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5329A - 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5329A
CN1495329A CNA031427758A CN03142775A CN1495329A CN 1495329 A CN1495329 A CN 1495329A CN A031427758 A CNA031427758 A CN A031427758A CN 03142775 A CN03142775 A CN 03142775A CN 1495329 A CN1495329 A CN 1495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lever
ratchet
district
cooperate
locked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427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格滨德・桑・卡斯
格滨德·桑·卡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TEM
Original Assignee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T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TEM filed Critical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TEM
Publication of CN1495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2Inner door hand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22Inertia opera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911Hooked end
    • Y10T292/0936Spring retrac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装置,包括一个解锁手柄和一个棘爪,解锁手柄有一个锁闭,一个开锁和一个释放位置,开锁位置位于解锁手柄从释放位置到锁闭位置的运动轨迹上,当解锁手柄位于释放位置时,通过一个偏斜装置向锁闭位置偏斜。装置是这样安装的:当解锁手柄从释放位置释放时,在偏斜装置的影响下向锁闭位置移动,解锁手柄的动能传递给棘爪,棘爪利用所传递的动能来阻止解锁手柄到达锁闭位置,当解锁手柄在开锁位置静止时,装置的安装是使棘爪不会阻止解锁手柄从开锁位置向锁闭位置运动。

Description

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释放,锁闭和打开车辆门的锁装置,所述车辆门通过将一个内侧把手从开锁位置拉向锁闭位置来实现锁闭。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车辆中,内侧门把手有锁闭,开锁和释放位置。锁闭和开锁位置是稳定位置,把手位于这两个位置时保持不动。但是,当将内侧把手抵着一个弹簧移向释放位置做功,不是稳定状态,即,当释放内侧把手,它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向开锁位置返回。
把内侧把手从锁闭位置拉向开锁位置来打开门。内侧把手向释放位置的进一步运动将把门的插销打开。如果拉把手打开门的插销并且释放把手,由于把手系统的弹簧力,把手可能不是简单地回到开锁位置,将会继续移向锁闭位置。这种情况叫做“弹回“锁闭,这潜在地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克服这种现象的潜在解决方法,如减小把手系统的弹簧力。但,因为弹簧力必须同时满足在冲击减速过程中保持系统元件的惯性,和使所有的移动元件回到它们的原始位置来确保插销棘爪和凸起的完全配合两方面的要求,所以减小弹簧力未必总是可能的。
也可以增加锁闭机构的弹簧力来克服系统的弹簧力,但这将引起操作钥匙力的增加。
在我们的还未被授权的专利申请EP1182310中,描述了一种解决“弹回”现象的方法,所述解决方法通过使用与内侧手柄运动相关的惯性力或向心力来移动一个围绕着内侧手柄枢转的元件实现,所述元件阻止内侧手柄从释放位置向锁闭位置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克服“弹回“现象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它包括一个解锁手柄和一个棘爪,解锁手柄有一个锁闭,一个开锁和一个释放位置,开锁位置位于解锁手柄从释放位置到锁闭位置的运动轨迹上,当解锁手柄位于释放位置时,通过一个偏斜装置向开锁位置偏置,装置是这样安装的:当解锁手柄从释放位置释放时,在偏斜装置的影响下移向锁闭位置,解锁手柄的动能传递给棘爪,棘爪利用所传递的动能来阻止解锁手柄到达锁闭位置;当解锁手柄在开锁位置静止时,棘爪不会阻止解锁手柄从开锁位置向锁闭位置运动。
优选的是,通过解锁手柄的第一配合区和棘爪的第一配合区的配合来将动能传递给棘爪。优选的是,棘爪的第一配合区位于当解锁手柄从释放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时解锁手柄的第一配合区的运动轨迹上。因此,当解锁手柄从释放位置释放时,第一配合区将一直处于配合状态。
优选的是,棘爪有一个第二配合区,解锁手柄有一个第二配合区,传递的动能使棘爪移动到这样一个位置处:棘爪的第二配合区和解锁手柄的第二配合区在此处配合来阻止解锁手柄到达锁闭位置。
有利地,这意味着棘爪的第一配合区和解锁手柄一直配合,倘若解锁手柄有足够的动能,棘爪将移向这样一个位置处:此处第二配合区配合,因此,可以阻止解锁手柄到达锁闭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例子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解锁手柄位于释放位置处的装置的视图;
图1A是包括图1所示的装置的插销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装置在解锁手柄刚刚从图1所示的位置释放的示意图,此时,解锁装置和棘爪的第一配合区之间刚刚配合;
图3是图1所示的装置在完成第一配合区的配合后将动能传递给棘爪,所以解锁手柄和棘爪的第二配合区的配合刚刚开始;
图4是图1所示的装置在解锁手柄位于开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装置在解锁手柄位于锁闭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和图1A,图中示出了一个插销装置60,插销装置60包括一个装置10和一个插销座90。
插销装置还包括一个插销36和一个内侧把手34,内侧把手可操作来释放,打开和锁闭插销。
插销36位于一个插销座90内。典型的是,插销座90将固定到车门部分上,如车门的内壳上(未画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插销座可以固定在车门的另一部分上,如车门模块上(未画出)。
装置10包括一个解锁手柄12和一个棘爪14,解锁手柄12和棘爪14都枢接于插销座90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解锁手柄和棘爪可以连接到远离插销座的一点处,例如,连接到一个内侧把手座上,所述的内侧把手座固定到一个车门部分上。
使用一个销钉35将解锁手柄12在解锁手柄枢接支点28处枢接到插销座90上,使用一个销钉25将棘爪14在棘爪枢接支点24处枢接到插销座90上。
从图中可以看到,棘爪14和解锁手柄12分别围绕着各自的枢接支点在插销座90上旋转,特别说明的是,棘爪14与解锁手柄12独立地旋转。
装置10的解锁手柄12通过一个插销杆32与插销36相连,并且通过一个内手柄杆30和内侧把手34相连。
所述的插销杆32,内侧手柄杆30,和装置10在插销36和内侧把手34之间形成一个传动运动轨迹70,这样内侧把手34与插销36操作相连。
解锁手柄12可以占据如图1所示的释放位置,如图4所示的一个开锁位置,和一个如图5所示的锁闭位置,它们分别与插销相应的释放,开锁和锁闭状态对应。释放,开锁和锁闭位置都和内侧把手34的对应的位置对应,即,移动内铡手柄34到释放,开锁或锁闭位置将同样将解锁手柄12移到释放,开锁或锁闭位置。
装置包括解锁手柄弹簧50形式的偏斜装置(示意性的画出),它将解锁手柄12从释放位置偏斜向开锁位置。
对比图1,4,5,可以看出,开锁位置位于释放和锁闭位置之间。
解锁手柄12包括一个锁钉16形式的第一配合区域和一个第二配合区域18。
当解锁手柄12围绕着枢接支点28转动时,配合销钉16沿半径R1移动。
棘爪14是U形的,带有一个第一臂40和一个第二臂42。第一和第二臂在弯曲部分44处相交。第二臂有一个内侧臂表面46,弯曲部分有一个内侧弯曲表面48。
内侧臂表面46是弧形的,半径为R2。
第一臂40有一个第一配合区20,第二臂有一个第二配合区22。第一配合区有一个圆形端轮廓39,在此处圆形端轮廓39处,第一配合区与内侧臂表面46相交。
棘爪14以销钉25枢接在座90上,沿着第二臂42向外延伸。
螺旋棘爪弹簧26定位于销钉25上,第一端29邻接抵着一个定位于第一臂40上的棘爪弹簧挡块31,第二端27邻接抵着一个定位于插销座90上的插销座弹簧挡块33。棘爪弹簧26和两个挡块31,33使得刺爪14逆时针(抵着另一个挡块(未画出))偏向如图1所示的第一棘爪位置。
如下来对装置进行操作:
从如图2所示的开锁位置开始,从车辆的内侧打开车门,通过拉内侧把手34将插销36释放,这使解锁手柄沿着箭头A的方向移动,移动杆32打开插销36。解锁手柄12向释放位置(图1所示)的移动抵着解锁手柄弹簧50作功,因此能量贮存在解锁手柄弹簧50中。
图1到4显示了当内侧把手快速释放时,接下的发生的一系列动作。
当解锁手柄12从释放位置释放时,它在解锁手柄弹簧50的影响下绕着枢接支点28快速逆时针转向开锁位置。
在解锁手柄12刚到达开锁位置之前,配合销钉16与棘爪的第一配合区20配合。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棘爪14位于第一棘爪位置(图1),当解锁手柄12的第一配合区20从释放位置向开锁位置移动时,第一配合区20正好位于解锁手柄12的销钉16的移动轨迹上。
在解锁手柄弹簧50的作用下,解锁手柄12从释放位置的运动使其产生动能。在销钉16与第一配合区20配合之后,解锁手柄12内的动能传递给棘爪14,所传递的动能足以克服棘爪的弹簧力,使棘爪产生片刻的逆时针运动(箭头B的方向)而移向图3所示的第二棘爪位置。
从图3可以看出,棘爪14位于第二棘爪位置,棘爪的第二配合区22与解锁手柄的第二配合区18瞬间配合,这样就阻止解锁手柄12进一步逆时针移向锁闭位置。因此,棘爪的顺时针运动导致第二配合区22瞬间位于第二配合区18的运动运动轨迹上。
因此,由于解锁手柄弹簧而使解锁手柄产生的动能引起的向棘爪传递的动能足以使棘爪移动,而进一步阻止解锁手柄向锁闭位置移动。
在第二配合区18和23配合后,棘爪14和解锁手柄12都瞬间静止,即解锁手柄12将停止向锁闭位置的运动,棘爪14将停止沿着箭头B方向的运动,棘爪和解锁手柄的第二配合区的反作用力将导致两者的分离。这种分离允许棘爪14在棘爪弹簧26的作用下向后移向第二棘爪位置,如图4所示。
在棘爪14返回到第一棘爪位置后,解锁手柄12仍位于图4所示的开锁位置。可以知道,当棘爪14和解销手柄12分离时,解锁手柄12可以稍稍移动,从而配合销钉16与圆形端轮廓39接触。
如图1到图4所示,当内侧把手被相对慢的释放时,即,当内侧把手从释放位置向开锁位置相对慢地移动,动作的顺序与装置的操作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元件的移动速度较慢,因此手柄的动能就较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元件从图1所示的位置相对慢地移向如图4所示的位置,第二配合区22就没有停留在第二配合区18的运动轨迹上的时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元件移动的较慢,就不会发生“弹回”锁闭,因此不需要主动预防“弹回”锁闭。
因此,可以看出,当发生“弹回”锁闭时(即,当元件允许相对快地移动时),就需要进行“弹回”锁闭进行预防,当不发生“弹回”锁闭时,就不需要对“弹回”锁闭进行预防。
在元件静止时,位于如图4所示的开锁位置时,可以看出棘爪的第二配合区22不再位于解锁手柄的第二配合区的运动轨迹上,因此解锁手柄在移向图5所示的锁闭位置时不再受到限制。
因此推内侧把手34和解锁手柄12沿箭头C的逆时针向锁闭位置的动作将导致配合销钉16移过圆形端轮廓39,然后沿着内侧表面46移向如图5所示的位置。
当解锁手柄12移向锁闭位置时,配合销钉16和内侧臂表面46之间的接触可以将棘爪14稍稍顺时针移动,超出第一棘爪位置。
解锁手柄12可以从图5所示的锁闭位置,或者正好移到开锁位置,或者通过对内侧门把手适当的操作直接移向释放位置。特别说明的是,释放的开锁速度不受棘爪14的影响。

Claims (10)

1.一种装置,包括一个解锁手柄和一个棘爪,解锁手柄有一个锁闭,一个开锁和一个释放位置,开锁位置位于解锁手柄从释放位置到锁闭位置的运动轨迹上,当解锁手柄位于释放位置时,通过一个偏斜装置向锁闭位置偏斜,装置是这样安装的:当解锁手柄从释放位置释放时,在偏斜装置的影响下移向锁闭位置,解锁手柄的动能传递给棘爪,棘爪利用所传递的动能来阻止解锁手柄到达锁闭位置,当解锁手柄在开锁位置静止时,棘爪不会阻止解锁手柄从开锁位置向锁闭位置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解锁手柄的第一配合区和棘爪的第一配合区的配合来将动能传递给棘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的第一配合区位于当解锁手柄从释放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时的解锁手柄的第一配合区的运动轨迹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的第一配合区是一个销钉。
5.如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有一个第二配合区,解锁手柄有一个第二配合区,传递的动能使棘爪移动到一个位置处,棘爪的第一配合区和解锁手柄的第二配合区在此处配合来阻止解锁手柄到达锁闭位置。
6.如前述的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可旋转地安装,以与解锁装置各自独自运动。
7.一种插销装置,包括一个插销和一个内侧手柄,和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内侧手柄可通过一个位于内侧和插销之间的传动运动轨迹来释放,锁闭和打开插销,其特征在于:装置定位在传动运动轨迹上,使内侧手柄在锁闭,开锁和释放位置之间的运动与解锁手柄在锁闭,开锁和释放位置之间的运动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销位于一个插销座内,所述的装置安装于插销座上或插销座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手柄位于内侧手柄座内,所述的装置安装在内侧手柄座上或内侧手柄座内。
10.如附图所示的一种装置或一种插销装置。
CNA031427758A 2002-06-18 2003-06-13 锁装置 Pending CN14953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0213908.7A GB0213908D0 (en) 2002-06-18 2002-06-18 Assembly
GB0213908.7 2002-06-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329A true CN1495329A (zh) 2004-05-12

Family

ID=9938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427758A Pending CN1495329A (zh) 2002-06-18 2003-06-13 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91272B2 (zh)
EP (1) EP1375793A3 (zh)
CN (1) CN1495329A (zh)
GB (1) GB0213908D0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7008A (zh) * 2012-07-06 2014-01-22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拉压式快卸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1603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Roman Cetnar Safety mechanism for vehicle door latch systems
US8961062B2 (en) * 2012-06-28 2015-02-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ertial lockout mechanism
US9920555B2 (en) 2013-01-18 2018-03-20 Kiekert Ag Lock for a motor vehicle
US9593511B2 (en) * 2013-03-27 2017-03-14 Kiekert Ag Lock for a mot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32650A (fr) * 1955-09-24 1957-03-13 Citroen Sa Andre Poignée de serrure à verrouillage intérieur
DE2023859C3 (de) * 1970-05-15 1978-10-19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Block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DE3801581C1 (zh) * 1988-01-21 1988-10-13 Bomoro Bocklenberg & Motte Gmbh & Co Kg, 5600 Wuppertal, De
US4928374A (en) * 1988-06-01 1990-05-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ethod of vehicle seat latch
JPH0543169Y2 (zh) * 1988-09-19 1993-10-29
IT232602Y1 (it) * 1994-12-23 2000-01-10 Roltra Morse Spa Serratura per una portiera di un veicolo.
JP3430436B2 (ja) * 1997-03-28 2003-07-28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FR2782111B1 (fr) * 1998-08-05 2002-12-06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Serrure electrique perfectionnee pour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GB0020402D0 (en) * 2000-08-19 2000-10-04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td A handle arrangement
JP2002277801A (ja) * 2001-03-21 2002-09-25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7008A (zh) * 2012-07-06 2014-01-22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拉压式快卸锁
CN103527008B (zh) * 2012-07-06 2016-03-30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拉压式快卸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75793A3 (en) 2006-05-17
GB0213908D0 (en) 2002-07-31
US20030230902A1 (en) 2003-12-18
US6991272B2 (en) 2006-01-31
EP1375793A2 (en) 200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89C (zh) 包括具有三个位置的机械可视化装置的开关装置
CN1946913A (zh) 外侧车门把手的旋转锁定机构
CN1975084A (zh) 车辆门闩操作装置
CN1219145C (zh) 安静工作的车门闭锁装置
CN101006238B (zh) 汽车上的门或盖的锁
CN1690341A (zh) 滑动门锁紧系统
CN1495330A (zh) 惯性锁机构
CN2886015Y (zh) 机动车辆的闩锁
CN110536996B (zh) 用于机动车的锁
CN1580475A (zh) 闩锁机构
KR101984344B1 (ko) 패널 또는 도어용 록
CN1873176A (zh) 动力闭合锁组件
CN1249387A (zh) 门锁组件
CN101065553A (zh) 单转换器的两槽口锁闩锁
US6776442B2 (en) La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916338A (zh) 门关闭装置
CN1993529A (zh) 特别是具有紧急保险功能的门锁
CN1670328A (zh) 闩锁机构
CN2849063Y (zh) 自动门锁
CN1495329A (zh) 锁装置
CN1919667A (zh) 驻车制动装置
CN1285818C (zh) 门锁中锁闩的控制装置
US20200277813A1 (en) Load prevention for door latches
CN1281840C (zh) 用于操纵汽车门的装置
CN1991113A (zh) 耦合从致动器至机构的驱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