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5560A - 油剂施加装置及油剂施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剂施加装置及油剂施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5560A
CN1385560A CN 02119346 CN02119346A CN1385560A CN 1385560 A CN1385560 A CN 1385560A CN 02119346 CN02119346 CN 02119346 CN 02119346 A CN02119346 A CN 02119346A CN 1385560 A CN1385560 A CN 1385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ish
yarn
roller
oil agent
brin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193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村健治
清水志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inbo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385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55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纱线着油技术,提供一种对纱线全面附着适量的油剂的油剂施加装置及油剂施加方法。本发明的一种油剂施加装置及油剂施加方法,其具备有:一油剂施加具,可对纱线施加油剂;一导丝辊,接触纱线;一均匀化装置,将施加于纱线上的油剂均匀化。本发明可使纱线附着少量及均匀的油剂。

Description

油剂施加装置及油剂施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着油技术,关于一种对纱线附着少量及均匀的油剂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合成纤维的制造工程中,有关纺纱时对纱线附着油剂的工程,特别是于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的纺纱工程中,为防止纱线相互粘着并调整疏解性、静电特性及摩擦数等以顺畅地实行后工程的加工,对纱线施加油剂的工程非常的重要。
于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线的制造中,作为油剂一般采用将矿物油、硅油或该等油类的混合物作为基础油料而配合以防止粘着及赋于平滑性等的诸种目的的成份所成的物品。又,油剂于纱线被导出纺纱筒后,对被卷装于卷装物上之前的行走纱线连续地施加。此时,油剂施加对纱线全体而言以施加均匀且为最小须要量的程度为较佳。
聚氨基甲酸脂弹性纤维的纺纱方式其代表性的方式包括有干式、湿式及熔融等方式。该等方式皆于卷绕前对纱线施加油剂而作成卷装物。特别是熔融方式者其于纺纱时于纱线表面残留有成为粘着原因的异氰酸盐基,而封止该盐基即成为施加油脂的主要目的。为完全防止纱线相互粘着,必须将油剂于纱线的全表面上附着一定量以上但不能涂满。因此其全体的必须附着量要求要较其它的一般的合成纤维为高,必须具有能满足常用数百分比的水准。
纱在线的附着斑例如即使仅是局部亦直接关连到粘着及疏解不良,将大幅地降低制品的商品价值。因此油剂的附着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技术课题。
作为对移动纱线施加油剂的方法一般采用于回转的辊子上形成油膜而将移动纱线接触于该油膜而施加油剂的辊压加油方式。
但,已知的技术为安全起见而附着满量以上的油剂,然而亦有于对纱线表面附着时易产生斑痕而无法于纱线表面形成所须的充份的油膜的问题。其原因虽然包括有形成于辊子表面的油膜斑及自辊子表面对纱线表面施加油剂的施加斑及因气泡的混入所产生的种种因素,但,其较重大的因素例如有纱线不与辊子面接触的相反侧部份产生附着不充份等的问题。
其结果,虽然全体量已到达充满以上的油剂附着量,仍存在有局部不足的部分,卷绕于纸管上的纱线群将产生粘着及疏解不良等现象而有易于产生断线及产生张力变动等问题。
至目前为止的纺纱工程中的防止附着斑用的改良技术包括有于多数处设置油剂施加喷嘴的方法(特开平6-346312号公报)与将个别的油剂供给装置介以弹性线作相对向设置而供给个别成份的油剂的方法(特开平7-2 5 8 913号公报)等。但,作多数部位的油剂供给将造成设备成本增大,且在作业面上具有搭纱操作复杂而使其作业性变劣等的问题。又,借由增加导引辊以增加对移动纱线施加接触阻抗的部位时其易于成为卷绕张力变动的要因。特别是于利用熔融纺纱法制造低纤度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线时其须要利用较低的卷绕张力实行运转管理,因而此等油剂施加方法于实用上有问题。
再者,为使其不产生由附着斑痕所造成的局部性粘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须附着更多量的油剂以防止纱线间产生粘着,但此一行为将招致弹性线制造成本的提高,且在包覆工程及编织工程上有污损制品及污染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纱线的全面上附着适量的油剂。
本发明一种对纱线施加油剂的油剂施加装置,具备有:一油剂施加具,可对纱线施加油剂;一导丝辊,接触纱线;一均匀化装置,将施加于纱线的油剂均匀化。
于前述油剂施加装置上更具有调整均匀化组件的压接情形的压接调整部。
于前述的油剂施加装置上使前述均匀化组件形成为片状或辊子状。
一种油剂施加方法,用于对纱线施加油剂的方法,对纱线施加油剂并使该纱线移动于导丝棍上与压接该导丝辊的均匀化组件间,将油剂均匀且适量地施加于纱线表面。
本发明可得到如下述的效果:
(一)本发明可防止自纱线卷体垂滴油剂,可明显地减少后工程的断线。
(二)本发明可降低油剂附着量水准,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三)本发明可改善由油剂飞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油剂施加装置的说明图。
图2为纱疏解实验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型态。
(一)施加油剂的概要
本发明的油剂施加工程对纱线均匀地施加最适量的油剂。油剂施加工程对纱线施加油剂后,借由使纱线移动于导丝辊与均匀化装置之间而将施加于纱在线的油剂附着量设成适当者。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详细研讨纱线的卷绕筒上的油剂的附着状态的结果,发现借由油剂施加装置对纱线施加的油剂即使并非连续地施加且厚度亦不均匀时,经由将纱线通过导丝辊与压接于导丝辊的均匀化组件间即可将油剂连续且厚度均一地作施加。
(二)油剂施加装置
油剂施加装置是对纱线施加最适量的油剂的装置,具有例如图1所示的构成。被编纺的纱线1于送出纺纱筒2后经过第一导丝辊3及第二导丝辊4而卷绕于卷筒等的纱线卷体7上。于此第一导丝辊3及第二导丝辊4之间借由加油辊等的油剂施加具5作油剂施加。被施加于纱线1的油剂的一部份移转至第二导丝辊4表面。
(三)油剂施加具
油剂施加具5只要是能对纱线1施加油剂的物品即可使用,例如可使用加油辊或加油喷嘴等,油剂施加具5配置于例如第一导丝辊3与第二导丝辊4之间,将油剂施加给纱线1。又,油剂施加具5只要是位于第二导丝辊4的前侧并不限制其配置位置。
(四)均匀化装置
均匀化装置6是将施加于纱线1的油剂作均一性施加的物品,例如具备有图1所示的均匀化组件61与压接调整部62。
均匀化组件61同时接触第二导丝辊4及移动纱线,具有吸收、保持、放出油剂等的功能,例如可作成图1(B)所示的片状均匀化绢件612与图1(C)所示的辊子状均匀化组件613等的形状。
片状均匀化组件612将均匀化组件611以接触第二导丝辊4的面部的方式形成为凹状或凸机的弯曲形状或平面形状。又,辊子状均匀化组件613使均匀化组件611形成为辊子状而例如将该均匀化组件611配置于固持辊子614的周围。
于周围安装有均一化组件611的固持辊子614可借由其与第二导丝辊4的摩擦而自由回转的物品,又或者亦可为具备有可控制回转数的驱动装置的物品。自由回转的固持辊子614其对移动纱线的阻力较少,虽甚有利,但因纺纱条件的影响其离心力所造成的油剂的飞散量甚多。自作业环境的观点上考虑有时不甚理想。
均匀化组件611的材质只要是可吸收、保持及放出油剂的物品即可,而以与移动纱线的接触阻力较少的物品为较佳,例如可使用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海绵、不织布、毛毡及绵块等。
压接调整部62是控制均匀化组件611的压接用的物品。例如为图1中的介以支点63实行的重量平衡方式的物品,但其它例如利用气压缸等的种种方式亦可使用。
均匀化组件61可接触及脱离第二导丝辊4的表面纱路,构成为可调整其与第二导丝辊4之间的压接状态,均匀化组件611构成为在纱线为静止的状态下可同时接触第二导丝辊4与纱线的构造者。
(五)纱线卷体
纱线卷体7卷绕被编纺且被施加油剂的纱线用的物品,例如有纱筒等。
以下说明油剂施加的实施例:
(一)纺纱
将作为二氯乙烯聚合物的两未端具有氢氧基的聚乙烯己二酸酯(以下称为PEA,分子量2,000)104重量份徐徐加入作为二氰酸酯的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以下记载为MDI)49重量份中,一边控制使反应温度不超过80℃,一方面以反应时间60分钟为条件使其反应而得到前驱物质。接着对作为低分子量二氯乙烯的1.4丁二酰(BD)67重量份徐徐加入前述所得到的前驱物质,同时以反应温度90℃及反应时间60分钟的条件使其反应而得到氢氧基末端预聚合物。
一方面,将作为二氯乙烯聚合物的PEA(分子量2.000)443重量份与作为二异氰酸酯的MDI242重量份以反应温度80℃及反应时间60分钟的条件作反应而得到异氰酸酯末端预聚合物。
将以前述方法得到的氢氧基末端预聚合物319重量份与异氰酸酯末端预聚合物685重量份连续地注入转子型的搔面型热交换式反应机中,并加热混合搅拌。于聚合物中的残留NCO%成为0.80%的时候立即以纺纱帮浦经由喷嘴加以压出而实行熔融纺纱。
(二)油剂施加
将熔融纺纱所得的纱线于图1所示的油剂施加装置上施加以矿物油为主体的油剂后,以800m/分纺出22dtex(单丝)的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线,将实质重量(油剂除外)约500g的弹性线卷绕于纸管上而作成卷装物。又,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图1(A)的油剂施加装置其油剂施加具5使用加油辊而纱线卷体7使用纱筒。又,均匀化组件61使均匀化组件接压为11.7g/cm2而使用凹型的片状的氨基甲酸脂泡沫塑料。
至于施加于纱线的油剂的附着量与均匀化的程度可借由加油辊的回转数等的油剂施加具5的状态及均匀化组件61等的接触压力等加以控制。
(三)比较例1与2
比较例1与2的试料于图1的实施例的油剂施加装置上除不使用均匀化装置6之外其它皆以与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实行纺纱,将纱线1介以第一导丝辊3与第二导丝辊4移动并以油剂施加具5施加油剂而卷绕于卷装物上所作成。
(四)实验与结果
将实施例与比较例1及2的卷装物实行三天的熟成处理后供给至疏解性实验生产线及实际的包覆机的包覆线生产线作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实施例与比较例1时,油剂的附着为5.2%及5.3%,实施例者其程度稍小。而疏解性为1.1与1.5以实施例的一方为较小。包覆时的断线现象为0.4回/台、日与46.1回/台、日,比较例1其断线现象为多出一百倍左右。如此,实施例者与比较例1比较其油剂的使用量较少且断线现象为压倒性的较少量,而得到非常良好的结果。
比较实施例与比较例2时,油剂的附着为5.2%与7.6%,实施例者甚少。其疏解性为1.3与1.3,两者为相同。其包覆时的断线现象为0.4回/台、日与5.5回/台、日,比较例2者其断线现象的程度多出20倍。
包覆机的油污以比较例1为较大。如此,实施例与比较例2比较的结果其油剂的使用量极少且断线现象亦较少且得到非常优良的结果。表1
  实施例 比较例1 比较例2
加油辊表面速度(m/分)     8.5   8.5     11.3
有无附设均匀化装置     有   无     无
均匀化组件材质 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
均匀化组件接触压力(g/cm2)     11.7
油剂附着量(%)     5.2     5.3     7.6
疏解性     1.1     1.5     1.3
包覆时断线现象(回/台、日)     0.4     46     9
表1的油剂附着量的测量方法以下述之式1算出。
[式1]
油剂附着量(%)=(A-B-W×T)×100/(w×T)
w:  喷嘴的聚合物吐出量(g/分)
A:  卷装物总重量(g)
B:  纸管重量(g)
T:  卷绕时间(分)
表  1的疏解性的测量方法使用图2所示的拉伸倍率可变的纱疏解实验装置。纱疏解实验装置具备有送出部10与卷绕部11,在送出部10以送出辊12自纱线卷体14送出弹性线而在卷绕部11以卷绕辊13将弹性线卷绕于纱线卷体15上。在送出部10使弹性线的送出速度为20m/分,而在卷绕部11使卷绕速度为40m/分而开始卷绕。
接着将卷绕速度每隔两分钟顺序阶段性地降低2m/分,同时观察送出部10的疏解状态。在送出部10纱线不能疏解,于测量时间的两分钟以内产生逆卷现象,将产生断线的最大卷绕速度设为界限疏解速度。又,疏解性=界限疏解速度(m/分)/送出速度(m/分)。
表1的包覆时断线现象(回/台、日)是搭挂于包覆机1台(160锤,20,000rpm,1800T/M)上至全量使用终了之间的实验丝的由疏解不良所引起的断线次数的平均值。于表1中,回/台、日的单位意味着一台机器运转一日的断线次数。

Claims (4)

1.一种油剂施加装置,用于对纱线施加油剂,其特征在于,具备有:一油剂施加具,可对纱线施加油剂;一导丝辊,接触纱线;一均匀化装置,将施加于纱线的油剂均匀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剂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剂施加装置上更具有调整均匀化组件的压接情形的压接调整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剂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剂施加装置上使前述均匀化组件形成为片状或辊子状。
4.一种油剂施加方法,用于对纱线施加油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纱线施加油剂并使该纱线移动于导丝棍上与压接该导丝辊的均匀化组件间,将油剂均匀且适量地施加于纱线表面。
CN 02119346 2001-05-15 2002-05-13 油剂施加装置及油剂施加方法 Pending CN13855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45436 2001-05-15
JP2001145436A JP2002339145A (ja) 2001-05-15 2001-05-15 油剤付与装置及び油剤付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5560A true CN1385560A (zh) 2002-12-18

Family

ID=1899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19346 Pending CN1385560A (zh) 2001-05-15 2002-05-13 油剂施加装置及油剂施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2339145A (zh)
CN (1) CN13855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2065C (zh) * 2003-03-31 2008-10-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合成纺纱卷取装置中的修饰剂供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2065C (zh) * 2003-03-31 2008-10-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合成纺纱卷取装置中的修饰剂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339145A (ja) 2002-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584751A3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 шина из эластомер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US5853849A (en) Belt for frictionally conveying articles
TWI238207B (en) Specific gravity-adjustable fish lines with low elongation rate and excellent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648263A (zh) 传动带的聚脲-聚氨酯线处理和皮带
KR101851827B1 (ko) 마찰이 감소된 이성분 스판덱스
EP2813376A1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
EP1241205B1 (en) Fiber for reinforcing rubber products
CN1180386A (zh) 聚氨酯和/或聚脲氨酯的熔融纺丝方法
US7814741B2 (en) Glass fiber for reinforcing rubber produc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t
CN107002818A (zh) 摩擦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US20130323456A1 (en) Eco-friendly tufted carpet for vehicle having improved abrasion resistance
US7887001B2 (en) Unwinding machine for elastromeric fiber using OETO method
CN110785582A (zh) V型多楔带及其制造方法
US20050287373A1 (en) Papermaking machine belt
KR102056766B1 (ko) 탄성사 패키지의 권취 방법
JP4452718B2 (ja) ラジアルタイヤおよびそのベルトを包む方法
CN1385560A (zh) 油剂施加装置及油剂施加方法
JP4161409B2 (ja) チョップド炭素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85561A (zh) 油剂施加装置及油剂施加方法
KR20060126911A (ko) 타이어 캡 플라이로서 유용한 테이프를 섬유 직물로부터제조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공정
CN101654527A (zh) 橡胶补强用玻璃纤维线绳的生产工艺
JP6783946B2 (ja) 動力伝達ベルト用の心線のウレタン接着剤処理
CN1184061C (zh) 加有纤维垫的聚氨酯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及体积增大装置
JPH1077593A (ja) 広巾ニッププレス用ブランケ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67982B2 (ja) 被覆弾性糸、ストッキング、及びストッキング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