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1651B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1651B
CN113251651B CN202110476284.1A CN202110476284A CN113251651B CN 113251651 B CN113251651 B CN 113251651B CN 202110476284 A CN202110476284 A CN 202110476284A CN 113251651 B CN113251651 B CN 113251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side
air conditioner
guide
housing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62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1651A (zh
Inventor
荆涛
蔡泽瑶
李建科
高丽丽
刘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62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1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1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16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8987 priority patent/WO202222838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1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1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2Supports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or ventilatio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骨架,在骨架的前侧上设有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和沿着空调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在骨架的后侧上设有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和罩壳,在罩壳的前侧上设有至少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和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并且在罩壳的后侧上设有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其中,至少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与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与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相配,并且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与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相配,使得罩壳与骨架可形成可拆卸的卡扣式固定连接。本发明空调装配效率高、紧固稳固、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具体地涉及具有卡扣式安装结构的空调。
背景技术
布置在受调节房间内的现有空调或其室内机单元(以下都简称为“空调”)在其内部通常都布置有换热器和风扇,并且在风扇的下游都布置有出风风道(以下简称“风道”)和位于风道的出口处的出风口。当空调运行时,换热器可充当蒸发器或冷凝器,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功能。
现有的空调结构大都包括骨架和罩壳。骨架是空调的重要部件,能够将各功能部件(例如,贯流风扇、换热器、电机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也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使得空调的结构更加稳固。罩壳罩合在骨架上,不仅能够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空调内,避免滋生细菌,影响送风质量。目前,骨架和罩壳的固定大多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具体地,在骨架和罩壳上设置一定数量(通常采用一至三个不等)的螺孔,通过紧固螺钉与螺孔的配合将骨架和罩壳固定在一起。
螺钉固定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1、由于骨架和罩壳的横向尺寸较大,通常需要设置多个螺孔,装配时间长,装配效率低,装配成本较高;2、螺钉装配的紧固程度取决于装配人员的个人经验和主观感受,导致装配质量参差不齐;3、在拆装过程中,螺孔极易损坏,大大降低了骨架和罩壳的使用寿命;4、空调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一旦螺钉紧固不牢,罩壳会从骨架上脱落下来,存在安全风险,而且松动的螺钉如果在空调内部游离,也会导致空调电路损坏,酿成安全事故。
为了解决螺钉固定带来的弊端,现有技术中已经发展出一种采用部分卡扣式安装结构的空调。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079338U公开了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布置在底座(即骨架)上的卡槽件和布置在中框(即罩壳)上的卡头件,通过卡槽件和卡头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底座和中框之间能够方便地拆装,而且采用无螺钉结构,也便于自动化的生产装配。但是,该连接结构仅在出风口顶面上布置了一组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紧固程度有限。进一步,由于没有其它替代的紧固手段,卡头件或卡槽件一旦损坏,中框就无法有效地固定到底座上,导致使用寿命较短。另外,由于中框的横向尺寸较大,装配时不易观察卡接位置,而且中框的材质较软,容易产生形变,使得装配时不易准确定位,影响装配效率。另外,因此,该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连接结构存在改进的可能性。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的骨架和罩壳装配效率低、紧固程度差和使用寿命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骨架,在所述骨架的前侧上设有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和沿着所述空调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在所述骨架的后侧上设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和罩壳,在所述罩壳的前侧上设有至少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和沿着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并且在所述罩壳的后侧上设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其中,所述至少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与所述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所述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与所述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相配,并且所述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与所述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相配,使得所述罩壳与所述骨架可形成可拆卸的卡扣式固定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空调中包括骨架和罩壳。在骨架的前侧上设有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和沿着空调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在骨架的后侧上设有沿着空调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相应地,在罩壳的前侧上设有至少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和沿着空调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在罩壳的后侧上设有沿着空调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至少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配置成与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配置成与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一一相配,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配置成与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一一相配。通过上述的配置,罩壳与骨架可形成可拆卸的卡扣式固定连接,实现无螺钉固定,有效地避免了因螺钉固定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装配效率低、装配质量不易控制、螺孔损坏影响罩壳和骨架的使用寿命、螺孔脱落导致安全事故等)。另外,在骨架和罩壳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多个用于固定的卡扣结构,骨架和罩壳固定时受力更加均匀,紧固程度更加可靠。进一步地,多个用于固定的卡扣结构的设置,使得即使其中一个或者部分卡扣结构损坏,也不会导致骨架和罩壳无法有效固定,从而显著提高使用寿命。更进一步地,在骨架的前侧布置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并且在罩壳的前侧布置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凸起,使得骨架和罩壳在装配时可借助上述引导卡槽和引导凸起的相互配合,快速定位,提升装配效率。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骨架的后侧上还设有后侧骨架引导卡槽,并且在所述罩壳的后侧上设有与所述后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的后侧罩壳引导凸起。在骨架的后侧和罩壳的后侧也设置相互配合并用于导向的卡扣结构,使得罩壳与骨架的对齐更容易,可以进一步提升装配效率。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后侧罩壳引导凸起具有朝向所述罩壳的后侧的外边缘延伸的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端头。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端头更容易插入到对应的后侧骨架引导卡槽中,可以使后侧罩壳引导凸起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包括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和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并且所述至少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包括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和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与所述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并且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与所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通过上述的配置,使得骨架的前侧和罩壳的前侧具有两组相互配合并用于导向的卡扣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强导向作用,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和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均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布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之间,一个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布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比所述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更靠近所述骨架的前侧的边缘,并且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比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更靠近所述罩壳的前侧的边缘。通过将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和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均配置成两个,使得骨架的前侧和罩壳的前侧具有三组相互配合并用于导向的卡扣结构,以便更进一步地增强导向作用,提高装配效率。另外,位于中间的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配置成比两个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更靠近罩壳前侧的边缘,在装配时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可以先与骨架接触,继而引导两侧的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与相对应的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合,提升导向效率。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和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具有不同的结构。通过具有不同结构的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和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相互配合,可以提升导向作用,快速定位,提升装配效率。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为朝向所述罩壳的前侧的外边缘延伸的U型凸起,并且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由三个彼此平行且间隔开的卡板组成,每个所述卡板具有三角形形状并且朝向所述罩壳的前侧的外边缘延伸。通过上述的配置,使得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和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的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简化制造工艺,便于加工成型。另外,U形凸起的设计能够增加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的强度和刚性。相应地,三个彼此平行且间隔开的卡板也能够增强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的强度和刚性,提高使用寿命。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所述前侧罩壳固定凸起与所述罩壳的前侧之间形成朝向所述前侧的外边缘逐渐扩大的切槽以便可约束对应的所述前侧骨架固定卡槽的边缘。当罩壳装配到骨架上后,每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上的切槽可以与对应的前侧骨架固定卡槽的边缘抵靠,使得前侧罩壳固定凸起被约束在前侧骨架固定卡槽内。另外,当罩壳从骨架上拆卸下来时,切槽的设置也有利于前侧罩壳固定凸起顺利地从对应的前侧骨架固定卡槽内脱离出来。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所述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中的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的宽度。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配置成相同的形状,使得前侧罩壳固定凸起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有利于简化制造工艺,便于加工成型。另外,至少两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配置成具有不同的宽度,使得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在罩壳上的布置更加灵活。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后侧骨架固定凸起从所述骨架的后侧垂直向外延伸并且具有上导向斜壁,使得所述后侧骨架固定凸起的横截面沿着垂直于所述骨架的后侧向外的方向逐渐缩小。后侧骨架固定凸起配置成从骨架的后侧垂直向外延伸,可以使其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有利于简化制造工艺,便于加工成型,也可以使其具有较强的强度和刚性,以提高使用寿命。另外,后侧骨架固定凸起上设有上导向斜壁,使得后侧骨架固定凸起的横截面逐渐缩小,因此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使得后侧骨架固定凸起更容易插入到对应的后侧罩壳固定卡槽中,从而能够提升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D部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E部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d部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e部局部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A-a局部放大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B-b局部放大图;
图19是图1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C-c局部放大图;
图20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D-d局部放大图;
图22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沿着图20所示H-H剖面线获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E-e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骨架总成;10、罩壳;11、罩壳的前侧;11a、底壁;11b、外边缘;11c、斜壁;111、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1、切槽;1112、空腔;1113、顶表面;1114、底表面;112、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1、U形凸起;1122、上壁;1123、左引导面;1124、右引导面;1125、U形开口;113、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1、卡板;1131a、第一斜向部;1131b、水平部;1131c、第二斜向部;1132、底板;12、罩壳的后侧;121、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2、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1、上导向面;1222、下导向面;1223、端头;13、罩壳的左侧;14、罩壳的右侧;20、骨架;21、骨架的前侧;211、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2、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2、骨架的后侧;221、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a、上导向斜壁;221b、下限位直壁;222、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3、出风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的骨架和罩壳装配效率低、紧固程度差和使用寿命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骨架20,在骨架20的前侧21上设有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骨架20的后侧卡槽212和沿着空调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在22上设有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和罩壳10,在罩壳10的前侧11上设有至少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和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并且在罩壳10的后侧12上设有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其中,至少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与至少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相配,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与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相配,并且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与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相配,使得罩壳10与骨架20可形成可拆卸的卡扣式固定连接。
图1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C部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D部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罩壳的实施例的E部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9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12是图9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c部局部放大图;图13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d部局部放大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的实施例的e部局部放大图;图16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A-a局部放大图;图18是图1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B-b局部放大图;图19是图16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C-c局部放大图;图20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第三立体示意图;图21是图20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D-d局部放大图;图22是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沿着图20所示H-H剖面线获得的剖面示意图;图23是图22所示的本发明空调的骨架总成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实施例的E-e局部放大图。
在本文中所提及的术语“前”、“后”、“左”和“右”除非有明确相反的说明,都是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空调的长度方向”是指当空调水平放置时平行于罩壳水平延伸的方向,即图1所示的左右延伸的方向。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空调(图中未示出)为置于室内的挂壁式室内机。替代地,空调也可为一体式空调或其它合适形式的空调。该空调包括但不限于罩壳10、骨架20、贯流风扇、电机、换热器和电器盒等部件。贯流风扇沿空调的长度方向横置在骨架20的内部。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贯流风扇为直叶式贯流风扇。替代地,贯流风扇也可为斜叶式贯流风扇或者其它合适的风扇。贯流风扇采用玻纤增强AS、玻纤增强ABS或者其它合适的材质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以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贯流风扇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安装轴和轴套。安装轴可转动地固定在骨架20上。电机布置在贯流风扇的右侧,并且电机的电机轴与轴套固定连接。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轴套布置在贯流风扇的外侧。替代地,轴套也可布置在贯流风扇的内侧。进一步地,贯流风扇的安装轴和轴套也可分别布置在贯流风扇的右侧和左侧,相应地,电机布置在贯流风扇的左侧。电机包括但不限于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或者其它合适的电机。换热器布置在贯流风扇的上部,并固定在骨架20上。换热器可以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螺旋管式换热器或者其它合适的换热器。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与空调的制冷系统相连。电器盒布置在骨架20内并定位在靠近电机的位置,以便缩短电线管路。当电器盒内的电控主板接收到开机信号时,电机被控制通电工作,继而驱动贯流风扇旋转。空调的制冷系统工作,冷媒在换热器内部流动。受调节房间内的空气被抽吸进空调内并与换热器表面进行热交换,空气被冷却或者加热后从出风口排出,实现受调节房间内温湿度调节。
下面结合图1-图15,详细介绍本发明空调的罩壳10和骨架20的实施例。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空调的罩壳10和骨架2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空调的骨架总成1包括骨架20和扣设在骨架20上的罩壳10。罩壳10采用PP、ABS或者其它合适的材质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以便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罩壳10的前侧11限定出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出风口(图中未示出)。出风口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罩壳10的后侧12设有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格栅(图中未示出),以限定出空调的进风口(图中未示出)。罩壳10的左侧13和罩壳10的右侧14分别设有沿垂直于空调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端壁,以便封闭骨架10的左右两侧。
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罩壳10的前侧11包括彼此相接的底壁11a和斜壁11c。底壁11a布置成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大致水平延伸。斜壁11c布置成从底壁11a的内侧朝向罩壳10的前侧11的外边缘11b倾斜地向罩壳10的内部延伸。
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底壁11a上布置有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5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相邻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之间的间距不相同,以配合空调的具体设计。替代地,相邻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之间的间距可全部相同或部分相同。每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配置成与骨架20上对应的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相配。替代地,根据空调的实际尺寸,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也可配置成比5个多或比5个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和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相配即可。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具有相同的形状,使得罩壳10的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替代地,每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也可布置成不同的形状,以便获得更加丰富的产品。基于图2所示的方位,最左侧的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与其余的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具有不同的宽度。具体地,最左侧的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比其余的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的宽度小,以便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在罩壳10上的布置更加灵活。替代地,每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也可配置成具有相同的宽度,或者采用其它合适的配置方式。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中,每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配置成从底壁11a朝向外边缘11b延伸,并具有大致水平的顶表面1113(基于图3所示方位)。在每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与底壁11a之间形成朝向外边缘11b逐渐扩大的切槽1111,以便与对应的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相配。具体地,切槽1111由底壁11a与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的底表面1114围成。底表面1114从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与底壁11a的连接处朝向外边缘11b逐渐远离底壁11a地向外倾斜延伸。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内具有2个空腔1112。空腔1112的设置可以减小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的整体厚度,有效避免注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收缩现象,提高制造质量和效率。替代地,空腔1112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2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
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斜壁11c上设有2个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每个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配置成与骨架20上对应的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相配。替代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的数量也可配置成比2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和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相配即可。如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配置成从斜壁11c朝向罩壳10的前侧11的外边缘11b延伸的U形凸起1121。U形凸起1121的设置,可以增强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的强度和刚性,提高使用寿命。基于图4所示的方位,U形凸起1121具有朝向下方的U形开口1125(即U形开口1125背对斜壁11c)。替代地,U形开口1125也可配置成朝向上方(即U形开口1125朝向斜壁11c)。U形凸起1121具有大致水平的上壁1122,和彼此相对的左引导面1123和右引导面1124。左引导面1123和右引导面1124配置成从斜壁11c朝向外边缘11b逐渐远离斜壁11c地向外倾斜延伸,以增强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的导向作用。
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斜壁11c上还设有一个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配置成与骨架20上的对应的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相配。替代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的数量也可配置成比1个多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和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相配即可。替代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可以取消,相应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也取消。如图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配置成从斜壁11c朝向罩壳10的前侧11的外边缘11b延伸。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具有大致水平的底板1132。基于图5所示的方位,在底板1132上形成有从底板1132垂直向上延伸的3个卡板1131。进一步地,卡板1131的数量也可布置成比3个多或比3个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3个卡板1131相互平行,并沿着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均匀间隔,使得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替代地,相邻卡板1131之间也可布置成非等间隔,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产品。如图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卡板1131配置成大致三角形的形状,并具有依次相接的第一斜向部1131a、水平部1131b和第二斜向部1131c。第一斜向部1131a配置成朝向外边缘11b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以增强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的导向作用。水平部1131b连接第一斜向部1131a和第二斜向部1131c。第二斜向部1131c朝向斜壁11c的横截面逐渐增大,使得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性,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布置在两个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中间,并且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比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更靠近罩壳10的前侧11的外边缘11b。通过上述的配置,在装配时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可以先与骨架20接触,继而引导两侧的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与相对应的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相配合,提升导向效率。优选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与两个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在竖直方向上间隔预定高度(基于图2所示的方位,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比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低),以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快速定位,进一步提升导向效率。
如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罩壳10的后侧12上形成有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的4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每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配置成与骨架20上对应的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相配。替代地,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的数量也可配置成比4个多或比4个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和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相配即可。如图7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配置成大致矩形且倒圆角。替代地,每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也可配置成其它合适的形状,例如梯形、椭圆形等。
如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罩壳10的后侧12上还形成有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的3个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每个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配置成与骨架20上对应的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相配。替代地,后侧卡槽引导凸起122的数量也可配置成比3个多或3个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和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相配即可。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具有相同的结构,使得整个罩壳10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以便简化制造工艺。基于图6所示的方位,中间的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比两侧的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的宽度大,以便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在罩壳上的布置更加灵活。替代地,每个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也可布置成具有相同的宽度,或者其它合适的布置方式。如图8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端头1223。端头1223上具有彼此相对的上导向面1221和下导向面1222。上导向相面1221和下导向面1222配置成从端头1223主体朝向端头1223的末端倾斜地延伸,使得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朝向罩壳10的后侧12的外边缘(图中未示出)的横截面逐渐缩小,以提升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的导向作用。
如图1和图9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骨架20形成可布置贯流风扇、换热器、电器盒等功能部件的容纳空间,使各功能部件有机结合在一起。骨架20采用PP、ABS或者其它合适的材质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以便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骨架20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得本发明空调的结构更加稳固。
如图9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骨架20的前侧21上形成有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的5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每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配置成与罩壳10上对应的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相配。替代地,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的数量也可配置成比5个多或比5个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和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相配即可。如图10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配置成大致矩形且倒圆角。替代地,每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也可配置成其它合适的形状,例如梯形、椭圆形等。优选地,每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具有不同的尺寸,以便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在骨架20上的布置更加灵活。进一步地,每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的宽度(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延伸)比对应的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的宽度大,使得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能够更容易与对应的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对接,并且容许微调罩壳10相对于骨架20在空调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而提升装配效率。
如图9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骨架20的前侧21上并定位在靠近空调的出风风道23的位置形成有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的2个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每个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配置成与罩壳10上对应的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相配。替代地,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的数量也可配置成比2个多或比2个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与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相配即可。如图1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配置成大致矩形且倒圆角。替代地,每个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也可配置成其它合适的形状,例如梯形、椭圆形等。
如图9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骨架20的前侧21上还形成有位于两个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之间的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配置成与罩壳10上的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相配。替代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的数量也可配置成比1个多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和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相配即可。替代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可以取消,相应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也取消。如图1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配置成大致矩形且倒圆角。替代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也可配置成其它合适的形状,例如梯形、椭圆形等。优选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配置成与两个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在竖直方向上间隔预定高度(基于图9所示的方位,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比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低),以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快速定位,提升导向的效率。
如图1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骨架20的后侧22上形成有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的4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每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配置成与罩壳10上对应的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相配。替代地,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的数量也可配置成比4个多或比4个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和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相配即可。如图1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配置成从骨架20的后侧22垂直向外延伸,并朝向骨架20的后侧22的外边缘(图中未示出),使得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性,以提高使用寿命。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基于图14所示的方位,每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具有上导向斜壁221a和下限位直壁221b。上导向斜壁221a定位成面向骨架20的上方,下限位直壁221b定位成朝向骨架20的下方,并且上导向斜壁221a从骨架20的后侧22倾斜地向骨架20的后侧22的外边缘延伸,使得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的横截面逐渐减小。通过上述的配置,罩壳10的后侧12装配到骨架20的后侧22上时,罩壳10的后侧12可以顺着上导向斜壁221a方便地卡合在骨架20的后侧22上。另外,当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与对应地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卡合在一起时,下限位直壁221b与面向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一侧的内壁(图中未示出)相抵靠,从而使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约束在对应的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内。进一步地,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与对应的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相配合,使得罩壳10的后侧12更加牢固地固定在骨架20的后侧22上。
如图1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骨架20的后侧22上还形成有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的3个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每个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配置成与罩壳10上对应的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相配。替代地,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的数量也可配置成比3个多或比3个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只要能够和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相配即可。如图1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配置成大致矩形且倒圆角。替代地,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也可配置成其它合适的形状,例如梯形、椭圆形等。
下面结合图16-图23,详细介绍本发明空调的罩壳10和骨架20的装配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空调的罩壳10和骨架20的装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述的实施例。
当罩壳10和骨架20在装配时,罩壳10的前侧11逐渐向骨架20的前侧21靠近。由于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相对与两侧的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更靠近罩壳10的前侧11的外边缘11b,因此,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先与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相接触。如图16和图19所示,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和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之间留有预定的装配间隙,使得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能够方便地插入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内。罩壳10继续向骨架20靠近,使得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两侧的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和对应的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抵近。如图16和图18所示,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和对应的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之间留有预定的装配间隙,使得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也能够方便地插入到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内。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骨架10和罩壳20的横向尺寸较大,而且罩壳20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装配过程中,快速定位直接影响装配效率。通过在罩壳10的前侧11和骨架20的前侧21上设置多组用于导向的卡扣结构,能够实现横向和纵向快速定位,提升装配效率。另外,由于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2和对应的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2之间、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113和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213之间均留有预定的装配间隙,使得罩壳10可以相对于骨架20围绕空调的长度方向产生一定的偏转,使得具有切槽1111的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能够方便地插入到对应的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内。如图16和17所示,当每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插入到对应的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内时,切槽1111与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的边缘相抵靠,使得前侧罩壳固定凸起111能够约束在对应的前侧骨架固定卡槽211内,从而使罩壳10的前侧11与骨架20的前侧21形成可拆卸的卡扣式固定连接。
当罩壳10和骨架20在装配时,罩壳10的后侧12逐渐向骨架20的后侧22靠近。如图22和图23所示,每个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向对应的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抵近,并插入到对应的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内。多个沿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设置的后侧罩壳引导凸起122与对应的后侧骨架引导卡槽222相互配合,增强了定位的准确度和效率。如图20和图21所示,当罩壳10的后侧12继续向骨架20的后侧22靠近时,罩壳10的后侧12的内壁(图中未示出)与骨架20的后侧22上的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的上导向斜壁221a相抵靠,并顺着上导向斜壁221a继续向骨架20移动,继而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进入到对应的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内。由于每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的下限位直壁221b与面向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一侧的内壁相抵靠,因此,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被约束在对应的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内。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221与对应的后侧罩壳固定卡槽121相互配合,从而使罩壳10的后侧12与骨架20的后侧22形成可拆卸的卡扣式固定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装配过程不是分隔的,即罩壳10的前侧11和罩壳10的后侧12的装配过程可以同时进行。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装配顺序,只要能够将罩壳10装配到骨架20上即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不同实施例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
骨架,在所述骨架的前侧上设有两个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和沿着所述空调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在所述骨架的后侧上设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和
罩壳,所述罩壳的前侧包括彼此相接的底壁和斜壁,所述底壁布置成沿所述空调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并且所述斜壁布置成从所述底壁的内侧朝向所述罩壳的前侧的外边缘倾斜地向所述罩壳的内部延伸,在所述斜壁上设有两个沿所述空调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在所述底壁上布置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并且在所述罩壳的后侧上设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与所述两个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所述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与所述多个前侧骨架固定卡槽相配,并且所述多个后侧罩壳固定卡槽与所述多个后侧骨架固定凸起相配,使得所述罩壳与所述骨架形成可拆卸的卡扣式固定连接,
所述骨架的前侧还设置有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所述斜壁还设有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与所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一个所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布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之间,一个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布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前侧骨架引导卡槽比所述第一前侧骨架引导卡槽更靠近所述骨架的前侧的边缘,并且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比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更靠近所述罩壳的前侧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骨架的后侧上还设有后侧骨架引导卡槽,并且在所述罩壳的后侧上设有与所述后侧骨架引导卡槽相配的后侧罩壳引导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罩壳引导凸起具有朝向所述罩壳的后侧的外边缘延伸的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端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和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具有不同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侧罩壳引导凸起为朝向所述罩壳的前侧的外边缘延伸的U型凸起,并且所述第二前侧罩壳引导凸起由三个彼此平行且间隔开的卡板组成,每个所述卡板具有三角形形状并且朝向所述罩壳的前侧的外边缘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前侧罩壳固定凸起与所述罩壳的前侧之间形成朝向所述前侧的外边缘逐渐扩大的切槽以便可约束对应的所述前侧骨架固定卡槽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所述多个前侧罩壳固定凸起中的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后侧骨架固定凸起从所述骨架的后侧垂直向外延伸并且具有上导向斜壁,使得所述后侧骨架固定凸起的横截面沿着垂直于所述骨架的后侧向外的方向逐渐缩小。
CN202110476284.1A 2021-04-29 2021-04-29 空调 Active CN113251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284.1A CN113251651B (zh) 2021-04-29 2021-04-29 空调
PCT/CN2022/088987 WO2022228386A1 (zh) 2021-04-29 2022-04-25 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284.1A CN113251651B (zh) 2021-04-29 2021-04-29 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1651A CN113251651A (zh) 2021-08-13
CN113251651B true CN113251651B (zh) 2023-01-13

Family

ID=77223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6284.1A Active CN113251651B (zh) 2021-04-29 2021-04-29 空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1651B (zh)
WO (1) WO20222283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1651B (zh) * 2021-04-29 2023-01-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91129B2 (ja) * 2003-12-19 2009-07-0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05536163U (zh) * 2016-03-21 2016-08-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7584889U (zh) * 2017-10-12 2018-07-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7778577U (zh) * 2017-11-14 2018-08-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面板装配结构
CN108180549B (zh) * 2018-01-12 2023-09-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8180550B (zh) * 2018-01-12 2021-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0663307U (zh) * 2019-10-30 2020-06-02 重庆恒讯联盛实业有限公司 挂壁空调面框安装结构
CN212253085U (zh) * 2020-03-19 2020-12-29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壳体及空调室内机
CN113251651B (zh) * 2021-04-29 2023-01-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8386A1 (zh) 2022-11-03
CN113251651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51651B (zh) 空调
CN114593459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5526632B (zh) 空调室内机
US6460366B1 (en) Reinforced structure of front lower panel for a package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215336976U (zh) 一种空调器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
JPH1082550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118872U (zh) 空调挂机
CN215260475U (zh) 空调器的后箱体和空调器
CN215983062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以及空调室内机
CN219878084U (zh) 包括热泵装置的洗碗机
CN215637590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109611954A (zh) 窗式空调
US20230151977A1 (en) Portable air conditioner
CN219809980U (zh) 一种室内机及柜式空调
CN216953271U (zh) 空调器
CN21697691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7357149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6953272U (zh) 空调器
CN213178598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6346781U (zh) 桌面空调器
CN213019953U (zh) 空调器
CN220024977U (zh) 用于洗碗机的热泵装置及洗碗机
CN221005263U (zh) 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620035U (zh) 空调器
CN219550664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