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9342C - 热压成型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压成型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29342C CN1329342C CNB2005100125826A CN200510012582A CN1329342C CN 1329342 C CN1329342 C CN 1329342C CN B2005100125826 A CNB2005100125826 A CN B2005100125826A CN 200510012582 A CN200510012582 A CN 200510012582A CN 1329342 C CN1329342 C CN 132934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talum
- pitch
- hot
- composite material
- hou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压成型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方法是采用专利“一种含钽炭基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含钽沥青前驱体为原料,以这种沥青为粘结剂,煅烧的含钽焦粉为骨料,采用热压一次成型工艺制备的碳化钽/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垂直压制方向的最大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达78.0MPa和138.3MPa,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成品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宇航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在极限环境下服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要求材料在高温、高速气流的冲刷下(>2400℃)和活性气氛中(原子态氧、氮)具有良好的热化学、物理稳定性。目前,超音速飞行仪器(包括空间飞行器、大气再入系统、火箭推进系统等)的研制与开发对超高温热保护材料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因此研究新一代的超高温结构材料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炭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高温比强度高、易加工、轻质价廉等优点,被广泛的用作高温结构材料。然而在高于800℃的氧化气氛中的烧蚀严重阻碍了其应用,因此,必须提高炭材料抗烧蚀性能,来满足极限环境下对炭材料的要求,扩大其应用范围。
美国在1976年76-609号的AIAA“固体推进火箭发动机用炭/炭材料”报告中指出,在炭材料中引入钽、铪、锆等元素形成难熔碳化物,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烧蚀和抗氧化性能。在1980年80-1476号的AIAA论文中报道了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在此方面美国、俄罗斯、法国进行了相关研究,多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反应来制备碳化物涂层保护炭材料,但这些方法存在由于涂层与基体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高温下涂层易剥离失效问题,而且设备昂贵、操作较难、应用领域受限。采用粉末掺杂可以降低成本,均匀混合可以消除界面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手段。崔红等人在《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报道了添加碳化钽提高炭/炭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采用氧化钽在树脂中悬浮的方法制成浸渍剂,引入复合材料。但这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所采用的微粉是10~50微米大小颗粒,由于粒度过高,并且钽化合物的密度(Ta2O5:8.7g/cm3;TaC:14.4g/cm3)与炭基体的密度(<2.0g/cm3)差别较大,很难分散均匀,造成掺杂组元与炭基体存在明显界面,使用中易出现应力集中而破坏。由此造成产品质量波动大,成品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质量稳定、成品率较高的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发明者申请的专利“一种含钽炭基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410064579.4)中所制备含钽沥青。以此为原料作为粘结剂,煅烧焦粉为骨料。采用热压一次成型工艺来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备料:将软化点95~150℃,含钽2~10wt%的沥青前驱体原料(具体制备方法见专利“一种含钽炭基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410064579.4)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作为粘结剂用;另一部分在氩气的保护下煅烧至1200~1300℃成为含钽焦粉,破碎至100~200目作为骨料用,以含钽焦粉:粘结剂沥青的质量比为75~85∶15~25配料,高速球磨4~8小时;
2)热压成型: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在热压机上一次成型制备产品,压力为30~50MPa,最高热压温度2500~2600℃,热压期间升温曲线:500℃以前的升温速度为100~120℃/小时,500~1200℃期间的升温速度为150~170℃/小时,1200~最高温度期间升温速度为250~300℃/小时。
所述的专利“一种含钽炭基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410064579.4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软化点60℃~80℃的煤焦油沥青或石油沥青在惰性气氛、无水环境中,与氯化钽按质量比为煤焦油沥青或石油沥青∶氯化钽=100∶1~20混合,于260℃~420℃,在自升压或0.3~1.0Mpa压力下,匀速机械搅拌反应4~10小时,即制得含钽炭基复合材料前驱体。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所采用的含钽沥青中的钽是极细的均匀分散于沥青中,经过热压一次成型处理,钽转化为碳化钽均匀分散在炭基体中,与微粉掺杂的方法制备的材料相比,按本专利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的钽在粘结剂、焦粉中都达到精细均匀分布,制造的材料更加均匀,具有更优良的性质,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成品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软化点95℃、含钽2.0wt%的沥青作为原料(此原料由软化点68℃的煤沥青和氯化钽按100∶4的比例、在350℃下反应4小时制取的,具体方法见专利“一种含钽炭基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410064579.4),把此原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作为粘结剂用,另一部分在氩气的保护下煅烧至1200℃成为含钽焦粉,破碎至100目作为骨料用。取粘结剂用含钽沥青250克和含钽焦粉750克,一起放入高速球磨机中研磨4小时后,在热压机上于30MPa、2500℃下热压成型,得到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热压期间的升温曲线:500℃以前的升温速度为100℃/小时,500~1200℃期间的升温速度150℃/小时,1200~2500℃的升温速度为250℃/小时。所得材料的密度是2.00g/cm3,垂直压制方向上的抗弯强度是44.5MPa,抗压强度是95.2MPa。
实施例2
将软化点114℃、含钽5.14wt%的沥青作为原料(此原料由软化点72℃的煤沥青和氯化钽按100∶10的比例、在350℃下反应4小时制取的,具体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把此原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作为粘结剂用,另一部分在氩气的保护下煅烧至1300℃成为含钽焦粉,破碎至200目作为骨料用。取粘结剂用含钽沥青200克和含钽焦粉800克,一起放入高速球磨机中研磨6小时后,在热压机上于40MPa、2600℃下热压成型,得到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热压期间的升温曲线:500℃以前的升温速度110℃/小时,500~1200℃期间的升温速度170℃/小时,1200~2600℃的升温速度为280℃/小时。所得材料的密度是2.08g/cm3,垂直压制方向上的抗弯强度是51.5MPa,抗压强度是108.4MPa。
实施例3
将软化点128℃、含钽8.33wt%的沥青作为原料(此原料由软化点68℃的煤沥青和氯化钽按100∶16的比例、在350℃下反应4小时制取的,具体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把此原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作为粘结剂用,另一部分在氩气的保护下煅烧至1200℃成为含钽焦粉,破碎至100目作为骨料用。取粘结剂用含钽沥青150克和含钽焦粉850克,一起放入高速球磨机中研磨8小时后,在热压机上于40MPa、2600℃下热压成型,得到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热压期间的升温曲线:500℃以前的升温速度120℃/小时,500~1200℃期间的升温速度160℃/小时,1200~2600℃的升温速度为300℃/小时。此材料的密度是2.10g/cm3,垂直压制方向上的抗弯强度是60.8MPa,抗压强度是129.9MPa。
实施例4
将软化点150℃、含钽10.0wt%的沥青作为原料(此原料由软化点68℃的煤沥青和氯化钽按100∶20的比例、在350℃下反应4小时制取的,具体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把此原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作为粘结剂用,另一部分在氩气的保护下煅烧至1200℃成为含钽焦粉,破碎至200目作为骨料用。取粘结剂用含钽沥青250克和含钽焦粉750克,一起放入高速球磨机中研磨6小时后,在热压机上于40MPa、2600℃下热压成型,得到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热压期间的升温曲线:500℃以前的升温速度100℃/小时,500~1200℃期间的升温速度150℃/小时,1200~2600℃的升温速度为300℃/小时。此材料的密度是2.30g/cm3,垂直压制方向上的抗弯强度是78.0MPa,抗压强度是138.3MPa。
Claims (1)
1、一种热压成型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备料:将软化点95~150℃,含钽2~10wt%的沥青前驱体原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作为粘结剂用;另一部分在氩气的保护下煅烧至1200~1300℃成为含钽焦粉,破碎至200目作为骨料用,以含钽焦粉∶粘结剂沥青的质量比为75~85∶15~25配料,高速球磨4~8小时;
2)热压成型: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在热压机上一次成型制备产品,压力为30~50MPa,最高热压温度2500~2600℃,热压期间的升温曲线:500℃以前的升温速度为100~120℃/小时,500~1200℃期间的升温速度为150~170℃/小时,1200~最高温度期间升温速度为250~300℃/小时;
所述的沥青前驱体原料是将软化点60℃~80℃的煤焦油沥青或石油沥青在惰性气氛、无水环境中,与氯化钽按质量比为煤焦油沥青或石油沥青∶氯化钽=100∶1~20混合,于260℃~420℃,在自升压或0.3~1.0Mpa压力下,匀速机械搅拌反应4~10小时,即制得含钽炭基复合材料前驱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125826A CN1329342C (zh) | 2005-06-07 | 2005-06-07 | 热压成型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125826A CN1329342C (zh) | 2005-06-07 | 2005-06-07 | 热压成型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0435A CN1730435A (zh) | 2006-02-08 |
CN1329342C true CN1329342C (zh) | 2007-08-01 |
Family
ID=3596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1258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9342C (zh) | 2005-06-07 | 2005-06-07 | 热压成型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29342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8653B (zh) * | 2007-06-06 | 2010-09-15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一种制备TaC纳米粉末材料的方法 |
CN101328064B (zh) * | 2007-06-22 | 2010-08-25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一种原位反应热压合成TaC-TaSi2陶瓷复合材料 |
CN101417878B (zh) * | 2007-10-24 | 2011-06-29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一种原位反应热压合成TaC-SiC陶瓷复合材料 |
-
2005
- 2005-06-07 CN CNB2005100125826A patent/CN132934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两次碳化法制取细颗粒碳化钽的工艺研究 汤仁中,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第140期 2000 * |
两次碳化法制取细颗粒碳化钽的工艺研究 汤仁中,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第140期 2000;添加难熔金属碳化物提高C/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的研究 崔红,苏君明,李瑞珍等,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第18卷第4期 2000 * |
添加难熔金属碳化物提高C/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的研究 崔红,苏君明,李瑞珍等,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第18卷第4期 200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0435A (zh) | 2006-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37416B2 (en) | Refractory metal boride ceramic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 |
CN102964114B (zh) | 一种利用陶瓷前驱体制备复相陶瓷材料的方法 | |
US9611179B1 (en) | Refractory metal ceramic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 |
CN102173806B (zh) | 含有金刚石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194492B (zh) | 氮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防弹插板 | |
CN1329342C (zh) | 热压成型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方法 | |
CN107746282B (zh) | 一种原位碳化硅纤维增强液相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制造方法 | |
CN112500167A (zh) | 一种致密化碳化钛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 |
CN112062574B (zh) | 一种高性能纳米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416075B (zh) | 一种制备Diamond/SiC复合材料的方法 | |
CN1329343C (zh) | 模压成型制备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方法 | |
CN100445234C (zh) | 自烧结碳化钽/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6800414A (zh) | 原位反应制备含氮化硼的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 |
CN106631028A (zh) | 一种金属复合镁碳化硅防弹陶瓷的制备工艺 | |
Parlakyigit et al. | In situ synthesis of B 4 C–SiC, B 4 C–TiB 2, and B 4 C–ZrB 2 composites from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recursor via a simple bottom-up approach | |
CN107814576B (zh) | 一种原位反应制备mb2-mc-bn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 |
CN112500171A (zh) | 一种致密化硼化锆-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 |
CN110386819A (zh) | 一种B4C-nanoTiB2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245459C (zh) | 热压制备含锆炭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 |
CN1178856C (zh) | 大块纳米晶碳化钨材料的制备方法 | |
WO2013191804A2 (en) | Refractory metal boride ceramic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 |
CN118754674A (zh) | 一种硼化锆基导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
Savage | Gas phase impregnation/densification of carbon-carbon and other high-temperature composite materials | |
CN118754627A (zh) | 一种基于热固化工艺制备粘结剂喷射打印用的陶瓷颗粒、造粒方法与应用 | |
CN106747470A (zh) | 一种热聚反应制备高温非氧化物共晶超细粉末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