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9302A - 中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中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9302A
CN1489302A CNA031580319A CN03158031A CN1489302A CN 1489302 A CN1489302 A CN 1489302A CN A031580319 A CNA031580319 A CN A031580319A CN 03158031 A CN03158031 A CN 03158031A CN 1489302 A CN1489302 A CN 1489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unit
portable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80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3471C (zh
Inventor
�پ���ƽ
藤井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89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9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34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347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1Substation extens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1Substation extension arrangements
    • H04M1/715Substation extension arrangements using two or more extensions per line

Abstract

一种中继设备,包括一外部连接接口单元和公共终端单元。多个通信单元连接至外部连接接口单元。外部连接接口单元分别与通信单元接口。公共终端单元公共地设置于通信单元,并且通过使用连接至外部连接接口单元的其中一个通信单元,根据用户的操作,控制以执行通信。

Description

中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普通环境下允许使用各种通信装置的中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路由和媒体的变化,以及向着多媒体和复杂化信息发展的趋势,已经提出了许多相应于这些通信形式的通信终端。例如,便携式终端,处理电子邮件形式的文字和图像以及语音。固定电话终端也跟随相同的趋势发展。
此外,由于这些通信终端趋向于处理多媒体信息,为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片段,提供给通信终端本身的功能在数量上和复杂性上都有所增加。通过每一功能所处理的信息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此外,已经为用户提供了各种通信线路,包括,例如ISDN线路,ADSL线路,和光缆线路以及连接有固定电话终端的普通电话线(模拟电话线)。
但是,作为通信终端和通信线路的该通信装置是分别连接至不同通信路由或通信媒体的独立装置,并且由此具有独特的规格,这使得用户不可能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多个通信装置。
例如,设计出一些用于处理相同类型信息的通信终端。但是,这种终端在操作方法和功能上有所不同,其中操作方法和功能取决于终端类型以及制造者。因此,当用户使用多个通信终端时,他/她必须掌握各个通信终端的操作方法和功能,以正确地使用通信终端,这给用户强加了一个沉重的工作负担。
这适用于通信线线的情况。用户必须正确地使用相应于各自线的终端,这导致了用户方面的负担。
进一步,诸如通信伙伴信息或在每一通信终端中处理的通信内容这样的通信信息被每一通信终端独立地处理。这使得用户不可能公共地和有效地使用该处理信息。用户必须复制电话号码薄或在多个电话号码之间形成匹配。这给用户强加了一个沉重的处理负担。
这适用于通信线路的情况。用于识别相同通信伙伴的信息,如电话号码和网址这样的识别信息的不同片段必须依据通信线路而使用。因此给用户带来一个沉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继设备,其能充分地使用多个通信装置,并且有效地使用在每一通信装置中处理的通信信息。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继设备,其包括外部连接接口装置和公共控制装置,该外部连接接口装置连接与多个通信装置且各自与通信装置接口,该公共控制装置公共地提供给多个通信装置,并且通过使用多个连接至外部连接接口装置中的其中一个,根据用户的操作,控制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继设备配置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中继设备的外围设备的视图。
图3是表示其中安装有终端装置的情况的工作的顺序图。
图4是表示其中执行普通语音通信的情况的工作的顺序图。
图5是表示三方语音通信的工作的顺序图。
图6是表示在语音通信期间其中收到邮件的情况的工作的顺序图。
图7示例出窗口显示部分的显示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出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继设备10连接至通常被用户用作通信装置的便携终端1和2,固定电话终端3,和电话线路4。
便携终端1和2通过无线电网络5执行无线电通信。固定电话终端3连接至电话线路4。电话线路4连接至电话网络6。
使用中继设备10允许用户使用包括便携终端1和2,固定电话终端3,电话线路4的各自的通信装置,和类似地使用公共操作。这也使得用在各自通信装置中通信信息的公共使用和集中管理成为可能。
中继设备10包括一外部连接接口单元(以下将表示为外部连接I/F单元)11,中继单元12,和公共终端单元20。
外部连接I/F单元11独立地控制每一通信装置,如连接至中继设备10的通信终端和通信线路。外部连接I/F单元包括用于各自通信装置的各个接口单元。
在该情况下,外部连接I/F单元11包括一用于控制便携终端1的终端接口单元(以下将表示为终端I/F单元)11A,一用于控制便携终端2的终端接口单元(以下表示为终端I/F单元)11B,一用于控制固定电话终端3的终端接口单元(以下将表示为终端I/F单元),和一用于控制电话线路4的线路接口单元(以下将表示为线路I/F单元)。
中继单元12将外部连接I/F单元11的各自终端I/F单元11A至11C和线路I/F单元11D中继/连接至被各自通信装置公共使用的公共终端单元20。
在该情况下,I/F单元11A至11D的每一个和公共终端单元20都可以通过信号线20C一个对一个地连接,多个I/F单元11A至11D和公共终端单元20可以通过信号线20A多个对一个地连接,或I/F单元11A至11D可以彼此连接。
公共终端单元20公共地用于连接至外部连接I/F单元11的各自通信装置,并且执行各种通信,如语音通信,电子邮件通信,和图像通信。
公共终端单元20包括一连接至外部连接I/F单元11的通信控制单元21,一连接至通信控制单元21的发送/接收单元22,一连接至通信控制单元21的数据库(此后将表示为DB),一存储单元24,一操作输入单元25,一窗口显示单元26,和一图像感测单元27。
通信控制单元21是用于控制由各个通信装置执行的各种通信的公共功能处理单元。通信控制单元21由如CPU(中央处理器)的微处理器,它的外围电路,以及如语1音通信电路的通信电路组成。
通信控制单元21通过执行提前存储在存储单元24内的程序,控制中继设备10的各个单元。
通信控制单元21包括一用于控制各种通信呼叫的呼叫控制单元21A,一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其连接至发送/接收单元22,以执行语音通信,一邮件处理单元21C,用于交换电子邮件,一图像处理单元21D,用于执行图像通信,一数据库管理单元21E,用于管理数据库23,和一响应确定单元21F,用于确定是否对引入呼叫作出响应。
呼叫控制单元21A,基于由用户根据各个通信装置的类型和样式提前设置的说明(接口信息),特别执行用于各个通信装置的呼叫控制。
应注意各个通信装置的说明可能提前存储在数据库23中,或可能外部地存储在数据库23内。
发送/接收单元22是一语音发送/接收接口单元,通过该单元用户通过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执行语音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发送/接收单元22包括作为接收装置的右耳机22A和左耳机22B,和一作为发送装置的麦克风22C。
应注意作为发送/接收单元22,可使用一听筒,其通过将这些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集成而获得。
DB23公共地执行如用于在各自通信装置中通信的通信伙伴信息和日志信息的通信信息的集中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各个通信终端的以下信息被收集并被集中管理:从便携终端1和2处获得的通信伙伴的蜂窝电话号码或邮件地址,从固定电话终端3处获得的通信伙伴的固定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以及通信伙伴信息,如通信伙伴的名字。
除了与通信伙伴相关的信息外,诸如与通信伙伴交换的邮件,图像数据,语音数据这样的多媒体信息,以及通信日志信息也被集中管理。
根据用户的设置操作在DB23内登记各种过滤装置的内容。由这个用于每一个电话号码的过滤装置设置的信息包括与振铃音结合的对开始和使用时间的限制,呼叫拒绝以及呼叫限制与,终端优先信息和类似情况。终端优先信息特别用于确定在语音通信期间是否响应于来自另一通信伙伴的新的呼入。
此外,关于用户的用户信息也被管理,其包括例如蜂窝电话号码,固定电话号码,蜂窝电话邮件地址,以及使用该中继设备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
保存在每一通信终端的通信信息载入中继设备10内,并且当每一通信终端连接至中继设备10时存储在DB23内。由于在通信控制单元21必须使用或在窗口显示单元26上必须显示,从DB23内检索关于期望的通信伙伴的通信信息。
存储单元24为一存储器,其存储用于控制在通信控制单元21内的处理的控制信息。除去控制信息外,存储单元24存储程序,格式数据,以及类似的信息。
操作输入单元25为用于检测用户操作的输入接口单元。操作输入单元包括一具有各种键,如拨号键,设置在窗口显示单元26上的触摸键,以及一指示装置,如鼠标的键盘。
窗口显示单元26为一窗口显示装置,如LCD装置,在该装置上显示各种信息,包括通信信息,如邮件内容,和由通信控制单元21处理的图像数据,从DB23内读出的与通信伙伴相关的通信信息,和在中继设备10内的管理信息。
图像感测单元27为一小型照相机,当使用一移动或静止图像执行如电视电话这样的图像通信时,该照相机检测用户的图像。
如图2所示,中继设备10由一主体10A构成,主体10A由一长方形壳体10B和一盖件10B构成,该盖件通过一铰链部分10C开放地支撑在主体10A上。
当不使用中继设备10时,盖件10B关闭在主体10A上。当要使用中继设备10时,盖件10B被打开。
窗口显示单元26放置在主体10A的上表面上。在主体10A内形成空间(未示出),这样对于它的侧面是打开的,并且部分罩住便携终端1和2。
通常,便携终端1和2具有连接器1A和2A,用于连接至外部信息通信装置。这些连接器用于连接至中继设备10的终端I/F单元11A和11B。
中继设备10可通过通信电缆连接至便携终端1和2,但是,在中继设备10内形成空间,并且通过将终端罩在该空间内而将这些终端连接于此,可节省对于使用中继设备10所需要的空间。
特别的,由于便携终端1和2是小型的,仅需要相对小的空间形成在中继设备10内。此外,这些空间能被用作当用户在家时放置便携终端1和2的空间。当便携终端1和2罩在该空间内时,便携终端1和2内的电池可从中继设备10充电。
用于固定电话终端3的连接线路3A和电话线路4连接至设置在主体10A的侧面部分上的连接器(模数插口)10D。应注意如果固定电话终端3具有与便携终端的那些连接器类似的连接器,则分别使用与这些连接器相应的连接器。
操作输入单元25的各个键设置于在打开状态下成为上表面的盖件10B的表面上。连接有发送/接收单元22的连接器10E设置在盖件10B的侧面部分。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中继设备10的操作。
首先将参照附图3描述一种情况,其中便携终端1和2以及固定电话终端3安装在中继设备10内。
中继设备10根据通过操作输入单元25检测的用户操作为用户的每一电话号码,即,便携终端1和2以及固定电话终端3的每一电话号码执行各种过滤设置并且提前在DB23内登记该设置(步骤S100)。
在过滤设置中,为每一电话号码设置与使用每个电话号码的开始/终止操作相关的项目,其包括对开始和使用时间限制,呼叫拒绝以及呼叫限制,与振铃音的结合以及类似情况。
当便携终端1安装于中继设备10之上时(步骤S101),中继设备10的呼叫控制单元21A通过信号线20B和外部连接I/F单元11的终端I/F单元11A检测该安装操作。
响应于来自便携终端1的已经被安装的确认(步骤S102),中继设备10接收存储在便携终端1内的通信信息,并且在DB23内登记该信息(步骤S103)。
类似地,当便携终端2安装在中继设备10上时(步骤S104),中继设备10响应于来自便携终端2的已经被安装的确认(步骤S105)接收存储在便携终端2内的通信信息,并且将该信息在DB23内登记(步骤S106)。
当固定电话终端3安装在中继设备10上时(步骤S107),中继设备10响应于来自固定电话终端3的被安装的确认(步骤S108)接收存储在固定电话终端3内的通信信息,并且将它在DB23内登记(步骤S109)。
以此方式,中继设备10从安装在其上的各个通信终端获取存储在各个通信终端内的各种通信信息,即,带有电话号码的表征数据作为关键字,如电话簿,因特网地址,以及它们的表征数据。中继设备10将这些条信息在DB23内登记。
数据库管理单元21E管理各种在DB23内登记的数据。因此,在DB23内,根据电话号码,蜂窝电话邮件地址,电子邮件地址,或通信伙伴的名称集中管理这些条通信信息。
以下将参照附图4描述常规语音通信的操作。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在使用便携终端1的语音通信期间,响应于一个到便携终端2的呼入,在与便携终端1的语音通信结束后,开始与便携终端2的语音通信。
以下操作是基于假想便携终端1和2以及固定电话终端3的安装已经通过参照附图3所描述的操作而完成。
当便携终端1检测到一个从无线网络5的语音呼入时(步骤S110),便携终端1通知中继设备10呼入的检测以及终端电话号码,作为终端通知(步骤S111)。中继设备10的呼叫控制单元21A的搜索单元21A1通过使用从网络侧通知的终端电话号码作为关键字搜索DB23。
通过该关键字搜索,读出为每一电话号码登记的过滤设置,以获得作为连接确认信息的显示数据。类似的,获得图像和连接日志,作为在DB内登记的表征信息。
如图7所示,连接确认信息和表征信息显示在设置于窗口显示单元26的一部分上的显示区31内,窗口显示单元26靠近便携终端1(步骤是112)。
然后中继设备10的用户执行相应操作,以接收一个呼叫(步骤S113)。呼叫控制单元21A通过操作输入单元25检测该相应操作,并且通过终端I/F单元11A将一连接指令发给便携终端1(步骤S114)。
然后中继设备10控制中继单元12以将终端I/F单元11A连接至通信控制单元21的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并且启动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响应于该操作,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使发送/接收单元22的右耳机22A,左耳机22B,以及麦克风22C开始工作,并且开始在显示区31内显示语音通信开始时间以及语音通信时间(步骤S115)。
响应于该连接指令,便携终端1响应于来自无线网络5的语音呼入(步骤S116)并且在无线网络5和中继设备10之间交换语音。
通过该操作,通过便携终端1,终端I/F单元11A,以及中继单元12从无线网络5接收到的的语音从右耳机22A和左耳机22B中输出。此外,从用户至麦克风22C的语音输入通过相反路线从便携终端1发送至无线网络5,由此通过使用中继设备10,开始与原始方通信(步骤S117)。
以此方式,当便携终端2检测到来自无线网络5的语音呼入,同时用户正使用中继设备10通过便携终端1执行语音通信时(步骤S120),便携终端2通知中继设备10呼入的检测和终端电话号码,作为终端通知(步骤S121)。
在接下来的步骤S122至S127中,中继设备10和便携终端2按照和上述步骤S112至S117相同的方式工作,由此允许用户使用中继设备10通过便携终端2执行语音通信。
窗口显示单元26开始在靠近便携终端2的显示区域32内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显示连接确认信息,表征信息,语音通信开始时间,以及语音通信时间。
在基于步骤S122中过滤设置的连接妥确定中,通信控制单元21的响应确定单元21F读出与来自DB23的便携终端1的语音通信伙伴相应的终端优先状态信息,并且确定响应于到便携终端2的呼入的优先。
这使得在与顾客之类的重要语音通信伙伴进行语音通信期间,可以拒绝任何呼入,并且继续重要的语音通信。
与此相反,如果在与普通语音通信伙伴进行语音通信期间,呼入是由一重要语音通信伙伴发出的,则允许接收该呼入。这时,在窗口显示单元26上显示关于原始方的信息,以允许用户适当地决断是否需要转换语音通信。
在步骤S125中,当用户响应于呼入时,由于在便携终端2的呼入接收前,通过便携终端1进行的语音通信已经完成,因此中继设备10控制中继单元12将终端I/F单元11B连接至通信控制单元21的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
随后,中继设备10降低通过便携终端1的语音通信的音量等级,其由一个耳机产生,例如右耳机22A,并且转换至通过便携终端2的语音通信的声音,其由另一耳机产生,例如左耳机22B。
中继设备10还通过便携终端2将将麦克风22C切换至语音通信模式。中继设备10减小用于便携终端1的窗口显示单元26的显示区31的亮度。
该操作使得可以通过便携终端2进行随后的语音通信而不中断通过便携终端1的先前的语音通信。此外,用户可以以不会发生中断的水平听到来自便携终端1侧的通信伙伴的语音。这使得用户可掌握在便携终端1侧的语音通信伙伴的状况,并且应付紧急情况。
当用户进行切换操作以从通过便携终端2的语音转换为通过便携终端1的语音时(步骤S130),中继设备10的呼叫控制单元21A将便携终端1上的右耳机22A的音量等级恢复至正常的会话等级,然后呼叫控制单元21A降低便携终端2上的左耳机22B的音量等级,并将麦克风22C切换至便携终端1侧(步骤S131)。
使用该操作,恢复便携终端1上的语音通信(步骤S132)。
如果便携终端1上的语音通信被首先中断,则用户执行便携终端1侧上的语音通信中断操作(步骤S133)。
响应于该操作,中断指令发送至便携终端1(步骤S134)。然后中继设备10恢复右耳机22A和左耳机22B的音量等级,并将麦克风22C切换至便携终端2侧,并且控制中继单元12,从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断开终端I/F单元11A(步骤S135)。
响应于以上中断指令,便携终端1中断语音通信(步骤S136)。使用该操作,便携终端1侧上的语音通信被中断,并且便携终端2侧上的语音通信被恢复(步骤S137)。
随后,响应于用户作出的中断操作,中继设备10将一中断指令发送至便携终端2(步骤S141)。中继设备10也使右耳机22A,左耳机22B,以及麦克风22C停止工作,并且控制中继单元12,使终端I/F单元11B从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上断开(步骤S142)。
此外,响应于以上中断指令,便携终端2上的语音通信被中断(步骤S143)。通过该操作,结束所有使用中继设备10的语音通信。
如上所述,中继设备10包括用于单独控制各个通信装置的外部连接I/F单元11和实现各种通信的公共终端单元20其。此外,中继设备10通过中继单元12任意切换和连接各个通信装置和通信控制单元21。这使得可以通过使用公共终端单元20处理各种通信装置。
因此,即使如现有技术那样,取决于通信终端的类型和其制造者的通信终端的操作方式和功能有所不同,用户也仅需操作公共终端单元20。
用户不必根据掌握通信终端的操作方式和功能有选择地使用各个通信终端。这大大减轻了用户的操作负担。这可适用于通信线的情况;不必根据每个线路有选择地使用装置。这使得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
此外,为集中地管理分别保存在每一通信终端里的通信信息,为公共终端单元20设置了DB23。因此,即使例如从登记在不同于使用中的通信终端的通信终端的原始方的呼入,关于原始方的信息仍可以从DB23检索并显示,这样能够充分地使用在每一通信终端内分别管理的通信信息。
这也适用于通信线路的情况;不必有选择地使用不同条识别信息,例如电话号码和网址,以依靠通信线路识别相同的通信伙伴,这大大减轻了用户的负担。
以下将参照附图5描述用于三方语音通信的操作。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在便携终端1,便携终端2,和中继设备10之间进行三方语音通信。
假定在以下操作中,中继设备10在通过上述附图4中所描述的操作响应于一至便携终端1的呼入后,响应于一至便携终端2的呼入(步骤S127)。
这时,由右耳机22A生成的,通过便携终端1的语音通信的音量等级被降低,通过便携终端2的语音通信的声音从左耳机22B中输出。麦克风22C已经被切换至通过便携终端2的语音通信。
在该状态下,当用户切换至便携终端1,便携终端2和固定电话终端3之间的三方语音通信时,他/她执行三方通信开始操作(步骤S150)。中继设备10的呼叫控制单元21A通过操作输入单元25检测该三方语音通信开始操作,并且指示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开始三方语音通信。
响应该指令,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恢复由右耳机22A产生的,通过便携终端1的语音通信的声音,并且将麦克风22C连接至便携终端1和便携终端2(步骤S151)。
使用该操作,通过便携终端1的语音通信和通过便携终端2的语音通信被通过中继设备10连接,以开始三方语音通信(步骤S152和S153)。
以下将参照附图6描述在语音通信期间用于邮件到达的操作。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其中用户将要通过便携终端2接收邮件,同时通过便携终端1执行语音通信。
假定在以下操作中,通过以上图4中所描述的操作,中继设备10响应于一至便携终端1的呼入,已经处于语音通信状态(步骤S110至S1170)。
在该情形下,当便携终端2检测到来自无线网络的邮件到达时(步骤S160),便携终端2通知中继设备10该邮件到达的检测,以及一原始邮件地址,作为一终端通知(步骤S161)。
响应于该通知,中继设备10的呼叫控制单元21A的检索单元22A1以原始地址作为一关键字检索DB23。通过该关键字检索,过去接收到的邮件从为每一原始邮件地址登记的日志信息中读出(步骤162)。
中继设备10然后控制中继单元12,将终端I/F单元11A连接至通信控制单元21的邮件处理单元21C,并且指示便携终端2接收邮件(步骤S163)。
响应于该接收指令,便携终端2响应于来自无线电网络5的邮件到达(步骤S164),并且将来自无线网络5的邮件发送至邮件处理单元21C(步骤S165)。
邮件处理单元21C在窗口显示单元的显示区32上显示在步骤S162中从DB23读出的先前接收到的邮件,以及从便携终端2接收的邮件,该窗口显示单元设置成靠近便携终端2的一部分(步骤S166)。
图7示出了窗口显示单元26的一显示器实施例。在该情况下,在显示区31内显示作为通过便携终端1的语音通信的通信伙伴的信息通信伙伴的名称,他/她的头像,以及语音通信时间。
在显示区32内,显示有通过便携终端2接收的邮件和先前接收到的邮件。
注意当用户将要执行因特网浏览操作或类似操作或图像通信,如使用一移动图像的语音通信时,以和语音通信处理单元21B或邮件处理单元21C相同的方式使用图像处理单元21D。
根据本发明,多个通信装置,如用户使用的通信终端和通信线路,通过外部连接接口单元被分别连接,并且通信装置通过外部连接接口单元根据用户操作由公共终端单元分别控制,该公共终端单元被提供给各个通信装置,由此用这些通信装置与期望的通信伙伴进行通信。这使得可以有效地使用多个通信装置。
此外,从作为通信装置的连接至外部连接接口单元的每一个通信终端,获得唯一的通信信息,如通过通信终端用于通信的通信伙伴信息和日志信息。根据通信伙伴将这些条信息分类,以集中地在数据库中管理。这使得可以有效地使用将在每一通信装置中处理的通信信息。

Claims (8)

1.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部连接接口装置(11),其连接有多个通信装置(1,2,3,4),并且分别与通信装置接口;
公共控制装置(20),其公共地提供给多个通信装置,并且通过使用多个连接至所述外部连接接口装置(11)的其中一个通信装置,根据用户操作,控制执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控制装置(20)包括:
呼叫控制装置(21A),用于从一连接至所述外部连接接口装置(11)的通信终端获取唯一通信信息,该信息包括用于通过通信终端通信的通信伙伴信息和日志信息,
一个数据库(23),存储通信信息,以及
数据库管理装置(21E),用于根据通信伙伴将通信信息分类,并且集中地管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控制装置(20)包括
窗口显示装置(26),用于显示关于通信的各种信息,
搜索装置(21A),用于从所述数据库检索关于通信伙伴的通信信息,
所述呼叫控制装置(21A)在所述窗口显示装置上显示由所述搜索装置(21A1)获得的检索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库(23)存储为每一通信伙伴设置的终端优先状态信息,
所述公共控制装置(20)进一步包括响应确定装置(21F),用于如果在通过多个通信装置(1,2,3,4)的其中之一的语音通信期间,通过另一通信装置接收到一呼入,根据来自所述数据库(23)的关于正在进行语音通信的通信伙伴的终端优先状态信息,确定响应呼入的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连接接口装置(11)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接口装置(11A,11B,11C),用于与一终端和用于线路的线路接口装置(11D)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中继装置(12),用于中继/连接所述终端接口装置(11A-11C)和所述线路接口装置(11D)至所述控制装置(2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便携终端和一通信线路,并且执行各种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通信装置执行语音通信,电子邮件通信,图像通信中的至少一个。
CNB031580319A 2002-07-24 2003-07-24 中继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4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5434/02 2002-07-24
JP2002215434A JP4100081B2 (ja) 2002-07-24 2002-07-24 中継装置
JP215434/2002 2002-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9302A true CN1489302A (zh) 2004-04-14
CN100423471C CN100423471C (zh) 2008-10-01

Family

ID=27785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803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471C (zh) 2002-07-24 2003-07-24 中继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21782B2 (zh)
JP (1) JP4100081B2 (zh)
CN (1) CN100423471C (zh)
GB (1) GB2391422B (zh)
HK (1) HK10626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4188A (zh) * 2013-12-03 2016-07-20 株式会社理光 中继装置、显示装置和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18010A (ja) * 2004-02-02 2005-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両用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JP4882421B2 (ja) * 2006-02-28 2012-02-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2555A (ja) 1993-12-10 1995-06-23 Ricoh Co Ltd 携帯通信装置
US6128293A (en) 1995-12-20 2000-10-03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Multiservice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US5835577A (en) * 1996-04-25 1998-11-10 Copytele, Inc. Multi-function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JPH1065773A (ja) 1996-08-21 1998-03-06 Tokyo Denshi Sekkei Kk インターネット端末装置
ES2153533T3 (es) 1996-12-20 2001-03-01 E Plus Mobilfunk Gmbh & Co Kg Dispositivo telefonico.
US5983073A (en) * 1997-04-04 1999-11-09 Ditzik; Richard J. Modular notebook and PDA computer systems for personal comput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0923216B1 (en) 1997-12-04 2003-08-27 Alcatel Docking station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handset
DE19800967C2 (de) 1998-01-14 2000-11-09 Deutsche Telekom Ag Vorrichtung zum stationären Betreiben von Mobilfunkgeräten
JPH11252254A (ja) 1998-03-02 1999-09-17 Canon Inc 電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0295366A (ja) 1999-04-07 2000-10-20 Denso Corp 通信装置
US6434402B1 (en) 1999-11-04 2002-08-13 Ericsson Inc. Accessory device for handling multiple calls on multiple mobile stations
JP2001245064A (ja) 2000-02-29 2001-09-07 Canon Inc 通信機器における通話履歴の保存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2001298785A (ja) 2000-04-14 2001-10-26 Suriibii Enterprises Japan:Kk 中継スイッチ装置
WO2002015542A2 (en) 2000-08-16 2002-02-21 Clearnet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for interfacing a conventional telephone installation to a wireless telephone network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4188A (zh) * 2013-12-03 2016-07-20 株式会社理光 中继装置、显示装置和通信系统
US10255266B2 (en) 2013-12-03 2019-04-09 Ricoh Company, Limited Relay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018813A1 (en) 2004-01-29
US7321782B2 (en) 2008-01-22
GB2391422B (en) 2007-01-17
HK1062616A1 (en) 2004-11-12
GB0317236D0 (en) 2003-08-27
JP4100081B2 (ja) 2008-06-11
GB2391422A (en) 2004-02-04
JP2004064110A (ja) 2004-02-26
CN100423471C (zh) 2008-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0953C (zh) 数据备份系统、数据备份方法、可佩带的计算机、邮件发送系统
CN1176560C (zh) 无线电局域网和专用小交换机之间的数字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308823C (zh) 终端装置
CN1118990C (zh) 报文存储与转发系统
CN1855956A (zh)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限制控制方法和操作限制控制程序
CN1874406A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231792A (zh) 在两个电话机之间经因特网相互进行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CN1455333A (zh) 环境设定装置、环境设定程序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和环境设定方法
CN1288623A (zh) 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595952A (zh) 增强计算机电话集成和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CN1132454A (zh) 通信系统
CN1901707A (zh) 监控手机及其远程监控方法
CN1512745A (zh) 适用于宽带通信的语音通信系统及其电话机
CN1698340A (zh) 移动终端设备
CN1855966A (zh) 防骚扰通信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防骚扰通信方法
CN1359498A (zh) 电话线路的控制转移系统
CN1196536A (zh) 具有代理人功能的信息处理器及包含处理程序的存储媒体
CN1510897A (zh) 根据可访问性选择用户终端而建立通信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81674A (zh) 包括信息处理终端和数据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系统
CN1489302A (zh) 中继设备
CN1784670A (zh) 计算机及使用该计算机的遥控系统
CN1038907A (zh) 用于电子投币式电话机的开接期间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812428A (zh) 终端设备
CN1266917C (zh) 电话控制系统
CN1212557A (zh) 用语音指令提供数据处理装置的电话业务的通讯支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261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6261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