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0388A - 码分多址便携式电话设备 - Google Patents

码分多址便携式电话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0388A
CN1460388A CN02800996A CN02800996A CN1460388A CN 1460388 A CN1460388 A CN 1460388A CN 02800996 A CN02800996 A CN 02800996A CN 02800996 A CN02800996 A CN 02800996A CN 1460388 A CN1460388 A CN 1460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tored
unit
logic control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00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诚
星野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60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0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始进行电话通信时,能够迅速选择可以构成通信对方的基站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本发明的CDMA便携式电话包括:发送/接收模块85、逻辑控制模块76和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当逻辑控制模块76通过发送/接收模块85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逻辑控制模块76把所选基站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中;并且在对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中,逻辑控制模块排除掉对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中的基站的选择操作。

Description

码分多址便携式电话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DMA(码分多址)便携式电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执行基站的选择操作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Denpa Sangyo Kai(ARIB)公布的“CDMA型便携式汽车电话系统(ARIBSTD-T53)标准规范”描述了CDMA便携式电话系统,即在美国IS-95(TIA)标准下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系统、和在日本T-53(ARIB)标准下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系统(下文简称为“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
现在参照图13到图23,描述在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的便携式电话(下文称之为“移动台”)发出电话呼叫,或接收电话呼叫的情况下通信的基站的选择操作。图13是表示传统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的配置的方块图,和图14是表示基站的配置的方块图。图15是显示移动台的配置的方块图。图16是说明用在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中的沃尔什(Walsh)码的说明图,图17是说明用在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中的短PN(伪随机噪声)码的说明图,和图18是说明用在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中的长PN码的说明图。图19是说明在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中沃尔什码、短PN码和长PN码的使用条件的说明图。图20是简要说明当选择基站导频信道时移动台的操作的流程图。图21是描述当选择基站导频信道时移动台的详细操作的流程图。图23是说明在图21和图22中表示的详细流程图的操作路线的说明图。
在图13中,通过应用移动台301、第一基站310、第一区域311、第二基站320、第二区域321、第三基站330、第三区域331、切换站340、交换(中继)台350、第一电话361、第二电话362和第三电话363来配置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300。移动台301位于移动台301与第一基站310通信的第一区域311内。作为与第一基站310的第一区域311相邻的区域,存在第二区域321和第三区域331两个。第二基站320存在于第二区域321之中,和第三基站330存在于第三基站331之中。
第一基站310、第二基站320和第三基站330通过通信线与切换站340相连接。切换站340连接到与有线电话的交换台相对应的交换台350。交换台350通过有线电话线与有线电话的用户拥有的第一电话361、第二电话362、和第三电话363相连接。在实际情况中,还有许多其它电话与交换台350相连接,而许多其它相邻区域和许多其它基站位于第一区域311内,并分别构成外围区域组和外围基站组。在这些外围区域组和外围基站组之外,还存在通信区域组和通信基站组。这些基站也与切换站340相连接。此外,在这些区域的每一个中,除了移动台301之外,还存在大量移动台。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第一基站310的配置的方块图。
第一基站310配有导频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1、信宿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2、沃尔什码调制单元13、寻呼信道数据生成单元14、寻呼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15、语音输入单元16、第一语音处理编码单元17、第一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18、第一短PN码调制单元19、第一载波调制单元20、第一天线单元21、第二天线单元22、接收解码单元23、访问信道数据检测单元24、前置码检测单元27、语音(声音)输出单元25和控制单元26。第一基站310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多个寻呼信道信号、和来自多个电话的信号,并且还接收多个访问信道和从多个移动台发送的多个电话通信信号,以便控制各个移动台。此外,第一基站310把电话通信信号传送给多个电话。
图15是示出在图13中表示的移动台301的配置的方块图。移动台301通过应用发送/接收模块85配置而成,发送/接收模块85包括:访问信道数据生成单元51、访问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52、第一切换单元53、第二短PN码调制单元54、第二载波调制单元55、天线公用单元56、第三天线单元57、麦克风单元58、第二语音处理编码单元59、前置码生成单元60、第二电话通信信息长PN码调制单元61、第二载波解调单元62、短PN码解调单元63、第二切换单元64、沃尔什“0”解码单元65、导频信道偏移检测单元66、沃尔什“32”解码单元67、信宿信道数据检测单元68、寻呼信道沃尔什码解码单元69、寻呼信道长PN码解码单元70、寻呼信道数据检测单元71、电话通信信道沃尔什码解码单元72、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解码单元73、语音处理解码单元74和扬声器单元75。此外,这个移动台301还通过应用逻辑控制模块76配置而成,逻辑控制模块76包含:逻辑判断单元77、程序存储单元78和数据存储单元79。并且,这个移动台301还通过应用外围模块86配置而成,该外围模块86拥有键操作单元80、显示单元81、和电池单元82。
在发送/接收模块85中,接收都从基站发送的导频信道信号和信宿信道信号两者,以便指定这种通信对方的基站,并且,响应寻呼信道中的移动台呼叫信号和访问信道中从移动台发送的呼叫信号,通过电话组与移动台之间的基站设置电话通信线,以便可以进行电话通信。此外,虽然逻辑控制模块76把控制程序存储在其中,但是这个逻辑控制模块76还从发送/接收模块85获取信息,并把必要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这个发送/接收模块85。外围模块86供应上述操作所需的电源,和输入用户要求的信息,并且还向用户显示移动台的控制条件。
下面描述构成发送/接收模块85、逻辑控制模块76和外围模块86的各种结构单元。应该明白,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时,不对各个单元的每一个加以说明,但对这些模块的每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描述。
接着,参照图13到图23,简要地说明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300的操作。构成图13所示的CDMA便携式电话系统的移动台301按照如下所述的方法开始与移动台301所在的第一区域311的第一基站310进行电话通信(电话交谈)。
首先,说明从第一基站310发送到移动台301的信号。图14所示的导频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1以1.2288Mbps的位速率生成未调制的“1”和“0”脉冲流,然后,由沃尔什码调制单元13根据沃尔什“0”码调制这个脉冲流。此外,信宿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4生成1.2Kbps的信宿信道数据,然后,由沃尔什码调制单元13根据沃尔什“32”码调制这个信宿信道数据。此外,寻呼信道信号生成单元19以2.4Kbps到9.6Kbps的位速率生成数字信号,供呼叫移动台301用。寻呼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15根据长PN码调制这个数字信号并且沃尔什码调制单元13根据寻呼信道沃尔什码进一步调制它。
把从图13所示的第一电话361输出的和通过交换台350和切换站340两者发送的语音信号(声音信号)通过语音输入单元16和第一语音处理编码单元17供应给第一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18,然后,根据长PN码调制它。电话通信信道沃尔什码调制单元13根据电话通信信道沃尔什码调制这个经过长PN码调制的语音信号。在实际情况中,存在着被图14的虚线围起来的多个寻呼信道信号部分和多个语音输入信号部分。
图16是说明沃尔什码调制单元13的说明图。总共存在64个沃尔什码。在下行线(即,在从基站到移动台的信号传输线中)中,沃尔什码用在信道标识中。沃尔什“0”码用于标识导频信道;沃尔什“32”码用于标识信宿信道;以及从除了沃尔什“32”之外的沃尔什“1”码到沃尔什“63”码中确定的沃尔什码用于标识寻呼信道和电话通信信道。
图18是说明长PN码的说明图。在下行线中,长PN码用于加密信号。根据与之相对应的沃尔什码,分别调制输入沃尔什码调制单元13的导频信道信号、信宿信道信号、多个寻呼信道信号和多个语音信号。将这些经沃尔什码调制的信号相互合成在一起,然后,把合成信号输入第一短PN码调制单元19,以便根据短PN码加以调制。
图17是说明短PN码的说明图。在下行线中,短PN码用于标识基站。由于第一基站310、第二基站320和第三基站330把前面所说明的沃尔什码用在信道标识中,因此,各个基站使用相同的短PN码,以便判断出信号是从哪个基站发送的。如图17所示,由于这些基站使用这样的短PN码,它们的相位彼此移动了64个位,因此,移动台可以把基站彼此区分开。这种情况被称为“偏移”。
把已经由第一短PN码调制单元19根据短PN码调制了的合成信号输入第一载波调制单元20,以便加以载波调制,此后,这种载波调制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从第一天线单元21发射出去。
下面描述移动台的操作。在上述说明中,应该明白,移动台301和第一基站310仅仅被称为“移动台”和“基站”,如有必要的话,在具体的情况中,明确地称它们为“移动台301”和“第一基站310”。
如图20所示,当通过在接通基站的电源之后,移动台通过基站开始与电话用户进行电话通信,并且在结束电话通信之前一直保持电话通信,定义操作阶段时,把这些操作阶段划分成下述4种状态:
步骤S100:初始化状态;
步骤S200:空闲状态;
步骤S300:访问状态;和
步骤S400:控制业务信道状态。
图21和图22显示了各种状态的更详细操作步骤,和图23显示了各个操作步骤的操作路线。
首先,在步骤S1中,接通移动台的电源。当用户按下图15所示的键操作单元80与接通操作相对应的键时,响应逻辑控制模块76的指令,把电池单元82的电压施加到各个单元上。假设移动台不应用模拟型便携式电话系统,而是应用专门为CdmaOne系统设计的那种移动电话系统。在步骤S2中,移动台设置已经存储在移动台自身中的无线频率数(射频数)。更确切地说,把与存储在逻辑控制模块76的数据存储单元79中的无线频率数相对应的发送频率和接收频率设置给第二载波调制单元55和载波解调单元61两者。
在步骤S3中,响应从逻辑控制模块76发出的指令,把第二切换单元64切换到沃尔什“0”解码单元65这一方,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4。在这个步骤S4中,通过第三天线单元57、天线公用单元56、和载波解调单元62把导频信号供应给短PN码解调单元63,以便由这个短PN码解调单元63加以解调,然后,把这个短PN码解调单元63的输出馈送到沃尔什“0”解码单元65。在沃尔什“0”解码单元65中,应用沃尔什“0”码进一步解码这个输出信号,以便寻找信号强度最高的导频信道,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5。
在步骤S5中,导频信道偏移检测单元66检测短PN码的偏移,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6。还应该注意到,在这个阶段不检测PN码偏移号。此外,在不能检测短PN码的偏移,并未能接收到导频信道的情况下,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2。在这个步骤S2中,再次把与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79中的另一个无线频率数相对应的无线发送频率和无线接收频率设置给第二载波调制单元55和载波解调单元62两者,然后,重复执行上述操作。
在步骤S6中,响应从逻辑控制模块76发出的指令,把第二切换单元64切换到沃尔什“32”解码单元67这一方,以便接收从基站发送的信宿信道的信号。换句话说,对于已经由载波解调单元62和短PN码解调单元63解调的信号,只有与之相对应的信宿信道才能由沃尔什“32”解码单元67从这个信号中检测出来,然后,把检测到的信宿信道供应给信宿信道数据检测单元68。在步骤S7中,在信宿信道的数据可以按照上述处理操作解码的情况下,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8。相反,在信宿信道的数据不能被解码的情况下,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
在步骤S8中,信宿信道数据检测单元68获取下述信息,然后,把获取的信息存储到数据存储单元79:
1)基站的协议变更电平;
2)基站支持的最小协议变更电平;
3)网络标识码;
4)基站导频信道的PN序列偏移号;
5)长PN码的状态;
6)系统时间;和
7)寻呼信道的数据速率。
移动台根据上述信息4),掌握基站导频信道的PN序列偏移号,并且正确地识别从哪个基站接收的。
在步骤S9中,根据在信宿信道中获取的信息检查移动台的协议电平是否高于或等于基站支持的最小电平。如果检查结果是“否定”的,那么,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2。如果检查结果是“肯定”的,那么,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在步骤S10中,虽然应用了在步骤S10中获得的信息5)“长PN码的状态”和信息6)“系统时间”两者,并且还利用了从基站发送的长PN码的内容和它的定时信息,但是还要设置用在寻呼信道长PN码解码单元70和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解码单元73两者中的长PN码及其定时两者。
在步骤S11中,响应从逻辑控制模块76发出的指令,把第二切换单元63切换到寻呼信道沃尔什码解码单元68这一方,然后,根据在步骤S8中,在信宿信道中获取的信息,从寻呼信道的代码数中设置数据速率等,并且,接收从基站发送的寻呼信道信号。换句话说,对于经载波解调单元61和短PN码解码单元62解调的信号,只有与寻呼信道沃尔什码相对应的寻呼信道才被检测到,并且由寻呼信道长PN码解码单元69作进一步解码。也就是说,通过应用其定时在步骤S10中已经得到调整的长PN码解码寻呼信道的数据,然后,把输出的解码数据供应给寻呼信道数据检测单元71。然后,这个寻呼信道数据检测单元71获取与外围基站和其余基站相关的数据,然后,把这个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单元79。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2。
上面说明的步骤S1到S11对应于图20所示的步骤S100(即,初始化状态)。
在步骤S12中,在等待时间间隔期间,在开始电话通信之前的持续时间内,测量外围基站名单和其余基站名单中的各个基站的导频信道的接收强度。根据测量结果,在外围基站名单和其余基站名单两者中描述各个基站的导频信道的接收强度,以便变更这些名单,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3。在这个步骤S13中,检查当前基站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低于最小可接收信号强度。由于即使在等待时间间隔期间,移动台也在移动,因此,存在着当前基站的接收信号强度低于最小可接收信号强度的某种可能性。当这个接收信号强度变成低于最小可接收信号强度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4。相反,当这个接收信号强度不低于最小可接收信号强度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6。
在步骤S14中,检查这种含有其接收电平高于最小可接收信号强度的导频信道的基站是否出现在外围基站名单中。当这样的基站没有出现在外围基站名单中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另一方面,当这样的基站出现在外围基站名单中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5。在这个步骤S15中,从外围基站名单中选择包含其接收强度变为最大的导频信道的偏移号(请注意,下文把导频信道的偏移号简称为“偏移号”)的基站的寻呼信道,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
如果在步骤S13中接收强度不弱,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6。在步骤S16中,检查在寻呼信道中电话呼叫是否从基站发出。当电话呼叫从基站发出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8。另一方面,如果电话呼叫没有从基站发出,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7。在这个步骤S17中,检查电话呼叫是否从移动台发送到基站。当电话呼叫已发出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8。相反,当电话呼叫没有从移动台发送到基站时,处理操作返回到前面的步骤S16。
上面说明的步骤S12到S17对应于图20所述的上述步骤S200(等待状态)。在实际情况中,除了上面说明的操作之外,还存在识别移动台和把移动台注册到基站系统中的其它操作。但是,由于这些操作与有关本发明的操作的说明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略去这些其它操作。
在步骤S18中,存在两种情况,即,在步骤S16中从基站发出电话呼叫的情况,和在步骤S17中从移动台将电话呼叫发送到基站的情况,在这两种情况的任何一种中,应用访问信道与基站建立通信。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9。确切地说,访问信道数据生成单元51生成指示移动台接收到从基站发出的电话呼叫的数据,或者生成代表电话呼叫从移动台发出的数据,并且,由访问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52根据访问信道长PN码调制这个生成数据,然后,通过第一切换单元53把这个调制数据供应给第二短PN码调制单元54,以便根据短PN码对其加以调制。这个短PN码调制数据由第二载波调制单元55转换成载波,然后,通过天线公用单元56供应它,以便使其以电磁波的形式从第三天线单元57发射出去,从而把信号发送到基站。如图19所示,在上行线中,长PN码用于把访问信道与电话通信信道区分开,和短PN码用于区分移动台与哪个基站通信。
接着,在步骤S19中,检查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是否通过寻呼信道从基站发出。当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从基站发出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20。另一方面,当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没有从基站发出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在步骤S20中,通过电话通信信道把前置码发送到基站,同时,这个前置码也是指示移动台接收到基站的电话通信开始信号的代码。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21,在步骤S21中,开始电话通信。
下面将详细说明在步骤S19、步骤S20、和步骤S21中定义的操作。在步骤S18中,从移动台发送的电磁波由基站的第二天线单元22接收,然后由访问信道数据检测单元24通过接收解码单元23检测,并且,访问信道数据检测单元24掌握从基站发送的电话呼叫由移动台检测,或掌握移动台请求基站发出电话呼叫,然后,把这个掌握的内容告知控制单元26。控制单元26把这个掌握的内容告知寻呼信道数据生成单元14。寻呼信道数据生成单元14按照前面说明的那样,以电磁波的形式,从第一天线单元21发射指令移动台开始电话通信的信息。
从基站发射的电磁波由移动台的第三天线单元57接收。正如前面所说明的,寻呼信道数据检测单元71检测到基站已经指令移动台开始电话通信,并且把这个信息告知逻辑控制模块76。逻辑控制模块76把这个信息告知前置码生成单元60,同时,把第一切换单元53切换到第二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61这一方,并且还把第二切换单元64切换到电话通信信道沃尔什码解码单元72这一方。正如前面所说明的,前置码生成单元60的前置码由第二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61根据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来调制,并且,以电磁波的形式把调制的前置码从第三天线单元57发射到基站。
在这种情况中,可以应用长PN码之一,作为用于把通信信道相互区分开的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如图18所示,大约有4.4兆个(trillion)个长PN码,并且,由于可以把这4.4兆个长PN码分别分配给各个移动台,因此,基站无需指定电话通信信道,而是只指令移动台开始电话通信。接着,在在步骤S21中定义的电话通信操作中,移动台通过第二语音处理编码单元59和第二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61供应源自麦克风单元58的语音信号,并且,如前所述,以电磁波的形式把处理过的语音信号从第三天线单元57发射到基站。
从移动台发射的电磁波由基站的第二天线单元22接收。从移动台发送的语音信号由语音输出单元25通过接收解码单元23输出,然后,通过切换站340和交换台350把这个语音信号发送到第一电话361。另一方面,通过交换台350和切换站340把源自第一电话361的语音信号传送到语音输入单元16。正如前面所说明的,这个语音信号是以电磁波形式从第一天线单元21发射到移动台的。电磁波由第三天线单元57接收,并且,正如前面所说明的,通过天线公用单元56、第二载波解调单元62、短PN码解调单元63、第二切换单元64、电话通信信道沃尔什码解码单元72和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解码单元73供应给语音处理解码单元74,然后,由扬声器单元75把语音信号传送给移动台的用户。
最后,在步骤S22中,检查电话通信是否已经结束。当电话通信还没有结束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21,继续进行电话通信。另一方面,当电话通信已经结束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
上述步骤S20到S22对应于图20的步骤S400(控制业务信道状态)。在实际情况中,在步骤S20和步骤S21之间的处理步骤中,通过应用指定的信道,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以往复方式进行两次信号确认操作。在电话呼叫从移动台发出的情况中,在其偏移内把通信对方的电话号码发送到基站。由于这些操作与本发明的操作的描述没有关系,因此,略去对它们的说明。
应该明白,虽然已经把与上述操作相关的顺序操作存储在程序存储单元78中,但是,为了执行,响应对逻辑判断单元77的操作,从中依次读出顺序顺序操作。此外,显示单元81可以起与各个操作相对应把条件告知用户的装置的作用以及键操作单元80用于与各个操作相对应把用户的请求输入逻辑判断单元77。
发明内容
在上述传统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中,在移动台通过基站与电话用户进行电话通信的流程处理步骤S19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移动台不能通过寻呼信道接收从基站发出的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其原因如下。也就是说,在步骤S18中,可以想像得出这样一种情况,通过访问信道从移动台发送的信号不能到达基站。移动台选择基站是按照下述方式实现的。也就是说,选择利用下行线从基站发送到移动台的电磁波的接收电平成为最大的基站。但是,按照这种方式选择的基站并不总能构成能够在最佳接收条件下接收利用上行线从移动台发送到基站的电磁波的基站。
换句话说,虽然下行线和上行线利用具有相互分离的频率的电磁波,但是,由于各个基站的接收性能不是彼此相同的,因此,如下条件不是总能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可以在下行线中获得与移动台有关的最佳接收条件的基站不是总能在上行线中、在最佳条件下接收移动台的信号。结果,在移动台位于基站附近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什么特殊问题。但是,当这个移动台移动到基站通信区的外围部分,并因此,从基站发出的电磁波的接收场强下降了时,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从移动台发出的信号不能通过访问信道到达基站,致使不能进行电话通信。否则,需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把电话通信线建立起来。
在在步骤S19中接收从基站发出的电话通信指令,然后进行电话通信的情况中,在步骤S22中结束电话通信,处理操作返回到使移动台进入等待状态的步骤S12,然后,在步骤S13中判断接收场强是非变弱了,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或步骤S12,并且,在随后的步骤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在随后的步骤中,可能选择了这样的基站,它不对应于在步骤S19中已经从基站接收了电话通信指令,以便进行电话通信的基站。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原因,可能出现如下问题。也就是说,存在着当在访问信道中把信号从移动台发送到基站,以便进行下一次电话通信时,这个信号不能到达基站的某些可能性。结果,不能进行电话通信,或者,需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把通信线建立起来。
在描述上述现有技术时,由于描述越来越复杂,因此,省略了这个描述。但是,当移动台移动到基站通信区的外围部分,因此,从基站发出的电磁波的接收场强下降了时,移动台不仅与这个移动台当前所处的区域中的基站进行通信操作,而且与位于外围区域的一个或两个基站进行通信操作(即,分集接收)。当在此时完成电话通信时,从移动台已经与之进行通信的多个基站中,选择接收功率变成最大的基站,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结果,存在着这个所选基站不是在步骤S19中已经从基站接收了电话通信指令,以便进行电话通信的基站的一些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原因,可能出现如下问题。也就是说,存在着当在访问信道中把信号从移动台发送到基站,以便进行下一次电话通信时,这个信号不能到达基站的某些可能性。结果,不能进行电话通信,或者,需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把通信线建立起来。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始进行电话通信时,能够迅速选择可以构成通信对方的基站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的特征在于,这样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包括:发送/接收装置;逻辑控制装置;和无效基站存储装置;其中,当逻辑控制装置通过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逻辑控制装置把所选基站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装置中;以及在对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中,逻辑控制装置排除掉对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的选择操作。结果,由于可以迅速地选择构成通信对方的基站,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建立起电话通信线。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中,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的无效基站存储装置包括:基站偏移号存储装置,用于把基站的导频信道的偏移号存储到其中;和计数装置;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逻辑控制装置把所选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到基站偏移号存储装置,并且把预定值设置到计数装置中;以及在对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中,当逻辑控制装置再次选择存储在基站偏移号存储装置中的基站时,逻辑控制装置把计数装置的值减1,并且再次对基站进行选择操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的特征在于,这样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包括:发送/接收装置;逻辑控制装置;和有效基站存储装置;其中,当逻辑控制装置通过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从所选基站接收到电话通信开始指令信号并成功建立起通信线的情况下,逻辑控制装置把所选基站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以及在对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中,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选基站不同于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那么,逻辑控制装置进行设置,以便选择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并且再次对基站进行选择操作。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中,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还包括有效基站存储装置;并且,当逻辑控制装置通过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从所选基站接收到电话通信开始指令信号和成功建立起通信线的情况下,逻辑控制装置把所选基站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以及在对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中,当逻辑控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选基站不同于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那么,逻辑控制装置进行设置,以便选择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并且再次对基站进行选择操作。
并且,在根据本发明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中,当逻辑控制装置通过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选基站与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一致,那么,逻辑控制装置删除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存储内容。结果,由于可以迅速地选择构成通信对方的基站,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建立起电话通信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移动台)的方块图;
图2是说明在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台选择基站时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流程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详细流程图的续图部分;
图4是说明图2的详细流程图的操作路线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移动台)的方块图;
图6是说明在第二实施例的移动台选择基站时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流程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详细流程图的续图部分;
图8是说明图6的详细流程图的操作路线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移动台)的方块图;
图10是说明在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台选择基站时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流程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详细流程图的续图部分;
图12是说明图10的详细流程图的操作路线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传统CDMA便携式电话系统的配置的方块图;
图14是表示传统基站设备的配置的方块图;
图15是显示传统移动台的配置的方块图;
图16是说明现有技术的沃尔什码的说明图;
图17是说明现有技术的短PN码的说明图;
图18是说明现有技术的长PN码的说明图;
图19是说明在传统CdmaOne便携式电话系统中沃尔什码、短PN码和长PN码的使用条件的说明图;
图20是说明在现有技术中当移动台选择基站时执行的操作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1是说明在现有技术中当移动台选择基站时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流程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详细流程图的续图部分;和
图23是说明图21的详细流程图的操作路线的说明图。
应该注意到:在附图中,标号11表示导频信道信号生成单元;标号12表示信宿信道信号生成单元;标号13表示沃尔什码调制单元;标号14表示寻呼信道数据生成单元;标号15表示寻呼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标号16表示语音输入单元;标号17表示第一语音处理编码单元;标号18表示第一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标号19表示第一短PN码调制单元;标号20表示第一载波调制单元;标号21表示第一天线单元;标号22表示第二天线单元;标号23表示接收解码单元;标号24表示访问信道数据检测单元;标号25表示语音输出单元;标号26表示控制单元;标号27表示前置码检测单元;标号51表示访问信道数据生成单元;标号52表示访问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标号53表示第一切换单元;标号54表示第二短PN码调制单元;标号55表示第二载波调制单元;标号56表示天线公用单元;标号57表示第三天线单元;标号58表示麦克风单元;标号59表示第二语音处理编码单元;标号60表示前置码生成单元;标号61表示第二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调制单元;标号62表示第二载波解调单元;标号63表示短PN码解调单元;标号64表示第二切换单元;标号65表示沃尔什“0”解码单元;标号66表示导频信道偏移检测单元;标号67表示沃尔什“32”解码单元;标号68表示信宿信道数据检测单元;标号69表示寻呼信道沃尔什码解码单元;标号70表示寻呼信道长PN码解码单元;标号71表示寻呼信道数据检测单元;标号72表示电话通信信道沃尔什码解码单元;标号73表示电话通信信道长PN码解码单元;标号74表示语音处理解码单元;标号75表示扬声器单元;标号76表示数据存储单元;标号77表示逻辑判断单元;标号78表示程序存储单元;标号79表示数据存储单元;标号80表示键操作单元;标号81表示显示单元;标号82表示电池单元;标号84表示有效基站存储单元;标号85表示发送/接收模块;标号86表示外围模块;标号87表示无效基站存储模块;标号88表示第一偏移号存储单元;标号89表示第一计数单元;标号90表示第二偏移号存储单元;标号91表示第二计数单元;标号92表示第n偏移号存储单元;标号93表示第n计数单元;标号300表示便携式电话系统;标号301表示移动台;标号310表示第一基站;标号311表示第一区域;标号320表示第二基站;标号321表示第二区域;标号330表示第三基站;标号331表示第三区域;标号361表示第一电话;标号362表示第二电话;和标号363表示第三电话。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现在参照图1到图12,按照[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顺序加以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下文称之为“移动台”)的方块图。在这个附图中,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台通过应用发送/接收模块85、逻辑控制模块76、外围模块86、和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配置而成。发送/接收模块85对应于在权利要求范围中描述的发送/接收装置。逻辑控制模块76对应于包含逻辑判断单元77、程序存储单元78和数据存储单元79的逻辑控制装置。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对应于无效基站存储装置。这个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包含对应于基站偏移号存储装置的第一偏移号存储装置88、第二偏移号存储装置90、和第n偏移号存储装置92;和对应于计数装置的第一计数单元89、第二计数单元91、和第n计数单元93。
还应该注意到,图15(现有技术)所示的相同标号用于表示图1所示的相同结构单元,并且略去对它们的说明。图1所示的这个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台与图15所示的传统移动台的不同之处在于,另外还配备了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包括把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在其中的预选个数偏移号存储单元88、90和92,以及把预定计数值存储在其中的预选个数计数单元89、91和93。
图2和3是描述在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台选择基站时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流程图。图4是说明图2和图3的详细流程图的操作路线的说明图。下面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描述基于第一实施例的基站选择操作。还应该明白,由于图2和图3所示的步骤S1到S22与在图21和图22中已经说明过的、现有技术的操作步骤相同,因此,图21和图22(现有技术)所示的步骤号用于表示这些相同的操作步骤,并且,略去对它们的说明。
由于图2和图3所示的步骤P1到P8对应于新加入这个实施例中、以便改善传统方法的处理操作,因此,下面主要说明这些步骤P1到P8的处理操作。
描述第一次执行的处理操作。首先,在步骤S1中,接通移动台的电源。在步骤P1中,清除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的第一偏移号存储单元88、第二偏移号存储单元90、和第n偏移号存储单元中的偏移号,并且把第一计数单元89、第二计数单元91、和第n计数单元93的计数值复位成零。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2。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的作用将在步骤P2之后的步骤中加以说明。
从步骤S2到步骤S9定义的处理操作与现有技术的那些处理操作相同。在步骤P5中,由于根据在步骤S8中获取的数据,可能掌握了偏移号,并可能识别出处在通信之中的基站,因此,检查这个掌握的偏移号是否已经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中。由于在步骤P1中把所有偏移号存储单元都清除为零,因此,检查结果是“否定”的,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从步骤S10到步骤S13定义的处理操作以与现有技术的那些处理操作相似的方式进行。作为随后的操作,存在着下述四条操作路线。
第一条操作路线对应于这样的操作,通过步骤S16到步骤S19执行处理操作,并且,当通过基站与地面系统中的电话进行电话通信,然后结束电话通信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这个操作与现有技术的操作相同,并且在步骤S12之后的处理操作返回到与上述处理操作相同的那些步骤。
在第二条操作路线中,在步骤S19中检查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是否通过寻呼信道从基站发出来了,并且,由于不能接收到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P2。在步骤P2中,检查当前处在通信之中的基站的偏移号是否已经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中。
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中,由于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的所有内容在步骤P1中都被清除掉,检查结果变成“否定”的,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3。在这个步骤P3中,把相应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在第一偏移号存储单元88中,并且,把第一计数单元89的计数值设置成“2”(请注意,“2”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可以设置更大的数),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随后的操作将作为第二次执行的操作加以讨论)。
此外,第三条路线定义如下。通过步骤S13到S14执行操作,并且,在步骤S14中,检查含有导频信道的、其接收电平高于最小可接收信号强度的基站是否存在于外围基站名单中。由于这样的基站不存在,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随后的步骤返回到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中步骤S3之后定义的操作。
并且,第四条操作路线定义如下。通过步骤S13到S14执行操作,并且,在步骤S15中,从外围基站名单中选择其接收强度成为最大的基站的偏移号,并且,这个基站的寻呼信道是可接收的。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在步骤S12之后的步骤中,重复执行前面说明的操作。
接着,说明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从步骤S3到步骤S9定义的处理操作与在第一次执行的那些处理操作相同。在步骤P5中,由于从在步骤S8中获取的信宿信道中的数据中正确获取了处在通信之中的通信对方的基站,因此,检查通信对方的这个基站下的偏移号是否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中。由于在第一次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步骤P3中,出现了存储在第一偏移号存储单元88中的偏移号,因此,进一步检查这个偏移号是否与当前接收的基站的偏移号相同。
在这个偏移号与处在接收之中的基站的偏移号不一致的情况下,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在这个步骤S10之后的处理操作与第一次执行的操作中步骤S10之后定义的那些操作相同。当这个偏移号与处在接收之中的基站的偏移号一致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6。在这个步骤S6中,把第一计数单元89的计数值减1。由于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开始,第一计数单元89的计数值等于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中已经设置的“2”,因此,所得的计数值是2-1=1。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7。在步骤P7中,进一步检查第一计数单元89的计数值是否等于零。由于这个计数值不等于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3。在步骤S3之后的处理操作将作为在3次执行的处理操作加以说明。
下面说明在第三次执行的操作。从步骤S3到步骤P5直到步骤S6定义的处理操作与在第二次执行的那些处理操作相似。在步骤P5中,将第一计数单元89的计数值减1。由于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期间计数值变成1,因此,计数值变成1-1=0,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7。在步骤P7中,检查第一计数单元89的计数值是否等于零。由于这个计数值等于零,清除存储在第一偏移号存储单元88中的偏移号,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在步骤P5中,在偏移号与当前接收的基站的偏移号不一致的情况下,其处理操作与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相似。
正如前面所说明的,按照这个第一操作模式,当移动台通过发送/接收模块85、逻辑控制模块76、和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配置而成时,可以提供能够迅速选择可以构成通信对方的基站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这时因为,当逻辑控制模块76通过发送/接收模块85,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并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这个逻辑控制模块76把所选基站存储到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并且,在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期间,排除掉对已经存储到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中的基站的选择。
[第二实施例]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下文称之为“移动台”)的方块图。在这个附图中,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台通过应用发送/接收模块85、逻辑控制模块76、外围模块86和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配置而成。发送/接收模块85对应于在权利要求范围中描述的发送/接收装置。逻辑控制模块76对应于包含逻辑判断单元77、程序存储单元78和数据存储单元79的逻辑控制装置。有效基站存储模块84对应于有效基站存储装置。应该注意到,图15(现有技术)所示的相同标号用于表示图5所示的相同结构单元,并且略去对它们的说明。图5所示的这个第二实施例的移动台与图15所示的传统移动台的不同之处在于,另外还配备了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
图6和图7是描述在第二实施例的移动台选择基站时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流程图。图8是说明图6和图7的详细流程图的操作路线的说明图。下面参照图5、图6、图7和图8描述基于第二实施例的基站选择操作。还应该明白,由于图6和图7所示的步骤S1到S22与在图21和图22中已经说明过的、现有技术的操作步骤相同,因此,图21和图22(现有技术)所示的步骤号用于表示这些相同的操作步骤,并且,略去对它们的说明。
由于图6和图7所示的步骤P21到P29对应于新加入这个实施例中,以便改善传统方法的处理操作,因此,下面主要说明这些步骤P21到P29的处理操作。
描述第一次执行的处理操作。首先,在步骤S1中,接通移动台的电源。在步骤P21中,清除存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2。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的作用将在步骤P22到步骤P29中加以说明。
从步骤S2到步骤S9定义的处理操作与现有技术的那些处理操作相同。在步骤S19中,在可以接收通过寻呼信道从基站发送的、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的情况下,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20。在步骤S20中,通过电话通信信道把前置码发送到基站,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2。在步骤P22中,检查基站的偏移号是否已经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由于在步骤P21中已经清除了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基站的偏移号没有存储在其中,因此,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3。在步骤P23中,把当前处在通信之中的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21。步骤S21之后的处理操作与现有技术的那些处理操作相同。当通过基站与地面系统的电话进行电话通信,然后结束这个电话通信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直到这个步骤S12定义的操作在图8中被表示成第一次执行的操作。随后的处理操作将作为第二次执行的操作加以说明。
第二次执行的操作包括如下四条操作路线。
第一条操作路线与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的那条操作路线相同,并且对应于通过步骤S12到步骤S19执行处理操作,和当通过基站与安装在地面系统中的电话进行电话通信,然后结束电话通信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的操作。这第一条操作路线与第一次执行的操作存在不同之处。也就是说,在步骤S22中检查是否存在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由于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期间,已经把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因此,检查结果是“肯定”的,然后,在步骤P24中,把基站的当前偏移号覆写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在这种情况下,基站的当前偏移号与基站的前偏移号相同,因此,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的存储内容没有什么改变。
第二条操作路线与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的那条操作路线相同,并且通过步骤S12到步骤S19来执行。在第二条操作路线中,在步骤S19中,检查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是否通过寻呼信道从基站发出,并且,由于不能接收到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6。在步骤P26中,检查基站的偏移号是否已经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由于基站的偏移号已经存储在其中,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7。在步骤P27中,进一步检查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的偏移号是否与当前通过寻呼信道通信的基站的偏移号相同。由于这个基站的偏移号与当前通过寻呼信道通信的基站的偏移号相同,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9。在步骤P29中,清除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的偏移号,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在步骤S3之后的处理操作与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相同。
第三条操作路线与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的那条操作路线相同,和通过步骤S12到步骤S14来执行,并且,在步骤S14中,检查含有导频信道的、其接收电平高于最小可接收信号强度的基站是否存在于外围基站名单中。由于不存在这样的基站,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在步骤S3到S5中,搜索具有最高信号强度的导频信道,然后,处理操作经过步骤S6前进到步骤S11和步骤S12。在步骤S12之后的处理操作将作为第三次执行的操作加以说明。包含在前面说明的操作之中的重要方面如下:即,在从步骤S3到步骤S5的处理操作中选择的基站不同于用在第一次电话通信中的基站。
第四条操作路线与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的那条操作路线相同,并通过步骤S12到步骤S15来执行,并且,在步骤S15中,从外围基站名单中选择的、其接收强度变成最大的基站的寻呼信道是可接收的。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在步骤S12之后的步骤中重复执行前面说明的操作。这个第四条路线的重要方面在于,按照这种方式选择的基站不同于用在第一次电话通信中的基站。在步骤S12之后的操作将作为第三次执行的操作加以说明。前面的操作在图8中被表示成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
如前面所说明的,在第三次执行的操作的开始由两种情况构成,即,处理操作沿着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的第三条操作路线到达步骤S13的情况,和处理操作沿着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的第四条操作路线到达步骤S12的情况。由于在任何一种情况中都执行相同的操作,因此,这些操作将一起加以说明。在第三次执行的操作包含基本上与在第二次执行的那些操作路线相同的四条操作路线。由于本发明的特征出现在与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的第二条操作路线相对应的操作中,因此,只对这种有特色的操作加以说明。
也就是说,基本上与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的第二条操作路线相似,这条操作路线是通过步骤S12到步骤S19执行的,并且,在步骤S19中,检查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是否通过寻呼信道从基站发出,由于不能接收到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6。在步骤P26中,检查基站的偏移号是否已经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由于基站的偏移号已经存储在其中,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7。在步骤P27中,进一步检查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的偏移号是否与当前通过寻呼信道通信的基站的偏移号相同。在这种情况中,由于这条操作路线是不同的,即,不与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的第二条操作路线相同,因此,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8。在步骤P28中,把含有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偏移号的基站的寻呼信道设置成可接收的,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在这个步骤S12之后的处理操作将被作为在第4次执行的操作加以说明。在第4次执行的操作包含与在第二次执行的那些操作路线相同的四条操作路线。由于本发明的特征出现在与在第二次执行的操作的第一条操作路线相对应的操作中,因此,只对有特色的操作加以说明。
这种有特色的操作是通过步骤S12到步骤S19执行的,并且,当在步骤S21中通过基站与安装在地面系统中的电话进行电话通信,然后结束电话通信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中,在步骤S22中检查是否存在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由于已经把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因此,检查结果是“肯定”的,然后,在步骤P24中,把基站的当前偏移号覆写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在这种情况下,基站的当前偏移号与基站的上一个偏移号相同,结果,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的存储内容没有改变。
如前面所说明的,由于在步骤S18中接收信号的强度弱,致使要通信的基站发生改变,因此,当建立下一个电话通信操作时,在可能未能建立起这个电话通信的情况下,选择已经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地建立起电话通信线。
如前面所说明的,按照这个第二操作模式,当移动台通过发送/接收模块85、逻辑控制模块76和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配置而成时,可以提供能够迅速选择可以构成通信对方的基站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这是因为,当逻辑控制模块76通过发送/接收模块85,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从所选基站接收到指令开始电话通信的信号的情况下,以把所选基站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中的方式进行基站选择操作。在下一次基站选择操作中,当逻辑控制模块76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并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选基站不同于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那么,以选择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的方式设置逻辑控制模块76,然后,再次执行基站选择操作。
[第三实施例]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下文称之为“移动台”)的方块图。在这个附图中,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台通过应用发送/接收模块85、逻辑控制模块76、外围模块86、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和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配置而成。发送/接收模块85对应于在权利要求范围中描述的发送/接收装置。逻辑控制模块76对应于包含逻辑判断单元77、程序存储单元78和数据存储单元79的逻辑控制装置。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对应于无效基站存储装置。这个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包含对应于基站偏移号存储装置的第一偏移号存储装置88、第二偏移号存储装置90和第n偏移号存储装置92;和对应于计数装置的第一计数单元89、第二计数单元91、和第n计数单元93。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对应于有效基站存储装置。
还应该注意到,图15(现有技术)所示的相同标号用于表示图9所示的相同结构单元,并且略去对它们的说明。图9所示的这个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台与图15所示的传统移动台的不同之处在于,另外还配备了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和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两者。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包括把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在其中的预选个数偏移号存储单元88、90和92,以及把预定计数值存储在其中的预选个数计数单元89、91和93。
图10和图11是描述在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台选择基站时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流程图。图12是说明图10和图11的详细流程图的操作路线的说明图。下面参照图9、图10、图11和图12描述基于第三实施例的基站选择操作。还应该明白,由于图10和图11所示的步骤S1到S22与在图21和图22中已经说明过的、现有技术的操作步骤相同,因此,图21和图22(现有技术)所示的步骤号用于表示这些相同的操作步骤,并且,略去对它们的说明。
由于图10和图11所示的步骤P51、步骤P2到P8和步骤P22到P29对应于新加入这个实施例中、以便改善传统方法的处理操作,因此,下面主要说明这些步骤的处理操作。应该明白,步骤P2到P8对应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那些步骤,以及步骤P22到P29对应于在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那些步骤。换句话说,第三实施例对应于把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综合在一起构成的实施例。
首先,描述第一次执行的处理操作。如图12所示,执行4种操作,它们分别由第一条操作路线、第二条操作路线、第三条操作路线、和第四条操作路线表示。
在第一条操作路线中,首先,在步骤S1中,接通移动台的电源。在步骤P51中,清除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的第一偏移号存储单元88、第二偏移号存储单元90和第n偏移号存储单元92中的偏移号,并且把第一计数单元89、第二计数单元91和第n计数单元93的计数值复位成零。此外,清除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2。从步骤S2到步骤S9定义的处理操作与现有技术的那些处理操作相同。在步骤P5中定义的处理操作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说明过的处理操作,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从步骤S10到步骤S13定义的处理操作是以与现有技术的那些处理操作相似的方式执行的。作为随后的操作,存在着四条如下所述的操作路线。
第一条操作路线对应于这样的操作,通过步骤S16到步骤S19执行处理操作,并且,在步骤S20中,通过电话通信信道把前置码发送到基站,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2。在步骤P22中,检查是否已经把基站偏移号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由于在步骤P51中已经清除了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且基站的偏移号没有存储在其中,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3。在步骤P23中,把当前处在通信之中的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然后,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21。在步骤S21之后的处理操作与现有技术的那些操作步骤相同。也就是说,当通过基站与地面系统的电话进行电话通信,然后结束这个电话通信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随后的处理操作将作为第二B次执行的操作加以说明。
在第二条操作路线中,在步骤S19中检查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是否通过寻呼信道从基站发出来了,并且,由于不能接收到开始电话通信的指令,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P26。在步骤P26中,检查基站的偏移号是否已经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模块84中,并且,由于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的存储内容在步骤P51中已经被清除了,没有存储在其中,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P23。在步骤P2中,检查当前处在通信之中的基站的偏移号是否已经存储在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中。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中,由于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的所有存储内容在步骤P51中都被清除了,检查结果是“否定”的,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P3。在这个步骤P3中,把相应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在第一偏移号存储单元88中,并且,把第一计数单元89的计数值设置成“2”(请注意,“2”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可以设置更大的数),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随后的操作将作为第二A次执行的操作加以讨论)。
此外,第三条路线定义如下。通过步骤S13到S14执行操作,并且,在步骤S14中,检查含有导频信道的、其接收电平高于最小可接收信号强度的基站是否存在于外围基站名单中。由于这样的基站不存在,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随后的步骤返回到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中步骤S3之后定义的操作。
第四条路线定义如下。通过步骤S13到S14,再到步骤S15执行操作,并且,在这个步骤S15中,从外围基站名单中选择其接收强度成为最大的基站的偏移号,并且,把这个基站的寻呼信道设置成可接收的。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2。在步骤S12之后的步骤中,重复执行前面说明的、在第一次执行的操作的步骤S12之后的处理操作。
接着,在第二A次执行的操作与在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次执行的操作相同,然后,前进到在第三A次执行的操作。在第三A次执行的操作与在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次执行的操作相同。
此外,在第二B次执行的操作以与在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执行的操作的第三条操作路线或第四条操作路线相同的方式进行,然后,前进到在第三B次执行的步骤。在第三B次执行的操作以与在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次执行的操作的第二条操作路线相同的方式进行,然后,前进到在第4B次执行的步骤。在第4B次执行的操作以与在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第4次执行的操作相同的方式进行。
正如前面所说明的,按照这个第三操作模式,当移动台通过发送/接收模块85、逻辑控制模块76、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和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配置而成时,可以提供能够迅速选择可以构成通信对方的基站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这时因为,当逻辑控制模块76通过发送/接收模块85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并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这个逻辑控制模块76把所选基站存储到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并且,在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期间,排除掉对已经存储到无效基站存储模块87中的基站的选择。另外,在从所选基站接收到指令开始电话通信的信号的情况下,以把所选基站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方式进行基站选择操作。在下一次基站选择操作中,当逻辑控制模块76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并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选基站不同于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那么,以选择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84中的基站的方式设置逻辑控制模块76,然后,再次执行基站选择操作。
应该明白,本专利申请是根据2001年3月3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1-101698号作出的,把这个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在此引为参考。
工业适用性
正如前面所说明的,按照本发明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当逻辑控制装置通过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并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这个逻辑控制装置把所选基站存储到无效基站存储装置,并且,在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期间,排除掉对已经存储到无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的选择。
结果,由于可以迅速选择可以构成通信对方的基站,故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地建立起电话通信线。
此外,当逻辑控制装置通过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从所选基站接收到指令开始电话通信的信号,从而可以成功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以把所选基站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中的方式进行基站选择操作。在下一次基站选择操作中,当逻辑控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并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选基站不同于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中的基站,那么,以选择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中的基站的方式设置逻辑控制装置,然后,再次执行基站选择操作。
此外,当逻辑控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并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选基站与存储在有效基站存储单元中的基站相一致,那么,删除有效基站存储单元中的存储内容。
结果,由于可以迅速选择可以构成通信对方的基站,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地建立起电话通信线。

Claims (5)

1.一种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包括:
发送/接收装置;
逻辑控制装置;和
无效基站存储装置;
其中:
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把所述所选基站存储在所述无效基站存储装置中;和
在对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中,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排除掉对存储在所述无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的选择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
其中:
所述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的所述无效基站存储装置包括:
基站偏移号存储装置,用于把基站的导频信道的偏移号存储到其中;和
计数装置;
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把所述所选基站的偏移号存储到所述基站偏移号存储装置,并且把预定值设置到所述计数装置中;和
在对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中,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再次选择存储在所述基站偏移号存储装置中的基站时,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把所述计数装置的值减1,并且再次对基站进行选择操作。
3.一种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包括:
发送/接收装置;
逻辑控制装置;和
有效基站存储装置;
其中:
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从所选基站接收到电话通信开始指令信号和成功建立起通信线的情况下,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把所述所选基站存储在所述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和
在对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中,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所选基站不同于存储在所述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那么,所述逻辑控制装置进行设置,以便选择存储在所述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并且再次对基站进行选择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还包括:
有效基站存储装置;和
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从所选基站接收到电话通信开始指令信号并成功建立起通信线的情况下,所述逻辑控制装置把所述所选基站存储在所述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和
在对基站的下一次选择操作中,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所选基站不同于存储在所述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那么,所述逻辑控制装置进行设置,以便选择存储在所述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并且再次对基站进行选择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CDMA便携式电话设备,
其中:
当所述逻辑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发送/接收装置从多个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以便建立电话通信线时,在所选基站没有作出响应和未能建立起电话通信线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所选基站与存储在所述有效基站存储装置中的基站一致,那么,所述逻辑控制装置删除所述有效基站存储装置的存储内容。
CN02800996A 2001-03-30 2002-03-18 码分多址便携式电话设备 Pending CN14603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01698A JP2002300658A (ja) 2001-03-30 2001-03-30 Cdma携帯電話装置
JP101698/2001 2001-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0388A true CN1460388A (zh) 2003-12-03

Family

ID=1895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00996A Pending CN1460388A (zh) 2001-03-30 2002-03-18 码分多址便携式电话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959188B2 (zh)
JP (1) JP2002300658A (zh)
KR (1) KR20030010646A (zh)
CN (1) CN1460388A (zh)
WO (1) WO20020828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8653A (zh) * 2009-09-22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0658A (ja) * 2001-03-30 2002-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dma携帯電話装置
KR101427739B1 (ko) * 2006-09-21 2014-08-07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네카 가공성이 개량된 인공 모발용 섬유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두발 장식품
JP4489095B2 (ja) * 2007-05-29 2010-06-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機及び通信方式選択方法
JP5162208B2 (ja) * 2007-11-13 2013-03-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JP5471997B2 (ja) * 2010-09-16 2014-04-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制御装置並びに異常検出方法
EP3661301B1 (en) * 2015-02-12 2023-06-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4785A (en) 1996-12-19 1998-12-29 Motorola, Inc. System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soft handoff
JP2000106692A (ja) 1998-09-28 2000-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型電話機
JP3741908B2 (ja) * 1999-08-16 2006-02-0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周辺基地局情報更新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および基地局
JP2001268616A (ja) 2000-03-21 2001-09-2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接続失敗履歴に基づく基地局選択方法
JP2002027531A (ja) 2000-07-07 2002-01-25 Sony Corp 無線移動端末装置の基地局検索方法及び無線移動端末装置
JP2002300658A (ja) * 2001-03-30 2002-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dma携帯電話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8653A (zh) * 2009-09-22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US9042889B2 (en) 2009-09-22 2015-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10646A (ko) 2003-02-05
JP2002300658A (ja) 2002-10-11
US20040203784A1 (en) 2004-10-14
WO2002082845A1 (fr) 2002-10-17
US6959188B2 (en) 2005-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91C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访问方式、移动站和基站
CN1115806C (zh) 在不同的电话系统中可转换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
CN1110215C (zh) 支持系统间软切换的系统间呼叫
CN1186958C (zh) 用于多模式无线电装置的呼入通知方法和装置
CN1025401C (zh) 蜂窝式通信系统中的多址联接处理
CN1232139C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CN1288926C (zh) 数据分组多路接入通信方法及其发射和接收设备
CN101578778B (zh) 扫描多无线电技术通信系统中的可用的无线设备服务
CN1046394C (zh) 无线电远程通信系统
CN1187926C (zh) 扩展符号同步方法、接收装置以及移动台
CN1102279A (zh) 在移动无线网络的收发信基站和在该网络内移动台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
CN1435069A (zh) 具有不同频谱能力的数字基站的切换方法
CN1454413A (zh) 用于高数据率呼叫的改进指分配算法
CN1934804A (zh) 在tdd cdma的下行链路中的联合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836389A (zh) 在支持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专用信道对用户设备分页的方法
CN1879349A (zh) 用于在mbms中执行频率间以及rat间切换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36315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组数据业务的调度装置和方法
CN101031142A (zh) 码分多路通信蜂窝电话系统中的软切换
CN1645948A (zh) 移动终端的省电方法
CN1960550A (zh) 一种可实现双模同时待机的移动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CN1741658A (zh) 一种多模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多模转换方法
CN1250272A (zh) 基站控制器之间实现软切换的移动通信系统
CN1265662C (zh) 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CN1460388A (zh) 码分多址便携式电话设备
CN1710972A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