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7801A - 色剂和使用该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色剂和使用该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7801A
CN1357801A CN01133887A CN01133887A CN1357801A CN 1357801 A CN1357801 A CN 1357801A CN 01133887 A CN01133887 A CN 01133887A CN 01133887 A CN01133887 A CN 01133887A CN 1357801 A CN1357801 A CN 1357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coatingparticles
cca
developing roll
magnetic mono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3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5094C (zh
Inventor
外山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713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17492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57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7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50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50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磁性色剂至少由多个母粒子和分别附着于这些母粒子的多个CCA构成。并且,这些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在通过用最小2乘法近以CCA粒径相对母粒子的粒径的分布得到的附着于母粒子的CCA的近以直线的斜率为a、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d(μm)时,满足a×d<2.5。由此,由于可有效减小每一个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粒子的电荷量,在缩小显像电压的同时可降低显像滞后。

Description

色剂和使用该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显像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的色剂,并且涉及使用该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尤其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导电性显像辊的非磁性单成分显像方式进行显像所使用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及使用该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涉及在母粒子内添加添加材料的色剂及使用该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背景
作为原来的这种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如图1所示,有全色的中间转录型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作为潜像载体的感光体2上将图像作为静电潜像并进行曝光,并且该感光体2上的静电潜像由黄色、品红色(magenta)、花青色(cyan)和黑色的各非磁性单成分显像器3,4,5,6顺序(各颜色的顺序是任意的)显像成为可视的图像,而且,感光体2上的显像图像作颜色配合一次转录到中间转录体7的中间转录带7a上后,二次转录到转录器8的二次转录辊8a上的纸等转录部件9上,之后通过定影器10加热定影,在转录部件9上得到希望的图像。
各非磁性单成分显像器3,4,5,6实际结构相同,是导电性显像辊16和感光体2接触的接触显像方式的显像器。这些显像器3,4,5,6分别如图2(a)所示,用色剂运送部件14将色剂容器13内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运送到作为色剂供给部件的色剂供给辊15,而且该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由色剂供给辊15供给显像辊16,承载在显像辊16的表面上。通过在显像辊16上施加AC偏压重叠的显像电压并且高速旋转显像辊16,显像辊16上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由作为压接在显像辊16的表面的色剂规定部件的色剂规定部件17规定成均匀的薄层,并且均匀带电。之后,显像辊16上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均匀运送到与显像辊16接触的感光体2一方。
之后,通过施加在显像辊16上的显像电压使显像辊16上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粒子向感光体2一方移动,感光体2上的静电潜像用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显像。
使用导电性显像辊16的非磁性单成分显像方式中也有将显像辊16和感光体2分开的非接触显像方式。该非接触显像方式的显像中,向显像辊16施加显像电压,通过用该显像电压使显像辊16上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粒子向感光体2一方跳跃移动,感光体2上的静电潜像用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跳跃显像。
但是,使用这样的导电性显像辊16的非磁性单成分显像方式中,与接触显像和非接触显像无关,如图3所示,有镜像力Fm作用于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粒子和显像辊16之间。因此,为了显像辊16上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粒子确实从显像辊16剥离并向感光体2移动,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粒子上需要施加克服该镜像力Fm的库仑力Fc。并且,镜像力Fm大时,必然也增大向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粒子施加的库仑力Fc,因此必须增大显像电压。但是,过分增大显像电压时产生放电,因此显像电压不能过大,显像偏压有上限。从而,出现用于显像的裕量(margin)变窄的问题。
镜像力Fm大时,由色剂供给辊15对显像后残留在显像辊16上的显像剩余色剂扫落效果变差,容易产生显像滞后。即镜像力Fm不大时,如图4(a)所示,显像辊16上的显像剩余色剂由色剂供给辊15扫落。因此,该显像剩余色剂不从显像辊16和色剂供给辊15之间挤过,不向色剂规定部件17一方移动。这样,从色剂供给辊15到色剂规定部件17侧的显像辊16仅承载从色剂供给辊15供给的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
但是,镜像力Fm大时,如图4(b)所示,显像辊16上的显像剩余色剂不能完全由色剂供给辊15扫落。因此,显像剩余色剂从显像辊16和色剂供给辊15之间挤过,向色剂规定部件17一方移动。并且不从色剂供给辊15向显像辊16的显像剩余色剂的附着场所供给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因此显像剩余色剂原样运送,通过色剂规定部件17带电,进一步增大带电量,在接着的显像中在该显像剩余色剂的显像部分与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显像部分之间产生浓度差。从而,产生显像滞后。
尤其,印刷稠密(べた)图像时,由于显像剩余色剂量减少,镜像力Fm影响减小,显像剩余色剂不从显像辊16和色剂供给辊15之间挤过。因此,从色剂供给辊15向显像辊16供给不带电的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该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通过色剂规定部件17适当带电。但是,印刷白色稠密图像时,由于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不显像,显像剩余色剂量增多,镜像力Fm影响增大。并且,镜像力Fm大时,显像剩余色剂从显像辊16和色剂供给辊15之间挤过,又通过色剂规定部件17带电,带电量增大。因此,会由于显像辊16作一周的稠密印刷和白色稠密印刷而在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带电量上产生不同,即使是相同图案也产生浓度差,产生显像滞后。
另一方面,原来使用的色剂T中,为提高色剂的各特性,或为容易地制造,在色剂母粒子中分散各种添加材料来使用。
例如,为稳定色剂的电特性,将CCA等的带电控制剂作为添加材料分散并添加在色剂母粒子中。为对色剂提供显色性和透过性,颜料作为添加材料分散添加到色剂母粒子中。
原来的色剂用粉碎法或聚合法制造。通过粉碎法制造的粉状色剂中,与色剂母粒子一起混合脱模剂和粉碎辅助剂来使用,在聚合色剂中,在聚合反应时将引发剂、分散剂等聚合反应辅助剂作为添加材料使用。
但是,应在色剂母粒子中添加的添加材料的一部分从母粒子游离作为游离添加材料存在。该游离添加材料附着于显像器的显像辊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的表面,因此,对色剂的运送性和带电性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CCA中,色剂T的制造工序中一部分CCA不进入母粒子中,生成从母粒子游离的CCA。另一方面,色剂消耗量多的地方露出显像辊的表面,但这样露出显像辊表面后,新的色剂供给显像辊时,该新色剂中混入的游离CCA附着于露出的显像辊的表面。并且,由于游离CCA的粒径比母粒子的粒径小,而且带电特性强,使得一旦附着于显像辊表面,因在游离CCA和显像辊之间作用的镜像力、分子力而难以分离。并且,附着于显像辊的游离CCA经过色剂规定部件等扫擦,会更稳固地结合在显像辊上。
很多该游离CCA附着于显像辊时,游离CCA附着多的部位和游离CCA几乎不附着的部位中色剂的运送特性和带电特性变得不同。因此,感光体上显像的色剂量在这些部位之间不同,从而图像上出现带状的浓度不均。这样,因游离CCA附着在显像辊上,显像器的寿命缩短。
因此,希望游离CCA尽可能不附着在显像辊和其他处理部件上。
颜料中,同样在色剂制造工序中,一部分颜料不进入母粒子中,生成从母粒子游离的游离颜料。该游离颜料附着于显像辊及其他处理部件上,从而拔白图像。
而且,游离颜料与母粒子中分散的颜料相比,作为大粒子存在。通过该颜料作为小的微粒子分散在树脂母粒子中,实现“显色”和“对色剂提供透过性”等功能,但是颜料游离率高时,对显色性和透过性都产生不良影响。即,因显色性变差而产生浓度不足等不适当,因透过性变差而使OHP的透过性恶化。
因此,希望游离颜料尽可能不附着在显像辊和其他处理部件上。
而且,在通过粉碎制造的粉状色剂T中,作为添加材料的脱模剂和粉碎辅助剂,多同时混入金属皂(セッケン),但该金属皂的分散差时,出现粉碎时从母粒子游离的情况。该游离皂附着在显像辊和其他处理部件上,产生图像模糊等图像不足。
因此,希望游离金属尽可能不附着在显像辊和其他处理部件上。
而且,在以乳化聚合为首的聚合色剂T中,作为添加材料的引发剂和分散剂等的聚合反应辅助剂一部分在聚合反应不使用,经脱水、干燥程序后残留下来。这样残留的聚合反应辅助剂在色剂粉体中从母粒子游离存在。该游离聚合反应辅助剂的存在使得色剂容易凝集,流动性变差,有时得不到规定的运送量。
因此,希望尽可能提高聚合色剂的流动性。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显像电压的同时降低显像滞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和使用该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向母粒子添加添加材料也能更进一步控制游离添加材料的影响的色剂和使用该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至少由多个母粒子和分别附着于这些母粒子的多个CCA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用最小2乘法近似所述CCA粒径相对所述母粒子的粒径的分布得到的附着于所述母粒子的所述CCA的近似直线的斜率为a、所述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d(μm)时,满足a×d<2.5。
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特征在于未附着所述CCA的所述母粒子的量为色剂总量的3.0%以下。
而且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特征在于满足a×d≥1.0。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包括: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载体;具有运送非磁性单成分色剂显像所述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的导电性显像辊、向该导电性显像辊供给所述非磁性单成分的色剂供给部件、以及规定向所述潜像载体一方运送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并且使该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带电的色剂规定部件的显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磁性单成分色剂是上述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
本发明的色剂至少由多个母粒子和分别附着于这些母粒子的多个添加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材料中从所述母粒子游离出的游离添加材料的游离率设定在对应于该添加材料的特定值以下。
本发明的色剂的特征在于使用CCA作为所述添加材料之一,该游离CCA的游离率设定在1.0%以下。
本发明的色剂,其特征在于使用颜料作为所述添加材料之一,游离颜料的游离率设定在0.6%以下。
权利要求4的发明是由粉碎法制造的粉状色剂,其特征在于使用脱模剂和粉碎辅助剂至少之一作为所述添加材料之一,从所述母粒子游离出的脱模剂和粉碎辅助剂至少之一的游离率设定在0.4%以下。
本发明的色剂是由聚合法制造的聚合色剂,其特征在于使用聚合反应时使用的引发剂和分散剂至少之一作为所述添加材料之一,从所述母粒子游离出的引发剂和分散剂至少之一的游离率设定在0.3%以下。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包括: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载体;具有运送色剂显像所述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像辊、以及规定向所述潜像载体一方运送的所述显像辊上的色剂并且使该色剂带电的色剂规定部件的显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剂是上述发明的色剂。
这样结构的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中,向母粒子附着的CCA的斜率a比较小,即,CCA的浓度比较低,因此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在通过显像器的色剂规定部件时带电时,每一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粒子的电荷量比较小。由于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平均粒径d比较小,因此附着CCA的母粒子构成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每一粒子的CCA量减少,同样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比较小。并且,附着于母粒子的CCA的斜率a和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平均粒径d设定成满足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子,使得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有效减小。
尤其,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中,未附着CCA的母粒子的量,即非同步色剂的量设定在全部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3.0%以下,使得反极性带电的带电不良色剂减少。
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中,所述的a×d设置在1.0以上,使得确保相当程度的镜像力。这样,色剂运送力增大,从而防止色剂泄漏。
另一方面,使用该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减小,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粒子和显像辊之间作用的镜像力也减小。因此,用于显像所需的库仑力可减小,从而可减小显像电压。这样,在接触显像和非接触跳跃显像中,可获得与放电开始电压之间的裕量。尤其,重叠AC偏压的显像方式中,使该裕量充分。
由于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镜像力小,显像后显像辊上残留的显像剩余色剂容易由供给辊扫落,因此更能确实地回收显像剩余色剂。从而,仅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从色剂供给部件提供给色剂规定部件侧的显像辊,故降低显像滞后,并且通过色剂规定部件时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电荷量减少。
本发明的色剂中,将游离添加材料的游离率设定到对应于该添加材料的特定值以下,从而抑制从母粒子游离的游离添加材料的量,与显像辊的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接触的概率降低,难以附着。这样,游离添加材料对色剂运送性和色剂带电性的影响降低。
本发明的色剂中,将游离CCA的游离率h设定在1.0%以下,使得色剂消耗增多,显像辊的表面露出时游离CCA减少,从而游离CCA几乎不附着于显像辊的表面。存在若干游离CCA,即使其一部分附着于显像辊的表面,附着进行缓慢,并且相对母粒子的粒径CCA的粒径非常小,因此,游离CCA到显像辊表面的附着不均不明显。
因此,没有因游离CCA在显像辊表面附着而产生的不均,从而能长期得到良好的图像。对显像辊的压接部件设置在显像器上时,通过该压接部件促使游离CCA向显像辊附着,从而本发明的色剂T在具有这种压接部件的显像器上也是有效的。
显像辊表面上有微小凹凸时,该凹凸上容易夹住游离CCA,促进游离CCA向显像辊的附着,或者显像辊为导电性时,色剂中在将该色剂附着于显像辊的方向上作用的镜像力增大,从而显像辊的导电性促使游离CCA向显像辊的附着,但使用本发明的色剂,作为这种显像辊,对于使用实施了喷砂(blast)处理的金属制作的显像辊的显像器也是非常有效的。
本发明的色剂中,游离颜料的游离率h设定在0.6%以下,从而由于游离颜料少,该游离颜料与显像辊和其他处理部件的各表面接触的概率低,游离颜料几乎不向显像辊的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的表面附着。因此,能抑制拔白图像。由于颜料游离率低,对颜料具有的显色性和透明性功能产生的影响小,抑制了浓度不足、OHP的透过性不良等不适当。
本发明的色剂中,将从粉状色剂的母粒子游离的脱模剂和粉碎辅助剂至少之一的游离率设定到0.4%以下,从而从母粒子游离的脱模剂和粉碎辅助剂至少之一的量少,使得其与显像辊和其他处理部件的各表面接触的概率低,脱模剂或粉碎辅助剂几乎不向显像辊的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的表面附着。因此,能抑制模糊等图像缺陷的产生。
而且,本发明的色剂中,游离聚合反应辅助剂的游离率h设定为0.3%以下,因此由于游离聚合反应辅助剂少,其聚合色剂难以凝集,流动性提高。因此,能确实得到色剂的规定运送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使用上述本发明的色剂,抑制游离添加材料向显像辊的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的表面附着。从而显像器寿命提高,同时长期得到良好图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局部是明显的并且从说明书看一部分也很显然。因此本发明包括在后面提出的结构中例示的结构特征、元件组合和部件设置,并且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中表示。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模式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来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全色中间转录型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图2模式表示图1所示的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原来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a)是其剖面图,(b)是表示该显像装置使用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1个粒子的图;
图3是使用导电性显像辊的非磁性单成分显像方式中的色剂粒子上作用的镜像力的说明图;
图4说明显像后的显像剩余色剂的举动,(a)是镜像力小时的色剂的举动的说明图,(b)是镜像力大时的色剂的举动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分析色剂母粒子和添加剂的附着状态的原来色剂分析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色剂分析方法中使用的等价粒子和等价粒径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色剂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的图;
图8是使用最小2乘法由通过原点的1根近似直线α表示与图7所示分析结果同样求出的本发明的色剂母粒子和CCA的附着状态;
图9是表示局部放大本发明的色剂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10(a)是表示色剂的游离CCA产生的浓度不均的测定实验中使用的图像图案的图,10(b)是表示该测定实验中使用的印刷图案的图;
图11(a)是表示作为色剂的游离颜料产生的图像缺陷的测定实验中使用的色剂消耗率10%的图像图案的图,11(b)是表示游离颜料对表示透明性的HAZE产生的影响的测定实验中使用的稠密图案的图。
优选实施例的说明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与图1和图2(a)所示相同的结构。因此,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时的动作也和上述的已有例相同。
如图2(b)所示,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在母粒子18中添入多个CCA19。该例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中,使用最小2乘法近似附着于母粒子18的CCA19的粒径相对母粒子18的粒径的分布求出的近似直线的斜率a、母粒子18的体积平均粒径为d(μm)时满足a×d<2.5。
为求出附着于母粒子18的CCA19的斜率a,需要分析母粒子18和附着于母粒子18的CCA(后面叫作同步CCA)19的附着状态,但该色剂分析方法用原来的几个方法进行。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例如,采用下面的粒子分析方法。使用该粒子分析方法分析母粒子和添加剂的附着状态的方法公开在电子照相学会主编的1997年7月9~11日在电子照相学会年度大会(总共95次)的“JapanHardcopy’97”论文集中的铃木俊之、高原寿雄的文章“新外加评估方法一粒子分析的色剂分析”中。因此,省略粒子分析方法的详细说明,而作简单说明。
该色剂分析方法是通过将向树脂(C)构成的母粒子表面附着氧化硅(SiO2)构成的添加剂形成的色剂T的粒子导入等离子体中,激励色剂T粒子,随着该激励得到图5(a)和(b)所示的发光光谱,从而进行元素分析的方法。
图5中,发光光谱的横轴表示时间轴。首先,如图5(a)所示,将在色剂T的树脂制母粒子(C)上附着添加剂(SiO2)的色剂粒子T导入等离子体时,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都发光。此时,由于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同时导入等离子体,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同时发光。这样,在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同时发光的状态下,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同步。换言之,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同步的状态表示添加剂(SiO2)附着于母粒子(C)的状态。
如该图(b)所示,未附着添加剂(SiO2)的母粒子(C)、从母粒子(C)游离的添加剂(SiO2)导入等离子体的情况下,与上述相同,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都发光,此时,由于在不同时间将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导入等离子体中,所以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在不同时间发光(例如母粒子比添加剂先导入等离子体时,首先是母粒子发光,之后经延迟添加剂发光)。
这样,在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彼此不同时间发光的状态下,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不同步(即非同步)。换言之,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为非同步的状态表示添加剂(SiO2)不附着于母粒子(C)的状态。
而且,图5(a)和(b)中发光信号的高度表示其发光强度,但其发光强度并非与粒子大小和形状而是和粒子内包含的该元素(C,SiO2)的原子数成比例。因此,为将元素发光强度表示为粒子大小,如图6所示,得到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的发光时,假定仅由这些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形成了真正的球形,表示这些母粒子(C)和添加剂(SiO2)的粒径。此时的真正球形粒子叫作等价粒子,其粒径叫作等价粒径。并且,添加剂非常小,因此,由于不能一个一个地检出该粒子,将检出的添加剂的发光信号相加换算成1个等价粒子来分析。
这样,对色剂T的各粒子画出根据母粒子和添加剂的各发光光谱得到的等价粒子的等价粒径时,得到如图7所示的色剂粒子的等价粒径分布图。
图7中,横轴表示母粒子(C)的等价粒径,纵轴表示添加剂(SiO2)的等价粒径。横轴上的等价粒子表示未附着添加剂(SiO2)的等价非同步母粒子(C)。此时,附着不满足规定添加剂浓度的添加剂的母粒子(C)也表示在横轴上,作为非同步母粒子(C)。纵轴上的等价粒子表示从母粒子(C)游离的非同步的添加剂(SiO2)。并且,不在横轴和纵轴上的等价粒子表示在母粒子(C)上附着添加剂(SiO2)的同步色剂T。
这样,分析添加剂(SiO2)对色剂T的母粒子(C)的附着状态。色剂分析方法当然也可采用该粒子分析以外的其他任意分析方法。
并且,本发明的该例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过该粒子分析方法,分析作为添加剂之一的CCA19对母粒子(C)的附着状态。即,如图8所示,本发明中,作成与图7所示的色剂粒子的等价粒径分布状态图同样的关于CCA19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粒子的等价粒径分布图,使用该图,对于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母粒子中的炭素(C)和CCA19的附着状态,用最小2乘法求出通过原点的1根近似直线α并且求出该近似直线α的斜率(CCA等价粒径/母粒子的等价粒径)。该近似直线α的斜率a表示与母粒子(C)同步,即附着于母粒子(C)的CCA19的浓度。即,斜率a越小,同步的CCA19的量越少,斜率a越大,同步的CCA19的量越多。
这样构成的该例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中,附着于母粒子(C)的CCA19的斜率a变得比较小,即CCA19的浓度比较低,因此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在显像器的色剂规定部件中通过带电时,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比较小。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平均粒径d也比较小,因此CCA19附着的母粒子18构成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每一个粒子的CCA量变少,同样,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比较小。并且,附着于母粒子18的CCA19的斜率a和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平均粒径d设定成满足上式,则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有效减小。
使用该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减小,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粒子和显像辊16之间作用的镜像力Fm减小。因此,显像所需要的库仑力Fc也减小,从而可减小显像电压。这样,能在接触显像和非接触跳跃显像中,有效取得与放电开始电压之间的裕量。尤其,在重叠AC偏压的显像方式中,能使该裕量充分。
并且,由于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镜像力Fm减小,显像结束后容易用色剂供给辊15扫落显像辊16上残留的显像剩余色剂,因此可更确实回收显像剩余色剂。这样,仅通过色剂供给辊15向色剂规定部件17侧的显像辊16提供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故降低显像滞后的同时,使得通过色剂规定部件17时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电荷量减小。
实际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2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和用于和这些实施例1和2比较的比较例1和2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进行跳跃开始电压(V)和滞后浓度值(OD值)的测定实验。实验中使用显像辊16和感光体2的间隙为300μm的非接触显像。
①跳跃开始电压测定实验方法和评估方法
显像电压高时,测定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开始向感光体2跳跃的电压,并且该电压为600V以上时,评估为不良(NG)。
②显像滞后评估方法
印刷稠密图像和白色稠密图像后,测定50%的线图像浓度差(OD值),该线图像浓度差为0.1以上,则显像滞后明显,该线图像浓度差为0.1以上时评估为不良(NG)。
实验结果表示于表1。
表1
倾斜角a 体积平均粒径d(μm)   a×d 跳跃开始电压(V) 显像带后浓度差(OD值)   评估
  实施例1   0.25    8.0   2.00     510    0.04   良
  实施例2   0.35    7.0   2.45     550    0.07   良
  比较例1   0.35    8.0   2.80     860    0.14   不良
  比较例2   0.25    11.0   2.75     850    0.13   不良
从表1看到,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2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中,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跳跃开始电压比600V小,并且显像滞后浓度差(OD值)小于0.1,得到良好的结果。不属于本发明的比较例1和2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中,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跳跃开始电压比600V大,并且显像滞后浓度差(OD值)大于0.1,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变形例,不添加CCA19的母粒子18(后面叫作非同步色剂)的量设定在所有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0.3%以下。
这样,非同步色剂的量设定在所有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0.3%以下,使得可减少反极性带电的带电不良色剂。
对本发明的该变形例的变形实施例1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和用于和该变形实施例1比较的变形比较例1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作带电不良色剂量评估实验。该实验中使用与上述实验相同的非接触显像。带电不良色剂评估方法用A4纸印刷1000张白色稠密图像,测定印刷前和印刷后的显像盒(cartridge)的重量,由于未减少的重量与反极性带电覆盖到感光体上的量相等,因此从该测定结果求出覆盖量,该覆盖量为一定值(例如3.0g)以上时,评估为不良(NG)。
实验结果表示于表2。
表2
没有CCA的色剂     覆盖量     评估
  变形实施例1     2.5%     1.5g     良
  变形比较例1     4.0%     6.0g     不良
从表2看到,属于本发明的变形实施例1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中,色剂的覆盖量小于3g,得到良好结果。不属于本发明的变形比较例1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中,色剂的覆盖量大于3g,得不到良好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的其他变形例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T,关于附着于母粒子18的CCA19的斜率a和母粒子18的体积平均粒径d满足1.0≤a×d。
这样,通过将a×d设置在1.0以上,确保某种程度的镜像力Fm。由此,由于色剂运送力增大,可防止色剂泄漏。
对本发明的该变形例的变形实施例2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和用于和该变形实施例2比较的变形比较例2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作运送力评估实验。色剂的运送力评估方法在单独对显像夹套旋转的同时,运送量渐渐增多,测定至色剂开始泄漏前的运送量,该运送量为0.4mg/cm2以下时,评估为不良(NG)。
实验结果表示于表3。
表3
    a×d   最大运送量     评估
  变形实施例2     1.2   0.48mg/cm2     良
  变形比较例2     0.8   0.36mg/cm2     不良
从表3看到,属于本发明的变形实施例2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中,色剂的最大运送量大于0.4mg/cm2,得到良好结果。不属于本发明的变形比较例2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中,色剂的最大运送量小于0.4mg/cm2,得不到良好结果。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只要可使用本发明的色剂T,可适用于任何图像形成装置。
从上面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附着于母粒子的CCA的斜率a比较小,即,CCA的浓度比较低,从而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在显像器的色剂规定部件通过而带电时,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比较小。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平均粒径d也比较小,因此CCA附着的母粒子构成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每一粒子的CCA量减少,同样,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比较小。并且,附着于母粒子的CCA的斜率a和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平均粒径d设定成满足本发明的式子,则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有效减小。
尤其,根据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未附着CCA的母粒子的量,即非同步色剂的量设定在所有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0.3%以下,使得可减少反极性带电的带电不良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将所述的a×d设定在1.0以上,从而确保某种程度的镜像力。由此,由于色剂运送力增大,可防止色剂泄漏。
另一方面,根据使用本发明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每一粒子的电荷量减小,因此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粒子和显像辊之间作用的镜像力也减小,从而可减小显像电压。这样,在接触显像和非接触跳跃显像中,可获得与放电开始电压的裕量。尤其,重叠AC偏压的显像方式中,使该裕量充分。
而且,由于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镜像力减小。显像后显像辊上残留的显像剩余色剂容易由供给辊扫落,因此能更确实地回收显像剩余色剂。从而,将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从色剂供给部件提供给色剂规定部件侧的显像辊,故可降低显像滞后,并且可使通过色剂规定部件时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的电荷量减少。
图9是表示部分放大本发明的色剂的实施例的另一例的图。
该例的色剂T至少包括在图9所示的树脂中分散添加多个添加材料19的母粒子18、不包含添加材料19的母粒子18’以及从母粒子18游离的添加材料19’(后面称为游离添加材料19’)。并且,该例的色剂T作为添加材料19之一使用CCA的同时,将游离CCA(即从母粒子18游离的CCA)的比例,即游离率h设定在全部色剂的1.0%以下。
为分析色剂T中的游离CCA的游离率,如前所述,需要分析构成色剂T的添加CCA的母粒子18、未添加或未附着CCA的母粒子18以及游离CCA的各自的量,但该分析方法用原来的几种方法进行。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采用上述的粒子分析方法。
这样,分析添加剂(SiO2)对色剂T的母粒子(C)的附着状态。色剂分析方法当然也可采用该粒子分析方法以外的任何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该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过该粒子分析方法,通过分别计数添加CCA的母粒子18、不含CCA的母粒子18以及从母粒子18游离的CCA的数目分析游离CCA的比例。此时,添加CCA的母粒子18的计数为e、不含CCA的母粒子18的计数为f、从母粒子18游离的CCA的计数为g以及游离CCA的比例为h(%)时,游离CCA的游离率h由下式给出:
h={g/(e+f+g)}×100(%)
CCA添加到母粒子18中,从而难以考虑CCA从母粒子18游离、游离CCA的分析也比较困难,但使用上述粒子分析的色剂分析方法可确实简化分析。
该例的色剂T中,将游离CCA的游离率h设定在1.0%以下,因此色剂消耗增多,即使显像辊16的表面露出,由于游离CCA少,因此该游离CCA与显像辊16的表面接触的概率降低,游离CCA几乎不附着到显像辊16的表面。即使存在若干游离CCA,并且这些游离CCA的一部分附着在显像辊16的表面,也由于其行进缓慢,而且CCA的粒径相对母粒子18的粒径非常小,从而几乎没有明显的游离CCA向显像辊16的表面的附着不均。
因此,使用该例的色剂T使得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比较长期地得到没有游离CCA到显像辊16的表面的附着产生的不均的良好的图像,并且可提高使用该色剂T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像器的寿命。
尤其对显像辊16的压接部件设置在显像器上时,通过该压接部件促使游离CCA向显像辊16附着,从而本发明的色剂T在具有这种压接部件的显像器上也是有效的。因此,本发明的色剂T非常有效地抑制游离CCA向用色剂规定部件17来规定色剂薄层的显像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附着,所述色剂规定部件17是作为用于显像辊16的压接部件。
显像辊16的表面上有微小凹凸时,该凹凸上容易夹住游离CCA,促进游离CCA向显像辊16的附着,而且显像辊16为导电性时,作用于色剂T的使该色剂向显像辊16附着的方向上的镜像力增大,从而显像辊16的导电性促使游离CCA向显像辊16的附着。因此,作为显像辊16,本发明的色剂对于使用实施了喷砂处理的金属制作的显像辊16的显像器也是非常有效的。
实际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3和4的色剂和用于和这些实施例3和4比较的比较例3的色剂,进行浓度不均的测定实验。用粒子分析测定各色剂T的同步、非同步,求出CCA的游离率h。各色剂的各个值e,f,g,h表示于表4中。实验方法是连续印刷图10(a)所示的图像图案,显像辊16的中央部的色剂消耗多。并且,CCA的附着产生的图像不均是通过在1000张上作出图10(b)所示的印刷图案,以此时的带状浓度不均(后面称为带状不均)进行判定。
实验结果表示于表4。
表4
  e  f  g  h            带状不均的产生
    有无   判定
实施例3  5623  206  41  0.7% 20000张印刷中没有    ○
实施例4  4270  502  49  1.0% 20000张印刷中轻微    ○
比较例3  5131  228  76  1.4% 5000张印刷中产生    ×
从表4看到,属于本发明的游离CCA的游离率h为0.7%的实施例3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也不产生带状不均,得到良好的结果。属于本发明的游离CCA的游离率h为1.0%的实施例4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时不产生轻微带状不均,但该不均不明显,可供使用,得到比较良好的结果。不属于本发明的游离CCA的游离率h为1.4%的比较例3的色剂中,印刷5000张时产生带状不均,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从该实验结果看到,希望作为色剂T的添加材料的CCA的游离率h设定在作为该CCA的特定值的1.0%以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色剂T的实施例的另一例。该例的色剂T至少包括分散添加作为图9所示的添加材料19的多个颜料的母粒子18、不包含颜料的母粒子18以及从母粒子18游离出的颜料(后面称为游离颜料)。此时该例的色剂T中游离颜料的游离率h设定在0.6%以下。
这样在该例的色剂T中,游离颜料的游离率h设定在0.6%以下,从而由于游离颜料少,该游离颜料与显像辊16和其他处理部件的各表面接触的概率低,游离颜料几乎不向显像辊16的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的表面附着。因此,可抑制拔白图像。由于颜料游离率低,对颜料具有的显色性和透明性功能产生的影响小,抑制了浓度不足、OHP的透过性不良等不适当。
实际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5和6的色剂和用于和这些实施例5和6比较的比较例4~6的色剂,进行图像拔白的测定实验以及表示透明性的HAZE测定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各色剂T都是在母粒子18中添加作为花青色颜料的铜酞花青颜料(15号兰颜料)的色剂。此时,用粒子分析测定母粒子18和铜酞花青中的铜的同步、非同步,从而求出花青颜料的游离率h。设母粒子18和铜同步的计数为e、铜不同步的母粒子18计数为f、游离的铜的计数为g以及花青颜料的游离率为h,花青颜料的游离率h用与上述CCA的情况相同的式子求出。各色剂的各个值e,f,g,h表示于表5中。
作为实验方法,图像的拔白测定是印刷作为图11(a)所示的色剂消耗率10%的图像图案,测定非同步花青色颜料向显像辊16的附着产生的拔白图像的产生张数,用该测定张数判断图像是否良好。将图11(b)所示的印刷稠密图案印刷在OHP薄层上,测定表示透明性的HAZE,该测定值在20以下时,判断为良好。
实验结果表示于表5。
表5
  e   f   g   h     图像缺陷产生     HAZE
      有无   判定   测定值   判定
  实施例5   4541   52   19   0.4% 20000张印刷中没有    ○   14.6   ○
  实施例6   6037   51   37   0.6% 20000张印刷中没有    ○   17.9   ○
  比较例4   5596   44   41   0.7% 20000张印刷中没有    ○   21.3   ×
  比较例5   4642   66   46   1.0% 20000张印刷中轻微拔白    ○   25.6   ×
  比较例6   5050   73   66   1.3% 10000张印刷中产生拔白    ×   31.3   ×
从表5看到,属于本发明的花青颜料的游离率h为0.4%的实施例5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也不产生拔白图像缺陷,得到良好的结果,HAZE的测定值为14.6,在20以下,同样得到良好的结果。属于本发明的花青颜料的游离率h为0.6%的实施例6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也不产生拔白图像缺陷,得到良好的结果,HAZE的测定值为17.9,在20以下,同样得到良好的结果。
另一方面,不属于本发明的花青颜料的游离率h为0.7%的比较例4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也不产生拔白图像缺陷,得到良好的结果,但HAZE的测定值为21.3,在20以上,得不到良好的结果。不属于本发明的花青颜料的游离率h为1.0%的比较例5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产生轻微拔白,HAZE的测定值为25.6,在20以上,得不到良好的结果。而且不属于本发明的花青颜料的游离率h为1.3%的比较例6的色剂中,印刷10000张产生拔白图像缺陷,HAZE的测定值为31.3,远在20以上,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从该实验结果看到,希望作为色剂T的添加材料的花青颜料的游离率h设定在作为与该花青颜料对应的特定值的0.6%以下。
对于该例的色剂T的变形例,进行使用作为其他颜料的品红颜料的与上述的花青颜料相同的实验。该实验中使用的色剂T是表6所示的实施例7和8的色剂以及用于和该实施例7和8比较的比较例7~9的色剂,使用作为品红颜料添加洋红(carmine)6B(57号红色颜料)的色剂T。此时,通过测定母粒子18和洋红6B中的钙同步、非同步获知品红颜料的游离率h,因此用粒子分析来测定该钙的同步、非同步,使得求出品红颜料的游离率h。并且,设母粒子18和钙同步的计数为e、钙不同步的母粒子18计数为f、游离的钙的计数为g以及品红颜料的游离率为h,品红颜料的游离率h用与上述CCA的情况相同的式子求出。各色剂的各个值e,f,g,h表示于表6中。实验方法和上述花青颜料相同。
表6表示实验结果。
表6
 e  f  g  h          图像缺陷产生     HAZE
    有无  判定 测定值  判定
实施例7  4608  21  13  0.3% 20000张印刷中没有   ○   13.3   ○
实施例8  5580  65  27  0.5% 20000张印刷中没有   ○   16.9   ○
比较例7  6106  31  45  0.7% 20000张印刷中没有   ○   20.2   △
比较例8  4748  64  55  1.0% 20000张印刷中轻微拔白   ○   24.1   ×
比较例9  4917  66  59  1.2% 14000张印刷中产生拔白   ×   28.2   ×
从表6看到,属于本发明的品红颜料的游离率h为0.3%的实施例7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也不产生拔白图像缺陷,得到良好的结果,HAZE的测定值为13.4,在20以下,同样得到良好的结果。属于本发明的品红颜料的游离率h为0.5%的实施例8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也不产生拔白图像缺陷,得到良好的结果,HAZE的测定值为16.9,在20以下,同样得到良好的结果。
另一方面,不属于本发明的品红颜料的游离率h为0.7%的比较例7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也不产生拔白图像缺陷,得到良好的结果,但HAZE的测定值为20.2,在20以上,得不到良好的结果。不属于本发明的品红颜料的游离率h为1.0%的比较例8的色剂中,印刷20000张产生轻微拔白,实用中基本上不明显,得到良好的结果。但HAZE的测定值为24.1,在20以上,得不到良好的结果。而且不属于本发明的品红颜料的游离率h为1.2%的比较例9的色剂中,印刷14000张产生拔白图像缺陷,HAZE的测定值为28.2,远在20以上,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从该实验结果看到,希望作为色剂T的添加材料的品红颜料的游离率h设定在作为与该品红颜料对应的特定值的0.6%以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
该例的色剂T是粉状色剂,至少包括分散添加作为图9所示的添加材料19的多个金属皂的母粒子18、不包含金属皂的母粒子18和从母粒子18游离出的金属皂(下面称为游离金属皂)。此时,该例的粉状色剂T将游离金属皂的游离率h设定在0.4%以下。
这样,该例的色剂T中,游离金属皂的游离率h设定在0.4%以下,从而由于游离金属皂少,该游离金属皂与显像辊16和其他处理部件的各表面接触的概率低,游离金属皂几乎不向显像辊辊16的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的表面附着。因此,抑制模糊等图像缺陷的产生。
实际上,对于该例的实施例9和10的色剂以及用于和这些实施例9和10比较的比较例10的色剂进行图像模糊的测定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各色剂T都是在母粒子18中投入作为金属皂的镁皂的粉状色剂。此时,用粒子分析测定母粒子18和镁皂的同步、非同步,从而求出镁皂的游离率h。之后,设母粒子18和镁同步的计数为e、镁不同步的母粒子18计数为f、游离的镁为g以及镁的游离率为h,镁皂的游离率h用与上述CCA的情况相同的式子求出。各色剂的各个值e,f,g,h表示于表7中。作为实验方法,图像模糊的测定与上述颜料的实验情况相同,是印刷作为图11(a)所示的色剂消耗率10%的图像图案,测定非同步镁皂向显像辊16的附着产生的模糊图像的产生张数,用该测定张数判断图像是否良好。
表7表示实验结果。
表7
  e   f   g   h     带状不均的产生
       有无   判定
  实施例9   6168   71   11   0.2% 20000张印刷中没有    ○
  实施例10   6854   66   21   0.3% 20000张印刷中没有    ○
  实施例11   6653   101   28   0.4% 20000张印刷中产生模糊    △
  比较例10   6373   87   34   0.5% 9000张印刷中产生模糊    ×
从表7看到,属于本发明的镁皂的游离率h为0.2%的实施例9的粉状色剂中,印刷20000张也不产生模糊的图像缺陷,得到良好的结果。属于本发明的镁皂的游离率h为0.3%的实施例10的粉状色剂中,印刷20000张时不产生模糊的图像缺陷,得到良好的结果。属于本发明的镁皂的游离率h为0.4%的实施例11的粉状色剂中,印刷20000张时产生模糊,但基本不明显,可供使用,判定为良好。
另一方面,不属于本发明的镁皂的游离率h为0.5%的比较例10的粉状色剂中,印刷9000张时产生模糊,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从该实验结果看到,希望作为色剂T的添加材料的镁皂的游离率h设定在作为与该镁皂对应的特定值的0.4%以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该例的色剂T是聚合色剂,至少包括分散添加作为图9所示的添加材料19的聚合反应时使用的多个分散剂的母粒子18、不包含分散剂的母粒子18和从母粒子18游离的分散剂(下面称为游离分散剂)。此时,将该例的聚合色剂T的游离分散剂的游离率h设定在0.3%以下。
这样,该例的色剂T中,游离聚合反应辅助剂的游离率h设定在0.3%以下,从而由于游离聚合反应辅助剂少,该聚合色剂难以凝聚,流动性提高。因此,能确实得到色剂的规定的运送量。
实际上,对于该例的实施例12和13的聚合色剂以及用于和这些实施例12和13比较的比较例11的聚合色剂进行运送量的测定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各聚合色剂T都使用作为聚合反应辅助剂的分散剂,将高饱和乙醇硫酸酯钠用作分散剂的聚合色剂。此时,用粒子分析测定母粒子18和钠的同步、非同步,从而求出剩余分散剂的游离率h。之后,设母粒子18和钠同步的计数为e、钠不同步的母粒子18计数为f、游离的钠为g以及剩余分散剂的游离率为h,剩余分散剂的游离率h用与上述CCA的情况相同的式子求出。各色剂的各个值e,f,g,h表示于表8中。
作为实验方法,聚合色剂的运送量的测定是将该聚合色剂投入显像器中,通过驱动该显像器测定色剂运送量。此时,测定方法是通过“带转录法”向运送色剂的显像辊运送面上贴合剥离带,由于色剂在带上转录(移动),从该移动的色剂的重量和剥离的部分的面积从运送量=剥离的色剂重量/显像辊的色剂被剥离部分的面积求出运送量。为得到充分的图像浓度,色剂的运送量需要在0.33以上,因此将0.33以上的评估为良好。
表8表示实验结果。
表8
 e  f  g   h        运送量
    测定值   判定
实施例12  4323  215  8   0.2%     0.44   ○
实施例13  4734  116  14   0.3%     0.33   △
比较例11  4661  177  18   0.4%     0.28   ×
从表8看到,属于本发明的钠的游离率h为0.2%的实施例12的聚合色剂中,运送量的测定值为0.44,得到良好的结果。属于本发明的钠的游离率h为0.3%的实施例13的聚合色剂中,运送量的测定值为0.33,得到供实用的程度的运送量,判断为比较好的结果。
另一方面,不属于本发明的钠的游离率h为0.4%的比较例11的聚合色剂中,运送量的测定值为0.28,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从该实验结果看到,希望作为色剂T的添加材料的分散剂的游离率h设定在作为与该分散剂镁皂对应的特定值的0.3%以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添加材料,添加到色剂的母粒子的其他添加材料也可采用。此时,与所述各例相同测定母粒子和添加材料的同步、非同步,求出游离添加材料的游离率,但该母粒子和添加材料的同步、非同步的测定通过使用粒子分析可更简单正确地进行。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只要可使用本发明的色剂T,则可适用于任何图像形成装置。
从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色剂,将游离添加材料的游离率设置在与该添加材料对应的特定值以下,从而可抑制从母粒子游离的游离添加材料的量。这样游离添加材料对色剂的运送性和色剂的带电性的影响降低。
尤其,根据本发明的色剂,游离CCA的游离率h设定在1.0%以下,游离CCA向显像辊的表面的附着减少。即使假设一部分游离CCA附着在显像辊的表面,附着的行进慢,而且CCA粒径相对母粒子的粒径非常小,因此几乎没有明显的游离CCA附着到显像辊的表面的不均。因此,比较长期得到没有游离CCA向显像辊表面的附着产生的不均的良好的图像。尤其,在具有对显像辊的压接部件的显像器上是有效的,同时,作为显像辊,对于使用实施了喷砂处理的金属制作的显像辊的显像器也是非常有效的。
根据本发明的色剂,游离颜料的游离率h设定在0.6%以下,游离颜料几乎不向显像辊的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的表面的附着。因此,抑制图像的拔白的同时,游离颜料对颜料具有的显色性和透明性功能产生很小的影响,消除了浓度不足、OHP的透过性不良等不适当。
根据本发明的色剂,将从粉状色剂的母粒子游离的脱模剂和粉状辅助剂的至少之一的游离率h设定在0.4%以下,脱模剂和粉状辅助剂几乎不向显像辊的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的表面的附着。因此,抑制模糊等图像缺陷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色剂,将游离聚合反应辅助剂的游离率h设定在0.3%以下,聚合色剂难以凝聚,流动性提高。因此,确实得到色剂的规定运送量。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的色剂,抑制了游离的添加材料向显像辊的表面和其他处理部件的表面的附着。因此,可提高显像器的寿命,并且可长期得到良好的图像。

Claims (10)

1.一种非磁性单成分色剂,至少由多个母粒子和分别附着于这些母粒子的多个CCA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用最小2乘法近似所述CCA粒径相对所述母粒子的粒径的分布得到的附着于所述母粒子的所述CCA的近似直线的斜率为a、所述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d(μm)时,满足a×d<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其特征在于未附着所述CCA的所述母粒子的量为色剂总量的3.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其特征在于满足a×d≥1.0。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包括: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载体;具有运送非磁性单成分色剂显像所述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的导电性显像辊、向该导电性显像辊供给所述非磁性单成分的色剂供给部件、以及规定向所述潜像载体一方运送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并且使该非磁性单成分色剂带电的色剂规定部件的显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磁性单成分色剂是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非磁性单成分色剂。
5.一种色剂,至少由多个母粒子和分别附着于这些母粒子的多个添加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材料中从所述母粒子游离出的游离添加材料的游离率设定在对应于该添加材料的特定值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剂,其特征在于使用CCA作为所述添加材料之一,该游离CCA的游离率设定在1.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色剂,其特征在于使用颜料作为所述添加材料之一,游离颜料的游离率设定在0.6%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5-7之一所述的色剂,其特征在于是由粉碎法制造的粉状色剂,使用脱模剂和粉碎辅助剂至少之一作为所述添加材料之一,从所述母粒子游离出的脱模剂和粉碎辅助剂至少之一的游离率设定在0.4%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5-7之一所述的色剂,其特征在于是由聚合法制造的聚合色剂,使用聚合反应时使用的引发剂和分散剂至少之一作为所述添加材料之一,从所述母粒子游离出的引发剂和分散剂至少之一的游离率设定在0.3%以下。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包括: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载体;具有运送色剂显像所述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像辊、以及规定向所述潜像载体一方运送的所述显像辊上的色剂并且使该色剂带电的色剂规定部件的显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剂是权利要求5到9之一所述的色剂。
CNB011338873A 2000-12-06 2001-12-06 色剂和使用该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50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71303A JP2002174923A (ja) 2000-12-06 2000-12-06 トナーおよびこの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71303/00 2000-12-06
JP2000371302 2000-12-06
JP371302/00 2000-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7801A true CN1357801A (zh) 2002-07-10
CN1235094C CN1235094C (zh) 2006-01-04

Family

ID=26605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388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5094C (zh) 2000-12-06 2001-12-06 色剂和使用该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838219B2 (zh)
EP (1) EP1213620A3 (zh)
CN (1) CN1235094C (zh)
TW (1) TWI2593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1915A1 (en) * 2004-10-05 2006-04-06 Rehm Peter H Portable computer and method for taking notes with sketches and typed text
WO2009107829A1 (en) * 2008-02-26 2009-09-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JP2010224181A (ja) * 2009-03-23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ならびにトナー
CA3058076A1 (en) 2016-07-01 2018-01-04 Paxgrid Cdn Inc.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nd authorizing access to and accounting for wireless access vehicular environment consumption by client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7854A (ja) * 1986-07-21 1988-02-05 Sharp Corp 電子写真用トナ−
JPH07120076B2 (ja) * 1987-03-31 1995-1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の製造方法
DE3931714C2 (de) 1988-09-22 1998-04-16 Minolta Camera Kk Toner zum Entwickeln elektrostatischer, latenter Bilder, umfassend spezifizierte Imidazole
JPH04260059A (ja) 1991-02-15 1992-09-16 Hitachi Metals Ltd 非磁性一成分系トナー
US5766813A (en) 1992-12-16 1998-06-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evelop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toner from a toner carrier member to a latent image carrier
JP3455349B2 (ja) 1995-10-23 2003-10-14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非磁性一成分現像剤
JPH10123762A (ja) 1996-10-16 1998-05-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方法
JPH1165174A (ja) 1997-08-11 1999-03-05 Toyo Ink Mfg Co Ltd 非磁性トナー母粒子、及び該非磁性トナー母粒子を含有する非磁性一成分トナー
US6146802A (en) * 1998-07-27 2000-11-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oner and developmen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159070B2 (ja) * 1999-02-12 2008-10-0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5094C (zh) 2006-01-04
EP1213620A3 (en) 2002-11-06
US6730449B2 (en) 2004-05-04
US20030170557A1 (en) 2003-09-11
US20020106572A1 (en) 2002-08-08
US6838219B2 (en) 2005-01-04
EP1213620A2 (en) 2002-06-12
TWI259337B (en) 2006-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95C (zh) 用于显影静电潜象的装置以及其显影辊
CN1092808C (zh) 彩色成象装置
CN1092348C (zh) 显影与清洁同时进行的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CN1083998C (zh) 能同时进行显影和清洁的成象设备
CN184122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9163C (zh) 显影装置及其所用的载有显影剂的部件
CN1752861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366213A (zh) 电子照相调色剂、电子照相显影剂和用于形成图像的方法
CN1684005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
CN1885194A (zh)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372654A (zh) 液体调色剂组合物
CN1279409C (zh) 带电系统、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78334A (zh) 磁性色粉、设备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684006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
CN1892483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267791C (zh) 具有泡沫弹性部分的充电元件、充电装置、处理盒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728009A (zh) 显影装置
CN1684004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
CN1906545A (zh) 显影方法及显影装置
CN1873553A (zh) 成像设备
CN1235094C (zh) 色剂和使用该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210993A (zh) 图象形成装置和图象形成方法
CN1081346C (zh) 电照相成像方法
CN1145848C (zh) 成像设备
CN1444108A (zh) 在用过的显像盒中补充色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