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2816A - 一种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2816A
CN1382816A CN 02113816 CN02113816A CN1382816A CN 1382816 A CN1382816 A CN 1382816A CN 02113816 CN02113816 CN 02113816 CN 02113816 A CN02113816 A CN 02113816A CN 1382816 A CN1382816 A CN 1382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tering
perhaps
synthetic
copper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138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406C (zh
Inventor
陈敬超
周晓龙
曹建春
孙加林
甘国友
杜焰
熊大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B021138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06C/zh
Publication of CN1382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2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4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方法。将主要原料铝粉或者铜铝合金粉、铜粉、氧化剂,并配以添加元素镧、铈经压制成型、烧结反应合成,然后再挤压拉拔成材。由于增强相三氧化二铝颗粒的形成是在烧结过程中原位反应合成、反应界面新鲜、与基体铜的结合牢固,强化效果明显。该技术具有原材料准备简单、烧结与反应一步完成,材料性能优异等特点,且制备工艺过程易控制、复合材料增强相颗粒的弥散分布是通过加工变形来完成,很好的解决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后续加工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科学领域
(二)背景技术:公知的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1.粉末冶金法。将铜粉与氧化铝粉充分混合,经过粉末成形、烧结成预制件,然后经液相浸渗法向增强体预制件中熔渗铜,最终获得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
2.机械合金化法。通过高能球磨或撞击的方法,使铜粉和增强相氧化铝充分混合、破碎,然后压紧、成型、烧结。从而获得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
3.共沉淀法:以硝酸铜与硫酸铝为原料配制成含有一定体积分数三氧化二铝水溶液,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添加一定体积摩尔浓度的铵溶液,经过沉淀过滤后,在一定温度烘干并引燃成氧化物,最后进行选择性还原处理。
4.复合电沉积法:将镀液中的氧化铝微粒与基体金属铜共同沉积在阴极表面,形成复合镀层的多层复合材料。
5.热还原生成法:选用铜铝合金粉、氧化铜粉,按照反应比例制成压坯,然后将压坯在熔铜温度下(1150-1250℃)压入铜合金,反应生成的三氧化二铝颗粒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弥散分布,浇注成铸锭再经冷加工,得到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
6.内氧化法:将一定比例的铜铝合金粉与氧化介质均匀混合后,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内氧化;或者通过严格控制体系氧势在保证基体不被氧化的前提下使铝元素氧化。然后将混合粉末烧结、冷热变形制成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
公知的制备方法虽然都获得了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但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粉末冶金法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机械合金化法制成的复合粉末在烧结的过程中会出现增强相三氧化二铝的偏聚和长大,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共沉淀法和复合电沉积法对环境有污染,且共沉淀法得到的材料性能较低,复合电沉积法颗粒在镀液中均匀悬浮不易控制;热还原生成法产生的气体在铜液中不易排出,会引起铜液飞溅,生产中有安全隐患,且得到材料的颗粒弥散不均匀;内氧化法虽然制备的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好,但在制备过程中,氧分压、氧化时间和氧化量难以控制,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公知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是化学反应与烧结一步完成,三氧化二铝颗粒在原位生成,界面新鲜,与基体铜的结合牢固;且增强相三氧化二铝颗粒的弥散与加工变形同时进行,很好的解决了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后续加工难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原料经配料并充分混合后,在钢模中压制成型,再通过烧结反应合成,生成需要的三氧化二铝颗粒及其分布,经复压复烧后,直接挤压(或者轧制)成为杆坯(或者带材),再将杆坯(或者带材)冷拉拔或轧制加工后成为所需丝材或进一步加工成触点材料。一、原料成分及所占百分比:
(1)主原料:
   铜铝合金粉:1.0-30.0%(重量百分比)、粒度为100~-300目,或者铝粉
              (Al):0.2-8.0%(重量百分比)、粒度为100~-300目;
氧化剂(如氧化铜粉(CuO)、氧化铁粉(Fe2O3)等氧化物):
              0.05-10.0%(重量百分比)、粒度为0~-300目;
铜粉(Cu):余量、粒度为100~-300目。
(2)添加元素:
  ①镧(La):不超过总重量的0.05%;
  ②铈(Ce):不超过总重量的0.02%。二、原料配方:
(1)主原料;
(2)主原料+添加元素①;
(3)主原料+添加元素②。三、技术条件:
(1)原料混料时间:2-35小时;
(2)压制成型压力:300-600MPa;
(3)烧结反应合成温度:100-1000℃分段保温反应;
(4)烧结反应合成气氛:真空(1~5×10-1Pa);
(5)烧结反应合成时间:4-25小时;
(6)复压复烧温度:300~800℃;
(7)复压复烧压力:400~700MPa;
(8)挤压压力:500-700MPa。
与公知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
1.烧结与反应合成一次完成,缩短了材料加工工序,降低了材料成本;
2.氧化铝增强相原位生成、与铜基体所形成的界面新鲜、结合牢固,且氧
  化铝颗粒大小可以通过工艺控制,以增强强化效果;
3.原料准备简单、工艺过程容易控制,材料性能优异。
(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按照0.53%Al(铝)(重量百分比)、2.34%CuO(氧化铜)、铜余量为原料,经过6小时混料后,在钢模中压制成型,压力为550MPa;成型后在真空条件下(2×10-1Pa),先以100℃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后,升温到850℃、保温5小时进行烧结反应合成;合成材料锭坯经过压力为500MPa、温度为500℃条件下进行复压复烧以提高材料的致密度,然后以500MPa的挤压力挤成线杆,最后冷拉拔成线(丝)材。或者,进一步加工成触点材料(如铆钉)。
实施例二
按照8.0%Cu-Al(铜铝合金粉)(重量百分比)、9.36%CuO(氧化铜)、0.04%La(镧)、铜余量为原料,经过2小时混料后,在钢模中压制成型,压力600MPa;成型后在真空条件下(1×10-1Pa)、先以120℃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后,升温到950℃、保温3小时进行烧结反应合成;合成锭坯经过压力为550MPa、温度为600℃条件下进行复压复烧以提高材料的致密度,然后以650MPa的挤压力挤成线杆(或者扎制成板带),最终拉拔成丝材(或者制成带材)。
实施例三
按照8.0%Cu-Al(铜铝合金粉)(重量百分比)、9.36%CuO(氧化铜)、0.04%Ce(铈)、铜余量为原料,经过2小时混料后,在钢模中压制成型,压力600MPa;成型后在真空条件下(1×10-1Pa),先以180℃温度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升温到1000℃、保温4小时进行烧结反应合成;合成锭坯经过压力为550MPa、温度为600℃条件下进行复压复烧以提高材料的致密度,然后以650MPa的挤压力挤成线杆(或者扎制成板带),最终拉拔成丝材(或者制成带材)。

Claims (4)

1.采用本发明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1)工艺流程:原料经配料并充分混合后,在钢模中压制成型,再通过烧结反应合成,生成需要的三氧化二铝颗粒及其分布,经复压复烧后,直接挤压(或者轧制)成为杆坯(或者带材),再将杆坯(或者带材)冷拉拔或轧制加工后成为所需丝材或进一步加工成触点材料,
(1)主原料:
铜铝合金粉:1.0-30.0%(重量百分比)、粒度为100~-300目,或者铝粉
            (Al):0.2-8.0%(重量百分比)、粒度为100~-300目;
氧化剂(如氧化铜粉(CuO)、氧化铁粉(Fe2O3)等氧化物):
            0.05-10.0%(重量百分比)、粒度为0~-300目;
铜粉(Cu):余量、粒度为100~-300目,
(2)添加元素:
     ①镧(La):不超过总重量的0.05%;
     ②铈(Ce):不超过总重量的0.02%,
2)原料配方:
  (1)主原料;
  (2)主原料+添加元素①;
  (3)主原料+添加元素②,
3)技术条件:
  (1)原料混料时间:2-35小时;
  (2)压制成型压力:300-600MPa;
  (3)烧结反应合成温度:100-1000℃分段保温反应;
  (4)烧结反应合成气氛:真空(1~5×10-1Pa);
  (5)烧结反应合成时间:4-25小时;
  (6)复压复烧温度:300~800℃;
(7)复压复烧压力:400~700MPa;
(8)挤压压力:500-70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0.53%Al(铝)(重量百分比)、2.34%CuO(氧化铜)、铜余量为原料,经过6小时混料后,在钢模中压制成型,压力为550MPa,成型后在真空条件下(2×10-1Pa),先以100℃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后,升温到850℃、保温5小时进行烧结反应合成;合成材料锭坯经过压力为500MPa、温度为500℃条件下进行复压复烧以提高材料的致密度,然后以500MPa的挤压力挤成线杆,最后冷拉拔成线(丝)材,或者,进一步加工成触点材料(如铆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8.0%Cu-Al(铜铝合金粉)(重量百分比)、9.36%CuO(氧化铜)、0.04%La(镧)、铜余量为原料,经过2小时混料后,在钢模中压制成型,压力600MPa,成型后在真空条件下(1×10-1Pa)、先以120℃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后,升温到950℃、保温3小时进行烧结反应合成,合成锭坯经过压力为550MPa、温度为600℃条件下进行复压复烧以提高材料的致密度,然后以650MPa的挤压力挤成线杆(或者扎制成板带),最终拉拔成丝材(或者制成带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8.0%Cu-Al(铜铝合金粉)(重量百分比)、9.36%CuO(氧化铜)、0.04%Ce(铈)、铜余量为原料,经过2小时混料后,在钢模中压制成型,压力600MPa,成型后在真空条件下(1×10-1Pa),先以180℃温度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升温到1000℃、保温4小时进行烧结反应合成,合成锭坯经过压力为550MPa、温度为600℃条件下进行复压复烧以提高材料的致密度,然后以650MPa的挤压力挤成线杆(或者扎制成板带),最终拉拔成丝材(或者制成带材)。
CNB021138168A 2002-05-30 2002-05-30 一种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140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138168A CN1141406C (zh) 2002-05-30 2002-05-30 一种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138168A CN1141406C (zh) 2002-05-30 2002-05-30 一种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2816A true CN1382816A (zh) 2002-12-04
CN1141406C CN1141406C (zh) 2004-03-10

Family

ID=4742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1381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1406C (zh) 2002-05-30 2002-05-30 一种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406C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4999C (zh) * 2005-10-07 2007-12-12 乐清市帕特尼触头有限公司 低压电器用清洁环保型铜基触头材料及其触点制备方法
CN100395360C (zh) * 2006-07-22 2008-06-18 淮阴工学院 一种利用化学沉淀法获得复合粉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0413993C (zh) * 2006-10-20 2008-08-27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Cu-La2O3/Al2O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80814A (zh) * 2010-07-02 2010-11-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耐磨导电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8957B (zh) * 2007-12-04 2011-07-27 河南科技大学 铜合金接触线的制备方法
CN101653792B (zh) * 2009-09-22 2011-08-31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钼及钼合金窄带的加工方法
CN102560172A (zh) * 2012-03-13 2012-07-1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的方法
CN106834792A (zh) * 2017-01-24 2017-06-13 付亚波 添加稀土镧的高强度、高导电率的弥散强化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6459A (zh) * 2018-04-16 2018-09-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铜/氧化铝原位复合蜂窝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82568A (zh) * 2018-08-29 2018-12-25 天津大学 一种原位合成纳米CuAl2/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536771A (zh) * 2018-11-23 2019-03-29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弥散强化无氧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12391552A (zh) * 2020-12-07 2021-02-23 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自生氧化铝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4999C (zh) * 2005-10-07 2007-12-12 乐清市帕特尼触头有限公司 低压电器用清洁环保型铜基触头材料及其触点制备方法
CN100395360C (zh) * 2006-07-22 2008-06-18 淮阴工学院 一种利用化学沉淀法获得复合粉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0413993C (zh) * 2006-10-20 2008-08-27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Cu-La2O3/Al2O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8957B (zh) * 2007-12-04 2011-07-27 河南科技大学 铜合金接触线的制备方法
CN101653792B (zh) * 2009-09-22 2011-08-31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钼及钼合金窄带的加工方法
CN101880814A (zh) * 2010-07-02 2010-11-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耐磨导电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0172A (zh) * 2012-03-13 2012-07-1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的方法
CN106834792A (zh) * 2017-01-24 2017-06-13 付亚波 添加稀土镧的高强度、高导电率的弥散强化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6459A (zh) * 2018-04-16 2018-09-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铜/氧化铝原位复合蜂窝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26459B (zh) * 2018-04-16 2019-12-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铜/氧化铝原位复合蜂窝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82568A (zh) * 2018-08-29 2018-12-25 天津大学 一种原位合成纳米CuAl2/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536771A (zh) * 2018-11-23 2019-03-29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弥散强化无氧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12391552A (zh) * 2020-12-07 2021-02-23 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自生氧化铝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06C (zh) 2004-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9101361A4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silver metal oxide made electric contact material
CN1141406C (zh) 一种制备铜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0257684B (zh) 一种FeCrCoMnNi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CN101613816A (zh) 原位生成多元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0639A (zh) 新型纳米相弥散强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生产工艺
Chen et al.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reactive-sinter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CN105522156A (zh) 一种粉末冶金高硅铝合金压缩机活塞的制造方法
Dubey et al. A review on role of processing parameter in determining properties of silicon carbid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nanocomposites
CN1408494A (zh) 挤压铸渗烧结工艺生产复合材料及设备
CN102808099B (zh) 一种Al2O3弥散强化Cu/Cr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58931B (zh) 粉末冶金稀土铁铝黄铜含油轴承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9778018B (zh) 铝碳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铝碳化硅材料
CN109454231B (zh) 一种铁铝铜合金微孔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50175A (zh) 一种利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制备Al-Zn-Mg-Cu系铝合金的方法
CN100519009C (zh) 一种定向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224725C (zh) 一种银氧化铜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283400C (zh) 一种含氮化铝复合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603030A (zh) 高熔点合金伪半固态触变成形方法
CN1641055A (zh) 浸渗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28891C (zh) 颗粒改性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CN1185067C (zh) 具有原位内生表面金属陶瓷层的铸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858131Y (zh) 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电流直加热动态烧结热压炉
CN117107096A (zh) 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903C (zh) 一种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反应热压制备方法
CN1141408C (zh) 一种银稀土氧化物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