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2373A -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2373A
CN1362373A CN 01106030 CN01106030A CN1362373A CN 1362373 A CN1362373 A CN 1362373A CN 01106030 CN01106030 CN 01106030 CN 01106030 A CN01106030 A CN 01106030A CN 1362373 A CN1362373 A CN 1362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cculating agent
water
oily
add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0603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57C (zh
Inventor
回军
赵景霞
王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B011060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57C/zh
Publication of CN1362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2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将絮凝剂A和B稀释后分别同时投加到污水中。絮凝剂A是由一种带有多个羟基官能团的胺类线性低分子量聚合物与无机絮凝剂复配而得到的,絮凝剂B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絮凝剂。本发明方法处理炼油厂或油田含油污水时,可以同时完成破乳和絮凝除油工作,而且产生的浮渣量较现有制剂大大减小。

Description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处理油田或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水的絮凝除油处理方法。
在石油加工或石油开采过程中,水或水蒸汽常与油直接或间歇的方式接触,因此有大量的含油污水产生,通常含油在100mg/l-10000mg/l不等。在外排之前必须除去这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油。炼厂或油田对含油污水的除油设备有隔油池或沉淀罐,对较细小的油粒则采用投加絮凝剂的方式除去。
在含油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絮凝剂是无机聚合铝(简称为PAC),其破乳除油性能良好,价格便宜,处理出水透明度好。但最大的缺点是产生的浮渣量大,渣的含水量高达95%-99%左右,并且絮体松散、易破碎。给浮渣后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中国专利CN 85107131介绍了以无机铝盐、铁盐为主的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絮凝剂,使用该剂处理污水时,产生大量的、含水率很高的浮渣,带来二次污染。
中国专利CN 90106284提出的用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共聚物处理含油污水,使用这类絮凝剂处理含油污水时产渣量少,但破乳性差,处理乳化含油废水时就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中国专利CN 89107966提出的一种复合型絮凝剂,由工业硫酸铝、工业氯化钙、氢氧化钙、粉状活性碳和聚丙烯酰胺五种原料复配而成。据称该复合絮凝剂有絮凝、吸附和架桥等功能,在处理石油化工污水时有较好的除油效果。但该絮凝剂在使用时需要投加200-300mg/l,如此大的投加量不仅使生产成本增加,而且也产生过多的浮渣。另外把大量的可溶性无机盐引入水体,也造成二次污染,给净化水回用带来困难。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净水剂是以某种多胺、环氧化合物、有机醇和二硫化碳等物质反应制得的,该絮凝剂最初使用处理含油污水时,产生的浮渣成粘稠状,流动性差,附着在处理设备的边壁或刮渣设备上,迫使整个处理工艺停工进行清理。美国专利US4855060和US5006274把絮体过于稠化称为不可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生污泥和浮渣少、浮渣的粘稠性低、絮凝剂用量小、产渣少、破乳性能强、除油效率高、出水水质好、适应性广的有于油田和炼厂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方法为: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絮凝剂A和B按重量比1∶0.01~1∶1,优选为1∶0.05~1∶0.5分别同时加入所处理的含油污水中。其中絮凝剂A为由带有多个羟基官能团的胺类线性低分子量聚合物W与无机絮凝剂复合,以重量计W与无机絮凝剂复合比例为1∶0.1~1∶10,优选为1∶0.5~1∶5。絮凝剂B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絮凝剂。
絮凝剂A中的W为由多胺类有机物与单官能团含氧有机物反应得到一个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再与双官能团含氯有机物反应而得的红棕色透明液体,其合成过程在USP4029708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其合成过程为:向反应釜内加入多胺类有机物,如三乙撑四胺、二乙烯三胺、己撑二胺、乙撑三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加热到20~60℃时加入单官能团含氧有机物,如环氧丙烷和/或环氧乙烷等,在30-150℃条件下反应时间1-24小时,得到一种带有多个羟基官能团的胺类线性低分子量聚合物。形成中间产物取代胺。再加入双官能团含氯有机物如表氯醇和/或二氯乙烯等,最后加入无机酸,如盐酸和/或硫酸等终止反应,得红棕色透明粘稠聚合物W。
絮凝剂A中的无机絮凝剂选自聚氯化铝(PAC)、硫酸亚铁、硫酸铝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将上述得到的聚合物与无机絮凝剂如按一定的比例在反应釜内完成复配。先将PAC溶解到一定量的水中。然后加入W,二者重量比例为1∶0.1~10,较好是1∶0.5~5。搅拌均匀,形成可流动的粘稠液体,称为絮凝剂A。
絮凝剂B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絮凝剂,其合成反应在USP5247087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它是由多胺与不饱合树脂(如环氧树脂)反应,生成的中间体再与二硫化碳在碱性介质下反应生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聚合物,反应过程通常在醇介质,反应过程通常在醇介质中完成。
使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含油污水时,根据所处理污水的油含量及性质的不同,投加量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0~600mg/l,絮凝剂在使用时,将絮凝剂A和絮凝剂B加水稀释后按比例在搅拌状态下,分别同时加入所处理的污水中。稀释的浓度以能够准确计量为准,通常为1~5w%。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各具特色、性能互补的三种絮凝剂复合使用处理含油污水,同时起到破乳、絮凝、架桥的作用。絮凝剂A和絮凝剂B都可以单独用来处理含油污水。絮凝剂A在处理含油污水时表现出良好的破乳性能和除油效果。但其形成的絮体细小,与水分离速度较慢,所形成的浮渣松散且易于破碎。在加入絮凝剂絮凝剂B后,对由A絮凝剂所形成的细小絮体具有明显的凝聚架桥作用,加入少量的B组分后,不但明显降低A组分在处理污水时的加入量,而且破乳后的细小絮体立刻絮成大块,与水迅速分离。更为显著的是,加入高分子絮凝剂后所形成的浮渣含油量高,含水率低,浮渣量比PAC絮凝剂减少30w%-50w%。另外该多组分聚合物具有羟基、胺基等多种官能团,电荷密度高,破乳性强,水溶性好。两种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分别投入的污水中,可以避免两者发生反应,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下面实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法的方案及效果。
                        实施例1
聚合物W的制备:在一个带有搅拌系统、温度计、冷凝回流的容积为1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60克的乙二胺和116克的环氧丙烷,温度控制在60℃,反应进行2.5小时即得中间产物取代胺,该产物为无色透明液体,然后加入92.5克环氧氯丙烷,温度为70℃,反应进行5小时后,即可使其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加入120克盐酸,所得产物为综色粘稠物W。
絮凝剂A的制备:将上述制备的聚合物W与硫酸亚铁在常温下按1∶0.7重量比复配,得到絮凝剂A。
絮凝剂B的制备:在一个带有搅拌系统、温度计和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乙二胺13克,丙二醇30克,环氧树脂47克,在60℃反应3小时,加入45%氢氧化钾水溶液50克,同时滴加二硫化碳21克,在30℃条件下继续反应1小时,所得产物为絮凝剂B。
絮凝剂A和B稀释到1%,按重量比1∶1,同时分别加入到待处理含油污水,处理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组分W的制备:在一个带有搅拌系统、温度计和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三乙撑四胺73.12克,加入单官能团化合物环氧乙烷88克,温度维持在120℃,反应进行12小时,然后加入双官能团二氯乙烯40克,反应温度在150℃下进行18小时,最后加入工业盐酸67克,得到聚合物W。
絮凝剂A的制备:先用水将PAC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上述聚合物W,二者重量比为1∶1,搅拌均一得到絮凝剂A。
絮凝剂B的制备:如同实例1中絮凝剂B的制备方法,加入26克乙二胺,丙二醇122克,环氧树脂100克,在65℃反应5小时,将反应温度降低到室温后,加入45%氢氧化钾水溶液80克和40克水,同时滴加二硫化碳50克,反应完毕后升温到35℃条件下继续反应1小时,所得产物为絮凝剂组份B。
絮凝剂A和B稀释到1%,按重量比1∶0.5分别同时加入到待处理含油污水,处理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组分W的制备:将一个容积为1000ml的三口反应烧瓶置于水浴中,加入116克的己二胺并使水浴升温到40℃,再加入116克环氧丙烷,温度控制在80℃维持7小时反应,得到取代胺,然后在加入双官能团的环氧氯丙烷73.9克,使反应温度控制在110℃持续10小时,最后加入120克盐酸,并使其冷却到室温即得组分W。
絮凝剂A的制备:将上述聚合物W与无机絮凝剂聚氯化铝(PAC)复配,方法同实施例2,二者重量比为1∶4。搅拌均一,形成可流动的粘稠液体,得到絮凝剂A。
絮凝剂B的制备:同实施例1中絮凝剂B的制备。
絮凝剂A和B稀释到1%,按按重量比1∶0.5分别同时加入到待处理含油污水,处理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组分W的制备:与实例3相同的方法制取组分W,
絮凝剂A的制备:将上述聚合物W与无机絮凝剂硫酸铝复配,方法同实施例2,二者重量比为1∶1。搅拌均一,形成可流动的粘稠液体,得到絮凝剂A。
絮凝剂B的制备:同实施例1中絮凝剂B的制备。
絮凝剂A和B稀释到1%,按重量比1∶0.5,分别同时加入到待处理含油污水,处理结果见表2。
                       实施例5
组分W的制备:与实例3相同的方法制取组分W,
絮凝剂A的制备:将上述聚合物W与无机絮凝剂聚氯化铝(PAC)复配,方法同实施例2,二者重量比为1∶1。搅拌均一,形成可流动的粘稠液体,得到絮凝剂A。
絮凝剂B的制备:同实施例1中絮凝剂B的制备。
絮凝剂A和B稀释到1%,按重量比1∶0.3,分别同时加入到待处理含油污水,处理结果见表2。
                       实施例6
采用絮凝剂1-3处理某油田废水,并与聚氯化铝(PAC)进行比较。其试验结果列于表1。
表1  实例产物絮凝剂对某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
  絮凝剂名称   投加量mg/l   油含量mg/l   除油率%     备注
    原水     出水
絮凝剂1     10     680     70.6     89.7 破乳、水色澄清
絮凝剂2     10     680     34.5     94.5     同上
絮凝剂3     5     680     50.0     92.6     同上
絮凝剂3     10     680     23.1     96.6     同上
絮凝剂3     20     680     14.7     97.8     同上
PAC     10.0     680     -     未破乳
PAC     30.0     680     -     未破乳
PAC     50.0     680     430     36.8     轻度破乳
PAC     100.0     680     131     80.7     基本破乳
可见实例1-3絮凝剂均对油田含油污水有卓越的破乳效果,特别是絮凝剂3投加量较低时就有良好的破乳除油效果。而采用PAC絮凝剂处理该水时,投加量在50mg/l,只有轻度破乳,投加量增大到100mg/l时,才达到基本破乳,出水中残余油含量仍大于100mg/l。表明絮凝剂1-3对油田废水具有优良的处理效果。
                       实施例7
将油田含油污水装在1000ml的烧杯中,同时加入五种不同品种的絮凝剂,在200转/分条件下快速搅拌3分钟,在80转/分的条件下慢速搅拌2分钟,静止30分钟,取上清液分析油含油,同时测量产生的浮渣量。结果见表2。
表2  用本发明方法处理辽河油田含油污水的油及渣分析结果
絮凝剂 投加量mg/l 进水油mg/l 出水油mg/l   产渣量ml/100ml 渣减少量%
  PAC   550   1670   63.8     25   基准
实施例4*   550   1670   63.0     15     40
实施例4   550   1670   55.0     13     48
实施例5*   550   1760   36.5     10     60
实施例5   550   1670   33.0     8     68
*为实施例4、5使用的两种絮凝剂A和B混合后投加到含油污水中。
由此可见,本发明方法处理含油污水时,其除油效果和产渣量都是最好的,本发明方法除了用于处理油田废水外,还可以处理石油化工企业含油污水以及油脂厂含油污水、化工厂含油废水等。

Claims (8)

1、一种含油污水的除油处理方法,将两种絮凝剂A和B按重量比1∶0.01~1∶1分别同时投加到含油污水中,其中絮凝剂A由带有多个羟基官能团的胺类线性低分子量聚合物与无机絮凝剂按重量比1∶0.1~1∶10复合,絮凝剂B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絮凝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A中带有多个羟基官能团的胺类线性低分子量聚合物与无机絮凝剂的复合比例为1∶0.5~1∶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种絮凝剂的重量比为1∶0.05~1∶0.5。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絮凝剂选自聚氯化铝、硫酸亚铁、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多个羟基官能团的胺类线性低分子量聚合物采用如下过程制备:向反应釜内加入多胺类有机物,加热到20~60℃时加入单官能团含氧有机物,在30-150℃条件下反应时间1-24小时,然后加入双官能团含氯有机物,最后加入无机酸终止反应。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胺类有机物选自三乙撑四胺、二乙烯三胺、己撑二胺、乙撑三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单官能团含氧有机物选自环氧丙烷和/或环氧乙烷;所述的双官能团含氯有机物选自表氯醇和/或二氯乙烯;所述的无机酸选自盐酸和/或硫酸。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由多胺与不饱合树脂反应,生成的中间体再与二硫化碳在碱性介质下反应生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聚合物。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稀释后投加到含油污水中,投加量为10~600mg/l。
CNB011060301A 2001-01-05 2001-01-05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3785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060301A CN1137857C (zh) 2001-01-05 2001-01-05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060301A CN1137857C (zh) 2001-01-05 2001-01-05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2373A true CN1362373A (zh) 2002-08-07
CN1137857C CN1137857C (zh) 2004-02-11

Family

ID=465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6030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7857C (zh) 2001-01-05 2001-01-05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57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8486C (zh) * 2006-09-25 2008-08-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含油及聚合物污水的降解降粘方法
CN101066818B (zh) * 2007-06-04 2010-12-08 万奥普(北京)石油工程技术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工艺
CN102226099A (zh) * 2011-04-12 2011-10-26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污水处理站系统中产生的污油回收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EP2511256A1 (fr) * 2011-04-12 2012-10-17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phtalate de dialkyle
CN103803764A (zh) * 2012-11-07 2014-05-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8474A (zh) * 2013-08-22 2015-03-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低温油泥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6625A (zh) * 2013-10-22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泥破乳剂和油泥处理工艺
CN109574321A (zh) * 2019-01-14 2019-04-05 华东理工大学 油-泥-水三相一体化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WO2021257606A1 (en) * 2020-06-16 2021-12-23 Baker Hughes Oilfield Operations Llc Carbon disulfide-modified amine additives for separation of oil from water
CN113979601A (zh) * 2021-11-24 2022-01-28 杭州大地海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8486C (zh) * 2006-09-25 2008-08-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含油及聚合物污水的降解降粘方法
CN101066818B (zh) * 2007-06-04 2010-12-08 万奥普(北京)石油工程技术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工艺
CN102226099A (zh) * 2011-04-12 2011-10-26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污水处理站系统中产生的污油回收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EP2511256A1 (fr) * 2011-04-12 2012-10-17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phtalate de dialkyle
FR2974086A1 (fr) * 2011-04-12 2012-10-19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phtalate de dialkyle
CN102226099B (zh) * 2011-04-12 2013-10-2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污水处理站系统中产生的污油回收处理工艺
CN103803764A (zh) * 2012-11-07 2014-05-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8474B (zh) * 2013-08-22 2016-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低温油泥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8474A (zh) * 2013-08-22 2015-03-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低温油泥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6625A (zh) * 2013-10-22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泥破乳剂和油泥处理工艺
CN104556625B (zh) * 2013-10-22 2016-0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泥破乳剂和油泥处理工艺
CN109574321A (zh) * 2019-01-14 2019-04-05 华东理工大学 油-泥-水三相一体化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WO2021257606A1 (en) * 2020-06-16 2021-12-23 Baker Hughes Oilfield Operations Llc Carbon disulfide-modified amine additives for separation of oil from water
US11912594B2 (en) 2020-06-16 2024-02-27 Baker Hughes Oilfield Operations Llc Carbon disulfide-modified amine additives for separation of oil from water
CN113979601A (zh) * 2021-11-24 2022-01-28 杭州大地海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
CN113979601B (zh) * 2021-11-24 2023-09-19 杭州大地海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污废水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57C (zh) 2004-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857C (zh)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US20110017677A1 (en) Oil field water recyc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10089119A1 (en) Treatment additive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n aqueous medium
CN1955122A (zh) 一种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1050381A (zh) 一种降低电脱盐/脱水排水中油含量的破乳剂及制备方法
WO2010080797A1 (en) Improvement separation of solids from liquids by the use of quick inverting and dispersing flocculants
CN101318729A (zh) 一种稠油污水除油剂
CN1138011A (zh) 改进的废水脱磷方法
CN1138706C (zh) 一种复合型含油废水絮凝剂
CN1821114A (zh) 硫酸铝、熟石灰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US6126837A (en) Method for removing suspended particles using mannich-derived polyethers
CN104355383A (zh) 用于处理港口含油废水的复合絮凝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6066A (zh) 海上油田含聚污水管道混合器处理工艺用净水剂及其应用
WO2017039483A1 (ru) Веще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110455C (zh) 一种复合型破乳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233567C (zh) 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0506C (zh) 污泥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2047210A1 (en) Oil field water recyc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88043C (zh) 一种破乳型有机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JP4177513B2 (ja) エマルジョンおよび凝集剤組成物
JP2006297301A (ja) 牡蠣殻を主組成とした粉末排水処理剤
RU2778783C2 (ru) Техническ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разложения отработанных эмульсионных смазочно-охлаждающих жидкостей 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х стоков
KR20190082682A (ko) 하·폐수 및 슬러지 처리용 응결제 조성물
CN108715472A (zh) 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A2289306A1 (en) Novel application for specific resolution of colloidal emulsions from desalter mudwash w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