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1735A - 透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1735A
CN1381735A CN02118007A CN02118007A CN1381735A CN 1381735 A CN1381735 A CN 1381735A CN 02118007 A CN02118007 A CN 02118007A CN 02118007 A CN02118007 A CN 02118007A CN 1381735 A CN1381735 A CN 1381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ens
light
emergent light
hyporeflex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18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5642C (zh
Inventor
大泽太
织田训平
大星隆则
林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1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1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56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56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2View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G02B27/022Viewing apparatus
    • G02B27/027View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magnify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一种透镜片及其制造方法,是按照透镜层形成工序(A)、剥离层形成工序(B)、反射层形成工序(C)、BS层形成工序(D)、出射光部露出工序(E)的顺序进行,制作在全反射部(12a)上有反射层(13),其上有BS层(14);在出射光部(12b)上没有反射层(13)以及BS层(14),而是有基体材料薄膜层(11)、透镜层(12)、反射层(13)、以及BS层(14)的双面凸透镜片(10)。进而实行由UV接合层(20)将双面凸透镜片(10)与前面板(30)相接合的前面板叠层工序(F),制作透镜片(40)。从而提供一种简单、廉价的,制造精细间距(fine pitch)、光的利用效率高、精度高的透镜片的方法。

Description

透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用于液晶或DLP(Digital Light Processor)等单光源投影电视(projection television)等透过型屏幕(screen)的透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或DLP的阵列(matrix)表示的单光源投影,与传统的CRT投影相比,在明亮度、紧凑性(compact)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产品化方面有很大的进展。由于这些单光源投影是通过像素来进行阵列显示的,所以有时就可能会在具有表示像素的透过型屏幕的双面凸透镜片(lenticular lens sheet)的透镜节距与投影图像的节距之间发生波纹干扰(moire)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波纹干扰问题,必须将双面凸透镜片的节距设置为0.2mm以下的微细节距(fine pitch)。
众所周知,作为减少外来光不良影响的手段,被称为黑色条纹(blackstripe)的光吸收层是十分有效的。
图10是表示现有的双面凸透镜片的截面的图。
图10(a)是表示未经微细节距化的现有的双面凸透镜片。
在将光吸收层BS1以现有的略椭圆的截面形状设置在双面凸透镜片101上的情况下,光吸收层BS1应形成折射光L1所不能通过的非集光部。
图10(b)是表示将现有的双面凸透镜片经微细节距化的情况。
将现有的双面凸透镜片101进行微细节距化(节距P1变为节距P2)的情况下,由于单元透镜的小型化,使焦点距离也缩短。所以,必须将由单元透镜到非集光部之间的距离缩短,将双面凸透镜片102的厚度减薄(由厚度t1变为厚度t2)。
但是,伴随着上述的微细节距化,双面凸透镜片的厚度减薄时,就会产生采用现有的挤出成形的方法难以进行高精度成形的困难。
而且,对于双面凸透镜片与光吸收层必须进行高精度的位置吻合,这就又可能产生制造成本的提高,与生产性低下等问题。
因此,在特平开10-111537中提出了不需要位置吻合,作为微细节距的双面凸透镜片,在椭圆形状的双面凸透镜片的透镜部设置外光的光吸收层的屏的方案。这种屏不需要在非集光部设置光吸收层,因此,不需要位置吻合,具有可比较容易地制造微细节距的双面凸透镜片的优点。
然而,由于在光的透过部分设置了光吸收层,就使得光的利用效率下降。
另一方面,在特平开2-22932号公报中提出了单元透镜的截面形状不是集光的椭圆形,在入射光的透过部分与全反射部分及全反射部分上具有形成光吸收层的凸凹形状的双面凸透镜片的制造方法。
作为这种的屏幕制造方法,是使用黑色的墨水(ink),采用喷涂(spray)或用橡皮滚子碾滚(squeegee)的方法在凹部的反射层的外侧形成光吸收层。但是,采用这样的手段时,容易产生涂敷与干燥等的深浅不均,因此会产生难以制造无外观缺陷的显示屏幕的问题。
而且,由于反射层与吸收层的形成手段不同,还可能会带来制造装置成本与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细节距、光的利用效率高、精度高的透镜片,以及可简单、廉价的制造该透镜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以以下的解决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这里,为了容易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赋予了相应的符号,但并不限于此。即,在本发明1的发明中,透镜片(10、40)设置有:在入射光线的一部分被全反射部(12a)全反射后,在由出射光部(12b)出射光的单元透镜的出射光一侧的一维或二维方向上配置的多层透镜层(12),和是对入射光一侧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出射光一侧的光线减弱的层的反射减弱层(13、14),该反射减弱层是以能够用真空成膜法成膜的材质,在所述全反射部上设置的。
本发明2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1所述的透镜片(10、4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镜层(12)的入射光一侧设置有基体材料薄膜层(11)。
本发明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片(10、40)中,所述反射减弱层是设置在所述全反射部(12a)上,具有对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射层(13),和对由于所述反射层而在出射光一侧出射的光线进行吸收和/或散射,从而使光达到减弱的光减弱层(14,14-2)。
本发明4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3所述的透镜片(10、4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减弱层(14)是由金属氧化膜所构成。
本发明5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4所述的透镜片(10、40),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光减弱层(14)的金属氧化膜的基础的金属,与形成所述反射层(13)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种金属。
本发明6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3所述的透镜片(10、4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减弱层(14-2)是由碳(carbon)所形成。
本发明7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3~6中任一发明所述的透镜片(10、40),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反射层(13)的金属的反射率,在可见光范围内为85%,其分光反射率则略微降低(flat)。
本发明8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1~7中任一发明所述的透镜片(10、40),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镜的截面形状略为梯形,该梯形的斜边作为所述全反射部(12a),相当于上底的部分则作为所述出射光部(12b)。
本发明9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1~8中任一发明所述的透镜片(4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射光部的出射光一侧,设置有能够使光透过的增强板(30)。
本发明10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9所述的透镜片(40),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板中包含有能够使光发生扩散的扩散材料。
本发明11的发明,是制造根据本发明1~10中任一发明所述的透镜片(10、4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所述透镜层(12)形状的透镜层形成工序(A)、在以所述透镜层形成工序所形成的所述透镜层的整个面上以真空成膜法形成所述反射减弱层(13、14)的反射减弱层形成工序(C、D)、以及将由所述反射减弱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出射光部上形成的反射减弱层去除,使所述出射光部(12b)露出的出射光部露出工序(E)。
本发明12的发明,是制造根据本发明4或5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所述透镜层(12)形状的透镜层形成工序(A)、由真空成膜法形成所述反射层(13)的反射层形成工序(C)、在与反射层形成工序同样的工序中导入氧气,在由所述反射层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反射层上,以金属氧化膜的形式形成所述光减弱层(14)的光减弱层形成工序(D)、以及将由所述反射减弱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出射光部上形成的反射减弱层去除,使所述出射光部露出的出射光部露出工序(E)。
本发明13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11或12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层形成工序(A)是对作为所述基体材料薄膜层(11)的基体材料薄膜(54)上形成所述透镜层形状的工序,具有对于与所述透镜层形状所对应的成形模具(51),通过电离放射线硬化树脂(53)将所述基体材料薄膜压接的压接工序、对所述压接的基体材料薄膜施以电离放射线照射,使所述电离放射线硬化树脂硬化的硬化工序、以及将所述基体材料薄膜从所述成形模具分离,将由所述硬化工序而硬化的所述电离放射线硬化树脂从所述成形模具分离的脱模工序。
本发明14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11~13中任一发明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光部露出工序(E),具有:在设置于所述出射光部(12b)的所述反射减弱层(13、14)上贴附薄膜(76)的薄膜贴附工序、和将所述贴附薄膜剥离,将所述贴附薄膜一侧的所述反射减弱层从所述出射光部移动去除的剥离工序。
本发明15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14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减弱层形成工序(C、D)之前,设置有在所述出射光部上形成剥离层(15)的剥离层形成工序(B)。
本发明16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15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剥离层形成工序(B)所形成的剥离层(15)中含有蜡(wax)。
本发明17的发明,是根据本发明11~16中任一发明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工序(A~E)中对于作为切出多个透镜片基础的透镜片卷,可以从其一侧的端部进行连续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透镜片40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双面凸透镜片10的截面放大图。
图3是表示透镜片4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各工序中透镜片的截面放大图。
图5是表示透镜层形成工序与剥离层形成工序的图。
图6是表示反射层形成工序的图。
图7是表示BS形成工序的图。
图8是表示出射光部露出工序的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BS形成工序的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双面凸透镜片截面图。符号说明:
10—双面凸透镜片,11—基体材料薄膜层,12—透镜层,13—反射层,14、14-2—BS(Black stripe:黑色条纹)层,20—UV接合层,30—前面板,40—透镜片,51—成形轧辊,52—分配器(dispenser),53—丙烯(acryle)基紫外线硬化树脂,54—聚酯(polyester)薄膜(film),55—包胶夹辊(nip roll),56—紫外线灯(lamp),57—热复制带(ribbon),58—热轧辊,59—包胶夹辊,61—卷取机,62—透镜用卷取机,63—形成剥离层15的透镜形状成形品,64—给纸机,65—铝,66、66-2—蒸镀源,67—真空泵,68—卷取机的腔体(chamber)部,69—蒸镀腔体(chamber)部,70—电子枪,71—卷取机,72—形成反射层13的透镜形状成形品,73—氧气供给喷嘴(nozzle),74—形成BS层14的透镜形状成形品,74-2—形成BS层14-2的透镜形状成形品,75—给纸机,76—聚酯(polyester)薄膜(film),78—加压轧辊,79—包胶夹辊(nip roll),81—粘结薄膜卷取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透镜片40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透镜片40是用于液晶或DLP等单光源投影电视(projection television)等透过型屏幕(screen)的透镜片。叠层有双面凸透镜片10、UV接合层20、前面板30。
图2是双面凸透镜片10的截面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双面凸透镜片10,设置有基体材料薄膜层11、透镜层12、反射层13、以及黑色条纹(Black stripe,以下称BS)层14。
基体材料薄膜层11是厚度为188μm的聚脂薄膜(polyester film),在与入射光面11a相反的一侧设置有透镜层12。
透镜层12是在入射光线的一部分被全反射部12a全部反射之后,能够由出射光部12b射出光的,多个略呈梯形的单元透镜排列配置的透镜层,单元透镜的节距为96μm。
反射层13是在全反射部12a上设置的金属薄膜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厚度为0.5μm的铝膜。
BS层14比反射层13更位于出射光一侧,是能够对出射光一侧发出的光线进行吸收及散射,从而进行减弱的光减弱层。具体地讲,是厚度为0.5μm的氧化铝。
UV接合层20是将双面凸透镜片10与前面板30进行接合的层,是紫外线硬化型的粘结剂。
前面板30是由丙烯(acryl)树脂、丙烯-苯乙烯共聚合树脂、苯乙烯(styrene)树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等所示构成的略透明的板,厚度为2~3mm。
如上所述,由于透镜片10的厚度很薄,面积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70英尺),作为单体,不能保持弯曲等形状。所以,将前面板30与透镜片10进行接合,起到增强板的作用。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透镜片40的制造方法加以说明。
图3是表示透镜片4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各工序中透镜片的截面放大图。
透镜片40的制造方法包括,A:透镜层形成工序,B:剥离层形成工序,C:反射层形成工序,D:BS层形成工序(光衰减层形成工序),E:出射光部露出工序,F:前面板叠层工序。依次进行上述工序,制造透镜片40。
图5是表示透镜层形成工序与剥离层形成工序的图。
(A:透镜层形成工序)
首先,在基体材料薄膜层11上形成透镜层12。该透镜层形成工序是按照顺序进行以下所示顺序的压接工序、硬化工序、与脱模工序来形成透镜层12的。
压接工序是将电离放射线硬化型树脂涂敷于成形模与基体材料薄膜之间,通过包胶夹辊(nip roll),由电离放射线硬化型树脂来实现成形模与基体材料薄膜对于成形模的接合。
具体说来,以与具有出射光部与全反射部的透镜形状相反的形状(出射光部宽度为50μm,全反射部的高度为150μm,节距为96μm),实施于成形模具,由成形轧辊51(轧辊宽度为1700mm)和分配器(dispenser)52,涂敷作为电离放射线硬化型树脂的丙烯(acryl)基的紫外线硬化型树脂53。其后,对于通过其它途径供给的作为基体材料薄膜的聚酯薄膜54(厚度为188μm,宽度为1600mm),由包胶夹辊55通过丙烯(acryl)基紫外线硬化树脂53,将聚酯薄膜54压接到成形轧辊51上〔参照图4(a)〕。
硬化工序是对由压接工序接合在成形模上的基体材料薄膜施以电离放射线照射,从而使电离放射线硬化型树脂硬化的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紫外线灯56施以1500J/cm2 的照射,使丙烯基紫外线硬化树脂53被硬化。
脱模工序是将基体材料薄膜从成形模具剥离,将由硬化工序硬化的电离放射线硬化型树脂脱离成形模具的工序。
实行该工序,可以在基体材料薄膜层11上形成透镜层12。
(B:剥离层形成工序)
接着,在后面要进行的出射光部露出工序中,为了能够由粘结薄膜将反射层13和BS层14从出射光部12b容易地去除,在形成反射层13之前,对出射光部12b实施形成剥离层15的剥离层形成工序。
作为剥离层15,可以采用凹版印刷(gravure)等各种涂层的方法,由与形成反射层13的金属粘合性不好的各种溶剂系列的墨水(ink)来形成。但是如果采用溶剂系列的墨水,则难以单独对出射光部12b进行涂层,而如果对全反射部12a也实施了涂层,则在后续的出射光部露出的工序中,就有可能将全反射部12a上形成的反射层13和BS层14一起去除,但这是所不希望的。
所以,为了使剥离层15能够有选择地仅在出射光部12b上形成,希望能够使用以含有蜡的剥离剂所涂敷的热复制带。可以将固体形式的热复制带以热压的方式接合于出射光部12b,再通过固体部分的熔融与向出射光部12b的移动,从而形成剥离层。
作为固体形式的材料,希望能够是复制时复制性好,与金属接合性差的,以蜡为主的物质,蜡的熔点(DSC法)希望在50~120℃之间。例如,可以是石蜡(paraffin wax)、微晶蜡(micro crystal wax)、巴西棕榈蜡(camauba wax),合成蜡等,当然,并不限于这些。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聚酯(polyester)树脂、橡胶系列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剥离层15中蜡的含量,可以在50%以上,进而希望在70%以上。剥离层15的厚度,希望在0.01~10μm之间,进一步希望在0.1~5μm之间。在热复制带的剥离层的反面,可以设置考虑耐热性与滑动性的耐热层。
用于热复制带的基体材料,希望能够是聚乙烯对苯二酸盐薄膜(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m),厚度可以在2~100μm之间的范围内任意选择。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采用在厚度为12μm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薄膜上有熔点为82℃、厚度为1μm的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所形成的热复制带57(宽度为1500mm),供给到加热至100℃的热轧辊58与包胶夹辊59之间加工,在凸形状前端部的出射光部12b上以热复制巴西棕榈蜡,作为剥离层15。然后,用卷取机61将热复制带的基体材料巴西棕榈蜡剥离,最后用透镜用卷取机61进行卷取,就可以得到形成剥离层15的透镜形状成形品63。
(C:反射层形成工序)
该工序是采用真空成膜法,是对经过剥离层形成工序而得到的透镜形状成形品63的透镜形状的全面上,形成反射性高的金属反射层13的工序。
这里,作为形成反射层13的金属,只要是反射性高的金属即可,可以使用银、铝等。考虑到光的效率,希望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率在85%以上,为了使反射的光线中没有颜色,希望分光反射率比较平稳(flat)。
图6是表示反射层形成工序的图。
分别将透镜形状成形品63置于给纸机64,将铝65置于蒸镀源66,由真空泵67,使卷取机的腔体(chamber)部68内达到1×10-3torr,使蒸镀腔体(chamber)部69内达到1×10-5torr的真空度,随后,由电子枪70所产生的电子束使铝65气化,供给到透镜形状成形品63的透镜面上形成厚度为0.5μm,宽度为1500mm的铝的反射层13。最后,由卷取机71卷取,得到形成反射层13的透镜形状成形品72。
(D:BS层形成工序)
该工序是采用真空成膜法,是在反射层形成工序之后,在透镜形状部分的全面上,由黑色材料形成BS层14的工序。
作为形成BS层14的材料,黑色的、可以进行真空成膜的材料即可。特别希望能够是光吸收率优异的碳素材料(carbon)。而且,还希望在反射层13形成之后,在同样的工序中导入氧气,以形成反射层13的金属的氧化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成本。
图7是表示BS层形成工序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层形成工序结束后,在保持相同真空度的状态下,将卷取的透镜形状成形品72朝着与成形方向时相反的方向卷回,向给纸机64移动之后,在由电子束使铝65气化的同时,由氧气供给喷嘴(nozzle)73以50cc/min的速度导入氧气,由氧化铝形成厚度为0.5μm的BS层14。随后,由卷取机71的卷取,得到在反射层13上由氧化铝形成BS层14的透镜形状成形品74。
而且,采用真空成膜法形成的反射层13与BS层14,也可以采用蒸镀法以外的各种真空成膜法,例如,溅射(sputter)法、离子镀(ion plat)法等。可以选择其中的任意一种,但希望是生产性高、能够连续加工的方法。
(E:出射光部露出工序)
该工序是将在出射光部12b上形成的反射层13与BS层14进行剥离的工序。包括将在出射光部12b上覆盖反射层13与BS层14的粘结薄膜连续叠层(laminate)粘结的薄膜粘贴工序、以及通过粘结薄膜的剥离,使反射层13与BS层14向粘结薄膜一侧移动,从而从出射光部12b剥离的工序。
图8是表示出射光部露出工序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粘结薄膜粘贴工序中,将实施了所述蒸镀加工法的透镜形状成形品74放置并供给到给纸机75,将具有厚度为50μm的聚脂(acryl)粘贴层的、厚度为50μm的聚酯薄膜76供给到加压轧辊78与包胶夹辊(nip roll)79之间进行压挤,在出射光部12b上连续进行对反射层13与BS层14的覆盖叠层。
随后,由于由粘结薄膜卷取机81实施剥离,使反射层13与BS层14向粘贴薄膜一侧移动,并从出射光部12b去除(剥离工序)。
该工序中所使用的制造装置,可以利用在剥离层形成工序中所使用的装置。
由以上的工序,可以得到将透过透镜入射光的出射光部12b以及反射层13的入射光全部反射的全反射部12a,与在全反射部12a上形成BS层14的双面凸透镜片10。
由于这些工序全部是连续形态的加工,所以生产性高。同时,由于反射层13与BS层14可以在同一个真空薄膜形成设备中完成,所以可使生产性进一步提高,以及降低设备成本。而且,由于BS层14是由蒸镀等真空成膜的方式所形成,涂层的厚度容易控制。采用不同的涂层方法,还可以防止可看得见的涂敷与干燥的深浅不均等外观缺陷的发生。
(F:前面板叠层工序)
将通过UV接合层20由上述工序所得到的双面凸透镜片10与前面板30相粘结,再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完成如图1所示形式的透镜片40。
通过最终的片(patch)切断工序,将完成的透镜片40切为70英寸的尺寸,成为双面凸透镜屏(lenticular lens screen)的形式。
将该屏安装于透过型投影电视,进行外观评价的结果表明,可以得到均匀、无外观深浅不均、且对比度(contrast)优异的图像。
依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简单、廉价地制造微细节距、高精度的透镜片。特别是,BS层14与反射层13是同一金属的氧化物所形成,所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成本都是有利的。
(第二实施方式)
作为第二实施方式,制造其BS层14是由碳所形成的透镜片。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BS层14是由碳所形成这一点之外,其余的方式与制造方法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省略了其共通的部分。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BS层形成工序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层形成工序结束后,在保持相同真空度的状态下,将卷取的透镜形状成形品72朝着与成形时相反的方向卷回,向给纸机64移动。之后,将设置有碳90的另一个蒸发源66-2向蒸发源66的方向移动,以取代在反射层形成工序中使用的设置有铝65的蒸发源66。该蒸发源66-2中所设置的铝65被电子束所气化,在透镜形状成形品72的透镜面上形成厚度为0.5μm的碳的BS层14-2。随后,通过卷取机71的卷取,得到在反射层13上形成碳的BS层14-2的透镜形状成形品74-2。
实行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其它工序,就可以制造屏(screen)。
将该屏安装于透过型投影电视,进行外观评价的结果表明,可以得到均匀、无外观深浅不均、且对比度比第一实施方式更为优异的图像。
依据本实施方式,由于BS层14是由碳所形成,所以能够使图像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由多种变更,这些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例如,可以在前面板30中加入扩散材料,使扩散效果提高。
而且,还可以设置一个具有反射层13与BS层14的效果的反射减弱层,以取代反射层13与BS层14。
进而,在出射光部露出工序中出射光部12b的反射层与BS层的去除,可以不采用粘结薄膜,而是采用各种研磨法或碱(alkali)溶液来进行。
发明的效果
由以上的详细说明可知,依据本发明,由于在基体材料薄膜上设置了透镜层,所以能够制造精细间距(fine pitch)、光的利用效率高、精度高的透镜片。
而且,由于作为生成光减弱层的金属氧化物膜的金属,与反射层所使用的金属是同一种物质,所以能够使制造工序简化,同时,由该光减弱层可以得到对比度优异的图像。
进而,由于透镜片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具有压接工序、硬化工序、脱模工序的透镜层形成工序,剥离层形成工序,反射层形成工序,具有光减弱层形成工序的反射光减弱层形成工序,具有粘结薄膜粘贴工序和剥离工序的出射光部露出工序,以及前面板叠层工序。因此,能够全部以连续的方式进行加工,所以可提高生产性。进而,由于反射层与光减弱层可以在同一设备中进行加工,所以可使生产性进一步提高并使成本下降。而且,由于光减弱层可以由蒸镀等真空成膜法来形成,所以对层的厚度容易控制。从而得到不容易发生在用以往的方法中所容易发生的涂敷与干燥的深浅不均等外观缺陷的屏。

Claims (17)

1.一种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入射光线的一部分被全反射部全反射后,在由出射光部出射光的单元透镜的出射光一侧的一维或二维方向上配置有多层透镜层,和
对入射光一侧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出射光一侧的光线减弱的反射减弱层,该反射减弱层是以能够用真空成膜法成膜的材质,在所述全反射部上设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镜层的入射光一侧设置有基体材料的薄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减弱层是设置在所述全反射部上,具有对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射层,和
对由于所述反射层而在出射光一侧出射的光线进行吸收和/或散射,从而使光达到减弱的光减弱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减弱层由金属氧化膜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光减弱层的金属氧化膜的基础的金属,与形成所述反射层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种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减弱层是由碳所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反射层的金属的反射率,在可见光范围内为85%,其分光反射率则略平(fla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透镜的截面形状略为梯形,
该梯形的斜边作为所述全反射部,相当于上底的部分则作为所述出射光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出射光部的出射光一侧,设置有能够使光透过的增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板包含有能够使光发生扩散的扩散材料。
11.一种透镜片的制造方法,是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形成所述透镜层形状的透镜层形成工序、
在以所述透镜层形成工序所形成的所述透镜层的整个面上以真空成膜法形成所述反射减弱层的反射减弱层形成工序、
将由所述反射减弱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出射光部上形成的所述反射减弱层去除,使所述出射光部露出的出射光部露出工序。
12.一种透镜片的制造方法,是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所述透镜层形状的透镜层形成工序、
用真空成膜法形成所述反射层的反射层形成工序、
在与反射层形成工序同样的工序中导入氧气,在由所述反射层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反射层上,以金属氧化膜的形式形成所述光减弱层的光减弱层形成工序、
将由所述反射减弱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出射光部上形成的所述反射减弱层去除,使所述出射光部露出的出射光部露出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层形成工序是对作为所述基体材料薄膜层的基体材料薄膜上形成所述透镜层形状的工序,
具有:对与所述透镜层形状所对应的成形模具,通过电离放射线硬化树脂将所述基体材料薄膜压接的压接工序、
对所述压接的基体材料薄膜施以电离放射线照射,使所述电离放射线硬化树脂硬化的硬化工序、
将所述基体材料薄膜从所述成形模具分离,将由所述硬化工序而硬化的所述电离放射线硬化树脂从所述成形模具分离的脱模工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射光部露出工序,具有:
在设置于所述出射光部的所述反射减弱层上贴附薄膜的薄膜贴附工序、和
将所述贴附薄膜剥离,将所述贴附薄膜一侧的所述反射减弱层从所述出射光部移动去除的剥离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反射减弱层形成工序之前,设置有在所述出射光部上形成剥离层的剥离层形成工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剥离层形成工序所形成的剥离层中含有蜡。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工序中对于作为切出多个透镜片基础的透镜片卷,可以从其一侧的端部进行连续的处理。
CNB021180075A 2001-04-18 2002-04-18 透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56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19411 2001-04-18
JP2001119411A JP2002311211A (ja) 2001-04-18 2001-04-18 レンズ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1735A true CN1381735A (zh) 2002-11-27
CN1245642C CN1245642C (zh) 2006-03-15

Family

ID=18969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1800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5642C (zh) 2001-04-18 2002-04-18 透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650481B2 (zh)
JP (1) JP2002311211A (zh)
CN (1) CN1245642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755B (zh) * 2005-02-24 2010-09-2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扩散部件、透射式屏幕、背投式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形成吸光部的树脂组合物
CN104350419A (zh) * 2012-06-08 2015-02-11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包含可变光漫射系统的反射投影屏
CN109856852A (zh) * 2019-04-02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6249B2 (ja) 2003-07-01 2009-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背面投写スクリーン用拡散構造板及び背面投写スクリーン
JP4487567B2 (ja) 2004-01-05 2010-06-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背面投射スクリーン
JP2006106393A (ja) * 2004-10-06 2006-04-2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光拡散シート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スクリーン
JP5050407B2 (ja) 2006-05-18 2012-10-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前面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7733568B2 (en) * 2008-01-28 2010-06-0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Retroreflective optical collimation layer and display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1066057A (ja) * 2009-09-15 2011-03-31 Kitagawa Ind Co Ltd 熱拡散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
WO2011081041A1 (en) 2009-12-28 2011-07-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8830424B2 (en) * 2010-02-19 2014-09-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light-condensing means
US9000438B2 (en) 2010-02-26 2015-04-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289381B2 (en) * 2015-12-07 2019-05-1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response to detected social cues
JP7089958B2 (ja) * 2018-06-21 2022-06-23 株式会社アスカネット 立体像結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立体像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4608A (ja) * 1997-08-26 1999-03-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
JPH11305011A (ja) * 1998-04-22 1999-11-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レンズフィルム及び面光源装置
AU5497500A (en) * 1999-07-02 2001-01-22 Thomson Licensing S.A. Lenticular lens sheet for projection screen
JP2003121609A (ja) * 2001-10-11 2003-04-23 Hitachi Ltd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755B (zh) * 2005-02-24 2010-09-2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扩散部件、透射式屏幕、背投式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形成吸光部的树脂组合物
CN104350419A (zh) * 2012-06-08 2015-02-11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包含可变光漫射系统的反射投影屏
US10908490B2 (en) 2012-06-08 2021-02-02 Cardinal Ig Company Reflective projection screen comprising a variable light scattering system
CN109856852A (zh) * 2019-04-02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650481B2 (en) 2003-11-18
JP2002311211A (ja) 2002-10-23
US20030002159A1 (en) 2003-01-02
CN1245642C (zh) 200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5642C (zh) 透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203367C (zh) 穿透型屏幕的制造方法及穿透型屏幕
CN1258105C (zh) 微透镜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862290A (zh) 微透镜及其微透镜的制造方法、光学片、漫射片
TWI293128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sheet,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uni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73817C (zh) 树脂等倍正像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CN1366620A (zh) 有印刷层的回复反射板
CN1211696C (zh) 反射板,反射型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光反射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877370A (zh) 光学片、背光灯组件、电光学装置及电子机器以及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CN1191491C (zh) 反射板和反射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668436A (zh) 软模具以及使用该软模具制造微结构的方法
CN1795403A (zh) 光学膜及使用了它的面光源装置
CN1823430A (zh) 发光元件
CN1677135A (zh) 衍射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223896C (zh) 双凸透镜片
CN1827399A (zh) 装饰图形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76754A (zh) 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板的制造装置
CN1841799A (zh) 发光元件、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231032A (zh) 带嵌入逆向反射元件且能记忆形状的粘合剂层的逆向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540367A (zh) 菲涅耳透镜片、其制造方法及成形模具和其透射型屏幕
CN1756643A (zh) 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和光学片以及双凸透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885067A (zh) 光学片制造方法、光学片、面状照明装置、电光学装置
CN1260582C (zh) 菲涅尔透镜片
CN1680854A (zh) 采用计算机合成全息图的光学元件、导光板、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214277C (zh) 反射型显示装置、信息设备以及液晶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