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7394A - 图像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7394A
CN1497394A CNA2003101017016A CN200310101701A CN1497394A CN 1497394 A CN1497394 A CN 1497394A CN A2003101017016 A CNA2003101017016 A CN A2003101017016A CN 200310101701 A CN200310101701 A CN 200310101701A CN 1497394 A CN1497394 A CN 1497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etallic sleeve
flange
heat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017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植川英治
伊泽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A2003101017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97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497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7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具有金属层的环状薄膜、用于提高该薄膜的温度的机构、用于防止该薄膜偏移的限制构件、及设于该薄膜与上述限制构件的接触部的润滑部,由来自该薄膜的热对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进行加热。这样,可防止具有金属层的薄膜端部的破损,而且使薄膜的驱动容易。

Description

图像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作为加热定影装置的图像加热装置,用于在复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由成像处理部按转印方式或直接方式形成承载到记录材料(转印材料、打印用纸、感光纸、静电记录纸等)的未定影调色剂像通过作为加热构件与加压构件的压接部的加热辊隙部从而在记录材料上作为固着图像进行热定影处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广泛地使用所谓的热辊方式的加热定影装置,该装置通过使承载了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材料通过由相互压接地回转的、作为加热构件的定影辊与作为加压构件的加压辊的压接形成的加热辊隙部(定影辊隙部)而进行加热定影。
在热辊方式的加热定影装置中,作为加热构件的定影辊利用设于加热铝空心金属芯的内部的卤灯的辐射热从金属芯内部进行使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熔化所需的足够的加热。为了使空心金属芯具有机械强度,厚度需要为0.5mm~4.0mm左右,具有大的热容量。为此,在预备时需要将定影辊预备加热到预定温度。
另外,特别提出在预备时不向加热定影装置供给电力、快速起动性和节能性优良的薄膜加热方式的加热定影方法的一例并加以实用化。
即,在基板使用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的陶瓷加热器与加压辊之间夹持耐热性的厚度小的树脂膜(以下记为定影薄膜)并形成压接辊隙部(定影辊隙部),在该定影薄膜与加压辊之间导入形成承载了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材料,与定影薄膜一起夹持输送。经由定影薄膜对记录材料提供陶瓷加热器的热能,同时,接受在定影辊隙部的加压力,在记录材料上使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
使用这样的薄膜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打印机·复印机等各种图像形成装置根据加热效率的大小和上升速度,与现有技术的使用热辊等进行加热定影的方式相比具有不需要待机过程中的预备加热和等候时间的缩短化等许多优点。
图8为示出使用树脂制定影薄膜的加热定影装置的纵向构成的大致示意图。符号10为作为加热构件的定影构件组件,为由基板使用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的陶瓷加热器等加热器11、将该加热器11保持于下表面侧的绝热撑条支架12、松动地外嵌于该绝热撑条支架12的圆筒状的树脂剂定影薄膜43、在该定影薄膜43的左右两端部侧嵌合于绝热撑条支架12地配置的薄膜端部限制凸缘45等构成的组装体。
在薄膜端部限制凸缘45中,符号45a为在薄膜端部限制凸缘45的外面侧一体地凸出地设置的弹簧支座部分,符号45b为在薄膜端部限制凸缘45的内面侧一体地凸出设置的薄膜端部支承部分。薄膜端部支承部分45b插入到薄膜端部的内侧,从内侧支承薄膜端部。
符号20为作为加热构件的耐热性·弹性加压辊。加压辊20由金属芯21和弹性层22构成,在图中未示出的装置机座的左右侧板间可自由回转地由轴承保持地配置金属芯21的两端部。符号25为固定到加热辊金属芯的一端部侧的加压辊回转驱动齿轮。
定影构件组件10在上述加压辊20的上侧使加热器11侧朝下地和加压辊20并列排列配置,使左右两端部侧的薄膜端部限制凸缘45的弹簧支座部分45a成为由加压弹簧16按预定的推压力地克服加压辊20的弹性从而对定影构件组件10的整体加压的状态。
这样,加热器11的朝下的表面相对加压辊20的上表面夹住定影薄膜43来克服加压辊20的弹性地压接,并在定影薄膜43与加压辊20之间形成预定宽度的定影辊隙部N。在定影辊隙部N,由加压力将定影薄膜43夹于加热器11与加压辊20之间,从而使其挠曲,成为紧密接合于加热器11的加热面的状态。
加压辊20从图中未示出的驱动系统经由驱动齿轮25传递驱动力而受到回转驱动。当加压辊20受到回转驱动时,由定影辊隙部N的摩擦力使圆筒状的定影薄膜43一边以其内面在定影辊隙部N紧密接触于加热器11的朝下的表面地滑动,一边成为绕绝热撑条支架12外周的从动回转状态。加热器11由通电发热,并调整为预定的定影温度。
加压辊20受到回转驱动,与此相随,定影薄膜43从动回转,在加热器11温度调整为预定的定影温度的状态下,在作为定影薄膜43与加压辊20的压接部的定影辊隙部N导入形成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夹持输送定影辊隙部N,经由定影薄膜43将加热器11的热能提供给记录材料,同时,接受定影辊隙部N的加压力,将未定影调色剂像热压定影到记录材料面。
圆筒状定影薄膜43在纵向左右的加压力因部件公差等而变得不均衡的场合,另外,当圆筒状定影薄膜的外径形状的差或纵向的厚度不均等产生影响时,回转动作时受到朝轴向偏移的力,朝左右任一方向移动。为了限制该轴向的偏移,需要使圆筒状定影薄膜43的端面抵接于凸缘构件等限制构件而受到限制的构成。薄膜端部限制凸缘45为出于该目的的限制构件,随着加压辊20的回转驱动而从动回转的定影薄膜43在其回转状态下即使产生朝轴向(定影薄膜纵向)即朝加热器11或绝热撑条支架12的纵向左右方向偏移的现象,其偏移通过定影薄膜43的左侧端面或右侧端面受该侧的薄膜端部限制凸缘15的内表面阻挡而受到限制。
如上所述,在薄膜加热方式的加热定影装置中,在不是使用树脂制定影薄膜作为定影薄膜而是使用将高导热性更优良的金属形成为基体层的金属制的薄壁套筒的场合,定影性能提高,也可充分地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
然而,如在上述薄膜加热方式的加热定影装置中为了提高导热效率而使用高导热性的金属制的套筒代替树脂制定影薄膜,则存在以下说明的问题。
即,在使用上述图8所示的形状的端部限制凸缘45作为金属制套筒的端部限制凸缘的场合,金属制套筒端部成为从内表面由凸缘支承的构成。如回转动作时套筒朝单侧偏而抵接于凸缘,则金属套筒端面以喇叭状扩大端部外径地接受外力。在偏向纵向端部的力较大时,更明显地变形成喇叭状,进一步由套筒端面与凸缘的滑动摩擦和在定影辊隙部的弯曲疲劳导致端部龟裂或破损。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还可考虑将金属制套筒的基体层壁厚形成得较厚,强化撕裂力,但由于热容量变大,所以,加热器上升到预定温度的上升时间推迟,不理想。
另外,如套筒的厚度变大,则用于使金属制套筒紧密接触于加热器表面的弹性变形变困难,获得加热定影所需要的定影辊隙部宽度变困难。
因此,在金属套筒保持为薄壁的状态而且由与端部限制凸缘的抵接避免扩大成喇叭状,所以如图9、图10A和10B所示,与金属制套筒13的外表面接触,需要相对偏移力使用朝金属制套筒13的内表面方向施加应力的构成的端部限制凸缘15。
图9、图10A和图10B所示的端部限制凸缘15具有在凸缘外表面侧一体凸出地设置的弹簧支座部分15a、在凸缘内表面侧一体凸出地设置的切口圆环保护部15b的外侧支承型凸缘。弹簧支座部分15a与上述图8的薄膜端部限制凸缘45的弹簧支座部分45a同样地支承加压弹簧16。切口圆环保护部15b在内侧接收金属制套筒13的端部,切口圆环保护部15b的内表面与金属制套筒的端部外表面接触,从而相对金属制套筒的纵向的移动限制金属制套筒朝外表面方向凸出。其它装置的构成与上述图8的装置相同。
然而,即使在使用这样的外部支承型的端部限制凸缘15的场合,也存在以下所示的问题。
即,在上述外部支承型端部限制凸缘15中,金属制套筒13的端部的外周面与端部限制凸缘的切口圆环保护部15b的内表面滑动摩擦。金属制套筒13由与加压辊20的摩擦的作用从动回转,但当套筒外表面与端部限制凸缘的摩擦力随着长期使用经过等而变大时,加压辊20的驱动扭矩变大,或产生回转不均,在严重的场合,产生扭曲打滑等问题,从而导致定影后图像紊乱、记录材料的输送性混乱。
进而,作为另一个问题,在金属制套筒13朝单侧偏移的场合,套筒端面与端部限制凸缘15的抵接面滑动摩擦。端部限制凸缘15通常出于将加热器的热进行隔断的目的或为了防止作为偏移对策而施加于套筒上的偏压产生的电流的泄漏,多由绝缘性、耐热性的树脂形成。因此,如金属制的锐利的套筒端面与树脂制的凸缘滑动摩擦,则树脂由金属切削,产生磨损粉,在抵接面产生槽。如在金属制套筒15的端面存在毛刺或台阶,则套筒端面使树脂的切削进一步进行。这不仅增大驱动扭矩,而且导致金属套筒端面的龟裂和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具有金属层的薄膜端部的破损而且使得薄膜的驱动容易的图像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该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具有金属层的环状薄膜、用于提高该薄膜的温度的机构、用于限制该薄膜的偏斜移动的限制构件、及设于该薄膜与该限制构件的接触部的润滑部,由来自该薄膜的热对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通过以下说明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大致构成图。
图2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大致构成图。
图3为图像加热装置的纵向大致构成图。
图4A为示出第1实施例的端部限制凸缘的大致构成图。
图4B为示出图4A的4B-4B断面的图。
图5A为示出第2实施例的端部限制凸缘的大致构成图。
图5B为示出图5A的5B-5B断面的图。
图6为示出回转型圆筒凸缘盖的大致构成图。
图7为示出发热电阻层一体型的金属制套筒的大致构成图。
图8为现有的加热定影装置的纵向大致构成图。
图9为使用金属制套筒的加热定影装置的纵向大致构成图。
图10A为示出端部限制凸缘的正面的大致构成图。
图10B为示出端部限制凸缘的侧面的大致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1实施例
(1)图像形成装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大致构成图,首先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
符号1为感光鼓,在铝或镍等的圆柱状的基板上形成有机光导电(OPC)、非晶Se、非晶Si等感光材料。
感光鼓1被朝箭头方向驱动回转,其表面由作为带电装置的带电辊2均匀地带电。
然后,由激光扫描仪3相应于图像信息实施由受到通/断控制的激光束L进行扫描曝光,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4作为调色剂像显影、可视化。作为显影方法,使用跳跃显影法、2成分显影法、FEED显影法等,大多组合图像曝光和反转显影加以使用。
可视化的调色剂像由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5从感光鼓1上转印到按预定的时刻输送的记录材料P上。在这里,使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位置与记录材料的前端的写出位置一致地由顶部传感器8检测记录材料的前端,校准时刻。按预定的时刻输送的记录材料P由感光鼓1和转印辊5按一定的加压力夹持输送。转印了该调色剂像的记录材料P被输送到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加热定影装置6,作为永久图像定影。
另一方面,残存于感光鼓1上的转印残余的残留调色剂由清扫装置7从感光鼓1表面除去。另外,符号9为设于加热定影装置6内的排纸传感器,为当纸在顶部传感器8与排纸传感器9之间发生卡纸等时用于对其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2)加热定影装置
图2为示出加热定影装置6的横断面的示意构成图,图3为示出加热定影装置的纵向的构成的示意图。该加热定影装置6基本上为在上述的图9、图10A和10B的薄膜加热方式的加热定影装置中使用金属制套筒13作为定影薄膜(加热定影用回转体)、使用外部支承型的端部限制凸缘作为端部限制凸缘的装置,所以,对相同的构成部件、部分采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1)加热器
加热器11通过接触于金属制套筒13的内表面而进行辊隙部N的加热。在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的作为基体材料的高绝缘性陶瓷基板11a的表面按厚约10μm、宽约1~5mm左右由网板印刷等沿纵向涂覆Ag/Pd(银钯)、RuO2、Ta2N等的通电而发热的发热部即通电发热电阻层11b。或者,也可在金属制基板上按顺序叠层地形成绝缘层、通电发热电阻层。加热器11为用于提高金属制套筒13的温度的机构。
在陶瓷基板11a的背面配置用于检测相应于通电发热电阻层11b的发热而升温了的陶瓷基板的温度的热敏电阻等温度检测元件14。通过相应于该温度检测元件14的信号适当地控制从处于纵向端部的图中未示出的电极部施加到通电发热电阻层的电压的占空比和波数等,从而将定影辊隙部N内的调节温度保持一定,进行对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所需要的加热。另外,在加热器11与金属制套筒13相接的面,设置可经受与金属制套筒的滑擦的薄层的玻璃涂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等润滑性树脂层等的保护层。
绝热撑条支架12固定加热用加热器11,防止朝与辊隙部相反方向的散热,同时,对金属制套筒13的回转进行导向,由刚性、耐热性、绝热性、耐磨性等优良的、液晶聚合物、酚醛树脂、PPS、PEEK等树脂材料形成。
2)金属制套筒
为了可快速起动,将总厚200μm以下且具有耐热性、高导热性的SUS、Al、Ni、Cu、Zn等纯金属或合金作为基体层形成作为具有金属层的环状薄膜的金属制套筒13。
另外,作为具有对构成长寿命的加热定影装置足够的强度、耐久性优良的金属制套筒,需要总厚20μm以上的厚度。因此,作为金属制套筒13的总厚度,20μm以上200μm以下最佳。
进而,为了防止偏移和确保记录材料的分离性,在表层混合或单独地被覆PTFE(聚四氟乙烯)、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FEP(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CTFE(聚氯三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等氟树脂、有机硅树脂等脱模性良好的耐热树脂,形成脱模性层。
作为被覆方法,可在对金属制套筒13的外表面进行腐蚀处理后浸没脱模性层,或进行粉体喷涂等涂覆。或者,也可为将形成为管状的树脂覆盖到金属制套筒13的表面的方式。或者,也可为对金属制套筒13的外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后涂覆作为粘结剂的底层、被覆脱模性层的方法。另外,也可在金属制套筒13的内表面形成润滑性、耐磨性优良的氟树脂、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等树脂层。
在定影辊隙部N,由利用定影构件组件10的加压弹簧16·16的加压力将金属制套筒13夹于加热器11与加压辊20之间产生挠曲,成为紧密接触于加热器11的加热面的状态。
3)加压构件
作为加压构件的弹性加压辊20为在SUS、SUM、Al等金属制金属芯21外侧将有机硅橡胶或氟橡胶等耐热橡胶或有机硅橡胶发泡而形成的弹性层22构成的弹性辊。也可在其上形成PFA、PTFE、FEP等脱模性层23。
作为加压构件的加压辊20由设于金属芯21端部的驱动齿轮25朝图2的箭头方向驱动回转。随着该加压辊20的回转驱动,金属制套筒13在与加压辊20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从动回转。另外,通过使得氟类或有机硅类的耐热性油脂等润滑剂存在于金属制套筒13与加热器11之间,从而可使摩擦阻力较小,进行平稳的回转。
记录材料P沿着耐热性的定影入口导向件24输送到定影辊隙部N内。记录材料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由来自金属制套筒13的热量加热,此后从定影辊隙部排出的记录材料P被引导至耐热性的图中未示出的定影排纸导向构件,排出到排出托盘。
4)端部限制凸缘
用于限制金属制套筒13的偏移(朝与金属制套筒的回转移动方向直交的方向的移动)的限制构件即端部限制凸缘50如上所述,为限制金属制套筒13的纵向的偏移的构件。在为了防止作为加热构件的定影构件组件10的热量散失到外部地绝热和进而作为偏移对策等对金属制套筒13施加偏压的场合,电流不从端部限制凸缘50泄漏地由PPS、液晶聚合物、酚醛树脂等绝缘性耐热树脂成形端部限制凸缘。
图4B为示出端部限制凸缘50的断面构成的大致图,图4A为示出从箭头A方向观看的大致图。
端部限制凸缘50为具有在凸缘外表面侧一体凸出地设置的弹簧支座部分50a和一体凸出地设置于凸缘内表面侧的切口圆环保护部50b的外部支承型凸缘。弹簧支座部分50a与上述图8的端部限制凸缘45的弹簧支座部分45a同样地支承加压弹簧16。切口圆环保护部50b在其内侧接受金属制套筒13的端部,切口圆环保护部50b的内表面通过与金属制套筒的端部外表面接触,从而相对金属制套筒的纵向的移动限制金属制套筒朝外表面方向鼓出。即,端部限制凸缘50为覆盖金属制套筒13端部的外周面的盖状。此外,该端部限制凸缘50被固定。
另外,相对在金属制套筒13的端部的偏移,在套筒内表面方向受到应力,为了具有端部不扩展成喇叭状地加强的功能,在图4B所示凸缘的断面图中,金属制套筒13的抵接面50c相对铅直方向朝金属制套筒13的方向形成为锥形。该锥的角度∠R即使为0°(铅直方向),如金属套筒端部不扩展成喇叭状则没有问题。进而,如锥角度∠R过大,则还存在金属制套筒13相对偏斜力朝内表面方向弯曲的危险性,所以,最好锥的角度在0°以上、不到45°。另外,抵接面50c也可用R形状代替锥形。即,端部限制凸缘50具有作为由金属制套筒13的偏移将金属制套筒13端部朝金属制套筒13的内侧引导的导向部的抵接面50c。
作为本发明课题,为了减少金属制套筒13与端部限制凸缘50的滑动摩擦部的摩擦力,抑制抵接面50c的切削,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端部限制凸缘50的插入金属制套筒13的部分(图4A和图4B的箭头X部分),作为滑动机构,涂覆滑动性、润滑性优良的耐热油脂17。即,在金属制套筒13与端部限制凸缘50的接触部设置作为润滑部的油脂17,该油脂17至少存在于金属制套筒13端部的外周面与端部限制凸缘50之间和存在于金属制套筒13端部的边缘与端部限制凸缘50之间。此外,油脂17沿整个端部限制凸缘50内周面设置,但为了使油脂的涂覆部分明确,在图4B中仅示出图4A的4B-4B断面的油脂。
作为油脂17的种类,能够经受由来自加热器11的热导致的升温的、耐热性的氟类油脂或有机硅类油脂较适合。
油脂的涂覆方法在将端部限制凸缘50覆盖到金属制套筒13之前预先涂覆到插入部分。或者,也可在金属制套筒13的端面涂覆。
油脂的涂覆量过少时,长期使用过程中油分枯竭,损害润滑功能,相反,当过多时,在金属制套筒13的回转过程中朝周围扩展,或由走纸发生的纸的纸粉等异物易于累积,所以,最好单位面积在5mg以上30mg以下。
(3)与现有例的比较
下面,对于作为本实施例的代表例的、将耐热性的含氯油脂17涂覆到端部限制凸缘50的类型(记为具有油脂涂覆)和作为现有技术例的、未涂覆油脂的类型(记为无油脂涂覆),分别组装到加热定影装置中,进行长期走纸时的加压辊20的驱动扭矩和端部限制凸缘50的抵接面的切削的比较。关于驱动扭矩,比较耐久初期与30万张耐久走纸后的情况,关于端部限制凸缘50的切削比较长期使用后的切削。其结果示于表1。
(表1)
表一.由向端部凸缘的油脂涂覆的有无引起的驱动扭矩和凸缘切
                     削的不同
耐久初期驱动扭矩 长期使用后驱动扭矩 端部凸缘切削
有油脂涂覆 4.0kg·cm 4.2kg·cm 无切削
无油脂涂覆 4.5kg·cm 6.0kg·cm 切削、有槽
在用于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加压辊20的驱动扭矩在5.5kg·cm以下,且为记录材料的稳定的输送性所需要,由表1的结果可知,在不涂覆油脂的构成中,长期使用后的驱动扭矩不超过其极限值。即,为了减轻金属制套筒13与端部限制凸缘50的摩擦力和防止凸缘抵接面的切削,对端部限制凸缘50的油脂涂覆为有效手段。另外,在上述表中,对于不进行油脂的涂覆的类型,端部限制凸缘50的切削和驱动扭矩的增加有时导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金属制套筒13的端面破损。
因此,可认为提高金属制套筒13与端部限制凸缘50的滑动性对金属制套筒的端部的耐久性也有效果。
这样按照本实施例,在将金属制的薄壁套筒用作加热定影装置的定影薄膜的场合,将限制金属制套筒的纵向的移动的限制构件(端部限制凸缘)设于套筒端部,其限制构件从内周面将金属制套筒端部外表面压入地接触构成,从而相对金属制套筒的偏移限制金属制套筒沿外周面方向鼓成喇叭状,防止套筒的端部破损。
进而,通过在限制构件与金属制套筒的接触部分涂覆耐热性的油脂,可提高润滑性、滑动性,另外,还可抑制金属制套筒切削限制构件,所以,可提供不会由长期使用产生使滑动阻力上升、扭矩提高的问题的加热定影装置。
第2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加热定影装置整体的构成由于分别与由上述实施例1所示图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1)端部限制凸缘
图5B为示出以本实施例为代表的端部限制凸缘51的断面构成的示意图,图5A为示出从箭头A方向观看的示意图。符号51a为一体凸设于凸缘外表面侧的弹簧支座部分,符号51b为一体凸设于凸缘内表面侧的切口圆环状导向部。另外,端部限制凸缘51具有由金属制套筒13的偏移将金属制套筒13端部引导至金属制套筒13内侧的导向部即抵接面51c。此外,该端部限制凸缘51被固定。
在该端部限制凸缘51,作为滑动手段,将耐热性、润滑性、耐磨损性优良的滑动层18设置于金属制套筒13滑动摩擦的部分51b和抵接面51c(图5A和5B的箭头X部分)。即,在金属制套筒13与端部限制凸缘51的接触部设置作为润滑部的滑动层18。该滑动层18设于端部限制凸缘51侧,该滑动层18至少存在于金属制套筒13端部的外周面与端部限制凸缘51之间及金属制套筒13端部的边缘与端部限制凸缘51之间。此外,滑动层18虽然沿整个端部限制凸缘51的内周面设置,但为了使设置滑动层的部分明确,在图5B中仅示出图5A的5B-5B断面的滑动层。
作为用作这样的滑动层18的材料,耐磨性、耐热性及自润滑性都优良的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等酰亚胺类树脂较适合。另外,也可选择PEEK或PPS等机械强度高、可经受与金属的滑擦的树脂等。
然而,在端部限制凸缘51本身也使用PEEK、PPS等树脂材料的场合,用作滑动层18的树脂要求使用润滑性能更高的级别。另外,也可选择二硫化钼和碳那样的固体润滑层作为滑动层18。
作为这样的滑动层18的形成方法,例如在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等清漆状树脂的场合,直接使用或使用由无水NMP、N,N二甲基乙酰胺等有机溶剂适度稀释的溶液,由浸涂、喷涂等涂覆后烧结成形。或者使用上述树脂材料等仅将滑动层18另形成一体,考虑到由粘结等方法接合或夹入片状的滑动层使用。
(2)与实施例1的比较
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不在金属制套筒13与端部限制凸缘51的滑擦部添加油脂17,而是由固定润滑性的滑动层18确保滑擦部的润滑性。在如本实施例那样由固体润滑层确保滑动性的构成中,由于不渗出油脂和油,所以,在定影辊隙部N的摩擦力不会下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例,在将聚酰胺-酰亚胺形成为端部限制凸缘51的滑动层18的构成中,确认了走纸30万张记录材料的长期使用后的金属制套筒13的回转性能。作为比较例使用实施例1的构成。比较方法使用各长期使用后的加热定影装置,记录材料和金属制套筒13在易滑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使薄纸通过,确认金属制套筒13和薄纸相对加压辊20的回转驱动是否打滑。
结果表明,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即使在长期使用后,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也都没有打滑的发生,但在实施例1的构成中,在加热定影器充分蓄热、加压辊20保持为高温的条件下,也存在打滑发生、不能输送薄纸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也可在防止驱动扭矩的增加和金属制套筒的破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加热定影装置的耐久寿命。
另外,组装到加热定影装置时,如在端部限制凸缘51涂覆油脂,则易于混入周围的异物或破片等,存在这些异物损伤金属制套筒13和加热器11的危险,但如为本实施例的构成,则也可避免这些风险。
这样按照本实施例,具有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同时,作为涂覆油脂的替代,在与限制构件侧的金属制套筒的接触部分设置以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等酰亚胺类树脂为代表的、润滑性、耐磨性优良的固体滑动层,从而不会发生油脂等渗到定影辊隙部内的情况,可确保金属制套筒与端部限制构件的滑动性。此外,端部限制凸缘52即使为图6A和图6B所示的由可相对金属制套筒自由回转的环状圆筒凸缘盖52A和对其进行保持的保持构件52B的2体构成的构成,为了提高金属制套筒13与凸缘的滑动性,涂覆油脂17或设置滑动层18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此外,符号52a为弹簧支承部分,符号52b为环状保护部,符号52c为抵接面。
另外,加热方式不限于由上述实施例1和2记载的陶瓷加热器等接触于金属制套筒13的加热方式,也可形成为由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对金属制套筒进行加热的构成即金属制套筒13自身为电磁感应发热性的套筒、由励磁机构(磁束发生机构)发热的构成。此时发生磁束的磁束发生机构为用于提高金属制套筒13的温度的机构。
另外,即使为在图7所示的金属制套筒基体材料60a内表面或外表面经由绝缘层60b形成发热电阻层60c的构成,在作为套筒60的端部偏移限制的机构使用端部限制凸缘的构成中,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另外,金属制套筒13不限于在圆筒型使用的形式,在使用外径大的金属制皮带等的皮带加热定影方式中,作为金属制皮带的偏移限制机构使用端部限制凸缘的构成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另外,加热器11不限于陶瓷加热器,也可形成为例如电磁感应发热性构件等。
另外,加热器11也可不位于定影辊隙部N。也可形成为从套筒的外侧对金属制套筒13进行外部加热的构成。
另外,加压辊20不限于辊体,也可形成为回转皮带体。另外,本发明的加热装置不限于实施例的图像加热定影装置,也可用作对承载图像的记录材料进行加热以改善光泽度等表面性的图像加热装置、临时附着的图像加热装置、及被加热材料的加热干燥装置、加热叠层装置等广泛对被加热材料进行加热处理的机构、装置。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进行任何变形。

Claims (9)

1.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具有金属层的环状薄膜;
用于提高该薄膜的温度的机构;
用于防止该薄膜偏移的限制构件;
及设于该薄膜与上述限制构件的接触部的润滑部,
由来自该薄膜的热对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构件具有覆盖该薄膜端部的外周面的盖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润滑部存在于该薄膜端部的外周面与该限制构件之间及该薄膜端部的边缘与该限制构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润滑部为油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润滑部为滑动性良好的滑动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层为酰亚胺类树脂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构件被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构件具有由该薄膜的偏移朝该薄膜的内侧引导该薄膜端部的导向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提高该薄膜的温度的机构为在基体材料上具有由通电发热的发热部的加热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提高该薄膜的温度的机构为产生磁束的磁束发生机构。
CNA2003101017016A 2002-10-22 2003-10-21 图像加热装置 Pending CN1497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017016A CN1497394A (zh) 2002-10-22 2003-10-21 图像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7128/2002 2002-10-22
CNA2003101017016A CN1497394A (zh) 2002-10-22 2003-10-21 图像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7394A true CN1497394A (zh) 2004-05-19

Family

ID=3425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017016A Pending CN1497394A (zh) 2002-10-22 2003-10-21 图像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9739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6016A1 (fr) * 2007-10-30 2009-05-07 Yanghai Peng Dispositif de fusion doté d'u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de tôle
US8190075B2 (en) 2009-09-30 2012-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ndless metallic belt, electrophotographic endless belt, fixing assembly,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365176A (zh) * 2012-03-27 2013-10-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209979A (zh) * 2014-04-24 2015-12-3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7215439A (ja) * 2016-05-31 2017-12-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定着装置
CN110231760A (zh) * 2018-03-05 2019-09-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6016A1 (fr) * 2007-10-30 2009-05-07 Yanghai Peng Dispositif de fusion doté d'u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de tôle
US8190075B2 (en) 2009-09-30 2012-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ndless metallic belt, electrophotographic endless belt, fixing assembly,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365176A (zh) * 2012-03-27 2013-10-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65176B (zh) * 2012-03-27 2017-03-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209979A (zh) * 2014-04-24 2015-12-3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209979B (zh) * 2014-04-24 2017-08-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7215439A (ja) * 2016-05-31 2017-12-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定着装置
CN110231760A (zh) * 2018-03-05 2019-09-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31760B (zh) * 2018-03-05 2022-04-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127C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296783C (zh) 图像加热装置
JP4933002B2 (ja) 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加熱用金属製スリーブ
CN1821900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73236C (zh) 加热装置及包括该加热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2023546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04854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652045A (zh) 具有从外部加热定影辊表面的加热器的像加热装置
CN1677272A (zh) 图像加热装置及其内使用的传送辊
CN101038475A (zh)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311310C (zh) 成像装置
CN1402093A (zh) 抵接加热器的金属回转体、其制法、有回转体的图像加热装置
CN101067739A (zh) 定影装置及备有定影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
CN1577163A (zh) 图像加热装置
CN1834799A (zh) 冷却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235421A (ja) 転写定着装置、それに用いる転写定着部材、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80679A (zh) 分离板、具有分离板的固定装置、用于生产分离板的方法以及成像设备
CN101038476A (zh)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6961532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N1237414C (zh) 影像加热设备
CN101059681A (zh) 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装置
CN1912775A (zh) 定影设备
CN1752867A (zh) 使墨粉定影到转印材料上的装置
CN1497394A (zh) 图像加热装置
CN100390680C (zh) 定影装置的清洁装置及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