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5517A - 透镜片以及带有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 Google Patents

透镜片以及带有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5517A
CN1495517A CNA031327656A CN03132765A CN1495517A CN 1495517 A CN1495517 A CN 1495517A CN A031327656 A CNA031327656 A CN A031327656A CN 03132765 A CN03132765 A CN 03132765A CN 1495517 A CN1495517 A CN 1495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portion
light
sheet
diffusion particle
exterio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327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7048C (zh
Inventor
本田诚
高桥克则
宫田英树
新谷克德
寿江
森优子
千千和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5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70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70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02Lenticular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保持外部光的吸收性,并能抑制外部光的映入,通过印刷容易形成外部光吸收部,并且难以被弄脏的透镜片以及带有这样透镜片的透过型屏。透过型屏(10)由菲涅耳透镜片(11)、配置在菲涅耳透镜片(11)的观察侧的双凸透镜片(12)组成。在双凸透镜片(12)的片状衬底(12a)的光射出表面中通过透镜部(125)汇聚的光透过的部分上形成透镜部(121),在由透镜部(124)汇聚的光没有透过的部分上,形成外部光吸收部(122)。外部光吸收部(122)具有黑色粘合剂树脂(124),包含在该粘合剂树脂(124)中的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多个光扩散粒子(123)。

Description

透镜片以及带有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投影电视等的透过型屏,特别是涉及扩散自背面射入的光然后向观察方向射出的双凸透镜片等的透镜片、以及带有这种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背景技术
近来,作为用于投影电视等的透过型屏,可知有使将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合成树脂材料作为基体材料的双凸透镜片用作单个或与其它透镜(例如,菲涅耳透镜)组合使用的情况。
在这种透过型屏的双凸透镜片中,一般在光入射处(背面处)表面上形成透镜部的同时,在光射出处(观察侧)表面中通过透镜部汇聚的光(图像光)没有透射的部分上,形成带状外部光吸收部分,可抑制因观察侧入射的外部光而导致图像对比度降低。
因此,一般由在黑色粘合剂树脂中含有光扩散粒子的黑色墨形成这样的外部光吸收部。这样,通过在黑色粘合剂树脂中含有光扩散粒子,可以扩散反射从观察侧入射的外部光,其结果,可以有效抑制根据外部光光源的位置在外部光吸收部表面上产生的映入。
但是,上述现有双凸透镜片中,作为包含在外部光吸收部中的光扩散粒子,由于曾使用由二氧化硅等组成的无色透明材料,因此,在光扩散粒子存在部分中,黑色粘合剂树脂的厚度变薄,存在外部光吸收性下降的问题,通过由光扩散粒子扩散反射的外部光,在屏上映出的整个图像变淡(裉色)。特别地,在野外使用带有这种双凸透镜片的透过型屏的情况下,外部光强,反射光变多,上述问题变得显著。
有关这样的问题,可以相应有在外部光吸收部的黑色粘合剂树脂中不含有光扩散粒子的方法。但是,在黑色粘合剂树脂中不含有光扩散粒子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存在根据外部光光源的位置在光吸收部表面上产生的映入问题。并且,不含有光扩散粒子的黑色粘合剂树脂难于赋予触变性,由于印刷适合性差,存在难以通过印刷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问题。另外,由于外部光吸收部的表面为平滑的光泽面,因此,存在所谓涂布不匀容易变得显著,容易沾染指纹等脏物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当前的投影电视中,作为用来保护透过型屏的双凸透镜片的保护基板,增加了在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处(观察侧)设置透明塑料面板的情况。
但是,象上述现有双凸透镜片那样,在外部光吸收部中含有光扩散粒子,组合到投影电视等过程中,由于在传送之时增加的振动,包含在外部光吸收部中的光扩散粒子(从外部光吸收部表面上突出的部分)接触到塑料面板,存在损伤塑料面板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这些方面而做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高效保持外部光的吸收性,并能抑制外部光的映入,通过印刷容易形成外部光吸收部,并且难以被弄脏的双凸透镜片等的透镜片以及带有这样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凸透镜片等的透镜片以及带有这样透镜片的透过型屏,即使在组合到投影电视过程中在输送时,也能有效防止作为保护基板的塑料面板等的损伤。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片,其中扩散从背面入射的光并入射到观察侧,其特征在于,带有片状衬底,在所述片状衬底的光入射一侧表面上形成的透镜部;在所述片状衬底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在由所述透镜部汇聚的光没有透过部分上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所述外部光吸收部具有吸收部基体材料、包含在该吸收部基体材料中的、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多个光扩散粒子。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粒子基体材料中分散着色剂形成所述各个光扩散粒子,所述光扩散粒子中的所述着色剂的含量最好为1.5-55重量%。
本发明中,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中的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含量最好为0.1-27.5重量%。
本发明中,所述吸收部基体材料的折射率和所述各个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最好大体相同。
本发明中,所述各个光扩散粒子的一部分最好从所述吸收部基体材料表面上突出。所述各个光扩散粒子的粒子直径最好比所述吸收部基体材料的厚度大1.25-15倍,或者,最好比所述吸收部基体材料的厚度大2-55μm。这里,与所述片状衬底的所述光射出侧表面相比,还带有设置在观察侧的光学片的情况下,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中的所述各光扩散粒子的表面硬度最好比朝向所述光学片中所述片状衬底的所述光射出侧表面的部分的表面硬度还小。
本发明中,所述外部光吸收部最好具有导电性。
本发明中,最好在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上还带有赋予导电性的导电层。这里,最好在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中靠近所述片状衬底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导电层。
本发明中,最好还带有在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中远离所述片状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的所述表面层。这里,最好对所述表面层施加着色处理。
本发明提供带有上述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根据本发明,由于对包含在由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等组成的吸收部基体材料中的光扩散粒子施加着色处理,因此,通过被施加了外部光吸收部中的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重复进行外部光的折射、反射以及吸收,最终能够减少从外部光吸收部返回到观察侧的光。即,不仅通过外部光吸收部的吸收部基体材料而且通过光扩散粒子,可以吸收外部光,高效保持外部光吸收性的同时还可以抑制外部光的映入,从而可以得到比较高的对比度。另外,由于在外部光吸收部中包含有光扩散粒子,因此与没有包含光扩散粒子的情况相比,形成外部光吸收部重要的印刷适合性变好,从而能够非常容易地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根据本发明,最好使外部光吸收部的吸收部基体材料着色,由此,即使没有过度包含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也能提高对比度。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已经包含在外部光吸收部中的各光扩散粒子的一部分从吸收部基体材料表面上突出,能够在外部光吸收部表面上设计微小的凹凸,从而能够赋予粗糙感(磨光感),难以注意到涂布不均,能比较有效地防止外部光的映入,并且还难于添加指纹等的脏物。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外部光吸收部中的所述各光扩散粒子的表面硬度与片状衬底的光射出表面相比,比朝向设置在观察侧的光学片中片状衬底的所述光射出侧表面部分的表面硬度还小,可以有效防止组合到投影电视等过程中,由于在传送之时增加的振动,外部光吸收部中的光扩散粒子接触到塑料面板,从而损伤作为保护基板的塑料面板。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外部光吸收部具有导电性,能够防止尘埃附着到片表面上,从而避免损坏画质。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在远离外部光吸收部中片状衬底的表面上形成表面层,在防止来自外部吸光吸收部的各光扩散粒子脱落的同时,可以在片表面上赋予硬膜性等。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带有本发明第1实施例形式的双凸透镜片的透过型屏的一个结构例子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双凸透镜片厚度方向的放大截面图,
图2是使用图1A以及图1B所示的双凸透镜片和光学片情况下厚度方向的放大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2施例形式的双凸透镜片厚度方向放大截面图。
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第1实施形式)
图1A是示出带有本发明第1实施例形式透镜片(双凸透镜片)的透过型屏的一个结构例子的斜视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双凸透镜片厚度方向的放大截面图。
如图1A以及1B所示,涉及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透过型屏10由菲涅耳透镜片11、配置在菲涅耳透镜片11的观察侧的双凸透镜片12组成。
其中,双凸透镜片12扩散从背面射入的光,然后从观察侧射出,并带有片状衬底(基部)12a。这里,在片状衬底12a的光入射表面上形成透镜部125。片状衬底12a的光射出表面中,在由透镜部125汇聚的光透过部分上,形成透镜部121,在由透镜部125汇聚的光没有透过的部分上,形成外部光吸收部122。
此外,外部光吸收部122带有:被施加了着色处理、黑色粘合剂树脂(吸收部基体材料)124,包含在该粘合剂树脂124中的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多个光扩散粒子123。
以下,详细说明双凸透镜片12的外部光吸收部122。
首先,说明构成外部光吸收部122的光扩散粒子123。
如上所述,包含于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中的光扩散粒子123施加着色处理从而获得上述作用,但是,被着色的颜色以及材料、大小(粒子直径)等不专门限定,可以采用下述的各种形式。
例如最好可以通过在粒子基体材料中以1.5-55重量%的含量(相对于整个光扩散粒子的着色剂量)来分散着色剂来形成光扩散粒子123。这里,在着色剂含量不足1.5重量%的情况下,光扩散粒子123几乎不着色,即为透明状态,存在将光扩散粒子123存在的部分确认为小洞的情况,不好。另一方面,在着色剂含量大于55重量%的情况下,在光扩散粒子123表面上产生磨损感,不好。
作为形成光扩散粒子123的粒子基体材料,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及其共聚物等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等的苯乙烯系树脂、氨甲酸酯树脂及其共聚物等氨甲酸酯系树脂、聚碳酸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系树脂、氯乙烯树脂、氟系树脂等。作为粒子基体材料,还可以使用玻璃等无机材料。
作为分散在光扩散粒子123的粒子基体材料中的着色剂,虽然可以使用已知的各种颜料以及染料,但是最好使用炭黑。这样,为了充分发挥上述作用的效果,最好对光扩散粒子123施加黑色着色处理,通过使用炭黑,可以容易地施加黑色着色处理。除了这种着色剂之外,还可以适当混入分散剂、稳定剂或湿润剂等。
虽然没有对光扩散粒子123的大小(粒子直径)进行特别限定,但是与粘合剂树脂124之间的关系从2到120μm较好,更好是5-80μm。
虽然不对光扩散粒子123的折射率进行特别限定,但是最好大至与粘合剂树脂124的折射率大体相同。具体而言,例如,光扩散粒子123的折射率和粘合剂树脂124的折射率之差可以是0-0.1。由此,能够使整个外部光吸收部122的折射率大致相同,减少光扩散粒子123与粘合剂树脂124之间的反射,提高外部光的吸收效率。
此外,不对包含在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中的光扩散粒子123的含量(相对于整个外部光吸收部的光扩散粒子的量)进行特别限定。但是,最好使光扩散粒子123的含量为0.1-27.5重量%。这里,在光扩散粒子123的含量不足0.1重量%的情况下,不能充分发挥所期待的防止映入的效果,意味着降低透过型屏的品位,这不好。另一方面,光扩散粒子123的含量大于27.5重量%的情况下,外部光的反射扩散不多,图像淡,画质下降。另外,识别出在外光吸收部122的表面上产生的磨损,降低透过型屏的品质。
如图1B所示,光扩散粒子123的一部分最好自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的表面向外突出。由此,可以在外部光吸收部122的表面上设计细微的凹凸,添加粗糙感(磨光感),难于使涂布不匀显著,能比较有效地防止外部光的映入,并且难于添加指纹等脏物。
由于各光扩散粒子123的一部分自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的表面突出,最好用与粘合剂树脂124的厚度关系来确定各光扩散粒子123的粒子直径。具体而言,各光扩散粒子123的粒子直径最好比粘合剂树脂124厚度大1.25-15倍。并且,各光扩散粒子123的粒子直径最好比粘合剂树脂124厚度大2-55μm。通过将各光扩散粒子123的粒子直径与粘合剂树脂124厚度形成这种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出上述作用效果。
这里,在图1A所示的透过型屏10中,以图2所示的形式将光学片20设置在双凸透镜片12的观察侧。这里,光学片20还可以由实际上透明的片、带有光扩散部的片或透镜片等构成。
这种情况中,在双凸透镜片12的片状衬底12a的光射出侧表面上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122中的各光扩散粒子123的表面硬度最好比光学片20中朝向片状衬底12a的光射出侧表面的部分的表面硬度小。由此,可以有效防止组合到投影电视等过程中,由于在传送之时增加的振动,外部光吸收部122中的光扩散粒子123接触到光学片20,损伤光学片20。
作为光学片20,通常大多使用丙烯酸板或MS板(PMMA-苯乙烯共聚体),为此,光扩散粒子123最好由上述丙烯酸系树脂或聚氨甲酸酯树脂(聚氨酯)形成。
然后,说明构成双凸透镜片12的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
不特别限定粘合剂树脂124,可以从现有的用来形成外部光吸收部(所谓黑条)的粘合剂树脂124中任意使用一种。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出,通过在丙烯酸系树脂中分散碎片化的炭黑而得到的粘合剂树脂,以及通过在环氧系树脂中分散碎片化的炭黑而得到的粘合剂树脂等。
有关由上述这样的光扩散例子123以及粘合剂树脂124构成的外部光吸收部122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已知的各种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凹版印刷法或丝网印刷法等。即使在这些方法中,在使用便宜且简单的印刷法方面,最好使用凹板印刷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1种实施形式,由于对包含在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中的光扩散粒子123施加着色处理,因此,通过外部光吸收部122中的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123,能够减少重复进行外部光的折射、反射以及吸收,从而最终从外部光吸收部122返回到观察侧的光。即,不仅通过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而且通过光扩散粒子123自身来吸收外部光,高效保持外部光吸收性的同时还可以抑制外部光的映入,从而可以得到比较高的对比度。另外,由于在外部光吸收部122中包含有光扩散粒子123,因此与没有包含光扩散粒子123的情况相比,对形成外部光吸收部重要的印刷适合性好,能够非常容易地形成外部光吸收部122。
根据本发明第1种实施形式,由于使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着色,由此,即使没有过度包含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123,也能提高对比度。
在上述第1种实施形式中,虽然分别作为各个片来构成透过型屏10的菲涅耳透镜片11和双凸透镜片12,但是,也可以将其一体化形成,而且也可以没有菲涅耳透镜片11。
在上述第1种实施形式中,将粘合剂树脂124着色为黑色,使光扩散粒子123更多包含于粘合剂树脂124中的情况下,作为粘合剂树脂124,还可以使用没有被着色的树脂。
(第2实施形式)
其次,通过图3说明有关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透镜片(双凸透镜片)。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除了分别形成作为外部光吸收部的下层和上层的导电层和表面层以外,其它大致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形式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的标记,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有关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双凸透镜片12在外部光吸收部122中靠近片状衬底12a的表面上形成导电层30,由此,可以对包含外部光吸收部122的外部光吸收层部附加导电性。
这里,如果列举通过在丙烯酸系树脂中分散被碎片化的炭黑来形成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的情况,则为了增加外部光吸收部122的粘合剂树脂124的黑色成分,需要在丙烯酸系树脂中均匀并且非常细地分散炭黑。
但是,由于含有这种高分散炭黑的粘合剂树脂124其导电性变低,双凸透镜片12表面电阻值就变高,尘土易于附着到双凸透镜片12的表面上,其结果,存在所谓画质损坏的问题。这种问题通常通过将带有由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的带电防止剂或氧化锡等导电性的微粒子分散到粘合剂树脂124中,对外部光吸收部122附加导电性来避免。但是,一旦将这种材料添加到粘合剂树脂124中,根据情况,粘合剂树脂124中的炭黑的分散合适度下降,粘合剂树脂124的黑色成分降低。
在图3所示的双凸透镜片12中,由于形成作为外部光吸收部122下层的导电层30,不会产生外部光吸收部122本身的黑色成分降低,因此能够为包含外部光吸收部122的外部光吸收层部分附加导电性。导电层30可以通过将分散性低的炭黑、金属微粒子、导电性聚合物分散在树脂中来形成。
如图3所示,在外部光吸收部122中远离片状衬底12a的表面上形成表面层40,由此,可以防止光扩散离子123从外部光吸收部122中脱落。
这里,在以与图2所示相同的形式将实际透明片、带有光扩散部的片或透镜片等光学片20配置在这种双凸透镜片12的观察处的情况下,使表面层40的表面硬度40小于光学片20中朝向片状衬底12a的光射出侧表面的部分的表面硬度小,最好在表面层40中包含具有硅酮等润滑剂的添加剂。表面层40即可以透明,也可施加着色处理。
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由于通过形成作为外部光吸收部122下层的导电层30,在包含外部光吸收部122的外部光吸收层部分中附加导电性,因此可以防止灰尘附着到双凸透镜片12的表面上,从而避免画质损坏。
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由于通过形成作为外部光吸收部122上层的表面层40,在防止各光扩散粒子123从外部吸光吸收部122脱落的同时,可以在片表面上赋予硬膜性等。
在上述第2实施形式中,通过形成作为外部光吸收部122下层的导电层30,在包含外部光吸收部122的外部光吸收层部分中附加导电性,但是,还可以通过将带有由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的带电防止剂或氧化锡等导电性的微粒子分散到粘合剂树脂124中,从而不降低粘合剂树脂124中黑色的情况下,使外部光吸收部122本身具有导电性。
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形式中,双凸透镜片12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情况,对于外部光吸收部122以外的结构可以任意选择。具体而言,例如,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形式中,作为双凸透镜片12,使用在片状衬底12a的光入射侧的表面上形成透镜部125的同时、在光射出侧表面上还形成的透镜部121的双面双凸透镜片,但不局限于此,对于片状衬底12a的光入射侧的表面为平面单面透镜类型的双凸透镜片,也同样适用。
实施例
以下,描述上述本发明第1以及第2实施形式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涉及实施例1的双凸透镜片对应于涉及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双凸透镜片,带有由在粘合剂树脂中包含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的黑色墨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分散为24重量%的丙烯酸系树脂。并且,作为包含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使用以8重量%含有炭黑、粒子直径为13μm的交联丙烯酸小球。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2%。
然后,在双面透镜片的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该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包含这种光扩散粒子的粘合剂树脂以便于厚度为6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实施例1的透过型屏。
(实施例2)
涉及实施例2的双凸透镜片对应于涉及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双凸透镜片,与实施例1相同,带有由在粘合剂树脂中包含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的黑色墨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以30重量%分散的氨甲酸酯丙烯酸系树脂。并且,作为包含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使用以20重量%含有炭黑、粒子直径为45μm的交联氨甲酸酯小球。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10%。
然后,在双面透镜片的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该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包含这种光扩散粒子的粘合剂树脂以便于厚度为10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实施例2的透过型屏。
(实施例3)
涉及实施例3的双凸透镜片对应于涉及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双凸透镜片,除了由在粘合剂树脂中包含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的黑色墨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以外,还带有在外部光吸收部附加导电性的导电层。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以25重量%分散的丙烯酸系树脂。并且,作为包含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使用以15重量%含有炭黑、粒子直径为20μm的交联丙烯酸小球。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15%。
另一方面,作为用来形成导电层的材料,使用将炭黑以33重量%分散的丙烯酸系树脂。
然后,在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该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用来形成导电层的材料以便于厚度为3μm,形成导电层。
随后,在这样形成的导电层表面上,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以便厚度为8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实施例3的透过型屏。
(实施例4)
涉及实施例4的双凸透镜片对应于涉及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双凸透镜片,带有由在粘合剂树脂中包含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的黑色墨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以18重量%分散的环氧系树脂。并且,作为包含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使用以25重量%含有炭黑、粒子直径为55μm的丙烯酸丁二烯橡胶共聚物交联小球。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1.5%。
然后,在双面透镜片的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该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丝网印刷法印刷包含这种光扩散粒子的粘合剂树脂以便于厚度为10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实施例4的透过型屏。
(实施例5)
涉及实施例5的双凸透镜片对应于涉及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双凸透镜片,除了由在粘合剂树脂中包含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的黑色墨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以外,还带有保护外部光吸收部的表面层。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以30重量%分散的氨甲酸酯丙烯酸系树脂。并且,作为包含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使用以8重量%含有炭黑、粒子直径为45μm的交联氨甲酸酯小球。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10%。
另一方面,作为用来形成表面层的材料,使用电子射线固化型的氨甲酸酯系透明墨。
然后,在双面透镜片的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该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丝网印刷法印刷包含这种光扩散粒子的粘合剂树脂以便于厚度为10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随后,在这样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表面上,使用凹版印刷(凹版胶印)法印刷用来形成表面层的材料以便厚度为2μm,通过电子射线照射使其固化来形成表面层。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实施例5的透过型屏。
(实施例6)
涉及实施例6的双凸透镜片对应于涉及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双凸透镜片,除了由在粘合剂树脂中包含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的黑色墨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以外,还带有在外部光吸收部附加导电性的导电层、以及保护外部光吸收部的表面层。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以25重量%分散的丙烯酸系树脂。并且,作为包含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使用以25重量%含有炭黑、粒子直径为20μm的丙烯酸丁二烯橡胶共聚物交联小球。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15%。
另一方面,作为用来形成导电层的材料,使用将炭黑以40重量%分散的丙烯酸系树脂。作为用来形成表面层的材料,使用电子射线固化型的氨甲酸酯系透明墨。
然后,在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该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用来形成导电层的材料以便于厚度为3μm,形成导电层。
随后,在这样形成的导电层表面上,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以便厚度为8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然后,在这样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表面上,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用来形成表面层的材料以便厚度为2μm,通过电子射线照射使其固化来形成表面层。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实施例6的透过型屏。
(实施例7)
涉及实施例7的双凸透镜片对应于涉及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双凸透镜片,带有由在粘合剂树脂中包含被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光扩散粒子的黑色墨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以24重量%分散的丙烯酸系树脂。并且,作为包含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使用以8重量%含有炭黑、粒子直径为13μm的交联苯乙烯小球。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2%。
然后,在双面透镜片的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该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包含这种光扩散粒子的粘合剂树脂以便于厚度为6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实施例7的透过型屏。
(比较例1)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以24重量%分散的丙烯酸系树脂。并且,作为包含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使用粒子直径为13μm的透明交联丙烯酸小球。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15%。
然后,在双面透镜片的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包含这种光扩散粒子的粘合剂树脂以便于厚度为6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比较例1的透过型屏。
(比较例2)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以25重量%分散的丙烯酸系树脂。并且,作为包含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使用粒子直径为20μm的透明小球。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15%。
然后,在双面透镜片的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包含这种光扩散粒子的粘合剂树脂以便于厚度为8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比较例2的透过型屏。
(比较例3)
作为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粘合剂树脂,使用将碎片化的炭黑以24重量%分散的丙烯酸系树脂。都不含有光扩散粒子。
然后,在双面透镜片的双凸透镜片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应形成外部光吸收部的区域中,使用凹版印刷法印刷这样的粘合剂树脂以便于厚度为6μm,形成外部光吸收部。
通过将如此制造成的双凸透镜片与菲涅尔透镜片以及作为保护基板的透明塑料板组合,制造涉及比较例3的透过型屏。
(评价结果)
对涉及实施例1-7以及比较例1-3的透过型屏进行“对比度评价”、“印刷适合性评价”、“防污性评价”、“防止带电性能”、“与透明板等的摩擦评价”、“由于摩擦导致小球脱落”这6个项目。在下面表1中分别示出了这些评价。
这里,“对比度评价”通过目视来评价在外部光下映在透过型屏上的图像对比度。表中的“○”意味着对比度好,“×”意味着对比度不好。
“印刷适合性评价”评价在通过印刷法形成外部光吸收部情况下印刷容易度。表中的“○”意味着印刷进行得好,“×”意味着难于印刷。
“防污性评价”通过目视评价用手接触外部光吸收部的情况下附加指纹的容易度。表中的“○”意味着难于添加指纹,不会确认弄脏,“×”意味着添加了指纹,确认脏了。
“防止带电性能”测量并评价双凸透镜片表面的表面电阻值。表中的“○”意味着表面电阻值不到1012Ω,“×”意味着表面电阻值超过1012Ω。该带电防止性能还可以用放置透过型屏、尘埃附着到其表面上的状态来进行评价。此时,上述评价中“×”的含义变为尘埃显著附着。
“与透明板等的摩擦评价”通过目视评价在实际搬送装载了透过型屏的电视机情况中,在设置在透过型屏前面的透明板等表面上是否产生了擦痕。该评价中,将一般的PMMA制造板用作双凸透镜片衬底材料。表中的“○”意味着没有产生擦伤,“×”意味着已经产生了擦伤。
“由于摩擦导致小球脱落评价”中,通过目视评价在表面有凹凸的塑料板上附加100g/cm2的负重,将透过型屏的双凸透镜片表面擦30次(每秒1次),光扩散粒子是否从外部光吸收部脱落。表中的“○”意味着光扩散粒子没有脱落,“×”意味着光扩散粒子已经脱落。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对比度评价 × × ×
印刷适合性评价 ×
防污性评价 ×
带电防止性能 × × × × × × ×
与透明板等的擦伤评价 ×
由于擦伤而导致小珠脱落评价 × × × × × × -
从表1中可知,在对比度评价过程中,涉及实施例1-7的透过型屏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得到良好的对比度。与此相反,比较例1、2的透过型屏由于光扩散粒子透明,因此由于外光导致变为浅色图像,而且,外部光吸收部中存在光扩散粒子的部分的黑色浓度薄,认为像小洞。比较例3的透过型屏由于不存在光扩散粒子,因此产生强的光映入。
在印刷适合性评价中,相对于实施例1-7的透过型屏都是良好的情况,比较例3的透过型屏(不含光扩散粒子的透过型屏),粘合剂树脂标准不好,外部光吸收部的表面状态均匀性欠缺,变为品位差的外观。
防污性评价中,实施例1-7的透过型屏由于表面有凹凸,得到良好的结果,与此相对,比较例3的透过型屏(不含有光扩散粒子的透过型屏),指纹污迹显著。
防止带电性能中,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6的透过型屏由于形成导电层,双凸透镜片表面的表面电阻值变为1011Ω,尘埃难以附着,与此相对,没有形成导电层的比较例1-3的透过型屏被确认为由于静电导致尘埃附着在双凸透镜片的表面上。
与透明板等的摩擦评价中,实施例1-7的透过型屏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得到良好的结果(在透明板上没有擦伤),特别地,在所含有的光扩散粒子是丙烯酸丁二烯橡胶共聚物交联小球的情况下(实施例4以及实施例6的情况),尤其能得到特别良好的结果。与此相反,在将炭黑用作光扩散粒子的情况下(比较例2的情况),为在保护基板的表面上经常发生擦伤的结果。
在由于擦伤导致小球脱落的评价中,实施例5以及实施例6的透过型屏中,由于形成表面层,不确认为光扩散粒子的脱落,与此相反,比较例1-3的透过型屏被确认为光扩散粒子的脱落。

Claims (14)

1.一种透镜片,其中扩散从背面入射的光并入射到观察侧,其特征在于,具有
片状衬底,
在所述片状衬底的光入射侧表面上形成的透镜部,
在所述片状衬底的光射出侧表面中,在由所述透镜部汇聚的光没有透过部分上形成的外部光吸收部,
所述外部光吸收部具有吸收部基体材料、包含在该吸收部基体材料中的、施加了着色处理的多个光扩散粒子。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粒子基体材料中分散着色剂形成所述光扩散粒子,所述光扩散粒子中的所述着色剂的含量为1.5-55重量%。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中的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含量为0.1-27.5重量%。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基体材料的折射率和所述各个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大体相同。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光扩散粒子的一部分从所述吸收部基体材料表面上突出。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光扩散粒子的粒子直径比所述吸收部基体材料的厚度大1.25-15倍。
7.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光扩散粒子的粒子直径比所述吸收部基体材料的厚度大2-55μm。
8.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片状衬底的所述光射出侧表面相比,还带有设置在观察侧的光学片,
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中的所述各光扩散粒子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光学片中朝向所述片状衬底的所述光射出侧表面的部分的表面硬度小。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光吸收部具有导电性。
10.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在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上赋予导电性的导电层。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中靠近所述片状衬底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导电层。
1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在所述外部光吸收部中远离所述片状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的表面层。
1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表面层施加着色处理。
14.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CN031327656A 2002-08-30 2003-08-29 透镜片以及带有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0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5367/02 2002-08-30
JP2002255367 2002-08-30
JP255367/2002 2002-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517A true CN1495517A (zh) 2004-05-12
CN100407048C CN100407048C (zh) 2008-07-30

Family

ID=32697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3276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048C (zh) 2002-08-30 2003-08-29 透镜片以及带有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940644B2 (zh)
KR (1) KR100603535B1 (zh)
CN (1) CN100407048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917A (zh) * 2007-07-25 2010-07-2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屏蔽膜
CN105652580A (zh) * 2016-03-10 2016-06-0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投影膜以及应用该透明投影膜的投影屏幕
CN115202144A (zh) * 2022-09-14 2022-10-18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投影屏幕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0442A (ja) * 2003-06-19 2005-01-13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樹脂性光学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52275A (ja) 2004-06-11 2005-12-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用表面保護部材
JP4172502B2 (ja) * 2006-06-14 2008-10-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リアプロジェク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766003B2 (ja) * 2007-06-04 2011-09-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
DE102009017946A1 (de) * 2009-04-17 2010-10-2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inse,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aufweisend eine Lins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inse
CN110707235B (zh) * 2019-09-19 2021-04-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72271B2 (ja) * 1989-04-26 1999-1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シート状部材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スクリーンを用いた背面投写型画像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089724B2 (ja) 1991-07-29 2000-09-1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3504278B2 (ja) 1991-11-15 2004-03-08 株式会社クラレ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093994A1 (en) * 1992-04-16 1993-10-17 Albert C. Chia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nd semi-conductive polymers
JP2790032B2 (ja) * 1994-03-11 1998-08-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90150A (ja) 1995-01-09 1996-07-2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3332211B2 (ja) * 1998-01-07 2002-10-07 株式会社きもと プロジェクタ用反射型スクリーン
US6307675B1 (en) * 1998-12-24 2001-10-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Rear-projection screen for use with a liquid crystal panel as a video source
WO2004004054A1 (en) * 2002-06-28 2004-01-08 Foamex L.P. Gas diffusion layer for fuel cell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917A (zh) * 2007-07-25 2010-07-2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屏蔽膜
CN101784917B (zh) * 2007-07-25 2014-04-0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屏蔽膜
CN105652580A (zh) * 2016-03-10 2016-06-0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投影膜以及应用该透明投影膜的投影屏幕
CN115202144A (zh) * 2022-09-14 2022-10-18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投影屏幕及其制作方法
CN115202144B (zh) * 2022-09-14 2022-12-13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投影屏幕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20031A (ko) 2004-03-06
US6940644B2 (en) 2005-09-06
US20040136064A1 (en) 2004-07-15
KR100603535B1 (ko) 2006-07-24
CN100407048C (zh)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40365A (zh) 防眩膜
CN100342248C (zh) 层压薄膜、显示用过滤器和显示器
CN1066542C (zh) 透射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275079C (zh) 粘接片、层叠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65805C (zh) 反射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显示装置的仪器
CN1155855C (zh) 生产平面透镜的方法
JP4945032B2 (ja) 反射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1040215A (zh) 反射片和使用该反射片的背光装置
CN1178782C (zh) 透明薄片或薄膜以及含有该透明薄片或薄膜的显示设备
CN1446370A (zh) 信息显示器保护器
US20050191500A1 (en) Fade protector
CN1495517A (zh) 透镜片以及带有透镜片的透过型屏
CN1646948A (zh) 光扩散片、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41081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463368A (zh) 光学功能性薄片
CN1319890C (zh) 在触摸板中使用的透光硬质涂膜
CN1625702A (zh) 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345081B (en) Light diffusion sheet for a display device
CN1191479C (zh) 具有高透射率和无光泽特性的薄膜
TW201801915A (zh) 貼附型投影屏幕
CN1833203A (zh) 屏幕用透镜片
CN1969308A (zh) 用于显示屏的功能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892357A (zh) 背光灯的制造方法、背光灯单元、及电光学装置、电子机器
CN1991412A (zh) 透镜片、透射型屏幕以及背投型显示器
KR20070113988A (ko) 눈부심 방지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Termination date: 200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