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4469A - 通过外部模块对移动通信终端内部信息的采集 - Google Patents

通过外部模块对移动通信终端内部信息的采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4469A
CN1484469A CNA031540058A CN03154005A CN1484469A CN 1484469 A CN1484469 A CN 1484469A CN A031540058 A CNA031540058 A CN A031540058A CN 03154005 A CN03154005 A CN 03154005A CN 1484469 A CN1484469 A CN 1484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xternal module
sim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40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0993C (zh
Inventor
֮
东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84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4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09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099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card read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促进了对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进行收集的一种外部模块和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在移动通信终端被使用时,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安装了外部模块,外部模块包括:内部信息收集单元,与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收集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由内部信息收集单元所收集的信息。移动通信终端具有内部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信息,并将此内部状态信息提供给外部模块。

Description

通过外部模块对移动通信终端内部信息的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例如便携式电话终端等。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与无线电通信网络相连、进行信息通信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已经包含了用于与外部存储设备(此后称为便携式存储设备)相连的设备。便携式存储设备存储如与便携式电话终端的用户相关的标识信息和账单信息等、用于将便携式电话终端与无线电通信网络相连的信息。
由使用便携式存储设备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所使用的无线电通信网络包括作为欧洲数字移动通信标准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DCS(数字通信服务)1800,以及作为北美数字便携式电话标准的PCS(个人通信服务)1900。在这些模式中,GSM使用800MHz频率带宽,DCS 1800使用1800MHz频率带宽,而PCS 1900使用1900MHz频率带宽。
在这些不同的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实质上使用相同的协议进行通信。因此,将用于设置与使用便携式电话终端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相关的通信的信息存储在便携式存储设备中,然后,将便携式电话终端与无线电通信网络相连。当前所使用的便携式存储设备包括诸如SIM(用户标识模块)卡和USIM(通用用户标识模块)卡等IC卡。可以在便携式电话终端中提供的接口中插入或拔出诸如SIM卡和USIM卡等IC卡。此外,针对可以安装这种类型的SIM卡或USIM卡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正在研发采用了3GPP标准的SAT(SIM应用工具箱)或USAT(USIM应用工具箱)的功能的服务。
在研发便携式电话终端时,进行测试以确定用作通信中的协议是否正常运作。例如,这样的测试包括室内测试和现场测试,室内测试用于在如实验室等房间内测试便携式电话终端,而现场测试利用实际的基站,在室外对便携式电话终端进行测试。在首先通过室内测试确定便携式终端工作正常之后,进行现场测试。
在用在便携式电话终端通信中的通信协议的现场测试中,如图1所示,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通过无线电接口1102与基站1101进行诸如呼出、连接和会话等通信。此时,SIM卡1104被插入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中,并实现与基站1101之间的通信。
由作为测试设备的个人计算机1105(此后缩写为PC 1105)上的软件进行现场测试中的协议模拟测试和与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的内部操作相关的内部信息的获取。此PC 1105还配备有:内部信息获取装置1105a,用于获取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的内部信息;以及协议模拟测试装置1105b,根据此内部信息再现现场测试,来进行协议模拟测试。
在现场测试中,测试员利用PC 1105将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设置为测试模式,于是通过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向基站1101传输通信协议。此时,SIM卡1104被安装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中,以允许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和基站1101之间的通信。
随着通信协议的传输,在实际通信期间,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和基站1101之间产生通信协议序列。通过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向PC1105传输此通信协议序列。PC 1105通过内部信息获取装置1105a获得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的内部信息,并将此通信协议序列作为内部信息存储在存储设备中。
当PC 1105完成通信协议序列的存储时,进行现场测试中的再现测试。在再现测试中,在PC 1105上仿真地产生如上所述在实际通信期间、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和基站1101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序列。
由PC 1105的协议模拟测试装置1105b进行协议再现测试,并再现在基站1101和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之间进行通信的实际通信协议。利用PC 1105上的这个协议再现测试,测试员可以检查实际的通信协议序列并研究问题点和改进点。如果测试员发现问题点或改进点,测试员将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带回实验室,并修改或改进通信协议。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的内部结构。在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中,内部CPU 1201通过无线电单元1210和基带信号处理器1209与无线电接口1102进行通信。然后,在CPU 1201上,通过通信协议栈1208,在逻辑总线1207和基带信号处理器1209之间进行通信。此外,通信协议栈1208与TE(终端设备)1203和1205通过CPU 1201内部的逻辑总线1207进行通信。此外,TE 1203和1205通过TAF(终端适配功能)1204和1206进行协议转换,以便与通信协议栈1208进行通信。
如图2所示,通信协议栈1208和安装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中的SIM卡1104之间通过逻辑总线1207进行通信。当安装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中时,SIM卡1104与UIMF(用户标识模块功能)1202相连。然后,SIM卡1104通过UIMF 1202与逻辑总线1207进行通信,并与通信协议栈1208或另一模块交换存储在SIM卡1104中的客户信息或用户信息。
逻辑总线1207还能够与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的外部接口1211进行通信,借此SIM卡1104可以从外部接口1211接收并存储客户信息或用户信息。
在进行现场测试时,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也通过外部接口1211,从PC 1105接收与现场测试相关的指令,借此开始和终止执行现场测试或关于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的信息的获取,以进行想要的测试。由PC 1105的内部信息获取装置1105a获得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的内部信息,并将其存储在PC 1105中。在进行协议再现测试时,通过协议模拟测试装置1105b,根据已经存储在PC 1105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的内部信息,在PC 1105上执行再现测试。
图3示出了SIM卡1104的内部结构的示例。SIM卡1104包括CPU1301、内部总线1306、外部接口1307和存储器1308。CPU 1301包括SIM功能执行单元1305。SIM功能执行单元1305通过接口总线1306与外部接口1307进行通信,并根据来自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的指令,将已经存储在存储器1308中的客户信息和用户信息传送给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SIM功能执行单元1305还把从便携式电话终端1103收到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308中。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现场测试需要专用的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或测试软件)来获得便携式电话终端的内部信息,以及用于协议模拟测试。结果,现有技术的现场测试方法,尽管在测试灵活性和可见性方面表现突出,却存在较差的机动性和可携带性的问题。尽管可以在便携式电话终端内部提供测试功能(软件和硬件),但在诸如存储器等资源上存在限制,结果,只能够实现极为有限和简单的测试功能。
此外,用在现场测试中的测试设备是服务供应商或终端制造商用在终端的研发或维护中的设备,普通用户并不能够使用。结果,对于在用户正在使用便携式电话终端时发生的问题,用户并不能以实时的方式获得内部信息。
在分析问题时,服务供应商或终端制造商不得不依赖于猜测或来自用户关于使用状态的不完整的信息,而且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来再现问题与研究问题的来源。因此,不能有效地研究发生在便携式电话终端中的问题,而难以快速的解决问题,因而,不能够很快地修好发生了问题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并将其返还给用户。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促进对关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的信息进行收集的一种外部模块、一种移动通信终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和一种测试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移动通信终端被使用时,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安装外部模块,而且所述外部模块包括:收集装置,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收集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收集装置所收集的信息。这种安排促进了对关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的信息进行收集。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协议执行装置,用于请求移动通信终端执行通信协议序列。这种安排能够有效地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协议执行装置包括第一请求装置,根据已经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信息,请求执行通信协议序列。这种安排能够根据关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的信息,有效地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通信协议序列是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通过无线电执行的通信协议序列。这种安排能够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有效地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部模块还包括已存储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已经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信息。这种安排能够方便地处理用于执行通信协议序列的内部状态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协议执行装置包括第二请求装置,根据已存储信息处理装置处理过的信息,请求执行通信协议序列。这种安排能够执行已经处理过的通信协议序列。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部模块是SIM卡、USIM卡或比这些卡更高标准的IC卡。这种安排能够在SIM卡或USIM卡中增加新的功能。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模式,移动通信终端是在其被使用时,在其中安装了外部模块的移动通信终端,以及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获取装置,用于获得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输出装置,用于将获取装置获得的信息提供给所述外部模块。这种安排促进了对关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的信息进行获取。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模式,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终端和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被使用时,安装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外部模块;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获取装置,用于获得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输出装置,用于将获取装置获得的信息提供给所述外部模块;而且其中,所述外部模块包括:收集装置,用于收集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输出装置提供的信息;以及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收集装置所收集的信息。这种安排促进了对关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的信息进行获取。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测试关于移动通信终端的通信协议的测试方法,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被使用时,在其中安装外部模块,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请求步骤,由所述外部模块请求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执行通信协议序列;执行步骤,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依照所述外部模块的请求,执行所述通信协议序列;获取步骤,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获取与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提供步骤,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将获得的内部状态信息提供给所述外部模块;收集步骤,由所述外部模块收集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提供的所述信息;以及存储步骤,由所述外部模块存储收集到的信息。这种安排促进了对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信息进行收集。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部模块根据已经存储的信息,请求执行通信协议序列。这种安排能够根据与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有效地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移动通信终端利用无线电与基站执行通信协议序列。这种安排能够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有效地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处理步骤,处理存储在所述外部模块中的信息。这种安排能够有效地处理通信协议序列。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部模块根据已经处理过的内部状态信息,来执行通信协议序列。这种安排能够针对通信协议序列的执行,方便地处理内部状态信息。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以下的描述阐明了本发明的示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现场测试;
图2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SIM卡的方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示出了现场测试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话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示出了SIM卡的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示出了通信测试中的操作的顺序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示出了再现测试中的操作的顺序图;以及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SIM卡的内部结构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接下来,将对用于测试移动通信终端的通信协议的现场测试进行描述,当被使用时,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安装SIM卡,便携式电话终端被用作移动通信终端,而SIM卡被用作外部模块。
代替SIM卡,也可以使用USIM卡。移动通信终端并不局限于便携式电话终端,而可以是其中可以安装如SIM卡或USIM卡等外部模块的任何移动通信终端。此外,外部模块并不局限于如SIM卡或USIM卡等IC卡,也可以是能够安装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具有CPU和存储器的外部模块。
首先,将对现场测试和用于实现此现场测试的便携式终端和SIM卡的结构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通过由便携式电话终端103通过无线电接口102,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03和基站101之间执行呼出、连接与会话,来实现现场测试。
基站101是由通信服务供应商管理的普通基站。便携式电话终端103可以是具有类似于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大小和形状的设备。此外,SIM卡104可以是具有类似于现有技术的SIM卡的大小和形状的卡。
一类SIM卡是符合GSM11.11说明书、作为欧洲GSM数字便携式电话中的标准设备的插入式SIM卡。作为这种欧洲GSM数字便携式电话中的标准设备、并被用于用户的电话号码和个人标识符的SIM卡可以被用作SIM卡104。但是,本实施例中的外部模块并不局限于SIM卡,也允许使用包括(package)在下一代IMT 2000模式的W-CDMA模式中的USIM卡。
便携式电话终端103是现场测试中要测试的对象,进行测试来确定是否按照设计执行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通信协议序列。在进行现场测试时,首先将SIM卡104安装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03中。与使用通常的SIM一样,将SIM卡104从外部插入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外壳中,或者从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电池拆卸开口插入。
图5示出了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内部结构的示例。如图5所示,便携式电话终端103包括:无线电单元210,用于在物理层上进行与无线电接口102之间的信号处理;基带信号处理器209;以及CPU 201。
在CPU 201上安装用于与基站101进行通信协议控制的通信协议栈208。此外,在CPU 201上还安装了的TE(终端设备)203和205,用于实现应用和用户接口,以及触发呼出和呼叫连接;以及TAF(终端适配功能)204和206,用于在通信协议栈208和TE 203和205之间转换协议。而且,安装了逻辑总线207,用于实现TAF 204和206与通信协议栈208之间的通信,而且安装这些组成元件,并作为软件模块来工作。
如图5所示,UIMF(用户标识模块功能)202与逻辑总线207相连。SIM卡104与CPU 201通过UIMF 202进行通信。依照来自SIM卡104的命令,UIMF 202获得在逻辑总线207上流动的协议消息和内部信息,并将这些消息和信息传送给SIM卡104。UIMF 202同样依照来自SIM卡104的命令,通过逻辑总线207,向通信协议栈208发送协议消息。
在UIMF 202通过逻辑总线207与通信协议栈208进行通信时,从通信协议栈208的观点来看,由UIMF 202发送的协议消息等价于从TAF204或TAF 206发送的消息。结果,在从SIM卡104仿真地激活呼出或呼叫连接时,可以执行与接收到从TAF 204或206发送来的消息时相同的处理。
图6示出了SIM卡104的内部结构的示例。SIM卡104包括CPU 301、存储器308、外部接口307和内部总线306,内部总线306用于实现CPU301与存储器308或外部接口307之间的通信。
在CPU 301中,在SIM功能执行单元305中执行程序,该程序执行诸如向便携式电话终端103传输客户信息/用户信息和运营商信息等现有技术的SIM功能。此外,由此SIM卡104的CPU 301中的测试程序执行单元302执行针对现场测试所执行的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执行单元302包括: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用于收集与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协议执行单元304,用于再现通信协议序列,并仿真地执行通信协议。
与现有技术的SIM卡104一样,SIM卡104的存储器308存储诸如客户信息/用户信息和运营商信息等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308还存储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内部状态信息和便携式电话终端103内部的内部信息。外部接口307具有实现便携式电话终端103中的UIMF 202与CPU 301之间的通信的功能。
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通过外部接口307向便携式电话终端103中的UIMF 202报告监控内部状态信息的开始。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还发送收集内部状态信息的命令,并开始对内部状态信息的收集。协议执行单元304通过外部接口307,指示便携式电话终端103中的UIMF 202再现通信协议序列,并指示从通信协议栈208向基站101传输通信协议。
当从SIM卡104的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收到收集内部状态信息的命令时,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UIMF 202获得在逻辑总线207上流动的内部状态信息。由UIMF 202获得的内部状态信息被传送给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并从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传送给存储器308,并进行存储。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能够将此内部状态信息存储在存储器308中,以及依照来自如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等的指令,执行将已存储的内部状态信息读出到外部的处理。
当再现现场测试中的通信协议序列时,协议执行单元304读取作为存储在存储器308中的内部状态信息的协议消息。然后,协议执行单元304通过外部接口307,向便携式电话终端103中的UIMF 202报告开始通信协议的再现测试。此外,协议执行单元304向UIMF 202传输存储在存储器308中的协议消息。当接收到开始再现测试的通知时,UIMF 202向通信协议栈208传送协议消息,借此仿真地再现了过去的通信协议序列。也可以作为与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执行的内部信息的收集平行的操作,执行由协议执行单元304执行的通信协议序列的再现。
接下来,将对执行本实施例中的现场测试时,便携式电话终端103和SIM卡104的操作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的现场测试中,进行呼出操作测试,来测试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呼出操作。然后,进行呼出操作测试中所执行的通信协议序列的再现测试。
参照图7,对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呼出操作测试进行描述。图7是示出了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呼出操作测试中的操作的顺序图。
在图7中,首先由用户(测试员)701将便携式电话终端103设置为测试模式,借此从用户(测试员)701向TE 203发出测试模式请求702。从而,在TAF 204对已经发送到TE 203的测试模式请求702进行协议转换,然后通过逻辑总线207传送给通信协议栈208。通信协议栈208接收此测试模式请求702,从而转换为允许将内部状态信息和协议消息输出到逻辑总线207上的状态。
将测试模式请求702发送给通信协议栈208,以及通过逻辑总线207,将测试模型请求702传送给UIMF 202。当UIMF 202因此检测到测试模式请求702时,其向SIM卡104报告测试模式建立请求703。
当收到测试模式建立请求703时,SIM卡104激活测试程序执行单元302中的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并进入等待来自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信息的状态。
如图7所示,当用户(测试员)701向TE 203发出呼出请求704时,TE 203使TAF 204对呼出请求704的协议进行转换,借此TAF 204进行协议转换,然后通过逻辑总线207,向通信协议栈208传送呼出请求704。当收到呼出请求704时,通信协议栈208实施对基带信号处理器209和无线电单元210的控制,以与基站101之间执行通信协议序列711。
与此同时,UIMF 202获得在逻辑总线207上流动的、与呼出请求704相关的协议消息,并针对呼出请求704,向SIM卡104报告信息存储请求705。当收到信息存储请求705时,SIM卡104通过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将呼出请求704存储在SIM卡104中的存储器308中。
执行通信协议序列711的通信协议栈208向逻辑总线207提供指示在通信协议序列711的处理中发生的内部操作状态的参数,作为内部状态信息706。
UIMF 202获得在逻辑总线207上流动的内部状态信息706,并向SIM卡104报告针对内部状态信息706的信息存储请求707。当收到信息存储请求707时,SIM卡104通过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将内部状态信息706存储在SIM卡104内部的存储器308中。
如图7所示,通信协议栈208向逻辑总线207提供在通信协议序列711的处理中所产生的协议消息708。例如,这些协议消息708包括表示对来自用户701的呼出请求704的响应的呼出响应消息。
UIMF 202通过逻辑总线207获得协议消息708,并向SIM卡104报告针对这些协议消息708的信息存储请求710。当收到此信息存储请求710时,SIM卡104通过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将协议消息708存储在SIM卡104中的存储器308中。
同样,按照TAF 204和TE 203的顺序传送协议消息708。然后,将协议消息708传达给用户701,作为用户701发出的呼出请求704的呼出响应709。例如,此时,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呼出响应709,从而由用户701加以识别。
在用户701发出呼出请求704时,将在通信协议序列711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呼出请求704、内部状态信息706和协议消息708这样存储在SIM卡104的存储器308中。于是,由用户识别这些存储的信息。
已经识别了呼出响应709的用户701向TE 203发出内部信息读取请求712,来读取存储在SIM卡104中的内部状态信息,借此TE 203向TAF204发送内部信息读取请求712。在TAF 204进行协议转换后的内部信息读取请求712,通过逻辑总线207被传送到UIMF 202。伴随着这种传送,UIMF 202向SIM卡104报告信息读取请求713。
SIM卡104读取已经存储在存储器308中的信息数据,并向UIMF 202报告这些数据,作为信息读取响应714。UIMF 202通过路由:逻辑总线207、TAF 204和TE 203,向用户701报告内部信息读取响应715。
在图7所示的呼出操作测试中,对一次一个项目地发送和接收内部状态信息和协议消息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但也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项目的信息或消息。
将参照图8,对通信协议序列再现测试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在呼出操作测试期间收集的内部状态信息,执行通信协议序列再现测试。图8是示出了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再现测试中的操作的顺序图。
在图8中,首先由用户701将便携式电话终端103设置为测试模式,借此从用户(测试员)701向TE 203发出测试模式请求801。从而,在TAF 204对已经发送到TE 203的测试模式请求801进行协议转换,然后通过逻辑总线207传送给通信协议栈208。已经接收到此测试模式请求801的通信协议栈208转换为允许将内部状态信息和协议消息输出到逻辑总线207上的状态。
将测试模式请求801发送给通信协议栈208,以及通过逻辑总线207,将测试模式请求801传送给UIMF 202,借此当检测到测试模式请求801时,UIMF 202向SIM卡104报告与协议再现测试相关的测试模式建立请求802。
已经接收到测试模式建立请求802的SIM卡104,激活测试程序执行单元302中的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并进入等待来自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信息的状态。
接下来,如图8所示,激活测试程序执行单元302中的协议执行单元304,而且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从等待信息的状态转移到激活状态。协议执行单元304读取已经作为先前的呼出操作测试的结果存储在存储器308中的诸如呼出请求、内部状态信息和协议消息等内部状态信息,并产生模拟呼出请求803。协议执行单元304自动向UIMF 202报告此模拟的呼出请求803。
当接收到模拟呼出请求803时,UIMF 202向通信协议栈208报告呼出请求804。已经接收到呼出请求804的通信协议栈208实施对基带信号处理器209和无线电单元210的控制,以与基站101之间执行通信协议序列811。
UIMF 202也获得在逻辑总线207上流动的、与呼出请求804相关的协议消息,并向SIM卡104报告针对呼出请求804的信息存储请求805。当收到信息存储请求805时,SIM卡104通过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将呼出请求804存储在SIM卡104中的存储器308中。
执行通信协议序列811的通信协议栈208向逻辑总线207提供指示在通信协议序列811的处理中发生的内部操作状态的参数,作为内部状态信息806。
UIMF 202获得在逻辑总线207上流动的内部状态信息806,并向SIM卡104报告针对内部状态信息806的信息存储请求807。当收到信息存储请求807时,SIM卡104通过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将内部状态信息806存储在SIM卡104内部的存储器308中。
此外,如图8所示,通信协议栈208向逻辑总线207提供在通信协议序列811的处理中所产生的协议消息808。例如,这些协议消息808包括表示对来自协议执行单元304的模拟呼出请求803的响应的呼出响应消息。
UIMF 202通过逻辑总线207获得协议消息808,并向SIM卡104报告针对这些协议消息808的信息存储请求809。当收到此信息存储请求809时,SIM卡104通过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将协议消息808存储在SIM卡104中的存储器308中。
UIMF 202也向SIM卡104报告收到的协议消息808,作为模拟协议消息810。SIM卡104根据模拟协议消息810的内容,确定协议再现测试的完成。如果满足了完成协议再现测试的条件,SIM卡104中的协议执行单元304向UIMF 202报告模拟序列完成报告812。UIMF 202通过路由:逻辑总线207、TAF 204和TE 203,向用户701报告协议再现测试完成报告813。
最后,将对本实施例中的SIM卡的另一示例进行描述。图9示出了SIM卡104a的内部结构的示例。本实施例中的SIM卡104a包括SIM功能执行单元305和测试程序执行单元302a,作为其基本组成部件。测试程序执行单元302a包括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和协议执行单元304。此外,在SIM卡104a的另一示例中,如图9所示,测试执行单元302a具有已存储信息处理器310。
已存储信息处理器310具有处理存储在存储器308a中的信息的功能。如图9所示,在测试呼出操作时,事先将协议执行单元304执行模拟协议序列时所需的如参数和协议消息等协议再现消息309存储在存储器308a中。
例如,当在存储器308a中存储在测试呼出操作时存储的如内部状态信息706和协议消息708等信息,作为协议再现信息309时,在协议执行单元304仿真地执行通信协议序列711以实现协议再现测试时,可以处理协议再现信息309。以这种方式,例如,可以修改协议执行单元304仿真地执行通信协议序列时所需的参数,从而,可以在协议再现测试的处理中执行不同的协议再现测试。
由已存储信息处理器310以这种方式处理的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308a中,作为协议再现信息309。此时,在存储器308a中可以通过重写协议再现信息309,或者可以与原始协议再现信息309分开,来保存修改过的协议再现信息309。然后,协议执行单元304读取存储在存储器308a中的协议再现信息,并按照与图7和图8中所示相同的步骤,仿真地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当与原始协议再现信息309分开保存修改过的协议再现信息309时,可以实现原始的协议再现测试和不同的协议再现测试。可以比较这些不同的协议再现测试,而且可以进行每种协议再现测试的比较检验。例如,如果在进行呼出操作测试时发生了问题,可以修改协议再现信息309的预定参数,然后,进行与不同的基站相关的协议再现测试。这种方法能够调查在呼出操作测试中发生的问题是基站引起的,还是便携式电话终端引起的。此外,也可以修改参数,实现对所有周围的基站的协议再现测试,从而进行比较调查,以确定问题是否归因于测试地区的无线电波干扰。
诸如内部信息收集单元303、协议执行单元304、SIM功能执行单元305和外部接口307等SIM卡104a的组件都执行与前述SIM卡104相同的操作,因此,这里省略了对这些操作的详细描述。
在进行协议再现测试时,可以在SIM卡104a中事先存储模拟SIM卡104a中的通信协议序列所需的任何协议再现信息309,因此,通信协议序列的测试可以与任何形式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3同步发展。
特别的,协议的模拟再现测试模拟了如TE和TAF等宿主软件的动作。因而,可以在高阶软件完成之前,与无线电接口(在通信协议栈以下)侧相隔离地测试组件,以及类似地,可以在与高阶软件组合之后,有效地测试组件。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SIM卡104可以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03和SIM卡104正常使用中,收集和保存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内部状态信息。因此,在端用户的实际使用期间发生问题的情况下,在SIM卡104的存储器308中可以存储和保存在发生问题时的内部状态信息。以这种方式,服务供应商或终端制造商可以读取SIM卡104的已存储信息,并有效地分析出现的问题。
SIM卡104也能够收集和保存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内部状态信息,在服务供应商或终端制造商所进行的现场测试中,从而可以进行现场测试,而不需要采用获取内部状态信息的设备(如,个人计算机和测试软件)。
因此,使用本实施例中的SIM卡104的现场测试的特征在于优良的可携带性和灵活性,从而可以在作为设备的最小单元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3上,容易地实现现场测试。
此外,本实施例中SIM卡104的使用使能了其中根据SIM卡104所获得和存储的信息,仿真地再现通信协议的再现测试。结果,可以很容易地以实验室的精确度再现,以及可以以实验室的精确度有效地改进在现场实验期间,在实验室外发生的问题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的SIM卡104中,在SIM卡104中不仅存储了内部状态信息,而且在SIM卡104中还存储了现有技术中再现测试的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和测试软件)中所提供的模拟再现测试装置。因此,将这种其中已经存储了如内部状态信息等信息的SIM卡104插入另一终端中,并进行再现测试,能够很容易地确定问题是否为特定的终端所独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的SIM卡104中,将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内部状态信息存储在SIM卡104中,结果,在问题发生时,能够以实时的方式获得与用户使用便携式电话终端103时所发送的问题相关的内部状态信息。
此外,根据存储在SIM卡104中的内部状态信息,协议执行单元能够可靠地再现问题发生时的条件,从而可以快速地调查问题的来源。因此,可以有效地调查便携式电话终端103中的问题,并快速地解决此问题,可以快速地维修便携式电话终端103,并返还给拥有便携式电话终端103的用户。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了其中由协议执行单元仿真地再现协议的协议再现测试,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协议再现测试,而可以执行多种协议。例如,可以执行包括TCP、IP、HTTP、FTP、SMTP、PPP和PPPoE等多种协议。同样,可以与这些协议一起存储多类信息,并执行这些协议。
如果协议执行单元执行多种协议,可以提供其特征在于多种附加值的服务。例如,当协议执行单元利用SAT或USAT功能执行HTTP时,通过浏览器连接到如因特网等网络成为可能。
当以这种方式执行多种协议时,可以与便携式电话终端无关地实现针对如SIM卡和USIM卡等每种IC卡的通信。从而,可以通过每种IC卡,向用户提供如网络服务等服务,而且用户能够使用针对其IC卡的服务。
此外,使用本实施例中的SIM卡,不仅可以执行协议,而且可以执行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因此,可以与便携式电话终端无关地、针对如SIM卡或USIM卡等每种IC卡,向用户提供如应用程序等服务,因此,用户可以使用如游戏等应用程序服务。
最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便携式电话终端,典型的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网络相互连接,于是,可以产生专用于多种电子设备中的每一种的SIM卡。以这种方式,如上所述可以很容易地实现链接电子设备的通信网络协议的测试,从而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维护电子设备中的问题或通信中的问题。
尽管利用特定的术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样的描述只是为了描述性的目的,而且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改变和变化。

Claims (15)

1、一种外部模块,在移动通信终端被使用时,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安装该外部模块,所述外部模块包括:
收集装置,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收集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所述收集装置所收集的信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协议执行装置,用于请求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执行装置包括第一请求装置,根据已经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信息,请求执行所述通信协议序列。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协议序列是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通过无线电执行的通信协议序列。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已存储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已经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信息。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执行装置包括第二请求装置,根据所述已存储信息处理装置处理过的信息,请求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模块是SIM卡、USIM卡和具有比SIM卡或USIM卡更高规格的IC卡之一。
8、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在其被使用时,在其中安装了外部模块,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得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将所述获取装置获得的信息提供给所述外部模块。
9、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移动通信终端;以及
外部模块,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被使用时,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中安装所述外部模块;
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得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将所述获取装置获得的信息提供给所述外部模块;
而且其中,所述外部模块包括:
收集装置,用于收集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所述输出装置提供的信息;以及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所述收集装置所收集的信息。
10、一种用于测试移动通信终端中的通信协议的方法,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被使用时,在其中安装外部模块,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请求步骤,由所述外部模块请求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执行步骤,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依照所述外部模块的所述请求,执行所述通信协议序列;
获取步骤,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获取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状态相关的信息;
提供步骤,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将所述获得的信息提供给所述外部模块;
收集步骤,由所述外部模块收集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提供的信息;以及
存储步骤,由所述外部模块存储收集到的信息。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步骤包括所述外部模块根据已经存储的信息,请求执行所述通信协议序列。
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步骤包括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利用无线电与基站之间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13、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步骤,处理存储在所述外部模块中的信息。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步骤包括所述外部模块根据已经处理过的内部状态信息,来执行通信协议序列。
15、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模块是SIM卡、USIM卡和具有比SIM卡或USIM卡更高规格的IC卡之一。
CNB031540058A 2002-08-13 2003-08-13 通过外部模块对移动通信终端内部信息的采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9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35941A JP4596728B2 (ja) 2002-08-13 2002-08-13 外部モジュール及び移動体通信端末
JP2002235941 2002-08-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4469A true CN1484469A (zh) 2004-03-24
CN1260993C CN1260993C (zh) 2006-06-21

Family

ID=31711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400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993C (zh) 2002-08-13 2003-08-13 通过外部模块对移动通信终端内部信息的采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23856B2 (zh)
JP (1) JP4596728B2 (zh)
KR (1) KR100558820B1 (zh)
CN (1) CN1260993C (zh)
DE (1) DE10337089A1 (zh)
TW (1) TWI2311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649A (zh) * 2022-09-26 2022-11-01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学习的电话号码获取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20314B2 (en) * 2005-03-10 2013-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onnection quality of a wireless device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60256725A1 (en) * 2005-05-12 2006-11-16 Engel Glenn R Mobile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providing a data relay between a testing application and internal diagnostics
US20070094507A1 (en) * 2005-10-21 2007-04-26 Rush Frederick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8271948B2 (en) * 2006-03-03 2012-09-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application toolkit test method and system
ATE490655T1 (de) * 2007-03-30 2010-12-15 Communology Gmbh Steuerung mobiler endgeräte
US8689053B2 (en) * 2007-12-19 2014-04-0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software engine including a test subsystem simulating output for a base system in a test mode
JP5236427B2 (ja) * 2008-10-22 2013-07-17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Ems
JP4759621B2 (ja) * 2009-01-09 2011-08-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加入者認証方法、加入者認証モジュール、移動機システム、認証エラー検出方法、認証ベクトル生成装置、及び認証ベクトル生成方法
CN102014381B (zh) * 2009-09-08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加密算法协商方法、网元及移动台
US9489488B2 (en) 2011-09-23 2016-11-08 Roche Diabetes Care, Inc. Protocol independent interface supporting general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debugging and testing tool
US9430345B2 (en) 2011-09-23 2016-08-30 Roche Diabetes Care, Inc. Command interface for communication test framework
US9521062B2 (en) 2011-09-23 2016-12-13 Roche Diabetes Care, Inc. Communication test framework
CN104348855B (zh) * 2013-07-29 2018-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DE102015223078A1 (de) * 2015-11-23 2017-05-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npassen von Berechtigungsinformationen eines Endgeräts
US10185695B2 (en) * 2017-03-31 2019-01-22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chip testing of protocol stack circuitry
CN107743164A (zh) * 2017-11-30 2018-02-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掉卡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1133A (en) * 1990-02-14 1991-08-21 Motorola Inc Radiotelephone having removable memory means for storing radio user validation code
US5418837A (en) * 1993-07-30 1995-05-23 Ericsson-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grading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s
JPH0984101A (ja) 1995-09-20 1997-03-2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電話機及びその終結処理回路
JPH09219697A (ja) 1996-02-09 1997-08-19 Sharp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DE19620164C1 (de) 1996-05-08 1997-07-03 Mannesmann Ag Testeinrichtung zur Überprüfung der Leitweglenkung und Gebührenerfassung in einem Mobilkommunikationsnetz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JPH11175668A (ja) 1997-12-11 1999-07-02 Denso Corp Icカードリードライト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3255102B2 (ja) 1997-12-24 2002-0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装置
JPH11331405A (ja) 1998-05-18 1999-11-3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モデムカード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3042619B2 (ja) 1998-07-13 2000-05-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二重バンド携帯電話機およびそのバンド選択方法
DE19831929C1 (de) 1998-07-16 1999-11-25 Wandel & Goltermann Management Test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laufenden Überprüfung der Dienste in GSM-Netzen
JP3663058B2 (ja) 1998-07-29 2005-06-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用端末装置
JP2000187435A (ja) * 1998-12-24 2000-07-04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携帯機器、電子ペット装置、情報処理手順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FI107862B (fi) 1999-02-23 2001-10-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radiolaitteen toimivuuden testaamiseksi ja matkaviestin
JP3858506B2 (ja) 1999-03-10 2006-1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路車間通信用の車載通信装置
JP3663974B2 (ja) 1999-05-12 2005-06-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電話機の診断装置
KR100672396B1 (ko) 1999-12-28 2007-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의 사후 서비스 방법
JP3424639B2 (ja) 2000-02-22 2003-07-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固有情報管理方法
JP4560922B2 (ja) 2000-09-12 2010-10-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実行方法
ITPI20010002A1 (it) 2001-01-12 2002-07-12 Simtel S R L Apparato e metodo per la verifica della procedura di accesso a reti di telefonia mobile mediante schede identificative di utente
KR100400431B1 (en) 2002-04-18 2003-10-04 Willtek Corp System for measuring radio environ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649A (zh) * 2022-09-26 2022-11-01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学习的电话号码获取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15278649B (zh) * 2022-09-26 2022-12-09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学习的电话号码获取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15689A (ko) 2004-02-19
CN1260993C (zh) 2006-06-21
US20040033814A1 (en) 2004-02-19
TW200403002A (en) 2004-02-16
TWI231149B (en) 2005-04-11
JP2004080206A (ja) 2004-03-11
JP4596728B2 (ja) 2010-12-15
DE10337089A1 (de) 2004-03-18
KR100558820B1 (ko) 2006-03-10
US7623856B2 (en) 2009-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0993C (zh) 通过外部模块对移动通信终端内部信息的采集
KR101084012B1 (ko) 무선 디바이스의 음성 및/또는 데이터 프로세싱 성능을 결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2006588B (zh) 智能手机网络行为监控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69438A (zh) 使用sim卡发射机的蜂窝电话的在线及定位系统
CN1263323C (zh) 基于推技术发送视频信息到移动电话的方法
CN1671115A (zh) 公共无线lan连接服务装置及其方法
JP2011211730A (ja) 無線デバイスのマルチメディア性能状況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5227346A (zh) 一种基于扫描二维码的路由器配置方法
CN1305681A (zh)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点对点通信协议调制解调器
CN110784879B (zh) 通信模块的网络模式切换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992551A (zh) 通信设备和电功率控制方法
CN1642114A (zh) 手持移动终端用户定制信息的网络备份方法
CN101384061A (zh) 一种用于检验移动电话操作特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489299A (zh) 认定试验方法、认定试验系统、无线电终端和认定装置
CN1238803C (zh) 综合Web浏览业务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1437260A (zh) 一种对wcdma物理层进行自动化测试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6375962A (zh)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788496Y (zh) 移动通信网络多业务自动拨测仪
CN1402580A (zh) 数据记录系统和方法
CN1960367A (zh) 一种通用多协议关联方法
CN105188077A (zh) 通信模块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2761613A (zh) 移动终端及其器件信息获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875649A (zh) 分析无线电通信终端的操作的方法、相应的无线电通信终端和分析设备
CN1384942A (zh) 用于电路转换数据传递仿真的通信桥
CN105162781A (zh) 内勤签到方法及签到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EC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