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0818B - 移动节点、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节点、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0818B
CN1450818B CN03122668XA CN03122668A CN1450818B CN 1450818 B CN1450818 B CN 1450818B CN 03122668X A CN03122668X A CN 03122668XA CN 03122668 A CN03122668 A CN 03122668A CN 1450818 B CN1450818 B CN 1450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uter
mobile
buffering
confirm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226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0818A (zh
Inventor
大前浩司
高橋秀明
岡島一郎
梅田成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689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8757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689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8998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450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0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450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0818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3In-band adaptation of TCP data exchange; In-band control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adapted for mobile IP [M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状态I中,移动主机3的链接层与访问路由器7连接,由于默认路由器设定为访问路由器7,因此数据分组(P1)和(P2)到达访问路由器7,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在状态II和III中,不发送数据分组(P3)~(P8),而进行缓冲。移动主机3接收访问路由器9的路由器通知,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9时,移动到状态IV,发送缓冲的数据分组(P3)~(P8)。移动主机3的链接层连接访问路由器9,由于默认路由器设定为访问路由器9,因此数据分组(P3)~(P8)到达访问路由器9,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

Description

移动节点、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节点、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图19是表示移动节点作为移动主机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例子的构成图。图19中,MH是移动主机(Mobile Host),HA是本地代理(Home Agent),AR是访问路由器(Access Router),CH是通信对方主机(CorrespondentHost)。如图19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01包含移动主机103、本地代理105、多个访问路由器107,109、通信对方主机111、IP网络113。
本地代理105向移动主机103提供本地链接。访问路由器107,109向移动主机103提供本地链接以外的无线链接(下面叫外部链接)。通信对方主机111进行和移动主机103的通信。
移动主机103在本地链接上使用本地地址,在外部链接上使用具有本地地址和各外部链接的链接前缀的专门地址。移动主机103向本地代理105通知“自身节点的本地地址”和“连接链路取得的专门地址”的结合,本地代理105保持该结合。本地代理105接收移动主机103的给本地地址的分组时,作成给结合的专门地址的IP分组,在有效负载部中存储该分组,输送到移动主机103。接收该输送分组的移动主机103从有效负载部取得原来的分组。内部分组由于是给移动主机103的,因此可接受它。
接着,根据图20说明上述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101的原来的移动主机转接时的状态转移。这里,移动主机103和固定网络内的通信对方主机111通信。
如图20所示,随着移动主机103转接的状态转移分为4个。
状态I:移动主机103的链接层和访问路由器107连接。移动主机103的专门地址设定为CoA1,默认路由器(Default Router)设定为访问路由器107。
状态II:移动主机103的链接层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107切换到访问路由器109。将该连接点切换时间叫作链接层瞬断时间。此时,移动主机103的专门地址是CoA1,默认路由器是访问路由器107。
状态III:移动主机103的链接层和访问路由器109连接。此时,移动主机103的专门地址依然是CoA1,默认路由器仍是访问路由器107。该状态持续到移动主机103接收访问路由器109的路由器通知(router advertisement)、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10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109为止。
状态IV:是接收访问路由器109的路由器通知、移动主机103的专门地址变更为CoA2、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10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109后的状态。此时,链接层的连接点与默认路由器都是访问路由器109。移动主机103通过结合更新分组把主机地址与新专门地址CoA2的结合通知本地代理105。
汇总上述状态I~状态IV的链接层连接点、默认路由器和专门地址,如表1所示。
表1
  状态   链接层连接点   默认路由器   专门地址
  I   AR107   AR107   CoA1
  II   没有(切换中)   AR107   CoA1
  III   AR109   AR107   CoA1
  IV   AR109   AR109   CoA2
如图20所示,随着本地代理105的转接的状态转移分为2个。
状态A:在本地代理105中登录移动主机103的本地地址和专门地址CoA1的结合。本地代理105把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的给移动主机103的分组输送给专门地址CoA1。该状态持续到接收移动主机103发送的通知本地地址和新专门地址CoA2的结合的结合更新分组为止。
状态B:在本地代理105中登录移动主机103的本地地址和新专门地址CoA2的结合。本地代理105把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的给移动主机103的分组输送给新专门地址CoA2。
汇总上述状态A和状态B的结合的专门地址,如表2所示。
表2
  状态   结合的专门地址
  A   CoA1
  B   CoA2
图21是表示移动节点作为移动路由器的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例子的构成图。图21中,SH是固定主机(Stationary Host),MR是移动路由器(MobileRouter),HA是本地代理(Home Agent),AR是访问路由器(Access Router),CH是通信对方主机(Correspondent Host)。如图21所示,移动通信系统201包含移动路由器203、固定主机205、本地代理105、多个访问路由器107,109、通信对方主机111、IP网络113、移动网络207。
本地代理105向移动路由器203提供本地链接。访问路由器107,109向移动路由器203提供本地链接以外的外部链接。移动网络207在内部节点(移动路由器203、固定主机205)原样维持彼此的连接关系而移动。通信对方主机111和移动网络207中的节点进行通信。
作为移动网络207的网关路由器的移动路由器203在本地链接上使用本地地址,在外部链接上使用具有本地地址和各链接的链接前缀的专门地址。移动路由器203向本地代理105通知“自身节点的本地地址及移动网络207内存在的网络前缀”和“连接链路取得的专门地址”的结合。本地代理105保持从移动路由器203通知的结合。本地代理105接收移动路由器203的给本地地址的或给属于移动网络207内的网络前缀的地址的分组时,作成给结合的专门地址的IP分组,在有效负载部中存储该分组,输送到移动路由器203。接收该输送分组的移动路由器203从有效负载部取得原来的分组,如果其是给移动网络207内存在的其他主机(固定主机205)的,则向移动网络207内路由。
接着根据图22说明上述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201的原来的移动路由器转接时的状态转移。这里,移动网络207内的固定主机205和通信对方主机111通信。
如图22所示,随着移动路由器203转接的状态转移分为4个。
状态I:移动路由器203的链接层和访问路由器107连接。移动路由器203的专门地址设定为CoA1,默认路由器设定为访问路由器107。
状态II:移动路由器203的链接层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107切换到访问路由器109。将该连接点切换时间叫作链接层瞬断时间。此时,移动路由器203的专门地址是CoA1,默认路由器是访问路由器107。
状态III:移动路由器203的链接层和访问路由器109连接。此时,移动路由器203的专门地址依然是CoA1,默认路由器仍是访问路由器107。该状态持续到移动路由器203接收访问路由器109的路由器通知(routeradvertisement)、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10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109为止。
状态IV:是接收访问路由器109的路由器通知、移动路由器203的专门地址变更为CoA2、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10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109后的状态。此时,链接层的连接点与默认路由器都是访问路由器109。移动路由器203通过结合更新分组把主机地址与新专门地址CoA2的结合通知本地代理105。
汇总上述状态I~状态IV的链接层连接点、默认路由器和专门地址,如表3所示。
表3
  状态   链接层连接点   默认路由器   专门地址
  I   AR107   AR107   CoA1
  II   没有(切换中)   AR107   CoA1
  III   AR109   AR107   CoA1
  IV   AR109   AR109   CoA2
如图22所示,随着本地代理105的转接的状态转移分为2个。
状态A:在本地代理105中登录移动路由器203的本地地址和移动网络207内存在的网络前缀与专门地址CoA1的结合。本地代理105把固定网络内的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的给移动网络207内的固定主机205的分组输送给专门地址CoA1。该状态持续到接收移动路由器203发送的通知本地地址和移动网络207内存在的网络前缀和新专门地址CoA2的结合的结合更新分组为止。
状态B:在本地代理105中登录移动路由器203的本地地址和移动网络207内存在的网络前缀和新专门地址CoA2的结合。本地代理105把固定网络内的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的给移动网络207内的固定主机205的分组输送给新专门地址CoA2。
汇总上述状态A和状态B的结合的专门地址,如表4所示。
表4
  状态   结合的专门地址
  A   CoA1
  B   CoA2
接着,根据图23说明移动节点作为移动主机的第三移动通信系统的原来的移动主机转接时的状态转移的例子。图23中,MH是移动主机(MobileHost),AR是访问路由器(Access Router),CH是通信对方主机(CorrespondentHost)。
这里移动主机401和固定网络内的通信对方主机407通信。如图23所示,随着移动主机401转接的状态转移分为4个。
状态I:移动主机401的链接层和访问路由器403连接,默认路由器(Default Router)设定为访问路由器403。
状态II:移动主机401的链接层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403切换到访问路由器405。将该连接点切换时间叫作链接层瞬断时间。此时,默认路由器依然是访问路由器403。
状态III:移动主机401的链接层和访问路由器405连接。此时,默认路由器仍是访问路由器403。该状态持续到移动主机401接收访问路由器405的路由器通知(router advertisement)、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403变更为访问路由器405为止。
状态IV:是接收访问路由器405的路由器通知、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403变更为访问路由器405后的状态。此时,链接层的连接点与默认路由器都是访问路由器405。
汇总上述状态I~状态IV的链接层连接点和默认路由器,如表5所示。
表5
  状态   链接层连接点   默认路由器
  I   AR403   AR403
  II   没有(切换中)   AR403
  III   AR405   AR403
  IV   AR405   AR405
接着,根据图24说明移动节点作为移动路由器的第四移动通信系统的原来的移动路由器转接时的状态转移的例子。图24中,SH是固定主机(StationaryHost),MR是移动路由器(Mobile Router),AR是访问路由器(Access Router),CH是通信对方主机(Correspondent Host)。
这里移动网络内的固定主机409和通信对方主机407通信。如图24所示,随着移动路由器411转接的状态转移分为4个。
状态I:移动路由器411的链接层和访问路由器403连接,默认路由器(Default Router)设定为访问路由器403。
状态II:移动路由器411的链接层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403切换到访问路由器405。将该连接点切换时间叫作链接层瞬断时间。此时,默认路由器依然是访问路由器403。
状态III:移动路由器411的链接层和访问路由器405连接。此时,默认路由器仍是访问路由器403。该状态持续到移动路由器411接收访问路由器405的路由器通知(router advertisement)、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403变更为访问路由器405为止。
状态IV:是接收访问路由器405的路由器通知、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403变更为访问路由器405后的状态。此时,链接层的连接点与默认路由器都是访问路由器405。
汇总上述状态I~状态IV的链接层连接点和默认路由器,如表6所示。
表6
  状态   链接层连接点   默认路由器
  I   AR403   AR403
  II   没有(切换中)   AR403
  III   AR405   AR403
  IV   AR405   AR405
发明内容
但是,判断出上述原来的移动节点转接时的状态转移中,有以下问题。
首先,说明移动节点是移动主机的第一移动通信系统的问题。
通常如图20所示,从通信对方主机111向移动主机103发送的分组①和③经通信对方主机111→本地地址105→访问路由器107,109→移动主机103输送,到达移动主机103。但是,移动主机103转接时,产生未到达移动主机103的分组。例如图20中的②所示的分组在到达本地地址105的时刻,本地地址105是状态A,输送到专门地址CoA1。该分组②送到访问路由器107的时刻,移动主机103已经在状态II以后的情况下,分组②不到达移动主机103,即产生分组丢失。
目前移动主机103正在从通信对方主机111接收使用TCP的数据输送,移动主机103从访问路由器107向访问路由器109转接时的顺序如图25所示。图25中,实线箭头表示用于转接的控制分组,虚线箭头表示通信对方主机111向移动主机103发送的TCP数据段(TCP data segment)和移动主机103向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TCPack)。图25的状态I~状态IV和状态A,B与图20说明的状态I~状态IV和状态A,B对应。
如图25所示,移动主机103在状态II之前不中止送达确认信号的发送,因此接收这些送达确认信号的通信对方主机111继续发送TCP数据段。这样,如图25所示,至少连续丢失2个TCP数据段⑤⑥。这样,多个TCP数据段连续并且分组丢失时,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另一方面,移动主机103向通信对方主机111进行使用TCP的数据输送的正当中,移动主机103从访问路由器107向访问路由器109转接时的顺序如图26所示。实线箭头表示用于转接的控制分组,虚线箭头表示移动主机103向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的TCP数据段和通信对方主机111向移动主机103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图26的状态I~状态IV和状态A,B与图20说明的状态I~状态IV和状态A,B对应。
如图26所示,移动主机103在状态Ii之前不中止TCP数据段的发送,因此接收这些TCP数据段的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送达确认信号。这样,如图26所示,送达确认信号⑦丢失,有时转接后连1个送达确认信号也不到达移动主机103。此时,移动主机103不能得到接着发送TCP数据段的契机,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接着,说明移动节点是移动路由器的第二移动通信系统的问题。
通常如图22所示,从通信对方主机111向固定主机205发送的分组①和③经通信对方主机111→本地地址105→访问路由器107,109→移动路由器203→固定主机205输送,到达固定主机205。但是,移动路由器203转接时,产生未到达固定主机205的分组。例如图22中的②所示的分组在到达本地地址105的时刻,本地地址105是状态A,输送到专门地址CoA1。该分组②路由到访问路由器107的时刻,移动路由器203已经在状态II以后的情况下,分组②不到达移动路由器203。当然分细②不到达移动网络207内的固定主机205,产生分组丢失。
移动网络207中的固定主机205正在从通信对方主机111接收使用TCP的数据输送,移动路由器203从访问路由器107向访问路由器109转接时的顺序如图27所示。图27中,实线箭头表示用于转接的控制分组,虚线箭头表示通信对方主机111向固定主机205发送的TCP数据段和固定主机205向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图27的状态I~状态IV和状态A,B与图22说明的状态I~状态IV和状态A,B对应。
如图27所示,移动路由器203在状态II之前不中止送达确认信号的路由,因此接收这些送达确认信号的通信对方主机111继续发送TCP数据段。这样,如图27所示,至少连续丢失2个TCP数据段⑤⑥。这样,多个TCP数据段连续并且分组丢失时,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另一方面,移动网络207中的固定主机205向通信对方主机111进行使用TCP的数据输送的正当中,移动路由器203从访问路由器107向访问路由器109转接时的顺序如图28所示。图28中,实线箭头表示用于转接的控制分组,虚线箭头表示固定主机205向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的TCP数据段和通信对方主机111向固定主机205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图28的状态I~状态IV和状态A,B与图22说明的状态I~状态IV和状态A,B对应。
如图28所示,移动路由器203在状态II之前不中止TCP数据段的路由,因此接收这些TCP数据段的通信对方主机111发送送达确认信号。这样,如图28所示,送达确认信号⑦丢失,有时移动路由器203转接后连1个送达确认信号也不到达固定主机205。此时,固定主机205不能得到发送TCP数据段的契机,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接着参考图23说明移动节点是移动主机的第三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节点转接时的转移状态中的问题。移动主机401向通信对方主机407发送的分组在链接层的连接点和默认路由器一致(状态I和状态IV)时由设定为默认路由器的访问路由器(状态I中是访问路由器403、状态IV中是访问路由器405)接收,路由到固定网络内的通信对方主机407。移动主机处于状态II、状态III中,也继续发送给通信对方主机的分组。
状态II、状态III中默认路由器是访问路由器403,因此这些分组的目的地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是访问路由器403的MAC地址。但是,和访问路由器403的链接层的连接已经切断,因此这些分组不能到达访问路由器403,不路由到固定网络。这样,状态II或状态III中,移动主机401发送给通信对方主机407的分组不到达通信对方主机407,即产生分组丢失的问题。
接着,参考图24说明移动节点是移动路由器时的第四移动通信系统的问题。固定主机409向通信对方主机407发送、中途由移动路由器411路由的分组在移动路由器411中仅在链接层连接点和默认路由器一致(状态I和状态IV)时由设定为默认路由器的访问路由器(状态I中是访问路由器403、状态IV中是访问路由器405)接收,路由到固定网络内的通信对方主机407。移动路由器411的IP层处于状态II、状态III中,也继续固定主机409发送给通信对方主机407的分组的路由。
状态II、状态III中默认路由器是访问路由器403,因此这些分组的目的地MAC地址是访问路由器403的MAC地址。但是,和访问路由器403的链接层的连接已经切断,因此这些分组不能到达访问路由器403,不路由到固定网络。这样,固定主机409向通信对方主机407发送的并且处于状态II或状态III中的移动路由器411向固定网络侧路由的分组不到达通信对方主机407,即产生分组丢失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研究课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转接期间可防止产生分组丢失的移动节点、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程序。
本发明的移动节点是发送分组的移动节点,具有在转接期间缓冲分组、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分组的部件,上述部件根据移动节点的链接层的连接状态决定缓冲分组的期间。
本发明的移动节点中,转接期间要发送的分组在该转接期间不发送而是被缓冲,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分组。由此,可防止转接期间产生分组丢失。
更好是上述部件缓冲分组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节点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缓冲分组的期间设定为极其适当,可确实防止分组丢失。
更好是上述部件通过来自连接外部链路的接口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通过来自移动节点的IP层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适当且简单地检测缓冲分组的期间。
更好是上述部件不缓冲用于向访问路由器要求路由器通知(routeradvertisement)的发送的路由器请求(router solicitation)。缓冲全部的分组时,产生以下问题。一般地,为了让切换连接链路的移动节点在新连接的链路上尽早知道默认路由器,较好是尽早接收路由器通知。因此,移动节点变更链路连接点完成后,可使用给链路内的全部路由器的多播(multieast)向访问路由器发送路由器请求。但是,缓冲全部的分组时,路由器请求不到达访问路由器,结果,移动节点的路由器通知接收变迟。从而,通过不缓冲路由器请求,移动节点发送的路由器请求到达访问路由器,移动节点可尽早接收路由器通知。
更好是上述移动节点是接收TCP数据段、发送对该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的移动节点,上述部件在转接期间缓冲达确认信号,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
该移动节点中,转接期间要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在该转接期间不发送而被缓冲,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这样,由于转接期间不发送送达确认信号,不对移动节点发送新的TCP数据段,没有成为分组丢失的TCP数据段。并且,转接期间发送送达确认信号时,对移动节点发送新的TCP数据段。仅在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时间停止使用TCP的数据输送,但该时间是对应转接的时间(例如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的影响产生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 Timer)满的时间(与图25到28所示的Tr相当,例如为1秒以上)。因此,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节点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更好是由部件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节点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极其适当设定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显著降低。
更好是部件通过来自连接外部链路的接口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通过来自移动节点的IP层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适当且简单地检测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
更好是部件对每个TCP连接进行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在每个TCP连接中,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是对于比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序号大的TCP数据段的信号时,把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置换为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节约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空间。
可以是上述移动节点为发送TCP数据段的移动节点,上述部件在转接期间缓冲TCP数据段,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TCP数据段。
该移动节点中,转接期间要发送的TCP数据段在该转接期间不发送而被缓冲,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TCP数据段。这样,由于转接期间不发送TCP数据段,不发送与移动节点对应的送达确认信号,没有成为分组丢失的送达确认信号。并且,转接期间后发送TCP数据段时,对移动节点发送与发送的TCP数据段对应的送达确认信号。仅在缓冲TCP数据段的时间停止使用TCP的数据输送,但该时间是对应转接的时间(例如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 Timer)满的时间(与图25到28所示的Tr相当,例如为1秒以上)。因此,TCP数据段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节点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更好是由部件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节点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极其适当设定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可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明显降低。
更好是部件通过来自连接外部链路的接口的信号来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通过来自移动节点的IP层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适当且简单地检测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发送分组的移动节点和对移动节点提供外部链路的多个访问路由器,移动节点具有在转接期间缓冲上述分组,该转接完成时把缓冲的分组发送到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的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移动节点的链接层的连接状态决定缓冲的期间。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移动节点,转接期间应发送的分组在该转接期间不发送而被缓冲,该转接完成时把缓冲的分组发送到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由此,可防止转接期间产生分组丢失。
更好是上述部件缓冲分组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上述移动节点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极其适当设定缓冲分组的期间,可确实防止分组丢失。
更好是上述部件通过来自连接外部链路的接口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通过来自移动节点的IP层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适当且简单地检测缓冲分组的期间。
更好是上述部件不缓冲用于向访问路由器要求路由器通知(routeradvertisement)的发送的路由器请求(router solicitation)。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移动节点发送的路由器请求到达访问路由器,移动节点可尽早接收路由器通知。
更好是上述移动节点是接收从防问路由器发送的TCP数据段、向访问路由器发送对该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的移动节点,上述移动节点的上述部件在转接期间缓冲达确认信号,该转接完成时把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发送到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
该移动通信系统中,转接期间要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在该转接期间不发送而被缓冲,该转接完成时把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发送到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这样,由于转接期间不发送送达确认信号,不从通信对方节点对移动节点发送新的TCP数据段,没有成为分组丢失的TCP数据段。并且,转接期间后发送送达确认信号到访问路由器时,从通信对方节点对移动节点发送新的TCP数据段。仅在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时间停止使用TCP的数据输送,但该时间是对应转接的时间(例如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的影响产生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Timer)满的时间(与图25到28所示的Tr相当,例如为1秒以上)。因此,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节点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更好是由部件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节点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到把该链按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极其适当设定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显著降低。
更好是部件通过来自连接外部链路的接口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通过来自移动节点的IP层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适当且简单地检测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
更好是部件对每个TCP连接进行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在每个TCP连接中,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是对于比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序号大的TCP数据段的信号时,把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置换为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节约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空间。
可以是移动节点为发送TCP数据段的移动节点,部件在上述转接期间缓冲TCP数据段,该转接完成时把缓冲的TCP数据段发送到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
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转接期间要发送的TCP数据段在该转接期间不发送而被缓冲,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TCP数据段到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这样,由于转接期间不发送TCP数据段,不从通信对方节点发送与移动节点对应的送达确认信号,没有成为分细丢失的送达确认信号。并且,转接期间发送TCP数据段时,从通信对方节点对移动节点发送与发送的TCP数据段对应的送达确认信号。仅在缓冲TCP数据段的时间停止使用TCP的数据输送,但该时间是对应转接的时间(例如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 Timer)满的时间(与图25到28所示的Tr相当,例如为1秒以上)。因此,TCP数据段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节点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更好是由部件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节点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极其适当设定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显著降低。
更好是部件通过来自连接外部链路的接口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通过来自移动节点的IP层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适当且简单地检测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
并且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程序,为发送分组,使计算机具有作为在转接期间缓冲分组、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分组的部件的功能,上述部件根据上述移动节点的链接层的连接状态决定缓冲上述分组的期间。
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程序中,计算机具有作为上述部件的功能,在转接期间要发送的分组在该转接期间不发送而被缓冲,该缓冲完成时发送缓冲的分组。由此,防止转接期间产生分组丢失。
更好是由上述部件缓冲分组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上述移动节点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极其适当设定缓冲分组的期间,可确实防止分组丢失。
更好是上述部件通过来自连接外部链路的接口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通过来自上述移动节点的IP层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极其适当简单地检测缓冲分组的期间。更好是上述部件不缓冲用于向访问路由器要求路由器通知(router advertisement)的发送的路由器请求(router solicitation)。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移动节点发送的路由器请求到达访问路由器,移动节点更早接收路由器通知。
上述通信控制程序可以是,为接收TCP数据段和发送对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使计算机具有作为在转接期间缓冲送达确认信号,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部件的功能。
据此,通过计算机具有作为上述部件的功能,转接期间要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在该转接期间不发送而被缓冲,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发送。这样,由于转接期间不发送送达确认信号,所以不对移动节点发送新的TCP数据段,没有成为分组丢失的TCP数据段。并且,转接期间后发送送达确认信号时,对移动节点发送新的TCP数据段。仅在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时间停止使用TCP的数据输送,但该时间是对应转接的时间(例如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的影响产生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 Timer)满的时间(与图25到28所示的Tr相当,例如为1秒以上)。因此,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节点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更好是由部件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节点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极其适当设定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显著降低。
更好是部件通过来自连接外部链路的接口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通过来自移动节点的IP层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适当且简单地检测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
更好是部件对每个TCP连接进行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在每个TCP连接中,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是对于比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序号大的TCP数据段的信号时,把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置换为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节约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空间。
上述通信控制程序可以是为发送TCP数据段,使计算机具有作为在转接期间缓冲TCP数据段,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TCP数据段的部件的功能。
该通信控制程序中,通过计算机具有作为上述部件的功能,转接期间要发送的TCP数据段在该转接期间不发送而被缓冲,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TCP数据段。这样,由于转接期间不发送TCP数据段,不发送与移动节点对应的送达确认信号,没有成为分组丢失的送达确认信号。并且,转接期间后发送TCP数据段时,对移动节点发送与发送的TCP数据段对应的送达确认信号。仅在缓冲TCP数据段的时间停止使用TCP的数据输送,但该时间是对应转接的时间(例如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 Timer)满的时间(与图25到28所示的Tr相当,例如为1秒以上)。因此,TCP数据段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节点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更好是由部件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节点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极其适当设定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显著降低。
更好是部件通过来自连接外部链路的接口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前,通过来自移动节点的IP层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可适当且简单地检测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移动主机的构成的图;
图3是和通信对方主机进行通信的移动主机转按时的顺序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移动路由器的构成的图;
图6是和通信对方主机进行通信的移动路由器转接时的顺序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8是表示移动主机的构成的图;
图9是移动主机从通信对方主机接收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转接的情况下的顺序图;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主机的构成的图;
图11是移动主机向通信对方主机进行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转接的情况下的顺序图;
图12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13是表示移动路由器的构成的图;
图14是移动网络中的固定主机从通信对方主机接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移动路由器转接时的顺序图;
图15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路由器的构成的图;
图16是移动网络中的固定主机向通信对方主机进行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移动路由器转接时的顺序图;
图17是表示存储媒体的构成的图;
图18是表示存储媒体的构成的图;
图19是表示原来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例的构成图;
图20是表示原来的移动主机转接时的状态转移的顺序图;
图21是表示原来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例的构成图;
图22是表示原来的移动路由器转接时的状态转移的顺序图;
图23是表示原来的移动主机转接时的状态转移的顺序图;
图24是表示原来的移动路由器转接时的状态转移的顺序图;
图25是原来的移动主机从通信对方主机接收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转接的情况下的顺序图;
图26是原来的移动主机向通信对方主机进行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转接的情况下的顺序图;
图27是原来的移动路由器在移动网络中的固定主机从通信对方主机接收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转接的情况下的顺序图;
图28是原来的移动路由器在移动网络中的固定主机向通信对方主机进行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转接的情况下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图1中,MH是移动主机(Mobile Host),HA是本地代理(Home Agent),AR是访问路由器(Access Router),CH是通信对方主机(Correspondent Host)。
如图1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包含移动主机3、本地代理5、多个访问路由器7,9、通信对方主机11、IP网络13。
移动主机3是边从链路向链路移动边和通信对方主机11通信的节点。访问路由器7,9是提供可连接移动主机3的外部链路(无线链路)的路由器。本地代理5是可使用IP移动控制方式MobileIPv6(互联网协议版本6)把给移动主机3的分组输送到移动主机3所在的链路(访问路由器提供的外部链路等)的路由器。通信对方主机11是和移动主机3通信的节点。
节点是收发与IPv6对应的分组的装置,链路是通过有线传输方式或无线传输方式把节点发送的分组传送到其他节点的通信路径。链路上包含本地链路和外部链路。本地链路路移动主机3所属的链路,外部链路是本地链路以外的链路。移动主机3从本地链路分配本地地址,从外部链路分配专门地址。
图2是表示移动主机3的构成的图。移动主机3备有:包含应用31a的应用层31、包含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33a(下面叫TCP/UDP)以及缓冲空间33b的传输层33、包含IP(互联网协议)35a的IP层35、包含链路37a和接口37b的链接层37。
移动主机3中,应用31a向其他主机发送的数据经TCP/UDP33a、IP35a、链路37a从接口37b发送。相反,从其他主机发送的数据经接口37b、链路37a、IP35a、TCP/UDP33a到达应用31a。
缓冲空间33b用于在转接期间缓冲分组。TCP/UDP33a在缓冲空间33b中缓冲分组。缓冲分组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主机3的链接层37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37瞬断时间的开始到把该链接层37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里TCP/UDP33a通过来自接口37b的信号检测链接层37瞬断时间的开始,通过来自IP35a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
接口37b 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7切换为访问路由器9时,把缓冲命令输出到TCP/UDP33a。由此TCP/UDP33a检测链接层37瞬断时间的开始。接收缓冲命令的TCP/UDP33a利用缓冲空间33b开始本来应传送到IP35a的分组的缓冲。
IP35a通过从访问路由器9接收的路由器通知(router advertisement),在变更默认路由器时向TCP/UDP33a输出缓冲解除命令。由此,TCP/UDP33a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接收了缓冲解除命令的TCP/UDP33a解除缓冲,把缓冲空间33b中缓冲的分组传送给IP35a。如上所述,传送到IP35a的分组经链路37a发送到从接口37b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设定为默认路由器)访问路由器9。
图3是和通信对方主机11进行通信的移动主机3从访问路由器7向访问路由器9转接时的顺序图。实线箭头表示执行使用IPv6的IP层级别中的转接的控制分组,虚线箭头表示移动主机3向通信对方主机11发送的数据分组。图3的状态I~状态IV与图8说明的状态I~状态IV对应。
状态I中,移动主机3的链接层37和访问路由器7连接,默认路由器设定为访问路由器7,因此数据分组(P1)和(P2)到达访问路由器7,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接着在状态II和状态III中,数据分组(P3)~(P8)不被发送而被缓冲。
移动主机3接收访问路由器9的路由器通知,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9时,转移到状态IV,发送缓冲的数据分组(P3)~(P8)。移动主机3的链接层37和访问路由器9连接,默认路由器设定为访问路由器9,因此数据分组(P3)~(P8)到达访问路由器9,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数据分组(P9)和(P10)也到达访问路由器9,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
移动主机3取得外部链路使用的新专门地址时,向本地代理5发送包含结合更新选项的分组。本地代理5接收结合更新分组时,存储结合(移动主机3的本地地址和专门地址的对应),作为确认应答向移动主机3发送包含结合识别选项的分组。
该第一实施例中,为简化起见,移动主机3不发送路由器请求(routersolicitation)。当然,可适用于发送路由器请求的移动主机3,但需要不对路由器请求进行缓冲。如该第一实施例那样,如果在传输层33中进行缓冲,则路由器请求不被缓冲。
另一方面,IP层35中也可进行缓冲,但此时,通过IP层35分析分组的IP头部以下判断缓冲对象分组是否为路由器请求,是路由器请求的情况下,需要将其从缓冲对象去除。分组的IP头部以下的分析具体表示如下动作。IP层35对各分组检查包含扩展头部的各IP头部中的下一头部字段中存储的协议序号,在协议序号表示58(icmp)的情况下,检查表示该IP头部后接的icmp的类型的字段。在协议序号为133(路由器请求)的情况下,判断该分组为路由器请求。
该第一实施例中,缓冲分组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主机3的链接层37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37瞬断时间的开始到把该链接层37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但不限于此。例如,考虑无线链路的状态等,可把缓冲分组的期间设定为比上述期间更长。
如上所述,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转接期间中,不能使分组从移动主机3到达任一访问路由器7,9的期间,移动主机3缓冲转接期间要发送的分组,使分组到达转接前的访问路由器9,从而发送缓冲的分组。由此,移动主机3在转接中发送的分组经由全部的转接前的访问路由器9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防止转接期间产生分组丢失。
该第一实施例中,移动主机3缓冲分组期间为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主机3的链接层37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37瞬断时间的开始到把该链接层37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因此可极其适当地设定缓冲分组的期间,确实防止分组丢失。
该第一实施例中,TCP/UDP33a中,链接层37瞬断时间的开始由来自与外部链路连接的接口37b的信号检测,通过来自移动主机3的IP层35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由此,可适当简单地检测缓冲分组的期间。
发送路由器请求的移动主机3中,缓冲全部的分组时,产生如下问题。一般地,为了让移动主机3尽早知道默认路由器,较好是尽早接收路由器通知。因此,移动主机3变更链路连接点完成后,可使用给链路内的全部路由器的多播向访问路由器发送路由器请求。但是,缓冲全部的分组时,路由器请求不到达访问路由器9,结果,移动主机3的路由器通知接收变迟。从而,通过不缓冲路由器请求,移动主机3发送的路由器请求到达访问路由器9,移动主机3可尽早接收路由器通知。
(第二实施例)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图4中,SH是固定主机(Stationary Host),MR是移动路由器(Mobile Router),HA是本地代理(Home Agent),AR是访问路由器(Access Router),CH是通信对方主机(Correspondent Host)。
如图4所示,移动通信系统51包含移动路由器53、固定主机55、本地代理5、多个访问路由器7,9、通信对方主机11、IP网络13。
移动路由器53随着包含固定主机55的移动网络57从链路向链路移动,具有用作移动网络57的网关路由器的功能。移动路由器53在本地链路上使用本地地址,在外部链路上使用具有本地地址和各链路的链接前缀的专门地址。固定主机55是不改变和移动路由器53的连接关系的节点。移动网络57可包含路由器和移动主机。本地代理5向移动路由器53提供本地链接,访问路由器向移动路由器53提供外部链接。
移动路由器53向本地代理5通知自身节点的本地地址和移动网络57内存在的网络前缀与连接链路取得的专门地址的结合,本地代理5保持该结合。本地代理5接收给移动路由器53的本地地址的或更新属于移动网络57内的网络前缀的地址的分组时,作成给结合的专门地址的IP分组,在有效负载部存储该分组,输送到移动路由器53中。接收输送分组的移动路由器53从有效负载部取出原来的分组,如果这是给移动网络57内存在的主机的,则路由到移动网络57内。
图5是表示移动路由器的构成的图。备有包含IP71a和缓冲空间71b的IP层71;包含第一链路73a、第二链路73b、移动网络侧接口73c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的链接层73。
从移动网络侧接口73c或固定网络侧接口73d接收的分组分别经第一链路73a、第二链路73b到达IP71a。IP71a参考路由表判断把分组发送到固定网络侧(默认路由器)还是发送到移动网络57侧(固定主机55),根据判断结果把分组传送到第一链路73a或第二链路73b。
缓冲空间71b用于在转接期间缓冲分组。IP71a在缓冲空间71b中缓冲分组。缓冲分组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路由器53的链接层73的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瞬断时间的开始到把该链接层(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里IP71a通过来自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瞬断时间的开始,自身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
固定网络侧接口73d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7切换为访问路由器9时,把缓冲命令输出到IP71a。由此IP71a检测链接层(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瞬断时间的开始。接收缓冲命令的IP71a利用缓冲空间71b开始本来应传送到第二链路73b的分组的缓冲。
IP71a通过在从访问路由器9接收的路由器通知而变更默认路由器时,自身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解除缓冲。并且,IP71a把缓冲空间71b中缓冲的分组传送给第二链路73b。如上所述,传送到从固定网络侧接口73d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设定为默认路由器)的访问路由器9。
图6是和通信对方主机11进行通信的移动路由器53从访问路由器7向访问路由器9转接时的顺序图。实线箭头表示执行转接的控制分组,虚线箭头表示移动路由器53向通信对方主机11发送的数据分组。图6的状态I~状态IV与图9说明的状态I~状态IV对应。
状态I中,移动路由器53的链接层73(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和访问路由器7连接,默认路由器设定为访问路由器7,因此数据分组(P1)和(P2)到达访问路由器7,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接着在状态II和状态III中,数据分组(P3)~(P8)不被发送而被缓冲。
移动路由器53接收访问路由器9的路由器通知,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9时,转移到状态IV,发送缓冲的数据分组(P3)~(P8)。移动路由器53的链接层73(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和访问路由器9连接,默认路由器设定为访问路由器9,因此数据分组(P3)~(P8)到达访问路由器9,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数据分组(P9)和(P10)也到达访问路由器9,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
移动路由器53取得外部链路使用的新专门地址时,向本地代理5发送包含结合更新选项的分组。本地代理5接收结合更新分组时,存储结合(移动路由器53的本地地址和专门地址的对应),作为确认应答向移动路由器53发送包含结合识别选项的分组。
该第二实施例中,为简化起见,移动路由器53不发送路由器请求。当然,可适用于发送路由器请求的移动路由器53,但需要不对路由器请求进行缓冲。IP层71中进行缓冲时,通过IP层71分析分组的IP头部以下判断缓冲对象分组是否为路由器请求,是路由器请求的情况下,需要将其从缓冲对象去除。分组的IP头部以下的分析具体表示如下动作。IP层71对各分组检查包含扩展头部的各IP头部中的下一头部字段中存储的协议序号,在协议序号表示58(icmp)的情况下,检查表示该IP头部后接的icmp的类型的字段。在协议序号为133(路由器请求)的情况下,判断该分组为路由器请求。
该第二实施例中,缓冲分组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路由器53的链接层73的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瞬断时间的开始到把该链接层(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但不限于此。例如,考虑无线链路的状态等,可把缓冲分组的期间设定为比上述期间更长。
如上所述,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转接期间中,不能使分组从移动路由器53到达任一访问路由器7,9的期间,移动路由器53缓冲转接期间要发送的分组,使分组到达转接前的访问路由器9,从而发送缓冲的分组。由此,移动路由器53在转接中向固定网络侧路由的分组全部经由的转接前的访问路由器9路由到通信对方主机11,防止转接期间产生分组丢失。
该第二实施例中,移动路由器53缓冲分组的期间为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路由器53的链接层73的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瞬断时间的开始到把该链接层(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因此可极其适当地设定缓冲分组的期间,确实防止分组丢失。
该第二实施例中,IP71a中,链接层(第二链路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由来自与外部链路连接的固定网络侧接口73b的信号检测,自身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由此,可适当简单地检测缓冲分组的期间。
发送路由器请求的移动路由器53中,移动路由器53更好是不缓冲路由器请求。从而,移动路由器53发送的路由器请求到达访问路由器9,移动路由器53可尽早接收路由器通知。
(第三实施例)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图7中,MH是移动主机(Mobile Host),HA是本地代理(Home Agent),AR是访问路由器(Access Router),CH是通信对方主机(Correspondent Host)。
如图7所示,移动通信系统301包含移动主机303、本地代理305、多个访问路由器307,309、通信对方主机311、IP网络313。
移动主机303是边从链路向链路移动边和通信对方主机311通信的节点。访问路由器307,309是提供可连接移动主机303的外部链路的路由器。本地代理305是可使用IP移动控制方式MobileIPv6(互联网协议版本6)把给移动主机303的分组输送到移动主机303所在的链路(访问路由器提供的外部链路等)的路由器。通信对方主机311是和移动主机303通信的节点。
节点是收发(包含路由)与IPv6对应的分组的装置,链路是通过有线传输方式或无线传输方式把节点发送的分细传送到其他节点的通信路径。链路上包含本地链路和外部链路。本地链路是移动主机303所属的链路,外部链路是本地链路以外的链路。移动主机303从本地链路分配本地地址,从外部链路分配专门地址。
移动主机303在本地链路上使用本地地址,在外部链路上使用具有本地地址和各外部链路的链接前缀的专门地址。移动主机303对本地代理305通知自身节点的本地地址和连接链路取得的专门地址的结合,本地代理305保持该结合。本地代理305接收给移动主机303的本地地址的分组时,作成给结合的专门地址的IP分组,在有效负载部存储该分组,输送到移动主机303中。接收该输送分组的移动主机303从有效负载部取出原来的分组,由于内部的分组是给移动主机303的,所以可以接收。
图8是表示移动主机303的构成的图。移动主机303备有:包含应用331a的应用层331、包含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333a(下面叫TCP/UDP)以及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33b的传输层333、包含IP(互联网协议)335a的IP层335、包含链路337a和接口337b的链接层337。
移动主机303中,应用331a生成的数据经TCP/UDP333a、IP335a、链路337a从接口337b发送。从接口337b接收的分组经链路337a、IP335a、TCP/UDP333a到达应用331a。
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33b用于在转接期间缓冲送达确认信号。TCP/UDP333a在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33b中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主机303的链接层337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到把该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
这里TCP/UDP333a通过来自接口337b的信号检测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通过来自IP335a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里,规定时间(Tn)的范围为0以上。这里,规定时间(Tn)考虑通过在缓冲开始前,最后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到达通信对方主机,经由当前连接中的访问路由器接收通信对方主机新发送的TCP数据段,更好设定为移动主机和通信对方主机之间的往返传送时间(Round Trip Time)以上。
接口337b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307切换为访问路由器309时,把缓冲命令输出到TCP/UDP333a。由此TCP/UDP333a检测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接收缓冲命令的TCP/UDP333a利用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33b开始本来应传送到IP335a的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
IP335a通过从访问路由器309接收的路由器通知(router advertisement),在变更默认路由器时向TCP/UDP333a输出缓冲解除命令。由此,TCP/UDP333a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接收了缓冲解除命令的TCP/UDP333a解除缓冲,把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33b中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传送给IP335a。如上所述,传送到IP335a的送达确认信号经链路337a发送到从接口337b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设定为默认路由器)访问路由器309。
图9是从通信对方主机311接收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移动主机303从访问路由器307向访问路由器309转接时的顺序图。虚线箭头表示通信对方主机311向移动主机303发送的TCP数据段和移动主机303向通信对方主机311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图9的状态I~状态IV以及状态A,B与图20说明的状态I~状态IV以及状态A,B对应。
从状态I向状态II转移的规定时间(Tn)前,移动主机303缓冲要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并且移动主机303接收访问路由器309的路由器通知,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30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309的同时取得新专门地址时,转移到状态IV,移动主机303发送缓冲了的送达确认信号。
移动主机303取得外部链路使用的新专门地址时,向本地代理305发送包含结合更新选项的分组。本地代理305接收结合更新分组时,存储结合(移动主机303的本地地址和专门地址的对应),作为确认应答向移动主机303发送包含结合识别选项的分组。
如上所述,在该第三实施例中,移动主机303在访问路由器307,309间的转接时,缓冲在该转接期间要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转接完成后发送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这样,通信对方主机311在转接时不能接收来自移动主机303的送达确认信号。并且,通信对方主机311控制下一TCP数据段的发送。通信对方主机311不发送TCP数据段,则当然也没有送达确认信号在转接时成为分细丢失的TCP数据段。移动主机303完成转接后,移动主机303改变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并发送,从而通信对方主机311接收这些送达确认信号。并且通信对方主机311再开始下一TCP数据段的发送。仅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时间,通信对方主机311停止数据输送,但该期间是转接所耗的时间(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的影响产生的通信对方主机311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 Timer)满的时间。因此,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主机303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该第三实施例中,移动主机303缓冲送达确认信号期间为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主机303的链接层337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到把该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30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因此可极其适当地设定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不缓冲必要以外的送达确认信号,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明显降低。
该第三实施例中,传输层333(TCP/UDP333a)中,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由来自与外部链路连接的接口337b的信号检测,通过来自移动主机303的IP层335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由此,可适当简单地检测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
缓冲送达确认信号时,对每个TCP连接进行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在每个TCP连接中,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是对于比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序号大的TCP数据段的信号时,可把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置换为新缓冲的上述送达确认信号。送达确认信号把接收侧主机至此接收的TCP数据段的最大序号通知发送侧主机,从而2个送达确认信号表示不同的序号的情况下,用于通知的序号大的送达确认信号兼进行到小的序号的TCP数据段的接收确认。即,后续的送达确认信号已知为比当前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大的序号时,通过置换,可节约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33b。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与图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301相同,省略说明。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的移动主机303的构成的图。移动主机303备有:包含应用331a的应用层331、包含TCP/UDP333a以及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33c的传输层333、包含IP335a的IP层335、包含链路337a和接口337b的链接层337。
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33c用于在转接期间缓冲TCP数据段。TCP/UDP333a在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33c中缓冲TCP数据段。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主机303的链接层337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到把该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里TCP/UDP333a通过来自接口337b的信号检测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通过来自IP335a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里,规定时间(Tn)的范围为0以上。这里,规定时间(Tn)考虑通过在缓冲开始前,最后发送的TCP数据段到达通信对方主机,经由当前连接中的访问路由器可接收通信对方主机新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更好设定为移动主机和通信对方主机之间的往返传送时间(Round Trip Time)以上。
接口337b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307切换为访问路由器309时,把缓冲命令输出到TCP/UDP333a。由此TCP/UDP333a检测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接收缓冲命令的TCP/UDP333a利用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33c开始本来应传送到IP335a的TCP数据段的缓冲。
IP335a通过在从访问路由器309接收的路由器通知而变更默认路由器时向TCP/UDP333a输出缓冲解除命令。由此,TCP/UDP333a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接收了缓冲解除命令的TCP/UDP333a解除缓冲,把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33e中缓冲的TCP数据段传送给IP335a。如上所述,传送到IP335a的TCP数据段经链路337a发送到从接口337b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设定为默认路由器)访问路由器309。
图11是向通信对方主机311进行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移动主机303从访问路由器307向访问路由器309转接时的顺序图。虚线箭头表示移动主机303向通信对方主机311发送的TCP数据段和通信对方主机311向移动主机303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图11的状态I~状态IV以及状态A,B与图20说明的状态I~状态IV以及状态A,B对应。
从状态I向状态II转移的规定时间(Tn)前,移动主机303缓冲要发送的TCP数据段。并且移动主机303接收访问路由器309的路由器通知,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30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309的同时取得新专门地址时,转移到状态IV,移动主机303发送缓冲了的TCP数据段。
如上所述,在该第四实施例中,移动主机303在访问路由器307,309间的转接时,缓冲在该转接期间要发送的TCP数据段,转接完成后发送缓冲的TCP数据段。这样,通信对方主机311在移动主机303转接时不能接收来自移动主机303的TCP数据段。并且,通信对方主机311不发送送达确认信号。若通信对方主机311不发送送达确认信号,则当然也没有移动主机303转接时成为分细丢失的送达确认信号。移动主机303完成转接后,移动主机303改变缓冲的TCP数据段并发送,从而通信对方主机311接收这些TCP数据段。并且通信对方主机311发送对其的送达确认信号。仅缓冲TCP数据段的时间,移动主机303停止数据输送,但该期间是转接所耗的时间(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移动主机303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 Timer)满的时间(1秒以上)。因此,TCP数据段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主机303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该第四实施例中,移动主机303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为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主机303的链接层337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到把该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30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因此可极其适当地设定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不缓冲必要以外的TCP数据段,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明显降低。
该第四实施例中,传输层333(TCP/UDP333a)中,链接层337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由来自与外部链路连接的接口337b的信号检测,通过来自移动主机303的IP层335的信号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由此,可适当简单地检测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
(第五实施例)
图12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图12中,SH是固定主机(Stationary Host),MR是移动路由器(Mobile Router),HA是本地代理(Home Agent),AR是访问路由器(Access Router),CH是通信对方主机(Correspondent Host)。
如图12所示,移动通信系统351包含移动路由器353、固定主机355、本地代理305、多个访问路由器307,309、通信对方主机311、IP网络313。
移动路由器353随着包含固定主机355的移动网络357从链路向链路移动,具有用作移动网络357的网关路由器的功能。移动路由器353在本地链路上使用本地地址,在外部链路上使用具有本地地址和各链路的链接前缀的专门地址。固定主机355是不改变和移动路由器353的连接关系的节点。移动网络357也可包含路由器和移动主机。本地代理305向移动路由器353提供本地链接,访问路由器向移动路由器353提供外部链接。
移动路由器353向本地代理305通知“自身节点的本地地址和移动网络357内存在的网络前缀”与“连接链路取得的专门地址”的结合,本地代理305保持该结合。本地代理305接收给移动路由器353的本地地址的或属于移动网络357内的网络前缀的地址的分组时,作成给结合的专门地址的IP分组,在有效负载部存储该分组,输送到移动路由器353中。接收输送分组的移动路由器353从有效负载部取出原来的分组,如果这是给移动网络357内存在的主机的,则路由到移动网络357内。
图13是表示移动路由器的构成的图。备有包含IP371a和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71b的IP层371;包含第一链路373a、第二链路373b、移动网络侧接口373c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的链接层373。
从移动网络侧接口373c或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接收的分组分别经第一链路373a、第二链路373b到达IP371a。IP371a参考路由表判断把分组发送到固定网络侧(默认路由器)还是发送到移动网络357侧(固定主机355),根据判断结果把分组传送到第二链路373b或第一链路373a。
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71b用于在转接期间缓冲送达确认信号。IP371a在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71b中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缓冲送达确认信号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路由器353的链接层373的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到把该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30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里IP371a通过来自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自身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里,规定时间(Tn)的范围为0以上。这里规定时间(Tn)考虑通过在缓冲开始前,最后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到达通信对方主机,经由当前连接中的访问路由器接收通信对方主机新发送的TCP数据段,更好设定为固定主机和通信对方主机之间的往返传送时间(Round Trip Time)以上。
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307切换为访问路由器309时,把缓冲命令输出到IP371a。由此IP371a检测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接收缓冲命令的IP371a利用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71b开始本来应传送到第二链路373b的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
IP371a通过在从访问路由器309接收的路由器通知而变更默认路由器时自身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解除缓冲。并且,IP371a把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71b中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传送给第二链路373b。如上所述,传送到第二链路373b的送达确认信号发送到从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设定为默认路由器)的访问路由器309。
图14是移动网络357中的固定主机355从通信对方主机311接收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移动路由器353从访问路由器307向访问路由器309转接时的顺序图。
虚线箭头表示通信对方主机311向固定主机355发送的TCP数据段和固定主机355向通信对方主机311发送的数据送达确认信号。图14的状态I~状态IV以及状态A,B与图22说明的状态I~状态IV以及状态A,B对应。
从状态I转移到状态II的规定时间(Tn)之前,移动路由器353缓冲应向固定网络侧路由的送达确认信号。并且,移动路由器353接收访问路由器309的路由器通知,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30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309的同时还取得新专门地址时,转移到状态IV,移动路由器353路由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
移动路由器353取得外部链路使用的新专门地址时,向本地代理305发送包含结合更新选项的分组。本地代理305接收结合更新分组时,存储结合(移动路由器353的本地地址和专门地址的对应),作为确认应答向移动路由器353发送包含结合识别选项的分组。
如上所述,在该第五实施例中,移动路由器353在访问路由器307,309间的转接时,缓冲在该转接期间要路由到固定网络侧的送达确认信号,转接完成后路由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这样,通信对方主机311在移动路由器353转接时不能接收来自固定主机355的送达确认信号。并且,通信对方主机311控制下一TCP数据段的发送。若通信对方主机311不发送TCP数据段,则当然没有移动路由器353转接时成为分组丢失的TCP数据段。移动路由器353完成转接后,移动路由器353改变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并路由,从而通信对方主机311接收这些送达确认信号。并且通信对方主机311再开始下一TCP数据段的发送。仅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时间中,通信对方主机311停止数据输送,但该期间是转接所耗的时间(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的影响产生的通信对方主机311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 Timer)满的时间(1秒以上)。因此,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TCP数据段的连续丢失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路由器353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该第五实施例中,移动路由器353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为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路由器353的链接层373的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到把该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30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因此可极其适当地设定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不缓冲必要以外的送达确认信号,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明显降低。
该第五实施例中,IP层371(IP371a)中,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由来自与外部链路连接的接口373d的信号检测,自身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由此,可适当简单地检测缓冲送达确认信号的期间。
缓冲送达确认信号时,对每个TCP连接进行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在每个TCP连接中,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是对于比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序号大的TCP数据段的信号时,可把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置换为新缓冲的上述送达确认信号。送达确认信号把接收侧主机至此接收的TCP数据段的最大序号通知发送侧主机,从而2个送达确认信号表示不同的序号的情况下,用于通知的序号大的送达确认信号兼进行到小的序号的TCP数据段的接收确认。即,后续的送达确认信号已知为比当前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大的序号时,通过置换,可节约送达确认信号缓冲空间371b。
(第六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与图12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351相同,省略说明。
图15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的移动路由器353的构成的图。备有:包含IP371a和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71c的IP层371、包含第一链路373a、第二链路373b、移动网络侧接口373c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的链接层373。
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71c用于在转接期间缓冲TCP数据段。IP371a在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71c中缓冲TCP数据段。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是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路由器353的链接层373的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到把该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30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这里IP371a通过来自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的信号检测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自身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这里,规定时间(Tn)的范围为0以上。这里,规定时间(Tn)考虑通过在缓冲开始前,最后发送的TCP数据段到达通信对方主机,经由当前连接中的访问路由器接收通信对方主机新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更好设定为固定主机和通信对方主机之间的往返传送时间(Round Trip Time)以上。
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把连接点从访问路由器307切换为访问路由器309时,把缓冲命令输出到IP371a。由此IP371a检测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接收缓冲命令的IP371a利用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71c开始本来应传送到第二链路373b的TCP数据段的缓冲。
IP371a通过在从访问路由器309接收的路由器通知而变更默认路由器时,自身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解除缓冲。并且IP371a把TCP数据段缓冲空间371c中缓冲的TCP数据段传送给第二链路373b。如上所述,传送到第二链路373b的TCP数据段发送到提供从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设定为默认路由器)访问路由器309。
图16是移动网络357中的固定主机355向通信对方主机311进行使用TCP的数据输送时,移动路由器353从访问路由器307向访问路由器309转接时的顺序图。
虚线箭头表示固定主机355向通信对方主机311发送的TCP数据段和通信对方主机311向固定主机355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图16的状态I~状态IV以及状态A,B与图22说明的状态I~状态IV以及状态A,B对应。
从状态I向状态II转移的规定时间(Tn)前,移动路由器353缓冲路由到固定网络侧的TCP数据段。并且移动路由器353接收访问路由器309的路由器通知,把默认路由器从访问路由器307变更为访问路由器309的同时取得新专门地址时,转移到状态IV,移动路由器353路由缓冲了的TCP数据段。
如上所述,在该第六实施例中,移动路由器353在访问路由器307,309间的转接时,缓冲在该转接期间要发送到固定网络侧的TCP数据段,转接完成后路由缓冲的TCP数据段。这样,通信对方主机311在移动路由器353转接时不能接收来自固定主机355的TCP数据段。并且,通信对方主机311不发送送达确认信号。通信对方主机311不发送送达确认信号,则当然也没有移动路由器353转接时成为分组丢失的送达确认信号。移动路由器353完成转接后,移动路由器353改变缓冲的TCP数据段并路由,从而通信对方主机311接收这些TCP数据段。并且通信对方主机311发送对其的送达确认信号。仅缓冲TCP数据段的时间,固定主机355停止数据输送,但该期间是转接所耗的时间(100ms左右以下)。另一方面,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固定主机355的数据输送停止期间是TCP的重发计时器(Retransmit Timer)满的时间(1秒以上)。因此,移动路由器353对TCP数据段的缓冲导致的TCP吞吐量降低比固定主机355得不到TCP数据段的发送契机的影响产生的TCP吞吐量降低小。从而,可防止移动路由器353转按时产生的TCP吞吐量明显降低。
该第六实施例中,移动路由器353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为从为切换连接点,移动路由器353的链接层373的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到把该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309变更为默认路由器的期间。因此可极其适当地设定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不缓冲必要以外的TCP数据段,进一步防止TCP吞吐量的明显降低。
该第六实施例中,IP层371(IP371a)中,链接层(第二链路373b和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瞬断时间的开始的规定时间(Tn)前由来自与外部链路连接的固定网络侧接口373d的信号检测,自身检测默认路由器的变更。由此,可适当简单地检测缓冲TCP数据段的期间。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控制程序。通信控制程序为发送分组,使计算机具有作为在转接期间缓冲分组、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分组的部件的功能。通信控制程序例如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媒体上。这里所谓记录媒体是对于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中备有的读取装置,对应程序的记述内容,引起磁、光、电等能量变化状态,按与其对应的信号形式可向读取装置传送程序的记述内容。作为该记录媒体,例如相当于磁盘、光盘、CD-ROM、计算机内置存储器等。
如图17所示,记录媒体81备有记录程序的程序区域82。该程序区域中记录通信控制程序85。通信控制程序包含统一处理的主模块85a和在移动节点转接期间缓冲分组并且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分组的分组缓冲控制模块85b。
计算机通过执行上述通信控制程序具有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移动主机3或第二实施例的移动路由器53的功能。由此,转接期间要发送的分组在该转接期间不被发送而被缓冲,该转接完成时缓冲的分组被发送,防止转接期间产生分组丢失。
最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其他通信控制程序。通信控制程序为接收TCP数据段,发送对该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使计算机具有作为在转接期间缓冲送达确认信号,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部件的功能。通信控制程序为发送TCP数据段,使计算机具有作为在转接期间缓冲TCP数据段,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TCP数据段的部件的功能。通信控制程序例如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媒体中。这里,所谓记录媒体是对于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中备有的读取装置,对应程序的记述内容,引起磁、光、电等能量变化状态,按与其对应的信号形式可向读取装置传送程序的记述内容。作为该记录媒体,例如相当于磁盘、光盘、CD-ROM、计算机内置存储器等。
如图18所示,记录媒体881备有记录程序的程序区域883。该程序区域中记录通信控制程序885。通信控制程序包含统一处理的主模块885a和在移动节点转接期间缓冲送达确认信号并且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控制模块885b。缓冲控制模块885b为了移动节点发送TCP数据段,可使计算机在转接期间缓冲TCP数据段,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缓冲的TCP数据段。
计算机通过执行上述通信控制程序,具有上述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移动主机303或第五和第六实施例的移动路由器353的功能。由此,能防止移动路由器353和移动主机303转接时产生的TCP吞吐量的明显降低。

Claims (11)

1.一种发送分组的移动装置,具有在进行转接时缓冲上述分组,并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经缓冲的上述分组的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部件根据上述移动装置的链接层的连接状态来决定缓冲上述分组的期间,
由上述部件缓冲上述分组的上述期间是:从与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时刻相比提前了规定时间的时刻起,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设定为默认路由器为止的期间,其中,上述链接层瞬断时间是为了切换连接点而使上述移动装置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时间,
上述规定时间大于等于移动装置和通信对方主机之间的链路的往返传送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部件根据来自连接到外部链路的链接层接口的信号来检测上述与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时刻相比提前了规定时间的时刻,根据来自上述移动装置的IP层的信号来检测出默认路由器的变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装置发送TCP数据段和/或对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
上述部件在进行上述转接时缓冲上述TCP数据段和/或对上述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经缓冲的上述TCP数据段和/或对上述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装置发送送达确认信号,
上述部件在进行上述转接时缓冲上述送达确认信号,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经缓冲的上述送达确认信号,
上述部件针对每个TCP连接进行上述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在上述每个TCP连接中,当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是针对比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序号大的TCP数据段的信号时,把已经缓冲的上述送达确认信号置换为新缓冲的上述送达确认信号。
5.一种发送分组的移动装置,具有在进行转接时缓冲上述分组,并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经缓冲的上述分组的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部件根据上述移动装置的链接层的连接状态来决定缓冲上述分组的期间,
由上述部件缓冲上述分组的上述期间是:从与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时刻相比提前了规定时间的时刻起,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设定为默认路由器为止的期间,其中,上述链接层瞬断时间是为了切换连接点而使上述移动装置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时间,
上述规定时间大于等于移动装置和通信对方主机之间的链路的往返传送时间,
上述部件不缓冲用于向访问路由器要求发送路由器通知的路由器请求。
6.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发送分组的移动装置和对上述移动装置提供外部链路的多个访问路由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装置具有在进行转接时缓冲上述分组,在该转接完成时把经缓冲的上述分组发送给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的部件,
上述部件根据上述移动装置的链接层的连接状态来决定缓冲上述分组的期间,
由上述部件缓冲上述分组的上述期间是:从与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时刻相比提前了规定时间的时刻起,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设定为默认路由器为止的期间,其中,上述链接层瞬断时间是为了切换连接点而使上述移动装置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时间,
上述规定时间大于等于移动装置和通信对方主机之间的链路的往返传送时间。
7.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发送分组,在进行转接时缓冲上述分组,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经缓冲的上述分组,根据移动装置的链接层的连接状态来决定缓冲上述分组的期间,
缓冲上述分组的上述期间是:从与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时刻相比提前了规定时间的时刻起,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设定为默认路由器为止的期间,其中,上述链接层瞬断时间是为了切换连接点而使上述移动装置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时间,
上述规定时间大于等于移动装置和通信对方主机之间的链路的往返传送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来自连接到外部链路的链接层接口的信号来检测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时刻,根据来自上述移动装置的IP层的信号来检测出默认路由器的变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发送TCP数据段和/或对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在进行上述转接时缓冲上述TCP数据段和/或对上述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经缓冲的上述TCP数据段和/或对上述TCP数据段的送达确认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发送送达确认信号,在进行上述转接时缓冲上述送达确认信号,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经缓冲的上述送达确认信号,
针对每个TCP连接进行上述送达确认信号的缓冲,在上述每个TCP连接中,当新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是针对比已经缓冲的送达确认信号的序号大的TCP数据段的信号时,把已经缓冲的上述送达确认信号置换为新缓冲的上述送达确认信号。
1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发送分组,在进行转接时缓冲上述分组,在该转接完成时发送经缓冲的上述分组,根据移动装置的链接层的连接状态来决定缓冲上述分组的期间,
缓冲上述分组的上述期间是:从与链接层瞬断时间的开始时刻相比提前了规定时间的时刻起,到把该链接层瞬断时间结束后提供新连接的外部链路的访问路由器设定为默认路由器为止的期间,其中,上述链接层瞬断时间是为了切换连接点而使上述移动装置的链接层不连接任一外部链路的时间,
上述规定时间大于等于移动装置和通信对方主机之间的链路的往返传送时间,
不缓冲用于向访问路由器要求发送路由器通知的路由器请求。
CN03122668XA 2002-03-13 2003-03-13 移动节点、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4508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8918/2002 2002-03-13
JP2002068932A JP3887572B2 (ja) 2002-03-13 2002-03-13 移動ノード、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068932/2002 2002-03-13
JP2002068918A JP3889981B2 (ja) 2002-03-13 2002-03-13 移動ノード、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0818A CN1450818A (zh) 2003-10-22
CN1450818B true CN1450818B (zh) 2010-04-28

Family

ID=27767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2266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450818B (zh) 2002-03-13 2003-03-13 移动节点、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362729B2 (zh)
EP (1) EP1345463B1 (zh)
KR (1) KR100611032B1 (zh)
CN (1) CN1450818B (zh)
DE (1) DE60329346D1 (zh)
SG (1) SG1089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9899C (zh) * 2003-07-01 2009-11-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IPv6本地代理无缝切换方法
SE0400163D0 (sv) 2004-01-28 2004-01-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systems of radio communications
JP4335724B2 (ja) 2004-03-26 2009-09-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信パケット補填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パケット補填方法
JP4494853B2 (ja) * 2004-04-20 2010-06-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ノード、移動制御ノード、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検出方法
JP4460399B2 (ja) * 2004-09-07 2010-05-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端末
KR100678147B1 (ko) * 2005-01-05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rq 관련 타이머의제어 방법과 장치 및 그 시스템
KR100662885B1 (ko) * 2005-02-04 2007-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FMIPv6에서 TCP 패킷의 끊김없는 전송을 보장하는핸드오프 방법
TW200718238A (en) 2005-06-16 2007-05-01 Qualcomm Inc Handoffs in a meshed wireless system
US8443095B1 (en) * 2005-12-21 2013-05-14 Trend Micro Incorporated User space data stream parsing using TCP/IP information
JP4726652B2 (ja) * 2006-02-27 2011-07-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JP2007324788A (ja) * 2006-05-31 2007-12-13 Softbank Bb Corp 移動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KR100976733B1 (ko) * 2006-11-17 2010-08-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홉 릴레이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자동 재전송 요구 장치 및 방법
US20080219285A1 (en) * 2007-03-08 2008-09-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US7706304B2 (en) * 2007-06-21 2010-04-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routers to hosts
US20090073971A1 (en) * 2007-09-19 2009-03-19 Pouya Taaghol Per-packet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encrypted ipsec tunnels
US8780858B2 (en) * 2010-01-05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transmissions in hando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6078C (fi) 1994-05-09 1996-04-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yksikönvaihdon suorittamiseksi pakettimuotoista dataa välittävässä tietoliikennesolmussa
US6192039B1 (en) * 1996-03-25 2001-02-20 Y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Laboratories Co., Ltd. Method for flow control, nod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employing the flow control
JP2859204B2 (ja) 1996-04-18 1999-02-17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6324207B1 (en) * 1996-04-29 2001-11-27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Inc. Handoff with closed-loop power control
FI109503B (fi) 1997-04-15 2002-08-15 Nokia Corp Pakettien menetyksen estäminen pakettipohjaisen tietoliikenneverkon handoverissa sekä handovermenetelmä
JP3442257B2 (ja) 1997-05-06 2003-09-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JP3075260B2 (ja) 1998-05-20 2000-08-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バッファリング制御方法およびバッファリング方式システム
JP2999470B1 (ja) 1999-02-04 2000-01-17 株式会社ワイ・アール・ピー移動通信基盤技術研究所 フロ―制御方法、フロ―制御機能を有する交換網および端末装置
JP3494076B2 (ja) * 1999-06-02 2004-02-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式
US6466556B1 (en) * 1999-07-23 2002-10-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of accomplishing handover of packet data flow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03972B1 (en) * 1999-08-26 2003-08-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hand-off in a mobile packet data network environment
EP1275225B1 (en) * 2000-04-03 2007-12-26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handover in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45463A2 (en) 2003-09-17
KR100611032B1 (ko) 2006-08-10
EP1345463A3 (en) 2006-01-11
DE60329346D1 (de) 2009-11-05
SG108909A1 (en) 2005-02-28
CN1450818A (zh) 2003-10-22
EP1345463B1 (en) 2009-09-23
KR20030074436A (ko) 2003-09-19
US20030214923A1 (en) 2003-11-20
US7362729B2 (en) 2008-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50818B (zh) 移动节点、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Johnson Routing in ad hoc networks of mobile hosts
Wang et al. Mobile-end transport protocol: an alternative to TCP/IP over wireless links
EP1206098B1 (en) Home agent and IP packet transferring method
US4811337A (en) Distributed load sharing
JP4552449B2 (ja) 移動ルータ装置、移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ルータ装置の移動管理方法
US7155256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KR101376014B1 (ko) 복수의 랑데뷰 포인트에서 모바일 멀티캐스트 소스로부터의 멀티캐스트 트래픽을 함께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0385961C (zh) 移动网络中改善用户响应时间的方法和端站
US7499396B2 (en) Router selecting method and router apparatus
US20020065930A1 (en) Collaborative host masquerading system
WO2001047191A1 (en) Mobile ip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US7881250B2 (en)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03295A1 (en) Ad-hoc network device with reduced data loss
JP3979255B2 (ja) 外部接続ルータの切替方法、切替元の外部接続ルータ及び切換先の外部接続ルータ
US7286542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foreign agent router, address server and packet delivery method employed therein
KR20000046185A (ko) 모바일 인터넷 프로토콜에 대한 라우팅 최적화방법
CA2307218C (en) Hybrid rf packet network for both mobile and fixed subscribers
JP3889981B2 (ja) 移動ノード、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0531116C (zh) 路由控制方法、路由器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KR102427315B1 (ko) Rpl 환경에서 이동성 장치로 향하는 하향 트래픽 신뢰성 증대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1674619B (zh) 切换方法、主动节点和切换系统
Zafar et al. SET: session layer-assisted efficient TCP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for 6LoWPAN with multiple gateways
Onoe et al. An efficient TCP/IP control scheme for next-generation MobileIP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2003283510A (ja) 移動体通信におけるパケット通信装置および同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