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5578A - 配置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链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配置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链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5578A
CN1325578A CN99812901A CN99812901A CN1325578A CN 1325578 A CN1325578 A CN 1325578A CN 99812901 A CN99812901 A CN 99812901A CN 99812901 A CN99812901 A CN 99812901A CN 1325578 A CN1325578 A CN 1325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12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92C (zh
Inventor
G·索赫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325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5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通信链路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通信参数进行最佳协商的方法和设备。在通信初始装置中对列表进行初始化,然后在连接建立阶段期间,该列表被依次传送到通信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设备。每个设备都向该列表中添加它自己的且最适用的传输参数。然后该参数列表被涉及通信过程的最后一个设备发送回通信初始设备。该起始通信设备最终选择传输参数。这样建立起来的参数列表又依次被发送到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设备之中,以便把有效的参数选择通知给各个设备。每个设备根据其所接收到的参数列表,对其参数设置或相应连接进行配置。这样对涉及通信过程中的设备所做出的配置有效于随后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配置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链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为通信链路内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通信参数进行最佳协商的方法和设备。
通信链路是出于交换信息目的的至少两个数据终端间的连接。该线路的建立可以持续特定的时间,也可以一直提供。信息以一串数字信号(被称做字节)的形式出现。可以采用模拟方式或者数字方式来传输这些字节。例如在常规电话网络中(所谓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通常都使用模拟传输。然而模拟数据传输要求把数字信号转变成为可以通过线路进行传输的音频信号。这可以通过调制方法来实现。接收机所接收到的模拟信号经过解调,然后被转化为数字信号。为此,需要在数据终端设备和模拟电话网络之间使用调制解调器。因此调制解调器的任务就是:把数据终端设备发出的数字信号提供给传输链路(构成模拟传输媒介),并且使从传输链路中接收到的信号适应数据终端设备的物理特性要求。
另外一种传输数据的可能性在于采用数字交换技术。该技术例如被广泛应用于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中。这种网络的目标在于希望把不同的电信业务综合在一个通用的电信网络中。这就特别意味着最多可以有八个不同或相同的终端(例如电话、传真、计算机、可视电话等),通过统一的接口连接并且接入ISDN。该网络的另外一个特性在于对所有业务提供64kb/s的数据传输。通过ISDN进行数据通信的重要标准有ETS 300 102-1、ITU-T I.411以及ITU-T V.110。
构成数字网络类别的一部分的另外一种网络就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络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每个信道的可用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s。当GSM系统最初进行设计时,只是重点考虑了如何把以前通过常规电话网络或者ISDN所能得到的业务,同样提供给GSM用户使用。即针对那些例如传真、源数据传输或者接入数据网络(例如因特网)等的业务。GSM可以提供与其它的ISDN和PSTN用户建立连接的可能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不同类型的网络必须可以相互连接。在这些连接中(即连接不同的网络),需要引入“异种网络”这一术语,并且用于随后的描述。
正如上面所解释的,由于传输速率的不同,造成网络也是互不相同的。此外还存在多种可以被设置或者可选择性设置的附加参数,然而这些参数的配置会对传输效率造成显著的影响。
例如为了确保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同步,必须要在同步或者异步传输方式中做出选择。在异步传输模式中,没有公共的定时脉冲信号。通过发送起始和停止比特来完成传输的同步。所述比特之间封入了少量数据,这些数据是由发射机对完整消息进行分割而产生的,而且由接收机把这些数据重新组装以形成完整的消息。然而这样就要求通信单元之间要就传输格式达成一致。在这一点上讲,可以采用更加有效的,即同步传输方式。在同步传输中,发射机和接收机被要求采用相同的定时脉冲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传输定时脉冲,例如通过单独的脉冲信号线路、或者通过PLL(锁相环)从数据流中获得时钟脉冲信号。然而这样,就绝对需要对两个数据终端设备进行相同的校正调整。要由用户来判断选择何种传输方式,其中必须要考虑到目前同步传输类型仍处于新业务的状态,这使得该传输方式还没有被所有的网络提供商所实现。因此使用这种传输方式之前,必须要由用户去进行询问。
如果传输过程中涉及GSM网络,则还需要对另外一些重要的参数达成一致,即传输模式,特别指所谓的透明传输模式或者所谓的非透明传输模式。除了标准的纠错机制之外,两种传输模式的本质区别还在于:在所谓的非透明模式中,还需要采用对被错误传输的数据进行纠正,以及对数据进行缓存的额外方法。这一点在传输信道中发生故障时(GSM的特点)是十分有意义的。相应的传输模式是由用户选择的,并且要根据网络进行选择。这样就要求用户了解有关连接配置的知识。
上述讨论的两种服务(即同步/异步以及透明/非透明)仅仅构成多种不同服务中的一部分。其数量和种类会根据基础网络的不同而相应变化的。
传输参数的采用不仅对基础网络(例如ISDN、GSM或者模拟PSTN)很重要,而且对数据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终端类型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终端类型取决于基础网络,例如在模拟网络中采用调制解调器,而在数字网络中采用终端适配器(TA)。另一方面,相同类型终端的参数也存在差异。例如这些参数可以根据传输速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14.4kb/s、28.8kb/s和33.3kb/s)。
现在考虑异种连接,在数据传输中除了包括终端之外,还需要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节点,该节点的任务在于针对给定网络特性对链接的部分路径进行调整。例如被集成在GSM交换中心(所谓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IWF(交互工作功能)部件,该部件主要负责调整GSM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传输载体。该功能使不同的调制方式以及信令方法进行相互转换。由于交互工作功能部件及其所配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所连接的网络的不同,这种转换方法可能是相互不同的。在GSM09.07标准中描述了移动电话与交互工作功能之间的配合。
然而某些时候,有些问题对于交互工作功能部件来说是很困难的,例如判断随后的数据终端设备到底是连接在数字网络还是连接在模拟网络上。交互工作功能一般根据数据终端设备所连接交换中心的类型来识别该数据终端设备的种类。然而如果用户是在其它国家网络并且连接需要经过若干个网络才能建立起来,而且中间节点又使用不同类型的信令(被称做国家用户部分信令),则上述识别方法就行不通了。但是该类交换节点使用根据ISDN标准演化而来的信令协议,可以支持64kb/s的传输速率。在通过该交互工作功能选择传输参数时,这种操作就会导致出现问题。
数据终端设备(既指终端又指中间节点)的任务在于要保证参数的一致性,从而确保通信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安全稳定地进行。一般在连接建立阶段,对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参数进行调整。下面通过在两个GSM用户之间的连接,给出一个在连接建立阶段进行参数调整的实例。
对于用移动电话发送数据,该移动电话必须具备连接相应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可能性,并且它还必须能够支持必需的协议。输入和输出设备可以是计算机(例如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环境中的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特定的设备来完成,其中可以集成两者(即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的功能。两个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经过数字接口相互连接,例如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行业协会)卡。从大的方面来看,该接口以及移动电话的功能相当于调制解调器的功能。这仅仅是从大的方面来看,因为PMCIA卡并不执行调制或解调操作,这是由于实际上它连接了两个数字设备。可以使用AT-命令来对该卡实现控制。AT-命令描述了一种调制解调器中使用的标准化编程语言。使用AT-命令可以允许用户设定传输参数,例如设定调制解调器的类型、传输速率以及传输类型(同步/异步)等。在数字网络中,该设定被转化成为所谓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的概念在ISDN网络标准中引入,并且在GSM标准中继续沿用这一概念。承载能力在数据终端设备之间传递有关数据传输能力的信息。GSM承载能力的描述可以参考GSM 04.08以及有关ISDN承载能力的描述可以参考ETSI Q.931中。
这样承载能力就可以描述电信业务。在GSM的情况中,用户所设定的连接参数被转换为承载能力,然后在连接建立阶段,该信息做为信令消息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在MSC中对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对应MSC内的优先选择,可以发生如下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连接拆线。用户可以将其理解为不正确地设定参数的指示。可以把拆线原因以简述的信息形式发送给用户,但是根据这一信息并不能得出真正的拆线原因(例如载波不能支持)。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用户期望尝试其它不同的参数设置。这种人工设置和尝试都要求用户具备各种知识。
第二种情况:MSC自行选择参数,而不采用被发送的参数。新指定的参数被发送给用户。移动电话中的逻辑功能可以判断是否接受这些参数或者是否应该拆线。
第三种情况:MSC接受参数设定,因此通知准备支持用户所期望的业务。
如果GSM交换中心内接受了参数,即发生了第三种情况,或者第二种情况中移动电话接受了新选定的参数,则通过包括交互工作功能而使连接建立过程继续进行。响应于传输类型(数字或者模拟),该连接还通过调制解调器被交换到模拟网络例如PSTN,或者通过ISDN适配器被交换到数字网络例如ISDN。如果连接通过ISDN网络进行交换,则通过交互工作功能进行的承载能力转换工作要发生在连接点之中。由于就不同的比特占用以及不同的数据域来说,两个网络中的这些参数是互不相同的,所以可能导致错误的参数转换或者信息的丢失。特别是ISDN不能支持所谓的自动波特率,而这又是调制解调器的通信特点。所谓的自动波特率方法允许对传输速率和调制进行动态地协商。该方法可以提供给模拟数据终端设备使用,但是在单纯的数字ISDN网络中并不支持这种方法。
当使参数从GSM转换到ISDN时,由于不能根据信令进行判断,所以主叫用户一方不能得知数据呼叫是终止于ISDN网络还是继续被传送到交换中心。因此自动波特率可以利用特定比特组合而出现在负责传输速率的承载能力域中。当在被叫用户一方存在有GSM交换中心时,需要重新转换承载能力的信息域。因此用于自动波特率的特定比特组合被解释以便选择主叫用户可能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然而由于负责传输速率的承载能力域被自动波特率信息所占据,所以不能得知主叫用户的最大可能数据速率。而且一旦选择透明传输模式,则如果被叫用户所支持的数据速率高于主叫用户的速率,数据连接就会失败。在发送方和接收方的传输速率相互不同的情况中,所谓的非透明模式允许在交互工作功能中对数据进行中间存储以及缓冲存储。然而一旦设定透明模式被激活,则不允许数据的中间存储,而且在不同的传输速率上这会导致数据累积,及其所引发的数据丢失。在连接建立阶段,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导致连接中断的问题之一。
如果在移动用户与相应交互工作功能(IWF)之间成功地建立起连接,则启动用户MSC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参数协商。通过信令消息向被叫用户的移动电话发送参数,被叫方可以判断是否接受参数或者对其进行修改。可能得到修改的参数被返回目标用户的交换中心,在此判断是可以接受参数,还是断开连接。由此建立起数据终端设备的连接,并且启动数据传输。
在异种连接的情况下,传输信息的过程中要包括不同的网络和数据终端设备,由于参数(这些参数必须事先知道并且被正确地配置)的不同,所以在两个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稳定、安全的连接是困难的。由于考虑到传输参数的不同网络之间的不兼容性,在连接建立阶段经常会发生拆线。为了实现成功的连接建立,目前期望能够得知网络以及对方终端的所有参数。这就要求用户具备对连接配置域的经验。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业务都得到所有网络提供商的支持。例如目前,同步传输类型就被认为是一种新业务,使得它并没有由所有网络提供商都实施。用户在其希望建立这种连接之前,必须获得有关的信息。
在大多数建立期间呼叫被断开的情况中,错误分析是十分困难的或者是不太可能的。由于网络发送的错误消息中仅包括很少一部分信息,所以这就意味着用户不能够获得有关错误原因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该信息,用户可以只凭直觉采用其它参数去尝试建立新的连接。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通过确保传输的最佳而建立与任何目标设备的连接。特别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同样也能够通过确保传输的最佳而建立与参数未知的目标设备的连接。根据本发明,该目的可以通过专利权利要求1的示教以及专利权利要求14的示教得到实现。
通过对通信起始单元所接收到的参数列表进行分析,可以判断通信链路的瓶颈和所发生的错误。由于网络提供商要向用户提供更加确切的有关错误的信息,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点被证明是特别有好处的。
这对通过异种通信网络建立通信链路也是有好处的。
另一个好处在于,通过对已经建立连接的参数设置进行存储,并且在下一次与相同目标设备连接过程中重新使用这些参数配置,这样就可以使得与相同目标设备进行的随后连接也可以达到最佳。
其它的好处还在于,该协议并不定义协商过程中所容许的参数类型和数量。而且对这种协议来说,也可以对那些仅特定于部分连接的专用参数(例如只用于GSM)进行协商。
还有好处就是,由于协议独立于传输中所涉及的设备,所以设备的软件和硬件方面更新的进行并不需要使用整个系统的功能。
还有好处就是,没有通信链路配置经验的用户也可以建立与任何目标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
本发明的另外好处可以从从属权利要求2到13中得知。
下面通过实施例、表格和附图来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随后的附图中给出:
图1:根据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a,b,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3:说明在两个GSM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实施例,
图4:说明在GSM和常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实施例,
图5:说明在常规电话网络和GSM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以及图1来解释本发明。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随后的描述中,术语“通信初始设备”与“第一设备”具备相同的意义。
根据图1,在对通信链路内数据传输所需要的参数进行最佳协商的方法中,首先由第一设备提供参数列表(步骤1)。随后从该设备的多个传输候选方案当中选择最佳的参数组合(步骤2)。该参数被添加到所提供的列表中(步骤3),然后在步骤4该列表以及该单元的标识号(所谓的ID)被传递给下一个通信设备。经过校验之后,检测是否到达了目标设备(步骤5)。如果还没有到达,则进一步传递参数列表。每个通信设备要向其所收到的列表中添加自己的通信参数和自己的ID。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修改所接收列表中的项,只能在列表的底部增补而由此添加新参数。当接收到列表时,首先要校验该单元是否支持已经存在的参数。如果不兼容,则设备尝试去通过选择最佳参数来适应已经存在的参数。如果不可能在参数问题上达成一致,则在列表中用一个项目进行标注,表明那些该设备所支持的设置。
参数列表可以被认为是数据结构,由于数据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所以在每个数据终端设备中,该列表要接受动态地管理。例如传输可以通过简单的ASCI文本的形式来进行。该文本可以被打包,形成可以准确识别的数据分组,其格式可以对应所谓PPP(点到点协议)的格式。所谓的PPP是用于传输数据分组的标准协议。这样本发明所提出的协商传输参数的方法可以被集成在连接建立的PPP阶段。然而该实施例仅仅是被用做示范实例。
根据图1,参数列表的传输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到达目标设备(步骤5)。当接收到参数列表时,目标设备要向列表中添加自己的通信参数和自己的ID,从而可以提供完整的参数列表。结果,该列表被发回到通信起始单元(步骤6)。通过包含在列表中的参数,可以在第一设备中进行判断:是否经过通信中所涉及的所有设备的连接是可行的(步骤7)。如果得到肯定的答复,则在步骤8进行传输参数的最佳选择。
选择完成之后就可以提供完整的参数列表,并且将其送到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随后的其它设备中(步骤9),把所作的参数选择通知给每个设备。该信息因此被依次传送到所有设备。每个设备借助所接收到的参数列表,为相应的连接配置参数设置(步骤10)。这样就完成了通信中所涉及的所有设备的配置。当所有设备成功地完成了传输参数的设置之后(步骤11),就可以启动传输阶段。
如果通信初始设备不能够提供运行传输参数的选择,则它再次启动参数协商阶段,包括对传输参数的新建议(步骤12)。
理论上,这种尝试的次数可以是无限制的,除非传输中所涉及的某个数据终端设备给出指示,希望在经过特定次数的尝试失败之后终止。该信息被传送到通信初始设备以及目标设备,指示连接建立阶段发生了拆线。根据后台运行的监视数据文件,可以生成有关该过程和连接中断的报告,用于提供给相关用户,去找出问题的原因。
下面通过图2a、2b、2c来更加详细地解释在通信初始用户USER_A和目标设备USER_B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对通信参数进行最佳化协商的设备的实例。
根据图2a,由用于初始化通信初始设备USER_A中包括的参数列表的装置来提供列表。通过利用添加自己的通信参数的装置,可以向该列表中添加该设备自己的参数PAR_USER_A。利用第一发送装置,该列表被发送到随后的设备ADAP_A中。每一个设备中所配备的接收装置去接收该列表,并且把它传送到评估装置。该评估装置判断自己的参数与该列表中所包含的参数的兼容性。用于对参数列表进行评估的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施,由此可以提供不同的选择标准的候选方案。该评估装置也可以根据自己特定的参数来调整它们自己,并且可以校验通信中所涉及的设备是否同意在此所给出的建议参数。另外一种选择方案就是根据多数设备的意见进行判决。换句话说就是,判断有多少参数设定是相同的。在任何情况下,所述单元只选择它所能支持的参数。根据图2a,要一直对列表进行补充和传递,直到到达目标设备USER_B。由此参数列表通过中间节点(InterNod)以及附加适配器(ADAP_B)被传送到目标设备PC_B。中间节点InterNod以及附加适配器ADAP_B都要向列表中添加自己的通信参数PAR_InterNod和PAR_ADAP_B。
根据图2b(时间上处于图2a中所实施的步骤之后),通过使用第二发送装置,把目标设备USER_B中所接收到的列表返回给通信初始设备。通信起始单元接收到列表之后,将其传递到选择装置。该装置的任务在于:首先查询使用列表中所包含参数的连接是否对通信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设备都是可行的。如果选择装置至少对一个通信参数进行了参数最佳选择,就可以提供最佳参数列表ParList,然后根据图2c,向通信中所包括的所有设备依次发送该最佳参数列表。在时间上,图2c的操作相应地处于图2b的操作之后。接收到该参数列表之后,该列表被送到配置装置,该配置装置的任务在于为相应的数据传输配置传输参数。
下面,通过图3和表1来描述一个采用本发明的实例。
图3是采用本发明在两个GSM用户之间进行参数协商的实例。表1中给出可能的通信参数实例,它们可以由各自的数据终端设备进行选择。
参数名称 各自设备的传输参数(由ID标识)
PAR_PC_A 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停止比特数量:无双工方式:全双工ID:PC_A
 PAR_MS_A 信息传递能力:3.1kHz无线信道要求:全速率双工方式:全双工同步/异步:异步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GSM中间速率:16kb/s调制解调器类型:V.32停止比特数量:无连接要素:非透明ID:PCMCIA_A
 PAR_IWF_A 信息传递能力:3.1kHz
传递模式:电路ISDN传输速率:64kb/s同步/异步:异步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双工方式:全双工停止比特数量:无ID:IWF_A
 PAR_IWF_B 信息传递能力:3.1kHz无线信道要求:全速率双工方式:全双工同步/异步:异步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GSM中间速率:16kb/s停止比特数量:无连接要素:非透明ID:IWF_B
 PAR_MS_B 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停止比特数量:无双工方式:全双工ID:PCMCIA_B
通信初始用户PC_A在表中他的通信参数PAR_PC_A已产生并且把这些参数传递到PCMCIA卡时启动连接。该设备可以确保计算机与移动电话之间的数据传输。由于其参数设定要取决于所连接的移动电话,图3中并没有对此给出清楚地描述,但在随后的描述中考虑了移动电话的连接。
PCMCIA卡向其所接收到的列表中添加自己的参数PAR_MS_A。
因此,所有数据都以列表的方式被送到交换中心MSC_A。在这里,特别是在交换中心的交互工作功能部分IWF_A中,要对参数进行变换和调整,使其适应所连接网络中要求的传输技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ISDN网。由于ISDN采用数字传输技术,所以从GSM到ISDN的承载能力的转换要在转换节点(交互工作功能)中完成。此外交互工作功能IWF_A可以向列表中添加自己的传输参数PAR_IWF_A。
而且,该列表还被传送到负责移动目标设备的移动交换中心MSC_B。这里要再次在收到的ISDN连接和GSM交换中心之间对参数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交互工作功能IWF_B可以通过已经到达的数据终端设备的ID来查找所考虑的对称连接。这就意味着由于在两个GSM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它们经过ISDN网络进行相互连接),所以在连接中所涉及的设备中会出现对称性。尽管存在对称性,但在此也要对所建议的参数进行校验。
校验之后,该列表被传送到PCMCIA卡MS_B。该卡是最后一个对配置参数进行判定的设备,因此当其自己的参数PAR_MS_B被添加到列表中之后,就可以把完整的参数列表返回到通信初始设备PC_A。该过程中没有信息被重写覆盖,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仅仅是添加信息。这样就可以保证不会发生信息的丢失。
表1可以被认为是完整的列表,它可以被发送回通信初始设备PC_A。
接收到参数列表以后,通信初始设备根据连接的实际状况,判定哪些参数编辑是对应于最佳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最佳的参数组合,通信初始设备要比较由连接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终端设备设定的所有参数。下述表格中给出一个由通信初始设备所选择参数的实例。在这个实例中没有冲突发生,这样参数列表仅仅是所有单独参数的组合。
最终参数列表
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双工方式:全双工停止比特数量:无
信息传递能力:3.1kHz传输模式:电路无线信道要求:全速率同步/异步:异步GSM中间速率:16kb/sISDN传输速率:64kb/s连接类型:非透明
在完整的编辑参数之后,该列表被送到连接中所涉及的所有单元之中。每个单元从所接收到的列表中推知与自己相关的项目,根据其配置随后的数据传输的连接。
图4给出另外一个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考虑了GSM网络PC_C和模拟电话网PC_D之间的连接。与上述的实例相反,交互工作功能IWF_A注意到,需要建立与模拟用户的连接,所以它就会选择在PAR_IWF_C(与模拟线路相关)下所列的参数。这就特别意味着,在交互工作功能内要进行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集成在交互工作功能内的调制解调器负责这项工作。这就是为什么参数PAR_IWF_C中要包括调制解调器类型参数的原因。
参数名称 各自设备的传输参数(由ID标识)
PAR_PC_C 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停止比特数量:无双工:全双工ID:PC_A
 PAR_MS_C 信息传递能力:3.1kHz无线信道要求:全速率双工方式:全双工同步/异步:异步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GSM中间速率:16kb/s
调制解调器类型:V.32停止比特数量:无连接要素:非透明ID:PCMCIA_A
 PAR_IWF_C 调制解调器类型:V.32用户速率:9.6kb/s同步/异步:异步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停止比特数量:无双工方式:全双工ID:IWF_A
 PAR_Modem_D 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停止比特数量:无双工方式:全双工ID:Modem_B
另外一个实施例通过图5和表3给出。其中涉及到如下的应用,即PSTN用户PC_E建立与GSM用户PC_F的连接。下表中给出完整的参数列表。
参数名称 各自设备的传输参数(由ID标识)
PAR_Modem_E 用户速率:32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双工方式:全双工停止比特数量:无调制解调器类型:自动波特率ID:PC_A
 PAR_IWF_F 信息传递能力:3.1kHz无线信道要求:全速率双工方式:全双工
同步/异步:异步用户速率:9.6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GSM中间速率:16kb/s连接要素:非透明停止比特数量:无调制解调器类型:V.32ID:IWF_B
 PAR_MS_F 用户速率:4.8kb/s数据比特数量:8奇偶校验:无停止比特数量:无双工方式:全双工ID:PCMCIA_B
从表3中可以得知PAR_Modem_E是用户可以使用的调制解调器,其传输速率为32kb/s。而且,调制解调器的类型被设定为自动波特率。
该参数列表被发送到交互工作功能IWF_F。该数据终端设备首先识别要传输呼叫给GSM网络,其传输速率为9.6kb/s。这会导致净荷比率会降低到一个更小的数值上(PAR_IWR_F)。而且设定调制解调器类型中也会存在问题,即自动波特率问题。在所给出的实例中,交互工作功能不能支持该设定。从它那部分来看,建议调制解调器类型V.32做为可能的设置。
添加完自己的参数PAR_IWF_F之后,参数列表被从交互工作功能IWF_F发送到GSM用户PC_F的移动电话MS_F中。然而在该实例中,终端参数PAR_MS_F所能允许的最大传输速率是4.8kb/s。换句话说就是,该值小于PC_E所原始设定的数值。
该数值被输入到参数列表的PAR_MS_F中。添加完自己的参数PAR_MS_F之后,完整的参数列表被传送给通信初始设备PC_E,由它对参数选择进行判断。这就特别意味着由于4.8kb/s是由所有设备在传输路径上支持的唯一数值,所以必须要判断其所选择的业务是否可以在此传输速率条件下进行实施。如果该连接参数不能满足该项业务的最低要求,则用户可以决定中断数据传输,并且他可以终止已经建立起来的连接。
实施本实例要求通信单元之间已经存在最小连接。在此最小连接就意味着相对的终端要通过通信连接相互连接,即使该通信连接不足以交换数据,但该通信连接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判断出对方终端的硬件设备是例如数字设备还是模拟设备。
这可以采用下面给出的建议来实现。ITU-T V.32调制解调器类型已经自1998年起实现了标准化,即所有的模拟调制解调器可以根据该标准进行配置。在随后的参数列表中已经清楚地设置了用于数字连接的环境状态。可以通过使用随后的参数建立与对方终端的最小连接,即采用4.8kb/s的传输速率的异步连接。此外,数据被编码成8比特,其中没有设置奇偶校验位。这就意味着这样选择的参数可以得到几乎所有现有通信设备的支持。即使利用该参数不能达到最佳的数据传输,它们也可以足够用于交换几百字节的信息。原则上讲,一般都可以通过上述的参数实施连接。其中唯一的先决条件是要在被连接的线路中监测通信设备的输入数据。
在上面列出的实例中,提到了不同的异种通信网络连接,当然最好还要考虑数字和模拟网络之间的连接。然而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其它异种连接(例如在面向线路或者面向分组的网络之间的连接)。而且应该可以考虑到,由于通信参数的类型和数量都要取决于基础网络,所以实例中不能包括所有的通信参数。然而本发明可以用于所有那些需要在连接建立期间进行协商的通信参数。

Claims (14)

1.对通信链路内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通信参数进行最佳协商的方法,其中
-在第一设备中对参数列表进行初始化,以及
-传输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另外的设备向参数列表中添加自己的通信参数,并且把该参数列表传递到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随后设备中,
-目标设备所接收到的参数列表被发送回到第一设备中,以及
-第一设备选择至少一个通信参数,以及
-所选择的至少一个通信参数被传送到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另外的设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通信设备都由确切的标识号所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每个通信参数都由标准名称来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通信参数的类型和数量要取决于所使用的通信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通信网络可以是数字的、模拟的,也可以是面向分组的或者面向线路的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异种连接包括至少两个通信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参数列表中包括所通过的每个通信设备的标识号和通信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通信参数不会在随后的通信设备中被重写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通信参数的协商要在连接建立阶段实施。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在参数协商没有成功实施的情况下,需要启动新的协商。
11.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对连接参数进行协商的方法,这些参数被经过ISDN网络从GSM网络传递到GSM网络。
12.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对连接参数进行协商的方法,这些参数被从GSM网络传递到PSTN网络。
13.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对连接参数进行协商的方法,这些参数被从PSTN网络传递到GSM网络。
14.用于对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中所使用的通信参数进行最佳协商的设备,它包括
-用于初始化参数列表的装置,
-用于接收参数列表的装置,
-用于添加自己的通信参数的装置,
-用于向该随后的设备发送该参数列表的第一发送装置,
-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该参数列表的第二发送装置,
-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通信参数的装置,
-用于对参数列表进行评估的装置,
-用于对参数设置进行配置的装置。
CNB998129011A 1998-10-30 1999-09-25 配置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链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57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98120704A EP0998078A1 (de) 1998-10-30 1998-10-30 Konfigurationsverfahren einer Nachrichtenverbindung für eine Datenübertragung
EP98120704.6 1998-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5578A true CN1325578A (zh) 2001-12-05
CN1135792C CN1135792C (zh) 2004-01-21

Family

ID=823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1290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5792C (zh) 1998-10-30 1999-09-25 配置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链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697336B1 (zh)
EP (2) EP0998078A1 (zh)
JP (1) JP2002529962A (zh)
CN (1) CN1135792C (zh)
AU (1) AU6197099A (zh)
CA (1) CA2347283C (zh)
WO (1) WO200002707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292A (zh) * 2010-11-15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视音频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79416B (zh) * 2007-08-01 2013-10-02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6375277A (zh) * 2016-08-21 2017-02-01 上海林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配置列表的自动生成方法、系统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7483B2 (en) * 2000-08-18 2005-09-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data compre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308279B1 (en) 2000-08-18 2007-12-1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ynamic power level control on transmitted messages in a wireless LAN
US7280495B1 (en) 2000-08-18 2007-10-0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Reliable broadcast protocol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339892B1 (en) 2000-08-18 2008-03-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ontrol of data packet fragmentation threshold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366103B2 (en) * 2000-08-18 2008-04-2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eamless roaming options in an IEEE 802.11 compliant network
US7006850B1 (en) * 2002-03-15 2006-02-28 Garmin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ckpit interface system with digital audio radio management unit
US7818015B2 (en) 2002-09-12 2010-10-1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optimal cell configuration based upon determined device location
US7206977B2 (en) * 2004-01-13 2007-04-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self-configurable adapter
JP4791442B2 (ja) * 2007-12-27 2011-10-12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単一ナンバリング機構を使用する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ービス及び能力のネゴシエーション
US9847891B2 (en) * 2011-08-24 2017-12-19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euse of an existing known high-speed serial interconnect link
US9330031B2 (en) 2011-12-09 2016-05-03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on of serial links using a serial-to-parallel loopba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5282A (en) * 1988-10-19 1990-02-27 Hayes Microcomputer Products, Inc. Feature negotiation protocol and dynamically adjustable retraining sequence for a high speed half duplex modem
EP0442963B1 (en) * 1988-11-14 1995-07-12 Datapoint Corporation Lan with dynamically selectable multiple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US5131016A (en) * 1991-01-09 1992-07-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data compress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A2077061C (en) * 1991-11-22 1998-04-21 Mark J. Baugher Scheduling system for distributed multimedia resources
US5452287A (en) * 1993-09-20 1995-09-19 Motorola, Inc. Method of negotiation of protocols, classes, and options i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roviding mixed packet, frame, cell, and circuit services
CA2134620A1 (en) * 1993-11-05 1995-05-06 Arul Menez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computer data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GB9501378D0 (en) * 1995-01-24 1995-03-15 Ibm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over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between a source node and a destination node
US5572582A (en) * 1995-02-24 1996-11-05 Apple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teleconferencing endpoints
GB2318030B (en) * 1996-10-04 2001-03-14 Ibm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exchange of capability information
US5708778A (en) * 1996-05-09 1998-01-13 Sun Microsystems, Inc.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protocol parameters in protocol layers for public area networks
FI962381A (fi) * 1996-06-07 1997-12-08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Datan pakkaaminen tietoliikenneyhteydellä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9416B (zh) * 2007-08-01 2013-10-02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US8654679B2 (en) 2007-08-01 2014-0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US9301142B2 (en) 2007-08-01 2016-03-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475515B (zh) * 2007-08-01 2016-09-07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69292A (zh) * 2010-11-15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视音频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69292B (zh) * 2010-11-15 2015-1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视音频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75277A (zh) * 2016-08-21 2017-02-01 上海林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配置列表的自动生成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6375277B (zh) * 2016-08-21 2020-04-10 上海林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配置列表的自动生成方法、系统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92C (zh) 2004-01-21
JP2002529962A (ja) 2002-09-10
CA2347283C (en) 2008-06-17
WO2000027074A1 (en) 2000-05-11
EP0998078A1 (de) 2000-05-03
US6697336B1 (en) 2004-02-24
EP1125397A1 (en) 2001-08-22
CA2347283A1 (en) 2000-05-11
AU6197099A (en) 200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92C (zh) 配置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链路的方法
KR100275218B1 (ko) 통신망 제어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0469064C (zh) 控制媒体网关建立冗余连接的方法
CN1140999C (zh) 在电信系统中的网络协议转换模式
US7149515B2 (en) Vocoder selection method
AU772746B2 (en)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identification in a gateway
US20030231623A1 (en) Routing system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pen network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routing system
US6343086B1 (en) Global packet-switched computer network telephony server
US5495485A (en) Transmission of analog and digital information across a single line
US5995494A (en)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network DCE and modified 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ing
CN101233771A (zh) 用于选择接入信道或业务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US2010012421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control with media negotiation successful on different media formats
JP3913471B2 (ja) 通信接続確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1292490B (zh) 多媒体呼叫控制机制和使用该机制的通信设备
US6449285B1 (en) Device for matching dissimilar telecommunications protocols
US6301488B1 (en) Voice and data terminal for a radiotelephone network
CN1653795B (zh) 用于端接直接通向ip网络的调制解调器中继信道的设备
KR20010032941A (ko) 이동 전화 모뎀을 통한 데이터 통신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972305A (zh) 一种协商方法及系统
CN101594600B (zh) 基于软交换的媒体转换方法、软交换及媒体转换网关
US694776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data processing means and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implementing same
US20080008145A1 (en) Mobile radio terminal apparatus and address resolution method
CN1241372C (zh) 经分组传输网传输不同应用的数据的方法和有关设备
US6778555B1 (en) Voice over packet system configured to connect different facsimile transmission protocols
US7113511B2 (en) Method of automatic signaling detection for a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s li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