、4的大小不同的孔口。这种设计在涉及相位变化的用途中便于得到良好的热交换能力。
按照图7-8所示的方式将孔口位移,能够十分有效地利用板的表面。在每一个侧面上,流体都能流到差不多所有地方,先是向上流到外边孔口1、3,然后折返到里边孔口2、4(例如见图7的左上角)。这个折返是用环绕相关孔口2、4大约一半圆周的流动限制器5、6作出的。在图7-8所示情况下,流动限制器5、6的形状略微不同于其他优选实施例。
图7中在上口部B内里边孔口2的周围设有一个密封系统(粗实线),该系统包括一个密封垫片10,垫片10正好从孔口2中心的下面开始,先是在左边10a,向下到10b,再向上到右边10c,然后在里边孔口2和外边孔口3之间沿着10d斜角地向左上方延伸。另外有一密封垫片11从最下点倾斜地向右下延伸到沿纵长边延伸的密封垫片12上。在这个设计中,位于孔口2的中心之下的密封垫片10a-c已构成一种形式的流动限制器,因为它们影响了流体的流动,使流体不能在所涉及的孔口2、4之间采取最短的路径流动。这一点也可这样表达,如果所说流动限制器5沿着所说孔口的周边延伸到这样的长度,那么在所说孔口2和对面口部内用于同一流体的孔口4之间的所能构造的每一条几何直线都将延伸通过所说流动限制器。在本文中示出的所有优选实施例都满足这个特点。应该注意到在本例中只是流出口2、4设有流动限制器5、6。
在图7-8中示出的板设计为用密封垫片密封地连接到邻接板上,并可交替使用,只要使它环绕板平面中心的法线转动即可。
图9示出还有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这实施例中,两个里边的孔口1、2在液流上互相连通,两个外边的孔口3、4在液流上互相连通。两个里边孔口1、2的形状由一圆构成,但在横向上圆的范围被两条直线缩小。另外,流动限制器5、6还向外延伸到超过各该孔口1、2的中心,实际上超过各该孔口1、2最外边的点16、26。这种流动限制器5、6的设计可造成极其好的流动分布。另外,两个里边孔口1、2的扁平化可使两个外边孔口之间的流动较少受到阻碍。其他方面,该板都相当于图1中实施例的那种型式的板。要知道更多细节,可参阅与图1相关的说明。
应该知道,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所说明的这些实施例是可设想作出许多修改的。
例如,能够这样设计流动限制器使它不是完全限制流动而是允许一小部分流动通过流动限制器。这在图10中被概略地示出,其中下面的流动限制器在某些位置上具有裂口可以通过。一个多少具有裂口可通过的流动限制器可用密封垫片或脊制出,只要在流动限制器的延伸范围内沿着某些短距离将垫片或脊做得稍微低一点甚至完全去掉就可以了。

Claims (21)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用的热转移板,包括:
一个位于热转移板第一边部的第一口部(A),该口部具有至少一个孔口(1、4),用于两种流体之一,
一个位于热转移板第二边部的第二口部(B),该口部具有至少一个孔口(2、3)用于两种流体之一,及
一个位于所说口部(A、B)之间的热转移部,
在第一口部(A)内的孔口(1、4)分别位于一条第一几何线(LA;LA1、LA2)上,该线基本上平行于板的纵向(L),及
在第二口部(B)内的孔口(2、3)分别位于一条第二几何线(LB;LB1、LB2)上,该线基本上平行于板的纵向(L),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第一口部(A)内的至少一个最接近第二口部(B)的孔口的邻近布置有一个流动限制器(5),
该流动限制器(5)的延伸范围为,在所说孔口和一个在对面口部(B)内用于同一流体的孔口之间的每一条直的几何线,延伸通过所说流动限制器(5),
该流动限制器(5)位于所说孔口和第二口部(B)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说设有流动限制器的孔口构成一种流体的流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说设有流动限制器的孔口构成一种流体的流出口。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流动限制器(5)沿圆周延伸到约为所说孔口圆周的一半。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流动限制器(6)被布置在第二口部(B)内一个孔口的邻近,该孔口一方面位于最接近第一口部(A)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构成一种流体的流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说另一个流动限制器(6)的延伸范围为,在所说孔口和一个在对面口部(A)内的用于同一流体的孔口之间的每一条直的几何线,延伸通过所说流动限制器(6)。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说另一个流动限制器(6)沿圆周延伸到约为所说孔口圆周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说另一个流动限制器(6)位于所说孔口和第一口部(A)之间。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流动限制器(5、6)具有与板整体制出的压出的脊,并且在板式热交换器内板的安装位置上该脊被布置与邻接热转移板对接。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流动限制器(5、6)具有与板整体制出的压出的槽,在该槽内可放入密封垫片,并且在板式热交换器内板的安装位置上,该垫片被布置与邻接热转移板对接。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在各口部(A、B)内的孔口(1、4;2、3)都位于同一几何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口部(A)内的孔口(1、4)位置所在的几何线(LA1、LA2)与第二口部(B)内的孔口(2、3)位置所在的几何线(LB1、LB2)基本上互相平行并且在热转移板的横向上互相偏离一个距离。
1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流动限制器(5、6)在其圆周方向的延伸长度上部分开启使部分流体能够流动通过流动限制器(5、6)。
1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在各口部内最接近对面口部的孔口设计用于第一流体,而在各口部内最远离对面口部的孔口设计用于第二流体。
1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各孔口相对于一条对称线被对称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说对称线在板平面内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说对称线沿着所说流体的主要流动方向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说对称线在所说流体主要流动方向的横向上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热转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说对称线构成对板平面的法线。
20.一种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板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块在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限定的那种热转移板。
2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块在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限定的那种热转移板。
CNB028121139A 2001-07-09 2002-06-04 热转移板、板组和板式热交换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970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01024512 2001-07-09
SE0102451A SE519570C2 (sv) 2001-07-09 2001-07-09 Värmeöverföringsplatta med flödesavgränsare; plattpaket och plattvärmeväxla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6805A true CN1516805A (zh) 2004-07-28
CN100397024C CN100397024C (zh) 2008-06-25

Family

ID=20284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2113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97024C (zh) 2001-07-09 2002-06-04 热转移板、板组和板式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677301B2 (zh)
EP (1) EP1405022B1 (zh)
JP (1) JP4044521B2 (zh)
CN (1) CN100397024C (zh)
AT (1) ATE310935T1 (zh)
DE (1) DE60207566T2 (zh)
RU (1) RU2293271C2 (zh)
SE (1) SE519570C2 (zh)
WO (1) WO20030069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48803B4 (de) 2003-10-21 2024-03-14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Gehäuseloser Plattenwärmetauscher
SE524883C2 (sv) * 2003-12-10 2004-10-19 Swep Int Ab Plattvärmeväxlare
SE528847C2 (sv) * 2005-01-28 2007-02-27 Alfa Laval Corp Ab Packningsaggregat för plattvärmeväxlare
SE533310C2 (sv) * 2008-11-12 2010-08-24 Alfa Laval Corp Ab Värmeväxlarplatta och värmeväxlare innefattande värmeväxlarplattor
US8540013B1 (en) 2010-03-24 2013-09-24 Leon Sanders Heat exchanger with positive lock
US20120247740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Nested heat exchangers
EP2527775A1 (en) * 2011-05-25 2012-11-28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Heat transfer plate for a plate-and-shell heat exchanger
US20130052936A1 (en) * 2011-08-31 2013-02-28 John C. Jordan Heating and cooling ventilation system
EP2807439B1 (en) 2012-01-27 2017-08-23 Carrier Corporation Evaporator and liquid distributor
SE537148C2 (sv) * 2012-10-22 2015-02-17 Alfa Laval Corp Ab Plattvärmeväxlarplatta och plattvärmeväxlare
CN104215101B (zh) * 2013-05-31 2017-05-10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翅式换热器
PL3058304T3 (pl) 2013-10-14 2019-07-31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Płyta wymiennika ciepła i wymiennik ciepła
JP2016044896A (ja) * 2014-08-22 2016-04-04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積層型熱交換器
KR101608149B1 (ko) * 2014-09-24 2016-03-31 (주)귀뚜라미 고효율 판형 열교환기
CN106481099A (zh) * 2016-11-22 2017-03-08 刘洋豪 集成淋浴房
US10914533B2 (en) 2017-03-24 2021-02-09 Hanon Systems Intercooler for improved durability
SE542079C2 (en) * 2017-05-11 2020-02-18 Alfa Laval Corp Ab Plate for heat exchange arrangement and heat exchange arrangement
DK179767B1 (da) 2017-11-22 2019-05-14 Danfoss A/S Varmeoverføringsplade til plade-og-skal-varmeveksler og plade-og-skal-varmeveksler med samme
ES2842329T3 (es) 2018-06-28 2021-07-13 Alfa Laval Corp Ab Placa de transferencia de calor y junta
RU2741171C1 (ru) * 2019-11-07 2021-01-22 Данфосс А/С Кожухо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и теплообменная пластина для кожухопластинчатого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50339A (en) * 1948-08-03 1951-04-24 York Corp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US2677531A (en) * 1950-08-04 1954-05-04 Hock Sr Built-up,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having spiral flow
DE2840522A1 (de) * 1977-10-05 1979-04-19 Alfa Laval Ab Plattenwaermetauscher
US4347896A (en) * 1979-10-01 1982-09-07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rnally manifolded unibody plate for a plate/fin-type heat exchanger
US4523638A (en) * 1979-10-01 1985-06-18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rnally manifolded unibody plate for a plate/fin-type heat exchanger
JPS6186590A (ja) * 1984-10-03 1986-05-02 Hisaka Works Ltd 熱交換器
US4708199A (en) * 1985-02-28 1987-11-24 Kabushiki Kaisha Tsuchiya Seisakusho Heat exchanger
DE3600656A1 (de) * 1986-01-11 1987-07-16 Gea Ahlborn Gmbh & Co Kg Waermeaustauscher
JPS62293086A (ja) 1986-06-12 1987-12-19 Nippon Denso Co Ltd 積層型熱交換器
SE458884B (sv) * 1987-05-29 1989-05-16 Alfa Laval Thermal Ab Permanent sammanfogad plattvaermevaexlare med sammanhaallande organ vid portarna
DE3824073C2 (de) * 1988-07-15 1993-12-09 Laengerer & Reich Kuehler Ölkühler
BR8907347A (pt) 1989-02-13 1991-04-30 Hisaka Works Ltd Concentrador do tipo de fluxo descendente de pelicula fina
FR2656412B1 (fr) * 1989-12-21 1995-02-17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Echangeur de chaleur a lames, en particulier pour le refroidissement de l'huile de lubrification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US5062477A (en) * 1991-03-29 1991-11-0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igh efficiency heat exchanger with divider rib leak paths
DE69114510T2 (de) * 1991-06-27 1996-05-09 Hisaka Works Ltd Konzentrator des fallenden filmtyps.
JPH06117783A (ja) * 1992-10-01 1994-04-28 Showa Alum Corp 積層型熱交換器
DE4313506A1 (de) * 1993-04-24 1994-10-27 Knecht Filterwerke Gmbh Ölkühler in Scheibenbauweise
DE9405012U1 (de) * 1994-03-24 1994-05-19 Volkswagen Ag Ölkühler
US5462113A (en) * 1994-06-20 1995-10-31 Flatplate, Inc. Three-circuit stacked plate heat exchanger
JP2642896B2 (ja) * 1995-03-10 1997-08-20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流下膜式蒸発器の伝熱プレート
DE19707647B4 (de) * 1997-02-26 2007-03-01 Behr Gmbh & Co. Kg Scheibenkühler
DE19716200A1 (de) * 1997-04-18 1998-10-22 Funke Waerme Apparate Kg Plattenwärmeaustauscher
SE512240C2 (sv) * 1998-06-24 2000-02-14 Alfa Laval Ab Sätt att sammanfoga åtminstone fyra värmeöverföringsplattor till ett plattpaket jämte plattpaket
CA2260890A1 (en) * 1999-02-05 2000-08-05 Long Manufacturing Ltd. Self-enclosing heat exchang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310935T1 (de) 2005-12-15
RU2004103533A (ru) 2005-05-10
SE519570C2 (sv) 2003-03-11
CN100397024C (zh) 2008-06-25
US7677301B2 (en) 2010-03-16
EP1405022A1 (en) 2004-04-07
US20040206487A1 (en) 2004-10-21
RU2293271C2 (ru) 2007-02-10
JP2004522931A (ja) 2004-07-29
JP4044521B2 (ja) 2008-02-06
EP1405022B1 (en) 2005-11-23
SE0102451L (sv) 2003-01-10
WO2003006911A1 (en) 2003-01-23
DE60207566D1 (de) 2005-12-29
DE60207566T2 (de) 2006-06-14
SE0102451D0 (sv) 200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16805A (zh) 热转移板、板组和板式热交换器
CN1254657C (zh) 用在板式热交换器中的传热板和板组件
US10473403B2 (en) Heat exchanger
US5531269A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for liquids with different flows
EP2232185B1 (en) Heat exchanger
US20080210414A1 (en) Heat Exchanger Plate, A Pair Of Two Heat Exchanger Plates, And Plate Package For A Plate Heat Exchanger
US8091619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indentation pattern
CA2718978C (en) A plate heat exchanger
US20050241814A1 (en) Stacked panel-shaped heat transmitter
US10677538B2 (en) Indirect heat exchanger
US20090095456A1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EP1723376A1 (en) A heat exchanger plate and a plate package
CN1671451A (zh) 汽-液接触盘及使用这种盘的方法
WO2009123517A1 (en) A plate heat exchanger
JP2020523183A (ja) 物質移動カラムの構造化された充填材モジュール
US20110180247A1 (en) Heat exchanger
JP4462653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EP1813901A2 (en) Heat exchange plate
KR20060066098A (ko) 수직일 수 있는 판들을 포함하는 층상의 디캔팅 모듈 및블록
KR20110091815A (ko) 강화 열교환기 플레이트
CN210952454U (zh) 宽通道自锁支撑换热芯体及浆液换热器
CN210965138U (zh) 一种高效规整填料
EP3948134A1 (en) A heat exchanger plate, and a plate heat exchanger
CN2786530Y (zh) 波纹页板式换热器
JPH01886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