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3849C - 卷带装置及具备卷带装置的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卷带装置及具备卷带装置的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3849C
CN1323849C CNB2004100886235A CN200410088623A CN1323849C CN 1323849 C CN1323849 C CN 1323849C CN B2004100886235 A CNB2004100886235 A CN B2004100886235A CN 200410088623 A CN200410088623 A CN 200410088623A CN 1323849 C CN1323849 C CN 13238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oad
take
ratchet
displacemen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86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3658A (zh
Inventor
津轻浩之
Original Assignee
Citizen Wa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zen Wa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zen Wat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3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3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38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384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1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墨带卷取装置及打印机,其目的在于降低卷带机构中使用的马达的峰值转矩,使驱动所需的马达小型化、且便宜。其构成如下,具备:设于卷带轴(4)上的棘轮(5)、与该棘轮啮合的进给棘爪(6)、至少在直线方向上给予变位量地由马达(11)驱动而变位的变位构件(9)、使进给棘爪移动的滑动构件(3)、和弹性构件(15)。使弹性构件配合在具有用于卷带的送带棘爪的滑动构件上,在由该弹性构件对滑动构件沿一方向施加弹性力的状态下,马达的驱动力与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方向同方向地加给滑动构件,通过该构成,可以由弹性构件和马达协同分担送带所需负荷及进给棘爪切换所需负荷,从而使马达转矩变小,可以采用马达性能低的便宜的马达。

Description

卷带装置及具备卷带装置的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带卷取装置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小型打印机具备的墨带装置中使用的卷带机构中,利用拉簧的张力进行卷带驱动的机构、及通过马达的驱动转矩进行的机构现已为人所知(参照特许文献1、特许文献2)。
图13是为说明由拉簧的张力卷取墨带的机构的概略图。
在图13上,卷带机构101具备在带机架102上设置了棘轮105的一对卷带轴104,在这一对卷带轴104之间,安装卷有带116的带卷轴(リボンスプ一ル)110。
带机架102上,安装滑动自如的送带盘103,在带机架102和送带盘103之间,安装拉簧115。在送带盘103上设有进给棘爪106。进给棘爪106利用拉簧115的张力与棘轮105啮合,驱动卷带轴104。这里,被马达驱动的凸轮109用于拉长拉簧115,卷带轴104由被拉长的拉簧115要还原的张力来驱动。
图14是为说明基于上述的卷带机构的送带盘的驱动状态的图。图14中,拉簧115总是沿箭头方向对送带盘103施加弹性力。在图14(a)~(e)间,随着凸轮109的转动,送带盘103向图中的左方移动。这时,拉簧115被拉长。接着,在图14(f)~(h)之间,送带盘103通过被拉长的拉簧115要还原的张力向图中的右方移动。
向图14(f)~(h)的图中的右方移动时,进给棘爪与棘轮啮合,使卷带轴转动,进行卷带。
图15是为说明由马达驱动的卷取墨带的机构的概略图。
在图15中,卷带机构111与图13所示的构成同样,具备在带机架上102上设有棘轮105的一对卷带轴104,在这一对卷带轴104之间,安装卷有带116的带卷轴110。
在带机架102上安装有滑动自如的送带盘113。在送带盘113上设置进给棘爪106。进给棘爪106通过送带盘113的移动与棘轮105啮合,驱动卷带轴104。
送带盘113具备腕部113a,在腕部113a的端部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具有在腕部形成的间隙113b、该间隙113b的对向的滑动面113c和具有滑动的圆柱部119a的齿轮119。齿轮119一转动,圆柱部119a就在间隙113b内沿任何一方的滑动面113c滑动,使送带盘113在直线方向上往返运动。
图16是为说明基于上述的卷带机构的送带盘的驱动状态的图。在图16上,送带盘113介由齿轮、圆柱部、及滑动面由马达驱动。送带盘113随着由马达驱动的齿轮的转动,在从图16(a)~(e)之间向图中的左方移动,其后,在图16(f)~(h)之间向图中的右方移动。
在向图16(f)~(h)的图中的右方移动时,进给棘爪与棘轮啮合,使卷带轴转动,进行卷带。
[特许文献1]特开平01-278385号公报
[特许文献2]特许第3002780号
在上述由拉簧驱动卷带轴的卷带机构上,由于仅靠拉簧的张力进行卷带轴的驱动,需要具备超过卷带轴的负荷的张力的拉簧,所以有在卷带轴的负荷大时,拉簧的张力也需要变大的问题。
作为卷带轴的负荷,除了送带时的负荷以外,在使带的移动方向反转时,还有在使送带棘爪从一方的卷带轴的棘轮切换到另一方的卷带轴的棘轮时的负荷。靠拉簧的张力进行送带棘爪切换时,由于比送带时的负荷大,从而需要大的拉簧张力,并且,马达经常所受的负荷也变大。另外,即使是对于马达,由于经常在因拉簧的张力而承受负荷的状态下进行驱动,所以有马达驱动的效率低的问题。
在图17(a)中,虚线左方是拉簧拉长期间,使送带盘移动到送带棘爪与棘轮啮合的位置。另外,虚线右方是拉簧还原期间。送带是在该拉簧还原期间,通过送带棘爪与棘轮啮合使卷带轴转动而进行的。
在送带期间内,为进行送带,需要超过送带所需负荷(图中的双点划线)的弹簧转矩T1。此外,在切换期间内,为进行送带棘爪切换,需要超过送带棘爪切换所需负荷(图中的单点划线)的弹簧转矩T2。
另外,在由上述的马达驱动驱动卷带轴的卷带机构中,利用拉簧的机构中拉簧的负荷这一问题虽然消除了,但由于马达要承受带切换时的较大的负荷,所以马达需要大的驱动转矩,产生马达尺寸也要变大的问题。
在图17(b)中,虚线左方是使送带盘移动到送带棘爪与棘轮啮合的位置的期间,虚线右方是进行送带的期间。在送带期间内,为进行送带,需要超过送带所需负荷(图中的双点划线)的马达转矩。此外,在切换期间内,为进行送带棘爪切换,需要超过送带棘爪切换所需负荷(图中的单点划线)的马达转矩。
通常,由于送带棘爪切换所需负荷比送带所需负荷大,马达的峰值转矩成为超过送带棘爪切换所需负荷(图中的单点划线)的马达转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前的问题,降低用于卷带机构的马达的峰值转矩,使驱动所需的马达小型化、价格低廉。
本发明的构成如下,在卷取墨带的卷取装置中,具备:卷取墨带的卷取轴,为选择性地转动驱动卷取轴而移动的变位构件,使变位构件移动的马达,和通过不使卷取轴转动的变位构件的移动来蓄积能量、并通过使卷取轴转动的变位构件的移动释放蓄积的能量的弹簧构件。变位构件在使卷取轴转动的移动时,根据卷取轴的负荷状态,使弹簧构件的转动驱动转矩和马达的转动驱动转矩的比率发生变化。
通过使该转动驱动转矩的比率发生变化,能降低用于卷带机构中的马达的峰值转矩。
负荷状态可认为是卷取墨带时的负荷状态,及切换卷取方向时的负荷状态;在切换卷取方向时的负荷状态下,提高与马达转动驱动转矩的比率。
变位构件当卷轴上施加的负荷超过所定负荷时,给与马达的转动驱动转矩;当卷轴上施加的负荷不超过所定负荷时,仅给与弹簧构件的转动驱动转矩。
该所定负荷可认为是从卷取墨带所需负荷,或切换卷取方向所需负荷中扣除弹簧构件的转动驱动转矩后的负荷。
本发明的构成为:使弹性构件啮合在有用于卷带的送带棘爪的滑动构件上,在由该弹性构件对滑动构件在一方向施加弹性力的状态下,马达的驱动力在与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方向同方向上施加作用力。
通过做成该构成,能使送带所需负荷或送带棘爪切换所需负荷由弹性构件和马达协同分担,从而能使马达转矩变小,并能够使用性能低的价格低廉的马达。
另外,在卷带轴的负荷较小的送带时,不使用马达的驱动力,而仅使用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在卷带轴的负荷较大的送带棘爪切换时,通过使用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和马达驱动力的合力,能使马达的峰值转矩变小,从而能够使用性能低的价格低廉的马达。
本发明的卷带装置具备:设于卷带轴上的棘轮、与该棘轮啮合的进给棘爪、至少沿直线方向给予变位量地由马达驱动而变位的变位构件、使进给棘爪移动的滑动构件、和弹性构件。
滑动构件具备:当进给棘爪沿卷带轴转动方向移动时与变位构件配合的第1配合部、进给棘爪沿反向移动时与变位构件配合的第2配合部,弹性构件沿变位构件与第1配合部配合的方向对滑动构件施加弹性力。
变位构件在变位构件沿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方向移动的期间内,根据卷带轴上施加的负荷,从滑动构件的第2配合部向第1配合部切换配合状态。
变位构件在卷轴上施加的负荷超过所定负荷时,通过与滑动构件的第1配合部配合,对滑动构件沿弹性力方向施加力。进给棘爪接受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和马达的驱动力的合力。
所定负荷可认为是从与进给棘爪啮合的棘轮的切换所需负荷中扣除了弹性构件的弹性力的负荷,当卷带轴上施加的负荷超过该所定负荷时,进给棘爪接受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和马达的驱动力的合力,切换对于设于一对卷带轴上的棘轮的啮合。
另外,所定负荷可认为是从卷取轴卷带所需负荷中扣除了弹性构件的弹性力的负荷,当卷取轴上施加的负荷超过该所定负荷时,进给棘爪接受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和马达的驱动力的合力,进行送带。
另外,变位构件当卷取轴上施加的负荷不超过所定负荷时,脱离与滑动构件的第1配合部的配合,解除滑动构件沿弹性力方向的力,进给棘爪仅接受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卷取轴仅靠弹性力转动。
另外,本发明打印机具备上述的卷带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降低用于卷带机构上中使用的马达的峰值转矩,从而可使驱动所需马达小型化、且价格低廉。
本发明卷带装置适合小型打印机。
附图说明
图1是为说明本发明卷带装置的卷墨带机构的概略图。
图2是为说明本发明卷带机构的滑动构件的驱动状态的图。
图3是为说明送带时的驱动力和进给棘爪切换时的驱动力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安装了本发明卷带装置及打印机的带卷轴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卸下了本发明卷带装置及打印机的带卷轴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卸下了本发明卷带装置及打印机的带卷轴的状态的图。
图7是从本发明卷带装置及打印机的侧底部看的图。
图8是仅表示本发明卷带机构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卷带机构的配合部和变位构件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卷带机构的配合部和变位构件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卷带机构的配合部和变位构件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卷带机构的配合部和变位构件的关系的图。
图13是为说明以前的由拉簧的张力卷取墨带的机构的概略图。
图14是为说明以前的卷带机构的送带盘的驱动状态的图。
图15是为说明以前的由马达驱动的卷取墨带的机构的概略图。
图16是为说明以前的卷带机构的送带盘的驱动状态的图。
图17是为说明以前的卷带机构的送带时的驱动力和进给棘爪的切换时的驱动力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101卷带机构                      2.102带机架
3.滑动构件                         4.卷带轴
5.棘轮                             6.进给棘爪
7.第1配合部                        8.第2配合部
9.变位构件                         10.带卷轴
11.马达                            12.齿轮
13.压纸滚筒                        14.铅字部
15.弹性构件                        16.带
20.打印机                          101.卷带机构
102.带机架                         103.送带盘
104.卷带轴                         105.棘轮
106.进给棘爪                       109.凸轮
110.带卷轴                         113.送带盘
113a.腕部                          113b.间隙
113c.滑动面                        116.带
119.齿轮                           119a.圆柱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卷带装置及具备卷带装置的打印机。
图1是为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卷带装置的卷取墨带机构的概略图。
图1中,卷带机构1具备在机架2上设有棘轮5的一对卷带轴4,在这对卷带轴4之间,安装卷有带16的带卷轴10。
滑动构件3滑动自如地安装在带机架2上,在带机架2和滑动构件3之间,安装有拉簧等的弹性构件15。在滑动构件3上设有进给棘爪6。进给棘爪6与棘轮5啮合,驱动卷带轴4。另外,该滑动构件3在驱动进给棘爪6并进行送带这点上,与上述的图13、15中的送带盘发挥同样的作用。
本发明滑动构件3具备上述送带盘没有的、第1配合部7及第2配合部8。第1配合部7和第2配合部8通过任何一方与变位构件9配合,随着变位构件9的变位在直线上往复驱动。比如,变位构件9能由齿轮和安装在从齿轮的转动轴偏心的位置上的圆柱构件构成,随着齿轮的转动进行偏心运动,与第1配合部7和第2配合部8的任何一方配合,从而使滑动构件3在直线上被往复驱动。
弹性构件15对滑动构件3施加弹性力,使得进给棘爪6与棘轮5啮合、卷取轴4向卷取带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设于滑动构件3上的第2配合部8与变位构件9配合,由马达驱动,弹性构件15拉长。由此,进给棘爪6移动到与棘轮5啮合的位置。
另外,设于滑动构件3上的第1配合部7与变位构件9配合,由马达驱动,弹性构件15还原。该移动方向是与棘轮5啮合的进给棘爪6驱动卷带轴4进行送带或切换进给棘爪6的方向。
这时,进给棘爪6和棘轮5的啮合所产生的负荷,或进给棘爪6的切换所需负荷是由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比如,被拉长的拉簧要还原时的复原力)、和由变位构件9与第2配合部8的配合而传递的马达驱动力的合力来分担。因此,在需要象进给棘爪6切换时那样大负荷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弹性力和马达驱动力的合力,除了能使弹性构件小型化以外,还能使马达的峰值转矩降低、并使其小型化。
另外,送带时,由于通过进给棘爪6与棘轮5的啮合产生的负荷较小,可以不用马达驱动力,而仅用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即可。
图2是说明本发明卷带机构的滑动构件的驱动状态的图。图2中,弹性构件15对滑动构件3总是施加沿箭头方向的弹性力。
图2(A)~(H)表示在卷带轴的驱动及进给棘爪的切换动作时,通过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和马达的驱动力的合力使滑动构件向送带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图2(a)~(h)表示了在驱动卷带轴时,仅靠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使滑动构件向送带的方向移动的情况。
在图2(A)~(E)之间,随着齿轮的转动,变位构件9与滑动构件3的第2配合部8配合,抵抗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使滑动构件3向图中的左方移动。这时,当弹性构件15在是拉簧时则被拉长。通过该图2(A)~(E)之间的动作,进给棘爪与棘轮啮合,并向开始卷带的方向移动。
接着,在图2(F)~(G)之间,滑动构件3因弹性构件的弹性力与马达的驱动力的合力而向图中的右方移动。在此期间,随着齿轮的转动,变位构件9与滑动构件3的第1配合部7配合,通过该配合,滑动构件3接受马达的驱动力。另外,滑动构件3也接受弹性构件的弹性力。该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在弹性构件是拉簧的情况下,成为被拉长的拉簧要还原的张力。
向图2(F)~(H)的图中的右方移动时,进给棘爪与棘轮啮合,使卷带轴转动,进行卷带或进给棘爪切换。
接着,就图2(a)~(h)的动作例进行说明。送带时,由于卷带轴的驱动所需负荷小,仅靠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就能使滑动构件向送带的方向移动。
在图2(a)~(e)之间,与上述图2(A)~(E)之间同样,随着齿轮的转动,变位构件9与滑动构件3的第2配合部8配合,抵抗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使滑动构件3向图中的左方移动。这时,当弹性构件15是拉簧时则被拉长。通过该图2(a)~(e)之间的动作,进给棘爪与棘轮啮合,向开始卷带的方向移动。
接着,在图2(f)~(g)之间,滑动构件3仅依靠弹性构件的弹性力便向图中的右方移动。在此期间,随着齿轮的转动,变位构件9与滑动构件3的第2配合部8配合,作为使滑动构件3向图中的右方移动的驱动力不产生作用,滑动构件3也仅接受弹性构件的弹性力的驱动力。该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当弹性构件是拉簧时,成为被拉长的拉簧要还原的张力。
图3是为说明送带时的驱动力和进给棘爪切换时的驱动力的概略图。另外,图3表示了拉簧作为弹性构件的情形,图中的弹簧转矩表示弹性力,马达转矩表示马达的驱动力。另外,图中的中央的虚线左方表示了弹簧拉长方向的移动期间,右方表示了被拉长的弹簧还原方向的移动期间。
图3(a)表示了送带时的弹簧转矩和马达转矩的关系,图3(b)表示了进给棘爪切换时的弹簧转矩和马达转矩的关系。
在图3(a)、(b)中,弹簧拉长方向的移动期间(图中虚线的左方的期间)是使进给棘爪移动到与棘轮啮合位置的动作的期间,由于不进行送带及进给棘爪切换的任何动作,所以负荷小。为此,移动滑动构件需要的马达转矩B1只要比弹簧转矩A略大就足够。
另一方面,在图3(a)、(b)中,弹簧还原方向的移动期间(图中虚线的右方的期间)是进给棘爪使棘轮驱动,使卷带轴转动,从而进行送带或进给棘爪切换的期间。
图3(a)表示在该移动期间送带时的状态。当该送带所需负荷是图中L1时,由于在送带期间弹簧转矩A比负荷L1大,所以能不使用马达转矩而仅用弹簧转矩A驱动。另外,当送带所需负荷是图中的L2(>L1)时,由于在送带期间弹簧转矩A比负荷L2小,所以附加马达转矩B2,从而可通过使用弹簧转矩A和马达转矩B2的合来驱动。
另外,图3(b)表示在上述移动期间进给棘爪切换时的状态。当该进给棘爪切换所需负荷是图中的L3时,由于在切换期间弹簧转矩A比负荷L3小,所以附加马达转矩B3,从而可通过使用弹簧转矩A和马达转矩B3的合来驱动。
因此,上述动作所需马达峰值转矩P如果是切换期间中所需马达转矩B3的最大转矩即可。该峰值转矩P如果是从切换所需负荷L3中扣除弹簧转矩A的转矩即可,与切换所需全负荷L3所需峰值转矩相比,可以是较小的峰值转矩。
另外,转矩在切换期间的最后时刻成为峰值转矩P,但为便于说明图3表示所示的峰值转矩P表示的是而偏离切换期间的最后时刻的位置。
接着,用图4~图12说明本发明的卷带装置及具备卷带装置的打印机的构成例。另外,图4~图7是表示打印机的一部分的概略图,图4表示安装带卷轴的状态,图5、图6表示卸下带卷轴的状态,图7表示从底部看的图。
在图4~图7中,打印机20具备对向配置的压纸滚筒13、铅字部14和卷带机构1,这些部分通过介由齿轮12等传递机构传递的马达11的驱动力而被驱动。
卷带机构1具备机架2上设置了棘轮5的一对卷带轴4,在这对卷带轴4之间,安装卷有带16的带卷轴10。卷带机构1与压纸滚筒13和铅字部14的印字动作同步、使卷带轴4间断地转动,把带卷轴10上卷有的带向所定方向送出。送带的方向由进给棘爪6与一对卷带轴4中的任何一个卷带轴4的棘轮5的啮合来决定。送带方向的改变通过进给棘爪6从啮合的一方的卷带轴4向另一方的卷带轴4的切换来进行。
该进给棘爪的切换是通过卷在带卷轴10上的带被卷到另一方的带卷轴10上并在卷带轴4的转动停止时,由在带卷轴10之间被伸长的带的张力移开进给棘爪6、并使进给棘爪6向另一方的卷带轴4移动而进行的。为使该进给棘爪6的支持轴移动,需要所定的较大的负荷。
在带机架2上,除了转动自如地安装有卷带轴4以外,还滑动自如地安装有滑动构件3,在带机架2和滑动构件3之间安装有拉簧等弹性构件(未图示)。在滑动构件3上设有进给棘爪6。进给棘爪6与棘轮5啮合,驱动卷带轴4。
图6表示滑动构件3的一部分。滑动构件3具备第1配合部7和第2配合部8,凸轮等变位构件9与任何一方的配合部配合,使滑动构件3在直线上往复动作。另外,图6中,变位构件9隐藏在齿轮的里侧。
马达11的驱动力除了介由齿轮12用于压纸滚筒13和铅字14的驱动以外,还用于变位构件9的驱动。
图8是仅表示本发明的卷带机构1的图。在带机架2及滑动构件3上,通过槽等形成相互滑动自由的结构,通过未图示的拉簧等弹性构件向一方向施加弹性力。在图8上,对滑动构件3施加向右里面的方向的弹性力。由此,对于被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带机架2上的卷带轴4的棘轮5,被安装在滑动构件3上的进给棘爪6在啮合状态下向右里面的方向被施加弹性力,给予送带或进给棘爪切换时所需驱动力。
另外,设于滑动构件3上的第1配合部7通过与变位构件9配合,在与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方向的同向施加马达的驱动力,与弹性构件的弹性力一起给予送带或进给棘爪切换所需的驱动力。
另一方面,设于滑动构件3上的第2配合部8通过与变位构件9配合,在与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方向的反向施加马达的驱动力。该滑动构件的移动方向是在送带或进给棘爪切换结束后,为下次送带,使进给棘爪6向与棘轮5啮合的位置移动的方向。该状态是进给棘爪6与棘轮5未啮合的状态,由于滑动构件3上未作用大的负荷,因此,可不使第1配合部7和变位构件9配合,而仅靠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就能使其移动。
接着,对于送带的状态和进给棘爪切换状态,用图9~图12说明配合部和变位构件的关系。
首先,用图9、10、12说明送带状态中的配合部和变位构件的关系。
图9(a)与图2(a)、(b)对应,图9(b)与图2(c)、(d)对应,图10(a)与图2(e)、(f)对应,图10(b)与图2(g)、(h)对应,图12与图2(a)、(b)对应。
随着齿轮的转动,变位构件9与滑动构件3的第2配合部8配合,抵抗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使滑动构件3向图中的右方(在图2是左方)移动。这时,当弹性构件15是拉簧时则被拉长,通过图9(a)、(b)、图10(a)间的动作,进给棘爪向与棘轮啮合的方向移动。进给棘爪与棘轮配合后,通过图10(a)、(b)间的动作进行送带。
接着,用图9、10、11说明进给棘爪切换状态中的配合部和变位构件的关系。
图9(a)与图2(A)、(B)对应,图9(b)与图2(C)、(D)对应,图10(a)与图2(E)对应,图11(a)与图2(F)对应,图11(b)与图2(G)对应,图12与图2(A)、(B)、(H)对应。
随着齿轮的转动,变位构件9与滑动构件3的第2配合部8配合,抵抗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使滑动构件3向图中的右方移动。这时,当弹性构件15是拉簧时则被拉长。通过图9(a)、(b)、图10(a)的动作,进给棘爪向与棘轮啮合的方向移动。
进给棘爪与棘轮啮合后,通过图11(a)、(b)间的动作,靠马达的驱动力和弹性构件的合力进行进给棘爪切换。
另外,在图12表示的动作位置上,在变位构件9和滑动构件3的第2配合部8之间能成为产生间隙的位置关系,或成为接触的位置关系。
该图12的动作位置表示如图2(a)、图2(A)所示,滑动构件3靠弹性构件15的弹性力移动的一方的端部位置,该位置能够决定滑动构件3相对带机架2的位置。
因此,在图12的动作位置上,当变位构件9与滑动构件3的第2配合部8接触时,滑动构件3的定位依赖于变位构件9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变位构件9和滑动构件3的第2配合部8之间有间隙、非接触时,滑动构件3的定位取决于与带机架2的位置关系,可不依赖于转动位置的变动可被预想的变位构件9而决定。图12表示一构成例,变位构件9和滑动构件3的第2配合部8之间设有间隙,使滑动构件3的定位不依赖变位构件9的位置,而由与带机架2的位置关系来决定。

Claims (12)

1.一种卷带装置,卷取墨带,具备:
卷取墨带的卷取轴,
为选择性地转动驱动上述卷取轴而移动的变位构件,
使上述变位构件移动的马达,以及
通过不使上述卷取轴转动的上述变位构件的移动来蓄积能量、并通过使上述卷取轴转动的上述变位构件的移动来释放上述蓄积能量的弹簧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位构件在使上述卷取轴转动的移动中,根据该卷取轴的负荷状态,使上述弹簧构件的转动驱动转矩与上述马达的转动驱动转矩的比率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负荷状态是卷取墨带时的负荷状态,和切换卷取方向时的负荷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位构件当上述卷取轴上施加的负荷超过所定负荷时,给与马达的转动驱动转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位构件当上述卷取轴上施加的负荷不超过所定负荷时,仅给与上述弹簧构件的转动驱动转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所定负荷是从卷取墨带所需负荷或切换卷取方向所需负荷中扣除上述弹簧构件的转动驱动转矩的负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所定负荷是从卷取墨带所需负荷或切换卷取方向所需负荷中扣除上述弹簧构件的转动驱动转矩的负荷。
7.一种卷带装置,卷取墨带,具备:
设于卷带轴上的棘轮,
与该棘轮啮合的进给棘爪,
至少沿直线方向给予变位量地由马达驱动而变位的变位构件,
是使上述进给棘爪移动的构件,并具有在进给棘爪沿使卷带轴转动的方向移动时与上述变位构件配合的第1配合部和在进给棘爪沿与上述方向反向移动时与上述变位构件配合的第2配合部的滑动构件,以及
对上述滑动构件沿上述变位构件与上述第1配合部配合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弹性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位构件在上述滑动构件沿上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力方向移动期间,根据施加于上述卷取轴上施加的负荷切换与上述滑动构件的第2配合部的配合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位构件当上述卷带轴上施加的负荷超过所定负荷时,与上述滑动构件的第1配合部配合,对滑动构件沿弹性力方向施加力;
上述进给棘爪接受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和马达的驱动力的合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棘轮分别设置在一对卷带轴上,
上述所定负荷是从与进给棘爪啮合的棘轮的切换所需负荷中扣除弹性构件的弹性力的负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所定负荷是从上述卷带轴卷带所需负荷中扣除弹性构件的弹性力的负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位构件当上述卷带轴上施加的负荷不超过所定负荷时,脱离与上述滑动构件的第1配合部的配合,解除对滑动构件沿弹性力方向施加的力,
上述进给棘爪仅接受弹性构件的弹性力。
12.一种具有卷带装置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卷带装置。
CNB2004100886235A 2003-11-06 2004-11-05 卷带装置及具备卷带装置的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38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76718 2003-11-06
JP2003376718A JP4416476B2 (ja) 2003-11-06 2003-11-06 リボン巻き取り装置、及びリボン巻き取り装置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3658A CN1613658A (zh) 2005-05-11
CN1323849C true CN1323849C (zh) 2007-07-04

Family

ID=34544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862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3849C (zh) 2003-11-06 2004-11-05 卷带装置及具备卷带装置的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68871B2 (zh)
JP (1) JP4416476B2 (zh)
CN (1) CN132384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28774A (ja) 2006-02-27 2007-09-06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プリンタおよびdcモータの速度制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44605A (en) * 1953-05-28 1956-05-08 Clary Corp Ribbon feeding and reversing mechanism for printing machines
US3037448A (en) * 1961-03-28 1962-06-05 Commercial Controls Corp Print ribbon feed mechanism
JPH01278385A (ja) * 1988-04-30 1989-11-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リボン装置
JP3002780B2 (ja) * 1988-10-27 2000-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リボ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4838A (en) * 1978-08-28 1980-07-29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Advance and transfer mechanism for inked ribbon or the like
US4381155A (en) * 1980-11-05 1983-04-26 C. Itoh Electronics, Inc. Inked ribbon advance and reverse mechanism
US4494887A (en) * 1984-01-10 1985-01-22 Litton Systems, Inc. High speed print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44605A (en) * 1953-05-28 1956-05-08 Clary Corp Ribbon feeding and reversing mechanism for printing machines
US3037448A (en) * 1961-03-28 1962-06-05 Commercial Controls Corp Print ribbon feed mechanism
JPH01278385A (ja) * 1988-04-30 1989-11-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リボン装置
JP3002780B2 (ja) * 1988-10-27 2000-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リボ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38408A (ja) 2005-06-02
US20050100379A1 (en) 2005-05-12
CN1613658A (zh) 2005-05-11
JP4416476B2 (ja) 2010-02-17
US7168871B2 (en) 2007-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94C (zh) 送纸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250401C (zh) 打印机的剪切装置
CN1273307C (zh) 具有色带卷取机构的打印机
CN1202356C (zh) 起动装置
CN1640621A (zh) 研磨装置
CN1440914A (zh) 辊式输送机
CN1699788A (zh) 动力传动装置和采用该动力传动装置的板材进给设备
CN1111499C (zh) 齿轮传动装置
CN1713650A (zh) 自动/半自动/手动滑动型移动通信终端
CN1593967A (zh) 齿轮组与用于线缆式车窗提升系统的发动机驱动齿轮组
CN1323849C (zh) 卷带装置及具备卷带装置的打印机
CN100346085C (zh) 鼓式制动器装置
CN101073996A (zh) 车辆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CN1065034A (zh) 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
CN1198987A (zh) 自动裁纸装置、控制该装置的方法及采用该装置的打印机
CN1234269C (zh) 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机构
CN101749374B (zh) 用于事务机器的传动力切换机构
CN1830677A (zh) 带式打印机
CN101052553A (zh) 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464117A (zh) 全自动洗衣机
CN1100816A (zh) 纸带储送装置
CN1495119A (zh) 介质分发机的介质拾取装置
CN1713065A (zh) 照相机
CN2869938Y (zh)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JP2013055116A (ja) 回転機構及び該回転機構を用いたテープフィ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CITIZEN WATCH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Citizen Wat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Citizen Watch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Citizen Wat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Citizen Watch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