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4150A - 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 Google Patents

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4150A
CN1304150A CN00136701A CN00136701A CN1304150A CN 1304150 A CN1304150 A CN 1304150A CN 00136701 A CN00136701 A CN 00136701A CN 00136701 A CN00136701 A CN 00136701A CN 1304150 A CN1304150 A CN 1304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ck effect
place
rotary electric
electric component
operat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6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769C (zh
Inventor
川野博文
藏谷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04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4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7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0Adjustable resistors
    • H01C10/30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 H01C10/32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the contact moving in an arcuate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20Driving mechanisms allowing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the operating part to be effective in either direction
    • H01H19/24Driving mechanisms allowing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the operating part to be effective in either direction acting with snap a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构造的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可以具有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部件处的操作轴,在一侧面处具有若干个凸凹部的、可通过操作轴转动的转动部件,可以对其沿转动方向的移动实施限制并且按照可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实施保持的驱动部件,以及将驱动部件弹性挤压至转动部件处用的弹簧部件,而且在驱动部件处还设置有可以与转动部件上的凸凹部间实施结合、脱离动作的一个突起部。

Description

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本发明涉及可以使用在诸如转动型可变电阻器、编码器等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可产生咔嗒感的机构。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可以如图28和图29所示,在其内侧面设置有凸凹部31的轴承部32处,可转动地安装有操作轴33,在这种操作轴33上的非圆形部33a处,安装着配置有滑动元件34的转动部件35,并且可以通过操作轴33的转动,而使滑动元件34在位于绝缘基板36处的电阻抗部件37上滑动,从而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抗值的方式,实施对转动型电气部件D的操作。
而且,由金属板构成的、产生咔嗒感用的弹簧板38可以如图29所示,包括有具有非圆形孔38a的基底部38b,由该基底部38b处呈半圆弧状延伸出的腕状部38c,以及设置在该腕状部38c中央部处的一个凸起部38d,可以通过将操作轴33上的非圆形部33a贯穿插入在非圆形孔38a处的方式,将这种弹簧板38安装在操作轴33上,所以当使操作轴33转动时,凸起部38d可以与轴承部32上的凸凹部31产生结合、脱离动作,从而构成为可通过转动动作产生出咔嗒感的可产生咔嗒感的机构K。
然而在这时,由于仅仅对弹簧板38上的凸起部38d形成相对于轴承部32的弹性挤压,所以当操作轴33转动时,转动中心轴会产生倾斜,因此难以实施平滑地转动。
而且一般说来,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不仅仅需要形成有操作转动型电气部件D转动用的若干种作用力,以及由可产生咔嗒感机构K形成的若干种咔嗒感形成力,而且还需要具有作为操作轴33的预定转动位置的若干种咔嗒感形成角度。
如上所述的这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为了能够获得若干种作用力,而需要改变弹簧板38的厚度,为了能够获得若干种咔嗒感形成力,而需要改变凸起部38d落入凸凹部31的吻合度,即需要改变凸起部38d的大小,而且为了能够获得若干种咔嗒感形成角度,还需要改变轴承部32相应于凸凹部31的间隔。
而且,如上所述的这种现有技术中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为了能够获得若干种咔嗒感形成角度,而使具有一个凸起部38d的弹簧板38与凸凹部31形成结合、脱离动作时,将不仅需要使弹簧板38产生有结构变化,而且还需要配置与凸凹部31相距不同间隔的轴承部32,否则,为了能够获得若干种作用力和与其相对应的若干种咔嗒感形成力,就需要配置有若干个弹簧板38。
如果举例来说,为了使第一至第三作用力与第一至第三咔嗒感形成力相对应,则对于具有与第一作用力相对应的板厚的弹簧板38,就需要配置有三种其凸起部38d呈大小不同形状的、形成第一至第三咔嗒感形成力用的弹簧板38,而且相对于第二作用力也需要配置三种弹簧板38,相对于第三作用力还需要配置三种弹簧板38,所以总共需要配置有九个弹簧板38。
下面参考图30,对不具有上述缺点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进行说明。这种转动型电气部件是在呈圆锥状的整个内侧面处设置有凸凹部41的轴承部42处,可转动地安装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操作轴43,在这种操作轴43的一个端部处设置有安装着滑动元件44的转动部件45,并且可以通过操作轴43的转动,而使滑动元件44在位于绝缘基板46处的电阻抗部件(图中未示出)上滑动,从而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抗值的方式,实施对转动型电气部件D的操作。
而且,由合成树脂成型制品构成的、呈圆锥台状的咔嗒感产生部件47,具有设置在其中心部处的非圆形孔47a,以及设置在整个圆锥状面处的凸凹部47b,这种咔嗒感产生部件47可以通过将操作轴43上的非圆形部43a贯穿插入在非圆形孔47a处的方式而实施花键结合,当咔嗒感产生部件47通过操作轴43而实施转动时,配置在咔嗒感产生部件47与转动部件45之间的、贯穿插入并安装在操作轴43处的线圈弹簧48,可以将咔嗒感产生部件47弹性挤压至轴承部42处,从而可以使凸凹部47b与轴承部42上的凸凹部41实施结合、脱离动作。
而且,当使操作轴43转动时,咔嗒感产生部件47也将随着转动,而且在这时咔嗒感产生部件47将抑制线圈弹簧48的弹性力而沿轴向方向移动,同时使凸凹部47b与轴承部42上的凸凹部4 1间实施结合、脱离动作,从而构成为可通过转动动作产生出咔嗒感的可产生咔嗒感的机构K。
如上所述的这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为了能够使若干种作用力与若干种咔嗒感形成力相对应,比如说为了使第一至第三作用力与第一至第三咔嗒感形成力相对应,则需要配置分别可产生第一至第三作用力的三个线圈弹簧48,以及其凸凹部47b大小不同的、形成第一至第三咔嗒感形成力用的三个咔嗒感产生部件47,即总共需要配置六个部件,所以后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和前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目。
然而后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为了能够获得若干种咔嗒感形成角度,还需要配置有能够使轴承部42上的凸凹部41、咔嗒感产生部件47上的凸凹部47b两者的间隔产生变化的部件,因此为了能够获得若干种咔嗒感形成角度,还必须要配置呈多种类型的轴承部42和咔嗒感产生部件47。
而且,由于咔嗒感产生部件47是花键结合在操作轴43上的非圆形部43a处的,所以花键结合部分应该位于转动型电气部件D的中心部位置处,如果两者间产生有松动间隙,就会存在有即使操作轴43转动也不能驱动咔嗒感产生部件47,从而使转动区域增大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前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存在有为了能够使若干种作用力与若干种可产生咔嗒感的咔嗒感形成力相对应,而需要设置若干个弹簧板38的问题,而后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存在有为了能够获得若干种咔嗒感形成角度,而需要设置若干个轴承部42和咔嗒感产生部件47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用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产生彼此相对应的若干种作用力、若干种咔嗒感形成力、若干种咔嗒感形成角度并且可以减少部件数目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用的第一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而且它可以具有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部件处的操作轴,在一侧面处具有若干个凸凹部的、可通过所述操作轴转动的转动部件,可以对其沿转动方向的移动实施限制并且按照可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实施保持的驱动部件,以及将驱动部件弹性挤压至所述转动部件处用的弹簧部件,而且在所述驱动部件处还设置有可以与所述转动部件上的所述凸凹部间实施结合、脱离动作的一个突起部。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用的第二解决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也是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而且它可以进一步使所述驱动部件具有夹持着所述操作轴的、位于与所述突起部相对位置处的挤压部,并且可以利用所述弹簧部件将该挤压部弹性挤压至所述转动部件处。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用的第三解决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也是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而且它可以进一步在所述驱动部件处设置有位于所述挤压部侧的支撑部,而且在使该支撑部保持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一侧状态下,使所述驱动部件上的所述突起部侧以所述支撑部为支点而沿轴向方向移动。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用的第四解决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也是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而且它可以进一步使所述支撑部件具有按照夹持着与轴向方向相正交的线的方式配置在相距预定间隔位置处的一对夹持部,进而通过该夹持部保持着所述支撑部。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用的第五解决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也是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而且它可以进一步使所述驱动部件由合成树脂成型制品制作,使所述弹簧部件由金属板制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的主要部件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的主要部件用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3为表示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操作轴与转动传递部件间关系用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4为表示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转动传递部件与转动部件间关系用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5为表示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弹簧部件组装在支撑部件处时用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6为表示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驱动部件组装在支撑部件处时用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7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支撑部件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8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支撑部件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9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支撑部件用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10为表示沿图9中的线10-10剖开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弹簧部件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弹簧部件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驱动部件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驱动部件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驱动部件用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16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转动传递部件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7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转动传递部件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8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转动传递部件用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19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转动传递部件用的示意性内侧视图。
图20为表示沿图16中的线20-20剖开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转动部件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转动部件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转动部件用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24为表示沿图21中的线24-24剖开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绝缘基板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6为表示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操作轴呈一种其它实施形式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7为表示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呈其它实施形式的操作轴与转动传递部件间关系用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28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9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中的弹簧板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0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下面参考图1~图25,对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进行说明。由诸如锌材模铸制品或合成树脂成型制品等构成的、作为轴承部件的支撑部件1可以如图7~图10所示,具有呈平板状的基底部1a,由该基底部1a处朝向外侧方向突出的、形成有的孔1b的筒状部1c,由基底部1a的内侧面构成的、设置在孔1b周围处的、呈环状的凸起部1d,设置在该凸起部1d附近处的、由凸起部构成的止动部1e,以及由基底部1a的内侧面构成的、设置在基底部1a的外侧周边附近位置处的、彼此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的一对夹持部1f。
而且,一对夹持部1f由与基底部1a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凸起部1g构成,并且可以如图9所示,按照夹持着与孔1b的中心线Z相正交的线Y的方式,配置在彼此相距预定间隔的位置处。
由诸如金属材料等构成的操作轴2可以具有操作部2a,与操作部2a相连接的、呈圆柱状的支撑部2b,以及与该支撑部2b相连接的非圆形部2c。
而且,该非圆形部2c形成有与轴向方向相对的平坦面部2d,其剖面呈椭圆形状,并且可以通过该平坦面部2d形成转动传递面X。
这种操作轴2可以如图1所示,通过使非圆形部2c贯穿插入在位于支撑部件1上的孔1b处的方式,而可以通过筒状部1c,以可以转动而且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着该支撑部2b。
由诸如金属弹簧板等构成的弹簧部件3可以如图11、图12所示,具有在其中心部处形成有孔3a的、实施若干次折曲而形成的环形板状部3b,以及位于板状部3b的外侧周部处的、彼此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的一对连接结合部3c。这种弹簧部件3可以如图1、图5所示,在板状部3b搭载在位于支撑部件1上的基底部1a的内侧面处的状态下,使一对连接结合部3c呈被一方保持的支撑状态,并分别连接结合在一对夹持部1f处,从而可以取该连接结合部3c为支点,使位于孔3a的相反侧位置处的板状部3b上的一部分,按照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实施着支撑。
由合成树脂成型制品等构成的驱动部件4可以如图13~图15所示,具有在中心部处形成有孔4a的、呈环形的板状部4b,位于板状部4b的外侧周部处的、由彼此相距预定间隔的一对支撑部构成的连接结合部4c,位于这一对连接结合部4c之间的、由作为板状部4b上一面的底面朝向下方突出的、具有圆弧状面的挤压部4d,以及相对于该挤压部4d呈夹持着孔4a的方式设置在相对位置处的一个突起部4e。
突起部4e和挤压部4d配置在穿过孔4a的中心线且彼此相对的位置处,而且驱动部件4可以如图1、图6所示,在板状部4b搭载在位于弹簧部件3上的板状部3b上的状态下,使一对连接结合部4c分别连接结合在一对夹持部1f处,使其呈被一方保持住的方式实施着支撑,从而可以取该连接结合部4c为支点,使位于孔4a的相反侧位置处的突起部4e,按照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实施着支撑。
由诸如锌材模铸制品或合成树脂成型制品等构成的转动传递部件5可以如图16~图20所示,具有呈圆板状的基底部5a,设置在该基底部5a的中心部处的、具有由平坦面部5b构成的转动传递面X的、呈椭圆形状的非圆形孔5c,由设置在作为该基底部5a上侧面的一侧面周向边缘处的凸起部构成的止动部5d,以及由设置在作为该基底部5a下侧面的另一表面侧的周向边缘处的、呈矩形形状的凸起部构成的一对结合部5e。
而且,一对结合部5e可以沿着与非圆形孔5c的中心线Z相正交的线Y,位于与转动传递面X相正交的位置处,并且设置在夹持着非圆形孔5c的、彼此相对的位置处。
这种转动传递部件5可以如图1所示,在使操作轴2上的非圆形部2c贯穿插入在非圆形孔5c处的状态下,按照其一侧面与支撑部件1上的凸起部1d相抵接的方式实施安装,从而可以通过嵌入在操作轴2上的沟部(图中未示出)处的垫片部件6,而防止转动传递部件5出现脱落,并且可以通过垫片部件6防止操作轴2的脱落。
而且,这种转动传递部件5相对于操作轴2的轴向方向W,可以位于朝向离开操作轴2的直角方向适当的位置处,因此可以如图3所示,使操作轴2上的平坦面部2d与非圆形孔5c上的平坦面部5b全面抵接,从而可以使两者的转动传递面X呈无游离状态,这样不仅可以使操作轴2的转动无游离地传递至转动传递部件5,而且还可以在操作轴2沿轴向方向W移动时,在不使操作轴2与转动传递部件5间产生涩躁感的状态下,实施操作轴2的移动。
如图3所示,对于操作轴2与平坦面2d相正交的方向上,通过若干的间隙设置着操作轴2和非圆形孔5c。
由诸如合成树脂成型制品构成的框架部件7,可以具有在中心部形成有孔7a的底侧壁7b,由底侧壁7b处呈直角延伸出的筒状侧壁7c,以及设置在孔7a的周边位置处的、呈筒状的承载部7d,而且在该框架部件7的底侧壁7b处,还嵌埋设置有若干个接触片8,这种接触片8的一端突出至框架部件7之内,另一端突出至框架部件7之外。
而且,这种框架部件7可以配置在覆盖着诸如转动传递部件5等的支撑部件1的底面处。
由诸如合成树脂成型制品构成的转动部件9可以如图21~图24所示,具有在中心部处形成有圆形贯穿孔9a的、呈圆板状的板状部9b,设置在作为板状部9b上侧面的一面侧外周部处的凸凹部9c,设置在作为板状部9b上侧面的一侧面处的、由位于贯穿孔9a和凸凹部9c之间的、呈矩形形状的凹部构成的一对结合部9d,设置在作为板状部9b下侧面的另一侧面处的圆形凹入部9e,以及设置在该凹入部9e上的一部分处的凸起部9f。
而且,这一对结合部9d设置在夹持着贯穿孔9a的、彼此相对的位置处。
呈圆板状的绝缘基板10如图25所示,可以具有设置在中心部处的圆形孔10a,以及设置在外侧周边部处的凹部10b,而且在这种绝缘基板10的一侧面处,还配置有位于圆形孔10a周围位置处的电阻抗部件11,以及位于该电阻抗部件11的内外侧位置处的两个导电部件12。
而且,这种绝缘基板10可以在转动部件9上的凸起部9f与凹部10b相吻合的状态下,收装配置在凹入部9e处,从而使绝缘基板10可以与转动部件9共同转动。
安装在绝缘基板10处的转动部件9可以如图1所示,被收装在框架部件7之内,而且承载部7d可以位于绝缘基板10上的圆形孔10a之内,所以转动部件9可以取该承载部7d为中心转动,并且使接触片8依次与电阻抗部件11和导电部件12相接触,从而构成为一个转动型电气部件D。
而且在安装转动部件9时,可以在游离状态下,将操作轴2上的非圆形部2c贯穿插入在转动部件9上的贯穿孔9a处,并且通过弹簧部件3将驱动部件4弹性挤压至转动部件9处,从而使突起部4e与凸凹部9c相结合,并且使挤压部4d与若干个凸凹部9c的上侧面相弹性抵接,因此可以使挤压部4d朝向上下方向运动,与凸凹部9c的上侧面相弹性抵接,进而在这种状态下,将转动部件9弹性挤压在框架部件7上的底侧壁7b处。
而且,在对转动部件9实施安装时,还可以如图1、图4所示,使转动传递部件5上的结合部5e与转动部件9上的结合部9d呈凸凹结合状态。
在这时,由凸起部构成的结合部5e和由凹部构成的结合部9d,将在沿着与转动传递面X相正交的直线方向上,处于呈游离状态的结合状态,而在沿着与转动传递面X相平行的直线方向上,即沿着转动方向上,彼此处于无游离的结合状态。
当采用这种构成形式时,由于结合部5e与结合部9d在沿着与转动传递面X相正交的直线方向上具有游离量,所以即使由于加工操作时的标准偏差和组装时的标准偏差等,而在用承载部7d对转动部件9实施支撑时使操作轴2的轴心与转动部件9的中心产生有偏置,也不会增大应力,从而可以确保两者间的结合状态。
嵌埋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接触点13、14的绝缘基础部件15,配置在框架部件7的下面处,而且在绝缘基础部件15与操作轴2之间,还在其内部收装着可动接触点16的状态下,配置有由诸如橡胶材料等构成的、呈穹状的挤压部件17,从而构成为呈套筒形式的开关S。
在将这种开关S安装在框架部件7的下面处时,可以呈由挤压部件17朝向上方挤压着操作轴2的状态。
而且,绝缘基础部件15、框架部件7和支撑部件1可以通过安装板18而整体化,进而可以实施整体安装。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构成的这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当转动位于操作轴2上的操作部2a,而通过非圆形部2c使转动传递部件5转动时,可以通过凸凹结合着的结合部5e、9d,而使转动部件9和绝缘基板10转动,进而使电阻抗部件11和导电体13与接触片8依次滑动接触,从而可以通过使电阻抗值产生变化的方式,对转动型电气部件D实施操作。
而且,当使该操作轴2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动部件9的转动,而使由弹簧部件3弹性挤压住的驱动部件4上的突起部4e与凸凹部9c依次相接触、分离,从而可以使操作轴2的转动具有咔嗒感,由此构成为可产生咔嗒感的机构K。
驱动部件4可以在与夹持着操作轴2的突起部4e相对设置着的挤压部4d,弹性挤压着转动部件9的状态下,以设置在该挤压部4d侧的连接结合部4c为支点,使突起部4e侧沿着轴向方向移动。
当该操作轴2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动传递部件5上的止动部5d与支撑部件1上的止动部1e间的结合,构成为使操作轴2止动用的组件。
而且,当沿着轴向方向W挤压操作轴2时,操作轴2可通过挤压部件17而挤压住可动接触点16,进而使可动接触点16与固定接触点12、13相接触,从而可以实施开关S的接触点间的切换。
当解除对操作轴2的挤压动作时,操作轴2可通过挤压部件17而复原至初始状态,可动接触点16可实施自我复原,从而可以解除固定接触点12、13间的短接状态。
在这时,即使操作轴2沿着与转动传递面X相平行的方向产生有中心偏置,然而由于转动传递部件5可以改变至与转动传递面X相平行的位置处,所以不会对操作轴2施加有沿横向方向的应力,从而可以可靠地对转动部件9实施驱动,而且即使操作轴2沿着与转动传递面X相正交的方向产生有中心偏置,也可以通过与转动传递部件5间的间隙,而不对操作轴2施加有沿横向方向的应力。
而且,即使沿其它方向产生有中心偏置,亦可以通过使上述两种动作相组合的方式,而不对操作轴2施加有沿横向方向的应力。
因此,可以使操作轴2可靠地实施复原动作。
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这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实施操作。
图26、图27为表示操作轴2呈其它实施形式时的示意性剖面图,在这种实施形式中的操作轴2,可以由合成树脂成型制品构成,而且其中的非圆形部2c在沿轴向方向的外侧面处设置有若干个凸条部2e,从而可以通过与这种凸条部2e的顶侧面间的结合面形成转动传递面X。
配置在凸条部2e之间的凹部2f,可以按照对合成树脂成型加工后产生的热收缩实施预测的方式实施设计。
而且,这种操作轴2还可以如图27所示,按照与如上所述的实施形式相类似的方式,贯穿插入在位于转动传递部件5上的非圆形孔5c处,从而使两者间的转动传递面X处于相接状态。
如上所述的转动型电气部件D是以可变电阻器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在诸如转动编码器等的部件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可以具有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部件1处的操作轴2,在一侧面处具有若干个凸凹部9c的、可通过操作轴2转动的转动部件9,可以对其沿转动方向的移动实施限制并且按照可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实施保持的驱动部件4,以及将驱动部件4弹性挤压至转动部件9处用的弹簧部件3,而且在驱动部件4处还设置有可以与转动部件9上的凸凹部9c间实施结合、脱离动作的一个突起部4e,按照使若干种作用力与若干种可产生咔嗒感的咔嗒感形成力相对应的方式,形成可改变作用力用的弹簧部件3,以及可改变咔嗒感形成力的驱动部件4,因此和前一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少相应的部件数目。
而且,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还可以通过一个突起部4e实施结合、脱离动作,在需要与若干种咔嗒感形成角度相对应时,也可以仅仅使转动部件9的结构产生有变化,因此和后一现有技术相比,也可以减少相应的部件数目。
而且,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还可以利用由操作轴2的中心处离开的位置,对驱动部件4沿转动方向的移动实施限制,因此可以在转动操作轴2时,立刻形成咔嗒感。
而且,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还可以使驱动部件4具有夹持着操作轴2的、位于与突起部4e相对位置处的挤压部4d,并且可以利用弹簧部件3将该挤压部4d弹性挤压至转动部件9处,所以可以使施加至转动部件9处的力均匀化,进而可以使操作轴2平滑地转动。
而且,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还可以使弹簧部件3的弹性力不作用至操作轴2处,而是将转动部件9弹性挤压至框架部件7处,因此还可以利用该弹簧部件3的弹性力,而使操作轴2产生转动轴芯无倾斜的、平滑地转动。
而且,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还可以在驱动部件4处设置有位于挤压部4d侧处的支撑部4c,并且使该支撑部4c保持在夹持着支撑部件1的状态下,通过使驱动部件4上的突起部4e侧以该支撑部4c为支点而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可以容易地增大驱动部件4上的突起部4e侧的移动量,进而可以容易地产生比较强烈的咔嗒感形成力,而且可以使驱动部件4平滑地移动,从而可以保持平滑的操作触感。
而且,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支撑部件1具有按照夹持着与轴向方向W相正交的线Y的方式配置在相距预定间隔位置处的一对夹持部1f,进而可以通过该夹持部1f保持着支撑部4c,所以可以可靠地对驱动部件4实施保持,并且可以减少其保持用的径向方向,从而使该转动型电气部件小型化。
而且,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还可以使驱动部件4由合成树脂成型制品制作,使弹簧部件3由金属板制作,因此可以提供出一种可以获得平滑咔嗒感的可产生咔嗒感的机构。

Claims (5)

1.一种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部件处的操作轴,在一侧面处具有若干个凸凹部的、可通过所述操作轴转动的转动部件,可以对其沿转动方向的移动实施限制并且按照可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方式实施保持的驱动部件,以及将驱动部件弹性挤压至所述转动部件处用的弹簧部件,而且在所述驱动部件处还设置有可以与所述转动部件上的所述凸凹部间实施结合、脱离动作的一个突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具有夹持着所述操作轴的、位于与所述突起部相对位置处的挤压部,并且可以利用所述弹簧部件将该挤压部弹性挤压至所述转动部件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部件处设置有位于所述挤压部侧的支撑部,而且在使该支撑部保持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一侧状态下,使所述驱动部件上的所述突起部侧以所述支撑部为支点而沿轴向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具有按照夹持着与轴向方向相正交的线的方式配置在相距预定间隔位置处的一对夹持部,进而通过该夹持部保持着所述支撑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由合成树脂成型制品制作,而所述弹簧部件由金属板制作。
CNB001367013A 2000-01-07 2000-12-27 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Expired - Lifetime CN11487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5987/2000 2000-01-07
JP2000005987A JP3732988B2 (ja) 2000-01-07 2000-01-07 クリック付回転型電気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4150A true CN1304150A (zh) 2001-07-18
CN1148769C CN1148769C (zh) 2004-05-05

Family

ID=18534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67013A Expired - Lifetime CN1148769C (zh) 2000-01-07 2000-12-27 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732988B2 (zh)
KR (1) KR100395084B1 (zh)
CN (1) CN1148769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230B (zh) * 2007-03-20 2011-05-04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控制器
CN103133677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操纵装置、变速操纵系统以及汽车
CN103646807A (zh) * 2013-12-12 2014-03-19 东莞市长泰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波纹结构的编码器定位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01577A (zh) * 2014-10-23 2015-01-21 余姚大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可远程触发传真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7382B (zh) * 2014-05-09 2016-05-11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用于机具检测植株行的感应器件
JP6471053B2 (ja) * 2015-06-24 2019-02-1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型電気部品
JP6496225B2 (ja) * 2015-09-29 2019-04-0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回転型電気部品
CN114156066B (zh) * 2021-12-02 2024-02-02 江苏金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变压器套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9353B2 (ja) * 1994-08-26 2001-10-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操作型スイッチおよび多方向入力装置
JPH11121210A (ja) * 1997-10-08 1999-04-30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付回転型電気部品
JP3856567B2 (ja) * 1998-05-25 2006-12-1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複合操作型電気部品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230B (zh) * 2007-03-20 2011-05-04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控制器
CN103133677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操纵装置、变速操纵系统以及汽车
CN103133677B (zh) * 2011-11-28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操纵装置、变速操纵系统以及汽车
CN103646807A (zh) * 2013-12-12 2014-03-19 东莞市长泰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波纹结构的编码器定位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01577A (zh) * 2014-10-23 2015-01-21 余姚大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可远程触发传真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732988B2 (ja) 2006-01-11
KR100395084B1 (ko) 2003-08-21
JP2001196207A (ja) 2001-07-19
CN1148769C (zh) 2004-05-05
KR20010070424A (ko) 2001-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9905C (zh) 按压·旋转操作型电子器件
CN1855337A (zh) 滑动操作式开关
CN1148769C (zh) 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CN1667769A (zh) 两段动作开关
CN101053140A (zh) 扁平振动马达
CN200956326Y (zh) 开关装置
CN1221986C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310851A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956108A (zh) 旋转式电气部件
CN1156864C (zh) 复合操作型电子部件
CN1221985C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135580C (zh) 复合操作型电气部件
CN1143338C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1162887C (zh) 带有棘爪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CN1212631C (zh) 开关
CN1135462C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1313621A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236966A (zh) 旋转开关装置
CN1885464A (zh) 操纵杆控制器
CN1221999C (zh) 带按钮开关的旋转型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53340C (zh) 步进电动机
CN1269146C (zh) 带有开关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CN1157743C (zh) 按钮开关
CN1402283A (zh) 开关装置
CN1114931C (zh) 开关装置以及使用开关装置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5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