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4940A - 邮件服务器、移动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邮件服务器、移动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4940A
CN1504940A CNA200310118016A CN200310118016A CN1504940A CN 1504940 A CN1504940 A CN 1504940A CN A200310118016 A CNA200310118016 A CN A200310118016A CN 200310118016 A CN200310118016 A CN 200310118016A CN 1504940 A CN1504940 A CN 1504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ail
mobile communication
email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8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Խ���
越原市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504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4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Reliability checks, e.g. acknowledgments or fault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件服务器,把从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在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中发送源地址与登记地址一致的电子邮件中附加自动开封识别信息并反复发送。另外,当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到附加了自动开封识别信息的电子邮件时,自动打开该电子邮件。能高效地获得特定的电子邮件信息。

Description

邮件服务器、移动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发送到移动通信终端的邮件服务器、获得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开始使用移动电话等移动通信终端来收发电子邮件。在利用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系统中,从发送源终端向作为发送目标的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到达接收方邮件服务器,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自动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因此,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在想阅读电子邮件时,阅读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的邮件就可以了。
但是,当移动通信终端位于电波无法到达的地方时,或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被切断时,在移动通信终端无法接收电子邮件的状况下,接收方邮件服务器不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电子邮件,而是存储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中。因此,当发送紧急的电子邮件时,发送者不知道该电子邮件是否被发送,发送者可能会因不知道电子邮件是否到达移动通信终端而必须多次发送相同的邮件,另外,接收者或者向接收方邮件服务器进行查询,或者在下一邮件到达前不知道是否存储着邮件。
对这样的问题,众所周知的有当移动通信终端无法接收时,就把该情况通知发送方,如果移动通信终端为能接收电子邮件的状态,就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电子邮件的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56830号公报。
但是,在移动通信体普及的今天,如上所述,对到达移动通信终端的全部电子邮件,如果在移动通信终端无法接收时,把该意思通知发送方,则用于通知的电子邮件变得庞大,数据流量增大。即使发送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存储在接收方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状态,并不一定被打开。特别是当想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的对象是不习惯于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操作的老人和儿童时,有时会出现该老人和儿童无法阅读接收邮件的情况。另外,当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参加会议或演讲时,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常常会被断开,使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无法有效地获得来自特定对象的紧急电子邮件等信息。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高效地获得特定的电子邮件信息的邮件服务器、移动通信终端和程序。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邮件服务器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发送到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把从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的第一登记部件;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和由第一登记部件登记的登记地址比对的第一比对部件;通过第一比对部件的比对,当登记地址和发送源地址一致时,把包含该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向移动通信终端反复发送的第一发送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程序通过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发送到移动通信终端的邮件服务器执行,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把从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的第一登记功能;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和由第一登记功能登记的登记地址比对的第一比对功能;通过第一比对功能的比对,当登记地址和发送源地址一致时,把包含该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向移动通信终端反复发送的第一发送功能。
须指出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电子邮件也包含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邮件服务器和程序,能在邮件服务器上登记特定的地址,邮件服务器能反复发送把与登记的地址一致的地址作为发送源地址而包含的电子邮件。因此,移动通信终端能可靠地获得来自登记的地址的电子邮件。
另外,在所述本发明的邮件服务器中,第一登记部件按照来自移动通信终端的要求,按不同的再发送间隔把从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第一比对部件把发送源地址与不同的各再发送间隔的登记地址比对,第一发送部件把包含与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以登记了在第一比对部件的比对中一致的登记地址的再发送间隔反复发送。
同样,在所述发明的程序中,希望通过第一登记功能,按照来自移动通信终端的要求,按不同的再发送间隔把从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第一比对功能把发送源地址与不同的各再发送间隔的登记地址比对,通过第一发送功能把包含与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以登记了在第一比对功能的比对中一致的登记地址的再发送间隔反复发送。
根据这样的结构,邮件服务器能每隔不同的再发送间隔登记地址。而且,邮件服务器能把包含与登记的地址即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以登记了与该发送源地址一致的登记地址的再发送间隔反复发送。
在所述本发明的邮件服务器中,第一登记部件按照来自移动通信终端的要求,对各不同的再发送次数把从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第一比对部件把发送源地址与各不同再发送次数的登记地址比对,第一发送部件反复发送包含与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直到达到登记了在第一比对部件的比对中一致的所述登记地址的再发送次数。
同样,在所述本发明的程序中,通过第一登记功能,按照来自移动通信终端的要求,按各不同的再发送次数把从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通过第一比对功能,把发送源地址与各不同再发送次数的登记地址比对,通过第一发送功能反复发送包含与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直到达到登记了在基于第一比对功能的比对中一致的所述登记地址的再发送次数。
根据这样的结构,邮件服务器能对各不同的再发送次数登记地址。而且,邮件服务器能反复发送包含与登记的地址即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直到达到登记了与发送源地址一致的登记地址的再发送次数。
另外,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邮件服务器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发送到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把从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的第二登记部件;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和由第二登记部件登记的登记地址比对的第二比对部件;当通过第二比对部件的比对,登记地址和发送源地址一致时,在包含该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中附加成为接收该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实施自动打开该电子邮件的处理的触发器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附加部件;把附加自动开封识别信息的电子邮件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的第二发送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程序通过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发送到移动通信终端的邮件服务器执行,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把从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的第二登记功能;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和由第二登记功能登记的登记地址比对的第二比对功能;当在基于第二比对功能的比对中,登记地址和发送源地址一致时,在包含该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中附加成为接收该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实施自动打开该电子邮件的处理的触发器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附加功能;把附加自动开封识别信息的电子邮件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的第二发送功能。
根据这样的结构,邮件服务器确定自动开封的电子邮件,所以能登记电子邮件的地址。而且,邮件服务器在包含与登记的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中附加接收该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实施自动打开该电子邮件的处理的触发器的识别信息,并发送。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接收来自具有在把登记的地址作为发送源地址而包含的电子邮件中附加成为接收该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实施自动打开该电子邮件的处理的触发器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并发送的功能的邮件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从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电子邮件,当检测到电子邮件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时,自动打开电子邮件的第一自动开封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程序用接收来自具有在把登记的地址作为发送源地址而包含的电子邮件中附加成为接收该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实施自动打开该电子邮件的处理的触发器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并发送的功能的邮件服务器的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执行,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当接收从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电子邮件,检测到所述电子邮件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时,自动打开所述电子邮件的第一自动开封功能。
根据这样的结构,移动通信终端能自动打开附加自动开封识别信息的电子邮件。
另外,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接收从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电子邮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把输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的第三登记部件;从邮件服务器接收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与由第三登记部件登记的登记地址一致时,自动打开具有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的第二自动开封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程序用接收从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执行,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包括:把输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的第三登记功能;从邮件服务器接收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与由第三登记功能登记的登记地址一致时,自动打开具有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的第二自动开封功能。
根据这样的结构,移动通信终端能登记地址。而且,移动通信终端能自动打开接收的电子邮件即包含与登记的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包含实施例1的邮件发送系统的网络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和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结构图。
图3是在图1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中登记电子邮件地址时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和移动通信终端的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动作的程序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移动通信终端动作的程序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和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结构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移动通信终端动作的程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须指出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同一或相当的构成要素采用同一符号,省略了重复的说明。
图1是包含本实施例的邮件发送系统1的电子邮件收发用的网络结构的概略结构图。电子邮件收发用的网络由发送源终端10、发送方邮件服务器20、因特网等网络30、邮件发送系统1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和移动通信终端50构成。
发送源终端10是个人电脑等能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的信息中断,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存储装置、邮件的收发中使用的通信装置、鼠标或键盘等输入装置、显示器等显示装置。须指出的是,发送源终端10可以是移动电话等。
另外,发送方邮件服务器20和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是使用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或POP3(Post Office Protocolversion3)等协议,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的服务器系统。在物理上,作为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鼠标或键盘等输入装置、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硬盘等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系统(例如工作站、个人电脑)而构成。从发送源终端10发送的电子邮件通过发送方邮件服务器20和因特网等网络30到达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须指出的是,发送方邮件服务器20和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的区别是为了便于说明上的区别,如上所述,发送方邮件服务器20和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都作为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的服务器系统而起作用。
移动通信终端50是移动电话或便携式信息终端等能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的信息中断,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存储装置、邮件的收发中使用的通信装置、按键等输入装置、显示器等显示装置。
下面,说明邮件发送系统1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和移动通信终端50。须指出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把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从发送方邮件服务器20接收的给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电子邮件称作发送邮件。另外,把移动通信终端50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接收的发送邮件称作接收邮件。
图2概略地表示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和移动通信终端50在本实施例中的特征功能的结构。
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具有:地址登记部(第一登记部件、第二登记部件)41、邮件接收部42、地址比对部(第一比对部件、第二比对部件)43、标记附加部44、接收状态确认部45、邮件发送部(第一发送部件、第二发送部件)46和发送邮件存储部47。
地址登记部41把从移动通信终端50通知的用于决定实施再发送处理和自动开封处理的发送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在此,再发送处理是指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以给定的时间间隔把发送邮件重复发送。另外,自动开封处理是指移动通信终端50不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自动打开移动通信终端50接收的电子邮件。地址登记部41按照来自移动通信终端50的要求,把登记地址划分为每隔5分钟再发送第一组和每隔30分钟再发送第二组,登记电子邮件地址。
邮件接收部42把从发送源终端10发送给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电子邮件从发送方邮件服务器20通过网络30接收。然后,把接收的电子邮件即发送邮件向地址比对部43输出。
地址比对部43把地址登记部41的登记地址即登记在第一组中的登记地址和登记在第二组中的登记地址与发送邮件中的发送源地址比对。当发送源地址与登记地址一致时,地址比对部43把发送邮件向标记附加部44输出。当发送源地址与登记地址不一致时,就向邮件发送部46输出。
标记附加部44在包含与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中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向邮件发送部46输出。标记附加部44在包含与登记在第一组中的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中附加第一标记,在包含与登记在第二组中的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中附加第二标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是用于再发送处理的再发送识别信息,并且是用于自动开封处理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这样,标记附加部44作为识别信息附加部件起作用。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在接收附加它们的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50中,成为移动通信终端50实施自动打开该电子邮件的处理的触发器。
接收状态确认部45判定移动通信终端50能否接收发送邮件。接收状态确认部45例如当来自移动通信终端50的通信装置的电波强度为给定水平以上时,判定移动通信终端50为能接收邮件的状态,当为给定水平以下时,判定移动通信终端50为不能接收邮件的状态。
邮件发送部46当接收状态确认部45判定移动通信终端50的状态为能接收邮件的状态时,把发送邮件向移动通信终端50发送。另外,邮件发送部46在发送了发送邮件后,删除该发送邮件。邮件发送部46当接收状态确认部45判定移动通信终端50的状态为不能接收邮件的状态时,把发送邮件存储在发送邮件存储部47中。
另外,邮件发送部46具有再发送功能。即邮件发送部46每隔5分钟重复发送附加有第一标记的发送邮件。另外,邮件发送部46每隔30分钟重复发送附加有第二标记的发送邮件。须指出的是,邮件发送部46当从标记附加部44接收发送邮件后,经过24小时的时候,未发送发送邮件时,删除该发送邮件。
发送邮件存储部47作为所谓的邮箱起作用。即存储邮件发送部46还未发送的发送邮件。
通过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上安装用于使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实现与各自对应的功能的程序,实现上述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的地址登记部41、邮件接收部42、地址比对部43、标记附加部44、接收状态确认部45、邮件发送部46和发送邮件存储部47。该程序可以预先安装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上,也可以另外安装。
下面,说明移动通信终端50的功能上的结构。移动通信终端50如图2所示,由发送邮件接收部51、标记检测部52、接收邮件显示部53、接收邮件存储部54和自动开封通知部55构成。
发送邮件接收部51接收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发送的发送邮件。然后,把接收的发送邮件即接收邮件向标记检测部52输出。
标记检测部52判定在接收邮件中是否附加有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标记检测部52当附加有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时,把该接收邮件向接收邮件显示部53输出。标记检测部52当未附加有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时,把接收邮件向接收邮件存储部54输出。
接收邮件显示部53把从标记检测部52接收的接收邮件自动开封,在显示器上显示。即接收邮件显示部53与标记检测部52一起作为第一自动开封部件起作用。须指出的是,当用户在用移动通信终端50通话时,接收邮件显示部53在通话结束后,自动打开接收邮件。另外,当从标记检测部52连续接收多个接收邮件时,接收邮件显示部53自动打开最新的接收邮件,在显示器上显示。然后,接收邮件显示部53在关闭在显示器上显示的接收邮件时,显示之前接收的接收邮件。
接收邮件显示部53当接收邮件具有附件时,也自动打开该附件。附件的开封是在所谓的接收邮件正文的阅读结束时即关闭该接收邮件正文的窗口时打开。
另外,接收邮件显示部53也具有受理从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用户通过按键等输入装置输入的显示后面描述的接收邮件存储部54中存储的接收邮件的指示,把指示的接收邮件显示的功能。
接收邮件存储部54存储由标记检测部52未检测到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的接收邮件。另外,接收邮件存储部54存储自动开封,阅读结束的接收邮件。
自动开封通知部55对由接收邮件显示部53自动打开的接收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发送表示自动开封结束的通知。
通过在移动通信终端50上安装用于使移动通信终端50实现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功能的程序,实现上述的移动通信终端50的发送邮件接收部51、标记检测部52、接收邮件显示部53、接收邮件存储部54和自动开封通知部55。该程序可以预先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50上,也可以另外安装。
下面,说明邮件发送系统1中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和移动通信终端50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3,说明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中登记同时实施再发送处理和自动开封处理的对象的电子邮件的情形。
首先,移动通信终端50向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发送用于确定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中进行再发送处理和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和再发送处理的再发送间隔(5分钟或30分钟)信息(S10)。
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的地址登记部41如果受理来自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电子邮件地址和再发送间隔信息,就在与再发送间隔信息一致的组中把该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S11)。
下面,参照图4说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对发送邮件的处理动作。
如果从图1的发送源终端10向移动通信终端50发送电子邮件,则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的邮件接收部42通过网络30接收该电子邮件(S20)。
邮件接收部42把接收的电子邮件即发送邮件向地址比对部43输出。地址比对部43把发送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与地址登记部41中登记的登记地址比对(S21)。地址比对部43把包含与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向标记附加部44输出(S21中,“YES”)。另外,地址比对部43包含与登记地址不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向邮件发送部46输出。输出到标记附加部44的发送邮件被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S22)。此时,在包含与第一组的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中附加第一标记。另外,在包含与第二组的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中附加第二标记。由标记附加部44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的发送邮件输出到邮件发送部46。在此,接收状态确认部45判定移动通信终端50是否为可接收邮件的状态(S23)。当移动通信终端50为可接收邮件的状态时(S23中,“YES”),邮件发送部46把发送邮件向移动通信终端50发送(S24)。另外,邮件发送部46在移动通信终端50为不能接收邮件的状态(S23,“NO”),在发送邮件中未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时(S25,“NO”),在所谓的邮箱即发送邮件存储部47中存储该发送邮件(S26)。邮件发送部46当移动通信终端50为不能接收邮件的状态(S23,“NO”),为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的发送邮件时(S25,“YES”),判定是第一标记还是第二标记(S27)。邮件发送部46当在发送邮件中附加有第一标记时(S27,“YES”),把该发送邮件在5分钟后(S28)再次发送。即回到S23。另外,邮件发送部46当在发送邮件中附加有第二标记时(S27,“NO”),在30分钟后(S29)再次发送该发送邮件。即回到S23。
须指出的是,邮件发送部46在发送了发送邮件的时刻把该发送邮件删除。另外,邮件发送部46当从标记附加部44接收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的发送邮件,经过24小时后也不发送时,删除该发送邮件。
下面,参照图5说明移动通信终端50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接收到发送邮件时的移动通信终端50的动作。
邮件接收部件41如果接收到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发送的发送邮件(S30),标记检查部52就判定接收邮件中是否附加有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S31)。当在接收邮件中附加有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时(S31,“YES”),标记检查部52向接收邮件显示部53输出接收邮件。在接收邮件显示部53中,如果接收到从标记检查部52输出的接收邮件,就自动把接收邮件开封,在显示器上显示(S32)。此时,自动开封通知部55向发送源终端10发送表示自动开封结束的通知(S33)。当在接收邮件中未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时(S31”NO”),标记检查部52向接收邮件存储部件44输出接收邮件(S34)。
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自动把发送邮件发送,但是例如在再发送前,移动通信终端50访问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获得发送邮件时,移动通信终端50的动作也同样。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邮件发送系统1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和移动通信终端50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邮件发送系统1中,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中登记用于决定从移动通信终端50希望再发送处理和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对从该登记的电子邮件地址即登记地址发送的发送邮件附加用于实施再发送处理和自动开封处理的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把附加了这样的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的发送邮件反复向移动通信终端50发送。而移动通信终端50如果接收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的发送邮件,就自动打开接收的发送邮件。
如上所述,因为通过电子邮件地址决定应该进行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所以例如与对全部的发送邮件实施再发送处理时相比,邮件发送系统1的信息流量减少。另外,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对从地址登记部41的登记地址发送的电子邮件进行再发送处理,所以移动通信终端50能迅速准确地获得把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的登记地址作为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终端50对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实施自动开封处理,所以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用户能立刻阅读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邮件发送系统1,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用户能高效获得包含登记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电子邮件的信息。
移动电话等移动通信终端通过老人或儿童拿着,具有该老人或儿童能与家人联系的优点。但是,老人或儿童有时不习惯移动通信终端的操作。因此,在基于以往的接收方接收方邮件服务器和移动通信终端的邮件发送系统中,即使家人对老人或儿童拿着的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电子邮件,也有可能无法阅读。
另外,当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参加会议或演讲时,该用户考虑移动通信终端的操作对周围的影响,常常切断移动通信终端的电源。因此,即使对参加会议或演讲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发送电子邮件,也有可能无法阅读。
而在本实施例的基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和移动通信终端50的邮件发送系统1中,把来自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中登记后,如果让老人或儿童拿着移动通信终端50,则家人如果发送电子邮件,就在老人或儿童拿着的移动通信终端50的显示器上自动显示该电子邮件。因此,对不习惯于移动通信终端50的操作的老人或儿童,也能可靠地传递信息。
另外,即使在会议或演讲中切断了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电源,如果会议结束后,接通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电源,移动通信终端50就接收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再发送的电子邮件,自动开封。因此,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用户在会议结束后,能可靠获得来自特定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电子邮件信息。即使在会议或演讲中接通电源,来自登记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中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电子邮件由移动通信终端50自动打开,在显示器上显示,所以例如用礼貌模式,通过把电子邮件的接收音消除,使移动通信终端50的操作等不会对会议或演讲造成麻烦,能获得来自特定的对象的电子邮件的信息。
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能按照来自移动通信终端50要求,以不同的时间间隔发送进行再发送处理的发送邮件,即对进行再发送处理的发送邮件附加优先级,所以移动通信终端50的用户能更快获得来来自优先级高的对象的电子邮件。
下面说明实施例2。图6表示实施例2的邮件发送系统2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和移动通信终端70的功能结构图。
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具有再发送地址登记部61、邮件接收部62、地址比对部63、标记附加部64、接收状态确认部65、邮件发送部66、发送邮件存储部67。
邮件接收部62、地址比对部63、接收状态确认部65、发送邮件存储部67分别相当于实施例1的邮件接收部42、地址比对部43、接收状态确认部45、发送邮件存储部47。
再发送地址登记部61把为了决定用于实施再发送处理的发送邮件而从移动通信终端70通知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再发送用登记地址而登记。须指出的是,再发送用登记地址按照来自移动通信终端70的要求,分为每隔5分钟再发送发送邮件的第一组和每隔30分钟再发送发送邮件的第二组登记。
标记附加部64在包含与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中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在此,标记附加部64在包含与第一组的再发送用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中附加每隔5分钟实施再发送的第一标记。标记附加部64在包含与第二组的再发送用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中附加每隔30分钟实施再发送的第二标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作为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用于实施再发送处理的识别信息起作用。
通过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中安装用于实现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功能的程序,实现上述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的再发送地址登记部61、邮件接收部62、地址比对部63、标记附加部64、接收状态确认部65、邮件发送部66、发送邮件存储部67。该程序可以预先安装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上,也可以另外安装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上。
移动通信终端70具有发送邮件接收部71、接收邮件显示部72、接收邮件存储部73、自动开封通知部74、自动开封地址登记部(第3登记部件)75、邮件分配部76。
自动开封地址登记部75受理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向移动通信终端70发送的发送邮件中用于决定实施自动开封处理的发送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登记。自动开封地址登记部75把受理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登记。
发送邮件接收部71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接收发送邮件。发送邮件接收部71把接收的发送邮件即接收邮件向邮件分配部76输出。
接收邮件存储部73存储接收邮件。接收邮件存储部73当用自动开封地址登记部75把电子邮件地址作为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而登记时,生成存储从该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发送的接收邮件的第一文件夹和存储从该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以外发送的接收邮件的第二文件夹。
邮件分配部76把接收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和自动开封地址登记部75中登记的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比对。邮件分配部76把包含与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接收邮件向接收邮件存储部73的第一文件夹输出。另外,邮件分配部76把包含与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不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接收邮件向接收邮件存储部73的第二文件夹输出。
接收邮件显示部72自动打开接收邮件存储部73的第二文件夹中存储的接收邮件,在显示器上显示。即接收邮件显示部72与邮件分配部76一起作为第二自动开封处理部件起作用。另外,接收邮件显示部72也具有受理从移动通信终端70的用户通过按键等输入装置输入的显示后面描述的接收邮件存储部73的第一文件夹中存储的接收邮件的指示,显示所指示的接收邮件的功能。自动开封通知部74相当于实施例1的自动开封通知部55。
通过在移动通信终端70上安装用于实现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功能的程序,实现上述的移动通信终端70的发送邮件接收部71、接收邮件显示部72、接收邮件存储部73、自动开封通知部74、自动开封地址登记部75、邮件分配部76。该程序可以预先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70上,也可以另外安装。
下面,说明实施例2的伴随着用于决定实施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登记和用于决定实施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登记的移动通信终端70以及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的动作。
用于决定实施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登记在移动通信终端70中。即在移动通信终端70中,如果用按键等输入装置输入用于决定实施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自动开封地址登记部75就把该电子邮件地址作为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受理。据此,用于实施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登记在自动开封地址登记部75中。此时,接收邮件存储部73生成第二文件夹。
用于决定实施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登记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中。伴随着登记的移动通信终端70和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的动作与实施例1时同样。即移动通信终端50向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通知用于决定实施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登记该电子邮件地址。
另外,把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接收的电子邮件即发送邮件发送之前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的动作除了附加在发送邮件中的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只作为实施再发送处理的识别信息起作用以外,与实施例1时同样。
下面,参照图7,说明接收了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发送的发送邮件时的移动通信终端70的动作。
如果发送邮件接收部71接收到发送邮件(S40),就向邮件分配部76输出。邮件分配部76把接收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和自动开封地址登记部75的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比对(S41)。邮件分配部76把包含与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接收邮件向接收邮件存储部73的第二文件夹输出。如果在第二文件夹中存储接收邮件,接收邮件显示部72就自动打开该接收邮件,在显示器上显示(S42)。此时,自动开封通知部74向发送源终端10发送表示自动开封的通知(S43)。另外,具有与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不同的发送源地址的接收邮件存储在接收邮件存储部73的第一文件夹中(S44)。
下面,说明实施例2的邮件发送系统2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和移动通信终端70的作用和效果。
在实施例2的邮件发送系统2中,把用于决定进行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再发送用登记地址登记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中。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当接收的电子邮件即发送邮件的发送源地址与再发送用登记地址一致时,把包含该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以给定时间间隔反复向移动通信终端70发送。因此,移动通信终端70能可靠获得从特定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的电子邮件。
另外,移动通信终端70能把用于决定进行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登记。而且,移动通信终端70当接收的电子邮件即接收邮件的发送源地址与自动开封用登记地址一时,自动打开该接收邮件。因此,移动通信终端70的用户能在获得该电子邮件时可靠地阅读来自特定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电子邮件。
如上所述,能把用于决定进行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中登记,把用于决定进行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在移动通信终端70中登记,所以在由接收方邮件服务器60和移动通信终端70构成的邮件发送系统2中,能划分实施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和实施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
以上说明了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两个实施例。例如,再发送的再发送间隔为5分钟或30分钟,但是作为再发送间隔,并不局限于5分钟或30分钟,也可以是10分钟。另外,按再发送间隔的不同把应该进行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分组,但是也可以象只进行1次再发送的电子邮件和进行再发送直到到达的电子邮件那样,按再发送的次数不同分组。在所述两个实施例中,实施例1的邮件发送部46和实施例2的邮件发送部66从接收再发送的电子邮件后,经过24小时后删除,但是没必要局限于24小时,例如可以是12小时或48小时等。
另外,在实施例1中,如果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的地址登记部41中登记电子邮件地址,就在发送邮件中附加共同实施再发送处理和自动开封处理的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但是,也可以分为决定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和决定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登记。此时,可以在把决定再发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发送源地址而包含的发送邮件中附加实施再发送处理的标记,在把决定自动开封处理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发送源地址的发送邮件中附加实施自动开封处理的标记。此时,移动通信终端当检测到实施自动开封处理的标记时,就自动打开接收邮件。
而且,在实施例1中,虽然接收方邮件服务器40在发送邮件中附加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作为自动开封识别信息,但是并不局限于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这样的标记。例如,也可以在电子邮件的正文和标题中插入“自动开封”等文字。此时,移动通信终端50从正文或标题中检测“自动开封”这一文字,当检测到该文字时,可以自动打开包含有该文字的发送邮件。

Claims (6)

1.一种邮件服务器,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的第一登记部件;
比对发给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和由所述第一登记部件登记的所述登记地址的第一比对部件;和
通过所述第一比对部件的比对,当所述登记地址和所述发送源地址一致时,向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反复发送包含该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的第一发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登记部件按照来自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要求,以不同的再发送间隔把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所述第一比对部件把所述发送源地址与按所述不同的再发送间隔的登记地址进行比对;所述第一发送部件以登记了在所述第一比对部件的比对中一致的所述登记地址的再发送间隔来反复发送包含与所述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登记部件按照来自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要求,按各不同的再发送次数把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所述第一比对部件把所述发送源地址与按所述不同的再发送次数的登记地址比对;所述第一发送部件反复发送包含与所述登记地址一致的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直到达到登记了在所述第一比对部件的比对中一致的所述登记地址的再发送次数。
4.一种邮件服务器,把发给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通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的第二登记部件;
比对发给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和由所述第二登记部件登记的所述登记地址的第二比对部件;
当通过所述第二比对部件的比对,所述登记地址和所述发送源地址一致时,在包含该发送源地址的电子邮件中附加成为接收该电子邮件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实施自动打开该电子邮件的处理的触发器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附加部件;和
向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发送附加了所述自动开封识别信息的电子邮件的第二发送部件。
5.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接收来自邮件服务器的电子邮件,该邮件服务器具有:在把登记的地址作为发送源地址而包含的电子邮件中,附加作为接收该电子邮件的移动通信终端实施自动打开该电子邮件的处理的触发器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而发送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电子邮件,当检测到所述电子邮件的自动开封识别信息时,自动打开所述电子邮件的第一自动开封部件。
6.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接收从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电子邮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所输入的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而登记的第三登记部件;
当从所述邮件服务器接收的电子邮件中包含的发送源地址与由所述第三登记部件登记的登记地址一致时,自动打开包含该发送源地址的所述电子邮件的第二自动开封部件。
CNA200310118016A 2002-11-20 2003-11-20 邮件服务器、移动通信终端 Pending CN15049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36864A JP2004172983A (ja) 2002-11-20 2002-11-20 メールサーバ、移動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36864/2002 2002-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4940A true CN1504940A (zh) 2004-06-16

Family

ID=32212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18016A Pending CN1504940A (zh) 2002-11-20 2003-11-20 邮件服务器、移动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49507B2 (zh)
EP (1) EP1422953B1 (zh)
JP (1) JP2004172983A (zh)
CN (1) CN1504940A (zh)
DE (1) DE60304805T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086A (zh) * 2013-01-29 2014-08-06 发那科株式会社 通过电子邮件来发送机械或控制装置的信息的控制装置
CN106663067A (zh) * 2014-08-18 2017-05-10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联络系统
CN115037714A (zh) * 2022-03-17 2022-09-09 来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rpa和ai的邮件触发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4140A (ja) * 2003-03-05 2004-09-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放送受信装置
US8005462B2 (en) * 2004-02-17 2011-08-23 Teamon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retrieving electronic mail
JP4381932B2 (ja) 2004-08-31 2009-12-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電子メール同報配信装置
US9237102B2 (en) * 2004-09-08 2016-01-12 Cradlepoint, Inc. Selecting a data path
US20070254727A1 (en) * 2004-09-08 2007-11-01 Pat Sewall Hotspot Power Regulation
US8732808B2 (en) * 2004-09-08 2014-05-20 Cradlepoint, Inc. Data plan activation and modification
US8477639B2 (en) 2004-09-08 2013-07-02 Cradlepoint, Inc. Communicating network status
US8249052B2 (en) * 2004-09-08 2012-08-21 Cradlepoint, Inc. Automated access of an enhanced command set
US7962569B2 (en) * 2004-09-08 2011-06-14 Cradlepoint, Inc. Embedded DNS
US9294353B2 (en) * 2004-09-08 2016-03-22 Cradlepoint, Inc. Configuring a wireless router
US9584406B2 (en) * 2004-09-08 2017-02-28 Cradlepoint, Inc. Data path switching
US9232461B2 (en) * 2004-09-08 2016-01-05 Cradlepoint, Inc. Hotspot communication limiter
US20090172658A1 (en) * 2004-09-08 2009-07-02 Steven Wood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US7764784B2 (en) * 2004-09-08 2010-07-27 Cradlepoint, Inc. Handset cradle
JP4575097B2 (ja) * 2004-09-28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電子メール課金システム及び電子メール課金方法
US8644272B2 (en) * 2007-02-12 2014-02-04 Cradlepoint, Inc. Initiating router functions
US9021081B2 (en) * 2007-02-12 2015-04-28 Cradlepoin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individualized network usage data in a personal hotspot wireless network
JP5466021B2 (ja) * 2010-01-12 2014-04-09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通報装置
US9998415B1 (en) * 2014-07-25 2018-06-12 Google Llc Immediate communication mode for email convers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0535A (en) 1992-08-14 1996-08-27 Seiko Communications Holding N.V. Bank balance notification by wristwatch pager
US5742905A (en) * 1994-09-19 1998-04-21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nternetworking
US5995597A (en) 1997-01-21 1999-11-30 Woltz; Robert Thomas E-mail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WO1998037680A2 (en) 1997-02-25 1998-08-27 Intervoice Limited Partnership E-mail server for message filtering and routing
US6049323A (en) 1998-09-04 2000-04-11 Motorola, Inc. Information message display method
US7349907B2 (en) * 1998-10-01 2008-03-25 Onepi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business contact information in a computer system
JP2001156830A (ja) 1999-11-29 2001-06-08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メールシステム
US7136634B1 (en) 1999-12-22 2006-11-14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predetermined messages automatically
US6801962B2 (en) * 2000-07-26 2004-10-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ata output system, mobile terminal, data output method, data output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data output program
JP2002084307A (ja) * 2000-09-08 2002-03-22 Omron Corp メール転送装置および方法、メール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メール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メール転送システム
CN1355499A (zh) 2000-11-30 2002-06-2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的处理方法
JP3866506B2 (ja) 2000-12-04 2007-01-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電子メールの配信制御方法及びメールサーバ
US20020087647A1 (en) * 2000-12-28 2002-07-04 Pitney Bowes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rrect recipient for an undeliverable e-mail message
JP4712196B2 (ja) * 2001-01-16 2011-06-29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及び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記録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2259869A (ja) * 2001-03-01 2002-09-13 Fujitsu Ltd 携帯機器制御方法、icカード不正使用防止方法、携帯機器の設定を変更するプログラム及びicカード不正使用防止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4859276B2 (ja) * 2001-03-21 2012-01-25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US7174368B2 (en) * 2001-03-27 2007-02-06 Xante Corporation Encrypted e-mail reader and responder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4567228B2 (ja) * 2001-03-30 2010-10-20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及び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記録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50108520A1 (en) * 2002-06-12 2005-05-19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network system, recording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US7127491B2 (en) * 2002-07-23 2006-10-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mote command serve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086A (zh) * 2013-01-29 2014-08-06 发那科株式会社 通过电子邮件来发送机械或控制装置的信息的控制装置
US11399001B2 (en) 2013-01-29 2022-07-26 Fanuc Corporation Controller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machine or controller via e-mail
CN106663067A (zh) * 2014-08-18 2017-05-10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联络系统
CN106663067B (zh) * 2014-08-18 2020-01-07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联络系统
CN115037714A (zh) * 2022-03-17 2022-09-09 来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rpa和ai的邮件触发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22953A3 (en) 2004-07-07
EP1422953B1 (en) 2006-04-26
JP2004172983A (ja) 2004-06-17
DE60304805D1 (de) 2006-06-01
US7149507B2 (en) 2006-12-12
US20040152449A1 (en) 2004-08-05
EP1422953A2 (en) 2004-05-26
DE60304805T2 (de) 200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04940A (zh) 邮件服务器、移动通信终端
CN1791867A (zh) 具有自动确定主动提供的电子邮件功能的通信设备
US2008000171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 management
CN1194315C (zh) 跟踪基于互联网的即时消息传送系统的活动用户在线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AU2011230610B2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remote contact list
CN1933458A (zh) 对电子邮件消息在递送之后的表示进行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2007029078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oup messaging
US20070115991A1 (en) Multi-modal auto complete function for a connection
WO2007149526A2 (en) Group management and messaging
CN1751336A (zh) 用于显示和回复电子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79849A (zh) 即时通讯系统中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581192A (zh) 用于投递时间敏感电子邮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746914A (zh) 将电子邮件消息组织成会话
CN1941748A (zh) 一种群组消息发送方法及发送客户端和系统
CN1941767A (zh) 一种即时通信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73275C (zh) 设置信息终端中的通信参数的装置和方法
CN1806237A (zh) 用于对未经请求消息的敲门信号通知的系统和方法
CN1805413A (zh) 拦截用户的即时消息登录信息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实现方法
CN1503181A (zh) 发布邮件地址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
CN1855835A (zh) 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
CN1628290A (zh) 邮件到达通知系统与邮件递送设备
CN1293851A (zh) 移动终端和数据传输方案
JP4857246B2 (ja) 承認装置、承認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350398C (zh) 自动回复电子邮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859389A (zh) 一种提高电子邮件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