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6509A - 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6509A
CN1506509A CNA031235549A CN03123554A CN1506509A CN 1506509 A CN1506509 A CN 1506509A CN A031235549 A CNA031235549 A CN A031235549A CN 03123554 A CN03123554 A CN 03123554A CN 1506509 A CN1506509 A CN 1506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fluid passage
cylindrical member
sleeve
over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235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服部恒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6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6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旨在提供阀体转动角度能切实到达规定的转换位置,并迅速进行流体通路转换的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带有圆柱部件并与圆柱部件外圈表面相通的第1流体通路的阀体,能回转的、容纳圆柱部件的内圈表面为圆筒状的套筒,容纳了阀体及套筒的阀盒,所述阀盒在其一端部侧能回转、外伸并握持阀体,并且包括一个输入口及多个输出口,套筒中带有多个分别与输入口及输出口连通的第2流体通路,所述阀体能以第1和第2流体通路为媒介,将输入口与输出口连通使其回转成为可能,所述圆柱部件外伸握持侧相反一侧区域的外径尺寸比上述圆柱部件的第1流体通路部分处的外径尺寸小。

Description

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作为喷射织机引纬用的流体通路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的喷水织机、喷气织机这样的流体喷射织机中,采用的是转换空气、水等引纬流体的流体通路的各种转换阀。例如,在选择多种纬纱引纬的多色织机中,配置了带有转换引纬用的流体通路的转换阀和驱动工具的流体通路转换装置,该装置预先转换流体通路,以便在纬纱引入之前,预先选择好引纬用喷嘴的流体,然后由选择流体的引纬用的喷嘴喷射纬纱,进行引纬。作为此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之一,现有技术包括采用了带有圆柱部分的阀体、带有可容纳阀体的圆柱部回转的内圈表面为圆筒状的套筒,和容纳了阀体的圆柱部及套筒并可支持阀体回转的阀盒(见专利文献专利公报特开平9-296336(图2))。为了简化结构,降低装置的成本,在该流体通路转换装置中,采用了阀体外伸到位于一端部的阀盒的握持方式。为提高织机的生产效率,而要求实现织机的高速化。伴随而来的是,配合主轴旋转的高速化,也要求实现流体通路转换装置中的阀体角度回转运动的高速化。也就是,在该流体通路转换装置中,要依靠转换阀,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转换(正转)、停止、转换(逆转)、停止等一连串的转换动作,并要求具备优越的性能,在进行如此高频率的转换动作时也不会发生故障。但是,在专利文献中,流体排放时(在向引纬喷嘴供给流体时),阀体受到因流体沿阀体直径方向流动而形成的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因阀体被外伸握持,而以阀体角度回转轴线相对于套筒轴线有所倾斜的方式作用于阀体。因这一倾斜,阀体的圆柱部和套筒间的间隙消失,被外伸的握持侧(外伸握持侧)和其对侧(外伸的握持侧相反一侧)的圆柱部,在套筒的内圈表面形成点接触。因此,阀体的圆柱部与套筒的摩擦阻力增大,使阀体难以回转,其结果必然要花费时间来终止流体通路的转换。这样一来,由于是在流体通路转换不充分的状态下开始引纬,便会发生引纬失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按指令做出应答,阀体转动角度能切实地到达规定的转换位置,并迅速地进行流体通路的转换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带有圆柱部件并与所述圆柱部件外圈表面相通的第1流体通路的阀体,能回转的、容纳所述圆柱部件的内圈表面为圆筒状的套筒,容纳了所述阀体及所述套筒的阀盒,所述阀盒在其一端部侧能回转、外伸并握持所述阀体,并且,所述阀盒包括一个输入口及多个输出口,所述套筒中带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输入口及所述输出口连通的第2流体通路,所述阀体能以所述第1和第2流体通路为媒介,将所述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使其回转成为可能,所述圆柱部件外伸握持侧相反一侧区域的外径尺寸,比上述圆柱部件的第1流体通路部分处的外径尺寸小。
所述圆柱部件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区域的外径尺寸是向所述圆柱部件的所述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方向逐渐减小的;所述圆柱部件及所述套筒互相接触的外圈表面及内圈表面尽量小,形成表面的材料包括陶瓷材料。
本发明的上述目也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带有圆柱部件并与所述圆柱部件外圈表面相通的第1流体通路的阀体,能回转的、容纳所述圆柱部件的内圈表面为圆筒状的套筒,容纳了所述阀体及所述套筒的阀盒,所述阀盒在其一端部侧能回转、外伸并握持所述阀体,并且,所述阀盒包括一个输入口及多个输出口,所述套筒中带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输入口及所述输出口连通的第2流体通路,所述阀体能以所述第1和第2流体通路为媒介,将所述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使其回转成为可能,对应于所述圆柱部件的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区域的所述套筒的端部区域的内径尺寸比对应于所述的第1流体通路部分的所述套筒部分的内径尺寸大。
所述套筒的端部区域的内径尺寸是向所述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方向逐渐增大的;所述圆柱部件及所述套筒互相接触的外圈表面及内圈表面尽量小,形成表面的材料包括陶瓷材料。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阀体回转轴线相对于套筒轴线有所倾斜的情形,由于存在间隙,阀体仍然难以与套筒发生点接触,阀体的圆柱部与套筒的摩擦阻力减小,使流体通路的转换切实而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模式图;
图2是图1中所表示的流体通路转换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3-3方向所得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所表示的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剖面图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剖面图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的其它实施例的模式图,(A)表示的是阀体变形的例子;(B)表示的是套筒变形的例子;
图7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另外的实施例的模式图,(A)表示的是阀体变形的例子;(B)表示的是套筒变形的例子;
图8也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另外的实施例的模式图,(A)表示的是阀体变形的例子;(B)表示的是套筒变形的例子;
图9也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另外的实施例的模式图,(A)表示的是阀体变形的例子;(B)表示的是套筒变形的例子;
图10也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另外的实施例的模式图;
图11也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另外的实施例的模式图,(A)表示的是阀体变形的例子;(B)表示的是套筒变形的例子;
图12也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另外的实施例的模式图,(A)表示的是阀体变形的例子;(B)表示的是套筒变形的例子;
图13也是本发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的阀体另外的实施例的模式图;
图14是图13中所表示的阀体的V形槽的放大图。其中,10、116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12为引纬装置;14为泵;16、18为引纬喷嘴;22为流体储藏罐;20、24、32、34为导管;26为阀盒的输入口;28、30为阀盒的输出口;36为凸轮;38为凸轮从动件;40为杠杆;42为轴心线;44为制动器;46为活塞;48为圆筒;50为激磁线圈;52、122、128、134、140、146、152、158为阀体;54为转换阀;56为驱动工具;58为阀盒;60为安装配件;62为盒盖;64为底座;66为螺纹构件;68、120、126、132、138、144、150、156为套筒;70、72、74为套筒的流体通路;76为阀盖;78为阀体圆柱部的流体通路;80为输入轴;82为轴承;84、118、124、130、136、142、148、154、160为阀体圆柱部件;86为V形槽;88为定子;90为转子;92为分离构件;94为罩壳;98为铁心;100为磁极;102为输出轴;104为永久磁铁;106为孔;108为紧固螺钉;110为流入通路(阀体圆柱部的流体通路);112为流出通路(阀体圆柱部的流体通路);114为连通通路(阀体圆柱部的流体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4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流体通路转换装置10被用于喷水织机的引纬装置12上。如图1所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10配置在用于压缩液体源的泵14与2个引纬喷嘴16及18之间。泵14的吸入口通过导管20与流体储藏罐22连接,泵14的喷射口由导管24连接流体通路转换装置10的输入口26(参照图2)。流体通路转换装置10的输出口28及30(参照图2)分别连接在以导管32及34为媒介的引纬喷嘴16及18上。
引纬装置12中,凸轮36与织机主轴同步回转,即每引入一根纬纱,转一圈。当凸轮36回转时,位于一端的带有凸轮从动件38的杠杆40,以轴心线42为中心进行摇动。杠杆40摇动的范围,受到制动器44的限制,可以通过变更制动器44的位置来调节。杠杆的另一端接在泵14的活塞46上。泵14内部配有使活塞后退到圆筒48以内的作用力作用于活塞46的弹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泵14,在引纬前,依靠凸轮36和杠杆40,通过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将活塞从圆筒48处压出,吸出流体储存罐22内的水;在引纬期,随着凸轮从动件38从凸轮的最大偏心区域向最小偏心区域的移动,通过活塞46,依靠弹簧的作用力,被后退到圆筒48内,对圆筒48内的水加以压缩,又将规定压力的水排出。泵14排出的高压水,以流体通路转换装置为媒介,供应到要求的引纬用的喷嘴16及18,再通过喷嘴,带着纬纱喷射出去。
如图2所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10中,包含用于转换压缩空气及水等流体的转换阀54、带动转换阀54的驱动工具56。转换阀54中,备有带供给流体的输入口26与流出流体的2个输出口28及30(参照图3)的阀盒58,以及置于阀盒58内可正转及逆转的圆柱状阀体52。输入口26通过导管24与图1所示的作为高压流体源的泵14相连接。与此对应的是,输出口28及30分别通过导管32及34,与图1所示的相应的引纬用的喷嘴16及18相连接。导管24、32及34分别通过带有可以旋入阀盒58的螺纹孔的螺丝的安装配件60(参照图1),用液密或气密方式,与阀盒结合。
阀盒58的内部空间呈圆形剖面形状,并且沿阀体52的回转轴线方向轴向延伸。在阀体52的回转轴线方向上的阀盒58的一端,通过盒盖62,可以关闭。与此对应,在阀体52的回转轴线方向上的阀盒58的另一端,可通过将流体通路转换装置10安装在织机的机架上的底座64加以关闭。阀盒58与底座64之间可用几个螺纹构件结合起来。阀盒58的内部空间中,配置了固定的圆筒状的套筒68(参照图4)。套筒68上有与输入口26及输出口28与30连接的流体通路70、72与74(参照图3)。底座64和套筒68之间配置了能防止流体流出的原板状的阀盖76。套筒68和阀盖76的直径几乎等于阀盒58的内部空间的直径。
阀体52的外圈表面及套筒的内圈表面达到最小限度。表面的形成材料也可包括陶瓷材料。钢制的阀体或套筒,其使用寿命为2~3年,而如果采用陶瓷制的阀体52和套筒8,其使用寿命可比它延长数倍(具有半永久性)。这样做,可以提高阀体与套筒间的耐磨性能。作为使阀体52的外圈表面及套筒的内圈表面达到上述要求的技术,可以是阀体52或套筒68整个都用陶瓷制成,也可以是在刚才制成的基础上,在表面覆盖陶瓷层。作为陶瓷材料,可以采用氧化铝(三氧化二铝)。氧化铝的特性要求达到:维克斯硬度HV1(按JIS R 1610标准试验)的值为10~20Gpa、3点弯曲强度(按JISR 1610标准试验)的值为300~400Hpa以及压缩强度在2000Mpa以上。阀体52上有可在套筒68内正转及逆转的圆柱部件84。另外在圆柱部件84上有供流体进出的流体通路78。阀体52上位于圆柱部件84的回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有与圆柱部件84一体且同轴的回转轴,即输入轴80(参照图1)。通过轴承82使驱动工具56(参照图1)侧的分离构件和阀盖上的输入轴80(参照图1)的回转成为可能。
圆柱部件84的外周表面上沿圆柱部件84的圆周方向连续展开的V形槽86,在阀体56的回转轴线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分布(参照图13及14)。因此,流体可从流体通路70到驱动工具56的流出。V形槽86处的开口角度及开口高度分别设定为90度及0.5mm。但是,它不只限于V形槽,例如也可以是剖面为半圆形的U形槽,或II形槽。
驱动工具56包括定子88(参照图1)及带有磁极的转子90(参照图1),包括步进旋转式电磁那样的电动式执行元件。驱动工具56中,备有:由2套分离构件92构成的罩壳94,2套分离构件92之间的用于产生回转所必须的磁场的定子88、置于定子88的内侧,为回转所必须的,因定子88产生的磁场而旋转的转子90。分离构件92、定子88、分离构件92及盖子62上带有与阀盒58的螺纹孔相匹配的贯通孔。驱动工具56从另一侧的分离构件92的外侧起,穿过另一侧的分离构件92、定子88、一侧的分离构件92及盖子的贯通孔,并通过旋入阀盒58的螺纹孔的多组螺纹构件96,定位于同轴的阀盒58,并加以固定。
在定子88中,备有铁心98、卷进铁心的数对激磁线圈50。铁心98上有沿转子90的外沿展开的环状主体及从主体向转子90的回转轴线突出的几个磁极100。转子90中,备有安装在组合成筒状的、与转子90的回转轴线同轴延伸的筒状回转轴,即输出轴102的外圈表面的多个永久磁铁104。永久磁铁104沿转子90的直径方向被磁化,并按输出轴的圆周方向依次配置。该方向正好与紧靠与圆周方向上的永久磁铁的磁化方向相反。在图示的例子中,定子88上备有以相等角度间隔配置于转子90的回转轴线周围的多个磁极100和多个激磁线圈50。转子90上备有配置在此回转轴圆周上的、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及由多个永久磁铁104形成的磁极。
输出轴102在内部空间,即内孔106中,与转换阀54的输入轴80相连接,并且在停止螺丝,即顶紧螺丝108与输入轴80连接时,不能有相对位移,尤其是相对偏转、相对弯曲、及半径方向的相对移动。输出轴102与输入轴80连接时,也可以采用销、键、花键等的大家常用的连接手段。图示例子中,输入轴80及输出轴102,通过由阀盒58及罩壳94并依靠盖子62、轴承82支承,能确保正、逆转的、具有单一轴线的单一轴起作用。据此,阀体52在由输入轴80及输出轴102形成的轴,被阀盒58及罩壳94以外伸方式握持。也可以将输入轴80与圆柱部件84合为一体,也可以将输入轴与圆柱部84及其他构件合为一体。在后者的情况下,输入轴80能通过多组螺丝构件不变位地连接在圆柱部84上,也可以将轴环不能移动地嵌进输出轴102的外侧,再将永久磁铁104配置在其轴环的外周。
如图3所示,阀体52通过驱动工具,只是在与连接在流体通路78的输入口28上的流体通路72相连的位置1以及只是在连接在流体通路78的输出口30上的流体通路74相连的位置2上作旋转移动。圆柱部件84的流体通路78上带有流入路110、流出路112及与流入路110、流出路112相连的连通路114。流入路110及流出路112与阀盒的输出口28、30构成的中心角具有同一角度,呈现可以通水的槽的形状。流入路110不论在第1位置还是第2位置,在与套筒68的流体通路70连通的同时,又以流体通路70为媒介,与流入路110连通。但是,流出路112只连通在第1位置中套筒68的流体通路72上,以及连通在第1位置中套筒68的流体通路74上。
使阀体52作上述旋转移动的驱动力是通过向驱动工具56的各激磁线圈50供给规定的激磁电流来实施的。激磁电流供给各激磁线圈50时,从包在激磁线圈50上的磁极100中发生磁场,磁场作用于永久磁铁,这样,转子90上产生旋转力,输出轴102、永久磁铁104便成为一体地回转。输出轴的旋转力传递到用顶紧螺钉108连接的转换阀的输入轴80,使阀体52回转。根据这一点,从第1位置转入第2位置时,阀体52作反方向的回转移动。
如图4所示,图中对流体通路转换装置10的阀体52及套筒68作了详细说明。阀体52的圆柱部和套筒68之间留有阀体可能滑动回转的间隙d。阀体52圆柱部84的外圈直径,与输入轴80侧(外伸握持侧)的端部范围及圆柱部件84的流体通路78的部分相同。而只有在圆柱部84的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附近,从圆柱部件84的流体通路78的部分,在半径方向的尺寸有所减小。也就是说,从圆柱部件84的流体通路部分到外伸的握持侧相反一侧的端部所规定的区域成为圆台形,其直径的尺寸从流体通路78的部分,到外伸的握持侧相反一侧的端部逐渐减小。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圆柱部件84外伸的握持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起,在尺寸L的范围中,形成圆台的形状。
圆柱部件84的圆台形区域和流体通路78之间的区域的直径尺寸与外伸的握持侧区域相同。另外,流体通路78开口于阀体52的周面具有半径r的圆形截面的形状。长度尺寸L1和r的关系是,以满足L1≥2r为好。由于满足了这样的尺寸关系,就能抑制液体从阀体52和套筒68的间隙中泄漏出去,从而能保持良好的液体密封状态。尺寸t1设定在0.1mm到数mm的范围内。因为规定了这样的范围,阀体52的角度回转运动时不易发生故障。圆柱部件84两端的角部采取弧形面。
因此,图4中流体从下方向上方流动时,基于与流入管道110、连通管道114、流出管道112、液体通路72(或74)、排出口28(或30)、套筒68等的内表面接触与冲击的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于阀体。该反作用力作用于阀体52,阀体52与套筒的间隙仅为d。该反作用力使阀体52整体地沿着轴承82的中心O的周围,按与流体通路相反的方向成一定角度地转动。虚线表示该反作用力的位移轨迹。图4中,阀体52沿逆时针方向成一定角度地转动(使之倾斜)。这时,圆柱部件84的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因为在距离L1的范围内,其直径小于阀体52的流体通路78的部分,所以不会接触套筒68。换言之,可以防止圆柱部件84的外圈表面,集中挤压在套筒68的内圈表面的某一点。因此,阀体84和套筒68的滑动阻力(滑动摩擦)控制到很小,使流体通路70的转换得以可靠地进行。
图5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如图5所示,流体通路的转换装置116,并非如图4所示的阀体5那样,减小从流体通路部分到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区域的外形尺寸,而是使用了圆筒状的、并且在从流体通路到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区域内的内径大于流体通路部分的圆台形内表面的套筒120,代替带有非圆台形的圆柱部件118的阀体52和带有圆筒形的内圈表面的套筒。其余部分与流体通路转换装置10相同。圆柱部件118与套筒120之间距为阀体52所容许的滑动回转间隙d。对应于圆柱部件118的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套筒120的端部内径尺寸,比对应于圆柱部件118的流体通路72部分的套筒120部分的尺寸,即半径方向上的尺寸t2还要大。也就是说,套筒120内圈表面,正好对着从该流体通路78的部分到圆柱部件118的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呈现内径尺寸逐渐增大的圆台形状。在图示例3中,套筒120内圈表面,从圆柱部件118的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起,在L的范围内,呈现出上述的圆台形状。套筒120里圈的圆台形区域和与流体通路72间的区域的直径尺寸与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区域相同。长度尺寸L1与流体通路78的半径r的关系,以满足L1≥2r为好。由于满足了这样的尺寸关系,就能保持良好的液体密封状态。尺寸t2设定在0.1mm到数mm的范围内。因为规定了这样的范围,阀体52的角度回转运动时不易发生故障。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子。如图6至图14所示,上述实施例之一与之二中的阀体及套筒可以做种种变更。
图6(A)所示的阀体122,其圆柱部件124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角部被加工成弧形表面。图6(B)所示的套筒126,其正对的圆柱部件124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角部被加工成弧形表面。但是,在各实施例子中,圆柱部件124及套筒126也可以加工成弧形表面。
图7(A)所示的阀体128,其圆柱部件124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角部被加工成斜坡形表面。图7(B)所示的套筒132,其对应于阀体128的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角部被加工成斜坡形表面。但是,在各实施例子中,圆柱部件130及套筒132也可以加工成斜坡形表面。
在图8(A)所示的实施例子中,阀体134的圆柱部件136的两个端部区域制作成圆台形的同时,将套筒138制成圆筒状的内圈表面。在图8(B)所示的实施例子中,相对于将圆柱部件136的外圈表面制成圆筒状,套筒138的内圈表面被制成内径尺寸向两端逐渐增大的圆台形状。
在图9(A)所示的实施例子中,阀体140的圆柱部件142的外圈表面没有制成如前面所说的带一定斜率的坡度,而是制成呈曲线形的凸起形状。在图9(B)所示的实施例子中,相对于将圆柱部件142的外圈表面制成圆筒状,阀体140制成呈曲线形的凸起形状。在将套筒144的内圈表面被制成内径尺寸向两端逐渐增大的圆台形状的同时,将阀体140制成呈曲线形的凸起形状。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子中,相对于圆柱部件148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区域正对着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并且做成如上所述的内径尺寸逐渐减小的凸起形状,阀体146中采用圆筒状的套筒150。但是,也可以将套筒150制成凸起形状。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子中,阀体152制成从圆柱部件154的流体通路部分到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的直径尺寸小于其他区域的圆筒状,在圆柱部件154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形成台阶高差。套筒156制成圆筒状。但是,也可以如图11(B)那样,在套筒156处形成上述台阶高差而在圆柱部件154处不形成台阶高差,或者在圆柱部件154及套筒156处都形成台阶高差。
由图12(A)可见,因为如图11(A)所示的那样,在阀体152上形成台阶高差,所以将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制成圆台形状,套筒156制成圆台状。但是,如图12(B)所示的那样,也可以在套筒156上形成台阶高差和圆台形区域,或者在圆柱部件154和套筒156上都形成那样的形状。
在图13及图14所示的实施例子中,阀体158有两个流体通路,其中一个在圆柱部件160处。两个流体通路对着输入口的位置。如果使用这样的阀体158,则由一处的压力流体产生的反作用力就可以以其它部位的压力流体带来的反作用力来抵消,就可以减小作用于阀体自身的反作用力。
在上述各实施例子中,阀体或套筒的端部,也可以通过将其圆周方向的整个部分做成斜坡状来获得圆台形状,也可以只是将输出口所包括的区域做成斜坡状。
在上述各实施例子中,已就套筒和阀盒分体的情况作了说明。另外,套筒和阀盒也可以合成一体。上述各实施例子中的驱动工具56,也可以采用机械式的驱动源,来代替作为驱动源的电磁传动装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子,只要不脱离其宗旨,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变更。

Claims (6)

1、一种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包括带有圆柱部件并与所述圆柱部件外圈表面相通的第1流体通路的阀体,能回转的、容纳所述圆柱部件的内圈表面为圆筒状的套筒,容纳了所述阀体及所述套筒的阀盒,所述阀盒在其一端部侧能回转、外伸并握持所述阀体,并且,所述阀盒包括一个输入口及多个输出口,所述套筒中带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输入口及所述输出口连通的第2流体通路,所述阀体能以所述第1和第2流体通路为媒介,将所述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使其回转成为可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件外伸握持侧相反一侧区域的外径尺寸,比上述圆柱部件的第1流体通路部分处的外径尺寸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件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区域的外径尺寸是向所述圆柱部件的所述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方向逐渐减小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件及所述套筒互相接触的外圈表面及内圈表面尽量小,形成表面的材料包括陶瓷材料。
4、一种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包括带有圆柱部件并与所述圆柱部件外圈表面相通的第1流体通路的阀体,能回转的、容纳所述圆柱部件的内圈表面为圆筒状的套筒,容纳了所述阀体及所述套筒的阀盒,所述阀盒在其一端部侧能回转、外伸并握持所述阀体,并且,所述阀盒包括一个输入口及多个输出口,所述套筒中带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输入口及所述输出口连通的第2流体通路,所述阀体能以所述第1和第2流体通路为媒介,将所述输入口与所述输出口连通使其回转成为可能,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圆柱部件的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区域的所述套筒的端部区域的内径尺寸比对应于所述的第1流体通路部分的所述套筒部分的内径尺寸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端部区域的内径尺寸是向所述外伸握持侧的相反一侧的端部方向逐渐增大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件及所述套筒互相接触的外圈表面及内圈表面尽量小,形成表面的材料包括陶瓷材料。
CNA031235549A 2002-12-11 2003-05-13 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 Pending CN15065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59829A JP2004190182A (ja) 2002-12-11 2002-12-11 織機の流体流路切換装置
JPJP2002359829 2002-1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6509A true CN1506509A (zh) 2004-06-23

Family

ID=3275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235549A Pending CN1506509A (zh) 2002-12-11 2003-05-13 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190182A (zh)
CN (1) CN15065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7803A (zh) * 2022-03-29 2022-06-10 南通市通州区磊香利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分水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4968B2 (ja) * 2005-12-09 2011-09-2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流路制御弁
JP5188234B2 (ja) * 2008-03-26 2013-04-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流路規定部材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1117614A (ja) * 2011-03-17 2011-06-1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流路制御弁
JP5860748B2 (ja) * 2012-04-06 2016-02-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油路切換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7803A (zh) * 2022-03-29 2022-06-10 南通市通州区磊香利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分水阀
CN114607803B (zh) * 2022-03-29 2024-04-19 南通市通州区磊香利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分水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90182A (ja) 200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9858B (zh) 尤其是用于内燃机燃料喷射装置的高压泵
CN101755154B (zh) 用于控制压力介质流的控制阀的阀门件
CN102562208B (zh) 用于摆动马达调节器的液压阀
US20050017573A1 (en) Hydraulic device
CN1769515A (zh) 用于溅射一个可旋转靶管的阴极装置
CN1506509A (zh) 织机流体通路转换装置
US20060051223A1 (en) Hydrotransformer
EP2249026B1 (en) Hydraulic motor having radial cylinders
CN1211961A (zh) 使筒管或卷筒在心轴上移动的推进装置
CN1104558C (zh) 双缸稠料泵
EP2552601B1 (fr) Installation de revêtement intérieur d'un élément de canalisation et utilisation correspondante
CN103249948B (zh) 活塞单元
CN1285839C (zh) 阀驱动用作动器
CN103582760A (zh) 具有设置在轴内的容量控制阀的内齿轮泵液压设备
MX2011001749A (es) Accionador, válvula y método.
CN1112535C (zh) 用于润滑泵的泵芯
US20070181061A1 (en) Dispensing apparatus
CN102345554B (zh) 星形缸体液压马达
CN110039380B (zh) 一种用于周期性微沟槽结构抛光的磁性复合流体抛光装置
CN1534127A (zh) 用于处理圆形纺织品的磁力支撑的圆形扩幅器
EP3129633B1 (en) Fuel valve
CN2611101Y (zh) 一种气门研磨工具
CN100564872C (zh) 往复式泵以及往复式泵的应用
CN221075353U (zh) 一种阀头结构、切换阀
CN1765587A (zh) 具油循环装置的动力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