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8627C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8627C
CN1308627C CNB2004101019552A CN200410101955A CN1308627C CN 1308627 C CN1308627 C CN 1308627C CN B2004101019552 A CNB2004101019552 A CN B2004101019552A CN 200410101955 A CN200410101955 A CN 200410101955A CN 1308627 C CN1308627 C CN 13086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onnet
heat exchanger
mentioned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1019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9547A (zh
Inventor
小泽哲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29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9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86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862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作为室内机框体,具有空气吸入口(2、3)和空气吹出口(6),由前面板(4)和后盖(5)构成。后盖由上后盖(5A)和下后盖(5B)构成。在上后盖上,一体地形成有背面壁部、上述热交换器安装部、围住前侧热交换器部和后侧热交换器部的各下端部的前接水盘(17)和后接水盘(15)、送风机安装部和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上部(16A1)。在下后盖(5B)上,一体地形成有突出部(18)、前侧空气吹出路壁(16B)、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16A2)和风向引导构件的安装部。本发明,由于由前面板和后盖构成室内机框体,上述后盖由具有简单形状的上下2个构件构成,成型容易,因此,能缩短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制造工序,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尤其涉及室内机框体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空调机的室内机,近来,在充分确保收容于内部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的基础上,为了缩小室内机的高度尺寸,大多使用将热交换器构成为在前后大致呈倒V字形的结构。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热交换器由具有多次折弯的弯曲形状的前侧热交换器部和在上端部具有与该前侧热交换器部连接成大致倒V字形并向斜后方下降的平坦形状的后侧热交换器部构成。另外,前侧热交换器部也往往形成为圆滑的弯曲形状。
总之,在制冷运转时,随着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作用,使从室内取入的空气的水分在热交换器中结露,由于其成为排水而滴下,故在热交换器的下方需要配置接受排水的接水盘。这里,在专利文献1中,前侧热交换器部下端与后侧热交换器下端的高度位置极端不同,接受从前侧热交换器部滴下的排水的前接水盘的位置低,接受从后侧热交换器部滴下的排水的后接水盘的位置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08757号公报
室内机框体由前面板和后盖构成,并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在后盖上,形成有前接水盘和后接水盘,还形成使送风机与空气吹出口连通的空气吹出路。
这些前面板和后盖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成型品。
前面板由于形状比较简单故成型容易。但是,后盖由于是一体地具有前接水盘和后接水盘及空气吹出路的复杂的形状,故其成型极其困难。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与后盖相当的构件,由形成后侧空气吹出路壁大部分的后本体部和形成该后侧空气吹出路壁的空气吹出口部分的配管收容盖构成。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必须将前后的接水盘及送风机安装部等许多复杂的形状的要素部分,一体地形成在其后本体部上,故其制造依然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由于以上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用具有简单形状的上下2个构件来构成室内机框体的后盖,提供使其成型变得容易、由此能缩短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制造工序并降低制造成本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框体,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由前面板和后盖构成;热交换器,配置在该室内机框体内,从侧面看作成倒V字形,由位于室内机框体的前面侧的前侧热交换器部和位于后面侧的后侧热交换器部构成;送风机,配置成覆盖这些热交换器的形状,从空气吸入口吸入被空调的室内空气,在热交换器中流通,在此热交换后,通过空气吹出路从空气吹出口进行送风,通过在轴向上将横流风扇和风扇电机连接而成。
上述后盖,由上后盖和下后盖2部分构成。在上后盖上,一体地形成有背面壁部、上述热交换器安装部、配置在前侧热交换器部和后侧热交换器部的各下部的前接水盘和后接水盘、横流风扇和风扇电机安装部及上述送风机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的上侧部分。另一方面,在上述下后盖上,一体地形成有从横流风扇前侧的突出部至空气吹出口的前侧空气吹出路壁、从横流风扇背面下方至空气吹出口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的下侧部分和对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风的方向进行引导的风向导向构件的安装部。
本发明,由于将上述后盖作成分成2部分的结构,故容易成型,能起到缩短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制造工序、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其框体的一部分剖切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盖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后盖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后盖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A是本发明的上后盖的一实施例的成型的说明图。
图6B是本发明的下后盖的一实施例的成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其框体的一部分剖切后的立体图,图2是该室内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中,1是室内机框体。该室内机框体1,由具有上部空气吸入口2和前部空气吸入口3的前面板4、具有空气吹出口6的后盖5和设在左右两侧部的侧板1A构成。
在上述上部空气吸入2中,嵌入有格栅7,在上述前部空气吸入3上,设有在下端部设置支轴并将上端作为自由端可自如地转动的可动板8。在室内机框体1内,安装着从前部空气吸入口3沿上部空气吸入口2相对的过滤器9。该过滤器9,可装拆地支承在过滤器导向件(未图示)上。
并且,在室内机框体1内收容有热交换器10和送风机11,在该热交换器10和送风机11的一侧部上安装着电气元件组装件12。该电气元件组装件12,由收容各种控制用电气元件的电气元件箱和安装在该电气元件箱的前面侧的显示部构成。
上述热交换器10,如图2所示,在侧视图中成为倒V字形,其前侧热交换器部10A具有圆滑的U字形。另一方面,其后侧热交换器部10B具有向斜后方下降的平坦的形状。上述前侧热交换器部10A,与前部空气吸入口3的全部和上部空气吸入口2的一部分相对,后侧热交换器部10B与上部空气吸入口2的剩余部分相对。
另外,沿着前侧热交换器部10A的上侧部分和后侧热交换器部10B,分别在前方和后方设有辅助热交换器10C,沿着前侧热交换器部10A的下侧部分,在前方设有过冷却用辅助热交换器10D。并且,在辅助热交换器10C与过冷却用辅助热交换器10D之间,装拆自如地安装着空气清洁器13。
在被前侧热交换器部10A和后侧热交换器部10B夹持的空间中配置有上述送风机11。该送风机11,由风扇电机和嵌装在该风扇电机的旋转轴上的横流风扇构成。上述横流风扇与前后热交换器部10A、10B正对,具有与其大致一致的长度方向长度。
在上述后盖5上,一体地形成着具有将上述后侧热交换器部10B和辅助热交换器10C的下端部围住形状的后接水盘15。另外,在该后接水盘15的下方,形成有沿上述送风机11的背面侧弯曲、直至空气吹出口6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16A。另外,该后侧空气吹出路壁16A如后所述,由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上部16A1和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16A2构成。
另外,在后盖5上,一体地形成着具有将前侧热交换器部10A和过冷却用辅助热交换器10D的下端部围住形状的前接水盘17。在该前接水盘17的后部,形成有与上述送风机11相对的突出部18。用该突出部18和所述后盖5的一部分,形成从该突出部18沿空气吹出口6的前侧空气吹出路壁16B。利用该前侧空气吹出路壁16B和上述后侧空气吹出路壁16A,形成从上述送风机11至空气吹出口6的空气吹出路16。
在上述空气吹出口6上,安装着作为风向导向构件的纵百叶窗20和水平百叶窗21。在空气吹出路16的内方,纵百叶窗20留有规定间隔地并设着多片。这些纵百叶窗20与纵百叶窗驱动机构连接,一起向左右方向转动。水平百叶窗21,在与上述前面板4同一面上设有上下2片。这些水平百叶窗21与水平百叶窗驱动机构连接,可向垂直方向转动。
接着,参照图3~图5,对上述后盖5详细说明。
图3是上述后盖5的立体图,图4是后盖5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将后盖5分离成下述的上后盖5A和下后盖5B的立体图。
上述后盖5,由上后盖5A和下后盖5B构成。如后所述,分别使用对应的金属模,通过成型压机来成型。它们作为后盖5的一部分,与前面板4及两侧板1A一起构成室内机框体1。
在上述上后盖5A上,一体地形成有将前侧热交换器部10A的下端部围住的前接水盘17、将后侧热交换器部10B的下端部围住的后接水盘15和构成上述空气吹出路16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上部16A1。
另外,在上后盖5A的两侧部上,形成有使前接水盘17与后接水盘15连通的水槽22A、22B,可将由后接水盘15接受的水通过上述水槽22A、22B引导至前接水盘17。在前接水盘17上,一体地形成有从图中的与右侧的水槽22A相对的侧部下面突出的排水管接头23。在将室内机作为产品安装在壁面的状态下,将排水软管与上述排水管接头23连接,该排水软管,通常是贯通壁面而向外部伸出。
尤其是在图3和图5中,右侧的水槽22A上端缘是形成大致半圆状的半圆部,成为对构成上述送风机11的风扇电机的旋转轴进行支承的状态。由这些水槽22A、22B和前接水盘17及后接水盘15将构成送风机11的横流风扇围住。图中,在右侧的水槽22A的更右侧,设有配置上述风扇电机的空间,并从上后盖5A沿着下后盖5B,配置有上述电气元件组装件12。图中,在左侧的水槽22B的更左侧设有收容换气单元(未图示)用的空间。
另一方面,在下后盖5B上,一体地形成有与上后盖5A上所形成的上述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上部16A1连接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16A2和在空气吹出口6向后方弯曲的配管盖24。下后盖5B,还形成有上述前侧空气吹出路壁16B。该前侧空气吹出路壁16B的上端部与上述上后盖5A的前接水盘17的下面卡合。在前侧空气吹出路壁16B的上端部,还一体地形成有将前接水盘17覆盖、并与送风机11留有规定间隔地相对的突出部18。利用前侧空气吹出路壁16B的下端部和后侧空气吹出路壁16A的下端部来形成所述空气吹出口6。
另外,在上述下后盖5B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16A2上,形成有所述纵百叶窗20的支承部20a,在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16A2上,形成有所述2片的水平百叶窗21的支承部21a。
又,在上述上后盖5A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上部16A1的下端缘和上述下后盖5B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16A2的上端缘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卡合用突起片a和与其相同数的卡合用凹部b,通过它们的卡合,将上述上后盖5A与下后盖5B进行连接。
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空调作用进行说明。当接受空调运转的指示信号时,构成前面板4的一部分的可动板8转动规定角度,其上端如图1所示打开。并且,室外机内的压缩机被驱动而开始空调运转。又,空气清洁器13进行工作,且送风机11被驱动。
室内空气从前部空气吸入口3和上部空气吸入2被吸入室内机框体1内,过滤器9过滤尘埃。并且,一部分的空气通过空气清洁器13进行集尘和脱臭。这些被室内机吸入的空气,在热交换器10的前侧热交换器部10A和后侧热交换器部10B中进行热交换。
热交换后的空气被吸入送风机11,向空气吹出路16吹出。从送风机11吹出的空气被导向突出部18,通过空气吹出路16从空气吹出口6向室内吹出。另外,从空气吹出路16吹出的空气,通过纵百叶窗20和水平百叶窗21来控制吹出方向。
在制冷运转时,随着热交换器10的热交换作用,从室内取入的空气的湿润部分在热交换器10上结露,水滴附着在热交换器10上。该水滴逐渐地增大而滴下,成为排水。在后侧热交换器部10B上产生的排水,被后接水盘15接受,通过水槽22A、22B导向至前接水盘17。在前侧热交换器部10A上产生的排水,被前接水盘17接受,与从后接水盘15引导来的排水合流。这些排水从排水管接头23通过排水软管向外部排出。
接着,参照图6A、图6B对构成后盖5的上后盖5A和下后盖5B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图6A是由成型压机制作上后盖5A用的金属模结构和脱模方向的说明图,图6B是由成型压机制作下后盖5B用的金属模结构和脱模方向的说明图。
上后盖5A的成型模具,如图6A所示,使用被虚线划分的称作所谓的型芯的第1模Ka、与该第1模Ka相对的称作所谓的型腔的第2模Kb和与上述第1模Ka组合成伸缩衬套状的称作所谓的滑芯的第3模Kc来成型。第3模Kc在第1模Ka内可移动自如。
将上述3个模具Ka~Kc放置在成型压机上,将上后盖5A成型。具体地说,将第3模Kc装入第1模Ka内,并将该第1、第3模Ka、Kc相对第2模Kb以规定的压力进行压接。在该状态下,将熔融后的合成树脂从型腔侧,向第1~第3的模具Ka~Kc间所形成的上后盖5A的形状的空间中压入并充填。
在该状态下放置规定时间,使合成树脂冷却固化。在合成树脂冷却固化后,将第3模Kc从第1模Ka拔出。接着,将第1模Ka从第2模Kb拉开,将附着在第1模Ka上的制品、即上后盖5A取出。
上述前接水盘17、后接水盘15和作为空气吹出路16一部分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上部16A1,用第1模Ka和第2模Kb的脱模结构来形成。排水管接头和构成上述换气单元的一部分的排气管接头(均未图示)也同样,用第1模Ka和第2模Kb的脱模结构来成型。
下后盖5B的成型模具,如图6B所示,使用被虚线划分的称作所谓的型芯的第4模Kd、与该第4模Kd相对的称作所谓的型腔的第5模Ke、称作所谓的滑动型芯的第6模Kf、称作所谓的滑动型芯的第7模Kg来成型。第6模Kf和第7模Kg的脱模方向成为与第4模Kd和第5模Ke的脱模方向直行的方向。
将上述4个模具Kd~Kg设置在成型压机上来成型下后盖5B。具体地说,将第4模Kd装入第6模Kf和第7模Kg内,并将这些模具Kd、Kf、Kg对第5模Ke以规定的压力进行压接。在该状态下,将熔融后的合成树脂从型腔侧向第4~第7的模具Kd~Kg间所形成的下后盖5B形状的空间中压入并充填。
在该状态下放置规定时间,使合成树脂冷却固化。在合成树脂冷却固化后,从第4模Kd和第5模Ke将第6模Kf和第7模Kg沿各自的脱模方向进行脱模。接着,将第4模Kd从第5模Ke拉开,将附着在第4模Kd上的制品、即下后盖5B取出。
包括上述突出部18的前侧空气吹出路壁16B,用第6模Kf、第4模Kd和第5模Ke的脱模结构来成型。上述水平百叶窗21的支承部21a,用第5模Ke、第6模Kf和第4模Kd的脱模结构来成型。
包括配管盖24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16A2,构成在第7模Kg、第4模Kd和第5模Ke的脱模方向上。在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16A2上,上述纵百叶窗20的支承部20a,用与第7模Kg相对的第4模Kd和第5模Ke的脱模结构来成型。
这样,上述后盖5,被分割成上后盖5A和下后盖5B二部分,在上后盖5A上,将后接水盘15、前接水盘17、水槽22A、22B、排水管接头23、支承热交换器10的支承部、支承送风机11的支承部和具有后侧空气吹出路壁16A的上后盖5A进行成型。
同样,将突出部18、前侧空气吹出路壁16B、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16A2、具有纵向和水平百叶窗支承部20a、20b的下后盖5B进行成型。
另外,从上述可知,与排水有关的要素全部被集中于上后盖5A。
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由于分别用具有简单形状的上后盖5A和下后盖5B的2个构件来构成后盖5,故后盖5的成型变得容易。又,由于使其成型用的模具简单化,故能缩短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制造工序、并降低制造成本。
又,由于将与排水有关的要素全部集中于上后盖5A,故难以发生漏水。
又,由于将作为可动要素的风向导向构件的安装部全部集中于下后盖5B,故其安装容易。

Claims (1)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框体,其由前面板和后盖构成,且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热交换器,其配置在该室内机框体内,由位于所述室内机框体的前面侧的前侧热交换器部和位于后面侧、与前侧热交换器部形成倒V字形的后侧热交换器部构成;送风机,其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被空调的室内空气,与所述热交换器接触,在此吸入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空气吹出路,从空气吹出口向被空调室吹出,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盖由上后盖和下后盖构成,
在上述上后盖上,一体地形成有背面壁部、热交换器安装部、围住所述前侧热交换器部和后侧热交换器部的各下端部的前接水盘和后接水盘、送风机安装部和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上侧部分,
在上述下后盖上,一体地形成有前侧空气吹出路壁、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侧部分和空气吹出方向控制构件安装部,
在上述上后盖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上部的下端缘和上述下后盖的后侧空气吹出路壁下部的上端缘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卡合用突起片和与卡合用凹部,通过卡合用突起片和与卡合用凹部的卡合,将上述上后盖与下后盖进行连接。
CNB2004101019552A 2003-12-19 2004-12-20 空调机的室内机 Active CN13086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3177 2003-12-19
JP2003423177A JP4291129B2 (ja) 2003-12-19 2003-12-19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9547A CN1629547A (zh) 2005-06-22
CN1308627C true CN1308627C (zh) 2007-04-04

Family

ID=34783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19552A Active CN1308627C (zh) 2003-12-19 2004-12-20 空调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91129B2 (zh)
CN (1) CN130862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0565B2 (ja) * 2005-10-11 2011-12-2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AU2006213929B2 (en) 2005-09-13 2011-04-14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3979427B2 (ja) 2005-11-28 2007-09-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4692453B2 (ja) * 2006-09-20 2011-06-0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4943833B2 (ja) * 2006-12-27 2012-05-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1825315A (zh) * 2010-05-05 2010-09-08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2062447A (zh) * 2010-12-31 2011-05-18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KR101564912B1 (ko) * 2012-08-24 2015-11-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WO2016139806A1 (ja) * 2015-03-05 2016-09-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0462296B (zh) * 2017-03-27 2021-05-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单元
CN113251651B (zh) * 2021-04-29 2023-01-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8961A (ja) * 1993-12-03 1995-06-20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H09303817A (ja) * 1996-05-13 1997-11-28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における配管クランプ具
JP2002213766A (ja) * 2001-01-16 2002-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8961A (ja) * 1993-12-03 1995-06-20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H09303817A (ja) * 1996-05-13 1997-11-28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における配管クランプ具
JP2002213766A (ja) * 2001-01-16 2002-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80814A (ja) 2005-07-07
JP4291129B2 (ja) 2009-07-08
CN1629547A (zh) 2005-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8627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98098C (zh) 空调装置的外壁板
CN1295462C (zh) 空调器
CN1203347A (zh) 空调器
CN1888594A (zh) 吸顶式空气调节器
CN101737864A (zh) 空调的室内机
CN188087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105890C (zh) 空调装置
CN1326076A (zh) 空调机
CN1051840C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181292C (zh) 空调机
CN1105883C (zh)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
CN1877207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896635A (zh) 分体式空调器的排出格栅
CN1404567A (zh) 换气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00337063C (zh) 具有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526713Y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2667370Y (zh) 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
CN1932395A (zh) 空调机用换气单元
CN101031752A (zh) 天花嵌入型空调机
CN2835859Y (zh) 具备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782561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CN1502910A (zh) 空气调节器的控制盒安装结构
CN2839868Y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1357729A (zh) 空调器的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