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6473C - 拾取器控制装置、光盘装置及光盘装置的拾取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拾取器控制装置、光盘装置及光盘装置的拾取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6473C
CN1316473C CNB2005100598302A CN200510059830A CN1316473C CN 1316473 C CN1316473 C CN 1316473C CN B2005100598302 A CNB2005100598302 A CN B2005100598302A CN 200510059830 A CN200510059830 A CN 200510059830A CN 1316473 C CN1316473 C CN 13164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gnal
memory
pic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98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7519A (zh
Inventor
林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77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7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64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647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 G11B7/0953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to compensate for eccentricity of the disc or disc t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05B13/02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on during external perturbations not related to the carrier or servo beam, e.g. vibr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拾取器控制装置具有:处理从光盘拾取的误差控制第一信号生成伺服控制信号的伺服系统;生成与光盘旋转同步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发生器;将第一信号中预定频率以下频率分量和旋转频率分量之一存储的第一第二存储器;从第一存储器读取数据加到第一信号的第一加法器;与时钟信号同步从第一第二存储器读取数据将各数据相加生成第二信号的第二加法器;在第一期间与时钟信号同步将预定频率以下频率分量或旋转频率分量写入第二存储器,读取第一存储器数据供给第一加法器,在经第一期间后的第二期间与时钟信号同步读取第一存储器数据并用第二加法器生成第二信号再度写入第一存储器,更新存储于第一存储器中数据的校正器。

Description

拾取器控制装置、光盘装置及光盘装置的拾取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拾取器(PICKUP)控制装置、光盘装置与光盘装置的拾取器控制方法,例如以用于光盘的高速记录再现的伺服控制为对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CD-R/RW与DVD-ROM等的高速化,以接近光盘马达与拾取装置极限的转速使光盘转动的光盘装置正积极地开发中。
使光盘高速转动时,作为光盘的旋转分量的面摆动和/或偏心所造成影响变大,因此在一般的光盘装置中装设有旋转校正装置。
但是当前的旋转校正装置在进行旋转校正之前,需要将未进行旋转校正而旋转时的扰动信号量一次存入存储器中(校准工作)。因此,在以往的旋转校正装置中,如同CLV控制那样,对于控制转速时时刻刻变动的主轴马达的情形或是对于在高速旋转状态下必须立刻读出数据等的情形,就存在不能适应的问题。
更具体地说,已有的控制方法对于CAV那种转速恒定的控制情形,用一次存入的数据就能从内周到外周进行校正操作,但在对于CLV那样从内周到外周转速逐渐变化的控制中,若不重新进行校准工作就不能作正确的旋转校正。此外,在驱动等操作中,在主轴转速升高等的情形之下,由于在达到高速旋转为止的过程是使转速逐渐变为高速,因此在更新存储于存储器中的面摆动数据和/或偏心数据的同时若不转变为高速旋转状态就有可能不能正确再现。不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形,在进行校准时一旦必须停止面摆动和/或偏心校正,于此瞬间就会有聚焦偏移或跟踪跳变的危险性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侧面,提供了一种拾取器控制装置,其具有:
处理从光盘拾取的误差控制用第一信号,生成伺服控制用信号的伺服系统;
生成与上述光盘的旋转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发生器;
将上述第一信号之中的小于等于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和上述第一信号之中的旋转频率分量的某一种分别存储的第一与第二存储器;
从上述第一存储器读取数据相加到上述第一信号上的第一加法器;
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第一存储器与上述第二存储器读取数据,将各个数据相加生成第二信号的第二加法器;以及
在第一期间,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将小于等于上述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或上述旋转频率分量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器,同时读取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提供给上述第一加法器,在经过上述第一期间后的第二期间中,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读出上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在第二期间更新之前的数据,同时用上述第二加法器生成的上述第二信号再度写入上述第一存储器,由此来更新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数据的校正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侧面,提供了一种光盘装置,其具备:
使光盘旋转的马达;
通过以光照射旋转的上述光盘而将信息记录于上述光盘之中或是根据来自上述光盘的反射光来拾取记录于上述光盘中的信息的光拾取器;
基于上述伺服系统供给的信号调整上述光拾取器与上述光盘的相对位置的光拾取器驱动器;以及
控制上述光拾取器的拾取器控制装置;
其中,上述拾取器控制装置具有:
处理从光盘拾取的误差控制用第一信号,生成伺服控制用信号的伺服系统;
生成与上述光盘的旋转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发生器;
将上述第一信号之中小于等于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和上述第一信号之中的旋转频率分量之一分别存储的第一与第二存储器;
从上述第一存储器读取数据加到上述第一信号上的第一加法器;
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第一存储器与上述第二存储器读取数据,将各个数据相加生成第二信号的第二加法器;以及
在第一期间,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将小于等于上述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或上述旋转频率分量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器,同时读出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提供给上述第一加法器,在经过上述第一期间后的第二期间中,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读出上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同时用上述第二加法器生成的上述第二信号再度写入上述第一存储器,由此来更新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的校正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侧面,提供了用于具有第一与第二存储器使光盘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装置中的拾取器控制方法,此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生成与光盘的旋转同步的时钟信号;
将从上述光盘拾取的误差控制用第一信号之中的小于等于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和上述第一信号之中的旋转频率分量中的任一分别存储于第一与第二存储器之中;
从上述第一存储器读取数据加到上述第一信号上;
从上述第一与第二存储器取出数据,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地将此各个数据相加生成第二信号;
加到上述第一信号之上的步骤,包括在第一期间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地将小于等于上述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或上述旋转频率分量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器中的步骤;以及
在上述第一期间经过后的第二期间,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读出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同时用上述第二信号再次写入上述第一存储器,由此来更新上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明具有本发明的拾取器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光盘装置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例示图1所示光盘装置中所含跟踪伺服(tracking servo)控制电路或聚焦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
图3是图1所示拾取器控制装置的均衡器的特性图。
图4说明作为图1所示拾取器控制装置的比较例的以往的光盘装置的旋转校正工作。
图5说明图1所示的拾取器控制装置的工作。
图6是示明具有本发明的拾取器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光盘装置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7例示图6所示的拾取器控制装置包含的跟踪伺服电路或聚焦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
图8说明图6所示的拾取器控制装置所具有的可变系数乘法器的作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1)第一实施形态
图1是示明具有本发明的拾取器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光盘装置概略结构的框图。本实施形态的特征在于:伺服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之中的低频分量(Fi,Ti)由与第一存储器(面摆动偏心存储器)MR1并行写入的第二存储器MR2,将第一存储器MR1的输出数据与第二存储器MR2的输出数据相加,将此结果再次写入第一存储器MR1的加法器66,以及在系统控制器38的控制下,控制这些写入操作的存储器地址控制电路58来生成差分校正数据而提供给伺服系统。有关这一特征将于以后详述。
图1所示的光盘装置包括:使光盘D旋转的光盘马达8;包含跟踪致动器(未图示)的光拾取器P,使光拾取器P移动的进给马达16;本实施形态的拾取器控制装置2;各种驱动器102、104、106及108。进给马达16例如与光拾取器驱动器对应。
拾取器控制装置2具备:RF放大器22;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进给马达控制电路26;数据抽样电路与同步分离电路68;数据信号处理电路42;记录控制电路54;订正RAM44;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与数据缓冲电路46;系统控制器38;光盘马达控制电路36;FGPLL56;存储器地址控制电路58:第一存储器MR1;第二存储器MR2;AD变换器62;DA变换器64;加法器66;透镜驱动信号发生电路32、34;开关电路24ca、28ca。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则包含具有高通滤波器HPF24aa和低通滤波器LPF24ba的跟踪伺服均衡电路。同样,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包含具有高通滤波器HPF28aa与低通滤波器LPF28ba的聚焦伺服均衡电路。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与数据缓冲电路46包括MPEG视频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46a与音频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46b以及数据缓冲电路46c。加法器66例如对应于第二加法器。
RF放大器22与光拾取器P连接。RF放大器22还与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和数据抽样电路及同步分离电路68连接。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与致动器驱动器104和进给马达控制电路26连接,进给马达控制电路26与马达驱动器102连接。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与致动器驱动器106连接。驱动器102、104、106与进给马达16和光拾取器P连接。数据抽样电路与同步分离电路68连接到系统控制器38、光盘马达控制电路36以及数据信号处理电路42上。数据信号处理电路42还与记录控制电路54、系统控制器38、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与数据缓冲电路46以及订正RAM44连接。记录控制电路54与光拾取器P连接。系统控制器38包括对后述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数的记时器TM,还与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及数据缓冲电路46、光盘马达控制电路36、存储器地址控制电路58、进给马达控制电路26以及透镜驱动信号发生电路32、34连接,控制各控制电路的控制定时与设备整体的工作。系统控制器38也能从CD/DVD数据信号处理电路42的输出信号读取光盘的地址信息。光盘上的地址在已写入有若干数据的光盘中称之为进入数据中的逻辑地址,而在未写入有数据的未记录的光盘等之中则称之为光盘上的物理地址。透镜驱动信号发生电路32通过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与致动器驱动器104的连接线与致动器驱动器106连接,此外,透镜驱动信号发生电路34通过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和致动器驱动器106的连接线而连接到致动器驱动器106上。光盘马达控制电路36经由光盘马达驱动器108与光盘马达8连接。光盘马达8与FGPLL56连接,FGPLL56与存储器地址控制电路58连接。存储器地址控制电路58例如与校正器对应与第一存储器MR1和第二存储器MR2连接,第二存储器MR2也与第一存储器相同地受到地址控制。
通过拾取器P从光盘D拾取的信号经RF放大器22放大,同时从已放大的信号取出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作为信息信号的RF信号。
跟踪误差信号TE输入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的各滤波器24aa、24ba,在补偿增益与相位的同时还进行查找控制等。跟踪跳变操作时,从透镜驱动信号发生电路32输出的信号被加到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的输出中。该输出信号被输入到致动器驱动器104,驱动拾取器P的跟踪致动器(未图示)。此外,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的输出也传送给进给马达控制电路26,通过马达驱动器102驱动进给马达16。
聚焦误差信号FE输入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的各滤波器28aa、28ba。通过这些滤波器的聚焦误差信号FE再与聚焦搜索时用于驱动透镜的透镜驱动信号发生电路34的输出信号相加,传送给致动器驱动器106,驱动拾取器P的聚焦致动器(未图示)。
在再现系统中,RF信号被传送给数据抽样电路与同步分离电路68,由其中的数据抽样电路二值化,提取出位时钟与同步信号后,传送给CD/DVD数据信号处理电路42。在此时对光盘上记录的被读取的数据进行解调,用订正RAM44进行订正处理。同步信号传送给光盘马达控制电路36,通过光盘马达驱动器108而用于光盘马达的控制。CAV控制的情形,将来自光盘马达8的FG信号输入光盘控制电路36。由数据信号处理电路42修正的数据,在DVD影片的情形中传送给MPEG视频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46a及音频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46b后,输出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在DVD-ROM的情形,数据信号处理电路42的输出数据传送给数据缓冲电路46c,作为数字数据传送给个人计算机主机等。
在记录系统中,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虽与再现系统基本等同,但在DVD影片情形,当模拟信号输入到MPEG视频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46a及音频译码器/编码器处理电路46b后,即输出编码的视频数据及音频数据。在记录DVD驱动的情形,从个人计算机主机等传送来的数据可存储于数据缓冲电路46c中。对于这些数据,在CD/DVD数据信号处理电路42中用订正RAM44进行奇偶校验位附加处理、扰频处理与调制处理。此输出传送给记录控制电路54,通过用于将数据记录到光盘中的脉冲调制处理生成的驱动信号被传送给光拾取器P,由此将激光束调制成脉冲状。
基于从光盘马达8输出的FG信号,FGPLL电路56生成倍增的与FG同步的时钟信号。FGPLL电路56例如与时钟信号发生器对应。最近的光盘中所用的马达多为霍尔效应马达,多将马达内的霍尔效应传感器的信号作为FG信号取出,为了生成FG信号,每一次旋转中的极数很少。于是,为了提高旋转方向的分辨率,通过FGPLL电路56生成与FG同步的频率高的倍增时钟信号,基于此时钟信号,由存储器地址控制电路58控制数据存储器MR1与MR2。由于通过从FG信号为基准的时钟控制该数据存储器,就能与旋转同步存入和读取数据。
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成为高通滤波器HPF24aa与低通滤波器LPF24ba的加法结构。如以后所述,在该输出中通过开关电路24ca加上DA变换电路64的信号。在此信号上加上来自用于进行跟踪跳变的跟踪驱动信号发生电路32的信号,输入到致动器驱动器104。
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也与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同样地成为高通滤波器HPF28aa与低通滤波器LPF28ba的加法结构。如以后所述,对此信号,与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相同,通过开关电路28ca加上DA变换电路64的输出。在此信号上加上用于进行变焦搜索操作的透镜驱动信号34,输入到致动器驱动器106。
上述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与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的具体结构例示明于图2中。
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的低通滤波器LPF24ba连接AD变换器62,同样,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的低通滤波器LPF28ba也与AD变换器62连接。AD变换器62与第一存储器MR1和第二存储器MR2连接。第一存储器MR1与DA变换器64连接的同时还与加法器66连接。第二存储器MR2也与加法器66连接。加法器66与第一存储器MR1连接。DA变换器64与开关电路28ca、24ca连接,其输出分别有选择地被加到跟踪伺服系统与聚焦伺服系统中。开关电路28ca、24ca例如对应于第一加法器。
第一存储器MR1具有与已有的面摆动偏心存储器相同的功能,而且对于聚焦系统与跟踪系统各自而言能存储面摆动和/或偏心数据。在这方面,第二存储器未必需要个别地具有聚焦系统与跟踪系统。
图3是这些跟踪伺服控制电路23与聚焦伺服控制电路27的均衡器的特性图。LPF特性CR2与HPF特性CR1相加的结果,整体成为虚线CRe那种特性。光盘的旋转频率需要在LPF特性的带宽之内。这种特性虽然是LPF特性与HPF特性基本的相加特性,但可以看到旋转频率带宽(图3的斜线部分)的相位滞后。此外,CLV旋转控制的情形下,转速从内周到外周是渐变的,因而从斜线部分右部的频率到左部的频率连续地变化。此频率变化幅度对于直径12cm的CD或DVD盘的情形,约改变2.5倍。此外可知均衡器特性方面有大的相位变化(φb→φa)。
在CLV控制的情形,这种频率变化成为原因,不能从内周到外周以相同校准的结果继续进行校正操作。为了从内周到外周进行正确的旋转校正,在以往的系统中需要进行定期地校准,但在进行校准操作时,由于在需要停止校正作业而一旦是高速旋转时,便难以在仍保持稳定工作的情形下进行校准。
图4说明作为图1所示拾取器控制装置2的比较例的现有光盘装置的旋转校正作业,由于光盘的偏心大,故示明了拾取器透镜离机械中心有很大摆动时的操作步骤。此光盘装置的倍速在CD-ROM时为48倍速,在DVD-ROM时为16倍速,这是当前一般的规格。
在CD的情形,于CAV控制下,外周达到最高速率,成为3(Hz/1倍速)×48(倍速)=144Hz,为8640rpm。DVD情况下,同样地外周速率达到10(Hz/倍速)×16(倍速)=160Hz,为9600rpm。在这样的高速旋转下,再现时照射到光盘上的聚束光点在光盘上的相对速度变得非常的大。
假定DVD为16倍速而偏心量为50μm,则透镜的跟踪相对速度换算为跟踪误差信号频率时最高达40KHz。由于跟踪伺服带宽一般以5-7KHz为极限,在发生最大速度时,若跟踪伺服脱离,则在此速度下,伺服电路不能恢复正常。此外,因光盘偏心导致的拾取器机械装置的振动也显著。
图4中,波形DP200表示拾取器透镜离机械中心的位移,示明由于偏心和/或面摆动导致透镜有很大摆动的状态。信号OP(F,T)是通常伺服控制操作中跟踪系统的低通滤波器LPF与聚焦系统低通滤波器LPF的输出信号。此滤波器输出信号是用于跟踪面摆动和/或偏心的信号,此信号决定透镜离机械中心的位置。将此信号OP(F,T)进行AD变换的信号图像是波形D(F,T)。
图4中示明了两种操作步骤。
第一操作步骤是校准周期(期间W)的步骤。在此步骤中,通过跟踪伺服控制电路和/或聚焦伺服控制电路控制的结果,因伺服控制能力而被抑制的低频分量的信号与旋转同步存入存储器中。在此步骤中,DA变换器的输出不相加到伺服环路中。
第二步骤是旋转补偿操作(期间Z)的步骤,是实际校正操作的步骤。在此步骤中,已完成了将数据存入数据存储器中,从数据存储器读出的数据由DA变换器变换为模拟信号,相加到伺服系统中。将此步骤中的信号波形示明于图4的信号波形Dmo(存储器输出DA变换数据)和信号波形FS(FT)(跟踪或聚焦误差信号)。在加法过程中,跟踪误差信号可以示明中心电压,伺服系统可以用来消除偏心和/或面摆动。
但如以前所述,采用以往的控制方法时,在CLV控制下为了能正确地进行旋转校正,一旦停止摆动或偏心的校正,就必须重新进行校准操作。
下面参看图5说明本实施形态的拾取器控制装置2的工作。图5中相对于共用的时间轴示明了多个波形。
表示拾取器透镜离机械中心位移的波形DP1,与图4的DP200相同,示明了由于偏心和/或面摆动,透镜作大摆动的形态。存储器输出DA变换数据(Fo,To)的波形信号DTb、DTa表明第一面摆动偏心存储器的输出。存储器地址值AD0-AD3是示明第一存储器MR1与第二存储器MR2的地址值变化的图。1次旋转相当于1个锯齿状波形。
波形OP(Fi,Ti)表示LPF的输出(Fi,Ti)。此图示明校准后,光盘的转速变化,实际的偏心状态与从第一校正存储器读取的数据的相位偏离的状态。结果,原来在正确校正状态下时LPF(Fi,Ti)的输出理应几乎为“0”,但可以看到,在期间X与期间Y观察出误差。
在期间X的状态下,开始使用了本实施形态的差分校正数据的校准。校准与校正操作开始或结束在存储器地址值AD0-AD3中将存储器地址的“0”位置切换为基准。
首先,在期间X,将LPF的输出OP(Fi,Ti)仅在1周期期间存入第二存储器MR2。在此状态下不必中断面摆动和/或偏心校正。
其次于期间Y,将当前读取的第一存储器MR1的输出值和期间X存入的第二存储器MR2的输出值由加法器66相加,再次写入第一存储器MR1中。在写入时,需要于过去存入的数据输出之后顺序地改写。在读出某个地址的过去数据之后,写入新计算出的数据。
在经过期间Y后,由于将以LPF24ba、28ba的输出OP(Fi,Ti)校正的值存储于第一存储器MR1中,于是从期间Z开始由新的校正输出进行面摆动和/或偏心校正。因此从期间Z开始,LPF24ba、28ba的输出OP(Fi,Ti)再次成为“0”输出。结果,即便考察输出波形DP1与DTb的关系以及DP1和DTa的关系也可看到,校正输出与面摆动和/或偏心输出变化为相位一致地工作。
CLV控制操作时,当从内周到外周顺序地读写中,通过定期地进行上述的差分校准操作,可以提高伺服系统的跟踪操作的质量。当缩短这种定期间隔时,图5的期间Y于更新前后的DTb、DTa的数据间隔也变小,能实现平滑的数据更新。
差分校准操作的间隔例如也可使用系统控制器38以其内部具有的定时器TM预先设定的间隔。此外,也可边监视光盘上的地址,边例如使系统控制器38将差分校准操作的触发信号发送。此外,还可观测LPF24ba、28ba的输出OP(Fi,Ti),在该值超过阈值时发送触发信号。
(2)第二实施形态
图6是示明具有本发明的拾取器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光盘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中所示的光盘装置4的第一特征在于具有由数字电路构成伺服系统的拾取器控制装置。TE信号由AD变换器82进行AD变换,后级电路完全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构成。FE信号也同样由AD变换器84进行AD变换后,然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跟踪伺服系统的FE信号与聚焦伺服系统的TE信号中任一种都于各伺服系统中接受数字信号处理后,由分别设置于马达驱动器102或致动器驱动器104、106的这边的DA变换器86、88、92变换为模拟信号。
图7例示图6所示的拾取器控制装置2包含的跟踪伺服控制电路93或聚焦控制电路97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形态的光盘装置的第二特征在于,对于与第一存储器MR1并联连接的第二存储器MR2,构成为不个别具有而可相互切换使用聚焦系统与跟踪系统。为此设置选择电路72、74、76、78,通过它们可切换使用聚焦系统与跟踪系统。对于第一与第二实施形态两者中任一者,为了进行差分校正作业,除第一存储器以外,需有用于将差分校正用数据存入的第二存储器。如果设由聚焦系统与跟踪系统同时进行差分校正时,则在前述第一实施形态中,第二存储器MR2必须为具有与第一存储器MR1相同容量的存储器。
但实际上在差分校正操作的情形中,由于是在进行面摆动和/或偏心校正操作那样的情形下进行校准,就没有必要同时进行差分校正。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于进行差分校准时,通过由选择电路72、74、76、78进行的变换,错开相对于第二存储器MR2进行聚焦系统与进行跟踪系统工作的时间,就能以第一存储器MR1(容量)的一半实现第二存储器的容量。
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是以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构成伺服系统,故代替图1的开关电路24c,28c而设有可变系数乘法器94和98。这些可变系数乘法器94、98的操作示明于图8。随着校正开始后的时间经过,系数乘法运算后存储器数据的波形渐次趋近存储器输出数据的波形,由此可以得知校正面摆动和/或偏心的数据一点一点地被加上的情况。

Claims (20)

1.一种拾取器控制装置,其具有:
处理从光盘读取的误差控制用第一信号,生成伺服控制用信号的伺服系统;
生成与上述光盘的旋转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发生器;
将上述第一信号之中的小于等于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和上述第一信号之中的旋转频率分量之任一分别存储的第一与第二存储器;
从上述第一存储器读取数据加到上述第一信号上的第一加法器;
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第一存储器与上述第二存储器读取数据,将各个数据相加生成第二信号的第二加法器;以及
在第一期间,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将小于等于上述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或上述旋转频率分量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器,并且读取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提供给上述第一加法器,在经过上述第一期间后的第二期间中,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读取上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在第二期间更新之前的数据并用通过上述第二加法器生成的上述第二信号再度写入上述第一存储器,由此来更新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的校正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控制装置,其中,上述第一与第二存储器之中只存储上述旋转频率分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控制装置,其中,还具有观测上述第一信号中的预定频率以下的频率分量及旋转频率分量之中的任一个,当其振幅超过预定阈值时起动上述校正器的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控制装置,其中,还具备包括对上述时钟信号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在上述计数器的计数超过预定值时起动前述校正器的控制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控制装置,其中,还具备基于上述光盘上的地址起动前述校正器的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伺服系统包括生成跟踪伺服控制用信号的跟踪伺服系统和生成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的聚焦伺服系统;
上述校正器还具有为使上述跟踪伺服控制用信号与上述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交互存储于上述第二存储器中而切换上述跟踪伺服控制用信号与上述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的切换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拾取器控制装置,其中,上述伺服系统是由数字电路构成。
8.一种光盘装置,其具备:
使光盘旋转的马达;
通过以光照射旋转的上述光盘而将信息记录于上述光盘之中或是根据来自上述光盘的反射光来读取记录于上述光盘中的信息的光拾取器;
基于由伺服系统供给的信号调整上述光拾取器与上述光盘的相对位置的光拾取器驱动器;以及
控制上述光拾取器的拾取器控制装置;
上述拾取器控制装置具有:
处理从光盘拾取的误差控制用第一信号,生成伺服控制用信号的伺服系统;
生成与上述光盘的旋转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发生器;
将上述第一信号之中小于等于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和上述第一信号之中的旋转频率分量之任一分别存储的第一与第二存储器;
从上述第一存储器读取数据加到上述第一信号上的第一加法器;
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第一存储器与上述第二存储器读取数据,将各个数据相加生成第二信号的第二加法器;以及
在第一期间,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将小于等于上述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或上述旋转频率分量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器,并读取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提供给上述第一加法器,在经过上述第一期间后的第二期间中,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读取上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在第二期间更新之前的数据并以通过上述第二加法器生成的上述第二信号再度写入上述第一存储器,由此来更新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数据的校正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上述第一与第二存储器之中只存储有上述旋转频率分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上述拾取器控制装置还具有观测上述第一信号中的预定频率以下的频率分量及旋转频率分量之中的任一个,当其振幅超过预定阈值时起动上述校正器的控制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上述拾取器控制装置还具有包括对上述时钟信号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在上述计数器的计数超过预定值时起动前述校正器的控制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上述拾取器控制装置还具备基于上述光盘上的地址起动前述校正器的控制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上述伺服系统包括生成跟踪伺服控制用信号的跟踪伺服系统和生成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的聚焦伺服系统;
上述校正器还具有为使上述跟踪伺服控制用信号与上述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交互存储于上述第二存储器中而切换上述跟踪伺服控制用信号与上述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的切换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上述伺服系统是由数字电路构成。
15.一种用于具有第一与第二存储器使光盘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装置中的拾取器控制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生成与光盘的旋转同步的时钟信号;
将从上述光盘拾取的误差控制用第一信号之中的小于等于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和上述第一信号之中的旋转频率分量两者中的任一分别存储于第一与第二存储器之中;
从上述第一存储器读取数据加到上述第一信号上;
从上述第一与第二存储器取出数据,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将该各个数据相加生成第二信号;
在加到上述第一信号的步骤中,包括在第一期间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将小于等于上述预定频率的频率分量或上述旋转频率分量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器中;以及
在上述第一期间经过后的第二期间,与上述时钟信号同步,读取存储于上述第一存储器中的在第二期间更新之前的数据,并以上述第二信号再次写入上述第一存储器,由此来更新上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拾取器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与第二存储器只存储上述旋转频率分量。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拾取器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期间在观测上述第一信号中的预定频率以下的频率分量及旋转频率分量之中的任一个,当其振幅超过预定阈值时开始。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拾取器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对上述时钟信号进行计数的步骤,而当计数值超过预定值时开始上述第一期间。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拾取器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期间基于上述光盘上的地址开始。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拾取器控制方法,其中,
上述光盘装置具有生成跟踪伺服控制用信号的跟踪伺服系统和生成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的聚焦伺服系统;
上述拾取器控制方法包括使上述跟踪伺服控制用信号与上述聚焦伺服控制用信号交互地存储于上述第二存储器中的步骤。
CNB2005100598302A 2004-03-31 2005-03-31 拾取器控制装置、光盘装置及光盘装置的拾取器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64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5482/2004 2004-03-31
JP2004105482A JP4212504B2 (ja) 2004-03-31 2004-03-31 ピックアップ制御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7519A CN1677519A (zh) 2005-10-05
CN1316473C true CN1316473C (zh) 2007-05-16

Family

ID=3504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98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6473C (zh) 2004-03-31 2005-03-31 拾取器控制装置、光盘装置及光盘装置的拾取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73470B2 (zh)
JP (1) JP4212504B2 (zh)
KR (1) KR100690475B1 (zh)
CN (1) CN1316473C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7388A (en) * 1993-05-31 1997-04-01 Sony Corporation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which uses stored eccentricity data to maintain the read/write head at a constant radial position during a stand-by mode
JPH09259449A (ja) * 1996-03-22 1997-10-03 Hitachi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の位置決め装置
CN1397943A (zh) * 2001-07-17 2003-02-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7901721A (nl) * 1979-03-05 1980-09-09 Philips Nv Regelsysteem.
US4412161A (en) * 1981-04-24 1983-10-25 Iomega Corporation Digital control of servo circuit
JPH01189034A (ja) * 1987-12-28 1989-07-28 Csk Corp 光メモリカードのトラッキング装置
US5138594A (en) * 1990-04-20 1992-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ducing amplitude variations of optical disk readback signals and increasing reliability of track-crossing counts
US5137753A (en) * 1990-10-25 1992-08-11 Bland Alan E Pelletizing ash
JP3225611B2 (ja) * 1992-07-27 2001-1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KR100292038B1 (ko) * 1992-12-04 2001-06-01 이데이 노부유끼 디스크장치
JPH0935289A (ja) 1995-07-14 1997-02-07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ピックアップ制御装置
US6195322B1 (en) * 1996-07-25 2001-02-27 Sony Corporation Disk drive device and method of setting rotational speed thereof
US6137753A (en) * 1997-04-14 2000-10-24 Oak Technology, Inc. Runout calibration for disc drive system
JP3463975B2 (ja) * 1997-10-22 2003-11-05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タ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US6590843B1 (en) * 1998-06-02 2003-07-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VD radial runout cancellation with self-calibration
US6396779B1 (en) * 1998-10-14 2002-05-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having tracking control for positioning a light beam along a track on an optical disk
US6498772B1 (en) * 1999-09-20 2002-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TW509926B (en) * 1999-12-10 2002-11-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vice for scanning a rotating information carrier
KR100622194B1 (ko) * 2000-01-12 2006-09-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의 편심량 측정장치 및 측정방법
KR100677097B1 (ko) * 2000-08-26 2007-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재생 장치에서 학습 제어를 이용한 외란 보상장치 및 방법과, 그를 이용한 광 기록 매체 드라이브 서보시스템
US6765848B2 (en) * 2001-01-10 2004-07-20 Infineon Technologies North America Corp. Focus and tracking repeatable runout compensator
JP2003263760A (ja) * 2002-03-08 2003-09-19 Toshiba Corp 回転補正回路、半導体集積回路、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回転補正方法
JP3871585B2 (ja) * 2002-03-14 2007-01-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制御装置
KR100524977B1 (ko) * 2003-07-24 2005-10-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실시간 반복 제어로 트랙킹 에러를 보상하는 광디스크재생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A2536502A1 (en) * 2003-08-29 2005-03-10 Tgbw Inc. Flash memory distribution of digital content
JP2005166086A (ja) * 2003-11-28 2005-06-23 Toshiba Corp 回転補正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7388A (en) * 1993-05-31 1997-04-01 Sony Corporation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which uses stored eccentricity data to maintain the read/write head at a constant radial position during a stand-by mode
JPH09259449A (ja) * 1996-03-22 1997-10-03 Hitachi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の位置決め装置
CN1397943A (zh) * 2001-07-17 2003-02-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45141A (ko) 2006-05-16
US20050270951A1 (en) 2005-12-08
US7773470B2 (en) 2010-08-10
JP2005293692A (ja) 2005-10-20
CN1677519A (zh) 2005-10-05
JP4212504B2 (ja) 2009-01-21
KR100690475B1 (ko) 200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02703A (en) Optical disc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H033165A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6947359B2 (en) Optical disk device for data defect detection and use
KR100400045B1 (ko) 외란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CN101105953B (zh) 相差检测装置、相差检测方法、再生装置及跟轨控制方法
EP1111602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servo adjustment value,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and recording information under servo control using servo adjustment value
CN101350202A (zh) 光盘状态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316473C (zh) 拾取器控制装置、光盘装置及光盘装置的拾取器控制方法
US6714492B2 (en) Optical disc player for compensating for eccentricity error with eccentricity detected and compensated a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layer
US2004007609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focus bias i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CN101385082B (zh) 轨道存储器以及盘装置
CN101620873B (zh) 光盘装置及其倾斜控制方法
WO2000010166A1 (en) Apparatus for reading and/or writing information from/onto an optical data carrier
KR20020010387A (ko) 광디스크의 최적 재생방법
WO200804482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ocus jump between recording layers in high-density multi-layer disk
JPS58220271A (ja) デジタルデイスクプレ−ヤのモ−タ制御装置
US20110085427A1 (en) Focus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optical dis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focus position control method
JPH09147382A (ja)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KR100280053B1 (ko) 트래킹 에러신호의 자동이득조절장치 및 그 방법
JPH10241177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S6387642A (ja) マルチデイスクプレ−ヤにおけるランダムプレイ方式
CN101236756A (zh) 光盘装置的聚焦伺服方法
JP2002298393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S6387687A (ja) マルチデイスクプレ−ヤにおけるランダム再生方式
JP2009500772A (ja) 光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のフォーカス制御ループを徐々に閉じ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