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06C - 在不同的电话系统中可转换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 - Google Patents

在不同的电话系统中可转换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06C
CN1115806C CN99107513.7A CN99107513A CN1115806C CN 1115806 C CN1115806 C CN 1115806C CN 99107513 A CN99107513 A CN 99107513A CN 1115806 C CN1115806 C CN 111580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pattern
radio
portable phone
dual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75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7048A (zh
Inventor
宫下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37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7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移动电话系统(2)、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移动电话系统(3)、存储部分(5)和控制部分(4)。存储部分(5)具有用于存储表示当前操作模式的模式数据的模式区域、用于存储表示在第一模式中用于第一移动电话系统的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的第一区域、和用于存储表示在第二模式中用于第二移动电话系统的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的第二区域。模式数据表示当前的第一模式。

Description

在不同的电话系统中可转 换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
本发明涉及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从一种移动电话系统快速转换到另一系统的技术和用于该技术的方法。
众所周知PHS(个人手持电话机系统)是一种移动电话系统,并采用蜂窝技术,其中能够接收电磁波的区域大小与每个网孔的基站径向约距100米。因此,在大业务区域需要装备许多基站。而PHS系统在服务费上比任何其他移动电话系统都少,但有时难以收到电磁波。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利用相对大的大规模蜂窝区并几乎没有上述缺陷。无论如何GSM系统在服务费上高于PHS系统。
为消除这种缺陷,曾开发了可在PHS系统和GMS系统中工作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该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通常工作在PHS模式。当移出PHS模式的服务区时,该便携式电话机开始利用GSM模式工作。现在定义PHS模式是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用做PHS系统移动站的一个模式而GSM模式是用做GSM系统移动站的一个模式。
当打开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时,它就起动用于搜索在PHS系统或GSM系统中的控制信道的功能。在PHS系统,控制信道的信道号(频率)由PHS系统的服务员(话务员)分配给每个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此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具有内置式存储器,在其中寄存信道号使得能够迅速找到PHS系统的控制信道。
在GSM系统中,控制信道的信道号可由话务员在被要求时任定。这就要求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通过检查在此位置登记的所有可获得的信道来搜索所需的控制信道。当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从PHS系统的服务区移动到GSM系统的服务区时,它就得搜索所有可用信道以便确定在搜索行动期间使用的控制信道。
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JP-A-SHOWA 63-203225)中公开了“在移动无线电通信中登记位置的方法”的相关技术。此在移动无线电通信中登记位置的方法涉及当移动便携式电话机从一个网孔移到此移动电话系统的另一个网孔时登记器位置。更具体地,当一个控制信道在不同的系统中共同使用时,都能够进行自动位置登记和人工位置登记。然而,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JP-A-SHOWA 63-203225)中,没有公开允许移动便携式电话机在不同的移动电话系统的服务区之间移动的技术。
又,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JP-A-HEISEI 9-51321)中公开了“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方法”。该参考文献公开了用于给两个通信系统(CDMA和无绳电话)分配频率波段的技术。然而,它不表示当便携式电话机在不同的移动电话系统的服务区之间移动时执行位置登记处理的一个技术。
此外,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JP-A-HEISEI 5-102923)中公开了“CMTS/MCS兼容移动便携式电话机”。当打开此CMTS/MCS兼容移动便携式电话机时它在CMTS模式或MCS模式工作。然而,当它移出专用移动电话系统服务区时该CMTS/MCS兼容移动便携式电话机不能从其专用移动电话系统转换到另外的移动电话系统,则不能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消除常规移动电话机的上述缺陷。
另一目的是提供当便携式电话机移出当前电话系统的服务区时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能够迅速执行用于另一电话系统的位置登记处理。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在不同移动电话系统之间的转换方法。
为了获得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移动电话系统、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移动电话系统、存储部分和控制部分。存储部分具有用于存储表示当前操作模式的模式数据的模式区域、用于存储表示用于第一模式中的第一移动电话系统的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的第一区域、和用于存储表示用于第二模式中的第二移动电话系统的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的第二区域。模式数据表示当前的第一模式。当在第一模式进行第一无线电通信时使用第一移动电话系统的第一无线电通信变得不可能时,控制部分利用存储在存储部分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进行便携式电话机的位置登记以便设定第二模式。控制部分还利用第二移动电话系统执行第二无线电通信。
当第一无线电通信以第一模式进行第一无线电通信时该便携式电话机移出第一移动电话系统的第一服务区时,控制部分可以利用存储在存储部分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执行便携式电话机的位置登记。
而且,控制部分可以发送位置登记请求到使用第二控制信道数据的第二移动电话系统的一个站中,并可以根据来自该站的位置登记完成提示设定在存储部分中表示第二模式的模式数据以便设定第二模式。
另外,当以第二模式中执行第二无线电通信时,控制部分能够根据模式请求利用存储在存储部分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执行便携式电话机的位置登记,利用第一控制信道数据,根据便携式电话的位置登记来设定第一模式,和利用第一移动电话系统执行无线电通信。在这种情况中,当便携式电话机移出第二移动电话系统的服务区并进入第一移动电话系统的服务区时可以发出模式改变请求。反之,当便携式电话机位于第二移动电话系统的服务区并进入第一移动电话系统的服务区时可以发出模式变化请求。否则,当便携式电话机位于第一移动系统的服务区和一个操作单元工作时可以发出模式变化请求。
最好控制部分根据起始请求获得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以便存储在存储部分。在这种情况中,当打开便携式电话机的电源时就可以发出起始请求。而且当获得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二者或获得第一控制信道数据时,控制部分设定在存储部分中表示第一模式的模式数据。因此,当获得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并且不获得第一控制信道数据时,控制部分设定在存储部分中表示第二模式的模式数据。
此外,控制部分从第一和第二移动电话系统的各个控制信道中选择具有最高接收场强电平中的一个以便在存储部分存储相应于具有最高接收场强电平之一的数据。
在上述中,最好第一移动电话系统是PHS系统而第二移动电话系统是GSM系统。
为了获得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中执行通信的方法包括:
以第一模式利用第一电话系统执行通信,根据表示第一信道预定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利用地移动电话系统执行位置登记;
利用表示一个预定的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从第一移动电话系统转换到第二移动电话系统以便设定第二模式;和
以第二模式利用第二移动电话系统继续通信。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的操作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初始处理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的PHS位置登记处理的控制流程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的GSM位置登记处理的控制流程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移动电话系统转换的控制流程图;和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移动电话系统转换的控制流程图。
本发明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将在下面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中,PHS系统指定为第一移动电话系统而GSM系统指定为第二移动电话系统。
假定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位于彼此重叠的称为PHS系统和GSM系统的不同移动电话系统的服务区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中,当搜索其相应移动电话系统的控制信道时,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执行其PHS系统的位置登记并在其存储器中存储GSM系统的控制信道的信道号。在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移出PHS系统的服务区并需要再呼GSM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使用对应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信道号的控制信道。从而,要求无时间搜索控制信道,使得能够直接执行向GSM系统中的基站进行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的登记。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结构方框图。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由公共天线1、PHS无线电部分2,GSM无线电部分3、公共控制部分4、存储器部分5、扬声器6、送话器7、键输入8和显示部分9构成。
公共天线1将从PHS无线电部分2或GSM无线电部分3提供的电信号中转换的电磁波发送到空中。公共天线还将从PHS基站和GSM基站二者(未显示)接收的电磁波转换为电信号。此转换的电信号然后馈送到PHS无线电部分2和GSM无线电部分3。
PHS无线电部分2调制从公共控制部分4输出到公共天线1的数据。而且,PHS无线电部分2解调由公共天线1接收的电信号。解调的电信号作为接收数据馈送到公共控制部分4。同样,GSM无线电部分3解调从公共控制部分4输出到公共天线1的数据为电信号。而且,GSM无线电部分3解调从公共天线1接收的电信号。解调的电信号作为接收数据馈送到公共控制部分4。
公共控制部分4控制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的全部。公共控制部分4可以是个微处理器。
存储器部分5在其中存储要执行的程序和各种数据。公共控制部分4执行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中的程序以便控制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的操作。存储器部分5包括模式存储部分50、PHS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1和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模式存储部分50存储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的当前操作模式。PHS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1存储PHS控制信道的信道号。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存储GSM控制信道的信道号。应注意,由操作者预定的PHS控制信道的信道号存储在PHS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1中。
扬声器6发射对应于从公共控制部分4馈送是音频信号的话音声音。送话器7转换此话音声音为提供到公共控制部分4的电信号。例如,键盘操作部分8具有用于接通电源的电源(未示出)、用于输入数字号码的十个键盘和其他控制(未示出)。显示部分9可以是个LCD,用于显示表示区域内/外的状态的符号、数据、时间、收到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拨号号码和其他消息。
现在将解释具有上述构造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的操作。参考图2,假定在下面的描述中GSM基站(GSMCS)11覆盖GSM服务区域12而PHS基站(PHSCS)11覆盖PHS服务区域14。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将要从彼此重叠的GSM服务区域12和PHS服务区域14的位置A移动到在GSM服务区域12之内PHS服务区域14之外的位置B。
在这种条件下,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的操作如下。当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在位置A通电时,它就接收来自GSM基站11和PHS基站13二者的控制信道。此时,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向PHS基站10登记其位置并在其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中存储GSM控制信道的信道号。
然后,当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从位置A移动到B时,它就不能接收PHS基站13的控制信道。此时,公共控制部分4从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中读出控制信道号并利用相应的信道号登记位置到GSM基站11。
下面将参考图3到图7的流程图详细描述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的操作。
(1)初始处理(图3)
将参考图3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初始处理。当接通电源时开始初始处理程序。更具体地,当操作键盘操作部分8电源打开时,在打开电源的同时发出起始请求信号。执行PHS位置登记处理以响应起始请求(步骤S10)。在PHS位置登记处理中,当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位于PHS服务区域14时执行登记其位置到PHS基站,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结果,其操作模式设定到PHS模式。如果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在PHS服务区域14之外,则其操作模式不变以便显示部分显示PHS区域外状态。
接着是GSM位置登记(步骤S11)。在GSM位置登记中,搜索表示控制信道的信道号并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中,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当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不设定在PHS模式并位于GSM服务区域12时,其位置被登记到GSM基站11并且其操作模式设定到GSM模式。另一方面,当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不设定在PHS模式并不在GSM服务区域12时,则其操作模式不变以便显示部分显示GSM区域外状态。
然后检测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是否在PHS模式(步骤S12)。当确定是PHS模式时,控制进入PHS守侯状态(步骤S13)。在PHS守侯状态,可以接收在一、两秒预定间隔内从PHS基站13发送的广播呼叫信道(PCH)。
当确定电话机10在PHS服务区域14之外时,就检测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是否设定为GSM模式(S14)。当确定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在GSM服务区域12中等待时,控制进到GSM守侯状态(步骤S15)。在GSM守侯状态,能够接收以一、两秒的预定间隔从GSM基站11发送的广播呼叫信道(PCH)。当确定电话机10在GSM服务区域12之外时,就关掉电源(步骤S16)。
通过上述处理,当电源打开时,如果有可能位置登记的话则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登记其位置到PHS基站13并还设定到PHS模式。这就使得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使用在PHS模式中。在这种情况中,GSM控制信道的信道号在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中。
相反,不可能位置登记到PHS基站13而有可能登记到GSM基站11时,位置登记GSM基站11并且操作模式转换到GSM模式。这就允许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使用在GSM模式中。而且,GSM控制信道的信道号在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中。在其位置不能登记到GSM基站的情况下,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不能操作以便关掉电源。
(2)PHS位置登记
将参考图4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在步骤S10执行的PHS位置登记。在初始处理程序的步骤S10称为PHS位置登记程序。
在PHS模式中,控制信道(CcH)的信道号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的PHS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1中。公共控制部分4命令PHS无线电部分2连续地接收例如300ms一个周期的信号(步骤S20)。更具体地,公共控制部分4控制PHS无线电部分2找到相应与存储在PHS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1中的控制信道的频率。然后,PHS无线电部分2解调所接收的信号。解调信号馈送到公共控制部分4。
根据解调信号,公共控制部分4检测在300ms周期期间是否收到控制信道的电磁波(步骤S21)。当确定未收到控制信道的电磁波时,显示PHS区域外状态(步骤S28)。实际上,公共控制部分4将预定数据馈送到显示部分9。然后,显示部分9显示消息或表示电话机10不在PHS服务区域14的符号。于是,控制返回到出事处理程序的步骤S11。
当确定在步骤S21收到控制信道时,就检测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场强度(RSSI)是否大于在系统中预定的门限值,例如40dbuV/m(步骤S22)。当确定未收到具有大于门限值电场电平的控制信道电磁波时,控制跳到S28以便显示PHS区域外状态。
当在步骤S22确定收到一个或多个具有电场强度高于门限值的控制信道电磁波时,就执行一个处理以便选择最优控制信道(步骤S23)。当已收到多个具有电场强度高于门限值的控制信道电磁波时,就给这些信道以最大场强次序分配优先级别。具有最高优先级的控制信道电磁波被选择为最优控制信道。
然后,发出位置登记请求(步骤S24)。也就是,公共控制部分4发送位置登记请求到已发送最优控制信道的PHS基站13。更具体地,位置登记请求从公共控制部分4发送到PHS无线电部分2、由PHS无线电部分2调制和放大、并且随后经过公共天线1发射PHS基站13。然后检查位置登记是否完成(步骤S25)。此处理借助于检测是否收到从PHS基站13表示位置完成登记的数据进行实现。
当确定完成位置登记时,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的操作模式就设定为PHS模式(步骤S26)。更特别地,PHS模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的PHS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1中。然后,控制返回到初始处理程序的步骤S11。
当在步骤S25确定未完成位置登记,即从PHS基站13没有适当地收到位置登记完成数据时,就检测是否存在其他信道(S27)。换句话说,检查能否获得具有第二优先级的控制信道电磁波。当能获得具有第二优先级的控制信道电磁波时,就选择具有第二优先级的控制信道电磁波作为最优控制信道。然后,控制回到步骤S24。如上所述的位置登记请求发送到已发送具有第二优先级的控制信道电磁波的PHS基站13。当在步骤S27确定不能得到其他信道时,控制前进到用于显示PHS区域外状态的步骤S28。
通过重复连序的步骤S24、S25、S27等等,就检查一组控制信道位置是否能够登记到相应的PHS基站13。结果,相应于最高级别的控制信道登记到PHS基站13。当得不到用于登记的任何PHS基站13时,就显示PHS区域外状态。
(3)GSM位置登记
将参考图5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在步骤S11执行的GSM位置登记。在初始处理程序的步骤S11称为GSM位置登记程序。
在GSM模式中,不象PHS模式,它不预先确定控制信道的信道号而是由操作者或GSM基站11任意确定。当请求位置登记时,执行检测所有控制信道的处理。根据区别于PHS模式的那些方面进行以下描述。
首先,执行检测所有控制信道的处理(步骤S30)。更具体地,公共控制部分4控制GSM无线电部分3随后找到相应于所有信道号的频率。GSM无线电部分3解调收到的信号。所得的解调信号馈送到公共控制部分4。然后,公共控制部分4检查是否收到控制信道电磁波(步骤S31)。
当确定没有收到控制信道电磁波时,控制跳到用于显示GSM区域外状态(步骤S40)。更具体地,公共控制部分4发送预定数据到显示部分9,用于依次显示消息或表示电话机10不在GSM服务区域12的一个符号。控制然后返回到初始处理程序的步骤S12。
当在步骤S31确定收到控制信道电磁波时,就检测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场强度(RSSI)是否大于在系统中预定的门限值,(步骤S32)。当确定未收到具有大于门限值电场电平的控制信道电磁波时,控制跳到S40以便显示GSM区域外状态。
当在步骤S32确定收到一个或多个具有电场强度高于门限值的控制信道电磁波时,就执行最优控制信道的选择(步骤S33)。当已收到多个具有电场强度高于门限值的控制信道电磁波时,就给这些信道以最大场强次序分配优先级别。具有最高优先级的控制信道电磁波被选择为最优控制信道。
下一步,所有控制信道的信道号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步骤S34)。当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的操作模式或移动电话系统转换为其他系统时参考存储在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中的信道号。
接着,于是检查当前模式是否是PHS模式(步骤S35)。此步骤通过检测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的模式存储部分50中的当前操作模式的模式数据来实现。当发现当前模式是PHS模式是4,就识别已经实施PHS位置登记。因此,控制返回到初始处理程序的步骤S12而不执行开始于步骤S36的GSM位置登记。
当在步骤S35确定当前操作模式不是PHS模式时,就识别还没有进行PHS位置登记。因此,执行开始于步骤S36的GSM位置登记。GSM位置登记开始于位置登记请求(步骤S36)。更特别是,公共控制部分4经过GSM无线电部分3提供位置登记请求到GSM基站11。相应地,GSM无线电部分3解调、放大位置登记请求、和通过公共天线1发送它到GSM基站11。然后,检测位置登记时否完成(步骤S37)。此处理通过检查位置登记完成数据是否从GSM基站11适当地收到来实现。
当确定完成了位置登记时,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的操作模式设定为GSM模式(步骤S38)。更具体地,表示GSM模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中。然后,控制返回到初始处理程序的步骤S12。
当在步骤S37确定没有完成位置登记时,即没有从GSM基站11适当接收到位置登记完成数据时,就检测是否存在另一后选信道(步骤S39)。换句话说,检查是否收到具有优先级的其他控制信道电磁波。当发现存在其他控制信道时,具有第二高优先级的控制信道被选择为最佳控制信道并且控制回到步骤S36。然后,向发送如上所述的最佳控制信道的GSM基站11发出位置登记请求。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9确定不存在具有优先级的其他控制信道时,控制跳到用于显示GSM区域外状态的步骤S40。
通过重复连续步骤S36、S37、S39、S36等,确定是否有可能以发送具有最高优先级的控制信道的GSM基站11的次序进行位置登记。结果,对应于最高优先级的控制信道在GSM基站11中登记。当不能获得一个用于位置登记的GSM基站11时,则部分显示GSM区域外状态。
(4)移动电话系统转换
将参考图6所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在PHS系统和GSM系统之间的移动电话系统的转换。开始移动电话系统转换的程序以响应模式转换请求,即每个预定时间间隔由定时器(未示出)产生的定时器中断操作。
在移动电话系统转换中,检测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是否在PHS服务区域14之外,即在其PHS区域外状态(步骤S50)。此步骤以与PHS位置登记程序相同的方式实现(见图4)。当确定电话机10在PHS服务区域14之外时,显示PHS区域外状态(步骤S51)。然后,检测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是否在GSM服务区域12之外,即在其GSM区域外状态(步骤S52)。此步骤以GSM位置登记程序相同的方式实现(见图5)。当确定便携式电话机10在GSM服务区域12之外时,显示GSM区域外状态(步骤S53)。控制于是返回到产生中断的步骤。
当在步骤S52确定便携式电话机10在GSM服务区域12时,就检测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的操作模式是否时GSM模式(步骤S54)。当确定此操作模式不是GSM模式时,就识别在PHS模式中操作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已从PHS区域移动到GSM区域。结果,便携式电话机10的操作模式设定为GSM模式(步骤S55)。
下一步,执行从PHS系统到GSM系统的转换移动电话系统的操作(步骤S56)。此处理将在后面详细解释。然后,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进入GSM守侯模式(S57)。当在步骤S54确定操作模式为GSM模式时,就识别操作模式保持不变。结果,控制跳到用于呼叫GSM守侯模式的步骤S57。
当在步骤S50确定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在PHS服务区域时,就检测电话机10的操作模式是否是PHS模式(步骤S58)。当确定操作模式不是PHS模式时,就识别在GSM模式中操作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移动PHS服务区域。结果,电话机10的操作模式转换到PHS模式(步骤S59)。
下一步,从GSM模式到PHS模式的转换操作模式处理(步骤S60)。此处理大体上与步骤S56(后面将详细解释)的操作相同并且其操作将被省略。然后,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进入PHS守侯模式(步骤S61)。当在步骤S58确定操作模式时PHS模式时,就识别操作模式保持不变。因此,控制跳到步骤S61用于呼叫PHS守侯模式。
现在将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在步骤S56的从PHS相同到GSM相同的移动电话相同的转换。执行此转换处理以响应模式转换请求或定时中断请求,如上所述。
在此处理中,公共控制部分4检测GSM控制信道号是否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步骤S70)。当确定存储了信道号时,公共控制部分4控制GSM无线电部分3接收对应于信道号的控制信道电磁波并随后搜索控制信道(步骤S71)。
随后,检测对应于信道号的GSM控制信道电磁波是否被正确接收(步骤S72)。当确定GSM控制信道电磁波已正确收到时,就请求位置登记(步骤S73)。此处理与步骤S36的处理相同。随后,检查位置登记是否完成(步骤S74)。此步骤与步骤S37的步骤相同。
当确定位置登记没有完成即没有从GSM基站11收到不是位置登记完成的数据时,就检测对于搜索的GSM控制信道是否已经检测了所有控制信道(步骤S78)。当确定还没有检测了所有控制信道时,控制去往步骤S76以便检测剩余控制信道。当确定所有控制信道已经检测时,控制去往步骤S79用于显示GSM区域外状态(步骤S79)。
当在步骤S79确定位置登记完成,此时控制信道的信道号就被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步骤S75)。然后,控制返回到S57(见图6)使得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10进入守侯状态。从而,结束移动电话相同转换的程序。
当在步骤S70确定控制信道号没有存储在存储器部分5的GSM控制信道存储部分52时,就检测所有控制信道(步骤S76)。此步骤与步骤S30相同。随后,公共控制部分4检测在控制信道电磁波之一上是否接收控制信道电磁波(步骤S77)。
当确定没有收到控制信道电磁波时,控制去往步骤S79用于显示GSM区域外状态。从而结束结束移动电话相同转换的程序。另一方面,当在S77确定收到控制信道电磁波时,控制去往用于位置登记的步骤S73。
在上述中,描述可操作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它能应用与PHS和GSM相同的两个移动电话相同。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移动电话相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何其他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中,所述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是允许控制信道通过检测所有信道来确定的两个移动电话相同的至少一个。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从PHS服务区向GSM服务区移动时,通过预先存储控制信道的信道号能够省略搜索所有信道的处理。因此,当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从PHS服务区移出时,它能迅速地搜索和识别GSM相同的控制信道,因此减少时间直至设定GSM守侯模式。
而且,由于搜索GSM控制信道所需的时间减少了,则可以最少化GSM无线电部分的起始和电流的消耗。则减少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的功率消耗并且将增加等待时间。

Claims (23)

1.一种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包括:
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无线电部分;
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无线电部分;
存储部分,具有用于存储表示当前操作模式的模式数据的模式区域,用于存储表示在所述第一模式中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的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的第一区域,和用于存储表示在所述第二模式中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部分的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的第二区域,模式数据表示所述第一模式;
一个控制部分,用于当以所述第一模式执行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时使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一无线电通信变为不可能时,利用存储在所述存储部分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执行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的位置登记,和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无线电部分执行第二无线电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执行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时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移出所示第一无线电部分的第服务区时,所述控制部分利用存储在所述存储部分的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执行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的所述位置登记,设定第二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利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发送位置登记请求到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部分的一个站,并设定在所述存储部分中表示所述第二模式的所述模式数据以响应来自所述站的位置登记完成提示以便设定所述第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个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当以所述第二模式执行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时,控制部分根据一个模式改变请求利用存储在所述存储部分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执行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的位置登记,利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根据所述便携式电话的位置登记设定所述第一模式,并利用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执行无线电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当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移出所述第二无线电部分的服务区域进入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时发出所述模式改变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当所述便携式电话机位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部分服务区域并移动到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服务区域时发出所述模式改变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4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还包括一个定时器,和
当在所述第二模式中的所述便携式电话机位于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服务区域时由定时器发出所述模式改变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个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获得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以响应开始请求,以便存储在所述存储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当打开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的电源时,发出所述开始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当获得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二者或当获得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时,所述控制部分设定在所述存储部分中表示所述第一模式所述模式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当获得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和不获得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时,所述控制部分设定在所述存储部分中表示所述第二模式的所述模式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所述控制部分从所述每个第一和第二电话系统的控制信道中选择具有最高接收电场强度的一个以便在所述存储部分存储对应于具有最高接收电场强度的所述一个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个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是个PHS系统而第二无线电部分是个GSM系统。
14.一种在双波便携式电话机中执行通信的方法,包括:
根据表示预定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利用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已执行位置登记后,利用第一模式的第一无线电部分执行通信;
利用表示预定的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转换到第二无线电部分;和在所述第二模式利用第二无线电部分继续所述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转换包括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在所述第一模式进行时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移出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的第一服务区域时,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执行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的位置登记以便设定所述第二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转换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道发送位置登记请求到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部分的一个站;和设定所述第二模式以响应来自所述站的位置登记完成提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4到16的任何一个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第二模式执行所述通信时利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执行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的位置登记以响应模式改变请求;
利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设定所述第一模式以响应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的位置登记;
利用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继续所述通信。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移出所述第二无线电部分的服务区域进入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时发出所述模式改变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便携式电话机位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部分服务区域并移动到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服务区域时发出所述模式改变请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便携式电话机位于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服务区域并操作一个操作单元时,发出所述模式改变请求。
21.根据权利要求14到16的任何一个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以响应开始请求。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当打开所述便携式电话机的电源时,发出所述开始请求。
23.根据权利要求14到16的任何一个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部分是个PHS系统而第二无线电部分是个GSM系统。
CN99107513.7A 1998-04-13 1999-04-13 在不同的电话系统中可转换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1158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0993/1998 1998-04-13
JP10100993A JP3048137B2 (ja) 1998-04-13 1998-04-13 デュアルバンド携帯電話機及び移動電話システム切替方法
JP100993/98 1998-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7048A CN1237048A (zh) 1999-12-01
CN1115806C true CN1115806C (zh) 2003-07-23

Family

ID=1428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7513.7A Expired - Lifetime CN1115806C (zh) 1998-04-13 1999-04-13 在不同的电话系统中可转换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453172B1 (zh)
EP (1) EP0951189B1 (zh)
JP (1) JP3048137B2 (zh)
CN (1) CN1115806C (zh)
AU (1) AU759371B2 (zh)
DE (1) DE69938987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0541B2 (ja) * 1999-03-19 2002-01-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344620B1 (ko) * 1999-12-20 2002-07-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이중모드 다이오드스위치
KR100356958B1 (ko) * 2000-03-06 2002-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교환 시스템에서 구역 및 타이머 기준 위치등록을이용한 가입자 정보 복구 방법
US6778827B1 (en) * 2000-09-07 2004-08-17 Ericss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canning and locking onto a control channel via a multi-level sear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622070B2 (ja) 2000-09-13 2011-02-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適応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及び記録媒体
US6934539B2 (en) * 2001-01-08 2005-08-2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identifying presence of wireless terminals i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20132610A1 (en) * 2001-01-17 2002-09-19 Catriona Chaplin Profile-dependent background picture for mobile terminal displays
GB0124323D0 (en) * 2001-10-10 2001-11-28 Nokia Corp Setting mode of communication
KR100770885B1 (ko) * 2001-10-29 2007-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손실 감소 방법 및 그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20040204035A1 (en) * 2002-09-24 2004-10-14 Sharada Raghuram Multi-mode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employing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receivers
US7657282B2 (en) * 2002-10-23 2010-02-02 Hitachi, Ltd.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high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therefor
CN101400184B (zh) 2003-04-07 2012-1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双模式系统和双模式无线终端
US8682386B2 (en) 2003-04-07 2014-03-25 Fujitsu Limited Dual-mode system and dual-mode wireless terminal
US20040253952A1 (en) * 2003-06-10 2004-12-16 Rager Kent D. Communications service searching in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TWI272028B (en) * 2004-05-10 2007-01-21 Benq Corp Mode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50266874A1 (en) * 2004-05-26 2005-12-01 Chengshing Lai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mode]
TWI280776B (en) * 2004-08-11 2007-05-0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ethod for enabling mobile phone to transmit data and perform audio communication simultaneously
TWI242356B (en) * 2004-08-30 2005-10-2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a fixed telephone and a PHS mobile phone by means of an intercom communication function
CN100380829C (zh) * 2005-01-17 2008-04-09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单天线的gsm及phs双模手机
KR100640810B1 (ko) 2005-01-27 2006-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결제 기능을 갖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TW200627978A (en) * 2005-01-31 2006-08-0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ellular phones
KR100780232B1 (ko) 2006-02-03 2007-11-27 에스케이네트웍스 주식회사 이동전화 및 데이타 통신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내선전화 서비스 방법
TW200828961A (en) * 2006-12-29 2008-07-0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through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GB0702242D0 (en) * 2007-02-06 2007-03-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across different access technologies for a multimode terminal
US8060106B1 (en) * 2007-02-23 2011-11-15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quisition of a service provide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y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4891390B2 (ja) * 2007-02-27 2012-03-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圏内復帰処理方法
US9154636B2 (en) 2008-12-18 2015-10-0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ergency reporting
JP6528449B2 (ja) 2014-06-26 2019-06-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3304B2 (ja) 1987-02-18 1996-08-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の位置登録方式
JP2836651B2 (ja) 1991-10-11 1998-12-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広域系/閉域系共用携帯無線電話機
US5504803A (en) 1991-11-25 1996-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automatic mode selection for a dual-mode telephone handset for use in a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and in a wireless telephone system
US5564077A (en) * 1992-02-05 1996-10-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ual mod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function of selectively designating analog or digital mode
DE4344702A1 (de) 1993-12-27 1995-07-06 Deutsche Bundespost Telekom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wechselweisen Betreiben eines mobilen Endgerätes über ein zellulares Mobilfunksystem und ein Schnurlossystem in einem Festnetz
JPH0951321A (ja) 1995-08-09 1997-02-18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3035497B2 (ja) 1995-08-18 2000-04-24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移動局のモード切り換え方法
DE19617441C1 (de) * 1996-05-02 1997-12-18 Deutsche Telekom Mobil Verfahren zur Integration von Schnurlostelefonnetzen in zellulare Mobilfunknetzen
US6185422B1 (en) * 1998-06-19 2001-02-0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control channels in a cellula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7048A (zh) 1999-12-01
DE69938987D1 (de) 2008-08-14
US6453172B1 (en) 2002-09-17
EP0951189A3 (en) 2000-04-19
EP0951189A2 (en) 1999-10-20
AU759371B2 (en) 2003-04-10
JP3048137B2 (ja) 2000-06-05
JPH11298964A (ja) 1999-10-29
EP0951189B1 (en) 2008-07-02
AU2370499A (en) 199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06C (zh) 在不同的电话系统中可转换的双波段便携式电话机
CN1290371C (zh) 移动终端的省电方法
US7599693B2 (en) Cell search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205821C (zh) 数字蜂窝网系统中检测正反向链路不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524C (zh) Cdma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及其移动台的基站
CN1132485C (zh) 提供无线电通信的方法、获取信道的方法及相关终端
CN1061492C (zh) 在移动无线网络的基站收发信站和在该网络内移动台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
CN100340128C (zh) 具有动态多模式服务获取能力的用户站
CN100556179C (zh) 选择服务供应商系统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640174A (zh) 用于选择载波的方法和设备
CN1140073C (zh) 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US6526279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mobile terminal supporting mobile assisted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s for a plurality of network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685645A (zh) 多模式移动通信设备及使用同时工作的接收机的方法
CN1113572C (zh) 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和方法
CN1132991A (zh) 搜索移动台中的控制信道的方法
CN1409935A (zh) 检测另外无线通信系统的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US20100105381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in-cell return processing method
CN1574682A (zh) 天线分集收发器和切换接收天线的方法
CN1188006C (zh) 将无线通信终端重新连接到网络的方法和对应的终端
CN1419393A (zh) 移动通信终端、报知信息存储方法、小区转移方法与移动通信系统
CN1152247A (zh) 蜂房移动通信系统中设置共用信道的方法
CN101405961B (zh) 用于检测在基站和移动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的通信中使用的频率的设备和方法
CN1194495C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方法及其系统
CN1166115A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选择方案
CN1035588C (zh) 无线电接收机选择调谐的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PPLE COMPUTER,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09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1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Apple Computer,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