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2523A - 扬声器及扬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及扬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2523A
CN1302523A CN00800689A CN00800689A CN1302523A CN 1302523 A CN1302523 A CN 1302523A CN 00800689 A CN00800689 A CN 00800689A CN 00800689 A CN00800689 A CN 00800689A CN 1302523 A CN1302523 A CN 1302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loud speaker
mentioned
magneti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0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平正男
山岸亮
水内崇行
筱原几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0508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25349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0865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27879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02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25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04R9/063Loudspeak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coustic dr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22Aspects regarding the stray flux internal or external to the magnetic circuit, e.g. shielding, shape of magnetic circuit, flux compensation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用简单的结构得到磁屏蔽型的扬声器,同时有效地利用环状磁铁的磁力,以便增大驱动振动板(6)的磁力。

Description

扬声器及扬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小型扬声器的扬声器及扬声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作为小型的扬声器17,提出了如图11所示的扬声器。如图11所示,该扬声器设有:在上下方向被磁化成N极及S极的环状磁铁1、以及夹着该环状磁铁1安装的环状板2及中心柱3a和法兰3b被形成为一体的轭铁3,在该板2的内周表面和该轭铁3的中心柱3a外周表面之间形成磁隙4。
另外,扬声器的框架5在板2上,在振动板6的外周部分上设有凸缘7,利用该凸缘7把锥型振动板6的外周部分保持在框架5中。8是衬圈。
另一方面,在振动板6的内周部分安装着音圈绕线架9,在该音圈绕线架9上缠绕着音圈10,该音圈10被插入由板2及轭铁3的中心柱3a形成的磁隙4中。
另外,在图11中,11是使音圈10保持在该磁隙4内用的阻尼器。作为该阻尼器11使用例如把合成树脂浸渍在布中的涡旋阻尼器。
另外,12表示输入端,通过棉线13把来自该输入端的声音信号供给音圈10。14是覆盖在音圈绕线架9上面的防止粉尘进入用的罩。
如该图11所示,在扬声器17中,如下形成磁路:环状磁铁1→板2→磁隙4→轭铁3的中心柱3a-法兰3b→环状磁铁1,通过把声音信号供给该音圈10,利用佛列明的左手定则,在该磁隙4内驱动该音圈10,因此驱动振动板6,由该振动板6发出声音。
虽然这样的扬声器构成上述磁路,但因为该板2和轭铁3的法兰3b的极性不同,所以产生磁通从该板2直接流入轭铁3的法兰3b,存在只利用该环状磁铁1的磁力的1/3来驱动振动板6的不理想情况。
这样,作为没有漏磁通的扬声器,如图12所示,提出了使用消失磁铁的扬声器。在该图12的说明中与图11相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其说明从略。
在该图12中,在图11的轭铁3的法兰3b的下面外周附近,安装着被磁化成与主驱动用的环状磁铁1方向相反的环状消失磁铁15,另外,以从板2至该消失磁铁15被覆盖起来的形式,安装有底的圆筒状的保护罩16,以便没有漏磁通。其它的结构与图11相同。
这样,如图12所示,在扬声器17中,为了作成磁屏蔽型,需要消失磁铁15,对消失磁铁15进行与主环状磁铁1反极性的磁化,接合在该主环状磁铁1的后面,而且,需要设置磁屏蔽罩16,该磁路的结构变大,同时驱动磁屏蔽型扬声器的振动板6的磁隙4的磁力(磁通)不怎么增大,例如,只增大1.2倍左右,存在只能利用这两个磁铁1及15的磁力的1/5左右来驱动振动板6的不理想情况。
鉴于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了这样一种扬声器及扬声装置,即,用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利用磁铁的磁力,使驱动振动板的磁力(磁通)增大,另外,在使用1个磁铁的情况下就能获得防磁效果。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扬声器是由用中心柱和环状磁铁形成的外磁型磁路和在框架内形成的振动系统构成的扬声器,是具有使围绕磁回路的轭铁和框架构成一体的框架兼轭铁的扬声器。
这样,如果采用本发明,则由于使框架和围绕磁回路的侧壁轭铁构成一体,所以框架和屏蔽保护罩的安装工作不废时间,用构成1个磁回路的磁铁就能得到防磁型的扬声器及扬声装置。
另外,本发明由于在用1个或2个环状磁铁形成的第1磁隙上还设有辅助板,所以提高了1个或2个磁铁的总磁通势的利用率,因为能有效地利用总磁通势,因此能得到灵敏度和音质都能提高的扬声器及扬声装置。
另外,本发明将非磁性的环状气密构件夹在构成第1磁隙和第2磁隙的辅助板之间,所以能使音圈的内外径产生的薄空气流阻力增大,从而使扬声器的最低共振频率中的共振锐度变小,用小型的扬声器能容易地谋求低频放大。
另外,本发明的扬声器是这样一种扬声器,它设有由底面轭铁及侧壁轭铁形成的壶形轭铁;配置在该壶形轭铁的底面轭铁上的第1环状磁铁;配置在该第1环状磁铁上的中心柱和法兰呈一体形成的轭铁;与配置在该轭铁的法兰上的该第1环状磁铁的磁化方向相同的第2环状磁铁;在该第2环状磁铁上,在内周表面和该中心柱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第1磁隙配置的第1板;以及在该中心柱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之间形成第2磁隙,同时使外周边缘部分连接在该壶形轭铁的侧壁轭铁的上部配置的第2板,用该第1及第2磁隙的两者或者任意一者驱动振动板。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由于来自第1及第2环状磁铁各自的N极的磁通通过第1及第2板、由底面轭铁及侧壁轭铁构成的壶形轭铁、以及中心柱和法兰呈一体形成的轭铁,返回该第1及第2环状磁铁各自的S极,如此构成磁回路,所以,用简单的结构就能获得磁屏蔽型的扬声器。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则来自第1及第2环状磁铁形成的同方向的磁通分别流过第1及第2磁隙,在该第1及第2磁隙中,分别与原来相比,例如能得到两倍的磁力,在用该第1及第2磁隙两者中的任意一者驱动振动板时,相当于用例如原来的两倍磁力驱动,另外在用该第1及第2磁隙两者驱动振动板时,相当于用例如原来的四倍磁力驱动,驱动该振动板的第1及第2环状磁铁的磁力的有效利用率增大了,提高了灵敏度及音质,同时能使扬声器低音的最小共振频率中的共振锐度Q变小,能获得使用小型音箱时能放大低音再生频带的扬声装置。
另外,本发明是这样一种扬声器,它设有由底面轭铁及侧壁轭铁形成的壶形轭铁;配置在该壶形轭铁的底面轭铁上的第1环状磁铁;配置在该第1环状磁铁上的其磁化方向与第1环状磁铁相反的第2环状磁铁;在该第2环状磁铁上,在内周表面和该中心柱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第1磁隙配置的第1板;以及在该中心柱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之间形成第2磁隙,同时使外周边缘部分连接在该壶形轭铁的侧壁轭铁的上部配置的第2板,用该第1及第2磁隙驱动振动板。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由于第1及第2环状磁铁极性彼此相反,另外来自该第1及第2环状磁铁各自的N极的磁通通过第1及第2板、由底面轭铁及侧壁轭铁构成的壶形轭铁、以及中心柱和法兰呈一体形成的轭铁,返回该第1及第2环状磁铁各自的S极,如此构成磁回路,所以,用简单的结构就能获得磁屏蔽型的扬声器。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则由于来自第2环状磁铁的磁通流过第1磁隙,来自第1环状磁铁的磁通流过第2磁隙,分别在这些第1及第2磁隙中获得与原来相同的磁力,用该第1及第2磁隙驱动振动板,所以相当于用例如原来的两倍磁力来驱动该振动板,驱动该振动板的第1及第2环状磁铁的磁力的有效利用率增大了,提高了灵敏度及音质,同时能使扬声器低音的最小共振频率中的共振锐度Q变小,能获得使用小型音箱时能放大低音再生频带的扬声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实施形态例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的实施形态例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的实施形态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扬声器的辅助板的安装方法及磁回路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的实施形态例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的实施形态例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的实施形态例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扬声器的实施形态例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扬声装置例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扬声装置例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原来的扬声器例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原来的扬声器例的剖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利用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实施形态的一例。图中与图11对应的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表示。
图1中的扬声器17b是这样形成的,即,用金属构件把漏斗状的框架5和形成有底的圆筒状屏蔽部分的底面轭铁31a以及侧壁轭铁31b成形为一体,在底面轭铁31a的中央位置钻一通孔31c。在底面轭铁31a上呈台阶状地形成与所穿过的通孔31c呈同心圆状的磁铁导槽31d。
将中心柱22a插入该底面轭铁31a上形成的通孔31c中,一直插到中心柱22a和法兰22b大致呈倒T形一体成形的轭铁22的法兰22b接触到底面轭铁31a的背面一侧为止,并将法兰22b粘接固定在底面轭铁31a上。
在形成屏蔽部分的有底圆筒状底面轭铁31a的磁铁导槽31d的台阶部分上,嵌入环状磁铁23的内径部分,通过接合剂等粘接在底面轭铁31a上。
环状磁铁23沿上下的厚度方向磁化成N极及S极,形成比圆筒状的侧壁轭铁31b的内径小的外径。
将环状板24粘接固定在该环状磁铁23的N极上,同时在该板24的内周表面和轭铁22的中心柱22a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第1磁隙25。
另外,在本例的图1至图3中,连接着侧壁轭铁的上端部分设置环状辅助板26。在此情况下,在该板26的内径部分和轭铁22的中心柱22a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第2磁隙27,同时将该板26的外周边缘部分连接在侧壁轭铁31b的上端部分或侧壁部分上。在本例中,在将该辅助板26与侧壁轭铁31b一体化的情况下,如图1或图4(B)所示,将环状圆板的周边部分向上方弯曲,辅助板26形成圆筒状部分26a,将该圆筒状部分26a嵌入侧壁轭铁31b的内径中,用点焊等方法将其与侧壁轭铁31b固定成一体化。如图3所示,如果构成辅助板26,则能形成容易消除第1环状磁铁23及后面所述的第2环状磁铁30沿厚度方向的尺寸离散的结构。
图4(A)是这样一种情况,即,呈一体地形成框架5和有底圆筒状的侧壁轭铁31b以及底面轭铁31a时,在漏斗状的框架5和侧壁轭铁31b之间形成台阶部分35,在该形成环状的台阶35上,用点焊等方法将环状的辅助板26安装固定。
通过在该辅助板26的中心孔的内径和中心柱22a的外径之间形成的第2磁隙27,把音圈绕线架9插入在板24的中心孔的内径和中心柱22a的外径之间形成的第1磁隙25内。音圈10通过阻尼器11缠绕配置在与音圈绕线架9的前端与第1磁隙25相对应的位置,把阻尼器11的外径摆动自如地固定在框架5或辅助板26上来支撑音圈绕线架9。作为该阻尼器11能使用将合成树脂浸渍在布中的同心圆状的波形阻尼器等。
把纸盆状的振动板6的内径部分粘接在音圈绕线架9的上部,通过边缘7再通过垫片8将振动板6的外径部分粘接在框架5的最大直径的开口部分上,把圆顶状的防止粉尘用的罩14配置在音圈绕线架9的上部。另外,通过棉线13,把来自设置在框架5的规定位置上的输入端12的声音信号供给音圈10。
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的扬声器17b的磁回路,则产生如下的磁路φ1及磁路φ2,即磁路φ1:从环状磁铁23的N极发出的磁通通过接合在N极上侧的环状板24→第1磁隙25→轭铁22的中心柱22a,转向下侧,进入法兰22b,到达环状磁铁23的S极;磁路φ2:从环状磁铁23的N极发出的磁通通过板24→第1磁隙25→轭铁22的中心柱22a,转向上侧,通过第2磁隙27,从辅助板26进入侧壁轭铁31b,通过轭铁22的底面轭铁31a,到达环状轭铁23的S极。
该情况可以这样理解:在第1磁隙25内,由于φ1+φ2磁回路的磁通相加,所以与图11及图12相比,第1磁力中的磁通势增大。
因为环状磁铁23的磁通势通过2个第1及第2磁隙25及27,所以如果磁隙25及27内的磁阻R1、R2相等,则在φ1磁回路中,因为只一次通过第1磁隙25,所以如果设磁通势为“1”,则在磁隙φ2中,因为两次通过第1及第2磁隙25及27,所以磁通势为“0.5”。该情况可以看作:因为通过第1磁隙25的磁路φ1及φ2的磁通呈同一方向,所以磁通势为“1.5”。
以下表示实际的测定结果。现在,设环状磁铁23的大小为外径φ40mm×内径φ22mm×厚度6mm,在设辅助板26的厚度为0.6mm、板24的厚度为2.0mm、中心柱的外径为15.9mm、板24的上表面和辅助板26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5.5mm时的图11中的磁隙4的磁通势是7200高斯,本图1中的例所示的第1磁隙25中的磁通势为12800高斯。
在不考虑第1及第2磁隙25及27的磁阻(或导磁率μ)相等时设R1=0.3R,则第1磁隙25内的磁通势约为12800/7200=1.781.8倍。
象以前那样用环状磁铁1,如果只利用总磁通势的1/3,则在使用本发明的一个磁铁的情况下的磁通势提高1.8/3倍。
另外,在图1所示结构的扬声器17b中,因为在板24和辅助板26之间呈反极性,所以必须按规定的距离配置。在本例中,虽然使板24的上表面和辅助板26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5.5mm,但是,因为在使该距离为4mm时的第1磁隙25的磁通势是9800高斯,所以该距离在4mm至5.5mm以内就足够了,没有必要离开5.5mm以上。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图1所示结构的扬声器17b,则因为能使第1磁隙25内的磁通势上升约1.8/3倍,所以,不但能使灵敏度提高5dB左右,而且因为漏磁通φL通过侧壁轭铁31b和底面轭铁31a,只使用1个环状磁铁23就能作成防磁型扬声器。
图2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态例的扬声器17c。
图2的扬声器17c是这样一种扬声器,即把由非磁性构件构成的气密构件32粘接在图1的扬声器17b的板24和辅助板26之间。该气密构件32除了把合成树脂构件形成环状,并用粘接剂等粘接在板24的上表面和辅助板26的下表面之间以外,其它结构与图1完全相同,所以标以与图1相同的符号,不重复说明。
在图2的结构中,在利用音圈10驱动振动板6的情况下,因为使得通过中心柱22a的外径和音圈绕线架9的内径之间以及音圈绕线架的外径和气密构件32的内径之间的气流(空气流)33的阻力变大,所以使得扬声器17c的最低共振频率中的共振锐度变小,即使是小型的扬声器17c也能容易地放大低频。
图3所示的情况是这样一种情况,即,将与第1环状磁铁23的磁化方向相反的第2环状磁铁30配置在板24和辅助板26之间来代替图2中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气密构件32,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2相同,所以与图2对应的部分标以同一符号,不重复说明。
用表示图4(A)中的磁回路的放大图说明图3中的磁路。
使第2环状磁铁30的N极一侧与粘接在第1环状磁铁23上侧的N极上的板24相对并粘接在板24上。因此,第2环状磁铁30的与辅助板26相接的接合面呈S极。
在这样构成的磁路中,由环状磁铁23产生用图1说明过的磁回路φ1及φ2。
另外,从第2环状磁铁30的N极发出的磁通形成如下闭合磁路φ3及φ4,即闭合磁路φ3:通过板24→第1磁隙25→经中心柱22a向上→第2磁隙27→辅助板26→至第2环状磁铁30的S极,闭合磁路φ4:从第2环状磁铁30的N极→板24→第1磁隙25→经中心柱22a向下→轭铁22的法兰22b→底面轭铁31a→侧壁轭铁31b→辅助板26→至第2环状磁铁30的S极。
在图4(A)及图4(B)的情况下,由于互相相加地通过第1磁隙25用的φ3+φ2通过2个磁隙25及27,所以闭合磁路φ1+φ2+φ3+φ4的磁通为0.5+0.5=1,因为φ1+φ4只通过磁隙25,所以为1+1+2、φ1+φ2+φ3+φ4=3,第1磁隙25内的磁通势的实际测量值为23700高斯,达到了约3.3倍,因此,磁铁的利用率能上升到3.3/6。
使用这样的强力磁通势的扬声器17d的声压能上升10dB左右。
另外,图9是表示把图2的扬声器17c安装在小型音箱50中的扬声装置的例。说明该图9,在图9中,50表示小型音箱,与设置在该音箱50前面的反射板51上的扬声器放音孔51a相对,固定该图2所示的扬声器。
另外,通过连接线53把来自设置在音箱50外部规定位置的输入端52的声音信号供给扬声器的输入端12,通过棉线13把来自输入端12的声音信号供给音圈10。
另外,在反射板51的扬声器放音孔51a的同一表面上,设置具有开口54a的沟槽54,使从扬声器振动板6的背面发出的声音的相位反相,从该沟槽54传播到音箱50的外面,放大从该振动板6的前面发出的声音的低频带。该图9构成相位反相型的扬声装置。
如上所述,本例的扬声装置因为驱动上述扬声器的振动板6的磁力大,所以提高了该扬声装置的灵敏度及音质,同时能使扬声器的低音的最低共振频率中的共振锐度Q变小,能获得使用小型音箱50时放大低音的再生频带的扬声装置。
另外,也可以与图9相同,把上述图1及图3中的扬声器17b及17d安装在小型音箱50中得到扬声装置。这类情况也能容易地理解,能得到与图9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图5所示例的扬声器17e中,把在上下方向上被磁化成N极及S极的比该壶形轭铁20的侧壁轭铁20b的内径小的环状磁铁21粘接固定在由规定大小的底面轭铁20a和侧壁轭铁20b构成的壶形轭铁20的底面轭铁20a上,并且使该S极接触在该壶形轭铁20的底面轭铁20a上。另外,20c是设置在该底面轭铁20a上的磁铁导槽。
中心柱22a和法兰22b被形成一体的轭铁22的法兰22b的下表面与该环状磁铁21的N极接触并粘接固定在该环状磁铁21的N极上。在此情况下,使该轭铁22的法兰22B的外径比该环状磁铁21的外径稍小。
使沿上下方向被磁化成N极及S极的环状磁铁23粘接固定在该轭铁22的法兰22b上,并且使该S极接触在该法兰22b的上。在此情况下,使该轭铁22的中心柱22a穿过该环状磁铁23。另外,与该环状磁铁21大致相同的形状来形成该环状磁铁23,同时形成大致相同的磁强度。另外,在本例中,该环状磁铁23和环状磁铁21被磁化成彼此方向相同。
把环状板24粘接固定在该环状磁铁23的N极上,同时在该板24的内周表面和轭铁22的中心柱22a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第1磁隙25。
另外,在图5中,连接着壶形轭铁20的侧壁轭铁20b的上端部分设置板26。在该情况下,在该板26的内周表面和轭铁22的中心柱22a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第2磁隙27,同时,将该板26的外周边缘部分连接在侧壁轭铁20b的上端部分上。在本例中,将该板26和侧壁轭铁20b形成一体。
因为该板26和板24流过彼此方向相反的磁通,所以要离开规定的间隔配置。
安装扬声器的框架5并使其底部粘接固定在该板26的上表面,利用垫圈8把设有凸缘7的纸盆状振动板6的外周部分保持在该框架5的外周部分。
另一方面,把音圈绕线架9安装在该振动板6的内周部分,把两个音圈10a及10b缠绕在该音圈绕线架9上并离开规定的距离,将该音圈绕线架10a及10b分别插入磁隙25及27内。因为在该情况下磁隙25及27的磁通方向彼此相反,所以使音圈绕线架10a及10b的缠绕方向彼此相反,或者使供给的音响信号彼此呈反极性。
在图5中,来自环状磁铁23的N极的磁通流过如下两个磁回路,即磁回路:环状磁铁23的N极→板24→磁隙25→轭铁22的中心柱22a→法兰22b→环状磁铁23的S极;以及磁回路:环状磁铁23的N极→板24→磁隙25→轭铁22的中心柱22a→磁隙27→板26→壶形轭铁20的侧壁轭铁20b→底面轭铁20a→环状磁铁21的S极→N极→轭铁22的法兰22b→环状磁铁23的S极(环状磁铁21的磁通(磁力)也被加到该磁回路中)。
另外,来自环状磁铁21的N极的磁通流过如下磁回路,即:从环状磁铁21的N极→轭铁22的法兰22b→中心柱22a→磁隙27→板26→壶形轭铁20的侧壁轭铁20b→底面轭铁20a→环状磁铁21的S极。
因此,磁隙25及27的磁力如下:例如使磁隙25及27的容积与图11中的现有例的磁隙4的容积相同,并使环状磁铁21及23的磁力与图11中的现有例的环状磁铁1的磁力相等,设该图11中的磁隙4的磁力为“1”时,该磁隙25及27的磁力分别为“2”。
在此情况下,设来自环状磁铁1的磁通流过1个磁隙4的磁力为“1”,因为分别来自2个环状磁铁21、23的磁通分别沿相同的方向流过磁隙25及磁隙27,所以该磁隙25及27的磁力分别为“2”,磁力(磁通)增大。
另外,用阻尼器11把音圈10a及10b分别保持在磁隙25及27内。作为该阻尼器11使用例如把合成树脂浸渍在布中的涡旋阻尼器。另外,把防止粉尘用的罩14配置在音圈绕线架9的上面。另外,通过棉线13把来自该输入端12的音响信号供给音圈10a及10b,该输入端12设置在框架5的规定位置。
因为如上构成本例,所以如上所述,构成如下磁回路:来自环状磁铁21及23各自的N极的磁通通过板24和26、将中心柱22a和法兰22b形成一体的轭铁、以及由底面轭铁20a和侧壁轭铁20b构成的壶形轭铁20,返回环状磁铁21及23各自的S极的磁回路,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得到磁屏蔽型的扬声器。
另外,如果采用图15,则没有漏磁通,分别来自环状磁铁21及23的同方向的磁通流过磁隙25及27,该磁隙25及27分别与原来相比,能得到例如2倍的磁力,如果采用本例,则由于用2个磁隙25及27驱动振动板6,所以与原来相比,变为用例如4倍的磁力驱动该振动板6,驱动该振动板6的环状磁铁21、23的磁力的利用率为2/3,与图12中的现有例的1/5相比提高了。
另外,在图5中,由于使用2个音圈10a及10b,所以扬声器的允许输入功率能是使用1个音圈的2倍,另外由于扬声器的音压输出功率(磁力)能是现有的例如4倍,所以实际上等同于8倍的允许输入功率,能提高灵敏度及音质,同时能使扬声器低音的最小共振频率中的共振锐度Q变小,能获得使用小型音箱时能放大低音再生频带的扬声装置。
其次,说明图5所示扬声器的制造方法的例。
首先,把环状磁铁23与磁铁导槽对齐粘接固定在轭铁22的法兰22b的上表面,把环状板24粘接固定在该环状磁铁23的上表面。在此情况下,把所需要的罩导筒插入中心柱22a的外周表面和环状板24的内周表面之间。
其次,把环状磁铁21粘接固定在底面轭铁20a的上表面,把粘接剂涂在该底面轭铁的外周部分,还把粘接剂涂在环状磁铁21的上表面,再把原先粘接固定的轭铁22的法兰22b的下表面放置在环状磁铁21上,把一体形成板26的侧壁轭铁20b插入上述罩导筒,并将该板26的内表面插入上述罩导筒,粘接固定底面轭铁20a的外周和侧壁轭铁20b的下端部分,同时把轭铁22的法兰22b的下表面粘接固定在环状磁铁21上。
粘接剂干燥后,如果把上述罩导筒从中心柱22a部分拔出,则在非磁化状态下完成本例的磁回路。
把扬声器的框架5安装在该板26的上表面上,使用音圈衬垫粘接固定音圈10a及10b、阻尼器11、以及带凸缘7的振动板6,粘接剂干燥后处理音圈10a、10b的引出线,把棉线13焊接固定在输入端12上,把音圈衬垫从中心柱部分拔出,把罩14粘接固定在音圈绕线架9的上端部分,然后,因为磁回路中的2个环状磁铁21及23是同方向磁化的,所以如果一起磁化该2个环状磁铁21及23,便制成扬声器。
在上述图5中,虽然用2个磁隙25及27驱动振动板6,但在图5中只设置了音圈10a或10b中的一者,也可以用任意一个磁隙驱动振动板6。
此时,用例如现有磁力的2倍驱动,在此情况下,与原来相比使驱动该振动板6的环状磁铁21、23的磁力的利用率提高了1/3,在此情况下也能能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想必这是容易理解的。
图6至图8分别表示本发明扬声器的实施形态的另一例。在说明该图6至图8时,与图5相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表示,其详细说明从略。
图6是把图5中的环状磁铁21反方向磁化后形成环状磁铁30的图。
即,将沿上下方向被磁化成N极及S极的比该壶形轭铁20的侧壁轭铁20b的内径小的环状磁铁30粘接固定在由规定大小的底面轭铁20a和侧壁轭铁20b构成的壶形轭铁20的底面轭铁20a上,并使其N极接触在该壶形轭铁20的底面轭铁20a上。
将一体形成了中心柱22a和法兰22b的轭铁22的法兰22b的下表面粘接固定在该环状磁铁30的S极上,并与该环状磁铁30的S极接触。在此情况下,使该轭铁22的法兰22b的外径比该环状磁铁30的外径稍小。
把沿上下方向被磁化成N极及S极的环状磁铁23粘接固定在该轭铁22的法兰22b上,并使其S极接触在该法兰22b上。在此情况下,使该轭铁22的中心柱22a穿过该环状磁铁23。另外,使该环状磁铁23的形状与该环状磁铁30大致相同,同时使磁场强度大致相同。另外,在本例中,该环状磁铁23和环状磁铁30的磁化方向彼此相反。
该图6的其它结构与图5相同。
在该图6中,来自环状磁铁23的N极的磁通流过如下磁回路,即:从环状磁铁23的N极→板24→磁隙25→轭铁22的中心柱22a→法兰22b→环状磁铁23的S极。
另外,来自环状磁铁30的N极的磁通流过如下磁回路,即:从环状磁铁30的N极→壶形轭铁20的底面轭铁20a→侧壁轭铁20b→板26→磁隙27→轭铁22的中心柱22a→法兰22b→环状磁铁30的S极。
因此,磁隙25及27的磁力如下:例如使磁隙25及27的容积与图11中的现有例的磁隙4的容积相同,并使环状磁铁23及30的磁力与图11中的现有例的环状磁铁1的磁力相等,设该图11中的磁隙4的磁力为“1”时,该磁隙25及27的磁力分别为“1”。
在此情况下,设来自环状磁铁1的磁通流过1个磁隙4的磁力为“1”,因为来自环状磁铁23及30的磁通分别流过图6中的磁隙25及磁隙27,所以该磁隙25及27的磁力分别为“1”。
如果采用该图6,则由于环状磁铁23及30的磁化方向彼此相反,环状磁铁30构成环状磁铁23的消失磁铁,另外分别来自环状磁铁23及30的N极的磁通通过板24、26、由底面轭铁20a及侧壁轭铁20b构成的壶形轭铁20、底面轭铁22a及法兰22b一体形成的轭铁22,返回该环状磁铁23及30各自的S极,如此构成磁回路,所以,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得到磁屏蔽型的扬声器17f。
另外,如果采用该图6,则由于来自环状磁铁23的磁通流过磁隙25,来自环状磁铁30的磁通流过磁隙27,在这些磁隙25及27中能分别获得例如与原来相同的磁力,用该2个磁隙25及27驱动振动板6,所以,变成例如用原来磁力的2倍驱动该振动板6,驱动该振动板6的磁力的有效利用率例如增大1/3。
因此,如果采用图6中的振动板17f,则能提高灵敏度及音质,同时能使扬声器低音的最小共振频率中的共振锐度Q变小,能获得使用小型音箱时能放大低音再生频带的扬声装置。
图7是在图6中延长扬声器的框架5,把由底面轭铁20a和侧壁轭铁20b构成的壶形轭铁20作为由一体形成该框架5中央部分的底面轭铁31a和侧壁轭铁31b构成的壶形轭铁31,将板26的外周边缘部分连接在该壶形轭铁31的侧壁轭铁31b的上端部分,并粘接固定。
另外,在该图7中,接近配置板24及26,接近设置磁隙25及27,另外,在音圈绕线架9上只缠绕1个比较长的音圈10,把该1个音圈10插入该2个磁隙25及27中,用该2个磁隙25及27驱动1个音圈10。
在此情况下,由于流过磁隙25及27的磁通方向相同,所以即使接近配置板24及26也不会互相干扰,能共同驱动1个音圈10,能用该磁隙25及27的磁力相加后的磁力驱动振动板6。在该图7中其它结构与图6相同。
这样,在图7所示的扬声器17g中,也能获得与图6相同的效果,想必这是容易理解的。
图8是在图5中延长扬声器的框架5,把由底面轭铁20a和侧壁轭铁20b构成的壶形轭铁20作为由一体形成该框架5的中央部分的底面轭铁31a和侧壁轭铁31b构成的壶形轭铁31,将板26的外周边缘部分连接在该壶形轭铁31的侧壁轭铁31b的上端部分,并粘接固定。在该图8中,其它结构与图5相同。
这样,在图8所示的扬声器17h中,也能获得与图5相同的效果,想必这是容易理解的。
另外,图10表示把图5中的扬声器17e安装在小型音箱50中的扬声装置的例。说明该图10,在图10中,50表示小型音箱,与设置在该音箱50前面的反射板51上开通的扬声器放音孔51a相对,固定该图5所示的扬声器17e。
另外,通过连接线53把来自设置在音箱50的外部规定位置上的输入端52的音响信号供给扬声器的输入端12,通过棉线13把来自该输入端12的音响信号供给音圈10a及10b。
另外,在反射板51的扬声器放音孔51a的同一表面上,设置具有开口54a的沟槽54,使从扬声器振动板6的背面发出的声音的相位反相,从该沟槽54传播到音箱50的外面,放大从该振动板6的前面发出的声音的低频带。该图10中的例构成相位反相型的扬声装置。
如上所述,本例的扬声装置因为驱动扬声器的振动板6的磁力大,所以提高了该扬声装置的灵敏度及音质,同时能使扬声器的低音的最低共振频率中的共振锐度Q变小,能获得使用小型音箱50时能放大低音的再生频带的扬声装置。
另外,也可以与图10相同地把上述图6~图8中的扬声器安装在小型音箱50中得到扬声装置。在这类情况下也能获得与图10相同的效果,想必这是容易理解的。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当然可以采用其它种种结构。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是由用中心柱和环状磁铁形成的外磁型磁回路、在框架内形成的振动系统构成,该扬声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使围绕上述磁回路的轭铁和上述框架构成一体的框架兼轭铁。
2.一种扬声装置,该扬声装置具有安装在音箱前面的反射板上的扬声器,该扬声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扬声器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
3.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用中心柱和环状磁铁形成的外磁型磁回路的第1磁隙的上部,把辅助板设置在上述中心柱和一体构成围绕上述磁路的轭铁及上述框架的框架兼轭铁之间,形成第2磁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把沿厚度方向被磁化成与上述环状磁铁呈反极性的环状磁铁配置在形成上述第1磁隙的板和上述辅助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把由环状的非磁性构件构成的气密构件配置在形成上述第1磁隙的板和上述辅助板之间。
6.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底面轭铁及侧壁轭铁构成的壶形轭铁;配置在该壶形轭铁的底面轭铁上的第1环状磁铁;
配置在该第1环状磁铁上的中心柱和法兰呈一体形成的轭铁;
与配置在该轭铁的法兰上的上述第1环状磁铁的磁化方向相同的第2环状磁铁;
配置在该第2环状磁铁上、以便在内周表面和上述中心柱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第1磁隙的第1板;以及
在上述中心柱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之间形成第2磁隙,同时使外周边缘部分连接在上述壶形轭铁的侧壁轭铁的上部配置的第2板,
用上述第1及第2磁隙的两者或者任意一者驱动振动板。
7.一种扬声装置,它是具有安装在音箱前面的反射板上的扬声器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扬声器是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
8.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底面轭铁及侧壁轭铁构成的壶形轭铁;
配置在该壶形轭铁的底面轭铁上的第1环状磁铁;
配置在该第1环状磁铁上的中心柱和法兰呈一体形成的轭铁;
与配置在该轭铁的法兰上的上述第1环状磁铁的磁化方向相反的第2环状磁铁;
配置在该第2环状磁铁上、以便在内周表面和上述中心柱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第1磁隙的第1板;以及
在上述中心柱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之间形成第2磁隙,同时使外周边缘部分连接在上述壶形轭铁的侧壁轭铁的上部配置的第2板,
用上述第1及第2磁隙驱动振动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示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接近配置上述第1及第2板,用上述第1及第2磁隙驱动设置在上述振动板上的1个音圈。
10.一种扬声装置,它是具有安装在音箱前面的反射板上的扬声器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扬声器是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
CN00800689A 1999-02-26 2000-02-24 扬声器及扬声装置 Pending CN13025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0821/1999 1999-02-26
JP11050821A JP2000253490A (ja) 1999-02-26 1999-02-26 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装置
JP11086567A JP2000278792A (ja) 1999-03-29 1999-03-29 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装置
JP86567/1999 1999-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2523A true CN1302523A (zh) 2001-07-04

Family

ID=26391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00689A Pending CN1302523A (zh) 1999-02-26 2000-02-24 扬声器及扬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010042970A (zh)
CN (1) CN1302523A (zh)
WO (1) WO200005296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1453B (zh) * 2006-09-29 2012-10-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和使用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
US8351642B2 (en) 2007-12-03 2013-01-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Speaker
CN104584586A (zh) * 2012-08-29 2015-04-29 歌乐株式会社 音圈扬声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1809B2 (en) 2010-08-25 2014-11-18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Split magnet loudspea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542Y1 (zh) * 1970-07-23 1977-03-14
JPH04121191U (ja) * 1991-04-19 1992-10-2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増幅器内蔵スピーカ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1453B (zh) * 2006-09-29 2012-10-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和使用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
US8351642B2 (en) 2007-12-03 2013-01-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Speaker
CN104584586A (zh) * 2012-08-29 2015-04-29 歌乐株式会社 音圈扬声器
CN104584586B (zh) * 2012-08-29 2017-09-22 歌乐株式会社 音圈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10042970A (ko) 2001-05-25
WO2000052962A1 (fr) 200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23094C2 (ru) Низкочастотный громкоговоритель с плоским диффузором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575035A (zh) 喇叭装置
CN101044787A (zh) 具有双磁体的磁路以及具有该磁路的扬声器和振动生成装置
CN1638529A (zh) 磁路和扬声器
CN1972527A (zh) 扬声器装置
CN1551680A (zh) 具有混合内部/外部磁马达结构的电磁换能器
CN1159951C (zh) 电磁换能器和便携式通信设备
CN1165202C (zh) 电磁换能器和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302523A (zh) 扬声器及扬声装置
EP1545151A2 (en) Speaker device with improved magnetic ciruit
ATE320161T1 (de) Regressiver schwenkbarer lautsprecherdämpfer
CN201708913U (zh) 一种音频驱动器
US20050117772A1 (en) Thin type speaker having a damper
CN205726355U (zh) 磁路系统以及扬声器
CN105933836A (zh) 一种性能好的扬声器
KR200143256Y1 (ko) 스피커의 상부플레이트 결합구조
CN207802361U (zh) 一种扬声器
US9807510B2 (en) Transducer
JP2007300297A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用磁気回路及びスピーカー装置
KR101050090B1 (ko) 발광 스피커
JPH0918992A (ja) スピーカーユニット
CN108391209A (zh) 同轴同点扬声装置
KR100993242B1 (ko) 스피커
KR20110085102A (ko) 스피커
CN201699966U (zh) 一种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