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2678A - 提高视频图像锐度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视频图像锐度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2678A
CN1372678A CN01801172A CN01801172A CN1372678A CN 1372678 A CN1372678 A CN 1372678A CN 01801172 A CN01801172 A CN 01801172A CN 01801172 A CN01801172 A CN 01801172A CN 1372678 A CN1372678 A CN 1372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edge
sub
circuit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1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何
J·G·杨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372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2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 H04N5/20Circuitry for controlling amplitude response
    • H04N5/205Circuitry for controlling amplitude response for correcting amplitude versus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 H04N5/208Circuitry for controlling amplitude response for correcting amplitude versus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for compensating for attenuation of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e.g. crispening, aperture distortion corr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3Deblurring; Sharpe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16Video; Image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172Image enhancement details
    • G06T2207/20192Edge enhancement; Edge preserv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Picture Signal Circuit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对视频图像中的边沿进行锐化的装置。该装置包括:1)第一电路,它能够确定与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和与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二像素的第二亮度值,其中第一和第二像素为相邻像素;2)第二电路,它能够确定第一和第二像素之间的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其中第一子像素大约在第一边沿的中心;3)第三电路,它能够增加在第一边沿中心的第一边上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4)第四电路,它能够减少在第一边沿中心的与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上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

Description

提高视频图像锐度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视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边沿变化陡峭来提高视频图像锐度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背景
电视工业正进行着一场从现行的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到高清晰度电视(HDTV)转换的重大变革。这种改变很大因素是由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要求截止到2006年,所有在美国的广播公司的所有节目内容必须采用HDTV信号,必须停止使用SDTV信号。因此,高清晰度电视在市场上也慢慢多起来,而HDTV转换系统则可将HDTV信号转换为能够在标准清晰度电视上显示的SDTV图像。
这种向HDTV转变背后的另外几个驱动力是获得更大和更清晰的图像、某些系统中画面长宽比的改变(类似于电影格式)以及传输到观众过程中对数字信噪比敏感度的减少。随着屏幕变大,电视观众希望分辨率也能随之提高。但是在将来的这几年里,在广播设备向新的HDTV标准(ATSC)转变期间,HDTV设备都还必须能接收和显示目前SDTV标准(如PAL,NTSC,SECAM)下的电视信号。在过渡阶段,最好的办法是HDTV设备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显示SDTV信号,在主观上造成高清晰度电视图像的印象。另外,广播方面需要的则是以目前标准清晰度(SD)的素材实现向高清晰度(HD)格式转变的技术。
遗憾的是,电视接收机端的视频信号的分辨率受限于原视频信号(如PAL,NTSC,SECAM)的质量或传输信道的带宽。因此,为了提高SDTV信号的分辨率以获得更高感性质量,对接收机上的视频信号解调后再实行后处理变得愈来愈重要。
用来提高视频图像分辨率的后处理技术包括扩展原信号带宽,使之与HD信号格式相匹配。一种方法是锐化视频图像中诸如人、植物、建筑、家具等的对象的边沿或边界。为了锐化边沿,已经研究出许多边沿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分类为四种主要类别:梯度算子,罗盘算子(compass operators),拉普拉斯算子和随机梯度算子。拉普拉斯算子对边沿的定位最为精确,但因其对噪声非常敏感,有时会检测到太多的伪边沿。
另外,视频图像中诸如背景对象的一些对象被刻意模糊。还有诸如人的面部的其它对象具有平滑的过渡。这些对象的边沿被称为软边沿或平滑边沿。为了保持这些对象与原图像一样自然,重要的是边沿增强技术能够适应局部边沿特性。
亮度过渡改善(LTI)是一种通过使边沿过渡变得陡峭来锐化视频图像的传统技术,由此增加了原信号带宽。有以下两种通常的方法使边沿陡峭。一种技术是增加边沿高边的像素值并且减少该边沿其它边的像素值,使平缓的转变更加陡峭。另一种技术是利用距边沿较远处的像素值代替边沿近旁的像素值。在使边沿陡峭过程中,LTI算法在边沿周围产生另外的高频成分。
但是,目前的算法有两个主要缺陷。首先,由于离散时间抽样,边沿中心不一定正好落在像素格中。如果边沿具体位置的不确定度变得太大,增强后会看到图像抖动。其次,对软边沿的过增强可能导致“不自然”的图像。
因此技术中需要改进视频图像分辨率的系统和方法。具体来说,需要用于锐化视频图像中的边沿而不引入其它非自然信号的改进系统和方法。说的更具体一些,改进的系统应该能够在子像素级确定边沿中心的位置,并能够适应局部边沿特点。
发明概述
针对上面所讨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锐化视频图像中的边沿的装置。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1)第一电路,它能够确定与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和与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二像素的第二亮度值,其中第一和第二像素为相邻像素;2)第二电路,它能够确定在第一和第二像素之间的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其中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大约在第一边沿的中心;3)第三电路,它能够增加第一边沿中心的第一边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4)第四电路,能够减少第一边沿中心的与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电路通过计算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的第一亮度二阶导数来确定第一子像素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电路通过计算第一和第二像素间的多个子像素位置的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来确定第一子像素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二电路通过使用所述第一二阶导数的线性内插来计算多个子像素位置的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第二电路通过确定子像素位置中被选定的一个子像素位置来确定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其中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中的相应的一个具有最小值。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电路通过使用第一亮度二阶导数的多项式内插来计算多个子像素位置的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装置还包括增益控制电路,该增益控制电路能够按照第一边沿附近另外的边沿的频率,来调整与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亮度值。
上述内容非常粗略的概括了本发明的特点和技术优点,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下面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这些特点和优点形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主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他们可以很容易地使用所公开的概念和特定的实施例作为修改或设计其它结构的基础,用于实现与本发明相同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将知道,广义形式下,这样的等效结构没有脱离本发明在精神和范围。
在开始详细描述之前,有必要给出贯穿该专利文件的某些词和短语的定义。术语“包括”和“包含”及其派生词,表示无限制的包含;术语“或”是包含的,表示和/或;短语“与...相关的”和“与之相关的”  及其派生词,可能表示包括,被包括于,与...互相联系,包含,包含于,连接到或与...连接,耦合到或与...耦合,可与...通信,与...合作,交织,并列,接近于,结合到或与...结合,具有,具有...特性等;并且术语“控制器”表示至少控制一种操作的任何装置、系统或其部件,这样的装置可以用硬件、固件或软件中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结合来实现。应该指出,任何特定的控制器可以为集中式或分布式,而不管是本地还是远程。某些词和短语的定义出现在本专利文献的全文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如果不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也是在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定义适用于之前或之后使用的这样定义的词或短语。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的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对象,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原理的包含了用于提高视频图形锐度的装置的电视接收机的方框图;
图2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亮度过渡改善(LTI)算法的原理;
图3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由示例性后处理电路执行的子像素级边沿中心检测操作;
图4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由示例性后处理电路执行的LTI操作;
图5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后处理电路的所选部分的方框图;
图6是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5所示示例性增益控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后处理电路的所选部分的操作的流程图。
发明的详细描述
下面讨论的图1至5,以及本专利文献中用以描述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作为示例,不应该以任何方式被解释为是对此发明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利用任何经过适当安排的视频处理系统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电视接收机、电视广播系统、包含高级视频处理电路和相关视频处理软件的个人计算机(PC)等。在以下的描述中,按照本发明的视频图像锐化装置仅为说明目的而在电视接收机中实现。
图1是电视机100的方框图,它包含用于按照本发明原理提高视频图像锐度的装置。电视接收机100由天线105、电视接收机110和显示器115组成。天线105接收入射射频(RF)电视信号,该RF电视信号由电视接收机110进行处理。例如,显示器115可以是阴极射线管、平板显示器或其它任何类型的显示视频图像的设备。
电视接收机110包括调谐器120、中频(IF)处理器125、任选的MPEG解码器130和后处理电路140。MPEG解码器130(用虚线表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是任选的,因为电视接收机110可以是不包括MPEG解码器的模拟电视接收机。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后处理电路140直接使用IF处理器125的输出信号。调谐器120对输入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便生成中频(IF)信号。IF处理器125对调谐器120的IF输出信号进一步进行下变频,以便产生例如传送流的基带信号。MPEG解码器130包括分用器电路,该分用器电路可从传送流中提取至少一个基本流,诸如MPEG编码数据流。MPEG解码器130接着对MPEG编码数据流进行转换并生成能够被显示器显示的标准视频信号。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MPEG解码器130生成的视频信号的质量,MPEG解码器130的输出被传送到后处理电路140作另外的处理。然后,从后处理电路140输出的改进视频信号被传送到显示器115。
后处理电路140能够完成几种不同类型的视频信号处理。后处理电路140执行的示例性视频信号处理功能可以包括:噪声降低算法、色彩校正、换算、扫描速率转换、自适应特性增强和其它基于自适应目的的算法。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后处理电路140还包括图像锐化电路,它能够执行按照本发明原理的噪声级自适应锐度增强。
上面提到本发明可以在任何经过适当安排的视频处理系统中实现,包括包含高级视频处理电路和相关视频处理软件的个人计算机。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可作为储存在PC的硬盘驱动器或诸如CD-ROM盘、DVD盘、3.5寸软盘等的可移动存储介质145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数据来实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可移动的储存介质145可以插入连接到或嵌入在电视接收机100的盘驱动器中。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后处理电路140能够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下载并储存在诸如随机存储器(RAM)的内部存储器中。
后处理电路140通过执行按照本发明原理的亮度过渡改善(LTI)算法来增强边沿转换(或使边沿转换陡峭)。如上所述,使用两种基本技术来使视频图像的边沿陡峭:1)增加或减少边沿中心每一边的像素值;以及2)利用距边沿中心较远处的像素代替边沿近旁的像素。图2说明LTI算法原理。图2绘出用虚线表示的原像素强度曲线205和用实线表示的增强(或陡峭)像素强度曲线210。边沿中心由用垂直虚线表示的中心线215表示。
图2用上下方向的箭头表示用于使视频图像边沿陡峭的第一技术,即增加或减少边沿中心每一边的像素值。在中心线215左边,向下箭头表示原像素强度曲线205上位于中心线215左边的像素值被减少,以生成增强的像素强度曲线210。在中心线215右边,向上箭头表示原像素强度曲线205上位于中心线215右边的像素值被增加,以生成增强的像素强度曲线210。
图2用左右方向的箭头表示用于使视频图像边沿的第二技术,即用距边沿中心较远处的像素替代边沿中心近旁的像素。在中心线215左边,右箭头表示原像素强度曲线205上位于中心线215左边的像素值朝着中心线215向右移动,以生成增强的像素强度曲线210。在中心线215右边,左箭头表示原像素强度曲线205上位于中心线215右边的像素值朝着中心线215向左移动,以生成增强的像素强度曲线210。
目前的算法有两个主要的缺陷。首先,由于离散时间抽样,边沿中心不一定落在像素格中。如果具体位置的不确定度太大,增强后会看到图像抖动。其次,对软边沿的过增强导致“不自然”图像。
按照本发明的原理,后处理电路140实现的LTI算法通过以子像素的准确度来确定边沿中心的位置而解决了因边沿位置的不确定所产生抖动问题。后处理电路140通过预先检测软边沿并根据边沿频率自适应地控制增益系数,从而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像素级准确度不足以产生高质量视频。本发明的LTI算法通过在两个相邻像素间线性地内插二阶导数来以子像素的准确度确定边沿中心的位置,其中所述两个相邻像素是被检测的像素级的边沿。具有最小绝对值的子像素被视为边沿中心。图3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由后处理电路140执行子像素级边沿中心检测算法。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后处理电路140采用八分之一的像素作为子像素尺寸。
假设L(x)是像素x的亮度值。LTI算法解释如下:
1.首先,后处理电路140计算两个相邻像素的低通二阶导数:
D(x)=-L(x-n)+2*L(x)-L(x+n)
D(x-1)+-L(x-(n+1))+2*L(x-1)-L(x+(n-1))
低通二阶导数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由n值控制。对于最佳性能,n应该是局部自适应的。
2.其次,后处理电路140通过线性内插来计算子像素位置的低通二阶导数:
D(x-1+n/N)=(1-n/N)*D(x-1)+n/N*D(x)
在本实例中,N=8(例如子像素是一个像素的八分之一)。
3.接着,后处理电路140通过搜索具有最小绝对值的二阶导数的子像素位置M,来确定边沿中心的位置。
D(x-1+m/N)=min{D(x-1+n/N),n=0,...,N}
在图3的实例中,M=5。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后处理电路140可以利用基于多项式的内插来计算子像素位置的二阶导数。最后得到的质量差不多与上述的线性内插的相同。但是,后处理电路140电路的复杂性却大大增加。
这里假设所有用于LTI改善的候选边沿最初都具有近似的锐度。实际上这些都是清晰边沿。清晰边沿会因为有限的传输带宽、高标度(upscaling)或其它原因而变模糊,这些边沿的频率由视频信号的三阶导数和一阶导数之比来表示。
一旦确定了原边沿频率和想要的高频,后处理电路140就可以计算像素移动量。图4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后处理电路140执行的LTI操作。在该实例中,原来的高频和想要的高频分别为1/8fSAMPLE和1/4fSAMPLE。所以,后处理电路140将原来离边沿中心2个像素远的像素朝边沿中心移动一个像素。如果想要1/2fSAMPLE,则后处理电路140将原来的像素朝边沿中心移动一个半像素。
在检测到子像素级的边沿中心后,有三个步骤用于子像素级LTI:
1.通过利用线性内插滤波器来计算移动的抽样格的信号值。
2.把边沿中心各边的像素朝移动的抽样格上的边沿中心移动。
3.通过利用线性内插滤波器来计算原抽样格的边沿的校正信号值。
由于边沿中心不太可能正好落在像素的位置上,因而移动处理所要求的相邻像素也可能不是源于固定的像素格。所以,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后处理电路140包括在子像素位置执行视频信号线性内插的六抽头多相滤波器。但是,内插滤波器并不局限于使用六抽头多相滤波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四抽头多相滤波器或其它形式的滤波器来实现本发明。
在一些LTI算法中,像素的原值被保留。但是,按照本发明一个有利的实施例,后处理电路140通过利用另外的滤波器来计算新的像素值。这样做的一个优点在于后处理电路140能够使这个滤波器与另外的峰化(peaking)相结合。如果边沿中心不在像素格上,则按照本发明的LTI算法的最后步骤是计算原像素格的像素值。再次,这可以通过使用六抽头多相滤波器来完成,但不局限于使用这种滤波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增益控制单元执行图6所示的算法来防止图像的非自然信号。一种类型的LTI非自然信号是由“开小差问题(over-the-hill problem)”引起的。这出现在另一边沿的像素被移动时。在本发明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当在非常邻近像素中有另一个边沿时,后处理电路140通过控制像素移动中的增益来消除开小差问题。据此,后处理电路140在相邻边沿的距离为3个像素时执行局部边沿增强,而当所述距离小于3个像素时不执行边沿增强,并且当所述距离大于3个像素时执行完全边沿增强。
为了增加不同类型边沿的质量性能,后处理电路140对边沿频率使用两个阈值。检测的边沿可分为三组:软边沿、半软边沿和边沿。对于半软边沿,后处理电路140执行局部LTI算法。识别软边沿的阈值是固定的。半软边沿的阈值可以设置为固定或从输入视频内容来算得。但是,检测边沿的分类不限于仅仅三类。种类的数量由处理的复杂性和期望的质量来确定。
上述三个步骤说明了子像素LTI的基本原理。但是,在许多消费品中,对每一个边沿都履行这些步骤可能太复杂了。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利用查找表(LUT)来实现本发明,所述查找表用来计算因LTI引起的更新量。LUT储存位置变化FIR系数的分组,按照检测的子像素位置来选择一组FIR系数。
图5是按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后处理电路的所选部分的方框图。后处理电路140包括子像素边沿中心检测器505、查找表510、增益控制器515、位置变化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520和加法器525。子像素边沿中心检测器505从识别像素级边沿位置的上一级接收原视频输入信号和边沿信息。子像素边沿中心检测器505接着按照上面在图3中描述的算法来识别子像素级边沿中心的位置。LUT510接收识别边沿中心位置的子像素索引信息并根据检测的子像素位置来输出所选择的一个储存在LUT 510中的位置变化FIR系数。
增益控制器515也接收识别像素级边沿位置的边沿信息,并按照图6中描述的算法生成增益因子。位置变化FIR滤波器520接收原视频输入信号、由LUT 510生成FIR系数、以及由增益控制器515生成增益因子,并由此生成在子像素级对检测到的边沿进行锐化的校正信号。加法器525接收原视频输入信号和来自位置变化FIR滤波器520的校正信号,并生成最后的视频输出信号,其中边沿已经被锐化。
图6是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增益控制器515的操作的流程图。增益控制器515接收可用来识别正被处理的所选像素[X]是否出现在边沿的边沿信息。如果像素[X]不是边沿像素,则增益控制器515把增益因子设置为0,以便位置变化FIR滤波器520不施加校正信号(处理步骤605和610)。如果像素[X]是边沿像素,则增益控制器515确定在此像素前面两个或后面两个像素(即[X-2]、[X-1]、[X+1]和[X+2])是否为边沿像素。如果边沿像素位于[X-2]、[X-1]、[X+1]或[X+2]中,则增益控制器515把增益因子设置为0,以便位置变化FIR滤波器520不施加校正信号(处理步骤615和610)。
如果[X-2]、[X-1]、[X+1]或[X+2]中没有边沿像素,则增益控制器515确定在像素[X-3]或[X+3]是否有边沿像素。如果在[X-3]或[X+3]中存在边沿像素,则增益控制器515把增益因子K设置为0和1之间的某个值(即0<K<1)(处理步骤620和625)。如果在[X-3]或[X+3]中没有边沿像素,则增益控制器515确定边沿频率是否高于某一预定阈值。如果边沿频率不高于该预定阈值,则增益控制器515再将增益因子K设置为0和1之间的某个值(即0<K<1)(处理步骤630和625)。如果边沿频率高于所述预定阈值,则增益控制器515将增益因子K设置为1(即K=1)(处理步骤630和635)。
图7描述流程图700,它说明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4中后处理电路140的所选部分的整体操作。后处理电路140接收原输入视频信号和识别像素级边沿位置的边沿信息(处理步骤705)。像素级边沿位置可以通过多种传统算法中的任意一种算法来确定。接下来,后处理电路140计算增益因子,该增益因子将用于边沿中心周围的子像素值(处理步骤710)。然后,后处理电路140计算边沿像素的二阶导数并利用线性内插来确定子像素级的二阶导数。子像素级信息被用于选择FIR滤波器系数(处理步骤715)。最后,后处理电路140利用FIR系数和增益控制信号来调整原输入信号的亮度值,由此生成具有锐化边沿的增强输出信号(处理步骤720)。
尽管本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广义形式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变化、替代和变更。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对视频图像中第一边沿进行锐化的装置(140),它包括:
第一电路(140,505),它能够确定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和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二像素的第二亮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为相邻像素;
第二电路(505),它能够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之间的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大约在所述第一边沿的中心;
第三电路(510,515,520),它能够增加在所述第一边沿中心的第一边上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
第四电路(510,515,520)(510,515,520),它能够减少在所述第一边沿中心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上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505)通过计算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一亮度二阶导数来确定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505)通过计算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之间的多个子像素位置的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来确定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505)通过利用所述第一二阶导数的线性内插来计算所述多个子像素位置的所述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505)通过确定所述子像素位置中被选出的一个子像素位置来确定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位置,其中所述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中相应的一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具有最小值。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505)通过利用所述第一亮度二阶导数的多项式内插来计算所述多个子像素位置的所述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505)通过确定所述子像素位置中被选出的一个子像素位置来确定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位置,其中所述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中相应的一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具有最小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4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40)还包括增益控制电路(515),它能够按照靠近所述第一边沿的其它边沿的频率来调整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亮度的值。
9.一种电视接收机(110),它包括:
解调电路(120,125,130),它能够接收输入RF电视信号并由此生成能够在视频显示(115)上作为多个像素被显示的基带视频信号;以及
后处理电路(140),它连接到所述解调电路(120,125,130)的输出端并从其接收所述基带视频信号,并且能够对所述多个像素形成的视频图像中的第一边沿进行锐化。所述后处理电路140包括:
第一电路(140,505),它能够确定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和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二像素的第二亮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为相邻像素;
第二电路(505),它能够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之间的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大约在所述第一边沿的中心;
第三电路(510,515,520),它能够增加在所述第一边沿中心的第一边上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
第四电路(510,515,520),它能够减少在所述第一边沿中心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上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视接收机(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505)通过计算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一亮度二阶导数来确定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视接收机(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505)通过计算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之间的多个子像素位置的多个中间亮度二阶导数来确定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位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视接收机(1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40)还包括增益控制电路(515),它能够按照靠近所述第一边沿的其它边沿的频率来调整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亮度的值。
13.一种对视频图像中第一边沿进行锐化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和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二像素的第二亮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为相邻像素;
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之间的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大约在所述第一边沿的中心;
增加在所述第一边沿中心的第一边上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
减少在所述第一边沿中心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上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
14.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它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5)中并能够对视频图像中的边沿进行锐化,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一像素的第一亮度值和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关的第二像素的第二亮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为相邻像素;
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之间的第一子像素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大约在所述第一边沿的中心;
增加在所述第一边沿中心的第一边上的第二子像素的亮度值;以及
减少在所述第一边沿中心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上的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值。
CN01801172A 2000-03-07 2001-02-23 提高视频图像锐度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3726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742200P 2000-03-07 2000-03-07
US60/187422 2000-03-07
US09/639147 2000-08-16
US09/639,147 US6600517B1 (en) 2000-03-07 2000-08-16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harpness of a video imag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2678A true CN1372678A (zh) 2002-10-02

Family

ID=26883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1172A Pending CN1372678A (zh) 2000-03-07 2001-02-23 提高视频图像锐度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00517B1 (zh)
EP (1) EP1190388A2 (zh)
JP (1) JP2003526272A (zh)
KR (1) KR20020008179A (zh)
CN (1) CN1372678A (zh)
WO (1) WO2001067392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3552C (zh) * 2005-10-09 2008-10-01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35997A (zh) * 2010-12-14 2011-04-27 杭州爱威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式预测和方向排序的图像锐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70501A (ko) * 2000-11-22 2002-09-09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압축 인코딩된 비디오의 압축 해제
AUPR256301A0 (en) 2001-01-17 2001-02-08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An apparatus (AP15)
DE10114813C1 (de) * 2001-03-26 2002-10-31 Micronas Muni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steilerung von Signalübergängen bei Fernsehbildern
US6903782B2 (en) * 2001-03-28 2005-06-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egmentation-based enhancements of a video image
US20050187433A1 (en) * 2001-07-26 2005-08-25 Given Imaging Ltd. In-vivo imaging device providing constant bit rate transmission
US9113846B2 (en) * 2001-07-26 2015-08-25 Given Imaging Ltd. In-vivo imaging device providing data compression
US20030128970A1 (en) * 2002-01-10 2003-07-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igh definition material on a standard definition compatible medium
US6891549B2 (en) * 2002-01-11 2005-05-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dge enhancement of images
US7099518B2 (en) * 2002-07-18 2006-08-29 Tektronix, Inc. Measurement of blurring in video sequences
US7271851B2 (en) * 2003-01-16 2007-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aptive color transient improvement
JP4265237B2 (ja) * 2003-02-27 2009-05-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学習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IL155175A (en) * 2003-03-31 2012-01-31 Given Imaging Ltd A diagnostic device that uses information thinning
SG115540A1 (en) 2003-05-17 2005-10-28 St Microelectronics Asia An edge enhancement process and system
KR100548206B1 (ko) 2003-10-08 2006-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 및 그의 영상처리방법
US7391920B2 (en) 2003-11-04 2008-06-24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US20070159556A1 (en) * 2004-03-25 2007-07-1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uminance transient improvemet using video encoding metric for digital video processing
JP2006179976A (ja) * 2004-12-20 2006-07-06 Toshiba Corp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映像信号処理方法及びテレビ放送受信装置
CN100405400C (zh) * 2005-06-27 2008-07-23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成像中图像信息增强的方法
US8238695B1 (en) 2005-12-15 2012-08-07 Grandeye, Ltd. Data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processing wide-angle video
US7738044B2 (en) * 2006-03-15 2010-06-15 Vestel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chrominance signal
CN101132477B (zh) * 2006-08-23 2010-12-0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KR100818988B1 (ko) * 2006-09-05 2008-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7813582B1 (en) * 2006-09-25 2010-10-12 Goog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object boundary precision in an image
TWI330036B (en) * 2006-10-27 2010-09-01 Quanta Comp Inc Apparatus for sharpening an image, and method thereof
JP2010514246A (ja) 2006-12-18 2010-04-3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画像圧縮及び伸張
US8717502B2 (en) 2007-03-19 2014-05-0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pscaling video
EP2198603A1 (en) 2007-10-01 2010-06-23 Nxp B.V. Pixel processing
US9407890B2 (en) * 2008-01-14 2016-08-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pening the luma and the chroma signals
JP4384242B1 (ja) * 2008-06-30 2009-12-1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8351725B2 (en) * 2008-09-23 2013-01-0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Image sharpening technique
JP4504449B2 (ja) * 2008-11-28 2010-07-14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389576B (zh) * 2009-07-02 2013-03-1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影像處理裝置以及影像處理方法
TW201110057A (en) * 2009-09-01 2011-03-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Image color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WO2014047893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Intel Corporation Inter-layer pixel sample prediction
US9536461B2 (en) 2014-07-01 2017-01-03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in uprendering multimedia content
WO2016114684A1 (ru) * 2015-01-16 2016-07-2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механики и оптики"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ТМО)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резкости цифрового изображени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70415D1 (de) * 1986-08-29 1990-05-17 Ant Nachrichtentech Verfahren zur wiedergabe von fernsehsignalen mit verbesserter bildqualitaet.
US4758891A (en) * 1986-10-20 1988-07-19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nsumer Electronic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rise and fall time of a video signal
FI913869A (fi) 1990-09-27 1992-03-28 Philips Nv Anordning foer foerbaettring av signaloevergaongar.
WO1997024882A2 (en) 1995-12-27 1997-07-10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hrominance interpolation
JP3418061B2 (ja) * 1996-05-29 2003-06-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EP0818932B1 (en) 1996-07-09 1999-11-10 STMicroelectronics S.r.l. Circuit for enhancing chrominance transitions in real-time video reception
WO1998009443A1 (en) * 1996-08-26 1998-03-05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harpness control
JP2000500952A (ja) 1996-09-16 2000-01-25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ネムローゼ 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 知覚される色遷移状態の改善
DE19639572A1 (de) * 1996-09-26 1998-04-02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Farbkantenversteilerung
DE19722358A1 (de) * 1997-05-28 1998-12-03 Thomson Brandt Gmbh Verfahren zur Bearbeitung von Übergangsbereichen in einem Bildsignal
AU2041600A (en) * 1998-12-11 2000-06-26 Synapix, Inc. Interactive edge detection markup process
JP3576912B2 (ja) * 1999-02-24 2004-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輪郭強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3552C (zh) * 2005-10-09 2008-10-01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35997A (zh) * 2010-12-14 2011-04-27 杭州爱威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式预测和方向排序的图像锐化方法
CN102035997B (zh) * 2010-12-14 2012-08-08 杭州爱威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式预测和方向排序的图像锐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526272A (ja) 2003-09-02
EP1190388A2 (en) 2002-03-27
US6600517B1 (en) 2003-07-29
WO2001067392A3 (en) 2002-01-03
WO2001067392A2 (en) 2001-09-13
KR20020008179A (ko) 2002-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72678A (zh) 提高视频图像锐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118194C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0490533C (zh) 用于执行基于分段的视频图象的增强的系统和方法
EP2202748A2 (en)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adaptive temporal scalability in a region of interest ROI of a multi enhancement layer video bitstream
US20020140854A1 (en) Scalable resolution enhancement of a video image
US8204333B2 (en) Converting video and image signal bit depths
JP404646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CN1362834A (zh) 数据处理方法
CN1713694A (zh) 图像显示装置
US2006017146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squito noise reduction
CN1218561C (zh) 对图象序列的噪声滤除
US20100220236A1 (en) Grad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gradation control method
US814500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apable of reducing an increase in coding distortion due to sharpening
CN1606345A (zh) 进行反向电视电影处理的装置与方法
CN1650328A (zh) 增强编码的数字视频的清晰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248487C (zh) 根据编码信息提供效用度量进行视频增强的装置和方法
CN110992264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252642A (zh) 电视机图像调整方法
CN101600062A (zh) 一种基于增强型边沿自适应的场内去隔行方法
CN100375502C (zh) 一种视频图象边缘增强方法
JP4065287B2 (ja) 画像データのノイズ除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643544A (zh) 视频信号后处理方法
WO2010101292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video image
Gadgil et al. Image Debanding Using Iterative Adaptive Sparse Filtering
CN1806439A (zh) 空间信号变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