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0826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0826A
CN1470826A CNA031382126A CN03138212A CN1470826A CN 1470826 A CN1470826 A CN 1470826A CN A031382126 A CNA031382126 A CN A031382126A CN 03138212 A CN03138212 A CN 03138212A CN 1470826 A CN1470826 A CN 1470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ld
space
refrigerator
store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382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岛洋
关口隆
川崎大生
池田秀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153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9381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70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08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其目的在于以单台的冰箱在贮藏室内形成两个温度范围并简化导管构造。冰箱(R)在绝热箱体(1)内构成贮藏室(2),借助制冷剂(18)的融解潜热冷却贮藏室(2)内部。其包括:蓄冷室(17),其放置制冷剂(18);分隔部件(5),其将贮藏室(2)划分成多个空间;排出导管(9),其将制冷剂(18)所冷却的冷气供给到所划分的各空间(2A、2B)中;连通口(13),其在上述分隔部件(5)上形成,连通各空间(2A、2B);吸入口(21),其连通下贮藏室(2B)与蓄冷室(17);控制装置及温度传感器(22A、22B),其根据各室的温度,独立调节各室的冷气供给量。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制冷剂而保持贮藏室低温的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冰箱,例如在低温物品输送系统中使用。在该物流系统中,冰箱的输送中由于无法使用交流电源,冰箱要搭载电池,冰箱的绝热箱体内配设制冷剂,把由该制冷剂的融解热所冷却的冷气通过上述电池供电的直流送风机在贮藏室循环并冷却。
另外,在贮藏室内设有检测贮藏室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借助该温度检测装置的输出,将贮藏室内冷却至规定的温度,即冷冻或冷藏的温度。
然而,如上述的冰箱内由于仅设有一种温度范围,在即使物品少,冷冻及冷藏两种物品都有时,作为配送装置必须搭载冷冻用及冷藏用两台冰箱。
为了使冷冻及冷藏两种物品收容于一台冰箱中,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1-272163号公报所示,开发在冰箱的贮藏室内设有分隔部件以形成冷冻室及冷藏室,借助所述制冷剂的融解热冷却冷冻室内的冰箱。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现有的具有两个温度带的冰箱中,由于形成从各空间分别吸入冷气的导管的结构,使构造复杂而成本提高,同时特别是在如物流设备般严苛的使用环境下会有破损、故障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其在一台冰箱中,在贮藏室内形成两种温度范围,简化导管构造,以解决现有的课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冰箱,在绝热箱体内形成贮藏室,并借助冷煤的融解热冷却的贮藏室,其包括:蓄冷室,其放置的制冷剂;分隔部件,其将贮藏室划分成多个空间;排出导管,其将制冷剂所冷却的冷气供给至所划分的各空间中;连通口,其形成于分隔部件上,连通由该分隔部件所划分的各空间;吸入口,其连通所划分的各空间中的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与该蓄冷室;温度调节装置,其根据各空间的温度,独立调节供给各空间的冷气量。这样,在不同的温度独立控制由分隔部件所划分的各空间,可以分别放置必须在各空间不同温度范围冷却的收放物。又不易造成收放物的崩塌。
特别是由分隔部件所划分的各空间中不是蓄冷室侧空间的冷气,由于从分隔部件的连通口流入蓄冷室侧的空间,从与该空间的冷气共同的吸入口吸入蓄冷室内,所以可以简化供冷气循环的导管的构造,实现降低成本并提高耐久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冰箱,是在上述第一方面发明的冰箱中,由于上述连通口设有冷气量调节装置,例如使不是蓄冷室侧的空间成为温度较高的冷藏室时,在外部气温低的状况下,借助连通口的冷气调节装置使冷气的流通量减少,可以有效地防止该冷藏室的过冷却。另外,在以同温度使用两室时,使连通口的冷气流量增大,可以提高所谓下拉特性(Pull Down)。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冰箱,是在上述两方面发明的冰箱中,排出导管形成将制冷剂所冷却的冷气供给到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后供给至其它空间的构造,因此上述不是蓄冷室侧的空间作为温度较高的冷藏室,而使蓄冷室侧的空间成为温度较低的冷冻室时,使通往冷藏室的冷气温度上升,可改善该冷藏室内的温度控制性。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冰箱,是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冰箱中还包括:冷气排出口,其在对应排出导管的各空间的位置分别形成,并将冷气分别供给至各空间;引导管,其形成于分隔部件,将供给至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引导至其它空间侧的导管。由于该引导管的冷气流入口形成于离开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排出口的位置,因此供给于蓄冷室侧的空间无法直接到达其它的空间。因此,该其它空间未设有温度保障加热器等,而能防止该其它空间陷于过冷却状态。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冰箱,是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冰箱中,在引导管的冷气流入口设有风向板,该风向板向离开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排出口的方向上突出,因此供给于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避免直接送到其它的空间。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冰箱,是在本发明第四或五方面的冰箱中,在引导管的冷气流入口施加内缘卷边加工,因此可以在整理从冷气流入口吸入的冷气流,顺利地供给冷气至所述其它空间的同时,也可实现提高冷气流入口周边的强度。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冰箱,是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连通口在分隔部件上分段形成,因此可以避免放置在分隔部件上的物品阻塞连通口,并可在其它空间放置多量物品时确保冷气循环。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冰箱,是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还包括分别供给冷气至各空间的冷气排出口,其分别形成于对应排出导管的各空间的上部的位置。由于使各冷气排出口指向斜下方,因此同样可以避免放置在各空间的物品阻塞冷气排出口,并可在各空间内放置多量物品时确保冷气循环。
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冰箱,是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在吸入口设有突出于贮藏室侧的吸入口护板,因此可以同样避免放置在蓄冷室侧的空间的物品阻塞吸入口,并可在该室内放置多量物品时确保冷气循环。
本发明第十方面的冰箱,是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分隔部件是可拆卸的,在拆下的状态可沿贮藏室的壁面放置,因此对应于使用目的而借助拆下分隔部件,可以扩大某一目的的温度范围的空间中的收放容量。另外,因不必确保拆下时的保管场所,也容易管理零件。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冰箱,是在上述第十方面的冰箱中还包括安装具,其可拆卸地放置分隔部件,由于在该安装具的上面设有绝热材料,因此,在可以稳定地保持分隔部件的同时,有效地对由分隔部件所分隔的各空间实施绝热。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冰箱,是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还包括向外拉开式的一对门,其可自由开闭地关闭贮藏室的开口。由于关闭两门时各门的侧面互相触接,因此即使在比较狭窄的设置场所可以开闭门,同时可以使两扇门触接的面积变大以防止冷气泄漏,用简单的构造实现改善绝热性能。
在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冰箱中,在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冰箱中,两门的侧面是台阶状的形状,可以使两扇门触接的面积扩大,而实现进一步改善绝热性能。特别在此状况下,由于门的加工也比较容易,防止生产率的下降。
在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冰箱中,在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冰箱中,两门的侧面是倾斜的。同样地使两扇门触接的面积扩大,实现进一步改善绝热性能。特别在此状况下关闭在外侧重合侧的门的力量作用在使两扇门密合的方向上,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绝热性能。
在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冰箱中,在本发明第十二、十三或十四方面任一种冰箱中,在两门的侧面设有当关闭两门时互相触接的绝热材料,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两扇门间的绝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冰箱的纵剖侧面图;
图3是图1的冰箱的纵剖正面图;
图4是图1的冰箱的分隔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冰箱的门对接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6是图1的冰箱的拆下分隔部件的状态的纵剖侧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冰箱的导管构造的另一实施例的纵剖正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冰箱的导管构造的又一实施例的纵剖侧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冰箱的门对接部分构造的另一实施例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冰箱的门对接部分构造的又一实施例的放大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面图;
图12是图11的冰箱的纵剖正面图;
图13是图11的冰箱的分隔部件下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冰箱R参照图1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冰箱R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纵剖侧面图,图3是图1的纵剖正面图。
实施例的冰箱R是物流用冰箱,其在配送基地中连接交流电源的状态下,接受由该交流电源供电而运转压缩机,进行使制冷剂冻结的蓄冷运转,同时在放置食品等的物品(放置物)后,在切断交流电源的状态下,装载在货车等配送车的载物台,该配送中把由制冷剂的融解潜热所冷却的冷气在贮藏室循环冷却而进行保冷运转。
该冰箱R是由前面开口的绝热箱体1所构成,在该绝热箱体1内形成供放置物品的贮藏室2的同时,在该贮藏室2的前面设有供做开闭的向外拉开式的左右一对门15A、15B,在绝热箱体1下方构成机械室3。另外,在冰箱R的下面四角安装有移动用车轮4。
另外,31是覆盖机械室3的前面可开闭的面板,在该面板31上形成通风用的狭缝32。另外,从该面板31设置连接在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温度调节器旋钮33A、33B面对前方。
另外,由将贮藏室2内划分成上下的绝热面板所构成的分隔部件5可拆卸地装设在贮藏室2内。因此,在分隔部件5的上方,形成上贮藏室2A(其它空间)的同时,在分隔部件5的下方形成下贮藏室2B(蓄冷室侧的空间)。另外,分别在上贮藏室2A及下贮藏室2B中设有分别检测各个空间2A、2B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2A、22B,这些温度传感器22A、22B是与上述的控制装置连接。然后,该分隔部件5通过放置在安装在贮藏室2内壁上的断面略呈L字形的安装具6上而被支持住。
另外,在向着贮藏室2左侧面上,与绝热箱1之间存在间隔以安装导管板7,该导管板7与绝热箱体1之间构成排出导管9。在上述导管板7上,对应于分隔部件5的下侧,多个中间吸入口11并列设为狭缝状,在对应于该中间吸入口11的下缘的排出导管9内设有闭塞板8而将排出导管9内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然后,这些分隔成上下的排出导管9分别对应于各空间2A、2B侧方的同时,对应于分隔上下的排出导管9的各个部分的上部而形成冷气排出口10A、10B,并在各空间2A、2B内的上部开口。另外,在各冷气排出口10A、10B分别设有送风机12A、12B。各送风机12A、12B的吸入侧分别连通在如上述的分隔成上下的排出导管9内,排出侧分别连通在上述上贮藏室2A及下贮藏室2B。然后,各送风机12A、12B借助分别设置在上述机械室3内的电池25而运转。
在面对上述分隔部件5右侧是形成相互连通上下贮藏室2A、2B的狭缝状的多个连通口13。该连通口13是如图4所示分段形成,在该分段部分上安装有可前后滑动、作为冷气流通量调节装置的滑板14。
该滑板14上也形成多个狭缝形透孔14A,在使滑板14滑动而将各透孔14A与连通口一致的状态下,连通口13全开,透孔14A与连通口13完全移开的状态下,连通口13是借助滑板14完全关闭。另外,滑板14的位置可在连通口13全开与全闭之间进行任意调整。
另外,由连通口13分段形成,在分隔部件5上装载多量的物品的情况下,避免该连通口13阻塞。
另外,贮藏室2(下贮藏室2B)的底面前部是台阶状分段,在该分段部分上与绝热箱体1的底面存在规定的间隔而架设绝热分隔部件16。由此,在绝热箱体1的前下部构成与贮藏室2分离的蓄冷室17。然后上述下贮藏室2B位于分隔部件5的蓄冷室17侧。该蓄冷室17内多个平板状的制冷剂18横贯左右并存在于各个间隔中设置。另外,在这些制冷剂18内是借助设置在机械室3内的压缩机19、冷凝器23以及冷凝器用送风机24等所一同构成的冷却装置20来冷却。
另外,面对绝热分隔板16在右侧形成吸入口21。该吸入口21连通上侧贮藏室2(下贮藏室2B)与下侧蓄冷室17的右侧。另外,上述排出导管9连通至面对蓄冷室17的左侧。
另一方面,图5表示上述门15A、15B对接部分的放大剖面图。门15A、15B是内部填充绝热材料的绝热门,其内面的周围分别装有密着在绝热箱体1的开口周围的垫圈36。另外,各门15A、15B突接的各个侧面上贴有绝热材料37。该绝热材料37具有一定的弹性,由于在两门15A、15B关闭的状态下互相触接,实质上使门15A、15B在这些侧面上触接。
门15A、15B由于是向外拉开式,与单扇门式比较,每扇门的尺寸较小,即使在配送车载物台等的狭窄空间也可容易地开闭。另外,在使门15A、15B对接部各门15A、15B的侧面触接,并且由于还有绝热材料37、37,有效地防止冷气从两门突接的部分泄漏,提高绝热性能。
另一方面,在上述控制装置中,检测上贮藏室2A的温度的前温度传感器22A与检测下贮藏室2B的温度的前温度传感器22B与上述温度调节器旋钮33A、33B连接,根据这些输出而控制送风机12A及12B。由于温度调节器旋钮33A及33B设定上贮藏室2A及下贮藏室2B内的温度,分别对应于由上述温度传感器22A、22B的控制。
在以上的构造,冰箱R在基地连接至交流电源的状态下,接受交流电源的供电而运转压缩机19,而使制冷剂18冻结。然后,在冰箱R内放置食品等物品后,在交流电源被切断的状态下,积载在货车等配送车的载物台,在该配送中将籍由制冷剂18的融解热冷却的冷气循环在贮藏室2进行冷却。
此时,使用者预先将贮藏室2内作为例如冷冻及冷藏时,上述分隔部件5设置在安装具6上,借助上述温度调节器旋钮33A、33B将上贮藏室2A设定至冷藏的温度范围(作为冷藏室使用),将下贮藏室2B设定至冷冻的温度范围(作为冷冻室使用)。因此,借助上述控制装置控制送风机12A及12B的运转。
接着,说明贮藏室2内的冷气流。借助上述控制装置分别运转上贮藏室2A及下贮藏室2B的送风机12A及12B时,在蓄冷室17内借助预先冻结的制冷剂18的融解热而冷却的冷气,由送风机12B从闭塞板8上升到下方的排出导管9内后,在下贮藏室2B内排出。
另外,下贮藏室2B内的冷气由送风机12A从中间吸入口11吸进,在闭塞管8上升到上方的排出导管9内后,在下贮藏室2A内排出。然后,在上贮藏室2A内循环的冷气由分隔部件5的连通口13(由滑板14打开的)返回下贮藏室2B内。在下贮藏室2B内排出的冷气在该下贮藏室2B内循环后,与从上述连通口13流入的冷气一同从绝热分隔板16的吸入口21返回蓄冷室17内。返回蓄冷室17内的冷气通过制冷剂18之间进行热交换,冷却后与上述同样吸入排出导管9而反复循环。
此时,上贮藏室2A及下贮藏室2B内的温度由温度检测器22A及22B检测,控制装置是借助各空间的温度与上述温度调节器旋钮33A、33B所设定的温度而控制送风机12A、12的运转。此时,上贮藏室2A内是控制成冷藏温度范围的冷藏室,而下贮藏室2B内是控制成冷冻温度范围的冷冻室。
特别是由于排到下贮藏室2B后的冷气经过排出导管9而供给至此时成为冷藏室的上贮藏室2A内,温度比较高。因此,可以提高上贮藏室2A的温度控制性。
在此,特别是在冬天的低温季节中,即使送风机12A停止,上贮藏室2A内也比冷藏温度范围低。在此状况下,若使滑板14滑动而全闭连通口13,由于可阻止上下空间的冷气流通,可防止或缓和上贮藏室2A过冷却。
另外,上述的例是以上贮藏室2A作为冷藏室,以下贮藏室2B做为冷冻室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用冷藏或冷冻的相同温度范围控制两室2A、2B使用。在该状况下,将两温度调节器旋钮33A、33B设定至该同一温度范围。另外,在该状况下,借助滑板14使连通口13成为全开的状态,由于分隔部件5上下的冷气流通变得良好,可以改善上贮藏室2A的拉低特性(PullDown)与温度控制性。
在此,将贮藏室2内作为一个温度范围而扩张使用贮藏室2的状况下,也可将上述的分隔部件5拆下。在该状况下,将两温度调节器旋钮33A、33B设定至同一温度范围。另外,若设置检测有无分隔部件5的开关,借助控制装置可自动地切换至仅由任何一个温度传感器22A(22B)的控制。
在此,分隔部件5的尺寸比贮藏室2底面及背面小,拆下的状态如图6所示可沿贮藏室2的底面及背面(绝热分隔板16上)放置。这样,由于不必担心拆下后的保管场所,零件保管也变得容易。
接着,图11乃至图13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冰箱R。在各图中,与图1至图6中相同符号表示同一或同样的功能。另外,机械室3内设置同样的压缩机19。
在该情况下,在安装具6的上面安装有绝热材料41,分隔部件5经由该绝热材料41可拆卸地保持装载在安装具6上。借助绝热材料41各室2A、2B的绝热性能变得更好。
另外,在分隔部件5的下面是横贯左右而凹缩形成引导管42,在分隔部件5装载在安装具6的状态下,面对该引导管42的左端对应于上述导管板7的中间吸入口11而连通。而且,面对引导管42的右端形成多个冷气流入口43,在各冷气流入口43的周围实施向引导管42侧突出的内缘卷边加工。
另外,引导管42的冷气流入口43在面向连通口13的左方,并形成与冷气排出口10B分离的位置上。另外,在该冷气流入口43的两侧上与冷气排出口10B的分离的方向,即向右下方倾斜突出形成风向板44、44(在第13图未表示)。
另外,在该情况下,位于各室2A、2B的左侧上部的各冷气排出口10A、10B及各送风机12A、12B是指向斜下方。由此,在各室2A、2B内放置多量物品时可避免阻塞冷气排出口10A、10B。
另外,在对应于连通口13下方的位置的下贮藏室2B右侧面上,借助导管板46形成下降导管47,该下降导管47的上端对应于连通口13下侧而连通,下端为在指向斜右下方的冷气流出口48在下贮藏室2B开口。冷气流出口48因这样斜下方开口可避免物品所产生的阻塞。
该冷气流出口48对应于吸入口21的上方。另外,该吸入口21上安装有突出在贮藏室两侧的吸入口护板49,因此,在绝热分隔板16上在放置多量物品的状况下,可避免阻塞吸入口21。
以下用上述的构造说明该状况的贮藏室2内的冷气流。借助上述控制装置分别运转上贮藏室2A及下贮藏室2B的送风机12A及12B时,在蓄冷室17内借助预先冻结的制冷剂18的融解潜热所冷却的冷气由送风机12B从闭塞板8上升到下方的排出导管9内后,面向下贮藏室2B内斜下方排出。
另外,下贮藏室2B内所排出的冷气在内部循环。然后,到达下贮藏室2B内右上部的冷气,借助送风机12A从冷气流入口43吸至分隔部件5的引导管42内,通过此到达中间吸入口11,从闭塞板8上升到上方的排出导管9内后,向面对上贮藏室2A内斜下方排出。
由于这样的冷气流入口43与冷气排出口10B分离,可避免从冷气排出口10B排到下贮藏室2B内的冷气直接到达上贮藏室2A。特别是由于风向板44,44在与冷气排出口10B分离的方向上突出,可使以某种程度在下贮藏室2B内循环后的冷气向冷气流入口43流入。另外,冷气流入口43由于内缘卷边加工,流入在引导管42的冷气经过整流,顺利地向上贮藏室2A供给冷气。
然后,循环在上贮藏室2A内的冷气从分隔部件5的连通口13(借助滑板14而打开的)流入下降导管47内,并从冷气流入口48返回下贮藏室2B内。一方面,排到下贮藏室2B的冷气在该下贮藏室2B内循环后,与从上述冷气流出口48流入的冷气一同经过绝热分隔板16的吸入口护板49,从吸入口21返回蓄冷室17内。返回蓄冷室17的冷气通过制冷剂18进行热交换,冷却后,与上述相同在排出导管9吸入而反复循环。
还有,温度控制方式与上述者相同。另外,连通口13的段落形状也同样。然后,在拆下分隔部件5,装载在贮藏室2的底面的绝热分隔板16时,该连通口13的段落形状与吸入口护板9一致,连通口13形成对应于吸入口21。
如本发明的冰箱R,在绝热箱体1内构成贮藏室2,借助制冷剂18的融解潜热冷却贮藏室2内。由于包括:蓄冷室17,其放置制冷剂18;分隔部件5,其将贮藏室2划分成多个空间2A、2B;排出导管9,其将制冷剂18所冷却的冷气供给至所划分的各空间2A、2B中;连通口13,其形成在上述分隔部件5上,连通由该分隔部件5所划分的各空间2A、2B;吸入口21,其连通上述所划分的下贮藏室2B与蓄冷室17;温度调节装置,其根据各室2A、2B的温度,独立调节供给各室2A、2B的冷气量;鼓风机12A、12B。因此,把以分隔部件5所划分的各室2A、2B独立控制在不同的温度,可将必须在不同温度冷却的放置物分别放置。另外,由分隔部件5将贮藏室2分成上下使用,而不易造成物品的崩塌。
特别是由分隔部件5所划分的上贮藏室2A的冷气由于从分隔部件5的连通口13...流入下贮藏室2B,与该下贮藏室2B的冷气共同从吸入口21吸入蓄冷室17内,因此不必形成供循环冷气返回的导管,导管构造简化,实现减低成本并提高耐久性。
由于在连通口13设有滑板14,如上所述把上贮藏室2A当成冷藏室时,在外气温低的状况下,借助减少连通口13的冷气流通量,可以有效地防止该冷藏室过冷却。另外,以同温度使用两室2A、2B时,使连通口13的冷气流量增大,可以提高所谓拉低特性(Pull Down)。
另外,如图11图12所示,在分隔部件5形成引导管42,把引导管42的冷气流入口43在与下贮藏室2B的冷气排出口10B分离的位置形成,供给下贮藏室2B的冷气不会直接到达上贮藏室2A。这样,在该上贮藏室2A不用设置保温加热器,可以防止该上贮藏室2A陷入过冷却状态。
另外,引导管42的冷气流入口43上,设有在与下贮藏室2B的冷气排出口10B分离的方向突出的风向板44,可以进一步避免供给下贮藏室2B的冷气直接到达上贮藏室2A。而且,在引导管42的冷气流入口43施加内缘卷边加工,对从冷气流入口43吸入的冷气进行整流,在可顺利地向上贮藏室2A供给冷气的同时,实现提高冷气流入口43周边的强度。
在此,在上述实施例中,来自蓄冷室17的冷气由排出导管9先在下贮藏室2B排出,并将该下贮藏室2B的冷气排到上贮藏室2A,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并不限于此,如图7所示也可借助一连串的排出导管9使两室2A、2B与蓄冷室17连通(无闭塞板8)。另外,如图8所示,也可借助导管板7A形成蓄冷室17与各室2A、2B独立连通的排出导管9A、9B。
但是,若像上述实施例借助排出导管9,将由制冷剂18冷却的冷气供给下贮藏室2B后,再供给上贮藏室2A的结构,上贮藏室2A成为温度较高的冷藏室,而下贮藏室2B成为温度较低的冷冻室时,使通往冷藏室的冷气温度上升,可改善该冷藏室内的温度控制性。
另外,如图9的两门15A、15B的侧面是台阶状的形状,使两扇门15A、15B触接的面积扩大,而可实现改善绝热性能。特别在此状况下,由于门15A、15B的加工也比较容易,防止生产率的恶化。
另外,如图10的两门15A、15B的侧面倾斜,同样使两扇门15A、15B触接的面积扩大,而可实现改善绝热性能。特别在此状况下关闭在外侧重合的门15B的力量作用在使两扇门15A、15B密闭的方向上,因此进一步提高绝热性能。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物流用安装有车轮的冰箱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对使用在厨房时也有效。另外,本发明也适用于不具备车轮的使用制冷剂的冰箱。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冰箱,在绝热箱体内形成贮藏室,并借助冷煤的融解热冷却的贮藏室,其包括:蓄冷室,其放置的制冷剂;分隔部件,其将贮藏室划分成多个空间;排出导管,其将制冷剂所冷却的冷气供给至所划分的各空间中;连通口,其形成于分隔部件上,连通由该分隔部件所划分的各空间;吸入口,其连通所划分的各空间中的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与该蓄冷室;温度调节装置,其根据各空间的温度,独立调节各空间的冷气供给量。这样,在不同的温度独立控制由分隔部件所划分的各空间,可以分别放置必须在各空间不同温度范围冷却的收放物。又不易造成收放物的崩塌。
特别是由分隔部件所划分的各空间中不是蓄冷室侧空间的冷气,由于从分隔部件的连通口流入蓄冷室侧的空间,从与该空间的冷气共同的吸入口吸入蓄冷室内,所以可以简化供冷气循环的导管的构造,实现降低成本并提高耐久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冰箱,在上述第一方面发明的冰箱中,由于上述连通口设有冷气量调节装置,例如使不是蓄冷室侧的空间成为温度较高的冷藏室时,在外部气温低的状况下,借助连通口的冷气调节装置使冷气的流通量减少,可以有效地防止该冷藏室的过冷却。另外,在以同温度使用两室时,使连通口的冷气流量增大,可以提高所谓下拉特性(Pull Down)。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冰箱,在上述两方面发明的冰箱中,排出导管形成将制冷剂所冷却的冷气供给到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后供给至其它空间的构造,因此上述不是蓄冷室侧的空间作为温度较高的冷藏室,而使蓄冷室侧的空间成为温度较低的冷冻室时,使通往冷藏室的冷气温度上升,可改善该冷藏室内的温度控制性。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冰箱,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冰箱中还包括:冷气排出口,其在对应排出导管的各空间的位置分别形成,并将冷气分别供给至各空间;引导管,其形成于分隔部件,将供给至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引导至其它空间侧的导管。由于该引导管的冷气流入口形成于离开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排出口的位置,因此供给于蓄冷室侧的空间无法直接到达其它的空间。因此,该其它空间未设有温度保障加热器等,而能防止该其它空间陷于过冷却状态。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冰箱,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冰箱中,在引导管的冷气流入口设有风向板,该风向板向离开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排出口的方向上突出,因此供给于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避免直接送到其它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冰箱,在本发明第四或五方面的冰箱中,引导管的冷气流入口施加内缘卷边加工,因此可以在整理从冷气流入口吸入的冷气流,顺利地供给冷气至所述其它空间的同时,也可实现提高冷气流入口周边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冰箱,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连通口在分隔部件上分段形成,因此可以避免放置在分隔部件上的物品阻塞连通口,并可在其它空间放置多量物品时确保冷气循环。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冰箱,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还包括分别供给冷气至各空间的冷气排出口,其分别形成于对应排出导管的各空间的上部的位置,由于使各冷气排出口指向斜下方,因此同样可以避免放置在各空间的物品阻塞冷气排出口,并可在各空间内放置多量物品时确保冷气循环。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冰箱,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在吸入口设有突出于贮藏室侧的吸入口护板,因此可以同样避免放置在蓄冷室侧的空间的物品阻塞吸入口,并可在该室内放置多量物品时确保冷气循环。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的冰箱,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分隔部件是可拆卸的,在拆下的状态可沿贮藏室的壁面放置,因此对应于使用目的而借助拆下分隔部件,可以扩大某一目的的温度范围的空间中的收放容量。另外,因不必确保拆下时的保管场所,也容易管理零件。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冰箱,在上述第十方面的冰箱中还包括安装具,其可拆卸地放置分隔部件,由于在该安装具的上面设有绝热材料,因此,在可以稳定地保持分隔部件的同时,有效地对由分隔部件所分隔的各空间实施绝热。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冰箱,在上述各方面的冰箱中,还包括向外拉开式的一对门,其可自由开闭地关闭贮藏室的开口。由于关闭两门时各门的侧面互相触接,因此即使在比较狭窄的设置场所门可以开闭门,同时,可以使两扇门触接的面积变大以防止冷气泄漏,用简单的构造实现改善绝热性能。
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冰箱,在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冰箱中,两门的侧面是台阶状的形状,可以使两扇门触接的面积扩大,而实现进一步改善绝热性能。特别在此状况下,由于门的加工也比较容易,防止生产率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冰箱,在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冰箱中,两门的侧面是倾斜的。同样地使两扇门触接的面积扩大,实现进一步改善绝热性能。特别在此状况下关闭在外侧重合侧的门的力量作用在使两扇门密合的方向上,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绝热性能。
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冰箱,在本发明第十二、十三或十四方面任一种冰箱中,在两门的侧面设有当关闭两门时互相触接的绝热材料,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两扇门间的绝热性能。

Claims (15)

1.一种冰箱,在绝热箱体内形成贮藏室,并借助制冷剂的融解热冷却上述的贮藏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冷室,其放置上述的制冷剂;
分隔部件,其将上述贮藏室划分成多个空间;
排出导管,其将上述制冷剂所冷却的冷气供给至所划分的各空间中;
连通口,其形成在上述分隔部件上,连通由该分隔部件所划分的各空间;
吸入口,其连通上述所划分的各空间中的位于上述蓄冷室侧的空间与该蓄冷室;以及
温度调节装置,其根据上述各空间的温度,独立调节供给各空间的冷气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连通口设有冷气量调节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导管将上述制冷剂所冷却的冷气供给到位于蓄冷室侧的空间后供给到其它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气排出口,其在对应上述排出导管的上述各空间的位置分别形成,并将冷气分别供给到各空间;
引导管,其形成于上述分隔部件,将供给到位于上述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引导至上述其它空间侧的上述导管,
在离开位于上述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排出口的位置形成该引导管的冷气流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导管的冷气流入口设有风向板,其向离开位于上述蓄冷室侧的空间的冷气排出口的方向突出。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导管的冷气流入口施加内缘卷边加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连通口在上述分隔部件上分段形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供给冷气至各空间的冷气排出口,其分别形成于对应上述排出导管的上述各空间的上部的位置,各冷气排出口指向斜下方。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入口设有突出于上述贮藏室侧的吸入口护板。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隔部件可拆卸,在拆下的状态可沿上述贮藏室的壁面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具,其可拆卸地放置上述分隔部件,在该安装具的上面设有绝热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外拉开式的一对门,其可自由开闭地关闭上述贮藏室的开口,关闭两门时各门的侧面互相触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两门的侧面是台阶状的形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两门的侧面是倾斜的。
15.如权利要求12、13或1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两门的侧面设有当关闭两门时互相触接的绝热材料。
CNA031382126A 2002-07-24 2003-05-27 冰箱 Pending CN14708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15307A JP4093810B2 (ja) 2002-05-31 2002-07-24 冷却貯蔵庫
JP215307/2002 2002-07-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0826A true CN1470826A (zh) 2004-01-28

Family

ID=30437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382126A Pending CN1470826A (zh) 2002-07-24 2003-05-27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470826A (zh)
TW (1) TW5939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6662A (zh) * 2015-03-20 2015-07-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节省电费的冰箱及利用其节省电费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6662A (zh) * 2015-03-20 2015-07-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节省电费的冰箱及利用其节省电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1874A (en) 2004-02-01
TW593951B (en) 2004-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714C (zh) 冷冻冷藏库
CN1324286C (zh) 冷藏室门内制冰室的冷气引导结构
CN1148554C (zh) 冰箱
CN110375493A (zh) 冷冻室在冷却室前侧回风的冰箱
CN104089447B (zh) 机械式风门、风冷系统及多间室风冷冰箱的风冷控制方法
CN1302252C (zh) 冰箱冷却空气供应的控制装置
CN101196360B (zh) 冷藏温度均匀的冷藏箱
CN111609606B (zh) 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的冰箱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WO2022007978A1 (zh) 酒柜
JP3904866B2 (ja) 冷蔵庫
CN107421205B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2818417A (zh) 冰箱
CN106949691A (zh) 便携式制冷箱装置
CN104879987B (zh) 冰箱
CN1470826A (zh) 冰箱
WO2009061065A2 (en) Apparatus for storing fo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839598B (zh) 一种网带冰箱
WO2023178933A1 (zh) 一种户外空调冰箱一体机
CN111609608B (zh) 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的冰箱
CN104266432B (zh) 冰箱
CN210220107U (zh) 一种冷水扇和移动式空调一体机
CN110887297A (zh) 冷藏结构及冷藏设备
CN220338774U (zh) 制冷设备
CN220338772U (zh) 制冷设备
CN202182587U (zh) 一种高效新结构半导体冷藏暖藏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