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3727C - 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3727C
CN1303727C CNB018065600A CN01806560A CN1303727C CN 1303727 C CN1303727 C CN 1303727C CN B018065600 A CNB018065600 A CN B018065600A CN 01806560 A CN01806560 A CN 01806560A CN 1303727 C CN1303727 C CN 13037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conductor
chamber
type
shiel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065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8390A (zh
Inventor
爱伦·L·珀克拉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418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8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37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37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24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action of a clamping member, e.g. screw fasten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2)包括一形成一腔(470)的RJ型雌壳座(304)。第一导体(384)接纳在RJ型雌壳座(304)内,第一导体(384)的一端(386)接纳在腔(470)内。当靠近腔(382)的RJ型插头体(302)接纳在RJ型壳座(304)的腔(470)中时,靠近一端(386)的第一导体(384)与接纳在一RJ型插头体(302)的一腔(382)内的一第二导体(414)接触。

Description

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连接器,更为具体来说,涉及用于宽带同轴电缆连接的RJ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宽带同轴电缆和同轴电缆连接器通常用于连接一RF信号源和一RF信号接受器。一些常见的RF信号源/接受器包括电视和声音接收器、放大器、解码器、卫星接受器、VCR、DVD播放机、电缆调制解调器和其他的宽带数据装置、以及声音收发机。
现有技术的同轴连接器包括雌(螺)旋入型连接器或雌插入型连接器,它们能与雄型连接器连接。具体来说,旋入型连接器包括一雌插孔,该插孔具有一内螺纹孔,其螺纹与雄同轴连接器的外螺纹相匹配,而雄连接器例如可与电子产品或同轴电缆的终端连接。旋入型同轴连接器的问题在于,相对非柔性的同轴电缆使旋入型连接器难于对准和螺旋啮合。插入型同轴连接器包括一插孔,该插孔的内径形状与雄同轴连接器的外螺纹相互间形成摩擦作用。尽管插入型同轴连接器比旋入型同轴连接器较为容易连接,但只要背离雄同轴连接器拉动同轴电缆或雌插口,就能使插入型同轴连接器与雄同轴连接器分离。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的和其它的问题,即,提供一种改进的同轴连接器,它能用来方便地连接和脱开一对同轴电缆,或连接一同轴电缆和一印刷线路板(PCB),同时对同轴电缆内芯上传送的信号提供电磁屏蔽。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熟练人士,通过阅读和理解下面的详细说明自会明白。
发明内容
因此,本人发明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它包括具有一第一腔和一第二腔的RJ型雄插头。一第一导体接纳在RJ型雄插头内,第一导体在靠近第一导体的第一端处,使其第一部分接纳在RJ型雄插头的第一腔内。在靠近第一导体的第二端处,第一导体还会使其第二部分接纳在RJ型雄插头的第二腔内。围绕第一腔的至少一部分的RJ型雄插头的部分具有一第一紧固件型的形式。当第一同轴电缆通过第一紧固件型与RJ型雄插头匹配时,第一导体的第一部分构成为与一第一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电气接触。
较佳地,第一导体的第一部分呈针形,它的近端固定在RJ型雄插头上,其远端接纳在RJ型雄插头的第一腔内。第一导体的第二部分最好呈夹子形式,其具有一近端和一远端,近端连接于针的近端并固定于RJ型雄插头,远端接纳在RJ型雄插头的第二腔内,并构造成:当第一同轴电缆通过第一紧固件型与RJ型雄插头匹配时,张开并接纳第一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
一第一屏蔽件覆盖RJ型雄插头的第一腔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一屏蔽件与第一导体电气绝缘。第一屏蔽件构造成:当第一同轴电缆通过第一紧固件型与RJ型雄插头匹配时,与第一同轴电缆的一屏蔽件电气接触。
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可以或替换地包括一RJ型雌壳座,该壳座具有一第一腔和一第二腔。一第二导体接纳在RJ型雌壳座内,第二导体在靠近第二导体的第一端处,使一第一部分接纳在RJ型雌壳座的第一腔内。第二导体还在靠近其第二端处,使一第二部分接纳在RJ型雌壳座的第二腔内。围绕第一腔的至少一部分的RJ型雌壳座的部分具有一第二紧固件型的形式。第二导体的第一部分构造成:当第二同轴电缆通过第二紧固件型与RJ型雌壳座匹配时,与一第二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电气接触。邻近其第二腔的RJ型雄插头构成为接纳在RJ型雌壳座的第二腔内,第一导体的第二端与第二导体的第二端电气接触。
较佳地,第二导体的第一部分呈细长针形式,它具有一固定于RJ型雌壳座的近端,以及一接纳在RJ型雌壳座的第一腔内的远端。第二导体的第二部分最好是一夹子形式,它具有一连接于细长针并固定于RJ型雌壳座的近端,以及一接纳在RJ型雌壳座的第二腔内的远端。
一第二屏蔽件覆盖RJ型雌壳座的第一腔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屏蔽件与第二导体电气绝缘。第二屏蔽件构造成:当第二同轴电缆通过第二紧固件型与RJ型雌壳座匹配时,与第二同轴电缆的一屏蔽件电气接触。当靠近其第二腔的RJ型雄插头接纳在RJ型雌壳座的第二腔内时,第一同轴电缆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同轴电缆的第二屏蔽件电气连接。
较佳地,第一紧固件型具有外阳螺纹和内阴螺纹之一,而第二紧固件型具有内阴螺纹和外阳螺纹的另一种。第二紧固件型最好可相对于RJ型雌壳座的其余部分转动。
本人还发明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它包括一RJ型插头体,其具有一构造成接纳第一同轴电缆的第一腔和一第二腔。第一导体具有一固定在RJ型插头体中的第一端和一接纳在RJ型插头体的第二腔中的第二端。第一导体有一从第一导体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开孔。该孔与第一腔相通,并构造成:当第一同轴电缆接纳在第一腔内时,接纳第一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
一第一屏蔽件覆盖RJ型插头体的第一腔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屏蔽件与第一导体电气绝缘。第一屏蔽件构造成:当第一同轴电缆接纳在第一腔内时,与第一同轴电缆的一屏蔽件电气接触。
还可以或替换地提供一种RJ型壳座体,它包括一固定在RJ型壳座体中的第二导体,第二导体的一端接纳在RJ型壳座体的一腔内。该RJ型壳座体的腔构造成接纳靠近其第二腔的RJ型插头体的插头。靠近其一端的第二导体构造成:当靠近第二腔的RJ型插头体接纳在RJ型壳座体的腔内时,与靠近其第二端的第一导体电气接触。
一第二屏蔽件可覆盖RJ型壳座体腔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屏蔽件与第二导体电气绝缘。当靠近第二腔的RJ型插头体接纳在RJ型壳座体的腔内时,在第一同轴电缆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同轴电缆的第二屏蔽件之间建立起电气连续。
较佳地,第二导体在靠近其一端处呈一夹子形式,夹子构造成:当靠近第二腔的RJ型插头体的端部接纳在RJ型壳座体的腔内时,匹配并抓握住第一导体的第二部分。
第二导体可包括从RJ型壳座体伸出的另一端部,用来与设置在印刷线路板(PCB)上的导电线道电气连接。第二导体还可包括与接纳在RJ型壳座体内的第一PCB电气连接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RJ型壳座体包括一导电针,该针通过设置在第一PCB上的导电线道与第二导体电气连接。导电针从壳座体上伸出,以与设置在一第二PCB上的导电线道电气连接。
本人还发明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它包括一RJ型壳座体,其内有一腔和一固定在RJ型壳座体中的导体,导体的一端接纳在腔内。导体在靠近其一端处,具有夹子的形式,当靠近其腔的RJ型插头体接纳在RJ型壳座体的腔内时,夹子接纳并抓握住接纳在RJ型插头体的腔内的一针的端部。
导体的另一端可呈一夹子的形式,夹子构造成可接纳一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RJ型壳座体包括一盖,其与RJ型壳座体共同作用,当该盖固定于壳座体时,它们用来接纳导体的另一端以及介于其间的同轴电缆。
提供一屏蔽件,它具有一至少部分地覆盖RJ型壳座体的腔的第一部分,以及当盖固定于壳座体时,接纳在壳座体和可移动盖之间的第二部分。该屏蔽件与导体电气绝缘,当盖固定于外壳体并夹带同轴电缆时,屏蔽件与同轴电缆的一屏蔽件电气接触。
本人还发明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它具有一RJ型插头体,其包括一腔和一与RJ型插头体连接的圆筒体。圆筒体有一开孔,它与RJ型插头体的腔相通。一导体接纳在该圆筒体的孔内。导体的一端呈针形式并接纳在RJ型插头体的腔内,而导体的另一端呈夹子形式并构造成与一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相匹配。多个壳座件构造成:当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与导体的夹子相匹配时,与细长的圆筒体以及其间的同轴电缆相匹配。
可提供一屏蔽件来覆盖RJ型插头体的至少一部分。提供一种装置,用来与覆盖RJ型插头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屏蔽件电气连接。用于电连接的装置可接纳在相匹配的各壳座件之间,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纳在相匹配的壳座件内的触头,每个触头在覆盖RJ型插头至少一部分的屏蔽件和同轴电缆的屏蔽件之间延伸。
较佳地,RJ型插头体、圆筒体和围绕RJ型插头体至少一部分的屏蔽件均围绕圆筒体的孔的轴线相对于同轴电缆和匹配的壳座件转动。
本人还发明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它包括:一构造成与一第一同轴电缆匹配的RJ型壳座,第一同轴电缆具有一与导电屏蔽件呈保持隔开的同轴关系的中心导体,RJ型壳座具有一接纳在其内的导体和一覆盖RJ型壳座的导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与RJ型壳座的导体保持隔开关系的屏蔽件,当RJ型壳座和第一同轴电缆匹配时,RJ型壳座的导体和屏蔽件分别电气接触第一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导电屏蔽件。
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一构造成与一第二同轴电缆匹配的RJ型插头,第二同轴电缆具有一与导电屏蔽件呈保持隔开的同轴关系的中心导体,RJ型插头具有一接纳在其内的导体和一覆盖RJ型插头的导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与RJ型插头的导体保持隔开关系的屏蔽件,当RJ型插头和第二同轴电缆匹配时,RJ型插头的导体和屏蔽件分别电气接触第二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导电屏蔽件。其中:RJ型壳座具有一构造成接纳RJ型插头的一部分的腔;当RJ型插头的部分被接纳在RJ型壳座的腔内时,RJ型壳座的导体和屏蔽件电气接触RJ型插头的导体和屏蔽件。
最后,本人发明了一种RJ型雌连接器,它包括一壳座,其构造成与一具有导电屏蔽件的第一同轴电缆匹配,所述屏蔽件保持与导电芯隔开的同轴关系。RJ型雌连接器具有一接纳开口的插头,该开口构造成接纳和匹配一RJ型雄连接器,而雄连接器构造成与一具有一导电屏蔽件的第二同轴电缆匹配,导电屏蔽件与导电芯保持隔开的同轴关系。RJ型雌连接器和RJ型雄连接器各接纳有一导体,一导电屏蔽件至少屏蔽了导体的一部分。当RJ型雌连接器和RJ型雄连接器分别与一第一同轴电缆和一第二同轴电缆匹配时,每个RJ型雌连接器和RJ型雄连接器的导体和导电屏蔽件与第一同轴电缆和第二同轴电缆的导电芯和导电屏蔽件电气连接。当RJ型雄连接器接纳在RJ型雌连接器的接纳开口中时,可在第一同轴连接器和第二同轴连接器的导电芯和导电屏蔽件之间建立起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安装墙上的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立体图,该连接器具有普通RJ型连接器形式的一雄插头和一雌壳座,以对同轴电缆提供咔嗒卡入式匹配连接;
图2是图1所示同轴电缆连接器的雄插头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线IIIa-IIIa的一分解的剖视图;
图3b是连接在图3a中的一罩盒体部分的片簧触头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1中雌壳座的接纳孔端的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线V-V的分解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装于PCB上的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立体图,该连接器具有普通RJ型连接器形式的一雄插头和一雌壳座,以对同轴电缆和PCB提供咔嗒卡入式匹配连接;
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的剖视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雄插头的立体图;
图9是沿图8中的线IX-IX的分解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雄插头的部分组装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匹配端部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包括滤波电路在内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雌壳座的分解剖视图;
图13是包括滤波电路在内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雌壳座的分解剖视图;
图14a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括一雄插头和一雌壳座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4b是图14a的雄插头的剖视图以及一同轴电缆和一旋入式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4c是图14a的雄插头的分解侧视图;
图14d是图14a的雌壳座的剖视图,同轴对同轴接口的剖视图,以及一同轴电缆和一旋入式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4e是图14a的雌壳座的分解侧视图;
图15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雄插头的分解的立体图;
图15b是图15a的雄插头的组装的剖视图;
图16a是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普通RJ型连接器形式的RJ型PCB同轴电缆雌壳座的立体图;
图16b是图16a的雌壳座的分解图;
图16c是沿图16a中线XVIC-XVIC的剖视图;
图17a是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普通RJ型连接器形式的RJ型PCB同轴电缆雌壳座的立体图;
图17b是图17a所示雌壳座的分解视图;
图17c是沿图17a中线XVIIC-XVIIC的剖视图;
图18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RJ型雄插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18b是图18a所示的RJ型雄插头的分解的局部剖视图;
图19a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RJ型雌壳座的分解的立体图;
图19b是图19a所示的雌壳座的组装的局部剖视图;
图20是图14a的雌壳座的一种变型的立体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雄插头的剖视图,一同轴对同轴接口的剖视图,以及一同轴电缆与旋入式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2是一连接于同轴电缆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雄插头的侧剖视图;以及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雌壳座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进行描述,其中相同的标号对应相同的元件。在下列详述中,包括诸如“水平”,“垂直”,“顶”和“底”等用词。应予以理解的是,这些用词关连到不同的视角,以及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认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一RJ型同轴连接器2可被用来方便且可拆卸地连接一同轴电缆4和一同轴电缆4’。同轴电缆连接器2包括一雄插头8和一雌壳座10,壳座具有一构造成接纳插头8的接纳孔12。
插头8包括一罩盒14,它安装在一细长和绝缘的插头16的一端的周围。罩盒14最好包括一对绝缘的罩盒部分18,它们匹配在一起组成一罩盒14。
参照图2-3b,并继续参见图1,每个罩盒部分18包括一顶部22、一第一端24、一第二端26、一第一侧28和一第二侧30。靠近第一端24,每个罩盒部分18包括一第一对准槽或孔34。介于第一对准槽34和第二端26之间,每个罩盒部分18包括一第二对准槽或孔36。介于第一对准槽34和第二对准槽36之间,每个罩盒部分18包括一沟槽38,它具有接纳在其底部的一导电的涂层或薄片40。每个罩盒部分18包括介于第二对准槽36和第二端26之间的一导电触头46,最好靠近第二对准槽36。每个触头46均包括一外边缘48和一相对于该外边缘的边缘,前者面对顶部22,后者与薄片40电气连接。每个薄片40均包括一外表面和一对加宽和滚压过的边44,外表面面对顶部22,边44从薄片40向第一对准槽34和第二对准槽36延伸。
插头体16包括一基部56和一靠近对应的第一端60和第二端62的颈部58。一导电的圆筒体64接纳在基部56内。导电的圆筒体64从第一端60朝向第二端62延伸,最好在颈部58前终止。一导线68与圆筒体64电接触连接。导线68从圆筒体64通过颈部58延伸到第二端62。在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线68有一露出端,它从第二端62向外伸出。
基部56包括一第一对准肋或销70和一第二对准肋或销72,它们构造成分别与各个罩盒部分18的第一对准槽34和第二对准槽36匹配,基部56还包括定位在第一对准肋70和第二对准肋72之间并与它们隔开的环74。最好每个罩盒部分18的第一和第二对准槽34和36具有一介于第一侧和第二侧30之间的弧形。此外,第一和第二对准肋70,72,以及环74的外表面最好为圆形,并与圆筒体64的纵向轴线同轴。较佳地,当罩盒14在基部56周围形成时,每个罩盒部分18的第一和第二对准槽34和36共同作用以形成圆形对准槽,它们分别接纳第一和第二对准肋70和72,这样,罩盒14和插头体16就可围绕圆筒体64的纵向轴线作相对的转动。
一涂层或薄片76设置在插头体16上,这样它包围(但电气绝缘于)圆筒体64和导线68。在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导电薄片76设置在基部56的外周和颈部58的外周,最好分别设置在环74、圆筒体64和导线68的周围。介于圆筒体64和颈部58之间,最好设置贯通插头体16的薄片76。较佳地,第一和第二对准肋70和72不包括薄片76,以有利于罩盒14和插头体16之间的转动。
连接器2包括一杠杆78,它具有一第一端84,第一端84在靠近第二端62处与插头体16连接。杠杆78从第二端62朝向第一端60延伸并离开插头体16,终止在离开插头体16的第二端86上。一对翼80在靠近插头体16的第二端62处从杠杆78的两侧延伸。较佳地,杠杆78具有弹性记忆,在其被推向插头体16之后,能使第二端86返回到其离开插头体16的位置上。
当多个罩盒部分18匹配而形成一罩盒14时,为了促使每一罩盒部分18的薄片40和设置在插头体16上的薄片76之间形成电接触,一导电的片簧触头82偏压在每个罩盒部分18的薄片40和设置在插头体16上的薄片76之间,最好是偏压在包围环74的薄片部分76上。为了避免每个片簧触头82和薄片40之间的运动,将每个片簧触头82的相对侧装配在图3b所示的薄片40的展开和滚压的侧部44上。当多个罩盒部分18匹配而形成一罩盒14时,薄片40、薄片76和片簧触头82共同作用,以形成围绕圆筒体64和导线68的一屏蔽,用来对圆筒体64和导线68作电磁屏蔽。
同轴电缆4包括由绝缘套92包围的一导电芯90。绝缘套92被一导电屏蔽件94包围,该导电屏蔽件又被一绝缘护套96包围。屏蔽件94的一部分露出在绝缘套92端部和护套96端部之间,芯90具有一伸出在绝缘套92端部之外的露出端。
在形成围绕基部56的罩盒14之前,将同轴电缆4与插头16匹配。具体来说,把芯90的露出端接纳在圆筒体64内,这样,使绝缘套92的端部邻接或紧靠插头体16的第一端60。然后,罩盒部分18靠近同轴电缆4端部围绕基部56、绝缘套92、屏蔽件94和护套96匹配在一起。当罩盒部分18匹配在一起而形成一罩盒14时,每个罩盒部分18的触头46的边缘48和靠近第二端26的每个罩盒部分18的边缘,面向顶部22的相对方向,接触并夹紧第一同轴电缆4的对应的导电屏蔽件94和绝缘护套96。以这种方式在罩盒部分18之间夹紧同轴电缆4,可避免芯90的露出端从圆筒体64抽出。
参照图4和5,并继续参照图1-3b,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壳座10包括一对突缘112,其从绝缘的壳座体114的相对两侧延伸。每个突缘112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孔113,每个孔构造成接纳一紧固件,以用来将壳座10安装在墙上。壳座体114还包括一第一端116、一第二端118、一顶部120和一底部122。壳座体114包括多个梯形台阶124、126和128,它从顶部120向靠近第二端118的底部122缩小。壳座体114包括一包围接纳孔12的导电涂层或薄片130,接纳孔有一朝向第一端116敞开的嘴部,用来接纳插头体16的颈部58。
一导体132接纳在孔12和阶梯台阶126的垂直表面之间的壳座体114内。在如图4和5所示的实施例中,导体132包括一圆筒体134,该圆筒体具有一从接纳孔12向圆筒体134缩小的截头圆锥体136。
薄片130围绕壳座体114,并由此与圆筒体134和圆锥体136电气绝缘。较佳地,薄片130包括延伸入接纳孔12的诸接片138,当颈部58接纳在接纳孔12内时,接片用来与薄片76电气接触。当颈部58接纳在接纳孔12内时,一对锁定翼142定位在靠近底部122的接纳孔12的嘴部的两侧,用来以本技术领域所熟知的方式接合杠杆78的翼80。杠杆78的第二端86可被推向插头体16,由此将翼80提升到锁定翼142上方并避免了其间的干涉,这样就可将颈部58从接纳孔12中移去。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壳座10包括一端盖148,它具有一第一端150、一第二端152、一顶部154和一底部156。底部156包括一阶梯形台阶158,它在靠近第二端152处从底部156向顶部154减小。较佳地,端盖148的底部156,除了阶梯形台阶158的水平面和垂直面之外,其上包括一导电薄片或涂层160。
为将同轴电缆4’固定到壳座10上,将芯90’的露出部分接纳在圆筒体134内,同时将套92’的端部邻接或紧靠阶梯形台阶126的水平面。当同轴电缆4’的芯90’以这种方式接纳在圆筒体134内时,介于套92’的端部和护套96’的端部之间的屏蔽件94’的露出部分与阶梯形台阶126的水平面上的薄片130的部分电气接触,并且护套96’与阶梯形台阶128的水平面接触。
然后,端盖148与壳座体114匹配,使第一端150邻接或紧靠阶梯形台阶124的水平面,且使薄片160接触和跨接到屏蔽件94’和阶梯形台阶124的水平面上的薄片130的部分。其后,通过将螺钉164接纳在端盖148的接纳孔(未示出)和壳座体114内,就可以将端盖148固定在壳座体114上,从而将同轴电缆4’和壳座10固定在一起。端盖148经和壳座体114固定在一起后,夹紧了介于薄片160和阶梯形台阶124的水平面上的薄片130之间的屏蔽件94’,还夹紧了介于阶梯形台阶158的水平面和阶梯形台阶128的水平面之间的护套96’。以这种方式夹紧介于壳座体114和端盖148之间的同轴电缆4’,可避免将芯90’的裸露端从圆筒体134内抽出。
在使用中,当插头8和壳座10分别固定到同轴电缆4和同轴电缆4’时,且当颈部58接纳在接纳孔12内时,通过由薄片76和130之间的接片138形成的电接触,在同轴电缆4和4’的芯90,90’之间,以及屏蔽件94,94’之间形成了电气连接。接纳孔12最好这样构成:当颈部58接纳在其内时,导线68的露出端通过截头圆锥体136引入到圆筒体134内。
每个罩盒部分18的薄片40和包围插头体16的薄片76共同作用,以在圆筒体64和接纳在插头体16内的导体68的部分的周围形成一电磁屏蔽。这些薄片40和76与第一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共同作用,以电磁屏蔽在同轴电缆4的芯90、圆筒体64和接纳在插头体16内的导线68部分之间的信号传播。同样地,薄片130和薄片160与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共同作用,以电磁屏蔽在芯90’和圆筒体134之间的信号传播。当接纳进圆筒体134内时,导线68的露出端被薄片130电磁屏蔽。如上所述,当把颈部58接纳在接纳孔12内,且薄片130的接片138接触薄片76时,通过介于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和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之间的插头8和壳座10,形成一连续的电磁屏蔽。
参照图6和7,并继续参照图1-5,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上述的插头8和一壳座10’。壳座10’具有一单一件的壳座体114’,它具有一个或多个从其底部122’延伸出来的安装柱170。一导电针172与导体132’电气连接,具体来说,与构成导体132’的圆筒体134’连接。针172通过壳座体114’并从底部122’朝外延伸。
薄片130’包围壳座体114’并由此与圆筒体134’和针172电气绝缘。当插头体16的颈部58接纳在接纳孔12’内时,薄片130’具有用来接触薄片76的诸接片138’。薄片130’还包括一从底部122’朝外延伸的导电屏蔽针174。安装柱170、针172和屏蔽针174分别构造成接纳在传统的印刷线路板(PCB)182的通孔176、178和180内。每个通孔178和180最好具有与设置在PCB 182上的导电线道(未示出)电气连接的内部镀层,印刷线路板182与以本技术领域熟知的方式与安装在PCB 182上的一个或多个电子部件(未示出)相连接。最好在接纳在镀过层的通孔178内的针172之间以及在接纳在镀过的通孔180内的屏蔽针174之间引入软焊,以促进它们之间的电气接触。
参照图8和9,并继续参照图1-7,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壳座10或10’和插头8’,插头8’包括如上所述的插头体16、圆筒体64、导线68、第一和第二对准肋70和72、环74、薄片76、杠杆78和翼80、以及一套筒组件188。套筒组件188包括一在其第一端194上有外螺纹的雄同轴连接器190和一具有一嘴部的导电套筒196,该嘴部朝向其第二端198敞开。连接器190具有一导电芯200,导电芯包括一靠近第一端194的圆筒体202和一导线204,导线从圆筒体202通过连接器190延伸,并具有一延伸入由导电套筒196形成的一腔206内的露出端。连接器190包括与套筒196电气连接的导电外螺纹192。外螺纹192和套筒196在其间通过一绝缘套208与芯200电气绝缘。
参照图10,并继续参照图8和9,在使用中,基部56接纳在腔206内,导线204的露出端接纳在圆筒体64内,使插头体16的第一端60邻接或紧靠面向腔206的套筒208的端部。为了促进套筒196和薄片76之间的接触,最好对设置在环74上的套筒76的部分,用一个或多个片簧触头82偏压于其间。
然后,一对罩盒部分22’在套筒196和插头体16的第一对准肋70周围匹配,并通过螺钉100’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如图8清楚所示的罩盒14’。具体来说,每个罩盒部分22’包括一弧形的对准槽216,当罩盒部分210匹配时,对准槽构造成接纳第一对准肋70。较佳地,当一对罩盒部分210匹配在一起时,对准槽216共同作用形成一接受第一对准肋70的圆形对准槽,这样,罩盒14’和插头体16可围绕圆筒体64的纵向轴线作相对转动。
一旦插头8组装后,连接器190的外螺纹192可与雌同轴连接器218的内阴螺旋啮合,或者与一以本技术领域熟知的方式与连接于同轴电缆4端部的摩擦匹配的雌同轴连接器222匹配。
在上述每个同轴连接器2的实施例中,导线68的露出部分接纳在圆筒体134或134’内。然而,在如图11所示的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实施例中,导线68被一个或多个通过插头体16延伸的导线或条带222所替代,并沿第二端62的面裸露,最好以与传统的RJ型连接器雄插头的导体相同的方式沿靠近第二端62的插头体16的顶表面230裸露。此外,一个或多个导线或条带232,以与传统的RJ型连接器的雌壳座的导电条带相同的方式,穿过接纳孔12或12’,设置在侧壁236和一成导线或导体132或132’形式的条带之间。当颈部58接纳在接纳孔12或12’内时,通过接纳孔12或12’设置的每个导线228和每个条带232的部分的裸露表面取向为相互接触。
在图11所示的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实施例中,插头8或8’的相对于第二端62的端部可以是如图3a和3b或图9和10所示的形式,即相对于第二端62的一个或多个导线228的端头连接到圆筒体64。同样地,相对于接纳孔12或12’的嘴部的壳座10或10’的端部可以是如图4和5或图6和7所示的形式,且导体130可按使用要求包括导线172和/或圆筒体134或134’。
如图11所示,壳座10或10’可包括一灯240,最好是发光二极管(LED),它设置在壳座体114或114’的空间内,用来观察与接纳孔12或12’的邻近和邻接的嘴部。灯240连接到一也设置在壳座体114或114’空间内的电子线路242。电子线路242通过导体244和246分别连接到导体132或132’和薄片130或130’。电子线路242还连接到一外电源248,该电源可安装在PCB 182上,或连接于将壳座10或10’安装在其上的另外合适的安装固定物。响应于检测到一电压超过导体132或132’和薄片130或130之间的阀值,电子线路242使灯240从外电源240接受充足的电力而发亮。此外,在提供有一个或多个灯240的情况下,电子线路242可构造成能检测有两个或多个频率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存在,例如,一标准电视信号的音频和视频,并响应于检测到某个频率的信号,使诸灯240中的一个灯发亮,并响应检测到另一个频率的信号,使另一个灯发亮,以此类推。
参照图12,并回头参照图1-5,RJ型同轴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插头8和壳座10″。壳座10″具有与图5所示的壳座10类似的结构,然而,壳座10″包括一具有第一圆筒体134-1″和从接纳孔12″向圆筒体134-1″收缩的截头圆锥136″的导体132″。导体132″还包括一第二圆筒体134-2″,它从阶梯形台阶126″的垂直面向第一圆筒体134-1″延伸,并在相对处终止。第一圆筒体134-1″最好与第二圆筒体134-2″同轴排列,并具有绝缘壳座体114″的一部分设置于其间,以使第一圆筒体134-1″和第二圆筒体134-2″相互之间绝缘。壳座10″包括一设置在壳座体114″中的滤波电路250。滤波电路250最好构造成能滤去在第一圆筒体134-1″和第二圆筒体134-2″之间传播的不要的频率。较佳地,滤波电路250包括一印刷线路板(PCB)252,线路板是以本技术领域熟知的方式安装有一个或多个电感器254、一个或多个电容器256和/或一个或多个电阻器258。电感器254、电容器256和/或电阻器258以本技术领域熟知的方式在第一圆筒体134-1″、第二圆筒体134-2″和薄片130″之间电气连接,以从第一圆筒体134-1″和第二圆筒体134-2″之间的传播中滤掉不需要的频率。
参照图13,并回头参照图1-3b、6和7,RJ型同轴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如上所述的插头8和一壳座10。壳座10具有一单一件的壳座体114,它具有从其底部122延伸出来的一个或多个柱170。壳座10具有一导体132,最好是一圆筒体134和一从接纳孔12朝向圆筒体134收缩的截头圆锥体136。一导电针172从壳座体114的内部从底部122向外延伸。壳座体114包括以与图12中滤波电路250相同的方式接纳在其内的滤波电路250。图13中的滤波电路250在圆筒体134,针172和薄片130之间电气连接,其方式与滤波电路250在图12中第一圆筒体134-1″、第二圆筒体134-2″和薄片130″之间的连接相同。在这方面,一个或多个电感器254、一个或多个电容器256和/或一个或多个电阻器258以本技术领域中熟知的方式连接,以过滤出在圆筒体134和针172之间不需要的传播频率。
壳座10″和10构造成分别将导线68的露出端接纳在第一圆筒体134-1″和圆筒体134内。然而,导线68可由设置在如图11所示的插头8的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导线228所取代。此外,导线或条带可接纳在接纳孔12″或12中,并以图11中条带232同样方式连接到成条带形式的一导线或导体132″或132。此外,尽管图12和13示出了一滤波电路250,但设置在壳座10″和10中的每个电气绝缘的导体132″和132可分别具有与其连接的专用的滤波电路250。
参照图14a-14c,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雄插头302和一雌壳座304。雄插头302包括一绝缘插头体310、一绝缘套圈312、一细长的导电针314、一绝缘的轴环316、一导电夹子318、一导电套筒320和一导电管322,导电管在靠近其一端处具有第一外阳螺纹324,在靠近其另一端处具有第二外阳螺纹326。较佳地,第二外阳螺纹326具有第一紧固件型式394,它用来与雌型旋入式连接器或雌型插入式连接器的内螺旋啮合。雄插头302还包括一屏蔽件328,它有选择地覆盖插头体310的某些部分。
插头体310包括一靠近近端336的基部376和一靠近远端334的颈部378。插头体310还包括一杠杆330,它具有连接于插头体310的远端334的第一端332和从远端334朝向近端336并离开插头体310而延伸的第二端338。一对翼340从靠近第一端332的杠杆330的两相对侧向外延伸。较佳地,杠杆330具有弹性记忆,它在被推向插头体310之后,能使第二端338返回到与插头体310隔开关系的位置。杠杆330构造成确保雄插头302以本技术领域熟知的方式与壳座(例如雌壳座304)匹配。
基部376包括一孔339,它在靠近近端336处有一嘴部。孔339构造成接纳具有第一外阳螺纹324的管322的端部。
套圈312包括在一端具有一凹坑348的一轴向开孔344。针314具有一本体342,它接纳在套圈312的通孔344中。针314在靠近其一端处包括一头部346,它接纳在套圈312的凹坑348内。本体342包括肋350,当针314的本体342接纳在开孔352内,例如压配入开孔352时,肋350与插头体310内的一开孔352的壁相互作用。
导电夹子318具有一近端354,它构造成接纳在针314的开孔356内,该开孔从头部346部分地通过本体342朝向针314的尖端358延伸。夹子318具有一远端360,它包括多个指形件362,其构造成朝向夹子318的中心轴线364施加一弹簧偏压。夹子318的结构,或其它任何在此公开的夹子,都不认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夹子318的近端354接纳在轴套316的开孔366内。轴套316具有一顶面368,当它接纳在凹坑348内时,顶面368邻接头部346。如图14b所示,针314的开孔356和轴套316的开孔366对准,这样,夹子318的近端354就接纳在开孔356至开孔366内。
相对于顶面368的轴套316的侧面具有多个臂370,它们构造成在套筒320内与夹子318的指形件362同轴结合和对准。轴套316在诸臂370的近端周围有一肩部372。肩部372和诸臂370构造成这样:当诸臂370接纳在套筒320内时,套筒320的端部邻接肩部372。
套圈312、轴套316和套筒320插入管子322内,使套圈312邻接第一外阳螺纹324,并使与轴套316相对的套筒320的端头邻近第二外阳螺纹326。管322的第一外阳螺纹324通过孔339的嘴部被插入,并可转动地旋到形成在孔339内壁上的阴螺纹374上。
较佳地,屏蔽件328接纳在插头体310上。如图14a和14b所示,屏蔽件328覆盖基部376的顶、底和侧面,以及颈部378的侧面。
雄插头302具有一第一腔380和一第二腔382,前者由套筒320和轴套316的内表面形成,后者形成在靠近远端334的颈部378中。第一腔380具有一朝向管322端部敞开并靠近第二外阳螺纹326的嘴部。第二腔382具有一朝向插头体310的远端334敞开的嘴部。针314和夹子318共同形成一接纳在雄插头302内的导体384。导体384在靠近其第一端386处具有一接纳在第一腔380内的第一部分388。导体384在靠近其第二端390处还包括一接纳在第二腔382内的第二部分392。如上所述,至少围绕第一腔380的一部分的第二外阳螺纹326具有第一紧固件型394的形式。尽管导体384显示为具有一分开的针314和夹子318,但应知道,导体384可为任何形式,特别可为在其相对两端具有一针和一夹子的连续构件。
第一导体384的第一部分388构造成:当同轴电缆4通过第一紧固件型394与插头体310匹配时,上述第一部分电气接触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90。更具体地说,如图14b所示,第一紧固件型394具有外阳螺纹326,其构造成与一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的内阴螺纹396匹配,连接器398通过一轴套400固定在同轴电缆4上,轴套400接纳在绝缘护套96的周围,其以本技术领域内熟知的方式与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电气连接。
为了促进雄插头302和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之间的电气连续,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和轴套400均为导电的。因此,当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的内阴螺纹396可转动地接纳在管子322的第二外阳螺纹326时,通过轴套400、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和管322,可以在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和雄插头302的屏蔽件328之间建立起电气连接。为促进屏蔽件328和管322之间的接触,屏蔽件328包括一个或多个带404,其构造成夹在插头体310的基部376和管322之间。
现参考图14d和14e,并继续参照图14a,雌壳座包括一绝缘壳座体410、一导电套圈412、一导体414、一带突缘的绝缘套筒416、一导电圆筒体418、一导电内螺纹雌型旋入式连接器420和一带突缘导电的轴套422。雌壳座304还包括一导电屏蔽件424,其构造成覆盖壳座体410顶、底、侧面和近端426以及远端428的一部分。靠近近端426,壳座体410包括一具有构造成接纳圆筒体418的远端434的嘴部的孔430。套圈412包括一在其一端具有凹坑438的轴向开孔436,壳座体410包括一与孔430相通的轴向开孔446。
导体414具有一第一端440、一第二端442和一介于其间的突缘444。靠近第一端440,导体414具有一细长针472的形式。靠近第二端442,导体414具有一夹子474的形式。在雌壳座304的组装过程中,导体414的第二端442插入套圈412的通孔436内,直到突缘444接纳在凹坑438内。通过套圈412的导体414的第二端442的突出部也插进壳座体410的通孔446内。然后,将靠近第一端440的导体414的一侧插进套筒416的开孔448内,这样,在套筒416的一端处的头部432邻接于接纳在套圈412的凹坑438内的针414的突缘444。圆筒体418包括靠近远端434的外阳螺纹450。靠近远端434,圆筒体418构造成接纳套筒416的头部432和套圈412。与头部432相对,套筒416通过圆筒体418延伸并终止在靠近圆筒体418的近端462的位置。当套圈412和套筒416接纳在圆筒体418内时,圆筒体418的外阳螺纹450可转动地旋入形成在孔430内壁上的内阴螺纹456。当圆筒体418的外阳螺纹450和壳座体410的内阴螺纹456螺旋啮合时,圆筒体418的肩部454抵靠与套圈412相对的突缘432的一侧,由此,将圆筒体418、套筒416、套圈412和导体414固定在壳座体410上。
轴套422包括靠近其一端的一突缘458。与突缘458相对的轴套422的端部接纳在一环形槽460内,该槽形成在套筒416和靠近圆筒体418的近端462的圆筒体418之间。雌型旋入式连接器420在其一端包括一环形突缘464,突缘464的内直径部分接纳在套筒422的突缘458和圆筒体418的近端462之间的间隙中。与突缘464相对的雌型旋入式连接器420的一侧具有一第二紧固件型466,最好具有内阴螺纹476。
雌壳座304具有第一腔468和第二腔470,前者由雌型旋入式连接器420的内直径限定,后者形成在壳座体410内。第二腔470的嘴部朝向壳座体410的远端428敞开。当圆筒体418与壳座体410螺旋啮合时,靠近连接器414的第一端440的细长针472的部分接纳在第一腔468内,而靠近连接器414的第二端的夹子474的部分接纳在第二腔470内。
当同轴电缆4’通过第二紧固件型466与雌壳座304匹配时,导体414的针472构成为与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90’电气连接。具体来说,一种同轴对同轴的接口478被用来将导体414和雌型旋入式连接器420与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90’和屏蔽件94’电气连接。同轴对同轴的接口478包括与两端邻近的外阳螺纹480和482、一轴向绝缘圆筒体484、以及一介于导电圆筒体484和外阳螺纹480和482之间的绝缘套486。外阳螺纹480构造成与雌型旋入式连接器420的第二紧固件型466的内阴螺纹476匹配,且外阳螺纹482构造成与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的内阴螺纹396’匹配。当外阳螺纹480和第二紧固件型466的内阴螺旋啮合时,导体414的第一端440接纳在同轴对同轴接口478的导电圆筒体484的一端内。同样地,当外阳螺纹482与内阴螺纹396’匹配时,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90’接纳在导电圆筒体484的另一端。通过轴套400’、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外阳螺纹480和482、雌型旋入式连接器420、轴套422和圆筒体418,就可以在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和雌壳座304的屏蔽件424之间建立起电气连续。为促进与圆筒体418的电气接触,屏蔽件424包括一个或多个带488,其夹在圆筒体418和靠近圆筒体418的外阳螺纹450的壳座体410之间。
特别参照图14a、14b和14d,雄插头302的颈部378构造成可进入雌壳座304的第二腔470的嘴部内。夹子474具有多个指形件490,其保持隔开的关系并朝向第二腔470的嘴部延伸。当雄插头302的颈部378接纳在第二腔470内时,指形件490构成为可接纳并抓握导体384的第二部分392。为促进与雄插头302的屏蔽件328的电气接触,当颈部378接纳在第二腔470内时,屏蔽件424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接片492,用来接触覆盖颈部378侧面的屏蔽件328的一侧或两侧。因此,当雄插头302和雌壳座304匹配时,且当同轴电缆4和4’通过第一紧固件型394和第二紧固件型466互相连接时,分别在同轴电缆4和4’的导电芯90和90’之间,以及屏蔽件94和94’之间建立起电气连续。
继续参照图14a,雄插头302的屏蔽件328没有覆盖插头体310的颈部378的顶面。然而,当颈部378接纳在雌壳座304的第二腔470内时,覆盖壳座体410的顶面的那部分屏蔽件424也覆盖颈部378的顶面。应该知道,雄插头302和雌壳座304构造成:它们可通过本技术领域熟知的紧固件装置,例如图14b和14d所述的同轴对同轴接口478,以及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或398’和轴套400或400’的组合,连接到传统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参照图15a和15b,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具有一绝缘插头体504的雄插头502,所述本体在靠近近端506处带有一基部505,在靠近远端508处带有一颈部507。雄插头502在基部505有一第一腔510,在颈部507有一第二腔512。第一腔510具有一朝向插头体504的近端506敞开的嘴部,第二腔512具有一朝向插头体504的远端508敞开的嘴部。
插头体504包括一与第一腔510和第二腔512连通的轴向开孔524。邻近第一腔510,开孔524包括一凹坑520。第一腔510构造成将同轴电缆4接纳于其中。雄插头502包括一导电针516,它具有一突缘518和在本体522相对端处的尖端526。突缘518是构造成:当把针516的本体522插入插头体504的开孔524内时,接纳在凹坑520内。较佳地,当把针516插入开孔524时,尖端526和本体522靠近尖端526的部分接纳在第二腔512内。针516具有一开孔528(虚线所示),它从突缘518朝向尖端526延伸入本体522。
雄插头502包括一杠杆530,它具有一第一端508和一第二端534,第一端连接于靠近第二腔512的插头体504的远端508,第二端534从远端508朝向近端506延伸并离开插头体504。一对翼536从杠杆530的相对侧向外延伸。杠杆530具有弹性记忆,因而在被推向插头体504之后,能够使第二端534返回到与插头体504保持隔开关系的位置上。杠杆530构造成以本技术领域熟知的方式将雄插头502固定到匹配的壳座内,例如图14a所示的雌壳座304内。
介于凹坑520和近端506之间,插头体504构造成接纳绝缘套92、屏蔽件94和靠近同轴电缆4的露出芯90的绝缘护套96。具体地说,绝缘套92被剥去而露出导电芯90的一段,绝缘护套96被剥去而露出包住绝缘套92的屏蔽件94的一段。如图15a中虚线所示,在将同轴电缆4插入第一腔510之前,将屏蔽件94翻折到其自身上,使其覆盖住靠近绝缘套92的露出段的绝缘护套96。
雄插头502包括一屏蔽件540,它构造成覆盖插头体504的底面和侧面以及基部505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然而,在图15a和15b所示的实施例中,屏蔽件540没有覆盖颈部507的顶部。然而,这不能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屏蔽件540包括一个或多个接片542,当把屏蔽件540接纳在插头体504上时,它们从插头体504的近端506延伸入第一腔510。
在将针插入插头体504的开孔524之前,将导电芯90插入针516的开孔528内。此后,将靠近开孔528的针516的本体压接在导电芯90上。然后,把针516插入开孔524内,使尖端526和靠近尖端526的本体522的部分接纳在第二腔512内,并使突缘518接纳在凹坑520内。由于导电芯90被压接在针516上,当针516被插入开孔524内时,靠近导电芯90的露出端的绝缘护套96的终端接纳在第一腔510内,使屏蔽件94的翻折部分夹在绝缘护套96和接片542之间。通过接片542与屏蔽件94的接触,可以在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和雄插头502的屏蔽件540之间建立起电气连续。较佳地,靠近凹坑520的第一腔510的部分构造成紧贴地接纳绝缘套92的露出部分,而靠近近端506的第一腔510的部分构造成紧贴地接纳绝缘护套96和屏蔽件94。
靠近接片542,屏蔽件540最好包括一U形电缆支承件546,它具有一对向上延伸和偏移的凸耳548。当同轴电缆4接纳在第一腔510内时,凸耳548和电缆支承件546的基部被压接在同轴电缆4的绝缘护套96的周围。以这种方式压接的同轴电缆4可避免同轴电缆4从第一腔510被抽出。
参照图16a-16c,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雌壳座602,它具有一绝缘壳座体604,壳座体604带有靠近壳座体604一端的一腔606、一与腔606连通的开孔608、以及一导电的L形针612。与腔606相对的壳座体604的一侧形成了一凹部622,在针612插入开孔608的过程中,针612通过该凹部。针612具有一接纳在开孔608内的本体614,其头部616邻接与腔606相对的开孔608的一端。针612的一端具有一夹子618的形式,它接纳在腔606内。夹子618具有多个朝向腔606的嘴部延伸的指形件620。针612的另一端终止在绝缘基板,例如一印刷线路板(PCB)624上。一针626连接到PCB 624,形成在PCB 624上的一个或多个印刷线路引线628与针626和针612电气连接。
雌壳座602包括一盖630,其构造成盖住凹部622。盖630包括一孔632,用来接纳通过其间的针626的突出物。较佳地,一铁氧体块636接纳在盖630和PCB624之间。铁氧体块636包括一孔634,该孔与盖630上的孔632对准,这样,针626穿过孔634。较佳地,铁氧体块636中的孔634有足够的尺寸,以避免碰到从中穿过的针626。铁氧体块636用来过滤不需要的射频(RF)噪声,这种频率是叠加于接纳在凹部622内的针612和626部分的传播信号之上。
雌壳座602包括一导电屏蔽件638,它具有靠近在其一端上的孔640。屏蔽件638构造成:当其与壳座体604匹配时,覆盖壳座体604的顶面、侧面和背面以及盖630的背面。当屏蔽件638接纳在壳座体604时,孔640与腔606的嘴部对准。屏蔽件638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屏蔽针642,它们平行于针626离开雌壳座602的底部而延伸。
雌壳座602构造成接纳在PCB 644上,PCB 644包括镀复过的通孔646和648,分别用来接纳针626和诸针642之一,每个镀复过的通孔646和648均以本技术领域中熟知的方式与设置在PCB 644上的导电线道(未示出)电气连接。在针626和通孔646之间,以及在接纳在通孔648内的每个屏蔽针642之间,最好引入软焊(未示出),以促进其间的电气接触。
回头参照图15a和15b,并继续参照图16a-16c,雌壳座602的腔606构造成接纳和匹配雄插头502的颈部507。当雄插头502的颈部507接纳在雌壳座602的腔606内时,靠近尖端526的针516的部分被接纳在夹子618的指形件620内,由此,在针516和针612之间建立起电气连续。为促进雌壳座602的屏蔽件638和雄插头502的屏蔽件540之间的电气接触,屏蔽件638具有一个或多个延伸到腔606内的接片654。当雄插头502与雌壳座602匹配时,每个接片654接触屏蔽件540的一侧,由此,在屏蔽件638和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之间建立起电气连续。
参照图17a-17c,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雌壳座662,它具有如图16a-16c所示的壳座体604、盖630和屏蔽件638。此外,雌壳座662包括一导电的L形针612’。针612’具有接纳在开孔608内的一本体614’,其突缘616’邻接与腔606相对的开孔608的一端。针612’的一端接纳在腔606内,并具有一夹子618的形式,夹子带有多个指形件620’,它们朝向腔606的嘴部并以隔开的关系延伸。针612’的另一端直接通过通孔632,由此,避免了使用针626和PCB624来作为像针612’和PCB 644那样的接口。
参照图18a和18b,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雄插头702,它具有一绝缘插头体704、一对绝缘弧形罩盒706、一导电带突缘的轴套708、一导电针710、一导电屏蔽件712、一对C形环714、一对导电片簧触头716和紧固件718。
插头体704包括一靠近远端720的颈部719,以及一在插头体704的远端720和近端722中间的基部721。在基部721和近端722之间,插头体704具有一圆筒体724的形状。插头体704的颈部719包括靠近远端720的一腔726。插头体704具有一开孔728,它通过插头体704,从近端722通过圆筒体724延伸到腔726。
针710具有一尖端730和在相对端上的一夹子732,其间有一突缘736。夹子732具有多个指形件734,它们以隔开的关系从突缘736延伸。
屏蔽件712有基本上与图15a中的屏蔽件540相同的结构,仅缺U形电缆支承件546,但包括了一端板738,它具有一孔740,该孔构造成接纳插头体704的圆筒体724。
每个罩盒706均形成一弧形槽742,它们在靠近两相对端处具有多个向内延伸的肋744和745。每个罩盒706还包括一对狭槽746,它们平行于槽742在相对侧延伸。每个狭槽746均构造成接纳一片簧触头716的侧面。当该对罩盒706匹配在一起时,它们相对的槽742共同作用以形成一圆形的槽,该槽在成对罩盒706的相对端之间延伸。
每个触头716均具有一对侧边,它们构造成:当成对的罩盒706匹配在一起时,接纳在相对的狭槽746内。每个触头716的一端包括一臂748,当触头716接纳在狭槽746内时,臂748朝向槽742向内延伸。每个臂748终止在一弧形或圆筒体750内,圆筒体具有一径向轴线752,它横向延伸(最好垂直)于槽742的纵轴线。当触头716接纳在槽746内时,靠近每个触头716的另一端,一片簧754朝向槽742的纵轴线向内延伸。
针710通过开孔728接纳,这样,靠近尖端730的针710的一部分接纳在腔726内,突缘736邻接插头体704的近端722,且夹子732从近端722延伸。带突缘的轴套708接纳在圆筒体724上,使轴套708的突缘侧邻接插头体704的基部721。然后,将屏蔽件712接纳在插头体704上,使圆筒体728穿过端板738上的孔740,且轴套708的突缘夹在基部721和端板738之间。然后将C形环714插入环形槽758,槽758形成在靠近插头体704的近端722的圆筒体724上。
将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90插在夹子732的诸指形件734之间。然后,将圆筒体724、轴套708的本体和同轴电缆4接纳在其中一个罩盒706的槽742中,使与轴套708的突缘相对的屏蔽件712的端板738的一个表面邻接罩盒706的一端。插头体704的诸肋745构造成:当圆筒体724接纳在槽742中时,将C形环714的从环形槽758上伸出突出部接纳于其间。
触头716接纳在它们相应的狭槽746内,这样,弧形体或圆筒体750接触轴套708的本体,诸片簧754接触同轴电缆4的导电屏蔽件94。同轴电缆4充分地接纳在槽742内,这样,诸肋744接触绝缘护套96。最后,两罩盒706匹配并通过紧固件718固定在一起。诸肋744构造成:当罩盒706夹带有同轴电缆4固定在一起时,可夹住绝缘护套96。以这种方式夹紧同轴电缆4可避免同轴电缆4从成对匹配的罩盒706之间抽出。
在本实施例中,插头体704和屏蔽件712可相对于成对的罩盒706围绕开孔728的轴线转动。在屏蔽件712和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之间,通过端板738、轴套708和触头716之间的接触,建立起电气接触。
参照图19a和19b,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雌壳座802,它具有一绝缘的壳座体804、一导电针806、一导电屏蔽件808和一绝缘盖810。壳座体804具有一第一端812,一第二端814和一靠近第一端812的腔816。在第一端812和第二端814之间,壳座体804的顶面818向下一个台阶。壳座体804包括一开孔820,它在腔816和靠近第二端814的顶面818的台阶的下部之间延伸。靠近第二端814的顶面818的台阶的下部还包括一与开孔820的下部轴向对准的槽822。靠近第二端814,槽822放大且包括向内延伸的诸肋824。
针806在其相对两端包括一对夹子826和828以及在其间的一突缘830。屏蔽件808具有一顶面834,它在屏蔽件808的第一端836和第二端838之间向下一个台阶。靠近第二端838的顶面834的部分具有一槽840,它从第二端838朝向顶面834的台阶的垂直面延伸。顶面834的台阶的垂直表面包括一槽或孔(未示出),用来接纳通过其间的针806。该槽或孔有足够的尺寸,以使针806的突缘830接触壳座体804的顶面818的台阶的垂直面,但不接触屏蔽件808的顶面834的台阶的垂直面。邻近第二端838,屏蔽件808包括一对片簧842,它们从槽840的相对侧相向延伸。屏蔽件808还包括一对侧面844,当屏蔽件808接纳在壳座体上时,侧面从顶面834向下延伸,用来部分地覆盖壳座体804的侧面。最后,屏蔽件808的第一端836构造成覆盖腔816的嘴部。
盖810构造成:当屏蔽件808接纳在壳座体804上时,接纳在靠近第二端838的顶面834的一部分的上面。盖810包括一弧形槽846,当放在槽822的相对位置上时,该弧形槽形成一大致圆柱形的孔,用来接纳同轴电缆4’。
当组装雌壳座802时,屏蔽件808接纳在壳座体804上,针806具有夹子826的端部插入开孔820内,这样,夹子826接纳在腔816内,突缘830邻接在顶面818的台阶的垂直面上。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90’插入针806的夹子828内,使同轴电缆4’的导电屏蔽件94’接触片簧842。随后,将盖810接纳在靠近第二端838的屏蔽件808的顶面部分834上,使槽846与槽822对准。盖810和壳座体804通过紧固件848固定在一起。将盖810和壳座体804固定在一起可夹紧同轴电缆4’,具体地说,是将导电屏蔽件94’和绝缘套92’夹紧在盖810和壳座体804之间。以这种方式夹紧同轴电缆4’可避免使导体芯90’从夹子828中抽出。
在如图19a和19b所示的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实施例中,壳座体804包括从其两侧延伸的突缘854。每个突缘854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孔850,用来接纳紧固件,以将雌壳座802安装在一墙上或其它平的表面上。
腔816构成为可接纳一雄插头的颈部,例如图18a中的雄插头702的颈部719。当雄插头702与雌壳座802匹配时,接纳在腔726内的针710的尖端730被接纳在雌壳座802的夹子826的诸指形件之间,由此,在同轴电缆4和4’的导电芯90和90’之间分别建立起电气连续。为了分别促进同轴电缆4和4’的导电屏蔽件94和94’之间的电气接触,屏蔽834包括诸接片852,接片852向内延伸到腔816内,当雄插头702与雌壳座802匹配时,用来接触屏蔽件712的侧面。
参照图21,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雄插头902,它具有一绝缘插头体904、一导电针906和一导电屏蔽件908。插头体904包括靠近远端912的一颈部910和靠近近端916的一基部914。插头体904包括形成在靠近远端912的颈部910中的第一腔918和形成在靠近近端916的基部914中的第二腔920。在第一腔918和第二腔920之间,插头体904包括一开孔922,它具有一靠近第一腔918的肩部924。在肩部924和第一腔918之间,开孔922所具有的直径小于在肩部924和第二腔920之间的开孔922的直径。
针906在两相对端具有尖端926和928。靠近尖端926,针906包括一第一部分930,它构造成插入通孔922,并接纳在第一腔918内。针906还包括一第二部分932,当针906插入开孔922时,第二部分932在靠近第一部分930的一端上具有一肩部934,它构造成可以在针906被插入开孔922时邻接开孔922的肩部924。最后,靠近尖端928,针906包括一第三部分936,它呈传统同轴电缆的导电芯938的形式。第二腔的内表面920具有第二紧固件型940的形式,最好具有内阴螺纹942。针906的第三部分936接纳在第二腔920中。
当同轴电缆4’通过第二紧固件型940与雄插头902匹配时,针906的第三部分936构造成与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90’电气连接。
屏蔽件908构造成接纳在插头体904上,且覆盖插头体904的侧面和底面,插头体904的基部914的顶面以与屏蔽件328同样的方式覆盖图14a中雄插头302的插头体310。
针906和屏蔽908构造成:当同轴电缆4’通过第二紧固件型940与雄插头902匹配时,与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90’和屏蔽件94’电气连接。具体来说,参照图14d,如上所述的同轴对同轴接口478和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可用来将针906和屏蔽件908与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件90’和屏蔽件94’连接。参照以上结合图14d所述,同轴对同轴接口478包括靠近其两端的导电外阳螺纹480和482、一轴向导电圆筒体484、以及介于导电圆筒体484和外阳螺纹480和482之间的一绝缘套486。外阳螺纹480构造成与插头体904的第二紧固件型940的内阴螺纹942匹配,且外阳螺纹482构造成与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的内阴螺纹396’匹配。当外阳螺纹480和第二紧固件型940的内阴螺纹942匹配时,针906的第三部分936接纳在导电圆筒体484的一端上。同样地,当外阳螺纹482与内阴螺纹396’匹配时,同轴电缆4’的导电芯90’接纳在导电圆筒体484的另一端上。通过轴套400’、雌型旋入式连接器398’、外阳螺纹480和482、以及靠近第二腔920的嘴部的屏蔽件908的一边缘944,就可以在同轴电缆4’的屏蔽件94’和雄插头902的屏蔽件908之间建立起电气连续。具体来说,屏蔽件908的边缘944构造成:当外阳螺纹480与第二紧固件型940的内阴螺旋啮合时,与外阳螺纹480接触。
回头参照图14a,并继续参照图21,雄插头902的颈部910构造成可通过雌壳座304的第二腔470的嘴部来接纳。夹子474具有多个指形件490,它们以隔开的关系朝向第二腔470的嘴部延伸。指形件490构造成:当雄插头902的颈部910接纳在第二腔470中时,接纳并抓握针906的第一部分930。当雄插头902的颈部910接纳在雌壳座304的第二腔470内时,屏蔽件424的诸导电接片492接触覆盖颈部910侧面的屏蔽件908的一个或多个侧面。
参照图22,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雄插头1002,它具有一绝缘插头体1004、一导电针1006和一导电屏蔽件1008。插头体1004包括一靠近远端1012的颈部1010,以及一靠近近端1016的基部1014。插头体1004包括在靠近远端1012处的颈部1010中形成的一第一腔1018,以及在靠近近端1016处的基部1014上的一第二腔1020。在第一腔1018和第二腔1020之间,插头体1004包括一开孔1022。针1006在其相对的两端部包括一尖端1034和一头部1036。针1006还包括一从头部1036向尖端1034延伸的轴向开孔1038。
针1006的尖端1034插入通孔1022,这样,靠近尖端1034的针1006的一部分1040接纳在第一腔1018内,头部1036接纳在邻接包围开孔1022的插头体1004的壁的第二腔1020内。
屏蔽件1008最好构造成覆盖插头体1004的侧面,底面和背面,且覆盖基部1014的顶面。由于颈部1010构造成接纳在RJ型雌壳座(例如304)的匹配腔(例如407)中所述雌壳座具有一屏蔽件(例如424),所以屏蔽件1008最好不覆盖颈部1010的顶面。
雄插头1002包括一导电套筒1024,它在靠近其一端外具有一向外延伸的突缘1026。套筒1024的本体构造成接纳在同轴电缆4的绝缘套92和导电屏蔽件94之间。较佳地,当套筒1024接纳在绝缘套92和导电屏蔽件94之间时,突缘1026与绝缘套92和导电屏蔽件94的终端隔开。
一导电套筒1030接纳在绝缘护套96的周围。套筒1030包括一向内延伸的突缘1032,它终止和邻接在靠近导电屏蔽件94和绝缘护套96的终端的套筒1024的本体上。导电芯90的露出端接纳在轴向开孔1038内,绝缘套92的终端邻接与尖端1034相对的头部1036一侧。覆盖靠近近端1016的插头体1004的背面的屏蔽件1008的部分包括一圆形接纳孔1028,它构造成在其间摩擦地接纳套筒1024的本体。当套筒1024的本体接纳在并摩擦地接合于接纳孔1028的内直径部分时,包围接纳孔1028的屏蔽件1008的部分夹在套筒1030的向内延伸的突缘1032和套筒1024的向外延伸的突缘1026之间。当组装雄插头1002时,突缘1026接纳在第二腔1020内,靠近套筒1024的本体的突缘1026的侧面邻接靠近接纳孔1028的屏蔽件1008的内表面,套筒1030的突缘1032邻接套筒1024的本体和靠近接纳孔1028的屏蔽件1008的外表面,且导电芯90的露出端接纳在轴向开孔1038内,使绝缘套92的终端邻接针1006的头部1036。在将针1006插入开孔1022之前,把导电芯90的露出端接纳在轴向开孔1038内,将靠近轴向开孔1038的针1006的本体压接于导电芯90的露出端。这种压接可避免导电芯90从轴向开孔1038内抽出。
在使用雄插头1002之前,将套筒1030的本体压接于同轴电缆4的绝缘护套96,且将突缘1032压接于套筒1024的本体。这种分别将套筒1030的本体和突缘1032压接于绝缘护套96和套筒1024的本体的做法还形成另一个例如第三紧固件型1046,即压接紧固件。
可选用在接纳孔1028的内直径部分和套筒1024的本体之间的摩擦相互作用,这样,屏蔽件1008和插头体1004可围绕套筒1024的轴线转动,同时保持屏蔽件1008和套筒1024之间的电气接触。此外,导电芯90的露出端摩擦地接纳在轴向开孔1038内,这样,导电芯90可在轴向开孔1038内转动,同时保持它们之间的电气接触。
参照图23,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2的另一实施例包括雌壳座1102,它具有一绝缘壳座体1104、一导电针1106、一导电屏蔽件1108、一带突缘的绝缘套筒1110、一导电套筒1112、一导电轴套1114和一内螺纹的雌型旋入式连接器1116。
壳座体1104具有一远端1118、一近端1120和一形成在靠近远端1118的壳座体1104内的腔1122。壳座体1104包括一在腔1122和近端1120之间延伸的开孔1124。
针1106包括在其第一端1128的一夹子1126、一靠近第二端1132的细长导体1130、以及一在其间的突缘1134。介于突缘1134和第一端1128之间的针1106的本体构造成:当针本体插入时,与开孔1124的壁发生相互摩擦作用。针1106构造成:当突缘1134邻接在开孔1124周围的壳座体1104的近端1120时,使夹子1126接纳在腔1122内。
屏蔽件1108覆盖壳座体1104的顶面、侧面、底面和近端1120的一部分。此外,屏蔽1108覆盖包围腔1112的嘴部的壳座体1104的远端1118。
套筒1110包括一靠近其一端的突缘1136和一具有靠近突缘1136处的一凹坑1140的轴向开孔1138。套筒1110通过将细长导体1130插入开孔1138而配装在针1106上,这样,突缘1136邻接于壳座体1104的近端1120,而突缘1134接纳在凹坑1140内。
轴套1114包括一靠近其一端的中心孔1142,以及一靠近其另一端的圆筒形腔1144。套筒1112具有一靠近其一端的向外延伸的突缘1146。靠近腔1144的轴套1114的端部,通过例如软焊、焊接以及诸如此类的方法,固定于靠近导电壳座1104的近端1120的屏蔽件1108,绝缘套筒1110的本体接纳在轴套1114的中心孔1142内。与突缘1146相对的套筒1112的端部插入一圆形间隙内,该间隙在套筒1110的本体和形成中心孔1142的轴套1114的壁之间。具体来说,套筒1112的本体被压配入介于轴套1114和套筒1110之间的空间内。
在将套筒1112的本体压配入介于轴套1114和套筒1110之间的空间之前,将内螺纹的雌型旋入式连接器1116接纳在套筒1112的本体上。具体来说,内螺纹的雌型旋入式连接器1116包括靠近其一端的一内部延伸的环形突缘1148,套筒1112的本体接纳在其中,突缘1146接纳在一腔1152内,该腔由内螺纹的雌型旋入式连接器1116的圆筒体形壁1150所形成。内螺纹的雌型旋入式连接器1116形成一具有内阴螺纹1156的第二紧固件型1154。
在轴套1114和套筒1110之间压配套筒1112可避免套筒1112相对于轴套1114的转动或纵向移动。环形突缘1148摩擦地与套筒1112的本体接合,从而允许内螺纹的雌型旋入式连接器1116在套筒1112的本体上转动,同时保持其间有电气接触。为了避免对在套筒1112周围的内螺纹的雌型旋入式连接器1116的转动有不必要的限制,套筒1112压配在轴套1114和套筒1110之间,使突缘1146与相对于腔1144的轴套1114的端部充分隔开,以便将突缘松动地1148接纳在其间。
继续参照图23,并回头参照图14d,雌壳座1102可用来替代如图14d所示的雌壳座304,以便通过同轴对同轴的接口478连接同轴电缆4’。雌壳座1102包括诸接片1158,当把雄插头302的颈部378插入雌壳座1102的腔1122内时,这些接片延伸入腔1122以接触一屏蔽件,例如,图14a中覆盖雄插头302的侧面的屏蔽件328。
如图所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较佳地提供了一种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它可方便且可拆卸地连接在一对同轴电缆之间,或一同轴电缆和一PCB之间,同时对在同轴电缆芯线上传送的信号提供电磁屏蔽。
本发明已参照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通过阅读和理解上述详细的描述,有人会想到明显的修改和替代。例如,在图14a中,雌壳座304显示为具有一第一腔468的嘴部,和一在其相对端的第二腔470的嘴部。然而,如图20所示,一雌壳座304’可包括一具有一嘴部的第一腔468’,该嘴部横向于(例如垂直于)一第二腔470’的嘴部。同样的评述可应用在图16,17和19所示的雌壳座上以及图14,15和18所示的雄插头上。此外,虽然如图6,7,13,16和17所示的雌壳座构造成用来安装到印刷线路线的通孔内,但这些壳座还可构造成以本技术领域熟知的方式而表面安装到印刷线路板上。只要它们不脱离附后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价物的范围,应认为本发明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替代。

Claims (9)

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
一构造成与一第一同轴电缆匹配的RJ型壳座,第一同轴电缆具有一与导电屏蔽件呈保持隔开的同轴关系的中心导体,RJ型壳座具有一接纳在其内的导体和一覆盖RJ型壳座的导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与RJ型壳座的导体保持隔开关系的屏蔽件,当RJ型壳座和第一同轴电缆匹配时,RJ型壳座的导体和屏蔽件分别电气接触第一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导电屏蔽件;以及
一构造成与一第二同轴电缆匹配的RJ型插头,第二同轴电缆具有一与导电屏蔽件呈保持隔开的同轴关系的中心导体,RJ型插头具有一接纳在其内的导体和一覆盖RJ型插头的导体的至少一部分并与RJ型插头的导体保持隔开关系的屏蔽件,当RJ型插头和第二同轴电缆匹配时,RJ型插头的导体和屏蔽件分别电气接触第二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导电屏蔽件,其中:
RJ型壳座具有一构造成接纳RJ型插头的一部分的腔;以及
当RJ型插头的部分被接纳在RJ型壳座的腔内时,RJ型壳座的导体和屏蔽件电气接触RJ型插头的导体和屏蔽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RJ型插头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接纳RJ型插头导体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所述RJ型插头的围绕所述第一腔的至少一部分的那个部分具有一第一紧固件型的形式;
所述RJ型插头的围绕所述第二腔的至少一部分的那个部分具有RJ型插头的形式;以及
所述RJ型插头导体的第一部分构造成:当第二同轴电缆通过第一紧固件型与RJ型插头匹配时,该RJ型插头导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二同轴电缆的一中心导体电气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RJ型插头导体的第一部分呈一夹子的形式,该夹子构造成:当第二同轴电缆通过第一紧固件型与RJ型插头匹配时,该夹子与第二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相配合;以及
所述RJ型插头导体的第二部分是一针的形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型具有外阳螺纹或内阴螺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RJ型壳座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接纳RJ型壳座导体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所述RJ型壳座的围绕所述第一腔的至少一部分的那个部分具有一第二紧固件型的形式;
所述RJ型壳座的围绕所述第二腔的至少一部分的那个部分具有RJ型壳座的形式;以及
所述RJ型壳座导体的第一部分构造成:当第一同轴电缆通过第二紧固件型与RJ型壳座匹配时,该RJ型壳座导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一同轴电缆的一中心导体电气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RJ型壳座导体的第一部分是一针的形式;以及
所述RJ型壳座导体的第二部分是一夹子的形式,该夹子构造成:当RJ型壳座与RJ型插头匹配时,该夹子与RJ型插头导体的一端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型具有外阳螺纹或内阴螺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型相对于RJ型壳座是可转动的。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型之间的、用于使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与所述第二紧固件型匹配的装置。
CNB018065600A 2000-03-14 2001-03-12 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3037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524,934 2000-03-14
US09/524,934 US6290538B1 (en) 2000-03-14 2000-03-14 RJ type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visual indicator
US26348401P 2001-01-23 2001-01-23
US60/263,484 2001-0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8390A CN1418390A (zh) 2003-05-14
CN1303727C true CN1303727C (zh) 2007-03-07

Family

ID=24091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65600A Expired - Lifetime CN1303727C (zh) 2000-03-14 2001-03-12 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6290538B1 (zh)
EP (1) EP1332536B1 (zh)
JP (1) JP2003526893A (zh)
CN (1) CN1303727C (zh)
AU (1) AU2001243575A1 (zh)
CA (1) CA2402475A1 (zh)
TW (1) TW497303B (zh)
WO (1) WO20010697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0538B1 (en) * 2000-03-14 2001-09-18 Alan L. Pocrass RJ type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visual indicator
US6544076B2 (en) 2001-07-10 2003-04-08 Alan L. Pocrass Dual function RJ connector
US6595805B2 (en) 2001-07-10 2003-07-22 Alan L. Pocrass Dual function RJ connector
US6558203B2 (en) 2001-07-10 2003-05-06 Alan L. Pocrass Multi-function RJ-type modular connector
US6688908B2 (en) * 2002-01-11 2004-02-10 Kycon, Incorporated Stacked DC power jack with LED
US6811445B2 (en) 2002-04-22 2004-11-02 Panduit Corp. Modular cable termination plug
US6913481B2 (en) * 2003-01-23 2005-07-0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Modular jack with visual indicator
US20070032112A1 (en) * 2003-08-01 2007-02-08 Oscar Renautt Self-adjustable junction connector system
US6955560B1 (en) * 2004-07-12 2005-10-18 Biggs Andy J Adapter system for connecting coaxial cable to telephone cable
US6955563B1 (en) * 2005-02-08 2005-10-18 Croan Quinn F RJ type modular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s
TWI246809B (en) * 2005-03-10 2006-01-01 Avision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capable of interrupting an ESD path
CN100420101C (zh) * 2005-04-15 2008-09-17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可阻绝静电放电路径的电连接器
WO2006116354A1 (en) * 2005-04-21 2006-11-02 Ksm, Inc. Electro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
CN2800594Y (zh) * 2005-05-10 2006-07-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JP4266372B2 (ja) * 2005-06-01 2009-05-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830225B2 (en) 2005-06-13 2010-11-09 Gale Robert D Electric signal splitters
US7375533B2 (en) * 2005-06-15 2008-05-20 Gale Robert D Continuity tester adaptors
US7147517B1 (en) 2005-09-22 2006-12-12 Aines Manufacturing Corp. Line tone adapter for a cable test system
US7581987B2 (en) * 2006-05-26 2009-09-01 Afl Telecommunications Llc Splitter balun with repositional connector
EP1883135A1 (en) * 2006-07-28 2008-01-30 Tyco Electronics AMP Italia S.p.A.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335058B1 (en) 2006-12-13 2008-02-26 Corning Gilbert, Inc. Snap-fit connector assembly
CN101572365B (zh) * 2008-04-28 2011-10-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096829B2 (en) * 2008-07-29 2012-01-17 Belden Inc. Center conductor terminal having increased contact resistance
CN102044774B (zh) * 2009-10-15 2012-12-05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插座
US8308509B2 (en) * 2009-11-03 2012-11-13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ple-position modular connector employing shielded or filtered signal conductors for reducing electrical noise
US7896695B1 (en) * 2009-12-01 2011-03-01 Din Yi Industrial Co., Ltd. Coaxial cable terminal
US8251748B2 (en) * 2010-01-08 2012-08-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cavity sealing plug
US8579641B1 (en) 2011-03-14 2013-11-12 Google Inc. Multi-orientation plug
US8398430B1 (en) 2011-03-14 2013-03-19 Google Inc. Multi-orientation plug
US20130078849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Avaya Inc. Connector illumination status
CN104241997B (zh) * 2013-06-19 2016-09-2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印制板部件
WO2015164538A1 (en) 2014-04-23 2015-10-2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 cap and shielded terminals
CN104316802B (zh) * 2014-10-31 2017-12-29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倒扣结构的接头的自动插拔装置
US10338125B2 (en) 2016-01-15 2019-07-02 Ppc Broadband, Inc. Test point adapter for coaxial cable connections
US11860241B2 (en) 2016-01-15 2024-01-02 Ppc Broadband, Inc. Test point adaptor for coaxial cable connections
EP3376602A1 (de) * 2017-03-17 2018-09-19 EUCHNER GmbH + Co. KG Sicherheitstechnisches elektronikmodul
CN109286100B (zh) * 2017-07-21 2021-06-04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797412B2 (en) 2017-11-21 2020-10-06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044153B1 (en) * 2017-11-24 2018-08-07 Din Yi Industrial Co., Ltd.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ell with a cap with a conical wall surface
DE102019129817A1 (de) * 2019-11-05 2021-05-06 Ingun Prüfmittelbau Gmbh Hochfrequenz-Steckervorrichtung und Steckverbindungs-System
US11489300B2 (en) 2020-02-20 2022-11-01 Amphenol Corporation Coupling mechanism and connector with the same
US11509075B2 (en) * 2019-11-12 2022-11-22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993182S1 (en) 2020-02-20 2023-07-25 Ampheno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715919B2 (en) 2020-02-20 2023-08-01 Amphenol Corporation Coupling mechanism and connector with the sam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8682A (en) * 1985-06-11 1987-03-10 501 Trans World Connections Ltd. Modular adapter and connector cable for video equipment
CN1047942A (zh) * 1989-05-30 1990-12-19 Amp公司 电气接插装置
CN1130813A (zh) * 1994-06-28 1996-09-11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管接头及其部件
CN1210379A (zh) * 1997-09-04 1999-03-10 斯宾纳电子技术工厂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环形波纹外导体的同轴电缆的插接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23269A (en) * 1968-03-08 1970-08-04 Essex International Inc Panel locking terminal connector block
US4457570A (en) 1980-02-12 1984-07-03 Virginia Paten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mating modular plug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4379606A (en) 1981-04-08 1983-04-12 Amp Incorporated Cartridge holder and connector system
US4506944A (en) * 1983-07-11 1985-03-26 Stewart Stamping Corporation Modular connector for terminating EMI/RFI shielded cordage and cord terminated thereby
US4978317A (en) 1989-03-27 1990-12-18 Alan Pocrass Connector with visual indicator
US5106325A (en) * 1990-01-19 1992-04-21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Modular higher density communications coupling system
US5240436A (en) * 1992-03-19 1993-08-3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BNC-RJ conversion connector
US5605473A (en) * 1995-09-05 1997-02-25 Capetronic Computer Usa (Hk) Inc. VGA loopback cable plug
US5726851A (en) * 1996-04-10 1998-03-10 Joslyn Electronic Systems Corporation Coaxial cable fuse apparatus
US6042422A (en) * 1998-10-08 2000-03-28 Pct-Phoenix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Usa, Inc.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crimped by axial compression
US6290538B1 (en) * 2000-03-14 2001-09-18 Alan L. Pocrass RJ type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visual indicator
TW458426U (en) * 2000-11-29 2001-10-01 Liau Sheng Shing Assembled structure of plug
US6409544B1 (en) * 2001-05-23 2002-06-25 Lorom Industrial Co., Ltd.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connector
US6544076B2 (en) * 2001-07-10 2003-04-08 Alan L. Pocrass Dual function RJ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8682A (en) * 1985-06-11 1987-03-10 501 Trans World Connections Ltd. Modular adapter and connector cable for video equipment
CN1047942A (zh) * 1989-05-30 1990-12-19 Amp公司 电气接插装置
CN1130813A (zh) * 1994-06-28 1996-09-11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管接头及其部件
CN1210379A (zh) * 1997-09-04 1999-03-10 斯宾纳电子技术工厂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环形波纹外导体的同轴电缆的插接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1069728A1 (en) 2001-09-20
EP1332536A1 (en) 2003-08-06
AU2001243575A1 (en) 2001-09-24
JP2003526893A (ja) 2003-09-09
US6786757B2 (en) 2004-09-07
US6290538B1 (en) 2001-09-18
CA2402475A1 (en) 2001-09-20
TW497303B (en) 2002-08-01
EP1332536B1 (en) 2014-12-31
US20040033721A1 (en) 2004-02-19
EP1332536A4 (en) 2006-04-26
CN1418390A (zh) 2003-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3727C (zh) Rj型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685565A (zh) 接插线插接器
CN1331857A (zh) 带有磁性滤波部分和/或可视指示器的组合式连接器组件
CN1638208A (zh) 屏蔽连接器
US7465190B2 (en) Coaxial connector and method
US7435135B2 (en) Annular corrugated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polymeric spring finger nut
CN101048918A (zh) 同轴电缆的电缆插头和这样的电缆插头的组装方法
CN1497789A (zh) 连接器
US6808395B2 (en) Coaxial cable terminatio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100233903A1 (en) Inner conductor end contacting coaxial connector and inner conductor adapter kit
CN1739223A (zh) 具有漏电接地结构的高密度连接器组件
CN1305180C (zh) 同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323079A (zh) 连接同轴电缆和印制电路板的装置
CN1277743A (zh) 密封式f-连接器
CN1658437A (zh) 防水接线器
US20150099395A1 (en) Multi-conductor cable connector for multiple coaxial cables
CN1244189C (zh) 屏蔽连接器
CN1258940A (zh) 电接线盒和其上的接线汇流条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491C (zh) 屏蔽的电信连接器
US7621780B2 (en) Shie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310881A (zh)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及连接电缆的相关方法
KR101020055B1 (ko) 엘이디 형광등의 접속단자 어셈블리의 제조방법
JP2024503846A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に結合されるプラグコネクタ
CN1305088C (zh) 微波炉磁控管用的电容器
CN217182509U (zh) 一种变频器用柔性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